设计伦理

2024-11-03

设计伦理(精选12篇)

设计伦理 篇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老年人的人口数量增多, 随之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改变, 老年人的消费水平、消费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给产品设计带来新的活力, 促进了银色产品设计的兴起。但是, 当前银色产品设计存在缺乏安全性、健康性、环保性、情感化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使设计承担起关爱老年人的伦理责任, 因此, 在设计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上来探讨银色产品设计的伦理责任, 使银色产品设计更好的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一、银色产品设计与设计伦理学的关系

银色产品设计以设计伦理学为理论支撑, 设计伦理学以银色产品设计为研究的对象。在银色产品的设计中, 引入设计伦理学思想, 具体表现在:

1.设计要遵循设计伦理的平等性原则, 给予老年人更多的人文关怀, 突出体现在老年人对银色产品的需求和产品设计方面, 使老年人可以轻松愉快的享受晚年生活;

2.在设计伦理学的研究中, 面对当前社会伦理问题, 如何使设计为社会的老龄化一代服务, 银色产品设计成为设计伦理学的关注对象;

3.在银色产品设计中如何解决安全、健康、环保等问题, 以实现人与产品, 产品与资源的和谐发展;

4.设计应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设计, 关注人的情感变化、文化内涵等方面的需求。

综上所述, 只有在银色产品设计中以设计伦理学为理论基础, 将银色产品设计作为设计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才能促使银色产品设计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如何使银色产品设计承担起社会的伦理责任, 下面将进行详细的探讨。

二、银色产品设计的伦理责任

“当人类社会开始关注设计行为的社会责任时, 伦理学的介入是学科完善的一种必然结果。即现代设计需要把产品进入社会后所引起的, 产品所关联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以及物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统统考虑在内, 伦理学的思想要贯穿产品设计的始终。”1将设计伦理学的思想引入银色产品设计中, 要求不仅要关注银色产品设计的商业利益和科学技术发展, 更重要的是关注银色产品的伦理道德问题。这就意味着银色产品在进行设计时要受一定的伦理责任的约束, 具体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银色产品设计的安全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逐渐的衰退。因此, 在银色产品设计中, 保护老年人的安全尤为重要。当前, 针对老年人设计的银色产品很少, 考虑到老年人在使用产品时的安全问题更是微乎其微。由此看来, 在老年产业初期发展阶段, 对银色产品设计的安全性方面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 银色产品在进行设计时, 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其安全性, 还要在具体设计实践中去运用。

(1) 在产品设计中, 改变传统的只重视产品的功能的思想, 把产品设计的安全性放在首位;

(2) 产品设计在造型上, 避免产品外部采用有棱角的形状, 这样老年人使用起来容易磕碰、受伤, 带来安全遗患, 最好使用弧形、圆形、圆柱等没有尖锐棱角的外形;

(3) 在设计实践中, 一方面要尽量的消除银色产品的不安全的因素, 另一方面要对不能完全消除的不安全因素, 在银色产品中添加一定的安全装置或者提供安全警示。

银色产品设计的安全性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 因此在设计银色产品时要时时刻刻把安全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周密的思考设计中的不安全因素, 并积极采取措施来解决安全隐患问题。

2.银色产品设计的健康性

社会进入老龄化后, 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功能在逐渐的衰退,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疾病的侵蚀。因此, 在生活中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所以在银色产品设计时, 要关注产品的健康性。

(1) 材料选择上, 应采用是绿色、无污染的, 要严格把关, 杜绝使用有害物质的材料;

(2) 在功能结构上, 设计的产品不是越舒适越好, 必须考虑其对使用者的健康是否产生危害。所以在银色产品设计时, 必须以健康为宗旨, 在保证产品安全性的前提下, 有意留下点不方便的地方是有一定好处的。例如, 日本文部省特邀研究员、千叶大学教授小原二郎认为:“人们谋求便利和舒适是无可非议的, 但是百分之百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也不一定是好事”。2因此, 在银色产品设计时, 要时刻将银色产品的健康性放在重要的位置。

3.银色产品设计的环保性

银色产品设计应该对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担负起伦理上的责任。大量的银色产品在满足老年群体需求的同时, 也要考虑满足社会的需求, 也要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经常出现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同时却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因此在银色产品设计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 银色产品设计前期就要考虑所用材料是否环保、是否可以回收利用、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等问题;

(2) 将“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设计的理念, 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注意环境的保护;

(3) 在产品的包装上, 简化包装, 使产品的外观简洁大方减少资源的浪费等。

4.银色产品设计的文化内涵

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将影响着这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其审美能力及价值取向, 尤其是对老年人的影响颇深, 因为老年人经历了这一时代的变化, 其民族文化和精神早已根深蒂固地印在脑海里。因此, 在银色产品设计的过程中, 关注时代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是尤为重要的, 这样不仅满足了老年人对物质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其精神的需求和文化的归属感。

要关注银色产品设计的文化内涵, 首先, 设计师必须明确文化受到不同的风俗习惯、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审美需求、消费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 其次, 要了解老年人所处时代的文化, 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根据长期文化的积淀和独有的创新意识, 设计出既满足老年人需要又体现文化内涵的银色产品。这样, 不仅满足了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而且也宣扬和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等。

三、结论

当前社会进入老龄化, 老年人对银色产品需求不断上升。然而在当前银色产品设计的发展中, 对于银色产品设计的安全、健康、环保、文化内涵、情感等方面有所忽视。因此, 以设计伦理学为理论基础, 站在伦理学的角度来探讨, 如何使银色产品设计承担起关爱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的伦理责任。从而促使银色产品设计向着健康、长远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宣炜.老年卫浴设施的无障碍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 2012 (1) .

[2]高颖.老龄化社会的包装与情感化设计[J]文艺研究, 2011 (5) .

设计伦理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与克隆人的区别与联系

2、了解文章的观点,学习论证的方法

3、激发热爱科学的兴趣,提高自己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说自己对克隆技术的认识和了解。

二、题目解说

《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主要针对该不该克隆人的问题展开讨论,指出了它在伦理上人们容易与不易接受的问题。

三、背景资料

克隆技术的发展为人类解决了许多难题,但克隆人也给人类呆来了许多问题,因此科学家之间就该不该克隆人发生了争论。

四、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

1、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观点,并简要的说说理由。(发展克隆技术,不要克隆人的方针是正确的。)

2、说说克隆人和人的区别是什么?(课文第一部分)

五、重点部分阅读,掌握作者论证的思路和论证方法。

1、在第二部分,作者先摆出认为应该克隆人的理由,然后进行了反驳,找出应该克隆人的理由和反驳的理由。

(做法:确定正方和反方,以辩论的形式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2、阅读“克隆人的反论证”,在文中划出作者认为不能克隆人的充足力理由。

3说出文章所应用的论证方法。(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从设计伦理角度看当代设计问题 篇3

关键词:设计理论;现代设计

1 现代设计的伦理性

伦理道德从字面上来理解更多的蕴含了华夏文明的个人修养、人文、性情的符号。伦理与道德是道德哲学中的核心概念,用来定位社会中人的关系的重要标准和思想导向。设计伦理的概念存在的意义在于发扬人性中真、善、美的方面,以达到资源与人、环境与人之间全新的平衡关系,在设计中逐渐达到更多的人性化以及人文关怀。设计伦理是将人的关系中融入艺术与设计以追求二者的和谐与平衡,综合的处理现代设计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人性关系,是设计领域重要的指导理论,也是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的指导思想,为人设计,呼吁艺术设计的人文主义精神。

格罗佩斯在《包豪斯宣言》中对设计与艺术的关系同样做了很明确的描述,也在一定程度上简明扼要的解答了设计关系问题。宣言中讲到画家、建筑师、雕塑家呈现的艺术成果都是唯一的,而实用艺术的真正意义是要将人们对传统艺术的认知进行重新认识,产生新的设计秩序。只有将三者的设计精神和艺术创造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够打造一件美观与实用共存的新生事物,也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新的艺术设计秩序。艺术设计其实是处理社会中种种平衡关系的手段,而在设计伦理这种手段的指引下,“人与物”、“社会与人”、“人与物”的关系才能和谐发展。为了达到这种和谐的“关系”,就要很大程度上强调设计伦理的重要性以及设计的时代性用以指导现代设计,健康的设计行业要靠健康的设计环境来完善。

2 国内设计界的道德危机

当过度包装、虚假广告、原创精神等话题一次次在社会中如一枚枚重磅炮弹闸炸响的时候,设计伦理这个词又中国当代的设计界又掀起了层层波澜。从本质上说,这是一个设计师的道德底线和职业操守和所在,是做人之本。设计师要有明确的社会责任,要明确地知道哪些东西有益于社会的道德秩序,哪些东西不应该出现在作品中做毁坏他人的利益错误的引导大众等。从另一方面讲、设计费、客户的选择、道德底线等等方面都是一个设计师的设计伦理的出发点,而中国当代设计最大的危机就在这里。资源问题、贫富差距、非物质遗产、妇女问题、民族文化、留守儿童、文化认同等问题是目前中国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同时,这也是中国当代设计界中社会公益活动中的典型性内容,需要设计师结合现代设计发展因素进行和谐发展,以关注人文内涵,让设计的伦理性能够成为现代设计新的关注点,指导设计师从理论中摄取更具人性化的设计内涵与伦理思想,达到设计价值观的本质核心。

在中国当代社会,设计师群体在行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弱势群体”,客户对设计师的种种要求以及因某些社会环境施加的压力、资金的短缺、设计价值的压榨、作品的认同感让设计本身与价值体系处在一个不平衡的杠杆状态之下,如若长期存在和听命于这种环境之下,必然会沦丧设计中的一些伦理性。中国是伦理大国,必须要承认的是,解决设计伦理在中国设计行业中的问题并不能单单靠设计师来维护,而需要社会大众整体观念的转变。只有这样,以实用、审美以及更高精神追求的设计作品才会层出不穷,设计行业环境才能日新月异。

3 设计伦理之创新视角

“少一点美学,多一点伦理”是2000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主题内容。这个主题的根本含义就在于设计的创新视角,强调设计者要摆脱无味的设计形式和空洞的设计概念,关注人性,关注伦理。设计伦理之创新视角在我理解可以定义为从设计伦理的角度去寻找开创未来的可能性,大概一个设计师一生所追求的荣耀不过就是设计的创新性、唯一性。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在任何一个类别的设计领域,提到创新就一定摆脱不了新工艺、新材料等话题。而实际上再谈设计意识的时候,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伦理意识,表现形式在设计伦理的引导下,设计思路变得更为清晰。例如,弱势群体的环境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等均可以在伦理的指导之下形成新的设计方法,表达新的设计态度。设计伦理是“设计”与“伦理”的和谐匹配,呼吁广大设计师更多的关注设计“价值判断”和“设计态度”。

在《装饰与罪恶》一书中,阐述了设计伦理中崇尚真实的理论结构,书中将道德伦理与艺术设计中的形式问题相比较,强调设计的纯粹性、大众化,体现更多伦理关怀。国内市场上常见的各类房产广告如:“地中海之恋”、“皇家园林”、“卢浮宫馆”、“大观园”等等响亮的地产名称,以炫富、独尊、御用等好似创新的概念进行广告的制作和炒作,看似能够得到较高的市场利润,得到客户的认可和消费者的买单,但在广告文案的背后基本没有本土文化的支撑,只是用种种噱头来博取部分消费者的心理认同。殊不知,房子作为一种大件不动产,内在品质才是其最具核心的竞争力,此类故弄玄虚式的广告手法,塑造一种概念性的生存方式,并不能给消费者带来实际性的收益。概念的混淆会导致设计师思维的混乱。设计行业不可能在任何领域都避免伦理的缺失,但是我们在看一些违背伦理道德的设计作品时也必将会感慨社会环境的道理何在。对广大设计师而言,本着职业、敬业、平等、尊重的精神做事,才能有更多独创性的设计出来。

4 设计伦理与设计师

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你是否会成为一个坏的好设计师,或者一个好的坏设计师?你的回答更倾向哪一个?也许什么样的选择都存在,但是能够清楚看到的是设计伦理不断的存在与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中,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无论如何,设计师的追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好的设计。设计师为了好的设计而思考,为了好的设计而讨论,为了好的设计而实现自己的追求与表达。种种理论和实践表明,设计伦理对于设计师的指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自我认知,追求什么样的设计。第二,了解自己的职业潜能和价值。第三,塑造新的意识和价值判断。设计伦理能够为广大设计师塑造一个有关设计职业的价值观及其可能性的框架,设计中的伦理表达也将对于不断认知的自我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修正。

5 总结

设计伦理有关于人、环境、社会、道德等等多方面的问题,但是设计伦理却没有得到应该被关注的程度。复杂的伦理问题经常让设计师对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处于一种无从判断的两难状态。在当代艺术与设计的实践中,伦理问题在当代艺术与设计的实践中是一个普遍的存在。正是由于它的广泛性,设计伦理问题在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变迁中仍在不断的发展与演变,呈现出不同的理论支撑。虽然表现上存在差异,但设计伦理在实践和认识上却是毋庸置疑的重要,需要广大设计师严肃、理性、认真地面对。设计的指向是多元的,我们需要反省……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 王海明.伦理学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设计伦理 篇4

一、生态伦理实现的优化机制设计原理和框架

在当前的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现实状态下, 分析生态伦理问题, 我们可以把握的四大要素就是:人, 自然, 科技, 伦理。在这里, 人是所有活动的主体, 如果要改变人与自然的不协调的局面, 主要的作用点应该落在人的因素上。而通过人与自然、科技和伦理之间的相互作用, 从而实现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伦理的优化机制设计。如果说把现代科技实体比作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的话, 那么伦理问题恰好就是这部机器的制动系统。制动系统的目的不是为了阻止机器的运作, 而是为了防止机器超高速运作以至于伤害了机器本身。而制动系统也应该是机器的一部分, 是为整个机器服务的。伦理的作用就是体现在控制和调节方面的。那么我们来看看这样的机器和控制系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科技机器在为人类采掘丰富的物质资料上的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它可以不停的转动, 无休止的为人类任劳任怨。然而, 机器毕竟是机器, 在目前的发展水平下, 机器没有自主思维, 它无法分辨出什么是可以进行到底的, 什么必须适可而止。于是在机器为人们所使用的过程中, 它严重的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机器似乎有逃离人类控制的欲望。人类为了让机器不再过度破坏自然以至于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必须加强控制和调节, 这种控制不仅仅是控制机器, 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调节人类开动机器获取资源的欲望与自然界和谐共存的关系上做好整体把握。那么如何来设计这个控制机制呢?对于人来说, 需要有动力和引导体系。对于自然来说, 有保护和防御体系。也就是说在人与自然之间, 使用伦理控制来优化系统, 使之合理运行。

二、生态伦理实现的优化机制设计方案

任何具体方案的设计必须具有层次性, 而这里的优化机制设计试图在两种相关体系的共同作用下从两个方面来实现, 第一, 从我们使用个体、组织和国家三个层面来做出规制。也即从社会的因素来做出生态伦理问题的制度设计。第二, 从伦理因素、文化因素与科技因素的相互关系的作用中来实现。

从个体、组织和国家三个层面来对生态伦理问题的制度设计做出规划与方案:从个体层面来说, 作用于人的因素的引导体系。

首先, 是针对高新科学技术的主要实施者, 比如研究克隆技术的科学家, 研究核技术的科学家, 研究基因技术的科学家等。我们说科学的目的和价值在于造福人类, 如果失去了这个核心, 科学的存在就是负功能的, 就是反人类的, 那么它就会成为人类的敌人, 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那么对于科学家的控制和引导机制也就是以科学的目的和价值为参照标准的机制。

其次, 对于社会大众的个体而言, 学习和提升科学素质, 提升对于科学的认识, 提升伦理和道德素质, 是科学活动得到合理规范的重要领域。一个合理健全的制度体系理论上应该是全民参与的体系。必须具有合理的自下而上的举报机制。也就是说一旦有科学活动损害了人的利益, 这里的人是集合的概念, 那么必须有个体提出然后形成一个反馈的渠道, 形成反对的力量。

从组织的层面来说, 在这个主题中我们不得不关注的典型的组织形式是政府、企业、科研团体和其他的民间组织, 其中民间组织主要是维权和自发性的非盈利组织。

第一, 对于政府来说, 他是这个主题里最大的庄家。政府的作用体现在科学与伦理制约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平衡科学与伦理的关系。如果想弄明白政府在其中的作用的话, 只需要这样一个假设, 就是政府对于科学的事件不再过问, 也就是说政府的力量不再涉足这一领域, 那么后果可想而知。如果那样的话, 科学活动可以进行也可以不进行。悲观的看法是, 科学活动或者会中断, 或者研制的全是“杀人的武器”。政府在这里的作用就好像是大脑对于人身体的作用一样。政府需要很多有能力的人来做出全盘的计划, 为科学与伦理之间的平衡做出依据。那么这里必须提到国外的做法, 就是科技领域的伦理委员会制度。伦理委员会可以说是有关科技和伦理问题里的专家系统, 他在我国应该是政府组织的一部分, 而且应该成为很重要的一部分, 就像检察院系统一样。具体的做法就是在中央机关设置伦理审察委员会, 这是一级组织。然后在科研组织系统分级设立各级伦理审查委员会, 作为独立的审查部分, 专门针对具体的伦理问题做出政策审查和指导。伦理委员会需要有科学家、技术工作者、法律专家、伦理学家、以及社会观察者参与, 也就是说伦理委员会必须是一个多学科、多方面的专家智囊团, 这样可以使制定的政策更加全面。

第二, 企业、科研团体和其他的民间组织在应对生态伦理问题与科技的关系时是主要的社会力量, 也就是说他们既是科技发展的主要力量又是生态保护的主要力量, 生态伦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组织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企业是社会产品主要的生产者, 在生产的时候, 如果不注意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话, 那么生态环境就会遭到威胁。目前企业的生产应该在环境保护与经济效应之间达到平衡, 问题是如何达到合理的平衡呢?这就需要技术专家与伦理工作者在技术水平和伦理规范之间的边界问题上做出解说。对于科研团体来说, 科研工作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科学和技术活动。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 伦理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科研工作不能仅仅只是从科学成果上来做评判。民间组织尤其是以生态问题为主旨的环境保护、动物保护、森林保护的组织, 这些非政府组织在具体的工作中作用是非常大的。

从伦理因素、文化因素与科技因素的相互关系中来看生态伦理问题, 同样需要作出具体的方案设计。首先我们来看看伦理因素、文化因素与科技因素三者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科技因素既是问题的起源又是整个问题的动因所在。科技的进步带来了伦理问题, 科技的因素包括技术、科技产品、科技活动、科技成果等。具体到生态问题, 主要包括科技生产过程中的排放污染, 木材、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大气环境的改变, 海洋环境的改变等。文化因素主要包括文化底蕴, 教育背景、风俗习惯, 科技素质等。伦理因素主要包括伦理道德、伦理问题、伦理制度、伦理条约等。再来看看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科技与伦理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如何没有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没有伦理研究的必要。而文化可以说是科技与伦理问题的研究大环境。文化的区域性为科技和伦理造成了整体上的差别。

参考文献

[1]段伟文, 科技伦理:从理论框架到实践建构[J].天津社会科学, 2008年第4期.

教育伦理与学习伦理 篇5

消极教育与积极教育

教育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教育是生活经验的传授,幼小生命通过前辈这样的帮助学会谋生和独立,学会在生物链中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利益。这样的教育在动物界普遍存在。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行为的教育,大概是人类独有的现象。广义的教育是通过特定的社会组织方

式和特定的传播手段,面对受众言说某种特定的经验、情感、观念、信仰,以便营构某种特定的空间氛围和社会氛围,对受众构成某种特定的影响。政府的会议、文件、各种传媒、法律、宗教布道者的仪式、演讲等等都是这种教育。这种教育常常与特定的社会权力和文化权威相关联,所以常常对受众构成各种形式的强制性和惩戒性,国家的监狱、教会的火刑、父亲的皮鞭都是这种强制性的体现。

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教育这个词包含着上述广义和狭义两重含义。

教育从诞生上说,它是一个比较消极的东西。无论是狭义教育的传授性还是广义教育的规约性,都不具有生产性和创造性。所以,至今为止,汉语中教育一词的含义都是消极的。它以消极的方式延续过去,而不以积极的方式指向未来。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中,下一代只是上一代的复制,未来只是过去的线性延伸。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就不光是一个传承和规约的问题,而应该具有更加积极的内容。近代意义的大学体制建立起来以后,教育跟社会的关系,逐步产生了微妙的变化。由社会把生活经验、文化成果传授给末成年人,这只是教育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大学必须创造出新的东西,必须完成对于新的思想资源的开发,并把这种新的东西反馈给社会,给社会提供新鲜血液,促进未来社会的健康发展。教育因此具有了积极的含意,它不只是传承和规约问题,同时还是创造问题,不只是从社会那里接受资源的问题,同时还要反过来要给社会提供新资源。真正的广义教育应该包含创造这一重含义,但是汉语中教育这个词已经无法包容这样的含义。

教育理念的这一转变,在教育史上是非常重大的现象,在人类文明史上也是非常重大的现象。

但是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学校基本上没有为社会提供新资源。中国人对教育的理解只是一种消极意义的理解,那就是让孩子们接受已经有的东西。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的理念,还是教师的理念,还是学生父母的理念,都滞留在这个环节上。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方式自然就是灌输,就是所谓“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教育伦理的静态观察:强者的权威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有几组很微妙的关系值得注意。一是社会跟个体的关系,是社会向一个一个的个体实施教育的。二个是国家跟个人的关系,进入现代社会后教育基本上是国家垄断的行为,西方尽管有许多私立学校,但整体上还是由国家垄断的。在中国呢。以前虽然主要是私学体系,但是由于国家在意识形态上实施整体的控制,私学培养的人必须进入国家体制谋求生存和发展,所以所用的教育资源必须是国家的教育资源,比如无论办什么私学,必须而且只能读代表国家意识形态的四书五经,在这个意义私学基本上是国家控制的。国家通过对教育的控制实行对每个生命个体的控制。三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作为具体实施教育行为的人,自然拥有着知识权威和国家权威代表者的双重身份,学生就像农民的土地和工人的机器一样成为了教师的劳动对象。四是家长跟孩子的关系,家长最权威地代表着前辈经验和情感、观念,在现代教育体系中依然是举足轻重的角色。

这几种关系概括起来,就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国家、社会、家长、教师都是教育者,未成年人是被教育者。所有的教育者都是强势群体,所有的被教育者都是弱势群体。所谓教育就是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灌输和规范,很多时候则是约束和强制。我们中国人所理解的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教育,强者规定了弱者必须接受这样的教育,必须服从这样的约束、强制和惩戒。消极的教育理念发展出这种具有强权主义倾向的教育伦理,我们目前的教育体制,教育行为,教育方式,都是按照这种消极教育理念和强权主义教育伦理来展开的。

学校暴力事件越来越多,暴力方式越来越恶劣,正是这种强权主义教育伦理的表现。学生成了绝对的弱者,只能服从,只能接受,只能照抄标准答案,不能有任何个性和创造性。“填鸭式”教育是对消极教育理念的有力维护,所以它受到社会、国家、家长、教师的一致肯定和共同遵守。

教育也是一种传播行为,而传播是有损耗的。按照我们这种消极的教育理念来理解教育,你就只能更加损耗。因为教育者所达到的地方你才能够引领被教育者达到,如果不允许下一代向你所达不到的地方开拓,那么下一代的活动空间和思想空间只能比上一代更小。这样你每一代传承给下一代都有一些损耗,就只能一代比一代差。三千年的教育史成了三千年的损耗史。在精神文化的创

造上,我们到现在没有超过先秦时代的圣贤定下的框子,一代代损耗下来,自然是一代不如一代,这跟我们的教育理念关系太大。前辈没有过的经验,下辈不准你有,你如果有,你就犯规了。前辈不知道的你不能知道,前辈没到达过的你不能到达,这样损耗下来,除了一代不如一代难道还会有别的可能吗?中国如果不赶快更新教育观念,很容易就面临文化发展的危机。我们老

说振兴中华文化,在这样的教育里蹑手蹑脚,你怎么振兴呢?孔夫子没说过的我不能说,毛泽东没说过的我不能说,这还振兴什么去?

教育伦理的动态观察:弱者的暴力

刚才我说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是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关系,这其实是一种静态的理解方式,如果换一个角度,动态地来理解,这个关系恰好是倒过来的。教育者恰好是弱者,被教育者恰好是强者。社会在个体面前是弱者,因为社会的存在必须以个体的存在为前提。国家在个人面前是弱者,因为国家随时都可能被颠覆。父母在孩子面前肯定是弱者,四五十年一过,父母死了,孩子是世界的主人。教师在学生面前是弱者,从社会地位上说,教师选择了这种职业就被限定,而学生有无限的发展的可能性。学生在一切方面都可能要超过教师。从年龄上说,教师是长辈,正在由壮年变成老年,而学生却在一天天长大。所以,社会、国家、教师、家长是弱者,学生才是代表未来和希望的真正的强者。其实教育者很清楚自己潜在的弱者地位。

教育者对被教育者保持高度的警惕,怀着严重的嫉妒心,这种妒嫉在每一种动物里都有,而人类表现得最明显。在古希腊神话和悲剧作品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节,一个国王正当盛年的时候,听一个先知说,某年某日你的夫人给你生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将要杀死你,他要篡你的位。这个国王马上就意识到自己的弱者地位了,直接杀了儿子不忍心,只好儿子一出生就把他扔了,让他再也见不到自己。在《圣经》里也有这样的故事,两位东方智者告诉希律王,某年月日,耶酥要在某地涎生,他将会成为以色列的王。这个希律王因此急得不得了,他马上派人把当地两岁以内的男婴全部杀光。他虽然是一国之尊,但跟下一代相比他是弱者,为了摆脱下一代王者带给自己的恐惧,他不惜杀尽天下。

事实上,教育者对被教育者常常表现出弱者的病态心理。国家在实施教育的时候,为什么会一意孤行施行强权教育,教师对学生的暴力行为为社么这么多,中国从孔子以来两千多年的教育中可以说从来没有离开过暴力。暴力本来就是弱者的武器。国家和教师都是怀着弱者的嫉妒心,才规定了很多框子,不让你超过他。一个弱者担心的是强者压倒自己超过自己,于是他在教育中就规定了,我没有的经验你是不能有,他们的表述方式常常比这种阴暗的心理光彩得多,他们说,圣贤没有说的你不能说。其实就是我没说的你不能说,干麻你比我更聪明?教师规定,你不能比我更聪明。国家规定,你个人不能比我更强大,你必须服从我。于是形成一种奇妙的关系,暴力现象就越来越严重。

在当下的背景下,学生的感情生活常常是校园暴力的触发点。十三四岁的少男少女,正是感情萌动的时候,他们眉来眼去,教师妒嫉得不得了。自己的少年时期不一定拥有过这种东西,纵使拥有过,已经失去了,现在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正在承受着婚姻的无聊的煎熬。出自一种本能的妒嫉心理,他必须严厉制止这些少男少女竟然如此眉来眼去,而且是以非常冠冕堂皇的名义。其实这些眉来眼去的学生可能什么违规的事情都没有做,但是教师坚决不能容忍。前几天,长春的一位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他的一个亲戚的女儿十四岁,给班上一个男孩写了个纸条,受到学校的巨大压力,那个女孩不得不自杀。学校和教师为什么对一个纸条这么计较?教师批作业不是天天都在写字么,为什么一个女孩子不能写几个字给男孩看呢?实际上,教师知道自己写字是为了谋生,学生写纸条却是谋求幸福,这一比就比出了自己的弱者地位。

弱者知道自己永远不可能强大起来,他只能希望那些潜在的强者受到比他更多的限制,不要呼啦啦成长起来压倒自己。可是,一代新的生命的成长趋势压也压不住,而且常常跟压制势力形成矛盾和对抗,这会激发起教师巨大的焦虑情绪。校园暴力就是在这几重心理背景下产生的。

教育伦理的价值指向

有一个问题值得关注,就是教育目的问题。教育究竟是为谁?刚才我们讨论的消极教育,前辈向后辈的传授、灌输,是强势群体向弱势群体提要求,培养接班人,接自己的班,这是为教育者着想。这就涉及到一个教育究竟是为谁的问题。

在我们目前的理念中,社会认为教育是为社会的,国家认为教育是为国家的,父母认为教育是为父母的,教师认为教育是为教师的。这一点在国家和教师这两个环节表现得特别明显。就单说教师这个环节吧。教师严格要求学生,要学生提高,为了自己能够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多拿奖金。那些考不上高分,因而影响班上平均分数提高的学生,常常被优秀班主任剥夺考试权利甚至被赶出校门。教育者单方面照顾自己的利益,很少考虑弱势群体的权利、要求和尊严。

在每一个特定的组织体系中,伦理关系是由伦理价值决定的。教育者之所以能够以强权主义伦理观实施教育,就因为他们的伦理价值是“为我”和“唯我”的。既然教育的目的是为教育者服务的,那当然必须为了维护教育者的权威和利益而牺牲被教育者的权利、愿望、需要、尊严和幸福。有时候这种牺牲仅仅是为了照顾教育者的某种情绪或者某种面子。

我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为了目前的被教育者,它不是为了这个被教育者将来像我一样生活,而是为了这个被教育者有条件有能力按照他自己的愿望生活。他究竟怎样生活,应该由他自己去考虑,去创造。就像迦那伽罗上师介绍的佛教里的那些尊者,我把我的经验拿出来给你们分享,你们有什么看法可以指教我。你们的经验我也可以分享。教育者应该把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奉献给下一代,帮助下一代尽快地进入那种独立的生活。而在独立生活后,他能创造他更好的生活。

教育作为一种文化行为实际上是人类的一种记忆方式,祖祖辈辈的经验必须记忆下来,用教育的方式种在下一代的脑子里。但是,光靠记忆不能保证一天比一天生活得更好,还要有更好的想像力,有了这两种你才能产生更好的创造力。教育者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的同时,应该鼓励下一代有更加宏阔的想像力。下一代用发自本心的,来自人性底部的那种想像力,跟这种记忆力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好的生活来。那可能是前辈经验之外的生活。他们对生活的创造和想像都是超乎前辈的。

有了这种为被教育者服务的教育目的之后,教育者的姿态马上可以改变。教育行为中许多矛盾都可以迎刃而解。比如这个孩子他不喜欢弹钢琴,他喜欢打足球,你让他打足球好了,你为什么非得要他弹钢琴不可呢?你可能会觉得搞音乐比搞体育要文雅要高贵?可是你不能将这种观念和这种选择强加给孩子。你是为了帮助他生活得更幸福才给他实施教育的,幸福的条件之一就是,他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模式必须符合他自己的愿望。

目前,我们的消极教育的理念改变不了,教育目的改变也没有出现什么迹象。

通过充当教育者而充当强者

正因为中国人根深蒂固地认为,教育者都是强者,所以无论在政治文件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口语中,大家最喜欢把自己扮演成教育者,动不动就教育别人。

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喜欢通过反复言说教育这个词来体现自己的尊贵地位和强者身份,这跟中国几千年来找不到一种平等方式维持社会平和有关。中国社会一直处于高度紧张之中,比如对于打江山坐江山这个词一直特别敏感,无论在什么民间故事当中,还是神话当中,还是小说和评书之中,还是政治斗争之中,这种意念特别敏感,就是因为中国人一直处于这种争权夺利的夺取生活资源的高度紧张之中。在这种紧张对峙之中,只有强者才能保住自己,才能不被别人消灭,所以谁都想成为强者。有的人他实际上成为强者了,为了巩固强者的地位他必须把教育挂在嘴上。有的人实际上是弱者,就像阿Q必须用作梦的方式,用词语的方式把自己的弱者地位转化为虚幻的强者地位。弱者就像强者一样喜欢把教育这个词语挂在嘴上,以此得到心理平衡。中国人为什么在发脾气的时候老是喜欢充当人家的老子,开口闭口地说老子怎么样,看老子不揍死你,老子饶不了你,等等,就因为老子是长者,老子是强者。充皇上是有风险的,充老子一般不要紧,既能得到心理满足,又没有风险。

有的时候还可以用一种文明的方式把自己打扮成强者,得到一种心理的满足,就用教育这个词。在社会组织系统中更是如此,每一个机关每一个主体都以教育者自居,动不动就说“为了教育广大群众”之类。每当组织与个人产生矛盾时,代表组织的人总是说,找某某做做工作,做工作的意思就是教育他一顿,就是提高他的觉悟。中国人每时每刻都喜欢把自己扮演成教育者,就因为想借助教育者的强者身份,拥有强权,占尽便宜。

这是一种很普遍的文化心理。这种文化心理跟我们历史上几千年来保持尔虞我诈的高度紧张感是连在一起的,谁愿意成为个弱者任人宰割呢?

我在一篇短文讲过一个苏联的故事。由于在宇宙飞船收回地面的过程中出现了技术故障,一个宇航员不能安全返回地面了,他只能随着宇航船与地面的撞击身亡。当时是勃列日涅夫当政,他得悉这个消息后马上开会决定,对宇航船和宇航员的遇难过程进行电视直播,让全体国民向这个科学家、这个民族英雄举行隆重的告别仪式。官方还把宇航员的家人接到直播现场,让他们通过电视对话进行最后的告别。这是多么美好多么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一个故事!我把这个故事讲给我的学生听,然后问道,假如这个事件出现在中国,你是中国的当政者,你会怎样处理?我的学生一个一个先后站起来说,我也会像苏联人那样进行电视直播,利用这个机会教育我们的国民要热爱我们的祖国,关键时候,要敢于为祖国献身。这些刚刚跨入高校门槛的青少年一个个竟然都这么残忍这么无情,他们首先考虑的是教育人家任劳任怨地去死。为什么教育人家去死呢?因为别人的死亡对“我”有利!这个“我”有时候是社会,有时候是国家,有时候是政党,有时候是其它任何强势群体或者强势个人。每个人都愿意把自己装扮成社会、国家、政党以及其它各种强势群体的代表者,等待着甚至逼迫着他人为自己英勇献身。每天都把教育这个词挂在嘴上的人,他们的个人性格也许本来并不残忍,可是他们的文化性格是非常残忍的。

用学习这个词语指称目前的教育行为

最近我老在想用一个别的什么词取代汉语中教育这个词。教育这个词局限非常明显,而且已经被严重污染。它的强权主义色彩和残忍气息已经无法抹去,除了同时抹去这个词语本身。

“教育”在汉语中只有消极教育这个含意,没有文化创造的含意,而现代真正的教育是要为人类提供新资源的,无论是精神文化方面,还是科技文化方面,它都要为社会提供新资源。帮助年轻一代寻找人生的意义,寻找维持社会公义的依据,这都是教育的使命。而中国目前的教育体系难于承载这种极积使命,“教育”这个词语也没有为这种积极使命留下可供开拓的词义空间。还有,现在教育已经不再简简单单是成年人为未成年人所实施的文化传承行为,人们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之后,继续教育或者叫终身学习已经在教育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边学习一边创造,这样的文化行为是我们“教育”一词无论如何包容不了的。

所以我觉得教育这个词应该从目前的语境中去掉,人类的这种文化传承、文化创造行为,不再用教育来指称它,而是用另外一个词。可以考虑用“学习”这个词代替“教育”这个词。学习这个词比教育这个词能更好地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传承的意义,二是创造的意义。

这样一来,教育部就可以叫做学习部了。学习部说出来多好听。你不要高高在上地来教育我,好像你真的掌握着真理似的。教育这个词是跟教化、驯化连在一起的。教育部不应该是教化部、驯化部,而应该是学习部。你是学习行为的组织者,就像一个电视节目的主持人一样。主持人并不是来教化我的,你只是把大家的力量组织起来共同完成这个节目。学习部则把教师和学生组织起来,学习如何更好地理解人生,如何更好地追寻人生的意义,如何更好地优化社会,维护平衡,如何更好地生活,等等。所以我觉得学习这个词更合适。

用学习这个词的时候,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这种对立就消除了,学生是学习者,老师也是学习者,孩子是学习者,教师也是学习者。个人是学习者,国家也是学习者。个体是学习者,社会也是学习者。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国家、社会才能不断变革和改良,才能更好地为个人服务,教师和家长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并且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在具有强权主义色彩的教育伦理中,充满了矛盾和紧张。这种矛盾和紧张既来自社会,又反过来促成社会上的紧张感,支持着社会伦理的敌对意识和对峙关系。学习伦理的平等意识和和平气质不但能够帮助教师与学生和平共处,在互相尊重的氛围中共同创造新生活,而且会调节和缓解社会上的对峙与紧张,成为改良社会的积极因素。

学习伦理与精神文化

我主张用学习一词取代教育一词,还有一重考虑,就是为新一代学习者创造新的精神文化提供词义上的可能空间。因为教育是对已有资源的接收和消费,每一代受教育者都只能在传统精神文化所具有的空间里转圈。学习则是一个开放的概念,每一代新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行为开拓出新的精神文化空间。

中国的精神文化不是追问意义的文化,而是一种经验解释的文化。人们在作最伟大的构想时,不是凭着想像力构建经验之外的境界,而是回到古代历史,描述古代经验,用这样的经验作为我们的理想。中国已有的文化即是对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的一种描述。孔子的学说为什么能够为历代君王所用,因为它正好是对现实经验和古代经验的描述,最实用。中国人不重超验,不重想像,更不重意义追寻。我们无论引进任何一种精神文化,我们都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来同化它。有一次我回到乡村老家,坐在家里写日记,我家隔壁的小学下课了,学生们从门口看见我拿着纸笔在写字,有一个小学生说,哎呀,他在记帐。这个孩子肯定是某个手工人的孩子,他家成年人用笔用纸的时候,是在记工账,他从这个经验出发,断定我也是在记账。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来断定别人对于精神世界的描述。如果有些东西是我们的经验延伸不到的地方,我们的想像力也延伸不到。因此,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如果超越了环境的经验,别人就不会理解,就把它摆在言说之外,说是见鬼了!--这就是把你从现实中驱赶出去。

孔子的文化理想是恢复周朝的王道,也就是向周朝的治国经验看齐。他所开辟的教育传统就是经验传授和追溯的传统。当孔子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理想与王权结合在一起时,中国的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几乎仅仅剩下治国平天下的学说,国人的精神空间狭窄得令人窒息。在“天地君亲师”的文化纲纪中,师与君合一成为王权的一部分,这种政教合一的结构实际上取消了精神文化的合法地位。

在西方远古时代,王者和精神领袖也没有分开。许多原始部落中,巫师或祭司同时也是酋长或国王。圣经中的摩西既是智者,又是精神领袖。摩西时代还基本上属于巫术时代。古希腊在苏格拉底时代还是贵族轮流治政,苏格拉底本人就当过执政官。这也体现了文化人与执政者的身份同一。精神文化跟世俗权利的真正分离,是在耶稣之后,特别是保罗时代传教士制度确立以后。这种分离跟异族统治有关。一个民族征服另一个民族,主要是从权力上征服,而风俗、精神、信仰等等方面难于完全同化。一个被强权征服的民族要维持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就必须把为本民族所认同的精神文化提到重要的高度,用它来跟外族统治者的强权统治相抗衡。在这个过程中就树立起了精神文化代表者的神圣性质,这种神圣性质不纳入国家体制,是用来跟国家体制相对抗的。在新约全书中,遭到最严重的蔑视的人,不像其它民族一样是妓女,而是税吏。税总是跟国家连在一起的,税吏呢,自然是国家制度的一部分,它代表了政权。税吏可能是以色列自己民族的人,自己民族为罗马征服者服务的人。他是背叛自己民族利益的人,至少是背叛自己民族尊严和民族文化认同的人。所以以色列人对税吏特别痛恨。这种痛恨就充分表达了民族精神文化与政权的对立。

后来,西方一直有政教分离和政教合一的矛盾,这个矛盾一开始不是从一个国家内部的权利分配产生的,而是从异族征服和维持民族精神认同的矛盾中产生的。这样,传教士就代表了精神文化,国王代表了世俗权力。尽管不断地有合一的时候,但一直保持着一种紧张的对立关系。即使是合一的时候,它们分离的愿望也在暗中发展。到近代媒体繁荣以后,又分化出教会之外的知识分子群体,知识分子群体作为言说公共事务的人,既言说教会之内的精神文化,也言说教会之外的精神文化。这样的群体对民众影响很大,这就跟统治者形成某种紧张关系,形成某种压力,这种压力形成某种合力,维护着民族文化的完整性。

政权总是容易形成堕性的,在精神文化脱离出来,跟政权形成比肩而立的关系之后,它就能创造出新的资源,来制衡政治权力。所以西方无论是以宗教面目出现的传教士群体,还是近代以来的知识分子群体,都对权力构成某种压力。真正掌握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的是教会首领和知识分子群体,所以他们的教育能够不断地给社会提供新资源。

中国不是一个宗教社会,而是一个圣贤社会。但是圣贤的身份是依附王道的,天地君亲师,师代表所有的知识分子,它是国家体制之中的。中国文人本来就是从宫廷史官的身份演变而来的,而史官是公务员,他理所当然要为国家权力服务。他唯一的责任就是为王道服务,为政权服务,而不是去追索人生意义或社会正义,他不承担这种责任。在这种特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之中,教育就完全纳入了国家体制之中。

西方近代教育传入中国后,尽管也有过一度繁荣,二十世纪上半叶,也有大量的教会学校,基本上是按西方模式展开的,还一度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四九年后所有的教育全部纳入了国家体制,教育就完全不承担为社会提供新资源的责任。它只要为社会现实提供解说,所以政治领袖说一句话,所有的报纸都传播这一句话,只发表学习体会,论证它的正确性,而没有任何质疑可言。五十年代有些读书人怀着对中国三四十年代社会模式的记忆,想以某种方式为社会提供新资源,所有这些人全部被打成右派分子,受到制裁。1957年之后中国人就再也没有这种想像、这种愿望、这种胆量。我们老呼唤现代知识分子群体的诞生,却老是呼唤不出来。根本没有,你到哪里去呼唤呢?中国的高校早就全部行政化,全部是作为政权的延伸而存在的,那怕是私人办学也只承担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功能,也就是只适应社会需求,而不为改造社会和改良社会提供资源。

基于伦理学角度分析广告设计 篇6

关键词:伦理学;广告设计;分析研究

形形色色的广告如今在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挥之不去,广告设计在社会环境下日益崛起,但是设计究竟是什么?带给人们的又是什么?笔者认为,设计本就是复杂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艺术构思与实践的相结合,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掺杂着社会、人文、经济发展等各种复杂因素进行衡量,将社会伦理与广告设计良好的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创作出有深度有价值的设计作品。

一、 广告设计的伦理

社会伦理学的核心关乎道德问题,我国地域辽阔,是个多民族国家,出于设计师的道德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考虑,广告设计的作品如果不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就会与某些民族的习俗或者宗教信仰发生冲突,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现代社会是物质的社会,千帆竞发,物欲横流,社会发展到今天的地步,社会伦理显得尤为重要。设计师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设计作品的优劣,设计师要随时保持一把天平在心中,在心底坚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以自身的物质利益与某些庸俗的商家“苟且”在一起,为了吸引大众眼球达到产品推销的目的而进行不健康的广告设计。设计不是纯粹的,伦理学也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存在与各行各业联系在一起。广告设计的作品要突出社会责任感,伦理学与广告设计的结合是必须的,也是学科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单纯的将广告设计和商业利益联系在一起,广告设计的发展道路必然摆脱不了“庸俗、低俗、媚俗”的“三俗”困扰。

二、广告设计的现状

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商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大众选择时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手足无措,为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各企业家在广告宣传上的大力投资,催生了现代欣欣向荣的广告设计行业。广告设计是商家推销产品的重要环节,产业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空前。我国为了限制广告设计出台了一系列法律规定广告设计必须遵守良好的社会公德,但实际上设计师为了获得商业利益,凸显视觉效果,美化产品,采取各种恶俗手段,招摇过市,一次次的考验着社会大众的承受能力和道德底线,广告设计行业未来堪忧。

三、 设计学的伦理功能

3.1设计是一种艺术形式

设计是一种艺术形式,是在人类社会中真切存在的实践活动,但是设计绝非单纯的实践活动,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实践的同时,动用各方条件以达到社会、人、自然之间的伦理状态。,设计伦理是一种事实,也是对设计师的规范,伦理学的存在将道德和美学相互联系在一起。每一门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都可能遭遇瓶颈,设计反映设计师的内心状态,设计发展了,设计伦理也不应当丧失发展阵地。广告设计帮助我们创造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但广告设计行业也是在人们不断加深自我认识的过程中得以发展,设计伦理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标杆作用。

3.2设计是一种文化手段

对于生活在社会历史中的人们来说,人类的广告设计创意也属于文化的范畴。设计是一种文化手段,能够体现一个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程度,可以映射社会大环境下人们的心理和社会道德。广告设计的责任不仅仅是为了产品推销,还肩负着对人性发展的引导。设计在将社会、人文和自然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也推动现实与未来的发杂很难,人类社会的发展前途取决于人们的自身价值认识,设计是文化,就应当体现对人文精神的关怀,设计将人们自身价值的认识应用在实践活动中,在精神世界的层次提升对人生及社会的判断力。文化的定义千变万化,人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而广告设计之所以具有文化属性,是因为设计师可以通过对文化的再创造促进人类社会的自由发展。

3.3广告设计与现实世界

人们对广告设计的认识普遍存在误区,认为广告设计只是一种商业手段,广告设计应该好好思考如何在伦理监督之下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表达社会大众的良好社会愿望。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人们自从创造了设计行为,直到工业革命,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师。如今,人类的生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广告设计在商场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其设计理念和思想受到了巨大挑战,设计师需要不断创新,广告设计应当如何追随现实的脚步,成为了需要深思的问题。

结语: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任何一项广告设计都应当对自己的设计行为负责,在伦理监督之下,广告设计在给企业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应当考虑对社会大众的影响。作为广告设计的设计师更需要加强自身修养,不为贪图一时利益而失掉设计师的职业道德。伦理学的提出对于广告设计的发展具有标杆作用,在未来的广告事业发展中,尤其是对准设计师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伦理学的教育指导,才可以培养出在将来的工作过程中不会出现不负责任的现象,还广告设计一片成长的净土,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德琴.浅论艺术与道德的关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5(02)

[2]吴晓莉,党明.以设计伦理为导向的“HIGH DESIGN”思想的提出[J].包装工程.2005(02)

工程设计伦理维度研究 篇7

1 工程设计的技术性、艺术性与贯穿性

从“应然”角度来看, 工程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统一。当“设计单位”接受到设计一台新式计算机、一座新大桥等任务时, 他们必须解决计算机的“芯片设计”和“线路设计”之类的问题, 必须回答是使用“斜拉桥”技术还是使用“悬索桥”技术之类的问题, 诸如上述这些设计即为“技术性设计”。同样, 好的工程应当具有美学价值。马克思说:“动物只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标准去制造, 而人却知道怎样按照每个物种的标准来生产, 而且知道怎样到处把本身固有的标准运用到对象上来制造, 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设计工作的深入发展, 人们对马克思“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思想和原则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并努力赋予工业产品以美的内涵。

从时间角度来看, 设计是一个初始环节, 但绝不是一个“局域性”或“局部性”的环节, 相反, 设计工作是一个足以影响工程活动“全局”的贯穿性“环节”。“好”的工程需要有“好”的设计作为前提和基础;而“坏”的设计等于在设计阶段“预先”为工程留下“隐患”, 在工程的施工过程及工程项目完结后, 这些“隐患”都会凸显出来。在工程实践活动中, 工程设计是一个关键环节;在工程思维方式中, 工程设计是一种特征性的表现形式;在工程知识领域, 设计图纸和设计方案是一个最典型的“工程知识的类型”。

2 工程设计的伦理维度

工程活动旨在改造自然, 为人类造福, 因而不是科学技术的简单应用与堆砌。作为造物实践活动, 一项工程的设计、实施工程中必然涉及到政治、法律、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因此用伦理准则来指导人类的工程活动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是在工程伊始即工程设计环节就必须考虑的问题。换言之, 工程设计活动需要有道德伦理的规范, 才能使后继活动得以顺利实施及使用。

2.1 安全工程设计

工程不仅创造了财富, 还推动了社会创造财富能力的提升。但当第一次发生蒸汽锅爆炸、第一次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 人们就认识到科技运用的风险是与它的好处结伴而来的。人们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将这个社会带入高风险时代。因此, 安全是对工程设计的基本伦理要求。安全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两方面:一是基于工程使用其基本功能的安全因素考量;二是难以预见的潜在的小概率事件的安全因素考量。从对象上来看, 安全设计一方面需保证建筑本身功能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则是保障使用者在使用时的安全。以体育场馆建设工程的设计方案为例, 体育场馆是人员、财富、信息高度密集的场所, 风险极高。历史上不乏惨痛的教训, 如2010年肯尼亚体育场踩踏事件、2009年的菲律宾体育场踩踏事件等。

工程设计的安全维度, 不仅包含公共安全维度, 还有生产安全维度。公共安全主要指工程运营中产生的涉及大多数工程享用人和利益相关人的生命、财产、健康的安全问题。公共安全问题社会影响大, 与社会公众利益联系紧密, 因而极易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相对于公共安全, 生产安全则不一定受到广泛关注, 但其危害不容忽视。总的来说, 一项合格的工程设计, 不仅要考虑建成后的运营安全, 还要充分保障施工过程中的生产安全。

2.2 生态工程设计

任何工程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 都是改造自然材料使它服务于人类的需求。所以, 工程是直接改变自然状态的活动。在工程设计中考量生态环境影响, 应充分考虑工程选址、工程材料选择与运用、能源供给、工程废物安置四个因素。

工程选址是设计人员对工程技术、环境、社会、经济等各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不同的工程要求在不同的地形、区域内建造。因此工程设计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好环境调查、地质勘测以及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若是厂址已经被决策部门选定, 则需要因地制宜, 使设计方案与周边环境相适宜。

工程材料选择与运用对生态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在城镇化进程中, 包括水泥、混凝土、建筑玻璃等工程材料被大量运用于各种建筑物。这些传统的建筑材料主要考虑的是材料的力学性能, 而缺乏对其生态功能的考虑。因而在建筑物拆除后蒙太奇大多不能再次利用, 成为环境污染源。相反地, 生态工程材料不但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居住质量。

能源供给在全球能源紧张的背景下显得尤为深刻。传统的能源主要依靠消耗地球生态资源, 许多工程都需要外部提供能源。那么, 能够实现工程在运营过程中实现所需能源的自给自足?答应是肯定的。但这要求工程舻有配套的能源收集系统, 如太阳能收集系统、风能收集系统等。不仅能够带来经济的利益, 而且能够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工程废物安置一般处在工程验收阶段。当工程基本完工, 工程垃圾需要统一收集处理。工程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工程废物的回收再利用。对于不可利用的则考虑固定区域填埋或其他处理方式。

2.3 人性工程设计

人性化设计是指对建筑和展品进行优化, 使观众参观起来非常方便、舒适。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 要人保证基本功能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人的精神追求。

人性化设计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人道主义的设计, 依赖人本哲学和人道主义思想, 把人的生存、人的尊严、人的价值看作是至高无上的。设计必须正确对待人、面向人、适应人、支持人的劳动和生活;二是从以技术为中心, 以功能为中心代替以人为中心, 以最深入地理解人的生理、心理需要和行为特征为前提。在最细微之处也体现对人的关怀为原则来设计产品。其中, 人道主义设计强调设计的初级功能, 如工程设计的空间、速度、标准化、简洁性和一致性;功能主义设计则更看重产品的二级功能, 如舒适性、安全性、方便性、易识别性、可达性、私密性等。

3 结束语

设计处在工程施工之前, 并且贯穿于整个工程活动, 因而工程设计在整个工程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正如米切姆所说:有关人造物的设计构成了工程的本质, 因为只有设计才能建立、规划独特的工程架构, 设计将整个工程活动联结成了一个整体。因此, 根据工程设计活动的特有性质, 以安全设计、生态设计、人性设计为基本的伦理规范, 对整个工程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工程设计是工程活动中的关键一环, 对工程的顺利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项合格的设计, 除却技术上的可行性外, 还要考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工程设计具有技术性、艺术性和贯穿性等特征, 工程设计应当体现安全、生态、人性化等伦理维度。

关键词:工程,设计,伦理维度

参考文献

[1]肖平.工程伦理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10) .

[2]赵迎欢.工程中的伦理问题及工程师的责任[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7) .

[3]乌兰.设计师的工程伦理责任[J].艺术与设计, 2010, (11) .

[4]朱勤.米切姆工程设计伦理思想评析[J].道德与文明, 2009, (01) .

基于生态伦理再设计研究 篇8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人类社会空前繁荣的同时也遇到了挑战,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了全球生态危机。

(一) 环境污染严重

工业化的高度发展, 工厂排放出的废渣、废气、废水过多, 已经使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超载了, 直接造成很多国家发生严重的环境污染, 而且不但没有停止还继续向更恶劣的形式发展。

(二) 气候明显变化

近些年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以及酸雨等恶劣的气候严重影响全球的整体发展。这些也是人类自食恶果, 因其不停地向地球排放CO2, 大片的森林被砍伐, 最终使得大气中的CO2浓度越来越高, 气候变暖, 海平面上升;大量的含氯化合物与含溴化合物渐渐扩散到大气层, 使有保护作用的臭氧层出现空洞;此外, 工业化生产放出过多的SO2会形成酸雨, 它使植物、土壤、水质等受到损害, 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 资源匮乏严重

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 人口数量的基数越来越大, 人们对资源需求越来越多, 人类面临着资源危机。淡水资源减少, 水污染严重, 能利用的耕地面积逐渐缩小, 全球能源耗量剧增, 矿产资源开发过度, 一些资源的不可持续发展性, 成为了能源的主要制约原因。

(四) 物种的种类急剧减少

从全球来看, 生物物种正在逐步地走向消亡, 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物种濒临灭绝。物种的灭绝或者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在丧失, 也正是人类活动的频繁加大使其丧失栖息地。物种的减少打破了自然生态的平衡系统。

(五) 生态循环被打破

由于盲目开荒地、乱砍滥伐, 植物被破坏, 水土流失, 森林与草场面积减少并在退化中, 发生了很多本可避免的一些自然灾害, 进一步造成了土壤荒漠化。土壤一旦荒漠化了又会加重水土流失的态势, 最终导致了恶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二、生态伦理产品再设计的必然性

基于生态伦理的产品的产生是符合历史必然性的, 因传统经济产品设计模式存在弊端, 经过两次工业革命, 人类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从而以人类为中心论的工业文明观形成, 越来越漠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 传统经济产品的设计还是暴露出很多弊端。

(一) 产品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环境问题, 与自然生态伦理相悖

传统的产品设计就是在利用资源进行生产满足消费, 最后以废物排放掉的设计思路。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型、一次性的, 这样资源浪费, 许多自然资源也就随着短缺最后被耗尽;另一设计想法就是高强度地挖掘物质与能源, 不考虑产品最终是否以污染物或废弃物形式排出, 可以利用的产品资源不断地变成了垃圾, 而且污染了环境, 致使自然生态付出无法弥补的代价。这种传统的产品设计法最终造成的后果远远超出了生态伦理学的界定范围, 资源供给能力不足, 环境自净能力不够, 产品设计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

(二) 设计产品时违背生态系统规律, 只注重产品数量的增长, 难以使产品再设计下去

传统产品设计方法不考虑后果把资源变成了废物, 这种以伤本为前提来实现经济增长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 它忽视了产品本身与其他生态环境共存的关系, 忽视了产品设计在经济系统和生态伦理间的能量与信息的互相传递、循环等的规律, 渐渐地形成一种粗放型的产品设计模式, 一味地开发和利用资源而不管后果的经济生产模式。在这样一种设计理念上, 采取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和政策规章制度都无法使这种产品设计可持续发展。因设计路线是与可持续发展的方针相冲突的, 是以资源破坏为前提的, 想要在这种设计产品的理念上改变内在的模式是根本没有什么意义的。而在现今信息时代的高科技指导下提高这种产品的生产率, 缓解了对生态的物质消耗与污染排放的强度, 但是也没有从源头上解决资源利用的问题。传统的产品设计是建立在工业基础设施和丰富能源、资源供给充足的基础上的, 反倒是使经济增长下降了。

(三) 传统产品设计模式下, 产品不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

传统的产品设计模式就是为了追求最高利润与财富为目的的, 而如今社会财富的增加与自然资源消耗是同时进行的。在企业对利润与财富的驱动下, 在这种环境无价与资源低价以及产品高价的价格体系下, 产品的生产商不可能提高资源利用率, 更说不上对生产产品带来的废物进行回收利用。同时, 渐渐被同化的生活方式与消费习惯也使得生产商以追求扩大利润和财富为目的, 最终使产品的设计与生态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结果是生态伦理不能平衡, 环境资源也不堪重负, 基于生态产品的设计难以可持续发展下去。

三、以经济分析的视角对待基于生态伦理产品的再设计

生态伦理学, 它是人与人间、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标准, 以及为了协调这种关系的准则与规范。它包括许多方面的东西, 也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综合体系。从经济学的生态伦理中分析, 充分利用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 对生态伦理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 经济学给生态伦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是多样性的, 生态伦理学本身也是复杂的, 因此产品的再设计是不能用单一的想法和手段对其进行生态伦理经济分析的, 有关产品再设计的生态伦理方式和方法如下:

以生态伦理为基础对产品的设计进行经济分析, 是指基于生态伦理的一种产品, 应用生态经济学的均衡分析方法, 经过分析这种产品的市场需求, 根据其所处的生态伦理的基础, 设计出可以解决生态失衡的新的设计产品, 能够将生态伦理作为产品再设计的理念与基础, 也就是基于生态伦理本身的考虑, 设计出的任何一款产品都应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出发, 使产品发挥其有效的作用, 产品生态伦理的功效主要是以生态伦理学为根本, 产品的设计是可以改善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基于生态伦理的产品设计不但维护非人类的利益, 也对整体利益起到维护作用。这些产品的功效充分表明, 生态伦理可以作为一种具有公共产品特征的服务产品。

把握生态伦理的概念, 从产品再设计的角度出发对生态伦理的产品进行经济分析, 其产品的再设计有以下几个具体的方面:

首先, 深入地归纳与总结出基于生态伦理产品的再设计本身独有的特点。生态伦理就是指人与自然间的道德关系与准则, 将这种道德关系作为一种产品再设计的理念, 因此可以从产品功效着手, 分析了基于生态伦理的公共产品的特性, 以及其本身独有的特点, 这种产品的特征主要表现出了生态伦理资源的特征, 产品的资源是稀缺的, 影响着生态的持续性与全球性, 它的形式也是多样性的。

其次, 便于运用产品设计对其进行分析, 基于生态伦理对产品设计分析是以均衡分析的方法为主分析这种产品的需求。

最后, 有助于找出生态伦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影响生态伦理供给和需求的因素分析, 找出造成生态伦理失衡状态的原因, 为产品设计解决了问题寻找了答案。

摘要:生态伦理即人类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的动物、环境和大自然等生态环境的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 通常是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 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调节原则。相关研究表明:基于生态伦理的产品再设计系统有助于企业未来产品战略的发展, 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对生态伦理概念的阐释, 从产品再设计的功能、形态、结构、材料等方面出发, 将相关研究结论运用到具体的产品设计中进行实证, 并且将生态伦理作为产品再设计的基础, 对于规范和约束设计行为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伦理的产品,生态危机,再设计

参考文献

[1]陈敏.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J].科技创业月刊, 2009年07期.

读图时代下的设计伦理 篇9

贡布里希将现代艺术盛行的缘由之一归结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变革。事实也是确实如此, 每一次现代技术的变革, 现代物质材料的发明都可能会引起艺术观念的重大变革。读图时代的肇始源头即是照相机的发明, 随之而来的印刷行业、媒体传播行业的兴盛, 铺天盖地的图片与视频如电闪雷鸣般轰炸人类的视觉神经, 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类的思考, 因为图片视频解析信息的过程极其的直接, 人们已经不需经过深刻地思考就能够直观信息, 某种程度上这种视觉文化成为了一种强势文化。诚然, 现代技术确实给人类的生活带来诸多的便利, 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崇也成为了西方乃至世界艺术领域的研究母题之一。但是, 物极必反, 自工业革命以来, 很多的专家学者洞察出现代文明带来的负面效应, 敏锐地觉察现代艺术所遇到的危机。正如德国著名的现象学哲学家埃德蒙德·胡塞尔在他的《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在19世纪后半叶现代人让自己整个的世界观受实证科学支配, 并迷惑于受实证科学所造就的‘繁荣’”1。审美品味的消遣娱乐化、视觉文化越来越趋向感性化、虚幻化、过度的图像消费使人产生视觉匮乏, 精神空虚等现象。

作为现实主义的后现代艺术, 人人都是艺术家。贡布里希说过:“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 只有艺术家而已”。这是源于后现代语境下的艺术环境, 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私密的情绪。艺术的题材和创作手法不再受到限制, 归根结底, 能够形成这样的动向是因为全球化的进程, 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地区与地区之间需要交流, 艺术与艺术之间也需要交流, 所以21世纪的命题通常命名为“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我们无法去改变历史, 改变客观的规律, 因此我们无法阻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变革, 我们不会放弃现有的视觉环境, 重返视觉贫乏的时代, 我们需要做的是正视这种视觉繁荣, 理解这一变化的根源, 进而从容地面对这一变化。

二、现代语境下的设计伦理

威廉·莫里斯说过:“要把艺术从道德、政治和宗教中分离开来是不可能的”。“设计伦理”的提出直接受益于美国设计师、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的影响。在帕帕奈克的设计思想中, 最为核心的问题无疑是他对设计伦理的强调。

在西方: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 西方社会因遭遇能源危机和绿色革命开始反思, 主流设计界逐渐认识到帕帕奈克设计思考的价值, 他提出的设计伦理问题和诸多设计构想也受到越来越多设计师的关注和推崇。帕帕奈克作为二战后西方最重要的设计理论家之一, 终生致力于设计伦理思想的传播。而正是由于帕帕奈克的努力, 设计伦理问题成为当代西方设计思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设计师不再局限于形式和功能问题的讨论, 而是把设计思维的触角延伸到更宽广的社会领域。安娜·瓦尔托奈恩 (Anna Valtonen) 在研究了战后欧洲的设计伦理与设计实践之间的关系之后, 得出了一个经验性的结论, 即经济形势会影响设计师在其工作中强调道德问题的意愿。尼格尔·惠特利在谈到9年代设计伦理问题的回归时指出, 与70年代不同, 不仅是产品的开发者, 企业也倾向于制造出一些新的、更负责任的产品。

此外在西方设计界已经普遍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共识, 即设计要对大众、社会和环境负责。设计既要为健康人群服务, 又要考虑到残疾人群;设计既要在发达国家或地区服务, 又要为第三世界或者贫困地区服务。“为真实的世界设计”这样一个设计伦理回归必将在人类社会一直延续下去。

设计师如何处理设计自身与人的关系, 如何改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善意, 是西方现代设计伦理要考虑的问题, 同时, 这也是当代中国设计理论无法回避, 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缘由有以下两点:首先, 当代设计缺乏设计伦理思考, 对西方现代设计伦理问题的历史、思路和方式, 对帕帕奈克及其之后当代欧美设计学界对于设计伦理问题研究的新进展和取向不了解, 造成我们的讨论层面缺乏国际视野和学术深度。在全球化的商业文化环境里, 中国设计要向世界水平提升, 在观照自身、回顾历史、继承传统经典的同时, 必须要把眼光转向外部, 从一些已经被时间证明了的成功的经验和模式中寻求新出路。其次, 国内许多学者习惯于把设计伦理与设计师之间的关系理想化, 讨论的概念多借重于一般伦理学阐释, 脱离设计实践本身, 和当代的社会语境, 缺乏现实的、综合的分析与研究。因此在现代语境之下必须重视设计伦理问题的解决, 它关乎中国乃至世界设计的发展与变化。

三、为真实的世界设计

《为真实的世界设计》是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最重要的著作。帕帕奈克率先提出了对于设计目的的新看法, 即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 设计不但要为健康的人服务, 同时还必须考虑为残疾人服务, 设计应该认真考虑地球有限资源的使用问题, 设计还应该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这些观点对于现代设计的伦理、现代设计的目的性理论来说, 是非常重要的起点, 设计活动重视人性的关怀, 日后的诸多设计理论才得以出现更加深入的发展。

帕帕奈克说过:“只要设计师把他的目光集中在什么甜蜜蜜的‘成人玩具’、尾翼闪闪发光的杀人机器, 以及打字机、面包机、电话和电脑‘诱人’的外皮上, 它就失去了一切存在的理由”2。此外康德在他的《实践性批判》一书中指出:“有两样东西, 我们对它们的思考愈是深沉和持久, 它们所唤起的那种愈来愈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 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们心中的道律”。3道德话语的影响涉及设计本质, 我们身处读图时代, 应该清醒的认知设计变化发展的规律, 从容面对艺术活动中出现的种种挫折, 于人的理想、道德、情感与工具基础之上建造人类真实的家园。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 范景中译.艺术的故事[M].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8.4.

[2][德]埃德蒙德·胡塞尔, 张庆熊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7.

展示设计中的生态伦理观 篇10

关键词:展示设计,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

一、展示设计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1. 展示设计的定义

展示是人类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一种人类综合性交流信息的方式,以高效、快捷地传达信息为目的,在一定的空间或地域内,通过一系列诸如空间处理、气氛营造、道具设计、灯光设计、色彩处理等手法,并动用一切可能的媒体技术,创造最适合于信息传播与接受的人为环境。

2. 展示设计的发展历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导作用

展示设计从诞生发展到现在,一直具有经济功能和文化先导的双重属性。不论是设计潮流的变迁还是结构技术的革新,乃至社会思潮的风起云涌,我们总能从展示的内容与设计的实践中看到其中的影子。展示设计以其资讯传播的直接性和对于社会文化的敏感性,使展示设计和展览活动成为各种先锋思潮的试验场。不管是1851年英国万国博览会的水晶宫,还是密斯·凡·德罗1929年在巴塞罗那建造的德国馆,亦或是2000年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以“人类、自然、科技”为主题的世博会,这些足以构成一部现代设计运动发展变迁的启示录了。

今天的展示设计不仅仅作为一种设计的形式,更作为一种经济产业及城市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日显其重要性。展会给人们提供了信息交换、商品购销、情感交流、文化娱乐等方式的一个重要平台。但是各种展会、博览会、博物馆在为人类的经济利益,文化传播,知识普及带来巨大的便利的同时,由于各种不可回收的展示材料的利用,为展会的制作而带来的资源的消耗,展会完成之后各种废弃物的无序排放,也加重了本来就不堪重负的自然环境的负担。

二、自然环境的现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分析研究

随着工业化以来人类经济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遭受“环境综合症”的煎熬。据联合国环境署提供的材料,目前十大环境因素困扰着地球:由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过度排放而导致的全球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减少,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酸雨快速蔓延;全球森林面积锐减;滥垦滥伐导致土地荒漠化加剧;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空气中的有害排放物有增无减;城市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使得江河湖泊污浊不堪;由城市垃圾造成的固体废物污染令人触目惊心。

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认识环境,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从事生产和活动,不然,就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和惩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就会随之发生。所谓统一,即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的活动不可能无止境地向环境索取,也不可能永远不加限制地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当人类的行为遭到环境的报复而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时,人类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

三、展示设计中引入生态伦理观的重要意义

生态伦理学是一门以“生态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应用伦理学,它是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要求人类将其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非人的自然存在物或自然环境,而且呼吁人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一种道德关系。生态伦理学对伦理学理论建设的贡献,主要在于它打破了仅仅关注如何协调人际利益关系的人类道德文化传统,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赋予了真正的道德意义和道德价值。

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很早就认识到,以天地为代表的自然界是世界万物和人的生成者与养育者,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扬雄《太玄》曰:“周爱天下之物,勿有偏私,故谓之仁”。这种对自然万物的博爱情怀,使人类在利用与自身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的自然资源时,能对它施以伦理关怀,将人类的道德情感和规范引入自然资源利用的行为过程中,爱护它,保护它,自觉地承担起自己应尽的道德义务与道德责任,这就是生态伦理观。

2. 生态伦理观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展示设计的生态伦理观是人类在反思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而形成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它在展示设计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在世界范围的推广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指导思想,以“人类、自然、科技”为主题,首次在世博会中纳入了近十万平方米的主题公园,在主题公园中穿插各种现实或虚拟的展示案例,感性化地表达主题,展望人类的未来。规划者郑重声明“不建造任何在世博会后无用的东西”,由此,汉诺威世博会塑造了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世博会形象。

以“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为主题的2005年爱知世博会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设计观。在爱知世博会的园区内使用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无二氧化碳排放的电瓶车;爱知世博会结束以后,所有场馆将全部拆除,恢复为原来的公园,他们在规划建设的同时,制定了博览会后拆除工作的详细计划。

从以上两届世博会的主题我们已经很清楚地认识到,生态伦理观在西方的展示设计理念中,已经成为设计中首要考虑的因素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已经深入人心。

(2)生态伦理观在展示设计中应用的主要体现

与展示相关的元素主要有展示空间、展示设备、展品和参观者,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融合到展示设计中,必须从展示空间和展示设备出发。

展示空间:展示空间是整个展示活动的载体,它为展示活动提供了建筑主体结构、水、电、暖通等设施,在整个展示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也是实现展示设计生态伦理观的主要出发点。所以我们必须从节能的角度来设计展示空间,首先从建筑结构的选材出发,必须使用节能环保,可回收利用、低能耗的材料;其次对于建筑的供电、取暖等,可以考虑使用绿色能源(如太阳能发电、取暖、加热)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

展示设备:展示设备主要是指承载展品的设备,如展台、展墙、展架、展柜、展板、橱窗等等。一般来说,展示设备的标准化、组合化、可重复利用等三个基本特点。标准化是指各种展示设备之间具有通用性,尤其是构件可以互相替换,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同样的展示设备可以在多次展览中使用,体现的正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组合化是各种展示设备可以根据展示场地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合性的组接。它既可以横向组接,又可以纵向组接。可重复利用是指展示完成之后,展示设备可以重新再利用,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人类社会资源逐渐匮乏的今天,展示设计中引入生态伦理观已经成为目前以及未来设计发展的一个主题。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以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和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以高能耗低产出为主体的经济模式,都给环境带来的极大的破坏,随着人们对人与环境对立统一的关系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对自身生活环境的深刻思考、反省,将会对环境倾注更多超越人际利益的道德关怀,这样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峥.展示设计概述-定义-功能-分[EB].Shanghai,(2008-2-20).http://www. fotoav.com/read-article-99.html.

设计伦理 篇11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快速步伐,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差,潜伏的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地球的生态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的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就要求人类从各个方面来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人类行为的动作,实际上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道德素养去认识和看待这类问题,才能将这类问题彻底解决。

【关键词】环境伦理;本土化;原生态;适度;园林设计

近几年来,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全国各地生态城市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园林设计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实际的城市景观建设中,大片的草坪绿地、树木林带、花园等都出现了先建设后破坏的现象,更加令人担忧的是一部分园林施工项目只注重“经济利益”,盲目进行开发建设,砍伐多年的原生态树木,破坏自然界中的天然植被,生硬的进行房地产项目的园林绿化建设,严重影响了人类原有的居住生活方式。生态城市建设要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引未来行为,避免出现不和谐的环境景观设计,有效削弱不协调的环境弊端。现在社会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要求设计师团队,要从本质上认识问题,将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生态观有效运用到园林设计中。

环境伦理学是一门新兴科学,它介于伦理学和环境学之间。从人类整体和长远眼光出发,从环境伦理的角度来审阅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一门学科。环境伦理学还要学习研究、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取长补短,更得汲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继承民族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突出实用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观规范指导人们的行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原生态适度园林”体系,促进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1.“原生态适度园林”概述及其定位

“原生态”的概念起源于科学领域,生态是指生物和环境之间互相影响的发展生存状态,原生态是指在原始的生活状态下并延续下来的一种生态。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这种回归原始本质的生活状态逐渐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不同领域,特别是文艺和音乐艺术领域。下面让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说明“原生态适度园林”。

(1)从环境伦理本土化角度来看,为实现环境伦理学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必须破除“以人类为中心”的固有理念,从原生态自然界为出发起点,将环境伦理的本土化理念运用到景观园林设计中,而不是简单的单纯复制它国思路,在景观园林设计中体现当地传统文化,在施工中凸显地域特色并体现艺术品味,从而形成景观风格园林的本土特色。

(2)从生态学方面分析,要凸显景观园林的原生态,一是要呈现出最原始的,不经加工的,最真实的形态,因为其符合人们欣赏的精神视角,从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流行起来。与此同时,原生态园林既要注重量的增长,又要重视质的发展,还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物质再生使用率;二是要以新能源、技术为主导,构建出一种原始、民间、淳朴自然的园林景观环境,但不是要植被遭到破坏,也不是要破坏环境资源,在人与大自然和谐层面上追求人类价值的体现。

(3)从设计方面看,要剔除房地产开发中追求豪华奢侈的观念,不开采天然石材,损坏生态植被,破坏天然河道的行为,从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和人类活动行为的反思中,剔除“以人类为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倡导景观园林合理适度设计。

2.“原生态风景式园林”的表现形式及价值

(1)从大自然中汲取养分,自然界中有许许多多自然景观,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天然景观造型,如在房产园林设计中,对场地区间原有自然景观的保留,并可进行再利用,使其具有新功能,这样科学的处理手法既节约了材料,又减少了生产、加工和运输物料的消耗,更重要的是保护自然界原有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还可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打造适量的人工美景,并将其融入到原生态环境系统中。

(2)汲取自然界丰富的资源。自然界中存在很多可用资源,纯天然的物品可就地取材,既能减少资源浪费,又能在使用完后可自然降解。原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可多使用可再生原料,并最大限度发挥其功能,在景观园林设计中,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公园景观和社区景观设计中,可利用风力装置带动污水给排系统,将收集起来的雨水和居民生活的废水转运到花园浇灌花草树木,还可满足景观用水的需要,充分体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好处。

(3)原生态文化的消费模式正逐渐形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习惯了生活在闹市中的人们,渴望放松身心回归大自然。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淳朴、自然,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需求。另外,大自然中原生态的产品天然、绿色、健康,深受人们的喜爱,原生态的健康产品刺激消费,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3.推进“原生态园林”设计的几点建议

(1)立足本土,重视地域景观和现代园林的发展。设计师要注重现代园林设计本土的深入研究,遵守原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考虑到自然界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实施土地开发工程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增加了耕地面积,全面的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业作业条件,了解熟悉当地地域特色,创造出体现地域特色的园林作品。

(2)重视园林设计师的培养,在高等教育阶段,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将“原生态园林”理念和人与大自然和谐的观念推广到素质教育中。

(3)加强行业交流,现在园林设计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希望设计师们用敏锐的眼光,科学的方法观察和研究大自然与生态环境,还要加强与其它学科间的互相交流与合作。还要通过社会各界的广泛宣传,鼓励大家从一点一滴做起,普及大家原生态保护意识,主动抵制生态环境破坏。

(4)园林设计要中西合璧,博采众长。虽然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园林式样各不相同,究其本质还是有很多相通点,东方园林设计发展可借鉴西方园林设计的成功经验,并将于运用到中国园林的发展中,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融合西方先进的园林设计理念和方法,促进中国原生态园林的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原生态园林”设计推动园林设计从单一向系统化转变,汇集政府部门、教育部及社会团体的力量,共同解决当代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道德问题,使原生态观念深入园林设计师的理念中,制定园林设计活动行业规范,达到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相处,使环境伦理化思想在中国园林行业中得到广泛运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莉群.生态园林[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2).

[2]宋玉波,朱丹琼.现代环境伦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5).

[3]朱卫东.原生态[J].政工学刊,2007(1).

设计伦理 篇12

(一) 天网

老子, 春秋末期楚国人。在老子的哲学思想里, 大致可以把伦理归纳到通过“四大”组成的天网中。而这“四大”便是“天, 地, 人, 道”。“道”则是老子哲学体系里的最高范畴, 是万物之源。天网通过“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的规律运行。所以由此看出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 “道法自然”便是他的思想核心。

(二) 道德

所谓道德, 便是先循道, 再具德。老子认为遵循“天道”之人便具有崇高之德。所以老子继而又曰:“故道生之畜之, 长而育之, 成之熟之, 养之覆之。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思想中的方法论核心便是“无私”, 所以衍生出了“圣人去甚, 去奢, 去泰”“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的绿色消费观以及“虚极静笃”的朴素观, 强调人们要保持心境空明宁静的状态。老子这种无私的观念正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有力抨击, 无私便是一种大智慧, 它强调不争不抢, 复归于本心。当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 而不是以一种索取的方式相处, 那便是一种无私之境界。

(三) 慢设计

在设计伦理中, ”返璞归真“一词成为了近年来生态设计观的核心思想之一, 而这种朴素的哲学观念的思想根源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老子。设计领域中, 在强调技术革命过快的背景下, 一些设计师开始讨论的命题逐渐转变为设计对人的生活节奏所产生的影响。于是产生了一些对快餐文化的反动——慢设计。“慢设计”最早由瑞士建筑设计师Atelier Peter Zumthor在《Anything Goes, But Slow》一书中提出。它不同于1998年Donald A.Norman所提出的省时省力高效率目标, 但又并不是在倡导设计低效率。它是设计师与快餐文化所做出的伦理与实践斗争。作为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 慢设计除了强调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平衡关系外更注重现代生活中消费者心中的非物质的精神需求, 提倡人们用“慢”下来的时间体验生活的本质。但“慢”并不是提倡一种懒散的生活态度, 而是一种针对于“快”的反思, 就像老子的“无为”, 它强调的是一种宁静的心性, 以及对生活一种细致的体验。在设计的案例中比如意大利设计师Fabio Molinas设计的tavola archaica系列是一个诠释人与日常物品和食物之间有很强的情感纽带的能力的概念性餐具设计项目, 设计本身超越了它的使用功能。原始人从制造石器就已经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技术发现。Fabio Molinas很好的吸收利用了这些启示。tavola archaica系列餐具是在现代设计的语境中对史前工具的重新诠释。在该餐具中, 工业技术与原始手段加以结合, 餐具并没有华丽的装饰, 而是遵循了石头本身的形状和功能, 让人们能够在快餐文化中慢下来思考生命的本质和意义。这里, 设计探讨的重点可能并不是产品的易用性或者观赏性, 它强调的是一种对生活的反思和对浮躁快餐文化的有力反动。以设计逐渐改变人们的心性, 触发大众的思考。这也是慢设计的理念核心所在。这也正是“致虚静, 宁静笃”的返璞归真之意。

二、庄子的哲学审美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一) 至德之世

庄子, 战国宋国人。庄子的哲学体系是在老子哲学思想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 “至德之世”可谓是庄子的思想核心。“至德之世”便是人们最为纯真, 心无私欲的年代。庄子提倡人们回到原始状态的文明, 从他的理论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庄子是偏向性善论的。庄子认为, 在尧舜禹以前就有容成氏、大庭氏等十二个时代, 他称之为“至德之世”。但是到了封建社会的尧舜禹时期人类的天性便受到了损害, 封建等级制度导致了人们为了权力去互相争夺。社会开始有了压迫与不公, 相对于与春秋的老子, 战国的庄子更处于一个诸侯争霸的乱世, 所以庄子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开始思考伦理的意义。庄子是反儒家的, 他认为强制性的道德伦理只会让人善良的天性受到禁锢, 人们的本性受到了压抑便更会做出有违背道德之事。因为在原始社会的最初, 人们的本性是善良的, 生活的方式是和睦平等的。

(二) 物我同一, 顺物自然, 物无贵贱

庄子在”物我同一“的基础上又引申出了”人与天一“”物无贵贱“”顺物自然“的思想。”物我同一“的思想即是把人类同自然有机地看做成了一个整体。在这三个分支理论中最为先锋性的便是“物无贵贱”, 虽然它晚于希罗多德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个世纪, 但是庄子的的理论却更为宏观, 因为庄子认为平等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人类, 人类同物也是毫无贵贱之分的, 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三) “顺物自然”“物无贵贱”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庄子这些思想也在不断渗透到设计领域之中, 丹麦设计师Jonas Edvard生态灯具-MYX就是顺物自然思想的最好证明, 他采用的方法是用来自商业农场的牡蛎蘑菇菌种和纺织行业中植物麻纤维的边角料, 让牡蛎蘑菇生长在麻纤维上。收获新鲜健康的蘑菇后, 可以饱餐一顿, 而菌丝已经将植物纤维塑造为一个轻质灯罩, 干燥即可使用, 当然也可以将这两种有机物堆肥而使其可持续利用。2~3周左右, 蘑菇菌丝体和植物纤维生长在一起此时弹性十足和柔软活动的纺织品灯罩就已成形。这种灯罩的设计是绿色设计和慢设计观念的完美结合。是庄子“顺物自然”在历史翻新后的理论结晶。

并且早在现代建筑的弗兰克·赖特强调的有机建筑理论里,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观念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因为在该理论中提出的一个创新性的理论方向便是—建筑, 人, 自然都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巴巴纳克所提出的为真实世界而设计, 为第三世界的国家而设计, 为残疾人而设计, 从而将设计从精英主义, 大众主义彻底过渡到了全民主义。设计师们不仅开始关注各种群体的同时也在关注对材料本身的尊重, 每一样事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索取一定是要在保持平衡的前提下进行。

通过对道家理论探究可以看到古代哲学思想对当今工业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警示与启示的意义。老庄“道”论中蕴含的生态智慧作为东方具有跨时代性的文化智慧和价值思想。

参考文献

[1]Donald A.Norman著.情感化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5.

[2]李耳著.老子[M].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3.3.

上一篇:古代诗词鉴赏下一篇:司法自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