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财务风险

2024-10-10

并购财务风险(共12篇)

并购财务风险 篇1

摘要:并购是一种高风险的经营活动, 会带来相应的财务风险。在并购的过程中, 应认真分析并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本文通过分析新华传媒并购案例的财务风险, 提出在并购中防范财务风险的一些措施, 以期对企业并购有所启示, 提高企业并购的成功率。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类型,防范措施

一、新华传媒并购简介

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新华传媒”) 是一家综合性传媒类上市公司。它通过向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中润广告发行股票购买资产, 使中润解放成为该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润解放凭借其在平面媒体广告代理业务上的竞争优势, 成为公司拓展跨区域、跨行业广告代理业务, 打造第三方广告代理公司的整合平台。嘉美广告和杨航传媒作为上海地区领先的平面媒体广告代理商, 具有丰富的广告代理经验和专业的经营优势, 经营团队亦与中润解放具有互补性。因此, 新华传媒公司用募集资金计15 425.38万元人民币对中润解放实施增资, 其中11 200万元人民币收购嘉美广告100%股权;3 360万元人民币收购杨航传媒70%股权, 其余资金865.38万元人民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实施上述增资和收购有助于为中润解放提供充裕的发展资金和实现快速扩展、整合区域平面媒体广告代理市场的目标。

二、新华传媒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

并购中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来自并购过程的各个方面, 是系统因素综合导致的价值偏离, 是各种并购风险在价值量上的反映。由于并购过程及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 新华传媒并购财务风险可能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 融资风险

并购的融资风险主要是指如何在短期内筹集到所需的资金使并购活动顺利进行, 故企业必须综合考虑各种融资渠道。新华传媒公司通过增发新股募集资金净额60 038.45万元人民币, 用剩余募集资金计15 425.38万元人民币, 作为对全资子公司上海中润解放传媒有限公司实施增资, 以其中的11 200万元人民币收购上海嘉美信息广告有限公司100%股权;以3 360万元人民币收购上海杨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70%股权, 其余资金865.38万元人民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的资本成本很高, 而新华传媒又采用现金方式进行股权收购, 两者都需要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 若届时安排不当, 就会陷入财务危机。

(二)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并购后由于债务负担过重, 导致出现支付困难的可能性。并购活动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金, 从而降低了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调节能力, 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本例中, 由于新华传媒采用现金支付的方式, 当现金支付成本扩张, 债务负担过重, 资金来源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 短期融资不足时, 很容易给收购方带来资金流动性压力。此时如果并购后新公司的流动资产或速动资产质量不高, 变现能力不强, 就会产生资金流动性风险。

(三) 支付风险

支付风险主要是指与资金流动性和股权稀释有关的并购资金使用风险。影响企业并购支付财务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现金支付, 若预期现金净流量的增量现值之和小于现金支付额, 则这部分损失就落在收购方股东的身上;二是杠杆支付, 在杠杆支付方式下, 由于债务风险放大导致偿债风险增大, 同时带来股权稀释风险。

综上所述, 新华传媒会面临因采用现金支付而产生的流动性风险;股票增发扩大了股东的基数, 将导致并购当年或数年后的每股收益下降;如果整合后嘉美广告和杨航传媒没有稳定足额的现金流量, 就会引发偿债风险。

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控制风险的影响因素, 降低财务风险。规避和减少财务风险, 可以采取下列具体措施:

(一) 谨慎选择并购目标企业

并购中主并企业需对自身实力 (特别是资金实力) 、未来经营和发展方向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更需要对目标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进行审慎的调查与评估, 考察目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市场前景等。

新华传媒对自身的资金实力进行了客观分析和评价, 对嘉美广告和杨航传媒进行了评估和调查, 合理地选择了并购目标企业, 降低了并购财务风险。表1为新华传媒预测的嘉美及杨航各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及净利润。

经过测算, 收购嘉美广告100%股权的投资回收期为7.3年, 内部报酬率为9.34%;收购杨航传媒70%股权的投资回收期为7年, 内部报酬率为10.59%。收购嘉美广告将使公司业务结构有效整合并产生并购协同效应, 为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最大的平面媒体广告公司奠定重要的基础。嘉美广告是上海市著名的广告代理公司之一, 拥有较强的广告经营能力, 其代理的某晚报广告收入增速大大超过上海市平面媒体总体增速。通过收购嘉美广告, 一方面可以扩大中润解放的市场份额, 增加销售收入和利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资源整合, 优势互补, 降低运营成本, 从而进一步增强公司整体竞争力。

(二) 创建流动性资产组合, 加强营运资金管理, 降低流动性风险

由于流动性风险是一种结构性风险, 很难在市场上化解, 必须通过调整资产负债匹配关系来解决。并购企业可通过分析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 将未来的现金流入与流出按期限进行分装组合, 寻找出真正现金流和资金缺口的时点, 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来防范流动性风险。新华传媒的并购中嘉美广告原股东承诺将股权转让金中的6 937万元现金质押给新华传媒, 作为对3年利润承诺的不可撤销担保。杨航传媒原股东承诺, 本次收购前公司的债权债务由其承担, 且本次收购后不再从事任何与杨航传媒及中润解放构成同业竞争的业务。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陷入不能按时支付债务资金的困境, 而且增加了企业的流动资金, 新华传媒应建立流动性资产组合, 加强营运资金管理, 以降低流动性风险。

(三) 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

具体而言, 并购企业可以聘请投资银行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策划, 捕捉目标企业并且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分析, 从而对目标企业未来收益能力做出合理的预期, 在此基础上做出的目标企业估价较接近其真实价值, 有利于降低定价风险。在新华传媒的并购中, 委托上海上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嘉美广告和杨航传媒进行了企业价值评估, 评估结果比较接近其真实价值, 降低了定价风险。此外, 嘉美广告原股东承诺将股权转让金中的6 937万元现金质押给新华传媒, 作为对3年利润承诺的担保。在利润承诺期内嘉美广告每一会计年度审计后, 由公司根据其利润承诺完成情况, 在扣除利润缺口后将余额逐笔释放。这样就明确了相关法律责任, 为以后的利润提供了保障, 降低了财务风险。

此外, 还需要相关的宏观政策措施, 如发挥政府职能, 着手建立并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体系确保并购行为的法制化、规范化;大力发展中介机构, 中介机构有专业的人才, 科学的程序和方法, 在并购中主要履行服务和监督职能, 其服务和监督渗透到并购的全过程, 充分发挥国家赋予的监督职能, 规范各方行为, 维护并购双方的合法权利。

参考文献

[1]王慧娟.企业并购中的财务处理问题[J].财会研究, 2008 (1) :54-55.

[2]宋东风.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2, 13 (3) :105-107.

[3]方文彬.刍议财务风险的防范[J].财会研究, 2000 (10) :31-32.

[4]李文华.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防范[J].审计与理财, 2005 (3) :27-28.

并购财务风险 篇2

[论文摘要]企业并购是高风险经营活动,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的始终,其中财务风险是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企业并购中的价值评估、融资活动和整合中的财务风险的系统分析,表明企业并购是一项高风险的产权交易活动(其中又以财务风险最为突出)。因此,要用事前和事后控制进行财务风险防范,应用事后控制以减轻财务风险,从而提高企业并购的成活率。

一、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并购融资或因兼并背负债务,而使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从风险结果看,这的确概括了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最核心部分,即“由融资决策引起的偿债风险”。但从风险来源来看,融资决策并不是引起财务风险的惟一原因,因为在企业并购活动中,与财务结果有关的决策行为还包括定价决策和支付决策。

首先,企业并购是一种投资行为,然后才是一种融资行为,投资和融资决策共同影响着并购后的企业财务状况。其次,企业并购是一种特殊的投资行为,从策划设计到交易完成,各种价值因素并不能马上在短期财务指标上得到体现,而必须经过一定的整合和运营期,才能实现价值目标。再次,企业并购的价值目标下限也决不仅仅是保证没有债务上的风险,而是要获取一种远远超过债务范畴的价值预期目标,实现价值增值。

因此,如果仅用融资风险作为衡量财务风险的标准,在一定意义上降低了并购的价值动机。从公司理财的角度看,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还应该包括“由于并购而涉及的各项财务活动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即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应该指由于并购定价、融资、支付等各项财务决策所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使并购价值预期与价值实现严重负偏离而导致的企业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

二、并购财务风险的界定及其成因分析

一项完整的并购活动通常包括目标企业的选择、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并购的可行性分析、并购资金的筹措、出价方式的确定以及并购后的整合等。而这些环节中都可能产生风险。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并购方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时产生的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的基础是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即通过对并购标的(股权或资产)所作的价值判断,为并购双方的讨价还价提供基点和依据。目前我国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遵循资产评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程序作出的估算,其合理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1.评估指标体系不健全。我国企业并购缺乏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相关的规定多为原则性的,操作性不强。并购过程中人的主观性对并购影响大,不能按市场的价值规律来实施,难免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或者出现为避免国有资产流失而高估目标企业价值所导致的并购无法进行。

2.缺乏服务于并购的中介组织。由于缺乏独立的为并购提供准确信息和咨询服务的中介组织,所以无法降低并购双方的信息成本,也无法对并购行为提供指导和监督,增加并购的交易成本和风险。

3.并购中政府干预太多。有的地方政府“拉郎配”,甚至出现以不合理的交易价格强行将劣势企业并入优势企业最终将优势企业拖跨的现象。政府的干预不仅使交易价格严重偏离价值,还给并购方造成巨大的经营负担。

(二)并购方融资活动带来的财务风险。

1.不同融资方式的影响。并购融资通常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资金企业可以自由支配,筹资压力小,且无须偿还,无筹资成本费用,可以降低财务风险。但是仅依赖内部融资,又会产生新的财务风险。一方面,由于我国企业普遍规模小,盈利水平低,依靠自身积累很难按计划迅速筹足所需资金;另一方面,如果大量采用内部融资,占用企业宝贵的流动资金,将降低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映和调适能力,一旦企业自有资金用于并购,重新融资又出现困难,就会危及企业的正常营运,增加财务风险。外部融资包括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权益融资有其局限性:首先,我国对股票融资要求比较苛刻,所耗时问长,不利于抢占并购先机。其次,股票融资不可避免地会改变企业的股权结构,稀释大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甚至可能出现并购方大股东丧失控股权的风险。债务融资相对于权益融资而言,成本要低一些,但是就我国目前而言,一是企业本身负债率已经很高,再借款能力有限,或即使举债成功,并购后企业由于负债过多,资本结构恶化,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二是债务到期要还本付息,企业财务负担较重,如果安排不当,企业就会陷入财务危机。

2.融资方式是否与并购动机相适应。这里的“并购动机”仪指并购企业打算暂时持有还是长期持有目标企业。如果企业进行并购只是暂时持有,待适当改造后重新出售,以赚取其中的差价,这就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短期资金才能达到目的。这时可以选择资本成本相对较低的短期借款方式,但还本付息的负担较重,企业若届时安排不当,就会陷入财务危机。如果为了长期持有目标公司,就要根据日标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持续经营的需要,来确定收购资金的具体筹集方式。因此并购企业应针对日标企业负债偿还期限的长短,维持正常的营运资金,使投资回收期与借款种类相配合,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三)并购整合中的财务风险。

在企业的并购活动中,由于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之间经营理念、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和财务运作方式的不同,在整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摩擦,如果未能妥当处理将不仅抵销并购所带来的利益甚至会侵蚀原有企业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购买方缺乏经验和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卖方叮能有意或无意地隐瞒一些对买方非常重要的信息,而买方如果没有对此进行充分洞察的能力,则可能在并购后的整合中尝到“苦果”。

(四)其他来源的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中存在制度性风险、固有风险和操作性风险。制定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与决策相关的预期的不确定性进而降低风险。然而,正是由于制度相对稳定,影响期长,一旦制度制订与客观规律相违背则会对风险产生较大影响。我们把由制度而引发的财务风险称为制度性财务风险。

企业固有的财务风险来自财务管理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和财务管理依据的信息的局限性两个方面。财务管理作为一门经济学科和管理手段,其本身具有很大的不成熟性,一些重要的财务理论都是建立在一些假设基础之上的,这些假设与现实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是对不确定的客观经济环境所作的一种估计,可以说这些理论本身都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同时,会计信息作为财务管理依据的主要信息来源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其依据的一些假设同样不总是能够成立的。

操作性风险是指财务管理的相关人员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或是对具体的财务方法把握不准确而造成工作上的失误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

(一)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事前控制:谨慎选择并购目标企业。

1.明确自己的实力和立场。企业除了要重视对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外,还应当对自身实力,特别是资金实力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减少不现实的盲目乐观和对自身实力的夸大。另外,应该意识到业并购活动是一种战略行为,也是一种经济行为,企业应遵循市场化原则,不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或为了获得政治资本,兼并一些债务负担重、冗员多或历史包袱尚未解决的企业。领导者应站在促进企业发展的立场,从理性角度来进行决策。

2.合理评估目标企业价值。并购双方信息不对称是产生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根本原因,因此并购企业应尽量避免恶意收购,在并购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地审查和评价。并购方可以聘请投资银行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策划,捕捉目标企业并且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对目标企业未来收益能力作出合理的预期。在此基础上作出的目标企业估价较接近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有利于降低估值风险。另外,采用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对同一目标企业进行评估,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并购价格。并购公司可根据并购动机、收购后目标公司是否继续存在,以及掌握资料信息的充分与否等因素来决定采用合适的评估方法。并购公司也可综合运用定价模型,如将运用清算价值法得到的目标企业价值作为并购价格的下限,将现金流量法确立的目标企业价值作为并购价格的上限,然后再根据双方的讨价还价在该区问内确定协商价格作为并购价格。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事中控制。

1.采取多种融资手段。企业在制定融资决策时,应视野开阔,积极开拓不同的融资渠道,做到内外兼顾,以确保目标企业一经评估确定,即可实施并购行为,顺利推进重组和整合。同时注意将资本结构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既包括企业自有资本、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合理,也包括债务资本中的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的比例关系合理等,在这个前提下,再对债务资本组成及其期限结构进行分析,将企业未来的现金流人和偿付债务等流出按期限组合匹配,找出企业未来资金的流动性薄弱点,然后对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的期限、数额结构进行调整,力求资本成本最小化。

2.采取混合支付。企业应在支付方式上采用现金、债务和股权等方式的不同组合。如果并购方预期并购后通过有效地整合可以获得较大的赢利空间,则可以采用以债务支付为主的混合支付方式,利用债务的抵税作用,还可以降低资本成本;如果并购方自有资金充足,资金流人量稳定,且发行股票代价较大或市场上企业的股票价值被低估,则可选择以自有资金为主的混合支付方式;如果主并方财务状况不佳,资产负债率高,企业资产流动性差,则可采取换股方式,以优化资本结构。

3.采用灵活的并购方式,以减少现金支出。主要方式包括:(1)抵押式并购。将被并购方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相当数量的可用于并购的贷款。(2)承债控股并购。当被并购方的债务主要来自银行贷款,并且其无力偿还的条件下,通过与银行商定,由并购方独立承担偿还的义务,银行还允许把债务作为资本金划转到被并购方的股本之中,从而达到控股地位。(3)折股分红式并购。当被并购方的资产大于债务时,并购方不需要购买被并购方的剩余资产,而是通过与被并购方的所有者或资产管理机构进行协商,以人股形式把被并购方的剩余资产加入到并购方中去,并根据所占份额分取相应的利润。

(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事后控制。

1.建立财务预警管理系统。并购企业在整合期内,由于财务波动和财务风险发生的频率较大,极易造成并购企业的财务危机。因此,并购企业应该适时地建立科学的财务预警管理系统,做到未雨绸缪。财务预警管理系统是把并购企业在整合期内的财务管理失误和财务过程波动以及由此引发的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监测,管理失误行为,确保企业管理状态的良性发展。应识别、评价、预测、预控,不断矫正不良财务发展趋势。

2.企业分拆——剥离和分立。剥离是指公司将其现有的某些子公司、部门、产品生产线、固定资产等出借给其他公司,并取得现金或有价证券的回报。分立是指公司通过将母公司在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给现有母公司的股东,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分离出去。在分立过程中,不发生现金交易,不存在股权和控制权向第三者转移的情况,现有股东对母公司和分立出来的子公司同样保持着他们的权利。不明智的并购会给企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而剥离和分立可以帮助企业纠正一项错误的兼并,减轻并购的财务风险。当企业在整合的过程中,发现情况与预期有很大出入,被并购方业绩不佳或正在亏损、并购方不堪利息重负、公司股价下跌等财务状况不稳定时可以考虑将此类子公司或部门剥离、分立出。

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 篇3

关键词:并购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1.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分析

1.1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的基本概念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就是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企业进行并购融资活动或者是企业背负了一定的债务,从而引发企业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这可以看出,财务风险的最关键的部分是通过债务融资决策造成的并购,但融资决策不仅会导致金融风险,因为在企业并购活动中,决策的财务结果相关的包括价格和付款的决策等等。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应该是指企业的财务业绩亏损,合并和收购的定价,导致融资的金融状况的恶化,付款和其他财务决策的不确定性,是预期的价值和并购严重的负偏差造成的企业金融危机,以及财政困难造成的财务危机。

1.2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2.1并购双方企业之间的信息不相互对称

并购双方企业之间的信息不相互对称主要是指企业并购的时间以及并购的内容方面。那么从时间这个方面来观察,有发生之前的不对称和发生之后的不对称,发生之前的不对称就会造成反向的选择行为,发生之后的不对称则会造成道德风险;再从其内容上看,有活动不对称和理解不对称,活动不对称造成难以发现活动,理解不对称造成理解错误。

1.2.2收购企业控制者目标模糊

在并购活动里,企业控制者对财务风险缺乏客观上的认知,缺乏一定的风险概念,对可能发生的企业财务风险缺乏一定的防范意识以及防范措施,造成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窘境;一些收购企业的决策者为追求企业的大规模,造成大的影响和轰动,将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摆在一旁,毫无目的的去参加并购的活动,没有认真的对待企业并购重组。

1.2.3企业价值的评估缺乏系统性

企业在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时,有形资产的价值仅仅是价值评估的一个方面,无形资产的价值也是企业必须要考虑到的一个方面,甚至企业在管理上的经验、企业之间合作的关系、企业在市场的占有率等价值也是无法被忽略的;企业在承受对应的债务的同时还要接受其所有的债权;企业目前的使用价值,盈利的能力,以及企业预期的收益都是必须要去考虑到的。1.2.4并购企业融资不顺畅

并购企业不管想要采用哪一种的融资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融资的风险。通过不同的融资渠道得到企业并购资金的情形下,企业还将承受着融资结构方面的风险。融资结构风险最为出的的现象就是债务结构的混乱,并购企业能因此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以及目标企业不能带来预期盈利而陷入财务困境。

1.2.5并购企业所使用的支付方式不够准确

我国的资本市场相对于西方的资本市场来说,起步比较迟,从我国目前发生的并购案例看,我国企业并购方的主要支付形式是现金和资产。而支付方式单一是导致并购支付风险的直接原因。

2.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的识别

2.1企业并购定价风险

在我国企业并购的过程中,并购定价主要涉及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与价格谈判。那么在此之中呢,对于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在企业并购活动中定价风险最为重要的一环。对于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首先是在财务报表方面,并购企业需要了解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从而进一步的去了解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等相关的重要信息,而目标企业为其个人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利用不同的会计策略、会计估计以及其他的会计方法,篡改财务报表,达到隐瞒目标企业的实会计信息的目的,使得并购的一方不能够较好的去估计目标企业的价值及其取得收益的能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并购方对目标企业价值的错误估计;第二则是关于价值评估,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有很多种,如重置成本法,市盈率、市净率估值法,收益现值法等,目前资产评估主要采用的是成本法。采用市盈率和收益现值法的比较少,主要原因是担心采用相对估值法和现值法易对评估资产“注水”,损害企业以及其股东的利益。所谓价格谈判的风险,并购双方信息地位的不对称是主要的原因,企业谈判能力、经济是否雄厚、动机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价格谈判风险。

2.2企业并购融资风险

简单的来说,企业并购融资风险就是指当企业在进行并购活动的时候,为了去满足并购资金的需要而融资,造成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而带来的风险。企业并购成本包括了收购价格、交易成本以及并购后重组成本等,这就需要大量资金来支撑并购,而企业自身所拥有的资金数量是不足以完成整个并购活动的,这样以来就需要通过融资来得到资金。而当企业采用多种不同筹资金的方式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融资结构风险。企业融资方式分为内部融资以及外部融资。内部融资就是指企业采用现金支付方式以自有资金进行并购,使用自有资金进行并购,虽然会降低企业并构成本,但使用过多,就会影响企业的现金需求,使企业出现现金短缺现象,导致企业发生财务风险。外部融资是指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及信贷融资等股权方式融资,虽然风险小,但资本成本高,这就使得公司控制权被分散;债券和信贷融资虽然资本成本低,但是,当企业经济效益出现下滑时,就会使得企业面临巨大的债务压力,带来债务风险,甚至会导致企业无力偿还债务而破产,增加了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外部融资还需要考虑在当时的融资环境和融资工具下,能否及时取得足够的资金;资本结构的完善程度,也会影响金融工具的选择,进而影响企业并购资金保证。

2.3企业并购支付风险

当前我国企业并购重组中经常运用现金和股份等创新的支付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当前并购重组的市场需求。但是我们还是要清醒地认识到,这距离市场化并购重组的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从制度、手段、方法等方面进一步探索创新,丰富支付的手段,实现其支付手段的多样化。现金支付是一种最为简单的并购的方法,这种方法最为直接的优点就是能够控制目标企业,然而,这并非是我们所能选择的最好的方法。现金支付对于企业的并购活动来说是相当大的一种资金上的负担,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企业造成了现金上的压力,降低并购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协调能力,引发资金流动性风险也会给企业增加债务上的负担,造成并购企业债务风险,甚至引发企业的破产。使用了股票支付的方法,那么并购企业就必须发行新的股票,能够相对的缓和并购企业的资金压力,从而获得税收价值;但使一旦发行了新的股票,就会不同程度的增加并购企业的成本、分散股权,也不能够拥有对目标企业足够的控制权。使用杠杆支付,指并购企业以不算多的资金来获得其目标企业的控制权;并购企业在收购了目标企业之后,目标企业的未来现金净流量很有可能不够稳定,并且也会出现高额负债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重组的难度。混合支付即为并购企业将现金支付、股票支付、债券支付等多种方式结合在一起支付,如果能够合理的搭配这些支付方法,那么这些不同的支付方式就能够相互补充和克制,减少不同方式之间的不足之处。然而混合支付的方式也是具有一定的风险的。首先,企业资本结构将不能够随很好的达到最佳状态,使用不同的支付方式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出现间断,这样一来加大了企业并购后整合和重组的难度。因此,各种不一样的支付方式也是存在着不同的风险的,并购企业对于支付方式的选择就是一种对风险的规避的体现。

2.4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的风险

在企业并购活动完成之后,企业并购的一方对目标企业展开战略意义上的整合、人力资源上的整合、财务上的整合还有在企业文化上的整合等等,而在这些整合方式之中,财务上的整合在整个企业并购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并购企业在整合的时间期限之内,如果有财务的行为不准确的行为,就会引发隐藏的财务风险,从而导致并构成本增加、资金短缺等等结果,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在企业整合的时间段内,并购双方很有可能会由于财务制度以及财务机构设置的不一样造成意见不统一,造成并购企业的损失;而在并购企业的内部,一旦发生了财务错误或者是行为上的不当,往往会造成并购企业的财务风险。

3.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

3.1企业并购的定价风险控制

首先,企业在进行并购活动之前一定要做好对于目标企业的信息做好调查工作,从而改善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之间的信息的不对称情况,对于目标企业的价值做出正确并且客观的评估,也可以去选择一些声誉较好的中介机构来进行帮助调查,提高对于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正确性,保证收购企业能够获得有效正确的信息。对于目标企业财务报表上的信息的研究也是相当重要的环节,防止陷入并购的财务陷阱。对于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要进行仔细的研究和观察,经过收购企业的慎重考虑和判断之后再对收购的方案和策略进行调整,降低企业并购的定价风险。从本文的上半部分我们知道,企业并购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对于目标企业的控制权,使收购方获得对于目标企业的经营决策权。企业在获得了目标企业的控制权之后,仍是原目标企业的股东持有一部分的股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于并购中所产生的定价风险的控制作用,降低企业并购定价风险。

3.2企业并购的融资风险控制

对于企业融资风险的控制,首先,是要建立在尽心尽职的基础之上,对于企业的资金预算也有着全方面的综合考虑。具体的来说,想要做到对于企业并购融资风险的控制,首先要做到以下这些:我们要掌握好企业自身持有的资金与其债务资金之间的融资比例问题。债务融资一旦在企业并购中所占的比例过大,那么将会大大增加企业债务风险发生的几率,从而导致企业不能够偿还期债务,增加企业并购的融资风险,而在企业并购活动中如果负债融资所占的比例过小的话,又会造成企业并购成本的变大,从而失去了其财务杠杆的作用。因此,在企业并购活动中,保持好企业自有资金和债务资金之间的比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企业并购中进行的融资决策中,需要把并购企业活动中的特点和周期,对其利率的变化做出预测,以及不同利率对于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的测算结合在一起,并且使用敏感性的分析方法来对企业可接受率变化风险的范围进行预算。对于企业并购的融资特点和时间周期进行分析决策。在企业并购活动中,并购企业自身目前的资本结构状况以及在并购完成之后的资本结构状况所发展发生的变化也是企业并购的控制决策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同时,我们也在现在企业的财务理论中发现,企业并购中所有的财务风险最后都会以企业资本结构风险的形式所表现出来,这也就告诉了我们,在企业进行一项并购融资活动时,企业自身目前的资本结构的状况和在并购完成之后的资本结构状况的变化是企业所必须要充分考虑到的,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够去有效地发挥财务杠杆的功效。如果企业在进行并购互动中一味的注重融资资本的多少,而忽视对于融资比例的均衡,不顾企业在并购完成之后的资本结构,就会大大增加企业在运营上的风险,是企业在并购完成之后进入困境,甚至导致企业的破产。最后,企业并购的融资渠道的单一也是造成企业融资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拓宽和丰富企业的融资渠道,合理的安排企业的融资结构,寻找出不同的融资渠道,使企业融资的渠道实现多元化,并且通过不同的融资方式的组合,进行有效地融资活动,从而降低企业并购的融资风险,推动企业自身的发展。

3.3企业并购的支付风险控制

首先,企业并购的支付方式一般分为三种,分别是现金支付,股权支付和债务支付。在现金支付中,作为企业并购活动的收购方,要对收购活动的可行性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调查。在并购活动结束之后,对于企业自身资产负债率的控制也是现金支付风险控制的一大要素,特别是在企业进行的是债务融资的情况下,要保持企业并购后资本结构的最优化。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建立一个对于支付风险决策的评价系统,保证企业并购的现金来源的合理。一般来说,股权支付情况下的成本与现金支付相比是要小很多的。我们从企业的预期的增值来看,尽管目标企业在将来的盈利状况可能很差,但是由于这个所造成的损失就不需要有原来的股东去承受,目标企业的股东是要分担这些损失的。但是,这种风险转移的方式就要以减少对于目标企业的控制权为代价。因此,目标企业在未来的盈利状况要好,才能够降低股权支付的风险。对于股权支付风险控制的另一个关键点就在于企业换股的比例,在保证企业并购活动顺利完成的情况下不对双方股东的利益造成损失,从企业并购方的角度来说是对原来股东的股权减少最小的比例来完成的换股支付。由于每一种的支付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风险。因此,混合支付的方式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这可以改善单一的支付方式所有的缺点,达到回避风险的目的。混合支付不失为并购企业为进行企业并购回避风险,降低支付风险的一种较好的方式。

參考文献:

[1]钱海波.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01).

[2]原磊.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并购行为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0,(07).

[3]宋鲁萍.试析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J].湖南社会科学,2009,(04).

[4]杨贵彬.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并购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

并购财务风险 篇4

一、并购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并购过程中的交易对象是企业的产权, 通过将产权转移给别的企业实现企业控制权的转让, 并进行资源的重新组合。企业并购过程中涉及到众多的决策, 而财务风险的识别控制以及财务整合就是其中之一。从微观的角度来讲, 财务风险的产生源自于债务融资行为, 如果企业收购其他企业的资金来源于借债或者贷款, 这样收购成本会被大大提升, 加之我国的经济市场动荡不定, 很容易让企业陷于资金风险中, 稍有不慎, 巨大的负债量会导致企业破产。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企业并购隐含的风险不仅仅来自于融资成本结构的改变带来的风险, 还包括并购所导致的股东收益的波动性增大引起的一系列后果。因此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资本结构偏差引起的风险

每个目标企业的资本结构是不相同的, 这就造成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会产生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这两种资金模式, 同时在自有资本和债务资金这二者也是不相同的, 企业选择不同的融资模式对目标企业进行收购收到的效果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采用大量借贷或者发行企业债券的方式筹措资金, 势必会提升并购风险, 造成资金结构和预期有很大的差距, 给企业的下一步分发展造成很大的隐患。

(二) 业绩水平波动产生的风险

业绩波动既包括税息前利润的变化水平, 又包括单股收益的波动情况。第一, 企业主营业务的收入很大程度上受到并购的影响, 如果影响过大, 税息前利润就会产生一定的波动, 借贷融资具有一定的财务杠杆作用, 受到此作用的影响, 税息前利润的变化会导致单股受益发生波动, 波动的幅度要比税息前波动更加激烈, 这种情况, 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最终导致破产的概率较大, 最可怕的是在这期间企业的信誉受到极大的挑战, 如果被认为债务违约, 企业就会遭到严重的打击。

(三) 流动性风险

此类风险指的是很多企业在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之后, 债务压力过大, 短期内资金缺乏, 对主营业务的支付造成影响。如果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采用的是现金支付, 那么出现流动性风险几率较大。首先, 很多企业在并购之前对自身的融资能力估计较高, 实际并购中并没有足够的现金流作为支撑完成并购, 这样资金流动比率大幅度降低, 严重阻碍了并购企业短期内的债务偿还能力;其次, 并购一方自身无论是从资金还是资源, 各方面消耗巨大, 大量的消耗导致企业的应变能力降低, 如果适时国内的经济形势有所变化, 企业很难相应的做出一些调整, 给经营带来很大的风险。

(四) 丧失投资机会的风险

企业并购首先是对各种人力、物力资源的消耗, 一般情况下并购企业也会背上巨大的债务, 这些都导致企业在短期内无法拿出足够的资金参与到大型项目中。但是市场是变化不定的, 很多时候很多机遇都会在此时此刻出现, 如果机遇出现在并购活动之后, 企业没有能力在短期内进行融资, 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参与到新项目中, 只能对机遇望而却步, 眼睁睁看到机遇溜走却无力抓住。

上述四种并购风险告诉企业在并购之前一定需要对各种风险进行详细的甄别, 对市场环境和未来几个月的经济走势进行预判, 选择合适的并购时间进行并购, 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避开并购风险, 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下面就如果对并购财务风险进行识别进行探究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

要彻底的将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 首先就得具备发现风险, 识别风险的能力, 对此, 笔者提出以下几种识别风险的方法:

(一) 成本收益分析法

成本收益分析法是当前企业在并购前对风险识别常用的方法之一, 也是最为有效便捷的方法, 它的本质是比较并购的成本支出以及后期收益对并购活动进行一个较为完整的分析, 从而得出是否应该进行本次并购的结论。它有以下计算公式:

三个分式代表的分别是:RCR代表并购收益率, C代表财务预算成本, R代表预算收益。其中, 预算成本有多方面组成, 例如并购资金支出费用, 债务利息, 债券发行费, 职工薪水以及目标企业的后续管理成本等多方面;而R也包含几个方面, 例如成本节约, 分散风险, 生产能力等。如果RCR的值小于1, 说明理论上并购收益是大于成本支出的, 在市场行情稳定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并购。这一公式较为准确完整的对并购财务风险进行了评估, 通过最后的并购收益率, 企业管理人员能够确定是否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 这一方式很大限度的阻止了财务风险的产生, 并且识别过程简单, 操作较为容易, 目前很多企业都采用这种方式。

(二) 单股收益分析法

单股受益分析法是宏观上的财务风险分析方法, 它是通过对并购前后单股价格的变化来分析并购给自身所带来的影响, 它的计算公式是:

公式解释:其中△EPS指的是单股受益的变化量, ENIT指的是纳税前收益, I指的是债务利息成本, 如果并购前的EPS小于并购后, 则证明在并购之后企业的单股价格会有所上升, 对每个股东而言, 进行这次并购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相反则证明并购会导致企业的股价下跌,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管理人员则不会允许并购的进行。

(三) 杠杆分析法

杠杆分析法是微观分析方法, 它引进了一个财务杠杆系数, 通过这一系数评估并购风险的高低, 具体如下:

公式解读:这一公式中, DFL指的是引进的财务杠杆系数, EBIT指的是税息前利润, EPS指的是单股受益的波动情况, EBIT和EPS共同决定了DFL的高低, DFL的结果越大, 表明税息前利润对单股受益造成的影响越大, 波动幅度大财务风险自然就高, 因此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通过DFL值来判断是否应该进行此次并购。

三、企业并购后为何需要进行财务整合

上文中我们主要针对企业在并购之前需要对并购风险进行识别, 从而决定是否最终要进行并购。很多人企业在并购之前对风险的分析和控制都已经达标, 但是最终仍然宣告并购失败, 究其原因, 就是在并购后没有按照规定对目标企业进行财务整合, 最终导致常出现了更大的财务风险, 不得不面对并购失败的结局。那么, 财务整合对企业并购有什么重要作用呢?

首先, 财务整合是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 并购是当前市场化经济体制下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 也是企业资本运营和组织调整的重要方式。对目标企业并购成功, 对于自身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仅仅能够扩大运营规模, 更能提升市场影响力。但是两企业并购并不是简单地收购, 而是一个复杂的以资本控制为核心, 实现管理观念和行为方式整合的过程。我们放眼世界上大型企业之间并购失败的案例, 发现导致并购失败的原因很多时候都是两个企业的管理层素质与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 并购企业在并购之前对各种财务风险进行了有效的评估, 采取了一定的控制手段, 但是最终并购之后没有对财务进行整合, 使之统一, 导致了最终的并购失败, 可见, 并购后的财务整合在并购过程中发挥着多么大的作用。

第二, 财务整合是并购整合的重要环节, 财务整合在所有整合项目中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 财务是一个企业运作的根本与核心,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完整高校的财务运行机制, 就会导致运营成本增加, 资源搭配不合理, 资金使用率下降。两企业并购, 讲究的是财务协同效应, 如果每个企业都按照自己的财务管理模式开展工作, 必然导致各方面无法协调统一, 只有二者具备相同的会计核算体系、预算管理体系, 才会实现管理上的统一。

四、企业并购后如何进行财务整合

从西方资本主义企业的并购情况来看, 在进行财务整合的过程中当前主要有两种方式, 分别是移植模式和融合模式。

(一) 移植模式

这一模式指的是并购一方将财务管理体系完全移植到目标企业中, 这种整合模式需要有一定的前提, 不满足这一前提的目标企业可能不适合移植模式。前提首先是目标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混乱, 没有完善的预算制度, 财务核算制度, 不能对经营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 财务制度不完善, 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并购企业的成套财务管理制度移植到目标企业当中。其次还有一种情况, 即某一大型企业在以此并购活动中同时并购了多家企业, 为了统一管理, 可以将自身的财务管理体系直接进行移植。除了这两种情况外, 其他情况都不适合移植模式。因此目前还有广泛使用的第二种整合模式即融合模式。

(二) 融合模式

融合模式是吸收接纳目标企业中财务管理制度中的科学部分, 结合并购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 对财务管理体系进行创新, 形成一套具备先进性和科学性的财务管理体系, 这样二者相互借鉴, 弥补了原有体系中的不足, 对今后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晓龙, 王文博.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并购风险指数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12 (12) .

[2]李守强, 丛菡.浅析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防范——新华传媒并购案例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 (23) .

[3]赵瑞娟, 苏玉珠.企业并购后整合的风险与意义研究[J].时代金融, 2013 (14) .

并购贷款风险评估报告 篇5

授信审查部:

日前,我们接受XX分行委托,对XX有限公司收购XX有限公司股权的情况进行了审慎性调查,为此我们组建XX人的专业团队,对并购双方情况进行尽职调查,现将此次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第一章 并购主体概况

一、并购方概况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控股股东基本情况

(三)主要管理人员简历

(四)公司信用情况

(五)公司财务状况

借款人财务报表分析

借款人财务重要科目分项分析具体如下:

二、目标企业概况

(一)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XXX 成立时间:XXX 注册资本:XXX万元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地址:XXXX 法定代表人:XXX 经营范围:XXXX。设立情况: 对外投资:

(二)公司信用情况

(三)公司财务状况

(四)公司运营情况及业务发展规划 第二章 并购方案评价

一、并购方案概述

(一)并购目的

(二)并购交易方案

1、并购交易作价依据

2、并购的交易背景

3、并购的交易对价

4、并购的交易计划、并购总体融资安排

二、并购事项的风险评估

1、并购交易主体资格

2、并购方案程序合规性

3、并购交易资金的合规性

第三章 并购贷款方案分析

一、贷款方案概述(贷款金额、期限、利率、担保方式等)

二、并购后经营及财务风险分析评价

(一)市场分析

1、国家政策

2、市场情况

3、项目投资环境评估

4、项目市场定位评估

5、项目销售情况评估(1)总体供求情况(2)市场销售情况(3)销售前景分析

(二)盈利能力分析

1、基础数据的确定

2、财务效益评估

(三)还贷能力测算 5

(四)不确定性分析

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分析 篇6

【关键词】并购;目标企业;财务风险

一、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概述

企业并购风险广义上是指由于企业并购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造成的未来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的偏差;但现实中我们主要研究的是狭义的并购风险,是指企业在实施并购行为时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企业财务风险指源于负债和融资变化而给企业财务状况带来不确定性。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各种并购风险在价值量上的综合反映,是一个由定价、融资和支付等财务决策行为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损失的不确定性,是并购价值预期与价值实现的严重负偏离而导致的企业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

二、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分析

(一)并购前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风险分析

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并购交易的精髓,每一次成功并购的关键就在于找到恰当的交易价格。目标企业的估价取决于优势企业对目标企业未来收益的大小和时间的预期,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可能因预测不当而不够准确,这就产生了并购的估价风险。

优势企业是善意收购还是恶意收购。如果优势企业是恶意的,优势企业将无法从目标企业获取其实际经营、财务状况等主要资料,给公司估价带来困难。

目标企业是上市企业还是非上市企业。如果目标企业是上市企业,由于它必须对外公布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报表等信息,因此,优势企业容易取得目标企业的资料进行分析:目标企业若是非上市企业,则优势企业必须通过目标企业的合作来获得相应的信息。

目标企业审计距离并购的时间长短。如果并购时间离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时间越远,优势企业从年审报告获取的信息越不能代表目标企业并购前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据此得到目标企业的估价就越不准确。

(二)并购交易执行阶段的财务风险分析

1.支付风险

支付风险主要是指与资金流动性和股权稀释有关的并购资金使用风险,它与融资风险、债务风险有密切关系。

(1)现金支付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最大,表现为:一是并购规模和并购成功与否受并购方现金流量和融资能力的约束。二是当并购与国际资本市场相联系时,现金支付使并购方必然面临汇率风险。三是目标企业股东不能分享合并后企业的发展机会和盈利,也不能享受延迟纳税的优惠。

(2)股票支付及其相关的财务风险。股票交换是以并购方股票替换目标企业的股票,即以股换股。这种支付方式减轻了现金压力和债务负担,对并购方不存在现金流转压力,并可能带来一定的税收好处,不会给企业带来资金的压力和破产的风险,但股票支付也会产生财务风险。

(3)混合支付及其相关的财务风险。混合支付风险是对于企业的资本结构确认往往并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资本结构偏离风险的发生是可能的,而且混合支付不能一次完成整个支付过程,多种支付方式的连续性很难保证,这样会延迟整个并购过程,给后期带来较大的整合风险。

2.融资风险

权益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进行融资,通过发行股票迅速筹集到大量资金,资本风险较小,但我国对股票融资要求较为严格,审批等所需时间较长,不利于抢占并购时机,将会稀释大股东的控制权。

债务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举债来筹集并购所需资金,相对于权益融资具有资金成本低,不会稀释股权,手续简单的优势。但在我国,国有企业的平均负债率高达65%—70%,债务到期要还本付息,债务负担过重,将会导致资本结构恶化,企业容易陷入财务危机。此外,我国严格的金融政策使得并购资金的来源十分困难。

(三)并购后内部整合阶段的财务风险分析

1.偿债风险

偿债风险存在于企业债务收购中,特别是存在于杠杆并购中。杠杆并购中,并购企业不必拥有巨额资金,旨在通过举借债务解决收购中的资金问题,自有资金只占所需总金额的10%,贷款约占50%—70%,投资者发行高息风险债券约占收购金额的20%—40%。由于高息风险债券资金成本很高,而收购后目标企业未来资金流量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杠杆收购的偿债风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合后的目标企业是否有稳定足额的现金净流量。

2.流动性资金

流动性资金是指企业并购后由于债务负担过重,缺乏短期融资,导致出现支付困难的可能性。在并购活动中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源,降低了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和调节能力,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3.运营风险

运营风险是指并购企业在整合期内由于相关的企业财务制度、财务运营、财务行为、财务协同等因素的影响,使并购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与预期的财务收益发生背离,因而有遭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企业并购完成后,如果不对目标企业进行有效整合,也很难使并购后的企业产生规模经济、财务协同等效应。

三、财务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分析

企业并购虽然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风险,诸如市场风险、体制风险、法律风险、人事风险、反并购风险、经营风险、整合风险等。但无论是法律风险还是体制风险,无论是反收购风险还是经营风险,无一例外地会通过并购成本影响到并购的财务风险。从逻辑上说,企业并購的财务风险首先是一种风险,然后是一种由并购产生的风险,最后表现为财务风险。毫无疑问,风险来自于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但与过程的不确定性因素密切相关。风险是不能确定未来结果概率的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则是可以确定未来不同结果的概率的事件,风险是一个比不确定性外延要小的概念。因此,本文认为产生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根本因素在于两个方面:过程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

1.过程的不确定性

企业并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从宏观上看,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经济周期性的波动、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动:从微观上看,有优势企业经营环境、筹资和资金状况的变化,也有目标企业反收购和收购价格的变化,还有收购后技术时效性、管理协调和文化整合的变化等。所有这些变化都会影响着企业并购的各种预期与结果发生偏离。

2.信息不对称性

在企业并购中,优势企业与目标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首先优势企业往往无法获取目标企业全部客观真实的资料,尤其是有关财务报表(对于上市公司)以外的信息,这就使得优势企业在一开始就处于信息劣势。其次新企业还面临着一个新环境,新市场,新产品,这些不确定性也给新企业的生存带来巨大风险。

四、总结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一种价值风险,是并购中各种风险的综合反映;财务风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存在于企业并购的计划决策、交易执行和运营整合阶段中。财务风险在企业并购中尤其值得关注,每一个阶段产生的不同风险,最终都通过财务的形式表现出来。企业在实施并购扩张的过程当中,要不断完善自身的风险控制体系,从领导层到员工都应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做好每一个阶段的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是风险降到最低而收益最大,真正发挥并购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1]胥朝阳,周婉怡.企业并购风险分析的分段识别与系统控制[J].科技与对策,2008(6):

62-25.

[2]费熊文,吴庆念.论企业并购中的财务调查问题[J].会计之友,2009(5):157-158.

[3]陈共荣,艾志群.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3):44-47.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 篇7

一、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在确定目标企业以后, 并购企业最关心的就是按照会计制度的相关会计确认方法及资产评估方法对目标企业的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 以评估的价值作为双方进行交易的底价。影响价值评估最终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收购企业获得的目标企业实际状况的相关信息。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价值评估难于做到非常准确。价值评估取决于并购企业所用信息的质量, 而信息的质量又取决于下列因素:目标企业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并购企业是善意并购还是恶意并购;准备并购的时间;目标企业审计距离并购时间的长短, 等等。由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提交的审计报告水分较多,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 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的判断很难做到非常准确, 在定价中可能接受高于目标企业价值的收购价格, 导致并购企业支付更多的资金或更多的股权进行交易。

二、流动性风险

并购占用并购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源, 将导致并购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降低。并购后, 并购企业可能由于债务负担过重, 缺乏短期融资, 导致出现支付困难。当并购企业采取现金收购时, 首先考虑的是资产的流动性。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的质量越高, 变现能力越强, 并购企业越能顺利、迅速地获取收购资金。这同时也说明, 并购活动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源, 从而降低了并购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调节能力, 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如果自由资金不多, 并购企业必然采取举债的方式, 通常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 使得并购后的企业负债比率和长期负债都有大幅度上升, 资产的安全性降低。若并购方的融资能力较差, 现金流量安排不当, 则流动比率也会大幅度下降, 影响其短期偿债能力, 使并购方资产流动性减弱, 进而影响其借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三、融资风险

企业并购需要筹集大量资金, 将给并购企业带来融资困难。融资的方式及其结构、资金的使用方式都会产生财务风险。

1、融资方式安排风险。

以自有资金进行并购虽然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和财务风险, 而且手续简便, 可以作为其他融资的保证, 但是大多数企业在并购时都存在自有资金不足的问题。目前, 我国企业自有资金普遍不足, 可能造成的机会损失大, 尤其是抽调本企业宝贵的流动资金用于并购, 可能造成企业正常周转困难。以银行贷款融资可以弥补资金不足, 但是我国企业的平均负债率比较高, 再向银行融资能力有限, 银行也加大了对贷款的审查和控制, 只有实力强、效益好、风险低的企业才能得到银行的支持, 并附带其他限制条件;而且债券融资需要严格复杂的审批, 有相关的规模和指标限制, 通过发行债券获得的资金由于国家法律对于用途的严格规定, 也难用于并购支付;加上我国二级交易市场的发育程度不高, 制约了债券的流动性, 限制了投资者资金的投入, 阻碍了扩大并购融资债券的发行。

2、融资结构风险。

企业并购所需要的资金很难通过单一的方式解决。在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情况下, 企业面临融资结构的风险。融资结构包括短期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结构。债务资本包括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结构。在以债务资本为主的融资结构中, 当并购后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时, 将会产生利息支付风险和按期还本风险。在以股权资本为主的融资结构当中, 如果效果达不到预期, 会使股东利益受损, 从而为敌意收购者提供机会。即使完全以自有资金支付收购价款, 也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企业不但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也存在一些新的发展机会, 当这些新的发展机会和不确定性因素同时出现时, 都需要有一定的资金作为支撑, 而企业融资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一旦企业的自有资金用于收购而重新融资有困难的情况下, 不但造成机会成本增加, 还会产生新的财务风险。

3、所融资金的使用风险。

企业融资的资金主要用于并购价格、并购费用及增量投入成本。在企业并购资金的使用上, 企业首先安排的是并购费用, 这在并购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其次是支付目标企业的买价, 买价可以一次性支付, 也可分期支付。在分期支付的情况下, 不但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的压力, 还可以在目标企业出现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 通过毁约以减少损失的程度;最后是支付增量投入资金, 尤其是生产经营急需的启动资金、下岗职工的安置费用, 等等。在资金的使用方面, 不仅在时间上要按照顺序保证三个方面的资金需要, 而且在空间上要做出合理的分配。任何安排不当, 都会影响并购效果的如期实现。

四、支付风险

在确定了并购定价和并购方式后, 选择何种支付方式也很重要。并购主要有四种支付方式:现金支付、股权支付、混合支付和杠杆收购。不同支付方式选择带来的支付风险最终表现为支付结构不合理、现金支付过多从而使得整合运营期间的资金压力过大等。

现金收购是最简便的并购方式, 但却并非是最佳的选择, 因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首先, 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 是一项巨大的即时现金负担, 公司所承受的现金压力比较大;其次, 使用现金支付工具, 交易规模常会受到获现能力的限制;再次, 从被并购者的角度来看, 会因无法推迟资本利得的确认和转移实现的资本增益, 从而不能享受税收优惠, 以及不能拥有新公司的股东权益等原因, 而不欢迎现金方式, 这会影响并购的成功机会, 带来相关的风险。

换股并购虽然成本较低, 但程序复杂。对于主并方而言, 换股可使其免于即时支付的压力, 把由此产生的现金流量投入到合并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中;对于被并方来说, 换股可以使其股东自动成为新设公司或后续公司的股东, 分享合并后企业的盈利增长;此外, 由于推迟了收益确认时间, 可延迟交纳资本利得税。但换股并购也有一些缺陷, 如改变了企业的股权结构, 稀释大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 可能摊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如果主并方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较低, 而被并方又股权较集中, 则可能出现主并方为被并方所控制的情况。

杠杆支付的债务风险。20世纪八十年代末, 美国垃圾债券泛滥一时, 其中11.4%的并购属于杠杆收购行为。进入九十年代后, 美国经济陷入了衰退, 银行呆账堆积, 各类金融机构大举紧缩信贷, 金融监督当局也严辞苛责杠杆交易, 并责令银行将杠杆交易类的贷款分拣出来, 以供监督。各方面的压力和证券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垃圾债券无处推销, 垃圾债券市场几近崩溃, 杠杆交易也频频告吹。

除了上述几种主流支付方式外, 卖方融资和以现金、股票、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等多种支付工具的混合支付也逐渐被采用, 且呈逐步上升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小英.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范[J].中国农业经济, 2005 (6) .

[2]付晓青.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及防范[J].会计之友, 2006 (33) .

[3]陈共荣.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2004 (4) .

[4]宋东风.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2 (3) .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研究 篇8

(一)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概念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并购后的一定时期内, 由于并购或因融资背负债务, 导致企业财务状况不断恶化或企业财务成本损失严重, 从而使得企业出现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为:企业由于对并购资金的大量支付, 从而致使借贷利息增加和股权被稀释, 并购公司的财务压力不断增大, 出现企业财务新的坏的局面。从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形成因素进行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被引起的原因主要有:融资决策、定价决策及支付决策。

(二)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内容

企业并购的过程主要分成三步, 首先是对目标企业的选择, 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评估;其次是完成收购过程一定需要大量的资金, 因此需要进行并购资金的筹措, 同时确定资金的支付方式;最后是进行并购后的整合,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将资源进行重新优化, 对人员和部门进行重新调整。根据企业的并购过程, 可以将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为三类: (1) 定价风险。企业并购的开端是对目标企业的选择, 确定选择的企业是否正确就是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 价值评估是并购成功的关键, 所以给目标企业的定价风险是并购企业的首要风险。 (2) 筹资风险。并购需要的大量资金, 需要根据并购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融资战略, 尽量降低融资成本, 力求企业资本结构合理科学, 避免企业财务出现危机, 将企业并购顺利完成。所以并购企业是否可以利用各种资金渠道按时按量地筹集到资金是企业并购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3) 整合风险。企业在并购后, 需要对公司进行重新整合, 这是并购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如果重视不够或者整合不当, 之前所隐藏的财务风险很可能就会爆发, 使企业难以应付, 最终可能导致并购失败。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现状及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零售业迅速发展, 零售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 高速发展带来企业之间并购现象丛生。零售企业并购金额屡创新高, 跨地域并购占据主导地位, 内资企业成为并购的主角。从完整的并购活动出发, 一般包括目标企业的选择、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并购可行性分析、并购资金的筹措、出价方式的确定等。

(一)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对目标企业价值进行评估, 影响的因素会有很多,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对市场信息了解的不完全, 信息不对称。 (2) 企业使用估价系统本身存在偏差。 (3) 在企业收购时, 目标企业进行各种反收购活动, 造成并购企业不得不以更高的价格收购。而且在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的过程中, 可能对目标企业并购后获利能力给予过于乐观的估计, 因此从另一个方面造成预期收入的较大波动, 从而增加了并购企业的财务风险。这种财务风险可能将企业陷入财务陷阱, 使得并购企业承担过高的实际成本, 可能引起债务结构和资本结构的重大变化, 严重影响企业并购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 并购融资与支付风险

企业在并购融资时, 需要对融资方式进行选择。首先需要对并购企业内部积累进行分析, 这样可以减少融资阻力, 不用支付发行费用, 还可以保留更多的融资能力。但是, 往往并购企业的内部积累都是有限的, 不能满足并购所需的资金量, 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同时选择适合的外部融资方式, 银行是首选。并购企业进行贷款融资, 具有速度快、成本低、保密性好等优点。在并购企业进行支付时, 如果选择现金支付, 最大的风险是资金流动性风险以及可能导致的债务风险;如果选用股权支付, 最大的风险是股权稀释风险;杠杆支付的最大风险是偿债风险。

(三) 整合期财务风险

企业在完成并购后, 需要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进行整合, 优化资源配置, 增强企业竞争力。但是如果没有将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进行高效的剥离和整合, 不但达不到提高核心资产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反而会降低优质资源效益, 从而造成企业资金无法运转, 给企业带来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企业在进行整合的过程中, 同时需要对财务组织机构和职能进行整合, 如果整合不当, 就会造成财务部门的责权分工不明确, 不能够互相制约, 导致财务岗位繁杂、效率低下, 甚至可能出现损坏企业利益的财务行为。

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一)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财务风险管理

首先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调研, 高质量的并购信息对于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提高信息质量: (1) 并购方从社会专业机构聘请能力强、经验丰富的相关人员对信息进行进一步证实, 同时对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产业环境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 (2) 尽量充分利用企业内外的信息, 不要只是过分的相信财务报表, 应该注重关注表外的资源; (3) 与目标公司签订相关的法律协议, 规定目标公司不能在并购的过程中隐瞒一些可能影响企业价值定价的信息。然后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 常用的有:资产价值基础法、收益法、贴现现金流量法。

(二) 融资支付的财务风险管理

企业加强融资支付的财务风险管理, 首先需要对自身财务进行全面的分析, 更加深入的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情况。通过对自身的资金实力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从而确定科学合理的融资方式和支付方式。其次需要对并购资金需要量进行预测, 这项工作需要在并购刚开始时就进行, 并购资金的支付数量和支付程序需要以此为依据, 这样可以降低财务风险, 合理安排企业的使用资金。再者应该灵活的采用融资支付方式, 提高融资弹性, 例如可以采用长期负债和股权融资, 从而减小企业即付现金的压力。为了降低财务风险还可以从提高企业反映能力的角度考虑, 采用提前收兑与转换的方式。

(三) 并购财务整合的财务风险管理

企业成功并购后为了降低财务风险, 需要进行有效的整合, 一般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1) 制定出清晰的企业远景规划和战略, 一个有实际意义的远景需要不局限于提供一个新企业怎样运作和参与竞争的普遍原则, 它应该拓展到如何获取一个积极进取的财务和营运目标, 并且与一个清晰定义的起动蓝图相结合。 (2) 对企业管理责任进行确认, 快速建立出管理层, 这样可以避免出现真空现象, 有效推动整合进程。 (3) 积极消除文化障碍, 降低文化冲突, 努力实现企业文化相互融合的美好局面。

摘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 产业结构不断进行升级, 很多企业通过并购手段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资本效率和资本控制力。但在此过程中, 将涉及大量的资本筹集和投放, 企业将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 甚至引起财务危机, 最终导致破产。以零售业为例, 对我国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 对因企业并购而发生的财务风险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完善。

并购财务风险 篇9

一、财务绩效及企业并购概念概述

(一) 财务绩效概念

财务绩效是指一定经营期间的财务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经营者业绩主要通过经营者在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对企业经营、成长、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所做出的贡献来衡量;衡量企业财务绩效主要通过分析财务报告的盈利能力、资产运营水平、偿债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内容。企业的财务绩效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其一在于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程度, 其二也可以通过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运用效率、偿债能力等财务状况指标和资产管理效率指标进行评估。很多学者都通过财务报告运用不同角度进行财务绩效评估。美国学者R·韦恩·蒙迪 (R·Wayne·Mondy) 认为, 财务业绩评估是指组织定期对个人或群体小组的工作行为及业绩进行考核、评估和测度的一种正式制度。日本学者松田二认为, 财务绩效评估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 由评估者对被评估者的日常职务行为进行观察、记录, 并在事实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目的进行评价, 以达到培养、开发和利用组织成员能力的目的。国内学者吴树畅、陆军和刘猛等在分析资产结构、资本结构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时, 采用净资产收益率 (ROE) 作为反应企业绩效的指标, 李义超和蒋振声在对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时, 采用托宾Q作为反映企业财务绩效的指标。除此之外比较常用的还有资产报酬率、每股净收益、利润率等, 这些指标都从不同角度衡量了企业的财务绩效。从企业管理角度出发, 在评价企业的财务绩效时, 为了能够提供更有说服力的信息, 很多学者在定性说明的同时大量运用定量的数据衡量企业的财务绩效, 这样的结果脱离只靠理论阐述的尴尬境地, 使结果更加客观, 更有说服力。

(二) 财务绩效影响要素

影响企业财务绩效的因素有两种观点, 包括经营绩效外生论和内生论。经营业绩外生论认为,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效率的差异导致了企业经营效益的差异。企业为获得定价权带来的高额利润, 导致寻租行为普遍存在, 从而降低了市场效率。如美国哈佛大学的梅森 (Mason) 和贝恩 (Bain) 承袭上述理论研究, 提出了著名的“SCP范式”。根据该范式, 企业财务绩效的差异是由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所决定的, 由此可以推论出企业业绩的差异是外生的。财务报告绩效内因论中以科斯为代表的契约理论认为, 企业是一系列“契约关系的联结", 各个企业内部的经济利益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等产权结构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代理成本差异是导致企业财务报告绩效差异的主要原因;另外, 潘汉尔德 (Prahalad C.K) 和哈默 (Hamel.G) 提出的“核心能力论”认为, 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 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该理论把企业视为一个“能力集”, 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 是决定企业财务报告绩效的关键因素。

(三) 企业并购相关概念

(1) 兼并。根据权威性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兼并一词的解释是: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的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 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兼并的方法:用现金或证券购买其他公司的资产;购买其他公司的股份或股票;对其他公司股东发行新股票以换取其所持有的股权, 从而取得其他公司的资产和负债。 (2) 合并。我国《公司法》规定, 合并是指两个以上的企业依据法定程序变为一个企业的法律行为。根据合并方式不同, 合并分为两类: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前者是在两个以上的企业合并中, 其中一个企业吸收了其他企业而成为存续企业的合并过程, 被吸收的企业解散、注销、失去法人资格, 其债权债务由存续企业承担。这种情况可以用公式表示为:A+B=A (B) 。后者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合并, 另外成立一家新企业, 成为新的法人实体, 原有两家以上的企业都不再继续保留法人地位, 合并后, 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由合并新设的企业承担。这种情况用公式表示则是:A+B=C。在我国, 通常把吸收合并称为兼并, 新设合并称作合并。但从概念而言, 兼并和合并都有相互联系的方面, 所以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实业界也都有混用的情况。 (3) 收购。收购是指一家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资产、营业部门或股票, 从而获得该企业的控制权的交易行为, 被收购企业的法人地位并不因此而消失。根据收购对象的不同, 可分为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资产收购时买方企业购买卖方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的行为, 股权收购时买方企业直接或间接购买卖方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股票并根据持股比例与其他股东共同承担卖方企业所有权与义务。

二、企业并购财务绩效分析——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例

(一) 并购过程

浙江吉利控制集团有限公司建于1986年, 集团总部设在杭州, 是一家大型民营企业集团, 主要生产经营汽车和汽车零部件, 集团现有吉利自由舰、吉利金刚、吉利远景、上海华普、美人豹等八大系列30多个整车产品。在2003年企业经营规模排在全国500强的第331位, 浙江省百强经济的25位, 被评为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之一, 跻身中国国内汽车制造企业“3+6”主流格局。沃尔沃, 英文名为Volvo, 瑞典著名汽车品牌, 又译为富豪, 该品牌汽车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沃尔沃汽车公司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 也是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 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美国公路损失资料研究所曾评比过十种最安全的汽车, 沃尔沃荣登榜首。到1937年, 公司汽车年产量已达1万辆。随后, 业务逐渐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能源产品等多领域发展, 一跃成为北欧最大的公司。1999年, 福特是以65亿美元的高价得到沃尔沃品牌的, 但是高价并没有换来高额利润, 在过去几年里, 沃尔沃品牌一直在亏损。终于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来临, 福特在卖出阿斯顿马丁、路虎、捷豹之后, 又把目标转移在了沃尔沃身上。根据洛希尔采用现金流折现法、可比交易倍数、可比公司倍值等估算方法对沃尔沃资产进行的评估, 在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时, 沃尔沃估值的合理价位在20亿-30亿美元之间。其中合理收购资金15亿-20亿美元, 运营资金5亿-10亿美元。吉利根据洛希尔估算出的结果, 提出申报并购沃尔沃的并购金额为15亿-20亿美元, 最后用18亿美元收购了沃尔沃。吉利收购沃尔沃花费的18亿美元, 还不到当年福特收购沃尔沃的三分之一。这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世界汽车行业重新洗牌的意外收获。从沃尔沃的品牌、已有的供应商、经销商网络和它的技术各个方面来看, 吉利并购沃尔沃是值得的。沃尔沃汽车作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 其品牌价值和技术含量无可非议是世界一流, 吉利收购沃尔沃抓住了历史性的机遇, 是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典范。

(二) 财务报告分析

沃尔沃大约有35亿美元的债务需要偿还。自1995年以来, 即沃尔沃轿车在被福特收购后, 沃尔沃轿车的全球豪华车市场份额从14.9%一直下降到8.2%, 从2005年到现在更是连续5年亏损, 每年的亏损额均在10亿美元以上,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加剧了沃尔沃的亏损。2008年沃尔沃轿车亏损14.65亿美元, 2009年虽然有一定的好转但亏损仍然高达6.53亿美元。此外, 沃尔沃轿车的全球销量由2007年的458323辆降至2008年的374297辆, 又再降至2009年的334808辆。2008年金融风暴来袭, 主营豪华车业务的沃尔沃轿车公司受到重创, 沃尔沃轿车的销售收入下滑严重, 沃尔沃汽车的销售量仅约36万辆, 相比2007年, 其销量降幅达20%以上。前几年沃尔沃轿车公司的销售收入每年都有起伏, 不过幅度不大, 2008年沃尔沃的总收入出现了大幅度下滑, 由2007年的180亿美元跌至140亿美元。2005年沃尔沃轿车公司盈利约3亿美元, 但此后的三年该公司亏损严重。尤其是在2008年, 沃尔沃轿车的亏损约为15亿美元。虽然这五年沃尔沃的经营一直在走下坡路, 年年亏损, 甚至在金融危机出现的2008年第四季度, 沃尔沃的亏损额高达73600万美元, 不过从表 (1) 中可以看出沃尔沃的亏损额在此之后在不断减少。到2009年第四季度亏损已下降至3200万美元。在2009年, 吉利每年销量约为33万辆, 排在自主品牌的奇瑞、比亚迪、华晨之后。根据吉利2009年中报显示, 其负债总额为70亿元, 资产总额为136.7亿元, 负债率为51.2%, 流动资金18.8亿元。在美国高盛融资后, 吉利负债率达到了69%, 这一比例已经超过国际惯常的65%警戒线。从表 (2) 可以看出从2008年12月到2009年12月营业额增上978%, 企业的股东应占盈利, 税前盈利, 经营盈利都在逐年增加, 发展逐渐壮大。对于目前规模偏小的吉利而言, 如果沃尔沃持续亏损, 那么吉利能否保住沃尔沃是个很大的挑战, 不过虽然挑战很大, 但是机会大于挑战。搜狐汽车请专家从产业、法律等角度对此案进行分析, 一致认为合理。

(三) 财务风险分析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负债和融资而给企业财务状况带来的不确定性。并购通常需要巨额资金的支持, 而资金的主要还是以融资为主。融资的方式会直接影响财务风险的大小。如果融资付出的成本太大, 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债务利息。如国外的杠杆收购所导致的高债务资本结构通常会使收购者因债务过于沉重, 在收购后因付不起本息而遭受企业并购失败。如果采取举债, 增资发行股票等方式募集资金, 一方面, 举债会使企业背上高额的利息负担, 使税后盈余减少, 也可能使负债比率上升, 使企业处高债务风险运营中;另一方面, 增资发行无疑使企业股利负担加重, 同时也可能使其股价波动很大而不得不承担更大的财务压力。2009年全年, 沃尔沃集团的销售总额仅有2184亿瑞典克朗, 出现了147亿瑞典克朗的亏损。目前, 只有补充流动资金才有可能使沃尔沃复活, 保守估计需要15亿美金左右, 回头看吉利2009年的全部收入还不到50亿美元, 无法不令外界担忧它资金链的持续性。在整个收购计划中, 吉利至少需要融资180亿元人民币。2009年吉利的利润12亿元, 也就是说, 吉利要攒够15年的利润才能买下沃尔沃。尽管聪明的吉利把收购资金转嫁到国内外银行及项目基地的地方政府方面, 但运营沃尔沃需要的巨额资金极有可能会此拖垮吉利。此次吉利并购沃尔沃被业界惊呼为“蛇吞象”, 此次收购成功的关键就是融资借债。总的来说, 这是一个非常大规模的杠杆收购, 是通过杠杆撬动一个很大的资本来完成这个收购。正因为如此, 过高的杠杆率成为吉利收购过程受到的众多质疑之一。

(四) 并购财务绩效分析

本文采用以下方法对吉林并购沃尔沃财务绩效进行分析。

(1) 杠杆分析法。是狭义上的财务风险的衡量方法, 主要通过计算杠杆系数来初步识别财务风险水平的高低, 其指标包括财务杠杆系数和资产负债率。财务杠杆系数, 反映企业的税息前利润增长所引起的每股收益的增长幅度。财务杠杆系数越大, 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越高, 见表 (3)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2010年的财务杠杆系数1.22略高于2009年1.18, 说明2010年企业的财务风险高于2009年。资产负债率, 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健康状况的核心指标。资产负债率越高, 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越高。当资产负债率大于50%, 一般认为企业的财务风险水平较高;反之, 当小于50%时, 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水平较低;当资产负债率接近100%水平时, 说明企业到了濒临破产的地步见表 (4) 。虽然2010年0.63和2009年0.62的偏差不大, 不过两者都大于50%, 说明吉利的财务风险水平一直都较高。

(2) 企业每股收益法。主要是衡量并购前后购买企业每股收益的预期变化, 属于广义上财务风险的衡量方法。企业每股收益, 当并购之后的企业每股收益大于并购前时, 说明企业并购决策行为是合理的;反之, 则是不合理的。结合表 (4) 、表 (5) 得出2009年股收益1.537元, 2010年每股收益1.583元。通过比较, 可以说明企业并购决策行为是合理的。

(3) 盈利能力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利用经济资源获取收益的能力, 一般是将企业投入的经济能源与经济资源所产出的收益想比较, 揭示单位经济资源的产出收益的水平。吉利2009年的销售毛利率为9.4%, 2010年的销售毛利率为7.7%, 该指标计算结果说明2010年的获利能力下降。吉利2009年的资产净利率为7.01%, 2010年的资产净利率为6.38%该指标计算结果同样说明2010年的获利能力下降。

从上述分析可得出,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决策行为是正确的, 但是并购中以及并购后, 财务杠杆系数增加, 企业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 另外还有获利能力不强的情况存在导致财务风险会进一步加大, 所以吉利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防范并购中出现的财务风险。

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一) 制定明确的收购计划

在决定跨国收购之前, 企业首先要明确:并购并不是企业发展的唯一方式。因此, 企业决策者必须首先在海外并购和其他外部发展方式之间进行战略抉择, 以确保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如果全球市场与境外资源对于企业举足轻重, 则需要制定一个明确的海外收购计划, 包括战略上的评估和业务上的整合, 交易结构、支付手段和风险防范的设计, 以及并购后的经营方针、整合策略等。切实做好并购后的准备工作。相对于国外企业, 我国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整体上处于劣势, 这让国内企业在并购之后的整合过程中大费周章。由于一个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是企业在长期具体的管理事件中逐步形成的, 因此企业文化在融合时会面临诸多的困难。对此, 企业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解决好企业文化之间的融合, 并且重点专注对人才的引导。

(二) 规范资产评估制度

合理科学的资产评估制度为企业并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有助于外商对目标公司的资产结构、经营状况、资产价值、获利能力等重要指标进行详细的了解与科学分析。从而确定恰当的并购交易价格, 使得整个并购工作量化、规范化。相关政府部门在避免直接介入的同时要为并购双方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以及较为完善的监管体系, 加强对并购的监管工作, 尽量防止暗箱操作的发生, 切实有效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三) 寻求专业机构支持

海外并购的风险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结果, 而且通常源于并购交易前的阶段。中国企业防范跨国并购法律风险的有效手段是寻求专业支持。由于我国企业缺乏海外并购经验, 企业需要委托专业机构对并购进行并购策划;委托会计事务所进行财务审计;委托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意见。从企业有跨国并购的意图开始, 就要寻求专业机构给予支持, 获得及时、同步的法律服务, 将有助于并购的成功。

企业并购是以达到企业利润、每股收益、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企业的并购活动不仅要考虑操作上的可行性、更要注意经济上的合理性, 为最大限度减少财务风险或避免对一家有吸引力的公司支付过高的价格, 必须进行全面详细的财务评价和分析。同时作为一种复杂的资本运作活动, 企业并购蕴含着很大的风险, 并购风险由多种风险构成, 财务风险是核心, 如何防范控制风险, 提高并购的成功率成为参与企业并购关注的问题。因此, 对并购过程中风险的衡量和控制显得特别重要。

参考文献

[1]张秀兰:《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企业经济》2006年第7期。

[2]施军、徐维兰:《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 《现代企业》2008年第9期。

[3]Healyp, K Palepu, and R Ruback, Does Corporate Performance Improve After Mergers, Journal of Finanical Economics, 1992.

[4]RobertJ.Borghese.M&A from planning to integration, New York:McGraw-Hill, 2001.

[5]Lajoux Alexandra Reed.The art of M&A:A Merger, Acquisition, New York:McGraw-Hill, 1999.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 篇10

企业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合称。从产权经济学角度来看, 兼并是企业产权的一次彻底转让, 买方企业无论从实质上还是形式上都完全拥有了卖方企业的终极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而在收购行为中, 卖方企业仍保留着形式上的法人财产权, 买方企业只是通过全部或部分终极所有权的购买而获得对卖方企业全部或部分法人财产权的实质上的控制。这就是说, 企业并购不一定导致卖方企业独立法人地位的消失, 但必然导致买方企业对卖方企业全面的控制。在我国《公司法》中, 企业兼并属于公司合并的一种。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 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的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并购的本质即企业整体或部分资产和控制权的转移。简言之, 并购, 即包括了兼并与收购两重含义, 并将之界定为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一家企业通过获取其他企业的部分或全部产权, 从而取得对该企业控制的一种投资行为。

2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内涵

从公司理财的角度而言,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应该包含更宽泛的内涵, 包括“由于并购而涉及的各项财务活动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具体来讲,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应该是指由于并购定价、融资、支付以及财务整合等各项财务决策所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 是并购价值预期与价值实现严重偏离而导致的企业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

3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

3.1 企业并购的定价风险

定价风险主要是指目标企业的价值风险。即由于收购方对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和获利能力估计过高, 以至出价过高而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 尽管目标企业运作很好过高的买价也无法使收购方获得一个满意的回报。定价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风险。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并购过程中, 对企业财务报表的过分倚重和事前调查的疏忽。虽然财务报表是并购过程中首要的信息来源与重要的价值判断依据, 但是, 对财务报表固有缺陷的认识不足, 例如它不能及时、充分、全面披露所有重大的信息, 从而使并购方不能及时对一些重大的事项给予足够的关注。财务报表导致并购者所产生的一些错误认识, 将直接影响并购工作的展开, 大大提高并购成本, 引发财务与法律的纠纷, 影响并购融资的安排和整合的进程。

二是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风险。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风险根本上取决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大小。如果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的判断不够准确, 在定价中可能接受高于目标企业的收购价格, 导致并购企业支付更多的资金或以更多的股权进行置换。并购企业由此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以及目标企业不能带来预期盈利而陷入财务危机。

3.2 企业并购的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主要是指与并购资金保证和资本结构有关的资金来源风险, 具体包括资金是否在数量上和时间上保证需要、融资方式是否适合并购动机、债务负担是否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等。由于企业并购行为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如何在短期内筹集到所需的资金, 是关系到并购行为能否成功的关键, 它在并购链条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 并购方应针对目标企业负债偿还期限的长短及营运资金数量, 做好投资不同回收期与借款种类配合, 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以避免融资风险。具体说来, 融资风险包括以下几点。

(1) 融资安排风险:企业并购可以自有资金完成, 也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对外举债融资。以自有资金进行并购虽然可以降低财务风险, 但也可能造成机会损失, 尤其是抽调本企业宝贵的流动资金用于并购, 还可能导致企业正常周转困难。

(2) 融资结构风险:企业并购所需的巨额资金很难以单一的融资方式加以解决。在多渠道筹集并购资金的情况下, 企业还面临着融资结构风险。融资结构包括企业资本中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结构。债务资本中包括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结构等。

3.3 企业并购的支付风险

支付风险主要是指与资金流动性和股权稀释有关的并购资金使用风险, 它与融资风险、定价风险关密切联系。支付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现金支付产生的资金流动性风险以及由此最终导致的债务风险。现金支付工具自身的缺陷, 会给并购带来一定的风险。首先, 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 是一项巨大的即时现金负担, 公司所承受的现金压力比较大其次, 使用现金支付工具, 交易规模常会受到获现能力的限制再者, 从被并购者的角度来看, 会因无法推迟资本利得的确认和转移实现的资本增益, 从而不能享受税收优惠, 以及不能拥有新公司的股东权益等原因, 而不欢迎现金方式, 这会影响并购的成功机会, 带来相关的风险。

(2) 股权支付的股权稀释风险。如香港玉郎国际漫画制作出版公司并购案, 其领导层通过多次售股、配股集资, 进行证券投资和兼并收购, 这一方面稀释原有股权, 另一方面也为其资本运营带来风险, 最终导致玉郎国际被收购。

(3) 杠杆支付的债务风险。世纪年代末, 美国垃圾债券泛滥一时, 其间11.4%的并购属于杠杆收购行为。进入世纪年代后, 美国的经济陷入了衰退, 银行呆账堆积, 各类金融机构大举紧缩信贷, 金融监督当局也严辞苛责杠杆交易, 并责令银行将杠杆交易类的贷款分拣出来以供监督。各方面的压力和证券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垃圾债券无处推销, 垃圾债券市场几近崩溃, 杠杆交易也频频告吹。

3.4 企业并购的财务整合风险

企业并购的财务整合风险是指当企业并购完成后, 由于并购过程中的致险因素作用到一定程度时, 由某一事件的发生从中起到主导作用而导致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风险。

(1) 并购企业财务组织机制风险。该风险是指并购企业在整合期内, 由于相关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职能、财务机构设置、财务组织更新、财务协力效应等因素的影响, 使并购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与预期的财务收益发生背离, 因而有遭受损失的机会与可能性。

(2) 并购企业理财风险。并购企业的理财风险是指企业在整合期内, 由于财务运作过程和财务行为的影响, 使并购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与预期的财务收益发生背离, 因而有遭受损失的机会与可能性。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篇11

关键词:并购;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一)企业目标价值评估风险。(1)财务报表风险。在并购过程中,并购双方首先要确定目标企业的并购价格,主要依据便是目标企业的年度报告、财务报表等。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风险是指由于目标公司财务报告自身存在的不足和虚假而给并购公司带来损失的风险。1)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可选择性使财务报告或评估报告本身存在被人为操纵的风险,2)不能充分反映或有事项与期后事项。3)不能反映企业所有理财行为。公司进行表外融资的动机是避免财务报表使用者通过报表分析出中企业融资财务状况的恶化,影响企业的再融资,用“巧妙”的手段来阻断负面信息的传递。4)不能反映一些重要资源的价值及制度安排。

5)目标企业可能故意隐瞒损失信息,夸大收益信息,对很多影响价格的信息不作充分、准确的披露,这会直接影响到并购价格的合理性,从而使并购后的企业面临着潜在的风险。

(2)评估过程和方法选择风险。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之所以存在风险,是因为中介机构可能在自身利益驱动下进行虚假评估,或者选用了不恰当的评估方法和技术路径导致评估结果失真。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方法有三种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采用何种评估方法进行评估需要考虑一些非财务因素,诸如收购方并购的目的,被并购企业的行业成熟度、行业特点、发展前景。收购方并购目的的不同,采用评估的方法也会不同。如果收购方进行并购的目的仅仅是想要得到并购企业的资产,而无意继续经营该企业,同时目标企业的财务资料翔实,则采用成本法。如果收购方进行并购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盈利,收购方所看重的是目标企业未来的现金回报,则采用收益法。如果不考虑企业并购的目的,只根据财务数据随意选择评估方法进行价值评估,则会影响企业的并购价格。

(二)融资风险。企业并购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并购融资风险可划分为并购前融资风险和并购后融资风险,前者是指企业能否在并购活动开始前筹集到足额的资金保证并购顺利进行;后者是指并购完成后,企业债务性融资面临着还本付息的压力,债务性融资金额越多,企业负债率越高,财务风险越大,同时,企业并购融资后,该项投资收益率是否能弥补融资成本,如果企业并购后,投资收益率小于融资成本,则并购活动只会损害企业价值。

(三)财务整合风险。内部财务风险主要来自企业内部,(1)融资后续风险,以债务融资为主的额融资,倘若负债过高,企业的整合后还本付息的压力大,一旦并购后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时,对有债务限制条款的债权人可能提前要求还款的风险。在以股权资本为主的融资结构中,发行股票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使股东利益受损,并购企业容易遭到被并购的危险。(2)财务组织机制风险,组织结构风险.是指并购企业在整合期内,由于相关的企业机构设置、财务职能、财务制度建设等因素的影响,使并购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与预期的财务收益发生背离,因而遭到损失的可能性。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审慎选择目标企业,加强对目标企业财务资料的有效合理利用,以降低定价风险。信息不对称是导致过高定价风险的根本原因,因此并购方应充分考虑到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及自身财务状况,不可一味相信目标公司所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应聘请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和详尽的尽职调查,获取企业更多的信息,防范并购财务风险。可以聘请专业人员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对目标企业的未来收益能力作出合理的预期,并在此基础上充分估计并购可能带来的财务压力和综合效应,使对目标企业的估价更接近其真实价值,以最大程度规避并购的定价风险。

(二) 推进融资自由化,实现并购融资目标,防范企业并购

融资风险。在实施并购前,应对并购制定全面资金预算。企业在制定并购全面资金预算后,就应着手筹集资金,制定融资决策。优化融资工具,合理搭配不同的融资渠道,保持其比例结构的合理性,以分散融资风险。合理确定融资结构首先应遵循资本成本最小化原则,既要将自有资本、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的筹资成本进行比较,也要对三者分别分析其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其次要使自有资本、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保持适当的比例;最后对债务资本组成及其期限结构进行分析,将企业未来的现金流人和偿付债务等流出按期限组合匹配,找出企业未来资金的流动性薄弱点,然后对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的期限、数额结构进行调整,以保证及时足额筹得并购所需资金以降低融资风险。

(三)及时、有效地进行财务整合,以实现并购后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应通过对财务管理目标导向、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会计核算体系、存量资产、业绩评估考核体系、现金流转内部控制及财务组织机构和职能的及时、有效整合,使并购双方在各方面实现一体化融合,提高整体企业的共同业绩,达到整合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在并购整合前进行周密的财务审查和并购整合失败的补救策略,整合后对其进行严格的财务控制,如并购企业责任中心的控制、成本控制、现金流转控制和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问题研究 篇12

1 企业并购相关概念

1.1 企业并购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指一家企业通过取得其他企业的部分或全部产权, 从而实现对企业控制的一种行为。而企业兼并, 通常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兼并指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的产权, 使这些企业丧失法人资格, 并获得它们的控制权的经济行为, 相当于公司法中规定的吸收合并。广义的兼并是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产权并企图获得其控制权的行为。广义的兼并除了包括吸收合并外还包括新设合并和其他产权交易形式。而收购则是指对企业的资产和股份的购买行为。收购和广义兼并的内涵非常接近, 因此经常把兼并和收购合称为并购。并购实际上包括了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所有产权交易活动。

1.2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为并购融资或因兼并背负债务, 而使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由此可看出, 由融资决策引起的偿债风险是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最核心部分, 但融资决策并不是引起财务风险的唯一原因, 因为在企业并购活动中, 与财务结果有关的决策行为还包括定价决策和支付决策等。另外从公司理财角度看,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还应该包括“由于并购而涉及的各项财务活动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即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应该是指由于并购定价、融资、支付等各项财务决策所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 是并购价值预期与价值实现严重负偏离而导致的企业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

2 企业在并购中存在的财务风险

2.1 定价风险

定价风险是指并购方对目标企业并购价值预期与并购价值实现严重负偏离而导致的企业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 是由于并购定价决策所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企业并购定价时, 要考虑各种成本, 而成本有直接的、间接的, 有短期的、长期的等等。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确定并购价格的主要依据是目标企业的年度报表和财务报告。目标企业为了提高自身企业的价值, 有可能对提供的报表进行粉饰, 并不充分、完整、准确地提供企业信息, 这显然会使并购方不能合理预估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和获利能力, 往往导致估价过高, 从而使得出价过高。另外, 即使信息真实, 评估实践本身也存在着结果是否客观、准确等问题。定价风险即使能够使并购后的企业运作良好, 也无法使收购方获得一个理想的回报。

并购定价不是一蹴而就的, 往往由两个阶段构成:首先是评估目标企业价值;其次是以评估为基础进行谈判。定价风险有价值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很多企业的并购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原因是许多企业对协同效应的预期过高, 支付了过高的并购价格, 而陷入协同效应的陷阱。据调查显示, 并购失败的三类原因依次为战略不明、价格太高和整合不成功, 从中可以看出价格决策在并购决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并购定价风险会带来很大的并购实现价值的波动。

2.2 支付风险

企业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 所以并购会对企业资金规模和资本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占用大量的流动性资源, 就降低了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调节能力, 进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如果财务安排不当, 大量的现金流出使研究开发资金紧缺, 不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长远发展, 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2.3 融资风险

融资方式包括权益与债务融资的外部融资及可降低风险又能产生新的财务风险的内部融资。并购对资金的需要决定了企业必须综合考虑各种融资渠道。如果采用内部融资, 则会占用大量流动资金, 从而又产生流动性风险;若企业采取股权融资方式来实现并购交易, 则需因较长时间的整合而带来的整合成本。且在并购交易完成后的一段时期内, 企业原股东权益会被稀释, 企业资产收益水平下降, 从而影响了企业正常的运营与业绩。如何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筹资渠道, 在短期内筹集到所需资金, 是企业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

3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3.1 改善信息不对称, 合理定价目标企业价值

(1) 并购前做好调查, 不断收集各方面的信息, 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 客观公正地对目标企业价值做出评估。特别关注或有事项、期后事项以及非财务事项对企业并购估值的影响。

(2) 合理使用财务报表信息, 预防财务陷阱。并购方在接收目标方信息时, 不能盲信、盲从, 要进行观察、跟踪和鉴

别, 在经过独立思考和判断后, 再对定价策略和方案做出相应的调整。

(3) 持股比例的合理选择。并购的目的是取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 能够对其经营和财务政策拥有决定权, 所以并购方可以取得控制权为限购买目标企业股权, 而让目标企业原股东仍持有部分股权, 以有效地分散并购定价风险。

(4) 在谈判中引入信号博弈机制与目标方进行讨价还价。一般来说, 目标方比较清楚自己企业的真实价值, 而不会让谈判价格低于真实价值, 评估价值成为目标方讨价还价的底线;另一方面, 并购, 方以“评估价值 + 协同效应”为参照确定了一个预期价值并以此作为价格谈判的上限, 价格谈判的空间由此被框定在评估价值与预期价值之间。但在信号定价博弈条件下, 由于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的并购方会根据处于信息优势地位的目标方所发出的报价信号不断调整定价策略和方法, 使得价格谈判的底线逐步接近真实价值, 价格谈判的空间也随之定格在真实价值与预期价值之间。信号定价博弈推动了价格谈判底线的下移, 对控制定价风险有明显的改进作用。

3.2 谨慎确定目标企业

并购的首要环节是选择目标企业, 在选择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程序进行。为了减少并购可能产生的风险与损失, 并购方在选择并购目标企业时, 更需要对目标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进行审慎的调查与评估, 从中发现对企业有利和不利的情况。尤其是对一些可能限制并购进行的政府行为、政策法规等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从外部环境看, 影响企业经营的主要因素有政治、经济、法律、技术、社会等因素;从内部情况看, 要重点观察目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市场前景、盈利能力等。在并购之前, 应通过以上严格的调查分析, 选择最适合企业合并的企业, 制定一套可行的并购策略。

3.3 拓展融资渠道

并购最常用的筹资方式为自有资金、发行股票、配股和发行新股。还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贷款等负债型融资手段。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兴起的杠杆收购, 充分利用了银行贷款等融资手段, 一般公司用于收购的自有资金只占收购总价的10%-15%, 所以应该寻求其他融资手段与之相配合。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能力和资本结构, 选择恰当的融资手段。企业在制定融资决策时, 应积极开拓不同的融资渠道。并购企业可以结合自身能获得的流动性资源、股价的不确定性、股权结构的变动、目标企业的税收筹措情况, 对并购支付方式进行结构设计, 将支付方式安排成现金、债务与股权方式的各种组合, 以满足收购双方的需要来取长补短。

总之, 企业在并购时, 应从目标企业选择、并购价格制定、并购融资、并购后经营等方面控制财务风险。特别是后金融危机时代, 企业并购时, 更应为财务风险做好完善的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沙亮.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其控制[J].金融经济, 2008, (16) :170.

[2]裴亚.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J].国际商务财会, 2009, (4) :36-37.

[3]焦永勋.张文军, 张红.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与对策[J].齐鲁论坛, 2005, (5) .

上一篇:无机合成及实验下一篇:港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