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本土化(共11篇)
理论本土化 篇1
1. 引言
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发达、最核心的领域, 也是众多心理学家最青睐、最偏爱的研究领域。最早对学习进行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当推德国的艾宾浩斯 (Ebbinghaus, 1885) 。
2. 学习理论产生的背景
2.1 哲学背景。
2.1.1 经验主义的哲学思想
经验主义的观点, 经验乃知识的唯一源泉。经验主义虽不否认有些知识可从各种经验之间关系的理性思考中推衍出来, 但特别重视感觉经验。“客观主义和机械主义的哲学传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发展着而且促进了机能主义和动物心理学两者的成长”[1]。
2.1.2理性主义哲学思想
“理性是知识的最初来源”, 由此强调主体的认知功能和已有知识经验或心理模式在学习中的作用。思维、学习与发展等都被看作是发生于个体内部的过程, 物理与社会环境仅是外部的影响因素。
2.1.3 情境理论的哲学思想
更多的是多元论或转换论, 认为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 共同构成动态的整体或系统, 而个体、个体的心理活动及环境等都是该系统的构成成分。
2.2 心理学基础。
2.2.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它是20世纪初美国社会文化的产物。那时, 美国机器大工业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 带来了一种逐渐增长的非人化倾向, 探索和掌握行为的规律, 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 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量及其效率, 是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大工业机械生产的迫切需要。
2.2.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它是现代美国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受课程改革运动的影响, 认知派研究的学习是学校课堂情境中的学生的学习。在科技背景上, 控制论、信息论、电脑科学和语言学的发展, 促进了认知学习理论的产生与发展[2]。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它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个人自己决定的[3]。反映在学习理论上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其次, 学习过程同时包括两方面的建构, 一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 二是对原有经验的改组与重建;最后, 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构建对事物的理解[4]。
3. 学习理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3.1 学习理论的发展应当顺应时代与科技的发展, 进一步推动教育科学化的进程。
教育科学化指的是, 配合时代变迁、社会需要与下一代的未来, 参照或采取西方先进国家的科学理论与方法改革教育, 以期达到理想教育目的的过程。教育科学化过程涉及层面很多, 心理学思想尤其是教育心理学思想应该被列为重要层面之一。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外众多心理学家尤其是教育心理学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而学习理论作为教育心理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关注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学习进程与学习的条件与实质, 其本质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 学习理论对教育科学化进程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
3.2 学习理论应当博采众长, 从自我的角度批判性地传承与超越、汲取有益成分为我所用, 以达到自身的整合与发展。
我国学习理论的发展就是不断批判性吸收国内外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心理学是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必须能反映国际上研究发展的趋势, 对待自身以外的心理学资料必须重视, 应当摄取其中的营养, 用以发展自身。
3.3 学习理论的研究方法应当更进一步地综合化和更具应用性, 从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系统。
近年来, 随着教育心理学研究目的与理论取向的变化, 也随着研究指导思想的变化和具体的研究技术手段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得到不断更新;理论价值取向上, 出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整合的趋势;基础与应用取向上, 越来越注重研究方法的应用性;具体方法上, 传统的定量方法在不断完善的同时, 定性与定量方法不再是绝然对立, 而是走向综合[4]。
3.4 学习理论的发展应当以更统整的观点来看待我国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走学习理论研究的社会化、本土化的道路。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发展道路要联系我国教育实际, 重视当前社会文化环境下的主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尤其是现阶段教育改革中的实际问题, 使心理学能为我国教育工作提供服务, 即走本土化的道路。所谓本土化, 就是心理学必须开展对本国、本民族、本地域的研究, 以解决本土自身的实际问题[5]。随着现在社会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强调个体的自主参与、自主学习, 如何在保证人的高级心理过程的高效化的同时, 促进人的人格健全发展是现代学习理论必须关注的问题。如何使个体适应多变的时代, 减少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 使学习者愿意学习、主动学习, 是现在学习理论急需解决的问题。
4. 结语
学习理论的发展必须顺应时代发展, 重视社会文化环境在学习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原有心理学背景上博采众长, 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综合化和应用性的研究方法, 从自我的角度以统整的观点看待我国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走学习理论研究的社会化、本土化的道路[6]。
摘要:本文浅析了学习理论产生的条件, 以及对我国学习理论本土化的启示, 认为学习理论的发展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 从自我的角度以更统整的观点来看待我国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走学习理论研究的社会化、本土化的道路。
关键词:学习理论,产生条件,本土化
参考文献
[1]杜·舒尔茨著.杨立能等译.现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1:152.
[2]金桂春.认知学习理论对网络教育环境设计的指导作用[J].甘肃科技, 2009, (3) :164-165.
[3]谢徐萍.师生心理的充分融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的再思考[J].教育探索, 2008, (10) :126-127.
[4]罗之勇.后现代思潮对传统学习理论的影响[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6) :132-134.
[5]吴小叶.试论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发展[J].衡水师专学报, 2004, (6) :66-67.
[6]张春兴.教育心理学的困境与出路.迈向21世纪的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学术研讨会, 1992.10.
理论本土化 篇2
摘要:国外教学设计理论经历了产生期、形成期、盛行期和革新期等发展阶段。本土化过程以学习理论作为主要因素,将其划分为以“教”为中心、以“学”为中心以及“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模式。这种划分固然有助于理解,但难免会破坏对教学设计理论发展的全面掌握,继而产生理论与实践不能充分结合的问题。基于此,探讨了教学设计理论本土化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教学设计;本土化;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5)003-0164-02
0 引言
教学设计产生于二战时期的美国,主要是为了高效训练士兵而开发的。时至今日,对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已历时半个多世纪,该领域已从最初只关注程序化教学的单一视野发展成为综合了心理学、管理学、评价和测量等技术的多元研究领域[1]。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式
1.1 国外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式
教学设计的产生离不开两大理论基础:系统工程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教学设计理论产生与形成阶段,除了系统工程学和行为主义的影响,马杰的ABCD目标编写方法、布鲁姆对教育目标的分类、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开发都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进入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与盛行阶段,此时教学设计研究领域开始尝试运用系统方法来构建教学设计模式,主要包括分析、设计、开发、执行和评估5个基本要素。同时期,基于计算机的教学也开始逐渐进入教学设计领域。在两者的综合作用下,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式已基本涉及到传播学、学习心理学、系统工程学等一系列领域。
教学设计理论的革新期产生主要得益于认知心理学的盛行。该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和模式有: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瑞格鲁斯的细化理论和迪克-凯瑞模型。20世纪90年代,教学设计理论进入整合期。这个时期,国际教学设计领域发生了两个重大变化:一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信息媒体的数字化使技术以新的方式应用于教育成为可能,并由此产生了混合式学习思想;二是教学设计与学习心理学和认识论的整合,使得教学设计的模式和原则发生改变。这一时期的教学设计模式主要反映的是建构主义设计理念,如支架式教学设计模式和抛锚式教学设计模式。
1.2 国内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式
国内对既已产生的教学设计模式进行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学习理论。根据学习理论的发展过程,教学设计模式被划分为第一代教学设计(ID1)、第二代教学设计(ID2)、第三代教学设计(ID3)以及学教并重的“双主”教学设计模式。其中,ID1和ID2属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ID3属于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ID1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其强调学习的行为过程以及学习条件,并把行为目标作为教学设计的参考和检验标准。第一代教学设计模式提倡程序化教学,即重视教学环节的分解和教学设计的序列化。ID1的代表性模式是肯普模型。ID2主要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其重视学习者的内部认知过程和学习者的特征分析。与ID1相比,ID2在教学设计模式中考虑到教学内容这一重要因素,这主要是因为受到成分显示理论和细化理论的影响。著名的迪克-凯瑞模型就是ID1向ID2过渡时的产物。
ID3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学生的意义建构只起帮助和促进作用,而不是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2]。第三代教学设计模式强调学习主体的积极性,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以“学”为中心的发现学习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而国内所提出的“双主”教学设计模式,即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在对“以学为中心”的模式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没有根本性变革,因而还是属于第三代教学设计模式。本土化问题及产生原因
2.1 问题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邬美娜、刘茂森等人将教学设计引入教育技术领域,但是那时的教学设计还只限于将教学设计从国外拿来直接引用[2]。经过近30年的努力,我国在教学设计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面还存在不足:①学者专家大多只关注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和模式的创建,忽略了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境,难以走出理论研究的象牙塔;②大多数一线教育工作者都缺乏教学设计理论基础,只是一味注重经验和理论的可操作性,忽视了教学设计理论的本质及其心理学基础,从而导致低效率甚至是错误的教学设计。
显然,我国在教学设计理论指导实践方面还不尽如人意。要从本质上解决二者之间的隔阂,首先要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
2.2 问题产生原因
影响教学设计方案实施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教学过程特性方面探讨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原因。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共同作用的非线性过程,充满了无法预测的可能性和偶然性。首先是发展的不可控性,在教学过程中各种突发性事件都有可能产生;其次,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教学内容、教学进程随时可变,时刻需要在多种可能中做出选择;最后,教学媒体、学生素养、班级氛围等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
但教学设计只能是设计一个可能实现结果的方案,以预见可能的事件和行为,不可能具有完全的控制性和确定性[3]。在以往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大都只关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设计,却忽视了对学习者情感方面的考虑和突发状况及解决办法的预设。
教学过程本身充满着变数,教师不能盲目地照本宣科,用传统的、程序化的教学设计去屏蔽教学过程的种种复杂性,应该建立起一种动态的、综合的、非线性的思维模式,并将其渗透到教学设计理念中。建议与策略
3.1 对策与建议
针对教学设计的非线性和灵活性,我们的思维应该从传统的线型设计转换到新理念下的框架设计,即从关注“教师如何教”转向关注“学生如何学”。教学设计需要更多地关注学习的情境与内容、方法与过程,更多地关注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活动,这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预设和教师讲授是有本质区别的。
3.2 解决策略
笔者针对网络学习者,应用教学设计中“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指导思想,开发了一个关于Photoshop的专题学习网站。该网站的设计以学习者的需要为依托,充分体现了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非线性特征,各模块的设计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习者灵活跳转的需求。
本网站依据对学习者的调查结果,主要设置了5个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①课程学习;②精品欣赏;③讨论交流;④资源下载;⑤个人空间。其中“讨论交流”模块是笔者重点设计的,也是该专题学习网站的特色所在。
基于便捷性和高效性考虑,笔者在“讨论交流”模块设置了“小试牛刀”和“高手过招”两个交流空间。其中“小试牛刀”是基于“365机器人QQ版”所设计的交流区。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将与QQ绑定的365机器人嵌入网站,并建立问题数据库。学习者在登录网站后就可点击该功能进入QQ聊天窗口,输入关键词或是常见问题,机器人会给予智能解答。
“高手过招”是基于ASP.NET制作的一个简单聊天室。该聊天室包括讨论区、编辑区和在线用户显示区,学习者登录进入该窗口后,可以与其他学习者同步交流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结语
教学设计的本土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专家学者应该走下神坛,走上讲台,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和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一线教育工作者也要加强自身修养,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设计能力[4],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更科学,更加具有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理论研究综述 篇3
摘 要 近年来,跨国公司为了加强与东道国的关系,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纷纷实施本土化经营战略。本文从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理论、表现形式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入手,对现有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 本土化战略 表现形式 启示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纷纷贯彻“思维全球化,行动本土化”的准则,在世界范围内实施本土化战略。
一、跨国公司本土化理论分析
J.H.Dunning于1977年在《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跨国企业:折衷理论探索》一文提出了FDI选择不仅要考虑企业本身的垄断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且也要考虑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垄断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为企业所有;而区位优势,是东道国的某些因素如生产要素和市场的地理分布、生产要素和运输成本、投资环境、文化环境等等所形成的优势,是本土化的体现。
日本一桥大学教授Kiyoshi Kojima指出: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地位的产业依次进行,即该产业在本国已经或即将失去发展空间,但同时也必须与东道国的产业发展状况相结合。该理论说明FDI不仅考虑本国及本国企业的情况,而且必须考察东道国本土的产业发展状况。即在全球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结合本土化。
所谓“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在东道国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为迅速适应东道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环境,淡化企业的母国色彩,在人员、资金、产品零部件的来源、技术开发等方面都实施当地化策略,使其成为地道的当地公司。因此,本土化战略又叫当地响应能力,当地化经营(高湘一,2006)。
二、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的表现形式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的主要表现在:(1)技术研发本土化(2)原料采购本土(3)人力资源本土化(4)产品本土化(5)销售渠道本土化(6)营运管理本土化(曹慧平,孟庆超,2007)。
Chi-Sum Wong和Kenneth S.Law(1999)研究发现,“采用本地化战略可以为公司节约成本,而雇佣当地的经理人员更有绩效,同时也可以留住当地的员工,并且本土的雇员是作为其公司管理团队中的一员而存在的。”在人员本地化方面,Melvin(1997)认为,对外派人员的要求主要包括其对国家方向和文化敏感方面,但是很少包括训练和辅导技能。因为在中国,劳资关系和西方是完全不同的,这就需要公司实行人员本地化。
三、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当众多来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学习本土企业,加快在中国的本土化步伐时,本土企业也在纷纷学习外资品牌,积极走向世界,学习优秀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策略,对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启示主要是以顾客为导向的市场调研、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全球视角的资源配置、持续的营销创新。在后WTO 时代,我国企业将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然而由于一些企业在经营思想上还无法突破狭隘的区域市场。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首先应该具有“全球”意识,善于站在全球市场的角度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特别是全球视角的资源优化配置。
同时,我国应该发展集群,促进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关联。因为当地集群能促进跨国公司在当地扎根,使他们不那么容易流动,还有不断提高研发水平,培育竞争优势,加强研发国际合作,以及扩大技术溢出效应。同时,我国企业应加强人力资源的培养开发。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企业理念、生产技术等都要通过企业员工的努力才能充分发挥得以实现,尤其是在如今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人力资源是最宝贵、最关键的经济要素。人才的培养、吸收、留用和储备是本土企业经营战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此外,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战略,必然挤压我国企业,抑制或冲击我国产业,使我国产业安全面临多方面威胁。我们应该在欢迎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战略的同时,强化和完善监管机制,规范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维护我国产业安全(卢新德,2004)。
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经营战略,一方面拉动了我国经济,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了技术进步,也加深了文化交流,但另一方面,它广大的占有市场,排挤我国本土企业,对我国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本土企业要发展在前端,则必须有创新,这种创新主要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则重在人才。
参考文献:
[1]卢新德.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与我国产业安全.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3).
[2]高湘一.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
[3]曹慧平,孟庆超.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启示.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12).
[4]Melvin,S.,& Sylvester,K.Shipping out.China Business Review.1997.24(3).
国外教学设计理论本土化研究 篇4
教学设计产生于二战时期的美国,主要是为了高效训练士兵而开发的。时至今日,对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已历时半个多世纪,该领域已从最初只关注程序化教学的单一视野发展成为综合了心理学、管理学、评价和测量等技术的多元研究领域[1]。
1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式
1.1国外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式
教学设计的产生离不开两大理论基础:系统工程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教学设计理论产生与形成阶段,除了系统工程学和行为主义的影响,马杰的ABCD目标编写方法、布鲁姆对教育目标的分类、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开发都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进入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与盛行阶段,此时教学设计研究领域开始尝试运用系统方法来构建教学设计模式,主要包括分析、设计、开发、执行和评估5个基本要素。同时期,基于计算机的教学也开始逐渐进入教学设计领域。在两者的综合作用下,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式已基本涉及到传播学、学习心理学、系统工程学等一系列领域。
教学设计理论的革新期产生主要得益于认知心理学的盛行。该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和模式有: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瑞格鲁斯的细化理论和迪克-凯瑞模型。20世纪90年代,教学设计理论进入整合期。这个时期,国际教学设计领域发生了两个重大变化:一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信息媒体的数字化使技术以新的方式应用于教育成为可能,并由此产生了混合式学习思想;二是教学设计与学习心理学和认识论的整合,使得教学设计的模式和原则发生改变。这一时期的教学设计模式主要反映的是建构主义设计理念,如支架式教学设计模式和抛锚式教学设计模式。
1.2国内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式
国内对既已产生的教学设计模式进行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学习理论。根据学习理论的发展过程,教学设计模式被划分为第一代教学设计(ID1)、第二代教学设计(ID2)、第三代教学设计(ID3)以及学教并重的“双主”教学设计模式。其中,ID1和ID2属于以“教”为中 心的教学 设计模式,ID3属于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ID1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其强调学习的行为过程以及学习条件,并把行为目标作为教学设计的参考和检验标准。第一代教学设计模式提倡程序化教学,即重视教学环节的分解和教学设计的序列化。ID1的代表性模式是肯普模型。ID2主要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其重视学习者的内部认知过程和学习者的特征分析。与ID1相比,ID2在教学设计模式中考虑到教学内容这一重要因素,这主要是因为受到成分显示理论和细化理论的影响。著名的迪克-凯瑞模型就是ID1向ID2过渡时的产物。
ID3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学生的意义建构只起帮助和促进作用,而不是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2]。第三代教学设计模式强调学习主体的积极性,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以“学”为中心的发现学习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而国内所提出的“双主”教学设计模式,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在对“以学为中心”的模式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没有根本性变革,因而还是属于第三代教学设计模式。
2本土化问题及产生原因
2.1问题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邬美娜、刘茂 森等人将 教学设计引入教育技术领域,但是那时的教学设计还只限于将教学设计从国外 拿来直接 引用[2]。经过近30年的努力,我国在教学设计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教学设计 理论和实 践相结合 方面还存 在不足:1学者专家大多只关注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和模式的创建,忽略了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境,难以走出理论研究的象牙塔;2大多数一线教育工作者都缺乏教学设计理论基础,只是一味注重经验和理论的可操作性,忽视了教学设计理论的本质及其心理学基础,从而导致低效率甚至是错误的教学设计。
显然,我国在教学设计理论指导实践方面还不尽如人意。要从本质上解决二者之间的隔阂,首先要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
2.2问题产生原因
影响教学设计方案实施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教学过程特性方面探讨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原因。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共同作用的非线性过程,充满了无法预测的可能性和偶然性。首先是发展的不可控性,在教学过程中各种突发性事件都有可能产生;其次,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教学内容、教学进程随时可变,时刻需要在多种可能中做出选择;最后,教学媒体、学生素养、班级氛围等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
但教学设计只能是设计一个可能实现结果的方案,以预见可能的事件和行为,不可能具有完全的控制性和确定性[3]。在以往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大都只关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设计,却忽视了对学习者情感方面的考虑和突发状况及解决办法的预设。
教学过程本身充满 着变数,教师不能 盲目地照 本宣科,用传统的、程序化的教学设计去屏蔽教学过程的种种复杂性,应该建立起一种动态的、综合的、非线性的思维模式,并将其渗透到教学设计理念中。
3建议与策略
3.1对策与建议
针对教学设计的非线性和灵活性,我们的思维应该从传统的线型设计转换 到新理念 下的框架 设计,即从关注“教师如何教”转向关注“学生如何学”。教学设计需要更多地关注学习的情境与内容、方法与过程,更多地关注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活动,这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预设和教师讲授是有本质区别的。
3.2解决策略
笔者针对网络学习者,应用教学设计中“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指导思想,开发了一个关于Photoshop的专题学习网站。该网站的设计以学习者的需要为依托,充分体现了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非线性特征,各模块的设计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习者灵活跳转的需求。
本网站依据对学习者的调查结果,主要设置了5个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1课程学习;2精品欣赏;3讨论交流;4资源下载;5个人空间。其中“讨论交流”模块是笔者重点设计的,也是该专题学习网站的特色所在。
基于便捷性和高效性考虑,笔者在“讨论交流”模块设置了“小试牛刀”和“高手过招”两个交流空间。其中“小试牛刀”是基于“365机器人QQ版”所设计的交流区。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将与QQ绑定的365机器人嵌入网站,并建立问题数据库。学习者在登录网站后就可点击该功能进入QQ聊天窗口,输入关键词或是常见问题,机器人会给予智能解答。
“高手过招”是基于ASP.NET制作的一个简单聊 天室。该聊天室包括讨论区、编辑区和在线用户显示区,学习者登录进入该窗口后,可以与其他学习者同步交流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
4结语
理论本土化 篇5
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 发展的动力,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认识依赖于实践,有转过来为实践服 务。认识又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理性认识必须依赖于感性认识,否则 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感性认识必须发展到理性认识,才‘能更深刻、更正 确、更全面的反映客观事物。认识运动发展到理性认识阶段并没有结束,它必须 能动地回到实践,指导实践,付诸于行动。本土文化的开发正好体现了从实践到 认识的发展过程。学习者在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中发现新知,发展智慧与 情感;而活动的设计者将自身的理性认识变换为新的学习实践情景,既为学习者 创造了发展的条件,又使自身的理性知识受到了实践的检验,从而改变了那种从习题到习题、从原理到原理的违背学习规律的学习方式。
现象学认为,最基本逻辑规律是被知觉到的,而且被知觉到的东西不以任何 其他东西为前提。本质知觉的方法就是以获得非经验的、无预先假定的本质和本 质规律目标的一种认识方法。本质知觉的方法的基本原则是“面向事实本身”。本 土文化的开发就是让学生身临其境,面向事实本身。
一、地方文化与校本课程的内涵
地方文化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及知识。通俗地说,是一种具有浓郁 的地域特色的地方思维习惯及生活方式。众所周知,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都由 两个不同层次的文化构成,一个是代表国家、民族的制度性主流文化,另一种 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二者之间又是“互动互补”的。地域性是地方文 化最主要的特点。地方文化地域性特质是一个地区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劳 作,以及社会历史演进中积淀而成的。无论是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遗产、地方 传说等地方性知识的显性文化,还是社会风俗、思维习惯、道德传统和价值观 等地方传统与精神的隐性文化,无一不渗透着浓郁的地域色彩。地方文化是个 体生长、发育的摇篮。不但那些语言、饮食、艺术、建筑、社会风俗等形态的 物质文化构成了个体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且精神观念层面的文化还潜移默化地 塑造着个体的心理及内在精神与品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个生于斯、长 于斯的个体在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在享用先辈们所创造的物质成 果、精神成果的同时,也逐渐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区个体的独特的精神面貌与内 在气质。校本课程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指导下,根据学校地方社会 发展和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开发设计的新课程。“校本课程重视教师研究与不断反省成长及主体性的知识。”‘,地方文化不仅是 校本课程开发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且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之 所在。人类学家指出,地方文化不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而且本身 就是一种对他们的成长、发展起重要影响的真正的生活。事实上,依托地方文 化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的教育功能,使 地方课程资源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而且可以为个体的发展打好精神的底色,理性地建构地方精神与文化价值观,增强爱乡之情。
二、地方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课程由国家统一编制,学校、地方对课程的编制几乎
没有任何自主权。80年代,我国课程灵活性得到进一步扩大,教育部颁发的《全 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实行草案)》规定:“为了适应学生的爱好和 需要,发展他们的特长,更好地打好基础,高中二、三年级开设选修课。”这 是我国课程改革走向多元化的开始。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在对新课 程改革的深入思考与反复实践中发现,如何认识新课程、把握新课程的精神,从教师现有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出发,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结合本校的传统 和优势、学生的兴几趣和需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乡村学 校可根据本地本校情况选择国家课程,也可因地制宜,自行挖掘、开发、利用 当地的乡土资源,创造性地实施适合本校的乡土校本课程,“以适应不同办学 模式的学校需要。”‘邵将新课程的精神贯彻到自己的教学行为中、具体落实到每 位学生身上,最终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其个性的充分发 展。这无疑是当前基础教育如何真正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精神、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一个鱼待理清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建立“以校为 本”的教研机制作为一种贯彻新课程的理念被提了出来,作为对这一理念的积 极探索和实践的重要活动形式,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与实践。
三、地方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地方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人类学家指出,地方文化面向社会大众,它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文化。它与 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事实上,·地方文化课一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充分挖掘地方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而且可以使校本课程真正回归学
生的生活,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可以 保证地方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在全球化时代继续保护人类文化多元特色 的重要途径。
1、开发地方文化的课程资源可以创新地方文化
课程是一种文化的建构。它不仅传承文化,而且建构、提炼着文化。“课 程不只是传递知识的工具,也是创造和重新创造我们和我们文化的工具。”‘”因 而,赋予校本课程以文化底蕴,也是培养学生文化创造力,尤其是创新地方文 化的需要,任何一种文化都有需要人们开发的未知领域和拓展的空间,地方文 化亦如此。学习地方文化,“不只懂得如何保存生活,而且懂得如何创造生活。” 川当学生对地方文化进行认知和体验时,尚有大量未知的部分等待他们去认识、理解、开发和创造。因此,在认知和理解地方文化时,不能把地方文化作为一 个己完成的事态、一、个现状,而是把它作为现代文化构成某一阶段的历史过程。“文化是人的活动,它从不停止在历史或自然过程所既定的东西上,而是坚持 寻求增进、变化和改革。”‘5,也就是从这个角度说,文化是流动的、发展的,需 要不断更新和建构的。“文化只有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保持开放性,才能获得时代意义上的适切性内涵与标准。”‘。从地方文化本身的 构成看,也很复杂。它既包含着许多积极先进的内容,同样,也夹杂着许多负 面的东西,有的甚至可称为陈规陋俗。因而,自觉的、.有意识的开展地方文化 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力和创造意识,而且可以让学生直接参 与地方文化的建构与塑造,从而推动一个地区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创新地方文 化,需要的是热爱地方文化,了解地方文化并对它不断追问、积极探索的人。通过开发有文化底蕴的校本课程,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让学生深入了解、认识自己所生长的地方文化,在批判反思地方文化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地方文 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培养学生建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当然,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进净 行理性质疑及批判反思,尤其是注意把时代发展状况下的新价值、新观念、新 道德、新规范融入到地方传统当中,这样才能为其注入活力,使其保持鲜明的 时代特色,从而更好地促进地方文化的改造和发展。
2、地方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可以提高师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
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现状来看,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也具有重大的战略意
义。在“应试教育”弊端的影响下,学校还没有完全摆脱一切向分数看的弊病。分数成了衡量学校发展的唯一尺度,分数也成了教师所道求的唯一目标,学校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学生学习短期效应”的现象,教师面临“除了工作还是工 作”恶性循环。开发地方文化教育,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活力。这不 仅在于内容的扩展,更是改变了以往空洞说教,让教师与学生参与搜集,经历 研究过程,接受文化熏陶,化被动为主动,是切实有效的教育方式。特别是实 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高,交际能力的发展,更可以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提 高教师的开发课程的能力。所以说传承地方文化,开发课程资源的研究具有现 实意义。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传统的语文教学只关注知识 能力,而现代语文教学要求培养完整的人,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课程目标,重视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策略的选 择,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 人生态度。高中语文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就是让学生亲近社会,融入生活,实
现课程的时代适应性,在愉悦中认识生活,了解家乡,热爱祖国,放眼世界,使情感受到熏陶,为提高学生的语文人文素养探求一条捷径。
3、地方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可以优化教育资源
从优化教育资源来看,地方文化的教育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人是特定文
化氛围中的人,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的成长,与他所处的环境,所 接受的文化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人们的各种观念受到了 巨大的冲击。地方文化教育正是要体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 思想,将那些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优秀地方文化,来感菜教育教师、学生,来 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传承地方文化,开发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形成 正确的文化观。
二、国内外关于社区文化资源利用的现状分析
早在20世纪70年代,许多国家就开始重视社会和社区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如日本就有 人提出开展扎根社区的教育,认为儿童生活和成长的基本场所是社区和家庭。学校要根据家 长要求,同家长协作,改造学校教育课程,将社区当作编制教材的重要来源。日本有的学校 开展的修身旅行就是把广阔的校外世界作为学生学习与考察的对象。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将语文教学与社区内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相结合,注重加强民族教育、审美教育和环境教育,校本化的特点越来越突出。澳大利亚的教育者在开发社区资源方面重视利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经常以保护动物、保护生态平衡为语文教学的主题。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强调语文教学要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学校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社区的选举,了解和熟悉法案的运作,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或参政意识。英国的一些学校每到春秋季,都安排一些活动,让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社会的能力。英国的一所学校曾在著名的达特莫(Dartmoor)大草原开展活动后,要求学生开展讨论并完成一篇习作,主题包括:(1)一篇说明文:配图介绍草原地图;介绍行走路线;(2)一份实验报告(3)一篇描写草原动植物或人物活动的文章;(4)一篇有关草原的虚构故事;(5)一篇叙述文:学生按时间顺序叙述整个活动的过程。为了促进学校与社区有效交往,更好地利用社会和社区的教学资源,一些国家还有针对性地建立了机构、制定一系列相关的制度,以促使学校与社区在教育方面形成合力,形成学校与社区在资源上的共享。如美国的家长教师联谊会、社区顾问委员会和社区学院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学校 与社区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上世纪70年代,美国还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赋予社区顾问委员会、社区人士参与学校课程编制的权利。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更是在教育改革方案和校长资格条例中将加强学校与社区的沟通结合作为重要内容,确定学校对社区承担更多的义务,同时也赋予社区对学校更多的控制力。此外,北欧的民众中学,日本的公民馆等,都是学校与社区沟通结合的组织保证。
从国外对社区资源的利用现状中,我们发现,欧美等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就已开 展了学校—社区关系的大量研究,内容涉及到学校—社区关系的基本理论,学校与社区有效交往的要素、特点、过程和策略以及方式与手段等诸多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学校与社区 的交往实践。‘学校根据各地社区资源的特点,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编制校本课程,并引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社区问题、分析社区需要、制定行动方案等实践活动,甚至为了保证学校和社区的有效交往、获得社区的支持,制定了有关法律法规作为组织保证。从中我们发现,他们都意识到社区资源对学生社会责任认同感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学生关注现实的需要,意识到直接经验对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
与国外相比,我国对社会和社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相对滞后。长期以来,我国初中语文 课程的教学,偏重于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往往脱离社会和学生生活,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 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重视不够到位。专门保障学校与社区沟通结合 的全国性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地方性法规更是缺乏。20世纪90年代后,在新基础教育理论提出及“多尔课程论”引进后,这一状况开始逐步得到改变,越来越多的学校尝试因地制宜,通过与校外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等社区文化场所建立联系,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校外活动,努力在实践的基础上编制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如:江苏吴锡市锡山区高级中学教师根据掌握的资料、学生的状况自己选编校本课程《感受吴文化》。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吴文化,感受吴文化的意义、了解吴地的杰出人物、吴地语言的地方特色和艺术,极大地激发了主动探究的兴趣,提升了人文素养。福建连南中学充分利用当地丰富而独特的人文、地理、文化优势,在组织“民系文化”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编写了颇具特色的《民系文化》校本课程,向学生进行民系文化教育,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当前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的现状与校本课程教学应该达到的目标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仍过度集中于校内资源学习,对校外资源尤其是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够。语文教师利用的资源基本上是教材、大纲、教参,学生深入社区生活的机会少。语文教学或多或少存在内容单
一、形式呆板、气氛沉闷、创新不够的现象。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仍然重视不足。但总体而言,我国目前在利用社区文化资源方面带普遍性的问题主要有:其一,由于学校与社区缺乏有效的沟通,多数学校未能充分利用社区内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二,社区文化资源与学校课程缺乏有机结合,学校未能将社区文化资源充分转化为校本课程资源,从而充分发挥社区文化资源对校本课程资源的支持功能。其三,对社区文化资源的特点以及利用的原则、范围、途径、方式、意义等方面未能进行认真的审视,更缺乏对社区文化资源的实证研究。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有必要对利用社区文化资源编制校本课程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刘旭东在《校本课程的理念与实施》中讲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人口众多,区域特色显著,各地都蕴藏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它们是构成课程的潜在材质。”③本课题的研究将回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引入到正规的语文课堂,有其重要意义。
(2)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是 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宁夏回族乡土文化校本课程 的开发和实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课程内容有助于学生全 面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特征,汲取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激发热爱家乡的 浓厚情感,利于学生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 具体的现实情境,让他们走出课堂,深入实际生活,在丰富的活动中,感受乡土文 化的独特魅力,置身于大自然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强化亲身体验的过程;在综合 实践活动中,有助于提高他们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互助,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实践 性、创造性,不断促进自我人格的完善;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使学生基本掌握回 族乡土文化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有助于提高他们学习的兴
趣,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感受回族乡土文化”的教学中,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宁夏回族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立足于回族乡土文化,开发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课程。具 有浓郁地方特色灵活多样的课程,可以使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修习,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还可以使学生了解社区、接触社会、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校本课程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开阔眼界,从而弥补了学科课程的不足,丰富了国家课程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课程重公共知识,轻本土知识的缺陷,体现了课程的民族性、课程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从而避免了校校同课程、生生同课本的局面。
第二节开发理论依据
一、课程资源论
现代课程理论的创始人泰勒(Ralphw.Tyler)早在1949年就对课程资源做
出了界定,他从课程研究过程角度和资源可利用性特点出发,提出了课程资源的 四个方面内容:教育目标资源,教学活动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资源,制定评估方 案的资源。并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指出:“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学 校的资源;加强校外课程(the一out一Of一 SCho01Curriculum);帮助学生与学校以 外的环境打交道”‘。因此,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一直较为注重教育资 源开发和利用,而我国到1999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后,课程资源的 概念及开发利用问题才被明确提出。2001年华东师大吴刚平教授在其《课程资 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文中将课程资源正式引入课程与教学领域中,其认为“课程 资源是指形成课程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 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 直接因素来源。”2 笔者认为,在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如果缺乏对课程资源的开 发和利用,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目前有关课 程资源的概念有多种,我国教育理论界对课程资源的概念比较一致的认识,是从 广义与狭义两方面界定课程资源。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 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顾明远先生在其编著的《教 育大辞典》中提出教育资源是指“教育过程中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 和财力的总和”。在湘西州地区,课程资源的开发要突出特色,就要把课程资源 的开发问题与特色学校的建设问题结合起来。湘西州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历史 资源、生态资源,这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所以,作为民族 地区学校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应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 校特色,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二、人本主义教育观 人本主义是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西方心理学新思潮,主张把人的内在意识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重视人性的研究,并把人性置 于心理学研究核心地位。以德国教育家博尔诺夫、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 等为代表的,形成于上世纪50、60年代的人本主义教育哲学流派,他们从人本 主义心理学研究角度出发,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要素,即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 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相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 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这种“以学生为中 心”的教育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主体人,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尊 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坚信任何学生都有他自身的价值,并努力发 掘每一个学生独特的潜能,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笔者认为,我国以往的传统教育过多地强调学生的共性和统一性,而漠视学 生的个性,进而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漏,课程要充分关注 人作为人的一面而知识只不过是“人的知识”,是理性主体去体验、领悟、建构 的结果。因此,个性化必将成为未来课程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恒久主题。因此,“一 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成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我国的素质教育,本质上就 是人本主义教育观的体现。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人为本的,其观点是:“以人为 本,即以学生为本;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注重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在充分注重人的价值的同时,不忽略教育和人的 社会背景,注重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内外结合和辩证统一”。‘湘西文化校本 课程开发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为终极追求目标,它的开发过程就是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充分体现。
三、教育本土化
“教育本土化可以理解为外来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实际的会通、融合,是使 外来教育思想转化为我国教育实际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因而体现出本土特征的过 程。”2在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看来,“教育本土化须坚持扬弃与创新相
结合的原则,即抛弃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思维模式,以开放的胸襟、兼容的态 度,对外国教育特别是西方教育的组成要素和结构形式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审慎的 筛选,根据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发扬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 的主体意识,经过辨证的综合,创造出既有本民族特色又能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 新教育。”‘台湾张春兴教授也认为,就中小学教育实践的观点而言,负责施教 者是本地区的教师,接受教育者也是本地区的学生,因此,任何有关教与学的问 题,全都是本土性的。基于此义,在教育研究、教育教学方法上,没有“最好的 方法”,凡是适合于教育目的、教育对象以及问题性质的方法,就是最适当的方 法。’因此,笔者认为湘西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紧紧抓住“教育本土化”这 一理论依据,将“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政策与本地区教学实际联系起来,因地 制宜,这样才能满足湘西州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需要,有利于教育目的、教育目 标的实现。
四、多元文化教育
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就己出现多元文化教育概念的萌芽,当时的研究者多 称之为“文化上多元的教育”
(Culturallypluralistieedueation),即认
为它是以尊重不同文化为基础,为促进不同文化集团间的相互理解而有目的、有 计划地实施的一种共同平等的异文化间的教育。美国学者班克斯(JameSA.Banks)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属于不同文化、人种、宗教、社会阶层的 集团学会保持和平与协调互相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共生。”3华东师范大学的郑 金洲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以教育中存在的文化多样性为出发点,依据受教育者 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特征所实施的教育。”‘
在我国没有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之前,课程开发者很少 将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文化纳入教育的体系中,更没有在相关的教育法规或制 度中给予少数民族文化应有的位置,因此造成了主体民族文化成为教育的主要内 容而少数民族文化被忽视的不良状况。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三 级课程开发与管理模式,为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课程提供了广阔的课程 空间和制度保障。笔者认为:在现代文明社会,学校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主渠 道,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湘西州,更应从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出发,利用本地 区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通过实施多元文化教育,使本地区少数民族 文化真正得到有效的传承。
1.乡土文化之于当今时代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地域的广大和历史的久远使得我 国各地区有着丰富的、多样的乡土文化资源,正是这些地方的文化资源,构 成了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商品化的逐步发展,大量优秀珍贵的民间 文化正在迅速地散失、消亡。在现代大潮中,“无数珍贵的民间技艺随着老人 的逝去而销迹;大片大片风格各异的古老民俗以及蕴藏其中的历史文化精神 正在被推土机推倒铲除;大量民间文化的典型器物流失海外,民间年画、皮 影、傩戏、剪纸、传世刺绣等经典民间艺术随其生长土壤环境的破坏而日渐 衰微。”[1]著名作家冯骥才曾大声疾呼:“人类文明的转换所向披靡,这是因 为,这种转换时历史的大势所趋,是一种进化。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抛弃了 农耕文化的文明创造,它们是数千年的历史阶段留下的巨大财富。” 乡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之根,无根之木会枯死,无源之水会干涸。失去 了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我们就无法在更大的范围内认同中国文化,中华民 族也就失去了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文明 高度发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我们的乡土文化,是我们面临的一 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教育课题。
在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语文教育与人类文化血肉相连,语文教 育并非只是知识获得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过程。但是语文教育的这 种文化特性,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即只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功能而 摒弃其人文性价值。随着语文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探索与创新,人们不断追 问语文教育的文化内涵,从而引发了关于语文教育性质的一次次大讨论。我 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教育界对语文文化内涵的认识在不断深入,开展语文 乡土文化教育是符合时代潮流的。
陈胜庆主编的《乡土地理教育新论》(测绘出版社,1992)阐述乡土地理概念和区域
定位理论的本土实践 篇6
《销售与市场》 :定位理论“一听就能懂,一用就出错”,里斯中国公司在咨询和培训中遇到的对定位理论的误读、误用集中于哪些方面?
里斯中国公司:关于定位理论,正如里斯先生所言:“一天就可以学会,但也许一辈子也掌握不了。”经过里斯中国公司、特劳特中国公司等倡导定位理论的咨询公司,以及大量实践这一理论的企业长期不懈的努力,定位理论在中国企业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但从我们接触企业的情况看,存在大量的误读、误用。
首先是脱离心智进行定位。今天,几乎每个企业规划自己的营销和战略时都知道要定位,但大部分定位都属于脱离心智的“伪定位”。
把目标和蓝图当做定位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很多品牌的定位是“成为行业领先品牌”,这种定位显然不会奏效。品牌形象定位也属于一种普遍的“伪定位”。定位来自潜在顾客心智的空缺,而形象并不是一种明确的信息,每个人对形象的理解并不一致,因此很难建立一个明确的位置。很多人望文生义地把“定位”等同于“界定”、“选择”,因此出现“价格定位”、“渠道定位”等各种定位。
其次,很多人认为定位只适合于成熟的大企业,认为企业发展初期生存和销量才是最重要的。事实已经证明,从长期来看建立能够主导品类的品牌获得的投资回报最大。无论你的企业和品牌处于何种阶段,如果你无法在品类中处于领先,那么只有依靠更低的价格和更多的投入。
再次,把“认知比事实更重要”理解为“只要建立起认知,可以牺牲产品品质”。实际上,具有可靠的产品品质是任何营销理论的前提。有高品质未必成功,但如果连起码的品质都难以保证,就根本没有资格参与竞争,更不用谈建立品牌。
最后,“第一泛滥”也是对定位的误读。定位理论强调第一效应,但不是所有的第一都有效,例如满意度第一、品质第一、销量增长第一等很难奏效。
《销售与市场》 :中国企业在实践定位理论的过程中会碰到哪些问题与障碍?
里斯中国公司:最大的障碍来自观念,定位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思考方式,企业通常习惯于由内而外思考。很多时候,企业思考问题的假设是所有的消费者都如行业的专家一样了解行业,但实际上,这显然不可能。例如,整个汽车行业对产品统计和分类都是以尺寸为标准进行的,因此很多汽车企业都以尺寸来思考未来的产品布局,我们认为消费者并不会以尺寸来认知汽车品牌,车型和价格无疑是最重要的。
再如,尽管大量案例表明,聚焦的企业至少在赢利方面都领先于非聚焦企业,但聚焦仍难以被真正实施。这不仅因为聚焦与逻辑相悖,还因为聚焦与人性扩张的本能相悖。“十个产品的销量是一个产品的十倍”,这很符合逻辑也很好理解,但如果说“一个产品的销量是十个产品的十倍”则无法理解,而事实却经常如此。
《销售与市场》 :中美的营销环境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中国企业比美国企业更需要实践定位理论的方法、体系作为指导?里斯中国公司在为中国企业提供定位战略服务时,如何保证企业的定位不走样?
里斯中国公司:美国的竞争环境更为充分,企业也更为成熟。而在中国,即使在开放的行业,非市场化的因素还很多。此外,美国文化中崇尚“专业主义”的成分更多,而中国文化中“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思想根深蒂固。关键的一点中美是类似的,中美都属于大市场,在大市场里应该开专卖店,因此对聚焦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因为美国企业更为成熟,里斯美国公司的咨询大多采用一天的战略会议的方式,也就是事先进行充分的准备,然后用一天的会议帮助企业厘清战略。近年来,里斯先生和劳拉女士为三星、苹果等大企业所做的战略咨询大多采用这种形式。一旦明确战略,企业就知道如何推进。
中国企业远未成熟到这个程度,在明确战略之后,还需要外力不断地推动其战略实施。此外,企业的战略每天都受到挑战,如果没有长期的跟进,大多数情况下,企业的战略将变得面目全非。
《销售与市场》 :里斯中国公司最近推出了《品类战略》一书,也在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品类战略》培训,品类战略与定位理论有怎样的联系?在定位实践中有什么作用?
里斯中国公司:定位理论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系统,尽管《定位》一书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但定位方法本身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因此才有了后来的《营销战》和《聚焦》、《品牌的起源》。
品类战略的方法来源于对咨询和企业实践的不断总结与反思。例如,三十年前定位理论关注的是找到进入心智的概念,但并不强调聚焦和取舍。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没有聚焦,定位将沦为一个传播概念,很多的情况下,效果并不明显。但通过聚焦之后,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了全面的提升,并不依赖于对概念的传播本身。
再例如,我们通常认为“喜之郎”的定位是“果冻”,这种说法太过牵强。实际上“果冻”是品类,“喜之郎”的潜在定位是“果冻领先品牌”。这反过来令定位也变得更加清晰和容易把握。
品类战略的方法既吸收了《定位》的精髓,更重要的是吸收了《聚焦》和《品牌的起源》的思想,同时,突出和强化了操作性。
《销售与市场》 :品类和品牌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如何理解品类的分化与品牌的进化?
里斯中国公司:品类是心智中的小格子,是潜在顾客。达尔文发现,推动自然界演进的两种力量是:变异和进化,我们更本质地称前者为分化。里斯和劳拉发现,作为广义的自然界的一部分,分化和进化也在推动商业界的发展。
例如,福特90年前的轿车是“T”型车,今天经过不断的进化和改良,福特的轿车已经变得越来越安全、舒适,但仍然是轿车,这就是进化或者改良。而在过去的90年里同时发生的是分化,不断有新的品类从轿车中分化出来,例如SUV和厢式货车。实际上,SUV也在分化,如今已分化为“城市型”和“越野型”。
《销售与市场》 :打造品牌的最好方法是“开创一个新品类,成为品类第一”。企业如何开创新品类?
nlc202309030925
里斯中国公司: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意识到了新品类的力量以及开创新品类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陷入了对“品类”的理解误区,把企业自己的“新创意”当做“新品类”。如何去辨识一个新品类是否存在心智机会?一个简单的检验方法是,看看潜在顾客是否会这样思考。例如,消费者是否会说我要买一罐“零卡饮料”?我们认为这样的几率很小,因此,张博士推出的新品类“零卡饮料”难以成功。
开创新品类首先应该把握趋势。既然分化是推动品类发展的力量,品类必然分化,那么,通过研究品类分化的历史来判断未来可能的分化机会十分重要。开创新品类本身并不依赖于重大的技术创新,新品类更多的是一种商业创新,例如采用了新的渠道等。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分化,“度”非常重要。过度的分化可能使企业丧失享受主流市场的机会。时机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太晚分化有可能丧失了品类发展的最佳时间点。
《销售与市场》 :企业如何为新品类定位?
里斯中国公司:定位的目的与作用,是帮助新品类和代表新品类的品牌进入潜在心智,为新品类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于大部分开创新品类的品牌而言,定位似乎已经显而易见,那就是作为品类的原创者和领先者。需要注意的是,新品类的初期并不宜重点宣传“原创者”,而应针对可以转化市场的老品类,建立竞争性定位。在品类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通过调整定位来突破瓶颈。
《销售与市场》 :企业推出新品类有哪些步骤?
里斯中国公司:并非所有开创新品类的品牌最终都成为新品类的主导者。新品类一旦开创,跟风者就会不断加入,如何让你的品牌快速地在消费者心智中留下烙印?我们总结出一些关键的做法,称之为“品类化”的过程。
首先,要思考名字,包括品牌名和品类名,二者的要求截然相反。
其次,要确定核心品项,以简单的方式被心智认知。
再次,你需要建立一个独特的标志性视觉。这是最容易被企业家们忽视的,因为视觉通常被看做战术而不被重视。实际上,将定位和新品类带入心智的重要方法就是视觉。需要注意的是,标志性视觉容易被理解为VI,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在于:标志性视觉来源于定位,是将定位钉子植入心智的锤子;而现实中大部分VI设计都在玩字体游戏,人为地赋予各种内涵。
推出新品类需要时间和耐心,我们推崇的方式是选择原点市场,采用飞机滑翔式的起飞方式。因此,公关是新品类发展初期重要的手段,对一个新品类而言,大规模的广告投放时机是在销售额的增长“拐点”上。
《销售与市场》 :面对竞争对手的跟风,推出新品类的企业如何主导新品类?
里斯中国公司:面对跟风,企业需要重点做两方面的工作。首先,不断夯实品牌在顾客心智中的地位。心智决定市场,在这个阶段,品牌定位的重点应强调自己的原创身份以及品类领先。其次,进化是必需的,品类开创者应该监视竞争,及时进化,最终封杀竞争对手。
《销售与市场》 :哪些企业通过实践品类战略主导了自己所在的品类?中国企业应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实践定位理论和品类战略?
里斯中国公司:格力是一个很好的案例,通过聚焦品类最终实现了对品类的初步主导。真功夫在厘清品类之后,已经初步确立了在中式米饭快餐领域的领先地位。自2008年以来,我们协助长城汽车聚焦于SUV品类,目前,哈弗已经成为中国市场SUV的领导者。
要实践品类战略,认同和理解是前提条件。如果你对一个理论没有起码的认同,就不应该运用这个理论。如果你对这个理论没有充分的理解,将无法运用好这个理论。
此外,任何理论都有其局限,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定位理论也不例外,中国企业的实践将不断推动定位理论向新的高度发展。
人们往往认为“十个产品的销量是一个产品的十倍”很符合逻辑,但对“一个产品的销量是十个产品的十倍”则无法理解,事实却经常如此。
定位理论强调的是找到进入心智的概念,并不强调聚焦和取舍,而在实践中如果没有聚焦,定位将沦为一个传播概念。
面对跟风,品类开创者应不断夯实品牌在顾客心智中的地位,同时,还要监视竞争、适时进化,最终封杀竞争对手。
里斯中国公司大事记
里斯中国公司的由来
2 2001年,由于对定位理论的认同与实践,里斯中国公司合伙人张云开始尝试通过邮件向里斯先生请教一些专业问题。由于每天都收到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咨询顾问和企业家们探讨问题的邮件,最初,里斯先生给张云的回复并不多,而且非常简短。随着时间的推移,里斯先生逐渐开始关注这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人,并邀请他给一些全球咨询项目提供中国市场的分析。但是,在设立中国公司方面,里斯先生极为谨慎,他认为时机并未成熟。直到2007年5月,经过长达7年的沟通与准备,里斯先生和劳拉女士正式授权张云为全球网络第五位合伙人,在上海成立亚太区第一个办公室,张云和中国公司另一位合伙人王刚主持里斯中国公司的咨询业务。
2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里斯先生对于咨询行业的独特理念——“让经验丰富的医生为病人看病”,里斯公司一直保持“合伙人亲自做咨询”的传统。
里斯中国公司大事记
2 2007年底,里斯中国公司成立。
2 2008年初,里斯中国公司开展第一个咨询项目“真功夫”品牌战略。
2 2009年,在中国卷烟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企业重组中“红云红河集团”成立,里斯中国公司应邀为红云红河提供品牌战略咨询服务。同年,开始为长城汽车提供战略咨询服务至今。
2 2009年底,与《销售与市场》、《时代周报》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举办首届定位中国峰会,在企业界产生广泛影响。
2 2011年,代表定位理论最新发展的《品类战略》一书出版;11月5日,里斯主席和劳拉总裁访华,由于定位理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和贡献,前科技部部长朱丽兰女士在钓鱼台国宾馆为里斯主席授予“终身成就奖”;当天,里斯主席通过CCTV宣布退休,劳拉·里斯女士正式接班。
理论本土化 篇7
关键词: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实践
社会工作是一项起源于实践、注重实践的社会活动, 不论是它的发源地西方还是引进国, 都普遍认可这种观点。在中国, 也存在一批逐渐成长起来的社会工作队伍, 他们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的案主, 做着各种实践, 社工所遵守的价值、伦理成为这些行为的指导, 往往具有社会环境以及历史环境的印迹。由于社会工作发源于西方, 因此即便是近些年来引进国内的社会工作也依然带有浓重的西方文化、制度、历史的色彩, 如何将“舶来品”为我所用, 这是近些年来国内社会工作界内讨论的主要问题之一, 也可以称之为“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
一、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从概念本土化到特色实践模式
之所以在这里提及“社会工作本土化”这个概念, 是因为在国内如果谈及社会工作的定义, 那一定是有中国本土气息的社会工作定义。对社会工作的定义终究是为了能够指导社工的实践以及让更多的人去了解社工, 而并非仅仅是一些晦涩的概念, 这需要依据我国国情找到适合的方法。因此, 对社会工作的理解, 一定是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
(一) 本土社会工作的界定
狭义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嵌入式的专业助人活动, 通过政府买购社会工作岗位, 雇佣专业社会工作者, 运用专业知识技巧, 遵守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伦理, 在各种需要服务、帮助的领域为个人、家庭、群体、社区等进行服务, 整合社会资源, 以协调社会关系, 缓和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职业活动。广义的社会工作是指社会中存在的所有有组织的助人活动, 它们存在于各个领域, 包括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等基层组织以及民政部等政府部门的一些工作。
(二) 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特色
1.行政化色彩。我国有关部门的权威定义: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遵循专业伦理规范, 坚持“助人自助”宗旨, 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 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 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 整合社会资源, 协调社会关系, 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 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 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国际社会工作学院联盟 (国际社会工作者联盟) 于2001年6月27日哥本哈根联合通过社会工作的国际定义:社会工作职业促进社会变迁与人类关系的融洽, 加强和解放人类对福祉的追寻。社会工作借助人类行为与社会系统等理论帮助人类更好地与环境交流融合。它是基于人权与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而开展的。
国际定义更倾向于去关注作为人的基本感受, 落脚点在于人与环境的融合;而国内定义注重社会整体的融洽, 从政府、国家的角度去俯瞰社会工作, 虽顾全了大局, 但忽视了人的感受, 这似乎与社会工作的初衷相悖。实际上, 中国的社会工作也并非完全是从国外引进, 早在几千年前就出现了“中国化的社会工作”。尽管改革开放以来, 政府职能有所转变, 已不再像以往那样大包大揽, 但社会工作的成长仍然不能脱离政府的帮助与扶持。
2.嵌入式发展。在《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这篇文章中, 王思斌老师提到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是“后发性”和“弱势性”的, 应该让社会工作融入到中国的现状中而不产生任何排斥现象, 即“嵌入”。而在当下政府主导的社会事务中, 社会工作最好的融入办法就是嵌入到政府的日常事务领域中去, 这样既拥有了丰富的资源, 得到了信任, 也无需再向社会灌输一个根本陌生的职业与服务。同时, 政府也会因为社会工作专业细致的服务而树立更好的形象, 巩固社会治安稳定。
3.单一的服务对象。在发达地区, 通常有社工主动去扩展的案例和传统, 即当事人并不认为自己的处境需要此类服务, 但经过社工主动接触说服后, 同意接受服务。那么为什么在国内, 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往往是“需要服务”的群体或个人, 并且这些案主还是政府角度上的需要接受服务的人呢?例如失业者、留守儿童、失独老人等。我国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目前还是各个领域的弱势群体。
二、社会工作本土化——从理论本土化到本土价值观
在米尔斯的著作《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 作者花费了一整章的内容去批判宏大理论, 并且以帕森斯的《社会系统》一书为例, 向读者解释什么是宏大理论, 怎样使飘在高空中的理论回到现实中, 指导人们的实践。之所以出现宏大理论, 米尔斯的解释是:在社会科学界, 如果有人以晦涩难懂的论断去写成文章, 则会被看做是一个“科学家”;而如果有人以一种明白晓畅的文风去表达自己的观点, 则被贬低为“纯粹撰稿人”, 因此, 很多人为了使自己成为所谓的“科学家”, 获得地位, 而变身为宏大理论的创造者, 其实宏大理论与主旨的复杂性、思考的深刻性毫无瓜葛。
其实,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价值都被罩上了合法性和强制性的光环, “通过把权威与为人们广泛信仰的道德符号、神圣象征和法律准则相联系, 那些掌握权威的人尽力证明他们对制度统治的正当性”①。例如, 现实生活中我们对法律的敬畏和遵守, 甚至“遵纪守法”俨然已被写入公民道德了。“遵纪守法”已经被内化为一种价值取向, 逐渐成为一种价值共享。那我们为什么要遵纪守法呢?用米尔斯的话来说就是“制度的统治者成功地垄断甚至强行灌输了他们的支配符号”, 让我们以为这是我们本来就有的价值取向, 而并非是他人所强迫的。简言之就是, 遵纪守法对我们自己也是有好处的, 所以我们也会去这样做。米尔斯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社会均衡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社会化和控制手段都齐全时, 怎么还有人不守规矩?”作为需要被大众普遍接受的一套理论也是这样, 为了避免一套理论遭到打破或推翻, 确保理论能够顺利地指导实践, 使理论成为人的内化价值并且共享则是理论本土化的必要途径。
在社会工作领域的, 理论就是社会工作从业者所共享的, 能够指导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一套价值模式。这套模式能够告诉从业者如何思考、如何工作。
三、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一个误区带来的反思
(一) 一个误区、一个案例、多种实践
“社会工作没有独特的专业理念, 什么人都可以做社会工作”。这个误区误导了很多人很长时间。首先可以肯定地说社会工作是需要理论指导的, 并且拥有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 并非任何人都可以从事的一个职业。
案例:老张今年五十岁, 曾就职某大型工厂, 一年前工厂倒闭, 老张下岗了。由于年纪大, 又没有什么专业技能, 老张一直没有找到工作, 每天呆在家里情绪很低落, 不喜欢说话, 脾气也越来越大, 稍有不顺心就同家人发脾气。②那么对于这个例子, 用专业理论该如何解决呢?
理论运用一: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 个人所在的各个系统层次是一个层层相扣的巢状结构, 强调社会工作实务目标是使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能够适应环境的要求, 所以可将焦点放在四个方面:促进人们成长发展;增强人们适应环境的能力;消除环境对人和群体的阻碍;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人们需求的回应和养分的提供。
本案例的工作目标就可以设计为:1.通过促进老张个人的成长, 增强他对下岗和找不到工作的接受能力;2.通过联系老张的各个社会支持系统, 帮助老张发掘各方资源, 学些新技能, 找到适合老张从事的工作。
理论运用二: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
优势视角认为每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其内在的能力, 只要存在适当条件, 就可以建设性地发挥自身功能。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协助案主从压抑中释放自己, 帮助案主自我增能。
本案例的工作目标就可以设计为:直接介入。1.促使服务对象利用现有资源。 (1) 帮助老张运用现有内在资源, 发挥个人优势, 改变原先不合理的分析态度和方法, 采取正确分析态度和方法, 使老张重新找回自信。 (2) 改进老张扮演社会角色的技巧, 发掘他的潜能, 帮助他建立积极人生观。 (3) 帮助老张充分利用现有外部资源, 加强同家人及朋友的沟通, 改进交流方式。2.危机介入。 (1) 对老张进行心理疏导, 运用心理技巧帮他缓解压力, 放松心态, 鼓励他勇敢面对现实, 尽快走出失业阴影。 (2) 帮助老张宣泄由下岗、找不到工作带来的低落情绪和脾气, 给予支持。 (3) 帮助老张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使他重新树立个人自信, 恢复和发挥自身功能, 走出危机。
两个理论分析同一个案例,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肯定存在的。而且, 在一个案例中, 有时会因为复杂性而涉及到很多理论的综合应用。试想如果社会工作没有理论, 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可能会根据常识看待和解决老张的问题, 我们无法看到老张的优势, 因为他在我们眼中是弱势群体。我们也不会觉得老张出现的这些状况、情绪有何不妥, 因为有太多人跟老张一样, 需要一份工作, 有人提供一份工作, 老张欣然接受, 并且十分感激。结果没过多久新的问题出现了, 可能是遭遇工伤事故, 可能是家里出事, 老张又陷入了悲观情绪之中, 甚至比之前更严重, 他要怎么办呢?所以社会工作的内涵就是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去教会案主一种应对问题的方法, 授之以渔。
(二) 实践中完善理论
还是刚才老张的例子, 假如社会工作者在运用理论的过程中发现, 某些理论是不能解决老张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社工就会发现理论存在的缺陷, 可以通过实践情况进行改进。因为当初制定理论的人也未必把所有的情况都经历过。所以理论来源于实践, 并能够指导实践。
常识不能等同与理论, 一般人通过常识去考虑出来的问题有可能会同通过理论得到的结论相同。常识往往会告诉我们一个事物是这样的, 但是理论则会告诉我们它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以及它怎么变成这样的, 而不是另外一种模样。用刚才的例子, 从常识角度帮老张找份工作不就什么都解决了?但是以后老张遇到问题了他怎么办?他能顺利解决吗?我们需要理论回答, 为什么帮助老张, 老张是怎么变成现在这样的, 社工通过怎样的办法使他不再重蹈覆辙, 这就是实践中的理论, 在实践中完善, 帮我们看懂、看透事物背后隐藏的真相, 从而避免再次走入误区。
参考文献
[1]米尔斯 (美) .社会学的想象力[M].上海:三联书店, 2005.38-39.
[2]王思斌, 谢立中, 马凤芝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社会工作, 1996 (02) :52-56.
[3]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 2011 (02) .
[4]刘威, 周娟.内源性发展范式中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路径选择[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8 (02) :170-172.
理论本土化 篇8
近30年来, 我国学者关于英语学习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 文秋芳 (2004) 将其分为两个阶段, 1984-1992年为萌芽阶段, 1993-2003年为全面启动阶段, 罗筱维 (2009) 将2004-2008年称为迅速发展阶段, 张森 (2012) 通过文献检索, 认为2008年之后关于英语学习的研究热度正在逐步降低。
虽然学者的研究成果甚多, 但是在这些研究中, 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比如, 对于在教学层面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策略的运用模式的研究很少 (张森、段然, 2012) ;再如, 很少有研究探讨在第二语言学习环境和在外语环境中学习策略的使用是否具有一致性 (文秋芳、王立非, 2004) ;最后, 通过已有的文献, 笔者认为学者的重复性研究较多, 而且对于教学的过程并没有进行分析, 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学习者需要的是一整套学习体系, 如果仅仅关注具体技能方面的应用, 学习者整体的学习计划和过程会被干扰。
基于上述分析, 本文以教师及学生、本土学习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为出发点, 通过已有文献构建本土化的英语教学过程模式。
2 相关概念
2.1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黄慧、王海, 2007) , 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 后来在维果茨基、奥苏贝尔、布鲁纳等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不断努力下, 这一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
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1) 学生观: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的 (陈静宜, 2010) , 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 是个体与他人通过磋商并达成一致的构建过程, 其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中心 (邓琪, 2007) ,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故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兴趣, 学生热情、主动学习是一个必然条件。 (2) 教师观:虽然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但并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王湘玲、宁春岩, 2002) , 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建构知识, 设置相应的任务 (张琳, 2009) , 鼓励学生反思与思考。 (3) 教学观: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交流以及学生和教学内容、教学媒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 (丰玉芳, 2006) ,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并为学习者提供各种必要的资源, 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教学资料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向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启示我们反思传统教学模式的盲目崇拜书本、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等弊端。同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 (陈威, 2007) (莱斯利、杰里, 2002) , 要培养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认知、共同学习, 把“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实践能力和主动全面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学生”作为教学目的。
2.2“本土化”和“过程”
了解了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后, 有必要对“本土化”和“过程”做一下说明。“本土化”这个词在生活中运用得比较广泛, 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解释, 其中项贤明 (项贤明, 2001) 认为, “本土化”就是西方文化在非西方世界被吸收、认同进而转化为本地文化组成部分的过程。所以在本文中, 可以认为“本土化”就是在母语为非英语的国家的英语学习, 比如在中国学习英语就可以认为是进行英语的“本土化”学习。本文特别强调的是英语学习及教学的“本土化”, 因为第二语言学习和母语学习有很大不同, 且各国理论界一致认为 (刘献文、李少芬, 2007) , “本土化”需要各国和各地区在批判与吸收外来研究成果的同时, 从自己的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以及自己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出发去揭示客观规律, 并勇于实践。“过程”是指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 英语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 必然需要一定的程序步骤, 如果是“胡子眉毛一把抓”, 势必会对学习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需要注意到的是, 本文中所提到的“过程”, 并非单指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 同时也包含着教学重点的调整与转移。
3 英语教学过程
3.1 教学过程模式
通过对以上理论文献的分析, 在宏观层面上 (英语学习的总方针) (张森、段然, 2012) , 构建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本土化英语教学过程模式, 如图所示。
在学生方面, 其主要任务就是对英语五部分的学习。从语言能力的形成过程与目的来分析 (吕林珊, 2010) , 母语的学习一般都是以听、说、读、写的过程进行的, 先形成“听”和“说”的能力, 而后学习“读”与“写”并进一步提高听说能力。通过观察小孩语言能力的形成过程, 这一现象就会非常明显。小孩刚出生后是通过眼睛看、耳朵听来感知周围的世界, 等到一岁到一岁半的时候才开始说话, 之后进入小学学习, 先从阅读课文开始, 之后再逐步涉及到写作。但是, 在本土学习及教学的时候不应该照搬, 因为母语体系已经形成, 它和英语在词汇语法等方面有很大不同, 再加上没有相关的语言环境, 很难高效率地短时间之内通过听说读写译的过程就能够达到优秀。所以笔者认为, 在本土英语学习及教学的时候应该遵循读写、听说、译的学习教学过程。
为什么先从阅读开始而不是听力?因为阅读解决的是词汇量和句子结构的问题, 而听力解决的是语音语境的问题, 如果词汇量和句子结构水平没有达到听力材料所需要的能力, 势必会影响到听力本身所要解决的语音语境问题的训练。可以想象一下, 如果听力材料中陌生单词较多, 句子结构也不熟悉, 再加上标准发音中的连读、弱读等发音技巧, 可以说学习者的信心很容易遭受打击。所以先从阅读开始, 任何学生感兴趣的材料 (小说、故事、新闻等) 都会有用, 需要说明的是, 教师选择材料的时候专业性不要太强, 而且一般生词量控制在20%之内, 如果生词太多阅读有困难就会影响到学习情绪, 如果生词太少读起来又容易枯燥也会影响到学习情绪, 所以生词量的控制老师可以让每个学生通过“试读”的方法适当控制。
在通过阅读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及对句子结构熟悉之后再进行听力的训练比较合适, 而且此时练习听力也不用再为词汇量及句子结构的理解所阻碍, 听力的练习材料 (歌曲、电影等) 也以学生的兴趣为主, 但相比阅读听力材料的生词量要求更为严格, 一般控制在5%之内, 因为听力主要解决的问题不再是生词和句子结构, 而是通过听力练习来加强语音语境的能力, 所以生词要少, 在这里向老师推荐的是通过观看英文电影提高, 英文电影在语音、文化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盛冬梅, 2010) , 电影练习听力的好处是发音纯正、有相关的语境且以生活大众为主, 但要求的是没有中文字幕, 这样的练习会对学生的听力有很大的帮助。
在进行阅读和听力的相关训练之后, 就可以进行写作和口语的练习。阅读和写作、听力和口语分别是互为一体的, 而阅读和听力是输入的过程, 写作和口语是输出的过程。在进行阅读的相关训练之后, 就可以进行写作的练习, 因为阅读词汇和句子结构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此时进行写作练习只需要进行写作技巧方面的训练即可。同时, 对于口语的问题, 也是在听力熟练之后开始的, 因为此时的词汇、句子结构以及语音语境通过听力已经达到要求, 那么口语练习也需要进行相关口语方面的技巧训练即可。
翻译是处于这个过程的最后部分, 因为翻译需要扎实的语言基础, 在具备上述完备的读写听说能力之后, 方可进行翻译的训练。翻译包括英译汉、汉译英, 也包括笔译、口译, 由于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教学过程, 且在中学阶段翻译方面的能力没有太高的要求, 故未曾涉及到具体的翻译策略。
3.2 教师及反馈的作用
在教师方面, 其主要任务是利用有效的资源帮助促进学生按照上述模式学习。虽然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性, 但学生的自控力仍然不足, 如吴萍萍 (2009) 通过研究发现, 学生无法自主制定阅读计划, 无法有效监控自己的阅读过程和正确评价自己的阅读效果。所以发挥老师的监督作用必不可少, 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设置不同的任务, 检查任务的完成情况, 检测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等;与传统课堂上的师生关系不同, 在上述模式中, 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给予鼓励关心, 时刻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学生高效学习的一个必要条件;最后, 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学生对资料的分辨能力有限, 精而准的资料需要老师的“慧眼”去识别, 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习部分的资料选择由教师把握较宜。
再来看上图中的箭头指示和反馈作用。阅读和写作、听力和口语分别互为一体, 用双箭头表示, 在开始学习的时候会显现出读、写早于听、说或读、听早于写、说的情况, 但在实际教学学习过程中, 这四部分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先后顺序只是基于学生对各部分知识掌握情况区分的, 教学重点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做出调整。反馈的作用是, 在进行各部分训练的时候需要前期的基础, 如果基础不牢固则会出现困难, 这时候得对症下药返回加强, 比如在笔译的时候, 如果出现单词量匮乏影响翻译质量的情况, 那么需要返回加强阅读和写作的训练了。另外, 在这方面教师需要通过观察、检测把好学习质量关。
4 结束语
宏观层面上, 本文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本土化的英语教学过程模式。学生学习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教师也要发挥自己指导监督的作用, 期望通过学生与老师的配合以及合适的教学过程模式对本土英语学习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摘要: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 在宏观层面上构建了本土化的英语教学过程模式, 即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重点“依次”从读、写、听、说方面加强, 期望为英语教学者及学习者提供借鉴。
理论本土化 篇9
1.西方管理理论面临危机缺乏后劲, 是否西方管理理论不具有适用性
2008年出现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 从而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通用、克莱斯勒等汽车巨头陷入困境, 无论是理论界还是企业界开始对西方的管理思想进行反思。西方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是否存在先天性的缺陷, 是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针对中国的国情和现状, 西方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是否出现“水土不服”, 按照通常的思维, 运用西方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应该会使中国的企业具有强劲的发展后劲, 在改革开放的30年内世界500强企业的排名中应该会出现更多中国企业的名字, 但是, 事实上并非如此, 因此我们要反思西方管理理论在中国的实践性特点。
2.西方管理领域定量化的研究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在西方管理理论领域内常常引入定量化的研究, 但是管理学科更多的是定性化研究, 将定性化的内容引入定量化的分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尤其是系统误差更具有隐蔽性。运用数理分析方法来测定定性的问题, 会使测定结果系统偏高或偏低。按照西方管理理论所研究的方法可能会产生的误差有方法误差 (这种误差是由分析方法本身所造成的, 系统地导致测定结果偏高或偏低) 和主观误差 (这种误差是由分析人员本身的一些主观因素造成的) 。
3.管理本土化研究的提出是否是后危机时代中国管理思想的主流
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它特有的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 都是为解决社会生产的问题而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程中, 各国经济体对已经形成的管理理论采用的是“拿来主义”态度, 假定这些理论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操作性, 认为其在部分国家取得较大的成功, 就信奉其正确性。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量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目前想改变当前的管理领域的现状, 面临巨大的阻力和困难, 首要的问题是学术界对此观点的认可度, 管理本土化研究是否成为后危机时代中国管理思想的主流任重而道远。
二、中国管理本土化研究面临的挑战
1.孕育在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挖掘不足
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集中反映在诸子百家的著作之中, 其管理理论以国 (组织) 及国人 (组织中人) 为研究对象, 思想主要体现在以富强为君主治国之目标, 以富足、自由、快乐为国人之生活目标。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基本取向表现在“以仁为本、中庸之道、以德服人、无为而治”。这个传统管理哲学是以“人”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 以人为本是儒家学说管理思想最鲜明、最重要的特色和标志;中庸之道更是多数人立身做事的原则, 处理问题上人们主张调和与折衷, 反对过度偏激。以德服人的思想是注重领导阶层的身教, “以力服人, 非心服也, 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 心悦诚服也。 (孟子《公孙丑上》) ”;“无为”是道家管理思想的最高原则。对于管理者来说, 就是要善于抓大事, 把具体工作分配给具体人员和机构去做, 无须事必躬亲。这样才能分工协作, 权责分明, 各展其长, 各尽所能, 管理工作就会井井有条, 获得最佳效果。《孙子兵法》的管理思想可集中概括为优化原则、激励原则、时效原则、随机原则、信息原则、组织原则等六个原则。这些在西方管理理论中没有做过多的阐述而非常适合中国的管理思想没有被充分的挖掘出来, 克劳德·乔治认为:“从《墨子》、《孟子》和《周礼》的古代记载中, 已经可以看到当时中国人早已知道组织计划指挥和控制的管理原则”。
2.中国在管理理论学术价值的评判标准单一化
由于大量西方管理理论引入中国, 管理理论的拓展以及管理理论的学术价值的评判标准缺乏本土性, 在中国任何好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不能给组织带来丰厚的经济利润, 将视为被抛弃的对象, 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管理思想体现在宏观层面上的管理, 而西方管理理论明确在具体的微观管理层面, 以经济学的假设条件为基础, 对我国企业和组织来说, 缺乏一定的吸引力。
3.中国管理本土化研究范式的推广受限
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从定性的角度来研究, 而不是从定量的角度去研究, 这与中国目前在学术领域内对管理理论的研究有一定的差距。从我国目前的权威管理杂志或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几乎是照搬西方学术界的研究范式:“引言+文献综述+数学模型+实证分析”, 没有数学模型, 没有运用一串数据的论文绝对不可能在这些权威的期刊上出现。任何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的丰富和发展一般是率先在学术界开始繁衍, 然后到实践中检验, 所以, 目前学术界对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式就限制了中国本土化研究范式的拓展和传播。
三、构建中国管理本土化研究的理论框架
1.提炼西方管理理论研究的经典管理思想
本文认为开展中国管理本土化研究并不是全盘否定西方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我们可以提炼西方管理理论中优秀的成果, 根据中国现有的环境和组织成员的特点, 找出适合中国人特点的管理理论, 如组织柔性化管理, 中国人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对组织管理既要有一定的管理制度 (即原则性) , 又要有一定的人情化管理 (即灵活性) 。所以, 西方管理理论中对组织管理的基本框架, 我们不能抛弃, 对于中国管理本土化研究不是全部否定西方管理理论。在西方管理理论中一些经典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具有普适性, 不是独特性。
2.中国管理本土化研究的内容
(1) 中国管理本土化研究的源泉——中国传统的文化
管理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 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 是中华民族不竭的智慧源泉, 其精髓和活力所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的传统哲学有着非常丰富的关于融合、和谐、和睦、和平的思想。中国管理应该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管理本土化研究的源泉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任何管理都植根于一种文化之上, 社会文化背景是管理赖以生存的土壤、环境, 有什么样的社会文化环境, 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管理行为和方式与之相适应。“礼之用, 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 。管理植根于文化之上如果能适应它, 符合它的特征及要求, 则管理效果就好, 管理效率就会提高, 劳动生产效率就会提高。作为东方各民族改造自然活动的物质和精神成果, 东方管理思想极大的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
(2) 中国管理本土化研究的基础——中国企业成长的历程
真正实现中国管理本土化, 必须研究中国企业成长的历程。可以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企业的成长历程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划分成不同的阶段, 对其经营管理过程进行深入的剖析。在不同的阶段按照企业的性质又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研究在不同类型的组织中运用不同的管理理论后企业最终的结果如何来反证西方理论全盘吸收的可行性。因此, 中国管理本土化研究的实证就是对中国企业成长的历程的研究, 必须以中国企业的管理作为本土化研究的基石,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其研究的理论。
(3) 中国管理本土化研究的对象——中国企业和中国居民
任何一种管理理论必须要以特定的研究对象作为基础, 中国管理本土化研究的对象必须是中国的企业和中国居民。由于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具体地表现为社会制度、文化资源、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历史、地理、民族、科学技术、生产状况等方面, 而这些内容各国都不尽相同。任何一个国家的管理本土化都建立在本国国情基础之上, 被本国人民理解、接受。由于中国的管理体制以及经济社会环境与其他国家有所区别。中国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与西方国家的组织管理模式有一定的区别, 因此在运用管理理论的应用方面就具有一定的差异。中华民族的特点决定了中国消费者在消费习惯、消费心理和价值观念与西方国家的消费者有很大的不同, 如美国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及其外化的冒险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形成了美国科学管理理论的深厚文化基础, 注重物质追求, 讲求实用主义的经营哲学以及理性主义的管理方式构成了美国传统企业管理理论的内核, 从而创立了与其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协调一致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因此, 中国管理本土化研究的对象是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消费者。
3.中国管理本土化研究的方法——历史研究法和系统研究法
对于中国管理本土化研究的方法主要采用:第一, 历史研究方法。即从发展变化过程来分析阐述中国管理本土化问题的研究方法。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管理思想入手, 结合西方现有的管理理论及其变化进行分析, 对中国管理哲学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第二, 系统研究法。这是一种将系统论运用于中国管理本土化研究的方法, 即将中国管理与中国文化、中国经济、社会、政治等因素纳入一个系统内进行思考, 对整个系统进行协调和整合, 达到系统优化, 提高经济效益。
4.中国管理本土化研究的拓展——协整管理理论
中国管理本土化研究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后, 本文认为, 这将形成一个中国管理本土化的理论——协整管理理论。所谓的协整管理理论就是在吸收西方管理理论中有益于中国组织管理的理论, 同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管理思想, 结合中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和政策环境, 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念的指导下, 逐渐协调中国本土化的管理理论, 最终形成一种协整后的管理理论体系。该理论的特点就是既不完全套用西方管理理论, 也不完全是中国自创的管理理论, 而是在不断协同调整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理论体系和理论框架, 在修正中构建一种新的管理范式, 既具有传承性、适应性又具有创新性。
四、中国管理本土化研究的方向——先进性和前瞻性
建立适合于本国国情的管理理论要以本国现阶段生产力条件为基础, 同时又要充分利用现有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 特别是较前沿的一些理论和思想观念, 比如创新管理理念、知识是最为重要的资源理念、企业再造理论、学习型企业组织理论、快速反应理念、组织结构倒置理论、跨文化管理理念、管理终极目标理念、战略弹性管理理念等一系列理论和理念。通过对它们的贯通运用能大大提高管理操作模式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使其有较长时期的生命力。具体而言, 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第一, 论语+互联网。承载着中国管理模式的实践性。
中国管理模式的重要特性就是实践性, “论语+互联网”恰恰高度概括着中国管理模式的这种特性。这里的“论语”是一种泛指, 代表着中国管理哲学这个层面要继承创新传统文化中卓有成效的思想, 中国哲学是儒道佛三家交错的, 儒家强调德的力量, 道家强调自然的力量, 佛家强调的是苦集灭道的循环, 是悟的力量, 他们汇集成中国管理模式的思想内核。互联网则代表的是一种交往着现代管理思想的科学手段, 两者的结合, 共同承载起中国管理模式的实践性。
第二,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让中国管理模式走向世界。在中国企业发展的道路上, 离不开企业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中国管理模式需要中国管理哲学、现代管理科学和成功管理实践的有机结合, 也需要科学的架构框架体系以支持战略规划和运营模型的一致。企业架构是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创建业务执行的基础, 帮助企业构建支持中国管理模式的企业架构, 创造无边界信息流, 推动中国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与发展。希望通过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 使中国企业能够与国际巨头站在一起, 让中国管理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2]潘承烈, 虞祖尧.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之今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3]苏东水.论东西方管理的融合与创新[J].管理科学, 2002, (5) :39-45.
[4]徐锦中.管理活动与创新思维[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 (3) :13-16.
[5]李秋霞.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理论的整合.理论探索, 2004, (2) .
[6]彭涛.东方古典管理思想今用.重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7) .
[7]郭成纲.西方管理思想史[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8]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9]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理论本土化 篇10
March等[2]提出的组织平衡模型特别关注工作满意、组织承诺等变量,试图从员工态度入手揭示员工离职动因,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离职的理解,但有研究指出其实际解释力度十分有限[3]。随着对离职理解的深入,学者们陆续提出了解释理论,其中“映像理论”和离职“展开”模型颇具特色[4],基于这2个理论提出的“工作嵌入”理论更是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长期活跃于离职领域的Mitchell等[5]学者将关注点转向“个体在组织和社区中构建的多重联系”,继而提出了“工作嵌入”的概念,从留职视角对员工离职加以解释,在回答“什么因素促使员工留在组织中”的同时,对员工离职进行预测,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不少欧美学者围绕工作嵌入理论做了较丰富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随着相关文献的持续丰富,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了工作嵌入对离职预测的有效性。然而,与欧美学者围绕该理论进行如火如荼的研究相比,中国背景下的研究却很缺乏,鲜有学者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境,深入分析工作嵌入构念的本土特征、结构和内容。作为中国的研究者,应清醒的意识到,照搬国外的研究成果绝不是丰富和深化组织研究的有益途径。我国学者有必要也有责任,根据中国特殊的文化氛围、风土人情和体系制度,对该理论进行跨文化检验和丰富,以获得更深入、更贴近实际的理解。正是基于上述考虑,在经过深度访谈获得丰富的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经过资料整理、归纳总结、概念提炼、理论升华等过程,发掘工作嵌入的中国本土化结构和内容,对该理论获得更深入、更贴近实际的理解。
1 工作嵌入理论
工作嵌入构念意指个体和组织内外所有与工作相关的情境之间所形成的密切程度[6]。它囊括了迫使员工留在工作中的来自组织和社区的多重因素,这些因素使员工依附或嵌入他们的现状之中,难以脱离。Mitchell等认为员工即使在有工作不满意或其它工作机会的情况下,也不易产生实际离职。因为在离职过程中,员工要不得不挣脱各种社会网络关系的束缚。如果员工在组织和社区中的网络关系越多,他们就越难以离开现在的组织。
Mitchell等[7]将这些网络关系分为3种,即联系、匹配和牺牲。而这3类关系又同时存在于组织内部和员工生活的社区之中。因此,将嵌入关系分为6类,即组织联系、组织匹配、组织牺牲、社区联系、社区匹配和社区牺牲,如表1所示。
(1)联系
联系是指个体与他人、社区及其他活动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联系,反映了个体在组织和社区中与他人或机构联系的紧密程度。联系包括组织联系和社区联系两部分:组织联系指个体与组织中其他人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包括员工与员工间、员工与领导间、员工与下属间和员工与团队间的各种关系。员工在组织中联系的人和群体越多、越深入,就越是难以脱离;社区联系指个人在工作外和他人或组织间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依赖性关系,包括个体与朋友、家庭、邻居、社区其他成员等建立的各种关系。这些联系构成了一张将个人与其所处环境连接的网络。Mitchell认为个体与这张网络联系越紧密,他们就越多的被束缚在工作中。以往的大量研究表明,来自工作伙伴、同事、家庭、亲朋等组织内外联系,会增强员工的依附感,促使员工留职[8,9]。
(2)匹配
匹配指个体所在的组织和社区与其主观感知的相似性。前者是员工在组织或机构中感到相容性或舒适性,主要表现为员工的价值观、职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等与工作和组织目标的匹配程度。后者是指员工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感到相容或舒适,主要表现为员工的爱好和习惯等与社区和周围环境的匹配程度,如气候条件、娱乐设施、文化活动等。如果员工的个体价值映像与组织文化和目标有很好的契合,如果员工感到在社区生活的很惬意而舒适,那么他们就难以改变现状,也就不易做出离职决策。以往Chan、Villanova和Feldman等[10,11,12]学者研究发现个人与组织、社区间的匹配关系的确可以影响到离职,员工与组织间的匹配性越强,就越有可能与组织维系在一起。
(3)牺牲
牺牲是指个体离开组织或社区将面临的损失或牺牲,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心理的。组织牺牲指因个人离职而丧失的物质利益与心理好处。员工一旦脱离现在的组织,将不得不放弃某些既得利益,如不错的工资待遇、晋升机会等。除此之外,如果离职将使员工不得不搬离现在的住所,那么良好的社区环境、和谐的邻里关系等也会成为离职的一个损失。上述损失越多,员工越是不易做出离职决策。以往在此方面的研究也相当丰富,大多证明了转移成本对离职决策的负向影响[12,13]。
2 研究过程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求工作嵌入理论的本土适应性和特征,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对工作嵌入的本土结构和内容作质性分析。检验其6个维度在中国情境中是否存在,评价它们的影响作用。
(1)访谈过程
首先,课题组在阅读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提出了JE理论本土化特征意见,并据此编制了访谈提纲。其次,鉴于本研究所问及的内容涉及“对单位、领导的评价”、“同事关系”和“离职倾向”等敏感问题,在访谈对象的选择上,采用了找熟人和朋友介绍的方式。接着,在正式访谈前,课题组成员与拟受访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沟通和情感交流,力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之说明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并承诺信息绝不外流,仅作研究之用,进而,约定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并在征得受访者同意的情况下,对整个访谈过程进行录音。最后,在做内容分析前,将所有录音材料形成为文字。共得到大约20万字左右的访谈记录,成为进一步进行内容分析的基础。
(2)访谈样本
本研究共对16位受访者,进行了时长在40分钟到120分钟不等的访谈。这些受访者大多有过离职经历,占68.75%,并以在企业中工作的居多,占81.25%。受访者中男性较少,占总数的43.75%;未婚者较多,占总数的56.25%;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占总数的87.5%;平均年龄为30.125岁。受访者的具体信息,如表2所示。
(3)访谈内容
鉴于检验JE理论在中国本土是否适用的目的,根据Mitchell等对JE进行的界定、结构和内容,以及所开发问卷的相关题项,编制了访谈提纲。提纲总体涉及5方面内容:(1)导致离职的因素有哪些;(2)离职前主要的考虑因素有哪些;(3)联系因素是否会阻碍离职;(4)匹配因素是否会阻碍离职;(5)牺牲因素是否会阻碍离职。同时,还请受访者对这些因素的重要性进行阐明。
(4)信息整理
在获得总长20小时左右的访谈录音后,课题组成员对录音资料进行了分配,分头进行文本输入工作。各自完成文本输入后,两人一组又将录音与文本进行了检查,以防止有内容上的错误和疏漏。最终将16为受访者的资料形成了20余万字的文字材料。
具体的文字内容如“苏女士,09年毕业于某医院医护专业,在沈阳一家中医院担任护士工作至今,每天的工作简单而繁琐:照顾病人,上药,打针,输液等。是典型的朝八晚五的上班族,在不长的职业生涯中,她曾经因为薪水、待遇问题产生过离职的想法,不过后来因为感觉科室的工作氛围不错,与领导、同事都能和谐相处而且跳槽意味着要离开现有的要好的朋友的原因。苏小姐最终放弃了离职的想法。在这份工作中,苏小姐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这也是她极为看重的,她常说成为一名白衣天使是一直以来的梦想。至于其它因素对苏小姐而言影响并不大,地区或社区都不会左右苏小姐的选择,只要能与家人在一起,别总搬家就好。苏小姐要求的工作很简单:能够休息好,工作心情好。不过对于目前的薪水,苏小姐倒是颇有微词。她坦言之所以留在这份工作是人际关系起着主导作用,但如果选择跳槽的话,薪水、待遇肯定是要考虑的第一要素。”
3 内容分析与讨论
(1)内容分析
在经过了上述原始资料的收集后,在撰写译码摘要的同时,本研究开始了译码过程,主要运用主题分析法来帮助完成概念化—规范化—范畴化的程序,准确的凝练范畴。经过概念化、规范化和范畴化的开放性译码分析和归并工作之后,共提炼了18个要素范畴。根据受访者的表述,将上述要素范畴的重要性,按照“重要”、“一般”和“不重要”进行了三级分类。并对表述“重要”的范畴进行了统计分析。具体方法是将“重要”要素次数求后和后,再除以访谈总人数,以得到该重要范畴的认可比例。相关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进一步将这18个要素范畴按照JE的6个维度(组织匹配、组织联系、组织牺牲、社区匹配、社区联系和社区牺牲)进行归类,以获得JE构念各个维度内容的重要程度。按照图1中18个要素的重要性得分,进一步将归属一个维度的要素范畴进行加总,获得维度的重要性得分,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从表中数据可见,组织匹配维度的重要性最高,占38.3%,其余的依次是社区联系(21.1%)、组织牺牲(15.5%)、组织联系(12.7%)、社区匹配(9.8%)和社区牺牲(2.8%);就依附类型方面,匹配关系对员工留职的影响最强,占到总影响的47.9%,之后是联系(33.8%)和牺牲(18.3%);就组织和社区影响来看,职内因素影响较大,占总影响的66.2%。
(2)讨论
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内容分析,经过开放式编码、概念化和范畴化等过程,研究者对影响员工离职决策的因素有了较为系统的把握。扎根于工作嵌入理论,按照其结构、关系类型和二阶维度,对“职内—职外”、“联系—匹配—牺牲”、“组织联系—组织匹配—组织牺牲—社区联系—社区匹配—社区牺牲”的各自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对嵌入理论进行了本土检验,并初步掌握了在中国情境下JE的维度和内容特征,为今后工作嵌入本土量表的开发提供了依据。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在员工进行离职决策的过程中,职外嵌入(即社区方面的因素)的影响要弱于职内嵌入(即组织方面的因素)。而且,职外嵌入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亲属与家人方面。真正与居住社区相关联因素实际上微乎其微。这一点与欧美国家有着较大的差异。
造成上述现象,主要有2点原因:(1),我国尚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时期,经济总量虽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人均收入和经济贡献并不高。社会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造成欧美的社区文化尚未在中国形成。居民的各种业余文化生活更多的依赖于所在的城市,而非社区。因此,在社区文化和娱乐活动层面,居民的感知较低,对社区环境方面,则有一定的感知。(2)随着原有国营企业的陆续转制、重组,甚至倒闭,原有的“家属院”被“商品房”代替。人们的居住条件在得到巨大改善的同时,也不可否认,住户与住户之间的联系减少了,关系疏远了。各个小区中,居民们很少有往来,甚至互相不认识,住所对大家只不过就是简简单单房子的概念。因此,在问及社区对工作的影响时,甚至有的受访者惊异的反问“我住哪里跟工作有什么关系!?”。
员工在思考去留问题时,更多的关注工作喜爱、心情、领导支持和价值观等核心问题。因此,组织匹配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占到总数的近一半(38.3%)。这说明,中国员工较以往更加关注工作的意义和从工作中获得的内在报酬。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2点:(1)随着教育范围的普及和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员工接受了较高的系统教育,具有一技之长。这从本次访谈样本的学历分布上也有所体现,87.5%的被试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他们更希望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并在专业方向上得以发展。因此,对于工作与专业的相容程度较为重视。(2)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自由的劳动力市场。人才可以在国家范围自由流动,企业间在人才方面的竞争愈演愈烈。为吸引人才,各个企业推出了五花八门的策略,从“金钱留人”到“感情留人”在到“文化留人”,从关注“员工现实需要”到关注“员工发展需要”再到关注“员工家庭需要”,对员工的激励手段也更多的偏向于心理层面。(3)在人们基本生活需求满足之后,取而代之的是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需求。因此,员工更重视在组织中工作的心理体验,挑选“干的开心”的企业,对于在哪里工作是“随心而动,用脚说话”。
家庭和亲属对员工个体工作的重要影响在本研究中得以凸显。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长久的历史积淀了厚重的传统文化。与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类似,东方文化熏染下的中国员工特别关注家庭的影响。一方面,赡养父母、四世同堂、照顾子女等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另一方面,在关系型社会中,社会网络关系和人情关系能够给予个体提供很多的帮助,而其中最紧密的莫过于家庭和亲属关系。此外,亲属联系能够增加个体的社会交往,提升个体的城市、社会融入感,进而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3)贡献与不足
首先,本研究对发展于欧美背景的工作嵌入理论在我国文化背景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基本验证了该构念结构的合理性,各维度内容在我国情境下也基本存在。其次,通过个体访谈,深入了解和掌握了中国背景下员工的工作嵌入内容和特征。其中社区层面的影响较小,尤其是社区牺牲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而家庭和亲属的影响凸显出来。虽然如此,本研究尚有些许不足:(1)访谈数量仍可增加,范围可以扩大,以有助于提高结果的外部效度;(2)质性研究对于理论归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缺乏具体的数据指标作为支撑,未来可以进一步在量表开发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摘要:旨在探讨工作嵌入理论在中国本土的结构特征和内容因素,在不同行业选择了16位曾有离职经历的在职员工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深度访谈。在此基础上,采用内容分析等质性研究的方法对信息进行总结和归类,借鉴工作嵌入构念的现有结构模型,分析得到在中国情境下工作嵌入理论的结构和内容特征。研究发现:除社区维度外其它维度都显著存在;联系、匹配、牺牲三类依附关系也得以表现;家庭和亲属对员工离职决策的影响格外突出。
理论本土化 篇11
“字幕翻译”是将外国进口影片中的人物对白或场景介绍翻译成本国语言, 并将其展现在屏幕上, 但人物对白本身还是外语原文。一般意义上的字幕翻译与传统的文学作品或其它体裁的翻译并没有多大差别。但自2006年《加菲猫2》在中国上映以来, 国内的字幕翻译开始呈现一种新的趋势。一些国内热门的流行语、网络语言、俚语、俏皮话, 如“粉丝”“歇菜”“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等, 大量出现在人物的对白译文中, 对观众的感受、翻译理论、翻译伦理等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同时也引起了广大翻译理论研究者和翻译工作者的反思。
2 字幕翻译的过度本土化
本土化的翻译风趣、幽默, 贴近当代人的现实生活, 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全新感受。例如, 在《加菲猫2》上映之后, 其中文字幕立刻成为了当年译制片的一大亮点, 观众与媒体叫好声一片。受其鼓舞, 译者们放开手脚, 在翻译过程中除了用些一般意义上的流行语外, 也开始尝试使用一些指向性更为明确的流行语汇。如2009年好莱坞3D动画片《怪物大战外星人》在国内上映时, 片中的中文字幕就出现了“躲猫猫”“不差钱”等词汇。还有些译者为了更“接地气”, 硬把“赵本山”“周杰伦”“小沈阳”这样一些有名有姓的中国人塞进了美国影片中。这显然是一种过度本土化的倾向, 引起不少观众的反感。
3 伦理关照下的过度本土化翻译
3.1 翻译的再现伦理
翻译中的“再现”, 指的是原文文本和原文作者的忠实再现。再现模式认为, 译文应该能够代表、替代原文。翻译理论历来都强调“信”, 而“忠实”被认为是翻译的基本标准。从翻译伦理的角度来看, 翻译中的忠实, 首先指的是要忠实于原作的思想内容。一般情况下, 译者应该把原作的思想内容完整而准确地传达出来, 不能随意对原文进行篡改、歪曲、增添和削减。 (王莉娜, 2008) 这里所说的思想内容, 通常指作品中所叙述、说明、描写的过程中所反映的立场观点、所流露的思想感情。面对电影字幕翻译的过度本土化, 这一伦理要求具有其现实指导意义, 它要求译者在进行电影字幕翻译过程中紧贴原文, 忠实再现原作者在设置台词中所要表达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感情。
然而, 在《黑衣人3》和《马达加斯加3》字幕翻译过程中, 为了迎合观众, 增加笑点, 译者一味地追求本土化, 毫无根据地肆意窜改原文。这样的再现显然有悖于“忠实”的翻译伦理。例如:
(1) 原文:Alex:Hey, Fifth Avenue, with no traffi c.——《马达加斯加3》
译文:不限号、不堵车。
(2) 原文:I don’t even know why we bought a circus in the fi rst place
译文:人们都去看车模了。
例 (1) 是《马达加斯加3》中狮子阿历克斯在泥巴做的“纽约城”模型里奔走时所说的话, 原意本应该是“没有交通问题”, 却被译者在这里打上了“中国特色”的标记。不明所以的观众还会认为, 难道“车轮上的美国”也实行“限号”吗?这种毫无根据的本土化不但无法弥补文化隔阂, 反而会增加文化误解。例 (2) 中海狮本来想表达的意思是马戏团已经过时了, “人们不再对马戏感兴趣了”, 却被作者硬生生地套上了广为中国观众熟悉的“车模”, 本来悲伤的情绪瞬间变成了戏谑。
通过对上述例子的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 在外国影片字幕翻译的过程中, 虽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流行语、成语、古诗词等来再现外国文化的风采, 增加国内观众对它的认同感, 拉近外族文化与本族文化之间的距离, 但是, 一旦违背了翻译伦理对忠实的制约, 无视原文文本, 忽略人物个性特征及思想感情, 必将事与愿违, 适得其反。
3.2 翻译的服务伦理
翻译的服务伦理来自功能主义的目的论。 (陈芙蓉、刘浩, 2010) “服务”一方面可类比于商业服务, 指译者需按时按质完成客户的任务;另一方面指译者需要为受众服务。按照文永超 (2003:89) 的说法, “字幕译者是按照赞助者的要求来完成翻译任务, 所以译者和赞助者或称客户的关系是很好处理的。关键的是, 译者还要协调处理好与受众的关系, 要为读者服好务”。任何一个翻译任务, 最终的评判者是作为受众的读者或观众, 译本的好坏取决于他们对译本的反应。因此, 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和方法时, 不能一味遵从个人喜好, 必须考虑受众的期待和审美要求, 要对受众承担伦理责任。例如:
(3) 原文:Alex:Look at that!That is one ugly mug-ugly lady!
译文:这是麻辣凤姐吧。
(4) 原文:Alex:No, I just came by to say that I don’t want you to think of me as some sort of authority fi gure.
译文:你不要把我当成大明星周杰伦。
现代艺术心理学认为:“观众在将看到一部作品时, 出于意识深层的探索内驱力, 孕育着一种审美期待, 期待看到新的东西。而司空见惯的老套旧式, 对于审美器官来说, 仅仅是一种重复性的单调刺激, 不仅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兴趣和注意, 反而使他们心灰意懒, 疲乏生厌” (别尽秋, 2012:34) 。上面提到电影的最大观众群为80后90后, 这一伴随互联网成长的群体对网络流行语再熟悉不过了。如果过多使用流行语, 势必会让他们产生审美疲劳, 滋生厌倦。《马达加斯加3》和《黑衣人3》的字幕翻译之所以饱受媒体和观众的诟病, 被称为“神翻译”, 违背翻译伦理所关注的服务伦理, 无视观众的感受和情感需求, 不能不说是主要原因之一。
4 字幕翻译本土化的基本原则
无论从我们上文中提到的社会文化角度还是商业因素考虑, 实行“本土化”都是无可厚非而且必要的。本土化的改写手段在电影翻译字幕使用之初给观众带来了很大的新奇和好感, 赞誉如潮, 但当这种翻译方法用的过多过滥时, 观众就会感到厌烦了。 (吕玉勇、李民, 2014:48) 这种过度本土化的译法为了达到商业目的而不惜放弃原文, 违背再现伦理, 随意进行替换和改写, 剥夺了目的语观众获取原文准确意义和品位异域文化魅力的权利, 这让观众很难接受。在此, 笔者就如何把握本土化的尺度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一般性词语的尽量本土化。电影学者葛颖认为, 电影语言的本土化如果没有过度引申、既符合大家的文化表达、又发挥了汉语言简意赅的优势, 在大部分情况下, 都是可以被接受的。由于文化的差异, 字幕翻译有时不得不通过本土化让观众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片中的对白。如《加菲猫2》中的对白“You have made me so very cat-happy!”译文为“你真是令我猫心大悦。”译文借用了汉语中的“龙颜大悦”的结构, 巧妙地保留了原作的幽默, 是令人称道的本土化译法。
(2) 坚决杜绝脱离原文的随意创作。电影作为一种商品, 其首要目的是赚取利润。受商业因素影响, 在翻译过程中, 为了产生“笑果”,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惜牺牲原文本所要表达的含义, 而一味地本土化以期达到“陌生化”效果。然而, “陌生化”的首要原则是疑问意义与原文一样, 不同的是表现的方式。 (文永超, 2013:90) 张春柏教授 (2011:83) 也指出:“译者显然不能脱离原文, 天马行空, 随意编造, 因为那已经超越了翻译的范畴, 成为纯粹的创作了。”
5 结语
电影字幕翻译在整个电影制作和译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商业角度讲, 电影字幕翻译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票房。但如果仅仅只为了迎合观众、增加票房收入而脱离原文的随意添加、替换网络流行语, 甚至毫无根据地彻底改写, 违背原作者、原文本的意思, 可能适得其反, 不但起不到弥补文化隔阂的作用还会造成文化误读, 让观众摸不着头脑, 影响影片的观看。出于社会文化角度和商业因素考虑, 电影字幕翻译的本土化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应该把握一个度。一个好的译者, 在本土化的同时, 应该做到区分, 让译作尽可能还原原作者的意图, 靠近原文本。总而言之, 电影的字幕翻译和其他文体的翻译一样, 不能背离翻译的基本伦理, 以及服务于这些伦理的各种技巧。
摘要:近年来, 英文电影的字幕翻译出现了一股过度渲染本土文化的趋势, 即运用大量带有“中国风”的流行语或诗词典故改写原文, 不管贴切与否。本文称这种翻译现象为“过度本土化”。这一现象虽并非有悖于勒菲弗尔等人提出的改写理论, 但与切斯特曼所提出的翻译伦理却有些格格不入。本文将以《黑衣人3》和《马达加斯加3》中的人物对白为文本, 探讨英汉字幕翻译中过度本土化的问题, 并以翻译伦理理论为基础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字幕翻译,过度本土化,改写理论,再现伦理,服务伦理
参考文献
[1]Lefevere, A.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 Fam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