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呼唤有效交流

2024-10-23

语文课堂呼唤有效交流(精选9篇)

语文课堂呼唤有效交流 篇1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 依据自己的体验、感受与发现, 主动地与作者对话, 与同学、老师交流, 逐步地形成问题意识, 并在对问题的思考、认识、解决的过程中, 培养合作精神、探究意识和研究性学习能力。”可见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应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让学生能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最终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形成问题意识, 提高语文素养。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提问的强大功效, 把握提问的时机, 增强提问的实效, 以凸显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问题, 实现提问的真正有效呢?现就《西门豹》一课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从篇入手, 整体型提问, 激发悬念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处理好课文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般地说, 可以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根据这一点, 我在教学《西门豹》时, 首先从整体出发, 围绕中心, 设计提问。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先让学生比较首尾, 了解巨变: (1) 魏王派西门豹去做一件什么工作? (2) 西门豹管理邺地之前邺地是什么景象?管理之后又是什么景象?再引起悬念,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邺地变化如此巨大, 西门豹究竟是怎样管理的呢?这个问题不仅统领着学生学习课文的内容, 也自然而然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是啊, 学生对课文的学习, 并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 为此, 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 抓住突破口, 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 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 他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或读课文从中寻找, 或从自己收集的资料中搜索, 或和自己的同伴讨论探究……在教师的鼓动下, 都力求用最短的时间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涨踊跃展示自我, 无形中进行了思维训练, 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

二、剖析推理, 分析型提问, 进入角色

西门豹调查研究、摸清底细的过程, 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剖析推理过程。教学中, 在让学生了解西门豹所掌握的情况之后, 我设计了这样的提问:如果你是西门豹, 你能分析出邺地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的根本原因吗?这样提问, 可使学生进入角色, 深入到课文情境中去。学生通过分析得出:

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根本原因是巫婆官绅的作恶: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根本原因, 为理解下文打下了铺垫, 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三、抓住关键, 矛盾型提问, 深化理解

所谓内容的关键处, 是指对全篇课文的理解有重要作用的或学生不易理解的某些词句章节。抓住关键的内容设计提问, 对理解课文, 体会感情, 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西门豹》一文中, 理解西门豹在破除迷信时三次说话是关键。他一会儿反话正说, 一会儿重话轻说, 看似矛盾, 却含而不露, 耐人寻味。教学时, 我用投影仪分别出示这些句, 先让学生自由读, 并注意带点的字, 接着说说这些句子的意思, 然后问西门豹是这样认为的吗?他明明知道不是这样的, 为什么这么说?学生通过读书、讨论, 结合上下文就不难理解:这是西门豹的计策, 是“以其人之道, 还其人之身”找借口惩治巫婆官绅, 不这样, 老百姓就不能信服。

四、寻章觅句, 想像型提问, 挖掘中心

选入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锤炼的, 往往有一些高度概括的词句, 教师可抓住这些凝炼之处, 引导学生想象,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挖掘文章的中心。《西门豹》的第十四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官绅们个个吓得面如土色, 跪下来磕头求饶……”教学时, 可先理解“磕头求饶”的意思, 再让学生想象官绅们在求饶时会说些什么?这样就让学生进一步领略西门豹的才智, 借官绅之口道出事情的真相, 用具体的事实教育百姓, 使他们口服心服。

五、总结全文, 评价型提问, 发展思维

在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对课文中人物形象作合理的评价, 能使认识进一步深化。《西门豹》一文中, 我在总结全文时设计了这样的提问:学习了这篇课文, 你最佩服西门豹的哪一点?为什么, 请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谈谈?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 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 这样有效的巧妙提问, 不仅能够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还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中的质疑和鉴赏能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总之, 课堂上适时适度、富有艺术技巧的有效提问, 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 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也是有效课堂提问教学所追求的目标, 有效课堂提问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语文课堂的殷切呼唤。总之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 它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 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应该精心设计好课堂提问, 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 从而优化课堂结构, 展示教师的教学魅力, 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课堂呼唤有效交流 篇2

——谈中职语文教学课堂中师生的有效交流

徐秋芳

摘要:当今,为适应新形势对中职校学生的技能要求,许多中职校纷纷减少文化基础课课时,修改基础课教材,减轻基础课在校比例提高学生的技能。厌学更是中职校学生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是对语数英等基础学科。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人文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促成终身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笔者以为,中职语文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中职校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提高及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实效。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交流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师生;有效交流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操作型人才,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自然成为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以致,中职业道德教育和技能训练往往也成为了中职校学生入学后的重头戏。在任务引领为导向的新形势下,语文课程在中职教学中又占多少分量?笔者以为,新形势下中职校语文还应重视课堂师生的有效交流。《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中给语文课程的定位是:“语文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的文化基础课程”。同时新课标也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这些无疑是对中职语文教学基础性、工具性的强调。语言文字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文章则是作者思想的载体。“文以载道”,语文教学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道德情操,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充分享受语言美,艺术美,是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语文老师责无旁贷努力探索怎样在语文教学中与师生进行有效交流,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语文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各个教学环节,抓住一切契机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使他们于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打好精神的底子。

一、语文课堂师生有效交流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保证

1.课堂师生有效交流能沟通心理——德育的突破口

德育不仅需要灌输,更需要交流,而交流是“双方的内心世界的敞开,是对对方真诚的倾听和接纳,并在相互接受与倾吐的过程中实现精神的相遇、碰撞,达到相通”。有效交流首先需要心理沟通。心理上接进,师生才能相互敞开心扉,愿意把心理话向对方倾诉。只有心理上达到一种默契,师生之间才能心有灵犀,这是有效思想教育的良好而又必要的开端,是有效教学的要求。教师要做到这点,必须要把自己真正融入到学生之中,对学生以诚相待,用真情打动学生,才能冲破师生之间这堵看不见的心理围墙,共筑师生信任桥梁。在信任的基础上,教师的引导才能似点点春雨,滋润学生心田。

2.课堂师生有效交流能联络感情——德育的润滑剂

情感是一个人正常的需求,教师以自己感情的波浪去冲击学生情感的堤坝,才能以情激情,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才能亲其生而“倾”其道。这样,师生交流才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才能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德育目标的有效实现。

例如,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描绘了西湖的胜奇旷阔画面,诗中的山光、水色、无不包含着作者的主观情感,激发出一股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蓬勃向上的豁达的激情。为此,只要稍加点拔,让学生反复吟诵,就自然而然地把他们带进一个美好的境界,不但使他们大饱眼福,获得内心的愉悦,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激发起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3.课堂师生有效交流能碰撞思维——德育的关键点

教育的实质是感召人,德育的真谛是改造主观世界,其核心就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思想教育不能采取行政命令的做法,只能采取沟通和疏导的方式,这种方式需要交流。

语文课堂应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进行思想上的合理碰撞,认识上的适度磨合,以达到提高认识、形成观念的目的。德育,育人先育心,疙瘩解开了,思想顺畅了,观念才能内化于心,外现于行,实现知行的统一。照本宣科和强制注入,只能适得其反。脱离生活现实空谈说教就不会有这种思维的碰撞,就不可能有有效的德育。

4.课堂师生有效交流能启迪思想——德育的落脚点

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不是在教学中牵强附会地加上点德育知识,也不是情感的随意渲泻,更不是纯粹的理论说教。首先,要捕捉最佳德育渗透时机。其次,要把握好德育渗透的“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要特别注意这个“度”的问题,超过了一定的“度”,语文教学就有可能变成政治教学,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语文课的性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德育渗透内容上的“度”,施教时要权衡德育渗透时间上的“度”,要准确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与学生思想品德实际的切合“度”。既要防止“过”,又要克服“不及”,德育渗透“到位”而不“越位”,这样,恰到好处,有利于避免牵强附会、空洞说教的现象。

如学习《心愿》这一单元时,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我向学生提了三个问题。首先我问:“你是否想实现自己心中的愿望?”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接着,我又问:“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之后,我再问:“如果你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如果你想成为千里马,但是没有实现这个愿望又该怎么办?”同学们顿时陷入了沉默,接着是一阵交头接耳。过了一会儿,有学生举起手,说:“虽然如此,也要面对现实,用自己最佳的状态,积极地学习生活。”他的话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虽然是个别同学的想法,但学生们毕竟对自己的问题有了直接的思考,这些问题能引导他们如何更实际地面对生活。

二、中职语文课堂师生有效交流的途径和方法的初步探索

1.灵活运用多种交流方式——优化组合,发挥整体功效

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的方式很多,每种交流方式都有它特有的功效,将其优化组合,综合运用,就能进一步增强交流的实效性。

(1)对话语言的交流。语言交流是课堂师生交流的主要形式,语言是沟通的桥梁。语言的艺术性,感染着学生;语言的启发性,诱导着学生;语言的趣味性,吸引着学生;语言的教育性,熏陶着学生。语言的魅力,打造着课堂的魅力。通过启发性的语言,激疑、质疑、释疑,使问题贯串整个课堂,磨砺了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创造性;及时精彩的点评,常常促成学生思维上的飞跃;通过艺术性的语言串联,既实现了教学环节间的自然衔接,又有效地归纳、提炼和提升了课堂内容。

(2)体态语言的交流。一丝善意的微笑,一个期待的眼神,一种倾听的姿态,一个宽容的举动……恰当运用体态语言进行交流,会起到无声胜有声的功效。它像一种“场”,在磁化着学生;像一座桥,在联络着情感,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思维活跃和兴奋的主动状态,并徜徉在精神愉悦的情境中。

2.深入挖掘多种交流内涵——升华情感,实现多种收益。

交流必然也必须围绕一定的主题,否则就无法深入。挖掘交流内涵是达成交流目的、实现德育目标的根本。语文课教学挖掘交流内涵,主要从三个递进提高的层面上进行,这也反映了语文课程三维目标的要求:

一是教材层面,即围绕教材内容展开。教材是师生开展有效活动的媒介,是联系师生活动的重要环节。教师首先要教教材,学生首先也要学教材,师生的活动是围绕着教材内容而展开的。围绕教材内容有效交流探讨,也是实现语文课知识、能力和觉悟相统一的需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思想教材中,有很多渗透着德育思想的好材料。教学时,我们要善于挖掘出这些材料中的德育素材,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追寻名人的思想、足迹,能受到道德的启迪,这已毋庸多言。从学生喜爱的小说如《最后一课》,散文《背影》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家的情怀。

二是生活层面,即围绕生活实际展开。“教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那么,如何把教材教好?这需要对教材进行扩展和提炼。教材不是教条,语文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双边互动过程。这里面存在着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这三对矛盾是语文教学的内在动力。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要达到艺术境界就是要合理地处理它们之间的矛盾,使之渐趋和谐,同处共振状态。我们追求的是教师和学生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达成德育目标;在一种共振状态下,大幅度地提高德育实效。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实际上是教师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同步运行、相互激发的和谐共振过程。从关注教材到关注生活教学,是一个质的飞跃。

三是信念层面,即围绕价值取向展开。德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感化人”,语文课教学是一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相互感化过程,是一个心灵撼动另一个心灵的互动过程,语文课教学的品位往往体现在塑造灵魂这个层面上。

3.学会把握多种交流技巧——综合运用,实现有效沟通

(1)有效教育时机化。时机就是教育点,就是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把握好时机,促成飞跃,就会事半功倍,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个严冬的早上,上课前,我班的一位学生的父母从农村来看望孩子。他们常年在外打工,可是为了不打扰孩子上课,两个人紧缩在学校门外等待放学。看到此景我很感动,就请他们到我的办公室,并帮助他们到班级里找到这位学生。面对全体同学我动情地说道:“你不要怕影响学习,这堂语文课你就不要上了,多陪父母一会,多和父母说一会话,缺的课,随后我单独给你补上”。在学生感动的同时,我引申道:“我们常常认为自己学习忙,没时间和家人交流,但是,又常常在不经意之间,发现自己却失去了很多宝贵的东西,愿这样的遗憾越少越好……”这次和学生的交流,已成为我们生命历程中的一次难忘的经历,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理论问题趣味化。理论不应是灰色的。不联系现实,缺乏生活实际的调味,理论往往是苦涩的。理论问题趣味化往往才能吸引人,引领人。

语文老师要成为“杂家”,这样才能高屋建领,游刃有余,使语文课妙趣横生。语文涉及历史、政治、地理、美术、人文等内容,所以,作为语文老师必须对这些学科有所了解。在讲古诗

词时,我经常讲到历史故事。如讲曹操的《观沧海》时,我就讲了有关《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我跨越学科界限,借用历史、政治、地理知识与学生一起评价曹操这个人物。这样就非常轻松而又明了地讲清了曹操想结束战乱,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既传授了知识,又活跃了气氛,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使课堂实效性大大增强。

(3)严肃问题生活化。德育不能简单说教,要把德育教育还原到生活之中。语文教师要学会和学生“天南海北扯一扯”,“家长里短聊一聊”,“日常琐事叙一叙”(必须适度),这样才能步入学生熟知的生活,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更广阔的世界。在交流过程中,师生双方都是受益者。“对学生而言,更重要的是在交流过程中拥有和体验着做人的尊严,享受着被人尊重的生命的快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对教师而言,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学生天真、淳朴、坦率、不畏权威的品性面前,能净化自己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体验到一种心灵的自由与丰富”。同时,这样会密切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这样的语文课是一种和谐与享受。它会在“谈笑”之间解决了严肃的问题,会在“不经意”之间教育了学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师生研讨平等化。师生的交流是平等的,教师不是真理的占有者,更不能拥有“话语霸权”。教师一定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年龄段和学生“同步思维”,才能使师生“同期声”。如此,学生才敢于、才愿意畅所欲言。平等交流有利于激励学生创新,课堂会因学生的创新而精彩。同时,也有利于矫正学生的不足:在创新的过程中,学生很可能暴露出思维缺陷,这些“幼稚病”如及时得到矫正,无形中又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研讨的内在需求。所以,平等是有效交流的重要基础。

总之,一定意义上讲,教学就是交流。当然,有效交流的实现要靠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所以,语文老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靠学识、智慧和内在品格感染和赢得学生,同时也实现自我的完善。语文老师应该巧妙充分地利用语文学科中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道德情操,让他们逐渐完善,成熟,深沉起来,为提高学生素质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有效交流 篇3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真心与文本、学生作平等的对话,以真情与作者、学生作真诚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活起来。这种多向交流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发出学生的潜能,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以前,我曾对“课堂交流”和传统的“提问应答”式的教学模式的界别有过困惑。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思考、探索、实践,我在理论上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课堂交流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的设计突破了学科中心视野,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而且,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也是靠学生来完成,因而课堂交流要以学生为主体。语文教学要创设交流型的课堂文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单纯的“听者”“答者”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思者”的角色。而教师除了要围绕学生来精心设计交流外,还应本着平等交流的思想,善于做一个倾听者。

如教学苏教版第八册《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老师作为引导者给学生讨论的话题:英雄应该具有哪些特征?在课堂交流时,同学们就自己的个性化理解表达了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英雄就是像叶欣那样。临危不惧。

——英雄就是像叶欣那样,身先士卒。

——英雄就要像叶欣那样,舍己为人,危险时冲在最前面。

——英雄就要像叶欣那样让人敬畏,抢救患者,保护同事。

在同学们的思路都狭隘地围绕“叶欣”大无畏精神的范围时,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导大家拓展思路:“难道英雄就一定都要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吗?你们还有不同的看法吗?”这么一问,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像雷锋那样心中有他人,从平凡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的人是英雄;像桑兰那样勇敢坚强、战胜疾病的人也是英雄……学生“言”思泉涌,大大提高了交流的实效。

二、课堂交流要善于把握交流时机

课堂交流应该贯穿始终,如果教师能很好地把握住交流的时机,那么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创设问题情境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没有实质性问题的交流是空洞的交流,学生也无法表达自己的见解。它可以是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也可以是学生面对情境或在活动过程中经过观察、经历、体验后提出质疑而自发生成的问题。如在教学苏教版第七册《一路花香》这篇文章时,我首先用课件展示一只完好的水罐和一只破损的水罐,让学生说说完好的水罐和破损的水罐的不同之处,根据习惯性思维,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破损的水罐没有用。之后课件出示挑水工一路挑水回家的情景,在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合理的问题情境后,我适时抛出交流的话题:那只破损的水罐真的一点用处也没有吗?看看文中的破水罐有什么用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他们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当然,学完课文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说破水罐的其他用途,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考。实践表明,在语文教学中,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地构建愉悦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发其学习新知时变压力为探求新知的动力。如此一来,学生才会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才会培养出积极的探索精神,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2.在学生思维卡壳处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如《月光启蒙》一文中“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如果用语言进行解释,学生是无法真正理解的,这时就有必要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生活环境之中。于是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听母亲唱歌谣时是怎样陶醉的感觉?接着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见,从“眼”“耳”“鼻”等方面感受到作者被“陶醉”的感觉,然后再辅以感情朗读,使学生在朗读感悟中体会到了其中诗意般的美,对那句话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3.在内容需要求异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求异”就是寻求不同,它是对思维定式的否定。在学生思维求异时适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会发表各自独特的见解,这种见解可作为新的学习资源来深化学生的认识。如我在教学《司马光砸缸救人》一文时,一名学生提出:“如果司马光没有想到砸缸的办法救人,那该怎么办呢?”此时,我就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交流:你能想到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救小伙伴的生命吗?课堂教学一下子被激活了,众说纷纭,各说各的办法,互动中不断闪现智慧的火花,等学生进行了充分交流以后,我,便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从众多方法中寻找最佳方案——砸缸。

三、课堂交流要与教学目标的训练相吻合

训练是一种实践活动,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由之路。师生交流应以训练为主线,只有通过训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才能体现出来,语文教学目标才能实现,学生的语文素质才能全面提高。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了解李白,出示了许多李白的其他诗作,让学生朗读、交流,体会李白的激情与豪迈。可是,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些诗歌,朗读起来很不熟练,把所教的内容割裂了,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堆砌了李白的一首首古诗,没有理解“文包诗”这类课文的教学应以文为主,以诗为辅。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时,提的问题和对学生进行的各种训练都要紧扣教学目标,要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反思和改进课堂交流,真正地提高课堂交流的有效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语文教学的互动中,通过语言交流来提高语文素养,在语言交流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让有效交流在语文课堂中“欢唱” 篇4

在平时的教学中, 这样的情况时常出现:教师拟了一份教案, 既注意了预设, 也做好了课堂生成的准备, 更想好了课堂评价的视角应该是教师学生面面俱到。然而, 到了真正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发言却会大致出现以下状况:

情境一:教师话音刚落, 立马见小手纷纷举起。请学生发言, 往往只是片言只语。

情境二:学生已在发言, 仍见小手林立, 口中喊着“我, 我, 我”。

情境三:举手的总是那么几个人, 很多人心甘情愿做观众, 难觅其手高高举起的一天。

如此课堂遗憾, 令人叹声不息。

原因一:大多数教师在提出问题以后, 发现有学生举手, 就开始请学生发言。特别是教学时间比较紧张的时候, 为了维持教学进程, 提出问题以后马上请学生回答, 当学生的发言和自己教案中预设的目标比较一致时, 就开始走向下一个环节。

原因二:大多数教师往往请自愿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 这使部分学生丧失了同等回答问题的机会。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 学生就会感觉到, 只要我不举手, 老师就不会让我发言。这在某种程度上, 让部分学生产生了交流与我无关的想法。

原因三:师生一对一的交流。一问一答, 看似层层深入, 实则剥夺了大部分学生的思考权、发言权。教师对回答正确的同学往往会加以赞赏, 而对回答错误的同学就忍不住“刮目相看”。久而久之, 学生就形成了重交流的结果而忽视交流的过程。

[反思]

1.关于问题的反思

A.这些问题都有用吗?B.这些问题有什么用?C.我的问题问明白了吗?D.我的问题有标准答案了吗?

2.关于提问时间的反思

A.我要等多久?B.我要请谁答?

[策略]

一、要会“听”

倾听体现着接纳和尊重。在倾听学生发言时, 教师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是理解而不是评判, 努力理解学生这种想法的由来, 询问这种想法的依据, 肯定有价值之处, 而不是简单的判断对错。

1.倾听学生的回答等于尊重他, 欣赏他, 给他信心和勇气, 同时也让学生懂得尊重和欣赏其他人

有一次听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课, 第一个环节是读书。于老师请了一位学生读第一节, 读得结结巴巴, 还读错了两个字, 显然他并不是一个好学生。于老师又请他读了两遍, 还有读不准的地方, 已有同学开始笑了, 而于老师仍认真地倾听, 耐心地鼓励, 及时纠正错误。或许是于老师的态度感染了学生, 当这位同学流利地读完这节时, 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节课上, 这位同学竟频频举手, 回答也相当精彩, 整个课堂体现了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氛围。

2.倾听学生能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 判断他们的理解程度, 发现他们的困惑, 准确地介入对话

在学习《将相和》中“渑池之会”时, 一位学生认为:“蔺相如机智勇敢, 没动一兵一卒, 就打了胜仗。”教师及时捕捉了这一信息, 追问:“你为什么认为赵国赢了呢?”学生就秦赵两国的大小、乐器的档次以及是谁命令演奏等几方面进行了讨论, 明确这场战斗的胜利是文将、武将齐心协力的结果, 认识得到了升华。

在学生回答完毕以后, 教师应给予积极的回应, 而不是用简单的“好的”“不错”等话语来评价学生。教师应该综合处理、扩展、提升学生的回答。

二、要善“问”

感知不是产生学习的根本, 引起学生学习的主要原因是问题。让学生交流什么, 怎样交流, 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激起学生交流的欲望, 为学生开展积极交流奠定基础。

1.创设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让学生想交流

有位教师在教学时, 首先播放了一段林中小鸟轻快的叫声, 然后他把自己装扮成一位手持猎枪的猎人, 在林中寻找鸟儿, 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今天林中的小鸟真多啊, 我又可以享受美味的下酒菜了!”顿时, 下面的学生急了, 纷纷站起来阻止道:“鸟是人类的朋友, 不能捕杀。”教师“不肯”罢休, 并示意学生说出理由来。有几个考虑成熟的学生走上台前诉说自己的理由, 教师说这还不够, 并又故意重复说道“我又可以享受美味了”, 一学生赶紧上前, 又说出另一个理由。教师还是没听他们的劝告, 依然“我行我素”。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同学说出其他更多的理由, 竭力劝阻教师放下手中的猎枪。教师看基本上理由全了, 就说:“听你们的吧!”这样一个情境有意识地构建了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鸟儿是人类的朋友, 颇为精彩。

2.问题应置于一定的情境中, 可使用不同的提法, 便于学生交流

某作文课上, 教师像变魔术一般捧出一把蒲公英, 用嘴一吹, 蒲公英的种子迅速在教室里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教师动情地说:“同学们, 伸出你的小手, 鼓起你的小嘴, 你就是蒲公英的种子, 让我们一起飞起来。”教室里像炸开了锅, 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张开双手开心地“飞”起来, 不少同学飞出了课桌。

教师只当没看见, 而是大声地吟诵:“飞吧, 飞到你想去的地方, 黑板前方是黑黝黝的土地, 左人行道是银花朵朵的湖泊, 右人行道是金光闪闪的沙漠……”

经她这么一诱惑, 不少同学飞到了讲台前, 也有一些同学“飞”向了“湖泊”和“沙漠”, 几名顽皮的同学“飞”到了后墙角, 还有一名小男生竟然“飞”出了教室。

教师没有因为有人听课而整顿班级秩序, 而是开始了现场采访。

“我是森林电视台的记者, 请问你们为何选择沙漠?”她问站在右人行道上的“蒲公英”。

“因为这里金光闪闪, 我们要到这里探寻宝藏。”“沙漠”里的“种子”抢着说。

教师又转向左人行道:“你们为什么要投身湖泊?”

“因为这里银花朵朵, 肯定能带给我们无限快乐!”“湖泊”里的“种子”大声地说。

“那么, 你们呢?黑黝黝的土地这么难看, 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选择它?”

“因为这里有我们生长需要的水分、养料!”“土地”里的“种子”显得十分自豪……

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有效的学习氛围, 从而发挥了交流的最大效能。

三、要巧“引”

1.引导学生交流时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 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生活世界, 使他们有话可说

有位教师教学《长城》一课, 课始让孩子们听《长城长》这首歌, 然后让他们谈感受。在此基础上出示三句话: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建成这样伟大的长城!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 在别的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设计者太伟大了, 长城太伟大了!

然后教师让学生猜猜这些话分别是谁说的, 学生猜不着。于是教师告诉他们这三个人分别是尼克松、叶利钦和拉宾。此时, 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期待:为什么长城在这些政治家心目中的地位那么高?长城究竟伟大在哪里呢?学生很自觉地投入到与文本的对话中去。

2.引导学生交流要善于标新立异、另辟蹊径, 激发起学生对话、交流、探究的兴趣

在交流时, 要避免模式化、程式化, 教师要带给学生喜出望外之感, 学生便会调动起所有的热情参与到对话中去。这样, 交流就有了一种强烈的内驱力。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 教师以“《时代周刊》新闻人物评选”为话题, 引发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地球不是人, 为什么要将它评为《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在这样一种探究心理的驱使下, 学生很快地进入了与文本广泛而自由的对话中。这样的阅读话题, 对学生来说肯定是陌生而新鲜的, 学生会兴致勃勃地从字里行间中捕捉自己所关心的信息。

3.引导学生交流要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 培养学生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赤壁之战》, 在学生充分感知课文之后, 可以创设这样一个对话情境:赤壁之战取得了胜利, 孙权非常高兴, 举行了一个庆功会, 感谢诸位爱将, 老师就做孙权, 你们就是众将领, 你们说我应向谁敬酒呢?学生有的说应向周瑜敬酒, 是他采用了正确的火攻计策;有的说应向诸葛亮敬酒, 是他借到了东风, 使计策得以实施;有的说应向黄盖敬酒, 他为了不让曹操生疑, 而使了苦肉计……教师只有创设了多种交流话题, 才能使学生面对文本能做到“使目非是无欲见也, 使耳非是无欲闻也, 使口非是无欲言也, 使心非是无欲虑也”。

四、要精“评”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 评价时教师常常是对学生的谈话给予直接的评价。其实人和人的交流应该是一种充满智慧的交流, 往往不是直接的说明, 而是给予一种感受的空间, 留一点点让人去回味、去揣摩。名师们深谙此道。他们的评价语总能让人耳目一新, 时而旁敲侧击, 时而直接追问, 时而流露同感, 时而幽默诙谐。他们的评价语机智多变, 常用常新, 层出不穷, 时时给学生以因情因景因文因人而异的新鲜感, 学生学而不厌, 听而不倦。他们还恰到好处地使用体态语, 爱抚地摸头, 亲切地握手, 深情地拥抱, 由衷地鼓掌, 用力地跷起大拇指, 加上真诚的赞语, 如此声情并茂, 传递的是一种情绪, 交流的是一种感情。

如王崧舟老师的《一夜的工作》。

师: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没有) 你看到的是总理的一夜, 凭什么告诉全世界总理的每一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

师:同学们, 总理的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吗?这是我们敬爱的总理走完生命历程时最后的几行脚步。

(课件出示字幕, 师深情叙述总理生命最后的一段日程)

师:你的眼里饱含着泪花为什么? (生答略)

师:看到这儿, 你有什么话要对总理说? (生答略)

师:不要说死, 死不属于我们总理。 (生答略)

师:把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对总理说吧!

生:周总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师:……正是怀着这样的感情, 诗人宋小明才写下这样的诗句。 (生齐声诵读这首诗《你是这样的人》)

语文课堂呼唤有效交流 篇5

一、建立和谐的交流关系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中学阶段学生心理逐渐成熟,个体意识明显增强,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同时更加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肯定。因此教师应关爱学生,尊重并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多给予鼓励,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才会敢于、乐于参与课堂交流。另外,同学之间尊重、友爱、宽容,有助于营造健康、和谐的氛围,有助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交流。

二、运用积极的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要工具,它能够营造相应的课堂教学气氛,影响课堂交流效果。

首先,教师口头语言要准确、简洁、生动、亲切。高尔基曾说过:“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悦耳。”准确的教学语言,能直接反映出语文教师的语言修养,而且教师严格规范的语言表达对于学生来说也起到示范作用;教学语言要简练,否则会让学生厌烦,容易开小差;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吸引学生广泛参与交流;而教师亲切、富有情感的语言能给学生如沐春风的感觉,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其次,要注重体态语言的运用。微笑、惊讶、疑惑等丰富的面部表情,点头、走近等恰当的体态动作,都可以辅助信息的传递,给学生深刻的感染,激起学生的共鸣,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三、掌握正确的交流方法

(一)学会倾听。

掌握正确的倾听方法有利于提高课堂交流的效率。

1.教师要以身作则,善于倾听。当学生发言时,教师应该认真倾听,要注视着学生,并恰当配合微笑、点头等神情、动作,给予学生继续表达的欲望和自信。尤其注意当学生的回答有明显错误时,更不要随意打断,而是耐心地听完学生的发言,教师表现出的尊重和重视会让学生更加努力明白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想法的依据,他也会敢于参与以后的交流。

2.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如:教师说话时,学生仔细听,若有同学不认真倾听,没有听清教师的话意,任何人都不提醒;同学发言时,大家都要保持安静,目视他,全神贯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及肢体语言等,理解对方的看法,并将自己的与之进行比较,对之进行鉴别,边听边反思、调整自己的观点,从而使自己对问题的认识更准确、更完善,若发现对方有错或有不同意见不随便插话打断,要等发言结束再举手纠正或补充;适时作必要的笔记……

(二)学会表达。

交流时用普通话,说话声音响亮,能围绕中心,自信大方、清楚流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时还要注意语气、神情、动作等的使用,并能适时改变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表达的内容,使发言更具说服力。

(三)学会评价。

要让交流有效地开展,需要他人情感态度上的积极支持。

1. 教师评价时要善于激励学生。

当学生发言完毕,教师应及时地给予积极的回应,不用简单的“好”“不错”“请坐”等一两字话语敷衍学生,不以自己预设的答案去“整理”学生的发言,而要用恰当的评语予以评价,这样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所陈述内容的重视,以后更加乐于发言。特别是对那些平时畏惧交流或交流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放大其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而当学生的回答有明显错误时,教师要努力寻找其积极因素,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分析错因,努力避免说任何答案是完全错误的,这样学生才会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才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敏锐、精确、开阔,从而达到一种更深层次的交流。

2. 学生要学会正确评价他人。

让学生参与评价,能有效地激起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热情。学生评价他人要公平、公正,既要发现他人的优点,对别人努力思考的结果给予一定的肯定,又要对其不足委婉地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这样被评价人容易接受,更会受到鼓舞,也才能得到提高。而对于评价者而言,必须自己在鉴别对方发言的对错后才能加以评价,这样,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这种评价的过程既是帮助他人改进的过程,又是自我提高的过程。

(四)做好笔记。

学生交流前对自己将要交流的内容简单记录,便于交流时流畅表达;交流时将别人好的答案记在书上,一方面有助于让自己专心倾听,另一方面能确保交流实效。

四、精心设计交流的问题

提问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课堂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有效的问题能调节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首先,教师备课时要熟知文本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符合学生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的问题。问题太简单,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也造成交流的低效,问题过难又会让学生无从下手,造成课堂交流的断层、冷场。其次,问题表述要具体明确,便于学生理解。再次,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能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的交流向纵深发展,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在螺旋形的问题中得到提升,进而有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发展。如八下《白杨礼赞》第一课时笔者就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文题为“白杨礼赞”,请找出文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由此理出本文的线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2.你认为文中白杨树的不平凡表现在哪些方面?(生长环境不平凡,外在形象不平凡,内在品质不平凡)3.这三个方面在文中的顺序能否颠倒?(不能,生长环境给人感觉“单调”,为白杨树的出现作铺垫,外在的笔直、向上表现出了内在的正直、坚强,由内在的品质联想到具有同样品质的北方抗日军民,自然引出后文的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三个问题由文题入手巧妙设问,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既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写法由浅入深地进行了解读,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五、安排适宜的交流时间

首先,留给学生充足的与文本交流的时间。生本对话是语文课堂交流的基础。语文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真正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对所读文本产生个人独特的理解、感悟,在此基础上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才有进行的“资本”,也才能激发学生表达、交流的兴趣。其次,留给学生适宜的相互交流时间。时间过短,学生就不能充分发表不同的意见,就无法引起争论,思维不能产生碰撞,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就不能达到预期的广度、深度,更不会有所生成;时间过长,学生的看法得到了统一后,剩下的就只能是偏离主题,谈笑嬉闹了,那这部分时间被浪费了。所以教师应细心观察学生的交流状态,适时调整交流时间的长短,保证交流的高效。

六、采用多样化的交流形式

丰富多彩的交流形式可以调节课堂节奏,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激发交流兴趣,切实提高课堂交流效率。在课堂上,根据交流的内容和学生状态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交流形式,如师生对答、个人抢答、同桌交流、小组讨论、辩论等等。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扩大学生参与交流的面,有利于提高交流质量,但要合理而有效地运用:

(一)把握好小组合作交流的契机和交流的内容。

交流的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难度,一般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无法完成或无法较好地完成,才产生和别的同学交流的需要,而通过成员间的合作交流能顺利地解决,才能提高课堂交流的有效性。

(二)小组内合作交流要有一定的步骤,小组成员要遵守一定的规则,确保交流的有效。

小组合作学习的一般步骤是:明确本组活动的目的和任务,组内成员明确分工→组内成员自学,进行独立的思考→在组长的安排下依次发表意见→统一好小组意见,发言人准备发言,若意见不统一,则记录下来,待小组汇报时提交全班集体讨论解决。小组成员要遵守的规则是:交流前认真思考;在组内交流时能准确、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并能专心地听取组内其他成员的意见,善于对别人的发言加以分析,吸取精华,使自己对问题的认识更完善,当对别人的观点有不同意见时,要委婉地提出;交流时遵守纪律,不做其他无关的事情,保证交流的有序开展。

七、适当引入竞争机制

每个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适当的竞争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交流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时采用竞争激励机制,如问题抢答、辩论赛等。如针对学习小组,笔者就按成绩由高到低给每组成员编号,采用计分制对各小组进行捆绑式评价,如课堂发言1号加1分,2号加2分,3号加3分,4号加4分,按一定积分升级奖励,这样以前上课经常“置身事外”的学生为了小组荣誉也积极加入课堂交流中。

八、及时介入,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有些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去甚远,由于学生没有相应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教师需要提供与之相关的背景材料,以促进学生与文本间的交流;当学生的发言离题,教师要及时将学生拉回正轨;当学生思维上出现困境或理解上出现误区,要及时引导、点拨。教师适时、适当的“干预”,能引导交流朝正确的方向顺利有效地进行。

语文课堂呼唤有效交流 篇6

一、小学语文课堂互动交流的作用

1.活跃课堂氛围,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大部分的语文教学实际情况是,课堂相对压抑,学生学习提不起兴趣,也对语文没有提起相对的重视。语文知识的魅力得不到发挥,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开发。而且,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似乎都是独立存在的,分散的精力,使课堂没有凝聚力。然而,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就是要打破师生之间的隔阂,让课堂不真正成为知识大放异彩的空间,充分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有表达的欲望,并敢于表达。这样一来,教师只需要稍微点播和引导,就可以实现每堂课的具体目标,教学质量也会大大提升。

2.提高学习效率,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互动交流可以当学生怀着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学习,渴望获取更多的知识,那么课堂获取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长此以往,教师的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升,学生也可以从他人身上看到自身的不足,从而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备。学生学习的越多,视野越来越开阔,就越有利于他们的知识体系的形成。小学生心智还很不成熟,会很容易遇到挫折,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当在互动交流住不仅可以学习知识,还可以交流内心的其他情感,结交朋友,着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脆弱感,增加心理健康,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课堂互动交流的有效策略

1.坚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以学生为本。新课改的最主要的一个要求就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及课堂教学的建设者。当教师摆正了这一问题,教学课堂回归学生就会变得很容易。那么,互动交流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的一个重要教学方法。教师该做的就是利用语文文本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并向他人讲解,如有不同意见,学生也可以进行反驳,知识就这样在你来我往的互动中深入人心,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吸收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

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积极性。教育改革说得最多的一个层面就是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互助的关系。但是,在现实中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唯唯诺诺的现象仍屡见不鲜。不可否认,小学生心智发展的不成熟,急需要从比自身高大的人身上找出认同感,那么教师顺理成章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引导人。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对自身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师德方面,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去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可以做到向朋友一样沟通。当学生对教师敞开心扉的时候,积极性也被充分的调动,互动交流也会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不仅在课堂上,也在生活中。

3.创设情境,增强学生互动。小学语文的知识相对基础和简单,教师想要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景是学生进行互动一个重要体现。其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游戏来带动学生的热情。这样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表达能力,这都是互动交流必备条件。

4.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增强对课堂的融入。教师应该有意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定期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的习惯,不仅有利于逻辑思维的提升,也有利于知识的相互碰撞。在互动中,每个人都要进行思考,并将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这样也就越来越能够深入到教学中,而不是独立于教学之外。

5.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在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更全面的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鼓励和赞扬,而不是只靠卷面考试等书面行的东西判定学生学习的好坏。这样每一位学生在互动交流也会越来越有动力,越来越主动参与。教师对学生能够全面科学的评价,对互动交流的长期运作提供了可能。

三、结语

总之,互动交流是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浪潮,小学语文教学想要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为小学生知识的获取打下良好基础,互动交流的教学方式应该被应用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在学生以及师生之间的频繁互动中,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他们的潜力得到开发,他们的互动参与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不断提升,对于教学方法的适应也要灵活多样,同时还能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入门学科,需要借助教学方法加强小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况且,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要从小打下基础的,结合小学生好奇多动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其教学所应该采取的教学方式应该是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的,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而且,互动交流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了解,也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学生想要真正的融入课堂,需要互动交流,提升兴趣点,增强好奇心和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互动交流,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霍玉荣.增强小学语文课堂互动交流的策略[J].课外语文.2015(14).

有效课堂阅读呼唤语言艺术 篇7

语文教学的魅力在语言, 教学流程应缜密有致地体现“言”的特色, 由“言”的意蕴搭起一座走向“人”的桥梁, 还原阅读给学生的精神愉悦。语文课堂不能游离于语言文字的品析之外, 语文教学需要“咬文嚼字”的本事, 特别是能抓住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句, 品出作品的美妙之处, 悟出深邃之意, 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把玩原味语言中有趣地读、品、悟, 从而理解文化, 生成文化, 真可谓“寓玩于学, 亦玩亦学”。如在胡适的《我的母亲》中, 文中副词的运用很有特色, 很本真, 比文中那淡似白描的勾勒和精心地描绘细节更有把玩的嚼劲, 于是在品味语言的环节中设计了以副词为切入点的教学思路。师先举一个例子, 如“每天天刚亮时, 我母亲就把我喊醒, 叫我披衣坐起”。这里完全是叙述, 没有浓墨重彩的描绘, 但一个“刚”字, 可以看出时间之早, 一个“就”字, 可以看出母亲催促之紧, 这两个副词显示了母亲“催我去上早学”的严厉, 再加上一个“喊”字, 一个“叫”字, 可以想象母亲的语言和神态, 画面感很强。我们可以想象画面之外的余音, 即母亲每天做着这些事情时的内心期待: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 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 除了巴望亲生儿子“踏上”他“老子”的脚步外, 还企盼什么?这两个副词开启了人物内心世界的窗口。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其它的副词, 如在“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 有一夜她把我叫醒, 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个句子中, 学生品出了意味深长的“真”字, 爱子心切, 护子情深。“她实在忍不住了, 便悄悄走出门去”中, 母亲忍辱负重的痛苦形象, 只通过这平淡的“实在”叙述, 便跃然纸上, 并在读者心中碰出同情的音响。而“悄悄”一词, 又举重若轻, 揭示出母亲的隐忍和善良, 她不愿意和人争执, 只愿意家庭平静, 她把委屈留给自己, 哪怕转移和平衡一下心理也行。这些复杂的心理通过这两个副词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到这个时候副词中的母亲形象便在把玩语言中走进了学生的心里。然后再引导学生想:如此的母亲又会有怎样的儿子呢?儿子的情感是否也可以从副词中把玩品味出来呢?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别有情味副词中”就是本文最亮的文本语言特色。

有效的课堂阅读,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对原味的语言进行本真的特色品味, 还课堂以语文的元素, 这是纯化的语文有效阅读课堂, 也是返璞归真的语文艺术。学生在语言品味和感悟中跟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作者情感巧妙地给合起来, 这样的“咬文嚼字”并没有把文章搞得支离破碎, 味同嚼蜡, 反而让学生在语言的海洋中畅游一番, 拾得“鱼”, 从而游向“彼岸”。情感、美感、语感、传统文化、生存智慧、人生境界, 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都有所“触摸”, 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学生学得有趣, 也学得扎实, 理解与生成的有效的课堂阅读, 也就不会“姗姗来迟”, 而是“呼之欲出”。

当然, 在品味原味本真语言上, 教师首先得吃透教材, 读出文章语言的别样心裁, 读出一个字、一个词, 抑或一个句子的特殊味道, 然后进行整合。让自己的示范或导学如一粒小石子投入平静的课堂湖面中, 投进学生平静的心海中, 涟漪四起, 最后结成朵朵浪花。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 而在于激发、唤醒和鼓舞。”曾听一位教师教《荷花淀》, 其中小说开端描写水生话别水生嫂一段细腻而精致, 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水生嫂的对话时, 对“你走, 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这句话进行了很原味的阅读品味, 理解了水生嫂不能不支持丈夫与不忍心丈夫离开的这种矛盾只是表面上的, 并且联系前后文, 她是识大体顾大局的, 所以实际上这矛盾又是不矛盾的, 这应是水生嫂希望丈夫明白她在家中将要承担的辛劳, 从而更多地理解自己, 看重自己, 特别是离别前能对自己更多安慰和爱抚。就此, 人物形象、教学主题的理解之门, 也就轻轻地打开了。

数学课堂呼唤有效的小组合作 篇8

一、数学课堂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特征

其实并非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来说, 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应遵循: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基础, 能挑战学生的智慧;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需要通过几个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合作完成。根据以上要求, 数学课堂适合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应具备以下特征:

1. 可以用不同思路或不同方法解决的问题

一个问题, 不论难易, 都可能有不同的思路或方法加以解决, 而这些思路或方法仅靠一个学生的思考往往难以达到, 这时小组合作学习就可以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和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充分体现其有效性。

2. 开放性较大或容易引起争议的内容

开放性较大的内容, 一般有多种思维方式, 但凭一个人的智慧, 很难把各种指向的问题都考虑到,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 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互补;对于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 可以明晰思路, 达到越辩越明的效果。

3. 知识涉及范围较广、跨度大、综合性强的内容

有的问题涉及知识面广, 甚至贯穿初一上至初三下, 并且操作要求高, 方法多样, 仅凭个人独立思考完成难度偏大。这样的问题通过组内合作互助, 思维碰撞, 在每位成员的共同努力下, 就有可能在一定时间内达成目标, 既体现了各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 又能使学生体验解决困难问题的成就感。

4. 操作探究需要多次重复进行的内容

需要多次重复的操作探究内容, 往往耗时久而且简单低效。可以通过每个学生或每个小组各完成1次操作, 然后进行累积而形成多次操作, 使学生获得感知。这样的合作一方面减少了每个同学的操作量, 另一方面也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表达个性思想的机会, 也便于学生在倾听中发现别人的长处, 突破个人思维的局限, 拓展自己的视野, 建构问题的解决策略。

5. 需要反思总结的内容

一节课的内容完成后必须有一个知识疏理的过程,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对一节课的反思回顾, 不仅可以使学生较好地反思这节课学了哪些知识与方法, 学会了什么, 还有哪些疑惑,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和习惯, 而且培养学生自我反馈、自主发展的意识, 使学生能自省、自悟、自得, 获得生命的体验。

二、教师要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路, 创造性地设计教学

为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合作、讨论素材, 除此之外, 根据一些教学内容的特点, 教师更要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路创造性地设计教学。举例如下:

1. 设计、寻找需要合作的素材以升华教学

如:苏科版七 (下) 《11.1生活中的不等式》一课, 如果从感受生活中的不等关系, 到认识不等式, 进一步学习用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 充实但过于数学化。教师课前观察发现, 特仑苏牛奶盒上印有许多不等关系, 于是将这节课的最后阶段设计如下: (教师为每个小组同学发一盒牛奶) 请同学们观察发现, 特仑苏牛奶盒上有许多不等关系, 你能找到吗?并用适当的式子表示。比一比哪组找的多。

我们可以发现, 特仑苏牛奶盒上确实有许多表示不等关系的量, 且分布在四个侧面上, 非常有利于合作小组的每位成员各自从不同方向观察发现。教师紧扣课题的两个关键词:“生活”“不等式”, 创造性地设计、利用生活中人人都很熟悉, 用完就被遗弃的牛奶盒来创造性地设计合作活动, 使这节课得到显著升华。

2. 将课本中安排的合作材料进一步细化, 达到分层渐进的效果

如:苏科版八 (上) 《6.3一次函数的图像》第二课时安排的一次函数性质的探索, 课本安排太笼统, 我们可以将它分解为2个层次的问题:

(1) 比较图6-10、图6-11中两个一次函数的图像, 你有什么发现?

(2) 观察本章所画的各个一次函数的图像,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这是一个开放性较大的合作学习内容, 其中第 (1) 问题起到了两个作用:一是层次相对较低, 对于大多数同学都不难发现其变化规律, 其目的是面向全体同学, 体现了合作学习内容的层次性;二是为解决第 (2) 问题提供了思考方向。而第 (2) 问却是个发散性极强的问题, 根据图像, 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得到不同层次的结果, 可以从图像的增减性考虑, 可以从图像经过的坐标象限考虑, 可以从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位置考虑, 也可以从图像的对称性考虑。通过这个问题的合作学习, 可以起到思维互补的作用。

3. 小组合作的过程可以以户外数学活动的形式进行

如, 户外小组活动设计:找三角形的外心。

活动准备: (1) 教师预先在草坪上若干处 (以班级小组数为准) 订三颗钉子为顶点, 用绳子围成三角形, 同时在外心处埋下一颗钉子; (2) 将同学们分成若干组, 带到草坪上解决问题。

活动要求:另给两根绳子, 要求用这两根绳子找出外心 (钉子) 。

各小组首先必须讨论解决好几个问题: (1) 外心的特征: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2) 为什么给两根绳子?有什么用? (3) 至少需要几边的垂直平分线?

操作方法:先将一根绳子对折找到其中点, 再将绳子两端分别扣在两颗钉子上, 从中点处将绳子两部分拉直, 此时绳子的中点一定在三角形这边的垂直平分线上;再用另一根绳子重复上述过程, 就得到了一边的垂直平分线。

这样的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相信会是很受学生欢迎的, 效果也一定会很好。

4. 对课本安排内容的呈现形式进行创造性地改造

如: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这节课既可以看作是新课, 也可以看作是一节复习课。大多数老师一般都是从各种题型出发, 针对二次函数常见的3种形式 (顶点式、一般式、交点式) 分别进行概括总结, 得到其使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时的条件。

其实, 老师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这样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将学生进行分组, 设计如下三个层次的活动:

(1) 给出一个二次函数y= (1-x) (x+3) 。让各小组通过思考、讨论后, 要求列出不少于3种唯一确定此二次函数的条件。

(2) 由一个小组中每人写一个或几个条件, 让另一组求解, 再交换。

(3) 每组发16张卡片, 分别为8个二次函数表达式和8条抛物线, 让每组同学将函数与图像对应起来。 (小组之间展开比赛, 看哪个小组先对应好。)

又如:《全等三角形》一章的复习课, 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复习画出本章的知识树, 然后将整体内容分成3块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性质、应用) , 分别由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内部合作, 完善每块内容。通过3个小组的整体合作, 完成了对本章知识结构的归纳总结, 形成了一棵形式新颖、内容完善、结构明晰的知识树。课上, 学生是主体, 老师配角, 合作是手段, 交流是核心, 效果一定奇好。

5. 将特定内容设计成数学实验,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如:苏科版九 (下) 《8.5概率帮你做估计》这一课时有这样一个内容安排:鱼塘里有若干条青鱼, 怎样估计鱼塘内青鱼的条数呢?我们可以将这一安排设计成数学实验,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具体做法:可以用一个塑料袋 (表示鱼塘) , 内装鱼状物 (表示鱼) 若干, 取其中一部分涂上颜色 (如60个) 后再混合在一起。然后进行多次抓取 (表示捕捞) 、记数 (每次抓取后放回袋中, 混合后再次抓取) 。记下抓取总次数以及有色鱼次数, 就可以通过计算得到袋中鱼状物的个数。

这样的模拟实验代替了到河边现场捕捞, 方便、省时。更重要的是, 实验过程中需要涂色、多次抓取鱼状物、记录、计算方法研究都展现了小组合作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文雅.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11.

[2]柯嫦娥.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 2016:1.

小学语文呼唤“绿色课堂” 篇9

一、情感———绿色课堂的基调

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 就如同池塘没有水。新课标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并列为三维目标之一。语文课堂远离了情感, 那只能是一潭死水;语文教师没有了情感, 也就不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 教师应善于以自己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 使师生的情感与文章蕴含的情感相吻合, 让整个课堂情意浓浓, 和谐自然。

1. 教师:

激情飞扬。教学是一门充满激情的艺术,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 点燃学生情感的火焰, 使文本的情感、教师的情感以及学生的情感三者“共鸣”,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审美观念。有人如此描述课堂上的语文教师:“上记叙文课, 像感人的艺术家;上说明文课, 像严谨的科学家;上议论文课, 像雄辩的政治家。”这是在告诉我们, 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 无论上什么课, 都要激情飞扬。授课语气要随内容的变化而抑扬顿挫、引人入胜。教师要以自身浓厚的情感来感染和打动学生。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学生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 强化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 陶冶学生的情操。

2. 学生:

兴趣盎然。习作是让许多中高年级学生头疼的问题。一说起要写作文, 学生十有八九是愁眉苦脸的。教师也时常为此烦恼。可有一次作文课, 改变了笔者以往的看法。记得那次作文要求描写一个小实验, 为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写小实验的方法, 笔者决定在课上进行一次“鸡蛋浮起来了”的实验。这一招果然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而且比预料中的还要好。他们聚精会神地关注着整个实验的过程, 注意了鸡蛋在水中的一点点变化, 感受到了其他同学的好奇与热情, 随后就把各种感受详细地记录了下来。这是一篇真实的习作, 在他们的习作中没有言不由衷, 没有词不达意, 有的只是真实情感的流露。试想, 这样的作文课谁不喜欢呢?这节课也给了笔者深刻的启示:语文学习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实效———绿色课堂的关键

1. 营造自然和谐的氛围。

语文课堂应该追求自然和谐的氛围, 追求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简单目标, 用心跟文本作平等的对话, 用情与学生作真诚的交流, 让语文课堂多一些自然的真情流露, 少一点刻意的做作安排。真正的语文课堂, 应该是教师运用各种方法努力建立的一种平等、民主、自然、和谐的教学氛围, 努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思考、质疑、提问,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 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从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获得成功的体验。

2. 运用恰当有效的方法。

只有适合本课教学的, 确实能清楚明了地让学生学得知识、掌握技巧、懂得道理的就是最好的方法。语文课堂, 方法不在多, 而在于确有实效。语句优美的散文, 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 在读中想象画面, 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琅琅上口的诗歌, 可以引导学生诵读积累, 体会诗歌的丰富内涵;通俗易懂的说明文, 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质疑、解疑, 学会说明方法;条理清楚的说理文, 可以引导学生找出作者想要说明的观点, 了解作者说明道理的方法……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总结归纳一般文章的共性特点, 理清文章脉络, 掌握写作此类文章的方法, 以便迁移运用, 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3. 体现以人为本的主旨。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阵地, 是学生展示语文能力的舞台。老师不能固守着“教师———课本”两大中心, 不能为了一个优秀的分数, 而给予学生一个个标准化的答案, 从而牢牢地捆绑住学生灵动的个性、多彩的思想。只有为学生创造个性表达的舞台, 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 这才是学生们所向往的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课堂。

4. 进行合理多元的评价。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 而在于对学生的激励、唤醒与鼓舞。教师对学生发言不能简单判断“对”、“错”、“好”或“不好”, 而要蹲下身来, 从学生视角去理解、感受, 引领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 陶醉于快乐学习。

对学生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 教师不能简单否决, 而应该恰当地进行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都可以;口头评价、书面评价、课堂评价、课外评价都可以;对学生的朗读、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等都可加以评价。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只有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学生的进步与不足, 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生活———绿色课堂的生命

1. 陶冶性情, 树立人生观。

语文课文, 是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语文课堂, 就是要通过这些文字,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 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 并最终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比如, 《微笑着面对一切》《海伦·凯勒》《轮椅上的霍金》《诺贝尔》告诉我们面对困难时要有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精神;《郑成功》《虎门销烟》《钱学森》《梦圆飞天》让我们牢记爱国高于一切、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拼搏的伟大责任;《石头书》《大自然的文字》《狼和鹿》《特殊的葬礼》让我们认识到了大自然的美妙神奇, 以及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

我们要善待每一个孩子, 用心呵护他们纯真的心灵, 让他们在一篇篇美文的学习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 走进生活, 焕发生命力。

语文课堂, 有优美的自然环境, 有美妙的童话寓言, 有伟大的英雄人物, 有深奥的人生哲理……每一行字、每一句话、每一篇文, 都散发着浓郁的生命气息, 荡漾着生命的活力, 我们应该树立生活语文的理念, 努力将语文课堂向生活拓展, 往社会延伸, 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投身自然, 接触社会, 融进生活, 激起智慧的浪花, 唤起澎湃的激情, 焕发生命的活力。

上一篇:产科出血性休克下一篇: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