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

2024-10-07

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精选12篇)

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 篇1

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的增加和交通事故的增多, 由外伤引起的截瘫发病率逐渐增高, 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压力, 心灵受到严重的打击, 而且也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必须做好截瘫的早期康复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 为患者今后的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截瘫患者进行康复的早期护理均取得较好效果, 现将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心理护理

脊髓损伤患者通常会有严重的心理障碍, 表现为悲观、焦虑、忧郁、烦躁等。甚至发生精神分裂症及自杀倾向, 甚者拒绝治疗及饮食。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耐心细致的护理, 经常与患者沟通, 鼓励患者树立信心, 激励其勇敢的面对现实, 使其认识到只有积极投身于康复治疗, 积极主动地进行各种功能代偿训练, 才能提高自己的功能独立性和生活质量。对于难恢复者应通过真诚的关心和帮助, 使患者逐步接受现实, 并尽可能通过改善、代偿、训练或替代的方法增强其实际生活的能力。

2泌尿系的护理

在外伤早期, 处于脊髓休克期和脱水治疗的多尿期, 排尿失去大脑控制而导致功能紊乱或丧失。表现为尿潴留或尿失禁, 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亦易引起泌尿系感染, 故要给予留置导尿及对患者进行排尿训练, 早期留置导尿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每周更换尿管1次, 每天消毒尿道口2次, 及时清倒尿液, 防止逆行感染, 保持尿管通畅, 定时放尿, 维持膀胱容积。

当患者渡过急性期停止导尿后, 每天进水量2500~3000ml, 以稀释尿液, 减少尿液中细菌的繁殖。对膀胱有反射的患者, 可指导其寻找刺激点, 如:牵拉阴毛, 刺激大腿内侧皮肤, 轻扣耻骨上方的膀胱区等方法。同时结合采用有利于尿液排出的体位:半坐、坐位或卧位时床头抬高10~20cm, 鼓励患者经常进行功能锻炼或变换体位, 或定时按摩膀胱, 从下腹部慢慢向下推进, 由轻到重, 直到膀胱内尿液全部排空。并根据患者进水量情况掌握时间, 开始时一般每2小时1次, 鼓励患者自行排尿, 使其养成规律排尿的习惯, 保持尿道外口和会阴部的清洁干燥。

对需长期间歇导尿的患者, 要教会患者及家属进行间断清洁导尿。导尿时选择较细的尿管, 用生理盐水冲净后即可使用, 每次用后应用清水冲洗干净, 再放入生理盐水或消毒液中保存。控制每天的进水量1800~2000ml, 排尿1400ml, 每天导尿3~4次即可。

3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脊髓损伤的患者由于躯体活动功能受限及长时间的卧床, 户外活动的减少以及心灵遭遇严重打击, 使机体抵抗力下降, 肺部感染是较常见。因此要经常给予翻身、拍背, 做好体位排痰鼓励患者咳嗽。痰液不易咯出者可给予超声雾化吸入, 用氯化铵蒸汽吸入, 每2小时1次, 使呼吸道湿润, 利于排痰。对脊髓或上胸髓损伤痰多又有呼吸困难的患者, 应早期行气管切开, 并配专用吸引器吸痰, 给予抗生素气管内吸入。还要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上肢活动及早日坐轮椅参加户外活动, 增加抵抗力, 减少感染的发生。

4自主神经失控

T6以上神经损伤的患者, 交感神经节大部分在损伤平面之下, 因此可以发生自主神经失控的情况。常见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血压骤然升高。还有的患者出现血压骤然下降或大量出汗。防治措施: (1) 穿着应选宽松柔软, 易散热, 透气的棉布类衣服。 (2) 对于高热者首先给予物理降温, 适当给予退热药物;体温较低者注意保暖。 (3) 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者, 可给患者穿弹力袜、压力裤或弹力绷带缠绕下肢。 (4) 对异常升压及大量出汗者, 须及时查找诱因并去除, 常见的诱发刺激因素有膀胱涨满, 直肠粪便积聚。

5关节挛缩畸形的防治措施

截瘫患者常因异常的痉挛模式和错误的姿势导致关节挛缩、畸形。最常见的有股内收肌痉挛表现为剪刀步, 腘绳肌痉挛跟腱挛缩, 挛缩致膝关节不能伸直而引起足下垂。护理早期给予正确的卧位和姿势至关重要。双下肢应取外展伸直位, 两腿之间可放一嵌行垫或圆枕, 以对抗内收痉挛;踝关节可采用穿“丁”字鞋或给予踝关节直角保护支垫以防被褥重压足背引起足下垂[1]。鼓励患者及家属早期进行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和肌肉牵张训练, 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 为以后的康复打下良好基础。

6皮肤护理

患者截瘫平面以下皮肤感觉丧失, 神经营养功能差, 且局部受压、潮湿, 造成皮肤肌肉血液循环障碍, 导致压疮的形成。首先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 定时翻身是最关键的措施[1]。一般每2小时翻身1次, 或用气垫床, 以缓解局部受压;还要保证充分的营养;使用轮椅者注意每30分钟作5~15s的重量转移, 即用双手支撑, 将臀部离开座椅悬空, 以缓解坐骨结节的长时间受压。

7饮食护理

截瘫患者由于肝门括约肌不协调, 加之长期卧床, 肠蠕动减慢, 容易引起便秘, 所以在饮食上应给予水果、蔬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蜂蜜和一些植物油类, 以减轻便秘。不能依赖口服缓泻剂或肛门栓剂。另外要合理膳食、营养均衡, 讲究饮食卫生避免摄入不洁食物而致腹泻。因截瘫患者对大便失去控制能力且行动不便, 一旦发生腹泻会给患者家属造成很多困难。

参考文献

[1]励建安.脊髓损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142

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月~2012月收治的,患有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64例。其中男41例,女23例;患者的年龄为15~68岁,平均为(44.5±3.5)岁;颅脑损伤均为外力导致,高处坠落伤32例;出现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患者15例,硬膜外血肿13例,多处血肿患者9例,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的患者27例。以上所有患者均昏迷6h以上,同时对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我院及其周边地区平均海拔为5000m左右,最低海拔也达到了2275m以上,属于高海拔地域。

1.2护理措施

1.2.1基础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的基础生命体征和有无意识障碍、瞳孔和肢体活动的异常等情况,特别应注意患者有无其他的合并症等。对于出血多引起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保持患者平卧,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保暖,对疑有颅内血肿的患者做好需要立即手术的准备工作。对于出现脑疝的患者应静脉滴注脱水药,降低颅内压[2]。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因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使患者保持侧卧位或平卧位,将患者佩戴的假牙等物品取出,同时头还要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

1.2.2针对性的护理

1.2.2.1控制感染 对于出现开放性颅脑损伤以及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常规性的进行清创和使用抗生素抗感染,保证耳道、鼻腔及口腔的清洁,在治疗期间要预防便秘,严禁挖鼻孔、打喷噎和咳嗽等,同时不使用水冲洗耳、鼻及经鼻吸痰和插胃管等处理,预防感染。

1.2.2.2降温护理 对于出现了感染或脑干损伤引起高热的患者,在查明发热的原因之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降温处理。物理降温为主要有酒精擦浴、冰帽、冰袋降温等,必要时进行低温冬眠疗法,以达到镇静、安眠、降低脑组织新陈代谢,提高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以保护受伤脑组织,减轻脑水肿。

1.2.2.3术后护理 针对进行了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对应的术后护理模式,以静脉输液补充热量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但要注意输液总量一般不宜超过1500ml,以防止脑水肿的发生。对进行了气管切开的患者,每天对伤口进行换药,高原的`空气干燥,使用雾化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湿化。

1.2.2.4缺氧纠正 为了纠正患者因为缺氧造成的代谢性酸中毒的情况,应该全程给予患者面罩吸氧支持治疗,在高海拔地区氧分压较低,患者高海拔地区,低流量的吸氧无法有效改善代谢性酸中毒,使患者的颅内压进一步升高,从而出现脑水肿等。因此,在条件的允许之下,早期对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在患者缺氧的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之后,在进行低流量吸氧治疗,避免高浓度的氧造成的氧中毒等问题。

1.2.2.5并发症的预防 在患者整个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控,预防脑水肿、脑出血、脑梗死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于昏迷患者要注意保暖,定时拍背排痰,清理呼吸道,预防坠积性肺炎,按时给予翻身,每日按摩骨突部位,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的发生。

2 结果

在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及护理之后,64例患者当中55例患者得到了良好的治愈出院,9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8d。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因均存在一定的意识障碍的情况,呼吸动度差,多数患者还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不全的情况,因此对患者的呼吸道护理使显得尤为重要的。在整个患者的护理过程当中,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不仅要有效的清理患者的呼吸道,需要每隔15min左右就对患者吸痰一次保证呼吸道的通畅,同时还要防止舌后坠等异常情况的出现。如果呼吸道堵塞严重的患者,必要时可建议医生进行气管切开治疗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在对患者的护理当中,对患者进行持续性的吸氧维持是十分重要的,通气和给氧一般都是最早期救治的首要护理任务[3],那主要是因为颅脑组织是所有人体器官当中需氧量和耗氧量最高的组织,一旦颅脑出现缺氧的情况>12s以上就对患者的颅脑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损伤。因为大脑由于缺氧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和过氧化物,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氧气的稀薄,环境当中氧分压低氧气的缺乏,容易导致患者体内的代偿性红细胞增多,从而加重患者的微循环障碍,使患者出现脑水肿等并发症,加重患者的病情,还要持续性的氧气供给不足也会使患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的问题,因此针对上述情况,需要在患者早期调整给氧方式,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进行高压氧治疗,帮助患者康复。

总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多数均伴随有昏迷、呼吸功能不全等多种问题,特别是在高海拔的地区,患者极易由于环境的缺氧造成患者颅脑的损伤,不利于患者后期的康复,因此加强对高海拔地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患者进行重点观察和护理,并进行给氧方式调整等治疗,对于疾病的治愈以及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马俊,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要点[J].实用外科学杂志,2012,76(03):163-174.

[2]郑碧海.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水肿患者的治疗和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12(06):117-121.

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 篇3

方法: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病房环境及设备,护士的语言态度及仪表,护理操作,康复指导,健康宣教。

结果:2010年5月到2012年5月脊髓损伤患者均对优质护理服务方式表示满意。

结论:通过优质护理可使脊髓损伤患者减少并发症,满足其生理,心理需求,促进康复从而提高服务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维持良好护患、医患关系。

关键词:优质护理脊髓损伤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92-02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正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1],它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减少损伤的护理服务中,提高基础护理和专业护理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于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外伤导致脊髓损伤患者2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0—60岁,车祸伤10例,坠落伤6例,血管病变4例。完全性损伤15例,不完全性损伤5例。文化程度:大专6例,高中6例,初中5例,小学3例。

1.2调查方法。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病房环境及设备是否妥善,护士的语言态度,护理操作是否合适,指导病人康复功能锻炼,康复宣教。问卷以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为评价结果。

2优质护理措施

2.1为病人创建良好病房环境。病房环境以舒适,安静,整洁,标示应清晰,设立爱心墙,墙面贴上鼓励和祝福的标语。护理人员着装整洁,态度热情,用语文明。主动关心和帮助患者,努力创造温馨舒适的治疗及护理环境。

2.2完善设施。由于脊髓损伤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行动需要轮椅或平车的帮助,因此病床与病床之间距离应大,病床高度应可调节,以方便患者上下及与轮椅或平车的转移。病床之间应有窗帘以保护患者的隐私,过道应安装扶手和无障碍卫生间,防止患者跌倒。

2.3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脊髓损伤患者需平卧于硬板床上,由于骨突部位会长期受压,因此应推行轴线翻身,使用海绵垫,气圈,避免受压,完全性损伤患者平卧时用软枕垫于双足部,并保持其功能位置。

2.4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①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nivy.ADL)评定,协同康复治疗师,医生一起对患者进餐,洗浴,穿衣,大小便控制,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进行评估,制定护理计划,施行患者个性化护理。②BradenScale评分和Morse跌倒评分:由主管护士在患者入院后完成。③家庭支持评估: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环境,家庭成员对患者病情的态度和期望值评估。④出院评估和出院计划:对脊髓损伤患者需康复理疗师对患者出院后的居家环境如厨房,厕所,门槛等家庭设施的改造。

2.5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专业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①根据ADL评定对生活自理能力差者加强基础护理,夯实基础护理,不依赖患者家属或自聘护工护理患者[2]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讲解自我护理的重要性,耐心细致教会其自行清洁间歇导尿,轮椅使用,皮肤护理。对步态不稳者协助使用辅助器具,如拐杖,助行器等。并由专人在旁保护。②根据Braden评分和Morse跌倒评分的分值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压疮评分≤12分者,应逐级上报外,并在床旁挂醒目标识,根据患者情况使用减压贴,行q2h翻身并填写翻身卡,并告知家属和患者。Morse跌倒评分为3分者均为高危患者,应在床旁挂警示牌并加床栏,告知家属加强陪护,以防止跌倒坠床等意外发生。

2.6护理操作应舒适,安全。做任何操作前均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操作时应娴熟而轻柔,关心患者的感受,减轻患者的紧张感,保护患者的隐私。对于肢体疼痛的患者,在操作时应分散其注意力以减轻疼痛,必要时尊医嘱用药。

2.7加强专科护理建设。加强专科知识学习,每季度进行护士长查房,护理技术操作,专科护理讲课,年末进行专科护理知识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及讲课水平。

2.8加强心理护理。由于脊髓损伤患者一般都是突发损伤,没有思想准备,机体承受较大的痛苦,治疗进展比较缓慢,还面临着截瘫的可能,因此患者常会出现忧虑,烦躁,情绪不稳定,不配合治疗及护理操作。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各种行为,了解其心理活动,多于患者沟通交流,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克服困难的勇气。

2.9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每日督促并协助患者活动各关节有效咳嗽,做深呼吸,肌肉按摩。床上可装拉手,以锻炼上肢肌肉,活动量应逐渐增大,时间逐渐增加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畸形,学会使用轮椅等,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3结果

对20例脊髓损伤患者出院时发放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估:16名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表示满意,占80%,4名患者表示基本满意,占20%,不滿意为0。

4体会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体会到:脊髓损伤患者由于生活不能自理而产生悲观厌世,对未来失去希望等心理,只有通过优质护理措施得力,护理工作到位才能让患者生理,心理得到康复,维护其人格尊严,提高其生存的勇气和质量,同时减少并发症及护理纠纷,受到家属和患者一致好评,体现了康复护理的专业性和重要性,从而体现了康复护士的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黄书平.骨科病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2,7:1775

脊髓损伤患者的循证护理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2年8月我院共收治脊髓损伤患者38例, 其中男27例, 女11例, 年龄19岁~89岁, 平均年龄43.2岁。有2例压疮院外带入。

1.2 方法

(1)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带头, 对责任组长及资深护士进行有关循证护理知识的培训, 通过学习使小组成员掌握循证的有效方法。 (2) 提出问题。小组成员及时发现问题, 把对患者健康影响最大的问题作为研究题目。 (3) 寻找循证支持。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及查阅相关文献, 并对资料进行分析, 以确定其可靠性、真实性及临床实用性。

2 循证护理的实施

2.1 压疮

2.1.1 问题提出

脊髓损伤往往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截瘫, 患者因感觉运动障碍不能翻身, 卧床时间较长, 有些为年老体弱、因疼痛而不愿意活动, 易致压疮发生。

2.1.2 循证支持

仔细分析引起压疮的相关因素, 然后查阅文献, 根据报道[2], 当患者皮肤受压, 循环障碍, 如果病床内温度和湿度升高得不到有效控制, 可因皮肤温度的升高而加快组织代谢, 氧需求量增加10%, 同时压力在9.33 k Pa持续24 h即可引起细胞不可逆的变性[3]。有研究[4]认为, 90°翻身对外踝、粗隆部产生很大的压力, 提出应仰位翻身左或右斜30°。压疮的护理措施主要有:积极治疗原发病, 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解决局部组织受压的问题, 控制压疮演变及促进愈合等[5]。在压疮创面的处理中, 根据创面情况选用外科清创术、化学清创术或自溶性清创, 保持创面湿润有利于组织生长[6]。有报道[4]认为碘酒、乙醇对组织有破坏, 主张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必要时针对感染菌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

2.1.3 护理干预

循证小组对上述实证有效性、实用性及优点进行综合考证评价, 并与以往护理知识、经验与患者需求相结合, 采取下列措施: (1) 稳定脊椎骨折, 予颅骨牵引, 为压疮护理创造条件; (2) 保持床铺清洁干燥, 卧气垫床, 每2 h翻身1次, 并注意局部受压, 平卧时使用棉圈、凉液垫, 每2 h更换凉液垫1次, 并注意观察局部红肿、温度、颜色及疼痛变化情况; (3) 解除局部受压, 每2 h翻身左或右斜30°, 注意保证躯体稳定及垫空骨突部位, 并尽量采用水平体位, 以避免剪切力及摩擦力; (4) 清除创面坏死组织, 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冲洗伤口, 并红外线照射, 涂抹湿润烧伤膏, 保持创面清洁, 换药1次/d; (5) 做好压疮护理同时做好基础护理。

2.1.4 效果

48 h皮肤温度降低, 72 h骶尾部皮肤压红消失, 皮肤温度正常。院外带入压疮, 按上述方法予以处理, 伤口逐渐愈合, 其后患者未发生压疮。

2.2 脊髓损伤

2.2.1 问题提出

脊髓损伤常由创伤引起, 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甚至引起四肢瘫痪, 影响疾病康复。

2.2.2 循证支持

早期大剂量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有利于脊髓冲动发生, 增加脊髓血流, 减低脊髓脂质过氧化反应及组织退行性变, 从而减轻脊髓神经组织的损伤[7]。有报道[8]运动功能总体改善为55%, 如果在伤后8 h内开始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 功能改善可更明显。

2.2.3 护理干预

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体质, 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确定用药量。初始剂量为每千克体重30 mg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15 min静脉注射, 大剂量注射后暂停45 min, 再以5.0 mg/ (kg·h) 的速度持续静脉滴注21 h, 安置输液泵保证药物持续匀速滴入。

2.2.4 效果患者伤后3个月脊髓损伤症状明显改善有

10例。

2.3 肺部感染

2.3.1 问题提出脊髓损伤后长期卧床, 加之疼痛影响, 咳嗽排痰能力下降, 卧床吃饭易致误吸发生肺部感染。

2.3.2 循证支持

分析脊髓损伤患者引起肺部感染相关因素有:咽部细菌定植及误吸;胃液p H值降低及细菌定植;病房环境等。经查阅文献, 卧床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率是10%[9], 而且其是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

2.3.3 护理干预

合理使用抗生素, 定期行痰培养, 及时调整抗菌药物;加强病房管理, 通风换气2次/d, 每周紫外线消毒病房1次, 病房禁止吸烟, 并加强患者口腔护理。协助患者翻身、叩背, 嘱其深呼吸, 做扩胸运动, 鼓励患者咳嗽, 尽量将痰液咳出。

2.3.4 效果本组患者均未发生肺部感染。

2.4 泌尿系感染。

2.4.1 问题提出

脊髓损伤时引起脊髓休克, 运动反射受到抑制, 膀胱松弛, 出现充盈性尿失禁。患者因逼尿肌肌力不足, 致大量残余尿, 需留置尿管, 长期留置导尿是造成膀胱上行感染的主要因素。

2.4.2 循证支持

卧床患者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为6%~8%, 留置尿管更易发生[10]。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推荐实践原则是:尽量减少更换尿管次数, 以免发生尿路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 临床研究证实[10], 多饮水 (2 500~4 000 m L/d) 、多排尿, 以生理性内冲洗代替人工外冲洗能有效降低尿路感染。有报道[11]认为间歇导尿的泌尿系感染率明显低于留置导尿。

2.4.3 护理干预

(1) 严格无菌导尿术或更换导尿管。 (2) 导尿管选择应软硬合适, 粗细适中, 最好内径为1.5 mm~2.0 mm, 以减少对尿道的机械性损伤和刺激。同时导尿管更换对预防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般每隔1个月更换1次。每次更换前将膀胱内尿液排尽, 拔除尿管后间隔3 h~4 h后再次行导尿术, 并观察患者试行排尿。 (3) 监测尿液p H值在6.5~7.0, 会阴护理每天晨晚间各1次, 及时清除尿道口分泌物或结痂, 以防细菌繁殖。 (4) 鼓励患者多饮水 (25 00~4 000 m L/d) , 并指导其摄入富含维生素C食物。 (5) 伤后2 d~3 d尿管予以持续引流, 3 d后一般改为每4 h~6 h开放尿管排尿或个体化放尿[12], 放尿时让患者有意识地用力, 产生排尿感与排空感受, 使患者排尿模式与正常排尿相似。当发生膀胱炎或尿管堵塞等现象时, 酌情及时更换, 不能拘泥机械定期更换。 (6) 适时拔除导尿管, 根据情况予以间歇导尿。

2.4.4 效果本组2例发生泌尿系感染, 经及时处理均得到控制。

3 结果

38例患者住院期间无1例发生压疮、肺部感染, 脊髓损伤症状明显好转。大部分患者住院期间拔除导尿管后尿液能规律性随意或不随意排出, 指导其家属用保鲜袋接尿并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效果良好;4例患者仍依赖导尿管, 予以间歇导尿, 其中有2例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 经抗感染治疗及继续护理干预痊愈。

4 讨论

循证是临床护理的基础, 我们通过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查阅文献, 以护理问题为出发点, 将科研结果与临床专业知识、经验, 患者的需求相结合, 使护士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在实践中得到综合应用, 避免了护理工作的盲目性与主观性, 使护理活动有证可循, 有据可依, 丰富了护理人员的知识, 提高了理论水平, 确保了整体护理质量, 进一步提高了骨科护理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压疮是脊髓损伤住院患者的最常见问题, 凭以往经验, 我们未曾考虑到90°翻身对外踝、粗隆部会产生很大的压力, 采取仰位左或右斜30°翻身, 不但防止了骶尾部皮肤受压, 而且也缓解了外踝及粗隆皮肤的压力。因此, 循证护理的实施, 改变了临床护士凭经验和感觉的习惯行为, 促使其主动钻研业务, 寻找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积极查阅文献和资料, 有助于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摘要: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患者的循证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将循证护理应用于38例脊髓损伤患者压疮、肺部感染、脊髓损伤、泌尿系感染问题的实践过程。结果 38例患者住院期间无1例发生压疮、肺部感染, 脊髓损伤明显改善, 2例发生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循证是临床护理的基础, 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实践, 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对患者有益, 且可丰富护理人员的知识。

关键词:脊髓损伤,循证护理,并发症,效果

参考文献

[1]蒋红梅, 蒙增萍.循证医学与医学生素质教育[J].医学教育, 2003, 23 (3) :21-22.

[2]铃木美子, 陈淑英.现代护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2:775.

[3]许四平.采取多种措施治疗压疮[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3, 11 (1) :39.

[4]陈茜, 成翼娟, 王晋, 等.循证护理在压疮护理中的临床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 2002, 17 (11) :846-847.

[5]杨英华, 戴宝珍, 顾沛, 等.实用症状护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6:52-62.

[6]刘莉华.中药在压疮局部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 2001, 18 (10) :51-52.

[7]周秀华.急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328-388.

[8]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第10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1523.

[9]胥少汀.骨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5-6.

[10]杨秀丽, 张颖.增加饮水量对减少留置导尿所致的菌尿的效果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9, 16 (4) :25-26.

[11]时美芳, 杨在英, 吴雄妹, 等.尿潴留患者间歇性导尿与留置导尿细菌学检测的临床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1, 23 (4) :220.

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 篇5

现将我科重型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月-12月共收治颅脑损伤病人1 500例,其中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108例(7.2%),男76例,女32例,平均年龄45岁。

病因:脑干损伤 14例,广泛脑挫伤28例,弥漫性损伤12例,硬膜下血肿14例,硬膜外血肿30例,多发颅内血肿10例。

CCS评分3~5分38例,6~8分38例,9~10分32例。

置管时间21~190 d。

2 护理

2.1 术前准备

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密切观察病人意识状态,神志瞳孔变化情况,评估患者清理呼吸道能力。

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

患者仰卧位,肩背部垫高,使下颌、喉结及胸骨上切迹三点成一直线,暴露气管于正中位,烦躁者应使用约束带适当约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

2.2 手术配合

进行气管切开手术时,一名护士站于床头扶正头部,一名护士准备好吸痰器,随时准备吸引气管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术后予以气囊充气,如需使用机械辅助通气或有呕吐患者,则气囊充气5~8 mL,固定好气管导管,松紧以能容纳一指为度。

根据医嘱调整氧气流量,给氧管道粗细适宜,建议使用一次性头皮针软管[1]。

3 术后护理

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保持18 ℃~21 ℃,湿度保持50%~60%,气管套口涵盖2~4层温湿纱布。

气管切开后,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和方式、伤口有无渗血和出血,有无皮下血肿、气肿及气胸,如有少量渗血和分泌物要及时吸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患者采取平卧或头高脚低位,床头抬高30°。

吸痰:气管切开病人咳嗽排痰困难,应随时清除气道中痰液。

吸痰前根据病人痰鸣音位置和性质决定吸痰管插入深度,一次吸痰不超过15 s,连续吸痰不超过3 min。

吸痰管左右旋转向上提拉,边吸边退,吸痰过程中观察病人面色、心率、血氧饱和度,必要时加大氧流量。

为预防气管切口感染,每日更换2次气管垫,分泌物增多或出血过多时应及时更换,以保持气管切开部位清洁干燥。

如病人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烦躁不安,可能是气管阻塞。

气囊滑脱、分泌物黏结成痂是造成阻塞的主要原因,故应注意扎牢气囊,及时清除结痂。

更换导管清洗消毒时,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导管内。

充分湿化:气管切开病人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

湿化方法:生理盐水250 mL+庆大霉素8万U+沐舒坦15 mg,每次吸痰后缓慢注入气管2~3 mL。

预防感染:气管内套管应每日取出清洁消毒2~3次,外套管一般在术后1周气管切口形成窦道之后拔出更换或消毒。

气管导管的纱布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更换。

作好心理护理:患者经气管切开术后不能发音,可采用书面交谈或动作表示,预防病人因急躁而自己将套管拔出,必要时可用约束带约束双手。

【参考文献】

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 篇6

【关键词】脊髓损伤并截瘫;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77-02

脊髓损伤并截瘫是创伤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往往合并脊髓损伤,轻者脊髓受压,重者脊髓完全断裂,这是一种致残性损伤。脊髓损伤并截瘫患者由于需要反复多次静脉输入甘露醇、高渗液、抗生素、高营养液等药物,而这些药物均会对血管产生刺激、导致组织渗液、血管损伤、静脉炎,甚至静脉坏死等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保证治疗顺利地完成。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以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药物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减少了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以及药物外渗引起的并发症。我科从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对23例脊髓损伤并截瘫患者选用PICC作为静脉用药通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 本组23例,男18例,女5例, 平均年龄36岁,颈部损伤10例,胸椎损伤6例,腰椎损伤7例;完全性截瘫3例,不完全截瘫20例。

1.2方法

1.2.1置管前准备 操作护士向患者或家属讲明置管的重要性,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在操作过程中需患者配合的要点,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并与其签定穿刺同意书。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及血小板的数值,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放松,以确保穿刺时血管的最佳状态。

1.2.2置管步骤 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蓝色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管长60 cm, 管腔容积1ml,插管前房间用紫外线消毒,光线应充足,并备好用于穿刺的物品。PICC穿刺包、无菌手套、碘酒、乙醇、 医用棉签、 皮尺、止血带、无菌肝素生理盐水、20ml注射器、静脉穿刺包、肝素帽、3透明贴膜。①首选贵要静脉,因为直、粗、静脉瓣膜少、路径短;其次选择正中静脉、头静脉。置入的导管达上腔静脉长度的40~45cm。 患者平卧,手臂外展与躯干呈90°,测量定位:采用锁骨下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胸骨切迹,再减去2cm;②常规消毒皮肤直径为10cm建立无菌区,消毒穿刺点,生理盐水预冲导管,修剪导管的长度;③扎止血带,15~30°进针,一旦回血立即放低角度推入导管3~6mm,送外套管,左手示指固定导引套管,中指压在套管尖端处的血管上,松止血带,抽出穿刺针,用镊子夹住导管尖端,逐渐将导管送入预定的长度,退出导引套管并劈开移去导引钢丝,用注射器抽吸回血并注入生理盐水,确定是否通畅,连接肝素帽,固定导管,在穿刺点上方放置一小块3cm×3cm纱布吸引渗血, 覆盖无菌透明贴膜。④X线拍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

1.2.3置管后记录 置管时间、导管型号、导管尖端位置、插入长度及外露长度、所穿刺静脉名称、穿刺过程是否顺利、固定情况、穿刺者姓名及X线检查结果。

2 方法

2.1置管24h内的护理: 由于穿刺针较粗,穿刺结束后嘱患者按压针眼并平卧5~10min,穿刺肢体上抬,减少屈臂动作,减轻肿胀及出血。纱布渗血较多患者,及时更换敷料,并用弹力绷带压迫止血。

2.2防止导管的脱出: 对导管插入深度进行记录,常观察有无脱出现象,并每天交接班;给患者做护理及治疗时,避免牵拉导管,嘱咐患者勿做剧烈的手臂运动,以防止导管脱出。

2.3定期观察和维护,检查管道是否通畅: 在每次输20%甘露醇、输血、血制品、脂肪乳等高渗性、高浓度药物后,用生理盐水10ml冲管后再封管,再以用生理盐水20ml进行脉冲冲管及正压封管。如停止输液,每周用生理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1~3 次。有研究证实用生理盐水封管无血液凝固,生理盐水对血管刺激性小,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1]。一旦发生堵管,千万不能强行推注液体,以免发生栓塞或导管断裂,可用10ml注射器抽1ml含5000U的尿激酶溶液接导管后回抽产生负压使尿激酶弹入,保留15~20min溶栓,如无效,可接三通接头,通过三通管接头的调节,回抽后导管中产生负压会将尿激酶吸入,反复多次使血块溶解,本4例经尿激酶溶栓后再通,完成治疗计划,2例因通管无效拔管。

2.4出院前健康指导: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宣教,告知PICC导管的保留和维护方法。患者应每周到医院进行生理盐水通管及更换透明贴膜1次。

2.5拔管的护理 : 患者全部治疗结束后,可拔管。操作前向患者讲述拔管过程, 以缓解其紧张心理。拔管时患者取仰卧位,外展穿刺侧上肢,并做深呼气动作,拔除时按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用无菌镊拔出导管,动作轻柔缓慢,禁止用力按压管道拔管,以防管道附着的血栓等异物脱落。拔管后立即按压止血,敷上3cm×3cm无菌纱布,用透明贴膜封闭,拔出后应对照穿刺记录,以确定导管有无残留。拔管后24 h内尽量减少穿刺侧肢体活动,以防止出血。

2.6预防并发症

2.6.1穿刺部位渗血、渗液或出现血肿 穿刺点渗液可因穿刺部位或邻近部位的活动和危重患2h翻身1次时不慎拉出等原因引起[2]。故除非必要时,要尽量减少穿刺部位活动,加强护理观察。发生小的渗液、渗血和血肿时,可立即在穿刺点覆盖无菌纱布,用手指按压穿刺5~0min,必要时24h内用冰袋压迫止血,甚至拔除。

2.6.2感染 置管时各个环节、连接输液及推注药物时均应严格无菌操作,治疗期每24h更换输液器1次,每7d更换贴膜1次(特殊情况及时更换),根据使用情况决定更换频次;治疗间歇期每7 d维护1 次,包括更换贴膜,脉冲冲管,正压封管,更换肝素帽;置管期间应观察置管侧上臂臂围,导管外露长度,穿刺局部情况等,更换贴膜时需注意导管周围皮肤的消毒,有效地清除汗毛孔周围的细菌,保持导管周围皮肤的无菌环境,可减少细菌污染。必要时穿刺导管周围外涂百多邦软膏,可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

2.6.3静脉炎 行PICC后,由于血液流速减慢及导管在血管内造成异物刺激,加之患者紧张致使血管收缩痉挛,易造成上肢水肿、疼痛、静脉炎[3]。为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置管时各个环节均严格无菌操作,消毒剂干燥后再行穿刺, 否则消毒剂侵入血管造成化学性静脉炎。选择导管的型号与血管的管径相适宜,穿刺动作要轻柔,可减少对血管的机械性刺激和损伤血管内膜[4]。输入刺激性较强的化疗药物,易引起化学性静脉炎,输注前应确保导管尖端在上腔静脉内。置管后每日观察穿刺点周围的皮肤情况,上臂皮肤的颜色、温度、有无发红、腫胀。如有静脉炎的发生,应及时给予如意金黄散,2d内即可缓解。导管脱出部分勿再送人血管,防止造成细菌性静脉炎,并停止从此部位输注液体,本组使用导管直型后蝶形贴固定,避免了脱出导管再进入血管。

3讨论

3.1 PICC穿刺方法的优点

①PICC的穿刺置管无需麻醉,就如同外周静脉穿刺一样,是在可见的血管穿刺,成功率高,而且导管质地柔软,不影响活动,使患者感觉舒适。②与颈内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比较,PICC操作方便,易于掌握,护士可独立完成,大大降低了护理人员因反复穿刺产生的无效工作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③留置时间长,头皮针能留4~6h,留置针能留3~5d。颈内静脉管留置3~6周,而PICC管可留4周~1年以上,不仅减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又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④PICC穿刺创伤小,保留时间长,感染率低,长期使用符合脊髓损伤并截瘫患者长期输液的需要,在提高疗效、减轻痛苦、降低费用方面为患者带来了福音[5]。

3.2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危重大手术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输注各种药物及营养的重要措施[6]。临床开展;这项新技术,它不仅能减轻病人扎针痛苦,时也降低了护士工作压力。而且PICC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和人力,保留时间长,是一种可靠有效静脉治疗新途径。既方便了病人生活和饮食,也方便了家属的照顾,进而减轻病人心理压力。PICC用于临床治疗,可解除药物对周围血管的损伤作用,减轻患者因反复穿刺引起的机械损伤引起的疼痛,保证药物治疗计划的顺利实施及各种营养物质的供给,给患者疾病的治愈创造了条件。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药物的副作用等有着积极作用。这项护理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护士为病人提供优质的、专业化的、全面的护理,给广大患者的治疗途径带来了更好的选择,对树立良好医院形象起着积极的作用,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郝玉凤,尚晓霞,张艾香.静脉穿刺留置管用生理盐水封管的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6):34.

[2]韦柳青,覃芳红.深静脉置管液体渗漏原因分析与护理[J].齊鲁护理杂志,2007,13(17):52.

[3]骆小京,康继红.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NICU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4):232-233.

[4]袁玲,叶惠华,叶明枝,等.肿瘤病人PICC插管未到位所致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J].2004,19(2):178-179

[5]郑晓蕾 胡瑞霞 康丽.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67.

浅谈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 篇7

脊柱脊髓损伤是由于损伤和疾病等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及其功能的损害,以致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的异常改变。常见的病因有交通事故、高处坠落、运动创伤等,另外尚有自然灾害、炎症、变性、肿瘤、血管病变等。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对伤员前期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可以将即将生成的病理效应加以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18~65岁,平均38.9岁。其中腰椎骨折15例,胸椎骨折13例,颈椎骨折7例,尾椎骨折1例,脊柱脊髓损伤伴截瘫19例,住院天数5~112 d,平均34.4 d。

2急救措施

2.1伤肢妥善固定,伤处紧急包扎止血,但不宜轻易翻动伤员,有脑脊液漏要加厚包扎。

2.2对呼吸困难和昏迷者,要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3急救搬运过程中,注意保持伤员头颈部和躯干在一条直线上,决不可使脊柱屈曲和扭转。尤其是颈椎伤,更应小心搬运,并加以固定。不可抬起头部、躯干或坐起。搬运工具最好用平板担架或门板。

2.4有伤口或可能发生感染时,应合理应用抗生素。同时,预防和治疗其他部位伤口,防止尿路感染及呼吸道并发症。2.5高位截瘫者,必要时应早期进行气管切开;途中较长时间搬运,应取出伤员衣袋中的硬物等,以防压迫发生褥疮。

3护理方法

3.1卧姿伤员必须平卧于硬板床,以保持脊柱平直,防止进一步损伤。术后以平卧位、左右侧卧位交替,2 h/次。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腰下垫5 cm以下薄枕以保持脊柱的自然生理弧度,使之不过伸或过屈,防止发生畸形及进一步加重骨折移位和脊髓损伤。

3.2翻身翻身不当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翻身应遵循的原则是保持局部固定,不弯腰、不扭转,护士用手托住患者肩部、臂部,使肩部、腰部、臀部三点一条直线。翻身后注意摆正患者肢体的功能位,双足垫砂袋保持踝关节90°,预防足下垂、关节畸形,白天2 h翻身1次,夜晚可适当延长时间,以保证患者睡眠。减少不必要的翻身,为患者擦浴、换药、注射等尽量与翻身同时进行[1]。

4疼痛的护理措施

4.1预防性措施感染、褥疮、痉挛、膀胱和肠道问题,急剧温度变化、吸烟、情绪波动等因素都可诱发疼痛,所以应积极避免或处理这些因素。保持良好的营养及卫生状态,正确地处理骨折和软组织损伤,适当的关节活动,以及正确的体位,都有助于避免疼痛的发生或治疗。适当的运动可以预防脊髓损伤和肩周炎的发生[2]。

4.2心理治疗所有慢性疼痛均有一定的精神因素参与。放松技术、催眠术、暗示技术、生物反馈、气功、教育均有助于治疗。

4.3运动和理疗运动有助于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肌肉力量、改善心理状态;按摩、理疗和水疗有助于减轻局部炎症、改善血液循环,从而有助于治疗慢性疼痛。

4.4药物治疗治疗药物一般使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麻醉镇痛药只有在极度严重的疼痛时才可考虑使用。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只有22%,因此最好和其他措施配合使用。

4.5神经干注射神经干注射50%~100%的酒精或2%~5%的石炭酸2?5 ml,以解痉止痛。激素注射也有一定效果。

5并发症的护理

5.1呼吸道护理骨折的疼痛,瘫痪时长期卧床,呼吸肌麻痹等因素均可导致呼吸不畅,发生坠积性肺炎,甚至呼吸衰竭。护理时要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翻身拍背,同时可雾化吸入抗生素、地塞米松或糜蛋白酶,以稀释分泌物使其利于排出,必要时吸痰。对于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注意呼吸机的监管。有气管切开的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气管切开的护理,每日2次。加强口腔护理,早晚各1次。

5.2泌尿系统护理做好留置尿管的护理,早期留置尿管持续引流,2~3周后定时开放,每4~6 h开放1次,平时关闭,以使膀胱充盈,防止膀胱萎缩及感染,并训练自律性膀胱。鼓励患者多饮水,以碱化尿液,可预防泌尿系感染和结石。

5.3皮肤护理患者长期卧床,骨突起部位的皮肤长时间受压,易发生褥疮。预防的关键是间歇性解除压迫。防治方法是床褥平整,保持皮肤清洁,应用气垫床,定时翻身,每2 h翻身1次。24 h不间断。对骨突起部位进行局部50%乙醇按摩。也可用溃疡贴保护。已发生褥疮的,浅表的可用红外线灯烘烤,褥疮深的去除坏死组织,加强换药,待炎症控制后植皮。

6心理护理

脊髓损伤患者多数在正常劳动或意外事件(如车祸、工伤、自然灾害)中突然受伤,尤其在早期,创伤后的心理变化很大,表现为紧张、萎靡不振、抑郁等,患者由于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对个人生活、婚姻、工作、前途等会有许多考虑,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安慰和鼓励,取得患者信任。患者对护理人员的高度信任是心理护理成功的关键,要想取得患者信任,就要同患者密切交往,缩短护患间的心理距离。护理人员还应该与患者家属沟通,争取多方配合,帮助他们接受现实,认识疾病。要耐心倾听患者的提问,给予解释,减轻其心理负担,使其正确面对现实。除尽量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外,重要的是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因此,护理人员要耐心细致地观察患者的言、情、行并做好心理护理,尊重患者,细心呵护其自尊心,努力培养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认识到使用合理的医疗技术和措施,患者的病情能够改善。护理人员应给予生活上的关心和帮助,使其感到温暖。以娴熟的技术和良好的医德,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信赖感。安慰、鼓励患者,激发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关康复知识讲解,介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护理方法,以取得配合。指导患者正确认识和科学的评价自己的伤、病、残程度,积极谋求改善自我行为,树立实事求是的力所能及的生活目标,从而达到康复所需要的最佳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石清碧.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中国医学创新, 2009,6(14):114-115.

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 篇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2例, 男性21例, 女性11例;年龄17~31岁, 平均25.2岁。本组病例全部为外伤患者, 损伤部位:颈椎骨折6例, 胸椎骨折16例, 腰椎骨折10例。

1.2 标准

膀胱残余尿量<8 0 m l, 认定为排尿功能重建。泌尿系统感染 (u r in a r y tr a c t in fe c tio n, U T I) 的诊断标准: (1) 发热; (2) 尿常规检查, 白细胞和脓细胞>10/H P; (3) 细菌培养有致病菌, 细菌计数超过105[3]。本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每周行尿常规检查一次, 每两周行泌尿系统彩超检查一次。

1.3 结果

本组22例排尿功能重建, 发生泌尿系感染10例, 膀胱结石0例。

2 护理

2.1 会阴部护理

本组患者伤后遵医嘱给予留置尿管导尿, 定时夹闭, 最初每2小时开放一次, 然后逐渐延长尿管夹闭时间, 直至达到每4小时开放尿管一次。留置尿管期间, 每日早晚及排便后进行会阴部护理, 防止细菌污染导尿管, 造成泌尿系统逆行感染。在进行会阴部护理时, 应仔细观察尿道口, 一旦发现尿管旁存在渗尿等不良现象, 应遵医嘱及时给予处理, 必要时更换尿管重新导尿。

2.2 膀胱冲洗

对于留置尿管的患者遵医嘱给予生理盐水25 0m l庆大霉素8万u膀胱冲洗, 1次/d, 以达到清除膀胱内沉渣, 防止到尿管堵塞的目的, 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机会, 定期更换导尿管。患者留置尿管期间, 应密切观察并记录尿液的颜色、量、性质, 一旦发现尿液有异常现象, 应立即报告医生。

2.3 间歇导尿

有研究显示, 长期留置尿管会导致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 从而导致膀胱容量减少, 不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本组全部患者于伤后4周行间歇导尿, 训练膀胱排尿功能。针对每位患者的自身具体情况, 进行个性化间歇导尿。具体方法操作如下:残余尿量200 m l以上, 4次/d;残余尿量15 0~200 m l, 3次/d;残余尿量100~15 0 m l, 2次/d;残余尿量8 0 m l以下, 1次/d;5 0 m l以下停止导尿。患者在进行间歇导尿期间, 应在护士的指导下严格执行饮水计划, 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 5 00~2 000 m l, 护士应准确记录患者的尿量及饮水量。本组患者每餐饮水量4 00 m l, 两餐之间饮水量200 m l, 睡前2h禁止饮水。护士对患者进行导尿操作之前, 应指导患者先自行排尿, 尽量排空膀胱, 提高治疗护理效果。

2.4 膀胱功能训练

膀胱训练是达到自行排尿的常用训练方法, 护士应帮助患者尽早训练。本组患者主要进行C r e d e挤压法训练、腹肌训练、缩肛训练。具体操作方法: (1) C r e d e挤压法:用手按摩膀胱区5 m in, 用拳头由脐下3c m深按压, 同时嘱患者增加腹压帮助尿排出。 (2) 腹肌训练:嘱患者仰卧, 双下肢并拢, 练习双腿直腿抬高维持5 s/次, 10次/组, 2次 (组) /d。 (3) 缩肛训练:嘱患者收缩会阴部肛门, 用食指插入肛门刺激收缩和确认收缩。收缩维持10s/次, 10次/组, 2次 (组) /d。

3 小结

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排尿功能障碍, 可给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引起泌尿系统感染、慢性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因此, 针对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排尿功能障碍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目的 探讨对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排尿功能障碍的护理干预。方法 总结在我科住院的32例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排尿功能障碍的临床护理经验。结果 本组22例排尿功能重建, 发生泌尿系感染10例。适当的膀胱功能训练、间歇导尿对促进患者临床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 良好的临床护理对脊髓功能损伤患者排尿功能的恢复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脊髓损伤,排尿功能障碍,护理

参考文献

[1]丘卫红, 朱洪翔, 张百祥, 等.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9, 24 (4) :313-317.

[2]陈燕, 蔡丽娥, 张伟玲, 等.尿管测压与拔管时机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7, 13 (7) :622.

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68例脊髓损伤患者,并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4例患者中男24例,女10例;年龄21岁~82岁,平均年龄(39.9±8.4)岁;21例非完全性损伤,13例完全性损伤。观察组34例患者中男28例,女6例;年龄23岁~79岁,平均年龄(38.5±7.5)岁;22例非完全性损伤,12例完全性损伤。2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康复护理,对3 d没有排便的患者,利用开塞露通便处理,合理调整饮食,指导其多食用含高纤维食物;对于4 d没有排便的患者,采用泻药通便处理;对大便失禁者,采用纸尿片与止泻药物处理,充分完成肛门的清洁工作;同时实施常规的康复训练,5 d作为一个训练周期。

观察组患者实施自拟的神经源性肠道护理方法,对患者的肠道功能损伤程度与损伤类型有效评估,密切观察排便习惯,对肛周皮肤的损伤程度充分确定,完成对腹部状况与饮食的评估,对肠道内积聚的大便充分清除,制定出相应的肠道功能恢复方案。具体措施如下:①饮水指导:每天饮水2 000~2 500 m L,水具有润滑剂的作用,促使食物纤维在肠道内有效吸收水分并膨胀,进而促使粪便软化,使粪便体积与质量明显增加,加快肠蠕动。指导患者早晨起床后在空腹的状态下饮淡盐水,还可以饮温开水,多食用菜汁或水果汁等。②饮食护理:通过对患者粪便硬度的了解,对其饮食结构合理调整,在营养丰富且全面的前提下,适宜多食用一些高钙与高粗纤维食物,加快肠胃的蠕动。禁止食用辛辣与刺激性食物。③固定排便时间:对排便时间充分固定,没有规律的在早餐后的1 h内实施排便训练。④肠道功能恢复锻炼:痉挛性肠道训练:在指力刺激、药物以及腹部按摩等前提下对肠道功能进行训练;松弛性肠道训练:在指力刺激、药物以及饮食等前提下,对肠道功能进行训练。训练方法如下:首先,患者选择舒适的排便体位;其次,在早餐后,指导患者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对下腹部按摩2 min,力度从轻至重,随后再从重至轻,不完全损伤者还需要配合完成收、提肛肌训练,促使肛部神经敏感度的增强,对括约肌的收缩有效刺激,强化肠蠕动,出现便意;第三,戴上手套,在示指或中指上涂抹润滑油,在患者的肛门处缓慢插入20 mm~40 mm,确保和肠壁充分接触,顺着肛管慢慢旋转21 s~30 s,随后慢慢地直肠壁牵拉5 s,有助于对肠道神经反射的刺激,放松肛门括约肌,可多次实施,随后将手指抽出,使患者自行排便;第四,如若以上方法效果不明显,还可以实施低压小剂量保留灌肠,将注射器与一次性硅胶吸痰管相接,把20~40 m L的开塞露注入到直肠壶腹部或者是较深的位置,和大便有效混合,使大便软化,对直肠黏膜有刺激作用,进而促进排便;最后,加强与患者间的沟通与交流,将脊椎损伤有关知识充分告知,使其对治疗的有效性有所了解,有较强的信心,充分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5 d作为1个周期,如果没有实现预期目标,应对患者的病情再次评估,合理调整肠道护理方案。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腹胀与便秘的出现情况密切观察,并对反射性排便建立情况准确记录,对2组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与治疗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

1.4 评价标准

根据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2],对患者的肛门控制情况有效评估:患者能够自行控制,排便较规律,存在便意,计为10分;患者偶尔有失控的情况,存在便意,计为5分;患者能够定时排便,但不存在便意,计为4分;患者没有便意,不能控制,没有排便,计为0分。得分在4分及以上的为治疗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Barthel指数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0分者占17.65%,治疗有效率为82.35%,对照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0分者占44.12%,治疗有效率为55.8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腹胀、便秘、腹痛发生率与排便反射建立情况比较

观察组腹胀、腹痛、便秘等并发症发生7例,发生率20.6%;对照组发生25例,发生率73.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25,P<0.05)。观察组建立排便反射21例,明显多于对照组的8例,差异显著(χ2=10.161,P<0.05)。

3 讨论

脊髓损伤是一些意外事故使脊髓受损断裂或压迫导致损伤,因此患者死亡的概率也比较大,但由于抗生素和磺胺类抗菌药物的应用、康复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不断完善,脊髓损伤患者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但有关研究表明[3],脊髓损伤患者会产生胃肠功能障碍与神经通路异常的现象,致使患者极易产生腹痛以及腹胀等症状,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所以,建立合理的肠道管理及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治疗与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其可以优化患者有规律的排便习惯,强化肠道功能恢复锻炼,包括科学的饮食等措施,有效降低患者腹胀、便秘、腹痛和较快建立排便反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包括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给予心理支持和放松疗法等,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和恐惧心理,增强患者自信心,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本研究通过自行拟定的神经源性肠道护理方法,首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评估,制定相应的肠道护理措施,合理指导饮食与饮水,确定患者的排便时间,定时进行肠道功能恢复练习,并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有规律地按摩腹部,并配合一定的药物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2.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88%(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便秘、腹痛发生率与排便反射建立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

总之,对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完成肠道功能恢复训练,合理优化患者饮食和排便习惯,并给予心理支持等,可使其肠道功能较快恢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付群芳,刘美胜,陆丽敏,等.护理干预在脊髓损伤患者肠道功能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3):251-253.

[2]陈琳,陈慧.胸腰段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胃肠功能观察及康复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98-99.

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篇10

关键词:急性脊髓损伤,围手术期,护理

急性脊髓损伤(SCI)是由于损伤或疾病等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或功能损害,导致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改变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最常见的原因是由闭合性钝性外伤引起,通常和脊柱的骨折或错位有关。随着现在交通、建筑业、采矿等工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意外灾害等使得外伤性SCI患者日益增多[2]。本病伤情冗繁,手术也有很大可能失败,且围手术期有很大概率诱发大量并发症,故其临床诊治护理的开展受到极大的遏阻。2009年11月至2013年4月我科收治了外伤致SCI的患者32例,在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运用各种护理手段,对防治并发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纳入观察样本32例,男女比例为27:5,年龄在18~65岁,中位年龄42岁。按照伤情划分,9例遭受车祸,2例被重物砸伤,19例从高处坠落,2例则意外摔跌。损伤程度参考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制订级标准:A级,彻底损害而无神经功能;B级,受损不彻底,受损平面之下感觉功能保留而运动功能丧失;C级,受损不彻底,损伤平面以下虽感觉运动均可行使部分功能,但关键肌肌力都<3级;D级,受损不彻底,损伤平面以下虽感觉运动均可行使部分功能,但关键肌肌力都不小于3级;E:感觉运动功能正常[3];本次研究病例分级为,8例列入A级,15例列入B级,7例为C级,最后D级纳入2例。所有患者其脊髓损伤均系CT或MRI确诊。

1.2 手术方式:

所有患者行椎体爆裂性骨折复位+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2 术前护理

2.1 正确给药护理:

患者脊髓损伤8 h内为其注射甲泼尼琥珀酸钠针,实施静脉滴注,剂量为30 mg/kg,药液需在15 min内注射完毕,而后停药45 min。而后在持续滴注23 h,速率为5.4 mg/(kg·h),这样可避免脊髓出现继发性损伤,使受伤后的神经变性得以最大缓解,以促进运动、感觉功能复原[4]。该药其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出血、水电紊乱、感染、精神异常等。故护士在为其输液时必须严格把控输液速度,将患者巡视的频率加强,并随时确认输液速率及输液量,最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精神状态及肢体功能复原水平,确认其感觉障碍平面及肌力的变化情况,末了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本次研究中腹痛发作2例,经查大便潜血阳性,提示消化道出血,后经应用硫糖铝后症状即消失。

2.2 心理护理:

患者多为中年男性,入院前生活一切正常,是家庭的顶梁柱,入院后患者双下肢肌力下降,大小便不能自解,无法自如运动及大小便自解能力不复存在均会对其造成致命的心理打击,加之病情的复杂性,对手术感到非常恐惧,担心手术能否成功;因此,护理人员应充分向患者及其家属宣教疾病相关知识、治疗策略及医师对其病情的相应预后评估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使患者及家属充分配合治疗。而在与患者沟通时,护士必须热情亲切,以避免刺激其情绪激动化,并随时请示医师,必要时给予其心理治疗或药物应用。而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护士也必须以饱满的热情及周到的服务来维系医患关系,以便进一步收集患者的基本家庭及社会环境状况,根据不同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社会地位来为其制订靶向的术后康复指导及家庭护理建议。更重要的是,护士在疏导患者的过程中,陈述预后及病情转归时要委婉,充分考虑其心理接受程度,而后要进行善意的心理诱导,激励患者主动发挥躯体残存功能,达到生活自理,重返社会的目的。

2.3 术前准备:

针对患者情况,除完成常规检查外,还应重点观察患者其神经系统综合功能如触、痛、温度感觉及位置觉的受损严重度及面积,并对其肢体活动功能及排便功能进行细致检查,以充分评估其肛门及膀胱的括约肌功能,并及时报告医师,使医师充分评估其脊髓受压的综合情况平,以有利于手术定位。

2.4 呼吸锻炼:

术前应引导患者通过有节律的深呼吸来促进肺功能强化,使肺扩张正常,这样能极大增加其肺通气量、优化肺功能,以有利于其术后尽早通过咳嗽、咳痰来清除呼吸道内蓄积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同时避免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缩唇呼吸、膈肌呼吸、吹气球及大力咳嗽是主要的锻炼方式。

3 术后护理

3.1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行昼夜心电监测。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表情,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3.2 神经功能监测:

一般来说,科学减压可极其有效地复原脊髓神经根功能。然而手术时对脊髓的物理创伤及刺激,可使神经组织周边发生水肿或血肿,产生神经性压迫,这样部分感觉、运动、括约肌功能可暂时下降[4]。术后24 h血肿开始,至48 h达到峰值。故在患者术后护理人员应每小时为其记录和评估感觉及运动功能,比较术前来找出差异,这样可避免迟发性损伤及并发症出现[5]。若患者主诉困意浓厚,周身困重或肢体酸麻闷痛、甚至完全无法活动,则脊髓水肿或血肿发生的概率非常高,需火速报告医师。

3.3 疼痛护理:

应用视觉模拟刻度评分法(VAS)对患者各时段进行评估,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3.4 皮肤护理Braden压疮评分:

所有患者入院后即启用Braden压疮风险护理单挂在床头每班交接班,Braden压疮风险护理单是2010年广东省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为减少临床护士的工作而设计的表格,分为5大部分,评估项目、护理措施、压力减缓用具的使用、皮肤护理和营养支持。每班当班护士为患者做过措施后在相应表格打√。由于护理得当本组患者未出现压疮。

3.5 管道护理:

予标签标识,妥善固定各管道,避免受压、扭曲、脱落,保持通畅。切口引流观察,并将引流管牢固设置,以保障负压引流,同时对引流液的质量进行细致监测,一般术后48~72 h引流液明显减少,即可拔除引流管。注意观察切口渗血情况,若渗血多,及时更换敷料。

3.6 并发症的护理

3.6.1 脑脊液漏:

脑脊液漏在术后发生概率较高,故应在术后细致观察引流液。患者若是其引流液分泌增加且密度稀薄、颜色清淡,同时患者发生头晕头痛,则有一定概率提示脑脊液漏的发生。此时立即终止负压吸引,将其摆置为头低脚高位,此体位可减少脑脊液外渗的动力,保持脑脊液压力相对稳定。该组32例患者有2例出现脑脊液漏。

3.6.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患者脊髓损伤后需长期卧床,加上患者出现双下肢肌力减退,术后需要严密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变化:所有患者术后即启用DVT评分表和外周循环评估单。DVT评分是根据患者的病史、体质量指数、受伤部位、临床症状和体等进行客观的评价,不需要进行复杂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对患者是否有下肢静脉栓塞的可能性进行快速判断。根据患者的评分从术后第1天开始,为患者制订运动处方,指导患者主动及被动运动。充气压力泵也可以加以应用,每日2次,每次半小时,相继施压于大腿、小腿及足部,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小腿肌肉细胞的收缩能力恢复,使下肢静脉回流正常。本次研究中所有病例样本均无DVT出现。

3.6.3 膀胱训练:

①术后第1天开始每天定时指导患者行膀胱括约肌收缩训练。术后第1天从每组动作30次开始增加,以后逐渐增加到每组动作50次。②排尿意识训练:指导患者注意膀胱充盈的前兆,如膀胱区或肛门内的胀或麻木的感觉,让患者寻找引起排尿反射的扳机点(triggering toilet),在排尿前刺激会阴区、大腿内侧、臀部,然后叩击以诱发排尿。③间歇导尿当患者病情平稳后开始间歇导尿。用康惠尔公司的一次性使用间歇导尿管。导尿方法与无菌导尿方法相同。饮水计划表是根据香港医管局新界东联网大埔医院饮水计划表结合内地饮水饮食习惯修改而成[5],要求患者晨起至20:00每隔2 h饮水200~250 mL,若饮入流质,如粥、汤、果汁等,需要减去相应分量的饮水。指导患者按计划定时放尿。晨起放尿后夹闭尿管,4~6 h放尿1次,晚12时放尿后开放尿管。

3.6.4 肠道训练Barthel指数记分法:

根据患者的评分情况,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肠道训练计划,从术后第1天开始为患者建立排便训练记录单,主要是为了用予观察患者排便的情况,表格内容包括日期、时间、训练方法(腹部按摩、指力刺激术、通便栓剂、人工挖便、是否自排、大便性状),并且就康复训练程序详细说明,让执行者一眼看得明白[6]。经训练后本组患者Barthel指数恢复到5分,有便意,在通便栓剂的作用下可自行排便。

4 康复训练

制订了运动处方,针对脊髓损伤术后患者,我们会为每个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运动处方是由康复医师、主管医师和主管护士一起根据患者的情况为患者量身制订,于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运动处方具体的方法:分为足趾活动,踝泵运动、肌四头肌收缩、深呼吸训练,膀胱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收缩。术前教会患者,从每组动作30次开始增加,以后逐渐增加到每组动作50次,一张处方可用7 d,每天记录患者的运动次数,完成情况和患者的反应,将表格挂在床头由患者家属一起参于,每班护士交班查看患者的进展情况,由每班组长检查一次患者的肌力恢复情况。

5 小结

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病情复杂,进展快;而病程直接决定了手术疗效,并与其呈负相关。临床文献表明,,病程一旦>2年,即使实施手术,也难以获得较好的预后。故此类患者一经确诊应尽早安排手术治疗。同时,脊髓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也自然而然地提升至重要的临床地位。术前为患者进行科学充分的心理干预及引导其进行适应性训练,术后对其肢体神经功能的变化加以细致监测,同时遵医嘱积极干预其并发症,最后强化其术后康复训练方案,持续防控并发症,可大大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预后质量,有利于其病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张卫军,洪毅,陈世静,等.脊髓损伤ASIA神经学分类标准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中国脊柱杂志,2012,22(3):241-243.

[2]沈宁江,林庆彪,陈建,等.急性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09,10(4):312-314.

[3]单江莲.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急诊分级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2):136-138.

[4]林桂珍,徐淑萍,李爱香.脊髓损伤并发症的康复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83.

[5]艾艳.饮水计划在神经源性膀胱功能训练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2010,45(7):659.

脊髓损伤并发症的临床护理 篇11

[关键词] 脊髓损伤并发症;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6-122-02

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后果,可能因为肌肉功能的丧失而导致患者致残,脊髓损伤可能导致受伤的脊髓平面以下感觉(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等)、运动、反射等完全消失,肛门、膀胱括约肌等功能完全丧失的完全性截瘫,也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丧失的不完全性截瘫[1]。临床脊髓损伤的并发症有很多,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所以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细心地护理是控制脊髓损伤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关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36例脊髓损伤并发症的患者,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34~68岁,平均(41.3±4.8)岁,按照受伤原因分为外伤原因30例(交通事故伤9例、高处坠落伤8例、打击伤或砸伤8例、高坡跌下或滑倒4例、运动损伤1例)和肿瘤因素1例,脊髓血管病变2例,脊髓炎症3例。

1.2 护理方法

1.2.1 肺部感染的护理 护士要鼓励患者定时的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训练,护士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叩背排痰,以利于痰液排出[2]。对于痰液黏稠的患者,要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雾化液中加入地塞米松、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等,达到稀释痰液、抗感染的目的。每次雾化吸入的时间15 min,每天2~3次。对于年龄偏大分泌多而不容易咳出的患者,为防止肺部感染应该尽早行气管切开术。同时注意帮助患者保暖,以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1.2.2 泌尿系感染的护理 插导尿管时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保持患者会阴部的清洁;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护士要注意观察导尿管有无受压、阻塞、扭曲等情况,要保持导尿管通畅,如有问题及时调整;14~15 d更换1次导尿管,防止导尿管阻塞导致逆行感染;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要定期膀胱冲洗;鼓励患者度饮水,每天大约3000 mL,尿液保证每天1500 mL以上,以利于尿液的稀释,防止结石的形成。

1.2.3 便秘的护理 训练患者每天定时排便;鼓励患者多食高纤维的食物,如粗纤维蔬菜、粗粮、新鲜的水果等,没有特殊禁忌的患者要摄取2000 mL以上的液体以利于排便;指导患者及家属经常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必要时给予患者栓剂或缓泻剂治疗。

1.2.4 压疮的护理 帮助患者定时翻身和按摩受压部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注意补充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饮食;保持患者的皮肤干燥和清洁,避免粪便的刺激,床单位也要保持清洁。

1.2.5 疼痛的护理 对于出现“中枢性疼痛”的患者要给予“转移注意力”疗法,可以选择听音乐或回忆一些高兴的事转移注意力;指导患者将受损伤部位摆放正确的位置,以避免疼痛的发生;疼痛严重者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1.2.6 体温调节障碍的护理 患者出现高温时,应用酒精擦浴、冰袋冷敷等物理降温,同时要调节环境温度,降低室温和通风散热;低温时要帮助患者保暖,关闭门窗、增加室温、加盖毛毯等;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水分和营养,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2.7 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输液时尽量避免选择下肢,注意下肢的功能锻炼,尽量减少平卧的时间,休息时可以选择抬高下肢,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和抗凝血治疗,也可以选择使用弹力袜或弹力腰带促进局部血液回流[3-4]。

1.3 评价方法

均在护理后统一由护士给予派发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填写,共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分为4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2 结果

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脊髓损伤住院患者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便秘、压疮、疼痛、体温调节障碍、深静脉血栓等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和控制,并发症发生率为2.8%(1/36),护理满意度为94.4%(34/36)。

3 讨论

3.1 脊髓损伤常见的并发症

3.1.1 肺部感染 由于患者脊髓损伤,咳嗽反射消失或减弱,导致痰液和分泌物不易咳出,或者患者因长期卧床,引起呼吸道引流不通畅,导致分泌物在肺部沉积引起感染;患者有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痰等创伤性操作或检查时也可能造成肺部感染。

3.1.2 泌尿系感染 脊髓损伤的患者因尿潴留、液体摄入不足、长期留置导尿、膀胱功能障碍等导致泌尿系感染。

3.1.3 便秘 由于患者缺乏胃结肠反射,导致结肠的蠕动减慢,直肠排便反射消失导致水分过多吸收引起便秘。

3.1.4 压疮 脊髓损伤患者受伤的脊髓平面以下感觉消失,皮肤受压部位神经紊乱,营养失调,骨隆突处的皮肤长期受压,造成局部毛细血管内的血流障碍,引起组织坏死,形成压疮。

3.1.5 疼痛 大多数脊髓损伤患者会出现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异常,大约有30%~50%的患者会出现疼痛,称之为“中枢性疼痛”。

3.1.6 体温调节障碍 脊髓损伤患者的体温中枢失去控制,患者的体温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受到影响,天气寒冷时患者会出现畏寒、寒颤,之后体温会有升高趋势,外界气温升高时患者也会发热。

3.1.7 深静脉血栓 脊髓损伤患者长期卧床,血液粘稠、静脉血流缓慢、便秘、泌尿系统感染等都会引起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3.2 护理体会

脊髓损伤可导致患者终身残疾,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属的长期照顾,如果护理不当会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在做好各项护理的同时也要注重对患者心理护理,患者在受伤的初期通常会伴有恐惧、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有时甚至会出现轻声等念头,护士应该理解患者,要尽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及时的给予患者真诚的关怀和安慰[5-6],向患者介绍以往的治疗成功案例,使患者缓解不良情绪,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帮助患者明确如何正确对待身体的各种变化,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指导并帮助患者最大限度的自理,减少对他人的依赖性,保持患者的自尊感,增加患者的自信心。在患者出院时为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要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出院指导:指导患者膀胱和直肠的功能训练,教会患者及家属皮肤护理和压疮的方法,指导患者继续功能训练,利用辅助器械移动身体及行走等。鼓励患者家属生活中要多于患者交流,多关心患者,使患者的身体上和心理上得到支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马泽萍.28例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0):125-126.

[2] 杨延莲.脊柱脊髓损伤患者45例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3):192-193.

[3] 陈玉慧.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8):394-395.

[4] 王燕.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电解质紊乱机制与临床护理特点[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2):46-48.

[5] 王艳.脊髓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4):123-124.

[6] 张吉玉,杨友丽,隋阳,等.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7):357-358.

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 篇12

关键词:脊髓损伤,延续性护理,并发症,自我护理能力

脊髓损伤是由于外伤所造成的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发生障碍,导致患者失去部分或全部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是较常见的一种创伤[1]。随着我国建筑业、道路运输等工业的不断发展,脊髓损伤也越来越多。脊髓损伤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大量的恢复性锻炼方式需要在出院后进行,延续性护理的重要性随之凸显。我院选取47例脊髓损伤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及常规护理,观察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47例,并随机分为试验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其中试验组男18例,女6例,平均年龄36.0±11.4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4例,中学及专科16例,大学及以上4例;家庭月收入:<2000元6例,2000~5000元9例,>5000元9例;生活自理能力:自理1例,部分依赖10例,完全依赖13例;平均住院时间为55.3±5.6天。对照组男16例,女7例,平均年龄36.5±10.4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例,中学及专科17例,大学及以上3例;家庭月收入:<2000元4例,2000~5000元9例,>5000元10例;生活自理能力:自理2例,部分依赖9例,完全依赖12例;平均住院时间为53.8±6.1天。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自理能力、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符合脊髓损伤的诊断标准[2],经治疗及康复训练后病情稳定拟出院;有肢体功能障碍、保留尿管、膀胱造瘘管等医疗护理需求;年龄≥18岁;神志清楚,无精神疾病及交流障碍,能正常交流和阅读;知情同意参加本研究。

1.2.2 排除标准

患者病情不稳定,有意识或情感表达障碍及拒绝调查者[3]。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一般出院宣教和传统电话随访等常规护理;试验组则进行延续性护理,具体如下:(1)出院前统计。由康复专科护士成立护理延续小组,主要负责患者出院前的宣教工作及出院后的随访;建立完整的随访记录,内容包括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电话等重要信息,尤其电话和住址一定要准确;出院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包括导尿注意事项、排便功能训练、肌力训练等,传授相关护理知识、心理咨询等,实现住院和出院后护理的无缝连接。(2)出院后护理。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康复训练,出院后需要进行定期回访、家庭访视等,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生理、并发症等变化状况。①肌力训练:肌肉和关节牵张,包括跟腱牵张、内收肌牵张和腘绳肌牵张,牵张训练有利于减轻脊髓损伤患者的肌肉痉挛现象;对于严重的患者应训练手指抓捏运动等,提高肌力,防止肌肉萎缩。②轮椅训练:患者要学会控制轮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③排便训练:在确认有大便后应进行刺激,戴上手套,涂上润滑油,手指轻柔地插入直肠行环形运动,顺时针刺激直肠壁30~60s,以直肠排空清除大便;每天早餐后指导患者按顺时针沿结肠方向按摩腹部20min,手法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④膀胱功能训练:采用Crede压迫法、Valsalva屏气法、扳机点排尿和盆底肌训练等不同方法,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同时对患者进行尿培养,制定饮水计划,减小患者尿道感染的可能性,指导并督促患者行膀胱功能训练[4]。

1.4 观察指标

1.4.1 并发症

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压疮等。

1.4.2 自我护理能力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scale,ESCA)[5]进行评定。ESCA是美国学者于1979年根据Orem自我护理理论所设计,包括43个条目,分为4个维度,即自我护理技能(12个条目)、自我责任感(8个条目)、自我概念(9个条目)和健康知识水平(14个条目)。0~57分为低等水平,58~115分为中等水平,116~172分为高等水平。总分为172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1.5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并发症

出院后,试验组出现并发症4例,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出现并发症10例,发生率为43.4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2.2 自我护理能力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提高(P<0.01),且试验组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注:与护理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比较,(2)P<0.01

3 讨论

传统观念认为,对患者的护理只限于住院期间,出院后就终止了护理服务。虽然患者的大部分健康问题在住院期间已经解决,但很多患者回家后仍出现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因此出院后患者仍有很高的健康需求[6]。延续性护理是指从医院到家庭的延续,包括经由医院制订的出院计划、转诊、患者回归家庭或社区后的持续随访与指导[7]。对于脊髓损伤患者来说,出院后只意味着治疗告一段落,而并未结束,因为更重要的是出院后身体各项机能的恢复,只有做好出院后的功能锻炼,才能保证生活质量和更好的生活品质,否则将会对患者本身及家属造成巨大负担,这就凸显了延续性护理的重要性。从本研究结果可见,采取了延续性护理的患者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自我护理能力,节约了社会资源,是一项非常好的医疗护理举措。同时也应注意到,在当下国家医疗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同时开展延续性护理针对各种需要的病症并不现实,因其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目前条件下无法做到。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急需的病种,如脊髓损伤、脑部疾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加快基层医疗队伍建设,将延续性护理深入到社区、乡镇,将能更好地体现出延续性护理的优势,为患者解除痛苦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胡志英.脊髓损伤病人康复期护理[J].黑龙江护理杂志,1998,(6):43-44.

[2]刘玉侠.脊髓损伤的早期康复[J].临床合理用药,2009,17(3):127.

[3]朱世琼,艾艳,李雨峰,等.脊髓损伤患者延续护理的需求及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14,8(29):83-84.

[4]王育英.延续护理在脊髓损伤患者后期康复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3,9(26):253-254.

[5]Yamashita M.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J].West J Nurs Res,1998,20(3):370-381.

[6]Chow SK,Wong FK,Chan TM,et al.Community nursing services for post-discharge chronically ill patients[J].J Clin Nurs,2008,17(7B):260-271.

上一篇:单位档案室设计下一篇:植入广告的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