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跨界并购风险研究

2024-10-08

企业跨界并购风险研究(精选12篇)

企业跨界并购风险研究 篇1

近年来, 跨界并购逐步变热, 国企并购重组的大潮汹涌而来, 民营上市企业具有灵活的市场决策机制, 因此它们纷纷通过并购来实现跨界发展, 主要进军互联网和环保等朝阳产业。同时传统行业遇到转型瓶颈, 全民创业时代的到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商业模式的兴起, 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了多元化的跨界, 如万达集团收购院线集团AMC, 把地产业务扩展到了文化产业;联想集团涉足农业投资领域, 把PC业务扩展到了农业产业;万科参股商业银行, 把地产业务扩展到了金融产业。

毫无疑问, 跨界并购能带来众多益处, 可以帮助企业开辟新的发展天地, 进行多元化发展, 但同时跨界并购也面临无法避免的风险, 大部分的跨界公司都缺乏必要的资源禀赋, 隔行如隔山, 跨界使得企业无法培养卓越的核心竞争力, 导致主业副业都难以顺利发展, 无数的跨界并购案例都轰轰烈烈地开始, 但只有少数的能够成功, 更多的公司都是黯然收场, 副业没发展起来而主业也已经被荒废。

一、跨界并购中的主要风险

任何并购都会带有不确定性, 同产业链的并购多少还有些知根知底, 而跨界并购脱离自己熟悉的行业, 跨界其他领域, 无疑会存在无法避免的“人生地不熟”问题, 况且跨界公司现有人力资源有限, 新行业的壁垒更是会增加公司的各项风险。

按照并购风险的成因, 根据跨界并购前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风险发生的顺序, 跨界并购主要有以下风险:

1.市场风险

市场环境在整个企业的并购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 这些变化会给实施并购行为的企业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所产生的风险即市场风险。诸如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行业政策规定的变动、竞争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均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市场风险。

2.战略风险

通常在并购之前, 企业需要对未来的发展宏图进行合理的规划, 如果企业只是单纯地追求热门产业, 为了规避风险盲目地进行多元化的跨界并购, 没有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计划, 短期内企业可能会有业绩上的提升, 但长期则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无法适应市场以及新领域的变化, 结果造成实际与预期效果相差较多, 严重的还导致并购失败。战略风险即这种由战略产生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企业风险。

一般而言, 战略风险基本上存在于并购的前期阶段, 因为风险具有传递性的特点, 所以前期的战略风险可能会导致企业后期一系列的经营或决策上的错误, 后续并购的风险继续增大。

3.信息风险

信息风险即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在并购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存在于并购双方中, 如目标企业有时会倾向于提供虚假不实信息而向主并企业隐瞒相关不利信息, 因为当它这样做时会有更高的并购溢价获得较大利益。

如果主并企业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不能准确地搜集到被并购企业的财务、资产等各方面的信息, 则会做出错误估计, 付出较多而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4.财务风险

(1) 估价风险

真正确定了进行并购之后, 第一步就要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 跨界并购的价值评估不同于对同行业企业的估值, 面对完全不同的行业, 主并企业要综合时间和风险等因素合理评估确定出企业未来的收益能力是有很大困难的。如果对被并购企业的未来业绩及盈利能力预测稍有误差, 制定的交易价格会大大超出被并购企业的实际市场价值, 由此并购企业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

(2) 融资、支付风险

并购过程中主并方企业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以保证并购活动的顺利进行。筹资活动具有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并购完成的可能性即融资风险。目前主要的融资方式有债券、股票、贷款等。

在并购过程中, 主并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支付方式向目标企业支付购买价格, 如现金、股票或者二者的混合等, 不恰当的支付方式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 进而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 增加企业的并购风险。

5.整合风险

跨界并购交易的完成仅仅是个开始, 在并购后企业还要面临诸多的风险, 其中最主要的是整合风险, 需要将双方的文化、资源等整合成一个高效有机的整体, 主要包括组织、经营、文化等三个方面。

(1) 经营整合风险

跨界并购完成后, 双方经营管理活动上会存在诸多的问题, 由此带来的风险即经营整合风险。跨界并购中双方企业处于不同的行业, 产品、市场和销售等均不相同, 当然经营理念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企业并购的目的是希望并购后能够实现经营的正向协同效应, 如果并购方对被并购企业实施的经营策略不合理, 预期的正向协同效应根本无法顺利实现, 还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营风险。跨界并购是使企业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因为并购企业缺乏对新行业的经验, 因此其极易在经营上出现决策失误。

(2) 组织整合风险

企业的并购会改变并购方的利益格局和原有体制, 跨界并购的双方处于不同的行业, 被并购企业员工心理上可能会由于并购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职业危机感便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 由此它们可能表达对并购方的不满意、不配合情绪, 这种工作氛围会抑制员工的创新, 长此以往会使企业经营业绩下滑。

(3) 文化整合风险

差异性和稳定性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 这也决定了两个企业之间的文化很难相互融合, 并购后的企业整体可能会有两种文化并存的现象, 这就会导致并购后的企业具有较低的运行效率, 很难实现预期的并购效果。并购后新的文化会对被并购方的原有文化产生重大冲击, 如果不能很好地协调这两种文化, 并购双方会产生较大的矛盾和冲突。

6.法律风险

企业的并购活动会涉及诸多法律, 如证券法、劳动法、公司法、税法等, 且跨界并购活动极其复杂, 如果主并企业没有合同、税收以及会计准则等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 并购过程中就会极易违反相关的条款, 这会影响并购活动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在跨界并购中, 不同的行业面临不同的行业标准、法律法规、专业知识, 如果并购企业不能足够了解被并购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 其陷入诉讼危机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企业的并购风险也会随之增大。

二、跨界并购风险防范

企业并购尤其是跨界并购存在诸多风险, 因此对并购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是学者和实践界关注的重点。根据前述阐释的跨界并购风险, 主要提出以下的防范控制措施:

1.风险防范

(1) 分散风险。分散风险是指将并购中面临的风险分散到更多的单位和个人, 通过组合来降低风险。如在并购后的整合中, 针对其面临的经营整合、组织整合和文化整合风险, 可以直接分成三个小组, 每个小组负责一种整合业务, 这样通过不同人员实施并购后不同方面的整合工作, 可以使整合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

(2) 隔离风险。隔离风险是指针对并购中确实存在高风险性的事件, 把其从空间、时间上隔离出来, 减少其对整个并购过程的影响。如果企业的并购目标中同时有几种类似的业务, 有的业务盈利能力较强, 有的业务经营惨淡, 业绩欠佳的业务可能是并购风险较大的重要原因。这时, 可以把该业务单独隔离出来进行转让或者破产等处理, 以减少其对整体并购结果的影响。

(3) 止损风险。止损风险就是在并购的过程中设立风险的止损点, 当并购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有较大差距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以降低风险损失的程度。其机理类似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拐点, 当企业亏损但仍能收回部分固定成本时企业需继续经营, 当企业连固定成本也无法收回时则应停产, 以防止损失的进一步扩大。风险的止损点就是要制定这样一个拐点, 以判断是继续经营还是终止合同。

2.风险控制

(1) 控制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主并企业必须明确自己的并购动机和后续发展战略, 以增加并购的成功率;主并企业应对被并方进行彻底调查, 全面了解目标企业;寻求专业机构, 通过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对目标企业的资产等问题进行细致的考核;运用科学、理性的评估方法评价目标企业的价值。

(2) 控制融资、支付风险。拓展新的融资渠道、选择合适的并购融资方式, 尽可能地降低融资风险;采取合理的支付方式, 无论现金还是股权, 控制好由此造成的股权稀释风险。

(3) 控制整合风险。根据企业经营状况确定企业各相关机构的规模大小, 明确组织内部各员工的职责, 保证职能部门的有效行事。设定统一合理的管理目标, 并保持目标长期的统一性。

三、结束语

跨界并购虽然可以帮助企业缓解发展过程中的上升瓶颈, 为其进行多元化发展提供有力前提, 但由于跨界并购中面临的诸如市场、信息、战略、融资支付、并购整合等风险, 成功的案例并不多见。企业盲目地进行跨界并购不仅不能带来主业的辉煌发展, 产生的只能是损失和失败。因此, 企业要明晰跨界并购的战略动因, 选择合适的被并购行业及企业, 对目标企业进行尽职的深入调查, 做出合理的并购决策, 且并购完成后要施行一系列的整合措施, 合理地防范和控制各种风险, 保证并购活动的顺利完成。

摘要: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新商业模式的兴起, 并购尤其是跨界并购逐渐成为社会热点。企业可通过跨界并购获得新的盈利增长点, 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实现未来多元化发展的宏伟目标。然而, 风险与收益同在, 跨行业跨界的并购较普通并购存在更大的风险, 在后续的发展中鲜少有成功的案例。本文在详细分析了市场、战略、财务、整合等跨界并购风险后, 给出了风险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跨界并购,风险,防范,控制

参考文献

[1]黄孝波.道路客运企业并购风险的几点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 (14) :106-107.

[2]费忠新.企业并购成败的关键是财务整合的有效性[J].生产力研究, 2013, (2) :180-182.

[3]郑婕.中国企业并购风险评估——以海外并购为例[D].开封:河南大学, 2013.

[4]张立栋.跨国跨界有风险[J].中国报道, 2012, (102) :66-67.

[5]何楠, 丁浩.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企业并购风险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8, 24 (1) :48-50.

企业跨界并购风险研究 篇2

企业并购包括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两种方式。国际上习惯将兼并和收购合在一起使用,统称为Mergers and Acquisitions,我国称为并购。即指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企业并购通常包含包括公司合并、资产收购、股权收购这三种形式。企业并购能够给企业带来规模效应和市场权力效应,以及能够为企业节约交易费用,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明确加强财务管理在企业并购时的重要意义,探析企业并购时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以管理和防范企业并购时的财务风险,促使企业完成并购交易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并购时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企业并购作为一种常见的资本运作和经营方式存在着较大的财务风险,因此加强对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加强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有利于确保企业并购目标的实现,提高企业并购收益,控制企业并购风险连锁反应,从而降低企业并购风险,提高企业收益。

二、企业并购时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

(一)因为企业信息不对称性

企业间的`并购活动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经营活动,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在并购时信息不对称,往往会造成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出现失误,给企业并购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对目标企业各类经营信息的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并加以分析是所有企业并购前必须完成的任务,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如果目标企业是非上市公司时,或者目标企业与收购方存在不友好时,对于目标企业的信息调查的难度和真实度就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目前我国企业间并购还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在并购的过程中,人的主观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影响还比较大。

(二)企业并购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变化

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不确定的因素普遍存在。企业并购的不确定性是指对于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宏观、微观以及自身情况的不确定或者改变给企业并购带来的财务风险。例如:在宏观方面,国家出台新的经济政策、通货膨胀、银行利率以及汇率的调整等不确定因素;在微观方面,不确定因素有并购方突然的经济环境改变、筹资情况变化、资金情况变化以及被收购方进行反收购、收购价格变动等;另外,还有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改变;这些不确定的因素都会导致企业并购出现财务风险。

三、企业并购时应如何加强财务管理以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

(一)提高获取目标企业信息的质量,改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财务会计报表是被收购企业所提供信息的核心部分,因此在收购活动前要充分获得目标企业财务信息,同时对于目标企业的友好或是敌意态度进行分析,以增加企业信息收集的真实性,减少信息不对称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影响。同时,合理科学的价值评估方法也有利于提高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准确性,常用的价值评估方法有:资产价值基础法、市场估价法、现金流折现法,其中资产价值基础法包括账面价值法、市场价值法、重置成本法和清算价值法。每一种价值评估方法所需要的会计信息不同,并带有一定人为因素在里面。因此,在企业并购时并购方应当结合所拥有的目标企业会计信息选取合理的价值评估方法,提高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准确性。

(二)控制融资风险,降低并购成本

企业并购融资对于并购后企业的资本结构、公司的运营结构以及未来经营前景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并购融资往往数额比较大,融资渠道比较多,融资方式也比较广,所以企业很有必要找到合理的融资方式以减少财务风险。在企业并购融资过程中,要利用不同的融资渠道,注意企业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的比例,合理配置债务中的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之间的比例关系,将偿还债务的现金流出和企业收益的现金流入相配合,预防企业在未来经营中出现现金流动不足的现象,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三)选择合理支付方式,控制并购支付风险

作为企业并购交易活动中的最后一环支付方式的选择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并购双方的财务安排,同时也关系到并购双方在支付后对企业控制权的力量对比情况。根据并购双方的实际情况,企业应该选择现金、债务和股权等一系列的混合支付的方式。并购方如果预期在并购后能够获得比较大的收益空间,则应该在不改变合理资本结构的情况下,利用债务可以抵税的作用多采用债务支付为主的方式,以降低收购成本;如果并购方有充足的资金,公司收益稳定,资本结构合理,则可采用现金为主支付方式。总之,支付方式的选择应该根据并购方自身的情况做出确定。

四、结束语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研究 篇3

关键词:国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176-02

一、国有企业并购的意义

国有企业的并购,一方面是扩大销售,追求规模效应,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一方面是政府相关部门促成优势企业并购劣势企业,帮助优势企业通过并购来实现低成本的扩张。并购对国有企业来说有如下意义:

(一)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优势的国有企业通过并购,可以向外地或国外扩展其业务,增加市场占有份额,完成产品战略转移,调动、运用各种有限的资源,形成以资本为纽带、市场为导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进入到国际市场竞争中。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国企改革。国有企业的并购,通过产权转让,促使有限资源流向社会需要的产业,从而引起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国有企业的并购,还可以终止亏损企业起对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实现资本保全。国企并购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国有企业之间并购的顺利实现,可以促进我国的经济转型,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实力。

二、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成因分析

(一)国有企业并购的财务动因风险。国有企业并购动因的主要风险是企业的并购的动机不够明确,导致并购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首先,国有企业并购往往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政府一般会出于尽快减除亏损、摆脱财政负担的目的,支持甚至强制优劣势企业之间的并购,这样的后果是直接导致并购变成低效率的“拉郎配”,同时,并购也无法达到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资源的自由流动,甚至使得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并购的效果。还有些国有企业并购,可能只是因为看中了对方的土地,或者是为了享受到国家或者地方的优惠政策。这种并购目的达成的并购,一般只是将企业名字改一下,摆脱某些债务,产权和人事机制根本不变,其效果不言而喻。

(二)国有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评价风险。财务分析评价是企业并购中的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通过对国有企业并购分析可以发现,国企并购在财务分析评价环节出的问题也是最大的。首先,国有企业忽视了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这主要是由于很多国有企业开展的并购是盲目的,在并购时的战略性并购不多,企业往往很少甚至会忽略企业的战略。其次,在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问题往往受到更大关注。我国企业并购中,大部分都采用重置成本法来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而重置成本法对于企业这种有综合获利能力的资产价值评估的结果既有失公允,也不完整。并且,国有企业在并购时的估价目的很狭窄,只是为并购提供一个比较合理的基础价格,却不能通过并购前后的价值对比来变成管理层进行战略并购的一个决策工具。

(三)国有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风险。一些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和咨询公司对并购成功率的研究表明,并购中成功的比例不到四成。而在我国,并购成功率大概只有三成左右。忽视并购后的财务整合是导致并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现阶段的国有企业并购,许多是为借助并购方的资金、管理经验和技术来帮助国有企业摆脱困境,谋求发展。然后,在并购完成后,国有企业往往忽视对并购后企业各方面的财务整合,而只注重对技术的改进。财务整合包括财务战略、财务关系、财务流程、企业债务等等之间的整合,企业如果忽视这些财务方面的整合,其他工作做再好也只是徒劳无功。

三、我国国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

国有企业并购的动因,决定着并购之后的结果。所有并购要成功,首先就要明确并购动因。

(一)财务协同效应。并购后国有企业形成企业集团,偿债能力增强了,可以降低资本成本,实现资源在集团内的有效合理配置。形成企业集团后,由于筹集的资金规模更大了,社会大众对大企业的可信度认可更高,这样可以降低筹资的权益成本和借款成本。同是也可以通过并购来实现企业的合理避税达到节税的目的。

(二)降低代理成本。现代企业的中一般企业的所有权跟经营权是分离的,所有者是风险承担者,而经理人是决策代理人。由此造成的监督成本、契约成本以及剩余亏损都是企业的代理成本。而在我国国有企业中,普遍都存在着代理成本过高的问题。通过公开收购或者代理权争夺而造成的接管,可以改变现任经理人和董事会成员,从而作为最后的外部控制机制解决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

(三)壮大企业实力,参与国际竞争。利用企业的并购重组等手段,来吸引多方投资,加快发展具有一定实力的竞争性企业;同时还可以通过合并的方式来进行资产重组,盘活存量资产,这可以帮助产品有市场但是负担过重导致经营困难的企业。进一步培育出竞争力强劲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壮大企业的实力,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

四、国有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评价风险防范

(一)并购前企业对自身财务状况的评价。被并购企业资本结构会对并购后的资本结构产生影响,它是决定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和权益回报率的主要尺度。企业可采用财务杠杆、经营杠杆指标对其财务风险、经营风险进行分析。企业对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价,掌握了自身的财务状况之后,才能决定是否对其他企业进行并购以及并购的方式。

(二)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实质上就是对并购成本的确定过程。预期的并购成本高低,会影响到并购企业的未来风险和收益,甚至对能否并购成功有决定作用。我国国有企业并购中运用的价值评估方法一般有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等几种。收益法是从资产经营根本目的出发,紧扣住被评估资产的收益来进行评估的,更加符合资产评估根本要求。所以,我国国有企业在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的时候应该更加注重收益法的应用。

(三)定价时应注意的问题。首先,企业现有员工的安置问题要关注,国有企业普遍都存在相对过剩的员工,人员负担对企业出售定价会产生消极影响,但如果在出售前对员工做出合理的安排,对定价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其次,国有企业往往有比较多的债务问题,有些企业甚至濒临破产。所以,企业在出售时必须考虑到债务的处理问题。如果政府把债务承担下来或者处理掉,对于出售定价就没有影响甚至会有正面效果;如果让购买者承担债务,可能会对定价产生负面的影响。

(四)并购后的财务整合措施:1、财务战略整合。企业的财务战略整合是把并购双方的优势战略环节进行整合,来提高企业整体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通过整合企业的财务战略,保证并购双方财务的连续性、同一性和稳定性,使企业可以尽快在商品和金融市场上树立良好形象,充分发挥并购双方的财务协同效应。2、财务流程整合。财务流程整合是把包括若干职能活动、相对比较完整的价值增值环节进行整合,突破传统的财务流程分割。这可以通过简化企业原有众多无谓的交接和监管工作,将内部流程无边界地融合,不同流程间形成一个并行交互的网络关系,信息沟通更迅速,降低工作差错率,提高效率,价值链的增值效用变得更强,尽可能及时处理各种信息。3、财务资源整合。国有企业并购后需要整合的财务资源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源、供应商、股东、顾客、政府、银行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这些都是与企业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企业必须要重视这些相关方的财务资源整合。4、财务管理制度整合。财务管理制度是对企业总部及下属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投融资活动实施价值化管理的体系。经营活动是由运营、投资和融资活动组成,这是财务的基础。财务管理就是要通过企业的预算和计划、采购、生产、销售、报表资金管理以及业绩评估等基本的系统来有效控制经营活动。财务制度体系的整合是保证并购之后企业能有效运行的关键。所以一般并购成功的企业的财务制度体系整合都是成功的,相反,并购失败的企业的财务制度整合一般都是失败的。并购之后的企业,应当建立现代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体制,深化财务的管理模式。只有完善财务管理体制,才能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健康运行。并购企业应当根据集团管理机制的特点以及对财务管理上的要求,建立一个集团财务结算中心。5、存量资产及债务整合。存量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来计量的经济资源。合理配置使用存量资产,生产出品质高、销路好的产品是实现高利润的基础。然而国有企业普遍都存在存量资产量过大适应性太差的特点。企业并购越来越有效地盘活了存量资产、促进了经济增长、调整了经济结构。整合存量资产是并购之后企业高效营运的重要环节。

债务整合是指通过改变并购后企业的偿债期限结构和资本结构,来减轻偿债压力、降低债务成本,获得财务上的协同效应,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它涉及财务报表合并、资本结构调整以及企业债务重组等方面。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冯程程,林艳.国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中国集体经济,2010(9).

[2]彭迪.国有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09.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研究 篇4

(一)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概念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并购后的一定时期内, 由于并购或因融资背负债务, 导致企业财务状况不断恶化或企业财务成本损失严重, 从而使得企业出现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为:企业由于对并购资金的大量支付, 从而致使借贷利息增加和股权被稀释, 并购公司的财务压力不断增大, 出现企业财务新的坏的局面。从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形成因素进行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被引起的原因主要有:融资决策、定价决策及支付决策。

(二)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内容

企业并购的过程主要分成三步, 首先是对目标企业的选择, 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评估;其次是完成收购过程一定需要大量的资金, 因此需要进行并购资金的筹措, 同时确定资金的支付方式;最后是进行并购后的整合,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将资源进行重新优化, 对人员和部门进行重新调整。根据企业的并购过程, 可以将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为三类: (1) 定价风险。企业并购的开端是对目标企业的选择, 确定选择的企业是否正确就是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 价值评估是并购成功的关键, 所以给目标企业的定价风险是并购企业的首要风险。 (2) 筹资风险。并购需要的大量资金, 需要根据并购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融资战略, 尽量降低融资成本, 力求企业资本结构合理科学, 避免企业财务出现危机, 将企业并购顺利完成。所以并购企业是否可以利用各种资金渠道按时按量地筹集到资金是企业并购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3) 整合风险。企业在并购后, 需要对公司进行重新整合, 这是并购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如果重视不够或者整合不当, 之前所隐藏的财务风险很可能就会爆发, 使企业难以应付, 最终可能导致并购失败。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现状及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零售业迅速发展, 零售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 高速发展带来企业之间并购现象丛生。零售企业并购金额屡创新高, 跨地域并购占据主导地位, 内资企业成为并购的主角。从完整的并购活动出发, 一般包括目标企业的选择、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并购可行性分析、并购资金的筹措、出价方式的确定等。

(一)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对目标企业价值进行评估, 影响的因素会有很多,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对市场信息了解的不完全, 信息不对称。 (2) 企业使用估价系统本身存在偏差。 (3) 在企业收购时, 目标企业进行各种反收购活动, 造成并购企业不得不以更高的价格收购。而且在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的过程中, 可能对目标企业并购后获利能力给予过于乐观的估计, 因此从另一个方面造成预期收入的较大波动, 从而增加了并购企业的财务风险。这种财务风险可能将企业陷入财务陷阱, 使得并购企业承担过高的实际成本, 可能引起债务结构和资本结构的重大变化, 严重影响企业并购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 并购融资与支付风险

企业在并购融资时, 需要对融资方式进行选择。首先需要对并购企业内部积累进行分析, 这样可以减少融资阻力, 不用支付发行费用, 还可以保留更多的融资能力。但是, 往往并购企业的内部积累都是有限的, 不能满足并购所需的资金量, 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同时选择适合的外部融资方式, 银行是首选。并购企业进行贷款融资, 具有速度快、成本低、保密性好等优点。在并购企业进行支付时, 如果选择现金支付, 最大的风险是资金流动性风险以及可能导致的债务风险;如果选用股权支付, 最大的风险是股权稀释风险;杠杆支付的最大风险是偿债风险。

(三) 整合期财务风险

企业在完成并购后, 需要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进行整合, 优化资源配置, 增强企业竞争力。但是如果没有将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进行高效的剥离和整合, 不但达不到提高核心资产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反而会降低优质资源效益, 从而造成企业资金无法运转, 给企业带来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企业在进行整合的过程中, 同时需要对财务组织机构和职能进行整合, 如果整合不当, 就会造成财务部门的责权分工不明确, 不能够互相制约, 导致财务岗位繁杂、效率低下, 甚至可能出现损坏企业利益的财务行为。

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一)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财务风险管理

首先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调研, 高质量的并购信息对于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提高信息质量: (1) 并购方从社会专业机构聘请能力强、经验丰富的相关人员对信息进行进一步证实, 同时对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产业环境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 (2) 尽量充分利用企业内外的信息, 不要只是过分的相信财务报表, 应该注重关注表外的资源; (3) 与目标公司签订相关的法律协议, 规定目标公司不能在并购的过程中隐瞒一些可能影响企业价值定价的信息。然后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 常用的有:资产价值基础法、收益法、贴现现金流量法。

(二) 融资支付的财务风险管理

企业加强融资支付的财务风险管理, 首先需要对自身财务进行全面的分析, 更加深入的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情况。通过对自身的资金实力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从而确定科学合理的融资方式和支付方式。其次需要对并购资金需要量进行预测, 这项工作需要在并购刚开始时就进行, 并购资金的支付数量和支付程序需要以此为依据, 这样可以降低财务风险, 合理安排企业的使用资金。再者应该灵活的采用融资支付方式, 提高融资弹性, 例如可以采用长期负债和股权融资, 从而减小企业即付现金的压力。为了降低财务风险还可以从提高企业反映能力的角度考虑, 采用提前收兑与转换的方式。

(三) 并购财务整合的财务风险管理

企业成功并购后为了降低财务风险, 需要进行有效的整合, 一般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1) 制定出清晰的企业远景规划和战略, 一个有实际意义的远景需要不局限于提供一个新企业怎样运作和参与竞争的普遍原则, 它应该拓展到如何获取一个积极进取的财务和营运目标, 并且与一个清晰定义的起动蓝图相结合。 (2) 对企业管理责任进行确认, 快速建立出管理层, 这样可以避免出现真空现象, 有效推动整合进程。 (3) 积极消除文化障碍, 降低文化冲突, 努力实现企业文化相互融合的美好局面。

摘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 产业结构不断进行升级, 很多企业通过并购手段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资本效率和资本控制力。但在此过程中, 将涉及大量的资本筹集和投放, 企业将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 甚至引起财务危机, 最终导致破产。以零售业为例, 对我国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 对因企业并购而发生的财务风险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完善。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论文目录 篇5

1.1 课题背景

1.2 课题的意义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企业并购的概述

2.1企业并购的概念

2.2企业并购的动因

3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概述

3.1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含义

3.2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3.3 识别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重要性 4 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分析

4.1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分类

4.2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性质特征

4.3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原因

5针对我国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提出的管理对策

5.1总结分析我国企业并购的成功经验与教训

5.2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

5并购案例分析

5.1案例介绍:

5.2 案例分析

结论

致谢

企业跨界并购风险研究 篇6

【关键词】企业集团;并购;财务风险;控制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集团通过“并购”等资本投资扩张模式,既可以整合社会资源、避免重复投资,节省资金投入;又可最大程度的规避风险,提高运行效率;但与此同时,企业的并购及投资多元化,使企业形态多样化,财务及经营风险也随之增加。而且,企业并购之后的整合风险也很大,因此在现实中有很多在产业界长袖善舞的企业家最后在资本运营中折戟沉沙。在这种情况,值得企业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利用有效的财务监管方式,既要通过并购等方式实现企业的经营规模扩大,又要针对多种投资方式、企业不同性质等,采取有效的财务监管与调控方法(包括资金统管、公司治理结构、委派财务总监)等,防范财务及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的健康成长发展。

二、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分析

1.企业并购概述

企业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M&A)包括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和方式。国际上习惯将兼并和收购合在一起使用,统称为M&A,在我国称为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企业并购主要包括公司合并、资产收购、股权收购三种形式。企业既可以通过内部投资获得发展,也可以通过并购获得跨越式的发展,后者的效率往往更高。而且,并购可以发挥企业的经营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实现规模经济、资源互补、节省管理、销售费用、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率,降低筹资费用、甚至实现合理避税,有利于企业迅速做强做大。

2.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其成因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主要有企业并购的价值评估风险、企业并购的融资风险、企业并购后整合中的财务整合风险等。究其原因有多种,这是由各种不确定因素造成的。按企业内、外部因素分析:有些是企业内部因素造成的,如企业的融资能力、定价得公允程度等;有些是外部因素造成的、如政策突变、市场供需突变等。按不确定因素发生的时间分析:有些存在于并购前,如收购定价的制定;有些发生于并购过程中,如支付风险等;有些发生在并购后,如并购完成后财务整合失败的风险。

3.企业并购的价值评估风险

在企业并购中,并购企业要先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以确定收购基准价,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行情进行定价,确定收购价格,是溢价收购还是折价收购,并以此为底价进行收购谈判。显然,评估价格决定收购成败和收购得失,高估了虽然容易收购成功,企业价值则因此受损;低估了,则容易收购失败,影响公司战略的顺利实施。因此,能否客观、公正地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而言,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需要聘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进行,因为中介机构专业化的评估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能够提供客观的价值判断,选择中介公司时要看重中介公司的资质、水平、经验,当然其前提是中介机构本身要客观公正,具有中间立场。即便如此,在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中仍然存在两个方面的风险来源:一是来自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得编制质量,是否有粉饰财务报表的现象存在。二是中介公司的尽职程度和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的采用能否保证发现所有重大风险。假如中介机构可能在利益驱动下进行虚假评估导致主观上的重大错误或者因采用了不恰当的评估方法和技术手段导致评估结果客观上失真,都会导致目标企业的评估价值失真,进而导致企业收购定价过高以至企业在并购中遭受损失或者收购定价过低以至于收购失败。

4.企业并购的融资风险

企业并购方式的选择,一方面受制于外部市场环境,一方面取决于企业对并购成本与预期收益的比较。企业并购往往需要大量资金,所以并购决策会对企业资金规模产生重大影响,进而改变企业的资产财务状况。在并购支付方式上,我国主要有承担债务式、现金购买式和股票交易式,每种支付方式都有它特有的风险程度。在实务中,并购企业往往会首先筹集自有资金,其次,才会采取外部融资,形成长短期资金搭配、自有资金、权益资本与债务搭配,并因此改变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财务杠杆,甚至股权结构。现金支付占比过高容易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影响企业的经营,杠杆收购会加大并购企业的财务风险,权益融资则容易分散企业的控制权,融资时间长、融资成本过高。一句话,选择最合适的融资方式是必要的,企业必须根据外部市场环境、自身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选择最合适的并购方式和支付方式,否则,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

5.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中的风险

并购完成后就是对被并购企业的整合,企业文化上的整合往往率先实施,人力资源整合、财务整合陆续进行。如果说文化上的整合是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思想上的融合,人力资源上的整合是两家人员在一起办公,财务整合则是两家真正融合成一张资产负债表。财务整合即统一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乃至企业的营运管理、投资管理、融资管理和分配管理制度,对存量资产、现金流和业绩考评进行整合,以达到人员、资产的有效管理和收益最大化。财务整合中的主要风险就是资产负债整合的风险,企业进行并购的目的或在于通过并购扩大经营范围、迈入一个崭新的领域,开展多元化经营战略,或者在本行业通过并购上下游资源以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因此,企业在完成了对目标公司的收购后,其关键在于对并购后企业资产负债的整合。资产整合的主要方式首先是对目标企业中的优质资产进行优化资源组合、重新配置,或实现壹加壹大于贰的目标或实现规模经营,对于非优质资产则通过托管、承包经营、甚至出售等手段进行剥离,砍掉前景不明朗的非主营业务,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对目标企业的债务则进行剥离或重组。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然,财务机构的设置和财务人员的素质,若不能适应并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会导致财务整合中产生组织机制失败的风险,这一点也必须注意,因为所有的事情都必须由人来完成。要知道企业一旦财务整合失败,不但目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二者的合力没建立起来,目标企业原有的业务也可能受到损害,造成无法正常运转,给并购带来财务危机。

三、企业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并购信息要对称

信息不对称,措施就不会得力。减少信息不对称也是降低并购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所以要充分获得目标企业财务信息,降低并购财务风险。要通过详细的调查分析,甚至多年对目标企业的跟踪观察,以获取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把握收购的最佳时机。尤其是在恶意收购中,要潜在地观察、分析。除了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财务状况、盈利能力进行详尽分析、研究外,宏观上把目标企业的财务指标与同行业、同技术水平的财务指标对比,以发现问题,辩其真伪。微观上,要注意研究和目标企业发生业务关系的周边企业,以获取和发现许多公开信息之外的对企业经营有着重大潜在影响的信息。

2.企业并购的定价风险控制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目前主要有现值法、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等,每一种方法所依赖的会计信息都不相同,各有其适用范围。因此,并购企业应结合所掌握的会计信息选择合理的价值评估方法,使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接近实际,提高并购交易的成功率。

3.企业并购的融资风险控制

企业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任何企业而言,如果仅仅依赖自有资金而不借助于外部融资,都很难完成大规模的对外并购行为。显然,对于并购资金需要量而言,自有资金不足的差额就是外部融资额。对于外部融资,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在实务中主要考虑能否融资、融资时间、融资成本、融资风险以及是否有利于优化集团公司资本结构。

4.建立健全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预警和监控体系。

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核心思想是“风险监控”和“风险管理”。风险监控是通过采用合适的风险监控制度安排和应用对各个领域的财务风险进行监督那么企业并购属于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其风险自然在监控之内;风险管理是通过科学的流程设计和管理活动来实现风险的防范、控制和化解。自然包括企业对外并购活动中风险的化解。但是,对一个大型企业集团而言,必须要设计一套完整的财务监控制度体系才能实现对整个集团财务活动的有效监控,所以,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和监控体系。

参考文献:

[1] 杨国. 企业资本运作的现状及对策[J]. 经济论坛. 2015(08).

[2] 刘烨,季石磊,杨效勇. 企业资本运作的博弈均衡与策略[J]. 统计与决策. 2014(14).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问题研究 篇7

1 企业并购相关概念

1.1 企业并购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指一家企业通过取得其他企业的部分或全部产权, 从而实现对企业控制的一种行为。而企业兼并, 通常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兼并指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的产权, 使这些企业丧失法人资格, 并获得它们的控制权的经济行为, 相当于公司法中规定的吸收合并。广义的兼并是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产权并企图获得其控制权的行为。广义的兼并除了包括吸收合并外还包括新设合并和其他产权交易形式。而收购则是指对企业的资产和股份的购买行为。收购和广义兼并的内涵非常接近, 因此经常把兼并和收购合称为并购。并购实际上包括了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所有产权交易活动。

1.2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为并购融资或因兼并背负债务, 而使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由此可看出, 由融资决策引起的偿债风险是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最核心部分, 但融资决策并不是引起财务风险的唯一原因, 因为在企业并购活动中, 与财务结果有关的决策行为还包括定价决策和支付决策等。另外从公司理财角度看,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还应该包括“由于并购而涉及的各项财务活动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即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应该是指由于并购定价、融资、支付等各项财务决策所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 是并购价值预期与价值实现严重负偏离而导致的企业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

2 企业在并购中存在的财务风险

2.1 定价风险

定价风险是指并购方对目标企业并购价值预期与并购价值实现严重负偏离而导致的企业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 是由于并购定价决策所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企业并购定价时, 要考虑各种成本, 而成本有直接的、间接的, 有短期的、长期的等等。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确定并购价格的主要依据是目标企业的年度报表和财务报告。目标企业为了提高自身企业的价值, 有可能对提供的报表进行粉饰, 并不充分、完整、准确地提供企业信息, 这显然会使并购方不能合理预估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和获利能力, 往往导致估价过高, 从而使得出价过高。另外, 即使信息真实, 评估实践本身也存在着结果是否客观、准确等问题。定价风险即使能够使并购后的企业运作良好, 也无法使收购方获得一个理想的回报。

并购定价不是一蹴而就的, 往往由两个阶段构成:首先是评估目标企业价值;其次是以评估为基础进行谈判。定价风险有价值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很多企业的并购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原因是许多企业对协同效应的预期过高, 支付了过高的并购价格, 而陷入协同效应的陷阱。据调查显示, 并购失败的三类原因依次为战略不明、价格太高和整合不成功, 从中可以看出价格决策在并购决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并购定价风险会带来很大的并购实现价值的波动。

2.2 支付风险

企业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 所以并购会对企业资金规模和资本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占用大量的流动性资源, 就降低了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调节能力, 进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如果财务安排不当, 大量的现金流出使研究开发资金紧缺, 不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长远发展, 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2.3 融资风险

融资方式包括权益与债务融资的外部融资及可降低风险又能产生新的财务风险的内部融资。并购对资金的需要决定了企业必须综合考虑各种融资渠道。如果采用内部融资, 则会占用大量流动资金, 从而又产生流动性风险;若企业采取股权融资方式来实现并购交易, 则需因较长时间的整合而带来的整合成本。且在并购交易完成后的一段时期内, 企业原股东权益会被稀释, 企业资产收益水平下降, 从而影响了企业正常的运营与业绩。如何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筹资渠道, 在短期内筹集到所需资金, 是企业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

3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3.1 改善信息不对称, 合理定价目标企业价值

(1) 并购前做好调查, 不断收集各方面的信息, 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 客观公正地对目标企业价值做出评估。特别关注或有事项、期后事项以及非财务事项对企业并购估值的影响。

(2) 合理使用财务报表信息, 预防财务陷阱。并购方在接收目标方信息时, 不能盲信、盲从, 要进行观察、跟踪和鉴

别, 在经过独立思考和判断后, 再对定价策略和方案做出相应的调整。

(3) 持股比例的合理选择。并购的目的是取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 能够对其经营和财务政策拥有决定权, 所以并购方可以取得控制权为限购买目标企业股权, 而让目标企业原股东仍持有部分股权, 以有效地分散并购定价风险。

(4) 在谈判中引入信号博弈机制与目标方进行讨价还价。一般来说, 目标方比较清楚自己企业的真实价值, 而不会让谈判价格低于真实价值, 评估价值成为目标方讨价还价的底线;另一方面, 并购, 方以“评估价值 + 协同效应”为参照确定了一个预期价值并以此作为价格谈判的上限, 价格谈判的空间由此被框定在评估价值与预期价值之间。但在信号定价博弈条件下, 由于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的并购方会根据处于信息优势地位的目标方所发出的报价信号不断调整定价策略和方法, 使得价格谈判的底线逐步接近真实价值, 价格谈判的空间也随之定格在真实价值与预期价值之间。信号定价博弈推动了价格谈判底线的下移, 对控制定价风险有明显的改进作用。

3.2 谨慎确定目标企业

并购的首要环节是选择目标企业, 在选择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程序进行。为了减少并购可能产生的风险与损失, 并购方在选择并购目标企业时, 更需要对目标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进行审慎的调查与评估, 从中发现对企业有利和不利的情况。尤其是对一些可能限制并购进行的政府行为、政策法规等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从外部环境看, 影响企业经营的主要因素有政治、经济、法律、技术、社会等因素;从内部情况看, 要重点观察目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市场前景、盈利能力等。在并购之前, 应通过以上严格的调查分析, 选择最适合企业合并的企业, 制定一套可行的并购策略。

3.3 拓展融资渠道

并购最常用的筹资方式为自有资金、发行股票、配股和发行新股。还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贷款等负债型融资手段。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兴起的杠杆收购, 充分利用了银行贷款等融资手段, 一般公司用于收购的自有资金只占收购总价的10%-15%, 所以应该寻求其他融资手段与之相配合。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能力和资本结构, 选择恰当的融资手段。企业在制定融资决策时, 应积极开拓不同的融资渠道。并购企业可以结合自身能获得的流动性资源、股价的不确定性、股权结构的变动、目标企业的税收筹措情况, 对并购支付方式进行结构设计, 将支付方式安排成现金、债务与股权方式的各种组合, 以满足收购双方的需要来取长补短。

总之, 企业在并购时, 应从目标企业选择、并购价格制定、并购融资、并购后经营等方面控制财务风险。特别是后金融危机时代, 企业并购时, 更应为财务风险做好完善的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沙亮.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其控制[J].金融经济, 2008, (16) :170.

[2]裴亚.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J].国际商务财会, 2009, (4) :36-37.

[3]焦永勋.张文军, 张红.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与对策[J].齐鲁论坛, 2005, (5) .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研究 篇8

一、并购风险的理论基础

并购是指兼并 (Mergers) 与收购 (Acquisitions) 的总称, 一般简写为“M&A”。

公司并购是公司通过取得另一公司的控制权来实现自我扩张和增长的一种手段, 其涉及到变更被并购公司的所有权。

跨国并购 (Cross-border Mergers&Acquisitions) , 又称为跨境并购或海外并购, 是由国内并购的概念引申过来的, 是指“一国企业基于某种目的, 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 取得另一国企业的全部或部分的资产或股份”。跨国并购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 其并购行为跨越了国界, 是国内并购的延伸。

国外学者专门研究海外并购风险的论述并不多, 主要散见于西方的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并购理论中。如霍普金斯 (Hopkins) 等人从寻求战略性资源、进行战略管理角度分析跨国并购, 表明与企业战略不符的并购具有财务风险。伊普和蒙蒂 (Yip and Monti) 则从有效降低或消除行业壁垒、规避政策限制方面解析跨国并购及其政策风险。我国学者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与对策也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李东红从财务、非经济因素、品牌认同度、文化与管理模式等不同角度考察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孙加韬分析了海外并购的策划、执行及整合三阶段存在的风险;孙迅则从战略、价格与整合三个方面分析了并购风险。

二、企业海外并购的动机

(一) 边际产业扩张的需要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 即边际产业开始, 并依次进行。这样不仅可以使国内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而且有利于东道国产业的调整和升级, 对双方都产生有利的影响。我国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发展中国家, 对外直接投资正处于起步和高速发展阶段,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正好在一定程度符合了我国现阶段的国情。

(二) 国家的政策支持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为了吸引外资, 防止资本外流, 我国政府一直坚持“引进来”的政策, 对企业涉外投资审批和用汇管理非常严格。党的“十六大”以后, 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论述频繁见于报刊杂志及我国政府的文件中, 激励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措施也纷纷出台。2004年先后出台了《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关于境外投资开办企业核准事项的规定》和《关于对国家鼓励的境外投资重点项目给与信贷支持政策的通知》, 构建了全新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体系。

(三) 寻求技术

技术寻求是指力图获得与本公司核心业务相关的上、下游技术、新技术以及与核心业务无关的非相关技术。通过获取相应的技术, 获得相应的研发资源, 获得技术上的协同效应, 增强技术核心能力, 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2002年1月28日, 上海电气集团成功收购了日本秋山机械公司。这是国有资本第一次进入日本主流制造业企业实施兼并与收购, 中方在收购中不仅取得了该公司在日本的营业权, 同时吸收了其属下50名熟练的技术人员, 接收了该公司的印刷机发明技术。通过收购, 上海电气集团一举确立了其在国内单张纸胶印机领域的领先地位。

(四) 谋求品牌和国际市场

品牌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 具有极高的共享价值, 通过并购和使用知名度较高的品牌, 可以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国内竞争的加剧使一些行业的增长速度减缓, 生产能力过剩, 盈利机会减少, 但这些行业的一些本土企业已经在低成本制造、产品市场定位、市场销售和服务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并在产品的出口过程中, 发现了富有吸引力的市场机会, 开始实施海外并购, 以寻求更加广阔的市场。我国企业的市场寻求型跨国并购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 如家电业、机械制造业等, 并购对象主要是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

三、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风险

综观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 我们可以发现, 面对不熟悉的政治与社会环境、合作伙伴、竞争格局等, 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遭遇的风险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 因现金流不足、债务负担过重而带来的财务风险

海外并购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不断投入和消耗资金的过程。企业如果不能持有充裕的资金, 很可能因并购陷入现金流链条断裂、债务负担过重等困境之中。

目前来看,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出现的财务风险, 主要源自三个层面。一是参与交易金额过分庞大的并购。二是未能充分考虑并购中需要承担的额外债务。有些海外并购属于“承债式”, 即并购方需要承担被并购方的全部或者部分债务。三是未能充分考虑并购交易完成后业务整合与发展所需的资金投入。

(二) 因品牌认同与接受程度不足而带来的经营风险

长期以来, 中国在全球经济生活中地位有限, 中国企业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不高。许多海外消费者甚至将中国企业一律视为低档廉价产品供应商。对中国企业及产品品牌的这种认识, 直接阻碍着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具体来说, 因品牌认同和接受而产生的风险,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因被并购企业员工不能充分认同和接受并购企业的品牌, 出现人才流失和在职人员工作动力不足、忠诚度不够等问题。二是因被并购企业原有客户不能充分认同和接受并购企业的品牌, 引发客户流失、留下来的客户缩减订货量、许多客户以怀疑和更加挑剔的眼光看待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等问题。

(三) 因文化、管理模式等不同而带来的管理系统整合风险

能否实现管理系统的有效整合, 一直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的最为严峻的考验, 大批并购案都因整合不利走向失败。这一局面主要是由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文化差异。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整合中, 并购双方常常存在着严重的文化冲突。这种冲突不仅源于企业本身, 而且源于根深蒂固的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碰撞。二是经营管理模式不同。中外企业在经营理念、决策程序、财会制度、考核体系、奖惩机制、薪酬制度、营销方式等存在一定差异。当中国企业试图按照自身的战略意图和经营管理模式对被并购企业进行整合时, 双方经常出现冲突。

(四) 因制度环境差异而带来的法律风险

基于东道国的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国的反垄断法较为健全, 中国企业容易受到审查。跨国公司负面效应的集中体现就是垄断。外资垄断会控制东道国市场, 破坏东道国原有的经济秩序, 制约东道国工业的成长和发展, 甚至威胁东道国的产业安全和国民经济安全。因此,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反垄断法来制约外国企业的并购。二是企业受制于外国严格的劳工法。在发达国家, 工会制度相当健全, 即使企业被并购之后, 工人的权益仍受法律严格保护。当年首钢收购秘鲁铁矿, 就是因为对当地的法律文化环境, 特别是对当地的劳动法、工会法知之不深而交了昂贵的学费。

四、中国企业规避海外并购风险的对策与建议

面对海外并购的各种风险, 中国企业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采取有效措施。当前, 积极关注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 至少应该在如下方面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 拓展融资渠道, 保证融资结构合理化

目前国内市场融资过于单一, 过多依赖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较为不利。因此, 企业在制定融资决策时, 应积极开拓不同的融资渠道, 改善资本结构状况, 优化企业的融资结构。合理确定融资结构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遵循资本成本最小化原则。既要将自有资本、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的筹资成本进行比较, 也要对三者分别分析其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二是自有资本、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要保持适当的比例。在这个前提下, 再对债务资本组成及其期限结构进行分析, 将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入和偿付债务等流出按期限组合匹配, 找出企业未来资金的流动性薄弱点, 然后对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的期限、数额结构进行调整。

(二) 实现文化、管理、经营等方面的一体化整合

规避和防范海外并购整合风险, 中国企业必须按照全球战略对原目标企业进行包括文化、管理、经营等的一体化整合。1.文化一体化整合。海外并购的文化整合, 应从文化分析入手, 制定有效的文化整合方案。2.管理一体化整合。要实现并购后的管理一体化整合, 首先应调整企业的核心领导层, 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保证企业一体化整合的实施。3.经营一体化整合。并购重组后, 被并购方的资产要与并购方的资产统一, 实行一体化经营。对适用资产, 并购企业应进行保留和利用;对不适用资产, 则可根据具体情况由并购方降价收购或由被并购方自行处理, 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 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海外并购的法律障碍, 中国有关部门要从战略高度, 尽快建立符合国际管理的对外投资法律体系。从立法角度, 中国应制定和完善诸如《海外投资法》、《反并购法》、《海外投资保险法》等法律规制, 加大宏观支持力度, 对海外并购中涉及的审批程序、外汇管制、资金融通、税收政策等有关问题给予法律上的明确规定, 实现海外并购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从组织机构角度, 中国应成立专门的海外并购管理机构, 统一制定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有关战略规划与方针政策, 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政策方面的指引和咨询服务, 及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史建三.跨国并购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1999.

[2]孙加韬.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防范与化解[J].亚太经济, 2005 (01) .

[3]孙迅.警惕海外并购陷阱[J].中国经贸, 2005 (08) .

[4]赵保国, 李卫卫.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1) .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与防范研究 篇9

1.1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为并购融资或因兼并背负债务, 而使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从风险结果看, 这的确概括了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最核心部分, 即“由融资决策引起的偿债风险”。但从风险来源来看, 融资决策并不是引起财务风险的惟一原因, 因为, 在企业并购活动中, 与财务结果有关的决策行为还包括定价决策和支付决策。

(1) 企业并购是一种投资行为, 然后才是一种融资行为, 投资和融资决策共同影响着并购后的企业财务状况。

(2) 企业并购是一种特殊的投资行为, 从策划设计到交易完成, 各种价值因素并不能马上在短期财务指标上得到体现, 而必须经过一定的整合和运营期, 才能实现价值目标。

(3) 企业并购的价值目标下限也决不仅仅是保证没有债务上的风险, 而是要获取一种远远超过债务范畴的价值预期目标, 实现价值增值。

1.2 引起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

(1) 不确定性。

企业并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从宏观上看, 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经济周期性的波动、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动;从微观上看, 有并购方的经营环境、筹资和资金状况的变化, 也有被收购方反收购和收购价格的变化等。这些变化都会影响企业并购的各种预期与结果发生偏离。同时, 企业并购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宽:法律、财务、专有技术、环境等。这些领域都可能形成导致并购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原因。

不确定性因素通过由收益决定的诱惑效应和由成本决定的约束效应机制而导致企业并购的预期与结果发生偏离。一方面, 不确定性因素具有价值增值的特点, 这就给决策人员带来了价值诱惑力, 强化了控制负偏离追求正偏离的目标和动机;另一方面, 不确定性因素又客观存在着导致成本膨胀的可能性, 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排除可能带来的损失, 这又给决策人员带来一定的约束力。这种价值诱惑力和成本约束力的双重作用形成了诱惑效应——约束效应机制。当诱惑效应大于约束效应时, 并购的预期与结果发生正偏离, 取得并购成功;当诱惑效应小于约束效应时, 并购的预期与结果发生负偏离, 造成财务风险。

(2) 信息不对称性。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 信息不对称性也普遍存在。例如, 当目标企业是缺乏信息披露机制的非上市公司时, 并购方往往对其负债多少、财务报表是否真实、资产抵押担保等情况估计不足, 无法准确地判断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 从而导致价值风险。即使目标企业是上市公司, 也会因对其资产可利用价值、富余人员、产品市场占有率等情况了解不够, 导致并购后的整合难度大, 致使整合失败。而当收购方采取要约收购时, 目标企业的高管人员为了达到私人目的则会有意隐瞒事实, 让收购方无法了解企业盈亏、或有负债、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等, 使收购方的决策人基于错误的信息、错误的估价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致使并购成本增加, 最终导致并购失败。

2 财务风险的种类

2.1 定价风险

(1) 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风险。

在并购过程中, 并购双方首先要确定目标企业的并购价格, 主要依据便是目标企业的年度报告、财务报表等。但目标企业可能故意隐瞒损失信息, 夸大收益信息, 对很多影响价格的信息不作充分、准确的披露, 这会直接影响到并购价格的合理性, 从而使并购后的企业面临着潜在的风险。

(2) 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风险。

并购时需要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进行评估, 对标的物进行评估。但是评估实践中存在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问题, 以及外部因素的干扰问题。

2.2 融资风险

融资安排是企业并购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在并购链条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融资超前会造成利息损失, 融资滞后则直接影响并购计划的顺利实施, 甚至导致并购失败。

2.3 支付风险

(1) 现金支付产生的资金流动性风险以及由此最终导致的债务风险。

现金支付工具自身的缺陷, 会给并购带来一定的风险。首先, 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 是一项巨大的即时现金负担, 公司所承受的现金压力比较大;其次, 使用现金支付工具, 交易规模常会受到获现能力的限制;再者, 从被并购者的角度来看, 会因无法推迟资本利得的确认和转移实现的资本增益, 从而不能享受税收优惠, 以及不能拥有新公司的股东权益等原因, 而不欢迎现金方式, 这会影响并购的成功机会, 带来相关的风险。

(2) 股权支付的股权稀释风险。

如香港玉郎国际漫画制作出版公司并购案, 其领导层通过多次售股、配股集资, 进行证券投资和兼并收购, 这一方面稀释原有股权, 另一方面也为其资本运营带来风险, 最终导致玉郎国际被收购。

(3) 杠杆支付的债务风险。

20世纪80年代末, 美国垃圾债券泛滥一时, 其间11.4%的并购属于杠杆收购行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美国的经济陷入了衰退, 银行呆账堆积, 各类金融机构大举紧缩信贷, 金融监督当局也严辞苛责杠杆交易, 并责令银行将杠杆交易类的贷款分拣出来, 以供监督。各方面的压力和证券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垃圾债券无处推销, 垃圾债券市场几近崩溃, 杠杆交易也频频告吹。不同支付方式选择带来的支付风险最终表现为支付结构不合理、现金支付过多从而使得整合运营期间的资金压力过大。

3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研究

3.1 收集信息降低企业估价风险

由于并购双方信息不对称状况是产生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根本原因, 因此并购企业应尽量避免恶意收购, 在并购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的审查和评价。并购方可以聘请投资银行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策划, 审定目标企业并且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分析, 从而对目标企业的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做出合理预测, 在此基础之上的估价较接近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

另外, 采用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对同一目标企业进行评估, 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并购价格。企业价值的估价方法有贴现现金流量法、账面价值法、市盈率法、同业市值比较法、市场价格法和清算价值法, 并购公司可根据并购动机、并购后目标公司是否继续存在以及掌握的资料信息充分与否等因素来决定目标公司的合理评估方法, 合理评估企业价值。

3.2 统筹安排降低融资风险

并购企业在确定了并购资金需要量以后, 就应着手筹措资金。统筹安排资金的筹措方式及数量大小, 这些问题与并购方采用的支付方式相关, 而并购支付方式又是由并购企业的融资能力所决定的。并购的支付方式有现金支付、股票支付和混合支付三种, 其中现金支付方式资金筹措压力最大。

并购企业可以结合自身能获得的流动性资源、每股收益摊薄、股价的不确定性、股权结构的变动、目标企业的税收筹措情况, 对并购支付方式进行结构设计, 将支付方式安排成现金、债务与股权方式的各种组合, 以满足收购双方的需要来取长补短。

3.3 加强营运资金管理降低流动性风险

由于流动性风险是一种资产负债结构性的风险, 必须通过调整资产负债匹配, 加强营运资金的管理来降低。但若降低流动性风险, 则流动性降低, 同时其收益也会随之降低, 为解决这一矛盾, 建立流动资产组合是途径之一, 使流动性与收益性同时兼顾, 满足并购企业流动性资金需要的同时也降低流动性风险。

3.4 增强财务杠杆降低财务风险

杠杆收购的特征决定了偿还债务的主要来源是整合目标企业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在杠杆效应下, 高风险、高收益的资本结构能否真正给企业带来高额利润取决于此。高额债务的存在需要稳定的未来自由现金流量来偿付, 而增强未来现金流量的稳定性必须: (1) 有理想财务状况的目标公司, 才能保证有稳定的现金流量。 (2) 审慎评估目标企业价值。 (3) 在整合目标企业过程中, 创造最优资本结构, 增加企业价值。只有未来存在稳定的自由现金流量, 才能保证杠杆收购的成功, 避免出现不能按时偿债而带来的技术性破产。

3.5 通过法律保护降低财务风险

在并购过程中, 签订相关的法律协议是必要的, 协议中应该包括相关的文件、义务、治理、保密、非竞争、陈述及保证和赔偿等。因为在调查中往往不可能深入到每个细节, 因此为了确保企业在并购中的正确性签定法律协议是非常必要的。并购中, 经常存在被并购方刻意隐瞒或不主动披露相关信息的情况, 财务风险在每一起的并购中都是存在的。这就要求企业在实际操作中稳健、审慎, 用准确的财务数据来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合理、完备的财务运作和细致、充分的产业判断相结合, 才能成功地降低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3.6 通过中介机构确定企业价值

由于并购双方信息不对称状况是产生财务风险的根本原因, 为了降低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并购企业应聘请中介机构, 包括经纪人、CPA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 在并购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的审查和评价, 对信息进行证实并扩大调查取证的范围。正确的对资产进行评估, 为并购双方提供一个协商作价的基础。并购方可以聘请投资银行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策划, 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分析, 采用合理的价值评估方法对同一目标企业进行评估, 从而对目标企业的未来自由现金流量作出合理预测, 降低财务风险。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以及越来越完善的市场经济, 并购被人们重视起来, 主要从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出发, 分析引起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存在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

参考文献

[1]艾青, 向正军.企业并购的动因与理论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4, (2) .

[2]毛敏, 张小燕.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J].经济师, 2002, (7) .

[3]蔡建民, 徐强毅.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J].上海会计, 2001, (1) .

企业跨界并购风险研究 篇10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类型,防范措施

一、新华传媒并购简介

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新华传媒”) 是一家综合性传媒类上市公司。它通过向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中润广告发行股票购买资产, 使中润解放成为该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润解放凭借其在平面媒体广告代理业务上的竞争优势, 成为公司拓展跨区域、跨行业广告代理业务, 打造第三方广告代理公司的整合平台。嘉美广告和杨航传媒作为上海地区领先的平面媒体广告代理商, 具有丰富的广告代理经验和专业的经营优势, 经营团队亦与中润解放具有互补性。因此, 新华传媒公司用募集资金计15 425.38万元人民币对中润解放实施增资, 其中11 200万元人民币收购嘉美广告100%股权;3 360万元人民币收购杨航传媒70%股权, 其余资金865.38万元人民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实施上述增资和收购有助于为中润解放提供充裕的发展资金和实现快速扩展、整合区域平面媒体广告代理市场的目标。

二、新华传媒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

并购中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来自并购过程的各个方面, 是系统因素综合导致的价值偏离, 是各种并购风险在价值量上的反映。由于并购过程及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 新华传媒并购财务风险可能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 融资风险

并购的融资风险主要是指如何在短期内筹集到所需的资金使并购活动顺利进行, 故企业必须综合考虑各种融资渠道。新华传媒公司通过增发新股募集资金净额60 038.45万元人民币, 用剩余募集资金计15 425.38万元人民币, 作为对全资子公司上海中润解放传媒有限公司实施增资, 以其中的11 200万元人民币收购上海嘉美信息广告有限公司100%股权;以3 360万元人民币收购上海杨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70%股权, 其余资金865.38万元人民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的资本成本很高, 而新华传媒又采用现金方式进行股权收购, 两者都需要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 若届时安排不当, 就会陷入财务危机。

(二)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并购后由于债务负担过重, 导致出现支付困难的可能性。并购活动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金, 从而降低了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调节能力, 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本例中, 由于新华传媒采用现金支付的方式, 当现金支付成本扩张, 债务负担过重, 资金来源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 短期融资不足时, 很容易给收购方带来资金流动性压力。此时如果并购后新公司的流动资产或速动资产质量不高, 变现能力不强, 就会产生资金流动性风险。

(三) 支付风险

支付风险主要是指与资金流动性和股权稀释有关的并购资金使用风险。影响企业并购支付财务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现金支付, 若预期现金净流量的增量现值之和小于现金支付额, 则这部分损失就落在收购方股东的身上;二是杠杆支付, 在杠杆支付方式下, 由于债务风险放大导致偿债风险增大, 同时带来股权稀释风险。

综上所述, 新华传媒会面临因采用现金支付而产生的流动性风险;股票增发扩大了股东的基数, 将导致并购当年或数年后的每股收益下降;如果整合后嘉美广告和杨航传媒没有稳定足额的现金流量, 就会引发偿债风险。

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控制风险的影响因素, 降低财务风险。规避和减少财务风险, 可以采取下列具体措施:

(一) 谨慎选择并购目标企业

并购中主并企业需对自身实力 (特别是资金实力) 、未来经营和发展方向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更需要对目标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进行审慎的调查与评估, 考察目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市场前景等。

新华传媒对自身的资金实力进行了客观分析和评价, 对嘉美广告和杨航传媒进行了评估和调查, 合理地选择了并购目标企业, 降低了并购财务风险。表1为新华传媒预测的嘉美及杨航各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及净利润。

经过测算, 收购嘉美广告100%股权的投资回收期为7.3年, 内部报酬率为9.34%;收购杨航传媒70%股权的投资回收期为7年, 内部报酬率为10.59%。收购嘉美广告将使公司业务结构有效整合并产生并购协同效应, 为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最大的平面媒体广告公司奠定重要的基础。嘉美广告是上海市著名的广告代理公司之一, 拥有较强的广告经营能力, 其代理的某晚报广告收入增速大大超过上海市平面媒体总体增速。通过收购嘉美广告, 一方面可以扩大中润解放的市场份额, 增加销售收入和利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资源整合, 优势互补, 降低运营成本, 从而进一步增强公司整体竞争力。

(二) 创建流动性资产组合, 加强营运资金管理, 降低流动性风险

由于流动性风险是一种结构性风险, 很难在市场上化解, 必须通过调整资产负债匹配关系来解决。并购企业可通过分析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 将未来的现金流入与流出按期限进行分装组合, 寻找出真正现金流和资金缺口的时点, 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来防范流动性风险。新华传媒的并购中嘉美广告原股东承诺将股权转让金中的6 937万元现金质押给新华传媒, 作为对3年利润承诺的不可撤销担保。杨航传媒原股东承诺, 本次收购前公司的债权债务由其承担, 且本次收购后不再从事任何与杨航传媒及中润解放构成同业竞争的业务。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陷入不能按时支付债务资金的困境, 而且增加了企业的流动资金, 新华传媒应建立流动性资产组合, 加强营运资金管理, 以降低流动性风险。

(三) 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

具体而言, 并购企业可以聘请投资银行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策划, 捕捉目标企业并且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分析, 从而对目标企业未来收益能力做出合理的预期, 在此基础上做出的目标企业估价较接近其真实价值, 有利于降低定价风险。在新华传媒的并购中, 委托上海上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嘉美广告和杨航传媒进行了企业价值评估, 评估结果比较接近其真实价值, 降低了定价风险。此外, 嘉美广告原股东承诺将股权转让金中的6 937万元现金质押给新华传媒, 作为对3年利润承诺的担保。在利润承诺期内嘉美广告每一会计年度审计后, 由公司根据其利润承诺完成情况, 在扣除利润缺口后将余额逐笔释放。这样就明确了相关法律责任, 为以后的利润提供了保障, 降低了财务风险。

此外, 还需要相关的宏观政策措施, 如发挥政府职能, 着手建立并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体系确保并购行为的法制化、规范化;大力发展中介机构, 中介机构有专业的人才, 科学的程序和方法, 在并购中主要履行服务和监督职能, 其服务和监督渗透到并购的全过程, 充分发挥国家赋予的监督职能, 规范各方行为, 维护并购双方的合法权利。

参考文献

[1]王慧娟.企业并购中的财务处理问题[J].财会研究, 2008 (1) :54-55.

[2]宋东风.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2, 13 (3) :105-107.

[3]方文彬.刍议财务风险的防范[J].财会研究, 2000 (10) :31-32.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探析 篇11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合并与收购行为,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企业并购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是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的重要途径。虽然企业并购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但高收益通常伴随着高风险,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的始终,而财务风险是各类风险中最直接、对并购活动影响最大的风险。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并购定价、融资、支付等各项财务决策所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是并购价值预期与价值实现严重负偏离而导致的企业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企业并购属于价值判断过程,一旦失策,其最大的风险是财务风险,特别是由于筹资决策行为而引发的偿债风险。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负债压力的增加。如果企业采用负债融资的方式来支付并购成本,其可能的风险有三:高昂的利息支出;债务契约限制给企业带来的机会损失;未来还款的压力。负债成本的增加,其后果是将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率不断扩大,它会大大增加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或破产的可能性。2.控制股权的稀释。如果企业采用股票融资的方式来支付并购成本,其可能的风险是将导致企业原发性股东的股权稀释。3.业绩水平的波动。业绩水平的波动既指企业税息前利润(EBIT)水平的变化,也包括每股收益(EPS)的激烈波动。业绩波动是一个极其不好的讯号,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各种机会损失(如信誉损失)。4.投资机会的丧失。企业并购不仅可能给企业增加巨额的债务,而且可能会消耗企业大量的自有资本。在这种情形下,企业即使面临良好的投资机会,也只能望而却步。5.现金存量的短缺。企业在并购时可能会大量消耗企业的货币资金,即使企业净资产很丰厚,但也可能会由于现金存量的不足引发各种问题,从而增加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的可能性。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诱因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诱因有许多种,其中主要是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确定性。

(一)信息的不对称性

企业并购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性普遍存在。如果目标企业是缺乏信息披露机制的非上市公司时,并购方往往对其负债多少、财务报表是否真实、资产抵押担保、有无诉讼纷争等情况估计不足,以至无法准确的判断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从而导致价值风险;即使目标企业是上市公司,有时也会对其资产可利用价值、富余人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开拓能力等情况了解不够,导致并购后的整合难度增大致使整合失败;而当收购方采取要约收购时,目标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为了达到私人目的则会有意隐瞒事实,让收购方无法了解企业的潜亏、巨额或有债务、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等,或与中介機构共谋,制造虚假信息,使收购方的决策人基于错误的信息、错误的估价而做出错误的决策,致使并购成本增加,从而最终导致并购失败。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性对财务风险的影响主要来自事前信息的不对称性,即收购方对目标公司的信息或真实情况的了解永远少于被收购方对自身企业的信息或真实情况的了解。收购方在不完全掌握信息的情况下采取贸然行动,往往只看到目标公司诱人的一面,过高估计合并后的协调效应或规模效益,而对目标公司隐含的亏损所知甚少,一旦收购实施后各种问题马上暴露出来,造成价值损失。

(二)不确定性

企业并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比如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经济周期性的波动、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动、并购方的经营环境、筹资和资金状况的变化、被收购方反收购、收购价格的变化、收购后的技术时效性、管理协调和文化整合的变化等等。所有这些变化都会影响着企业并购的各种预期与结果发生偏离。同时,企业并购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宽:法律、财务、专有技术、环境等。这些领域都可能导致并购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原因。不确定性因素通过由收益决定的诱惑效应和由成本决定的约束效应机制而导致企业并购的预期与结果发生偏离。诱惑效应是指风险利益作为一种外部刺激使人们萌发了某种动机,进而做出某种选择并导致行为的发生。而约束效应是指当决策者受到风险事件可能的损失或危险信号的刺激后,所做出的为了回避或抵抗损失和危险而采取的回避行为。这种价值诱惑力和成本约束力的双重作用形成了诱惑效应——约束效应机制。当诱惑效应大于约束效应时,并购的预期与结果发生正偏离,取得并购成功;当诱惑效应小于约束效应时,并购的预期与结果发生负偏离,造成财务风险。

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分析

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定价决策基础上的融资决策和支付决策,可以将财务风险分为三类:定价风险、融资风险和支付风险。

(一)定价风险

定价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风险。由于并购企业主要通过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掌握其财务状况,由于目标企业的刻意隐瞒和财务政策和核算方法的选择不同,导致财务报表的失真,夸大收益信息,对很多影响价格的信息不作充分、准确的披露,因此财务报表的公允性直接影响并购的交易定价,从而使并购后的企业面临着潜在的风险。二是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风险。目标企业的估价取决于并购企业对其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和时间的预测。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可能因预测不当、或者评估参数选择不同而不够准确,这就产生了并购公司的估价风险。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风险根本上取决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大小和估值人员的水平,加之一些中介机构整体水平不高,其往往受到一些不正常的因素干扰,使得其结果往往不能体现科学性、独立性、公正性和有效性的原则。如果并购企业不对这种结果进行审慎调查,很容易导致并购成本偏高。很多目标企业及会计师事务所提交的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不准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够充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往往使得主并企业对目标企业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难于准确判断,在定价中可能接受高于目标企业实际价值的收购价格,导致支付更多的资金或以更多的股权进行置换,由此可能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以及由于目标企业不能实现预期盈利而陷入财务困境。

(二)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也叫资本结构风险或流动性风险)。融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与并购保证和资本结构有关的资金来源风险,包括资金是否在数量上和时间上需要保证,融资方式是否适合并购动机,债务负担是否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等。如何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金渠道在短期内筹集到所需的资金是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企业并购的融资决策对企业的资金规模和资本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企业并购的融资渠道主要有:银行借款、发行资本证券、利用自有资金、股票和认股权证等。

(三)支付风险

企业并购的支付风险,主要是指与资金流动性和股权稀释有关的并购资金使用风险。常用的支付方式主要包括:现金支付、换股并购、杠杆支付等方式。支付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现金支付产生的资金流动性风险以及由此最终导致的债务风险。二是股权支付的股权稀释风险(即换股风险)。三是杠杆支付的偿债风险。

四、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针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诱因和各种财务风险类型的分析,为确保企业并购的成功,规避和减少并购企业的财务风险,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下列具体措施:

(一)充分重视并购前调查,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降低估价风险

由于并购双方信息不对称是产生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根本原因,因此并购企业应尽量避免恶意收购,在并购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的审查和评价,获取有关目标公司的更多信息。对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调查是并购前调查的重中之重,首先,对股本规模及股本结构的调查。对于股本规模较大的公司,尽量采用场外协议收购的方式进行,对于股本结构应当考虑第一大股东的实际情况,调查是否有几大股东属于一个权利系统实际控制公司的情况。其次,对目标公司股票市场价格的分析,股票价格直接影响收购成本,如果目标公司的股价被高估,还会影响收购公司日后的收益。所以,应当对目标企业的股价有明确的认识,最重要的是财务状况的分析,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直接影响了收购公司收购后的后续经营成果,如果目标公司财务状况失真或刻意被隐瞒,那么收购方极易跌入收购的财务陷阱。收购方要十分谨慎的分析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识别其财务报表时要注意其利润表是否增报了收入,低报了费用,并注意非经常项目收益所隐含的经营与价值的不稳定性,对于资产负债表,要注意是否有虚增资产,缩水负债及关联交易的情况。并购方可以聘请投资银行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策划,捕捉目标企业并且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对目标企业未来收益能力做出合理的预期。在此基础上做出的目标企业估价较接近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有利于降低估值风险。

(二)采用合适的價值评估方法和恰当的估价模型合理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

对并购中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是为了合理的确定支付价格,企业价值的评估方法有账面价值法、市场价值法、清算价值法、净现值法和市盈率法等等。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估方法建立相应的估价模型,并根据并购的发展对现有的估价模型进行完善。这些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对于同一目标企业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会得到不同的并购价格,并购公司可根据并购动机、收购后目标公司是否继续存在,以及掌握资料信息的充分与否等因素来决定采用合适的评估方法和模型。如对于经营良好的上市公司,若其市盈率不被高估,可采用市盈率法及对应模型;对财务状况良好,营运能力强的非上市公司则采用净现值法及对应模型。 并购公司也可综合运用定价模型,如将清算价值法得到的目标企业价值作为并购价格的下限,将现金流量法确立的企业价值作为并购价格的上限,然后再根据双方的讨价还价在该区间确定协商价格作为并购价格。

(三)选择合理融资方式,从时间上和数量上保证并购资金的获取

并购企业应当合理评价自身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合理搭配自有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的比率,合理选择发债、信贷等融资方式,以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利息偿还倍数等指标引导,构建合理的资本结构。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以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指标为代表的长、短期财务预警系统,并结合自身的发展能力和资本结构,选择恰当的融资手段。并购融资结构中的自有资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要保持适当的比例,但在选择融资方式时要考虑择优顺序。首先,准确预测企业可以利用的自有资金的数量和时间,对于合理使用自有资金,优化企业并购融资结构至关重要。其次,准确测算企业的偿债能力,并根据偿债能力确定融资的风险临界规模,对于合理负债融资和避免财务风险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最后,确定并购的股权融资规模。我国企业并购融资可能出现两种偏好:一种是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一种是国有企业的债务融资偏好,而这两种偏好都是因为融资的软约束降低了融资成本,同时获得了委托代理利益。

(四)灵活选择支付方式,降低支付财务风险

在确定了并购资金需要量后,就应着手筹集资金,资金的筹措方式及数额的大小与并购方采用的支付方式有关,而并购支付方式又是由并购企业的融资能力所决定的。并购支付方式有现金支付、股票支付和混合支付三种。其中现金支付的资金筹集压力最大,通常现金支付可采取分期付款方式以缓解资金紧缺的局面。并购企业可运用灵活的并购方式来减少现金支出,如采用卖方融资和以现金、股票、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等多种支付工具的混合支付方式。也可结合自身能获得的流动性资源、每股权益的稀释、股价的不确定性、股权结构的变动、目标企业的税收等情况,对并购支付方式进行结构设计,将支付方式安排成现金、债务与股权方式的各种组合,以满足收购双方需要来取长补短,比如公开收购中的两层出价,第一层出价时向股东允诺以现金支付,第二层出价则标明以等价的混合证券为支付方式。采用这种支付形式,一方面是出于交易规模大,买方支付现金能力有限的考虑,维持较合理的资本结构,减轻收购后的巨额还贷压力;另一方面是诱使目标企业股东尽快承诺出售,从而使并购方在第一层出价时,就达到获取目标企业控制权比率的目的。

(五)根据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调整资产负债匹配关系,通过建立流动性资产组合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由于流动性风险是一种资产负债结构性的风险,很难在市场上化解,必 须通过调整资产负债匹配,加强营运资金的管理来解决。并购企业可以结合自身能获得的流动性资源,从资金支付方式、时间和数量上合理安排,降低财务整合带来的风险。并合理规划并购后各年度资金配置,兼顾资金的流动性与收益性,满足企业并购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具体可通过分析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将未来的现金流入与流出按期限进行分装组合,寻找出现正现金流和资金缺口的时点,不断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来防范流动性风险。企业可采用对冲(到期匹配)法融资,每项资产与一种跟它的到期日大致相同的融资工具相对应,以减少出现资金缺口的情况。但由于债务的偿还日是固定的,而未来的现金流入却具有不确定性,企业无法做到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完全匹配。现金流入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资产的风险上,要降低资产的风险,就必须增强其流动性,而资产的流动性强又意味着收益性下降。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之一是建立流动性资产组合,将一部分资金运用到信用度高,流动性好的有价证券资产组合中,尽管这类资产名义期限相对较长,但其变现力强,可以弥补目标企业和并购企业自身债务到期的资金需求。

(六)大力发展中介机构,提高并购成功率

在企业并购中,真实、准确、及时的信息可以大大提高并购企业行动的成功率。但是在实际中,由于资本市场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给并购行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并购企业应该聘请经验丰富的中介机构——包括经纪人、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对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证实和筛选,并扩大调查取证的范围,减少估价风险。中介机构有专业的人才,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在并购中主要履行服务和监督职能,其服务和监督渗透到并购的全过程。第一,中介机构能比较独立对目标企业的经营能力、财务状况进行评估,对其内部制度、法律权利关系等进行判断;第二,中介机构能比较准确地掌握目标企业的各类信息,改变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减少估价风险;第三,中介机构在并购方制定并购方案时提供咨询服务,看方案是否可行,转变并购方贪大求全的观念,告诫并购方。第四,中介机构可以对并购后的新企业的重组和整合提供专业指导,以期用最小的代价促进并购顺利进行。在从企业拟定并购目标到实现重组的并购全过程中,中介机构还要充分发挥国家赋予的监督职能,规范各方行为,维护并购双方的合法权益。

(七)审慎选择目标企业,增强杠杆收购中目标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稳定性

采用杠杆收购可以满足资金不足而又急于扩大生产规模企业的融资需要,投入少量的资金便可迅速获得大量的资金使用额,缩短并购时间,有助于促进企业的优胜劣汰。在收购活动中,目标企业的售价一般会低于其内在价值,通过杠杆收购,并购企业可以获得目标企业资产增值的价值,以获得意外的收益。杠杆收购的特征决定了偿还债务的主要来源是整合后目标企业将来的现金流量。降低杠杆收购的偿债风险,首先必须选择好理想的收购对象。合理选择投资目标是规避财务风险的首要环节。并购企业应结合自身实力、行业现状、在对未来经营方向和发展战略有一个客观评价和具体规划的基础上,对目标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进行审慎的调查与评估,从中发现对并购有利和不利的情况,不仅要考虑目标企业财务现状、人员状况、资源状况等“硬”的因素,还要综合考虑目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场远景、远期盈利能力、企业文化、管理状况等“软”的因素。可以说,好的目标企业的选择是成功并购的开始。一般而言,目标企业必须是经营风险小,产品有较为稳固的需求和市场,发展前景较好,才能保证收购以后有稳定的现金流来源。另外,目标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企业价值被市场低估,这是并购企业不惜承担风险的动力,也是决定杠杆收购后能否走出债务风险的主要因素。其次,收购前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的长期债务都不宜过多,这样才能保证预期较稳定的现金流量能够支付经常性的利息支出。最后,并购企业最好在日常经营中能提取一定的现金作为偿债基金以应付债务高峰的现金需要,避免出现技术性破产而导致杠杆收购的失败。

(八)建立企业风险内控机制,防范财务整合风险

企业并购后面临着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的财务体系的整合问题,不仅是账务、人员的简单合并,更重要的是财务资源的整合。财务资源的整合主要是发挥两家企业的财务优势,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如果整合失败,一方面,不能发挥企业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甚至会出现1+1<2的负效应。另一方面,财务整合不力会降低财务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严重的会造成财务管理失控,财务信息严重失实。所以要建立企业风险内控机制,防范财务整合风险。一是要建立筹资、投资等财务活动的科学决策程序,既保证企业经营者的权威,又能充分发挥专家的智慧和科学程序的监督作用;二是建立企业财务风险跟踪监督机制和预警体系,把并购企业在整个并购及整合期内的财务因素及其变化引起的财务风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进行跟踪、识别、评价、预测和监控;三是对每项存在风险的财务活动实行责任制,即明确主要的风险承担者,给予其相应的财务活动权力,明确其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应得到的风险报酬,并进行严格的考核兑现;四是可利用合同条款约束,利用合同约定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是保护并购方利益的最有效的措施,如利用合同约定,对资产负债表表外事项和或有事项的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对投资和合同价款及支付方式和时间进行限制性安排。

综上所述,在企业并购的活动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财务风险贯穿并购活动的全过程。无论是作为并购活动中的企业本身,还是作为中介机构,以及参与并购活动的政府各主管部门,都应谨慎对待,通过切实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尽量避免并购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从而最终实现并购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王小英.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范.中国农业经济,2005-6.

[2]王会恒,高伟.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及控制.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07.

[3]錢海波.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01.

[4]宋夏云,韩坚.浅谈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识别及控制对策.对外经贸财会,2006-07.

[5]彭艳.论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新疆财经,2007-03.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研究 篇12

1 公司并购的分类

所谓公司并购,是企业兼并和企业收购两种行为的合成,合在一起简称为并购。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1]

公司间的并购按出资方式分类可划分为:一是现金购买式并购:是指并购方直接购买被并购企业净资产,或者通过购买被并购企业股票方式达到获取控制权目的的一种并购方式;二是承债式并购:是指被并购企业资不抵债或者相当等情况下,并购方以承担被并购方全部债务或者部分债务,获得被并购方控制权目的的一种方式;三是股份交换式并购:一般是指并购方以自己发行的被并购方股份,或者通过换取被并购企业净资产达到获取被并购方控制权目的的一种方式。

2 公司并购中财务风险的具体分类

我们可以将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归纳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风险、并购执行阶段风险、交易后接管阶段风险。

2.1 前期准备阶段的财务风险

公司在并购前的准备阶段主要是进行对目标企业的信息搜寻,对其进行评估。这一阶段的财务风险就是对于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的风险。对于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直接影响着对并购出资额度并最终决定并购的成败,而对于企业价值评估中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一是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收购方对于被收购方的财务信息掌握不全面,特别是当对方属于非上市企业时,信息披露不完整,或者是对方有意隐藏事实,导致难以对对方的价值以及盈利能力形成一个准确的估计;二是现金流量现值评估的不确定因素。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主要是指对企业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评估,它包含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而现金流量的现值是以资金的时间价值为基础而对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得出的,故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很难具体量化。这些因素都会大大增加企业价值评估的难度,从而可能产生错误的决策,不仅增加了收购成本,产生多付风险,也会让收购后经营中的风险大大增加。

2.2 并购执行中的财务风险

2.2.1 支付手段所带来的风险

第一,现金支付。现金支付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一是现金流的风险,如果并购活动的现金占用了大量的现金流很可能导致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受到影响;二是资产收购所带来的税务风险:资产交易将面临动产及不动产产权变动而带来的增值税、营业税以及土地增值税等税负。

第二,股权支付。股权支付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一是发行成本。由于我国新股发行成本高且手续繁杂,极易引来投机者的套利而使并购双方遭受损失,同时也可能错过并购的最佳良机;二是股权稀释风险。股票支付可能会稀释股权和每股收益,甚至可能影响对于目标企业的控制力度。

第三,杠杆支付。采用杠杆支付,并购企业以较少的资金取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并购企业收购目标企业后,目标企业未来现金净流量不稳定,并购企业出现高负债风险,增加了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整合的难度。

第四,混合支付。混合支付就是指并购企业采用现金支付、股票支付、债券支付等多种方式组合支付。这种支付方式可能带来的风险主要是支付不能一次性完成,而如果支付的连续性得不到保证很有可能延缓整个并购的进程。

2.2.2 融资方式带来的风险

第一,内部融资。内部融资就是指公司将自身的资金投入并购活动所需资金中去,内部融资的优点是融资成本较低且资金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性,但是其缺点是如果大量占用了自身的流动资金,很可能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

第二,股权融资。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股东通过出让企业的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来引进新的股东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一般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普通股可能会分散收购者企业的控制权且普通股的发行成本较高,过多地发行普通股也会导致企业无法形成最佳资本结构。而优先股股利支付的固定性则可能成为一项财务负担,影响企业日后的扩大再生产。

第三,债务融资。债务融资会增加企业的负债率,债务期限结束后还要付本还息,容易造成资本结构的恶化。而且由于我国金融政策对于金融机构的借款审批、用途有着严格的要求,企业在需要大规模资金时往往难以从各种金融机构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

2.2.3 交易完成后阶段的财务风险

第一,前期财务隐患的爆发。如果企业在前期并购时估值过高,或是在筹措并购资金时进行了大量的借贷,很有可能因为负债过多而导致资本结构恶化;如果占用了自身大量的现金流也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如果企业在并购中采用大量的银行借贷或者杠杆融资,意味着后期企业将承担巨大的利息负担,如果杠杆收购中要以出售目标企业的资产来偿还债务,而这种出售不顺利的话,企业也可能面对巨大的财务危机。

第二,被收购企业重组所带来的风险。企业在成功进行并购之后,往往会对被收购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和财务整合。对于被收购企业的一些长期负债、长期投资,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很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前期融资时的债务负担。

3 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防范

针对上文中提出的这些财务风险,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规避及控制对策。

3.1 改善信息获取质量,减少信息中的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对目标企业估值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应该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全方面的分析,避免重要信息的遗漏,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财务报表的局限性,一些会计的处理往往可以被有目的地选择性处理,如果不能识别出这种人为操作的迹象,将会对并购后的经营产生巨大风险。

3.2 合理选择支付方式

资金的支付方式与并购价格、融资策略息息相关,不同的支付方式会带来不同的财务风险,并直接影响并购的成功与否。所以企业应该对于不同的支付方式带来的后果有清晰的认识,采用多样化的支付方式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

3.3 拓宽融资渠道

企业在进行并购融资以前应遵循资本成本最小化原则,对各种融资工具进行成本核算,综合自身的偿债能力、未来的现金流入、融资工具带来的资金流入及其期限,制定融资决策,保证能及时筹足金额并保证融资风险在自己的控制之中。

3.4 加强并购后的整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购后的整合工作比起并购本身更加困难,这种整合涉及了并购双方的经营、管理、人事、财务等诸多方面。企业并购是对资源的再整合,这也必然导致相关资产和债务等资源价值形态的整合,因此财务整合就显得更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双方能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收购方的战略意图,也关系收购方能否有效地对被收购的企业进行控制。

4 结论

财务风险存在于公司并购的每一个环节,大多数企业在进行并购之前,都没有对于自己会承担的财务风险有个合理的认识,未能建立起一套科学的风险规避机制。

企业在进行并购之前,应全方位地掌握被并购企业的各种信息,尽量规避和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在并购时合理选择融资手段和支付手段,减少财务风险发生的因素,并在并购后建立起解决财务风险的准备,把财务风险的损失降到最小。

参考文献

[1]顾乘丞.企业并购交易中的风险及应对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1(23):199-200.

上一篇:政治监督下一篇:食管癌手术切口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