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动管理

2024-09-14

走动管理(共12篇)

走动管理 篇1

细节决定成败,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将精细化管理引入学校,特别是幼儿园,将进一步提高管理的效率,实现幼儿园管理的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要求幼儿园的管理要有新思想、新思路,大规模幼儿园管理更需要精细化管理,以最优的策略、最简便的操作达到最大的效益。基于园所发展实际,借鉴企业管理的模式,河北一幼大胆尝试“走动式”办公,强化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对幼儿园各个园区管理实施有效的监督,实现现场管理控制,试图达到管理“无盲区”。“走动式”办公是精细化管理的一个手段,通过实行“走动式”办公,形成“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事事能落实”管理局面,提升了园所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把握“走动式”管理的理论

“走动管理”的概念起源于美国管理学者1982年出版的一本书。

通过学习了解,把握精髓,我认为“走动式”办公特征表现为:一是了解实情。通过深入一线走走、看看,全面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使管理者做到心中有数。二是沟通交流。通过与教师沟通,掌握及时、可靠、全面情况,为准确决策打下基础。三是现场管理。通过检查各部门、各项工作,将走动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解决,督促教师积极工作。四是建立情感。通过和教职工交流形成和谐、融洽、平等的关系,拉近上下级距离,相互信任与配合。

二梳理“走动式”办公的含义和形式

我园所倡导的“走动式”办公基本含义是树立全心全意为教师、幼儿、家长服务的思想,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管理者深入各园区,走进班组,走动中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为幼儿园工作指明方向,减少工作失误,在走动管理中提升幼儿园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保教工作质量。

“走动式”办公的形式:园长“走动式”办公,园长对三个分散园区进行“走动式”办公,搜集最新讯息,并结合园区实际情况作出最佳判断,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领导班子“走动式”办公,班子成员对一个园区(意奥园)的走动办公,是弥补意奥园缺乏干部,把办公室搬到意奥园区,通过班子成员分工不同对教学工作、后勤工作进行现场管理,以确保意奥园管理顺畅,把管理落到实处。部门负责人“走动式”办公,事务员、食堂管理员对部门工作“走动式”办公,到非长期办公园区(昆石园、意奥园),协调指导该园区分管或兼职人员工作,研究解决具体工作问题,制定工作计划。

三、探索“走动式”办公的主要做法

在探索“走动式”管理过程中,主要采取“四一”方法,即做好“走动式”办公四部曲、完成“走动式”办公记录。

1. 做好“走动式”办公四部曲。

“看”,就是观察。

领导干部走进园区部门、班,观察教师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观察教师工作的精神状态、教师的行为等,采用不同的观察方法,如全景观察、重点观察、比较观察等。

“访”,就是访问。

领导干部走进部门、班,倾听教职工的需求、合理化建议,倾听幼儿家长的意见。倾听、互动,创造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得到积极应答和人际沟通环境。

“查”,就是检查。

领导干部走进教师工作、课堂实践,巡查过程中用幼儿园评价标准和幼儿园工作规范,检查教师的日常工作,指导保教行为。

“追”,就是落实。

领导干部在“走动式”管理中发现了问题,第一时间现场解决不了的,需要进行上报反馈、讨论研究决定,要带着问题开领导班子会,明晰问题,制定有效措施,落实精细化管理。

2. 完成“走动式”办公记录。

我园研制了《领导干部“走动式”管理记录表》,其中包括时间、走动部门或班、发现问题、解决措施及反馈。“走动式”管理涉及的人员包括园长、后勤副园长、教学副园长、事务员、食堂管理员。领导干部、部门负责人每周进行“走动式”管理一次,园长每周各园区至少一次,及时了解部门、班的工作情况,填写记录表,进行反馈。

推进园所精细化管理,尝试“走动式”办公,落实现场管理的每个细节,提高园所管理质量。

走动管理 篇2

这是世界上流行的一种新型管理方式,它只要是指企业主管身先士卒,深入基层,体察民意,了解真情,与部属打成一片,共创业绩。

走动式管理(Management by Walking Around,MBWA)

走动管理(management by wandering around,简称MBWA)是指高阶主管利用时间经常抽空前往各个办公室走动,以获得更丰富、更直接的员工工作问题,并及时了解所属员工工作困境的一种策略。

走动管理的概念起源于美国管理学者彼得思(T.J.Peters)与瓦特门(R.H., Jr.Waterman)在一九八二年出版的名著《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一书。书中提到,表现卓越的知名企业中,高阶主管不是成天待在豪华的办公室中,等候部属的报告,而是在日理万机之余,仍能经常到各个单位或部门走动走动。该书作者因此建议,高阶主管应该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时间要走出办公室,实际了解员工的工作状况,并给予加油打气。走动管理在一九八○ 年代蔚为风潮,并与management by walking around一词交互使用。

走动管理不是到各个部门走走而已,而是要搜集最直接的讯息,以弥补正式沟通管道的不足。正式的沟通管道透过行政体系逐级上传或下达,容易生成过滤作用(filtering)以及缺乏完整讯息的缺点。过滤作用经常发生在超过三个层级以上的正式沟通管道中,不论是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的讯息传达,在经过层层转达之后,不是原意尽失就是上情没有下达或下情没有上达;另外,透过正式沟通管道搜集到的讯息,缺乏实际情境的辅助,不易让主管做正确的判断,往往会因而失去解决问题的先机。走动管理就是要上层主管勤于搜集最新讯息,并配合情境做最佳的判断,以及早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敏锐的观察力是走动管理成功的要素。在走动的过程中,主管必须敏锐的观察到工作的情境与人员,及其所透露出的讯息;同时也透过询问、回答、肢体语言等,对讯息做出及时的回应。主管的态度也很重要,如果让员工或同仁有被视察的感觉,主管就很难获得想要获得的讯息;如果来去匆匆,也难达成预期的效果。同时,主管也不必期望每次都能获得新的讯息,只要有机会获得最新讯息,就有机会防患事发于未然,不必等到事发之后在焦头烂额的处理。走动管理最适用于离第一线比较远的高阶主管,组织比较庞大的单位由于层级较多,高阶主管更需勤于走动,协助其做政策性的决定。至于其他层级的主管离工作现场比较接近,平时就应该透过敏锐的观察,搜集必要的讯息。走动管理是一种方法或技术,不是一种理论,强调高阶主管应及时搜集第一手的讯息,至于其他经营管理事项,则仍应采取其他适当的方法或技术。

走动式管理是REM精细管理的重要保证。

企业的员工作业劳动在现场,企业的矛盾问题集中展现的现场,不到现场抓管理,耳不聪,目不明,遥控器失灵。尤其是到煤矿井下现场管理,苦脏累险难,但是不到现场,或者只是下井到现场而不走动,一切管理都无从谈起。现场走动式管理是精细管理成功见效的关键要素和最重要的支持保证。阳煤集团通过对工作现场的每个岗位、每个人、每个地点、每件事进行严密闭合的控制调节,实现精细管理的目标,把过去对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深入群众、转变作风等一般性号召变为精细化的现场走动式管理系统。

(1)制定走动式管理的标准体系。一是走动式管理次数的具体要求。二是班次或时段,按照巡查不空岗的要求,合理安全巡查班次。三是时间跨度。四是管理内容。五是区域范围。六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定量指标。七是奖罚标准。

(2)建立调控考核体系。主要有五个环节构成,一是登记环节,各级干部走动前都要按照管辖范围和责任体系,在各自调度站或醒目处设置悬挂走动式看板,并在A卡上登记所到的具体地点。查找出的问题,严格执行巡查每班两汇报制度。二是处置环节。在走动式管理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带着问题下,发现问题查,解决问题上的原则,能现场解决的问题,要在现场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及时反馈,并通过碰头会、分析会,以及巡查问题反馈通知单,及时进行解决,找出原因,分清责任,严格奖惩,形成闭合。三是旬分析调控环节。每旬由责任部门在认真收集各单位、各系统走动式管理情况的基础上,对走动式管理的进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写出通报,提出整改意见。四是月考核环节,每月由组织、人事部门对各级干部的走动式管理情况进行汇总,并报考核办,进行严格考核,考核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五是讲评环节,各单位每月要定期召开走动式管理讲评例会,由主要领导对各级干部的走动式管理进行简要讲评、奖优罚劣,安排部署下一步走动式管理工作的重点。

(3)设置图表管理系统.为实现走动式管理的记载齐全、内容详实、讲评有据、管理精细,特设置五种走动式管理图表,并要逐日、逐旬、逐月填报。一是区域图,即岗位分布覆盖图,具体

明确管辖范围及岗位所处位置。二是责任体系图,即体现管理结构及职责分工情况统计表,具体解决谁管谁的问题,管理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形成细化量化的逐级管理责任体系。三是走动式管理A卡,即每次走动式管理的效果和总体评价表,走动管理的管理者与现场作业的工人,要实现双向监督、互动互签、相互制约。四是登记表,即走动式管理的详情登记表,具体掌握各级干部每次所到的时间、地点、所查问题隐患、分析过程、处理结果。五是网络图,即实现管理层级的清晰化、公开化,具体标明各级干部到达走动巡查的地点、岗位。

走动式管理,促使所有的管理干部,都能尽职尽责,实现动、静结合,用60%精力放在现场走动管理上,用40%的精力分析问题,思考现状,研究对策,提出思路,最大限度地实现零缺陷、零漏洞、零空白的全过程全天候流程控制。

“走动式管理”要走动

博锐管理在线,2005年8月10日,作者:尚阳,杭州尚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提起跑市场,很多企业的领导都感到力不从心——每天工作很忙,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哪里有时间亲自去跑市场?有时候即使兴之所至,到了市场上也不知如何入手,感觉好像没什么效果。笔者认为,有这样想法的领导是因为对经常跑市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实际上,领导跑市场是现代企业“走动式管理”的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它不仅对企业营销意义重大,它对企业战略、管理沟通,甚至人才队伍建设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现代企业如果没有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企业领导如果没有敏锐的市场感觉和快速准确把握市场变化的能力,企业就会在竞争中成为慢鱼,很容易被快鱼吃掉。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谁能在第一时间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占据主动。在企业对市场信息快速反应体系未建立或未完善时,领导亲自去市场,就能从市场一线了解到、感受到市场的最新信息,对企业贴近市场、服务市场、快速反应,正确及时地营销决策提供至关重要的依据。

企业领导不亲自跑市场,为什么会难以把握准确的市场信息呢?一是由于很多企业营销体系管理层级过多,企业老总听到的是通过层层汇报上来的市场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有遗漏、偏差,甚至有虚假成分;二是由于人的本性对信息有选择性知觉作用,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人们往往会选择那些对于自己有利的信息,而舍弃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信息,这就是所谓的“报喜不报忧”,而这些“忧”的信息对于领导准确把握市场真实情况又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企业老总将这些失真的、不准确的信息作为决策依据,作出来的决策肯定是不正确的或者是有偏差的。所以,如果老总经常去市场跑跑,通过自己亲自看、听、问、感觉、分析和判断,就能较准确的把握市场信息,避免出现因为市场信息的不准确、不全面造成的决策失误。娃哈哈老总宗庆后说过,他从来不看那些长篇大论的市场汇报,他一年有200多天都是在市场上跑,所以他得到的大量市场信息都是来自亲身感受,很多新产品的开发以及打压竞争对手的重大决策都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所以往往是快速、有效的。

企业老总跑市场,除了对企业营销上意义重大以外,对企业战略也有重大的意义。首先,企业战略的制定离不开企业老总亲自对市场的调研、分析和判断,在市场信息准确把握之后才能形成正确的决策。其次,当战略制定后,企业老总经常去市场上跑跑,看看市场的反应,可以了解、验证战略的正确性,及时作出必要的修正和调整,如果执行上有偏差,通过对市场原始信息的把握而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老总跑市场可以使企业战略从高空落地。在市场一线检查战略的贯彻落实情况,不仅可以鼓舞士气,还可以了解客户和消费者的反应,以确保战略目标准确、有效实施。

麦当劳之父克罗克当年发现职能部门的经理整天呆在办公室,存在着人浮于事的官僚主义,习惯躺在舒服的椅子靠背上指手画脚,把许多宝贵的时间耗费在抽烟和闲聊上。克罗克下了一个怪命令:把所有经历的椅子靠背都锯掉。这后来被管理学者总结为“活计划——走动式管理”:常到各公司、各部门、各市场走走、看看、听听、问问。

企业领导和销售人员的经常沟通是非常必要的,领导跑市场使老总和一线销售人员从单向“沟通”变成了双向沟通,上下互动,信息渠道更加畅通。通过和最底层销售代表的沟通,企业领导就容易与销售人员进行沟通,因为了解了他们之所想,就会急他们之所急,就会与他们有共同语言。老总既了解了销售人员的思想动态,鼓舞了士气,又能了解到很多真实的市场信息,更能够通过“放大效应”树立企业家“平易近人,求真务实”的管理想象。企业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优秀的销售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企业老总经常到市场去走访,有利于发现和提拔优秀的销售人才,培养和储备有发展潜力的人才,这对企业人力战略也是一个有力的保障。

跑市场的中医之道

既然领导跑市场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有的领导可能也想抽空去跑跑市场,但或许他会问,市场到底该怎么跑呢?

笔者认为,领导跑市场要掌握四多原则:一要多看,看自己及竞品的市场铺货率、占有率怎样,有没有上升或下降的趋势,看终端陈列和宣传到不到位,人员到不到位以及政策到不到位等;二要多听,听销售人员、经销商、消费者对公司产品、服务、品牌、价格、广告、促销和各种销售政策的意见和建议;三要多问,问销售人员、经销商所掌握的竞争对手的最新动态,问销售人员在想什么,对公司对于销售奖励政策有没有意见,问经销商、消费者对于公司产品、服务有何意见和建议;四要多想,想市场终端的表现有没有完整体现公司的战略意图,公司与销售人员、经销商、消费者的沟通是否充足、及时和有效,如何提高销售人员和经销商的积极性、消费者的满意度,有什么新发现、新感觉、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提高销量等。对领导跑市场,笔者有一个重要心得——领先客户调查法,因为领导跑市场调查面有限,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客户、典型、重点对象进行访谈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到更多、更深、更精辟、更有价值的市场信息。企业领导在市场上多看、多听、多问、多想可以得到大量市场第一手资料和切身的感受,在对间接的市场信息(如报表、汇报、商业情报等)进行甄别、分类、筛选、组合、提炼时,才能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找到真正最有价值的市场信息,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先人一招,胜人一筹。

宗庆后如何跑市场

娃哈哈老总宗庆后跑市场,几乎成了营销界的佳话。宗庆后是个大忙人,上百亿资产的企业里他事必躬亲,要管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常有忙不过来的时候,但有一件事他是长期坚持的,那就是亲自跑市场,十几年如一日——一年中他有200多天在市场一线跑。娃哈哈能以超常的速度发展成为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在世界饮料界也占有一席之地,他总结成功时说是在市场上跑出来的,他对市场的准确把握和良好感觉无不来源于跑市场。他认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就是市场营销和产品研发,只有牢牢抓住市场这个龙头,重视产品研发,才能保证企业快速发展。

宗庆后经常对媒体说他是靠感觉做市场的,他一般不相信所谓的规范市场调研,对于有些公司花很多钱请国际、国内知名的营销管理咨询公司做市场调研,动辄就是厚厚一大本的做法很不以为然,他觉得没有多少实际价值,他说市场的情况他下去转一圈回来就有感觉了。其实是他在市场上跑的过程中,能获取很多第一手的市场信息,比如新产品口感好不好,包装好不好,广告效果怎么样,竞争对手在做什么活动,经销商对公司政策的意见等多方面有效信息,他再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进行市场决策。20世纪80年代末,在中国碳酸饮料市场出现了“水淹七军”(8家主要碳酸饮料企业除健力宝之外,其余7家都被“两乐”兼并,几乎是全军覆没)事件。一直到1998年以前,再也没有人敢去尝试生产中国人的可乐,虽然也有不少企业依然做着“复兴民族可乐”之梦,但对前景顾虑重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乐百氏花重金请麦肯锡做了一个大规模的市场调查,得出的结论就是“两乐太强大,生产民族可乐已没有空间和可能”。在这种背景下,宗庆后经常跑市场,潜心研究两乐在分销渠道上的空白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特点。多次的市场调研之后,他总是难以下定决心,还是一位重点经销商(领先客户)的建议让宗庆后下了最后的决心,并找到了正确的市场切入策略:“农村包围城市”、“中国人自己的可乐”。结果,1998年6月,非常可乐一炮打红,而且一路高歌猛进,直到现在和两乐分庭抗争,三分天下。

在娃哈哈里,每个销售人员每隔3天就会读到一篇《销售报道》,这份通报就是宗庆后亲自写出来的。在通报里,不仅有全国各个市场的销售状况评比和分析,还有对于各个时期市场形式的分析和判断;不仅有娃哈哈各系列产品的销售思路、方法、政策,还有公关广告活动、促销活动、品牌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一个娃哈哈营销教案式全书,娃哈哈营销“羊皮卷”。这么密集、系列的销售指导文件,即使说宗庆后是个营销感觉派,但如果他没有用大量的时间跑市场,仅凭“闭门造车”的主观想象是决然写不出来的。

宗庆后跑市场的过程是他理性和直觉相结合的过程。他对一个销售政策还没有眉目的时候,就会到市场上去找感觉,等到他销售政策制定出来后,他又会到市场上去验证,看看又什么需要调整、补充的。勤跑市场使他的思路越来越清晰,结论越来越准确。宗庆后良好的市场直觉,跟着市场的感觉走,正是他长期坚持跑市场磨炼出来的,娃哈哈的成功与宗庆后长期坚持亲自跑市场是分不开的。

以上文章均发表于《销售与市场》2005年第四期(中旬刊)

谈走动式教学管理 篇3

1走动式管理的本质

“走动式管理”(MBWA:Management by wanderingaround)是组织实施的一种加强机构主管、员工与顾客三方沟通的管理体系,其本质是追求一种和谐的沟通氛围。著名管理学大师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在1983年出版的《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及其20年后出版的《追求卓越的激情》(A Passion for Excellence)中,均厚重地阐发了走动式管理的本质。汤姆,彼得斯说:“头号的管理效率问题实际上很简单,那就是,管理人已经和自己的员工以及自己的客户失去了联系。我所说的保持接触和联系,不是指通过计算机打印文件或者没完没了的会议所进行的接触和联系,而是指真诚的和发自内心的交流和沟通。”

2走动式教学管理的本质

常规、单调、机械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产生厌倦情绪,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首先是喜欢上了他们的老师,然后才喜欢上了他们所教的课程。在师生之间架起一道心灵沟通、情感融汇的桥梁,尤为必要。

走动式教学管理的本质在于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真诚的和发自内心的交流和沟通,及时地了解教与学的真实情况、发现问题所在,以便及时地解决问题;同时通过交流沟通,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励,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学相长。

二、走动式教学管理的方式

1课堂上的走动式教学管理

课堂上的走动式教学管理主要包括两部分,即课堂上的“问答”和课堂上的“目光接触”。

(1)课堂上的“问答”

课堂上的“问答”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二是学生提问,教师回答。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可以使教师比较清楚、直接、客观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或学习进展,学生回答也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复习及预习的重要性,并努力做好准备。这其中应注意的地方是教师的提问应尽可能涵盖所有的学生,问题的难易程度也要适当把握,不可只固定地提问几个学生,也不可只提问让学生感到自信心不足或十分紧张的问题。

“学生问,教师回答”,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并充分调动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通过对学生问题回答过程中的思考也会发现一些自身备课的不足之处,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也会更深一层。

(2)课堂上的“目光接触”

“目光接触(eye contact)”在西方的课堂教学中一直詖十分重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和善地对每位学生在适当的时间间隙内进行目光接触的话,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目光接触是一种善意的交流,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鼓励,无疑会增加学生对老师的好感,并做出善意的回报。

2课堂外的走动式教学管理

课堂外的走动式教学管理是教师在课堂外通过与学生的接触、交流,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认知、理解,进而促进课堂教学的管理活动。

课堂外的走动式教学管理,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家访”和“闲聊”。

(1)家访

家访(home visit)可以显著地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了解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二是了解家庭主要成员对待生活、知识的态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家庭主要成员(如学生父母、兄长等对其成长影响比较大的成员)对生活、知识的认识和态度,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家访可以直接、真实地了解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

(2)闲聊

“闲聊”不是“乱侃”,而是课堂之外在一种较为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与学生进行随意式的聊天、沟通。“闲聊”的内容可以是课本上的东西,也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课本之外的东西。通过闲聊,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更加丰富化、立体化。学生也会增强对教师的好感和信任,进而喜欢教师的课程。

三、走动式教学管理中应注意的环节

走动式教学管理中,有两个环节尤为重要,它们直接影响了走动式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果。这两个环节是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一是要求教师的“朋友”角色定位,二是要求教师的“老师”角色定位,而且这两种角色定位不可分离。

1“朋友”角色定位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拥有独立人格、会思考、有思想的独立个体,他们不是教师的产品。对待学生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思想、尊重他们的灵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真诚交流沟通的前提和平台。

每个合格的教师均应该做到这一点。

2“老师”的角色定位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所在,学生虽然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但限于其知识、阅历的有限,他们的思维、行动不一定行驶在最科学、健康、正确的道路上,作为教师负有引导学生改进的义务。

注意这种“引导”不是“命令”,真正的“引导”应该是“苏格拉底Socrates;”式的通过问答的形式使对方发现、改进、纠正乃至放弃原来的观念并帮助他们产生新思想。通过问答,学生可以自己思考、反省并进而发现可以改进的地方,走上更加健康的道路。这种改进不是强迫性的,是学生自己发现并努力实现的,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排斥,并且会长久地坚持。

像对待朋友一样尊重学生,倾听他们的内心、他们的激情和困惑;同时通过问答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引领学生健康地成长。

四、走动式教学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走动式教学管理的意义和作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通过与学生之间真诚的交流沟通,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困难等方面的真实情况,从而避免“戴有色眼镜”看问题或者“先入为主”带来的教学弊病;通过学生的反馈,教师也可以发现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及时改进。二是走动式的交流沟通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是一种十分积极健康的情感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情绪会大为改观,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成长上得到安慰和鼓励,或者从学生身上吸取营养和力量,教与学效果的提高不言而喻。

五、走动式教学管理的局限和展望

当今,走动式教学管理最大的局限性在于教师资源的匮乏,较低的师生数量比使得教师往往分身乏术。 走动式教学管理要求教师要投入相当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现在的教学环境是教师在剔除备课、讲课、批改作业的时间外,几乎已经没有自己的时间,更难以抽出时间对学生进行“家访”和“闲聊”。较为可行的办法就是教师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通过“问答”和“目光接触”的形式与学生进行适度的沟通交流。

随着国家师范免费教育政策的实行,相信会有更多的优秀人才投入到祖国的教育事业,走动式教学管理这一人性化的素质教育方式也会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

“走动式”管理模式的推广与应用 篇4

关键词:安全信息,“走动式”,管理模式,推广与应用

0 引言

大平煤矿是全国防突技术集成矿井之一, 由于地质条件, 井下生产点多、线长、面广, 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灾害齐全, 特别是随着矿井安全周期的延长和开采深度的延伸, 各类灾害影响进一步加大。为保障矿井的安全发展, 探索和开发有效的隐患排查跟踪治理方法成为矿井面临的迫切和重大的课题, 作为一种有效的隐患排查跟踪治理方法, “走动式”管理模式的特点是“管理在现场、现场靠走动、走动保安全”, 该方法在大平煤矿的成功应用, 为事故有效预防发挥了重要作用。

1 “走动式”管理模式

“走动式”管理模式是指每月初按照重点监控等级排出Ⅰ、Ⅱ、Ⅲ类巡查路线, 下发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走动式巡查计划,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入井必须到安全信心中心领取“走动式”巡查手册和巡查路线卡, 定点、定线、定人员对作业现场有针对性地查“三违”、查隐患、查设备质量、查工程质量、查措施落实、查文明生产、查“双述一化”执行情况、职工应知应会等, 把存在问题、整改期限填写在走动式巡查手册上, 由现场负责人签字确认, 升井后将问题报安全信息中心进行信息分类、采集确认, 纳入闭环管理系统, 跟踪控制落实, 直至整改销号。

2 “走动式”管理模式的运作

2. 1 信息采集

只有全面、准确地掌握了安全信息, 才能进行正确的决策, 及时地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 保障安全生产。安全信息采集渠道越广泛、越全面, 安全隐患暴露给管理者就越充分, 发生事故的概率就越小。在采集信息的过程中, 依靠各种不同的工作岗位, 争取全面掌握安全相关信息。

根据煤矿安全信息来源不同, 一般有: (1) “三项评价”。 (2) 矿各部门日常检查。 (3) 专职安检人员日常检查。 (4) 上级安全检查。 (5) 调度及自动化监测信息。 (6) 其他渠道信息, 包括工人群众监督 ( 群监员) 等等。

2. 2 走动巡查路线确认

根据安全信息的性质不同, 将走动式巡查路线为三类: 第一类为自动、动态信息, 比如瓦斯监控、人员定位系统等, 该类信息具有动态、可掌握、远程可视的特点; 第二类为预测预报和安全预评价信息, 安全管理人员可根据各采掘作业地点已揭露的信息, 并结合地质、瓦斯地质、水文地质的预测预报、钻探、物探的成果分析, 可实现相应的预测预报功能, 该类信息具有超前性、井下现场不易发现性和可预防性等特点; 第三类为安全检查相关信息, 该类信息包括区队自查、矿级检查和上级检查等, 具有直观、可视的特点。

2. 3 走动模式

走动式管理以人的因素为起点, 现场走动是必备条件。在现场走动过程中, 包括了人员领取信息、走动检查、签字确认、上报安全信息中心筛选分级处理、监督落实、到处理结案、走动确认等全过程。

2. 4 安全信息处理

安全信息中心值班员将采集的信息分级, 及时输入到计算机, 建立安全隐患管理台账 ( 注明检查人员姓名、检查时间等) 。

安全隐患分为A、B、C、D、E五级, A级为需要集团公司领导协调解决的问题; B级为需要集团公司业务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 C级为需要矿领导协调解决的问题; D级为需要矿各业务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 E级为区队可以直接解决的问题。

A、B、C级隐患由信息员及时汇报给矿调度中心、安全质量监察科。A、B级隐患由矿区集团公司写报告, 由集团公司协调解决; C级隐患由矿领导协调后, 由安全质量监察科给相关部门下达指令, 限期整改, 并跟踪落实; D级隐患由安全质量监察科直接给相关部门下达指令, 限期整改, 并跟踪落实; E级隐患由信息员及时通知相关区队进行处理, 安排现场安检员监督落实。

3 运行效果

走动式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在大平矿应用以来, 能够及时、准确地将主要干部及科室走动式管理人员的动态情况反映到地面计算机系统, 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干部下井走动是否符合要求、行走路线是否符合规定、隐患发现、隐患处理等情况, 便于安监部门进行更加合理地制定干部走动的时间和路线, 及时掌握各区域内的隐患情况, 通过短信提醒功能, 提高了隐患发布的效率, 增加了安全隐患解决的时效性。在使用管理中, 有效杜绝了走动式管理的人为管控问题, 保证了走动式管理的效果。隐患闭环管理系统将隐患的管理细化, 加强了隐患的解决, 且能将实时信息传送至各部门, 为煤矿的安全和管理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该模式在我矿推广应用至今,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方面安全闭环管理体制通过自身机制特点, 把矿井不同系统、不同业务部门和不同岗位的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处理安全信息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提升了矿井各系统、各业务部门、各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 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提高了人的执行力; 另一方面, 闭环管理通过自身全面、完善的体制, 使各类安全隐患得到及时处理。

4 结语

“走动式管理”学习心得— 篇5

—苏翠华

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企业,要想有长足的发展,最宝贵的莫过于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不断地学习和创新,吸收和借鉴适合自身发展的更多更好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学校的发展方向是力求学校上规模、员工水平、学生上素质。昨天下午,招办的李主任针对“走动式管理”的专题,给我们进行了详尽生动的培训。短短两节课的时间,使我们对工作状态下的自我管理和素质提升方面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首先,“走动式管理”是一种倍受推崇的管理模式,它可以加强我们与管理对象之间的沟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环节,使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准确性更强的一手资料,从而使我们可以及时做出相关决策,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这一点也是被很多行业里的龙头单位用显著地发展和壮大充分证明了的事实。期间,连校长所讲的0.7的6次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学校的管理模式基本以学生—组长—班长—班主任—处长—校长的状态呈现,由于此信息链对象较多和其他方面的因素的各种影响,最终得到的信息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从而直接会最终决策的准确性。所以我们把“走动式管理”的管理模式引用到我们学校的工作中来,是有很大的必要性的。不管是领导决策层还是一线工作的老师们,都可以走动起来,主动深入到我们工作的第一线,认真地去了解最真实最准确的信息,以更好的开展并适时 调整我们的工作。如是,我们每一个层面的工作都一定会有大幅度的发展和提升。

其次,李主任所讲的关于“走动式管理”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各方面都会有发展和提高,这就需要我们有打破原有某种意识和习惯的勇气,坚定的接受新的思想并努力付之一行动。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杜绝主观臆想的现象,要学会合理地与我们的管理对象的自主空间结合,不能打乱对方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并要注意,我们所谓的“走动式管理”并不是一种走走看看蜻蜓点水的工作,更不是国事访问流于形式,而是要放低姿态、发自内心的走到一线,以服务者的身份,与我们的走访对象展开真诚全面的沟通,从情感上赢得走访对象的认同和跟随。这样我们才可以收集到最真实的一手信息,顺利开展我们的工作。“走动式管理”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模式,但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会有什么真正地意义。所以,认可了这种工作模式,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我们的各项工作。再次,明确了“走动式管理的”现实意义,积极主动地行动落实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主要内容。周密全面的行动计划,是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对于贯彻落实“走动式管理”这一主题活动,针对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为自己制订了以下工作计划:

一、首先明确自己的走访对象和目的 作为一线授课教师,我们的直接管理对象是学生,也我们第一要关注走访的对象,这其中包括不同层次和不同职务的学生。课下的走访了解是为了了解学生们课堂之外的一些情况,包括对老师教学态度、授课方式等方面的建议,以便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好授课方式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除了走访学生之外,我们还应该多和班主任教官进行沟通对话,对学生的家庭状况、兴趣爱好、心理动向等做一下了解,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再者,作为技能性学校,向用工单位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是我们教学工作的最终目的。所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明确我们教学的方向和重点,也是我们工作的一个方面。

二、“走动式管理”的具体方案

作为一线授课教师,在完成每天基本的备课授课任务之后,利用每周二、四下午第二节课的时间(如有特殊情况另行安排时间),到任教班级里做辅导工作,在不打扰同学们学习的前提下,和之前锁定的目标学生进行朋友式的交流,多倾听,以服务者的身份出现在同学们中间,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和对自己的建议。还有就是课下时间和学生们一起玩玩游戏,谈谈心,以知心姐姐的形象走进学生们的心里。每周一、三下午第二节课,和班主任教官沟通学生们的生活、心理动向等情况,及时反映上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商讨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关于和企业的沟通,采用查看网上相关单位招聘人员要求和与就业办沟通等方式进行,阶段性了解用工单位的用人需求。最后,对于“走动式管理”的工作模式,重要的不是理论的搜集和整理,更重要的是悟透其内涵及其积极的现实意义之后的有序行动。而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一切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有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努力调整心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如果可以恰到好处的坚持落实“走动式管理”的工作模式,相信不仅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对自身的业务和素质提升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推动作用。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一直坚持归零心态,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营养,并最大程度的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不忽略每一个提升自己的细节。

会走动的植物 篇6

那时,全世界粮食短缺,人口爆炸,科学家在努力寻找制造食品的新方法。有一天,一个名叫昂托的男子走进某跨国鱼油公司的办事处,把放在试管里的油展示给办事处的工作人员看,并说生产这种油非常便宜。公司为了得到油和种子不得不答应他的条件:给他一大笔钱,外加一架喷气式飞机。

昂托来到G国农场,高价收买了一位农场工人,盗得一盒三叶草种子,交货地点是在农场附近的开阔地上。那天夜里,昂托顺利地驾机降落,得到种子后立即起飞。几分钟后,两架战斗机紧逼着他的飞机,掠空而过。

昂托的飞机被击落了,千百万颗三叶草的种子通过大气层飘浮着分散开来,落在地上开始生长。

当我还是个小孩儿的时候,在我们这座城市里就生长着一种奇怪的植物,报纸上对这种植物所作的描述是“这是些会自行移动的植物!”

因为这种植物有用来当腿使唤的三条分叉的根,因此人们给它取了一个比较短而且容易记的名字——“三叶草”。

三叶草以昆虫为食,它的茎端杯状物上面有一种黏性分泌液,能将被粘上的昆虫慢慢溶化成液体进而被消化吸收到茎叶中去。在它的杯状物底部,有一根带有毒性的刺棒,它能舒展开,颇具弹性,足足可伸展到三米左右的范围。一株成熟的三叶草袭击并杀死一个人或毒死一只动物以后,它会守在被害者的尸体旁,直到尸体因毒液发作而腐烂掉。然后,三叶草那根具有弹性伸缩功能的刺棒便会把腐烂的尸体撕成碎片,并一片片吸进它那杯状物中进行消化。

三叶草仿佛知道,进行刺击的最好部位是人或动物的头部。并且,它们似乎是用发出的响声向另一株三叶草传递秘密信息的。我是全英国第一批被会“走”动的植物刺伤的人,幸运的是,我们花园里的那一株三叶草还没有长大,否则,那一击会要了我的命。

一位研究三叶草的专家沃尔特曾颇为自信地说:“我敢打赌,如果一株三叶草面对一个盲人,那么,三叶草就将取得胜利。如果它们能够思考的话,那么我们唯一能够胜过它们的,就是我们的视觉。”

思维互联网

文中的三叶草法力无边,不但能行走,甚至还能杀人,搞得人心惶惶。

不过,我们只要认识三叶草的形状,遇上它,我们绕道而行,避免被三叶草袭击,这样问题就基本解决了,它不会跑得比人还快。但是,躲避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亲爱的小朋友,你能想出一个好办法制服三叶草,使它变成有利于人类的植物吗?

走动管理 篇7

全球经济高速发展、企业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 企业必须不断调整变革甚至创新组织结构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 而走动式管理作为组织创新的一大特色, 日益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同时, 走动式管理能有效促进组织结构的创新, 进而促使企业有效地组织内部员工、充分发挥员工能动性和创造力。走动式管理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并且保持良性的发展状态, 能使组织成员间自由的沟通, 消除上下级之间的隔阂, 它是组织结构创新的关键环节, 有效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因此, 对走动式管理进行有效的规划是其实现组织结构创新的关键因素。

二、组织采用走动式管理的原因

(一) 走动式管理的内涵

1983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大师汤姆.彼德斯在《追求卓越》一书中就提出了“走动管理法”这个观点, 这种方法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接触”“关注”两个要点上, 具体表现在走出办公室, 深入第一线, 深入现场, 与群众、顾客、供应商职工保持亲密联系和接触, 给予鼓励和关注。

“走动式管理”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 不应当整天“泡”在办公室里坐而论道, 听汇报、要材料、下指示, 忙接待应酬、迎来送往, 而要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深人一线, 调查研究, 解决问题, 指导工作上。

(二) 组织结构特点

企业组织结构是在特定的目标之下, 对实现该组织目标所必需的活动加以分工和协调而呈现出来的某种格局或形式, 企业组织结构规定着企业的基本运行机制, 是企业惯例在组织方面的体现形式和传递形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 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普遍应用, 环境变化更加剧烈, 信息和知识成为企业的关键资源, 企业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企业的组织结构将朝着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的方向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有必要对组织结构进行创新, 利用走动式管理带来的组织文化改变, 进而实现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创新。

三、走动式管理在组织结构创新中的运用

(一) 走动式管理模型

这个模型可以说是自适应组织的管理, 基本自适应性变量是客户、创新、员工、领导。如果说关注客户、持续创新和员工激励是三个最重要层面的话, 那么领导则是通过走动式管理把这三个层面串在了一起, 从而使他们产生巨大的整体效能。

(二) 走动式管理的具体运用

1、领导深入到基层乃至生产第一线, 到职工群众当中走走、看看、问问, 在走动中认识员工, 了解员工, 贴近员工, 体察民意, 掌握真情, 无形之中缩短了与员工的距离, 增强了员工的感情。员工觉得领导和蔼可亲, 重视他们, 工作自然就十分卖力。

2、领导在走动中能快速、全面地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的最新信息, 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领导在走动中不仅能总结经验, 同时也能发现问题, 减少办事环节, 提高工作效率。对于直接管辖的干部, 经常到他们工作的现场去, 看一看他们干得如何、怎样干的, 无疑更能真实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品格, 工作能力, 甚至于性格的各个方面, 这对正确使用干部将大有好外。

3、“走动式管理”把写在纸上讲在嘴上的德治、法治, 通过领导身先士卒, 民主管理, 变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容易和员工打成一片, 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这样的企业自然就会蒸蒸日上。

(三) 走动式管理的作用

1、走动式管理能鼓舞士气, 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强调了上下级之间的权力等级关系, 而通过走动式管理 (MBWA) , 整个组织的氛围会比较轻松。

2、走动式管理能从职工群众那里吸取营养和力量, 上级不再只依赖职权来命令下级, 下级会更好的向上级提供可靠的信息。

3、走动式管理能传播领导的思想和企业的价值观, 正式的传统的沟通渠道有时不如非正式的随和的渠道效果好。事实证明, 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企业经营与经济效益的好坏越来越明显。管理出生产力, 管理出效益, 管理出精神, 已成为近几年来人们从自身实践中体验出来的真知灼见。

四、总结

走动式管理是一门艺术。如果企业的管理者在第一时间深入生产经营第一线, 把问题解决于事发之前, 措施施行于现场之中, 感情沟通于干群之间, 那么, 我们的组织结构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及时调整更新, 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创新, 提高企业的效率。

参考文献

[1]、Pace, Ann.Leaving the corner office[J].T+D, Aug2008, Vol.62Issue8, p16-16, 1p, 1color.

[2]、畅学华‘.全方位走动式管理’的效益[J].化工管理, 1996, (08) .

[3]、王洪杰.实施“干部走动式管理, 工人不间断巡检”成效大[J].中国石油企业, 2004, (11) .

[4]、陈家邦.“走动式管理”的启示[J].政工研究动态, 2002, (12) .

[5]、李振中, 王跃飞.浅谈走动式管理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 (园林工程) , 2006, (11) .

[6]、车驾明, 房晓莉.“走动式”管理[J].企业天地, 2001, (01) .

[7]、季心田.现代化的企业仍然需要“走动式”管理[J].中国邮政, 2003, (04) .

走动管理 篇8

“走动式管理”的理论论据

“走动式管理”的定义走动式管理 (Management by Wandering Around, MBWA) 是指高层主管经常抽时间前往各个办公室走动, 以获得更丰富、更直接的员工工作问题, 并及时了解所属员工工作困境的一种策略。“走动式管理”的概念起源于美国管理学者彼得思 (T J Peters) 和瓦特门 (R H Jr.Waterman) 在1982年出版的《追求卓越》 (In Search of Excellence) 一书。该书提到, 在表现卓越的知名企业中, 高层主管不是成天待在豪华的办公室中等候部属的报告, 而是在日理万机之余仍能经常到各个单位或部门走动。高层主管应该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时间走出办公室, 实际了解员工的工作状况, 并给他们加油打气。

“走动式管理”的内涵 (1) 搜集最直接的讯息。“走动式管理”不是到各个部门走走而已, 而是要搜集最直接的讯息, 以弥补正式沟通渠道的不足。正式的沟通渠道通过行政体系逐级上传或下达, 容易产生过滤作用以及缺乏完整讯息的缺点;另外, 通过正式沟通渠道搜集到的讯息往往缺乏实际情境的辅助, 不易让主管做出正确的判断, 会因此失去解决问题的先机。“走动式管理”就是要上层主管勤于搜集最新讯息, 并配合情境做出最佳判断, 以及早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 “走动者”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在走动过程中, “走动者”必须能敏锐观察到工作的情境与人员及其所透露出的讯息;同时也通过询问、回答、肢体语言等对讯息做出及时回应。“走动者”的态度也很重要, 如果让员工或同仁有被视察的感觉, 就很难获得想要获得的讯息;如果来去匆匆, 也难达成预期效果。同时, “走动者”也不必期望每次都能获得新的讯息, 只要有机会获得最新讯息, 就能防患于未然, 不必等到事发之后再焦头烂额地处理。

实施“走动式管理”, 必须坚持做到“四注重”

要在学校真正有效地实施“走动式管理”, 必须坚持注重倾听、注重沟通、注重服务、注重引导等四个方面。

注重倾听倾听是实施“走动式管理”的第一要务。教学管理者认真地倾听, 让教师觉得受到了尊重, 关注与平等是教师与你真诚交流的前提。

注重沟通在教学管理中始终要以诚为本, 用心沟通。只有你的真诚感动了教职工, 他们才会与你敞开心扉沟通, 你才能在走动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信息, 发现真实的问题。

注重服务教学管理者应真心实意地为教师提供一切必要的服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 能够帮助教师解决的事要立即为教职工解决;不能解决的, 要对教职工做好解释工作, 让教职工了解政策、认识政策。

注重引导变指责为指导。在走动过程中, 发现问题是必然的, 对发现有问题的教师不能一味责怪、批评, 这样只会引起教师的反感。处理问题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 平心静气地帮助教师查原因、找症结, 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只有这样, 教师才会接受你、感激你, 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功补过, 并有所作为。

教学管理者实施“走动式管理”的具体做法

深入课堂与教师一起教通过深入课堂教学, 让自己能够及时了解教情、分析教情;通过自己以身示范的行为改变教师的习惯, 从而改善教风。例如, 笔者在深入课堂教学时, 发现很多教师都是上课铃声响了才出休息室, 到教室上课时已经过去了三五分钟。发现这个问题后, 笔者没有责备教师, 而是自己每次都是铃声落就进教室。通过笔者自己的行为为教师做出示范, 开始时有一部分教师跟随行动, 后来绝大部分教师一起行动。示范作用比语言要求更容易让人理解与接受。

深入课堂与学生一起学通过深入课堂听课, 了解影响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制约课堂教学效果的原因;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只有全面、准确地掌握教情学情, 才能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以及教学质量监控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

直接进入教师休息室办公通过与教师“零距离”接触, 加强交流和监督。检查教学活动秩序, 及时处理偶发事件。走动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存在的问题, 并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

“走动式管理”的优势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应用“走动式管理”具有以下四点优势:

“走动式管理”是一种情感管理当你深入到教师中走走、看看、听听、问问, 在走动中与教师谈心、沟通, 了解教师需求, 关心教师疾苦, 无形中缩短了管理者与教师的距离, 增进了与教师的感情。教师觉得你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你的工作思路就能被教师自然地接受, 整体教学工作就能向前向好推进。

“走动式管理”是一种现场管理“走动式管理”强调的是在走动中改进工作作风, 避免高高在上的错误判断。在走动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 可减少办事环节, 提高工作效率, 使我们在制定政策和管理制度时更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

“走动式管理”是一种互动管理“走动式管理”创立了上下联系、内外结合的互动管理机制, 能在走动中拓展管理时空, 使管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真正做到了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管, 促使所有的教学管理干部尽职尽责。

“走动式管理”是一种细节管理作为教学管理者, 对细节一定要比他人观察得更细致、更周密, 在细节操作上成为员工的榜样, 并形成一种威慑力, 使每个员工都牢牢记住并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

推广“走动式管理”的思考

在实施“走动式管理”的过程中, 笔者不断摸索和思考, 认为要推进“走动式管理”在更大范围实施, 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制定相应的措施。

确定“走动式管理”人员范围在学校参与“走动式管理”的人员可设定为学校领导、中层教学管理人员、一般管理人员。这样, 可以分层次、分梯队地与教职工进行多方面、多形式、多层次的沟通, 有利于学校管理政策的落实。

确定“走动式管理”区域学校领导的走动范围应该是整个学校, 主要是深入教室和工作现场, 与教职工交谈, 查看教学设备和设施, 对职工思想动态进行了解, 帮助各部门进行横向沟通, 指导中层管理人员工作。中层教学管理人员的走动范围应该是本单位, 主要是要深入课堂进行教学和听课;深入教职工活动场所与教职工一起活动, 在与教职工共同工作和活动中做好学校制度的落实和解释工作, 指导一般教学管理人员做好教学服务工作。一般管理人员走动的范围就是本人的工作范围, 主要是下达工作任务和督促有关人员完成工作。

确定“走动式管理”的具体内容“走动式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走动者”在“走动式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 应填写在相应的隐患登记本上, 并注明发现问题人姓名。如有安全隐患, 就应登记在安全手册上, 同时要求相关的责任单位负责人签字。“走动者”应对“走动式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筛选、汇总, 以书面形式通知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要求责任单位负责人和责任人在通知单上签字, 并注明整改时间、整改措施等。

制定“走动式管理”制度要实施“走动式管理”, 就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来保证。应有人员、时间、频率、措施、记录、整改等要求。

“走动式管理”是一门艺术。如果教学管理者在第一时间深入教学第一线, 把问题解决于事发之前, 实施措施行于现场之中, 感情沟通于干群之间, 那么, 我们的教学管理理念就会不断更新, 管理效率与效果就会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杜平, 刘尚林, 班士杰.煤矿安全诚信管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9:268-271.

[2]陈知情, 夏健儒.浅谈走动式教学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 (25) :56-58.

[3]李振中, 王跃飞.浅谈走动式管理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 2006, (11) .

[4]车驾明, 房晓莉.“走动式”管理[J].企业天地, 2001, (1) .

走动管理 篇9

一、可视化走动管理的作用

(一) 可视化走动管理是企业有效解决现场问题的重要手段

“走动式管理”是一种现场管理。企业的员工作业劳动在现场, 企业的矛盾问题集中展现在现场, 不到现场抓管理, 耳不聪, 目不明, “遥控器”失灵。“走动管理”能立即处理现场所发生的基层管理者和生产者所不能解决的各种事件, 及时发现困难和问题, 立即协调或处理, 以确保工作质量。同时, 管理干部或专职人员在车间、班组走动中, 还能够快速、全面地掌握生产的最新信息,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及时总结基层单位生产中的经验, 及时发现生产部门工作中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 从而做到推广经验及时, 纠正问题彻底。

(二) 可视化走动管理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支撑

走动式管理是精细管理成功见效的关键要素和最重要的支持保证, 通过对工作现场的每个岗位、每个人、每个地点、每件事进行严密闭合的控制调节, 可以提高精细管理的目标。

(三) 可视化走动管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专家介绍, 正式的沟通渠道透过行政体系逐级上传或下达, 容易生成过滤作用, 存在缺乏完整信息的缺点。另外, 透过正式沟通渠道搜集到的信息, 缺乏实际情境的辅助, 不易让主管做出正确的判断。走动管理不是到各个岗位走走而已, 而是要搜集最直接的信息, 以弥补正式沟通渠道的不足, 并配合情境做出最佳的判断, 及早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下面的问题能及时、正确地解决, 是让企业保持健康充满活力的重要保障。

二、可视化走动管理在企业生产中创新与实践的主要作法

“可视化走动管理”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走出办公室, 走过的地方要实现“可视化”, 通过现场记录能清楚地知道领导干部走动的时间和发现、处理的问题。邯钢将推行“可视化走动管理”作为落实精细化管理的途径和载体, 以走动抓整改, 以走动促转变, 带动干部队伍作风、现场环境面貌、生产经营业绩全面提升。“走动管理”走近了干群关系, 走出了工作效率。

(一) 可视化走动管理的推行与实施

1. 转变管理理念, 选树典型,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讲清“为什么走”。

为让领导干部主动走出办公室, 走进生产现场, 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 推行“走动管理”之初, 邯钢着重转变领导干部的管理理念。除多次召开专题会、座谈会畅谈心声、集思广益外, 还利用各种舆论阵地, 宣传“走动”的意义, 营造“走动”的氛围, 在每周一期的《邯钢报》上连续刊发有关走动管理的成功案例。

始于心动, 终于行动。“可视化走动管理”推行初期, 采用选树典型的方式进行推广。

2. 明确“走动内容”, 立足解决问题。

邯宝炼铁厂车间主任在烧结机巡查完毕后, 现场逐项填写“干部走动管理卡”, 内容包括:走动时间、走动岗位、检查项目、发现问题、整改意见及考核结果, 同时该岗位的岗位工要签字确认。在邯钢所有的岗位上, 都放置着这种“干部可视化走动管理卡”, 在主要设备旁有TPM点检看板, 看板上也都放置了点检表, 干部要签字确认岗位点检和作业区点检两级点检的执行情况。

邯钢是一个大型钢铁企业, 工序复杂, 设备繁多, 岗位分散, 为明确怎么走, 往哪儿走, 首先要让各车间根据自身岗位实际, 制订走动路线及走动内容, 由部里统一审核确认后, 制成格式统一、专岗专用的管理卡片发放到各岗位上。走动路线覆盖全面, 走动内容具体详实, 上级检查下级, 下级监督上级, 相互推动, 避免了走动流于形式。

不仅如此, 邯钢还拓宽参与“走动管理”的人群范围, 上至公司领导、厂 (部) 长、科长、车间主任, 下至工长、班组长全部列入到“走动管理”的队伍中来。公司领导、厂 (部) 长、党委书记在走动中随机抽查任意岗位, 科长按照业务范围检查相关岗位, 车间主任、工长、班组长则分片包干按照职能分工进行日常化走动。

3. 强调“走动效果”, 提升工作效率。

走动就要走出实实在在的效果。公司在推行“走动管理”过程中, 倡导走动最终要体现在生产稳定、技术创新、环境提升和指标改善上。

炼铁部供矿车间一直是该部现场环境治理的老大难单位。车间内皮带岗位众多, 粉尘污染严重。该车间将治理现场环境作为“走动管理”的重点内容, 车间领导、工长、班组长每天深入岗位, 查找问题, 集中解决。在走动中发现并解决了多起除尘设施问题, 恢复了设备的除尘功能, 现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4. 严格“走动考核”, 打造长效机制。

既要走得有效, 又要走得长效。邯钢根据在走动中发现的新问题, 不断补充和完善走动管理执行条例和考核制度, 使其适应工作需要, 促进落实。

邯宝热轧厂6S精益管理检查小组每天深入现场岗位, 随机抽查干部走动管理情况。针对“走动管理卡”上记录的走动时间、走动内容及发现问题等项目逐一审查核对, 发现弄虚作假、漏填错填或无岗位工确认签字等情况, 一律现场拍照或录像, 并给予考核。

该厂每天的早调度会上, 第一项内容便是曝光“走动管理”的检查结果。管理卡片谁填写认真规范, 谁敷衍了事, 谁按时走动、有效解决问题, 谁违反走动管理条例, 不按要求走动, 在会场上都会挨个儿“露脸”。走动管理执行不好的领导, 要当场表态发言, 向大家讲明原因及整改办法。

同时, 该厂每月结合走动管理卡的填写情况、现场治理成效、生产经营业绩综合打分排名, 列出奖励考核明细, 汇总后在《炼铁简报》上公示, 考核结果同时与干部的绩效考评挂钩。

(二) 走动管理实施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标准和措施

1. 既实行区域分工负责, 又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建立公司领导、厂 (部) 长、科室及车间、作业长和班组长五级责任区域分工体系, 将责任区域分解到每一个人, 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 交叉抽查不留盲区的立体式责任体系。

为了每天的检查都不留死角, 各部门的领导干部进行内部包片分工, 每名干部负责一个区域。同时,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各部门行政正职要对本部门的各项工作都负责, 上级对部门内其他干部的考核, 按照一定的额度追加考核行政正职。

2. 制定走动管理标准, 规范干部走动管理的流程和具体检查内容, 使走动管理实现标准化。

3. 职能科室走动管理是走动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1) 各职能部门、科室按照职责划分, 重要工作都要纳入走动管理的范畴。

(2) 各职能部门及科室根据重点工作内容制订走动管理明细表, 一一对应地建立台账。对走动管理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不能及时解决的要制订下步处置计划, 跟踪落实, 管理实现闭环。

(三) 走动管理工作的注意事项和要点

1. 在制度设计上避免弄虚作假是重中之重。

干部必须真实地走动起来, 通过可视化, 检查者很直观地就能知道现场某区域责任干部的真实走动情况。

走动管理卡粘贴固定在现场也非常重要, 核心也是避免弄虚作假。

2. 组织的“一把手”要以身作则, 带头进行走动管理。

公司领导每周日都要深入生产现场进行检查, 督导厂区综合治理工作和现场管理工作, 公司相关部门共同参加。

“一把手”以身作则进行走动管理, 主要不是检查和整改了多少问题, 更重要的意义是“一把手”权力大、责任大、影响大。作为组织的领头雁、掌舵人, 其表率作用会在本组织内形成一种号召力和影响力, 形成一种无声的力量, 能影响和带动本组织的全体干部职工。

3. 管理要实现闭环。

不能一步到位解决的问题点, 要由公司专业部门牵头, 持续跟踪落实, 通过协调内部资源或是借用外力给予解决和改善。这些问题点往往需要一定的资源投入进行工艺革新改造才能解决。解决这些问题一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消耗, 促进企业的发展进步;二是能让基层的干部和职工切实感受到走动管理带来的益处, 进而主动地、持之以恒地进行走动管理。

走动管理中发现的问题首先由各单位自行协调解决, 受自身资源所限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统一上报到各单位负责推行走动管理的综合办公室, 由综合办公室建立台账, 并统一调动所有资源, 下发督查整改通知单, 指令相关一个科室或几个科室共同解决;仍不能解决的, 反馈给综合办公室, 再由厂 (部) 长调动更多的资源给予解决;超出单位自身能力又需要解决的问题, 向公司申请立项。对于已经反馈解决的问题, 系统创新部及各单位综合办公室现场进行回访确认后, 才算完成一个完整的管理闭环。

三、可视化走动管理的实施效果

从2012年9月开始, 实施“可视化走动管理”三年多以来, 邯钢技术指标不断进步、生产事故显著降低、现场面貌焕然一新, 取得了很大成效。

1.各单位生产稳定性显著提高, 生产和设备故障大幅降低。生产、设备管理工作走上精细化的道路, 实现了标准化作业和专业化点检定修, TPM工作也扎实推进。形成了岗位的日常点检、作业区的专业点检和维保单位的巡检相结合的点检体系, 使生产、设备事故率大大降低。2014年, 生产、设备故障率合计比2012年降低了49.77%, 初步估计, 故障率的降低使公司减少直接经济损失2300多万元。

2.基层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2012年以来, 在推行可视化走动管理期间, 各单位各级干部共通过深入现场走动发现问题9120项, 已解决9005项, 问题有效解决率达到98.7%。TPM故障停机率0.698‰ (即0.07%) , 居同行先进水平, 设备保障能力显著提高;以六源治理和自主维护为主要手段, 设备面貌和体质明显改善, 设备达标率由去年的74%提高到86.3%。2014年, 全公司油脂品消耗比2012年同期降低642.4吨, 节约费用958.7万元。水、蒸汽、煤气、氧气等能源动力介质跑冒滴漏现象大幅减少。2012年以来, 各单位共计发现六源微缺陷6320项, 已处理6109项, 发现六源问题6530项, 已处理6396项, 处理率双双超过96%。通过对污染源的标本兼治, 大大地改善了厂容厂貌和职工的工作环境。

3.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工作环境显著改善。

4.“可视化走动管理”可以作为一个基础管理平台, 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走动管理 篇10

关键词: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筑检查标准,细化,安全走动式巡查管理

安全生产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 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工作, 也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 同时也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

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为推动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建筑安全生产是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安全生产, 是建筑业长期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企业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 必须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一、管理模式建立的背景

为改变传统被动的管理状况, 首先分析了建设公司安全管理环境的不利因素。因为建设公司是建筑施工企业, 安全生产具有以下特点。

(1) 建筑产品体量大。单件产品小至空间体量几千立方米的居民楼, 大至空间体量达数千万立方米的大厦, 现场面积大, 占用空间高, 作业现场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 不便于集中式安全管理, 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要经常对各个作业地点进行巡查检查。

(2) 施工周期长。大型工程通常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才能竣工, 时间跨度大, 管理人员容易产生松懈、麻痹的心理。

(3) 作业人员流动性明显。建筑施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 作业人员流动性强, 大部分临时工、农民工进入作业队伍, 他们的素质参差不齐, 相当一部分人员缺乏自主管理意识, 遵章守纪的能动性较低, 这就需要管理人员不断的在现场监督、检查、指导。

(4) 高处作业和立体交叉作业多。目前的施工现场有90%以上是高处作业。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和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集中了大量的人力、材料和机械共同施工生产, 上下左右多层次的立体交叉作业, 造成诸多不安全因素。如果管理人员不亲自到现场, 难以对施工现场安全状况清楚掌握, 因此要求管理人员必须深入现场。

(5) 露天作业多。由于施工现场多受天气、气候影响, 安全管理环境多变, 要求管理人员根据天气、气候等自然情况, 及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6) 以往的安全管理, 是纠缠于对问题点的管理, 缺乏对管理要素的系统性管理。

(7) 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中, 尽管有各岗位管理人员的责任制, 但是没有明确管理边界, 细化程度不够, 也没有实施标准, 还缺失供执行的载体, 不能量化考核。

同时, 我们也充分认识到, 建筑施工行业面临着“规模化发展, 集约化经营, 程序化运作, 精细化管理”的发展趋势, 并且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

这就需要一种管理模式:既能对各岗位管理人员的责任明确、细化, 又统一到一个执行标准的框架之中, 对各自承担的管理要素, 进行有序、系统的管理。为保证实施效果, 要进行量化考核, 通过量化考核来评价执行程度, 并与个人的经济收入结合。

据此, 建设公司决定建立“安全走动式巡查管理”模式。

二、安全走动式巡查管理的内容

安全走动式巡查管理模式, 是以责任制的明确、细化为基础, 以国家颁发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 为标准, 以走动式巡查管理为活动特点, 对相关管理人员分担的管理要素进行逐项检查、验收, 发现问题或隐患按“定整改人员、定整改措施、定整改达到的标准、定整改完成时间”的“四定”要求整改落实, 由相关部门对走动巡查人员的执行情况进行量化考核, 考核结果与个人的经济收入结合。

(1) 开展的范围

在公司所属单位的施工现场8类管理岗位人员中全面开展。这8类管理岗位人员分别为施工单位负责人、副经理 (技术负责人、副队长) 、技术员、安管员、质检员、材料员、施工员 (助理) 、人事员。如图一。

(2) 巡查的内容

巡查的内容分为14个项目, 分别为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脚手架、基坑支护、模板工程、“三宝”、洞口防护、临边防护、施工用电、物料提升机、外用电梯、塔吊、起

重吊装、施工机具。每个大项又包含若干小项, 涵盖了人员、周转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方法 (措施) 和施工环境这五个生产要素的准入, 同时包括“三级”教育、人员过程控制、安全防护等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全部内容。如图二。

根据各岗位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内容的不同, 对其巡查内容也有所侧重。

以巡查劳动防护用品的“三宝”项目为例, 不同岗位管理人员对“三宝”管理侧重点有所区别。要求单位负责人对“三宝”进行全面管理;材料员侧重“三宝”的质量与数量是否满足要求, 并负责提供生产厂家的资质证件;人事员侧重“三宝”发放与档案建立;技术员、质检员侧重“三宝”的使用和性能试验;安管员侧重员工对“三宝”的正确佩戴与使用, 以及“三证一报告”的审验;施工员侧重“三宝”的管理和使用;等等。这样, 同一个项目, 因为各管理人员分工不同, 将从全过程、多层次、多角度、对其实行管理。如图三。

(3) 巡查方法及周期

为了便于工作开展, 由公司统一印制了8类管理岗位人员的《安全走动式巡查管理手册》, 每月人手一册。

根据管理人员各自承担的管理要素和管理内容, 确定了巡查周期, 进行走动闭合巡查。在巡查过程中, 对照手册的巡查内容有序的进行检查、验收。内容为空项的, 不划任何符号;内容符合检查标准或要求的, 划“√”;内容存在问题或隐患的, 划“?”;内容需要立即停工整改的, 划“×”之后, 立即向单位领导汇报。将查出的问题或隐患及停工的原因记录在“记事”项中。

对于存在问题或隐患, 能够立即整改的, 要监督抓紧整改、并进行验收;对不能立即整改的, 要向相应责任人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 要求其按“四定”规定整改, 并对整改结果进行验收, 做到闭环管理。手册“记事栏”中必须清楚的记录整改措施或处理结果。

按管理人员承担的管理要素不同, 确定不同的巡查周期, 按周期如实填写, 对于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等与安全工作有直接关联的人员, 采用短周期、高频率的巡查方式;对于其他人员, 要求按正常施工拍节进行巡查。

(4) 考评

1施工单位自我考评

对管理人员的个人考评。施工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考评负责人, 根据各类管理人员的手册记录与实际情况对照, 依据评分标准进行考评, 本条款分数扣完为止, 不出现负分。每月至少考评一次。多次考评时取其算术平均值, 为当月考评分数。在手册上注明考评分数, 并且被考评人、考评负责人、单位负责人必须签字确认。

未开展安全走动式巡查管理考评的管理人员, 其当月考评分数取开展安全走动式巡查管理考评的管理人员当月考评分数的平均分。

对施工单位考评。对所有管理人员的当月考评分数累加后, 取其算术平均值, 即是本单位当月的考评分数。

2公司抽查考核

对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的个人考评。采用“以施工单位自行考评为主, 每月对各类管理人员的走动巡查管理情况进行抽查考核为辅”的考核方法。各月份考评时, 公司对管理人员的抽查考核是该管理人员本月份的最终考核分数。如有多次抽查, 则取其算数平均值, 由施工单位采用汇总。

对施工单位的考评。对所有管理人员的当月考评分数累加后, 取其算术平均值, 即是本单位当月的考评分数。

对公司机关及其附属单位管理人员的考评。公司对各施工单位所有管理人员考核分数合计后, 计算算术平均值, 作为公司机关及其附属单位管理人员的考评分数。

月末前, 公司将各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审核分数、各施工单位审核分数、同类管理人员审核分数公布在公司内部网页上。

施工单位及单位管理人员各个月份考核结果累计后为全年结果, 作为年终评先时安全工作的绩效依据。

公司根据各单位考评所暴露的问题, 进行归纳、分析、整理, 然后对各单位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和服务。

(5) 考核分数与奖金挂钩办法

按项目内容构成加权分配分值, 总分为100分。

1管理人员考核分数在80分以上 (含80分) , 得满奖。

2管理人员考核分数在80~75分 (含75分) 的, 每个分值扣当月安全奖的2%。

3管理人员考核分数在75~70分 (含70分) 的, 每个分值扣当月安全奖的4%。

4管理人员考核分数在70~65分 (含65分) 的, 每个分值扣当月安全奖的6%。

5管理人员考核分数在65~60分 (含60分) 的, 每个分值扣当月安全奖的8%。

6管理人员考核分数在60分以下, 除扣罚当月全部安全奖外, 另追加罚款200元。

7各单位未进行安全走动式巡查管理的管理人员, 取其当月参加考核人员分数的平均值。

8施工单位没有自行考评本单位管理人员与本单位, 或不按时报表的, 视其为0分。公司扣罚当月该施工单位所有管理人员安全奖金, 另外再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追加罚款1000元。

9各施工单位所有管理人员考核分数合计后, 计算算术平均值, 作为公司机关及附属单位管理人员当月安全奖计发的依据。

10扣罚安全奖按累进基数制进行。分数计算时, 采用小数点后二位, 四舍五入。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有关部门在考核、检查、指导、服务过程中工作质量的监督检查。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成员有五人以上对同一个月考核的同一问题提出异议时, 可采用听证会等办法仲裁。

三、安全走动式巡查管理的实施

(1) 实施过程

首先是进行了培训。安全走动式巡查管理的实施, 就是对8类岗位管理人员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一是要管理人员理解走动式巡查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二是增强安全生产的责任感, 明确职责、权力和利益, 从而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三是培训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 适应走动式巡查的需要;四是培训他们良好协作的团队精神。形成团队力量, 相互影响、相互约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五是培训他们对走动式巡查的管理, 以便自行主动开展工作。

然后进行试运行。头1个月为试运行阶段, 主要让管理人员初步了解此管理模式的有关内容、方法、步骤、相关要求, 为正式运行做好人员的心理准备、组织保证、技术保证等基础工作, 在开展较好的单位中确定试点, 进行典型引路, 相互观摩, 为正式运行做好铺垫。

接下来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公司有关部门加大指导、监督、检查、服务力度, 认真按照走动式巡查的管理要求进行管理, 各岗位管理人员只要对巡查出的问题有整改意见并将整改意见送达到相关责任人, 就免除对其扣分, 所以各管理人员都非常积极的按照要求执行, 使隐患排查的执行力和整改的落实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 公司在内部办公平台上公示对各施工单位及管理人员的考核结果, 严格兑现奖罚, 真正做到责、权、利统一。

(2) 取得成绩

公司开展走动式巡查管理已近五年, 取得了显著成效。杜绝了重伤和死亡事故, 轻伤事故逐年下降。2009年到目前为止, 无任何事故发生, 同时隐患出现几率也明显下降。

以2008年和2009年隐患排查与整改的数据对比看, 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下降24条, 下降60%;物料提升机与外用电梯下降27条, 下降30%;施工机具下降186条, 下降73%。如果考虑到产值递增因素, 效果将更加明显。2009年较2008年获得的各项荣誉也明显增多。

通过积极实施安全走动式巡查管理, 管理人员及时掌握了施工现场第一手资料, 充分了解到现场人员的安全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 真正的做到了精细化管理和闭环管理, 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同时也得到管理人员的认可, 特别对于新上岗的管理人员, 成为他们工作的“法宝”。

(3) 积累的经验

1走动式必须有对施工现场走动次数和时段的要求;必须有现场走动时间跨度的标准要求;必须有现场走动区域范围的标准要求;必须有现场走动管理内容的标准要求, 主要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定量指标;必须有对现场走动式管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精细化考核的奖罚标准。

2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强化安全意识, 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安全走动式巡查管理”要想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 需要有企业安全文化作支撑, 同时“安全走动式巡查管理”对培植和发扬以人为本的企业安全文化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根据企业持续发展状况, 要适时的进行调整和补充, 以适应安全管理的需要。

(4) 今后工作构想

由于施工地点比较分散, 在开展安全走动式巡查时, 公司对施工单位的执行不能做到实时管控。为此, 今后将构建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 制作直观的、可视化、图形化的工作流程, 通过视频设备实时监控各施工单位安全生产, 提高管理效率, 降低管理成本, 同时对各施工单位所产生的数据能够准确、及时、自动地汇总到公司的数据库中, 为公司的安全生产提供新的技术保障。

结语

在建筑行业, 安全生产形势是严峻的,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本保证。从管理的角度来说, 必须认真落实各岗位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走动式巡查管理是用实践证明了的适合本公司发展的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 它解决传统管理方式的弊端, 它使各岗位管理人员在进行安全管理时有章可循, 循序渐进, 并且达到“责、权、利”高度统一, 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断积极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JGJ59-99、JGJ59-20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S].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实施指南》.主编.建设部建筑管理司,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主编.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5.

经理人需要多走动 篇11

不仅对我,对大多数的经理人而言,最重要的信息往往来自于简短而非正式的谈话。这种信息的传递速度往往比任何一种书面报告或是小纸条快。而信息的价值,通常也和其时效有绝对的关联。

书面报告在时效性上略逊一筹,但它们的作用在于建立数据文件经过滤并确认纷至沓来的各种信息,避免有任何漏网之鱼。且在写报告时,提案人必须对自己的问题或方案进行更严格的审视。报告用来表示一个人的自律,远胜于它在传递信息上的作用。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正式的认可之所以有用,就在于它强迫每个人在过程中必须自律。

你绝对不能只靠某一种特定的信息来源,你的信息来源彼此间应该有互补;有时候信息内容可能重复,但你也因此可以前后对照信息的正确性。

有一个极有效的收集信息的方法经常被经理人忽略——不时地在公司中走动走动。为什么要这么做?一场三十分钟的会议真正触及问题核心的时间可能只有两分钟,但如果一个经理平时经常在公司里走动,有正事和经理谈的下属就可以在经理走过时马上提出问题,而这个经理也能马上回复,这个方法的效率及效果非常明显。

那为什么大部分经理人不采用走动的方法呢?因为他们觉得没事走到下属的座位上很奇怪。在英特尔,我们克服这个问题的“秘招”是用“障眼法”——我们设计出一些“正事”让经理人必须在公司里走动,如要求公司内的经理担任“清洁周”的评审,因此他们必须走到不常去的地方。

从这样的安排中你可以看到,经理人不但收集信息,同样也是信息的来源。他必须将他的所知传递给他的下属以及影响力所及的部门。这一点极为重要,因为将目标明确地与下属沟通,加上告诉下属有效率的办事方式,正是“授权”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

走动管理 篇12

大棚卷帘机主要有2种:固定式和走动式, 固定式大棚卷帘机造价较高, 安装比较复杂, 对大棚的要求也较高, 因此目前应用较少, 而走动式大棚卷帘机, 安装简单, 使用方便, 造价也较低, 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

1 走动式大棚卷帘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1 走动式大棚卷帘机的结构

走动式大棚卷帘机由主机、支撑杆、立杆、联接活结、底座、联接板等组成, 其中主机包括主电机、变速箱, 卷杆、离合与制动系统等 (图1) 。

1.2 走动式大棚卷帘机工作原理

走动式大棚卷帘机工作时通过变速箱将主电机的高速运转减速为低速运转, 然后通过齿轮传递带动卷杆转动, 将草帘沿棚面进行卷放。

2 走动式大棚卷帘机的安装

2.1 棚体检测

在安装走动式大棚卷帘机之前, 要对温室大棚进行详细、全面的了解。无论是钢骨架结构还是钢管混竹竿结构大棚, 其安装都要注意以下2个方面:一是大棚要有足够的承载力, 足以承受卷起一条直线上的草帘与大棚卷帘机的整体重量, 以免将棚体压坏。二是查看大棚的两端高度是否一致, 如果不一致则要对其进行调整, 以免造成卷帘机的卷放不整齐。

2.2 机型选用

要根据大棚的长、宽、高度和草帘的重量, 参照大棚卷帘机使用说明书, 同时还要考虑雨、雪天气草帘因湿而增加的重量, 选用适合型号的卷帘机。这样才能保证卷帘机使用寿命长, 使安全得到保障。

2.3 机体安装

一是预先焊接各联接活动结、联接盘到管上;根据棚长确定横杆强度和长度;焊接卷轴轴齿;如需要双管立杆的, 焊接双管。二是将电机固定在主机变速箱上, 装好皮带。三是将棚上草帘从中间向两边依次放下, 下边对齐, 每条帘下铺1条无松紧的绳子。四是在棚前正中, 距棚1.5~2.0 m处挖坑埋设地桩;以活结和销轴接支撑杆, 立起、联接地桩底座。五是联接立杆与主机, 横杆铺好备联;从中间向两边联接卷杆, 将帘下绳子固定到轴齿上。六是联接倒顺开关及电源;试机, 将卷帘机卷至棚顶, 观察草帘平行度, 然后放下至地面, 在卷慢处垫些旧草帘等物, 然后卷起, 直至卷成一条直线。

3 走动式大棚卷帘机的使用

正确使用卷帘机是保证机械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卷帘机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首次使用前先往机体内注入机油3~4 kg, 以后每年要更换1次。二是由下往上卷帘时, 将开关拨至“顺”的位置, 卷帘到预定位置时, 将开关拨回“关”的位置。三是由上往下放帘时, 将开关拨至“倒”的位置, 放帘到预定位置时, 将开关拨回“关”的位置。四是如遇到停电, 可将手摇柄插孔, 人工摇动。顺时针摇动向上卷帘, 逆时针摇动则向下放帘。

4 走动式大棚卷帘机日常维护保养及常见故障排除

4.1 走动式大棚卷帘机日常维护保养

一是卷帘机在使用前和使用期间, 必须给制动离合系统上油, 保持其润滑, 以免造成早期磨损, 致使刹车失灵。二是卷帘机在使用期间应经常检查主机及各连接处螺丝是否有松动、焊接处是否出现断裂、开焊等问题。草帘走偏, 应及时自行调整。三是卷帘机在停用季节应卸下, 及时切断棚外总电源, 置于干燥处停放。四是卷帘机停用后再次使用时, 机体内机油要重新更换。五是每年对部件涂1遍防锈漆, 防止机械氧化生锈。

4.2 走动式大棚卷帘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在走动式大棚卷帘机使用过程中, 若刹车部位发热, 响声大, 或卷至棚顶时下放不动, 是由于刹车片缺油, 应在放至地面时将少许废机油上于刹车片。若卷至棚顶时下滑, 是由于刹车片松动, 应将卷帘机放下, 将带轮顺时针旋转, 然后将带轮外花帽拧紧固定。若卷起时草帘不直, 是由于草帘铺放不均匀, 应将旧草帘等软物垫于卷慢处, 直到调直。

参考文献

[1]张亚婕.如何应用与维护大棚卷帘机[J].乡村科技, 2010 (11) :27.

[2]王政显.大棚卷帘机在使用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及原因分析[J].现代农业, 2010 (10) :110.

[3]冯国民.大棚卷帘机正确安装与安全使用[J].湖南农机, 2010 (1) :29.

上一篇:武侠小说和侦探小说下一篇:县级国有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