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致和

2024-09-27

教学致和(精选4篇)

教学致和 篇1

我们对数学课堂有着“轻负高质”的向往, 轻快地前行, 没有负担, 以学定教, 以教导学,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最好的数学知识. 可是现实的状况却是:一节课四十分钟, 除去要练习的十分钟, 还余下三十分钟, 既要全班五十几个小朋友学习任务完成最大化, 又要切实地掌握技能技巧,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很多孩子, 跟着跟着就丢了, 他们已经找不到学习数学时的思维碰撞了.他们的心情是无奈焦灼的. 当我们在课外美其名约地为他们无偿补课的时候, 他们对教室外面广阔世界又该是怎么样的渴望. 当他们内心呐喊“请等一等, 我也行的”时候, 你是继续前行, 还是……舍下你前进的步伐, “停留”才是最美的教学姿态.

一、思维发展未达一定高度, 困顿时“停留”

孩子从出生开始, 他们的思维水平就会随着他们身体的成长而差异明显, 我们的教育是想让这些差异最小化.

如:一年级下册, 孩子们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后, 有这样一个活动课叫做“摆一摆, 想一想”:个位上的数字是2, 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多6, 这个数是 () .班里有三分之二的孩子是会的, 但剩下的三分之一, 他们无法理解“数字”与“数”, 在他们的眼里, 老师明明教了十位上表示几个十, 个位上表示几个一, 好不容易知道了这一知识, 怎么又说82这个数, 8比2多6呢?不是该多78吗?在这种想法下, 答案五花八门, 有的孩子完全找不到方向.如果教师一味地解释“数”与“数字”, 不停地反复解释, 最终都无法让这一部分孩子懂得, 这种情况应该是孩子的思维发展没有达到这个高度, 如果非要强求掌握, 用“事倍功半, 事倍功没”来形容是最恰当的了.这样的状态, 到不如就让这些孩子“停留”在这里吧, 让“数”与“数字”也停留在这里吧, 一段时间后, 你再讲这块知识孩子们就容易授受得多了.“三日不见, 刮目相看”, 小孩子就有这样的能力, 他们今天不懂的, 或许明天就懂了.而教师, 要有等待花开的气度, 要有“停留静候”的智慧.

二、另辟蹊径有意外之喜, 妙想时“停留”

课上学生突发奇想的时候, 真的要好好地停下来, 听听他们的见解, 也许惊喜就在不远处.

如:二年级下册学了“用除法解决问题”, 练习题的一道趣味题, 有一只蜗牛想从11米高的井里爬出来, 它白天爬3米, 晚上又滑下来1米, 请问它至少几天才能从井里爬出来?老师让孩子们同桌前后桌互相探讨, 想出解决之道.但发现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很有难度, 一段时间后, 孩子们还没有想到解决之道, 老师决定再等等, 并提醒小朋友, 可以画一画, 也可以借助学具帮助思考, 这时突然有个孩子站起来, 说他有办法很简单地解决, 结果他用学具袋里的小棒作为原型, 11根就相当于11米, 然后爬3米就拿走3根, 滑下1米, 就放回一根, 到了第五天, 手上还剩3根, 那么第五天爬完了, 所以蜗牛一共需要5天才爬完.

当这个孩子讲完, 再看其他孩子恍然大悟的表情, 真是一次意外的惊喜, 在这个曲折的学习过程中, 老师停得真的很有价值, 有些创新之举, 就在这看似无聊的等待中应运而生.

三、豁然开朗方能领悟透彻, 深思时“停留”

当孩子们认为某些知识都已经解决, 而且都已经掌握, 正在沾沾自喜的时候, 教师应该让孩子们从前进的步伐中停下来, 引导进入深层次的思考, 将知识由点拓展到面.

如:二年级上册“简单的排列组合”一课, 教师与孩子们一同解决了从三个不为0的数字中任取两个, 一共可以组成六个不同的两位数的问题后, 又与孩子们一起解决三个小朋友, 每两个握一次手, 一共需要握三次手的问题后, 老师介入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三个数字, 三个小朋友, 都是三个, 为什么前者可以组成六个两位数, 而后者只需要三次呢? 第二个问题:除了握手, 生活中还有别的什么事, 也可以这样解决的吗?

这两个问题, 一下子让孩子们进入了思索的状态, 最后孩子们想到数的排列是有先后顺序的, 而握手则没有, 所以数的排列有六种, 而握手则只有三种. 生活中除了握手以外, 拥抱、打乒乓球、挑水等都是没有先后顺序的, 都能用同一种方法解决, 而拍照片却与数的排列一样是有先后顺序的.孩子们总结出了这样的结论, 也就等于对这块知识的掌握由一个点扩展成了一整片, 由能解决一个单一的问题发展到可以解决同类型的问题. 孩子们因为老师的“导”而使学习数学的脚步放慢了, 但他们的“学”却充满了成长的气息.

佛家有言:有舍才有得, 不舍则不得;丰子恺的漫画“小桌呼朋三面坐, 留将一面与梅花”. 佛与艺术大家都懂得“取舍”之精髓, 那不妨我们也学学其中之道, 舍得放慢教学进程, 不为短暂的目标所累, “停留”在需要之处, 耐心的引导, 耐心地守候, 与孩子们一起用最好的心情收获数学学习中最美丽的风景, 让我们的数学教学, 允执两端, 求中致和.

摘要:怎样让我们的孩子学得舒服学得有效, 怎样让教者“导”得舒服, “导”有成效, 这些迫使教师不断思考自己导的策略, 导的艺术, 这些思考是对自身的一种新的挑战.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导的主体如何从“停留”开始让每个层次的孩子都获得相应的数学发展.

关键词:教学致和,停留

王致和 篇2

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酿造调味品为主的科工贸一体化、跨行业经营的集团公司。集团生产酱油、食醋、腐乳、酱、酱油粉、酱油膏、咖喱卤、清酒、料酒及其它复合调料等几大类百余种产品,拥有“王致和”、“金狮”、“龙门”、“老虎”牌四大品牌,是北京市最大的生产经营酿造调味品的专业化公司,其规模和创利税水平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现年产腐乳10亿块、酱油8.5万吨、食醋4万吨、酱1万吨、固体酱油3000吨。腐乳在北京市场占有率为90%,其它调味品在北京市场占有率为60%,并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各国。

二、字号得名缘由及创始人

王致和本为一介书生,经营豆腐。关于王致和其人传说有二:

其一:

王致和原本是安徽仙源县的举人,清康熙八年(1669年)进京赶考落第,受盘缠所困,滞留京城。幼时曾在家做过豆腐的王致和为谋生计,做起了豆腐生意——在所住的北京前门外延寿寺街羊肉胡同“安徽会馆”内,用手推的小磨,每日磨上几升豆子做成豆腐沿街销售。同时他刻苦攻读,以备下科。盛夏某日,他做出的豆腐没卖完,恐日久腐坏,便切成四方小块,配上盐、花椒等佐料,腌于一小缸中。从此,他歇伏停磨,一心攻读,竟淡忘此事。秋凉后,王致和重操旧业,猛然间想起那小缸豆腐,连忙打开,未曾想臭味扑鼻,定神一看,豆腐已变成青色。扔了实在可惜,于是他大着胆子尝了一下,不料别具风味,遂送给邻里品尝,结果品者无不称奇。王致和臭豆腐声名鹊起。

王致和屡试不中,遂尽心经营起臭豆腐来。至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他便于延寿寺街西路建作坊立招牌:“王致和南酱园”,雇师招徒,以经营臭豆腐为主,兼营酱豆腐、豆腐干及各种酱菜。不久,臭豆腐的销路扩大到东北、西北、华北各地。经多次改进,臭豆腐于清末传入宫廷御膳房,成为慈禧太后的一道日常小菜。慈禧太后不喜臭豆腐其名,便赐名“青方”,成为御膳,使王致和臭豆腐身价倍增。“王致和”门前的三块立匾加上彩绘龙头,象征“大内上用”之意;“王致和南酱园”的六个字刻为两块匾,分别由状元孙家鼐、鲁琪光题书。孙家鼐写了两幅藏头对,一曰:“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另一幅曰:“酱配龙蟠调芍药,园开鸡跖钟芙蓉”,冠顶横读为“致和酱园”。“王致和”的生意越作越兴旺,众人竞相仿制。光绪年间,在宣武门外、延寿寺街等地相继开设了王政和、王芝和、致中和等酱园。

其二:

而根据《武清县志》记载,王致和,家居潞河畔的西河务村(今天津武清区河西务镇,明、清两代为运河河务管理机构所在,故称西河务,临近北京通县),家境贫寒,以卖豆腐为生。他自幼机智聪颖,喜好读书,尤喜诗词,到中年学有小成,深受乡民称道。

一年炎夏清晨,王致和正要挑担外出卖豆腐。不料一位亲戚闯进家门,说要娶媳妇,请他去帮几天忙,随后便将王致和拉走。离家数日后回家,王致和推开屋门就闻到冲天奇臭。待他打开蒙豆腐的包布一看,雪白的豆腐生了一层绿毛。王致和自幼以勤俭为本,他不甘心地抓起一把豆腐就送到嘴里,竟然有股香味。王致和喜出望外,除去豆腐上的绿毛,又将豆腐切成小块,挑着担子便卖起“臭豆腐”来了。就这样,王致和的豆腐买卖越做越大,而且白豆腐、臭豆腐兼营,并在京南卫北渐渐出了名。臭豆腐由此也成了饭桌上的美味珍馐。

斗转星移,到了清光绪八年,经乡贤推荐,王致和应试顺天府。考题为“知味下车”。王致和灵机一动,吟诗一首,盛赞自己发明制作的臭豆腐:

明言臭豆腐,名实正相当。自古不钓誉,于今无伪装。

扑鼻生奇臭,入口发异香。素醇饶回味,黑臭蕴芬芳。

珍馐富人趣,野味穷者光。既能饫饕餮,更可佐酒浆。

餐馔若有你,宴饮亦无双,省钱得实惠,赏心乐未央。

主考官看后,大怒。说王致和玩世不恭胆敢玷污考场,应予治罪。此时,巧遇张之洞经中缓颊,他对主考官说:“知味下车”之题,考生千篇一律皆论“酒”,岂不乏味?唯王生之臭豆腐一诗别开生面,且诗意豁达,故应重新裁定为是。王致和险中遇救,得中第一百零七名举人,放任铁岭县,后升任卫辉知府。后来,王致和辞官,在北京延寿街开办一家臭豆腐铺。其大门对联为:“可与松花相媲美,敢同虾酱做竞争。横批为:臭名远扬。”

三、企业发展简况

1、创立

“王致和”品牌始创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由书生王致和创立,距今已有三百四十余年的历史。

2、新生

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后,1958年,王致和、王政和、王芝和、致中和4家私营作坊合并成立了国营田村酿造厂,位于北京西郊田村。10多年来,在国家的扶持下,它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大型腐乳楼和办公楼、宿舍楼拔地而起,厂内花木成行,整洁优美。企业的生产条件、技术设备也今非昔比,正向自动化、机械化迈进。

3、发展

2009年改制重组,更名为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专业生产腐乳等调味品系列产品。集团下属王致和食品厂、金狮酿造厂、恒天调味品公司三个生产厂、一个控股公司、一个销售公司、一个技术研发中心、三家中外合资企业、三家内资合营企业及5A智能型商务大厦。

公司占地面积60多亩,生产车间面积8000多平方米,拥有员工500余人。“王致和”产品包括腐乳、料酒、调料等多品类近百余个品种,均为百姓佐餐佳品。

企业及时洞悉市场动态,经多次研究实验推出了低盐腐乳、木糖醇腐乳、白菜辣腐乳等新型产品,迎合了消费者追求健康、营养、安全产品的需求,拥有了一批庞大、忠实消费群体,产品不仅行销全国,而且还远销美国、欧盟、韩国、日本等国家,北京市场覆盖率达95%以上。

4、企业文化

企业精神:点滴之间卓越无限

经营理念:一流企业,一流产品,一流服务,一流效益

经营宗旨:酿人间美味,造百姓口福

管理理念:规范管理、严格执行、狠抓细节

企业愿景:国际一流的都市型食品生产商、供应商、服务商

企业使命:提升民生品质、引领健康生活

企业价值观:诚信、激情、敬业

企业管理方针(按照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确定):保护环境,企业社会和谐发展;创造条件,保障职工身心健康;服务顾客,奉献安全优质食品;持续改进,发扬光大中华老字号。

王致和经营理念

5、企业结构

集团拥有:7个生产厂:王致和食品厂、金狮酿造厂、龙门醋厂等

4家合资企业:北京和田宽食品有限公司、北京龙门和田宽食品有限公司、北京虎王和田宽食品有限公司、北京宝酒造酿造有限公司

1个销售分公司

1个科研中心

1座厦大:5A智能型的长新大厦

6、企业年史

1669年(清康熙八年),王致和腐乳创建于北京。

1956年,公私合营,原“同义厚”酱园更名为“田村酱厂”。随后“四和”(即王致和、王政和、王芝和、致中和)与“田村酱厂”合并为“田村化学酿造厂”。

1972年,“田村化学酿造厂”更名为“北京市腐乳厂”。

1985年,为得到《商标法》的保护,也为了更好地拓宽市场,企业启用过去名气最大的商号“王致和”,并向国家商标局注册“王致和”(腐乳)商标。

1991年,“北京市腐乳厂”更名为“北京市王致和腐乳厂”。

1996年导入“CIS”战略,正式启用VI (即视觉识别系统),使企业形象迅速得到提升。

2000年3月,公司改制,“北京市王致和腐乳厂”更名为“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王致和食品厂”。

2009年9月,按照上级公司整体部署,“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王致和食品厂”和“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销售分公司”改制重组,设立“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隶属于北京二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企业,专业生产腐乳等调味品系列产品。

7、主要荣誉

清末状元孙家鼐为此写了两幅藏头对: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酱配龙蹯调芍药,园开鸡跖钟芙蓉。横批:致和酱园。

1983年,大块腐乳和甜辣腐乳被评为北京市和原商业部优质产品。

1986年,王致和臭豆腐被评为北京市优质产品。

1996年~2005年,金狮酱油、龙门食醋、王致和腐乳连续多次被评为北京名牌产品。

2003年和2004年,连续两届获得“守信企业”称号。

2003年金狮酱油、龙门米醋荣获我国最高产品质量奖——中国名牌产品荣誉称号。

2005年,“金狮”被评为2004~2007年度北京市著名商标。

2007年,“王致和”腐乳获为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2008年6月,“王致和腐乳酿造技艺”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四、“王致和”系列产品

1、主营产品

主要产品包括腐乳、料酒、花色酱、涮羊肉调料、香油、芝麻酱等。

2、主要品牌

“王致和”、“金狮”、“龙门”、“老虎”。

3、产品系列

“王致和”产品已形成系列化,腐乳系列共分有臭豆腐、大块豆腐、红辣豆腐、玫瑰豆腐、甜辣豆腐等五大系列产品。从色泽上可分为青、红、白3类;从风味上可分为高档精制、中档多样和普通腐乳3类;从包装上可分为小包装,坛罐装两类。

4、品鉴

经检测,100克王致和腐乳中的氨基酸含量可满足成年人一天的需要量,其钙、铁、锌含量高于一般食品,还含有维生素B1、B2,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五、“王致和”原料与制作工艺

1、原料

王致和臭豆腐和腐乳是以优质黄豆为原料,辅以精盐香辛料、红曲、面黄、酒类、糖玫瑰辣椒等。

2、制作工艺

经过泡豆、磨浆、滤浆、点卤、前发酵、腌制、后发酵等20多道工序方能完成,生产周期长,工序复杂。

其中腌制是关键,撒盐和作料的多少将直接影响臭豆腐的质量。盐多了,豆腐不臭;盐少了,豆腐则过臭。

王致和臭豆腐“臭”中有奇香,一种产生蛋白酶的霉菌,它分解了蛋白质,形成了极丰富的氨基酸,味道非常鲜美。臭味主要是蛋白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了硫化氢气体所造成的。另外,因腌制时用的是苦浆水、凉水、盐水,又形成了豆腐块呈豆青色。

(1)制坯

把优质黄豆磨成3-4波美度的豆浆,煮沸后点卤制成豆腐,然后切成长宽各为4.3cm,厚1.5cm的小块。

(2)前期发酵

将白坯放在35-40℃的室内,拌好根霉菌的酱黄面均匀地撒在白坯上,然后摊在木制屉箱内,每箱140-150块;再把屉箱摞起来保温发酵。每隔一段时间倒一次屉箱。当室温在20℃以下时,发酵20小时倒第一次,40小时后倒第二次,发酵50小时后错开屉箱;当室温在22℃以上时,发酵8小时倒第一次,16小时倒第二次,20小时倒第三次,32小时后错开屉箱。发酵时间2-3天。

(3)分块腌制

发酵的毛坯竖直,排放在腌制缸内。放一层撒一层盐,撒盐量由下而上逐渐增加,最后一层撒封盐而。每1000块白坯用盐5-6kg。腌制7天即可出。

(4)配料装坛

每500kg毛坯需红曲米粉5kg,甜面酱50kg,酱黄花15kg,白酒40-50kg,调料2.5kg及适量黄酒和水,搅拌成汤料。腌好的毛坯捞出晾干,放在铁盘里,加汤料,再把坯子竖立交叉放入瓷坛内,用汤料把坛子填满,最后用白麻纸浆封口。

(5)后期发酵

把装好坯的瓷坛堆放在发酵室内进行第二次发酵。温度保持30℃左右,3个月后抽样检查,合格即可出售。

制作工艺流程:

(1)设备线:

坯料:(原料:优质大豆+水)→磨机→浆池→压机→切块机→(成品坯料)

成品:配菌室→一次发酵室→配汤室→二次发酵室→库房

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 篇3

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拥有的“王致和”品牌,始创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有着340余年历史,是享誉中外的“中华老字号”企业。“王致和腐乳”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王致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王致和”品牌在北京被认定为“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品牌”和“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王致和腐乳酿造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已经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企业管理模式日渐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

教学致和 篇4

目前市场上一些中华老字号品牌的改革与发展走向两个极端,有的干脆抛弃传统文化,盲目求新;有的倒是抓住传统文化不放松,但缺乏创新。还有一些品牌能够顺应历史潮流,既传承了品牌传统文化,又在原有品牌传统文化上进行适当创新,王致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王致和创立于1669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是为数不多的仍然活跃在现代市场的传统老字号品牌之一。王致和能绵延三百多年,挤垮了“汪致和”等店辅,在如今的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靠的不仅是古老的传统工艺,还有对传统的发展与继承。老字号品牌应该根据时代的文化发展对品牌的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创新。具体可以通过产品设计、品牌口号、外包装与品牌标识设计等方面的创新重新焕发传统文化的魅力,建立鲜明的品牌形象与个性,以此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本文以王致和为例探讨中华老字号品牌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方法和策略。

一、品牌口号的传承与创新

口号最能直接表明品牌的文化,是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载体。品牌的口号要体现的是品牌文化的一致性,太过花哨容易让消费者觉得品牌矫揉造作。从王致和最近几年的广告语可以发现,王致和的广告语别出心裁。比如那句“健康饮食,依然有你”,在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的社会背景中,“健康饮食”无疑赢得了广大消费的信赖,不仅表达了王致和坚持做高质量健康产品的生产理念,还迎合了消费者追求饮食健康的心理,一句“依然有你”还融入了品牌与消费者的深厚情谊,暗含王致和三百多年来精心陪伴在消费者身边,生动传神的向消费者传递了王致和传统老字号品牌的亲切之情。“把调料发展成食品”是王致和人为自己树立的新的追求。众所周知,调料的作用使饭菜更可口,是调味品,多吃对身体无益。把调料发展成食品就是要探索新的加工技术,使调料发展成更健康,更美味的日常食物。追求绿色、健康产品品质的信念与决心不言而喻。目前市场上的其他传统老字号品牌大都比较重视宣传自己的悠久历史和传统加工工艺,在“老”字上做文章,抱着一个老字号招牌停滞不前,忽视了对传统的发展与创新,这种现象在许多老字号宣传中也十分常见。

二、品牌包装的创新

产品包装不仅是为了保护产品,还是消费者了解品牌的最直接的方式,是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产品包装的好坏会影响消费者对品牌产品的评价。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包装会让消费者联想到品牌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带有时尚标签的包装会让消费者感觉品牌的活力。好的包装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其他功能性的需求,而且还可以准确的传达品牌的文化和个性。多少年来豆腐被直接放在大缸、大罐里发酵,消费者购买腐乳时由人工直接从罐子里夹,稍不小心就会把腐乳夹碎,经常开罐腐乳就容易变质,而且夹腐乳的人手直接伸到罐子里,容易污染其他腐乳,同时也给腐乳的长距离运输造成了困难。王致和发明了瓶装腐乳后,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腐乳不仅更健康而且携带也更加方便。目前王致和的新产品中也有四块装的独立小包装的腐乳,而且正在研发旅行装。现代社会家庭单元变小,人们消费掉一大瓶腐乳需要更长时间,因而更偏好小包装,而且现代人更加注重休闲旅游,独立小包装和旅行装更受消费者欢迎。从罐子包装到瓶子包装,再到旅行装,可以看出王致和并没有裹足不前,而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适时的对产品进行创新,让自己的产品更加适应市场。王致和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传统文化,不管产品包装怎样变化,包装上王致和品牌标识却永远是那么简单、古朴。一个简单到只有寥寥几笔的王致和头像,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历史洗礼仍然那么憨厚朴实,清朝遗留的小辫子依然束在脑后,一笔一划之间都流露着王致和三百多年的历史文化传统,不禁让人联想到近几年比较流行的词汇“工匠精神”,兢兢业业,深耕细作,只为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时刻向消费者表明王致和是一个历史悠久、品质优秀的中华老字号品牌。

三、生产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中华老字号品牌延续百年的精髓就在于品牌对传统生产工艺的不断传承与创新,对产品品质的坚持与创新,也在不断提升品牌形象。生产工艺决定了产品质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多少企业因为偷工减料,产品劣质导致品牌声誉受损,而最终退出市场。能坚持品质始终如一,要塑造长期优质品牌必然要抵制市场利益的诱惑,承受生存的压力,然而也正是因为品牌坚守了这种正直、诚信的文化,才赢得了好口碑,也才能屹立百年而不倒。三百多年来,王致和坚持古老的“秘制配方”和加工工艺,磨糊、制浆、加热点卤、压榨制坯、切块接菌等工序虽然复杂耗时,但王致和从不含糊,豆腐需要发酵多长时间,王致和一天都不少。正是这种对传统工艺的坚持与执着,才酿造出消费者餐桌上香气扑鼻的块块腐乳。诚信经营的理念也早就成为王致和人三百年多来坚守的文化,融入王致和的血液。在快速消费的今天,能够坚持传统工艺,耐心做好产品的品牌不多。“王致和”运用科技改进生产方式,在发展传统产品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新产品,使产品的科技文化含量显著增加。原始的生产方式被先进的机械化、半自动化的设备和规范化的前期、后期、灌装、清洗的两条龙作业程序所取代。王致和在传承传统生产工艺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把传统的罐装发酵变成现在的把豆腐直接放在瓶中发酵,使腐乳更加健康。在今天看来,这样简单的改变根本不值一提,但是那个年代的王致和人却为了不改变腐乳质量而煞费苦心。王致和产品的创新还不止改变腐乳发酵的容器这么简单,为了迎合现代消费者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需求,王致和开发了低盐腐乳、木糖醇腐乳等多种口味的腐乳。一直以来,消费者都觉得腐乳、咸菜等腌制类的食品含盐量高,多吃对身体有害,因而有意识的少食此类产品。王致和研发的低盐腐乳和木糖醇腐乳,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使那些爱吃腐乳又怕对身体有害的消费者对产品更加放心。

四、品牌组合的创新

现在消费越来越多元化,品味也越来越多元化,固守一种产品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需要的是一套解决方案。传统老字号品牌应该在自己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开发出不同的口味,或者进行品牌延伸,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王致和生产的腐乳有大块腐乳、红辣腐乳、白腐乳、香辣腐乳、玫瑰腐乳等多个品种,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此外王致和还积极进行品牌延伸,开发了“王致和”、“花桥”牌系列料酒和酱等产品,以及“金狮”牌系列酱油、“龙门”牌系列食醋,为消费者提供一整套调料产品。单说“金狮”、“龙门”就容易使消费者联想到我国传统的舞狮文化和“鲤鱼跃龙门”的典故,再融入中国几千年的烹饪文化,颇具韵味,深受消费者喜爱。纵观王致和的品牌系列,虽然产品类别增加了不少,但是不论是产品的包装还是品牌名称都带有明显的品牌传统文化烙印。

五、品牌营销方式的创新

中华老字号品牌大多历史悠久,最早的销售方式一般包括货郎担沿街叫卖,规模稍大以后就开设自己的店铺。到了现代,有的开几家直营店或者分店,有的自己没有店铺,完全依靠经销商销售。具有创新精神的品牌还会在互联网上销售。比如“全聚德”,不仅有自己的直营店,在全国还有加盟店,在天猫上还开了自己旗舰店。王致和的产品在天猫、京东、1号店等电商平台也很容易买到。王致和也通过官网的主页来展示产品,打开王致和的官网首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古老的商业街上王致和的店铺门口,往来的消费者络绎不绝,古香古韵扑鼻而来,仿佛自己也来到了三百年前的王致和,就连网站的导航条都是古代的牌匾形状,方寸之间表明了王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此别具心裁的网站设计,着实令人心旷神怡。王致和悠久的历史与传统文化也通过这种方式一览无余地展示在消费者面前,不仅加深了消费者对王致和品牌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可,也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王致和凭借其产品的独特口味赢得了国外消费者的喜爱,王致和还独辟蹊径的开发海外市场,与美国的多家幼儿园合作,让王致和牌腐乳成为小朋友餐桌上的必备品。从小培养美国儿童吃腐乳的习惯,为以后在国外大范围销售打下基础。

总之,中华老字号品牌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瑰宝,值得企业坚守与传承。当然,企业也不能默守陈规,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发扬,结合时代精神与消费文化的变迁,适时的进行发展与创新。中华老字号品牌的传统文化创新方式除了上文所述的以外还有许多,创新的形式也不拘一格,比如,可以结合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开展,“文化搭台,企业唱戏”,拓宽思路开展经营。只要企业在满足消费多元化需求的同时,坚持品牌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创新中丰富品牌传统文化内涵,才能不断增强品牌活力,使中华老字号品牌在市场竞争中与时俱进,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刘青.浅析传统文化对品牌的启示[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12).

[2]曹垣.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品牌建设的影响[J].区域经济评论,2008(8).

[3]刘佳佳.浅议现代品牌名称中的传统文化性[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6).

[4]杨剑.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以企业品牌战略中的标志设计为例[J].设计,2014(2).

上一篇:他者关系下一篇:共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