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留置导尿管

2024-09-19

小儿留置导尿管(通用8篇)

小儿留置导尿管 篇1

前列腺增生患者多表现为尿频、尿急、尿不尽、夜尿增多、多数患者合并急性尿潴留。 该类患者非常痛苦, 对于前列腺增生并尿潴留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为留置导尿, 及时排除尿液, 解除膀胱的急迫感, 缓解患者痛苦。 但是导致急性尿潴留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往往因增大的前列腺压迫尿道导致尿液腔道变小、梗阻、尿潴留、膀胱内压力过高, 压迫导致一般导尿管难以穿过明显狭窄的尿道, 往往导致导尿一次性成功率低, 需要多次反复的试探性操作, 反复的操作本身损伤尿道黏膜组织, 导致黏膜组织水肿, 出血, 尿道烧灼感, 尿路感染, 往往导致患者以往的痛苦无法解除, 同时又增加了新的痛苦感。 采用小儿气囊留置导尿管 (8Fr) 及16Fr导尿管随机为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患者实施留置导尿术, 经临床效果观察, 效果满意, 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00 例均为2012 年1 月~2015 年1 月本科室男性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患者, 年龄为50~78 (63±3) 岁, 增生的前列腺体组织大小5~8cm, 排除前列腺体肿瘤及其他原因导致的急性尿潴留、有精神异常及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 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 例, 由同一名护士完成留置导尿管的操作, 两组患者在年龄, 增大的腺体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患者急诊入治疗室, 急诊床边彩超证实确实是前列增生导致急性尿潴留的患者, 告知患者导尿的必要性及可能出现的不适感, 征得患者的理解及同意后, 嘱患者取仰卧位, 常规消毒, 铺巾, 观察组使用8Fr一次性导尿包, 对照组使用16Fr一次性导尿包, 完成消毒后, 两组患者均给予液体石蜡油充分润滑导尿管及尿道。 每次由同一名泌尿外科专科护士, 完成导尿过程,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一次性导尿成功率, 导尿完成后, 观察组导尿管气囊内注入5ml生理盐水, 对照组气囊内注入10ml生理盐水, 再将导尿管轻轻外拉, 使得水囊与尿道内口紧密接触, 并固定接好导尿袋, 注意记录尿管滑脱率。 立即发放调查表, 嘱患者登记完成导尿舒适度统计, 采用五点口述分级评分法进行评价。

1.3 舒适度评价舒适度主要表现在膀胱刺激症状, 采用五点口述评分法[1], 进行评价。 Ⅰ度, 轻微的疼痛 (患者有异物感, 可被轻易忽视) Ⅱ度, 引起不适感的疼痛 (患者有便意感, 可被忽视) Ⅲ度, 具有窘迫感的疼痛 (患者尿急, 无法忽视) Ⅳ度, 严重的疼痛 (有疼痛, 干扰注意力) , V度, 剧烈的疼痛 (疼痛剧烈, 出汗, 心率加快) 。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组建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一次性导尿成功率比较观察组一次性导尿成功率 (88%) 明显高于对照组 (67%) P<0.05。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2两组尿管脱出率及舒适度比较两组导尿管脱出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 (2.5%) vs对照组 (2.5%) P>0.05。观察组重度不适感4% (2/50) 低于对照组30% (15/50) (P<0.01) 。

3 讨论

体外试验我们得知, 8Fr导尿管水囊注水5ml后直径约为1.7cm, 16Fr导尿管水囊注水10ml后直径约为2.0cm, 两种导尿管注水后水囊均都饱满, 成圆球性, 而男性尿道直径约为5-7mm正常尿道可扩增3-5mm, ] 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患者尿道压迫厉害, 尿道弹性差, 难以扩增。 因此两组导尿管均滑脱率低下, 两组无统计学意义。 张洪燕[2]报道溢尿与尿管直径无直径关系, 而与尿道通畅及尿道松弛有关。 尿道本身有丰富的神经分布, 副交感及交感审计分布整个尿道[3], 交感神经传递疼痛感觉, 导尿管这种异物插入尿道可刺激尿道及膀胱颈部粘膜、膀胱三角区, 引起膀胱痉挛, 疼痛感, 尿急、尿胀不适感。 8Fr小儿导尿管因管径较小, 插入时可顺利通过前列腺增生的压迫的尿道狭窄部位, 同时其附带有一个细小的导丝, 对于膀胱颈部出口出有一定的冲击力, 由于其管径小, 有支撑的导丝, 极易推开膀胱开口处的活塞瓣膜, 因此一次性成功率高, 同时又减轻了对于尿道黏膜的摩擦损伤, 有利于减轻导尿的刺激不适的反应, 因此采用8Fr导尿管对于尿道的刺激多为轻度到中度的不适感, 较16Fr的导尿管舒适度高, 因此对于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患者, 可转变传统观念, 第一时间采用8Fr导尿管行留置导尿, 可大大提高一次性导尿成功率, 减轻患者的痛苦, 提高舒适度。

摘要:将1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并急性尿潴留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 观察组采用8Fr导尿管、对照组采用16Fr导尿管都进行留置导尿以解除尿潴留, 观察并记录患者留置导尿管的一次性成功率及留置导尿管后尿管滑脱率, 并进行舒适度评价。观察组一次性导尿成功率 (88%) 明显高于对照组 (67%) P<0.05。两组导尿管脱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不适感低于对照组 (P<0.01) 。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选用小儿导尿管, 可大大提高该类患者的导尿成功率, 并减轻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小儿留置导尿管,一次性导尿成功率,不适感,前列腺增生,尿潴留

参考文献

[1]李仲廉.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385.

[2]张洪燕, 孟善辉.26例放置双腔气囊导尿管发生溢尿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09, 6 (31) :100-102.

[3]金锡御, 吴雄飞.尿道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45-246.

小儿留置导尿管 篇2

谢谢您,林老师!

感谢泌尿外科李旭良教授、魏光辉教授、何大维教授、刘星老师、张德迎老师、吴盛德老师、刘俊宏老师、陆鹏老师、刘丰老师及泌尿外科全体医护人员,感谢你们在我临床学习和论文写作中作出的指导与帮助!

感谢重庆医科大学七年来对我的培养!

感谢儿科学院提供的优秀的学习和研究平台,使我能顺利完成课程学习、临床实践和临床研究!

感谢所有帮助、支持我的朋友和同学,正是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才让我的求学生涯不会感到孤独,才让我有信心坚持下去!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感谢你们在我多年的求学路上给予我的理解、支持与呵护!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会更加努力的工作和学习,以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

手术病人留置导尿管的护理 篇3

1 预防导尿管伴随尿路感染的研究

1.1 留置导尿管的选择

硅胶管与传统橡胶管相比, 有降低感染发生率、减轻对尿路刺激的优点[2]。气囊导尿管 (硅胶) 因操作简便、内固定稳定、刺激性小、无需胶布固定、插入后与尿道密合程度大, 目前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在临床操作中硅胶气囊尿管成年男性一般用F12~F16, 女性宜选用F16~F18[3], 尿道松弛者可选用较粗的尿管。米智慧[4]认为, 尿管型号应视病人的病情而定, 成人以F16~F18为宜, 使用相对较小型号的尿管虽插管容易, 但若长期保留可因尿管外径细小, 而致尿液从尿管外溢出, 只要插管方法正确, 型号大小不会导致尿管插入或拔除障碍。对前列腺肥大者可选择相对较小型号的尿管。张莉等[5]将国产硅胶导尿管改良, 结合涂抹一种能缓释抗生素的润滑胶, 经临床应用, 有良好的防治感染效果。张萍等[6]采用被覆银导尿管也有抗感染作用。

1.2 润滑剂和消毒剂的选择

李德桂等[7]采用抗菌止痛润滑剂与液状石蜡润滑剂涂擦导尿管进行比较, 证明抗菌止痛润滑剂不但能减轻病人导尿术中疼痛, 而且能有效地预防术后尿路感染。用0.1%乙烯雌酚无菌棉球做润滑剂比用液状石蜡润滑剂可明显降低泌尿系刺激[8]。尿管外涂上水杨酸可抑制95%以上的革兰阴性杆菌, 阻止细菌和酵母菌黏附到硅胶导尿管上, 达到预防泌尿系感染的目的[9]。尿路感染部分病原体来源于尿道口, 尿道口常见细菌有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0.1%苯扎溴铵为抑菌剂, 杀菌能力差;0.5%碘伏为广谱杀菌剂, 能有效杀灭尿道口周围细菌, 防止感染, 因此宜采用0.5%碘伏溶液消毒会阴[10]。

1.3 尿管插入长度

由于气囊尿管与普通尿管结构不同, 气囊前部有1.5 cm, 气囊长度约3.0 cm, 因此插管时需见尿再进5 cm~8 cm, 一般成人男性插入22 cm以上, 女性8 cm以上, 注水后牵拉尿管能外滑2 cm~3 cm。留置气囊尿管在膀胱充盈时进行。米智慧[4]认为, 置入尿管的长度加气囊远端至尿管尖端的长度 (5 cm) , 男性插入约25 cm, 女性约10 cm, 若无尿液流出可于耻骨上加压, 或经尿管注入无菌的生理盐水再回抽, 以证实尿管插入的正确性。

2 留置尿管时机

传统手术病人留置尿管均由病房护士在术晨进行操作, 常在术前1.0 h~2.0 h置尿管[11,12]。孙海玲等[12]在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效果满意后, 手术消毒前行留置导尿, 明显优于麻醉前留置导尿。蒋芝英等[13]在注射麻醉药物如苯巴比妥、阿托品15 min后行留置导尿, 效果满意。赖梅等[14]认为, 全身麻醉病人可在气管插管后立即进行导尿, 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病人在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操作完成后即可进行, 而硬膜外麻醉病人宜在注射麻醉药后15 min进行, 会阴部松弛良好方可达到预期效果。王桂娣等[15]通过对留置导尿管术后舒适度的比较, 认为妇科手术病人留置尿管最佳时机应该在麻醉前5 min。

3 导尿常见问题及对策

3.1 前列腺肥大病人导尿

老年前列腺肥大致使尿管不能顺利插入, 郭霞等[16]认为, 当遇到阻力时可稍等片刻, 让病人做深呼吸, 减轻腹压, 使膀胱颈部肌肉放松, 再徐徐插入, 切不可用力插入增加病人的痛苦, 甚至造成损伤, 硬膜外麻醉后插管可减少疼痛及疼痛反射引起的尿道括约肌痉挛, 有利于插管成功。

3.2 高龄女病人导尿

高龄女病人由于会阴部肌肉松弛, 尿道肌肉萎缩牵拉, 使尿道口陷于阴道前壁中, 同时阴道黏膜缺乏雌激素作用而显得苍白、光滑, 阴道口变小, 使尿道口显露困难。解决办法:常规消毒外阴, 戴手套, 左手食指、中指并拢, 轻轻插入阴道1.5 cm~2.0 cm时, 将指端关节屈曲, 而后将阴道前壁拉紧外翻, 同时左手拇指压于前庭上方协助前壁外翻, 即可找到尿道口[17]。

3.3 双腔气囊尿管与引流袋的连接

双腔气囊导尿管与引流袋有时连接不紧, 容易发生脱离, 不但造成尿液污染被褥浸湿手术台, 而且有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为了克服此缺点, 刘冬华等[18]认为, 采用翻折尿管接口再接引流袋的方法, 收到满意效果, 将双腔导尿管的连接口处, 由内向外翻折0.2 cm, 消毒后再与引流袋相连, 最后将翻折的部分伸展、放平, 这样尿管与引流袋便牢牢连接在一起, 从而避免滑脱。

4 预防尿道损伤的研究

内科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护理体会 篇4

关键词:内科患者,留置导尿管,护理体会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第九社区管理中心第二医院于2009-2011年间, 对多例内科患者进行了导尿管的留置, 因解剖特点, 女性更易于发生尿路感染, 故选取60例脑出血的女性患者进行导尿管留置的观察。所选病例导尿管留置的时间均在10 d以上, 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护理, 通过观察对其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将选取的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30人。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分布在30~67岁, 合并糖尿病者5例, 10例应用了抗生素治疗, 20例患者神志清晰, 10例患者神志不清。对照组患者年龄分布在33~66岁, 合并糖尿病者4例, 11例应用了抗生素治疗, 21例神志清晰, 9例患者神志不清;60例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均在10 d以上, 入院时体温正常, 未发生感染, 心、肝、肾功能均正常。两组之间的病情严重程度, 年龄, 合并症等均无明显差异 (P<0.05) [1]。

对于观察组, 进行常规的导尿管护理方法护理的同时, 运用气囊导尿管增加了5 cm的插入深度, 运用了单向活瓣集尿袋。将15 m L水注入气囊之内, 并且尽量减短导尿管留置的时间采用活力碘冲洗膀胱。[2]

对于对照组, 仅采用常规的导尿管护理方法。在导尿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引流时必须确保通畅, 防止发生逆行尿路感染。确保尿道口的清洁, 每日用新洁尔灭洗液对尿道口以及会阴部进行至少两次的擦洗。及时将尿袋内的尿液清除, 尿袋每日更换1次, 导尿管每周更换1次。

2 结果

结果见下附表

3 讨论

对于女性来说, 其尿道具有短、粗、直的解剖特点。女性尿道外侧1/3细菌的含量较多, 因此在进行护理时, 操作须熟练, 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首先对会阴部位进行冲洗, 用酒精棉球及碘酒棉球对会阴部进行消毒, 棉球不可重复使用。导尿管的选择必须与患者的本身情况相适应, 插管时务必一次成功, 不可反复插管, 因为反复插管可使会阴部未被清除干净的细菌进入尿道内从而易于引起感染[3]。

使用气囊进行导尿管留置是, 如果操作不当, 容易对患者造成尿道的损伤。一旦造成了损伤, 必须及时地进行有效的处理, 否则后果十分严重。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时, 应置于尿管后侧方大约3 cm处, 见到尿液流出后再插入1~2cm。如果气囊未置入膀胱, 不可进行注水, 否则会压迫尿道, 造成尿道黏膜的破坏, 血供障碍, 甚至坏死。

单向活瓣集尿袋在集尿袋与导尿管之间的连接部位具有单方向开关的活动性瓣膜。使用此种集尿袋时, 由于具有单向活瓣, 可使活瓣上方的导尿管处于相对密封的状态, 有效防止尿袋内流出的尿液反流回到膀胱, 进而大大减少了细菌逆行性感染的发生概率[4]。但是如果留置时间过长 (长于1周左右) , 则尿路感染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 因此提倡每周对尿袋进行更换。

此外, 护理人员应当对使用导尿管的适应证进行全面掌握, 尽量减少导尿管的留置时间, 确保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清洁性与密封性。如果发生了感染, 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 将导尿管尽快拔除, 更换新的导尿管, 并进行抗感染治疗。为有效预防留置导尿管发生的尿路感染, 应对患者进行膀胱冲洗。冲洗时使用活力碘可以大大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而常规的抗菌药物的效果则不明显。膀胱冲洗虽是常规的处理方法, 但其作用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徐晓娜.内科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护理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 (下旬刊) , 2010, 1 (12) :121.

[2]凌秀菊.内科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 30 (2) :246.

[3]汪玲怡.预防留置导尿管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护理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 18 (11) :1715.

小儿留置导尿管 篇5

1 改良前的方法步骤

(1) 将一次性治疗巾放入病人臀下, 双手戴上手套。 (2) 给予尿道外口消毒, 并清洗至尿道口端的导尿管约2~3 cm处。 (3) 将冲洗液插上输血器, 挂于架上排尽空气, 末端细线弃去, 直接接上导尿管末端, 如果连接不牢固, 需将导尿管末端剪去一小段再连接上, 这样比较牢固。然后, 打开输血器滑轮及导尿管的夹子, 进行冲洗。500 ml液体进入后按夹住导尿管, 拔出输血器, 导尿管末端用无菌夹子夹住, 并用纱布包住固定好, 防止脱落。 (4) 保留20~30分钟后, 把导尿管上的夹子打开排出冲洗液。 (5) 移开治疗巾, 用清洁毛巾遮盖尿道口, 以防止尿道口直接接触被褥, 保持尿道口的清洁和干燥。

2 改良后的方法步骤

(1) 将一次性治疗巾放入病人臀下, 一只手戴上手套 (无菌) 。 (2) 给予尿道外口消毒, 并清洁到尿道口端的导尿管约2~3 cm处。 (3) 将病人膀胱中的尿液放净, 用夹子夹住导尿管, 用1个一次性肝素帽, 直接插入三腔导尿管的一端, 帽头朝外, 由于导尿管的材料为硅胶, 内膜的摩擦力比较大, 肝素帽头也是硅胶的, 所以两者接触上摩擦力就更大, 不易脱落, 也不漏尿液。三腔导尿管的另一端, 连接集尿袋, 集尿袋上端导管上安装一个小夹子。这时, 将冲洗液插上输液器挂于架上, 排尽空气, 用消毒棉签消毒肝素帽的头, 将针头直接插入肝素帽上, 用胶布固定好, 放开输液器的滑轮, 进行冲洗。完毕后, 拔除针头保留20~30分钟后, 打开尿袋夹子, 排出冲洗液即可, 肝素帽可随导尿管每周更换1次。 (4) 移开治疗巾, 用清洁毛巾遮盖尿道口, 以防止尿道直接接触被褥, 保持尿道口的清洁和干燥。

3 两种方法比较

改良前的方法比较繁琐, 导尿管末端用纱布包住固定, 而且导尿管上端用夹子夹住, 患者翻身很不方便, 患者家属护理也不方便, 还容易脱落, 床单、被褥容易弄湿。每天反复打开导尿管末端, 也极易发生感染, 护士工作也繁琐。另外, 我们算过一笔账, 每天需用纱布块至少2块, 输血器2个, 这样1周就是14个输血器, 14块纱布块, 总价值42.70元, 而改良后1周只需一个肝素帽, 14个输液器, 只需17.74元, 节省了24.96元。这样, 既给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 也方便了患者家属护理, 防止尿床,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还有一种方法, 是用输液器针头直接插入尿管上, 但这样有一个弊端, 有可能把三腔导尿管的气囊管碰破, 所以利用肝素帽的导尿管就不用考虑这些。肝素帽的使用, 防止了脱落, 既简便又降低了感染率, 受到患者和家属及医护人员的好评。

4 注意事项

小儿留置导尿管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近期来我院进行住院治疗并留置导尿管的神经内科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入组对象按照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对照组50例患者。观察组50例患者,其中男34例,女16例,患者年龄为22~75岁,平均年龄为(44.8±5.7)岁。50例患者中,30例为脑出血,16例为脑梗,4例为其他神经内科疾病。对照组50例患者,其中男33例,女17例,患者年龄为24~73岁,平均年龄为(42.5±5.9)岁。50例患者中,29例为脑出血,18例为脑梗,3例为其他神经内科疾病。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的时间均超过10 d时间。两组患者在临床研究前,对其基本资料及病情资料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临床方法:对照组实施留置导尿管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使用单向活瓣集尿袋、气囊导尿管插入深度增加6 cm、气囊内注水15 m L、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使用活力碘膀胱冲洗等护理措施。具体如下:①使用单向活瓣集尿袋,单向活瓣集尿袋最大特点就是在集尿袋与导管的连接处有单向活瓣,能够很好的防止袋内的尿液逆流入膀胱。这样就可以极大地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3]。②气囊导尿管插入深度增加6 cm,临床研究发现,气囊导尿管如果插入过浅,会导致患者发生医源性尿道损伤。因此,在进行气囊导尿管插入操作时,在见尿后,导尿管应该再继续插入6 cm以上,时气囊完全进入到膀胱内,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在操作时对尿道造成的压迫性损伤[3]。③气囊内注水15 m L。气囊注水在5~10 m L时,气囊多为不规则圆,会导致患者发生尿液渗漏,尿道坏死等并发症。因此,气囊注水应为15 m L,使气囊充盈为正圆形,从而能够均匀覆盖膀胱颈处与尿道口嵌合好,且受力均匀,有效避免漏尿及尿管脱出。④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严格掌握患者的导尿指征,缩短导尿管的留置时间,保持导尿管系统的密闭性。⑤使用活力碘膀胱冲洗,活力碘冲洗膀胱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降低尿路感染的护理方式。有研究表明,与采取普通抗菌药液冲洗相比,活力碘冲洗膀胱可显著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4]。

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记录数据采取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取(±s)形式进行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其中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3例,漏尿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尿路感染12例,漏尿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0%,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33例,基本满意16例,不满意1例,整体满意度为98.0%,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24例,基本满意18例,不满意8例,整体满意度为8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临床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导尿管留置过程中,十分容易滋生细菌,极易引起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及漏尿等并发症。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一旦引发尿量感染及漏尿等并发症,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也会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5]。

本次研究中,笔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了使用单向活瓣集尿袋、气囊导尿管插入深度增加6 cm、气囊内注水15 m L、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使用活力碘膀胱冲洗等措施进行护理干预,显著的降低了患者的尿量感染、漏尿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的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徐晓娜.内科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护理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0,1(12):121.

[2]凌秀菊.内科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246.

[3]汪玲怡.预防留置导尿管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护理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1):1715.

[4]崔国峰.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8):1825-1826.

小儿留置导尿管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3月-2011年12月, 河南省义马市人民医院共收治6例气囊导尿管拔管困难的患者, 均为男性。年龄38~72岁, 平均54岁。尿管留置时间8~30 d, 平均23.3 d。前列腺增生长期留置导尿1例, 尿道损伤尿道会师术后2例, 截瘫长期留置导尿1例, 脑出血昏迷留置导尿2例。其中4例为气囊阻塞, 2例为患者精神紧张致拔管困难。

1.2 方法

对于4例气囊阻塞的患者, 采用了刺破气囊、剪除导尿管、气囊注入破裂等方法, 均顺利拔除。其中1例在B超引导下, 经耻骨联合穿刺, 刺破气囊, 拔除导尿管;2例在气囊导尿管“Y”型分叉处以上剪断, 囊内液体自行排出, 拔除导尿管;1例在局部麻醉下, 剪除气囊活塞, 导丝插入尿管牵拉, 气囊内注入40 ml盐水, 使气囊破裂, 随后拔除导尿管。对于因精神紧张致拔管困难的2例患者, 因插管时间长, 气囊和尿道黏膜粘连, 通过慢慢旋转使导尿管拔除。

2 结果

6例拔管困难患者经对症处理后, 均顺利拔除导尿管。

3 讨论

气囊导尿管腔细, 插入尿道较深, 且导尿管多由橡胶制成, 容易老化致管腔阻塞或与尿道黏膜粘连, 造成拔管困难。

3.1 留置导尿管拔管困难原因分析

拔管困难与导尿管注水管阻塞使囊内液体抽不出来, 注水过多使气囊回缩不良, 尿管留置时间过长, 气囊表面形成尿垢使体积增大等因素有关[1]。

3.1.1 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 气囊处尿盐沉积, 使尿管被侵蚀, 弹性变差。拔除尿管时, 尿管的气囊段易受牵拉而折断致拔管失败;或尿垢积在膀胱, 形成颗粒及沉渣, 附着尿管气囊形成结石, 也可影响拔管。

3.1.2 气囊导尿管插入较浅, 尿管气囊未进入膀胱, 当注入生理盐水后, 胀大的气囊压迫尿道, 临床组织产生水肿、出血、炎症、粘连而影响拔管。

3.1.3 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入液体过多, 体积增大, 气囊回缩不佳。尤其对重度水肿患者, 尿道因水肿而变窄, 组织肿胀和气囊同时压迫尿管, 使尿管狭窄甚至闭塞, 致拔管失败。

3.1.4 护士在拔管前, 未查询清楚气囊内的注入容量, 未抽尽气囊内的水, 余下液体形成异物, 盲目拔管致尿道痉挛。

3.1.5个别护士技术操作不熟练, 对气囊导尿管的结构、插管及拔管方法、注意事项等知识掌握不足, 对男性尿道的长度及解剖特点不熟悉, 在拔管前抽吸气囊过程中, 用力过快过猛, 气道突然形成负压使管腔吸扁而形成阻塞, 引起气囊液体抽不出。

3.1.6 留置尿管护理不当, 尿管没有固定放置, 尿袋位置过低, 拉力过大, 导管用力牵拉后变形、狭窄, 气囊通道中断, 使气囊内液体无法抽出致拔管失败;或患者烦躁牵拉导尿管, 由于用力过大, 将注入液体的气囊强行拉出, 造成膨大的气囊部分嵌入尿道, 产生疼痛, 牵拉损伤后的局部组织水肿、出血, 导尿管用力牵拉变形, 管腔内口狭窄和附着尿管的气囊通道内径变小, 使气囊内液体无法抽出致拔管失败。

3.1.7 气囊导尿管的气囊材料质量差, 管腔极细, 且导尿管为橡胶制品, 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 引起橡胶表面老化, 致管腔阻塞。注入液体后, 气囊自行封闭, 液体无法吸出, 造成拔管困难。

3.1.8 患者精神极度紧张, 尿道括约肌紧缩致尿道狭窄, 气囊内液体抽尽后, 气囊外部会形成皱褶, 表面不平整, 拔管时气囊皱褶与尿道黏膜摩擦, 损伤尿道黏膜引起疼痛而拒绝拔管。

3.2 拔管困难的预防

3.2.1 保证尿管质量

进行导尿操作前严格检查尿管, 如检查导尿管有无破损, 尿管是否通畅, 气囊有无漏气, 尿管的韧性是否大等, 选用质量较好的双腔球囊导尿管, 储存不善或挤压变形的尽量不用。如留置尿管时间较长, 可每隔3天用注射器将球囊中的水或空气完全抽出, 再将其充盈, 以分离内外两层早期的粘连[2]。

3.2.2 导尿管插入深度

因目前所用气囊导尿管无刻度, 插管深度不易掌握, 插管过程中, 要见尿后再进入5~10 cm, 气囊内注入液体后, 轻拉尿管有阻力不脱出, 证实导尿管已固定于膀胱内。

3.2.3 气囊内注入液体的量

插入尿管后, 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 以固定尿管和防止尿液外漏。因空气弥散可使气囊回缩以致体积缩小出现滑脱, 建议临床上进行留置导尿时, 在导尿管气囊内注入水不注入空气[3]。注入液体的量要适宜, 一般10~15 ml, 注入过多可刺激患者有不适感, 注入过少起不到固定作用。

3.2.4 拔管方法

在拔管前, 应将气囊内液体用注射器完全抽尽后再拔出, 需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在出院时, 应嘱其定期到医院检查、换尿管, 避免自行拔管引起尿道损伤。

3.2.5 加强导尿管护理

留置尿管患者, 应嘱患者多饮水, 使尿量保持在2000 ml/d以上, 达到自然冲洗尿道的目的, 减少尿路感染和结石的发生;保持尿道口清洁, 用碘伏棉球擦拭会阴部、尿道口1~2次/d;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 留置导尿管患者每日换尿袋者菌尿发生率明显高于不换尿袋者[4]。经常检查导尿管及尿袋的位置, 妥善固定尿袋, 固定导尿管不宜过紧, 防止用力牵拉气囊导尿管, 避免患者将导尿管从尿道强行拔出后致尿道黏膜损伤。

3.2.6 加强心理护理

留置导尿管插管和拔管操作都可引起患者不适, 导致患者情绪紧张。这一现象主要归因于患者缺乏留置尿管的知识, 思想准备不充分所致。因此插管前要对患者进行知识宣教, 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插管时关心体贴患者, 操作做到稳、准、轻。拔管时, 提前告知患者, 做好思想准备, 多与患者交谈, 分散注意力, 若患者情绪激动时, 应适当安抚, 避免强行操作。

3.3 拔管困难的处理

3.3.1 将气囊导尿管在分叉处 (此处导尿管管腔最细, 又形成一定角度, 易阻塞) 剪断, 使囊内液体流出。也可在靠近尿道外口处剪断导尿管, 绕过阻塞部位, 在气囊的压力下, 囊内液体可自行喷出。但在剪断导尿管前, 一定要固定好近端尿管, 以防导尿管缩入尿道, 造成麻烦。

3.3.2 在无菌操作下, 用金属导丝插入导尿管中, 反复抽拉导尿管, 使尿管通畅。

3.3.3 用50 ml无菌注射器, 通过气囊导管注入空气使气囊破裂, 适用于无尿潴留患者, 气囊的通道只进不出的情况, 要确认气囊在膀胱内。拔管后要仔细检查气囊是否完整, 如有破损, 应及时在膀胱镜下取出, 防止碎片阻塞尿道。

3.3.4 B超检查注入水后的气囊, 在B超引导下在耻骨联合上穿刺, 刺破气囊, 将水抽出。此方法适用于气囊嵌顿在后尿道, 气囊尿管进出两难时。因易损伤膀胱颈, 应由经验丰富的专科医师操作。

3.3.5 拔管前先夹闭尿管, 待患者有尿意时, 抽净气囊内的无菌生理盐水, 再向气囊内注入0.4~0.6 ml的无菌生理盐水, 给患者接上便器, 边排尿边缓慢拔管, 减轻尿管与尿道的摩擦力, 避免尿道损伤[5]。

3.3.6 气囊内液体抽不出时, 可用拇指与食指将尿管揉搓, 将注射器乳头插于气囊外口部, 注入5 ml气体后, 再缓慢抽出, 抽尽固定尿管气囊内的液体, 顺利拔除尿管。

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气囊导尿管的结构、性能、特点, 对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 正确掌握导尿管的插入、拔管方法、操作规程、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提高尿管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润霞.循证护理在预防颅脑损伤患者留置尿管并发症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11) :75-76.

[2]徐燕妮, 侯明君.双腔球囊导尿管拔出困难的处置[J].护士进修杂志, 2008, 23 (5) :480-481.

[3]石丽琴.留置导尿管患者护理中的循证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13) :92-93.

[4]张俊芝.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的护理与预防策略[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8) :70-71.

小儿留置导尿管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留置导尿管住院患者30例, 其中男16例, 女14例, 年龄18岁~56岁;留置导尿管时间为5 d~20 d, 平均13.5 d。

1.2 留置方法与护理

采用双腔气囊硅胶导尿管, 选择合适的尿管型号, 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导尿前要严格消毒。对于留置完成的患者, 每日应用0.5%碘伏对尿道口和导尿管近端消毒2次, 女性患者应配合温水清洗[2]。注意导尿管使用时间, 一般1周1换。每周进行1次尿常规检测, 避免无症状尿路感染的出现。若发生感染及时使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以便于疾病的恢复。

1.3 尿液收集

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均用密闭引流袋, 插管隔日开始在无菌操作下, 对导尿管穿刺收集中段尿液进行细菌培养、计数。

1.4 尿路感染的判定标准

据卫生部标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规定, 尿常规镜检白细胞数:男性≥5个/HP, 女性≥10个/HP;尿液培养细菌数量大于105cfu/m L则判定为发生尿路感染。

2 结果

30例患者中, 27例患者未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其中留置时间≤7 d, 7例;7 d≤留置时间≤14 d, 12例;留置时间≥14 d, 11例。3例患者发生感染, 7 d≤留置时间≤14 d患者中1例患者大肠埃希菌感染, 使用美罗培南注射液后恢复;留置时间≥14 d患者中, 1例患者肠球菌感染使用万古霉素注射液后恢复, 1例患者大肠埃希菌感染, 使用美罗培南注射液后恢复。见表1。

3 讨论

留置尿管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其引发尿路感染与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 护理人员的无菌理念, 尿管留置时间以及患者自我护理意识等均有关系[3]。因尿道口污染、导尿管和接尿袋连接处细菌上行、膀胱冲洗等均会引起泌尿系统的感染, 有效控制外在因素引起的感染, 最好的措施就是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导尿管留置时间是影响尿路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中留置1 d~3 d的感染率为8.33%, 留置4 d~7 d天的感染率为39.22%, 8 d~10 d感染率为70.83%, 10 d以上感染率为86.67%。表明医院尿路感染虽然与尿管保留时间有直接的关系, 但若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并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 则可以大大减少留置导尿管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4], 对于需要长时间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来说极为有利。而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对于减少尿路感染也是有很大作用的, 保持尿道口清洁可以减少肠道细菌等引起的尿路感染。

为了控制和治疗留置尿管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临床上常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其效果明显。对于抗生素的使用, 须注意抗生素的耐药性, 大部分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细菌均会产生耐药性, 留置导尿管的过程中要避免预防性使用广谱抗生素产生耐药菌株, 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因此, 在发现泌尿系统感染后, 应首先进行尿培养检查配合药敏试验, 再合理使用抗生素。

综上所述, 尿管留置时间对尿路感染的发生有影响, 留置时间越长, 发生尿路感染的可能性越大。在留置导尿管的过程中注重无菌操作和日常护理, 则泌尿系统感染的感染率会有大幅下降。长时间留置尿管的患者, 对其进行定时尿常规检测, 及时发现尿路感染, 立刻采取处理措施, 是可以控制其病情的发展以及有助于其疾病的恢复。

摘要:目的 探讨留置导尿管致泌尿系统感染的有效预防护理方式。方法 对30例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每日2次使用0.5%碘伏消毒,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每周1次尿常规检测, 发现感染及时使用抗生素, 观察其留置尿管期间泌尿系统感染情况。结果 27例患者未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其中留置时间≤7 d7例;7 d≤留置时间≤14 d 12例;留置时间≥14 d 11例。结论 无菌操作, 日常消毒, 配合合理的抗生素使用, 对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控制十分有效。

关键词:导尿管,泌尿系统感染,预防,护理

参考文献

[1]李锐.不同干预措施对留置导尿管引发尿路感染的影响[J].全科护理, 2008, 6 (12) :3144-3145.

[2]汪凤华.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 (15) :2034-2035.

[3]阮丽.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认知需求调查和护理干预的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 (27) :3583-3584.

上一篇:高校哲学下一篇:中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