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记者出镜(精选12篇)
电视新闻记者出镜 篇1
一般而言, 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 面向观众, 以采访者、目击者和参与者的身份, 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 就是所谓的出镜报道。电视新闻记者出镜, 如同解说词、字幕一样, 是表现电视新闻内容的因素之一。可见, 电视新闻记者出镜已是当今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下面, 笔者就工作实际感受, 对电视新闻记者出镜报道谈些粗浅看法。
一、出镜报道的优势
一是增强新闻的可信性、真实性。我们经常看到在许多的新闻转播中, 记者站在新闻事件现场, 面向电视观众, 对所发事件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然后随着报道的深入, 镜头渐渐地转向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 让观众去了解现场的真实情景, 最后镜头又切回到现场记者, 由记者对事件进行简单的归纳和评述。记者的活动贯穿于新闻整个过程, 在新闻事件与观众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缩短了与观众的距离。
二是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出镜的记者, 本身就是新闻事件的参与者、目击者和见证人, 这个时候, 记者一面观察, 一面报道, 能够很快将电视机前的观众带入新闻发生现场, 观众能够产生强烈的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在伊拉克战争中, 央视主持人水均益背对着炮火而作的出镜报道相信让很多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性。
三是有助于电视机前的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内容。有的新闻研究学者认为, 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过程中, 或多或少地渗透一些自己的亲身经历, 这不仅对于新闻事件的阐述和解释有所帮助, 而且对于事件细节及时被发现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这有助于观众对于记者报道的内容产生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
四是可以挖掘、延伸和搜集摄像机不能直接记录的信息。摄像机只能记录具体形象信息, 而那些人际关系、内心情感、思想观念等不具有直观形象的信息, 则需要电视记者以交流的方式进行激发, 使隐含的、微妙的现场信息得以外显, 成为能够被摄像机镜头记录的声音或者形象信息。
二、出镜报道常见的问题
出镜报道的好处显而易见, 许多的电视媒体、电视新闻工作者也十分重视并大量采用出镜报道的方式, 但是, 仔细审视当前的新闻记者出镜, 有些还存在着瑕疵,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出镜语言貌似导语, 结构安排不合理
现在很多电视新闻记者在出镜时说的话都有一种固定模式, 或站在新闻现场简单介绍时间、地点、事件, 说一段类似新闻导语的话, 而导语又把出镜语言重复了一下, 编辑在拿到这样的稿子时经常要作大的修改, 不是拿掉记者出镜的镜头, 就是要对导语进行改动。
2. 出镜语言同画面语言雷同, 出镜成为败笔
记者出镜时不应该讲可有可无的话, 而应该讲电视机前观众急切想知道却不知道的新闻事实。一些经验不足的新闻记者在出镜的时候常常是描述观众一目了然的画面。其结果是, 观众一看画面, 在几秒钟内已经大概明白了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例如, 2008年8月7日, 奥运火炬在密云水库大坝上传递。记者最初拟定的出镜词是:“观众朋友, 我现在是在密云水库主坝, 再过一会, 奥运火炬在我县的传递活动将在这里举行。”记者在说这一段话的时候背景是波光粼粼的密云水库, 远处一个写着“庆祝奥运火炬在密云传递”的横幅也被收入记者出镜画面, 以当地人对密云水库的熟悉程度及对横幅的理解, 很容易会想到这里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后来, 记者也觉得不妥, 经推敲改为“祥云火炬在密云人民期盼的目光中经历了一段特殊的‘水上之旅’, 领略了山水一处的水库风光。包括我县6名先进工作者在内的34名火炬手将在这里点燃激情、传递梦想, 弘扬‘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表达43万密云人民对全世界人民热烈的欢迎之情。”
3. 出镜语言专业化、书面化, 影响观众理解
一些经验不足的电视新闻记者在出镜的时候将新闻事件研究得十分透彻, 对一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也了然于胸, 并用在了出镜词里, 让观众听了半天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前些年, 某一沿海城市电视台记者在出镜报道台风来袭的新闻时, 将百帕、锋面、云系等气象专用名词挂在嘴上, 弄得观众一头雾水。当前, 太阳能利用在我县农村逐渐铺开, 我台一位记者在进行相关出镜报道时回避了“光伏发电、聚光率、能源回收周期”等专业性很强的专业术语, 而用浅显的语言加以表述, 让普通群众也明白了太阳能利用是怎么回事, 有哪些优势。有些记者为了出镜时说得流畅, 事先写好书面语言, 在出镜时给人的感觉是背书, 显得十分生硬。
三、记者出镜技巧
1. 对比。
使用鲜活明快的对比手法, 使新闻事件可以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现在受众面前。例如, 某电视台的记者有一次拍摄春季降雨很脏的新闻。为了证明雨点里含有大量的泥土, 现场出镜的记者摊开一个笔记本, 雨点打在白纸上立即变成了泥汤。再比如, 我县北部山区突降冰雹, 为了证明冰雹的个头大, 现场记者在冰雹旁边放了一枚硬币和一个火柴盒进行横向的对比,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对比式出镜现场报道的关键是寻找参照物。有参照物的对比就可以将“非常脏”、“非常大”这样含糊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
2. 体验。
就是记者在现场替观众进行合理的体验, 将体验的过程呈现给观众, 将体验的感受告诉观众。在报道车展上新推出的汽车时, 记者往往是采取体验的方式, 以此获得对汽车性能、空间、操控等方面的感受, 然后告诉给观众, 这样就会让新闻一下子鲜活起来。
3. 演示。
所谓的演示就是把新闻事件用特定的演练手法, 形象地展现给受众, 以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前几年, 密云水库中学一名中学生发明了“冬季冰下自行式撒网器”, 如果用文字来解说, 观众很难真正明白这个器具怎么用, 记者现场出镜, 依照使用说明现场演示, 很直观地将这个器具在冬天捕鱼的好处、便利性体现了出来。
4. 捕捉细节, 以小见大。
在电视新闻中, 细节能够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通过细节的描述, 能够放大信息点, 凸显新闻人物、新闻事件的特点, 增强观众的视觉关注。对于某些新闻, 抓住细节出镜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笔者曾经看过这样一则事例:面对一起惨烈的重大交通事故, 两个不同栏目的电视新闻记者来到现场, 并在现场出镜。其中一位在出镜词中只是讲述在什么时间、什么路段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 造成了多少人员伤亡。而另一位电视新闻记者则敏锐地捕捉到了30多米长的刹车痕迹这个细节, 通过刹车痕告诉观众车祸的原因、后果。同样是出镜记者, 因为不同的新闻观察能力, 带来了不同的宣传效果。在我县深山区有一位“当代愚公”, 多年来带领家人修了一条山间路, 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 我台记者在对这位老人进行报道时看到老人那双手长满厚趼, 而且因为常年握锹而变得不能伸直, 就在出镜时介绍并展示了老人这双手, 从而刻画出了一个血肉丰满的形象。
5. 利用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受进行出镜报道。
电视记者在出镜时, 应该有这样一个意识, 就是将最重要的、观众最想知道的信息传递给观众, 这种重要信息包括画面所展示的内容, 也包括记者在现场感受到的一些重要信息。因为观众不在现场, 只能通过不是很完全的听觉、视觉从电视新闻中了解新闻事实, 所以电视新闻记者在出镜时可以调动众多感官, 例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使电视机前的观众获得综合的、身临其境的感受。前几年, 县内云蒙山发生山火, 因为山高林密, 火势蔓延很快, 即使明火被扑灭后依然让靠近的人感觉炙热难当, 但是武警战士不惧危险, 依然在火场奋战, 记者在报道新闻时面对镜头告诉观众, 即使明火已灭, 距离火场有五六米远, 但还是感觉热风扑面, 让人产生窒息感, 这使观众充分感受到了扑火现场的氛围。
某电视台记者在报道一则化工企业将污水排入河道的新闻时, 就是站在河边出镜, 从嗅觉说起, 从难闻的臭味说起, 叙说一条原本清澈的河水怎么被污染的, 效果很好。
出镜报道有很多优势, 但是如果想运用得恰到好处, 并非一件简单的事。记者要出好镜, 在实际工作中要“三思而行”。首先, 要注意新闻题材和报道内容的选择。一般而言, 对于动态性的新闻事件, 尤其是突发事件适合进行出镜报道。其次, 做到在适当的时机出镜, 是在新闻事件发生时候出镜、发生过程中出镜, 还是在结尾出镜, 或者是在哪个环节进行出镜提问、采访当事人都要想清楚。第三, 要在适当的环境出镜。也就是说出镜地点要同新闻事件吻合, 笔者曾经看到过某区县电视台的一则新闻, 记者站在一个村子的街道上出镜, 报道村里加强环境建设、村容大变样等内容, 但是画面里隐约可以看到一堆没来得及清理的垃圾, 也许村里清运垃圾是有时间的或是有固定地点的, 但是没有选择和新闻事件相吻合的地点出镜显然是不妥的。此外, 要做一名好的出镜记者还需要加强知识储备, 注重仪容仪表, 出镜时大方得体, 精神饱满, 说话亲切自然, 吐字清晰。只有这样, 才能创作出观众喜欢、传播效果好的电视新闻。
摘要:电视新闻记者出镜已是当今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一种常见形式, 作好出镜报道要掌握有关技巧, 从而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和吸引力。
关键词:电视新闻,记者出镜,技巧
电视新闻记者出镜 篇2
摘要:电视媒介理念的不断革新,促使业内分工进一步细化,一批电视记者从幕后走向台前,出镜记者行业应运而生。出镜记者在镜头画面内进行现场采访,是电视新闻报道的见证者、体验者和转述者。正是由于他们的出现和参与,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也随之加强了新闻的真实性,赋予了新闻生命力。本文就电视新闻出镜记者所面临的问题和必备的素质进行探究,针对提高我国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专业能力展开讨论。
关键词:电视新闻;出镜记者;问题探究;必备素质
随着电视新闻产业的发展,电视媒介不断革新,业内进一步分工,出镜记者行业应运而生。探讨出镜记者所面临的问题和必备素质是对出镜记者专业素养提升的题中之义。
一、出镜记者在电视新闻中的地位和作用
1.出镜记者是电视新闻中的一个要素
电视媒体是通过画面和声音为讯息传递给受众的,而出镜记者与讯息一起呈现给受众。出镜记者与所传播讯息互为阐释、相互影响。受众在接受讯息的同时也在接受传播者。出镜记者作为其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吸引着受众越来越多的注意力。面对镜头,出镜记者是观众在新闻现场感知的带路人,也是新闻中突出主题的主要元素之一。
2.出镜记者能够增强新闻的生命力
记者的“出镜”能够有效地拉近观众与传播者的心理距离,尤其是在动态或突发新闻事件中更需要出镜记者来增强现场感和真实性。调查曝光性报道需要出镜记者一步步探寻真相,问题性新闻报道则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出镜新闻记者充当的正是观众的眼睛,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使新闻的生命――真实性增强。
3.出镜记者是电视媒体的代表
在新闻报道中除了客观的新闻事件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事件采访报道者――出镜记者。出镜记者的自身形象直接影响到受众对于新闻媒体的评价和认可。新闻事件本身和出镜记者的表现都会影响到受众的接受度。因此,出镜记者在某种意义来说上代表了电视媒体。
二、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分类
1.消息类新闻出镜记者
消息类电视新闻又称动态新闻,一般是指各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这类节目传播面广泛、信息容量大,影响力大。因此,在这类消息类新闻报道中,更多地使用了记者出镜方式进行现场报道。增加了消息类新闻的信息量,提高了现场感和真实性。
2.评论类新闻出镜记者
评论新闻是电视台编辑部就新闻事件或社会广泛关注的现象进行评论、发言的一种新闻体裁。主要分为主持人评论、谈话体评论和电视书评等。这类新闻的出镜记者对于所采访事件有着明确的立场和态度,以自身作为媒介去探究事件的本质,在采访中需要表明自身观点。一方面以新闻事实为主导,使新闻评论有客观实证;另一方面,出镜记者的主观论述也增强了报道的主观性和人性化。
3.专题类新闻出镜记者
专题新闻是针对某个或某类新闻题材所进行的深度报道。这类深度报道是在新闻消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把握新闻事实,对新闻事实进行解释和分析。这类新闻出镜记者需要能机敏冷静地梳理现场信息,深入挖掘事件内涵和外延,在专题报道中引导观众去进一步了解和认知整个新闻事件。
三、电视新闻出镜记者所面临的问题
1.对新闻现场判断能力欠缺
新闻判断能力是新闻记者的核心能力之一,它又分为两个层次:事实判断力和价值判断力。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许多电视节目主持人凭借其人脉关系或者出众的外表而跻身出镜记者行列,其中许多人从未受过专业训练,缺乏专业的新闻素养,亦或者有一些人虽然镜头感强,但是在处理复杂的新闻场面和突发事件时,缺乏应有的应变能力。
2.自身情感把握能力欠缺
不能很好地把握自身情感,往往使新闻采访走向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沉溺现场气氛之中,忘记了自身职责和媒介作用。另一个极端是,置身事外,情感冷漠。不管现场氛围如何,无论是什么题材、事件的新闻,记者的表情、风格和情绪没有任何相应的变化。
3.无法摆正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
在大量的新闻节目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记者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始终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充分地协调好与被采访者的关系,无法将采访现场营造出一个和谐、轻松的氛围,使得被采访者经常出现话语中断,不敢敞开心扉地跟记者交流,以至于影响新闻采访的质量以及稿件水平,极大降低了新闻报道对社会大众的影响力。另外,由于电视新闻的现场性,记者的采访态度会直接影响新闻事件的传播。这也是出镜记者尤其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4.自我意识强,过多看重自身形象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新记者身上,由于自身的不成熟,缺乏自信和经验,他们经常分不清自身形象和采访现场之间的`主次关系,过多的表现自我,苛求自身形象,注重自身多于新闻本身。
5.模式化采访,缺乏专业性
新闻节目中,模式化提问越来越多,不可否认这种开放性提问方式的优势,但是这只是采访提问的一种方式而非全部。如果过多使用模式化提问,会使采访流于表面无法深入,缺乏新闻采访的专业性。 6.没有倾听意识,只顾自己表现而忘了记者的本分
出镜记者的倾听往往比采访本身更重要。只有通过倾听才能获取需要的信息和发问点。采访过程是获取信息的过程,而不是记者展现自我的过程。在电视新闻中,不乏一些记者喧宾夺主、不善倾听,忘记了出镜记者本身的职责。
四、电视新闻出镜记者所必备的素质要求
1.要有新闻现场的判断力
新闻判断力是新闻记者的核心能力之一,主要包含事实判断力和价值判断力两个层次。现场判断力是出镜记者在现场采访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只有具备良好的新闻现场的判断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确保电视新闻节目的顺利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新闻采访任务。
2.提高对自身情感的把握
出镜记者在采访中有着双重身份:一个是“个性的我”,一个是“职业的我”。“个性的我”要求记者具备常人感情,随情而动;而“职业的我”则要求记者的感情始终围绕着采访主题,不能完全以个人感情来干预对新闻事件自身的把握。这里强调的是,出镜记者要同时扮演好两重角色,且两重角色都要有所控制和把握。
3.正确把握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
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之间是完全平等的关系,记者所代表的是媒体和观众,面对不同场合不同采访对象要有所改变,对待强势者应适当压抑,对于弱势者应适当鼓励。同时要注意自身的神态、语气、声调以及肢体语言的把握。
4.在镜头面前不要故作表演
出镜记者应当综合考虑镜头前自身形象和现场采访两者之间的主次关系。央视《面对面》栏目制片人王志曾经说过:“如果你过分在意自己的角度或神态,那么你会忘了你要干什么,你要问什么问题,所以在出境时最好的状态是‘忘我’,做一个具有自己个性的本色记者。”一个合格的出镜记者,不是表演者,而是具有自我特色,能够将现场氛围、临场急智和采访问题融合得恰到好处的新闻从业者。
5.提高提问能力,问题具有针对性
在采访过程中该问什么、不该问什么是需要记者动脑筋思考。面对复杂的新闻事件,更需要记者做好功课,充分了解其背景,将可能涉及到的问题列出采访提纲,逐一甄选,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不仅可以得到被采访者的尊重,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可以深入被访者内心,保证采访质量,达到采访效果。
6.学会倾听
在采访过程中很多时候是通过“非语言交流”的。“非语言交流”,即倾听,往往是采访中信息最大的来源。新闻信息源是被采访者,而不是出镜记者本人。出镜记者要做的是引导被采访者说出与采访内容有关的信息并适当加以评论即可。因此当被采访者叙述重点时,采访者要做的就是倾听和适当提示。当然,也不能忽视现场调控和话题把握。
参考文献:
[1]赵玉涛.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的出镜记者[J].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7).
[2]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版.
电视新闻记者出镜 篇3
关键词:电视出镜记者;问题;建议
一、当前我国出镜记者存在的问题
1.为出镜而出镜,与画面内容重复,缺乏现场感
记者出镜首先要向观众介绍画面表现不利的事实,例如一个事件的背景、成因、预测相关的数字等等。而国内某省台记者在出镜时有这样一段话:“各位观众,这里是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联盟总部,为期两天欧盟会议今天在这里召开,与会代表将讨论通过第一部欧洲宪法。”随后,镜头转为会场各欧洲首脑一起讨论的画面,并配以新华社通稿的解说。在这样一条新闻中,画面和解说完全能够反映记者出镜那一段话的内容,由此看来,记者的出镜只是画面内容的重复说明,交代一下时间、地点、事件,仅此而已。而如果出镜记者不说这些,而是介绍会议召开的背景、预测会议取得的成果、采访一些欧洲首脑,那么不仅丰富了整个新闻的内容,还达到了记者出镜的效果。其次要完善画面的报道,帮助画面使信息更加形象可感。例如央视记者水均益在出镜报道一座塌方的大桥时,为了使观众更直观地感受桥与地面之间距离之近,他亲自站在桥下,告诉观众:“我身高将近1米八,站在这里头顶即将和桥挨在一起。”倘若没有这样的出镜,单从画面来看,观众很难清楚地判断桥和地面的距离是有两米还是三米,而出镜记者的亲力亲为将数字更加地具体化、形象化了。出镜记者作为新闻事件的见证人,理应给观众身临其境之感,但是经常有记者出镜竟说些官话、套话。
2.新闻现场判断力的缺失
一个新闻事件是多个不同事实方面的集合,而将其中最有价值的事实筛选出来则是出镜记者的首要职责,一味搞“有闻必录”、“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重点主次的报道最终丧失的是媒介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而对于电视媒体的出镜记者来说,其选择的新闻事实除了要符合大政方针、自身媒体定位、新闻价值、社会影响以外,还要优先选择那些适用于电视媒体传播的事实内容。而且,随着公民民主意识的提高和技术门槛的降低,公民记者应运而生。不少公民通过家用摄像机、甚至是手机等拍摄工具,将所见所闻拍摄下来,并通过网络上传成为信息的传递者,甚至有不少新闻是通过这样的方式首先公诸于众的。然而公民记者的缺限就在于缺乏对信息的过滤和筛选,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致使一些无关紧要甚至是庸俗低下的内容占用了有限的媒体空间,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少记者由于自身能力不够或是工作态度不端正,进入新闻现场后手忙脚乱、手足无措,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事实而头脑一片混乱,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
3.对自身情感缺乏把握
人都有喜怒衰乐,身为记者亦是如此。然而出镜记者在镜头前展现的不只是普通人,还是职业人。作为职业人,就必须表现出职业人的素养。我们经常看到两种情况:一种是出镜记者过度沉溺于气氛而难以自拔,和采访对象同悲欢、共忧乐,忘了自身的采访任务,不能捕捉到实用的信息。那么这样的电视新闻更像是一种表演,更多的也只是情感上的渲泄,而出镜记者恐怕也只能称其为演员了。另一种情况则恰恰相反:一些出镜记者往往以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形象出现在新闻现场,报道任务新闻都表现出冷漠的态度。这种表面无情的形象只会影响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情感交流,造成双方心理上的疏远。
二、强化出镜记者素质的对策
1.加强专业化趋势
相对于受众的分众化趋势而言,出镜记者的专业化已然成为大势所趋。尽管知识渊博是对每个记者的要求,但讲求某一领域、某一行业的精细是对未来出镜记者的一项要求。从目前各家电视台来看,受众的分众化促使了频道专业化的成型。如央视的则经频道、体育频道、军事农业频道等,而一些省级甚至是市级电视台也在做频道的分化。可以说,频道的分化是记者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也是对记者专业化发展的要求。记者除了要求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外,还要对某一领域作深入的了解甚至是研究,可以说这样的记者也可以称得上是专家了。那么对于出镜记者而言,在镜头前表现的不仅是专业的素养,还应该具有“专家”的素养。这样,记者采访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才能与采访对象深入地交流,才不会因为让采访对象觉得记者是门外汉吃闭门羹。
2.加强国际化趋势
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和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崛起有目共睹,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已是大家的共识。而新闻传播作为中国与世界交往的桥梁和窗口,也越发显示出国际化的倾向,出国采访越来越多。那么对于出镜记者来讲,也要适应这一趋势,培养自身素质。
记者首先要掌握一门或几门外语。这样,记者能够很好地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增强新闻采访的效果。因为有翻译的介入会影响记者与采访对象直接的感情交流,造成一种心理上的距离感。其次记者到一地采访之前,要做好功课,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尚且有自己的风俗传统,更何况世界各地那么多国家,各国的礼仪文化都不尽相同。倘若记者不了解这些,很可能与采访对象之间产生误会,造成心理上的隔阂和疏远,给采访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重大采访。
3.正确对待来自第四媒体的影响
第四媒体通常指的是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他们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成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并且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网络时代的到来和3G技术的支撑促使出镜记者或以与观众直接进行对话和交流。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年龄的人都可以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向记者提问,或者参与讨论,形成即时的互动。这样一来就打破了单向度传播的不足,可以说是将社区论坛的形式搬上了荧屏。
4.采用出镜记者中心制
电视新闻记者出镜方法分析与探讨 篇4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记者,出境方法
出镜报道是电视新闻的一种报道方式, 在这种方式中, 记者会亲自出现在新闻现场, 直接将正处于发生状态的新闻事件口头播报给观众, 此时的记者同时身兼目击者、参与者、采访者三重身份。作为一种有别于字幕和解说词的电视新闻要素, 新闻记者的出镜是非常常见的, 并且视应用细节的不同, 会产生各异的细节特点。
1 记者出镜对电视新闻的优化作用
1.1 对新闻真实度的优化作用
令身在现场的记者于新闻播报中出镜是一种视角的切换与过度, 能更好的连接起新闻信息与观众, 使观众能够理解到报道有多么真实可信。
1.2 对新闻现场感的优化作用
新闻本身具有很强的即时性, 体现这种即时性的最好方式就是增强其现场感。记者在新闻现场的出镜能令观众产生一种同步感与代入感, 极大地增强现场感观, 使他们体会到新闻在某处正实际发生。
1.3 对新闻理解性的优化作用
记者在新闻中出镜可以亲口讲述自身经历, 配合现场画面, 对一些画面无法表现的部分加以解释, 令观众眼中的新闻现场更加立体化。这种报道方式比单纯的镜头画面更易于被人理解。
1.4 对新闻条理化的优化作用
新闻记者身处现场, 能够对一些提问和采访进行很好的操控, 令整个新闻播报的流程更富于条理。该功用对出镜记者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 记者要有足够的现场掌控力与应变能力, 才能令这种逻辑组织作用发挥出来, 使现场报道不至于导致混乱。
2 记者出镜所产生的常见问题
2.1 结构安排问题
许多记者在出镜时为了省事会犯上模式单一的毛病, 而且不考虑与演播室的配合, 重复介绍事发的时间、地点等要素。这种情况不仅浪费时间, 而且定式与重复都容易让观众产生厌烦。
2.2 语言冲突问题
有些记者在出镜报道期间对语言的运用有很大问题, 没有考虑到报道背景, 忽视镜头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用语言描述观众一目了然的场景, 这种出镜报道不但缺乏必要性, 而且容易令观众不耐烦, 完全丧失了记者出现在镜头中的价值与功用。
2.3 理解困难问题
部分记者对出镜会做大量的准备, 但方向却往往有所偏颇, 只注重了专业性与流畅性, 忽视了观众的理解问题。在现场进行过度专业化的报道, 不仅破坏现场气氛, 而且令观众如坠云雾, 完全不能理解记者在说什么。这种报道方式不用出镜亦能进行, 令出镜的意义完全丧失了。
3 记者出镜所应用的有效方法
3.1 对比在记者出镜中的应用
对比是一种非常直观的表现手法, 尤其是在视觉效果强烈的记者出镜中, 具有很鲜明的表现特点。能够令新闻事件的播报立体化、多方位化。通过利用可以展现给观众的视觉参照物, 记者能够将自己的现场感受很好地传达给观众。因为现场的情况往往是观众所不熟悉的, 而选择的参照物往往是观众所熟悉的, 通过双向的对比就能令观众眼中的模糊概念变得形象、具体。这种出镜技巧在气象和环境相关的电视新闻中较为常用。
3.2 体验在记者出镜中的应用
体验是一种主观感受, 是一种记者与观众的感受交流。通过记者代为执行某些操作, 并将执行后的主观感观第一时间直接告知观众, 可以让观众对该操作的优劣、特点等有一个观念和感受上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 观众除了对新闻现场的客观了解外, 更可以体会到现场人员的主观感受, 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令新闻更加鲜活。
3.3 演示在记者出镜中的应用
该种运用方式能在某些新兴事物或发明的介绍类新闻中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主要应用于各种人们难以理解或不熟悉事物的播报中。记者在镜头中结合说明, 实际演示播报事物的操作, 就能直观地展示出这种观众之前完全不了解的事物的功用、特征、使用方法、运作特点等, 便于观众理解的同时, 也非常新鲜有趣。
3.4 细节在记者出镜中的应用
新闻镜头受限于视角, 捕捉的范围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 记者为了令信息能以更高的效率进行传递, 就要注意选择出镜事物, 借助一些微小的细节将关键信息扩大化, 令所播新闻的特点能够凸显出来, 既增强表现效果, 又增加感染力。该种手法特别适用于某些大型事故、重大场面的播报。因为这些新闻要表现的事物往往较大或较为复杂, 所以在画面的表现上具有一定的困难, 这时细节的运用能够为观众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令观众从一个别致的角度对事物的全貌有所了解。
3.5 感观在记者出镜中的应用
许多记者在新闻出镜时往往忽视视觉和听觉以外的感观作用, 认为这之外的感观无法透过镜头传递给观众, 所以没必要花费心思, 但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观众虽然不在现场, 在嗅觉、触觉上没有直观感受, 但并不等于对这些感观现象没有认识。出镜的记者只要适当运用语言, 就能令观众对无法透过屏幕感受到的感观效果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这个认识会迅速与视听感受相结合, 令观众的临场感和感知认识成倍上升。
4 结论
新闻现场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 视报道情况与报道条件的变化, 最有效的报道手法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因此记者出镜这一手法虽然适性很强, 但也不是万能的。相关的新闻工作者要根据实际经验, 谨慎选择出镜与否, 并对常用的出镜方法和出镜技巧有所了解, 这样才能在实际出镜时选择最恰当的方法令报道效果最大化。此外, 也不能过于死板, 要以开放灵活的思维观察出镜现场,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实际的出镜进行适当的创新。结合有章法的经验和创新的思维, 这样才能令出镜方法的运用更加炉火纯青。
参考文献
[1]朱平.出镜记者失当现象及矫正方法[J].视听界, 2009 (4) .
[2]宋晓阳.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指南[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8.
[3]孟爱峰.试析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J].中国科教博览, 2010 (9) .
浅谈记者如何做好出镜报道 篇5
出镜记者是伴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而产生的,是电视新闻行业内部分工细化的产物。同时日益复杂的新闻现场迫使我们的记者频频出镜以满足电视受众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应该承认的是记者出镜报道时既要顾及镜头又要对新闻事实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心理压力很大。电视记者频频出镜,以叙述者、提问者等多种身份,越来越多的起到串联新闻的作用,而记者在新闻中的出镜报道也逐渐在新闻报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记者的事实判断力的形成源于对新闻背景的翔实把握以及对现场信息的瞬息捕捉这两者缺一不可。而记者对事实的价值判断力的形成则需要在准确的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具备超凡的洞察力。目前许多出镜记者都是由普通记者或主持人转变而来,但并不是所有的主持人和记者都能优秀的完成新闻处境的各种任务,出镜记者不但要具备对新闻事件、新闻现场的挖掘能力和控制能力,也要有较好的提问技巧和问题的提炼能力,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是为新闻增光添彩,而一些出镜记者由于缺乏对现场的控制与把握能力,表现往往令人大失所望,最后致使新闻事件本身的特色消失殆尽,令人遗憾。
首先,出镜记者要做好现场报道事前都要做好充沛的准备,即便是面对突发事情,也要以最快的速度做好准备工作。现场报道准备决不是事前想像似的拟好稿子,到现场去变相地播读给听众听,而是要事前理解行将发作的新闻的背景、环境、人物、内容。而这也要求记者能够观察现场,擅抓细节出镜。出镜记者身处新闻现场,要学会观
察整体局面和事实状况,观察现场的细节,细节是最有说服力的。同样是出镜记者,因为不同的新闻观察能力,就会带来不同的宣传效果。其次,出镜记者除了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外,还应该有较强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记者要对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新闻现场及结果进行概括描述,甚至要展开即时的评述,不仅要说出来,而且要说得明白,说得流畅,同时引导观众去看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东西,其内容不能脱离现场和事件本身。这就要求出镜记者必须具备发现报道线索的新闻捕捉能力、快速整合新闻信息的能力、积极洽当的镜头前表现力和流畅、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想实现报道的流畅,记者在平时报道中应尽量采用提纲+腹稿的形式,抓要点,然后口头复述几次,加深记忆。不要背诵稿件,因为记者在写稿时容易使用复句,而口语表达多用单句。平时多做“说”的练习和丰富词汇的练习以加快语言编码的迅捷性。
最后,作为一名记者,工作任务就是采访。出镜记者在采访当中的角色就是一个问询者、探询者,提问几乎就是采访的实质。在西方的新闻学里,提问就是采访最核心的内容。他们把掌握提问的技巧看作一个记者最重要的业务能力。因此,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个意义上去定义,一个会提问的记者就是一个好记者。面对复杂的新闻事件,需要记者提前做好准备。首先记者要把新闻事件做一番了解,翻阅大量文字资料,向知情人了解被采访对象的背景情况,其次做设计好采访提纲,根据新闻事件,动笔把要提问的内容事先写下来,在采访现场,根据现场事件变化和采访对象的回答随时增减、改动所提问题,向更深层次挖掘,从而得到有价值的回答。总之,电视记者出镜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好的新闻节目需要优秀的出镜记者,好的新闻节目造就优秀的出镜记者。在当今信息时代,媒体间的竞争已经不单纯是新闻本身价值含量的竞争,它更体现于媒体综合实力的较量。记者作为媒体的主力军,他们体现“我在现场”能力的强弱,被看作是衡量媒体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对于实力和发展相对滞后的县区级电视台来说,培养优秀的出镜记者势在必行。出镜记者只需从以上几个方面下功夫,不时进步本身综合素养和才能,播送新闻现场报道一定会做得绘声绘色,也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
在新闻报道中,记者除了要有包含以上几点内容的、丰富成熟的报道方式,还要能够在不同的新闻事件现场,自如的控制、适当发挥自身的报道情绪。我们知道,出镜记者并不是一个简单机械的劳动者,在通常的采访中,出镜记者往往是以双重身份出现的,一个是个性的我、一个是职业的我。个性的我就要求在采访中具备常人的常态,随情而动;职业的我要求记者的情感发生始终围绕采访主题,不可以让其恣意蔓延影响采访进程和新闻判断,我们在反复扮演这两个角色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对角色控制的力度与时机。而一旦缺乏对自身情感的把握能力,往往会使采访走向两个极端。一方面容易受现场情绪的感染,不能从新闻事件本身的影响中脱离出来,从而成为客观的媒体人。另一个是把自己置身事外,情感冷漠,不管现场气氛如何,从而容易使新闻采访停留在前层面上。而要想使新闻更加能够感染观众,出镜记者就必须首先要能感染自己,这就要求在现场的语言表述
记者出镜要“画龙点睛” 篇6
【关键词】出镜记者 现场报道 敏锐观察 知识积累
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新闻记者首先直接通过荧屏向观众报告新闻。近20年的时间,越来越多的出镜记者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笔者踏入新闻行业有6年的时间,从最初在镜头前的紧张背词,到如今逐渐知道了该如何在新闻现场发现、表述和传播。作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初探者”,笔者结合实践中的经验探讨如何做好出镜记者。
一、不做“画蛇添足”的出镜
出镜记者是新闻事实的传达者、现场细节的发现者、关键人物的采访者、事件的评论者。从传达新闻事实到发现现场细节,从采访关键人物到最后对事件的评论,这都是出镜记者在现场需要做的事情。现场报道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鸡肋式出镜
这类出镜只注重形式,无视出镜效果。打开电视,越来越多年轻靓丽的身影出现在新闻现场,手拿话筒,口齿伶俐、字正腔圆的播报着正在或刚刚发生的事情。他们是出镜记者,其中不少还是主持人。他们的报道,有的就像是新闻的口播,就是把播音员在演播室内的台词,搬到了室外新闻现场,起到报幕员作用。这样的现场报道就好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
例如,某市一大桥仪式上,记者以大桥为背景,在现场说到,观众朋友,这里是某某大桥通车仪式现场,该项目总投资多少钱,施工工期多长时间,建成后将给两岸人民带来极大的方便。这样的报道没有现场感,如走马观花。如果记者能够参与进去,步行或者乘车通过大桥,计算通行时间,然后再采访当地居民过去过河需要的时间,通过对比,大桥发挥的作用就表述明白了。
2、照片式出镜
此类出镜只注意镜头,不观察现场。一些地方台由于优秀出镜记者的缺乏,许多出镜现场都是由节目主持人代替。主持人固然普通话要好一些,但是由于长期的镜头前播音,注重着装、声音,但缺乏现场感。许多出镜记者在镜头前一动不动,就好像等着相机给他拍照一样,这种照片式出镜,自然很难给电视观众带来现场感,更难以在现场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点。
3、唠叨式出镜
唠叨式出镜只有信息,没有态度。在做关于某一现象报道的时候,记者把自己要说的词说完了,只强调问题的重要性,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这其实也是对记者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记者在现场对事件进行点评,亮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不该出镜的出镜
不该出镜的出镜只注重报道行为,无视新闻报道伦理。有些场合,记者不合时宜的出镜,会给观众带来不舒服的感觉。在一次事故新闻的追踪报道中,某记者在重症患者的病房,非常大声的进行现场报道,甚至采访正在为病人会诊的医生,画面中还出现了病人的面孔。这种报道就是无视新闻报道伦理,这种关乎生命的现场,记者根本就不应该进入。
二、出镜体现记者的综合实力
电视新闻竞争比拼的是时效性,比拼的是记者现场报道的实力。现场报道是出镜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摄像机,以采访者、目击者或者参与者的身份做出图像报道。报道以生动的画面、真实的声响、丰富的表现力、巨大的吸引力和强烈的感染力,使观众如临其境。
谁能做出镜记者?这个人首先形象要不错,普通话至少让人能听得懂,满口方言的报道,受众面太窄;在现场有发现能力,知道如何利用画面展现现场;会采访,知道遇到突发事件应如何应对;善于观察,知道在某一具体事件中,观众到底想知道什么;会表达,知道在镜头前如何让观众喜欢看自己身在的现场。
究竟怎样的现场报道,才是出色的现场报道,什么样的出镜记者才是观众喜欢的出镜记者呢?2008年5月12日,当汶川大地震的灾难瞬间降临的时候,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泉灵的现场报道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从海拔五千多米的珠峰,直接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县,成为第一个深入灾区的央视女主播。她的报道以细致入微、敏锐观察取胜,讲故事生动感人,点评具体独到,体现了一名记者的不凡实力。
三、做“画龙点睛”的出镜
西方电视新闻界有个习惯,凡是适合出镜的新闻,绝不采用其他形式去报道。“出镜记者”一词本身就是个舶来品,英文“出镜记者”直译过来就是:上镜的通讯员和现场记者。从字面上看,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是要出镜头,二是要准确报道新闻事实。但归根到底,出镜的最高追求是观众爱看、愿意看。
1、弄清报道的是什么
不同的新闻有不同的出镜方式和理由。我们所做的新闻大致分为4种:车祸、起火、坍塌、燃气泄露、城区积水等城市动态;公安、城建、工商、质检、物价等常规报道;领导活动、党政会议、新闻发布、听证会等时政新闻;洪水、干旱、地震、沉船、矿难等灾难事故。首先要辨明所报道的新闻属于哪一种,做符合新闻定位的出镜。
如突发新闻的出镜,就需要还原现场,看见什么说什么,有的放矢抓细节,多用动词,方位词,适当使用名词,切忌使用很、非常等形容词;而灾难报道需要以人为本,发现鲜活的现场,感人的细节,动情的故事,选择报道的小切口,报道灾难本身、现场救援和灾后重建等;还有一些新闻,比如主题平淡的一般性会议,总结式典型报道等就不需要记者出镜。
2、“眼鼻口耳”总动员
电视媒体是只能看、只能听、不能闻、不能摸的媒体,而记者在现场能看、能听、能闻、能摸,所以记者应把在现场的感触说出来,调动各种感官系统,以弥补有声语言信息传达的缺憾。如现场看到最清晰的、听到最多的、闻到了什么、给你印象最深的等等,这样的现场出镜,能给观众带来直观的感受。如某记者在动物园做一条关于熊猫的新闻时,饲养员正拿着一瓶熊猫最爱吃的东西,却卖了个关子,不告诉记者是什么。为了探明真相,那位可爱的出镜记者,就现场尝了一口,然后知道原来是蜂蜜,熊猫也爱吃甜食。这样的出镜,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语言表达要有张力
以恰当的方式,贴切的语言,告诉观众发生了什么。语言的表达要有张力,敢停敢放、虚实、强弱、高低、快慢相结合。报道的节奏要随着事件的发展变化而有快有慢,有强有弱,有高有低,抑扬顿挫,爱憎分明。这样,报道才能以情感人,引起观众情感共鸣。
4、依托现场细节
现场报道之所以观众爱看,是因为人物声音、画面和新闻现场同步播出,未经过后期编辑加工,原汁原味。所以记者在出境时候,要善于利用现场,尽量依托现场的细节、道具、背景、人群等。如:在唐家山堰塞湖,一般记者报道容易用数字展现,“底下将近3米,高度将近2.5米。”白岩松的方式是,“我现在身高是1.79米,我给大家演示一下”。这样就给观众带来强烈的现场感、参与感和真实感。
5、知识积累至关重要
一条好的现场报道应该描述细致、条理清晰、内容丰富。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即席发挥的口语表达能力,而这些都是以丰富的知识积累为基础。“神六”“神七”的报道中,我们看到的是张泉灵在发射基地流畅的现场报道。其实早在三年前,她在一次去美国出差的机会中特地自费去了肯尼迪航天中心,那时的她就开始为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报道做准备了。□
(作者单位:亳州广播电视台)
责编:姚少宝
电视记者出镜采访的技巧 篇7
电职业特征时, 往往都会认为他们是吃开口饭的。开口有两种功能, 一是“说”, 二是“问”。随着电视性的国际化需要视节目发展中对, 许多电视记者现场感和纪实记头前发把“说”挥得淋和“问”漓尽致的看家。比如中央本领在镜者电一调视档台查》深, 度时在1调长499查56年类分5节钟月目, 每17—日——周推《一出新期的闻, 出播出十几□泛的影响。年来其特, 点是记者始终贯在群众中有着广镜%的形式李穿于整, 探寻事实真个节目之中, 相以。调查采访从《新闻采倩、王志辉调查》最, 到后来渐次成熟的柴初一代的出镜记者董访静电视、新视闻孙记的宝者印, 标、已杆杨经人春成物等为。, 这今他天们些中大优国胆秀电地的的一见证人的身份在现场直根据新闻事件的现场价值, 接采以第技引访、评论导性增, 强使, 时效性提高。新闻报道的纪但是实感、, 巧由性想于和在出随镜镜机头采性前, 面访因带“潇此有, 洒很电自强视如的记”突者也发要非
易事。下面, 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 总结几点出镜采访的心得。
深入细致地摸清新闻事实是做好出镜准备的第一步。对于出镜的电视记者来说, 尤其是做一些深度的调查类节目, 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临阵磨枪、仓促上阵只能打败仗。笔者在洛阳电视台的新闻调查栏目《新闻报告》做出镜记者四年, 对这一点深有体会。由于选题的典型性、事件发展的复杂性和求证采访的需要, 我们每期节目的采访对象都不下七八个人, 因此, 根本不是手拿话筒三言两语就能把采访做完的。如果想利用正在发生的新闻现场, 把采访一次性做到位, 在开机之前就需要提前做好各种准备, 包括大量的案头工作、前期采访、设计采访提纲、罗列可能涉及的采访人名单、向知情人了解被采访对象的情况等, 甚至还要挖掘一些能够打开采访对象情感闸门的小道具, 比如一封信、一张老照片、一件小礼物等。只有在开机之前做好充分、充足的准备工作, 我们在新闻现场才能做到从容不迫。
在突发和随机的新闻事件中, 出镜记者要能够驾驭全局, 冷静而迅速地提炼出镜角度。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的采访和评论, 并不是简单地罗列和描述, 而是有角度、有取舍的。有些新闻事件是突发的, 而新闻现场又是转瞬即逝的, 这时, 就需要记者在现场以最快的速度, 迅速选好角度, 在心中一旦现场失去了, 便会由于缺少了求证的关键环节和人物, 而影响节目质量。因此, 敏锐、理性是出镜记者的第二个基本素质, 这种采访的“感应”, 需要平时大量的业务积累。
出镜采访的过程要敢于作评论, 要能够打动观众。许多电视新闻节目的出镜记者, 无论采用哪一种出镜方式, 基本上都是在讲事实, 很少能够看到评论的语言。为什么只罗列时间、地点和事件, 而不去分析产生的原因、背景, 乃至有可能发展的几个方向呢?观众更想知道的是, 究竟是什么原因、是谁导致了事件的发生?要知道其背后的情况, 而不仅仅只是结果。在这一点上, 《新闻调查》栏目则实现了中国电视“走向调查和评论”的华丽转身。该栏目推行的主题性调查, 以改革开放的大主题来观照社会现象, 结合老百姓关心的问题, 由出镜记者进行理性探讨和思考。在结构上, 呈现出鲜明的三段论特点, 就是出现了什么问题, 原因是什么, 如何解决。
但是, 这并不表示出镜的电视记者要“逢事必论”, 把自己放到法官的位子上, 更不能指手画脚, 咄咄逼人。作为一名成熟的出镜记者, 要有平衡意识, 让事件中的冲突双方和不同的利益集团有同等的发言机会, 让评论在时机需要的时候适时出现。
“说”和“问”要在重视客观事实的基础上, 重视文采。对于电视新闻报道来说, 出镜记者的语言表现尤为重要, 他既是调查行为的主体, 同时也是一个节目的结构元素, 他是调查行为的实施者、调查过程的呈现者, 也是栏目的外化标志和品牌形象。每一期节目记录和展示的, 实际上是出镜记者如何进入事实本身、一步步获取真相的过程, 实际是在“拍摄记者自己”。
笔者曾经看到过一个关于戴安娜王妃葬礼的报道, 虽然已经过去多年, 但仍然记忆犹新。画面上, 车队在行进, 人们纷纷抛撒鲜花, 记者在现场这样说:“这是戴安娜王妃最后一次穿街而过, 这条路充满花香, 通往他们家族的墓地。在那儿, 将安息着最受关注的名人, 她也将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诗一样的表达, 怎么会不打动观众呢?
要树立良好的荧屏形象。虽然电视记者不同于专业的主持人, 不必刻意包装, 但也要依据新闻报道的需要, 有意识地把相貌、仪表、语言等外在美, 与品德、情操、智慧等内在美有机结合起来, 让真情实感自然流露, 给观众以美感、亲切感和信任感。
《新闻调查》栏目运行了十几年, 它的历任出镜记者都是出色并且各具特色的。比如在《运城渗灌工程》节目里的记者王利芬, 从蓄水池的地上拔出塞着木头的水管, 揭开渗灌过程的造假真相;《死亡名单》中的记者曲长缨, 在太平间核实死亡人员名单, 发现被隐瞒的死难矿工;等等。这些出镜记者都用他们自然、睿智、机敏的职业气质, 吸引了电视观众, 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出镜记者。
记者出镜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 篇8
1. 电视新闻中记者出镜的重要作用分析
在电视新闻报道工作中, 记者的出镜对于整个电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真实感和时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具体来说,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具有亲切而又真实的作用
电视新闻的报道, 主要采取画面与解说相互配合的方式, 并通过叙述进行新闻的播报, 这就使得广大电视观众出现视觉疲劳, 出镜记者面对广大电视观众介绍新闻现场事件, 才能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从而将其亲切而又真实的作用发挥出来。究其根源, 主要是出镜记者对现场出现的情况直接口述出来, 且电视镜头随着记者的报道迅速转入新闻事件的现场, 加上记者通过对当事人的报道, 从而使得观众更好地感受现场的真实情况, 既能提高新闻的真实度, 也能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 例如在汶川大地震中, 很多中外记者都赶赴现场进行报道, 直接将地震现场的情况真实地传达给观众, 观众在感受地震给我们带来伤害的同时, 在记者的号召下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汶川地震给我带来的伤痛之所以得到有效的减轻, 以及灾区恢复重建的速度之快, 主要是因为记者在电视新闻报道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1) 。
1.2 给观众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新闻事件的报道主要源于出镜记者的报道, 因而其往往是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和发现者。在新闻现场进行报道时, 记者能随着事件的发展而多次出镜, 给观众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从而提高新闻的可视性和可信度, 例如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报道现场, 很多新闻记者都采用了这一出镜的方式, 在赛前和赛后及时出镜, 采访运动员和观众, 提高了报道的现场感, 给广大电视观众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刘翔因伤退赛时, 记者对刘翔教练进行采访的场景, 观众迫切地希望知道, 刘翔出现了什么问题, 全国的电视观众与所有现场观众的心纠在了一起, 这实际就是记者通过出镜报道给观众带来的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1.3 提高新闻深度, 深度理解报道的内容
在记者出镜过程中, 新闻报道主要是口述为主, 而这一方式就能引导电视观众更好地掌握新闻事件的发展和变化的情况, 尤其是新闻报道随着记者采访的深入, 将记者注意到的细节在报道中体现出来, 更好地掌握新闻的真实情况, 深度理解报道的内容, 从而更好地提高新闻的真实性。例如, 在温州动车事故报道中, 大量的出镜记者在现场进行了真实的报道, 但是由于一些网络谣言的散布, 其中以秦火火为首的网络推手宣称, “铁道部向动车事故中意大利遇难者协议赔偿3000万欧元 (折合人民币接近两亿元) 。”此举引发了国民的愤恨, 而新闻出镜记者经过对其不断深入的报道, 直到2014年的4月, 通过新闻的持续报道, 彻底粉碎了谣言, 这极大地提高了新闻的真实性, 同时也更好地将新闻报道的作用发挥了出来 (2) 。
2. 出镜记者在电视新闻报道中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对电视新闻中记者出镜的重要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出镜就能达到这些效果, 所以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2.1 有取舍的出镜
由于记者出镜主要适用于突发性的事件和动态的新闻之中, 而非事件性的新闻, 就不是很符合记者出镜报道, 因而对于发生时间较短和时间与空间较为集中且事件的进程能有效吸引观众的新闻现场, 出镜记者应抓准时机快速出镜做现场报道, 当然也可以采取全程现场出镜的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 但是对于非事件性的新闻报道, 则一般不出镜。
2.2 科学合理地掌握出镜的时机
一些新闻事件, 当记者到达现场时事件往往已经发生, 所以记者在现场报道中必须科学合理地掌握出镜的时机, 从而确保事件的发展随着记者的出镜报道同步进行, 并及时做好新闻现场的解说, 加强对新闻现场当事人的采访。
2.3 选择合适的现场出镜
电视记者出镜时一定选择合适的现场, 突发性事件新闻中的记者一定要在事件现场出镜, 但对于一些不太适宜出镜的现场 (如扫黄、吸毒现场) 可以有选择性地替代。记者采访相关当事人时, 选择的采访背景一定要与采访内容相搭配, 比如采访农技人员就应在田间地头出镜, 采访学术专家则在实验室或书房里更为合适。
3. 结语
综上所述, 对记者出镜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进行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出镜记者, 必须充分意识到自身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作用, 但是在出镜报道中应掌握一定的技巧, 在出镜有取舍的基础上, 科学合理地掌握出镜的时机, 并选择合适的现场出镜, 才能更好地将自身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发挥出来, 从而更好地提高电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有效性。
注释
11 张蕊.浅谈出镜记者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J].理论界, 2010, 04 :155-156.
浅谈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现场把握 篇9
一、电视新闻出镜记者应具备较强口语表达能力
出镜记者是指在新闻现场、在镜头中进行新闻采访、事件转述、信息传达和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总称。可见电视出镜记者和主持人一样, 在电视新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电视记者要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表述新闻事实本身, 以实现与观众或采访对象之间的沟通交流。记者在事件现场所作的报道要想做到准确表达, 有新闻价值, 就需要记者首先做好前期准备, 对新闻事件有个初步了解。再把要提出的问题整理好, 以备不时之需。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采访看似简单, 其实需要记者有较强的驾御语言的能力, 并且能够准确地提炼新闻主题并清晰地加以表达。这种表达就是声音与神态的有机结合, 要求电视出镜记者不仅有声语言流畅自然, 有节奏感, 表情、手势、动作、姿态都要做到恰到好处, 不做作。电视记者出镜时间不宜过长、所以这就要求记者在最短的时间内, 表达出最重要的、含金量最好的信息, 否则转瞬即逝, 无法修改。目前, 我国一条电视新闻的平均长度在2分钟左右, 记者必须利用这短短的两分钟进行现场报道、采访, 最终把信息真实、生动、客观地传播出去, 如果电视出镜记者不具备这种能力, 那么就不能把电视新闻做得既简短又好看。
二、电视出镜记者应做到反应迅速
出镜记者要在屏幕上“出声露面”, 着力培养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除了要具备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 还要根据新闻现场发生的变化及时进行评述, 反应迅速, 保证在现场说的话能直接用到节目中。在现场进行采访时, 随时都可能发生突发情况, 这就要求记者具备随机应变, 反应迅速的能力, 这样才能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从容把握全局。央视《新闻调查》记者柴静, 是我最欣赏的一位出镜记者。她曾经写过一本书叫《看见》, 里面用最真挚的笔触描写了她采访过程的点滴, 很有共鸣。一个个小细节都不难看出柴静作为一名出镜记者, 她在新闻现场对新闻事件的把握有多到位。她的随机应变能力也来源于平时工作和生活的积累。同样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拜读后很有感触, 认识到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电视出镜记者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快速的应变能力, 镇定自如, 这种随机应变能力是作为一名出镜记者必备的。
三、电视出镜记者的现场把握
出镜记者要在新闻事件现场迅速准确的选择新闻事实和新闻人物, 所以就要求记者对现场有充分的了解, 以便在整个采访活动中做到准确驾驭。在出镜当中的有声语言表达要注意语句的停顿、节奏、语气、语态等等, 语速过快容易使得电视机前的受众产生心理压力, 还可能造成信息的丢失。对于重要的信息, 出境记者要适当的加重语气, 以强调需要受众接受的信息。另外, 出镜记者在面对镜头和事件现场要保持镇定, 切勿慌乱或者过度紧张, 避免出镜时出现语无伦次, 大脑空白的现象。出镜记者还要时刻把握现场的细节。都说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是新闻现场报道的亮点, 所以出镜记者对于现场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现场反应力。
以上关于电视出镜记者的现场把握是笔者工作十几年总结出的点滴经验, 如何真正的把现场报道做好, 想必每个出镜记者也都是各有特色。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继续学习, 不断总结经验, 做一名像柴静那样优秀的出镜记者。
摘要:如今, 电视新闻形式层出不穷, 一档电视新闻是否办得成功,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本身的价值含量, 而这种价值又多数由传播者来挖掘, 来体现。在一档电视新闻栏目里, 最大的看点多数是新闻现场部分。而作为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 出镜记者的现场把握会直接影响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的效果, 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准确地发挥电视新闻及时、客观、真实、有效的传播特点, 出镜记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业务素养, 把握好现场事态, 作为一根主线, 牵引着受众去看、去想、去体会;应该把自己融入到整个新闻事件之中, 用心体验, 用心用眼用脑去捕捉细节。这样, 真实、生动的报道才会有力呈现出来。
电视现场报道与出镜记者 篇10
一、出镜记者要有较强的新闻现场判断能力
新闻媒体作为党的喉舌, 舆论导向必须正确。报道现场中会出现各种复杂的情况, 出镜记者要具备很强的辨识能力, 对于哪些能报道, 哪些不能报道必须有个很明确的判断。在纷繁复杂的事件中能快速地抓住事物的本质, 抓住新闻点, 这样报道才有分量。出镜记者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要口吃伶俐, 有过硬的组织语言能力。出镜记者在开始录制电视新闻之前, 要做足“功课”, 要了解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 或者是采访对象的相关专业领域知识, 这样才能在变化多端的新闻事件现场, 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出镜记者在采访前必须要做好功课, 针对具体对象、具体活动都要有准备。一般不需要事先写好完整的稿子, 然后再出现场一字不差地背出来, 这样容易死板, 失去了现场报道的真实性。通常事先有个叙述的大概提纲, 出现场时再根据现场情况, 用口语化的形式来描述现场, 挥洒自如, 一气呵成, 这样观众才能感受到镜头后充满真实性和可变性的精彩报道。
二、出镜记者要具有驾驭现场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我们有些出镜记者本身不了解现场报道的真正含义, 只是出于形式的需要, 为了出镜而出镜, 为了现场而现场, 套用万能的语言, 做一个开头介绍, 然后人就此消失, 声音画面不再出现。这样就完全不能起到捕捉新闻“点”, 连接事件的脉络的作用。我们如果只认为电视现场报道就是“记者出镜+现场画面”, 那么就是对它的误解, 就出现了声、画“两张皮”的现象, 这样的现场报道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现场报道的事件、信息、资料借助记者的出镜贯穿整个节目, 做到记者出镜、事件采访和解说一气呵成, 让事件中的真人、真事、真情通过记者的活动与观众面对面。例如我们频道的《美丽乡村行》的系列报道中, 通过出镜记者在乡村的走访, 亲身讲述所看见的事情、村民介绍身边发生的故事、相关负责人对一些事件的讲解, 呈现给我们多样化的乡村生活形态。我们在采访时不知道会遇见什么人或事, 许多情况都超出我们的预想, 这时候出镜记者要具备驾驭现场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在采访时要根据现场的实际状况作出采访报道思路的调整, 要对现场全盘了解, 对事件和采访对象进行重点分析, 做到心中有数, 才能抓住高品质的现场报道。
三、自身情感的把握能力
一般来讲, 出镜记者走进现场, 特别是一些重大的事件现场, 情感是很容易产生的, 因为他看到了报道现场事件的情形, 听到了现场的声音, 闻到了现场的味道, 这些都来得直接, 刺激着记者的神经, 此刻出镜记者自身情感把握失准往往使采访走向极端, 沉迷在现场气氛中, 或欣喜若狂或是悲愤不已, 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过于“入场”。要么出镜记者过于“出场”, 完全置身事外, 无论发生什么事件, 不管现场气氛什么样, 总是面无表情、无动于衷。这些情况都是职业素养不成熟的表现, 我们在采访中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感, 以更恰当的方式, 更贴切的语言告诉观众发生了什么事情。
四、出镜记者屏幕形象和自我表现能力
电视现场报道除了语言、画面、文字外, 外景记者的身体动作、着装等也都能表达一些信息。例如, 在一些灾难事件报道中, 现场一片凄凉, 而出镜记者要是身穿红色的服装进行报道的话, 尽管新闻本身有深度、有故事, 但是记者身上的那一抹亮红色和背景一下子就显得格格不入, 这条片子有了大硬伤。试想下, 我们的出镜记者在比较严肃的场合穿着随意, 打扮过分, 妆容化得妖艳, 服装暴露, 一旦节目播出, 就会引起社会反感, 影响媒体的整体形象。我们不要求他有西施潘安的外貌, 只要形象过得去, 穿着简洁大方就好。所以, 我们每一位出镜记者都要注意自己的荧屏形象, 注意穿着打扮要与所采访的环境和报道现场相和谐。出镜记者面对镜头一般都会注意自身形象, 那么对着镜头该如何自我表现?一个成熟的出镜记者会表现得很自然, 而对于一个新手来讲, 会因为自信心不足产生心理上的一些障碍, 就会对自身的形象过分苛求, 会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自己的着装、语言、自己图像的好坏、背出来的话是否流畅上, 却不注重自己的提问有没有抓住重点, 结果就会适得其反。只有在工作中进入“忘我”的状态, 那么你就知道你要干什么, 你要问什么。所以出镜记者要在采访中, 修炼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不断提高自我表现力, 通过巧妙的镜头副语言, 塑造一个观众喜欢信赖的电视形象。
试论出镜记者语言表达的用声技巧 篇11
[关键词]出镜记者 用声 强控制 声音弹性
出镜记者是指在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从事信息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主播)的总称。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在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从事信息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不包括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主播)。由于新闻现场环境复杂,对记者的报道声音有不利影响,因此,出镜记者的用声需要技巧。
一、掌握正确的强控制用声方法
当出镜记者情绪激动兴奋时,声音确实会比平时高一些,音量大一些,但绝不是越高越大就越好。在如何处理好“情”与“声”的关系这个问题上,张颂教授提出了情声和谐律,即“感情要酝酿,聚集到十分,声音要节制,收束到八分”。因此,一味拔高音高,扩大音量反而不利于思想感情的表达。
出镜记者应该以情带声,用充满真情实感的有声语言感染观众,而不是只依靠所谓的“高强音”这种外在的声音形式去吸引观众的注意。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已经提到了齐越先生曾经对缺少稿件内在依据的语言技巧提出的“播音三戒”,其中一戒就是“戒以声造情,虚情假意”。这一点对于出镜记者的有声语言表达同样有警示作用。另外,如果这种高强音的运用超出了出镜记者自身所能承受的限度,就会造成声音的僵滞,无法自如变化,也就无法很好地表达出镜记者的思想感情。
部分出镜记者认为在强控制用声时,只有喉部越紧张,越用力,发出的声音才越高越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强控制用声的关键在于气息的控制。强控制用声时,吸气量较大,呼气压力大,小腹控制比较紧张。此时,腹肌的支持力较强,通过与膈肌的强对抗使胸腔内形成较大的气息压力,发出的声音较高,较强。因此,出镜记者在强控制用声时,应保持腹肌始终强有力地支持着气息运动,同时用控制膈肌回升的向下的力,“拉住”气息,使其不至于无控制地向上冲,这样才能提供足够的气息量,发出持久稳定的高音强音。
强控制用声时,喉部过于用力会造成喉部紧张,增加喉部负担,进而造成嗓音的捏挤,使声音听起来不自然。单纯依靠喉部用力不仅不能发出持久稳定的高强音,还可能造成声带的病变。因此,强控制用声应该首先保持腹肌持续发力,为气息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喉部应保持积极的放松状态,使声带自如振动。只有气息控制和喉部控制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满意的发声效果。
二、增强吐字的清晰度
出镜记者要加强对咬字器官有效灵活的控制,主要包括对唇舌腭、牙关即下颌关节运动的控制。
舌是活动最积极,影响最大的咬字器官,字音的清晰集中与舌的状态密切相关,对舌的控制是吐字中最重要的一环。舌的弹动力越强,声母发得越清晰。而增加舌前部及中部的灵活性及弹动力是字音准确清晰的前提和保证。另外,加强舌前中部的收拢上挺能力,使力量集中在舌的前后中纵线上,这样可以保证字音的鲜明集中。
字音的清晰圆润要求舌的运动幅度在口语发音时加大,这就必须适当打开牙关,结合舌的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吐字过程中,口腔开度是不断变换的,这就要求牙关控制要非常灵活。
唇是口腔的前端,声音的出口。唇的控制对吐字质量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发音时,唇应收拢来与齿相依,这样可以使音色明朗化,字音也容易吐出口外。为了保证字音清晰集中,唇的撮展要非常灵活,并且必须有较强的收撮力,力量集中于上唇中段。在吐字过程中,舌与唇是不停滑动的,在打开牙关的前提下,舌的滑动幅度相对加大,舌的上挺力相对加强,唇也增加了收撮力。口腔这种“后开前有力”的状态,可以增大字音的清晰度和圆润度。
三、练就较好的声音弹性
在新闻报道中,由于现场情况的复杂多变,出镜记者的情感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并且要通过有声语言把这种变化体现出来,以此真实展现新闻现场,达到理想的播出效果。因此出镜记者需要对自己的声音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灵活的调节,使声音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自如地变化,也就是要求出镜记者具备良好的声音弹性。
“声音弹性是指声音对于人们变化着的思想感情的适应能力,简单说就是声音随感情变化而来的伸缩性、可变性。”声音弹性表现为声音的可变性,其中最主要的是气息状态及声音色彩的变化。声音弹性是在气息和声音的对比中呈现的,主要包括气息的深浅、疾徐,声音的高低、强弱、实虚、明暗、刚柔、厚薄等。这种变化越丰富细致就越能传情,越有表现力。
有相当一部分出镜记者声音弹性差,不能很好地配合语言表达的需要。因此,出镜记者要想具备良好的声音弹性,必须具备较强的发声能力,能够灵活有效地驾驭自己的声音。发声能力包括对气息、喉部、共鸣、口腔的控制能力和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出镜记者掌握科学的练声方法,并且需要坚持不懈的练习。同时,还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用理论分析解决发声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使自己的发声能力得以不断扩展。
参考文献
电视新闻记者出镜 篇12
一、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必备素养
(一) 新闻敏感度和对新闻现场的判断力
“新闻判断能力是新闻记者的核心能力之一, 它又分为两个层次:事实判断力和价值判断力。”[2]具备对新闻的敏感度和现场判断力对于一个出镜记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新闻事件很可能不仅仅有其表面的含义, 可能还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新闻判断力能够帮助记者迅速对事实加以判断, 梳理出价值导向从而挖掘新闻的深层意义。
(二) 良好的现场驾驭力
现场驾驭能力并不是简单的控场, 它包含许多方面。在采访前, 记者应该尽量翔实地了解新闻事实的背景。对于采访的角度和方向, 记者必须提前策划, 这样才能在到达新闻现场时, 充分发挥敏锐的洞察力, 迅速地捕捉到尽可能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不断提高对于现场的把控能力, 更好地完成在电视镜头前的采访报道。
(三) 较好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
许多新闻中常常看到不少出镜记者的提问没有针对性, 很随意, 在采访时会抛出一些所谓的“垃圾问题”:像是“谈谈你的感想?”“您怎么看?”等等一系列开放式提问, 常常使采访流于表面, 无法深入。
只有付出艰苦的努力, 储备丰富的知识, 不断提高文化素养, 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得到有价值的回答。
二、当前我国电视新闻出镜记者存在的问题
(一) 对新闻表达能力有限, 甚至表述不准确
一件新闻事件的发生可能仅是一两分钟, 在现场, 出镜记者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来反复推敲出镜语言, 这就给出镜记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必须语言逻辑性强, 头脑应激反应快, 口语表达能力较强, 语言流畅, 这样才能让观众对新闻现场感同身受。
(二) 在新闻现场判断力不够, 欠缺应变力
1997年7月1日, 正逢香港回归, 央视对这一历史性的事件进行全程直播。一位小有名气的出镜记者负责报道香港最后一位港督———彭定康的活动。直播开始之后, 一切正常, 彭定康在短暂参加活动之后乘车离开, 然后记者进行了描述和简短的评论。而之后无防备的彭定康的车子又绕了回来, 记者没办法只好重复了刚才说的, 然后彭的车子又一次绕了回来, 记者无奈只能硬着头皮又尴尬地说了一遍, 让人想不到的是彭的车子第四次驶入了镜头, 记者则没了声音, 只能让观众自己揣测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此重大的新闻事故归根咎底还是记者学艺不精, 缺乏对现场的观察和机智的应变能力。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 电视出镜记者应当时刻观察采访对象的一举一动, 学会用心观察生活, 并且及时发现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 从而抓住有价值的新闻点。
(三) 缺乏对自身情感的把控
“凤凰台在进行‘韩国航空空难’报道时, 一名记者出镜采访遇难者家属, 由于过于悲痛, 与家属抱头痛哭, 完全忘了自己是记者, 导致这条新闻中, 只有记者与家属痛哭的场面, 而没有任何现场, 感染力大打折扣。”[3]而在同样让人悲伤的场合, 在BBC的一期节目中关于戴安娜王妃葬礼的报道, 画面上葬礼车队在行走, 人们纷纷抛撒鲜花, 记者这样说:“这是戴安娜王妃最后一次穿街而过, 这条路充满花香, 通往她们家族的墓地。在那儿, 将安息着最受关注的名人, 她也将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4]抒情的表达, 动情的说辞, 让观众更感到了深深的惋惜和怀念, 让人更体会到了温情的一面。在某些特定的场合, 记者需要克制普通人的一些脆弱情感, 坚持完成新闻报道。
(四) 关注自己多过于关注新闻本身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新手身上。一些刚刚走上岗位的出镜记者, 在采访现场, 对自己专业能力方面的自信心不足就会产生心理障碍, 突出表现在对自身外在形象的过分的严苛要求。
三、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素养的提升策略
(一) 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新闻报道的现场, 出镜记者必须用敏锐的发现力, 跟随新闻现场每一个细节的变化, 在提前做好准备的前提下, 收集现场信息, 及时组织语言, 进行现场口述。与此同时, 还要学会利用自己对现场的准确描述以及收集到的各种感官信息, 充分表达, 不仅要让观众看到记者出现在了那里, 更要通过语言和体会为观众营造出一种亲历现场的氛围。
就沟通能力而言则主要分为两方面的沟通, 一是与新闻现场的沟通, 主要以新闻当事人为主。二是与镜头前观众的沟通。两者需要通过语言上的交流, 使思想和意识上的差异或者疑问得以解决从而产生一定的共鸣。在采访时应该掌握一定的技巧, 语气、神态和表情所产生的亲和力也决定着这次的沟通是否会成功。这些技巧除了专业课本中写到的一些表情和心理的方法之外, 多出镜多与新闻现场磨合, 并通过自己对经验的不断积累也能够收获到一笔小财富。
(二) 学会有价值的提问
对于一名出镜记者而言, 极强的提问能力也是一条必备的素质。因为记者的任务就是采访。出镜记者在采访当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是一个能够代表观众的探寻者。在采访的探寻过程中记者问什么、怎么问, 需要在做采访策划的时候, 就动上一番脑筋。记者应该提前做好准备, 包括大量资料的收集整理等案头工作, 向前期搜集到的知情人了解采访对象的背景情况等等。
(三)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现场应变力
一条现场新闻中, 最出彩的正是那些让人感动、记忆深刻的细节,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能很好地帮助记者在复杂的新闻现场中迅速捕捉到生动的细节。例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曾播出一期《棉区采访记》。在一家非法收购棉花的加工点, 当厂长得知有记者要去采访的消息后, 居然把棉花都藏了起来。记者一行采访人员赶到现场时, 厂里的负责人等早已经离开加工点。无奈之下,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名正巧走过厂房的人。这人表示这个加工点早就不再生产了, 而这时细心的记者却看到他的头顶和衣服上都粘有棉絮。这当然是一名工人, 抓住这一细节, 记者打破沙锅问到底, 而被访人面对记者的穷追不舍, 言辞前后矛盾, 无言以对。加工点仍在生产的事实昭然若揭。面对复杂多变的采访局面, 稳定良好的心态加上多年积累的经验一定会让你出色地应变一切难题, 挖掘更多的新闻真相。
(四) 倾听意识和自我情感的把控
采访时, 记者只有认真倾听, 才能得到观众关心的价值内容, 才有可能找出更好的采访空间, 抓出更有价值的信息点。有一句话说得好“真相往往流失于泣泪交加之中。”这便印证了记者自我情感把控的重要性。在采访中永远要记住观众想要听谁说话, 想要了解什么信息, 这样就会把控自己不至于说太多的话, 而盖过要采访的对象。
同时, 在进入采访现场后, 出镜记者的衣着服饰、妆容浓淡、手势设计、气质风度等也都是值得注意的部分, 必须与现场环境和氛围协调、融合。这些是作为一个传播者首先应该意识到的最基本也是最硬件的部分, 在这里我们也不作出过多的赘述, 相信大家对于大方得体也都有自己的认识, 也知道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四、总结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那么作为新闻“眼”的电视新闻出镜记者就成为了新闻事件现场报道的“一扇窗户”。这扇窗户展现给受众的景色不仅影响着新闻质量, 更关乎整个节目的发展。相信每一名传播者也会在观众的苛责中不断完善, 而我们传播者更要深刻意识到出镜记者在事件现场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运用出镜记者这一利器做好事件现场报道, 争取做到传播效果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注释
1[1]艾弗·约克.电视新闻实用技巧.[J].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0/01, 第一版
2[2]敬一丹.99个问号.[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 (1) , 第13页.
3[3]黄海杰.让出镜记者融入现场.[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6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