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评估机构(共11篇)
独立评估机构 篇1
企业信用等级是企业运营情况、偿付能力、管理效力以及诚信程度的专业证明。一个较高的信用等级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独立评估机构的评估分析师借助其信用评级体系, 对企业各项要素进行细致的考察, 从而给出受评估企业的信用等级。如果独立评估机构给出的评级较高, 就意味着企业将在运营环境的诸多方面优于评级较低的企业;但较高的评级也带来相应的风险, 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降级风险。
一、独立评估机构的特点
独立评估机构是一种信息机构, 它们根据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提供关于信用等级的专家意见。在美国, 独立评估机构是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管理的“全国性数据统计评估机构”。我国的企业信用评价机构是指由商务部信用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部门指导的对企业的基本素质、经营水平、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管理水平、社会信用记录、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的信用评级单位。
目前, 国际上最为知名的四大独立评估机构是穆迪投资人服务公司、标准普尔、惠普国际和A.M.Best, 其评估领域和评级受认可度均较高。由于信用评级要求的水平较高, 因此独立评估机构大多从事专门领域的评估, A.M.Best最初也仅仅评估保险公司的赔付能力。
独立评估机构分析师的基本职责包括:研究企业过去的经营情况, 发现其竞争优势、劣势和发展趋势;分析作为利润代理的成本结构;基于管理效力反映其未来发展情况;评估可能风险、风险分布, 并阐述风险的潜在影响。
独立评估机构的评级与银行对客户的信用评级之最大区别就在于其独立性, 这也是独立评估机构的特点。具体来说, 独立评估机构并不是某次交易的交易对象, 与受评估对象没有如银行一般的贷款、抵押、担保、衍生性产品交易等业务往来, 它往往作为第三方独立提供企业的信用度信息。
二、独立评估机构的评估体系
独立评估机构的业务主要是对受评估对象的信用度进行分级, 并通过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提供相关的技术解释和支持。其评估体系主要由评估因素、评估标准、评估方法和信用等级构成。独立评估机构往往考察受评估对象的十项重要因素, 即管理决策、管理行动、公司形象、风险承受力、风险控制、获取贷款的能力、经营权、回购、多样化、风险状况变化, 并对各项因素进行评分, 以此构成最终给出的信用等级的基础。
独立评估机构的评估标准包括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两个方面, 也可称为财务性指标和非财务性指标两个方面。客观的评估标准是定量的, 反映了对财务文件的研究结果, 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以及向监管方提交的财务报告。主观的评估标准大多是定性的——对受评估公司高级管理层的采访结果, 以及对管理决策和行动的分析。主观和客观标准都有助于确定或至少反映出一个公司根据自身的契约责任行事的能力和意愿。其中, 由于财务指标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和可度量性, 且其本身也在不断完善和吸纳更多的可量化非财务指标, 因此客观标准是企业信用等级评估的主要工具, 在信用评估中占主导地位。
评估体系包括各种方法、过程和控制——数据收集、分析和对信用风险评估十分重要的其他信息技术支持, 以及及时更新每个受评估机构和事件的评分方法。基于此方法给出的合格的评分方案必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借贷人违约的风险;影响信用度的与具体交易相关的因素;影响机构生存能力的与具体管理内容相关的因素。
评估体系的另一个重要构成因素就是信用等级, 各评估机构的等级划分不甚相同, 最少的包括5级, 一般以8到10级居多。四大独立评估机构的信用等级划分要更为细致。
三、企业等级转移分析
企业信用等级评估的最终结果反映在企业的信用等级上。信用等级较低自然意味着企业将面临更艰难的运营环境, 但是在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 较高的评分则要求企业必须拥有较多的资产, 这也可能减少公司的资产回报率。相应的, 企业的信用等级转移也具有两面性。
1. 企业等级转移的分布情况。
不同的独立评估机构所给出的信用等级评价不同, 因此企业的信用等级转移情况也各不相同。总体而言, 四大独立评估机构的多年多项评估显示, 企业的信用等级基本稳定, 尤其对于较高级别的信用等级更是如此。下表显示的是穆迪评估的企业信用等级转移情况。
数据来源:Lea Carty of 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通过上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 评级越高的企业, 一年后等级无转移的概率越大, 如Aaa到A级均在90%以上, 而Baa级到B级则在84%到89%之间, Caa级别已经降到了70%, 这说明了信用等级越高的企业其运营状况越稳定。其次, 信用等级高的企业降级概率大于升级概率, 而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则恰恰相反。数据显示, 从Aaa级到A级的降级概率超过升级概率的百分点分别为6.60%、6.21%、2.86%;而Baa级和Ba级的企业升级概率和降级概率几乎相同, 指标值分别为-0.48%、0.5%;B级的公司升级概率则更大, 超过降级概率的值为5.15%。再次, 级别越低的企业违约的风险越大, Aaa级到A级几乎无违约风险, 而B级和Caa级企业违约的风险则较高。
2. 降级的成本分析。
在独立评估机构的评估中, 降级显然是一个坏消息。信用等级中, 投资级别的公司几乎可以较为容易地进入债券市场, 而且在消费者信用贷款上一般也不会出现中断;但是经历降级的公司则要长期面临困难的运营环境, 甚至有破产的风险。诸多案例表明, 当公司无力偿付的情况增加时, 银行的借贷标准就会更为严格, 对企业和消费者提供的贷款可能完全停止。信用等级甚至影响到宏观经济的运行, 比如普遍降级的结果可能导致货币供应的放缓、需求减弱, 并导致零售和生产领域中库存迅速积压, 而这又会导致经济增长减速的恶性循环。
2002年7月末, 瑞典电信设备制造商爱立信的信用评级被降到了“垃圾级别”。此次降级威胁到了爱立信公司筹集300亿瑞典克朗 (约32亿美元) 的计划。经历降级之后, 该公司的股价随着降级应声而跌。爱立信称此次降级导致公司财务成本每年上升1.01亿瑞典克朗 (约1 020万美元) 。虽然爱立信随后得以在他处扭转其命运, 但这仍不失为理解从BBB-级降到BB+级引起的成本上升的典型例子。
四、决定企业等级转移的重要因素:管理效力
如前所述, 信用等级下降对公司的影响而言危害极大, 是一个坏消息。但是, 如果导致下降的消息中提出的问题可以准确反映企业的管理效力和运营中的短板, 那么这样的坏消息就可以和好消息一样起到积极作用, 尤其是当独立评估机构的评估结论仅在企业内部公开时。因为降级消息可以迫使管理层迅速做出反应, 弥补公司经营中的不足。毕竟对公司的日常运行和长期生存负责的是公司的高级管理层, 而不是评估机构或者监管者。独立评估机构通过评级的形式, 观察和监督高级管理层是否以有效的方式运行企业、是否妥善控制风险, 以及是否理解当前发生事务的长期影响及其发生原因。
1. 管理效力而非资本状况更能决定评级转移。
良好的资本状况是必要的, 但不是信用评级的充分条件。目前, 穆迪尚未纯粹因为监管资本比例的下降而调低某个受评估公司的评级。相反, 一个公司的资本流失可能反映了某种结构性问题的存在, 如收入问题、经营权挑战、无效或陈旧的商业模式, 这些才是关键的评估驱动因素。当然,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重要因素, 如缺乏流动资产、资产质量危机、品牌危机、管理水平下降、信用危机问题等。
同时, 资本充足率的改进也极少导致评估等级的提升。例如Credit Suisse Group的案例, 在经历了两年暗淡的财务收益之后, 该公司在第三年通过对非核心业务的出售和创收, 终于再次增强了其资本基础。Credit Suisse Group整理财务收益后的一级资本是11.1%, 比前一评估周期的10%有所上升。这一资产状况的优化对于股东而言显然是积极的, 但是评估机构并不认为这是管理升级所带来的, 或者并不认为这些改进已经足以说明该公司的管理效力获得了极大提升, 因此对Credit Suisse Group的评级并没有从A+有所上升。
2. 体现管理效力的流动性资产极其重要。
目前, 有两种看待流动资产的观点:一种认为确保公司流动资产的资源是现金和其他能够很快转变为现金的资产;另一种认为将流动资产视为资产的可转换性, 因此它将所有能够在市场上出售的投资品均视为银行的流动资产。企业的流动资本根据其流动性由强至弱以及风险性从低到高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包括中央政府的有价证券和由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券;第二类包括地方和地区政府的有价证券、跨国证券以及政府机构的证券;第三类包括信用机构证券和公司证券;第四类则是在资本市场上交易的有资本担保的债券。
在信用评估中资本并没有起到绝对性的影响作用, 但是流动资产的重要性却是不容忽视的, 这一方面是因为流动资产和偿付能力之间有紧密的联系, 另一方面流动资产的状况更直接地反映了公司的管理效力。
参考文献
[1].周丽莉, 姜凌.信用等级转移问题讨论综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2
[2].D.N.Chorafas.Economic Capital Allocation with Basel.Cost, Benefit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dures.London and Boston:Butterworths-Heinemann, 2004
[3].林宏宇, 吕贻琴.非财务指标在现代企业信用等级评估中的作用.企业导报, 2009;5
[4].张燕卿.商业银行客户信用等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电力教育, 2010;3
独立评估机构 篇2
单位名称:
负 责 人: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手机号码:
申请日期: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 2020 年 5 月
1.单位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
经营地址
邮政编码
注册经营范围
技术领域
研发类型
(选填数字)1.基础研究
2.应用研究
3.试验发展
4.技术服务
5.成果产业化 注册年份
注册资金(万元)
投资主体 及 所属类型 序号 投资主体 投入金额(万元)
投资形式(知识产权、货币等)
投资主体类型
(选填数字)
1.事业单位 2.企业 3.社团组织
4.投资基金 5.其它(说明)
2.单位人员情况 职工总数(人)
其中:研发人员数
职工人数按学历分(人)
博士 硕士 本科 专科 其他 ——
—— 职工人数 按技术职称分(人)高级 职称 中级 职称 初级 职称 其他 ——
—— 高层次人才情况 外籍创新人才数量(人)
常驻研发人员数量(人)
千人计划人才(人)
两江学者(人)
国家杰青(人)
其他(说明)
3.创新基础条件 上研发经费投入(万元)
单位资产总额(万元)
研发试验设备原值(万元)
办公和科研场所(平方米)
国家级、市级创新平台数量(含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等)(个)
创新平台清单(列举 5个以内)
序号 名称 级别(选填数字)
选项:
1.国家级 2.市级 3.区县级 4.其他(说明)
4.运营管理 主研方向 简述 说明:机构运行模式、建章建制、运行效益、已取得的创新成果(含已开展项目)等情况,不超过 500 字。
注:1.产学研合作应附产学研合作的协议复印件。
2.创新成果指专利(含发明、实用新型、外观等)、标准,应附相关复印件等支撑材料。
5.发展规划 建设方案 简述 说明: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情况(包括机构建设、计划投资、研究主攻方向、战略定位和目标成果等),不超过 500 字。
6.推荐意见 申请单位 意见 承诺书
我单位承诺提交的全部申报材料真实可靠,如有弄虚作假行为,愿意承担法律责任。
其他内容:
单位盖章:
****年**月**日 区县经信委或主管单位推荐意见
单位盖章:
****年**月**日
重庆市独立法人新型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荐汇总表
推荐单位:(盖章)
联系人
序号 新型企业研发机构名称 注册资金 经营范围及技术领域 投资单位及股权构成 产学研合作情况 研发设备原值(万元)
研发人员数量(人)
主研方向、开展的项目研究和技术成果 新型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内容 联系人 电话 1
Xxx(占股),Xxx(占股)
资产评估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篇3
资产评估学是一门利用经济学等基本原理,以提供交易资产价值尺度和价值信息为核心,通过一系列分析方法手段和执业标准对资产价值进行专业判断并发表专业价值意见,从而为特定交易提供价格决策参考依据的应用型学科。资产评估的学科依据问题,即资产评估究竟是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直接关系到资产评估学科的理论框架、体系构建与发展方向,因此一直是资产评估理论界普遍关注和争论的焦点问题。本文重点围绕独立学科的界定标准,对资产评估的学科依据进行论证。
一、独立学科的界定标准
对于独立学科的界定标准问题,学者们进行了较多的理论探讨。例如,张敏(2000)指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其标志是发现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形成明确的学科目的和独到的研究方法。吴国盛(2002)认为:“一个学科之所以成为学科,就在于它有自己独特的范式”,此种范式有观念层面和社会建制或社会运作层面两种,其中社会建制方面的范式建构,“其目的在于形成一个学术共同体,它包含学者的职业化、固定教席和培养计划的设置、学会组织和学术会议的制度的建立、专业期刊的创办等。”张永和(2005)提出:一门独立的学科,首先应该有自己的纯粹性或学术根据地。只有学科的纯粹性存在,它才可能有别于其他学科。准确把握自己的研究范围,是学科存在的前提。辰目(2006)认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具有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和知识构成,具有完善的课程体系,具有培养目标明确的专业方向。陈江波(2007)认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需要如下几个要素:一是研究的对象或研究的领域,即这门学科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具有特殊的规律。二是理论体系,即形成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构成严密的逻辑系统。三是研究方法。而保证学科的发展要求有良好的学术梯队、优秀的学术带头人、现代化的实验室与研究基地、科研项目、立足学科前沿的科学研究方向、规范有序的学科管理制度等。郭翠菊(2010)提出:学科独立的标志往往就是作为一门科学诞生的开始,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它产生的标志性著作,这本身就是一门科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科学的宣言,如同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宣告其降生一样。
综合上述学者观点,不难看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可能涉及几个方面,即一门独立的学科需要具有独特的:①研究对象;②研究范围;③研究方法;④学科目标;⑤理论体系;⑥教育体系;⑦课程体系;⑧培养计划;⑨专业方向;⑩学会组织;专业期刊;标志性著作等。其中,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是获得最普遍认同的前提条件,可视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的基本前提;而独特的学科目标、理论体系、教育体系、课程体系、培养计划、专业方向、学会组织、专业期刊、标志性著作等是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及的前提条件,可视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的一般前提。
二、资产评估的学科依据之基本前提
(一)资产评估学科的研究对象
资产评估的最终目的是在分析资产运营环境与资产本身特征的基础上,对特定时点及约束条件下的资产价值进行估算,为交易方提供一个基础价格尺度和价值咨询意见。因此,资产评估作为价格发现机制的补充,为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提供支持,是市场经济体制中不可或缺的中介服务业;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评估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可见,资产评估主要回答的就是资产价值“是什么”的问题。而资产评估学科作为应用经济学科中的年轻学科,正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的资产估价活动及其内在规律的学科,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研究对象涉及资产估价活动及其内在规律的方方面面,小至资产评估的定义、特征、功能与作用、评估对象、评估目的、价值类型、评估依据等基本理论知识,大至资产评估的实务操作、风险管理、法律责任、职业道德、人才培养与行业管理等。这些独立的、确定的研究对象是其他相关学科无法替代的。
(二)资产评估学科的研究范围
客观事物是极其复杂的,某一现象领域的事物,有时为几门学科所共同研究;这些不同的学科,从不同角度去研究该事物矛盾的不同方面。资产评估作为一门应用型很强的学科,与会计、审计、统计、金融等应用经济学科存在部分研究范围的重叠交叉,但它们又有各自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方法。与此同时,在资产评估学科的特定范围之内,还可以划分成若干个分支。首先,根据研究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可分为资产评估理论研究、实务研究、管理研究等。其次,根据资产类型和交易类型,可分为机器设备评估、房地产评估、流动资产评估、长期投资评估、无形资产评估、资源性资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等资产类评估领域;又分为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税基评估等交易类评估领域。第三,根据资产评估服务的领域,可分为服务于产权市场的资产评估、服务于资本市场的资产评估、服务于会计核算领域的资产评估等。
(三)资产评估学科的研究方法
资产评估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在资产评估学科研究中发现新现象、新事物,或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揭示资产估价活动及其内在规律的工具和手段。按照研究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资产评估学科的定性研究方法是对资产估价活动及其内在规律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来讲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资产评估本质、揭示资产评估内在规律的目的。现行资产评估基本原理中有关资产评估的定义、特征、功能与作用、评估对象、评估目的、价值类型、评估依据、评估假设、评估原则、评估程序、风险管理、法律责任等内容都是通过定性方法研究所得。资产评估学科的定量研究方法是在会计、统计、工程技术等学科中的技术方法的基础上,按照资产评估运作的内在要求,用资产评估的技术思路加以重组,进而形成的一整套技术方法体系。通过定量研究,能够使人们对资产评估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趋势。因此,资产评估学科的定量研究方法,既是实现评定估算资产价值的技术手段,又是资产评估学科实务理论的核心内容。除常见的调查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外,目前国内外相对主流并具有代表性的资产评估定量研究方法还包括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
三、资产评估的学科依据之一般前提
(一)资产评估的学科目标
一方面,资产评估的学科目标和任务,是尽可能准确、全面地把资产评估的内在规律揭示出来,以更好地指导和应用于评估实践,使其能够正确合理地进行价值估算。若实践落后,可以依资产评估学科理论加以改进;若学科理论落后,则资产评估实践必有实质的缺陷。另一方面,资产评估的学科目标还意味着要在对学科深入分析和了解的基础上,考虑学科发展与社会进步对人才的客观、合理要求,同时结合国情和办学实体条件,培养资产评估学科发展所需的理论人才以及能够适应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实践人才。
(二)资产评估学科的理论体系
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学科,资产评估学科的理论体系可分为三个部分:资产评估技术规范理论、资产评估实务操作理论和资产评估行为主体理论。
资产评估技术规范理论主要研究资产评估技术规范制定的有关理论问题,直接指导资产评估技术规范的制定。主要包括评估目的和评估依据。其中,评估目的是导致资产评估活动的资产交易业务本身经济行为的特征,如资产重组、股份制改造、企业并购重组等。评估依据是法律依据、评估准则等在资产评估活动中对被估资产定价的依据。目前国外的资产评估准则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际性的评估组织制定的评估准则,如《国际评估准则》(IVS);另一类是国家或地区内的评估组织制定的评估准则,如美国的《专业评估执业统一准则》(USPAP)、英国的《评估指南》(红皮书)、澳大利亚的《专业评估守则》等。我国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虽形成较晚,但也日趋完善,对指导规范资产评估执业行为具有重要作用。为促使行业执业规范,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积极推进准则研究制定工作,在财政部指导支持下,截至2011年底,共发布准则23项,一套比较完整的评估准则和规范体系已初步形成。
资产评估实务操作理论主要说明如何从事资产评估工作,直接指导资产评估实务,是资产评估基础理论和资产评估概念结构的具体化,内容相当广泛。主要包括评估基础理论和评估方法。其中,评估基础理论是评估实务操作理论的重要理论支柱,评估基础理论和概念为资产评估实务的开展直接提供思维基础。评估方法,如前所述,是实现评定估算资产价值的技术手段,是在会计、统计、工程技术等其他学科的技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资产评估自身特点形成的一整套方法体系。该体系由多种具体资产评估方法构成,这些方法按分析原理和技术路线不同可以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即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
资产评估行为主体理论以资产评估行为主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优化资产评估行为主体,从而提高资产评估实践活动的效率和质量。主要包括评估主体理论和评估对象理论。其中,评估主体即为资产评估活动的实际承担者,也就是从事资产评估活动的专业机构和人员。他们是资产评估活动主导者,是资产评估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有2800多家资产评估机构,3万多注册资产评估师,8万多从业人员。评估对象又称评估客体,是资产评估的具体对象,即被评估的资产。具体来讲,被评估的资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经济主体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并能够给经济主体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第二层含义是指资产的权利特征及不同权利的排列组合。
(三)资产评估学科的教育体系
高等院校的资产评估学科建设是开展资产评估科学研究、推动资产评估理论发展和提高资产评估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而高等院校的资产评估学历教育是培养和储备资产评估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以我国为例,总体看来,我国的资产评估学科建设与资产评估学历教育是产生于资产评估行业出现以后。如今,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我国高校的资产评估学科建设水平与学历教育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并已形成了资产评估相关专业建设、资产评估专业方向建设和资产评估专业建设并存的局面。截至2010年初,全国已有南京财经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湖北经济学院等15所大学设立资产评估本科专业;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14所大学设立了资产评估方向教育;全国设立资产评估硕士、博士方向的院校有也10余所。此外,截至2010年,全国已有68所院校取得了2011年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授予资格。而在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其他国家,资产评估学科的教育体系也处于日渐完善的领先地位,不仅学历教育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执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的互通认证已经出现,学会与高校等教育机构的合作也逐步加强。
(四)资产评估学科的课程体系
独立评估机构 篇4
从房屋征收补偿综合考虑政府定期公布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到房屋征收补偿“市场化”;从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由政府部门指定,到由被征收人协商选定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办法》充分体现了对房屋产权人权益的保护,可谓立法的一大进步。但是,笔者认为如何确保房地产价格评估的不被干预,确保房地产价格评估的独立、公平、公正,仍是我们要考量的重要问题。
纵观近几年因房屋征收引发的矛盾,大多集中在对征收补偿的标准和补偿公平性的争议上。如今,在房屋征收补偿标准上,改变了以往由政府部门确定补偿标准的做法,引入中立第三方,由房地产市场价格评估机构来确定补偿的标准,应当说是更加公平合理。但问题是,作为第三方的房地产市场价格评估机构,会否受到外界的不当影响和干预,丧失独立的立场,导致评估结果有失公平、公正呢?这种可能性完全存在,不得不防!对此,法律显然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
《办法》虽然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房屋征收评估、鉴定活动”,但对单位和个人干预评估工作该如何处罚,却缺乏只言片语。与此同时,如果评估机构做出事实上有失公平的评估结果,该负什么责任?该如何惩罚?《办法》也缺乏相应的规定。这无疑是个致命缺陷!
更为重要的是,按照《办法》的规定,被征收人或者房屋征收部门对原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的复核结果有异议的,向被征收房屋所在地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可见,评估专家委员会是确定房屋征收补偿标准的最终权威机构。可按《办法》的规定,评估专家委员会是由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设区城市的房地产管理部门组织成立。也就是说,评估专家委员会本身是由政府职能部门设立的。在这种情况下,房屋价格评估能不受政府部门的影响、保持中立的立场吗?这是值得怀疑的。
独立评估机构 篇5
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公告第6号
《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跨地区设置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增值税管理办法>》已于2005年12月31日经局务会议通过,现予与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云南省国家税务局
2006年2月5日
第一条为了支持和鼓励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一般纳税人”)跨地区设置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开展经营活动和参与市场竞争,便于纳税人经营管理和会计核算,同时解决因汇总缴纳增值税带来的地区税收利益转移、税收征管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我省一般纳税人跨地区设置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增值税的征收管理,根据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我省一般纳税人跨地区设置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经一般纳税人总机构申请和国税机关批准,总机构向分支机构移送货物可以不视同销售处理,分支机构销售应税货物和应税劳务应纳的增值税可以实行在分支机构所在地由分支机构申报缴纳(由主管国税机关预征)和在总机构所在地由总机构汇总结算申报(由主管国税机关汇总结算征收)的办法(以下简称“预征—结算”办法)征收管理。
第三条 “预征”分为按国税机关审批确定的预征率计算预征和按月依销售比例分摊法计算分配各分支机构应纳增值税预征两种。
第四条申请实行“预征—结算”办法的纳税人必须具备以下资格条件。
(一)总、分支机均为一般纳税人。
(二)分支机构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属总机构的派出机构,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总机构承担;
2、直接从事货物的生产、经营业务,经营活动全部由总机构控制,分支机构不自行购进货物(水、电除外),所销货物只由总机构统一配送;
3、不独立计算盈亏和会计决算。
第五条实行“预征—结算”办法的审批。
(一)申请实行“预征—结算”办法的一般纳税人,持总机构税务登记证、近两年相关财务报表(经营期不足两年的报近期财务会计资料)、增值税税负率、财务核算制度、所属分
支机构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和所在地(县)等资料向总机构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在地主管国家税务局审核同意后,逐级报经上级国家税务局审批同意后执行。
(二)属省内跨州、市经营的,须报经省国家税务局审批同意后执行,州、市国家税务局上报省国家税务局的同时应抄送有关的州、市国家税务局;属州、市内跨县(市、区)经营的,须报经州、市国家税务局审批同意后执行,县(市、区)国家税务局在上报州、市国家税务局的同时应抄送有关的县(市、区)国家税务局。
(三)各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国家税务局(州、县级)须在收到企业总机构所在地主管国家税务局抄送文件的10个工作日内,将审核意见反馈上级(省、州级)国家税务局。
(四)预征率须附在审核意见中一并报上级国家税务局审批同意后才能执行(实行销售比例分摊法的除外)。
(五)分支机构预征增值税的预征率应根据纳税人最近1-2年的增值税平均税负率扣除一定比例后计算,工业企业设置分支机构的增值税平均税负率,应根据同类货物批发零售环节的增值税平均税负水平测算确定,以确保在分支机构预征的增值税不高于其实际应承担的税负水平。预征率的计算公式为:
预征率=增值税平均税负率×(1-扣除比例)
扣除比例原则上为20%。
第六条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总机构应纳税额的计算:
1、总机构月末依据全部销售额和进项税额,计算当期增值税应纳税额,并凭分支机构主管国家税务局开具的完税凭证扣减其预征的税额后,计算应补(退)税额,向总机构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申报纳税。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应补(退)税额=应纳税额‐分支机构预征税额
2、当总机构当期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或应纳税额小于分支机构预征增值税税额不足抵扣的,其留抵税款可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二)对实行由国税机关审批确定预征率预征的分支机构销售的应税货物,依核定的预征率计算缴纳增值税,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向分支机构所在地国税征收机关申报纳税,公式为:
预征税额=应税货物销售额×预征率
应税货物销售额为不含税销售额。
(三)对实行分支机构按销售收入比例分配应纳税额申报预缴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每月分支机构的预征税额和预征率由总机构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预征税额=(分支机构应税货物销售额÷总销售额)×应纳税额
预征率=预征税额÷分支机构应税货物销售额
第七条纳税申报。
(一)实行增值税“预征—结算”办法的一般纳税人,其分支机构纳税申报时间为每月的1-5日,总机构的纳税申报时间为每月10日以前,上述规定时间遇节假日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109条规定顺延;分支机构须于纳税申报结束后即时将完税凭证转交其总机构。
(二)分支机构的申报表的填写:
1、《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1-3栏“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或第5栏“按简易办法征税货物销售额”按本分支机构取得的实际应税销售收入填写。
2、《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11栏“销项税金”=实际应税销售收入ד预征率”;第21栏“按简易办法征税货物销售额=实际应税销售收入ד预征率”。
(三)总机构的申报表的填写:
1、汇总结算的总机构纳税申报抵减分支机构预缴增值税时,除《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第14栏外,其余栏次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重新修订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3]53号)文件规定填报。
2、《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第14栏“进项税额转出”填列口径为:经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的分支机构按预征率就地预缴的完税凭证上所记载的税额,以负数反映在本栏。
第八条税收管理。
(一)对总机构的税收征管:
1、总机构必须加强对分支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对分支机构销售的应税货物,必须按其实际销售额如实核算和申报纳税。
2、对批准实行增值税“预征—结算”办法的一般纳税人,其分支机构在批准执行之前已缴纳的增值税,不能冲减其总机构的应纳增值税。
3、总机构申报征收税款时应进行“一窗式”比对,比对内容应包括其所有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的“四小票”信息和认证报税信息。
(二)对分支机构的税收征管:
1、分支机构须持总机构税务登记证件到其所在地主管国家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和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一般纳税人认定条件不受年应税销售额标准以及辅导期(指商业企业)的规定限制。
2、分支机构可使用与总机构不同的单位名称、税务登记证号码,可按规定领购和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并应按规定申报纳税和报送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有关税收资料。
3、分支机构必须按财务会计核算的有关规定,准确核算其货物的收、销、存数量和销售额。
4、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事后必须对其申报抵扣增值税业务真实性进行检查核实。
5、分支机构“一窗式”比对时出现的“比对不符”视为正常情况的“比对不符”,不移交稽查。
(三)综合征管:
1、根据一般纳税人实际经营和纳税情况,合理确定、调整预征率,预征率原则上实行一年一定(对实行分支机构按销售收入比例分配应纳税额申报缴纳增值税办法的纳税人除外)。预征率调整按以下审批程序进行调整:属省内跨州、市经营的,须按规定重新报经省国家税务局审批同意后执行,州、市国家税务局在上报省国家税务局的同时应抄送相关的州、市国家税务局;属跨县(市、区)经营的企业须按规定重新报经州、市国家税务局审批同意后执行,县(市、区)国家税务局在上报州、市国家税务局的同时应抄送相关的县(市、区)国家税务局。上述各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国家税务局(州、县级)须在收到企业总机构所在地主管国家税务局抄送文件的5个工作日内,将审核意见反馈上级(省、州级)国家税务局。
2、分支机构在经营过程中购进的水、电等所发生的进项税额,其增值税专用发票由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认证,分支机构将认证通知单传真至总机构汇总统一进行抵扣,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购货单位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分支机构单位名称)与总机构名称、纳税人识别号不一致的,可视同购货单位一致予以抵扣。
3、主管国家税务局应对分支机构的税款缴纳情况和发票使用情况进行日常管理和稽核检查,并加强与总机构所在地主管国家税务局的联系和协作,确保纳税人总、分支机构应纳增值税及时足额入库。
4、总机构所在地主管国家税务局须按年组织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国家税务局参加配合对实行“预征—结算”办法的一般纳税人进行增值税纳税清算评估,重点评估总、分支机构购销货物、纳税申报的真实性。评估过程中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国家税务局应将评估情况反馈
总机构所在地主管国家税务局,评估结束后总机构所在地主管国家税务局应将评估结果反馈纳税人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国家税务局;属省内跨州、市的,总机构所在地主管国家税务局应将评估结果报省国家税务局备案。
5、凡已实行增值税“预征—结算”办法的一般纳税人新增设的分支机构,需要实行增值税“预征—结算”办法的,须将其新增设的跨地区分支机构名单和有关资料分别报总机构及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国家税务局备案后,可按原批复执行,不再另行审批(预征率调整、政策变动等特殊情况外)。
第九条违规处理。
(一)各级国税部门应加强对实行增值税“预征—结算”办法的一般纳税人的管理和评估。凡实行增值税“预征—结算”办法的一般纳税人的分支机构,若因隐瞒销售收入等原因而发生偷、逃税行为的,应按其隐瞒的实际销售额和销售货物的适用税率(17%或13%)计算应补增值税税额,在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补缴,其已补税款不能在总机构的应纳税额中抵减。
(二)对由于总机构管理不严造成国家税款流失或分支机构弄虚作假偷逃国家税款的,一律取消执行“预征—结算”办法,同时视不同情况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十条享受即征即退的民政福利企业和“免、抵、退”税的工业企业以及涉及其他特殊情况的不适用于本办法。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云南省国家税务局负责解释。
独立评估机构 篇6
A公司系股份制公司,被申请人系A公司的分公司,其注册资金为0元,A公司与被申请人的经营地点不同。申请人与A公司自2012年4月起签订为期二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没有约定申请人的具体工作地点,申请人一直在被申请人处工作,并接受被申请人的管理,由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报酬。申请人认为其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申请人仅与A公司签订过劳动合同,但被申请人一直没有与申请人签订劳动合同,被申请人应加付申请人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
被申请人认可其与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但认为其属于A公司的分支机构,A公司已代表自己与申请人签订过劳动合同,因此,被申请人不应再支付申请人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
[申请人请求:]
被申请人加付2012年5月至12月期间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
[处理结果:]
驳回申请人的仲裁请求。
[争议焦点:]
企业法人分支机构作为用人单位是否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案例评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A公司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被申请人作为A公司的分支机构,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其民事责任应由A公司承担。A公司作为法人,属于合格的劳动法上的用人单位,当然有权与申请人签订劳动合同,并按劳动合同的约定派驻申请人到分支机构,即被申请人处工作。如A公司不与申请人签订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四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受用人单位委托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被申请人系依法取得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其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申请人订立劳动合同,履行补充签订劳动合同的责任。
在A公司作为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已与申请人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申请人要求被申请人承担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责任缺乏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申请人要求被申请人加付其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的主张不应当支持。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劳动争议仲裁院)
保障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研究 篇7
一、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的原因分析
(一) 内部审计法律规范不完善, 缺乏统一性
目前, 我国相关的内部审计法规众多, 但高层次的审计规范较少, 还没有专门的高校内部审计这方面的法律与法规, 由于缺少行业规章制度, 内部审计在遇到实际问题时无具体规章可循。
(二)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尽合理, 独立性不强
目前只有部分高校设置了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个别高校尚未设立内审机构, 多数高校的内部审计机构是与纪委和监察机构一套人马合并办公, 根本无法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限制审计功能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只是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工作, 政策上并没有赋予内审机构工作的独立性。
(三) 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完整的独立性
高校的内部审计人员是在校长领导下开展工作, 其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领导意志的左右;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行政部门处于一种平行的地位关系;审计人员的组织人事关系属于学校;内部审计人员不是审计科班出身, 这些严重影响了内审人员的工作独立性。
(四) 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
高校领导对内部审计机构在单位设立的必要性认识不到位, 对审计工作的定位不够准确, 对内部审计所发挥的作用不重视。在人们的潜意识里认为审计就是查账找毛病, 个别领导甚至认为内部审计会制约自己和各部门使用经费的权力。
(五) 内部审计力量不足, 业务综合能力不强
很多高校的内部审计人员多数是转型过来的, 这些人知识结构比较单一, 大多只是熟悉财务会计与经济管理方面的业务, 缺乏必要的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面对日益复杂的审计问题, 职业风险的敏感度不够, 处理问题的能力有限。
(六) 审计业务范围较窄, 审计领域有待拓宽
高校内部审计主要是采用逐笔查账的方法查证会计资料, 工作主要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服务领域, 对于高校重要方针政策的落实情况和重大改革项目没有及时的跟踪审计, 对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缺陷未予关注审计。
(七) 内部审计站位不高, 审计高度有待提升
在内部审计工作职能上往往陷入认识的误区, 认为审计工作就是事后控制, 没有实现由单一监督向管理与服务方向的转变。在事前审计、实时审计、计算机审计等方面做得不够, 不能及时为领导提供建议和措施。
(八) 内部审计的审计风险加大
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及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 审计对象越来越复杂多样, 审计任务越来越多, 审计要求越来越高, 审计时间却越来越短, 增加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难度, 执业风险无形中加大了。
二、保障高校内审机构独立性的对策
(一) 加强法律建设, 制定颁布《内部审计法》
为了能够有效地保障高校审计机构人员更好的独立地开展审计工作, 必须抓紧制定有关高校内部审计方面的法律规范, 通过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可操作章程, 使审计工作有章可循。
(二) 科学合理地设置内部审计机构, 强化独立性
高校内审机构一般实施垂直式管理模式, 内审机构在行政上隶属于高校法人, 不受其他职能部门和其他领导的干涉。同时内审机构也不能与其他部门合并办公, 这样就保证了机构真正的独立。
(三) 保障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提高客观性
高校的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是专职的, 不能由财务部门或资产等部门的人员兼任。内审人员的任免、薪酬待遇和考核等应由单位最高权力机构审核决定。要定期加强审计人员的岗位轮换。
(四) 提高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重视
加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 是健全权力约束机制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 对促进高校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高校各级领导必须从思想上加强对内部审计的重视, 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五) 加大宣传力度, 转变传统的认识观念
实行内部审计公开制度, 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向人们灌输正确的审计理念, 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审计、配合与支持审计, 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赢得广大教职员工的理解尊重与信任。
(六) 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提高整体素质
合理安排内部审计人员配置结构, 趋向多元化;经常性地对审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定期组织审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交流, 提升整个团队的素质。
(七) 拓宽内部审计范围, 促进审计多元化发展
高校应摒弃传统的事后审计, 积极发展绩效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注重开展重大项目、重要政策跟踪审计, 适时开展专项审计。转变过去单一的监督审计观念, 更注重服务效能。
(八) 做好风险防范, 避免或降低审计风险
面对高校日益复杂的审计业务, 审计风险加大, 内审人员必须顺应风险导向审计的转变, 以确保审计质量为前提, 以风险分析和控制为出发点, 把防范风险的意识贯穿于审计全过程, 避免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翼.关于高校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4 (04) .
[2]李冬梅.高校内审工作的现状与改进对策[J].民营科技, 2009 (07) .
独立评估机构 篇8
一、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教务管理工作十分庞杂,要负责教学运行中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注册;课程指导计划制定;课表编排;考试安排、组织和管理工作;建材征订;学生成绩的审核、保存和管理工作;制定教务管理的各项相关制度;学生学籍管理等各项与教学相关的工作。这些工作不仅具体,而且不容出现任何纰漏,尤其是在评估背景下,这就对教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首先,明确工作分工,确立职责范围,树立责任心
作为教务管理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因为作为教务管理人员所经手的每一件工作,不仅关系到一所学校的利益,更是关系到所有学生一生的命运。这就要求作为教务管理人员,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工作,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确保自己的业务素质足以处理每一项工作,如有不足,要加强业务学习,保证所经手的每一项工作都要准确无误。教务管理无小事,要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不断将自己的业务素质提高,加强自身的政治和文化素养,树立起较强的责任心。
2、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业务水平,建立建全业务考核制度
教务管理工作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各项技术的进步和校际国际交流关系的不断加强,对于教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务管理人员,不能够默守陈规,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培训学习,多向先进院校学习宝贵的教务管理经验,并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应用的我校的教学管理当中。同时,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办公软件的使用功能也不断强大,作为教务管理人员的大多数工作都是与办公软件密切相关的,因此要不断学习最新的办公软件操作技术,更方便的应用于工作中。此外,随着校际间交流的国际化趋势,学校不断加强同海外学校之间的校际往来,作为教务管理人员,也应注重对国际化的教育教学趋势和动态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近几年来,留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作为教务管理人员,避免不了会与广大留学生进行教学咨询和交流,对日常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二、注重教务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
教务管理看似简单,只是构成一所学校的一个环节,但这个环节却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教务管理的能力高低,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成败,作为独立学院,在转设评估中,面对种种需要满足的指标,都离不开教务管理范畴,教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优劣。因此在转设评估中的独立学院,必须要加强教务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管理,因为教务管理并不是单一的,是多层次的,环环相扣的。教务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很多工作都是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在某个时间点必须要完成当期的工作任务,才能确保后续的工作不受影响。作为教务管理人员必须有强烈的时间观念,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当期工作任务。同时,这种前后的接续性,也要求工作上要注重规范化和系统化。每一件工作都不是单一存在的,必须把所有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确保工作的完整性。
三、强化教务管理人员的服务精神
教务管理工作是一项以人为本的工作,每天面对的都是遇到问题的老师和学生,而作为教务管理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为这些遇到问题的师生,提供有效的帮助。但在强大的工作压力下和繁忙的工作中,如何能有效的提供帮助,更是对教务管理人员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这就需要强化教务管理人员的服务精神。首先需要对自身工作有个更加明确的认识,服务精神必不可少,教务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职责之一就是向遇到问题的老师和学生提供合理和有效的帮助。其次,需要角色对换,设身处地的站在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理解他们解决事情的急迫心理。最后,作为教务管理人员,要把握好自己的原则,提供帮助的同时,要严格遵守学校的相关制度,不越界,严守自己的本分,这样的帮助才能切实的帮助的需要帮助的人。
四、完善教务管理系统
教务管理系统,虽然看上去只是辅助教务管理工作的工具,却是许多教务管理工作离不开的,教务管理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务管理工作的结果。例如,日常工作中的课表编排,课程调整,学生信息,班级信息,选修课程,成绩录入、审核和查询,学生学籍相关信息,教师个人信息等等都离不开教务管理系统的支持。所以教务管理系统是否完善起到决定性作用。完善教务管理系统首先要做到教务管理系统的稳定性高,减少故障发生的次数。因为一次故障的发生,可能会导致很多信息的丢失,而且很多信息可能是不可恢复的,一旦丢失,会给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其次,完善教务管理系统也要加强系统的功能性,教务管理系统必须要满足各项工作的需求,要有庞大的技术支撑,同时运行速度和能力也需要不断的提高。最后,一个好的教务管理系统,也是与日常悉心的维护分不开,要每天对教务管理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转。
五、结论
近几年,独立学院面对这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在转设评估的背景下,这不但给独立学院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是一种激励,激励着独立学院不断的晚上自己,向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一所学校的教务管理能力,也是灵魂所在,只有不断加强教务管理能力,才能不断的为学校的进步提供助力,只有教务管理能力的提升,才能为良好的教育教学提供保障,才能不断的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彦文.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J].中国成人教育,2000(2)
独立评估机构 篇9
关键词:行政决策,风险评估,独立性原则,制度
现实表明, 我国已经进入了乌尔里希·贝克 (Ulrich Beck) 所描述的“风险社会”之中。在高风险社会中, 政府除了需要满足一般的社会稳定需求, 还需要尽可能地降低自身行为所带来的风险, 以实现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试图通过增强决策行为的科学理性, 进而将行政决策风险控制在合理的可接受范围内。具体的制度规范早在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 (以下简称《法治政府的意见》) 和2012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 (试行) 的通知》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就已经开始部署。但必须看到的是, 风险评估需要独立于风险决策, 当前对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的规范要么没有对独立性进行规定要么规定的过于原则化, 并不能保证风险评估的独立性, 导致风险评估结果并不受到公众甚至是其他专家的信任, 这样一来, 风险评估制度非但不能为行政决策提供科学的决策根据, 还会引发不同主体之间的信任危机, 进而冲击了行政决策风险规制的合法性。
面对以上诸多困境, 行政法学界对风险评估制度进行了反思, 普遍的认为风险评估制度合法性危机的症结在于评估主体的独立性缺失引发制度理性不足。独立性的不足导致了制度信任与风险评估科学性缺失, 引发了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规制合法性危机。而现代行政法的核心任务是为行政活动提供一种合法性的评价与理解框架, 显然无论是从规范层面还是描述层面为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提供一个合法性的理解框架是现代行政法的内在使命。为确保风险评估能够为决策提供科学卓越的评估, 需要保证风险评估的独立性。
一、风险评估独立性原则的基本含义
从独立性的一般含义出发, 当前行政法学者将该独立性概念引入到风险评估制度之中, 认为风险评估治理主体所遵守的独立性原则内容至少包括以下三个层面:一是组织主体的独立性, 评估主体不依附于决策主体, 特别是政府行政机关, 而是一个依据法律规定, 独立履行风险评估职能, 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享有独立的经费、人员编制和设备保障的组织;二是所追求的目标上, 评估主体应当根据公共利益独立实施风险评估, 忠实于科学事实, 特别是要保持专家的价值中立。具体到评估主体内部, 评估主体成员不存在上下级依附关系, 而是一种合作关系, 个人或小组作出活动的唯一依据只有公共利益;三是实施评估时独立于其他外在主体, 风险评估主体一般由专家组成, 其名称可以称为科学 (专家) 委员会, 其需要独立于企业和公众等主体, 避免其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受到干扰。
虽然我国当前关于行政决策风险评估的法律规范也规定了风险评估主体应具有独立性, 例如《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 (试行) 第6条就明确规定了独立性内容, 一是风险评估工作由专家委员会根据相应规定开展;二是其他部门主体不得干预风险评估主体的评估工作, 显然这两点内容都是为了保障专家委员会在风险评估工作中的独立性。但有学者从评估任务来源、风险评估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和风险评估结果的公布等角度对该规范性难以保证评估主体的独立性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 在我国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之间并非分离, 相反的是, 风险评估主体过于依附于决策主体, 导致了风险评估独立性严重不足甚至是缺失。显然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要想实现该制度的设计初衷, 即为决策提供科学根据, 必须保障风险评估的独立性, 而这需要从独立性的一般含义出发, 风险评估制度设计需要在风险管理与风险评估分离的基础上, 满足上文所述的独立性内容三个层面, 才能确保风险评估所提供的评估结果具有卓越的科学性。
二、风险评估独立性原则的功能作用
之所以将独立性原则作为风险评估制度的重要内容, 是由于独立性原则一方面能应对当前我国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中存在诸多问题, 根据美国学者孙斯坦的观点, 独立性原则的构建与完善, 能满足“行政法渴望将理性带入行政决定过程之中”的需求。另一方面独立性原则的确定无疑是对当前制度的反思结果, 特别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大行政决策失误之后, 社会公众对当前风险评估制度产生质疑, 这种制度信任缺失会冲击行政决策的风险规制能力, 进而使行政决策风险规制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无论是学界还是实务界, 都寄希望风险评估制度能够指向一个目标, 即尽可能为行政决策提供卓越的科学性建议, 进而提高决策者的“决策能力”, 维护行政效能。具体来说, 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首先独立性原则能厘清风险管理与风险评估的关系, 促使评估主体完成风险评估的内在使命, 即为风险决策提供科学的决策根据。必须看到的是, 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是两个不同的过程, 而我国长期以来, 在规范层面所规定的是, 让风险评估主体依附于风险决策主体, 或者将风险评估的职能与风险规制的职能混为一团, 那么专家委员会所做出的风险评估建议必将是不公正的和不科学的, 科学也将被“滥用”或“操纵”, 自然不能完成该制度的内在使命。
(二) 更为实际点的功能是独立性原则能切中问题的核心。任何制度的设立都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风险评估制度也不例外, 独立性原则的规定能够保障该制度的科学理性, 从而实现该制度的设立的良好初衷。虽然目前我国有关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法律规范层面, 也试图通过程序的设计来避免评估的失效, 但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该制度的运行, 由于未理顺风险决策与风险评估的关系, 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不是通过个别环节的修补而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的。除此之外风险评估制度的独立性能够应对现实中出现的制度信任问题, 独立性原则具体化能让不同主体实现精诚合作关系。
三、风险评估制度独立性原则的主要内容
根据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提出的一项研究结论, 即组织治理结构决定组织功能发挥, 独立性原则可以保障评估组织功能的发挥。而风险评估独立性原则的具体内容, 结合独立性一般含义, 可以分为两方面:
(一) 独立性原则之外在维度内容
外在维度强调科学委员会与科学小组与其他主体的关系上保持独立性内容, 具体内容为:
1. 风险评估主体, 即科学委员会和科学小组, 不依附国家行政机关, 特别是独立于行政决策机关。
该层独立性内容主要是为了说明评估主体与行政机关的关系。就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领域, 学者已经分别厘清了专家委员会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包括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国务院部门等行政机关的关系, 然而具体到其他行政决策, 相同的, 该评估科学委员会的独立性首先必须体现在与行政机关 (行政决策者) 的关系上, 强调该组织的独立性并非意味着该组织独自承担一切风险评估工作, 恰恰相反的是, 考虑到国家行政机关掌握着评估对象的数据资料, 需要在评估主体与行政机关之间建构一种精诚合作的关系, 为了方便合作关系的开展, 可以构建评估工作的合作平台。在克服评估主体对行政机关的依赖方面, 可以构建一整套专家遴选、主体合作等制度来保障评估主体的独立性, 并且从制度层面保障其享有独立的经费、人员编制和设备保障。
2. 风险评估主体在实施风险评估过程中, 应独立于外部影响, 特别是应该独立于与之有关的企业和利害关系人。
该层独立性原则内容体现两个层面:一是利益保障制度, 该项制度是为了增强评估主体对外部利益诱惑的抵抗力, 欧美发达国家, 除了建构一整套惩罚制度,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国家还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二是构建合作制度, 通过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利害关系主体协商平台方式, 并以法律规范的形式对该平台的具体制度进行规定, 合作制度的构建在有助于科学委员会更为有效的完成风险评估的任务的同时, 还可以规范二者的行为, 实现风险评估行为的独立性。
(二) 独立性原则之内在维度内容
如果说独立性原则的外在维度内容是解决风险评估主体在与其他主体进行合作时保持独立性的问题, 那么, 该原则的内在维度内容则主要描述风险评估主体内部各要素的职能配置以及评估主体的运行机制, 具体则是指科学委员会内部各要素的职能配置和评估活动的运行机制, 其具体内容主要为:
1. 明确科学委员会独立的行政法律身份。
根据风险决策与风险评估分离原则, 风险评估主体应当具有独立的行政法律地位。虽然我国《食品安全法》第13条第一款规定了专家委员会属于行使风险评估的组织, 但这一规定在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原卫生部) 制定的《实施办法》中并没有体现, 而是将专家委员会作为自己的内设机构对待, 这种定位模糊与偏差导致了在现实中, 专家委员会在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大多依赖于卫生部门。显然, 风险评估独立性原则内在维度内容首先需要对该问题进行明确, 即明确风险评估主体独立的法律地位, 从行政法上而言, 该组织的性质应该属于依据国家法律规范的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权和职责的非国家行政机关组织。如此定位, 评估主体可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法律规范所授予的职权和职责, 并由其本身就行使所授职权和职责的行为对外承担法律责任,
2. 以法律形式赋予其开展风险评估的行政职能, 并从具体规则上保障其实施职能的主动性。
对《上海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 (草案) 》第7条规定分析可以发现, 启动风险评估程序的主体是决策者, 也就意味着风险评估主体无权接受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风险评估的申请, 加之风险评估主体无权主动获取评估所需的信息资料, 导致评估主体不得不依附于行政决策机关。改变这一状况需要保障其风险评估的主动性, 该组织既可以依据职权开展决策风险评估, 还可以根据包括公民、法人在内的主体申请对决策开展风险评估。
3. 保障科学委员会、科学小组和委员会成员独立活动的运行机制设计。
虽然独立性原则一般含义要求风险评估主体只能根据公共利益独立实施风险评估, 忠实于科学事实, 但摆在立法者面前的一个难题是:如何才能使得风险评估主体独立开展风险评估?制度学的理论给了我们一定的思考, 必须从行政法上建构相应的制度, 特别是重构相应的程序制度, 例如独立的财政预算作为该组织运行的物质保障可以促进该组织独立完成评估职能。
四、独立性原则的制度保障
虽然我国行政法学界一再强调独立性原则在行政决策风险评估的意义, 但对具体的保障机制, 却较少有所论及。笔者针对当前风险评估独立性不足的症结, 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制度的基础上, 规定以下几种主要制度保障机制, 来确保独立性的实现。
(一) 通过设计一套规则来确保科学委员会成员选择上的独立性, 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独立性原则的实现首先需要专家个体的独立性实现。根据对风险评估的界定, 由于该过程涉及选择、评价和提供“科学信息”, 科学能力与专业知识是选择为评估主体服务的外部专家的主要内容, 并且该选择过程应客观和公开, 通过公开的选择, 可以较大程度避免专家独立性散失, 特别是专家被利益集团所绑架和被行政官员所利用。相同的, 为了保证这一选择的一致性, 由独立的外部专家对科学委员会成员进行资格审查。
(二) 确立一套利益声明制度, 确保风险评估主体 (科学委员会) 根据公共利益来行动。
独立性原则要求风险评估主体从事风险评估工作必须依据公共利益来开展工作, 这方面的制度建设可借鉴欧盟的做法, 并制定了《关于利益声明的独立和科学决策规则》、《关于利益声明的政策》的内部指引文件, 来规范成员的行为, 并且该规范文件可操作性较强。具体到行政决策风险评估中, 可以要求成员制作利益声明和承诺宣言, 以表明不存在违反他们独立性的直接或间接利益。利益声明信息需要对社会公众公开, 公众可以对具体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的每一个专家成员做的利益声明和审查结果进行监督。
(三) 构建一套严格的程序规则以确保科学方案的采纳具有独立性。
首先该规则要求成员之间享有平等的发言权, 即在对重大行政决策提出风险评估意见时, 每一个专家成员的意见受平等对待, 没有一位成员能够不合理的影响科学小组和科学委员会的决定。考虑到风险评估意见存在的不一致性, 需要将少数派的意见记录在案。其次专家成员独立的评估责任要求科学委员会和科学小组 (副) 主席注意任何带有偏见的意见。最后也需要设置惩罚性的措施, 对于成员与特定决策事项存在不合理的利害关系, 该成员的观点会被记录在案。
(四) 建立一套合理的保障风险评估主体利益的物质保障制度。
如果没有独立的财政物质保障的话, 那么期待科学委员会独立实施风险评估工作并提供科学卓越的决策根据的愿望必定落空。该项物质保障制度能够保障专家成员有相对充分的经费来开展工作。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 除了上面提到的四项保障机制, 还有其他运行保障机制需要落实, 例如信息公开制度, 该制度无疑使得科学委员会的风险评估工作接受社会公众和同行专家的监督, 最终确保其独立性的实现, 从而为风险决策提供科学的决策根据。
参考文献
[1][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4:12.
[2]王锡锌.我国公共决策专家咨询制度的悖论及其克服——以美国<联邦咨询委员会法>为借鉴[J].法商研究, 2007 (2) .
[3]See Richard B.Stewart, The Reformation of American Administrative Law, 88 Harvard L.Rev, 1975.
独立评估机构 篇10
盈余管理分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类,随着监管力度和会计准则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在2007年新的会计准则实行后,上市公司越来越倾向于将以往的应计盈余管理,转向更为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而且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制度约束较为严格,也更倾向于进行真实盈余管理。
由于信息获取的渠道受限和专业素质的欠缺,中小股东很难识别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为了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就需要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其中独立董事和机构投资者分别作为公司内部和外部治理的核心,能否对盈余管理,尤其是真实盈余管理发挥抑制作用就尤为重要。
在对过去的文献进行梳理时,发现多数研究都只研究独立董事或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的关系,鲜有将独立董事、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放在一起进行的研究。希望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整理和概括,能够对未来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一、独立董事与盈余管理
独立董事制度在西方国家起步较早,发展较完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也基本上趋于肯定。在认同独立董事对公司治理有积极意义的研究中,Fama和Jensen(1983)认为独立董事可以监督管理层,能够调节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由代理问题引发的矛盾;Beasley(1996)发现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较大时,公司发生舞弊的情况较少;Peasnell(1998)认为独立董事能抑制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Park和Shin(2004)发现财务独立董事和来自机构的董事比例增长能使盈余管理水平降低。尽管独立董事的积极作用得到肯定,但西方学者也对独立董事制度提出了一些问题,Hermalin和Weisbacch(1991)认为管理层控制董事会的选举,使独立董事制失去意义;Cohen和Zarowin(2010)提出本地的独立董事可能存在于管理层合谋的情况,削弱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能。
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出台《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实施这一制度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能够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然而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是否得到发挥在我国有两种对立的结论。
一方面,有研究发现独立董事能够对盈余管理产生作用,魏冬(2004)则发现独立董事比例提高,会使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下降;陈胜蓝和魏明海(2007)认为董事会独立性提高能提升盈余的稳健性;邓小洋和李芹(2011)也发现独立董事与公司盈余管理呈负相关。另一方面,一些学者认为独立董事对盈余管理没有起到作用,胡勤勤和沈艺峰(2002)发现独立董事与公司的经营业绩关系不明显;张炳才和孔庆景(2011)认为独立董事的比例和是否在审计委员会任职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相关性不显著。
通过对影响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因素进行整理,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在履职环境方面,支晓强和童盼(2005)发现盈余管理严重和第一大股东变更会引起独立董事的变更;赵德武(2008)认为独立董事的履职环境对盈余稳健型的影响最大;李燕媛和刘晴晴(2012)发现履职环境对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能起到了负面影响,同时发现独立董事的薪酬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存在U型曲线关系。
二是在独立性方面,李康(2004)发现独立程度不高的独立董事易被更换;唐清泉(2005)认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相较于信息和知识更为重要;宁向东(2010)认为声誉是影响独立董事行为和态度的关键因素。
三是在专业背景方面,王兵(2007)虽然认为国内的独立董事没有发挥其监督职能,但也肯定了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对盈余质量有正面影响;胡奕明和唐松莲(2008)认为独立董事能够有效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尤其是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龚光明和王京京(2013)发现财务专家型独立董事在董事会比例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并且高级会计师比注册会计师更能抑制盈余管理行为。
四是在地理位置方面,童娜琼等(2015)发现具有财务背景的当地独立董事有助于抑制盈余管理水平,而在国有企业和第一大股东控制权较高的企业这种抑制作用会被削弱。王凤华(2010)认为上市公司更偏好选择当地的独立董事,并且黄芳和杨七中(2016)发现独立董事本地化的公司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都较非本地的低。
二、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
机构投资者在西方国家大规模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得益于逐渐放宽的法律环境,他们在这一时期开始不断扩大持股规模,进而摒弃了“华尔街规则”带来的短期行为,以长期投资为目的进行积极的公司治理。而在我国,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
国外的研究基本肯定了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Shleifer和Vishny(1986)发现相比于分散小股东因监督成本高昂而难以进行监督,机构投资者可以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的监督;Balsam(2002)发现机构投资者能比个人投资者更快地发现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达到约束管理层利润操纵的目的;Chung等(2002)也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监督管理层行为,因此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发生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低;究其原因,Brous和Kini(1994)认为的机构投资者巨额的投资和高超的专业水平,使他们有动机和能力积极提高盈余质量。
有学者对机构投资者进行分类并分别研究各类型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Bushee(1998)将机构投资者分为长期型、短暂型和准指数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长期型和准指数型机构投资者会降低管理层的短视行为,提高盈余质量,而大量持股的短暂型机构投资者则会使管理层削减研发支出以实现短暂盈利的目标,可以视作一种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
在盈余管理类型的研究中,Koh(2007)发现,长期投资者可以抑制管理层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Cohen(2008)发现在2002年SOX通过之后,公司的盈余管理从应计盈余管理方式,转向了真实盈余管理方式;Roychowdhury(2006)发现机构投资者对于管理层生产和费用的操纵行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即机构投资者对于真实盈余管理同样有抑制作用。
在空间范围上,Khorana(2005)发现机构投资者不仅在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中有重要的作用,在新兴市场国家的作用也不断提升。
国内的研究虽然对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的作用也得出了肯定的结论,但是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较晚,相关制度不够健全,股权分置改革不够彻底等因素影响,机构投资者的作用也相对弱化。
在认同机构投资者对盈余管理有积极作用的研究中,程书强(2006)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越能有效抑制盈余管理行为;高雷和张杰(2008)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袁知柱等(2014)发现机构投资比例与整体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其中与应计盈余管理正相关,与真实盈余管理呈负相关。
也有学者对机构投资者的积极作用产生质疑,邓可斌和唐小艳(2010)发现国内的机构投资者更多的关注短期收益而不是长期绩效,助长了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李善民等(2011)发现虽然积极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时能够抑制盈余管理,但由于这样积极的机构投资者较少,所以就总体而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越大。
在股权结构不同的公司中,机构投资者对于盈余管理的作用也有所不同。于忠泊等(2011)发现虽然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和交易活跃程度的提高都能够降低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但是这种抑制作用在国有控股公司难以得到发挥。李增福等(2012)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有助于削弱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但在国有控股公司也受到了限制。孙光国等(2015)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都越低,但是如果大股东处于绝对控制地位,会削弱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盈余管理的监督效应。
三、独立董事和机构投资者
不同于国内独立董事制度主要由政策引导而建立,国外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由机构投资者的倡议带动。杨丽和王鹏生(2005)通过对美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制度最终确立源于股份在机构投资者手中的集中,但在国内,由于股权结构偏向国有持股的集中,机构投资者规模有限,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股权基础薄弱,发挥作用的能力有限。
在对国内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与独立董事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吴晓晖和姜彦福(2006)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加会使后一期的独立董事比例上升,并且发现存在机构投资者的公司,独立董事比例和绩效呈正相关,表明机构投资者可能通过独立董事实现对公司内部治理的介入。
四、结论
独立董事制度和机构投资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又同时作为公司内外部治理的核心,这两者的发展应该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维护资本市场的有序发展,而在国内他们的作用都受到制约。
其主要原因是股权分置改革不彻底,相关法规制度对独立董事和机构投资者保护机制不健全,使独立董事和机构投资者经常选择“用脚投票”,离开这些上市公司或是抛售这些上市公司的股票,而不是积极的参与公司治理。再者,独立董事和机构投资者都不直接参与公司的管理和经营,而是作为公司治理的监督机制来执行监督职能,虽然他们都有较强的专业背景,但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等因素影响,很难真正的了解公司内部的情况,这样就会影响他们的判断,而独立董事还要面对诉讼风险,所以他们根据主观和客观因素的种种考虑,很难“用手投票”进行积极的公司治理。
上述结论的前提是独立董事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机构投资者也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如果他们与管理层或者控股股东进行合谋串通等,那么他们就更难发挥公司治理的作用,他们的选择就反而更容易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独立评估机构 篇11
一、资产评估课程的教学现状
在湖北省14所开设会计学专业的独立学院中, 有12所独立学院将资产评估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进行教学。通过对上述12所独立学院有关资产评估课程教学设置情况的分析, 可以得出当前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资产评估课程教学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在课程类型上, 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开设资产评估课程的将其作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进行教学的各占一半。在12所设置资产评估课程的独立学院中, 有6所独立学院将其作为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程进行教学 ( 其中1所是将其作为模块教学的必修课) , 另外还有6所学院是将其作为专业选修课进行教学的。在湖北省14所开设会计学专业的独立学院中, 仅有2所学院未将资产评估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的课程加以设置。由此可见, 资产评估课程在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重要性, 同时也能彰显资产评估内容对会计学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性。
2. 在课时设置上, 各独立学院对资产评估课程课时设置差异较大。通过对上述12所独立学院有关资产评估课程课时的分析, 课时设置最多的达到64课时 ( 其中理论教学40课时, 课内实践教学24课时) , 课时设置最少的仅有32课时 ( 全部为理论教学) , 大多数独立学院对资产评估课程课时的设置一般在40课时左右。从以上课时设置可以看出, 资产评估课程课时设置最多的学院与课时设置最少的学院相比, 有一倍的课时设置差距, 由此也可以显示出各独立学院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存在着较大不同。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对资产评估课程课时设置之所以存在着如此大的不同, 主要是由于各独立学院对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和就业定位存在着较大的不同。
3. 从教学方法上看, 独立学院对资产评估课程的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 少数独立学院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展实践教学。在12所开展资产评估课程教学的独立学院中, 有2所独立学院在进行资产评估课程理论教学的同时, 开展课内实践教学, 其中1所独立学院的课内实践教学课时为24学时, 另1所独立学院课内实践教学课时为10学时。其余独立学院对该课程都只进行理论教学。从总体上看, 独立学院对资产评估课程的教学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
4. 从考核方式上看, 对资产评估课程的考核以考试为主, 考查为辅。在12所开设资产评估课程的独立学院中, 有11所独立学院对资产评估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考试, 仅有一所独立学院的考核方式为考查。从考核方式上可以看出, 独立学院对会计学专业学生掌握资产评估课程内容的要求相对来讲还是比较高的。
二、资产评估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湖北省12所独立学院资产评估课程教学进行分析, 当前独立学院对资产评估课程教学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 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 特别是缺乏有资产评估实践经验的教师。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开展资产评估教学的时间不长, 经过专业学习的资产评估人才不多, 而独立学院作为办学历史相对较短的高校, 在人才储备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尚有不足。因此, 一般来说, 独立学院虽然开展资产评估课程的教学, 但缺乏真正的资产评估专业的教师, 大多数教师均是从会计学或财务管理等专业通过进修学习后, 开始该课程的教学工作的, 而能够从事资产评估实践教学的教师则几乎没有。
2. 缺少相应的教学资源和设施。资产评估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课程, 学习该课程除了要掌握相应的评估方法外, 更重要的是要能在评估实践中运用评估方法。但由于很多独立学院将资产评估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开设,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都会大大降低, 相应的也不会认为该课程对今后的工作有多么重要。因此, 从学院的层面来看, 对该课程的教学资源和设施的配置相对来讲比较薄弱, 仅投入较少的教学经费来购买开展实践教学的硬件和软件, 有的学院甚至由于将资产评估作为选修课开设, 学生都没有相应的教材, 只能听老师讲授。即使是将资产评估作为专业必修课的独立学院也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资源和设施。
3. 课程课时设置相对太少。资产评估从专业上来讲, 是一个相对于会计学专业的独立专业, 也是一门独立的课程, 具有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在湖北省12所开设资产评估课程的独立学院中, 有8所独立学院的资产评估课程课时设置在32 - 40学时之间, 占开设资产评估课程独立学院的三分之二。这样的课时设置对资产评估课程来说显然是不够的, 最多也只能保证教师将课程的理论部分讲授完, 而没有更多的课时进行练习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全部内容。
4. 缺少实践教学。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而资产评估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但从上述独立学院资产评估课程的设置可以看出, 大多数独立学院对资产评估课程的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的内容, 致使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仅掌握了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 而没有运用资产评估方法的能力, 这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相背离的。
三、改进措施
1. 进一步提高对资产评估课程的重视程度。资产评估与会计学在知识结构和工作内容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并且随着资产评估和会计学的发展, 资产评估和会计学正在进一步的相互渗透, 且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也会经常接触和开展资产评估工作, 有的学生可能会参加资产评估师考试而从事该项工作。因此, 对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 掌握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情况下, 独立学院应进一步提高对会计学专业资产评估课程的重视程度, 无论是在课程设置、教学设施还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都应予以重视。
2. 对资产评估课程予以正确定位。独立学院应根据各自人才培养目标, 对会计学专业资产评估课程予以正确定位。总的来讲, 对资产评估课程可以从三个方面予以定位: 一是可以将其作为专业必修课设置, 所有会计学专业学生都必须学习该课程; 二是可以将其作为专业模块方向专业必修课设置, 所有选择该专业模块方向的学生都必须学习该课程, 选择其他专业模块方向的学生则不必学习该课程; 三是作为专业选修课设置。在作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模块必修课设置时, 课程课时相对来讲应该比专业选修课的课时要多, 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也应该更强。
3. 提高师资队伍教学水平。资产评估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 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而资产评估又是会计学专业学生今后工作中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因此, 独立学院应重视资产评估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教学水平的提高。由于我国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并不是很多, 且独立学院由于自身的特点在引进人才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此情况下, 独立学院可与资产评估师事务所开展合作, 聘请资产评估师事务所有实践经验的资产评估师到学院开展教学工作。这样既可以解决独立学院资产评估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 又可以提高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水平。
4. 加强资产评估课程实践教学。资产评估是一项实践性相当强的工作, 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也经常需要接触或开展资产评估, 甚至有部分学生将来可能会从事资产评估工作。因此, 独立学院在当前进行资产评估课程理论教学的同时, 应加强资产评估课程的实践教学, 通过开展模拟评估和实践评估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对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资产评估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 可以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加强实践教学内容, 在巩固、深化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为今后从事资产评估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分析了当前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资产评估课程的教学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并对改进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资产评估课程教学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独立学院,会计学,资产评估,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赵剑锋.案例教学模式在资产评估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J].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3 (6) .
[2] .陈建西, 马小丽.项目教学法在资产评估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完善[J].教育与职业, 2011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