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教育方法

2024-06-01

理性教育方法(共12篇)

理性教育方法 篇1

传统意义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从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一直没有停止, 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2008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07.66万人;在校生2021.02万人;毕业生511.95万人, 比上年增长14.33%[1]。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教育”阶段。一方面,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需要我们对高等教育进行深刻反思。另一方面,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社会深刻地影响着大学校园, 也冲击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都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新的时期、新的形势要求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开展, 同时也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大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本文将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两方面来分析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分析

(一) 认知与思想政治教育

1. 对社会正确而理性的认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个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用一定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对人们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使人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和阶级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把现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 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 树立道德理想, 从而形成一种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行为方式。

中华民族经过数千年的发展, 形成了特有的道德文明和行为文明。这些中华文明的精髓, 青年学生有义务、有责任予以继承, 但前提是青年学生对中华文明有某种程度的认知。同时,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 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了巨大发展, 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制度, 以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所有这些的物化就是中国当前的社会实践。然而高校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 是片面的、表象的、肤浅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透过这些现象把握本质, 将对社会的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理性认识, 从概念、判断到推理, 形成自己的对事物的本质的、正确的认识。

2.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随着人们认知的发展而发展。

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 都会形成相应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 国家或政府经过推动使之形成社会主流文化, 或谓之“意识形态”。但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每一阶段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等上层建筑, 都是当时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 如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应的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意识形态,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应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会随着社会的发展,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

3.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引导建立起与主流文化相适应而不是相矛盾的认知。

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的事物会有不同的认知, 对于同一事物也可能有不同的认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观, 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 由于不同文化的涌入, 情况更是如此。但是,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 社会的主流文化却只有一个, 与之相适应则有助于发展, 反之, 则会受其阻滞。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需要引导大学生建立起与主流文化相适应而不是相矛盾的认知和价值观。

(二) 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性选择的另一重要目标

实践证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党在总结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价值体现, 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判断体系。它是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 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为目标的科学的价值判断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头脑, 培养人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要把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灌输给学生, 启发和唤醒学生树立道德理想, 并融入到实践中去, 从而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行为方式。

在批判了资本主义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 即“工具理性”的基础上, 马克斯·韦伯提出了“价值理性”的概念。他认为, “所谓价值合理性指的是一种信念和理想的合理性, 实现这种信念与理想的手段也必须是符合价值的”, 社会主义具有“价值观的合理性, 主要属于平均主义和伦理道德方面的性质”[3]。价值理性是人自身本质的导向。据此我们可以看出, 它的理性本质体现为以社会整体长远利益最大化为终极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性选择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理性分析

(一) 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发展动力和检验标准

1. 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前培养社会化能力的重要时期, 接受高等教育, 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到社会中进行实践, 实践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但是, 在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下, 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经历单一, 缺少与社会的接触, 社会实践能力普遍较弱。当前,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高要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较弱的现实之间产生了突出的矛盾。从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来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以实践为目的。

2. 实践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成败与否的试金石。

高校开辟第二课堂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 回归社会实践, 为社会创造价值。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大学生能在社会实践中找到自己的坐标, 成功就业。但是, 人类的活动都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如同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 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合目的, 能否培养出“四有”新人, 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合规律, 培养出的人才能否成功走向社会创造价值, 都需要到实践中接受检验。这些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工具理性思考时需要作出判断。

3. 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的。促使这种发展的产生正是社会实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建立, 大学生就业也实现了“毕业包分配”向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双向选择”的转变。伴随着这种“双向选择”现象的普遍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生树立创新理念, 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走向实践化, 反过来又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的发展。

(二) 回归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理性目标选择

马克思主义认为,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目的、发展动力和检验的标准。实践也证明, 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的试金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得到了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理论教育。理论源于实践, 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实践是理论的生命之源。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宗旨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头脑, 培养人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是一种理论教育, 但它的价值却体现为一种实践价值。理论联系实际是教育的基本原则, 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内在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结合发展的实践进行, 面向实践, 自觉实现向实践的转向, 避免传统理论教育抽象化、概念化和教条化的痼疾, 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4]。最近, 一些研究通过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德育教育, 提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借鉴西方, 实行生活化、实践化。比如冉小先就撰文指出, “德育必须实现生活化、实践化。美国、加拿大在这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志愿者服务体系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5]。同时, “志愿者服务”和“社会服务”等社会活动有助于大学生适应社会和市场, 成功就业。谢四平则提出“切实强化知行合一, 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2]。

“工具理性”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其最直接、最重要的渊源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所提出的“合理性”概念。韦伯将合理性分为两种, 价值 (合) 理性和工具 (合) 理性。韦伯认为:“所谓工具理性指的是基于目的的合理性, 是对实现目的所运用的手段的评估, 预测由此产生的后果, 并在此基础上追求预定的目的。”[7]工具理性比较突出强调基于特定的目的, 采取最为科学、有效的手段, 以最大化地达到目的。

基于此, 工具理性讲究效率原则, 是价值中立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从培育“四有”新人的方面来看, 它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开辟第二课堂, 引导高校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使理论向实践转化, 适应市场, 成功就业, 为社会创造价值。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且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 就业竞争异常激烈, 如果高校学生仍不走出校园, “两耳不闻窗外事”、“闭门造车”, 不仅很难顺利实现就业, 而且走上工作岗位后也难适应社会。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青年做到“四个统一”, 其中一个“统一”就是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统一。换言之, 引导高校学生走向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工具理性选择的重要目标。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价值理性选择与工具理性选择的统一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选择与工具理性选择并不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选择则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 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理性选择要求适应市场, 追求社会实践, 但这二者并不矛盾。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宗旨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头脑, 培养人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最终归宿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四有”新人, 回归社会实践, 为社会创造价值。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要求把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 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换言之,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双重的。一方面, 培养高校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用社会主义价值观指导社会实践, 参与到社会中去;另一方面, 需要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 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回归社会实践, 为社会创造价值。

(二) 思想政治教育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统一

一个人合目的、合规律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 即个人精神价值向社会价值的转化, 取决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价值理性即目的, 是主体在实践中所要达到的目标。工具理性即主体在实践中为作用于客体, 以达到某种实践目的所运用的具有工具效应的中介手段。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 不断验证“人是人的最高本质”[8]。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关系是有机的统一,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互为存在的基础与条件。价值理性的存在, 为工具理性的存在提供精神动力;工具理性的存在, 为价值理性的实现提供支撑, 价值理性不可代替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引导主体“做什么”, 而“如何做”, 则需要借助工具理性解决, 前者不能代替后者。片面强调与追求工具理性意味人性的扭曲。人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 没有一定的目的性, 不会引发人们在实践中对相应工具的需求。片面强调与追求工具理性, 只能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导致人格畸变, 或整个社会的病态发展。历史上某些国家曾搞唯科学至上、唯技术至上、唯生产力至上, 表面看似乎是取消了某种价值思考, 但实质上如果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与人类的社会发展成反比, 恰恰说明统治者制定方针政策的立足点偏离了人文目标, 由此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效应及前景必然偏离社会人文价值的提升[8]。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互为根据, 相互印证。二者的统一, 验证并促进着人们知、情、意的统一;展示着人的正常、合理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选择则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养,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理性选择要求高校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适应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选择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理性选择是统一的, 并且只有统一起来才能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发布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BE/OL].http://edu.cyol.com/conent/2009-07/21/content-2765723-3.htm.

[2][6]谢四平.强化知行合一,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湖南社会科学, 2005, (3) .

[3]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238.

[4]张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价值及其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 (3) .

[5]冉小先.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德育生活化、实践化的基本做法及启示[J].基础教育改革动态, 2008, (5) .

[7]王威海.韦伯:摆脱现代社会两难困境[M].沈阳:辽海出版社, 1999:176-177.

[8][9]魏小兰.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4, (2) .

理性教育方法 篇2

人类的真理性认识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和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客体的感性掌握进而上升到对客体的理性掌握,再通过实践检验这种理论的能动的辩证过程.由于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认识主体在该认识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需要运用正确的方法.真理性认识方法是人类探索未知领域获取科学真理的精神手段,是人们在真理性认识活动中为达到获取真理的认识任务而采取的措施、步骤、程序、计划、方案等等的总和.真理性认识方法是人类科学认识的结晶,是主体的真理性认识能力的基本要素,它为人们的真理性认识指明正确的途径.

作 者:赵凤平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1 刊 名: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年,卷(期): 16(3) 分类号:B023.3 关键词:真理   认识   方法  

理性爱国教育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理性爱国 思想政治教育 新视域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发展的根脉,是我们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近年来,爱国主义在保持其民族精神核心地位的同时也被赋予了时代的特色。这就是“理性爱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难免在经济利益上与许多西方国家存在矛盾。同时,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常常敌视我国。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回击世界上的反华势力,对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特别对青年大学生来说,都是义不容辞的。“爱国需要理性,而行为的理性取决于思维的理性”。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密切关注当今国内外形式发展的变化,及时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尊重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性爱国教育,提高他们的形势判断、辨别是非、选择立场、落实行动的能力,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一、理性爱国的内涵及本质

爱国主义的定义是什么呢?列宁曾说过一段非常著名的、常被人们所引用的话:“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列宁这段话究其本意并不是对爱国主义作权威性的科学定义,但却阐明了爱国主义的最基本含义,即爱国主义作为人们一种最深厚的感情,首先是人类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主观意识的反映,这种主观反映的客观对象是人们生于斯、长于斯的社会共同体— 祖国。爱国主义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无比忠诚和热爱,体现为深厚的爱国情感、坚定的报国之志和高尚的效国之行的有机系统。

对于理性爱国,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依据理性爱国提出的背景及公众普遍接受的涵义,可将其阐释为:用理性来引导爱国情感和言行的爱国方式。之所以有理性爱国的提出,主要是我国民众,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在爱国情感的鼓舞下所产生的言行,往往会对社会发展以及我国与外国的关系带来影响,当在爱国情感支配下的言行最终导致了损害国家利益的结果时,必然要求爱国言行的方式有所改变。我们不仅仅要保持对祖国热爱忠诚的情感,还应该有所选择地把这种高尚的情感外化于一言一行。准确地说,理性爱国就是既要有所不为,又要有所为。

一方面,理性爱国要有所不为,就是不要偏听偏信,更不要盲从。

第一,不要偏听他人特别是别有用心之徒歪曲中国实际、蓄意捏造的言论,更不要偏信他们的这些言论。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们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承认内心对祖国的那份赞许与感激。循序渐进的改革开放、大刀阔斧的解放思想、不断完善的民主法制以及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等。此时,我们享受着中国发展所带来的种种便利,我们有理由为这个不畏坎坷勇往直前的社会主义国家感到骄傲并表以感激之情,也有理由否定那些掩盖事情真相、蓄意阻碍中国发展的言论,并且坚信祖国的正确走向。

第二,不要盲目发表或传播不利于中国的不法言论、过激言论,更不要盲目参加打着“爱国”旗帜的非理性、非法活动。爱国,首先要坚定自己作为中国人的立场。当不法分子干涉中国内政、质疑中国的民主,并蓄意以民主问题等为导火线制造事端时,我们应该三思自己的言行,不应该站到中国的对立面,参与到指责中国的行列。爱国,还要有对祖国百分百的责任感,就自己的一举一动对祖国负起责任。

另一方面,理性爱国要有所为,就是不要熟视无睹,也不要无所作为。

第一,不要因为清楚敌对分子言论的谬误就轻视、疏忽这些言论,更不要放松对不法分子、不法行为的警惕。不法分子总是想通过言论、暴乱等给中国制造最大的威胁,其言论、暴乱所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往往是致命的。因而,我们爱国,就必须做到关注时政,了解事情动态,以便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作出正确有效的反应,对不正常现象、不法之徒保持应有的警惕。

第二,不要在自己力所能及而又应有所为时静止不动。不法分子散布谣言、制造暴动,必定是在社会中进行的。无论是谣言还是暴动等,并不是与我们一定相隔十万八千里的东西。只要不法分子存在,这些蓄意制造的谣言和暴动,便每分每秒都有可能在我们身边出现。面对不法分子散播的谣言和人民一脸的疑惑,而我们又了解真相,那么我们应该主动给以疑惑中的人民必要的正面引导,规避谣言的一传再传。一旦不正常现象发生、不法分子出现,我们就应该予以高度关注,并巧妙地向有关部门汇报,为祖国的稳定和统一尽自己的一份责任。

第三,不要把自己束缚在不可为的国家大事当中,要把大事化整为零,从小处着眼,从自己当前最应该做的事情做起。我们在关心国家大事,为不法分子的言行愤怒时,我们个人必须致力于前进,以无数个人的前进推动整个国家的前进。现在,我们是一名青年大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是我们应该做的,平定社会暴动、惩治不法分子等大问题绝非我们力所能及的,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增加本领,为日后参加国家建设、促进国家富强打下基础。

二、加强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的重要意义

第一,加强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心智成熟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爱国教育,是将他们培养成为“完善的人”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朝气蓬勃,对人生充满追求,是国家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富有个性,思想活跃,热爱探索,对人生价值、社会发展、国家命运等都有极大的热情。但是,他们也容易冲动,容易偏激和片面地看问题,抱有远大理想的同时,缺乏吃苦耐劳的毅力,容易受鼓动,也容易收挫折。在大学生动机的强烈与难以持久这一矛盾的背后,所隐藏的真正原因是理性的缺失。为了确保党和人民事业的代代相传、长治久安,为了国家的荣誉和民族的兴旺发达,在加强他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更要把理性爱国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第二,加强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社会稳定。在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的优势,极力向发展中国家宣扬、推行、渗透其主张的文化价值观念,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国,主张人权高于主权的政治理论,推销其所谓的民主、自由、平等及个人主义价值观,实质是想借此干预别国内政,弱化一个国家的主权。大学生历来被视为社会的精英,社会各界密切关注他们的主动,他们在群众性运动中有强大的导向作用。他们有时能判断出时代发展潮流而顺应并推动时代的发展,有时却不能明辨是非,容易受到鼓动,甚至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所利用,最终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消极影响。

三、加强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的几点思考

当前,我们在表达爱国热情的同时,一方面要特别注意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事件的本质及事件策动者的险恶用心;另一方面,应当倡导的就是不辱使命,牢记责任,理性爱国。对于广大青年大学生来说,尤其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第一,作为党和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大学生应把爱国热情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国家实力较量的背后是人才的较量。青年学生只有牢记使命和责任,刻苦学习和钻研,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文化,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学技术高峰过程中所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就是爱国热情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的结果。有了这种结合,我们才有了今天的综合国力,中国才有了今天的国际地位。把爱国热情和科学理性结合起来,对于当前理性把握爱国主义的主题和尺度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对于青年学子自觉认识自身肩负的使命,育爱国之情,立报国之志,成建国之才,履效国之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代大学生只有将抒爱国之情、立报国之志转化为履效国之行,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爱国者。

第二,要注意把握好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动机是人们有意识地追求某种行为目的或预期目标时的主观意向和心理状态。它是指导人们行动,从而追求自己认定的价值目标的内在精神力量。效果是指人们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客观结果,它是人们能够直接感知到的事实价值。动机和效果是构成人们某种行为及人生实践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一般来说,善的动机,其效果也善;恶的动机,其效果也恶。但动机与效果并不都是一致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产生相反的情况。在当前情况下,坚持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就是要警惕被极少数势力牵着鼻子走,谨防落入他们设下的陷阱,使事件发展走向反面,更不要因为事件本身的发生而扰乱我们正在进行的经济和社会建设的正常节奏;要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全国人们的爱国热情引导到努力工作、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继续向前发展上来,转化为紧张而有条不紊地为奥运会成功举办而进行的各项准备工作中去。

第三,要理解、相信和支持党和政府的战略部署。战略是什么?是一种高、远、全面、整体的谋划。比如,在国内经济与社会发展、宏观经济调控方面,在解决国内的诸多问题和矛盾方面,在解决中日、中美、中俄等重大的国际关系方面,党和政府的战略是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的。我们青年大学生不能以所谓的非理性的“爱国”言行打乱党和政府的战略部署,而是要有责任为党和政府的总体战略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更重要的是,还要率先学习和领会好这种战略意图,做落实这种战略的先进分子;还有责任向广大的人民群众宣传、解释党和政府的这种战略,既为党和政府分忧,也为群众释疑解惑。这样的爱国,是党和人民特别需要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爱国。

第四,要做稳定的促进派。我们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攻坚时期,从人均GDP1000美元向人均GDP3000美元发展,既是一个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又是一个矛盾的凸现期、多发期,是一个体制、社会的转型、转轨、转变时期,如同运动场上处于弯道时的运动员,转得好,就上去了,就可能超过对手;但如果弯度和速度把握不好,失去平衡,就会落到后面去。这就要求全国人民与党和政府一起,像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保护我们的稳定成果,维护稳定局面,特别是我们的青年大学生,更要在维护稳定方面做促进派、排头兵。有道是“风平浪静、鱼虾不分;惊涛骇浪,方显英雄本色”,在改革发展、国际大事面前,正是考验我们大学生理智和理性爱国能力的时候,正是考验我们大学生维护稳定能力的时候,我们广大的大学生应该经得起考验。

青年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是建设祖国美好明天的栋梁,我们要倍加珍惜并维护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倍加珍惜并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倍加珍惜并不断丰富发展完善自己的美好时光。在我们身上,肩负着中华民族大发展大繁荣的希望,青年大学生有责任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文明素养、先进理念维护和谐稳定,展示这个伟大的文明古国的美好形象,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志坚. 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新探[J].教育评论. 2008(4)

[2] 刘书林. 爱国的激情,理智的力量[N].中国教育报. 2008-04-23

[3] 李扬.爱国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N].新华日报.2008-04-21

理性教育方法 篇4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非理性因素的科学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决定了非理性因素的内在属性。

非理性因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马克思认为, 非理性因素主要指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虽然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非理性因素并不是人的认识能力的构成因素, 但它们对于人的认识活动的发动与进行、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和认识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示下, 人们逐渐认识到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例如, 几千年前, 在人类科学及认识水平较低的条件下, 中国人以其特有的智慧, 形成了对至今仍未弄清的人体经络、穴位现象的认识和利用, 不能不说是借助了直觉、灵感等形式实现的。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中, 也存在着大量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发生作用的事例。如化学家凯库勒为求解苯的结构苦苦思索了12年而仍旧没有结果, 但有一天咬着自己尾巴的环形蛇的梦使他顿悟, 凭着梦的感觉, 凯库勒把脑子里的环形蛇与碳原子结构组成一种联想的直觉, 终于如愿以偿找到了苯环结构。门捷列夫凭着坚毅的意志经过20多年的思考终于找到元素之间的关系等等, 这些事例说明非理性因素的发挥直接关系到认识的成败,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决定实践的成败。

(二) 非理性因素是高等教育学的重要内容。

首先, 高等教育学的主题是高等教育, 而非理性因素是高等教育的实际导向。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罗纳德·巴尼特认为, “高等教育本质上体现为一种自由观, 抑或按我们今天的说法, 就是体现为一种解放的教育观”。进而言之, 高等教育就是一种自由式的教育, 而自由教育就是解放教育, 即通过教育把人从形形色色的愚昧、无知、庸俗、偏见、谬误、固执和各种贪婪中解放出来, 从而能够自由地思想, 自由地行使自己的意志与判断能力, 进而成为自身命运的主人。最终, 高等教育把受教育对象从狭小的思维空间里解放出来, 从而形成了表征理性思维的逻辑形式和以非逻辑形式为内容的非理性因素。其次, 高等教育促逼了学生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众所周知, 高等教育是要培养出具有理性思维、创新能力和个性突出的高级综合性人才。在不断地认知和经验作用下, 每一个人都能领悟到, 实现真、善、美的统一是理性思维和非理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无数事例告诉我们, 单向度的思维使人们失去自由和创造力, 最终会阻碍高等教育文明的进程。

(三) 心理学研究非理性因素的变化、发展。

首先, 心理学中的人本主义认为非理性因素决定了其存在。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那里, 人的自我实现活动降低为动物的本能的生存活动。人们对更高价值的追求无论是高是低, 还是超越性动机, 都是根源于人的生物本性, 作为潜在的力量, 又都是无意识的, 即他们把心理潜能和高级价值融入到无意识中, 把真善美和公正的价值追求也包括在人的潜能中。非理性因素的主导性充分表征了人的主导性和自身价值———一切以人为本。其次, 后现代心理学把人的非理性因素予以绝对化和本体化。在后现代的心理学家眼中, 世界的无规则、无规律性导致世界的不可认识, 人只能依靠自身的冥思和神秘体验去理解世界。这就着重强调了非理性因素的存在必要, 换句话说, 没有非理性因素, 人就像是一辆失去操控的汽车, 虽然行驶在路途, 但却无方向性。

二、审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非理性因素的存在意义及必要性

网络异化、制造传播病毒、信息污染、网络涉黄、网络犯罪等问题的出现, 使高校逐渐重视起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然而, 网络道德问题的广延性、纵深度、隐蔽性制约我们制定出解决针对大学生主体的网络规范。但是, 从本体论和认识论出发, 结合高等教育学理念, 窥探大学生主体的认知心理, 一定可以把网络道德教育提升到新的层级。

(一) 非理性因素是触发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内因。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内因是根据, 外因是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实际上,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主要是非理性因素中情感、欲望、动机、信仰、习惯问题。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实质上是对大学生内在的情感、动机、信仰等问题进行的教育。从这个角度说, 大学生个体的情感、动机、信仰是内因, 外部环境则提供了发生道德问题的平台, 内因即产生问题的根源, 就这里而言, 根源在于大学生主体的内在出现了与外在非和谐的状况。根据这样的实际情况, 我们需要对大学生个体和总体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 找出发生问题的关键, 挖掘出个性和共性, 并绘制出衍生问题的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图。非理性因素所具有的不自觉性、突发性、瞬时性和非逻辑性特征, 要求我们在实际教育中把其列为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着事态的发展方向, 并且能够决定事物的最终结果。非理性因素对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来说就是主要矛盾, 也就是说, 只要把握好非理性中的情感、动机、习惯等问题, 我们就能做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二) 非理性因素是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 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起着推动作用。

一方面, 现代高等教育学把受教对象的综合素质作为主要内容。就大学生而言, 他们的综合素质主要由德育素养和智育能力构成。而支撑德育素养和智育水平的根本在于其意志、欲望、信仰、习惯等非理性因素。从科学史上无数著名科学家的成功事例来看, 信仰、意志、习惯是决定其做出重大成就的根本性因素, 而这些因素恰恰就是非理性因素。拥有坚定的信仰, 坚韧不拔的意志, 良好的个人习惯, 才能步步为营, 实现理想。高等教育之所以“高等”, 就体现在它的培养目标和使命上, 那就是要让每个受教主体都具备严谨的作风, 大胆的创新和多样的个性, 而这些, 都是非理性因素的外在表现形式。另一方面, 高等教育对非理性因素的纠正有助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高等教育并不是一次性的教育。这种教育的继承性可以扩展教育行为的效果。也就是说, 通过不断的基础教育, 可以对网络道德教育起到推波助澜之功效。大学的教育有很多方式, 虽然时间、地点不同, 但最终的目标却殊途同归, 那就是, 不断增加受教者的教育频率, 以达到培养目标。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所养成的陋习在不断的教育中多次调整, 最终形成了一套有机规范, 能够应对突发状况和日常问题。在需要进行更高层次的教育时, 原有的教育基础就会发挥作用, 成为铺垫。也就是说, 过去做过的对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修正能够促进吸收新的教育内容, 也包括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三) 非理性因素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认知心理, 把握这种认知能够有效推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一是当代大学生的认知建立在弘扬自我价值的基础上, 做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必须要把大学生主体的价值摆在首位。如果说, 为了实施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而损害了受教主体的利益, 忽视了主体的价值, 这反而会使教育陷入停滞。我们要想做好网络道德教育, 必须充分考虑到受教主体的切身感受, 把其放在第一位, 以此作为突破点, 深入浅出, 把教育工作做到最实处。二是当代大学生的特殊性与认知心理的相互作用是做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重心。非理性因素所体现的这种认知心理决定了当代大学生的特殊性, 如政治意识薄弱, 思想开放, 责任意识不强, 强烈个人英雄主义等都是由于其动机、习惯和本能多因素决定的。而他们的这些特点也反作用于不断变化的认知, 于是, 这种动态性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多维循环形态, 这种形态必须要成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重心, 甚至是高等教育的中心。

三、借助非理性因素, 建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新路径

(一) 深入了解大学生的社会生活, 这是做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开端。

非理性因素中情感、欲望、动机、信仰、习惯是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外化, 充分体现了其认知和实践。大学生的社会生活是非理性因素形成的土壤。先天环境造就了一个人的品质、意志力和行为习惯。统计好、分析好、记录好大学生的社会生活有助于找出大学生教育的突破口。而进行具体的网络道德教育, 则是以此为依据, 一个人的行为对网络形成了怎样的影响, 我们就应该针对其社会生活的状况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二) 收集大学生的在校情况, 运用抽样、分层等数学方法, 构建在校生的图表模型。

高等教育分为精英化教育和大众化教育。无论何种教育, 必须要掌握受教育者的知行意图及实际样态。这样有助于建立详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从而做好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三) 转变教育方式, 重塑价值观。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殊性, 充分考虑其人本主义世界观, 个人英雄主义和个人中心主义价值观, 制定出网络道德教育中能体现个性和共性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确保受教者能接受和认同。

(四) 外部环境是非理性因素变化发展的次要矛盾。

大学生的道德、意志、情感、觉悟等无意识的形式深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有其独特的心理, 在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下, 引导和教育是解决网络道德问题的出路。因此, 针对现今出现的网络犯罪 (网络黑客、网络诈骗、散播网络谣言、传播网络色情、侵犯他人隐私) 行为, 我们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基础上, 还要不断完善网络法制, 升级网络管理技术, 建立健全立法制度, 做到从严要求自己, 从严要求朋友, 从严要求家人, 积极打击举报网络违法行为, 为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整体氛围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陶德麟, 汪信砚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2] .龚玉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案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法官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 篇5

当前,法官职业化建设已被列入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核心任务,就是根据审判工作规律和法官职业化特点,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法官的素质。在此,笔者对法官素质的基本特征和实现法官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途径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法官素质的基本特征

(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道德既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是调整和评价人们思想和行为的社会规范,更是判断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的社会标准。作为社会正义维护者的法官,不仅要具有一般的社会道德意识,更应该具备法官这一职业所要求的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法官的职业道德是法官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法官的职业特点,法官必须具备高于一般社会群体的道德素质。要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从保障司法公正、遵守司法礼仪、加强自身修养、约束业外活动等六个方面规范法官言行。法官应具有忠于职守、秉公办案、刚正不阿、不徇私情的理念,惩恶扬善、弘扬正义的良知,正直善良、谦虚谨慎的品质,享有良好的个人声誉。这既是法官职业的要求,也是社会的呼唤,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

(二)具有良好的独立品格。独立品格是指法官审判案件具有真正的审理和裁判权,不受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行机制的干涉的内在属性。法官独立是司法独立的核心,其意义在于保证社会合理性的公正行使。法官的独立品格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对案件的审理过程沿着自己的独立思考进行,镇定自若,不受任何其他因素干扰,使所办案件达到“与时俱进,与理相通,与法相合,与社会相融”的境界。二是审判责任独立,敢于把责任担当起来,而不能上观下察,不敢直面案件,直面责任。三是胸襟坦荡,毫不畏惧,公正执法,达到人格上的独立。

(三)具有甘于寂寞的品质。法官要甘于寂寞是由司法权的判断性所决定的,法律判断不同于道德评判和舆论评判,法官过于积极主动的活动将导致法律逻辑和社会生活逻辑的混同,使审判的依据多元化,失去法律运行的稳定性和平等性,最终导致法律权威的丧失。因此,法官的行为一定要规范,耐得住寂寞。诚然,人均有七情六欲,穿着法袍的法官也概莫能外,但法官的七情六欲具有一定内涵界限或者说要受一定的规范约束。只要选择了法官这一职业,就是选择了责任和使命,选择了神圣和崇高。必须抛一己之利,甘于清贫,淡泊名利,不受世俗价值的左右,尽力避免抛头露面,谨言慎行,避免参与行政活动和公益活动,以保持自身相对独立的空间。

(四)具有良好的业务能力。业务能力是法官素质的基本内容,是做好法官本职工作的需要。法官是通过审判活动来展现自己的业务能力,从而履行法官这一职责的,其过程不仅仅是一种审判权运用的过程,而是一种需要运用法律专业知识和审判技能解决社会矛盾的活动。职业要求法官具有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熟悉实体法和程序法;具有分析案件的能力和方法,凭着良好的法律意识,综合运用法律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复杂、疑难案件;具备娴熟的驾驭庭审的能力,做到游刃有余;具备丰富的处理实体和程序问题的经验,能正确运用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根据案件事实决定其法律后果,最大限度地兼顾合法、合情、合理,追求情、理、法相统一的办案效果。根据审判实践经验总结,法官良好的业务能力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适用能力。法官的使命是适用法律、裁决纠纷,居间对法律和事实进行沟通,将抽象的带有共性和普遍性的法律适用于具体的、带有个性或特殊性的人员或事项,实现法律和事实的结合。在办案中法官要寻找法律、理解法律、解释法律,将法律作用于具体案件。法律是法律适用的基础,然而法律不可能涵盖一切社会现象,法律自身存在的某些滞后性和模糊性,必然给法官提出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法官如何在法律规定不明确甚至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作出合乎实际生活、合乎立法原则的公正判决。这就要求法官善于凭借自己的经验、学识、素质和能力,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或有漏洞、局限的情况下,敢于通过正确解释法律,创造性地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复杂、疑难案件。法官适用法律绝不可能

养成教育的理性思考 篇6

确立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养成内容和行为习惯标准

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然涉及到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行为习惯标准。首先是确立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目前,我国对养成教育的内容以及分类还没有成功的经验。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坚持从实践出发的原则,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作为确立养成教育内容的主要依据。经过大家集思广益,初步归纳出了适合儿童特点需要的10种道德行为习惯,像爱国、守纪、待人、劳动、爱护公物、关心集体、助人、勤俭、刻苦奋发、团结友爱等,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诸如诚实、虚心、正直、宽容、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等,这些都是道德教育范围以内的,也是学生力所能及的。为了使这些行为能有的放矢地得到落实,我们又根据低、中、高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有关的理论,探究寻找儿童行为习惯的最佳发展期,然后把上述行为习惯有效地匹配到不同学段中去。例如,品德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不同范畴的道德行为发展是有别的,在“对人”“对己”“对社会”三个方面,对己方面的道德发展较高,对社会方面的道德发展次之,最低的是对人方面的道德行为的发展。对此,我们在匹配过程中,低年级注重对己方面的行为习惯训练,中、高年级依次配加对社会、对他人的行为习惯内容。像助人、待人、团结友爱等习惯都具有一定的“对他人”的特点,故而匹配时应注重把行为形成的最佳养成期放在高年级。其次是确立养成教育的行为习惯标准,由于人的道德行为习惯不是先天的,而是习得而来的,故此在行为的养成过程中总会表现出一定的行为标准或行为深度。

那么,一种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到何种程度才算达标?行为标准分哪几级水平?我们经过反复的实践和探索,将每一行为习惯从程度上分成三级水平:自发、自觉、自动化。自发是出自于个体的本能需要而产生的行为,具有随意性和情境性,是不稳定的。自觉是一种没有外在力量催促的中性行动,但它带有主观情感的色彩。自动化是一种不假思索的行为习惯,或者说是一种行为定势,达到了孔子所谓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在确立了行为习惯的三个层次之后,我们又尽力做到对同一行为根据学段不同和强化次数的不同分度要求。比如对在车上见到老人后让座这一礼貌行为,低年级可以达到自发或自觉的程度,中高年级就应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即老人上车后,用不着多想就会主动地给老人让座。

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略

1,构建全方位结构体系。德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我们建立了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德育体系,使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形成合力。从各自分担的任务看,我们认为学校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它既承担着道德认识上的教化,又肩负着行为上的规范训练,同时还接纳学生的行为评价。

对于家庭中的养成教育,我们着重强调环境熏陶,重视父母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儿童、教化儿童,以达到“近朱者赤”的目的。社会教育则特别强调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有意义的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建立起宏观结果框架的同时,我们又从微观上想问题,尤其是对学校教育,我们也找到了三结合的教育关系。那就是在校长统一领导下的政教处、教导处、少先队。这三者之间除具有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关系之外,各自还都有独立联系的线索。政教处对内可直接管理班主任,对外我们规定与家庭教育接轨;少先队对内有各中队辅导员属于直辖的对象,对外让它与社会教育直接挂钩;教导处的主要管理对象为各任科教师。宏观与微观结合,自然形成了一个双重正三角形关系的养成教育结构体系。

2,制定双元制实施制度。所谓双元制制度,即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分别给学生制订出系列性的养成规范,给实施单位或教师制订出落实养成计划的管理职责、制度等。我们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制度的落实是养成计划具体付诸实践的有效措施,或者说,制度是使认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效保证。出于这一考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曾围绕养成教育的系列性内容先后制订了《小学生一日常规》《小学文明学生标准》《小学文明班级标准》等,学校制订了《德育工作纲要》《养成教育实施条例》《德育工作管理制度》等。双元制如同两条轨,并行不悖,学生教育有方向,教师执行有动力。与此同时,双元制还能起到禁于未发的作用,具体明确的各种规范、守则、制度,还可收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的效果。

3,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们认识的基础和源泉,更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这不仅因为道德行为必须在实践中得到体现,也因为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反复的练习、锻炼和巩固,才能使道德行为成为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习惯。鉴于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力为学生创造、设计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德育生活充满七彩阳光。实施过程中,我们既注意从不同的渠道设计活动,又重视从不同性质的养成内容方面设计活动。比如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我们组织学生成立了“雕塑公园护园小组”“军休所红领巾大院”“争磊集团实践基地”“南关市场讲文明讲卫生宣传小组”等等。围绕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开展的升旗仪式、我最敬仰的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红领巾广播站、重大节日颂祖国、春游等,都为学生开辟了实践的天地,创造了熏陶的氛围,提供了教养机会,锤炼了道德行为。

4,注重多角度因材施教。人们一直把因材施教作为智育中的原则和方法,其实它同样适用于德育工作。我国古代荀况在他的沉气、养心艺术中,就非常主张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实施德育,且对后代的影响极大。我们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个性方面的因材施教。我们责成班主任要根据学生不同性格类型,加强扬其长补其短的训练。比如,对于倔强刚强的,要注意养成柔顺调和的品质;对于个性内向的人,注意形成豁达开朗的性格;对于气量狭小的,要注意开阔其胸怀;对于没有学习志向,把学习看成是给老师和家长学的,要注意树立其远大理想……除注意性格方面的因材施教外,我们还注意特殊家庭学生行为习惯的因材施教。例如,对于近几年来,一些“大款”家庭往往给予孩子过多的溺爱。学生花起钱来如流水,勤俭节约习惯极差。再如,受不良思潮的侵袭,目前社会上的离婚率越来越高,生长在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家境是极其不理想的,他们不仅失去了父母的严教,而且整天遇到的不是父母的痛哭流涕,就是痛骂,或许是更难以忍受的痛打。长此以往,学生很可能染上恶习……对于上述种种类型的学生,学校都非常重视,分别建立了特殊家庭学生档案,并采取一些特殊补救措施,进行因材施教。

5,建立立体式评价模式。加强养成教育过程中的管理与评价,不仅可以优化养成教育的方法体系,更能促进养成教育的深入开展。从评价的内容上。我们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编制了《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评价细则》,对常见的道德行为习惯分类别编制了指标体系;从评价的时间上,我们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每日一对照,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评比,每学期一表彰的作法;从评价的方式上则采取自评、他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比如,我们设立的“日常行为监督岗”旨在强调他评,红领巾广播站设立的“自律信箱”目的又在于自评。这样,评价内容、评价过程、评价方式相结合,自然就形成了一种立体式评价模式。

理性教育方法 篇7

教育管理中的理性因素指的是,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不受人为因素影响,具有持久的规律性的因素。例如:教育管理的规律、制度,体制等。这些因素是教育管理者需要认识并严格遵循的。

(1)教育管理规律

教育管理过程具有一般管理过程的特点,即它是一个由计划,实施,检评,总结等四个环节所组成的过程。[1]这就是教育管理的过程规律,只有以教育管理的规律为前提,教育管理才能有一个良性的发展。衡量任何教育组织工作的根本标准不是经济效益的多少,而是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教育管理的这一特殊属性,决定了教育管理必须遵循教育的规律。并且这些规律都不因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1]

(2)教育管理制度

教育管理制度是在教育管理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约束教育管理者的规章制度层面的因素,具有一定的永恒性。制度是教育管理的基础,为教育管理的实施提供一定规范。在学校管理中,要严格治校,依法治校,以规章制度治校。[3]

(3) 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管理体制是指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一定系统框架,是教育管理工作运行的轨道和路径。因此体制具有一定的不可抗性。大部门体制是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趋势。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仅仅是教育管理[4]

二、教育管理中的非理性因素

教育管理中有很多非理性因素,并且这些非理性因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管理最终是针对人的一项工作,教育管理更是如此,而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因此管理在制度的基础上更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初衷。伦理性、道德、人性等就成为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非理性因素范畴。

(1)教育管理伦理

教育管理伦理指的是教育管理制度,管理关系、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的基本伦理规范与道德意义。[5]教育管理伦理是目前较新的一个领域,是整个教育管理活动中举足轻重的因素,在教育管理的嬗变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教育管理伦理研究的内容包括教育管理的制度和政策伦理、教育管理理念与理想的伦理以及教育管理人员的职业伦理和管理行为伦理等方面。[5]教育管理制度的伦理化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教育管理制度伦理化的宗旨在于,使教育管理制度能够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并且促进人与学校的和谐发展。我们所谓“好的制度”与“不好的制度”,就是对制度进行的伦理评价。[7]教育管理的教育性决定它不可能没有基本的价值立场和道德取向,因此决定了他不应当蜕变为纯粹的专业技术化和职能化的活动。所以,教育管理的道德价值向度和公共伦理精神不仅应该成为管理者的实践追求,更应该成为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2)教育管理道德

教育管理道德指的是教育管理过程中约束管理者的一种无形的社会规范和良知习俗。规章制度往往滞后于客观形势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组织机构的正常运转就要更多地依赖于伦理道德的力量。[8]虽然在约束与规范人的道德行为方面,制度并非毫无作为之处,但那只能体现在最为基本,最为底线的道德义务方面。然而理想的道德只能通过引导而不是强制去实现。品德高尚的人从来是出于自觉而不是被迫。人必须履行底线道德义务,却没有义务必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者。运用制度强力约束人人道德高尚,这种要求不近人情,对人造成心理压力,甚至很有可能侵犯人的正当权益。[7]

三、教育管理中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关系

(1)理性因素是非理性因素的前提和基础

教育管理是一种科学,即是以一种理性的秩序和规则为前提的,任何管理要顺利进行无不需要理性思维的引导。教育管理尤其如此。教育在满足老百姓的功利性需求时必须以满足老百姓的长远根本利益为前提。[10]功利性需求中具有较多的非理性因素,而教育必须以长远的根本利益为主,则需要以理性因素为前提。

(2)非理性因素对理性因素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从宏观方面来看,规则秩序等的建立也需要以人为本,由人来执行,因此,在情况多变的条件下,非理性因素弥补了理性因素缺乏变通性的一面,使得整个教育管理能在理性的基础上更具伦理性和人文性。有效的政策并不一定是道德的。由于人所具有多种社会本性和社会角色,因此,既不存在能够调节和规范人的全部行为的某种规范体系,也不可能指望人类设计和创造出某种完美无缺的制度体系。[11]因此,在这样一个具体微观的情况下,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不可小觑,因为非理性因素能够在教育管理中帮助有效地调节教育资源,尽量做到优化和有效利用教育资源。

四、如何利用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关系,提高教育管理的效能

教育管理者要在遵循理性因素的前提下适当提倡非理性因素,做到相辅相成。教育管理工作应该遵循管理的客观规律,在考虑理性因素的前提下根据情况适当提倡非理性因素。同时,在发挥非理性因素能动性的同时也不要偏离理性的轨道,做到科学的非理性。做到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育管理还要在微观上把握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量的分配,比例问题。尽量把握好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分配比例。做到教育管理中不走极端,科学的管理,人性化的管理。

摘要:教育管理是管理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教育管理中变化的因素较多的表现为它的非理性因素, 例如:伦理, 情感, 道德等。而永恒的因素则较多的表现为制度, 规章, 体制等。教育管理就是在这种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中寻求平衡, 和谐的一种活动。

关键词:教育管理,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

参考文献

[1]、[2]、王刚.论教育管理的普遍性本质与特殊性形式[J].教育探索, 2008 (8) .

[3]、王岭.管理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学校教育管理[J].聚焦长三角, 上海金山专辑

[4]、杨润勇.新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政策调整问题研究[J].教育研究, 2011 (3) .

[5]、[6]、[11]、郅庭瑾.教育管理伦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N].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5 (3) .

[7]、[9]、郅庭瑾.教育管理制度伦理问题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6 (4) .

[8]、金保华, 陈萍.试论伦理的教育管理价值与功能[J].教育探索, 2010 (3) .

让奥数教育回归理性 篇8

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并鼓励世界上具有数学天份的青少年, 为各国进行科学教育交流创造条件, 增进各国师生间的友好关系。2015 年7 月4 日至16 日, 第56 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在泰国清迈举行, 美国获冠军, 中国和韩国分获第二和第三名。

自上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数学奥林匹克运动迅速崛起, 形成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参赛选手队伍和规模最大的赛事活动。并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崭露头角, 屡创佳绩, 连续19 届获得总分第一。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学习数学的热情, 促进了他们数学素质的提高。通过竞赛发现和培养了一批未来的数学人才, 成为“开创新世纪的数学文化”的希望。

然而, 就数学奥林匹克, 社会上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对奥数教育持肯定和提倡的态度, 另一种则是对奥数的非议、批判和围剿, 有人甚至提出“打倒万恶的奥数”这样的口号。实际上, 在这个问题上, 简单地支持和反对都是有失偏颇的。一方面, 将奥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是错误的。多年来, 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作用下, 各种奥数培训机构应运而生, 奥数成绩成了某些家长择校的借口和想方设法挤进名校的敲门砖, 不少学生学习奥数的动机不是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而是为了给升学录取增加筹码。这种现象严重损害了奥数教育的本质, 失去了奥数发现和培养数学人才的作用, 挫伤了广大中小学生学习钻研数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取消奥数教育的观点同样是错误的。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仅需要一大批普通劳动者, 也需要大量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 特别是尖端技术知识的优秀人才, 数学教育应该是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有机结合。事实上,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奥数教育, 积极参与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2010 年,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接见美国奥数获奖学生, 鼓励表彰他们取得的优异成绩;本届国际奥数竞赛中, 美国队通过不懈努力, 终于在时隔21 年后超越了不可战胜的中国队, 重获总分第一。其他国家如俄罗斯、德国等, 在历届奥数竞赛中都成绩不俗, 国外不少著名大学还将参加国际数学奥赛的成绩作为选拔录取优秀学生的重要依据。从世界范围看, 许多奥数竞赛的优秀选手, 日后在数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比如, 华裔美国数学家陶哲轩、越南裔法国数学家吴宝珠, 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奖后, 先后获得国际数学界的最高奖菲尔兹奖, 这一事实就说明了奥数的开发智力与成才创新的关系。

除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之外, 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活动还有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几个学科, 并称五学科竞赛, 它们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和发现杰出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学科特点的原因, 后者只在高中阶段进行, 影响不及奥数大。在这些学科的竞赛活动中, 也存在着准确定位, 防止功利化和庸俗化的现象产生。

洛克理性教育方法给我的启示 篇9

一、奖励和惩罚要掌握一个度

我们对幼儿培养的目的是使孩子长大后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在这个培养过程中, 采取适度的奖惩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 对幼儿的教育要以奖为主, 奖惩得当。 过分严厉的惩罚是有害无益的, 会使孩子胆怯、懦弱, 频繁的惩罚会使孩子变得自卑。过多的奖励也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奖励和惩罚要掌握一个度。

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说过:“ 合理的惩罚制度是合法的, 而且是必要的。 合理的惩罚有助于形成孩子的坚强性格, 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能锻炼幼儿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 能培养孩子抵抗诱惑和战胜引诱的能力。 ”从教育学的角度说,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在幼儿教育中恰当地运用惩罚, 不仅能让孩子知错能改, 而且能使他们勇于承担责任。 前段时间我们班有一个小朋友玩玩具时把玩具弄掉不会捡起来, 玩了后也不收拾整理玩具, 虽然多次提醒他仍然不改正。 当小朋友们再次玩玩具时, 我没让他玩, 让他和我一起看小朋友们是怎么玩玩具、收拾整理玩具的。 小朋友们又一次玩玩具时这个小朋友主动跟我说:“ 老师, 我会捡玩具, 我会收玩具, 我想玩玩具。 ”孩子表达了自己的悔意和改正的意愿, 我赶快让他和大家一起玩玩具, 以后玩玩具他都会主动收拾整理摆放玩具。 一个小小的惩罚, 既不伤害孩子的自尊, 又能让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有所认识, 知错能改, 善莫大焉。

在推崇赏识教育的今天, 常常听家长说我家的孩子最喜欢听好话、最喜欢老师奖励, 其实奖励更要掌握好度, 不当的奖励也会产生负面效应。 过度、过滥、或过多的赞美会使孩子形成盲目骄傲自大、行为自觉性差的人格品质, 还会使孩子受不住批评与挫折。班里有个孩子, 思维敏捷, 技能突出, 因此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伴的拥戴。 久而久之便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 针对她的这一行为, 我开始慎用表扬, 尽量少用“ 最好”两字。 在给孩子们讲故事《 谁的本领大》 时, 着重强调有些事只靠一个人是做不好的, 必须是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做好。 有时, 我提一些较难的问题让她回答, 若答对了, 我就以点头、微笑表示赞许, 若答错了或答不上来, 我就让大家讨论, 从而让她知道一个人再聪明也比不过集体的智慧。 现在, 她不仅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 还能找到自己的不足。

二、尊重幼儿, 在和谐师生情中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幼儿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幼儿园, 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 多与幼儿沟通交流, 加深师生间的了解, 缩短教师和孩子间的距离, 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而且在沟通中, 幼儿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和尊重, 使幼儿有一种被重视感, 并有一种充分的接纳感, 感到自己为教师所关心、喜爱, 从而得到一种安全愉快的情绪体验。 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有助于幼儿保持活泼、开朗的情绪, 增强对教师的喜爱和信任, 乐于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同时, 幼儿在与教师的沟通中, 向教师传递他的情绪、情感, 使教师能够及时地了解幼儿的需要, 给予适宜的指导与帮助, 教师与幼儿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信任、尊重关系, 这既利于教师工作的开展, 也会使孩子们在一个和谐、融洽、信任的气氛中接受知识, 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孩子在幼儿园的成长过程中, 受到教师深刻的影响, 很容易去模仿老师的言行, 所以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的言行对孩子的未来将会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 在幼儿园里, 教师就是孩子的榜样, 在孩子们心中, 教师就是权威,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 有天早上, 我带着孩子们做早操, 年级组长来通知我等会儿开会, 看到她行色匆匆的样子, 我问了句“ 有什么事吗? ”做完早操把孩子们带回教室, 有个小朋友说:“ 老师, 您说做操的时候不能跟别人讲话, 您刚才做操的时候怎么跟别的老师在讲话? ”哦, 刚才确实没注意这事, 我连忙道歉:“ 对不起, 是老师不对, 以后老师带操时再不跟别人讲话。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教育是使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方法。 作为老师, 应该为人师表, 从我做起, 从一点一滴做起, 严格要求自己, 凡是要求幼儿做的, 老师要先做到;凡是要求幼儿不能做的, 老师要带头不能做, 为幼儿做出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 当我们发现孩子乱扔垃圾时, 不要急着去责备或批评孩子, 我们不妨用实际行动给孩子做出榜样, 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美的, 什么是丑的, 什么是善的, 什么是恶的。 用行动去教育他们应该怎样去做, 真正给幼儿以好的影响, 真正做幼儿学习、模仿的“ 榜样”。 孩子在榜样行为的影响下会自觉坚持学习, 长期坚持, 孩子就会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

洛克的理性教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儿童发展和教育的一般规律, 其合理性是值得肯定和借鉴的。 继承和发展前人的理论思想, 吸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提高教学水平, 让孩子健康成长, 飞得更高更远, 是我们每个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爱尔维修有句名言:“ 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 只要教育得法, 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

摘要: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洛克倡导理性教育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及早抓起, 他提出的理性教育方法对当今幼儿教育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洛克的理性教育方法给我很大的启示, 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对其加以灵活运用, 采取适度的奖惩结合, 注重与幼儿的沟通交流, 尊重幼儿, 构建和谐、融洽、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启发诱导, 寓教于乐, 营造宽松自由的环境来激发和保持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榜样教育, 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洛克,理性教育方法,启示

参考文献

[1]崔姗.洛克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启示[J].幼儿教学研究, 2010 (2) .

[2]端木秀梅.做一名智慧的家长:浅谈家庭中惩罚的艺术[J].幼教博览, 2014 (2) .

理性教育方法 篇10

一、工具理性、价值理性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1.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内涵分析。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研究人类社会活动的合理性时提出的两个概念。工具理性, 即“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 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作为‘手段’, 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1]韦伯认为, 工具理性是在针对既定目的有效地使用手段和工具中体现出的合理性。工具理性强调功利的动机和效用的最大化;价值理性, 即“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行为———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 不管是否取得成就。”[1]价值合理性关注的是道德责任、道德良心的召唤, 不计较功用效益, 以道德修养、理想信念、人生意义和价值取向为取舍标准。价值理性更强调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实质上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讲, 科学主要是讲客观世界, 讲‘天道’;人文主要是讲主观世界, 讲‘人道’, 那么, 两者相互交融就是‘主客一体’、‘天人合一’”[2]。工具理性体现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工具理性通过科学技术的形式为人类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带来了现代文明的便利。没有工具理性, 人类很难进步和发展。工具理性是“文明之源”。而价值理性是“为人之本”, 体现人的终极关怀。价值理性是工具理性发挥作用的精神支撑。没有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很难实现, 也就没有了人生意义、坚定的意志和信念、道德情操, 人类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很难实现。

2. 工具理性、价值理性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是由人的先天禀赋以及在后天学习和培养中形成的各种品质、潜力、能力、素养和修养等组成的综合系统。人的素质主要包含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和文化素质四个方面。教育是以文化人的工作。通过文化活动, 使人的知、情、意和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文化的内容包含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文化有双重属性, 即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那么作为承载文化、践行文化、延续文化、发展文化的载体的教育就有双重属性:本体性与工具性。”[3]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是素质教育的双重属性。孔子主张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的教育内容实际上就包含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双重内容。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柏拉图的理性教育观和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观的目的都认为教育是使人格得到全面发展。马克思的教育观认为, 教育是使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这里面也包涵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双重内容。

素质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实践已有多年的历史, 它对于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为适应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 高校素质教育无论在内容、方法还是目标方面都要有所改进和创新。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是提升素质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有效路径。“实施素质教育, 核心就是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着力解决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欠缺的问题。”[4]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把人生意义、坚定的意志和信念、道德情操等价值理性与专业技术等工具理性融合在一起, 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高职教育中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1. 高职教育价值理性缺失的现状及原因。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为社会输送了大量技能型人才。高就业率、职业化和熟练的技能是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特色, 也是高职教育的一大优势。但是由于片面强调“以就业为导向”, 高职教育存在着过分强调职业化和技能, 而对价值理性或者人文素质重视不够的现象, 并由此产生了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人才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给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高职教育对技能、技术等工具性价值过分重视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从社会发展的客观原因分析, 由于我国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 这种需求促进了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张。与此相适应, 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成才的评价标准也主要定位为熟练的技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随之出现了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无缝对接”、人职匹配实现“零距离”等等。从高职院校主观方面分析, 为适应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才评价标准, 为了追求高就业率, 高职院校更加重视学生的技能操作等工具性价值, 在一定程度上对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生意义等价值理性重视不够。

2.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高职教育中融合的必要性。

首先是适应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当前, 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改变了技能型人才的素质需求结构。产业的转型升级, 尤其是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逐渐趋高。据报道, “‘十二五’期间, 北京市满足产业升级和创新型企业‘十百千工程’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缺口达10万人;苏州市将减少100万低端产业工人, 增加50万本科及以上层次人才。”[5]社会的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素质需求结构的变化说明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技能型人才越来越重要了。事实证明, 缺乏价值理性支撑的工具理性很难在创新方面取得重要成就。科技缺乏价值理性的支撑不仅不会推动社会的进步, 反而会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其次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需要。就业是高职院校学生的生存之本。学生能够顺利就业、优质就业, 才能谈得上进一步发展, 才能谈得上体面生活。就业导向是高职院校的生存之道。在我国这样的人力资源大国, 就业尤为重要。过去, 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就业率, 更强调学生的熟练技能掌握。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结构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中推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 对于我国创新型社会的形成至关重要。因为“就业导向本身也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加强素质教育, 以使得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更优, 能够更好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生产力和创造力。”[6]就业导向与素质教育是相容共生的。当前, 在高职院校推进素质教育, 也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

3. 高职教育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

高职教育的工具理性强调“以用为本”, 侧重的是学生的职业技术或者能力, 主要是指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既包括专业能力, 也包括书面表达能力、外语、计算机能力等基本能力, 还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组织活动能力、领导协调能力等。高职教育中的价值理性强调“以人为本”, 主要包括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艺术修养等的培育, 也包括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和创新精神等。理想信念就是对未来目标的坚韧不拔的追求精神。道德情操主要指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等。艺术修养主要指职业礼仪、基本的艺术鉴赏力等。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在内涵上互通、互补, 在功能上互动, 两者统一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 共同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高职教育的工具理性体现了高职学生专业化、职业化和技能化的特点和优势。以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工具理性是高职教育的核心。良好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是高职学生服务社会, 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基础。以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艺术修养、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和创新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价值理性是高职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没有工具理性的职教, 学生没有学到从职必备的技术和手段, 等于没有就业和立业的资本, 使价值理性犹如空中楼阁而无意义。同样, 职业教育丧失价值理性, 所培养的人才不过是工具人, 极易沦为没有精神的机器, 因一味追求实用和效率, 最终会导致人格残缺。”[7]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融合于高职院校职业化教育的全过程, 推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实施, 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 也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中推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现实路径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将人文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和技术操作训练结合起来, 创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融合的育人合力和人才培养模式, 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高职教育要保持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在学生素质教育方面既要有和普通本科高校相同的方面, 又要创新出与普通本科高校的素质教育不同的优势, 从而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职教育的最大特色就是鲜明的职业化。因此, 应将高职教育的价值理性融合于职业化专业教育、职业化技能训练和职业化实践能力培育中。

1. 将价值理性科学地融入专业教育。

注重加强对高职学生基本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是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优势。专业素质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处于主干地位。积极融合价值理性于专业教育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路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代社会知识和信息的更新越来越快, 专业教师如果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将会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 在专业教育中应注重将价值理性融入专业教育, 实现知识、能力与价值观培育的有机统一。如将职业道德融于专业教育中。专业知识内容有些是和职业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专业知识教育中渗透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也是高职教育的特色。高职教育应将情感、道德、审美等价值理性纳入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中, 通过制度来激励教师自觉地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只有教师自觉提升个人文化素养、树立专业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的理念, 才能使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成为可能。

2. 整合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融合的课程内容。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课程层面的融合主要是指教学内容的优化, 教学内容的优化是高职教育中素质教育载体的优化。当前, 高职课程体系中价值理性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在现有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 蕴含价值理性教学内容的空间被工具理性的教学内容挤占了;二是在课程设置中将蕴含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教学内容按学科或专业分类进行割裂, 如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内容孤立于专业课程内容而存在;三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内容未进行有效整合, 难以拓展素质教育的“时间”与“空间”维度。上述问题体现在人才培养中就是个体丰富的生命体验被“架空”。因此, 要在课程内容上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 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课程内容应以价值理性为导向进行整体设计, 并贯穿于整个专业课程设置中。价值理性的培养并不是一定要在课程内容中占据某一个特定的比例, 而应成为课程内容中方向性的内容。如学习国际贸易的学生, 学习各类外贸流程的背后必然是对国际文化、法律和职业操守的同步学习。一个精通国际贸易的职业人, 必然是一个跨文化沟通的“地球人”。二是课程内容应以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为主线, 改变专业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分而教之的局面。在当前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中, 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的分野相当明显, 公共课程中会讲到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 而专业课程之中也会讲到。其实课程内容可以在专业这个统一的平台上, 通过专业课程教师与公共课程教师的集体备课, 甚至课程整合的方式来解决。三是课程内容应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为切入点, 拓展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的时空。在传统的高职院校管理中,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分别属于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两大部门, 二者缺乏有效衔接, 使素质教育难以形成合力。对于学生发展而言, 价值理性的培养需要有第一课堂的催化, 更需要第二课堂的锤炼;而工具理性的培养既需要有第一课堂的传授, 也需要第二课堂的强化。同样是营销, 第一课堂上的营销技巧传授在第二课堂可以通过营销大赛形式呈现, 这样既强化了营销专业技能 (工具理性) , 又促进了团队合作和自我实现 (价值理性) , 这便是素质教育时空的拓展。

3. 搭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融合的实践平台。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知行统一, 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实践融合, 把专业知识和人文精神内化为自身素质, 实现知识的升华和超越。学生在组织和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培养主动性、创造性、团队合作精神、沟通、组织、协调能力, 将“做事”与“做人”相统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融合的实践平台, 主要有校园文化活动、工学结合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等形式。从价值理性角度而言, 上述三类实践分别指向大学精神、职业态度和社会责任的养成。专业实习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 是学生进一步深化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 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做准备的必经环节。将职业道德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专业实习中, 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 鼓励学生利用掌握的专业技能服务社会和他人。优质的校园文化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资源, 于无形之中感染和影响着学生。良好的校园文化, 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要大力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 如校园文化节、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读书节等,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 培养学生欣赏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道德水平。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学生在书本上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 同时体验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的乐趣。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出校门, 了解社会, 服务社会和检验所学知识, 提升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渠道。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 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领会世情、国情和省情, 更进一步提升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意识。

总之, 高职院校要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中推进素质教育, 要教育学生将“做事”与“做人”结合起来, 将提升自身素质转化为成长成才的自觉行动, 并以此形成大气品格、一流技能, 从而创造精彩人生、践行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 (上卷) [M].林荣远,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56.

[2]杨叔子, 余东升.坚持“以人为本”走素质教育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07) .

[3]杨叔子.再论“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成为他自己”[J].中国高教研究, 2013 (10) .

[4]杜玉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 2012 (01) .

[5]鲁武霞.高技能人才规格提升的困境及突破——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 2013 (12) .

[6]周建松.高职院校立体化、多方位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 (05) .

对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理性思考 篇11

【关键词】教育 继承 创新 积累 语感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030-01

教育,是对人的教育,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实施者。这就需要我们以理性的思维看待教育和教育者。对传统教育,要有所继承,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也要有所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更要有所创新,以推动人类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对传统教学的简单否定和对现代教学的简单肯定都是错误的

创新就意味着对传统的改变。怎样改变,才能更好更快地适应现代语文教学的需要呢?从辩证和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从本质上看,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把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隔裂和对立是片面的,不负责任的,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一方面,不可完全割裂,要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可追求形式,华而不实,摆花架子。

语文课堂教学,不能一刀切。不能为了求新求变,而一时性起,推行创新教学模式,却对传统教学模式中注重字正腔圆的诵读。注重知识的识记和积累,强调教师的讲解等模式都丢弃了。这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数典忘祖”,也与鲁迅先生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相违背。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倡导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是正确的,改变传统教育中的一些弊端也是必要的,但切忌套形式,轻实质,急功近利。现代教育观念中,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高考指挥棒直接着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功利心理。

高考指挥棒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语文教学的应试化倾向明显。教师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受到高考题型的影响,把各类不同文体的文章解读为背景、段意、结构、主题和写作特点等固定模式,对本来丰富多彩的文章内容作了标准化、单一化解读,在不知不觉中限制了学生思维的灵性。更为甚者,把教材当做考试阅读题进行指导,并将课文编成考题,指导学生不读全文,只对应地找出考题所涉及的内容,半猜半蒙,完全忽略了学生在阅读中应具有的个性情感体验和创新潜能的开发。这绝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难怪会出现这种奇怪现象:开学时学生最爱看的书是语文书,可是后来最讨厌上的课也是语文课。而传统教学观念,则注重字、词、词汇的识记和积累,句子语法和逻辑的研究,语感的熏陶和培养。这个学习的过程是细而漫长的,是从最基本的基础做起的。

2、种类繁多的现代教材和教辅资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广度和深度。教材编订者美好的愿望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现状之间存在着矛盾。

有时所选的课文,如《窦娥冤》、《祝福》、《林黛玉进贾府》等课文,阅读一遍课文,一课时都不能完成,竟然教学建议让教师二到三课时完成。现在的教材可谓是丰富多彩,种类繁多,要知道,高一高二学生可学着十门以上的课程,各科也同样具有这些配套资料。难怪现代学生的书写差了,语言贫乏了,情感缺失了?谁之错,谁之过?谁有能给我们的孩子读书的时间,阳光快乐的空间?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如同改革浪潮,汹涌澎拜,不可阻挡,可结果使我们的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真正提高了多少?有时,我也常常思考,我们的社会怎么了?

3、现代教学,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吸引着教师的眼球,激荡着教师的心灵,把简单的教学搞复杂了,花样多了,实效低了。一些教师对这些教育新理念的理解和把握,还存在着很多困惑,教学实践中也就难免出现一些偏差,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①忽视基本功的积累,轻视了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②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呈多样性,有其灵活性,但也要讲究课堂教学实效。

我们的教育有多少理性 篇12

羡慕国外教育,颠覆传统教育,让我们莫衷一是

改革开放让教育风生水起,上世纪九十年代达到顶峰。当几十年的传统教育让人感到单调、繁冗,甚至有些辛苦难耐的时候,人们不免会蠢蠢欲动。一些漂洋过海的人在“大开眼界”后,急切地把国外的“先进见闻”带回来。突如其来的自由、宽松教育,猛然呈现在国人眼前,不啻于平静的湖水中投下一块巨石,也犹如窒息的房间里吹来一股清风,那种欣喜,甚至狂放,就像掘得了黄金宝藏一般。大赞国外的“素质教育”,痛批国内的传统教育,似乎中国之落后皆因传统教育这一“罪魁祸首”。一时间,敢闯敢干的、敢于标新立异的,成了中国教育的主力军,而坚持传统教育的人,被斥为守旧、落后,被边缘化,没有了底气。

不错,中国教育需要改革发展,传统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但一些最本质的东西,一些最基本的规律,是不能凭个人的好恶而轻率为之的。再说,我们是否真正理解外国教育的精髓了呢?只是凭着一种新鲜,仿其表面是可怕的。更何况,不问中国国情与外国国情的不同而照搬照抄,也怪可怕的。其结果不仅让居主导地位的教师莫衷一是,也给居主体地位的学生带来思想动荡、素质滑坡。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传统,只有适应本民族的才是最好的;外来民族的优秀之处,只能借鉴,不能照搬,这才是最需要坚持的一种科学精神。

回过头去看看被国人奉为“榜样”的国外教育,可能会有另一种感受在心头。一位华裔美国教师指出:“美国教育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其轻松愉快的过程,可实际上,教育规律走遍全世界都是一样的,学习必然要经历艰苦操练。美国式的轻松愉快是以牺牲相当的教育质量为代价的。”“一些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学习,文化知识几乎等于零,甚至不具备基本的运算与写作能力,美国中小学生的数学水平排在全球倒数第二。”

国人听了可能感到诧异:他们培养了那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怎能说基础教育这样差?不错,他们的顶尖人才确实不少,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次品”“废品”。中国虽然没有一位真正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但中国人占据着美国相当多的高精尖技术职位,也是不争的事实。难道这没有中国基础教育的功劳?所以,不少美国人反而羡慕中国的教育制度,并有了向中国基础教育学习的呼声。耶鲁大学校长就认为美国的教育应以中国为榜样,他说:“有人热衷于用诺贝尔奖获得者和精英富翁的数量来证明教育的成败,这是很不恰当的,大可不必将无法得奖的不满都发泄在中国的教育制度上。中国的教育让多数人受益,这个出发点并没有错。”

显然,美国也在羡慕我们的教育制度,就像我们崇拜他们的教育制度一样。但是,美国不可能学好我们的这一套,就跟我们也不可能学好他们那一套一样;因为两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民族特点不同。

倡导“素质教育”,痛批“应试教育”,让我们言行不一

“素质教育”的提法已有十多年了。对于这一倡导,人们不会反感,因为这是一种趋势,也是教育所追求的结果。但对于这一称呼,特别是将其与以前所谓的“应试教育”相对比提出来,不免给人带来冰火两重天,完全不相容的感觉。

什么叫“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两者有何截然区别?到现在也无人能给予一个明确的回答。其实,“素质教育”只是一种概念上的东西,甚至可以等同于“教育”这一泛称———教育不就是为了培养国民或人类的素质吗?至于把以前的教育称为“应试教育”,那是对教育的一种误解——我们的教育不仍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吗?新中国的一代代建设者,甚至到现在仍是学界泰斗、人之楷模,这不正是那种教育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吗?如果把用考试选拔人才称为“应试教育”,那现在不仍然在坚持这一规则吗?如果把强调考试、“挤独木桥”的教育称为“应试教育”,那么现在“逢进必考”不是比过去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吗?所以,把以前的教育简单称为“应试教育”,确实让人费解。

“素质教育”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绝不是否定以前的教育而标新立异,这是由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素质”与“应试”本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应试”永远不能被废除。假如说是为了抑制激烈的升学竞争,而以素质教育称呼来唤起人们思想意识的改变,对于还不能普及大学甚至高中教育的中国来说,还缺乏现实基础。况且,这里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比如,为培养全面的素质,增加了这个素质的达标,那个素质的评价,使本来就负担过重的学生,又无形中增加了负担。又如,为破解考试弊端,一些名牌院校开启“面试录取”之先河,但据说其难度也不亚于高考;且不说难以把握其“公平、公正”的尺度等难题。再如,平时我们高谈素质教育如何抓,成果如何显著,可最后归结到的不还是中、高考的达线率、升学率吗?

真乃是“轰轰烈烈搞素质,扎扎实实抓应试”。每到高考、中考揭榜,电视、广播、报纸等升学率广告铺天盖地,有人喜气洋洋,有人垂头丧气,谁能说逃掉了“应试”?中国的国情在这里,中国的社会现状在这里,国民的思想意识在这里,我们应当勇于承认并坦然面对这一现实,尽力去引导,去改变,而不是口头上讲一套,行动中做一套。

强调人性关爱,忽视严格要求,让我们忧心忡忡

人类的进步发展,往往使人类自身也越来越脆弱。看看社会现实,仔细品味这句话,真是很有道理。计划生育的国策,独生子女的时代,再加上国人重家庭、亲情的传统,重“香火延续”的风俗,对下一代关爱有加自然难以避免。当然这并没有错———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对处于弱势生命的保护、珍爱,是一种让人敬仰的行为,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可人类社会也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一样,此多就彼少。当今时代,社会对青少年已是关爱有余而教育、约束不够,出现了明显的失衡现象。

近些年来,从上到下出台了不少对青少年保护的法律、法规,甚至还出台了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特殊措施(社会对此存在争议)。但现在青少年犯罪率高居榜首(近70%)且呈上升趋势,给我们敲起警钟———只保护,不约束与教育,只会纵容违法与犯罪,反而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与未来发展。

家庭教育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独生子女的娇惯、迁就,对“留守儿童”的放任、失责等,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学校教育因为受到上述两方面的制约,受到对青少年保护、关爱片面认识的影响,已处于步履维艰之中。教师不敢严格管理,对学生的教育手段越来越弱化。比如,对犯错误学生进行必要的惩处,常常遭受各方面的质疑,甚至大声批评学生都会引发争议。教师稍不注意,就会被指责不关爱未成年人,学生家长动不动就“向媒体曝光”,甚至会告上法院。于是乎,学生坏习惯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学生越来越难管教,教师谨小慎微,畏首畏脚,不能大胆施教。

更有甚者,个别学生公然辱骂、殴打老师,老师致残致死的事件也不时发生。师道被践踏,教师还敢管学生吗?教育的功能还能得到体现吗?这种失衡的保护,最后损害的不仅仅是某个孩子,而是一代人,甚至是国家的未来。“教不严,师之惰。”教育被扭曲的思维所左右着,学校还要不要严格管理,学生还要不要严格要求?教育界很困惑,老师们很迷惘,那些遵循传统教育思想,希望严格要求以锤炼出较高国民素质的负责老师很无奈,很焦虑……

上一篇:跨专业教学下一篇:义务教育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