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伦理情感

2024-09-17

家庭伦理情感(共10篇)

家庭伦理情感 篇1

家庭伴随一个人生命的整个过程, 人们自降生便生活在家庭之中, 与家人发生人际关系, 产生情感, 这种在家庭中产生的伦理情感, 影响人的思想观念, 伴随人的成长过程, 对人的道德习性的养成起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

之所以说家庭伦理情感对儿童道德习性的养成起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 是因为家庭伦理情感在个体的道德情感发展中, 是扎根于人类本性的、自然的, 以及对今后社会性道德情感发展具有驱动和保证作用的情感。人一生下来与父母之间的伦理情感对以后情感的同化、生成、发展将会起基础的关键作用, 其结构与特性对今后情感的形成也将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 当个体形成了健康、积极的基础性道德情感时, 他将容易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性。反之, 一旦个体早期缺乏基础性道德情感的满足, 以后道德情感的形成将会出现动力匮乏, 不利于良好道德习性的形成。所以要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性, 必须培育积极的家庭伦理情感, 克服消极的家庭伦理情感。

消极的家庭伦理情感较典型地表现在三个方面。

1. 对孩子溺爱。

韩非子说:“人之情性莫爱于父母, 皆见爱而未必治也。”[1]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没有比得上父母爱子女之情的。但是不顾一切的爱, 不见得就能教育出好孩子来。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功利思想非常严重, 对于孩子的金钱投资毫不吝惜, 认为只要无限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 就是爱孩子, 于是:给孩子买了许多书籍, 却没有正确地引导孩子去读书;只关注孩子是否吃饱穿好、学习是否优秀、琴棋书画是否过级、奥赛是否取得名次, 而忽视了孩子是否有高尚的品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稳定的情绪、良好的人际交往和生存能力。其实, 孩子对爱的需要不仅仅是物质上的, 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 对孩子的精神鼓励、赞扬、肯定和必要的心理支持才是真正的爱, 这种爱对孩子的成长才是至关重要的。父母对孩子的任何要求不管是否合理, 一味满足、迁就, 只会使孩子养成过于依赖的心理, 最终致使孩子在生活中缺乏自理和自主能力, 影响其健康成长。

2. 放纵孩子。

黄宗羲言:“爱其子而不教, 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 犹为不教也。”爱子女就要教育他, 而且要教育得法、教育得好, 而不能不管不问, 恣意放纵。夸美纽斯认为, 孩子必须进行必要的管教。如果示范未能收到充分的效果时, 增加教导就是必要而适时的, 可以对儿童在行为规范上加以劝告或命令。有时需要对不良行为加以惩罚, 目的是使儿童有所畏惧、有所反省, 并更加检点。洛克也表达了父母对子女放纵、不闻不问这一态度的反对。洛克认为, 应该在儿童“精神最纤弱, 最容易支配的时候”, 让他们习惯于遵守约束, 服从理智, 免得以后难以纠正。当然需要注意的是, 同时培养的习惯不能太多, 否则, 花样太多会把他们搞得晕头转向, 反而不利于习惯的培养。[2]

3. 夫妻关系不和, 亲子缺乏沟通。

大量事实表明,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夫妻关系对孩子的学习、品德、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果父母关系不和, 经常吵闹、打架、互相谩骂、不尊重对方, 孩子就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情绪, 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培养。

另外, 在家庭中, 有的父母因工作繁忙, 很少有时间与孩子交流, 有的父母即使有时间与孩子交流, 在交流时, 也以家长权威自居, 不愿平等、民主地与孩子对话。这种情况下, 一旦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 向父母求助时, 父母也很少能尊重客观事实来分析缘由, 只是一味指责埋怨孩子, 而孩子在得不到理解和鼓励, 且负面情绪无法疏通和释放时, 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也会随即产生。

可见, 消极性家庭伦理情感会直接影响到儿童良好道德习性的养成, 会使儿童人格发展受阻, 以及性格、心理扭曲。有调查显示, “长期生活在残缺家庭或父母心理破裂、家庭成员缺乏依恋关系以及父母管教不当的家庭环境里, 是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形成的深层动因。未成年人在儿童时期所受的不良影响和精神创伤, 容易留在他们心灵深处形成个性内核, 成为接受后续不良影响的深层动力因素。父母子女间缺乏依恋的亲情关系以及残破家庭的不良环境, 对促成儿童个性变形都有潜在的危险”。[3]因此, 否定性的家庭伦理情感容易导致个人的人格变形或扭曲, 从而道德败坏、行为越轨。

为了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性必须培育积极的家庭伦理情感, 因为积极的家庭伦理情感是人们成长尤其是形成高尚的品德及完美个性的动力性因素。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培养积极的家庭伦理情感:

1. 严爱有加, 尊重关心。

一个人道德习性的养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早期生活的家庭情感氛围。著名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 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 没有爱, 也就没有教育。”[4]一切成功的家庭教育都是家庭感情和谐的教育。在和谐的家庭情感氛围中, 父母育人的方式是尊重、激励而不是粗暴和指令。所以父母和子女既是长幼关系又是朋友关系, 父母给予子女的既有严又有爱。在这样的家庭育人的气氛中, 孩子会产生强烈的自尊、自信、安全等情感体验, 也就会由此而养成友爱善良、乐于助人、心胸豁达、富有生机的道德情感。反之, 如果是不平等的高压式教育, 就必然会使孩子形成冷漠、懦弱、仇恨、自私、暴躁的不良人格。所以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对孩子要严爱结合、理解支持、尊重关心, 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学识修养、兴趣爱好, 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 为孩子创造一种自由、和谐、健康的家庭情感氛围, 让孩子在人生的第一个驿站保持快乐天性, 健康成长。

2. 以身示范, 重视身教。

家庭是个人最初的活动场所, 家庭群体中儿童与其父母、祖辈及同辈伙伴发生着最初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 家庭生活的行为规范也是他最初接触到的社会规范。儿童开始总是以其父母的言行为榜样, 以父母的需求、情感情操为认同的对象, 通过同化作用, 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行为方式习惯和道德信念的体系, 借以调节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这种天然的社会道德传输者的身份, 要求父母一定要以身示范, 在任何情形下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产生的莫大的影响。“榜样比任何事物都更能温和而深刻地渗入人们的内心”。[5]因而, 父母必须首先以身作则, 树立威信, 在日常生活中, 时时严格要求自己, 事事起模范带头作用。要求孩子做到的, 家长首先要做到;要求孩子好好学习, 做一名好学生, 父母首先要在自己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 做出一番成绩来;要求孩子与同学团结友爱, 互相帮助, 家长自己首先要与邻里和睦相互, 友好往来。只有在这样的身教下, 儿童才会养成积极向上、关心他人、诚实守信的高尚道德情操。

3. 提倡感恩, 完善人格。

父母对子女纯真的爱, 将在儿童心中培育起顺从、爱、感激和信任的感情。而“顺从和爱、感激和信任交织在一道, 发展着良心的萌芽”, [6]使儿童产生感恩之情。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 让儿童学会感恩, 有一颗感恩的心, 是家长对子女进行情感教育很重要的一方面, 也是完善孩子良好人格的重要一环。如今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 父母对其百般呵护, 所有事情都不让孩子亲自去做, 在孩子潜意识里就形成了这样的观念: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 不需要回报。因此他们也就不懂得感激父母, 不懂得感恩, 以至于进入社会后, 也对别人的付出漠然无视, 形成在情感上只知获取、不知给予, 以自我为中心的缺点。感恩教育是家庭伦理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情感教育所要带给子女的一个重要体验。父母要教子女感知爱并学会爱他人, 要让孩子懂得宽以待人、与人为善的道理, 学会在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无论是与家人团聚, 还是与伙伴交往, 都要乐于助人, 时刻不能忘记感恩, 让孩子懂得, 他的生活与别人息息相关, 他的快乐与满足, 都与别人对他的付出分不开的。使孩子学会知恩、感恩, 在享受他人的关爱和劳动成果时, 也要以真诚之心感谢他人和社会,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尊重自己, 也尊重他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韩非.韩非子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2:1035.

[2]任钟印主编.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92;97.

[3]李康熙、王延海.未成年犯个性心理调查[J].青年研究, 1999, (8) .

[4]王蕴梅.爱是最好的养料[J].小学心理健康导航, 2007, (5) :14-15.

[5]单中惠等主编.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0:105.

[6]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193.

家庭伦理剧的另一“城” 篇2

该剧早在湖南、江苏等地面频道播出时,就获得收视冠军与观众的良好口碑。11月6日起,《双城生活》在北京、上海、深圳、黑龙江四卫视同步推出,据CSM媒介研究41城数据,该剧在东方卫视的后半程继续发力,收视一度突破1%,并引发热议。作为该剧的网络独播平台,搜狐视频11月6日上线该剧,播出10天总点击量5400多万。截至记者截稿时,《双城生活》在搜狐网络视频的点击量超过1.8亿,获得了台网收视“双丰收”。

每个人的“双城”

你的“双城”是什么?是北京与上海?是纽约与伦敦?是静谧的乡村与繁华的都市?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个双城——这城里有你,那城里有你心里牵挂的人和事。牵挂将双城串联起来,奔走双城的每个人,都是《双城生活》里的主角。电视剧《双城生活》最打动观众的,就是从现实生活找料,接地气。

故事围绕“北京女人与上海男人”“上海婆婆与北京媳妇”“北京岳父与上海女婿”展开。尽管男女主角一见倾心,沉湎爱河,但面对彼此家庭的文化差异,这段“双城生活”经历了颇多曲折与挑战。

《双城生活》中的双城生活、双城恋爱、双城亲家等都透露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细节出彩又不浮夸。该剧编剧王丽萍决定写《双城生活》,就是因为“身边的朋友因为双城分分合合让我感慨颇多。”

《双城生活》播出后,引起了观众共鸣:有双城恋的经历的观众,正在经历双城恋爱的人,学着电视里的情节,在微博里跟自己的异地爱人说:“我们也把票根攒起来,见证我们的双城生活”;有人回忆自己的经历:“现在想想,当初哪儿来的那么大的勇气”;也有观众害怕去看:“似乎每一幕都是在写过去的我,可惜生活不是电视剧,千辛万苦却不一定结局圆满。”

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看来,《双城生活》更像是家庭情感轻喜剧。该剧之所以跟过去的家庭伦理剧相区别,是因为“首先该剧并没有将笔墨过多凝结在伦理问题上,没有给主角过多的道德选择,大家都是好人、不做坏事。其次是该剧没有苦情,不洒狗血。这两点改变了家庭伦理剧中用极致的戏剧冲突来吸引观众的路数,反而更贴近观众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可能会改变家庭伦理剧的基本走向。”

《双城生活》一改观众对上海男人的刻板印象,为精致的上海婆婆(上海女性代表)正了名;展现了爽直活泼的北京女孩儿,刻画了情感深沉的北京父母。在这些人物形象中,人们看到的是角色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现实生活的客观因素又给人物设置了重重障碍。观众会随着剧情的发展,跟着角色一起被现实拷问:男女主角无力解决的文化、生活差异问题,你能解决吗?

融合大于差异

除了基于生活观察的剧情展现,该剧的结构设计,也为剧集添色不少。

该剧并不是单纯由男女青年组成家庭入手,而是从男女双方的地域差异展开。在这个戏剧性的框架下,基于地域差异,衍生出了家庭生活习惯、背景、地位,各自家庭关系,角色个性等一系列的戏剧冲突。而且丝毫不给人造作感,在双城的背景下,故事冲突合理、服帖。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这样评价《双城生活》:故事不刻意表现差异,而是通过精心选择的细节,呈现文化的表现形态,让人们深思——这样一种精神生态下,人应当如何进行事业、家庭、伦理、道德乃至理想信仰的追求。

《双城生活》中婆媳矛盾是从地域文化差异切入的,冲突开始在出租车上:北京姑娘上車就跟司机大哥侃,坐副驾驶反而是礼貌的;反观上海姑娘是很矜持的,要坐后排,要是穿裙子的话下车时都是两脚一起落地的。剧中婆婆杨曼莉出身钟表世家,所以“婆媳从乘出租车的习惯开始吵就显得很自然,观众不会觉得是胡编乱造。”王丽萍说。

但是仅止于展现差异并不是该剧的全部。

导演安建在决定加入这部戏之前,首先提出的问题就是:“京沪文化差异有价值、有代表性,但早已有之,给我一个今天拍这个题材的理由?”制片、导演和编剧三方最后达成共识:在《双城生活》中,不是做两地文化的差异,而是展现两地文化的融合。

在安建看来,融合贯穿整剧,尤其是结尾处那句“向北京女人学习,向上海男人致敬”更是点睛之笔。剧末男主角在北京工作,陪着岳父生活;女主角在上海工作,陪着婆婆生活。婆婆和媳妇逐渐变成“闺蜜”,女婿和岳丈互相关心,这中间生发的是更深层次的心理认同。“我认为《双城生活》展现的就是这样一个变化过程。不管是北京人还是上海人,在剧中,都是宽容和大度的,以一种接纳的态度来待人,接受发展。”

“这样做有前瞻性,也符合时代潮流。”安建表示,他本人就是典型的“双城”,因为工作关系,驻组的他,在理解双城时又有了新的感悟:“虽然一个家庭的成员分布在不同的城市,不能时刻享受天伦之乐。但是如果处理好,也会很愉快。离家日久会增加对家的牵挂和眷恋,同时家里的每一个人又可获得个性的发展,又有什么不好呢?”

浅谈儒家家庭伦理 篇3

一儒家家庭伦理的特点

儒家家庭伦理在整个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受到当时社会以血缘宗法为中心的政治伦理制度的深刻影响, 带有明显的与血缘关系联系紧密的一些特点, 主要包括家庭至上、重视亲情、家国一体。

所谓家庭至上就是指家庭利益至高无上, 个人利益必须绝对地服从家庭或家族利益, 当个人利益与家庭利益发生冲突时, 或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 都必须把家庭或家族利益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在家庭 (家族) 利益面前, 个人利益微不足道。之所以会导致家庭至上这种现象出现, 首先是因为家庭是人们生活的最主要场所。可以说, 家庭是个体生命中占有时间最长的一种组织形式。每个个体从出生开始就处于一定的家庭环境之中, 传统社会中, 人们的交流空间局限在一定范围内,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比较单一, 因此家庭就成为个体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场所。个体为人子女时处于一定的家庭氛围中, 成家立业后也有自己的家庭。家庭在个体生命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次, 家庭是保障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传统的家庭是生产单位和消费单位的统一体, 因此, 人们在物质生活上对家庭有高度的依赖性。最后, 个人的社会地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家庭的地位。整个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非常注重血统门第的社会, 人们的血统家庭观念根深蒂固, 一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及其个体价值的实现与否都与个体所处的家庭有紧密的联系, 森严的等级制度以及分封世袭制度, 使得这种个体对家庭的依赖得以强化。

传统儒家家庭伦理特别重视亲情, 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亲亲”具有自然本能性。孟子曰:“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所不虑而智者, 其良知也。孩提之童, 无不知爱其亲者, 及其长也, 无不知敬其兄也。”这说明人的这种“爱其亲”“敬其兄”是一种自然本能, 出于人的本性, 而无需别人的灌输。另外, “亲亲”还具有基础性的特点。孟子曰:“仁之实, 事亲是也;义之实, 从兄是也” (《离娄上》) 。孟子强调的是“亲亲”之情可以外化为人伦规范。儒家强调“亲亲而仁民”, “亲亲”是“爱人”的基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里突出了将亲情扩展, 推己及人。这些都说明儒家特别重视亲情。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家国一体的社会, 出现这种家国一体的局面是由于在原始氏族部落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 当时的氏族内部首领充当了这一过渡过程的领袖, 氏族首领依靠自己的权威以及在物质财富上的优势, 成功地过渡为专制首领, 中国进入了专制社会。这一时期并没有打破原先的血缘关系以及家长制管理,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强, 家就是国, 国就是家, 家国同构, 在家族中血缘把每个人都联系在一起, 而国家就是在这种家族主义基础之上产生的。国家的治理由宗室成员承担, 这种统治方式必然会使家庭伦理渗透到整个社会之中, 家国一体也就很自然地形成了。

二儒家家庭伦理的主要内容

儒家家庭伦理涉及到父子、夫妻、兄弟三大主要关系, 以这三种关系为基础形成了一系列规范家庭成员的伦理道德。概括起来主要有“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悌”三种伦理规范。

儒家以父子关系作为人伦之本。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最自然的, 天然形成的, 不可分割的。“父慈子孝”是调节父子关系的伦理规范。对于“慈”的要求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养, 另一方面是教。“养”是最基本的要求,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不可推卸的抚养责任。父母抚养子女, 既包括对子女物质上的满足, 也包括对子女精神上的爱护, 但更为重要的是“教”, 所谓“养不教, 父之过”, 抚养但却不教育子女, 只会使“养”显得更加苍白无力。父母辛苦抚养子女, 谆谆教诲子女, 同时子女也应该对父母尽以孝心。子女对父母尽孝应包括以下方面: (1) 子女要珍爱自己的身体。所谓“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 (《孝经·开宗明义》, 子女珍惜自己的身体, 保护自己的安全, 珍爱自己的生命, 不因自己的肆意妄为而让父母伤心难过, 这是孝的最直接体现。 (2) 要赡养父母, 顺从父母。父母抚养子女, 子女也要赡养父母。当父母年老时应主动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同时, 由于父母的社会经验相对较丰富, 子女应学会顺从父母的意见。 (3) 要尊敬父母, 劝谏父母。子女赡养父母是最基本的要求, 更为重要的是敬爱父母, 子女对父母的孝更重要的体现为尊重。另外, 顺从父母并不是绝对无条件地服从父母的意志, 而应在顺从的基础上劝谏父母, 否则将陷父母于不义, 也是不孝。

夫妻关系是人伦之始。《周易》中说道:“有夫妇然后有父子, 有父子然后有君臣”。儒家对于处理夫妻关系的基本要求是“夫义妇顺”, 其意思是为人夫者要以恩义对待自己的妻子, 为人妻者要对丈夫顺从。夫妻双方要各自遵守本分, 不偏不离。也就是说, 丈夫在外要致力于建功立业, 同时, 要避免放荡不羁的行为;在家里, 要亲近妻子, 但要保持一定的界限;当丈夫对妻子敬重有礼时, 妻子要顺从丈夫, 当丈夫不懂礼节, 妻子也要做好自己的事情, 并且诚惶诚恐地保持肃敬, 这就明显地显示出夫妻双方不平等的一面。因此, 要维持家庭和睦, 就必须在夫妻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在恩爱的基础上, 要做到“夫和而义, 妻柔而正”, 丈夫应该和乐、温厚、守义, 妻子应该温柔、勤勉、忠贞。“夫义妇顺”中妻子的“顺”要以丈夫的“义”为前提条件, 丈夫应充分地尊重妻子, 同时这种顺从也不是片面的, 当丈夫有错时, 应该接受妻子正义的劝谏。《李氏家法·宜室家第三》中就讲到:“夫妇乃人道之始, 万物之基也。相敬如宾, 岂容反目。虽夫为妻纲, 固当从夫之命, 然妻言而有理, 亦当从其劝谏”。

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是除去父子关系之外最为亲近的一种血亲, 兄弟之间应遵循的伦理原则是“兄友弟悌”。友是指兄对弟的道德责任, 强调兄对弟要挚爱关心;悌则是指弟对兄的道德义务, 强调弟对兄的敬从, 恭顺谦恭有礼。传统社会由于子女数量较多, 因此, 除去兄弟关系还会有姐妹、叔侄、妯娌等关系, 因而, 兄友弟悌规范的关系远远大于兄弟关系本身。儒家对于兄弟之间该如何相处有许多论述。荀子说:“请问为人兄?曰:慈爱而见友。请问为人弟?曰:敬拙而不悖。”孟子说:“仁人之于弟也, 不藏怒焉, 不宿怨焉, 亲爱之而已矣。亲之欲其贵也, 爱之欲其富也” (《孟子·万章上》) 。这里突出强调兄对弟的亲与爱;同时, 曾子也回答了“事兄有道乎”这一问题。“尊事之以为己望也, 兄事之不遗其言。兄之行若中道, 则兄事之;兄之行若不中道, 则养之。”这里强调的是兄对弟的恭与顺。

三儒家家庭伦理的时代价值

儒家家庭伦理在其产生的几千年中, 对于维护家庭稳定, 维持社会秩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精华思想在当今社会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儒家的五伦八德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为指导思想, 积极响应中宣部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 做有道德的人”的要求, 树立“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 并且号召人民建设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良好家风, 这些措施对于推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具有重要的作用。儒家孝道伦理思想将个人与家庭和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努力寻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从而促进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家庭伦理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中的最低层次, 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形成的行为准则。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 年轻的一代绝大部分是在爱的滋养中长大, 经历的磨难少之又少。对于他们很有必要进行儒家道德的陶冶与教育, 培养他们的仁爱、羞耻与感恩之心,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幸福观、荣辱观和健康的竞争意识。

在提倡儒家家庭伦理道德的时代价值的同时, 也应看到, 儒家家庭伦理是传统社会下的产物, 其思想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 如男尊女卑、三纲五常、等级差序、家长制等。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儒家家庭伦理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我们应对其进行有选择的吸收和创新, 进而加快构建现代家庭伦理的步伐。

摘要:儒家家庭伦理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影响十分深远, 它将家庭与个体紧密地联系起来, 重视亲情, 并将这种家庭伦理观扩大至国家, 形成家国一体的思想。“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悌”是儒家家庭伦理的基本内容, 它们共同调节着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儒家家庭伦理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若经过恰当的改造与合理的吸收, 对当今社会家庭伦理的建设仍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儒家,家庭伦理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9

[2]汤洁娟.先秦两汉家庭伦理及其现代价值[D].陕西师范大学, 2005

护理伦理、情感和法律观念三冲突 篇4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314

护理伦理学是研究护理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一门学问。即运用一般伦理学的原则和规则来解决护理实践和护理学发展中人们相互之间关系、护理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情感,是人们对周围人和事物、对自身活动态度的内心体验和自然流露。护理道德情感是建立在护士对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和权利尊重的基础上,表现出对患者,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属于道德情感。

在护理实践中,护理情感表现在:①同情感,对患者遭遇痛苦和不幸内心能够产生理解,同时给予道义和行动上的支持和帮助,把患者当亲人,爱患者胜过爱自己。②责任感,把挽救患者的生命、促进患者的康复视为自己的崇高职责,义不容辞的责任,并沉浸在关怀患者的情感之中忘我工作。③事业感,是高层次的道德情感,把本职工作与发展护理事业紧紧地联系起来,把护理事业视为生命般重要。法律需要道德的支持,道德需要法律的辅佐。

护理伦理学与法学,两者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二者互相渗透,彼此互融;又相互作用,彼此补充,即护理道德为某些卫生法律的实施鸣锣开道,而卫生法律是护理道德的靠山。从而共同调节护患之间的关系。但是,也不能忽视护理伦理、情感、法律之间也存在着冲突。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某大医院护士小张,聪明、热情、乐于助人。一天,邻居大妈一早来敲门说老伴病了,昨天去医院看病后,是支气管炎,医生建议住院治疗。可是老伴不想住院,于是医生就开了3天的抗生素在门诊治疗,但是两个人的年纪都大了,来回跑医院腿脚不方便,想到小张是医院的护士,又是邻居,便来求小张给打针。小张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之后她来到大妈家看了一下门诊病历,是头孢类抗生素静脉输液,而且昨天在门诊已经做过试敏,并且注射了1次,今天是第2次,便按照常规给老人打了针。但万万没有想到灾难就此临头了,上午9:00,小张接到大妈的电话,大妈哭着说,大爷在小张走后不久,感到胸闷气短,不舒服,但是大妈并没在意。又过了1小时,大爷突然面色青紫,浑身抽搐,大妈吓坏了,急忙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救护车将他们送进了医院,但是已经回天乏术。小张听后非常震惊也十分悲痛,但是更让她意外地是大妈竟然为此一纸诉状将小张告上了法庭,最后小张败诉,不仅被开除了公职,还终身吊销护士执照。

至此,人们不禁要问事情怎么会演变到如此地步。首先从伦理方面分析:本案中的小张违背了护理伦理中的自主原则和不伤害原则。自主原则是尊重患者自己做决定的原则,其前提是知情同意,也就是指患者被告知,在知道事情真相后,自愿同意或者应允给予某些检查、治疗手术或实验。不伤害原则是指诊治,护理过程中不使患者的身心受到损伤。凡是在医疗、护理上是必须的或者属于适应证范围的,按照规范和法规要求所实施的治疗、护理手段是符合不伤害原则的。导致小张这样结果的原因是:静脉输液本身就是一项需要严密观察的过程,因为此过程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小张作为护士应该清楚在输液过程中一旦发生输液反应或迟发型过敏反应,患者若未得到及时处理,将会危及生命。但是小张在操作之前并没有向两位老人解释清楚,他们只想在家输液方便,不知道存在的风险。因此,小张没有做到知情同意,也没有留在现场观察,在这一前提下她的行为从一开始就注定对患者是一种伤害。其次,从法律方面:《护士条例》中规定护士都是在一定的医疗卫生机构中执业,护士义务的履行需要医疗卫生机构直接进行监督。小张的执业范围是医院内,或者医疗机构授权的家庭病房、社区护理。因此,她要为自己的行为负法律责任。最后,从情感方面:此案中,大家最同情的就是小张,明明是助人为乐,尽力去帮助一对老人,为什么结果却是导致其家破人亡。难道真的是好人没好报吗?其实不然,多年来,护理模式由“生物醫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使护患关系产生技术关系和非技术关系两个方面。护患技术关系是指护士与患者在技术活动中的行为关系,如发药、注射、生活护理等。护患非技术关系是指护士与患者双方在社会、经济、公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在护理活动中形成的道德、利益、价值、法律等多种内容的关系。二者之间相互影响。本案中,小张由于没有遵循法律规范,擅自在医疗机构外执业,才酿成了悲剧,也伤害了自己。当然,情理上可以理解也被同情,但毕竟触犯了法律,没有挽回的余地。

随着护理和医疗事业的发展,护士患者双方的思想也发生着变化,为了避免护理伦理、情感、法律三者之间的冲突,减少护患纠纷,护士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慎独精神”的培养。

“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坚持道德观念,谨慎遵守道德原则。在护理工作中,对病情观察,巡视病房了解病情变化等护理工作,都依赖于护士的自觉性和责任心。护理操作中,对危重患者做到全力抢救;昏迷患者翻身、吸痰、口腔护理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严格查对。药物使用安全有效,如:静脉输液青霉素应现用现配;甘露醇30分钟内用完;口服铁剂用吸管避免腐蚀牙齿等。

家庭伦理剧中的女性形象 篇5

一、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形象类别

现代家庭伦理剧中具体女性人物形象有很多, 每一个生动的女性人物都是一种女性形象的代表, 但一般家庭伦理剧中常出现的女性形象无非“母性的厚积薄发”、“女性意识的彰显”、“传统女性意识的传承”三种。

1、母性的厚积薄发

这种女性形象主要通过塑造一些“母亲”的人物形象来体现, 一般在家庭伦理剧中所饰演的角色为主角的“亲生母亲”、“养母”、“继母”等。人物具体形象、性格、在剧中重要性等又有所不同。既有本性善良的老母亲的形象, 也有毒舌妇人的母亲形象, 还有一些性格复杂半善半恶地“母亲形象”。

现代家庭伦理剧中所塑造得“母亲形象”无一例外地都表现出母性的厚积薄发。在家庭伦理剧的故事情节发展中, “母亲形象”都表现出对与之关系密切的人物浓浓的母性关怀。纵观所有家庭伦理剧中的“母亲”形象, 恶毒也好, 善良也罢, 其在剧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与之关系密切的人而做。体现出伟大的母性, 这种“母亲”的女性形象所传递的是一种母性的人文关怀。例如电视剧《家的n次方》中宋丹丹扮演的文楠为四个子女的妈妈, 在四个子女中只有一个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其他儿女来自于婚姻的重组。在这种复杂的家庭条件下, 她用心照顾孩子, 用生活中的点滴感染儿女, 特别是家庭破产之后, 她所表现出的积极地精神和向上的态度, 都传递着这种母性的人文关怀。

2、女性意识的彰显

这种女性形象主要由生活在现代社会环境的女新人物来塑造, 这类女性人物大多受到现代社会文化的冲击而形成自己特有的意识与认识。在现代家庭伦理剧中, 一般通过塑造年轻时尚的女性人物来表现这种女性形象。这种女性形象所承担的艺术功能便是向观众传递现代社会文明, 并展示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对人的意识与认识的冲击作用。《AA制生活》中。女主角何其主张用AA制来维护婚后的家庭生活, 促进生活中的平等和谐。这种制度充分体现了80后女性在维护婚姻中的独立自主性。

3、传统女性意识的传承

在现代家庭伦理剧中这种以“传统女性意识”出现的女性形象比较少, 但与“母性的厚积薄发”的女性形象有一定的相通之处。这种女性形象主要表现为:对传统女性意识的保守。如不少家庭伦理剧中, 年迈的母亲生活观念、人生价值等方面与接受现代文明意识的年轻时尚的女儿不同从而发生矛盾的故事情节。《青春期撞上更年期》中, 儿子邓佳琪不服从父母的安排自作主张, 而父母也不能与孩子进行很好的沟通, 所引发的一系列矛盾, 当然与剧中人物的特殊年龄有关, 但是不全是年龄所带来的全部问题, 而是父母与孩子本就接受着不同的教育, 成长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 这就造就了问题的种子。当然, 家庭是一个整体, 无论是怎么样矛盾与分歧在沟通过后, 都会得到解决。

二、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形象的特点

在家庭伦理剧中, 每一种具体的女性形象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从以上三种女性形象来说, 这三种大的女性形象特点则包含了大多数女性形象的特点。

1、不同时代的两种极端

在现代家庭伦理剧中常用两种不同时代女性形象的冲突来表现家庭伦理道德的一种社会功能的转变。从根本上讲, 这些不同时代女性形象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是每一个时代家庭文化、家庭道德伦理的沉淀。在剧中这两种女性形象在故事情节上有交集, 通过交集产生的矛盾和冲突来深刻的体现家庭伦理剧的主题。《媳妇的美好时代》中, 由于丈夫家庭的重组, 海清扮演的可爱媳妇与传统婆婆的矛盾, 与现代婆婆的问题, 在剧中展现的诙谐幽默的同时, 又像观众阐述了, 只要是家庭生活就会是琐碎的, 就会是, 矛盾的, 从产生矛盾到化解矛盾的这种过程, 也体现了女性形象的两种极端, 这个过程也是家庭生活的中心。

2、积极性

现代家庭伦理剧中绝大多数女性形象身上都会体现出一种“积极性”。这种积极主要表现在对生活的热爱和执著、对挫折与困难的勇敢面对以及在家庭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惯例性的行为方式。虽然在不少的家庭伦理剧中表现出了感伤主义倾向, 但是总能通过将个体生命的苦乐悲欢与社会的历史苦难综合的表现在一起, 然后展现一种个人命运战胜社会命运的主题。《笑着活下去》女主人公小草, 是一位家庭负担重的女出租车司机, 但是她无畏生活的艰辛, 活出了自己的人生。

3、启蒙性

在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紧紧相连时, 家庭伦理剧更侧重表现女性形象个体精神人格、价值观的成长与发展。女性形象更多的呈现为对现代开放观念的向往和独立张扬的个性特征。如在电视剧《双城生活》中, 郝京妮追求自己的爱情, 无惧异地恋的艰难, 走入婚姻。她性格开朗, 工作独自, 放弃生母的产业, 毅然自己闯出一片天。

三、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形象的艺术功能

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形象的艺术功能主要体现在对时代文化道德以及家庭伦理、审美趣味和精神风貌的展现, 通过女性形象的表现来引导现代社会道德审美的方向。在家庭伦理剧中, 女性形象的塑造虽然偏向于感伤主义的手法, 但是这些熠熠生辉的女性形象具体、真实集中体现着社会转型给当代人的爱情婚姻生活及其伦理道德准则带来的极大冲击。

女性形象是现代家庭伦理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及女性形象是一个时代的文化道德/审美的风旗, 集中体现着当代转型时期的家庭伦理、审美趣味与精神风貌及其价值趋向。

摘要:近年来, 随着电视影视剧作的发展与不断完善以及社会诉求需求的不断增多, 家庭伦理剧逐渐成为了支撑电视剧荧屏的主要剧目类型。家庭伦理剧主要以家庭为剧作重心, 故事都是围绕着家庭来展开, 阐述了现代社会家庭伦理、道德等, 女性形象在家庭伦理剧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家庭伦理剧火爆背后的价值困境 篇6

家庭伦理剧是以社会道德为题材, 以人伦情感为主线, 以家庭成员的情感纠葛、百姓的日常生活矛盾为内容, 表现一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的主题类型电视剧。

家庭伦理剧为何在沉寂多年后再度掀起高潮?这是因为, 在物质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 人情、人性、精神追求等层面的东西很容易被忽略, 家庭伦理剧紧扣这些主题, 满足了大众的心理期待。比如《错爱》、《爱了散了》等电视剧, 讲述主人公在诱惑下的精神扭曲, 沉重而令人深思。另一方面, 家庭伦理剧中大量出现“小人物”, 在“新写实主义”的旗号下, 引导观众的视线进一步下移, 关注普通大众的生存困境和人生悲欢, 与民生视角相呼应。如《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爸妈不容易》、《大姐》等, 与普通人进行心灵对话, 拓展了电视剧这一大众文化的发展前景。

但伴随着家庭伦理剧的火爆, 其与生俱来的审美困境也引起了人们的反思。

首先是媚俗化倾向。一些电视剧在走向市场、贴近大众的同时, 简单迎合, 忘却了精神的追求。很多观众反映, 看了不少家庭伦理剧, 却很难得到精神境界的提升。一些电视剧中的亲情或者爱情, 往往流于浅薄或滥情, 甚至可以说, 一些情感境界与现代精神格格不入。如《金婚》力图说明婚姻没有捷径, 只能由两个人慢慢地走, 苦要吃, 架要吵, 婚难离, 情难断。贯穿全剧的主要线索是无休无止的争吵, 虽有生活的真实, 但缺乏文化审视的高度。再如, 《新结婚时代》, 本想直面当代婚姻中的城乡冲突、代际冲突, 剧中揭示的社会现实、家庭琐屑和情感冲突却肤浅而表象, 流于片面的说教与拼接, 缺乏对生活的提升, 现代张力不够。

很多家庭伦理剧缺乏直面现实的勇气, 回避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真实的冲突和矛盾, 回避现实, 缺乏必要的深度挖掘, 这即使在比较优秀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也有所体现。与火热的生活或者复杂尖锐的社会现实相比, 家庭伦理剧提供的是一种虚幻、粉饰的生活图景。一些家庭伦理剧的文化表述还常常处在一种矛盾和牵强的状态中, 爱情、亲情、乡情、友情等情感的纠葛, 常常处在错乱状态, 缺乏理性评判精神, 使观众陷于茫然。

其次, 剧情雷同, 缺乏想象力和文化张力, 观众在一种似是而非的氛围中, 对生活只能是一种隔靴搔痒式的体验。在电视剧日益发展的今天, 模式化弊端日益显现, 如“苦情剧模式”、“婚外恋模式”等等。这些剧集回避崇高与敬畏, 缺乏深层次思考, 缺乏文化上的审视和重建理想。一拥而上的家庭伦理剧情节往往大同小异, 矛盾处理和价值判断也大致雷同, 表演也出现了模式化倾向, 与快速变化的社会现实不符。

再次, 内容缺乏必要的审视或批判。如《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小人物的生存困境, 并没有在小人物的生存哲学中找到最充分的解决途径, 这不能不说是该剧的缺陷。对表现普通人世界的现实题材电视剧来说, 生动的细节固然必不可少, 但将生活艺术理解为再现琐碎而缺乏理性文化建构, 就只能带来艺术价值的失落。导演杨亚洲说, 《空镜子》热播时, 他一直觉得只有中年人才爱看, 但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竟对他说看过两遍了还是很爱看, 因为觉得剧中女主人公的各种行为就跟妈妈一样。这一方面说明了家庭伦理剧与生活的零距离, 但另一方面, 艺术毕竟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东西, 完全等同于生活, 很容易走进审美的困境之中。家庭伦理剧不仅要有善于发现普通人冷暖的眼睛, 还需要创作者不断地理解生活, 在一个高的文化视野下看待社会现实。

电视剧是大众文化, 在某些家庭伦理剧中, 缺乏必要的反思空间。如《戈壁母亲》, 塑造了一个任劳任怨、逆来顺受的母亲形象, 文化视野狭窄, 观众的文化高度不但没有得到提升, 反而被压抑了,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缺乏这个时代必要的文化架构。

家庭伦理剧的火爆, 一方面表明现代人对婚姻家庭温馨感的归依,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普遍性的价值困境。这是两种相反的力量, 助推了家庭伦理剧的繁荣, 也在一定程度上埋下了隐患:如果家庭伦理剧不能够在满足大众心理诉求上取得成果, 总有一天会走入死胡同。当务之急是, 透过家庭琐屑, 进行全方位的文化审视, 重建价值诉求, 为观众提供一种精神上的观照, 才有望在一个广阔的文化空间中获得新的生命力。

注释

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 篇7

现在大学生普遍都是家庭中唯一的孩子, 我国独生子女群有其复杂性和独特性, 他们引发了众多独特的社会现象, 对现在和将来的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我国, 孩子一直占据着家庭的重要位置, 而在“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种家庭结构中, 孩子更是成为了中国家庭的最最核心。如此庞大的独生子女人口在如此长的历史时间中存在, 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史无前例的, 他们正在影响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道德伦理和理想价值, 而且还将成为未来的社会主流。我国独生子女表现出了与以往世代非常不同的行为和特点, 这些差异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得以凸显, 包括其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劳资关系等。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家庭伦理道德, 本来就是“四有”中“有道德”的一项基本内容。很难想象, 一个家庭伦理道德水平不高的人, 能称得上和谐的人、人格至善的人, 能称得上21世纪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样的人所建立的家庭, 其道德水平及其向下一代所灌输的道德观念如何也可想而知。因此, 从大学的本性和职能出发, 大学的道德教育必然要求加强大学生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以实现自己的教育目的。否则, 不注重加强和提高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水平的高等教育决不是成功的教育。

一、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现实性需要

(一) 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的社会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孝亲”教育

据国家统计局预测, 2010年, 我国首次进入到老龄化社会, 到2025年, 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到2.8亿, 约占人口总数的20%, 80岁以上的老人也将达到2500多万。我国正处在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发展阶段, 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4+2+1”的家庭结构, 已经使第一代独生子女面临着巨大的养老压力, 近日中国青年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74.1%受访者忧虑照顾父母力不从心。如何使老人能够“老有所养”已经成为我国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在国外西方发达国家, 赡养老人主要靠社会, 靠国家;而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传统及现实国情却是养老仍需靠儿女, 儿女若不尽孝, 社会就会出现不和谐的因素。然而“80后”、“90后”却存在着“孝亲”教育的缺失状态。

近几年, 特别是随着独占性和较强的独生子女进入大学, 当代大学生所反映出来的家庭伦理道德素质状况令人担忧。每年新生入学, 学生家长总是小包拎、大包扛, 忙前忙后地办理各种手续, 而学生们却在一旁逍遥清闲, 稍有不顺心之处便向父母大发雷霆。有的大学生将信封提前写好地址、贴足邮票, 定期将空信封寄回家中报平安。大学生毫不讳言地称其家书普遍等于“催款电报+问候语”。如果以上还是个别现象的话, 大学生家书愈写愈短、愈写愈少却是普遍现象。他们遇事总是先考虑自己, 从自我出发, 逐渐形成了自私自利的意识, 他们丧失了正确的自我评价, 在他们的心里, 觉得父母为他们服务是理所当然的, 极少会为父母考虑, 有的甚至蛮横霸道, 不把父母放在眼里, 甚至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还会对父母心生怨恨。“啃老族”便是其中典型代表, 其在大学期间, 拿着父母的血汗钱肆意挥霍, 满足自己超前消费, 在参加工作甚至成家立业后, 还要不断伸手向父母要钱, 大学生冷淡家书、疏远亲情, 其中蕴涵着什么样的伦理道德, 令人深思。

(二) 越来越多的婚姻家庭危机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婚姻两性教育

作为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 “80后”相比于他们的父辈有着独特表征:他们长期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下成长, 被视为“小皇帝”、“小公主”;他们自尊自恋、自我为中心, 总习惯于得到, 总希望被关注。同时, 他们任性、怕吃苦, 独立性和承受力较弱。于是, 当独生子邂逅独生女, 稍有矛盾冲突便很容易出现情感危机。在两会上, 尚少华委员特别提案关注“‘80后’婚姻状况”。她说:“很多‘80后’夫妻结婚仅1年, 就因为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家长里短打得不可开交, 直至闹离婚。‘双独’家庭往往缺少宽容, 婚后又缺乏对婚姻磨合和耐心, 因此草率离婚越来越多。”“80后”独生子女对于自身的症结往往不能自觉。他们常常标榜:只有先爱自己, 才有资格去爱别人。由于他们一直在家庭的呵护中长大, 独立面对感情的时候缺乏安全感。他们敏感的脆弱如同婴孩, 需要很多的爱, 需要对方付出很多精力去照顾。稍不如意, 便冒出“你怎么都不关心我”、“你从来没考虑过我的感受”之类的抱怨。这一切都是爱情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没人想在这场战争之中认输, 因为他们骄傲的个性, 不能承受任何否定。

马克思认为, 除了家庭之外, 没有一种社会组织对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如此敏感, 能够如此明显地反映社会历史进步、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困难和矛盾。家庭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 以自己特有的形式对社会发展的变化做出反应、产生影响。它为人们的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环境, 并且是社会第一环境, 同时它还为人的社会化创造最基本的条件。正是在家庭内部, 率先培养训练着人的社会化进程, 为个人的社会化积极准备条件、辅设有效轨道。同时, 由于家庭具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的双重内涵, 就使得家庭在社会中的功能和作用十分突出。一个家庭具有良好的家庭伦理道德环境和氛围, 不仅事关个人幸福与发展, 是个人更好地从事职业活动的“加油站”, 而且事关社会稳定, 是社会的“减压阀”。“80后”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 现在大部分都已结婚生子, 他们在婚姻家庭当中也存在了许多新的问题。例如, 双独子女春节回谁家过年, 当“80后”媳妇遭遇“50后”的婆婆, 婚后是否与父母同住, 家务活到底应该由谁来干等。这些由于独生子女群体的出现而出现的新矛盾已渐渐显露, 那么对于“90”后的大学生来讲, 他们将来步入婚姻殿堂之后, 也必然会遭遇到这样的问题, 如何正确处理, 使家庭氛围更加和谐融洽, 避免婚姻危机的出现也成理应成为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加强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的途径

(一)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主阵地, 积极发挥其主渠道作用

在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三个基本方面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道德) 中, 是社会整体道德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爱人及人, 一个具有良好家庭伦理道德的人, 一般会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因此, 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必须重视家庭伦理道德教育这一道德建设的基础和起点。加强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应定位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但是, 由于学校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的问题, 不少学校在教学实践上依然偏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而对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不够, 大学虽然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 里面也有家庭美德建设的内容, 但也只是以应试教育的形式来传授, 对学生是否真正明白其意义却不甚关心。在有限的道德课上, 更多的也是向学生教授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无私奉献等高层次的道德要求, 而对孝敬父母、如何看待爱情、婚姻等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却也蜻蜓点水, 从而导致了青年学生的基本道德修养不足, 虽然大学生在高校学习阶段表现并不明显, 但在今后其漫长的人生道路中将会显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从而影响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因此, 高校在今后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主动将对大学生进行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赋予其较为突出的地位, 在教材、师资等方面加大建设的力度。同时, 应该认识到加强大学生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也是家庭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 家庭和学校都是教育者, 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双方只有增强联系, 形成合力, 才能使家庭、学校都成为大学生接受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

(二) 积极采取各种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家庭伦理道德建设

家庭伦理剧热播的冷思考 篇8

家庭伦理剧是一种电视剧的创作类型, 以反映社会和家庭伦理道德为题材, 以社会大的环境为背景, 以个体小家庭为基本的表现对象, 通过家庭中发生的各种事件, 探讨爱情、婚姻、孝道等伦理问题, 并飞出家庭伦理扩大到社会伦理, 由家而国, 通过个体家庭的伦理道德映射国家社会的道德价值, 以达到提升整个社会伦理道德的目的。

笔者认为现阶段国内家庭伦理剧热播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1. 国家政策支持

在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引导下, 国家广电总局的政策导向中, 一向都对家庭伦理剧给予大力的支持。广电总局倡导多些现实主义题材作品, 还提到要拍观众喜欢看的作品。国家广电总局政策上的支持是家庭伦理剧得以在我国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

2. 符合观众的生活逻辑

竞争环境下人们往往在现实社会中遭遇冷漠、挫折, 孤立的个体越发依赖家的温暖来抚慰在激烈竞争中受到的创伤和产生的失落感。家庭伦理剧贴近生活、充满世俗性、通俗性、大众性, 更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3. 取材方便、题材广泛

家庭伦理剧是对发生于家庭中的事件的叙述和道德类型人物的塑造, 每一个家庭里发生的事件和人物都有可能成为电视剧的创作原型。另外, 家庭伦理剧可视可角广泛, 不拘一格。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同事关系、妯娌关系等现实生活、工作关系都有可能成为家庭伦理剧的创作视角。现阶段80后年轻人在工作、爱情、婚姻中的经历和成长, 已成为当前家庭伦理剧的主要创作题材来源之一, 同时也给家庭伦理剧的创作带来了新的气息。

4. 经济利益驱动下, 制作单位和播出平台推波助澜

家庭伦理剧投资规模小, 制作周期短, 外景要求低, 题材广泛, 且拥有庞大的收视群体, 因此制片放愿意投资制作。另外, 高收视率也促使播出平台愿意引进和播出家庭伦理剧。

二、热播家庭伦理剧存在的弊病

笔者通过对比发现近期热播的家庭伦理剧主要存在以下弊病:

1. 同质化严重

家庭伦理剧目前同质化的表现主要体现在, 一题材同质化。热播家庭伦理剧主要以“斗小三”“斗公婆”“斗媳妇”等“家斗”题材为主, 缺乏新意。二人物塑造同质化。为了吸引年轻受众群体, 家庭伦理剧多是站在年轻人的立场, 将剧中的年轻人塑造为正面形象, 而剧中的长辈则千篇一律被塑造成封建、自私、抠门儿、狡诈的小市民或农民形象。三矛盾冲突同质化。家庭中老一代人一般都有专制作风, 处处为年轻人着想, 却处处为年轻人制造障碍, 以此引出矛盾的情节屡见不鲜。四结局同质化。目前热播的每部家庭伦理剧不管剧中人物矛盾多么严重, 最后往往都以喜剧结尾, 结局雷同。

2. 情节离奇、细节粗糙

家庭伦理剧为了吸引观众, 往往在剧情上会故意编造离奇情节, 但在细节上却较为粗糙。例如, 2013年热播的电视剧《而立之年》中, 曹可陈岳母将曹可陈公司副总赵红权的狗“赵千万”打伤后, 曹可陈怕赵红权看到狗的伤疤辞退他, 于是将狗带到纹身店纹身, 一个星期后赵红权回国看到“赵千万”身上的纹身, 竟跪地膜拜。这一情节显然不符合现实, 离奇夸张。一是纹身伤疤一个星期不能完全恢复。二是赵红权是公司副总, 有起码的智慧, 就是膜拜也不会当面进行。另外, 从演员着装上看整部剧集基本上都是在冬天, 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集中在冬季发生, 显然该剧在细节上考虑不周, 较为粗糙。

3. 用反常伦理现象作为剧情主要推动力, 挑战现实价值观。

近几年国内家庭伦理剧中总是把家庭描绘的像战场, 片面夸大婚姻、家庭与爱情、人性的对立因素、把婚姻和家庭看错是葬送爱情和束缚人性的冤狱。家庭的温暖在吵吵嚷嚷的家庭伦理剧中备受忽略。过度渲染家庭的脆弱, 既影响着现实家庭的稳定性, 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人一代的婚恋观, 造成道德和生活认知的偏差。事实上, 社会的主流还是正常的家庭, 而非畸形家庭。

三、对家庭伦理剧发展的建议

1. 创新策略

面对家庭伦理剧的井喷局势以及家庭伦理剧同质化严重的问题, 家庭伦理剧制作单位只有不断创新, 从新的角度, 挖掘新的题材, 打造新的故事才能吸引观众, 留住观众。

2. 增强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主要体现在社会责任和在工作责任两方面。在剧情上, 家庭伦理剧要有责任意识, 多弘扬社会正能量, 引导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方面可以学习韩国家庭伦理剧, 重视表现大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关爱、孝敬父母、夫妻恩爱等最基本的人伦情感。与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冷漠、吵嚷相比, 韩国家庭伦理剧更温情、更能暖人心。在工作中, 制作单位要重视情节、和细节处理。

摘要:自1990年电视剧《渴望》热播以来, 以反映社会和家庭伦理道德为题材的家庭伦理剧就从来没有离开过电视荧屏。从《中国式离婚》、《婚姻保卫战》、《媳妇的美好时代》、《裸婚时代》到2013年的《小儿难养》、《而立之年》《门第》, 家庭伦理剧凭借着“接地气”的剧情, 收获了不错的“观众缘”,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电视剧收视神话。在家庭伦理剧热播的同时, 也应居安思危, 冷静思考家庭伦理剧热播的原因及其存在的弊病, 才能帮助家庭伦理剧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家庭伦理剧,弊病,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家庭伦理剧.http://baike.baidu.com/view/1610667.htm

[2]刘晓敬.打造家庭伦理剧概念先行[J].电视指南.2012.4

[3]刘艳张鹏.浅谈我国家庭伦理剧的责任问题[J].人民网传媒频道.2011.5.26

[4]贺瑾.广电总局:电视剧反常伦理现象该刹车了[N].华商报.2010.7.3

[5]涂彦.近年来我国青春家庭剧热播之思[J].当代电影.2012.7

新时期我国家庭伦理剧之解读 篇9

关键词:新时期;家庭伦理剧;文化解读;日常生活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家”的概念看得无比高尚和深重,作为中国传统伦理的基础,家庭不仅是构建社会的基本单位,同时也在反映和传承价值观念和社会变化。家庭伦理剧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尤其是进入2000年以后的新时期,广泛深入到生活的各个层次,更加贴近生活和现实,已然成为受众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电视剧类型。

1新时期我国家庭伦理剧发展现状

家庭伦理剧以广阔的社会生活为背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通过或写实或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来探讨家庭生活中亲情、爱情、婚姻和人伦等伦理道理问题,进而由小及大,由家而国地升华到社会道德、权利义务等国家和社会的道德价值讨论,最终达到提升和巩固社会道德风尚的目的。

新时期以来,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生活可谓一天一变样。作为收视群体的主力,中青年人更多地把视角停留在婚姻话题。因为当下社会中婚姻对房和车的要求越来越高,收入差距大和地位不平衡也导致了小三的大量出现,所以家庭伦理剧也把握到了时代的脉搏,把剧情的设置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如《蜗居》就是以此为题材,将社会中最真实最露骨的现实赤裸裸地展现在了观众面前,虽然刺激了当代年轻人的敏感神经,但也从客观事实上告诉了年轻人当今社会的残酷性,以及如何寻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正确途径,同时也引发了各年龄层群体对当今社会的深层思考。

另外,婆媳关系也是家庭伦理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思想观念的不断深化改变,婆媳的矛盾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然愈演愈烈,新时期里有关婆媳关系的家庭伦理剧进入到全盛发展时期,以《媳妇的美好时代》和《双面胶》为典型代表,用影视剧的形式表现了当今社会中家庭观念的改变、女性意识的增强、夫妻地位的变化与相对稳定的婆媳关系的矛盾,或和谐或交恶的婆媳关系引发了全社会的共鸣,在赢得了收视率的同时也引人深思。

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和空巢家庭的增加也是社会在不断前进中涌现出来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家庭伦理剧通过家庭叙事的手法渲染和营造浓重的家庭观念,唤醒人们对家庭的责任和对婚姻的忠贞,用艺术的表现形式来调和家庭危机,让人们重拾对家庭以及对爱的初衷。《家的N次方》便展现了人们对于重组家庭的种种看法,对于争吵和磨合在重组家庭中的存在人们几乎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同时也在观看电视剧的同时找到了生活的本源,也就是家和万事兴。

除此之外,以《北京人在纽约》、《我的青春我做主》、《闪婚》、《回家的诱惑》和《裸婚时代》等为代表的家庭伦理剧虽然诉求点各不相同,却都以其贴切民生和反映时代的特征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据央视索福瑞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电视剧交易总量为1149部,其中家庭伦理剧占了12.6%,位列第三;2007年交易总量为1038部,比重上升至24.9%,排名升至第一,增幅接近一倍。这说明了家庭倫理剧所表现的内容和精神契合当代观众的情绪宣泄和心理需求,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影视剧种。

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家庭伦理剧正在受到日韩、港台、欧美等家庭伦理剧的冲击,海外的家庭伦理剧为我国观众提供了耳目一新的感官刺激,并拥有着相当一部分忠实的观众,但是新时期我国家庭伦理剧的编导们更多地去借鉴海外优秀电视剧的特长,并将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做了更多的结合与交融,以提高自身的创作水准。无论电视剧改革的道路如何开辟,家庭伦理剧一直会是最璀璨的明珠,因为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推进,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家庭伦理剧也会随之拥有更丰富的资源和更广阔的视野,让人们在观赏电视剧的同时也看到自我,反省自身。

2新时期家庭伦理剧的发展瓶颈及对策

从本质上说,家庭伦理剧是一种规避了政治话语的世俗性文本,所谓的对于生活的真实叙述仅仅局限在表面上的真实,并不能做到所有细节面面俱到,因为生活本质的真实性和艺术表现的真实性是存在着根本的矛盾的。其次,家庭伦理剧的主人公往往是平凡大众中的某一人或是某些人,他们的家庭生活是电视剧所要表现的重点,可他们的实质仅仅是当下社会里,受众根据社会道义所需要和所构建的一个意想的客体,是大众圆梦文化的一个表现,所以家庭伦理剧的本质仍是非现实主义。

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家庭伦理剧的内容往往会过度地激化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过度奇异化和戏剧化的剧本虽然能保证稳定的收视份额,但是其严重脱离了社会现实,也与家庭伦理剧所倡导的朴实自然的风格和宣扬传统伦理道义的初衷相偏离。当前创作者比较普遍的心态就是单纯地文学意想,不愿深入生活去创作优秀的家庭伦理剧本,急功近利以逸待劳。同时,现有的大多数家庭伦理剧都是以大家庭的生活作为叙述空间,以大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冲突作为主题进行叙述,这往往也与现实生活脱节。所以这就要求影视剧本的创作者要摆正心态,更多地将影视文学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在以生活为原型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作,力求让观众能从电视剧中发现自我并提升自我。

其次,海外家庭伦理剧对我国家庭伦理剧的冲击是不可忽视的。家庭伦理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跨国界跨民族属性。著名导演尤小刚曾经说过,韩剧的基本框架是日本的故事结构、中国的儒家文化底蕴、俊男靓女的搭配和先进的剪辑技术的结合。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韩剧占据着中国市场的重要份额,并且让很多观众认为韩剧比本土家庭伦理剧更胜一筹。虽然引进的海外电视剧都是精品,而本土电视剧存在鱼龙混杂的情况,但至少说明了我国家庭伦理剧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而这需要广电总局、电视剧出品方和社会舆论等多重因素的正确引导,减少负面因素的影响,走出模式化的定性思维,让新时期我国的家庭伦理剧能在一个宽松健康的环境下自由成长。

参考文献:

[1]周倜.新时期中国家庭伦理剧中“媳妇”形象分析[J].云梦学刊,2012(5).

[2]白小易.新语境中的中国电视剧创作[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46.

婚姻家庭伦理视角下的《简·爱》 篇10

关键词:《简·爱》,婚姻家庭伦理,基督教

《简·爱》从1847年问世以来一直是世界闻名、经久不衰的女性小说之一。其在20世纪初期对中国女性起到了类似开启民智这样的重大作用,因为中国女性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礼教压制下,苦难深重且找不到文化思想出路。简·爱这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无疑立刻成为受压迫女性的代言人。多少女性被简·爱的这番话所震撼:“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的脚跟前,是平等的———因我们是平等的。”中国女性的女性意识开始觉醒,慢慢走出了“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番话造成的心理困境、人格压抑。但是很多读者只欣赏《简·爱》的前半部分而不喜欢其后半部分,因为简·爱在斗争取得胜利时在教堂的结婚仪式上逃跑了,放弃了她与罗切斯特真正的爱情,流浪他乡,独饮苦酒。简·爱好像变了,不再具有小说前半部分所描写的抗争性格,要不是老天有眼,安排罗之疯妻死于火灾,简·爱就不会得到美满的人生真正的爱情。

一、敢于斗争、反抗的新女性简·爱哪里去了?

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其小说《简·爱》中塑造了一个有强烈抗争意识的女性———简·爱。简·爱从小到大都是一个敢于反抗的女性。虽然她从小失去父母,是弱势群体的一员,但她性格中的抗争精神并没有消失。童年时她反抗骄横残暴的表哥约翰,反抗冷酷自私的舅妈里德太太;少年时她反抗慈善学校道貌岸然的布洛克尔·赫斯特教士;青年时与以英格拉姆小姐为代表的上流社会抗争,但是她以自尊自强的性格、智慧热情的气质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并步入教堂结婚时,却一反常态地逃跑了。放弃了唾手可得的爱情,只因发现罗切斯特有一疯妻。读者很纳闷:虽然罗切斯特有欺骗简·爱之嫌,但罗切斯特对简·爱的真情是不争的事实,她为何在爱情上要草草收兵呢?

这个疑问一直持续到今天仍未有理论上的解答,使《简·爱》这部名著头上的光环逐步消退,尤其在改革开放自由竞争的21世纪,青年人处在生活节奏太快又善恶难辨的快餐文化时代里,婚姻十分自由。流览网上的简·爱贴吧,你会发现这样的评论贴子:“简·爱在感情上的翻腾无非是发现了罗切斯特已婚,她本人只能做情妇而得不到合法妻子的地位,若按某种说教,她在思想上还未突破资产阶级婚姻神圣性的正统观念。”还有人认为:“如果当时简·爱不离开罗切斯特,或者和她一起走,想必他们早已过上快乐的日子,不必浪费青春岁月,不必让彼此苦苦生活在无尽思念之中。”这些看法无疑是代表了今天一些年轻人的思想———自私又现实。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解读简·爱的行为思想,势必造成读者们对作家的写作意图及能力的继续误解,削弱这部经典著作的现实主义影响。

二、《简·爱》的家庭婚姻观的来源

不同的文化承载不同的思想观念,不同的思想观念导致不同的传统习俗。20世纪初,当中国人第一次从电影、小说等文学作品中看到西方人婚礼上庄严的宣誓是非常震惊的,圣坛前牧师问新人:“×××,你愿意娶她为妻(嫁她为妻)吗?并在她(他)疾病时、年老时都照顾她(他)一生吗?”这对新人要彼此回答“是的”,婚礼才有效。无论城乡、贫富都是如此,这种形式对中国人是新奇的,不可理解的。因为从本质上讲西方人的婚誓是人和神之间立下的,不硬要父母同意(当然父母同意是最好的)和媒人作证。而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婚姻都是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缔结的,和神无关,拜天地只是形式,拜父母才是内容,夫妻对拜也不表示必须发誓厮守终生,只要父母同意就可以离婚,丈夫愿意就可以取妾。东西方不同的婚姻传统来源于不同文化中的伦理观。伦理学属哲学范畴,它是研究人类的社会道德现象的一个领域。但是不要忘记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反映社会现象的工具,描写社会存在的道德矛盾和冲突,我们必须从伦理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简·爱》,才能获得更合理的诠释,达到对作品更全面的欣赏。中国人的家庭婚姻伦理观念来自“儒,道,佛”三种不同的思想,而西方人的家庭婚姻伦理观来自三个基本相同的宗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生长在英国,英国以基督教为国教已有千年历史,所以,查考基督教文化是解读《简·爱》家庭婚姻伦理观念的必然途径。

三、欧洲中世纪主流文化中的婚姻观

基督教文化按其历史传承,既是古希伯来文化、古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之结合,亦是西方文化发展演变的重要载体。

基督教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婚姻伦理的文化,在基督教的婚姻观中,首先教导人们婚姻就是宇宙的主宰神所设立的,在《圣经·马太福音》中记载,当神看到自己所创造的第一个男人———亚当独居时,就主动关心他,用亚当的一根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夏娃———为其配偶,帮助他。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异性结合,二人结为一体,即灵魂与肉体的合一。这种结合是一生之久,不可分开,因此基督教不主张离婚,正如《圣经·马太福音》中耶稣强调的,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而是一体了,是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可见神视婚姻为一个盟约关系,盟约之极,无悔之诺。所以基督教教导人们“婚姻,人人都当尊重”。这种理念与中国俗语中“宁拆十座庙,不拆一门婚”有些相似。

以上是基督教文化中婚姻家庭伦理观念早期形成的简略介绍,可以说由于对神的尊重,人们尊重婚约,并视之为不可违背的誓约。所以在基督教文化启蒙和教育下的欧洲一直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连统治者也不例外。各教区很少有离婚现象,对中世纪社会的安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为家庭是任何社会型态的最小单位,家庭的和睦稳定是社会治安的重要前提,这也是目前我国人民的共识。

四、《简·爱》作者的世界观形成的背景

大约4世纪时,基督教就已经传入不列颠诸岛,7世纪初英国基督教会正式建立,基督教被奉为国教。中世纪时英国教会得到空前发展。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实行宗教改革,成立独立的民族教会,《简·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父亲是英国北部约克郡一个圣公会的穷牧师,青年时毕业于剑桥圣约翰学院,学识很渊博。1821年当夫人因肺癌去世后,他就亲自教孩子们读书,给他们讲故事,这些都对孩子们的成长有正面的影响,也使他们养成了爱读书思考的学习习惯。在贫困的环境中,他们受到了丰富的思想滋养,造就了重知识、轻财富,重人格、轻门第的不卑不亢个性,长辈的思想也点点滴滴渗透在夏洛蒂·勃朗特的心田,为其日后创作《简·爱》打下了基础。并且从《简·爱》中人们的确可以看出作者的信仰倾向。“上帝啊,在他的仁慈中,赐给可怜的孤儿保护、安慰、希望!上帝啊,你是可怜孤儿的朋友。”这是简·爱小时候读书听到女仆唱的歌。这也许是生活中夏洛蒂·勃朗特的长辈给她唱过的歌,深深地融入到她的思想和血液之中,而后来从她的作品中流露出来让人心动,并给予弱势群体以希望。我们还可以从下面小简·爱和海伦的一段对话中窥见夏洛蒂思想成长的片段。

“有些人给我不公平的惩罚,那我就不能不反抗,这是很自然的事,正如有些人疼我,我就爱他,或者是我觉得该受惩罚的时候,我就甘心情愿地受惩罚。”

“异教徒和野蛮的民族才信这样的道理,基督徒和文明民族却不承认。”“怎么?我不懂。”“最能克服憎恨的不是暴力,最能医治创伤的也不是复仇。”“那是什么?”“念念新约,看看基督是怎么说的———你们的仇敌要爱他们,诅咒你们的要为他们祝福,恨你们的,凌辱你们的要待他们好。”

这段对话多么像真实的生活中的父女交谈,孩子们有疑问,长辈们耐心引导。

五、《简·爱》作者婚姻伦理观念在作品之中的表现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有本能,更有思想。不同的世界观造就不同的人,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生活又写出不同的文学作品,要想真正了解并欣赏世界级文学作品中的精华部分,就必须超越读者本身所知的文化局限,尽可能地站在与作者相同的背景,以人性的态度来分析作品。但是我们今天有些读者不是以流传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一个建立等级并维护不平等关系的文化传统)就是以才形成百年之久的无神论思潮(崇尚平等、自由、博爱,却无永恒文化根源和秩序规范)的眼光来读《简·爱》,就不免产生疑问:简·爱不是一个追求爱情的敢说敢斗的智慧女性吗?她为何不跟罗切斯特远走高飞呢?她为何不劝说罗彻斯特冲破宗教条例的束缚而大胆与疯妻离婚呢?其实我们不要误解作者的写作能力。夏洛蒂作为一个有个性有丰富想象力的女作家,并非不能写出一个大胆冲破传统观念的简·爱,就如同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琳娜或者鲁迅笔下的子君。但是这种设想违背了作家的家庭婚姻伦理观。事实上夏洛蒂并不是全盘否定基督教文化的思想,她只是批评其中人为的错误部分,比如男女不平等,弱势群体受歧视等。只要读者细心,就不难从小说中的情节中发现作家的婚姻观与基督教文化中伦理思想的一致性。当简·爱和罗切斯特走进教堂举行婚礼时,书中这样写道:仪式开始了,婚姻的目的解释过了,接着牧师跨前一步,微微俯向罗切斯特,说:“我要求并且责令你们二人———因为一切心里可怕的秘密都要宣布出来的那个可怕的审判日,你们是要答话的———如果你们中间的一个人知道有什么障碍,使你们不能合法地结为夫妇,那就现在自己坦白,因为你们要相信,凡是不经过上帝的圣言允许而结合的,都不是由上帝结合的,他们的婚姻也就是不合法的。”牧师的这番话似乎很严厉,似乎不太合喜庆婚礼的气氛,但却完全透露出基督教婚姻的神圣性和庄严,完全合乎英国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作者笔下的简·爱绝不是像今天某些赶时髦的女性那样,只是喜欢教堂婚庆这种古朴、庄严简单的形式而走进教堂的,而是怀着诚实虔敬的心带着对美满婚姻的期盼走进教堂的。罗切斯特明白重婚的罪恶是可怕的,当婚礼因有证人宣布存在障碍而停止举行时,罗切斯特的内心世界再也承受不住长久的折磨而大发牢骚,他说:“重婚是个丑恶的字眼!———然而,我决意要成为一个重婚者;命运用策略胜过了我;或者说天命阻止了我———也许是后面一个。现在,我并不是比魔鬼好;而且,正像那儿的牧师要对我说的,毫无疑问,应该受到上帝严酷的审判———甚至受不灭火和不死的蛆的折磨。”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借着她笔下男女主人公的言词、行为表达了她自己的伦理思考。她对婚誓的重视、对爱情的忠贞不二也在下面简·爱真相大白以后的内心活动中展露无遗:“我看着我的爱情,……它在我的心里颤抖,……它再也不能转向罗切斯特,因为忠诚已给摧残,信任已给毁灭,……在他的观念中已经不再有纯洁无垢的真实这个特性;我必须离开他。”简·爱怀着复杂而痛苦的心情离开桑菲尔德府。这一举动不但为自己赢得了女人的尊严,而且避免了罗切斯特犯重婚罪,更重要的是她用自己的舍己行为维护了当时英国社会认可的正确的婚姻伦理观念,即一夫一妻制,在客观上就起到了保护弱者(罗切斯特之疯妻)的作用,这也是上帝在创世之初设立一夫一妻婚姻制度的美意之一:病人和孩子、老人和女人在任何社会中都被视为弱势群体,理应受到强势群体自觉的保护和尊重。作家笔下的简·爱虽然是又穷又弱的小女子,却义无反顾地坚持原则并劝导罗切斯特说:“先生,你对你那位不幸的太太太狠心了,你谈起她的时候,怀着憎恨———怀着复仇的厌恶心理。那是残忍的———她发疯是没办法的事。”一个弱女子有这样的博爱情怀实属难得,这种高尚无私的美德不正是我们受现代正统教育的人所要追求的吗?这种博爱情怀不正是今天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吗?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时常、愈反复加以思维,它们就给人心灌注了时时在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徳国哲学家康徳的这段经典语录道出了一切深爱人类之士的关注重点———内心的道德法则。人内心世界的道德法则是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生活中人品流露的基础,也能体现一群人或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而家庭伦理道德是每个人从小到大都要体验和表达的生活内涵。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东方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人对新的精神生活的需求。此时对《简·爱》中体现出的家庭婚姻伦理观的深入探索,不仅给当代人引出了又一片思想园地,而且使《简·爱》这部名著的挖掘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夏洛蒂.勃朗特著.祝庆英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0.

[2]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4.

[3]卓新平.基督教文化百问.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5.

[4]杨凤贤.论语.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5.

上一篇:英文小说下一篇:用好数学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