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奄包疗法

2024-10-10

热奄包疗法(共6篇)

热奄包疗法 篇1

支气管肺炎 (又称小叶性肺炎) 多见于婴幼儿及老年患者, 常发生于支气管炎及某些急性传染病后, 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以发热、咳嗽、气急、呼吸急促、鼻翼扇动为主要临床表现, 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该病病程中常常表现为呼吸道分泌物多, 尤其是年幼儿, 肺部痰鸣常持续很长时间, 再加上小儿服药困难, 所以成为临床上治疗的一大难点。中药热奄包疗法是中医的一个传统特色疗法, 其方法是将中药包预先加热好, 放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 (如穴位上) , 通过奄包的热蒸汽扩张局部的毛细血管, 加速血液循环, 同时奄包内的中药离子也可通过热蒸汽渗透到患者的病痛部位, 利用其温热作用达到祛湿驱寒、活血化瘀、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我院2012年—2013年收治2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 采用中药热奄包疗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2013年间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共200例, 其中男110例, 中女90例;年龄2个月~13岁, 平均年龄4岁;病程2 d~3个月, 平均15 d。就诊患儿均有咳嗽, 喉中痰鸣, 呼吸急促, 伴或不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双肺听诊有干湿啰音, 胸片检查均有肺纹理增粗、模糊, 有不同程度的斑点、条状或片状阴影。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年颁布的诊断标准, 确诊为肺炎。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100例, 治疗组男55例, 女45例, 年龄2个月~13岁, 平均年龄4岁, 病程2 d~3个月, 平均15 d;对照组男55例, 女45例, 年龄2个月~13岁, 平均年龄4岁, 病程2 d~3个月, 平均15 d。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相关临床症状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与治疗组患儿均给予抗炎, 解痉, 糖皮质激素及吸氧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热奄包疗法, 每日2次, 每次30 min。

基本方1:辛散外邪, 宣肺开闭。由于本病初起, 多由外感风邪引起, 因邪在表, 多有发热恶寒等表证。证见干咳, 渐见痰稀色白, 喉痒声重, 其偏寒者, 咽不红, 常伴恶寒无汗, 指纹青红, 脉多浮紧;偏热者, 咽多充血, 常伴恶寒、发热, 舌苔薄白, 质淡红, 指纹红紫, 脉浮数。邪从外来, 当从表散, 治法以宣肺解表为主。治以清宣宁嗽汤加减 (荆芥、麻绒、百部、白前根、枳壳、苇根、旋蕧花、桔梗等) , 偏风寒者加苏叶, 偏风热者加银花, 酌情加减用量[1]。

基本方2:宣肺降逆, 清气泻热。用于病起2 d~3 d至4 d~5 d, 咳嗽甚, 连声发, 空声鸣, 其声高, 无痰响, 频频作, 间隔短, 不分时辰与黑昼, 咳或兼喘, 或吸气尚可呼气难, 甚不能卧,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或发热已退, 舌红或淡红, 苔白或薄黄、脉浮或数或弦或滑或实。用麻八味方主之 (炙麻黄、杏仁、生石膏、生甘草、葶苈子、射干、枇杷叶、鱼腥草、瓜蒌等) [2]。

基本方3:滋阴润肺, 化痰止咳。用于素体阴虚, 久咳伤肺, 或热病后肺阴受损。症状表现为阴虚肺燥之象, 咳嗽痰少, 午后夜间咳嗽加重, 口干, 咽喉干燥, 素有低热, 形体消瘦, 颧红, 舌苔薄少质红少津, 脉细数, 治以滋阴润肺饮加减 (沙参、麦冬、知母、天花粉、百部、紫苑、枇杷叶、桔梗等) [1]。

基本方4:益气健脾, 化痰平喘。用于后期咳嗽痰鸣, 晨起尤甚, 甚则哭笑也闻痰响者, 舌红苔白或白黄, 用自拟化痰汤加减 (党参、白术、茯苓、化橘红、京半夏、白芥子、苏子、莱菔子、桔梗、南沙参、葶苈子、瓜蒌皮、浙贝母等) 。

2结果

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为 (3.0±2.0) d, 平均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 (5.0±2.0) d,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1) 。见表1。

3讨论

支气管肺炎属中医“咳喘”范畴, 《素问·咳论》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咳为气逆, 嗽为有痰, 内伤外感之因甚多, 确不离乎肺脏为患也。”小儿时期在生理上是肺常不足, 肺气娇弱, 卫外功能较差, 加之寒温不能自调, 最易感邪, 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 侵犯肺经, 影响肺气的肃降而引起咳嗽。另外咳嗽与痰有密切关系, 所以有“无痰不成嗽”的说法。痰的形成, 或由于从小体质因素, 湿痰素盛;或系外邪侵入, 肺气失宣, 通调水道失职, 水湿不化, 聚而为痰;或因小儿脾胃薄弱, 加之乳食不节, 或过食辛热香燥炙煿食物, 致脾失健运, 水谷不能化生精微, 反而酿成痰浊, 上贮于肺, 阻遏气道, 使肺之清气不得宣畅而发为咳嗽, 可见“痰”是本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医学认为小儿肺炎多为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急性感染所致, 急性炎症为其重要病理过程。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中药包加热好置于患儿背部, 通过奄包的热蒸汽扩张局部的毛细血管, 加速血液循环, 奄包内的中药离子也可通过热蒸汽渗透到患儿肺部, 从而达到祛痰驱寒, 活血化瘀, 温经通络, 调和气血的目的。

“邪之所奏, 其气必虚”。祖国医学认为婴幼儿为稚阴稚阳之体, 其本身形气未充, 机体未盛, 加上生病之后各种邪气化热导致气耗津伤, 所以在临床上该病后期往往容易见到虚象, 故中医治疗在本病的后期常以滋阴润肺和益气化痰为主。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党参、沙参、白术等有一定程度升高白细胞的作用, 且有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 增强免疫力的作用[3], 小儿服药困难,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药在儿科的使用, 热奄包疗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难题, 也为广大家长和患儿所接受。

典型病例:患儿, 男, 8个月, 2014年2月初诊。家长代诉:患儿因“支气管肺炎”在成都市某医院住院治疗半月后好转出院, 出院时患儿肺部仍然有大量痰鸣, 医生嘱家长带药回家自己雾化3个月, 经雾化治疗1个月后, 患儿肺部痰鸣仍无好转, 经人介绍特来我院。查体:体温 (T) 36.8℃, 脉搏 (P) 100次/min, 呼吸 (R) 30次/min, 体重 (W) 8.0㎏, 患儿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 意识清, 精神可, 面色正常, 呼吸稍促, 咽稍充血, 双肺呼吸音粗, 闻及大量痰鸣, 其余无异常, 舌质淡, 苔白厚, 纹淡紫, 血常规化验正常。考虑患儿为脾肺气虚, 痰湿内蕴, 即嘱停止雾化, 予自拟化痰汤加减治疗1周后, 患儿肺部痰鸣即全部消失。

参考文献

[1]王静安.王静安临证精要[M].成都: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2:17-18.

[2]常克.中医病证治验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44-46.

[3]朱颜.中药的药理与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8:139.

热奄包疗法 篇2

方法:将自制的热奄包加热后用一次性帽子包裹置于病人的胃脘部上热烫及按摩30分钟,每日1-2次。

结果:治疗组应用热奄包治疗后,病人即刻感觉胃部温热舒适,止痛消胀效果明显,且有止吐的效果。

结论:经临床应用,中药热奄包治疗胃脘痛的效果明显,操作简单,疗效确切,费用低,病人乐于接受。

关键词:自制热奄包 胃脘痛 疗效观察 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111-01

中药热奄包又称中药热敷法,为传统中医疗法,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通过热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又可通过热蒸气促使热奄包内中药离子渗透到患者病痛所在,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的目的。我科自制的中药奄包是用理气消胀的制厚朴、大腹皮、粗盐制成的药包,用于脾胃虚寒型及瘀血停滞型胃脘痛,经临床应用,疗效确切,费用低,病人乐于接受。我科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治疗,自2009年1月~2011年5月使用中药热奄包配合治疗脾胃虚寒型及瘀血停滞型胃脘痛共2969例,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观察组病人为2011年1-5月住院确诊为“胃脘痛”病人,共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齡最大78岁,最小15岁,病程最长45天,最短3天。脾胃虚寒型胃脘痛40例,瘀血停滞型胃脘痛共20例,60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胀、胃痛、泛酸、嗳气、恶心、纳呆、大便溏、焦虑等症状。

2 治疗及操作方法

2.1 用物。制厚朴20克,大腹皮20克,粗盐2000克,20cm×30cm纯棉双层布袋1个,一次性帽子1个,消毒纱布2块,微波炉1台。

2.2 操作方法。

2.2.1 首先查对病人,评估病人。向病人作好解释工作,并取得合作。

2.2.2 将制厚朴20克,大腹皮20克,粗盐2000克全部放入纯棉双层布袋内扎好袋口,反复翻动将其搅匀,平放于微波炉转盘上,中火加热1分30秒,取出反复翻动再次将其搅匀后放回微波炉上再用中火加热2-3分钟,取出放置保温治疗合内防止热奄包变凉而失效,即将热奄包携至病人床边,协助平躺,取舒适平卧位或侧卧位,用消毒纱布抹拭胃脘部做局部清洁,用病人的手腕部内侧皮肤做温度试测,以能忍受为度,用一次性帽子包裹热奄包置于病人的胃脘部上,反复缓慢旋转热烫,病人即刻感觉胃部温热舒适,止痛消胀效果明显,且有止吐的效果。热奄包热烫及热敷时间为30分钟/次,中途若热奄包散热过快变凉了要重新用微波炉加温2分钟后继续进行治疗,以达到最好的疗效。治疗结束时,用消毒纱布清洁并检查皮肤情况,进行评价。热奄包治疗每日1-2次,7天为1疗程。

2.3 护理要点。操作前应正确评估病人。屏风遮挡,保护患者的隐私,注意患者保暖。治疗过程中,询问病人对温度的感觉,温度过高易烫伤病人,温度过低不能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温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宜,以患者感觉温暖舒适为度。老年人感觉迟钝,温度不宜过高。治疗结束,清洁治疗部位,仔细观察皮肤有无烫伤方可离开。如出现烫伤即按照烫伤处理。有局部皮肤感染、皮肤病的病人及小儿禁用。

3 疗效观察结果

1天恶心、胃胀、胃痛明显减轻10例,3天内恶心、胃胀、胃痛明显减轻20例,7天恶心、胃胀、胃痛明显减轻28例,效果不明显2例,疗效确切。

4 讨论

中药热奄包配合治疗脾胃虚寒型及瘀血停滞型胃络痛,是通过热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热蒸气促使热奄包内中药离子渗透到患者病痛所在,利用其温热达到了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的目的。运用传统外用中医疗法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操作简单,疗效确切,费用低,病人乐于接受。

脾胃虚寒型胃络痛乃因寒积胃脘,气机凝滞,胃失和降所致,而瘀血停滞型胃络痛乃因肝气犯胃,气机痞阻,瘀血停滞,胃络内损所致。两者的治则:温中散寒,化瘀通络,疏肝理气和胃。我们使用的热奄包中的制厚朴有行气、燥湿、消积功效,大腹皮的功效为下气宽中,行水,而热粗盐有活血化瘀,发汗等作用,三者结合起来起到了很好的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的作用,对治疗脾胃虚寒型及瘀血停滞型胃络痛疗效明显,且操作简单,费用低,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茜.改良中药热奄包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11):31-32

[2] 聂汝倩,郑庆元,周艳,徐明霞.中药热奄包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5):59-60

[3] 程海平,陈斌.热奄包在颈腰腿痛中的运用体会[J].黑龙江中医药,2010(01):

热奄包疗法 篇3

关键词:虚寒型胃痛,吴茱萸热奄包,疗效

胃痛, 又称胃脘痛, 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1], 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胃脘痛首见于《内经》, 明代之后医家将其与心痛加以区分, 古方九种心痛, 详其所由。皆在胃脘, 而实不在乎心[2]。胃痛可分为实证和虚证, 实证为气机阻滞, 不通则痛;虚证为胃腑失于温煦或濡养, 失养则痛。我科自2015年3月起采用中药热奄包治疗虚寒性胃痛,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5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胃痛病人60例, 男32例, 女28例;年龄37岁~72岁;病程6个月至10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 男18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51岁, 病程6年1个月。观察组30例, 男14例, 女16例, 平均年龄49岁, 平均病程5年3个月。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标准

1.2.1 诊断标准

以《中医内科学》规定为准:症见胃痛隐隐, 绵绵不休, 喜温喜按, 空腹痛甚, 得食则缓, 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 泛吐清水, 手足不温, 大便溏薄, 舌淡苔白, 脉虚弱或迟缓[1]。

1.2.2 排除标准

(1) 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如实热证者; (2) 有心血管疾病; (3) 肝肾系统有原发病者; (4) 有消化道出血、肿瘤者; (5) 局部皮肤有破溃者等。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即静脉输注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及改善微循环的药物, 配合口服黄芪建中汤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吴茱萸加粗盐热熨胃脘部。方法是制作一个20cm×25cm双层纯棉质布袋, 将250g的吴茱萸和250g粗盐混匀后一同装进布袋内, 封口。用微波炉高火加热2min~3min, 并放一杯水在热奄包旁。药温度在60℃~70℃后, 从微波炉内取出, 保温。将热好的热奄包药袋置于病人胃脘部即上脘、中脘、下脘等穴位。若病人此时感觉温度高不能耐受, 可先用毛巾等物将热奄包包裹或隔层衣服, 以使病人能够耐受, 热敷过程中辅以缓慢的旋转, 力度轻而均匀, 使病人明显感觉到胃部温热, 推熨约5min后取走毛巾等物, 直接将热奄包贴身热敷于患处至凉。在整个熨烫治疗过程中应观察病人局部皮肤情况, 防治止伤。一般1包吴茱萸可用3d~5d, 药味消失后需立即更换, 每天治疗1次, 每次约30min, 7d为1个疗程, 每天进行1次疗效评估。

1.3.2 疗效标准评定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胃脘痛及其他症状消失;好转:胃痛缓解, 发作次数减少, 其他症状减轻;未愈:症状无改善。总有效=治愈+好转[3]。两组病人从入院后即开始实行施护, 于治疗开始1周后进行统计。

1.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胃痛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多年临床观察发现中医胃痛病人多因外邪、饮食、情志及素体脾胃虚弱所致, 病机为多种病因导致胃气郁滞, 胃失和降, “不通则痛”。临床上多采用行气散寒、舒经通络之法, 以“通则不痛”的治则进行治疗, 并结合一些西医治疗方法, 已取得很好疗效。

中药吴茱萸其性热, 味苦寒, 归肝、脾、胃、肾经, 有散热止痛、降逆止呕之功效。国内药理研究认为吴茱萸具有抗炎、镇痛、止吐、止泻、保护胃黏膜等作用[4]。吴茱萸热奄包热敷胃脘部配合中西结合方法共同治疗虚寒型胃痛能够有以下增效作用:第一, 常规治疗与中药外治法结合能够起到协同作用, 增强疗效。正如《理瀹骈文》中提到的“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 外治之药亦内治之药, 所异者法尔[5]”。指出外治法与内治法只是在给药途径上的不同, 外治法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和黏膜, 通过局部吸收,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第二, 中药热奄包所用药物吴茱萸为芳香化浊, 辛香走窜之品, 盐有辛温驱寒、防止邪气深入机体的作用, 将两者混合在一起加热后使盐中钠离子与吴茱萸的药性共同进入皮肤, 从而更好地扩张局部血管, 帮助药物渗透进入机体, 到达温通经络、行气止痛之功效。

本研究对照组运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热奄包这一外治疗法治疗虚寒型胃痛, 观察组从疼痛程度、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已经达到预期值。

中药热奄包技术操作简单, 经济实惠, 还可重复使用, 病人无痛苦, 无明显不良反应, 疗效确切, 不仅其温度能够增加病人舒适度, 而且能有效缓解虚寒型胃痛, 使病人易于接受。

参考文献

[1]张伯礼, 薛博瑜.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41-142;146.

[2]张成.肝郁气滞型胃痛的按摩治疗[J].按摩与导引, 2007, 23 (6) :20.

[3]熊胜发.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21) :30.

[4]朱碹.吴茱萸现代药理研究[J].光明中医, 2011, 26 (6) :1282.

热奄包疗法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外科住院行腹部手术发生尿潴留的患者62例, 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纳入标准:1均符合尿潴留诊断标准[2];2年龄在18~65周岁;3意识清楚, 能正确表达自己意愿, 可以配合治疗;4术前排尿功能正常;5知情并自愿接受治疗者。排除标准:1神经源性膀胱病变、泌尿系感染、肾功能衰竭;2精神障碍、智力障碍、老年痴呆、语言沟通障碍等;3有心、脑、肺、肝、肾等并发症;4对中药及胶布等过敏;5穴位局部皮肤有损伤。对照组男18例, 女12例;年龄23~65岁, 平均 (33.4±7.8) 岁;胆道手术12例 (40.0%) , 胃肠道手术11例 (36.7%) , 疝气手术7例 (23.3%) 。观察组男17例, 女15例;年龄27~64岁, 平均 (35.3±8.2) 岁;胆道手术13例 (40.6%) , 胃肠道手10例 (31.3%) , 疝气手术9例 (28.1%) 。两组基本情况接近。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促排尿护理, 如心理诱导, 创造适宜排尿环境, 取舒适体位和姿势, 协助患者排尿, 如听流水声、用温水缓缓冲洗外阴等诱导排尿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热奄包配合耳穴贴压。中药热奄包:将吴茱萸和粗盐各200g微波炉干热至适当温度后, 放入自制小布袋内, 扎紧袋口, 待温度适宜时置于患者神阙穴位区域, 取仰卧位治疗20~30分钟。耳穴贴压:以75%乙醇常规消毒双侧耳廓, 用探棒按压所取穴位, 找出最敏感点, 将中药王不留行籽贴敷于耳穴上 (取膀胱、肾、肺、脾、三焦、腰骶椎) , 用对压法即拇指、食指指腹放于所选穴位正、背面, 每穴按压20~30秒, 轮流4~5遍, 用力由轻到重, 直至出现酸、胀、微痛或灼热感为度, 按压完毕后手摩耳轮10下, 嘱每隔1小时自行按压, 两耳交替, 排尿后依然保留。

1.3 疗效判定标准[3]

显效:治疗后半小时内能顺利排尿, 尿急、腹胀及腹痛症状消失;有效:治疗后0.5~2小时内能顺利排尿, 或先点滴状少量排出, 稍后能顺利排尿, 尿急、腹胀及腹痛症状消失;无效:治疗后>2小时小便不出, 尿急、腹胀及腹痛等症状加重, 患者必须实施导尿。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 P S S 1 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1)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 0.6% (29/32)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 (20/3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3 6, P<0.05) 。

2.2 两组显效、有效时间比较 (表2)

观察组显效、有效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3 讨论

由于麻醉及术后镇痛引起排尿反射受抑制, 导致膀胱平滑肌无力及尿道括约肌痉挛[4], 切口疼痛也会引起膀胱和后尿道括约肌反射性痉挛, 以及患者术前床上排尿训练欠缺或不习惯在床上排尿, 因手术创伤或体弱无力, 均可导致术后尿潴留。术后尿潴留属于中医“癃闭”范畴, 其病位在膀胱, 与肾、脾、肺密切相关, 病机是由膀胱气机受损、气机不利、气化无权、三焦气化功能失常所致。《内经·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矣。”说明治疗癃闭的关键在于恢复膀胱气化功能, 膀胱的气化与三焦关系密切, 而三焦气化主要靠肺、脾、肾三脏维系, 因此可通过调理肺、肾、脾、三焦之功能, 恢复膀胱气机, 以达通调水道。

吴茱萸味辛苦, 通过局部穴位用药, 能疏通经络, 调理脏腑, 暖肾温脾, 下气降逆, 疏导气机, 可起到温经脉、通水道功效, 《本草衍义》谓吴茱萸下气最速。神阙穴系任脉之要穴, 是一个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要穴, 且脐下血管丰富, 皮肤薄、敏感度高, 利于局部药物吸收和生效, 是给药理想部位。吴茱萸热奄包是一种穴位与药物热敷相结合的疗法, 借助温热之药力, 刺激神阙穴, 使药物及热力直达膀胱, 激发经气, 发挥经络自身的调节作用, 从而调理气机, 增强膀胱气化功能, 促进水液的运行, 通利小便。耳穴为“宗脉之所聚”, 十二经脉皆通于耳, 尤其是膀胱、肾及其所属经络, 故按压其相应耳穴, 有调节五脏六腑和通利水道扶正的作用。肾司气化、利尿, 王不留行籽压肾穴, 可补肾培元, 通利水道。膀胱穴是调整泌尿生殖系统功能之要穴, 可振奋膀胱之机能, 同时刺激膀胱穴, 升高膀胱内压力, 膀胱收缩从而排尿;三焦总司全身气机、气化, 取三焦以调三焦之气, 通利小便。肺主肃降, 通调水道, 脾主运化水湿, 按压此二穴, 可疏通脾、肺经气而利湿热, 腰骶椎相当于低位排尿中枢, 取腰骶椎以加强对膀胱神经的支配作用而有利于排尿。总之, 诸穴配合, 相辅相成, 切合病机, 可达到培补元气, 通利小便的功能。

本文结果显示, 在常规促排尿护理基础上加用中药热奄包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腹部术后尿潴留, 效果好于常规促排尿护理, 起效快, 且治疗方法简单, 实用性及操作性强, 患者乐于接受, 是一种治疗腹部术后尿潴留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白国红.腹部手术后腹胀的原因和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08, 6 (16) :595.

[2]周文明, 徐贤根.手术并发症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9:120.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211.

热奄包疗法 篇5

关键词:中药热奄包,脾胃虚寒型,胃痛

胃痛, 又称胃脘痛, 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症, 常伴有嗳气、吞酸、胀满、纳呆等症状, 为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自2011年1月-2013年10月, 本科采用中药热奄包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48例, 诊断标准: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6版《内科学》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1]制定, 主症为胃痛隐隐, 喜热喜按, 空腹尤甚, 得食则缓, 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 泛吐清水, 神疲纳呆, 四肢倦怠, 手足不温, 大便溏薄, 舌淡苔白, 脉虚弱。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4例。治疗组男11例, 女13例, 年龄20~73岁, 中位年龄41.2岁;对照组男10例, 女14例, 年龄19~70岁, 中位年龄40.8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照抑酸、止痛、护胃、根治幽门螺杆菌等原则常规使用西药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使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中药热奄包穴位治疗。将中药肉桂、醋延胡索、桂枝、丁香、白芷、香附各30g和大青盐粗粉250g装入布袋内混匀后, 以微波炉的中火加热3~4min。将药包敷于中脘、神阙、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位。药物预热后, 操作者先以手背测试并确认其温度适宜, 将其置于上述穴位, 避免过热烫伤皮肤。热敷过程中加强巡视, 询问患者感觉并观察局部皮肤情况。热奄包热敷的时间为30min/次。如治疗过程中热奄包降温过快, 以微波炉将其重新加热后进行治疗, 以期达到良好的疗效。热敷结束后用湿热小毛巾清洁局部皮肤, 避免局部以冷毛巾清洁。护理操作要点:操作前应对患者的病情做出正确评估, 操作时应切实保护好患者隐私, 注意保暖。热敷过程中应及时询问患者对温度的感受, 过热则易造成皮肤烫伤, 过冷则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 以患者感觉温暖舒适为度。对于一些对温度敏感性较差的老年和糖尿病等患者, 温度不宜过高, 并加强巡视, 防止烫伤发生。治疗结束后, 确认局部皮肤正常后患者方可离开。有局部皮肤感染和其他皮肤疾患的患者为此项治疗的禁忌。2组患者均予以中医辩证施膳, 指导患者饮食有节, 宜进食温热、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少量多餐, 多食温中健脾之品, 如牛奶、鸡蛋、龙眼、大枣、土豆等。忌生冷、寒凉及肥腻、甜黏之品。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 (1) 治愈:胃脘痛、腹胀、嗳气、返酸、嘈杂等症状消失, 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正常; (2) 好转:胃痛有所缓解, 发作次数减少, 其余症状有所好转, 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有所改善; (3) 未愈:各项指标均无改善。2组均7d为1个疗程, 3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总有效率= (治愈+好转) /总例数×100%。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外感寒邪或过食寒凉之物, 导致脘腹受凉, 寒邪内客于胃, 致使气机凝滞, 胃气不和, 收引作痛, 《素问·举痛论》中说:“寒气客于胃肠之间, 膜原之下, 血不得散, 小络急引, 故痛。”中药热奄包配合药物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 通过热奄包的温热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 血液循环加速, 中药通过局部渗透到达病灶从而发挥其治疗作用。方中肉桂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活血、止痛活血, 醋延胡索行气止痛, 桂枝温经散寒、助阳化气, 丁香温中降逆、补肾助阳, 白芷散寒止痛, 香附理气止痛。诸药合用, 共奏温经散寒、理气止痛之功。中药热奄包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 操作简单, 疗效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165.

热奄包疗法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 选取我院120例住院腹泻患儿, 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中男44例, 女36例;年龄6月~2.5岁, 其中6月~1岁36例, >1岁且≤1.5岁24例, >1.5岁且<2.5岁20例;粪细菌培养50例, 10例培养有大肠埃希菌;轻型腹泻56例, 重型腹泻24例。对照组中男23例, 女17例;年龄6月~3岁, 其中<1岁20例, >1岁且≤1.5岁10例, >1.5岁且<2.5岁10例;粪细菌培养30例, 6例培养有大肠埃希菌;轻型腹泻26例, 重型腹泻14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儿均符合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诊断标准[2]。

1.3 纳入标准

(1) 符合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诊断; (2) 年龄6个月至2.5岁。

1.4 排除标准

(1) 急性坏死性肠炎; (2) 生理性腹泻; (3) 细菌性腹泻者; (4) 慢性肠炎者。

1.5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综合治疗, 包括液体疗法纠正脱水、微生态制剂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 (山西华康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4020346) , 中药热奄包Ⅰ号方组成:丁香8 g, 肉桂6 g, 藿香8 g, 白芍8 g, 共研细末, 食用盐30 g, 将以上中药及30 g食盐装入热奄包, 贴附在神阙穴及中脘穴处, 再用特定电磁波 (型号CQ-BS7, 重庆中芝医用仪器有限公司) 照射15~20 min, 1~2次/d, 疗程3~5 d。方义:方中丁香、芳香散寒, 温中降逆, 木香, 白芍宽肠行气止痛, 肉桂温阳散寒, 藿香芳香化湿, 诸药合用, 共凑温中散寒, 行气止痛之功效。适用于小儿秋冬季腹泻、腹胀、腹痛者。禁忌证:急性期伴有高热者, 脐部、上腹部皮肤有溃烂、感染、皮疹者, 对照组口服参苓白术散治疗。参苓白术散用法为<1岁3 g/次, 1~1.5岁6 g/次, 1.5~2.5岁9 g/分3次温开水冲服。

1.6 观察指标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分析。

1.7 疗效判定标准

(1) 显效;用药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逐渐恢复正常, 全身症状消失; (2) 有效;用药72 h后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 全身症状明显改善; (3) 无效;用药72 h后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并且加重[3]。

1.8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 显著高于对照组70%, 两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94, P<0.01) 。见表1。

a为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止泻时间、发热时间、呕吐持续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2。

2.3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均未有全身皮疹及呕吐加重等不良反应发生。

a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归属中医泄泻范畴, 以腹泻、呕吐、发热为主要症状, 泻下急迫, 来势凶猛, 若不能及时正确治疗, 极易耗伤气液, 暴泻伤阴, 久泻伤阳, 引起其他病症;轻者转为慢惊风, 慢脾风;重者可导致气脱液竭, 危及生命。婴幼儿腹泻已成为导致3岁以下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内黎炳南教授[4]认为小儿秋冬季腹泻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秋冬之间, 早晚凉热多变, 小儿脾胃常不足, 若寒湿调摄失宜或贪凉饮冷, 风寒之邪每易直犯脾胃, 气机凝滞, 运化失司, 水反为湿, 谷反为滞, 合污而下, 并走大肠, 则成泄滞者, 脾家病也, 若脾胃健, 则虽不治湿, 而湿可反除;若中气自馁, 则虽治湿而湿邪还生也。因此, 扶助脾胃之气在治疗中显的十分重要。参苓白术散, 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 兼能止泻;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 均为臣药。更用砂仁醒脾和胃, 行气化滞, 是为佐药。桔梗宣肺利气, 通调水道, 又能载药上行, 培土生金;炒甘草健脾和中, 调和诸药, 共为佐使。综观全方, 补中气, 渗湿浊, 行气滞, 使脾气健运, 湿邪得去, 则诸症自除, 适合用于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治疗。

药理作用研究表明, 参苓白术散影响消化系统功能的主要作用机理, 为水煎液小剂量对肠管蠕动有兴奋作用, 大剂量有抑制作用, 可解除肠管痉挛, 并能增加肠管对水和氯离子的吸收。该药可能是通过靶向作用于平滑肌及拮抗拟胆碱药来发挥其解痉作用。

热奄包Ⅰ号配合特定电磁波照射疗法, 从中医角度认为:“小儿脏腑未充, 则药物不能多受”, 神阙穴总理人体百脉, 能调整肠腑机能, 有止泻消胀之功能。中脘穴为胃募穴、八会穴、腑会中脘, 是脏腑之气聚会所在, 有调整胃肠之运化与传导功能, 可达到止痛止泻的目的。

关于热奄包治疗小儿腹泻的机制有以下几点: (1) 神阙穴、中脘穴具有温中散寒, 行气止痛之功效。 (2) 热奄包Ⅰ号配合特定电磁波照射, 集热疗、电疗及穴位治疗为一体, 达到舒通经络的作用, 促进药物的渗透, 使药物浓度保持恒定, 减少了胃肠道反应;促进小肠黏膜细胞的修复, 保护肠黏膜。本研究结果显示, 应用参苓白术散加中药热奄包联合电磁波对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患儿进行治疗, 可明显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参苓白术散加中药热奄包联合电磁波治疗法具有简便、无创、安全的优点, 并且可以减少静脉输液对患儿引起的痛苦, 缩短住院疗程,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吉庆, 周国平.儿科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328.

[2]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289-1290.

[3]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J].中国实用儿科学杂志, 1998, 13 (6) :384.

上一篇:现在教育下一篇:对思政课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