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的改革论文(通用12篇)
高中英语教学的改革论文 篇1
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多年, 我“遭遇”了新课程改革, 这对我来说既是机遇, 又是挑战。新课改倡导还学生健康、还学生时间、还学生能力。高中英语新课程则强调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基本语言运用能力, 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本学期新课改的观摩与学习, 我得出一些体会。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一)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新课改突出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新理念。在几乎所有的英语课堂上, 我们都可以看到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形式。但是,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 缺乏实质性的自主和合作。主要表现在:
1. 自主学习无法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
在一些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中, 有的教师提出, 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 学习伙伴由学生自己挑, 这样的课堂教学漫无边际, 费时低效。因此, 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流于形式, 为自主而自主。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 失去的是教师价值的引导和启迪。
2. 合作学习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
如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探讨价值, 小组合作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 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 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合作时间, 忽视对学生合作技能的训练与培养, 从而产生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 但实际上却思维含金量很低, 相互作用效果很差。
(二) 对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
高中英语新课改强调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 要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素质教育, 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许多高中英语教师仍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影响, 缺乏对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1. 教师的语法、词汇知识讲解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一方面, 不少高中英语教师仍以讲解语法、词汇知识为主, 学生听、说、读、写的课内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 从而导致一部分学生“听不懂, 讲不出”。另一方面, 在教学内容上, 许多教师只侧重课文内容的分析, 未能结合课题提供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延伸性话题, 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信息并组织讨论, 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运用缺少实践的环境, 导致一些高中生不能熟练地运用学过的语言知识以口头形式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 阅读教学缺乏一定的拓展性和延伸性。
目前, 大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仍以阅读短篇文章为主,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拓展知识与积累词汇的空间。总之,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上述不当做法导致众多高中毕业生词汇量偏少, 听力理解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达不到与之相应的水平, 这与现代基础教育的英语课程改革发展极不协调。
二、适应新课改要求的高中英语教学
(一) 全面提高高中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
新课改的基础是教师, 全面提高高中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就成为新课改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
1. 高中英语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高中英语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教育理念, 重新认识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与定位。重视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性目的, 加强运用英语语言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 既要满足学生心智与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 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与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 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2. 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让学生拥有独立自主学习的条件, 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方式, 但自主学习必须符合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 必须适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 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为此, 首先, 教师要根据所学语言内容设计出当前学生能够使用所学语言的情景。其次, 要向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材料, 并使学生能驾驭这些材料。再次, 要给学生使用语言材料完成的交际任务, 并帮助不同类型的学生制订实施计划。最后, 对自主学习的结果给予合理的评价, 尊重学生的个性, 赞扬、关注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二) 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高中英语教学应侧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努力创设可供不同程度的学生认知、思维、分析、研究等能力发展的相关情境, 通过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实践活动, 逐步培养其良好的综合素质。
1. 要重视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
高中英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 根据学生已有的语言能力, 创设学生听、说、读、写的语用环境。
2. 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阅读能力, 开设固定的阅读课, 指导学生阅读篇幅较长的小说节选和紧贴世界脉搏的科技文章等, 帮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去领悟文化的内涵及变化着的世界动态。
总之, 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要树立新型的学生观和教学观, 不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心理体验, 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中英语教学的改革论文 篇2
平阴一中高一年级共九个教学班,541人。其中统一招生311人,占总人数的57.49%,计划外招生230人,占总人数的42.51%。这两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及能力运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从具体情况看,确有一部分学生英语水平不错,而且具备一定的潜力和可塑性。但也有不少学生初中
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没有打好,又加上高中课程比较艰深,他们几乎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或信心。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听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很差,远远不能适应老师的英语授课,难以在快节奏,高密度的课堂上同老师或其他同学进行配合同步提高,从而给老师的授课带来很大困难。如果不进行根本性的教学改革,对过去造成的学习缺陷进行弥补,很难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因此,鉴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我们经过反复酝酿、论证,从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在高一的六个班中进行了分次、分目标教学改革实验。
一、教改实验范围及层次划分
高一选出六个班为实验班,其它为对比班。根据期中考试和平时测试成绩取每班的前20名组成A级班;中20名组成B级班;后20名组成C级班。其中A级班分为A1和A2班;B级班分为B1和B2班;C级班分为C1和C2班。为了保证教改的顺利进行和可信度,严格按照名次分班上课。
二、各个层次的分期目标及要求
A级班根据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较好,接受能力强,潜力较大的情况,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在学好现行新教材的基础上,把每周的课程分为听说、精读、泛读、写作四种类型,其比例分为1:2:2:1。努力做到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力,注重培养其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扩大阅读量,并根据其英语水平的发展状况在不同阶段补充不同难度的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的学习和练习材料,争取提前达到《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一级目标,为使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B级班根据学生的实际程度,按部就班地学习好现行新教材,并努力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侧重培养其阅读能力,顺利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目标和任务。尤其是针对那些综合成绩较好但英语相对薄弱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措施,狠抓双基的落实,使学生的成绩稳中有升,争取使部分学生的成绩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以利于将来在高考中整体水平不会受到影响。
C级班降低起点,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努力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在班级中形成浓厚的学习外语的气氛。
三、授课、辅导、测试与评估
分班以后,实验班上英语课按照A、B、C三个等级分开同时上课。上课时,每班的学生要固定好座次,并分别选出课代表,以负责本班的上课及学习。平时自习课辅导,学生要回原班。老师每个星期至少有一次情况汇总和集体备课,做到对A、B、C三级的教材和进度比较熟悉,以便于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辅导。
平时测试可根据各级进度、难度进行命题,不必统一。但是期末统考要统一试题,以便对学生有一个阶段性的了解,对老师的教学也可以做出评估。对老师和学生所取得的成绩的评估可分成两个部分:一是A、B、C各级情况的进展幅度,二是原班总体状况同对比班进行对比。
四、分班、分工但不分家
实验班的三位任课教师,相互配合,共同努力,集体优化。学生在原班级内互相带动,共同提高。学生也将随时根据其统考成绩的高低被调整(晋升或降低)到相应的班级上课(并非一贯制)。此举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到有压力,去竞争,从而提高了教改的效果。
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 篇3
学校体育:是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组织开展的一切体育活动的总和。包括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早操、课间操、课余体育训练、学校运动会和体育节,以及学校组织的其它体育活动。
体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为实现除课余训练外的学校体育目标而选择的体育内容总和。它包括体育课堂教学以及在教师指导下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活动。
体育课:通常指每周两节或三节体育课堂教学,是实施“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形式。
健康教育:是研究人类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诸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它与现代医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相互渗透、交叉,促使人们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现代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①人体生长发育;②个人生理健康与卫生健康;③心理和情感道德健康;④人与环境健康;⑤消费健康与公共健康;⑥安全教育及意外事故的防止;⑦营养学;⑧慢性病及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⑨烟酒毒品对人体的危害等。
一、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思想观念落后。目前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还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教师和学生只重视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为目的的“教”而“练”,忽视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学”与“练”。
2.教学方法、手段单一。许多学校体育教育在教法手段上有所改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方法仍为传统式的传艺式教学,学生缺乏自主性、独立性,在教学手段更新上缺乏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
3.考核和评价标准的科学性问题。一是以体育成绩来评价学生的体育水平,而体育成绩考核却又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来评分。二是考核项目的局限性,造成考核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缺乏培养学生个性和特长的空间。
二、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师教学改革的对策
1.确立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观。
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在掌握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的毅力,而且要特别注意对本门课的新科技、新文化的渗透。一定要使高中体育教师认识到,高中体育教学是基础教育时期体育教育的最高阶段,其教学目标的确定,既与基础教育的其他阶段有共性,又应有特殊性。在健康水平上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以适应将来的大学教育或走向社会就业工作的需要;在体育保健知识、技术和技能方面要学有所长,形成基本的体育能力,养成体育意识和习惯,为今后的终身体育打下必要的基础。只有克服全面均衡发展的思想,克服片面追求体质发展或运动技能提高的思想,才能切实提高高中阶段体育教学实效。2.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高中体育教师要善于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改革。这些模式有的倾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倾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倾向于学生之间的关心,有的倾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倾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倾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如何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应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形态结构,从而使学生选择跑步、弹跳最合理的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教师要为教与学的雙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在进行讲解示范和辅导时,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上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 篇4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已经成为新时期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广泛使用的一种语言。许多母语不是英语的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以及成功加入WTO,我国与世界的接触也将越来越深入,加上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的举行,这些客观的因素,必将掀起一场盛况空前的英语学习浪潮。英语教育的发展在我国迎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然而,在我国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英语教育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因此,为了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社会对英语教育的新的要求,国家教育部进行了课程改革,制定了《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其改革的重点是改变英语课程过于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课程标准的制定,高等院校双语教学的悄然兴起,给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即个人包干教学(听、说、读、写的教学只由一位英语教师承担)已经很难达到新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所以,改革这种旧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师分工,分课型教学是适应时代发展、进行素质教育新的需要。
二、教育理念的转变
每一次社会的变革,都是一次深入人心的思想革命。同样,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是一场教育理念的变革。实行分课型教学,首先要求学校和教师转变教育观念。
国家教育部明文要求中学的基础教育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为此,中学英语教材的编写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在题材处理上,采用了话题 (topic) 的形式,把语言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融会为一。在内容配置上,按单元编写,每单元都由“对话”、“阅读”、“语言学习和词汇学习”、“听和写的训练”四部分组成。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综合训练,以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然而,由于“生源大战”异常激烈,多数学校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仍搞“应试教育”,盲目追求升学率,以提高知名度。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学内容仅仅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转,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训练什么。于是,加强阅读,紧扣语法,大搞题海战术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这就使中学英语教学倾全力于提高学生的笔试能力,完全为考试服务。
其次,学校衡量教师的业绩也主要以高考的成绩论英雄。所以平行年级的教师之间存在着无形的竞争压力。在现行的教学机制和课程安排下,繁重的教学任务,升学竞争的压力,使得教师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教学上面面俱到,进行创新和改革;课堂上如有多余时间,便用于语法讲解、练习分析,而那些与高考联系不大的内容就成为教学的死角。这完全是一种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
因此,单靠通过一位英语教师的包干教学来实现学生听说读写的全面技能,实现素质教育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要彻底改变传统的以“升学”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尽快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实行“分课型的教学”,全面真正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分课型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冯克诚、西尔枭)。应试教育培养了大批的英语“哑巴、聋子”。要想达到英语教学的“双赢”结果,我们就必须进行英语素质教育(英语素质是指学生在听、说、读、写几方面的素质,而这几方面的素质又集中表现为学生在交往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其手段和方法就是进行教师分工,分课型授课。
课型,一是指课的“类型”。它是在对各种课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产生的。二是指“模型”。它是在对各类课在教材、教法方面的共同特征进行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深入研究各类课型的结构和特征有助于广大教师从整体上把握好每一单元,区别对待和处理每一个课型,以保证教学工作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从而努力做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中学英语课型的分类因角度不同而有所不同。
笔者认为,分课型教学就是把过去一个班的英语教学由一个英语教师承担的教学形式,按听、说、读、写四种课型进行师资的配置,由几位教师分工授课,各扬所长,把关教学,共同负责,商讨教学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全面而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使其能在交际中运用英语。
1. 课型结构
(1)听力课。随着高考改革加试听力并记入总分,各学校也重视听力的教学,但这种教学具有浓厚的“应试”色彩,而不是以交际和实际需要为目的的教学。表现在教师没有听力教学的目的与规划,想什么时间上就什么时候上,形式也只是学生听题目然后对答案,训练的方法方式单一化,缺乏多样性。至于听力的一些内在的东西,如提高听力技巧技能的方法介绍,听力材料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则很少涉及。所以,进行单一孤立的听力题目的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不会有实际意义的提高。
分课型教学的听力课,教师不仅让学生听大量的材料,更注重训练学生对语言的听觉辨别能力,大脑的反应能力和对语流、语速的适应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花大量的时间来解决学生的语音障碍、语速障碍、词汇障碍;采用各种形式,如listenand answer, listen and repeat, listen and retell, listen and fill in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包干教学的教师通常是舍不得花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解决这些问题的。
(2)口语课。因为过去只有报考英语专业的考生才加试口语,所以真正意义的口语教学基本是处于瘫痪,可有可无,无足轻重。有也是仅局限于课堂回答问题和一些机械的操练,既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又没有针对性。
分课型教学的口语课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内容包括日常对话、游戏、情景对话、口头作文、口头翻译、观看英语电影、开放式讨论等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实践应用英语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阅读课。目前中学普遍存在重精读轻泛读的现象。部分教师在讲解课文时,深受结构教学法的影响,以语法、语言结构为中心,往往是教师读一句,翻译一句,讲解分析一句,当然重点分析句子的结构而非句子的内容。而学生则手握钢笔,划句型,勾短语,抄写板书,忙得不亦乐乎。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违反了语言本身的认知规律,不利于学生对语言的整体掌握。
对于泛读教学,由于课时减少,教师很难真正贯彻泛读教学。时间上得不到保证,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就成为一句空话。有的教师急功近利,课堂上如有时间便用于语法讲解、练习分析,回到重知识、轻能力的老路上。
分课型教学的阅读课,包括精读和泛读两项。精读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猎取信息的能力,使他们在与课文的“书面交际”中增强识记、理解词汇的能力,猜测判断语意的能力,以及理解篇章结构的能力,其中渗透的语音、语调、词汇、句型、语法等的教学,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服务的,在运用中巩固和发展的,而不是只顾形式而脱离内容的孤立教学。
泛读教学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重视。首先是有了与精读相区别的教材。其次是在学校的课程表中独立体现。在课时上得到了保证,教学就能实现扩大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通过浏览各种体裁的文章,不仅扩大了词汇量,还巩固了语言知识。
(4)写作课。过去的写作教学,多半是教师给出一些要点(key points),或者以其他形式给出写作任务,然后学生写作,最后教师批改点评,其过程就是集体订正学生所犯的语法错误。写作的一些技巧、句子的完美性被忽略了。以致学生学了三年的书面表达,其水平也不见有多大的起色。
分课型教学的写作课,应是笔译和各种题材的作文训练。众所周知,任何语言的写作都是以写好句子为基础的。所以,写作课教学要分两步走的过程。首先是句子的教学,包括句子的成分、修辞、英汉互译等内容。然后才是作文,包括写作方法的介绍,篇章结构的布局,不同体裁的特点,以及一些常用的技巧,等等。这种写作课教学,不仅能让学生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2. 课时的分配
高一、高二年级的课时分配:听力课1课时,口语课1课时,阅读课2—3课时,写作课1课时。当然,不同学校的师资和学生的生源不同,应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而改变,但应和许多中学英语课每周每班5—6课时的安排一致。
高三年级要准备参加高考,课时的安排可以作适当的调整,即听力课1课时,阅读课2—3课时,写作课1课时,综合课1课时,机动1课时。
3. 教师分工合作
分课型教学最大的特色就是按课型优化教师资源,各扬所长,分工合作,把关教学,共同负责。原则上一位教师只承担一种课型,如果学校师资缺乏,教师也可以兼教其它课型,但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一位教师最多只能教两种课型。
当然,由于教师的个人素质不同,学校可以根据教师最擅长的课型安排其教学任务,同时教师可以主动申请,也可以跨年级教学。具体的操作要依学校的实际情况量力而定。
4. 分课型教学的好处
分课型教学可以使师生达到“双赢共赢”的效果。
首先,对于学生来说,按课型授课,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都能得到足够而系统的训练和提高,他们获得的不仅是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对于教师来说,可以减少备课项目和次数,备课项目单一化,使教师的备课授课精益求精,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其次,按课型授课,学生能储备一定的语言功底,不仅能具有较强的笔试能力,而且能适应口试、听力测试及现场对话交流等多种形式的考查,完全克服只能适应笔试的局限性。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和特长,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搞教育教学的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教育服务。
最后,按课型授课,有利于大学新生很快适应大学英语的教材教法,适应某些专业“双语教学”的需要。学生即使没有上大学,也会具有一定的英语能力,这有利于他们在社会上的就业和工作。对教师而言,按课型授课,不仅能减轻教师之间的竞争压力,还能增强彼此之间的团结合作,形成一股教育的合力。
四、结语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打破传统的由一位教师包干到底的英语教学模式,向分课型的英语教学模式转变,是现代社会发展对现代中学英语教育提出的一种新的要求,同时也是学校有效配置教师资源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在这种分课型教学模式下受教育的学生,不仅能提高应试能力,更能全面提高和发展使用和应用英语的能力,使英语真正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摘要:本文分析了现行体制下高中英语教学模式的弊端, 指出要达到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全面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必须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 即实行教师分工、分课型教学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模式,素质教育,分课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正东, 黄泰铨.英语教学法双语教程.科学出版社, 2001.
[2]冯克诚.中学教学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0.
[3]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2, (七) .
[4]全日制高级普通中学英语教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 2001.
[5]冯克诚, 西尔枭.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4.
高中英语教学的改革论文 篇5
摘 要:在高中,体育教学是指按照一定的大纲和计划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运动过程。体育教学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有效地增强其体质,培养其道德、意志、品质等。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改革;教学评价;体育设施
一、高中体育教学现状
1。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简单重复
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重,老师和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对于学生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和学习目的缺乏应有的重视。这会使高中生在进行高中体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只能反复地重复已经掌握了的简单的运动项目和动作。长此以往,学生会自然而然的产生抵制和反感的情绪。
2。教学观念落后
在我国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体育教学至今没能在教学活动中引起学校以及学生的重视和喜爱。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学校的领导仍以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为主,没有将体育教学纳入教学重点。其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高中体育教师不能准确地理解新课标中体育教学的含义,以至于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体育特长和锻炼兴趣。
3。教学评价片面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评价中,老师往往以学生最后的体育考试成绩为主。评价时,没有注重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努力以及运动兴趣的培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体育教学成为变相的“应试教学”。教师的这种片面评价,不仅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同时还破坏了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4。体育设施不健全
在新课标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我国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以至于在教育资源上的投资程度不同,从而导致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设施的不健全,不仅给体育教师在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方面带来很大的阻力;同时,由于设施的不完备,学生在体育课上的活动得不到顺利进行,既打击了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还阻碍了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体质的提高。
二、新课程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对策
1。丰富教学内容
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比较欠缺,单一和枯燥的体育课程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体育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同时,不能够很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的教学意义,也不能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和锻炼学生的体魄。为了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的`成效,广大的体育教师应该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多元化设计。
2。改变教学方式
在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学的优化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影响整个体育教学中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首先,教师应打破传统的讲述、示范这套老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对动作的理解,进行动作上的探究,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在动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导,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该动作,把握其实质。其次,在学生动作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厉声呵斥,而是耐心地帮助学生分析该动作的弊端,同时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动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
3。完善评价考核制度
在高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完善体育考核制度。即在对学生体育成绩考核过程中,不再以单纯的最后考核成绩为主,同时结合学生日常表现以及自身的体育运动状况,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考核。这就需要教师能准确地掌握学生平时的运动状况和运动技能的接受能力。而且,在对学生考核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考核标准。这样,更加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兴趣。
4。完善体育设施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场地以及教学器材等基础体育设施不仅是学校正常开展体育课程的基本保障,同时还是发展学生运动特长的基础。因此,希望学校领导能够充分认识到体育设施对于体育辅助教学的重要性,不断完善高中的体育设施。
总而言之,中学体育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体育教学看似简单,但是在新的要求下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在教学内容改革的过程中面临很多的问题,所以教师在充实自身的过程中应恰当地安排体育课的内容和形式。合理地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体育教学方法,真真切切地把体育教学推向全体学生,发挥中学体育教学的实质性作用。
参考文献:
张远健。东莞市普通高中体育新课标实施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5)。
桂成率。新课程理念下关于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探析。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6)。
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尝试 篇6
一、教学内容力求精选,课堂教学富有趣味
面对现实,教师在备课时就应当注意对教材的深刻领会。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从全章甚至全书来把握教材,注意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衔接,既要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引出新知识,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又要为后面的知识学习做好铺垫和适当的提前渗透。
高中生物的教学目的,首先是要使学生明确认识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其次是要使学生初步了解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以及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意义,从而激起他们学习生物学这门课的自觉性和兴趣。基于这样的认识,对“绪论”教学,我作了适当的改革。首先笔者以谈话的方式从学生所关心的“香港小姐”选美引到目前国内外进行的诸如“体育明星”、“电影明星”等评选,学生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适时地在黑板上写出“分子明星”几个字,学生一下就安静下来,趁此机会我向他们介绍有关分子名星的评选情况。同时在黑板上写出这些分子名星的名称,他们是世界上最有权威的美国《科学》杂志每年一次,评选出一种被研究得最多、影响最大,并取得重大进展的分子。生命科学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生命科学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生命科学成为21世纪的领头科学是历史的必然。就这样,从学生所关心的身边事,过渡到教材内容,从学生学过的化学物质引入到生物学领域,尽管有些分子在生物学的领域学生还不甚了解,但作为一种提前渗透,使学生对当前生物学科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起到很好的吸引作用,学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其次,列举一些常见疑难病的治疗如先天性白痴、糖尿病等,以及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人口、环境、资源等重大问题都与生物科学的研究有直接的关系。至此,才详细介绍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二、要不断吸取现代科技的新成果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生物教师平时留心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的报道,及时了解生物学的发展动态,适当地补充更新有关教学内容,使生物教学具有时代性。例如,“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就多利的出现,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学习什么是克隆技术,细胞的全息性、无性繁殖等;从克隆复制多利的过程,讨论细胞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已有遗传学基础知识的前提条件下,启发学生讨论“多利的遗传性状从它的三个母亲中的哪一个遗传最多”?运用“表现型是基因和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理论依据讨论“即使有人事先保存了希特勒的细胞,通过克隆技术复制出的多个希特勒,是否一定会象历史上曾经出现希特勒一样,不论从遗传性状还是行为思想”?学生讨论踊跃,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对巩固课堂知识、激发学生的高科技意识和科研意识起到一定作用。
三、结合国情,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
例如伴性遗传中的“禁止近亲结婚的意义”就是优生优育的知识,教师应讲清讲透。首先,应用遗传系谱向学生说明近亲的范围,让学生明确近亲的概念;其次是列举近亲结婚造成的恶果实例,让学生了解危害之在,使学生对此有深刻的印象;再次运用遗传学原理说明为什么近亲不能结婚的原因,分析《红楼梦》中林妹妹和贾宝玉的近亲关系,进而教育学生今后该怎样正确对待个人的婚姻大事,自觉地执行国家的优生政策,禁止近亲结婚,为提高我国人口素质,从自己做起。
四、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就有关政策进行宣传教育
例如,本学期上到新课“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时,通过“推行火葬,文明治丧”这一政府号召,针对这一实际,课堂上组织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讨论“火葬”的意义。最后以一代伟人邓小平对自己后世的安排为例,帮助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五、挖掘教材潜在的教育功能,适当地把生命科学史作为教学内容和手段加以重视,因为它蕴含着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价值观等重要的教育意义
通过介绍“达尔文传略”,教育学生要多参加实践活动,学习达尔文具有追求真理、勤奋好学、谦虚谨慎、治学严谨、勇于克服困难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除此之外,还将诸如“华莱士和达尔文进化论”,“生物科学史上的一件憾事——从达尔文不知盂德尔论文谈起”,“巴甫洛夫:一个从神坛上请下来的人”目的论的过去和现在等等有关生物学史的文章介绍给学生,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上作了些尝试。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 篇7
一、重视物理概念教学, 理解规律建立过程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构成物理知识的基本元素,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处于核心地位, 要重视基础知识教学, 使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理解和掌握, 如果学生对概念模糊不清, 盲目做题必然出现错误。概念和规律的掌握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 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过程, 物理规律的形成一般过程是:感知现象—提出问题—假定猜想—假设条件—理论推导—实验验证—获取结论。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不经过上述环节直接得出结论, 给出数学表达式, 学生对各物理量的意义不明确, 规律的条件范围不清晰, 解题时乱套公式, 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 造成后续学习障碍, 长期下去只能是越学越糊涂, 从而失去学习信心。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形成中, 要重视物理方法的应用和物理思想的渗透, 如质点、点电荷、轻杆、光滑的斜面等概念中, 渗透着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思想。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过程, 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方法体现思想, 思想指导方法, 研究物理的方法很多, 如观察法、实验法、假设法、极限法、类比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变量控制法、图表法、归纳法、总结法、发散思维法、抽象思维法、逆向思维法、模拟想象法、知识迁移法、数学演变法等。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方法, 不断渗透物理思想, 提升抽象思维能力,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重视生活经验, 激活学生知识储备
物理规律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基础上, 通过分析归纳、推理论证建立起来的, 物理教学中问题的提出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在教学中补充丰富学生生活体验, 增强感性认识, 其方式是灵活多样的, 如利用实验和现代教学手段, 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通过演示或实验操作观察物理现象,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寻找物理规律。充分创造观察的条件,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当演示实验完成之后, 利用录像、计算机, 有控制地再现物理现象的发生过程, 使得表象记忆得到巩固和丰富, 避免教师经验代替学生的思维和实践, 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操作、实验及参与完整科学活动的机会。加强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 帮助学生建构所学物理知识的意义, 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观察, 寻找问题,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激发学习热情, 培养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方法是多样的, 如通过新奇的物理实验, 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活灵活现,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 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 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 激发求知欲望, 增强学习兴趣。教师授课时, 课堂上有声有色, 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 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 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通过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故事讲述, 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四、重视探究教学, 加强探究学习
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方式, 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 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 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 体验学习的乐趣, 了解科学方法, 获取科学知识, 逐步树立科学精神。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给予点拨指导, 使学生能够较顺利地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跨越思维障碍, 这样既能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也能消除失败产生的消极因素。
探究过程中要让学生树立科学的批判精神, 敢于挑战, 大胆质疑。在探究活动开始时可以创设各种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现象, 提出新的问题, 并做出科学合理的假设与猜想, 通过分析归纳, 推理论证总结新规律。科学探究应该由简单到复杂, 由部分到整体, 由现象到本质, 循序渐进不断深入地建构物理知识系统。在学习物理的最初阶段, 应该选取较简单的探究活动, 必要时可以在容易出现困难的环节给予提示, 而后逐步深入, 最终对科学探究有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探究活动, 体现物理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感受自然界和谐统一, 科学的美妙真实。
五、教师转变角色, 发挥主体作用
在新课程教学背景下的物理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调查表明, 目前教师和学生在新课改中的角色转变还不到位, 达不到课标的要求, 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还需进一步转换师生的角色, 优化课堂教学环境。
教师要适应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 课堂的主角是教师, 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 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 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 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 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新课程教学强调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 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和升学, 因此, 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 顺应课改的需求, 把课堂时间、想象的空间、探究的过程留给学生, 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氛围, 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这样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 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与交流, 学生的思维活跃了, 课堂由“要他学”变成了“他要学”, 自主地探索规律获取知识, 极大地增强了课堂的活力。
六、重视解题过程, 培养解题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 要从宏观的角度来考虑解题途径的思想方法。在物理解题中, 策略、方法、技巧, 都是解题的手段, 但方法是有层次的, 解题策略是最高层次的解题方法。它涉及的是解题的方向、原则、目标等方面, 是对解题途径的概括性的认识。
在以往的教学中, 解题策略的教学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它基本上是依靠学生在解题实践中自然地生成的, 学生解题策略的获得常常是盲目的, 或走了许多弯路才最终领悟的。这种掌握解题策略的进程十分曲折而缓慢, 往往事倍功半。实践表明, 为学生提供或帮助学生概括出解题策略比他们自然生成的策略效果要好些。因此, 在物理习题教学中, 应当注意将解决物理问题有效的策略提炼出来, 明确地、有意识地教给学生, 并适时帮助学生对解题思维过程进行概括、总结, 让学生在解题实践中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进行解题策略的教学时, 应注意循序渐进, 先易后难, 逐步积累。先教学基础的、普遍的、常规的方法, 后用特殊的方法。要针对各种解题策略选择恰当的事例说明其应用的广泛性, 使学生对所学的解题策略形成概括化的认识。方法的训练循序渐进, 不能在短时间内将过多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要给学生足够的消化理解的空间和时间。
老师应精选习题, 删除旧教材中繁、难、怪题, 对经典习题进行深入剖析和讲解, 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式, 通过解题达到强化基础, 深化内涵, 拓展外延, 发挥解题在培养创新能力中的教育功能。
七、重视实验教学, 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物理作为一门应用学科, 决定了它的教学方法、手段与其他学科的区别, 通过物理实验能够把抽象的物理现象、物理原理直观、生动地演绎出来, 它实现了物理原理到具体应用的转变, 在教学中, 可以通过新奇的实验,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利用我们身边废旧物设计自主探究式实验,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影片等各种媒体形式集成于一体, 图文声像并茂, 能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注意力和兴趣, 能动态反映概念和规律的形成, 有效地突破重点和难点。多媒体的大信息量, 放大了课堂教学的“空间”, 延长了课堂教学的“时间”, 加强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潜能, 提高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八、转变评价观念, 发挥激励作用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 恰当的评价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物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注重评价作用, 准确适当地评价学生。在课堂评价的标准上, 应因人而异, 对不同学生有不同标准, 评价要以学生原有水平为参照标准, 综合全面地评价学生。评价标准上不求完美, 只要有点滴进步, 只要有闪光点都要给予肯定, 这样具有个体性特征的灵活评价, 才能让学生增强自信, 发挥其创造潜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也是参与评价的主体, 应促进生生之间相互交流, 相互评价, 教师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做好指导工作, 起到评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能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的作用。
推进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设想 篇8
一、教学改革的基本设想
首先要强调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语文是进入社会以后, 人际沟通必不可少的工具学科, 学不好语文今后的生活将会出现“步履维艰”的困境。要强调课前预习, 坚持每节课前引导学生先思考所学内容, 提出思考性的问题, 坚持“不预习不讲课”。
第二, 课堂上, 鼓励学生多围绕课文相关内容进行提问, 让学生树立文本思想, 觉得有思路可循, 有话可说, 随时随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理解语言文字, 提高语言感悟能力和语文素养。教师要坚持每节课布置作业并及时检查、讲评。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 夯实基础知识。
第三, 作文始终是教学的重头戏。因此, 不仅要注重语言的输入能力也要注重语言的输出能力, 要求学生坚持记课堂笔记, 注意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另外, 在平时要加强仿写训练, 从长句到语段到短文, 采取逐步推进的方法, 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班级中开展“阅读小组”的视野拓展活动, 在班级形成你追我赶的活跃的学习氛围。
二、教学改革的预期效果
语文教学改革就是要使学生在教师的督促下形成重视语文、重视积累、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教师还要设法使学生养成朗读的习惯, 为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 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
作文训练要降低对学生的要求, 从仿写入手, 循序渐进。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应采取“针对文意, 倾心相谈”的面批方式, 鼓励学生敢说敢写, 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逐步提高。学生还应养成记课堂笔记的习惯, 经过日积月累的沉淀, 扎实学生的语文功底。
总之, 教师要摒弃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如, 在作文苦于无材料这一问题上, 鼓励学生多阅读, 学会观察生活, 再结合相关写作知识, 恰当使用写作方法, 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篇9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不注重课题氛围的应试教学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因为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部分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不能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不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导致语文课堂死气沉沉, 缺乏活力,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要想转变这种局面, 教师就要努力挣脱传统教育的束缚, 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高中语文课堂真正鲜活起来。首先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树立新的教学观和学生观, 在教学中积极贯彻“教是为了不教”的新理念, 大胆放手, 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 让他们自主去探索学习,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 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学会学习, 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其次, 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 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去组织教材, 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既要尊重教材, 又要大胆创新教材, 整合教材, 做到适应教学要求, 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发展。再次, 教师要与时俱进, 掌握现实科技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发挥了独特的优势, 因此, 教师要合理运用, 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 不注重学生知识吸收的教学
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容量是有限的, 课堂教学并不是唯一获取知识的途径, 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研究性学习, 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 让学生进入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一是开展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可以教材为依托, 将知识进行延伸。教材的内容只是一个教学范例, 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学生学习一篇文章以后, 所掌握的学法并不只适合这一篇文章, 而是适合这一类的文章, 因此要以教材为出发点, 积极向课外拓展, 从而实现在教师的引导下,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新课程改革理念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使课堂教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要积极转变教育思想,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二是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由于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 能够独立思考, 所以,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很有必要。首先要合理科学地进行分组, 将4-8个学生根据成绩、性格等不同分成一个学习小组, 保证各个小组的实力均衡, 便于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其次, 在上课之前,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 让学生学有方向, 围绕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和探究。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间, 做他们的合作者和引导者, 及时对他们进行指导,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把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交流, 教师要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网络蕴含着大量的知识, 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丰富的知识, 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阅读, 从而有效拓宽了知识面。
(三) 不注重实际的形式主义教学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启迪学生的智慧。作为教师, 不能一味地追求教学的形式, 不注重实效, 否则就会限制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 钻研教法。课堂不是教师的舞台, 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自由展示,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一) 创造性的设计教学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去创新教材, 对教材进行加工, 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 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学习内容, 在此过程中,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的编写思路, 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过程, 做到灵活地运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
(二) 重视课堂互动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课堂上的主角, 占据着课堂上的宝贵时间, 学生在下面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 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 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没有互动交流, 各自沉醉在孤单的角色里, 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师要把课堂作为师生互动的舞台, 积极开展讨论主,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
(三) 重视课堂实践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在课堂上夸夸其谈, 学生掌握的可能只是理论知识, 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 才能领悟到文章的内涵。所以, 教师要多开展一些时间性比较强的课堂互动, 比如, 定期举行阅读心得交流会, 要求学生对阅读书籍进行交流和分享。
(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已成为了一种习惯,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很有必要。自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也是将知识内化的一个重要渠道, 所以, 应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利用多种资源去搜集相关的辅导资料, 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到达到教与学的统一。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效率。所以,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改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 我们还应继续努力。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 给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但要使学生牢固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还要提高学生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情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高中语文,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马向辉.华美是“末”, 高效是“本”——关于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思考[J].课外阅读旬刊, 2012 (12) .
[2]赵小勤.师生与时俱进培养语文素养--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高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3 (8) .
[3]陈维贤.理性思考科学践行推动语文新课程改革科学发展——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教学反思[J].中学语文教与学月刊, 2010 (8) .
[4]林海荣.新课程新探索——新课程标准下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感受[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2013 (15) .
高中语文教学的反思与改革 篇10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气氛不活跃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 在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在高中教学中, 与其他学科相比, 语文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比如涉及面广, 语文教学中教材选用的一些文章都是具有代表性与教育意义的文章, 其中就会涉及到哲学、历史、文学、语言等多方面内容;教学程度深, 语文教学相比较其他学科的教学历史较长, 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的教学经验也最多;趣味性强, 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被提倡以及在新课标的要求下, 语文在选文方面在不失教育意义的同时重视了语文的趣味性。语文科目的这些特点都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具有良好的教学气氛, 但是事实上语文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这种不活跃的教学气氛对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极大, 甚至造成既定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2、学生语文素质基础差
这里讨论的学生语文基础素质并不是指学生的语文成绩, 而是指学生本身具有的与语文相关的各方面能力, 如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 这些素质与能力会直接对学生的语文成绩起到影响, 同时也影响着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在小学、初中阶段, 学生一直在接受语文教育, 所以在一些基础能力上有一定的锻炼, 但是随着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扩充以及难度的适当提高, 一些学生在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明显滞后于教学内容的开展。虽然我们不能将语文成绩作为评定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结果的标准, 但是这些语文基础能力与素质的却是能够从语文成绩中反映出来。
二、对当前语文教学中所存在问题原因的反思
1、缺乏对语文教学的重视
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的整体教学环境并不乐观, 主要表现在与高中其他学科教学相比, 语文教学并没有受到与其教学地位相应的重视, 不得不承认语文教学正在逐渐被漠视, 这种现状的形成较大程度上的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直接造成了缺少学习语文的动力, 学生语文基础素质下降等情况, 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语文能力是一个需要长期培养的过程, 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学习进展, 使学生产生了语文是一科费时费力功少的学科;其次在高中教育中的历史上有过“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 使学生重视数理化的学习, 而忽略了对语文应当有的重视;再次现代化社会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英语以及计算机能力, 掌握好英语与计算机成为了社会、学校、家长与学生的共识。其实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应当得到更多的重视, 但是事实上也正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使当前越来越多的人缺乏对语文的重视, 这一现实值得深思。
2、评价机制单一
我国素质教育不断的得到普及与深化, 但是传统教育中的应试教育体系为教学方面留下的影响仍旧无法在短时间内转变, 而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课堂气氛不高以及学生语文素质基础差等特点很大程度上受到应试教育这种传统评价体系的影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学校面临提高升学率的压力, 在这种现实压力下任何一种新型评价机制的实行都是要面临很大风险的。所以高中语文教学欠缺对学生能力进行系统性的培训, 而是更注意高考中容易得分的点进行突破, 影响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3、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把控, 首先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到决定性作用, 教师是语文教学课堂的主导, 主要任务是“授道、解惑”, 而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如果不高, 则很难使学生具有较深的知识层次, 影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把握以及对语文能力素质的培养。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气氛有很大的影响, 从语文的教材来看具有缺乏连贯性的特点, 表现在教师即使不按照教材顺序讲课也不会对教学质量造成太大影响, 这也就造成了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反复的用一种教学方式来展开多篇课文的讲解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
三、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几点建议
1、以学生为本实现评价机制多元化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应当考虑到学生需要面临高考的实际情况, 以成绩作为评价标准有一定的必要, 但是以此为唯一评价依据具有局限性即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将评价机制向多元化发展, 以包括成绩评定体制在内的多种评价体制并行的评价体系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 如以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日常表现、以学生在语文素质培养方面的进步为评价标准之一, 切实做到评价标准应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依据, 通过多种评价机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 从而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与辅导,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以提高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变革教学手段
教师语文专业素质的提高需要学校和教师两方面的努力, 一是学校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机会, 二是教师要不断对自身做出反思, 通过严格要求来促进自身专业素质提高。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采用中应当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为出发点、以语文的特点为基础, 同时要将阅读与写作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两大必须要重视的方面, 通过良好的教学手法来完成学生语文素质以及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花花:《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和激情》, 《文教资料》, 2010年04期。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探析 篇11
关键词: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纵观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从“满堂灌”式的知识传授,到应试教育的“双基训练”,到素质教育的全方位综合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是沿着一条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道路发展的。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探索和思考。
一、教学观念上的转变
1.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外语教学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发展智力、开阔视野和提高文化素质,有助于学生发展个性和特长。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使学生获得会学习的基本能力、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通过英语获取世界各方信息进行交际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的。通过双边共同活动,创造和谐、愉快的情境实现教与学的共振,使学生从“让我学”走向“我要学”的自由王国之中。
2.把语言作为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语言功能。交际教学并非仅指口语和听力教学,而是主张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相辅相成;交际教学并不否定语法教学,而是要在教学中重视巩固扩大这些基础知识并学会运用,才能体现出交际的功能。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吸取信息、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运用英语进行口头、笔头交际是学习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上的充实
1.交际能力的培养。英语的综合训练要增加训练量,不断复习,多次循环,逐步扩展、加深。在精听时,让学生一字不差地重复,反复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量句型,做到脱口而出。在广说时,让学生大胆开口,不要怕出错,更不要先在脑中做英汉对译后再勉强出口,否则这种心理上的“母语依恋”会阻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说“的训练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揣测学生的心理,把握契机,及时加以矫正、补救,帮助学生减少心理压力,让每一个学生达标。这种训练还可以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如学生们很熟悉的一个句子:That's all right. A.在回答Thank you等表示感谢的话时可以讲;B.在回答I'm sorry等表示道歉话时也可以讲。回答感谢的话还可以用Not at all,It's a pleasure./You are welcome./With pleasure.回答道歉的话还可以用It doesn't matter./Never mind./Oh,It's not important.(=I don't mind.)。
这种在实际生活中的对话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所学语言材料的能力,有利于锻炼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本领,有利于形成与人和谐相处的健康心理,有助于培养开朗性格、善解人意并与人合作的美德。
2.自学能力的培养。要说交际能力包含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两方面,那么自学能力则是学生驾驭学习活动、获得这两方面能力的基础。这样能力的培养不只在英语课内,更重要的是在课外的广阔空间。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学习词汇、语法,参与语言实践,不断积累语言材料,再指导他们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归纳出语言规则,升华到理性认识。这是一个从客观到主观、从物质到精神、从存在到思维的过程,这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学生学习英语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是从理性认识能动地回到实践,也就是归纳掌握了语言规则,而回到听说读写交际活动的实践。通过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学生掌握了学习英语的规律,就能提高自学的能力水平。
三、教学方法上的创新
1.重视能力培养,设计教法。教学方法,既要根据教材内容而定,也要根据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而定。实践证明: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即“回答、阅读、演示与讲解相结合”,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探求未知,逐步启迪自己的思维,就能使学生产生自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启发式教法中应注意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把读、讲、练、议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读”成为吸收知识的依据;“讲”成为突破关键的环节;“练”成为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手段;课堂上下的“议论”成为打开思维的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能力。
2.以兴趣为基点,设计教法。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就要用自己的情感和人格的力量感染学生,用自己的生动讲课吸引学生,唤起学生对教师的敬爱。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上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将各种信息通过语言学习与训练自然而然地提供给学生;还可以适当做一些英语小游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 篇12
一、创设问题情境, 点燃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人的求知欲来源于兴趣和好奇.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能否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关键, 教师的备课就应在这儿下工夫.点燃学习兴趣的要求是:有与学生的生活、实践案例相结合的问题情境;生活案例要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相结合;要有冲击力, 要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点燃, 产生好奇.所谓问题情境, 是指提出一个问题, 让学生间接地用已有的知识处理该问题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 必须结合知识内容, 巧妙科学地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 来点燃学习兴趣, 将数学知识融入到问题情境中, 让学生动脑动手去尝试.例如, 函数的应用 (数学建模) 的教学, 由生活案例导入: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开设了两种通信业务 (见下表) .
(1) 某人估计一个月通话300分钟, 应选择哪种移动通信更合算? (2) 通话在多少分钟内用“全球通”合算?在多少分钟内用“快捷通”合算?使学生感受数学是有用的, 数学就在生活中.
又如, 算法的教学, 请将你发电子邮件的过程按步骤写下来, 在学习小组里交流 (打开邮箱→输入收件人地址→写标题→写正文→点发送) , 自然引入算法的概念.
二、自主钻研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高中数学教学现状也亟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被普遍关注, 教师给学生明确的自学内容和要求, 课堂上通过学生自主钻研和小组合作探究, 由充分自由的、主动积极的、创造性的劳动获得数学知识, 就能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例如, 学习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时, 给学生提出了如下的自学和探究要求: (1) 请你绘制一幅我们学校最近一天24小时的气温变化曲线. (2) 观察你画的曲线, 发现有哪些变化 (上升、下降) , 小组交流探讨. (3) 用你已学习过的函数说一说这种变化. (4) 你能用数学语言刻画这种变化吗? (5) 你怎样给函数的单调性下个定义? (6) 小组合作探究怎样用函数单调性定义证明具体函数的单调性. (1) 通过实例气温图引入函数图像中有时图像逐渐上升, 有时图像逐渐下降的变化, 感受函数单调性的意义. (2) 如何用数学语言精确刻画这种上升与下降?通过直观图像引导概念中的关键词, 从而先抽象概括出单调增函数的概念的本质属性. (3) 数学概念的形成来自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让学生置身于符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去, 从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 经历“数学化”“再创造”的活动过程.从日常的描述性语言概念升华到用数学符号语言精确刻画概念. (4) 通过学生回忆学过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了解具体函数的单调区间.学会利用函数图像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5) 通过合作学习要掌握怎样用函数单调性定义证明具体函数的单调性, 让学生分别从“形”和“数”两个方面理解单调性.
三、培养创新思维, 发展数学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想创新, 就应指导学生大胆质疑, 异想天开.学生都习惯于接受教师和教材讲述的一切, 不会独立思考, 很难有创新意识.同时, 教师提出的问题大多是陈述性问题, 缺少了对开放性创新题型的设置.数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题型, 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来不断优化数学思维品质.开放性数学题的解答一般不能按照常规的套路去解决, 而必须经过思考、探索和研究, 寻求新的处理方法.
例1 设函数f (x) =xsinx, 若undefined, 且f (x1) >f (x2)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
A.x1>x2 B.x1+x2>0
C.x1
分析 受“增+增=增, 减+减=减”的影响, 错误地认为“增×增=增, 减×减=减”也成立, 导致选A的错误.
解由于f (x) =xsinx在上是偶函数, 因此f (x1) >f (x2) 等价于f (|x1|) >f (|x2|) , 而f (x) =xsinx在上是单调递增函数, 故|x1|>|x2|, 选D.…
例2 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N*, 且f (x+1) =f (x) +x, f (1) =0. (1) 求f (x) ; (2) 设2) , Sn=a2+a3+…+an, 问:是否存在最大的整数m, 使得任意的n均有总成立?若存在, 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分析 (1) f (x) 即为数列{f (x) }中的项, 对应关系式f (x+1) =f (x) +x中从1起一一取值相加即得. (2) 若结论成立, 则求出Sn的最小值, 解不等式即得.
2011解 (1) 由f (x+1) =f (x) +x, f (1) =0, 得
以上各式相加, 得
是单调递增的,
∴S2=1为Sn的最小值.
假设存在整数m满足总成立, 则, 即m<2011.又m∈N*, ∴适合条件的m的最大值为2010.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 让学生发现和寻找数学的规律及其表现形式;要把概念形成、结论的推导、方法的思考过程作为教学的主要过程, 从根本上改革课堂教学, 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摘要: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创新思维等几方面尝试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许成芝.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23) .
【高中英语教学的改革论文】推荐阅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思考论文09-25
高中英语的整体教学论文10-03
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之感悟06-04
高中英语教学心理素质教育的构建的论文10-02
高中英语翻译论文10-16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论文10-30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育决策论文06-09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五步教学法”是指导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08-21
高中英语写作技巧点拨论文08-04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管理论文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