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会教学

2024-07-28

意会教学(精选10篇)

意会教学 篇1

一、引言

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 (Michael Polanyi) 的认识论思想在当代西方国家引起了广泛关注。波兰尼针对认识论中存在的“人们知道的比人们能够讲述出来的多”的现象, 创建了意会认知理论, 使人们开始把研究视角投向意会认知——存在于言传认知背后的认知。波兰尼认为, 人类知识有两类:一类是如书面文字、数学公式或者图形里所呈现出来的, 通常被人们称为知识的东西;另一类是未被精确描述的知识, 如在实施某种行为时所怀有的关于行动对象的知识。如果称前者为言传知识, 后者为意会知识的话, 那就可以说人类始终意会地知道自己的言传知识为真。“意会”和“言传”早在我国《庄子》中就是成对出现的。《庄子·天道》中:“意有所随, 意之所随者, 不可以言传也”。成语“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即由此而出。意会知识, 这种看起来似乎一体化于自己个体的行为但缺少言传知识的公共性和客观性, 实际上是一切知识的主要源泉, 抛弃它, 就等于自动抛弃了任何知识。在人类的总体认识结构中, 意会知识是逻辑在先的。

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阶段, 从风险评估到了解被审计单位、审计计划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和审计报告阶段都离不开审计师个人的职业判断。对于形形色色社会经济现象的判断, 亦没有简单统一的模式和成文的答案可供套用。审计师个人的职业判断是根植于个人行为和个人经验中的, 具有意会知识的特征。作为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 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范围的广博性, 以及其具体工作的技巧性, 尤其是审计职业判断的广泛性, 使得审计学科中包含了大量的意会知识。而意会知识体现认知主体的综合智力, 既包括其自身的领悟力、事物预见力, 也包括认知个体由知识积累及社会经验而形成的鉴别力和洞察力, 与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在审计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学生“动手能力弱”、“缺乏创新能力”等问题, 他们在考试中作答流利、全面, 但在具体环境下解决实践问题时却毫无头绪。对于缺乏基本职业体验的在校大学生而言, 相对缺少对审计中意会知识的把握。这些高度个人化的、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意会知识, 在审计课程讲授时是很难仅凭几个数字、几句话、几张图表、几组公式讲明白的。审计中许多概念和方法多以条文和释文的形式出现, 虽可在总体上加以把握, 但却不适合做具体的描述。培养审计职业敏锐性, 更多地要依靠学生自身的领悟和思考。为了提高高校审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笔者拟在意会认知理论视角下, 探寻审计教学的改进方法。

二、意会认知理论及对审计教学的相关启示

波兰尼认为知识分为意会知识和言传知识两种, 其中, 意会知识在人类的所有知识中起到支配作用。知识源于个人的实践过程, 个人在自我求知满足感的推动下, 通过内在转化而将意会接受与求知热情、通俗语言与文化传统融合在一起, 逐步形成个人的认知框架, 最终完成对知识的获取与构建的过程。对审计教学来说, 波兰尼意会认知理论会产生很重要的启发, 其理论主要有以下四个基本构件:

(一) 个体知识由个人的言传知识和意会知识构成

意会知识是自身提供的, 而言传知识有赖于对意会的理解和运用。这两种知识本质差异可以表述为:个人可以批判地反省以言传知识反应的事物, 但个人却不会去批判地反思对某种经验的意会感知。在所有的思想层级中, 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思想的意会力量, 而不是言传知识的逻辑推理。意会知识对个人所有知识起支配的作用, 对意会知识的拒绝接受就意味着会对一切知识的拒绝接受。埃德娜在1947年就从试验中得出结论:“人们经常在未能对某条概念做出恰当界定之时, 就能自如应用之。”人人都能从自己的经验中证实这一点。大脑像一台高水准的摄像机, 人们所知道的比人们能用精确语言表述出来的要多无数倍。在语言操作的讲和想中, 人们用概念性的语句逻辑地表达出来的东西远不及内在缄默意会的意境来得丰满、具体和本真。也因此, 意会先于逻辑解释, 隐性的结合意义整体先于表层的形式总体。

(二) 意会认知的结构由人类认知主体当下运作的附带意知和集中意知所构成

意会认知是个人将附带意知整合融汇于其对外在物体集中意知中的一系列认知过程。如, 在阅读文本时, 个体注意力是集中在所看的词语所意指的东西上, 而并非集中在词语本身上。个体是将文本呈现的整体作为认识对象并理解其内容的, 对于构成其组合部分的单个字符等只是附带觉察。人们仅是从这些单个字符结合起来所蕴含的内容着手, 附带地去意知到这些细节, 但并不去知道这些细节本身究竟是什么。也就是说, 人们常常能在注意力从未集中于细节的前提下而理解整体。如果只是刻意去关注每一项细节而不注重由诸多细节所构成的整体, 细节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但如果完全不觉知到细节, 就不可能认识到由诸多细节所构成的整体的含义。通常人们没有办法用语言具体详尽地描述诸如学习游泳、学习骑车、在众多人中辨认出某张脸等这些认识过程, 对于附带意知的细节人们无法进行明晰的表达, 这就是意会知识为什么“不可言传”的原因。对于审计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放到具体情境中反复地去观察和领悟、模仿和体会、操作和品味, 实现“共情”, 比孤立地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三) 作为认知主体的个人本身由心与身结合而成

人类思想所具有的联系实在的能力以及推动人们去实现这种联系的求知欲望, 已经足以指导人们得出能借以获取人类特殊使命的领域内所存真理的判断。这种欲望正是人类追求远大理想的强劲动力。在受教育者学习传统的整个过程中, 每一点滴的丰富都来源于其成长中的思想的自发行动。对一颗敏锐的心灵而言, 任何一个貌似可知的事物都暗含着问题, 激励她去探索新的发现。活跃的心灵便是这样利用每个新的机会迎接改变, 这种改变使心灵越加适应不断更新的自我, 日益获得更多的满足。在审计教学过程中, 必须依靠学习者对向其传达知识的求知努力。教授一切灵巧活动的学习都只能依靠学生模仿进而掌握其诀窍的努力, 取决于他们自己探索活动如何进行的知性尝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还必须依靠想象力。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践活动, 推想其中的情景和程序, 从而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其中涉及的审计理论知识。

(四) 个体人的认知活动是身体化与概念化的统一

身体化活动和概念化活动在人的实际认知行为中是很难彻底区分开来的, 因为身体化活动中含着概念的运演, 而概念化活动又是语言工具架构在另一层次上的身体化。波兰尼使用了诸如骑车的技能性活动为例, 对此进行了分析:即使事先告诉初学者要保持平衡的概念, 他也无法仅靠这些概念就能学会骑车, 因为仅凭保持平衡的概念无法代替实际活动的技能, 而实际活动的技能只能通过个体自身参与身体化活动才可以被个人所意会地掌握。人类的主体活动, 特别是关于个体活动技能, 在人类认知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充分展现个体性的技艺通常依靠劳作者凭借自身的体验加以领悟, 蕴含着无法言传、无可解释的意会知识。审计教学活动必须依靠学习者对设法传授给他们的大部分东西进行反复的自身实践和自我揭示, 到了这个程度, 传授给他的知识是无法言明的, 等到将来轮到他自己去讲的时候, 他亦知晓但却无法明言。人类的求知能力是以只能附带意知的意会知识为基础, 并把自身的技能和观念、感知和求知冲动等能力共同整合形成一种对事物的预期判断, 调动其对文本、语言及其符号的运用, 通过自己的不断发现, 使得自己的知识得到逐步增长。从意会认知的逻辑运行过程, 可以看到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个体能动探索知识和被动接受知识的交融, 而意会认知则是言传知识增长的最终原因。

三、审计课程教学的改进

基于对迈克尔·波兰尼的意会认知理论的分析, 为了提高学生对审计课程意会知识的掌握, 可从重视课堂激趣、加强实践性教学活动并积极推进个性自主学习等方面入手, 以期对审计教学效果加以改善。

(一) 重视课堂激趣

在会计学相关专业的课程中, 审计课程固然重要, 但常被认为是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如果能提高审计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则可以激发学生对审计的学习兴趣, 提高其对审计的知性激情, 增强其学习审计知识的内在动力。

如可以通过观看与审计专业相关的视频资料, 在课堂中起到致趣、动情、引思的作用。《审计报告》是为数不多的审计专业电视剧中值得推荐的一部。全剧故事从男主角受国家审计署委派回到故乡信州担任特派员展开。一次看似普通的工作调动, 却引发了这个西部大省一次强烈的“地震”, 而等待审计人员的也将是一场残酷的情法较量。此外还可以选看《国家审计》、《审计风云》、《在路上》等, 让学生对审计职业有一些初步的体会和了解。

在讲解具体审计知识点时也可以多运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出动态模型、插图和音频的变化, 尽量结合一些学生熟悉的场景, 直观形象地显示企业经营管理、内部控制、账务处理以及审计工作的流程和概念之间的关系等, 既能增加审计课程学习的趣味性, 也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审计工作的要点。

在教学过程中, 注意洞察学生的学习兴趣, 及时提出满足学生兴趣的发言主体, 可预先布置让学生进行一定准备。可以考虑“模糊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 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提出与审计课程理论密切相关, 同时又非常具有审计实践探索价值的模糊问题, 但问题的解决完全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课外调研或安排一定的教学时间组织学生社会调研完成。

需要理论解释时, 教师也应该做到努力将自己放到初学者的位置上, 用学生已学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的思想解释审计的作用和审计现象, 为学生循序渐进地构筑起风险导向审计的框架体系, 不要急于求成而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结。

总之, 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以多样的、巧妙的课堂导入方法融进教学内容, 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联想, 激励探索, 调动他们学习审计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 加强实践性教学活动

审计学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而审计也是一门具有一定难度的专业技术。波兰尼的意会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活动是身体化与概念化的统一。仅通过阅读技术操作指导手册不可能成为专业能手, 身体化活动是意会认知的重要构成要素。所以审计中大量的意会知识的掌握, 更多地需依靠审计实践性教学活动来实现。经过师生、同行之间长期的行动交互和思维、语言方式的磨合, 审计技术中所含的意会知识总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换为言传的表达。审计中存在着专有的术语和行话, 在审计成员内部则是不需更多解释的, 审计实践中的频繁交流往往可以导致意会知识转化为言传知识的周期缩短, 并易于理解。审计基本技能的培养和现代信息处理手段的掌握离不开审计的实际操作, 审计风险理念和职业意识的建立同样来源于审计实践经验。审计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一般可由案例教学、校内模拟教学方式和校外实习等来实现。通过这三个环节的实践性教学, 可以使学生了解审计业务的主要过程, 掌握常用实务操作方法与技巧, 尽量缩小课堂教学与审计岗位实际需求的差距。

案例教学是众多学科通用的体验性教学模式的典型方法, 教学成本一般较低, 给人以直观的感受。审计课程也可以较大比例地优先选用案例教学。通过课前案例引入、课堂案例讨论、课后案例分析, 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 较早接触来源于实际审计职业中的典型素材, 使学生巩固已知, 学会有见地地思考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积极探索未知。通过案例, 将审计学原理学习与日常经济现象紧密联系, 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职业判断的能力。尤其注意努力挖掘教学案例中大量言传和意会的职业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资源, 将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内化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中, 并以深刻的现实教训警示学生坚守客观、公正、独立的职业精神。要尽量选择国内外经典审计案例, 并考虑案例的时效性, 组织分小组讨论, 互相激发思维, 以期达到充分的体验效果。

校内模拟教学方式可以在校内开展审计手工实验和审计软件模拟实验。在模拟实验中, 引导学生进行审计实务操作, 使学生理解如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工作实践中, 熟悉财务报表审计及其他鉴证服务业务的处理流程与具体审计方法,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可考虑让学生以实验小组形式进行团队合作, 提高其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内互相讨论、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实验操作后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 并对审计模拟实验的建设提出较好的建议。对于审计模拟软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量选用开放性的设计, 即可根据学生实验的需要对软件内容进行随时更新。

校外实习应鼓励和组织学生到企业、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等进行实地了解和学习, 体会不同审计主体的实际工作情况和特点, 以便学生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学校应为学生创造多渠道、多层次地亲身参加审计实际工作的条件, 逐步筛选确立适合的校外“指导员”和校外“实习基地”, 如有可能, 力争达到专业实习和就业流水化。学校应引进或邀请更多的校外实务界专家来校, 增加与师生的互动, 他们丰富的自身经历和切身体会将更直接地被师生所借鉴, 也有助于师生对审计意会知识的掌握。同时, 教师也要不断丰富实践经验和提升专业技能, 提高对审计意会知识的掌握水平。学校除了多派教师参加审计理论进修和会议交流外, 还应鼓励教师定期脱产或在校外兼职从事审计工作, 以提高实践能力。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够从社会实践中获取新鲜的实践经验和职业能力, 并将这种职业能力授给学生。

(三) 推进个性自主学习

波兰尼的意会认知理论认为, 科学知识是个人认知能力的体现, 这种体现是个体运用其思想力量这一技能来达到的。个体思维的因素尤为重要, 因此波兰尼才把意会获得的经验称为“个人知识”。真正的教育不是通过言传知识去控制学生的思维, 而是通过言传知识不断地去帮助学生拓展其思维能力, 构建学生个体的知识体系。既然学习是个人的参与过程, 那么由于存在学生的个体差异, 审计教学理应体现个性化和自主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在校园网上构建开放式自主学习平台, 提供丰富的审计教学和管理资源, 并开设“审计在线答疑区”、“审计学习讨论区”, 实现灵活多样的网上学习、互动、教学管理和考试等。学生可以随机进入网络审计教学环境、多次学习、及时交流, 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漆捷、刘仲林:《“tacit”知识究竟指什么/——波兰尼思想核心探秘》,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11期。[1]漆捷、刘仲林:《“tacit”知识究竟指什么/——波兰尼思想核心探秘》,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11期。

[2]唐文君:《关于审计实践性教学的思考》, 《审计与理财》2009年第9期。[2]唐文君:《关于审计实践性教学的思考》, 《审计与理财》2009年第9期。

[3]周廷勇:《波兰尼个人知识理论述评》, 《贵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7期。[3]周廷勇:《波兰尼个人知识理论述评》, 《贵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7期。

[4]迈克尔·波兰尼[英]著, 王靖华译:《科学、信仰与社会》,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4]迈克尔·波兰尼[英]著, 王靖华译:《科学、信仰与社会》,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医治病重“意会” 篇2

怪症奇术

某人患一怪病,鼻子奇痒,不辨香臭,而且周身畏寒,三伏天穿棉袄还直打哆嗦,非烘烤炉火不可,遍请医生诊治,医生都束手无策,说从未见过如此奇怪的病症。名医祝登之细心诊断后说:“先生的病的确罕见,鼻孔里长出一颗如豆粒大小的瘤子,畏寒奇痒的病根就在这颗毒瘤上。常言道:病有奇症,医有奇方,只要你能忍住苦痛,一昼夜间,定能根除毒瘤。”病人已被病魔弄得痛苦不堪,就下决心接受治疗。于是祝登之吩咐准备一小间密室和一百斤苦艾,将病人锁在密室之中,这时,又在四壁各钻数孔,燃烧苦艾,迫使烟气从小孔进入密室。大约经过一个上午的时间,苦艾用去三、四十斤,艾烟已充满密室。病人忍受不了,在密室中狂呼跳跃。又经过一下午烟熏,病人只能将面孔塞在预先挖好的坑里,嗅取土气来缓解艾烟,至夜半时分,开了门锁,病人周身冒汗,早已脱去棉袄,连鼻子也被呛得鲜血淋漓。祝登之在地上找到了一颗黄豆般的肉瘤,说:“这就是病源,我用艾熏,主要是去寒祛邪,以助元阳之气,嗅土气以使毒瘤连根脱落。如此疗法,的确有些残酷,但非如此不能根治毒瘤。”最后,祝登之吩咐用药调理,大约服用补中益气汤十剂,病人奇怪的症状就完全消失了。

卧黄土,垫荷叶

一年夏天,程杏轩为一姓方的女孩诊疗。该女外感暑风,高热不退,四肢抽搐,二目斜视,裂口露齿,呈极其痛苦之状。诊脉后程杏轩说:“这是暑风急惊之病。暑邪易伤心,风邪易伤肝,心肝为脏,邪气最难侵犯,若侵入,就难以祛出,需要慢慢医治,不能求之过急,当用内服外治之法,才能收效。”立即吩咐病家挑来新鲜湿润黄土一担,捻细铺平于阴凉之处,采来荷叶铺上,再用蒲席垫在女孩身下。女孩渐渐退去高热,惊风稍定。随之配用疏风清暑之剂,用防风、香薷、连翘、柴胡、钩藤、川连、石膏、木通、生甘草,加鲜菖蒲、扁英叶为引。程杏轩吩咐忌用一切金石重镇之药,因为暑热生凉风,以祛暑邪为主,金石重镇可以固邪,反使病情加重。

方家依医所嘱,定时灌药,守护七天后,孩子热退惊定。方家皆以为女儿病愈,恐在地上睡久再生其他病症,就将女孩抱到床上。谁知当天晚上,女孩又重新发起高热,再请程杏轩复诊,程吩咐让女孩仍旧睡在土上,便可退热。病家不相信,问其原因,程杏轩解释道:“这是邪热没有除净。医书说,伤寒十二天为期。”果然在第十二天抱上床去睡,女孩不再发热。这时,程杏轩换用养阴调和肝胃之剂,女孩症状完全消除。

意会教学 篇3

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尝试和心得体会:

把诗词与画面结合起来, 描述意境。因为诗人把真实的感情与现实中的情景融合在一起, 所以要引导学生学会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如果把这些真实场景展示在学生面前, 让他们对画中的意境有一个特定的感知, 就可以很自然地引导他们走近诗人创造的境界中去, 更深入地了解欣赏诗歌的美。

一、具体到教学过程中, 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 边看画, 边读诗

即在教学过程中, 学会运用图片帮助理解记忆, 这种方法在诗歌教学中使用的范围很广。以王维的《使至塞上》为例, 诗人“单车”“问边”, 通过宽阔无边的沙漠, 心生一种孤独之感, 因此才会有“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的千古名句。学习这一句时, 老师应该描绘出以西北沙漠为主题的壮丽景观图, 使学生对西北的沙漠有个简单的认识,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假如自己身处一个广阔的沙漠中, 会有怎样的感觉。然后结合诗歌创作的情景, 顺其自然地体会其中的精华。再辅之以“落日”、“炊烟”的画面, 让学生进行探讨:“烟”在什么情况下才会缓缓上升, “落日”怎样才能看着更圆, 这两个景象可以唤起人们怎样的情意……通过这种方法, 学生可以慢慢地领会“直”“圆”的经典之处。这种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插入一个特定的情景的办法, 能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寄托在景物当中的情感,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老师的教学质量。

(二) 先看画, 再读诗

即在开始该诗歌的教学之前, 先以一系列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逐步把他们引进诗歌的意境当中。再以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 在进入诗歌教学之前, 先展示一系列以月亮或月夜为主题的图片, 让学生观察画面, 用自己的感受来描述画中的意境, 并可引用曾经学过的咏月名句来总结一下月亮可以寄托的人的情感世界。

这种先看画再读诗的方法, 会给人出乎意料的结果。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认知能力, 而且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针对那些描写景象相对形象的诗歌来说,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做一幅图 (依据学生对诗歌意义的感悟及了解) 。

二、用画笔画出学生的自我见解。我用过两个方法, 具体如下

(一) 课前描画, 感知诗意

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 充分结合课本上的注释和相关书籍大体明白诗歌当中所描绘的情境, 然后用笔把内心的想法画出来。以元散曲《天净沙·秋思》为例, 先提示学生, 这首曲一共写了十种景物:藤、树、鸦、桥、水、人家、道、风、马、夕阳。布置他们通过了解这几种景物的特点, 用水墨画把内心所想绘制出来。在课堂上, 挑选出一幅画得好的图来当例子进行讲解, 要求把诗歌中的各种景象都融入画里, 指出学生画里的错误及缺点, 最后可以把这些景物的共同特征大致归纳为衰败、凄凉的意境。

(二) 课后作画, 再现诗意

在课堂上, 引导学生走进那种豪迈壮阔的意境, 理解诗人借大海的意象所表现出来的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让学生在课后把大海那波澜壮阔, 包蕴万千的气势画出来。那么, 在作画的过程中, 学生就会不经意地再一次回味了诗歌的意境, 把自己对诗意的理解画进画中。当然, 这是对那些认真对待这次作业的学生而言。

以上所提的是几点粗浅的见解和体会。笔者还觉得, 要学生主动了解诗歌创作时的情境, 完成教学的目的, 不仅如此, 还要其他很多方面的合作与支持。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的诗画结合, 最好能够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配上相关的图片和音乐, 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那效果会更好;课前、课后的作画, 如能取得美术教师的配合和支持, 同样能够将效果提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从我实际教学中的教学经验来看, 运用以画传情的教育方式,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基本欣赏能力、鉴别能力, 而且能够提升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提升学生的朗诵能力, 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陈詠红.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2) .

[2]任定保.漫谈古诗的意境及教学[N].中国教师报, 2003.

意会善意之秋 篇4

一路向西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余公里。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马蹄形环护,宛如在九条巨龙的拥立之下。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立,殿宇巍峨整座寺院建筑依地势而巧妙布局,错落有致,更有翠竹名花点缀其间,环境极为优美。

从西四环出发,沿莲石路向西行驶,城市的浮华随之渐渐褪去,越来越多的红色,黄色连接成行,聚集成片,秋季本应固有的画面渐渐呈现。随着车辆驶入108国道,这种色彩的变化趋势也愈演愈烈。地势也从平坦变得起伏,波形的山脉线条被大片的颜色所掩盖,不再是那么清晰。绕山路而上,疾驶的车轮带起落叶,再次下落之际,也不忘犹如重获新生般的旋转舞动。

浪漫流动

东风雪铁龙新C5浪漫的车身线条在穿梭中渐渐融入画面,激起的红叶,车身上变幻莫测的树影,造就成定格的记忆被保存在我的脑海中,而时刻点亮的日行灯绝对堪称点睛之笔。同时优雅的外观并没有扼杀掉其乘坐空间的舒适性,2815mm的轴距带来了宽敞的驾乘空间,且座椅也十分舒适,腰部和腿部的支撑非常到位,即使长时间驾驶也不会感到疲惫。相比老款C5,其中控气场变化明显,深色木纹内饰板取代了米色的塑料材质,从家居风格跃变为商务与运动兼顾的全新氛围,更加符合大众不断进化的审美。

山路的驾驶让我酣畅淋漓,与“底盘大师”配合默契,驾驶亦是享受,就像享受美景。这款东风雪铁龙新C5搭载的是2.3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126kW,与之匹配的是六挡手自一体变速器。实际驾驶中,动力并不是它的强项,舒适感才是其炫耀的资本,底盘与悬挂的默契协作让我享受了一段惬意的旅程。

信仰积淀

经过1小时车程后,潭柘寺的红色围墙渐渐在秋叶中“崭露头角”,这座寺院距今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北京最古老的寺庙。享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美誉。似乎感受到了这座古寺散发出的友善,许多流浪猫聚集在门口牌坊下面,晒着太阳,伸着懒腰,十分悠闲。信步走进正门,红墙、金瓦、佛像会让你顿时内心平静,伴随着严肃与虔诚前行。

这是一座传统的北方寺庙,建筑风格与京城其它寺庙相似,虽然地处京郊,但香火很旺,进香许愿之人穿行不断。追寻着不绝于耳的诵经声,我来到一座大殿脚下,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的信徒,原来是正在进行入教皈依仪式。在方丈的支持下,僧人们口诵经文,伴随着有节奏的敲击声,信徒们纷纷跪拜。整个过程神秘而神圣,即使是游客也可以产生高度的共鸣。在询问了殿外的僧人后,我才对皈依有了初步的了解,原来皈依三宝是成为正信佛教徒的第一课。皈依以后,就表示自己从此信奉佛教,成为三宝佛法僧的弟子,不再信仰其它宗教。所以皈依三宝是确定信仰目标的表示。一个学佛的人,如果没有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即使上香礼拜,也只不过是一个对佛教尊重而有兴趣的人,不能算是真正的佛教徒,而佛、法、僧是法身慧命之宝,是出世的财宝。所以,学佛修行之前,首先应该皈依三宝。

绕过大殿,有一条小路蜿蜒而上,顺路而行,殿、堂、阁、斋、轩、亭分列其中,古树林立,寺外有安乐堂、上下塔院等名胜古迹,诗人曾用诗句概括这里:金门寺院神仙府,层层殿堂隐山中。九龙戏珠环山抱,松柏竹兰古楼亭。

一天的行程很快结束,充实且丰富,不仅体会到了东风雪铁龙新C5带给我的愉悦的驾驶乐趣,也被那些虔诚的信徒所感染,虽然我是个没有信仰的人,但我也可以在找寻内心最正确方向的道路上释然的前行。

意会教学 篇5

一、从“意会”通往“言传”

“只可意会, 不能言传”, 这一度成为人们对于某些只可用思维或情感来感知与体验, 而无从用具体的言语来表达的一种说辞, 不仅如此, 这个观念也广泛地被人们所接受, 甚至会成为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的一种误导。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教师觉得有的文章只能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与感知, 而不知道应当如何将对于文章的理解与剖析客观细致地诉诸于语言。这个误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突破的, “意会”和“言传”之间应当能够架起一座桥梁, 学生能够畅通地在两者间自由来往。

以《雷雨》的教学过程为例, 过往的教学中教师会觉得对于这部经典的戏剧, 戏剧中的情节冲突等需要学生自己用心去体会, 想要让学生就这部戏剧展开探讨似乎不太实际。《雷雨》是曹禺大学时候所作, 这部作品也代表了曹禺戏剧的最高成就。教学展开后, 我会简单介绍故事的主要情节, 简单讲讲周、鲁两家三十多年的恩怨始末:

“知书达理, 年轻漂亮, 贤惠体贴”的鲁侍萍怎样被花花公子、风流倜傥的阔少爷周朴园的甜言蜜语所迷惑, 之后两人坠入爱河, 鲁侍萍为周朴园生了两个儿子。然而, 地位的悬殊, 门不当户不对, 最终还是导致了这段感情的始乱终弃, 在风雨交加的大年三十晚上, 鲁侍萍被逐出周公馆。大儿子留下,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 鲁侍萍怀抱病中的二儿子跳水。然而他们命不该绝, 在死亡线上被救, 孤儿寡母, 为了生活, 只能重新嫁人。漫漫三十多年的人生路, 熬到儿子鲁大海成了周朴园矿山上的工人, 并成了罢工工人的代表, 女儿四凤则成了周公馆的仆人, 还与自己的同母异父的哥哥周萍相恋, 当这一切都暴露出来之后, 周家已经接近彻底崩溃……

当我给学生介绍到这里时, 他们对于这个跌宕起伏的故事都充满了兴趣, 对于剧中人物的遭遇以及命运的坎坷感触也很深。我知道, 学生基本都已经进入了“意会”的层面, 都能够体会到这部戏剧后的感染力。然而, 仅仅只是有“意会”是不够的, 言传也是很有必要的, 于是, 在此基础上我会平等地和学生就这部戏剧展开探讨交流, 让他们来从不同角度谈谈自己对于这部作品或者故事情节的体会。“意会”其实是“言传”的契机, 两者间是能够很好地相补的。在我的引导下, 不少学生都谈了自己的感想, 有些学生的想法也很深刻而独到。就这样, 从“意会”通往“言传”在语文课堂上很好地得以实现。

二、从“言传”流回“意会”

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好的教学素材都会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观点想要表达, 他们想要用“言传”的方式来阐述自己对于教学内容的感知, 这是很值得推崇的。然而, 大部分情况下学生的思考可能会存在过于片面或者过于停留在问题表面的状况。教师可以适时给予他们指导与点拨, 让他们能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及不同的层面来看问题, 这将非常有利于他们更深刻地感知文章内容, 这也是一种更有价值的“意会”。

《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士比亚) 不仅是世界名著, 这个爱情故事更是成为一段长久以来的佳话, 课堂上在基本学完了教学内容后我和学生们就爱情话题展开了探讨, 让学生能够开口谈爱情, 能够透过“言传”的形式表达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我问学生对于这个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有怎样的感受, 刚开始学生们还有点害羞, 不知道从何说起, 随着谈话的进行与深入, 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 大家对于这个话题饶有兴致地说着自己的观点。交流过程中不难发现, 很多学生对于爱情的理解还过于浅薄, 学生看到的都是类似于童话世界中的浪漫爱情, 对于爱情的实质、爱情中两个人应当有的理解与付出等, 他们感受并不深。我会以学生的观点为参考, 在此基础上给予他们指引, 让他们从不同角度来看待这个故事, 看待爱情。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对于爱情有新的认识, 同时, 对于这个故事也能够有更深层次的“意会”。就这样, “言传”很自然地流回到“意会”中来, 并且深化了学生的“意会”。

三、“意会”与“言传”同是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点

“意会”与“言传”同是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点, 想要让阅读教学更有活力, 必须让学生更勇于表达, 同时更积极地思考。《我与地坛 (节选) 》 (史铁生) 是一篇很经典的文章, 整篇文章的氛围及基调是较为灰暗和沉郁的, 从这样的文字环境内学生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消极无奈以及伤痛。这篇文章对于学生而言并不是太好理解。为了加深他们对文章的认知, 我会经常和学生交流沟通, 通过“言传”来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以及他们在文章理解上存在的障碍。然后, 我会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指引, 就特定问题展开细致分析, 这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能够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意会”。当学生对文章的领会已经过渡到另一个层面, 他们在“言传”时自然会有更好的观点产生。意会和言传从来就不是单选, 它们对于语文阅读教学同样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 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架起“意会”与“言传”的桥梁。

温馨的意会 篇6

幸运的是, 坐在前排司机的妻子只受了轻伤。那个女人后来回忆说, 当大卡车直冲过来时, 她看到丈夫猛打了一把方向盘, 就在卡车触碰到车头的一刹那, 丈夫又打了一把方向, 她就避开了正面碰撞, 只是被扭曲的车架挤伤。

许多人都为司机欷歔。因为在生与死的关头, 他把生的机会留给了妻子。

后来我也成了司机, 与一位老司机谈起这个话题。老司机听了, 说:“这是瞎扯。”老司机说, 遭遇这样的紧急情况, 留给司机处理的时间不过二三秒钟, 甚至更少, 他所做的无非是一个下意识的动作, 在巨大的应激状态下, 他的动作根本无法由大脑来控制。

对于老司机的说法, 我不敢苟同。若是如此, 那么我们所听到的许多车祸中的爱心故事都要重写了。

于是我去查阅了有关数据, 发现人在遭遇紧急情况时, 大脑向肢体传递命令的时间需要1.5秒。如果汽车时速达到每小时100公里, 1.5秒的时间意味着司机看到险情后到踩刹车, 车子已开出去40多米了。从理论上说, 车子时速达到100公里突遇紧急情况, 所谓有意识地打方向避让, 确实是司机很难做到的。

320国道杭州段也发生过一起轿车与黄沙车相撞的事故, 当飞驰的黄沙车冲过隔离带, 与一辆驶往杭州方向的桑塔纳轿车相撞时, 有目击者说, 小车司机竟然打了一把方向, 结果自己的位置最先撞上。目击者的解释是, 副驾驶座上的可能是自己的家人。而真实情况是, 这是一辆“黄鱼”车, 车上的人是司机捎带的, 他们之间根本不认识。

不少车祸发生在电光一闪之间, 非人力所能左右。从交通事故统计情况来看, 前排座位的危险率是同等的。发生事故时, 想仰仗司机进行应急避让, 那需要运气。

但运气不会降临到每个人身上。

但我们还是相信, 人性无论是在何种处境下, 都会“舍生取义”。为什么我们有共同的想象和意会?因为我们有一样的善, 一样的对这个世界“真、善、美”的渴求。也许唯有如此, 才会觉得这个世界是温暖的。

意会教学 篇7

一、语文阅读中如何来理解“意会”与“言传”

“意会”顾名思义就是根据课文中的内容用心去领会,将自己置身于文章中的环境里,对文中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揣摩,用心去体会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意思。通过现在的教学观点来看,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意会”主要是通过“移情”、“反思”、“融合”等形式来表现的,意会具有一定的人文性与主体性。在语文课堂上的“言传”主要是通过语言表达来进行的,主要表现为学生通过语言的形式来根据课文内容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来表达对文章内容的看法;同学之间的各抒己见。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将“意会”与“言传”相结合的话也就体现出了语文教学的中心思想。要将“意会”与“言传”结合起来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从语文阅读的价值指向出发

意会主要针对的是文章的深层含义,其更注重的是对学生们人文精神的培养,但是言传就不一样了,其主要针对的是文章的表层意思,更注重的是文章的知识性与精确性。

2. 站在语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及教学理念上来进行阅读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更注重的是对学生们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们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培养学生们的感悟能力,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弊端,这样不能很好地验证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对教学成果也很难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不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及学生们的学习能力。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教会学生们去“意会”

在语文阅读过程中要学会领会,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特别关注学生们对文章的意会能力,这样才可以使学生们把文章理解得更透彻,这样才不会在考试的时候在阅读理解题中失分太多,这样的教学形式更加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与文字的结合,它所包含的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还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语文还是一种传导文化的工具,在新课标中也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语文其实就是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一种统一体,人文性其实就是要求学生们在进行语文阅读的时候能够充分去领悟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意思,能够理解文章的精神所在,其与学生的知识含量与学生个人能力没有直接的关系,其主要就是让学生们在阅读的时候能充分体验并且感悟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及其精神所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其写作能力,这两个方面可以充分显示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如果老师忽视了对学生们意会能力的培养,这种做法是极其不科学的,这也不符合现代语文教学的教学要求,还会影响学生们的语文成绩。

学生们的意会能力主要体现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文言文与白话文不同,需要认真去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时候可能就体现在一个词上面,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培养学生们的意会能力。但是在现在的文言文教学中,老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是:第一步先让学生们通读课文,解析文中的重点词语。第二步就是翻译句子。第三部再进行问题思考。比如:有一位老师在讲解《出师表》的时候就是按照这样的形式来进行的,特别是在进行第三环节的问题解答时,更采用的是学生们抢答的形式来进行的,这种形式看似活跃,从表面上来看是使语文课堂活跃了,学生们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但是,从整个过程来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其整个过程就是围绕着文章的表层来进行的,学生们根本无法真正去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也就验证了作者文章中所说的那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无法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那种无奈,以及对当时社会制度的那种厌恶之情,更不能理解作者的雄心壮志是从何而来,以及对当时社会情况等都缺乏了解。学生们更加无法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来构建自己的人格了。这种教学方式只是知识的一种传授方式,忽略了教学的真正目的——对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教会学生们去“言传”

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或者是在学生们做阅读理解题目时通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在回答课堂问题或者是回答书本问题时经常会出现言词匮乏的情况,学生知道文章的意思可是就是不知道该怎样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无法用语言或文字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老师都在想办法使自己的课堂“活”起来,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之也走入了一定的误区,语文课堂变得不像语文课堂了,老师们采取的唱歌、跳舞、小品等形式的教学方式,表面看起来是活跃了课堂气氛,可是却没有起到实际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

老师们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组织一些可以锻炼学生们语言能力的活动,既完成了教学任务还提升了学生们的言传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对学生意会能力的培养,还要加强对学生言传能力的训练等,使学生们掌握最基本的语文技能,这样学生们在阅读的时候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有重要位置, 在平时的考试中阅读题也是占有很大分值的,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 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是离不开意会的, 但是后半句就不适合现在的教学了, 这样的教学效果也是不利的, 不能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水平。所以, 要加强语文阅读中的“意会”与“言传”, 将其合理利用, 提升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意会,言传

参考文献

[1]苏飞.依托文本聚“沙”成“塔”——对小学中高段阅读教学再思考[J].小学语文教学, 2009 (11) .

[2]施圣贤.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双语学习, 2009 (07) .

[3]吴邦武.阅读教学中的方法指导探索[J].陕西教育, 2009 (10) .

论企业管理革命的意会知识基础 篇8

一、知识经济及其作用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1]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它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知识因其自身的重要性而成为最主要的资源和资本。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以其无与伦比的价值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 企业之间的竞争取决于他们创造和使用知识的能力。然而, 企业作为集聚员工知识的蓄水池, 在其技术产品以及日常管理体现出来的知识和技术中, 有些知识是企业的生存之本, 有些知识则决定着企业在竞争中的独特地位, 而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知识, 乃是企业打造其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出发点。

根据客观经济的趋势自觉地转变知识的基础和技能, 从而使企业今天的技能有效转变为企业将来竞争的潜能。在知识经济时代, 意会知识就是具有这样特质的知识。

二、意会知识的哲学研究

英国著名物理学博士C·P·斯诺在《两种文化》的演讲中把知识分子划分为科学知识分子和人文知识分子, 并且认为每个知识分子必定归属其中一种事业之中。人们普遍认为这两种知识分子所创造的文化是人类前途之所系。事实上, 与其说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塑造了人类的前途, 不如说是创造这两种文化的活动——人类的创造性思想是人类前途之所系更为准确。斯诺已经意识到, 这种创造性思想来自两种文化之糅合, 他说:“两类课题、两门学科、两种文化——就现有状况说也就是两个星系——的冲突点, 理当提供创造的机会。正是在精神活动的历史中出现了某些突破。”[2]作为两种文化的整合, 人们常常只注意到其中的言传而忽略了意会知识的部分。实际上, 意会知识恰恰是创造性思想的源头, 理应受到更大的关注。

长期以来, 知识论的研究重点局限于知识的价值, 对于如何获得与应用知识则注意不够。到1958年, 英国思想家波兰尼提出意会知识是知识的来源, 人们才意识到意会知识的重要。“相对于传统认识论所依托的显性的可明确表达的逻辑理性, 人的认知运转中还活跃着另一种与认知个体活动无法分离、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隐性认知功能, 而这种意会认知却正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和内在本质。”[3]没有意会知识, 知识不可能存在, 这并非言过其实。意会知识与人类的出现相伴相随、如影随形, 无论从人类认识的深化, 还是从个体认识的发展来看, 意会知识都是作为言传知识的先导而出现的。列维—布留尔对原始部族做了大量的研究后指出了受互渗律支配的集体表象“在该集体中是世代相传;它们在集体中的每个成员的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 同时根据不同情况, 引起该集体中每个成员对有关客体产生尊敬、恐惧、崇拜等等感情。”[4]这种种心理活动所产生的变化是不能具体言明的意会知识, 是人类早期认识的萌芽。关于个体认识, 皮亚杰从心理学出发, 分析了概念与运演在每一年龄段儿童心理的个体发生。皮亚杰得出结论:智力是先于语言而存在的, 而不是语言是先于智力而存在的, 这种前言语的智力就已包含着一种逻辑。乔姆斯基语言学方面的结论也支持他这种看法。乔姆斯基总结了“前意识”研究的历史, 他认为, “前意识”决不是“白板”, 而是一种“固定结构”的“先天基础”。显然, 这种“前意识”就是隐知识, 而且是后来言传知识的前提。

三、知识经济时代, 意会知识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意会知识有一个漫长的过去, 但只有一个短暂的研究历史。1958年, 英国思想家波兰尼在《个人知识》中较早地探讨和研究了意会知识, 但是在经济领域中意会知识的作用问题却长期未被意识到。直到1996年, OECD (经济合作与发展) 组织才提出意会知识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意会知识不是由于有用才被人们认识到它的存在, 它之所以被看作有用的, 正是因为它被人认识到已存在了。然则, 知识经济的来临与意会知识的重提并非巧合,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意会知识的再现提供了契机, 意会知识对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产生重大影响。

言传知识是最接近于纯粹公共物品的东西, 一个人使用它并不排除其他人也使用它, 因此, 人们只能去寻求专有性的存在。显而易见的是:会背诵爱因斯坦原著, 成不了物理学家。真正的学问不在以言传知识呈现的字句上, 而在于以意会知识形式存在的思想。随着新的管理思想兴起, 这就是创新意识的理念:企业竞争优势越来越靠思想和智慧所创造的新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而这种思想、能力是“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知识, 也可称之为“日用而不知”的知识, 是不可模仿、不可复制的个人知识。

如果说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变化仅止于知识量的增加和获取速度的加快, 那么它的影响尚不至于导致对传统管理的挑战, 真正的问题是信息技术改变了信息的性质和路线, 致使有用信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工业化大生产时期, 企业处于均衡的环境中, 技术更新的周期长, 大机器生产造成的机械化和标准化使企业管理模式长期稳定不变, 因此也易于预测, 同时适应环境所遵守的准则比较简单, 线性管理即可营造一个企业的帝国。其实, 金字塔式的自上而下“垂直”的等级式管理是人们用来组织和管理企业的主要形式。在这种组织结构中, 权力和命令从金字塔的顶层有秩序地流向它的底部, 个人是被个性压抑的机械化的过程。而在信息与知识经济社会中, 计算机通信网络大大提高了人们的交往能力, “不论何时, 人们在一起工作, 就必须以某种方式通信, 决策、分配资源、获得产品和适时的服务。经理、职员、卖者、买者、股票经纪人和会计——事实上, 几乎所有工作的人——都必须进行协调活动。而今日计算机最主要的使命便是执行协调任务。”面临这样的生存环境, 许多大机构发现过去曾经行之有效的阶层等级式的管理方法现在已经行不通了, 僵硬的等级结构由于缺乏横向的联系使信息流程缓慢, 而横向平行管理使个人摆脱了束缚个性的制度框架, 可以有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并有可能创造性地对信息进行建构, 充分体现个体的人性化, 是人对物的操纵而不是物对人的奴役。

四、意会知识与我国的自主创新

进入21世纪,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关键时刻, 从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机制说, 当前最关键的问题是自主创新, 所以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指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 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理念。当前自主创新的形势十分严峻。一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比重太小, 核心技术都在外国手里。由于缺乏核心技术, 我国不得不将手机售价的20%、电脑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汽车、飞机、制造设备大部分都面临国外品牌和国外技术主导的危险格局。二是我国关键设备和产品对外依赖度过高, 进口机器装备占2/3, 本国装备工业只占1/3, 高技术制造业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三是对外贸易正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 而其中的57%是由三资企业完成的, 电子业达到92%, 机器制造业达到70%, 外商控制了主要的出口渠道, 中国经济已出现了“打工经济”的色彩。

从当前形势看, 我国自主创新的关键在于创新人才问题。科技部长徐冠华说:“人才竞争, 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竞争正成为当代科学竞争的焦点”。值得注意的是, 我国人才问题的关键在质不在量:科技人才资源总量与研发人员总数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位。问题是这些人才的创新能力却不高, 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这里所说的创新能力不是指智力, 从智力上说, 中国人才的水平丝毫不逊于发达国家, 问题在于人才的综合素质差, 特别是德商、情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创新的文化体制平台不健全, 其中价值标准不明确, 食利主义的误导产生学术泡沫化的危险。另一个是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某些误区, 如儒家的从众心理与道家的不敢为天下先的传统思想流毒甚广, 明哲保身, 知足常乐等等心态抑制了创新精神的生成和发展。创新精神不是少数人的事情, 人们生活在社会中, 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只有在全民族创新精神的熏陶下, 只有在有着创新精神的文化土壤中, 才能不断结出创新之果。这就是说, 从创新的层面上讲, 我国应当特别注意意会知识的培育, 这是教育改革的基础, 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应当特别注意的指向。

总而言之, 传统管理的根基已经动摇, 这就需要企业从思想上彻底摆脱传统观念和思维模式的束缚, 以适应时代的客观需要。企业管理的发展已走到转折点上, 因此, 当前的管理理念必须改变, 这也涉及到管理科学的知识论基础, 其焦点就是意会知识的管理而非言传知识的加工。

参考文献

[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M].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2.

[2]C.P.斯诺.两种文化[M].北京:三联出版社, 1995:16.

[3]张一兵.波兰尼与他的《个人知识》[J].哲学动态, 1990 (4) .

意会在先 言传于后 篇9

[关键词]阅读教学;不良倾向;策略;意会;生成体验

意会,即不直接说而领会其意。言传,指用言语表达,这里也指教师的讲授。

中国古代教育家曾倡导“不言之教”,提倡默而察之,心领神会,强调阅读者的体悟、感通。很显然,这就是意会,没有意会,不会意会,阅读就没有什么价值了。但是,长期以来,很多老师把意会和言传的关系弄颠倒了,尚未达到真正的意会,就要言传,言传于意会之先,结果学生对作品的感觉很表面,无非是一种概念化、公式化的东西。

意会需要欣赏者伴随着作品的形象融进自己的感情,需要充满联想和想象,需要在美的享受中进行形象的思考,这样意会以后方能言传。先求意会,再求言传,该是阅读的一条规律。我们知道,有些文学作品的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分析和讲解难,只能靠反复地、有感情地诵读,才能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言尽而意未尽”的艺术特色。比如古代诗文《归去来兮辞》、《琵琶行》、《兵车行》等,都是要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才可品味的;即使是现代文也一样,如《荷塘月色》,是写景抒情的名篇,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写景的主要部分即“月下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经过反复地诵读,体会散文中那种清新、淡雅的写景特色,从而领悟作者字里行间的淡淡的喜悦之情。

其实,老师教课就像教人游泳一样,目的不是显示老师游泳的高超技能,而是能让学生自己跳下水去。如果每节课都能以学生为主,让学生的能力得到训练,那么语文课就不会再“斜靠墙角入梦来,糊里糊涂又一觉”了(王立根)。拿这个例子来比方,也可以说明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意会是特别重要的事。

换言之,这种“意会”,实际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对作品的体验。但是很多老师却在教学中无意地忘却了让学生去体验,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只会机械化阅读,没有自己的认知、思考和体悟了。造成这样的失误,当然是有原因的。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为中学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很多语文教师大胆创新,张扬教学个性,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先进,但是,在教学中,有的教师没有领会透彻新课标的旨意,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些不良的倾向。

一、阅读教学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不利于学生意会作品

(一)忽视文本解读,盲目使用多媒体

现代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其直观、生动、灵活和丰富的特点让传统的教学手段望尘莫及。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语文教学带来新鲜的活力。然而,大量教学实践表明,音像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成为干扰因素。如果一堂课充满了音像、图画资料,多媒体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在课堂上就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关注课文本身,从而忽视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体悟。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虽然一时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引起感官的兴奋刺激,但其占用的课堂时间,远远超过学生对文本解读或运思动笔的时间。有的教师甚至让学生观看根据课文改编的影视作品,以此取代对文本的阅读,简单地以影视语言代替文字语言。在一些公开课上,有的教师甚至丢开课本用电脑演示教学内容。学生看看录像,听听音乐,谈谈感想,似乎有声有色,甚至眉飞色舞,喜形于色,但热热闹闹的表象背后,看不到师生是如何进入文本世界的。在多媒体条件下,语文教师写得不好可以放幻灯片,读得不好可以放录音,键盘、屏幕、图画取代了诗意的板书、韵味的诵读、同感于作者情怀的言传,学生的视听感受虽然被调动起来了,言语的感觉却被闲置了,谈不上对作品有什么意会了。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苏州园林的景致,但我们无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意境的。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对多媒体的使用要适度。

(二)忽视阅读实效,盲目合作讨论

新课标强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讨论”被越来越多地引进语文课堂。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能给与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充分体现了尊重和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的现代教育理念,也是对传统教学中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等现象反思后的必然选择。可现在的问题是,有的教师使用合作讨论(特别是公开课),只是为了以此换得课堂上热烈气氛,认为只有“讨论”一下才热闹,只有“合作交流”才叫转变观念。

我们时常见到这样的课堂讨论:表面上学生七嘴八舌,气氛活跃,实则热闹有余,收效甚微。有个教师教《灯下漫笔》时,用多媒体一下子出示了五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三分钟后就要求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而教师则站在讲台上等待。十分钟后教师要求小组推出代表交流讨论结果。由于学生独立思考的的时间不充分,讨论自然难以沿着教师期望的轨道进行,学习目标也难以达成。结果学生的讨论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到最后教师不得不直接把答案告诉给学生。这就是很典型的没有意会却要言传。有的教师为了获得公开课的理想效果,甚至有意无意地安排几个优秀学生准备好发言答案,上课时转模作样地“合作讨论”一番,然后再“民主”地请小组小组代表发言。经过事先演练的学生虽然把问题阐释得条条是道,但这样的“合作讨论”却成了一件虚伪的美丽外衣。阅读体验在学生这儿没有生成。

(三)忽视问题特征,盲目创新

新课标没有给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及教学模式予以定格,这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语文课堂也随之出现了体现创新思想的各种教学活动。我们在看到很多教师大胆创新、张扬教学个性、追求教学风格的同时,也会发现有的教师不看文体,不看课文内容,在课堂上耍弄花拳绣腿,把课堂气氛搞得热热闹闹,但效果并不好,大多数学生看了热闹而忽视了门道。

有位教师教《诗经·氓》,竟引导学生想象女主人公与氓决裂后会发生什么事,任凭学生去想象她无家可归,绝望自杀,或看破红尘出家为尼,更有甚者说她快意斩恩仇、手刃负心郎等等。学生的创新思维似乎得到了鼓励,但诗歌的情致和韵味何在?有位教师教《祝福》,在引导学生探究祥林嫂真正的死因时,竟模拟《尼罗河上的惨案》进行案情分析,把一篇名作肢解得支离破碎。还有位教师教《项脊轩志》,让两位女生分别扮演老妪和归有光的母亲,她们的滑稽动作和表情引起了哄堂大笑。教师嫌学生表演不到位,就亲自参加表演,结果招来更大的笑声。这样的课堂,与其说是表演,不如说是搞笑。试想,学生在前仰后合的哄笑声中,哪里还能体会作者“可悲”之情呢?这么折腾还不如让学生好好地读上几遍课文呢。

如果诗歌教学不引导学生在吟咏诵读中展开联想和想象,小说教学不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散文教学不通过诵读感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语文课这样“创新”下去,还有什么文化底蕴和人文含量可言?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如何提高?

再说,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形象性与概括性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仅读一遍,往往不能奏效。比如读《阿Q正传》,初读时也许只凭兴趣,不解其意,但读第二三遍时,才悟出一些道理。只有让学生反复品味,他才能理解其中深意。因此,基于以上的一些不良状况,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改进方法,讲究阅读教学的策略了。

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品,我们应该寻找一些策略

(一)充足的阅读时间——阅读体验生成的前提

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 派恩说“体验事实上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产生的美好感觉。”“是人们以一种从本质上说很个人化的方式来度过一段时间,是一个过程。因此,要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生成自己的体验,教师首先要给学生的体验留出足够的时间,使学生与文本深层接触,用心灵去解读文本。”

如《故都的秋》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抒情散文,可以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他们在我们南方的不浓的秋天的氛围中,去品味郁达夫笔下的北京的秋味、秋声、秋色,去生成他们自己的阅读体验,去畅想和表达他们自己心中的秋,这样的语文课堂,就是成功的了。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实际的课堂中留给学生体验的时间很少,在课程内容多和课时量少的毛短前提下,许多时候还是老师讲解得多,学生体验得少,老师的“言传”(其实更多时候是教参编写者的体验)代替甚至破坏了学生的“意会”。

(二)构建人文化的阅读环境——阅读体验生成的条件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所提出的阅读体验的生成正是基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可是受传统语言学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重视知识点的落实,主题、段落、技巧、语法、修辞、逻辑,如此等等,却漠视文本内在韵律及审美境界,漠视学生的存在,轻视学生的个性、忽视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构建人文化的阅读环境,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生成真切的、独特的体验。用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文学作品的意义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与文本主题的相互对话、交流而建构起来的。也就是说一个文本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不只是作者在创作中要表达的,也不只是作品本身要体现的,它还包括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理解和补充的,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文本已经不是单纯的文字符号,而是一个具有思想和灵魂的主体。它期待着读者的阅读和理解,对来自自身的空白进行填充和建构。因此,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接受教师与文本的对话结果,而是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文本进行自我的理解和创造性的理解。

(三)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指导学习相结合——阅读体验生成的原则

学生阅读体验的生成主要依靠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但是体验与接受性认知不是对立的,体验与接受性认知学习的合作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学习;再说学生毕竟是发展者、不成熟者,他们在体验的过程中经常发生困难甚至有时会产生错误体验,所以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建议或意见的前提下,对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恰当的方式进行引导。如上郑愁予的《错误》时,学生对选取莲花这一传统意象象征女子的体验不够全面时,教师应适当点拨指出:“莲”和“怜”谐音,有“爱怜”的意思,所以能很好地表现女子对归人的思念。还有教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有的学生认为朱自清在月夜独游眼中所见是如舞女的裙的荷叶、如出浴的美人的荷花,脑中所想的是江南采莲的情人嬉戏之事,简单地认为朱自清的思想境界不高,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中还一味地想着这些,那么这时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已经歪曲了,教师应及时点拨指引:作者所写内容实际是对曾在江南度过的一段美好日子的怀念,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青春活力的美好憧憬。

再如我们要求学生“俯读仰思”,不能说现在的学生读书没有一点思考,他们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不是也能道出一二来吗?但这种思考往往失却了美感认识的特点,只是在寻找答案,这种思考可能常脱离作品所提供的艺术形象,做简单的逻辑判断。比如教《雷雨》一课,分析侍萍的性格,学生们也能说上几点,如善良、正直、刚毅等,但他们对剧本中侍萍抑郁平缓的语调,对那些欲言又止、欲说还休的台词却不甚理会,侍萍在他们心中只是一个模糊的形象。就是这样,我们也不能将学生的认识一票否决,因为他们没有相应的生活阅历与体验,他们如何能理会一个身心饱受折磨残害的封建时代的妇女的心理呢,这时就需要老师的引导,适当言传,带领他们走进作品中特殊的情境去理会。

所以,体验不排斥教师的讲授,适当的点拨能帮助学生生成体验;但教师的讲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不讲,更不能全讲,关键是讲得有效,讲得及时,讲得合适,讲得精彩。这就是适度的言传。

(四)从立足文本到超越文本——阅读体验生成的发展目标

语文学科的生活化和大众化的特点决定了语文阅读需要无限大的外延,要立足文本又要超越文本,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超越文本是突破文本的限制,从生活中筛选和获得活的知识信息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与地坛》,史铁生用凝重深沉的笔触,记录了自己“忽然残废了双腿”后对生命的感悟,学生不能仅仅停留在去理解一个残废了的人的绝望与醒悟上,应该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去寻找文本之外的对于人生的启示,可以哀伤可以庆幸可以敬佩可以奋起,这些阅读体验的生成,是超越文本所获得的生活经验、个人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有助于多元理解和阅读意义的创造。

课堂教学中阅读体验的生成,其发展目标是指向课堂以外的语文能力的。

(五)确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阅读体验生成的保证

语文评价的实质在于肯定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学习中的知识体验、情感体验及价值观的发展。教师切不可以教材的解释者、答案的最终判断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教学中,简单粗暴地否定学生的阅读体验,单一的、终结性的评价标准已经不再适用。应采取过程性的、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善于抓住学生学生体验中的华彩,及时、恰当地进行表扬和鼓励,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整体评价。要创设一种平等的、开放的、自由的评价氛围,使学生在和谐的情境中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乐意进行学习,只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评价方式都可以引进阅读教学评价中来。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要切实地从以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习思考、生成自己的阅读体验为主,意会在先,言传于后。

如果真正能意会作品,那么阅读的兴趣也就有了,或许,“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朋,幽忧读之以当琴瑟。”的现象也会在我们的学生中出现。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

[2]彭玉华.例谈学生阅读体验的生成[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6,(6A).

[3]余萍.探究性阅读教学应遵循的原则[J].作文教学研究,2006,(3).

[4]俞建江.走出新课程语文教学的误区[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意会教学 篇10

一、把握节奏美读意会

诗歌不仅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也是一首首流淌优美旋律的音乐。那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深刻的感知这一切呢?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朗读去感受其韵律美、绘画美以及情感美。这样的美读,使简单的朗读鲜活、灵动起来,赋予朗读以无穷的生命魅力。

怎样读好一首诗呢?要想把一首诗歌朗诵好,就需要有正确的朗诵技巧。

(一)初读,把握诗歌韵律节奏,大致了解,初步感受。

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而所谓“朗读”即是要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出来,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在初读阶段,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诗歌的节奏并在朗读过程中读出语调、语气等,明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写这首诗所处的时代背景、环境和目的等等,初步感受主旨,做到意会。了解了这些后,会更加深刻的理解作品内容,作者情感,朗诵时有利于唤起自己的激情,从而很好地表达诗人的意志和胸怀。

(二)熟读,掌握诗歌内涵意象,展开想象,大胆设计。

古代诗歌主要是通过意象来营造意境并表达情感的,而诗歌的意象不仅融合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还掺杂着所要表达的艺术情感,若想读懂诗歌就先要把这些意象揣摩明白,所以这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因此就需要熟读。熟读指的是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在理解基本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和联想等方式方法去解读作者在诗歌中所要营造的意境,并体会作者通过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正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一样,这样既可以理解了诗歌内容的主旨,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意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再把握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等,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抑扬顿挫,反复的朗读,这样会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走入学生的心底。

二、品味诗歌准确言传

鉴赏古代诗歌是学生的难点,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只能做到只可意会,但不能言传;只能神通,但不能语达。那么,如何引领学生突破这种僵局,准确到位地言传诗歌的诗情画意,深邃而独特的意境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展开想象,把握诗歌蕴藏的丰富含意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合理的想象,作者的悲欢欣喜、失意得志的情绪是生活的常态,也是常人的常态,那么如何借助外在的事物来表达呢,作者摄入诗歌中的事物也是我们常见的事物,面对这些事物,我们又是怎样的情绪呢,以己度人,诗歌中涉及的表象事物蕴含了怎样丰富的含义呢。带着这些生活的体验,学生就容易把握诗歌的内在含义了。

(二)找准意象,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主旨

意象是指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也就是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用意象说话,用意象打动人,鉴赏诗歌,通过跳动的意象去捕捉诗人的情感、思绪。可见,意象是鉴赏诗歌的中介与途径。

(三)知人论世,窥测诗歌的写作意图

常言说“诗言志”。古代诗人往往把自己的身世处境与人的荣辱,融入自己的诗文中,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深广的主题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如岳飞的《满江红》,我们了解到:岳飞是位抗金英雄,一生坚持抗金,收复中原,而南宋统治者腐败软弱,偏安一隅,不思恢复,岳飞空有一腔热血,在他的词中正表现了他抗金以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全词笔力沉雄,情致深婉,不同凡响。由此可以窥测,表达了作者对当权者的痛斥和自己人生历程的总结,更有对前途暗淡的担心,更有报国立功、收复河山的决心和信心!

(四)理解典故,探寻诗歌的主题

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典故较多,对照课下注释,逐个理解典故,就能够把握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

(五)掌握技法,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艾青在《论诗》中说得好:“有了材料和工具,有了构思,没有手法依然不能建造。”鉴赏诗歌,必须掌握一些常用的技法,如“比”“兴”“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衬托”等。了解掌握了这些技法,有助于披文入情。

引导学生掌握以上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来,从意会到言传,从神通到语达,既提高了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感受民族经典,可谓一举三得。

三、切入写点,到位扩写

如果说以上两点是口头上对诗歌的解读和诠释,那么,如何从笔头上细腻到位地流淌出诗歌的画面和意境呢?找准写点的切入点,张开想象的翅膀,用心去感悟,用心去捕捉,用心去再现,到位扩写。

(一)引导学生找出扩写窍门

找出信息点,时间、地点、人物、景物。找出可补点,诗中有留下读者需要思索、补充的“空白”,这些就需要由学生来补充。

(二)发挥联想和想象,把环境氛围渲染开来,使人物、意象丰富起来

人物刻画要从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细节等角度进行正面和侧面描写,人称运用可视内容而择。诗中意象要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还可考虑描写的角度和常见的描写方法(动静、衬托等),可适当引用名家诗句和评语,也可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

(三)整理以上信息,连缀成文

诗词同散文一样形散神聚,根据“找”和“补”的时空转换顺序,理出行文脉络,连缀成篇。经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处理以及扩写,画面开阔了许多,内容充实了许多,意境美好了许多,理解也到位了许多。

上一篇:农药减量技术下一篇:重塑英语教学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