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环境评价

2024-10-11

战略环境评价(精选12篇)

战略环境评价 篇1

1 战略环境评价的概念

战略环境评价就是指比所有的建设项目层次高的带有政府性质的战略行动, 其中包括计划、政策和规划等的环境评价。

2 战略环境评价的作用

2.1 减少由于规划不当而发生的环境问题

我国的历史发展经验说明, 政府的规划与政策比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的范围更广泛, 经历的时间也长[2]。我国建国以后, 政府的决策对环境缺少必要的评估, 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比如, 在50年代的时候, 开展了大跃进运动, 在60年代, 发生了自然灾害。这些都是我国历史上惨痛的教训。我国在进入80年代之后, 我国不断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政府制定了很多关于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这些决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 由于缺乏科学性和预见性, 使我国的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所以, 我国制定了战略环境评价政策, 对政府的规划与决策进行环境影响的评价, 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与正确性, 减少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2.2 战略环境评价能够弥补项目环境评价的不足

2.2.1 大大提高了我国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战略环境评价的影响, 对环境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从而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并把这种意识付诸于行动。

2.2.2 提高了企业的技术, 推进清洁生产。

我国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从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开始的, 然后慢慢地上升到改革生产工艺和采用达标技术方面。它不但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还全面推广和实施了一些新工艺和新技术, 使产品设备和工艺技术不断地进行更新换代。

3 战略环境评价的不足

3.1 战略环境评价的组织机构和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战略环境评价在实施程序等方面, 它的计划和规划的制定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和一个循序渐近的过程, 因此, 加大了战略环境的评价以及战略决策的过程互相协调的难度。同时, 还要重视战略环境评价的组织和机构方面的问题, 审核机构与工作机构构成战略环境评价的组织结构。如果只依靠环境评价机构, 是不能有效地协调政府各个部门的关系的。政府在进行综合决策时会涉及到很多个部门, 所以, 在决策的过程中, 要使各个部门正确行使自己的职责, 促进战略环境评价的顺利实施。战略环境评价要设立独立的、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加强质量的管理, 从而使评价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3.2 战略环境评价的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在某些地区和行业中, 一项战略的实施可能会引发很多与它有关的开发项目, 使环境的分析变得更加复杂化。在一些环境政策形成的过程中, 这些不同方面的替代方案都需要考虑, 从而使战略环境评价的难度大大增加[3]。在战略环境评价的过程中, 哪些环境因素需要考虑、环境影响的程度、环境影响的范围、怎样达到综合决策的目的等, 在这些方面的经验和知识都很缺乏, 方法没有得到很好的完善。此外, 还要解决战略环境评价重要的技术, 即跟踪评价技术。战略环境评价所涉及的项目比较多、范围很广、完成的时间也长, 技术难度大。

4 完善战略环境评价的措施

4.1 借鉴国外的理论和经验

在开展战略环境评价的工作时, 要充分借鉴国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积累大量的经验, 为开展战略环境评价做好准备。还要根据我国的国情, 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评价方案。比如, 可以把某个城市作为试点, 开展战略环境评价。

4.2 增加环境教育的力度, 加大网络宣传力度

环境的政策、计划和规划, 需要对环境的工作人员进行环境教育与培训。可以通过论坛、研讨会的形式来讨论与战略环境评价有关的事宜。还要加大网络的宣传力度, 通过互联网、新闻媒体等网络形式来提高公众对城市规划的参与意识与责任意识, 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4.3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发战略环境评价的数据库

目前, 我国城市的各个部门和组织之间不进行环境信息的共享, 这就导致我国城市的环境发展信息比较缺乏, 环境评价的利益人不能很好地配合与有效地协作。因此, 我们可以用比较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开发战略环境评价的数据库, 例如: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网络技术[4]等。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搜集和分析城市的环境信息, 来进行国际合作, 从而促进环境评价工作的有效开展。

5 结语

目前, 各国的最主要的发展目标就是实现社会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要制定正确的发展政策与策略。对战略所选择的环境进行战略环境的评价。从全文可以看出, 我国的战略环境评价还处在初级阶段, 所以要充分借鉴外国的发展经验, 自觉地保护环境, 来完善我国的环境战略评价。同时, 也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减少环境污染, 实现社会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应登, 王华东.战略环境评价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 1995 (6) :452-45.

[2]徐鹤, 朱坦, 等.战略环境评价 (SEA) 与可持续发展[J].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0 (10) :9-12.

战略环境评价 篇2

影楼战略环境分析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影楼制定经营战略,战略环境分析是关键,其范围包含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和企业内部条件分析两部分。1.影楼外部环境分析 所谓外部环境,指的是存在于影楼之外,对影楼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它是影楼生存发展的土壤,并造就影楼的经营特色。对于影楼来说,外部环境是无法控制的,对其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以制定相应的经营战略,也就是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当然,在外部环境面前,我们也并非只有被动接受,它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去影响和促进外部环境的某些方面往有利的方向发展变化。例如:婚纱影楼在台湾就是陷入困境的传统照相行业,把戏剧、电影的一些人物修饰手法引入到照相服务之中,最终开辟出一个广阔的婚纱摄影市场,形成台湾的一项著名产业。外部环境又可分为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区域环境等几个方面。(1)企业宏观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主要有国家政治、法律、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等要素,这些要素对影楼的经营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比如:改革开放之后,国家鼓励私有经济的发展,这才会产生以众多的民营影楼为主体的影楼行业,台湾婚纱摄影也才会被引入大陆,从而形成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特别是近几年国内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直接带来了影楼市场的繁荣,推动了我们影楼行业的大发展。企业宏观环境分析主要包括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以及社会与文化环境分析。①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政治环境是指制约和影响影楼企业经营的各种政治要素及其运行所形成的环境,它包括五个方面:即国家政治制度,政党制度,政治性团体,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政治气氛、政治倾向、政治热情、政治思想等。法律环境是指与影楼企业相关的社会法律系统,包括国家的法律规范,国家司法与执法机关,企业的法律意识等。政治与法律环境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一般来说,国家政治稳定,政策明确连续,社会政治气氛宽松,政治清明,法律廉明,就有利于影楼和其他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②经济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要素是指构成我们生存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家经济政策。它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政策等方面。社会经济结构又称国民经济结构,在影楼经营中通常是指一个市场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以及所有制结构等,其中产业结构最为关键。经济发展水平通常是指一个市场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达到的水准。主要指标有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人均国民收入、经济发展与增长速度等,我们通过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分析,可以预见经济发展的总趋势。经济政策是指由国家制定的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目标及为达到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战略和策略。包括全国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分配政策、价格政策、贸易政策、劳动工资政策、财政货币政策等。③科技环境分析 目前,世界范围内科技进步速度加快,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早期,知识的不断创新、技术的不断突破及其快速高效的专业化运作,是现代社会的特点。例如:近两年数码影像技术的迅速普及,就彻底改变了影楼的传统经营模式。④社会环境分析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阶层的形成与变动、人口结构与人口流动、社会权力机构、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等因素。它们的现状及变化必然会影响影楼的经营活动。比如,交通的便利,导致人口分布和流动的变化,就会改变人们消费活动条件;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也对影楼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⑤文化环境分析 文化环境是指哲学、宗教、语言、文学艺术等要素构成的环境系统,它们对影楼经营的影响多为间接方式,但却不容忽视。例如,一个影楼要进入某个区域市场,就必须遵守和适应当地的宗教习惯及社会风俗,必须理解和遵守当地的风俗与禁忌。(2)行业环境分析 对影楼经营来讲,最直接的影响来自于同行业的竞争,行业环境将是我们在经营决策时所必须要考虑的。我们根据行业内竞争结构及影响其强度的四种因素,对影楼行业环境进行如下分析: ①对现有竞争对手的分析 现有竞争对手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基本情况的研究 基本情况包括竞争对手的数量及分布,经营管理水平,各自的规模、资金、技术力量,其中哪些对自己的威胁特别大等等。基本情况研究的目的是要找到主要竞争对手。为了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找出主要竞争对手,必须对它们的竞争实力及其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反映企业竞争实力的指标主要有三种: a.业务增长率。指影楼当年营业额与上年相比的增长幅度。b.市场占有率。是指市场总容量中该影楼所占的份额。c.经营利润率。这是反映影楼竞争能力能否持续的支持性指标。

积极塑造环境 防止战略冒进 篇3

这种局面的出现,一方面有理论上的必然性,这是我们所无法左右的。从国际政治的内在逻辑看,现实主义者与生俱来地对任何大国的崛起表示关注,不管对方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这种由于实力的增加而带来的安全困境,是任何一个崛起大国都必须面对的。但另一方面,也和我们自身的作为有关。安全环境是由国家间互动形成的,它的严峻化必然反映了互动能力方面的缺失。我们是否对自己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是否存在操之过急的心态?这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们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战略都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既要积极地塑造环境,又要注意克服战略冒进。

具体来说,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工作。

通过主动作为来化解猜疑和担忧杜绝外界胡乱猜测的最好办法是主动作为,应出台一些类似国外《国家安全战略》之类的文件就战略意图等进行澄清。同时,要使这种解释具有说服力,还必须采取通用的国际规范。“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提法没能打消外界对于“一个崛起的中国会怎样和如何行事”的种种担心,韬光养晦又被曲解成规避责任。因此,还需探究外界能够接受和理解的表达方式。其实,在国与国的对话中,国家利益是最有效的沟通工具。阐明自己的国家利益,同时考虑到别国的利益,反而更容易为对方所接受。另外,主动作为还要求我们加强整体筹划,在做一些重大的决定前,应首先评估会引起什么样的政治影响,从而早做预案,充分准备,塑造对我们有利的国际反应,争取正面效应的最大化。

通过调整外交战略重点来寻找战略伙伴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中美关系开局良好,中国加大了对美外交资源的投入,但却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考虑到我们的国际定位和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我们的战略重点应该回归亚洲周边国家,同时还应加大对非洲、伊斯兰世界和中南美洲的投入。因为这些区域是我们在国际较量中战略力量的源泉,在此我们可以找到朋友,找到可以借重的力量。在具体的发展手段上,军援和军售都是可以考虑的途径。

以解决国内问题带动国际环境的改善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是密不可分的,有时候国际上紧张局面的根源其实在国内。转变过去那种高能耗的发展模式,也许是化解外界对中国不满的最直接途径。同时我们还应加大力度建设和谐社会,反腐倡廉,缩小贫富差距,重视环境和生态问题。只有有了良好的国内形象,才能借此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利用经济优势发挥在周边的影响力和其他大国相比,经济是我们发挥对周边影响力的一大优势。在日本遭遇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事件后,中国的区域经济优势将更加明显。我们应该主动出击,利用经济手段,谋求战略优势,重点推动加快东亚一体化的合作步伐,防止美国主导的“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占据区域优势。

重视非传统安全问题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偶发性冲击过去,湄公河下游水资源问题以及缅甸政府与北部地区少数民族冲突引发的跨境难民问题,都给我们的安全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处理类似问题时,我们应加强国际合作,防止非传统领域的问题引发安全环境的恶化。

实施以上策略时,还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要用系统的观点来统筹。要充分认识到一国的安全环境是一个大的系统,其中某一个环节上的变化都会影响另外的环节,而一个事件对国家安全环境的影响,由于其他因素的作用,会大干或小于该事件单独对安全环境的影响。

第二,在软和硬之间寻求平衡。在面临“中国强硬论”的指责与捍卫我们国家利益必须加强实力这一“悖论”上,软和硬的把握尤其重要。我们既不能盲目示强,也不能盲目示弱,既要努力化解周边国家的猜疑和担忧因素,又要勇敢面对遏制实力的阻挠。要区别不同情况,软硬兼施。

战略环境评价 篇4

1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途径

1.1搞好与“三同时”等相关制度的衔接

当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及“三同时”制度时我国建设项目环境中最为基本的两项制度,这两个制度之间相辅相成,并互相制约。一方面,为了使经过审查和批准的环境对报告书中确定的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受到一定的影响,一定要实施“三同时”制度。另一个方面,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设置影响环境污染的设施,一定要通过原来审查和批准的环境报告书主管部门的批准,当期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这一项目。但是,站在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的角度进行分析,环境评价制度主要被集中在前期管理上,而“三同时”制度一般集中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当下,相关人员需要将这两项制度进行结合,使这两者之间能够有效衔接。因此,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科学完善的这一过程中,需要使其和三同时制度之间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对项目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业主要在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之后,在设计、施工、竣工等不同阶段,均向国家和公众提交上一份环境影响报告,并且建立起一个反馈机制,对环境影响评价提出对污染进行防治,对生态破坏做出防治的有效措施[1]。

同时,对建成的设施制定科学的监督检测机制,将这些内容归纳到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当中。此外,还需要制定和其他制度之间的衔接,例如信息公开制度和清洁生产制度等。

1.2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执法监督

当下,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方面的监督记住较为软弱,对环境影响评价方式进行规划过程中,主要责任单位一般为一级政府或者政府部分,对“环境评价法”落实,并且做出充分的法律责任也是政府部门承担,而实施这种责任追究主要停留在形式上,实现起来较为困难。此外,当下存在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执法不够严格的问题,有的地方对环境影响审批中有“首长意识”和“先上车,后买票”等违法现象。一些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分还进行主管部门甚至和生产政策、厂址选择存在明显错误的项目审批通过。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法进行严格监督。例如,对各级政府和环境监管部分的责任在法律上进行明确,并建立相对完善的环境保护行政责任,确定环境保护机构,尽可能的进行环境保护执法的垂直性管理。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实施的行政管理、监督权等做出强调。为其制定必要的执法手段,例如拆封和扣押等。

2健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1渐次扩展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逐渐扩大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并且为一些重大决策、规划以及立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建设。

首先,不是所有的规划都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影响评价进行规划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国务院相关部门组织并编制的土地利用相关规划,对区域和流域进行规划和建设等;另外一种是,相关部门组织并且编制工业、农业等有关专项规划。这种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1)并没有针对不设置区的室、县、乡镇等人民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制定规划,从而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2]。

2)没有针对规划中心地位最高以及发挥重大作用的“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计划”的影响做出评价。但是这些内容对于环境的影响十分巨大。

其次,当下执行的立法还没有将重大决策、政策和不同立法活动列入到环境影响评价中,结合我国历史经验和实践,国家做出的宏观管理,对于生态环境存在着相对重要的影响。和建设项目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对比,政策的失误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更大,导致的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

因此,针对我国当下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部门宏观指导带来的影响,对国家政策、法规和计划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十分必要。站在具体的角度进行分析,应当将下面的内容列入到影响评价制度的范围之内。

1)没有设置区的市、县以及乡镇等人民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所制定的规划;

2)针对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计划;

3)地方性的法律法规等。

将这些内容列入到战争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之内,并将这些内容逐渐扩大到国家和法律当中。

2.2部分性引入替代方案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替代方案属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核心内容便是进行替代方案的分析。借助替代方案,比较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而选择出最佳经济和环境效益行动方案。因此,在西方的一些国家,需要将替代方案当作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一项相对重要的内容作为规定。因此,可以对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参照,并且结合项目的大小对其进行分级审批。

此外,还需要对其进行分级管理和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再将其部分性的引入替代方案。

3结语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效的将结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运用。因此,要想使环境评价制度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需要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此外,还需要对环境评价范围进行扩大,从而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黄翠,李琦,吴迪,李志,王萌.实施潮汐能、波浪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框架设计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09:22-24.

国际战略环境的论文 篇5

论文

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

姓名:杨丽萍

班级:广告1102

学号:1112182055

分析国际战略环境

在世界上,综合国力是评价一个国家的实力强大的一项标准,而军事力量又是组成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分析国际战略环境时,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国际战略环境,国际战略环境是指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在战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所形成的世界全局性的大环境。它包括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战略形势两个方面:国际战略格局是国际战略环境的框架结构;国际战略形势是国际战略环境的动态表现。

影响国际战略环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国际间战略利益的矛盾及其发展;政治、军事、经济力量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与配置;主要国家之间的战略关系及其斗争、制约、合作的态势;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以及战争威胁的性质和程度等。这些因素在不同的环境下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自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战略环境的相对平衡,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民族、宗教和文化等矛盾和冲突依然存在,像民族矛盾、领土争端和宗教纠纷突起,局部战争此起彼伏,恐怖袭击在全球蔓延,呈现出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状态。二战后,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失去了战略伙伴的关系,主要的表现如下:第一,二战后,欧洲的传统强国德国和亚洲的日本被打垮,大英帝国实力虚弱,使欧洲和亚洲出现了权力真空,而美国在二战中远离主战场,损失很小,俄国击败了德国,占领了东欧,威望很高,这两个国家就成为了超级大国,趁机填充真空地带,爆发了冲突。第二,美苏两国的意识形态不同。斯大林希望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美国则希望建立全球的自由贸易体系。第三,在安全问题上,两国看法差距很大。俄国占领东欧是畏惧日后德国的重新武装,希望获得缓冲,却被认为是扩张行为。苏联认为北朝鲜进攻南韩是内部问题,而美国认为是国际问题等等。第四,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在战后为了自身的利益,有益挑拨事端,制造危机感,利用斯大林的多疑了维持美国的军事开支,为自身牟利。从而导致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其中冷战中的热战要数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了,在冷战中,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从冷状态到七十年代的正式建交,尼克松访华,小球转动大球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中国在世界的国际地位的提升,美国没有对日本发出建交消息就同中国建交,这使得日本和中国的建交处在被动的状态,中国在联合国国际地位的恢复,大大提高了国际地位和声望,但是这半个世纪的冷战却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一、两极对峙的格局对世界的影响十分巨大,这种情况也是在历史上首次出现,冷战导致了全球性的两种次级文化大规模扩散----也就是两种意识形态的传播,而且也侧面进一步推动了民族主义的泛滥。

二、美苏两国的对峙加强了全球贸易联系(在两大联盟的内部),国家的权力开始下降----例如韩国,北约成员都相对放弃了一定的军事权力。

三、在欧洲的对峙推动了西欧一体化和欧盟日后的建立。

四、日本在冷战中得以经济崛起----冷战 的大规模订单和工业扩散效应导致东南亚的一些列国家的经济发发展。

五、而苏联奉行列宁主义,支持非洲民族运动,瓦解了数百年的殖民地制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他指出,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促进经济发展是世界的核心问题。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可以用三个总体、三个局部和三个继续来概括。那就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两极格局解体后,新的形式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使国际安全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多变。主要的表现如下:

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冷战结束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未随之退出历史舞台。美国等国更加肆无忌惮地采取“新干涉主义”政策,公然践踏国际关系准则,粗暴干涉别国内政,插手别国内部事务,甚至更多地直接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它们除使用军事手段外,还以经济制裁和文化渗透等各种方式,促使这些国家内部政治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引发社会**和流血冲突。冷战的阴云虽然消失了,但“冷战思维”却在一些国家战略制定者的头脑中根深蒂固。美国等大国中一些顽固坚持“冷战思维”的人,在失去了苏联这个全球性军事对手之后,又在人为地制造“对手”,杜撰“邪恶轴心论”以及所谓的“文明冲突论”、“中国威胁论”和“即将到来的中美冲突”,企图遏制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由此可见,这种“冷战思维”使“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经开始了”,这将给国际社会造成新的动荡和和危机,也给国际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新的变数。

二、领土争端和资源争夺明显增多

领土和资源是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领土争端和资源争夺,是引发国家间利益冲突的基本诱因,也是国际间引发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主要动因。一是历史上长期遗留的领土争端,如英阿马岛领土争端、希腊与土耳其领土争端、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领土争端等;二是殖民统治者为了给独立后的前殖民地国家制造麻烦而留下的领土纠纷,如印马克什米尔争端、一些非洲国家间的领土争端等;三是两极格局解体后新独立国家间的领土争端,如独联体国家之间出现的新的领土争端、前南联盟国家间的领土争端等;四是新的国际法出台前后引发的国家间领土争端,如联合国《国际海洋法公约》制定过程中和批准之后,一些国家开始对某些海洋岛屿提出主要驻要求,甚至对别国已拥有明确主权的岛屿提出主权要求,引起国家间的海洋领土争端等。领土争端往往是同资源争夺联系在一起的。冷战结束后,由于各国更加注重发展经济和增强综合国力,对资源的争夺及与此相关的领土争端,已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及其引发的海湾战争,就是冷战后西方大国和地区强国为争夺世界石油控制权而进行的一场战争。

三、民族矜持和宗教纷争不断加剧

冷战结束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主义思潮再次兴起,尤其是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和一些极端民族主义者企图按照民族地域、民族共同体和民族心理认同来重新划分边界,甚至不惜用武力来修改边界,从而导致不同民族之间、部分民族与政府之间的矜持激化引发了一系列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两极格局解体后,宗教矛盾同民族矛盾一样更加公开化、尖锐化和国际化。宗教育矛盾与纷争主要表现为:一是宗教育之间的矛盾,如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印度教等。二是宗教与世俗之间的矛盾,主张用宗教来统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动“圣战”推翻世俗国家的政权,建立政教合一。需要指出的是,在民族和宗教问题的背后,往往有超级大国插手的因素。处于自身国家利益的需要,超级大国在利用军事手段和经济手段的同时,也在利用别国宗教矛盾,暗中支持和挑起这些国家的国内战乱,以达到破坏别国的政治稳定甚至颠覆别国政权的目的。这些不能不引起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高度警惕。

四、跨国性问题日益严重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一体休,整个世界的空间在相对缩小,“地球村”正在逐步形成,许多跨国性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并显得日益严重起来,给国际社会的安宁与稳定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一是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和危险增大。冷战结束后,联合国以压倒多数先后批准和通过了无限期延长《核不扩散条约》和《全国禁止核试验条约》,这充分反映了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爱好和平的意愿。然而,一些国家超出本国防御的需要,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采取各种手段,研制和发展核生化武器;一些有核国家的非法组织为了谋取经济利益进行有组织的核材料走私贩运;同时,以美国为首和西方大国在防核扩散问题上常常采取双重标准在对一些国家采取严格的限制、核查和制裁的同时,又怂恿甚至提供原材料给另一些国家秘密研制核生化武器。二是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十分活跃。近年来,世界各地的恐怖活动不断发生,无辜平民伤亡的人数越来越多,危害性越来越大。恐怖活动的性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一是袭击目标由针对一般设施和个人,转变为针对国家重要政治、军事设施和军政要员;二是恐怖手段由暗杀、绑架、劫机,转变为大规模自杀式袭击和生物战手段等等。

在现代国际,中国南海问题、朝鲜半岛问题、伊朗核问题、南亚地区不断冲突、9.11等事件,使我们想真的认真对待国际战略个环境,在当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横行的世界上,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作后盾,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将很难立足,更谈不上经济的繁荣与发展;离开了国防现代化,经济现代化也很难搞上去;即使一时搞上去了,也随时面临着得而复失的危险。我们在看到国际形势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多于困难的一面时,也要看到对我们不利、甚至严峻的一面,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忧患意识和防范意识。

在现代的中国,南海问题、藏族问题、新疆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无不涉及到中国的主权,中国与欧美俄日的关系关系到未来的一个世纪甚至以后的政治经济的发展,所以中国应该把坚持独立自主原则,适应新的形势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利益、主权和安全,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根本基点。第二,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政治和文明三种新秩序,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基本主张。第三,把积极发展同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友好关系,特别是改善和发展大国关系,建立均衡、稳定的世界战略格局,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基本布局。第四,把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趋利避害,积极参与经济和科技全球化进程,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重点。

中国移动战略个体环境分析 篇6

2008年5月23日,国家宣布新一轮的电信重组方案,原有的6家通信运营商合并为3家。2009年1月7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通信运营商分别发放了全业务牌照,全业务牌照包括了基础电信业务牌照和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牌照(即3G牌照),随着3G牌照的发放,中国电信业正式进人了3G时代。

一、中国移动个体环境分析

1980年哈佛商学院教授麦克尔·波特在其经典著作《竞争战略》中,提出了产业结构分析模型,即所谓的“五力模型”,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个体环境分析工具。波特将个体环境中的成员所产生的竞争动力分为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供应商的谈判力量、购买者的谈判力量、产业内部的对抗与合作这五大竞争驱动力,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并指出公司战略的核心应在于选择正确的产业,以及产业中最具有吸引力的竞争位置。

(一)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移动通信在目前的电信业中是最具盈利能力的业务,随着国内通信行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许多有实力的国外运营商都希望成为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新的运营商,他们将通过不同方式进入国内市场,vodafone、NTI、KDDI、德国电信、新加坡电信等公司在中国都设立了办公室或分公司。从目前移动通信发展情况来看,未来前景十分广阔,潜在市场巨大。对于中国移动来说,未来竞争加剧是必然的。

(二)替代品的威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通信业务的日新月异,运营商之间的增值业务同质化现象日益明显。VoIP技术等基于互联网的语音通信技术已经对现有的通信业务造成了冲击。以SKYPE为典型的互联网语音增值业务提供商提供的免费语音业务在未来高带宽的网络环境中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因此,中国移动在稳固现有的用户基础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TD-SCDMA,适时调整战略方向和主营业务,将数据增值业务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供应商的谈判力量

作为3G运营商,中国移动的供应商主要分为:终端设备制造商、网络设备制造商、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MVNO)、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网络设备制造商处于电信科技发展的前沿,始终扮演着电信行业技术发展原动力的角色。国外的主要供应商有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等,国内设备供应商有华为、中兴、大唐等知名企业。TD-SCDMA通信设备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设备供应商竞争日趋激烈。在目前TD—SCDMA正式商用阶段,运营商起着支配性作用,因此中国移动在与网络设备制造商的谈判中处于主导地位,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网络建设成本和质量,因此网络设备制造商的谈判力量还不强。

终端制造商主要指手机制造商,他们是中国移动的主要互补者。随着移动业务从以往的单一话音业务发展到今天的3c业务,移动终端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于电信用户而言,可选择的终端种类越多,就越有可能购买网络服务,运营商的网络的附加值就越高;如果终端产品的价格不高,市场前景就更好。所以,对于运营商来说,越多终端制造商加入竞争越好。

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MVNO)是通过与移动网络运营商MVNO的无线通信基础设施进行互连接入,向客户提供移动服务的。MVNO可以与2G或3G网络运营商共享和互连基础设施。在3G服务市场,政府监管机构为繁荣内容、应用业务的提供要出台开放网络接入政策,将来提供3G服务的MVNO就可以向3G网络运营商提出协商共享一定比例的网络容量,享有此权益的还有3G内容提供商、业务提供商。通过引入MVNO,可以繁荣3G市场的业务内容。3G时代移动业务的娱乐化趋势明显,在线视频、无线高速上网等娱乐服务正成为一种趋势,拥有娱乐业资源的企业对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进一步加深。所以,在3G服务时代,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的谈判力量将逐渐增强。

(四)购买者的谈判力量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在通信方面的消费也逐渐增加,通信功能越来越融入用户的日常生活,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移动通信市场已由卖方转到买方市场,为了减少支出或降低成本,购买者通常会讨价还价,寻求更好的产品,更多更好的服务,以及更低的价格。总的来说,购买者的谈判力量将越来越强。购买者在选择3G网络时,终端成本将成为影响购买的重要因素。中国移动应将自有定制业务固化在终端上,提高客户转移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利用TD-SCDMA业务的个性化优势及优质的服务和合理的价格赢得用户的长期支持。另一方面,现在购买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大大加强,对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要求进一步提高,因此今后中国移动将面临越来越挑剔、越来越理性的购买者,网络质量和服务水平越来越成为购买者关注的关键因素。

(五)产业内部的对抗与合作

中国移动在移动通信发展中占有主导作用。尽管电信重组后形成的获得全业务牌照的三大运营商,在通信市场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新组建的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拥有全国最大的光纤骨干网和成熟的移动通信网,具备迅速为用户提供综合通信服务的能力,但是由于中国移动具有先发优势,目前仍是移动市场不可替代的垄断者。所以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作为竞争者,无法做到与中国移动平起平坐。同时,为配合国家对3G的整体推进部署和安排,支持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工信部于2009年1月9日公告同意中国移动使用1880-1900MHz和2010-2015MHz频段共35MHz频率进行TD-SCDMA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又明确要求所有1900-192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应在2011年底前完成清频退网工作,以确保不对1880-1900MHz频段TD-SCDMA系统产生有害干扰。这一措施意味着,现有小灵通将正式让路于TD-SCDMA的发展,完全失去在3G商用阶段的竞争力。

二、小结

从目前来看,中国的移动通信行业已经逐步摆脱了独家垄断和非理性的价格战竞争时期,开始了基于技术开发为核心、优质的服务质量为内容、特色的服务措施为亮点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为了在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赢得更多客户,中国移动应紧跟市场动态,认真分析个体环境,制定未来业务和企业发展更具竞争力的发展战略。

北京市虚拟水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篇7

关键词:虚拟水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北京市

虚拟水(virtual water)战略是一项宏观调控利用水资源以及相关产业结构的措施。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在不同层面付诸了实施。根据国务院近期颁布实施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1],为加强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对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等有关专项规划,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因此对虚拟水战略展开环境影响评价势在必行。

1 研究背景

1.1 虚拟水、虚拟水贸易及虚拟水战略

虚拟水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Allan[1]于1993年提出,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量。之所以称为“虚拟”水,是因为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形式包含在产品或服务中的看不见的水,所以也称“嵌入水”。隐含在商品或服务中的水,通过商品或服务的贸易交换,就构成了虚拟水贸易。由于距离远、费用高等原因,在丰水和贫水地区间进行实体水贸易既不经济也不现实,而虚拟水易于运输和储存的特点,就为开展虚拟水贸易提供了便利。目前,虚拟水贸易已成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新途径而成为热门话题,并越来越受到相关国家和地区的重视[2,3]。

虚拟水战略是指贫水的国家或地区从富水的国家或地区进口水密集型的产品,以保障自己国家或地区内的水安全和粮食安全。

虚拟水战略为水资源管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已在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或地区如中东[4]和西班牙[5]等得到了一定的运用。虚拟水战略是平衡区域尺度水赤字的有效工具[6]。对于那些水资源紧缺的地区来说,虚拟水贸易提供了水资源的一种替代供应途径,并且不会产生恶劣的环境后果,能较好的减轻局部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压力。对参与虚拟水贸易的国家或地区来说,还能增强这些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的相互依赖与合作,减轻国家或地区之间因为水或粮食问题所引起的直接冲突,创造持久性合作关系。当世界或地区粮食价格低于缺水地区自身的生产成本的时候,虚拟水战略的优势就更加明显。由于运输距离长远、成本高昂,富水地区和缺水地区之间实体水贸易通常十分困难,因此,虚拟水战略日益引起了缺水国家和地区政府和水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视,并开始在水资源战略管理中付诸实施。

1.2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SEA)是由英国的Lee等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指对政策、计划、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和综合的评价[7]。它是在政策、计划、规划层面上及早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一种决策和规划手段,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工具和手段。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SEA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8,9,10]。

1969年,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第一次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在环境管理中必须遵循的制度。之后,重大决策环境影响评价逐渐成为国际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重要趋势[11]。瑞典、澳大利亚、日本、法国等国家都建立了本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978年美国颁布了《国家环境政策实施程序的条例》,主要规定了战略环评的内容。1987年,荷兰政府建立了法定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且该制度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并随后在1989年制定了国家环境政策规划。1991年新西兰政府也提出要求编制战略环境评价报告。到1996年,全世界大约有80多个国家制定了关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

我国从1979年开始,陆续制定颁布了若干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其中都含有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又进一步提出了进行战略环评的必要性。2003年我国公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我国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主要以建设项目环境评价为主,但是建设项目处于整个决策链的末端,建设项目环评只能补救小范围的环境损害,无法从决策源头上保护环境[12]。考虑到建设项目环评的弊端,我国也开展了对战略环评的研究,并由此产生了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环评实例[13]。除此之外,我国对汽车、化工、木材等行业也进行了政策层面的战略环评探索[14,15,16]。

目前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主要包括:评价对象及其形式的确定、评价方案的制定、评价的实施以及报告书的编制[17]。

2 虚拟水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2.1 开展虚拟水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根本和基础,粮食生产关系我国十几亿人民的基本生存问题。同时,农业用水是最主要的水资源消耗途径,粮食产品中隐含的虚拟水含量又很大,对国家整体的水资源消耗有重大影响。而我国不仅水资源短缺,空间分布差异也很大,为平衡地区间的水资源利用,国家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各种各样的水利工程建设(例如在建的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耗费多、规模大、涉及地区多的工程)。虚拟水理论表明通过调整地区的水密集型商品,使得用较小的成本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成为可能。而最主要的水密集型商品就是农产品。因此,虚拟水战略对优化我国各地区之间的农产品结构、有效提高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平衡地区水资源、实现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但旨在政策层面提出虚拟水战略,只考虑其对水资源的积极意义是远远不够的,也不科学。因为任何战略的实施都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地方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生活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所以针对虚拟水战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是很有意义的,从源头减少和避免盲目决策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其他影响,并为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和具体规模提供依据和指导。

2.2 虚拟水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和原则

虚拟水战略环评的内涵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实施虚拟水战略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照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并考虑虚拟水战略的特点和要求,笔者提出虚拟水战略环评的基本原则。

a. 在规划虚拟水战略的同时,同步开始虚拟水战略的环境影响评价。

b. 环境保护优先原则。在进行虚拟水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时,应将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优先进行考虑。

c. 分层次原则。开展虚拟水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时,应从宏观、中观、微观层次和区域、区块、单元层次等多层次进行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d. 整体性原则。即在开展虚拟水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时,应从整体上进行系统化的、综合性的评价。

e. 突出重点原则。即在开展虚拟水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时,突出重点产业、重点环境敏感区域等环境影响的评价[13,14,15]。

2.3 虚拟水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虚拟水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对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决策的战略缺陷分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预测评价、公众参与等[18]。

评价的主要角度是:虚拟水战略与生态环境建设及生态环境安全、粮食安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之间的关系。例如:若以政策形式实施虚拟水战略,是否会导致经济和人口规模的更为高速的发展和过度膨胀,进而造成新的污染加剧、环境破坏等问题,是否会对虚拟水输出地过分依赖,是否会造成地方经济政策或产业结构不匹配,或其他可能增加的相应社会问题等。

2.4 虚拟水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步骤

参考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设计虚拟水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步骤如下:规划方案、现状调查、必要性认识及可行性分析、确定评价范围、确定评价内容、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评价指标、对规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针对规划提出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专家咨询与公众参与、修改规划方案或规划目标、得出评价结论、采纳环境影响可行的规划方案、放弃环境不可行的规划方案、编写报告书、实施监测与跟踪评价等步骤。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3 北京市的虚拟水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鉴于其具有强烈的区域性和特殊性,进行战略策略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时,首先要对研究区域进行概况分析。由于本文所提出的虚拟水战略环评为预测性质的前瞻性分析,因此要先预设政策的相关条款,再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其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3.1 北京市概况

北京市地处华北平原北端,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天然水资源有限,时空分布不均。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长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北京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北京市已成为一个严重缺水城市。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 m3/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世界平均水平的1/30,缺水形势严峻。尽管北京市近年连续干旱,经济依然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图2)。

注:数据来源于北京市1999~2008年统计年鉴。

3.2 北京市实施虚拟水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水资源短缺制约着北京市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导致生活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使得原本就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被破坏。为解决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北京市在水资源管理、再生水利用、节水挖潜、工程建设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本保证了在多年连续干旱的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用水。但是长远来看,北京市难以依靠自身完全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迫切需要从外部引进水资源,减轻水资源短缺带来的不利影响。

总体上说,从外部引进水资源有2种方式。

a. 引进实体水。即利用水利工程的方式直接从富水地区调水,例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但由于该项工程推迟至2014年,这无疑是给北京市水资源埋伏了更严重的短缺危机。

b. 引进虚拟水。即通过贸易进口水密集产品而实现间接的引进水资源。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虚拟水正受到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重视,已经成为制定水资源安全战略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实体调水相比,隐含在贸易中的水资源重视程度不足。

北京市已多年过度开采地下水以供应北京市居民用水,地下水平均年降1.2 m,水源地地下水位已达到39 m深。邻近的河北省已然是我国最为缺水省份之一,但为保证北京市用水依旧向北京市输送了3亿m3水。此外,北京市近些年加大了再生水的利用力度,现在回用再生水已达到4.8亿m3,占整体供水量的15%。北京市还加大了雨洪水的收集利用,但依旧不能使水资源短缺情况有明显改观。所以,对北京市而言,实施虚拟水贸易战略已成当务之急,其对优化北京市的水资源管理、更为高效合理的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同时,北京市拥有实施虚拟水战略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学者认为,能否采用虚拟水战略的关键取决于区域的经济实力,即是否具备购买能力[2]。

3.3 北京市的虚拟水战略

拟定的北京市虚拟水战略的总目标,即从富水地区(目前主要集中在国内)引进水密集型的产品,以减少在北京市内生产的用水,从而缓解北京市水资源短缺压力。

参考北京市现已实施的一些办法,并进一步考虑北京市的发展形势,笔者提出的北京市实施虚拟水战略的具体方法有:

a. 进一步压缩高耗水低产值的粮食作物的种植规模,粮食消费以进口为主。

b. 继续调整产业结构,缩减高耗水工业。

c. 进一步发展耗水少、科技含量高的高新产业和服务业,并在可能情况下输出高科技和服务产品。

d. 继续探索并实施与虚拟水战略相适应的产品流通体制和机制,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补贴进口。

e. 增加林草地面积,通过林草地面积的扩大满足改善自然生态的目的。

f.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在退耕还林还草、实施虚拟水战略管理等造成农民收益下滑、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时,以相应的就业保障体系和就业促进政策,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增加农民的收入。

g. 加强节约实体水的力度和宣传。

实际上,尽管没有明确的战略指导和政策说明,北京市已有实施虚拟水战略,从近年来北京市的产业调整就可见一斑;已有许多研究证明北京市是虚拟水的净输入地,并且随着城市的发展,北京市的虚拟水输入量还将继续增长[18,19,20]。首都钢铁厂(以下简称首钢)的迁出以及北京市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缩减,同时进口量逐渐上升。首钢在迁出之前是北京市的耗水大户,每年耗水量高达5.5亿m3,相当于25个昆明湖的水量。首钢迁出不仅可为北京市节省大量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紧缺压力,还能减轻炼钢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可将节省的水资源改用于生态建设及低耗水的高新服务产业,对创造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大有裨益,同时通过进口钢材还可为北京市引进虚拟水。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市经济发展增速,城市化进程快速提升,建成区面积激增,相应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北京市农作物种植面积占全国农作物总面积的比重1980 年为0.451 %,2000年为0.337%,至2004年已减少到0.325%。其中粮食作物面积比重从1980年的0.471%降低到2004年的0.272%,蔬菜面积比重从1980年的1.619%降低到2004年的0.634%[21]。尽管科技进步粮食单产提高,但北京市粮食种植面积的锐减还是造成北京市粮食产量递减。从2003年开始,北京市稻谷的产量开始少于1万t(图3),并开始大量从外进口谷物产品,且增量明显(图4)。

注:数据来源于1985~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

注:数据来源于北京市2008年统计年鉴。

3.4 北京市虚拟水战略的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的主要角度是虚拟水战略与生态环境建设及生态环境安全、粮食安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北京市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水资源分配,已经具有虚拟水战略的特征。所以,对北京市的虚拟水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要在考虑现有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分析预测可能产生的影响。

3.4.1 对生态环境建设及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

减少高耗水低产值粮食作物的种植规模,可减少农业用水量,尤其对保护地下水资源很有帮助(目前北京市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来自自备井)。缩减种植规模,减少耕作面积,相应会增加土地裸露率,会造成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将违背实施虚拟水战略保护生态环境的初衷。建议适当增加林草地面积以应对潜在的水土流失问题,实际上北京市也是这样做的。近年来北京市绿地面积稳步增加(图5),将减少粮食作物耕作节省下来的水用于浇灌林草等,是利于维护生态环境、增加水涵养能力的。

注:数据来据于北京市2008年统计年鉴。

3.4.2 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由于北京市的特殊因素,保证粮食储备确保北京市粮食安全十分必要。但实施虚拟水战略无疑会对此产生负面影响。强真等[22]人曾对北京市耕地承载率和粮食自给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人口超载率从1990年的48.1%逐步提高到2004年的84.91%;而2000年以来北京市粮食生产总量仅能满足不到其20%人口的需求。即随着耕地面积减少、粮食生产规模下降,北京市粮食的对外依赖度升高。2003、2004年北京市所需粮食总量的90%、84.91%依赖于从外部进口。另有资料预计,未来北京市将以至少年均增加50万外来人口的速度继续发展,加之虚拟水战略的实施,北京市的粮食对外依赖度可能会进一步升高。所以,在坚持拟定虚拟水战略的同时,还需考虑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北京市的粮食生产能力,并有计划的逐步扩大北京市的粮食储备,至少要能够保证北京市310万农业人口的粮食需求。

3.4.3 对产业结构及其调整的影响

实施虚拟水战略对产业结构影响很大。北京市虚拟水战略将缩减高耗水行业(农业以及纺织、钢铁冶炼、造纸、木材加工等行业)规模,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北京市目前的城市规划、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等文件中也将此作为北京市未来发展的重点,这就是说虚拟水战略基本符合北京市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并有利于北京市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虚拟水战略与北京市产业调整和经济发展是协调共赢的。

第一产业方面,有研究指出:不同国家都须作出选择将水用于种植高附加值作物或谷物或苜蓿等的低价值作物的战略选择[23]。就北京市而言,实施虚拟水战略就是选择了把水从低价值农作物的生产中调到生产蔬菜、水果和鲜花等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目前北京市已取消了水稻种植,小麦种植面积也在减少,而主要种植玉米。这使北京市农业总用水量逐年减少、用水效率显著提高[24],同时,进口农作物为北京市调入了大量虚拟水,有效保障了北京市地区的食用水安全。北京市第一产业已向节水型种植业结构方向发展,这是北京市产业调整和实施虚拟水战略的共同目标。

第二产业方面,北京市已在逐步淘汰三高产业,并向低耗水、少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仅在生产环节节省了水资源,还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用更少的水创造出了更多的经济价值。实际上,通过比较1990、1997、2000和2002年各工业增加值构成变化和各部门所占比重的变化,可以发现北京市近年来纺织业、木材加工业及家具制造业、金属冶炼等高耗水行业所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下降,而科技含量高且耗水相对较小的通信、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所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呈上升趋势[25]。

总体来说,北京市通过结合实施虚拟水战略,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可以实现出口自身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自身存在比较劣势的产品,谋得自身效益的最大化。

3.4.4 对农民收入及就业的影响分析

虚拟水战略实施后,北京市内部分的粮食市场被进口粮食挤占。根据年鉴统计,北京市每年进口的粮食产量约为50万t,可能会影响北京市农民的收入和进行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但考虑到虚拟水战略是在充分发挥本地农民生产条件下仍不能满足粮食需求的一种解决水资源与粮食安全的战略,进口的粮食应是农民因水资源短缺无法生产的。即如果没有进口粮食,种粮农民也不会由此受益。相反,如上所述,进口粮食可以使农民使用有限的水资源生产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所以,虚拟水资源对改变种植结构是有利的,对农民增收也是机遇。另外,根据北京市农业发展的特点与北京市农业结构调整所面临的形势,北京市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高效化的“6种农业”(指籽种农业、设施农业、精品农业、加工农业、创汇农业和观光农业)转化[24]。发展观光农业,既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还能够减轻农业和农民的压力,创造良性的循环机制。

3.4.5 与其他方案的比较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根本措施。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北京市供水10~12亿m3,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北京市的缺水压力,且南水北调进京后首先将补充地下水,能够间接改善生态环境。但各种原因导致南水入京推迟5年,这无疑会给北京市水资源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所以,加快虚拟水战略的实施进程是极为重要的。即使将来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引水进京,虚拟水战略在经济上还是具有优势的。南水北调工程量大、投资多,工程风险和经济风险都很大,并由于引入实体水,还有较高的水质风险。相比而言,虚拟水战略通过直接购买产品的方式既减少了投资成本,又可有效避免各类风险的发生。

另外,北京市再生水计划的实施对缓解水资源短缺压力也有贡献。2007 年北京市污水处理率已达76.2%,未来污水处理率还会进一步增加。但对污水进行回用处理需要一定的成本,且此成本还会随水质要求的提升而大幅增加。虚拟水战略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4 讨 论

“虚拟水” 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后,已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但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还很少。目前,西班牙是世界上唯一将虚拟水战略作为国家政策执行的国家,我国应该对此多加关注,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来发展我国的虚拟水贸易策略。

在开展我国虚拟水战略进行研究和实践的同时,不应忽略其对环境的影响。如上所述,尽管北京市实际上已经实施了虚拟水战略,但对其的环境影响分析却一直是空白。虚拟水战略环评应该受到重视,但目前国内外均没有开展这方面研究;不仅国家区域内的虚拟水战略没有开展环评,对具有更广泛意义的国际虚拟水贸易的战略环评也未见研究。

笔者只对虚拟水战略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初步的探究,简单提出了虚拟水战略环评的概念、原则、内容、步骤,以及开展的必要性,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实际上,这一工作还需开展更为深入的探讨,比如明确虚拟水战略环评与国家规划环评、政策环评及其他环评之间的关系,如何对国际虚拟水贸易进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如何有效建立虚拟水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如何建立虚拟水战略环评的后评价制度等。

5 结 论

战略环境评价 篇8

关键词:战略环境评价,城镇总体规划,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城镇总体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镇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 它涉及了城镇发展战略、城镇性质、城镇规模、城镇发展方向、建设时序、土地和其他环境资源的利用、环境保护等诸多内容, 是城镇发展之纲, 在城镇建设中发挥了它的积极作用。但是, 在城镇总体规划的发展过程中, 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 由于不能深入到社会、经济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层面上来, 使城镇规划带有很大的被动性和局限性。近年来, 在城镇规划中, 虽然对社会、经济、环境相互协调的协调型城镇规划有了初步的尝试, 但总体上还是以经济制约型的规划为主, 协调型的城镇规划在理论基础和方法学上还很不成熟。

另一方面, 政府各部门之间在进行规划时, 由于偏重于本部门的职能, 往往造成工作中的脱节。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因此, 城镇规划要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其规划的指导思想、方法论、信息基础、技术手段等均需进一步改进和发展。如何使城镇规划满足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目前正在进行多方面的研究。战略环境评价 (SEA) 被认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价值的技术手段。

1 城镇总体规划的战略环境评价

战略环境评价 (SEA-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是指对政府部门的战略性决策行为及其可供选择方案的环境影响和效应进行系统和综合性评价的过程, 它为政府政策、规划、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环境影响评价上的技术支持。政策、规划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规划与决策手段, 与常规的环境影响评价有所不同。首先, 战略环境评价在决策过程中, 充分考虑与环境有关的各种问题, 并实现战略性的选择和调整;其次, 战略环境评价能全面考虑各种方案, 促进经济合理布局。过去的经济布局考虑资源、能源、交通、人才和市场等条件, 却很少考虑环境承载能力, 缺乏从环境角度考虑经济布局的合理性;战略环境评价在政策制订阶段进行, 能全面咨询公众, 充分考虑资源、交通、经济、环境等综合因素, 避免决策的失误。另外, 战略环境评价能充分考虑多个项目的累积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减缓措施, 在发展的早期就从根本上防止人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由于是在规划早期 (规划草案出台前) 就引入战略环境评价, 因而能够保证在制订城镇规划的全过程中贯彻“主动预防”的思想;SEA程序中的公众参与机制, 可以保证间接地将市民以及非政府组织对城镇环境的要求纳入城镇规划的制定过程中。SEA还可以从环境角度出发, 协调总体规划下各子规划之间的关系, 及早解决内部冲突。总之, SEA可通过预测—评价—反馈—修改, 使城镇规划满足环境要求, 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2 城镇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技术框架的开发

有关战略环境评价的研究, 目前在我国还仅仅局限在理论探讨阶段, 没有成型的评价技术导则可遵循。但规划层次的战略环境评价在我国的开展还是有基础的。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已经由单一的对建设项目的评价, 发展到对开发区、流域等区域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 对工业基地5年发展计划和一揽子项目也进行了综合性的环境影响评价, 为扩大和延伸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和深度, 做了有益的探索。笔者结合我国区域环境评价开展的多年实践及国外开展战略环境评价的成功经验, 开发了一个用于城镇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技术程序, 并将它用于河南省新乡市桥北新镇总体规划的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中。

3 相关评价体系汇总

相关评价体系包括两大类:

(1) 桥北新镇总体发展规划的战略环境评价的评价框架。其中包括1) 编制依据。2) 环境现状分析与预测: (1) 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2) 环境承载力分析; (3) 资源供给与需求分析; (4) 环境制约因素与支持因素分析。3) 总体规划的战略环境分析: (1) 总体发展规划描述。 (2) 战略目标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确定:总体规划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确定;可持续发展目标确定。 (3) 总体规划的可持续性分析与协调性分析:总体规划的可持续性分析;总体规划中专项规划的协调性分析。4) 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5) 公众参与。6) 结论与建议

(2)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设定:1) 提高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2) 控制人口过度膨胀;3) 最有效地利用不可更新资源 (如煤、石油) ;4) 促进高新技术在农业、工业中的应用推广;5) 增加对清洁能源的利用;6) 增加资源的再利用与循环利用;7) 保持生物多样性;8) 降低大气污染;9) 减少噪声污染;10) 保护清洁水资源的质量;11) 维持土壤的自更新能力;12) 增加绿地覆盖率;13) 减少有毒化学品使用;14) 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15) 全面改善生活质量。

4 结语

城镇总体规划是指导城乡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 也是实施城乡建设、城乡管理的基本依据, 对规范城乡土地开发活动,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远翔.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当代中国城市设计制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环境多变倚重战略管理 篇9

战略管理的兴起与发展

战略管理理论起源于20 世纪的美国, 它萌芽于20 年代, 形成于60 年代, 在70 年代得到大发展, 80年代受到冷落, 90 年代重新又得到重视, 21 世纪有了新发展。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如下:

一是市场竞争加剧。二战以后, 百废待兴, 经济快速发展, 各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西方世界一片繁荣。一直持续到20 世纪60 年代, 是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正当我国50 年代末搞所谓“大跃进”、60 年代后期又陷入文革动乱, 经济建设受到大破坏之时, 西方实现了经济大发展。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并超过了战前的水平。战败国德日在美国支持下也迅速发展, 超过了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富有、更强大, 远远领先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但随之而来的则是跨国大企业增多, 互相争夺资源、争夺市场、争夺人才, 愈演愈烈。市场竞争加剧, 企业生存环境恶化。

二是世界经济危机。进入20 世纪70 年代, 全球出现了两次石油危机, 致使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呈现, 经济滞胀使西方世界陷入了重大经济危机, 企业倒闭、失业大增。企业生存和发展越来越艰难。

三是国际政治动荡。20 世纪70 年代以后, 世界政局动荡, 局部战争不断。加上技术变革迅速、市场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等特点, 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国际市场也向发达国家发起挑战, 导致整个市场形势变化莫测。

四是经济全球化加速。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一地经济波动, 各地企业均受影响。为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需要有全球视角, 长远打算。

在这种新的竞争环境下, 西方企业深切地感到, 靠以前那种提高效率、低价竞争的固有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了。要获得持续的生存和发展, 必须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 制定长期目标、策略和措施。于是西方企业管理工作的重心开始逐步转移到高层的战略管理上来, 对企业战略的要求愈来愈迫切。

但战略管理并非始终受追棒。人们对其认识经历了一个冷热变化的曲折过程。在20 世纪50、60 年代, 经济繁荣, 竞争加剧, 企业有了战略需求, 战略管理理论得以产生。到了70 年代, 西方世界出现经济危机, 企业生存环境更趋恶劣, 战略需求更为迫切。加上一些企业多角化经营战略获得成功的诱惑, 促使战略管理理论迅速发展。进入80 年代, 由于一些战略分析方法过于偏重财务而忽视生产经营, 出现了“分析导致瘫痪”的问题, 加上部分企业战略应用不当而失败等原因, 导致“战略热”降温, 战略管理理论一度受到冷落。到了90 年代,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电子网络技术的发展, 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大家又开始反思战略管理理论。人们发现, 因为缺少长远发展的战略规划, 许多企业7、8 年就倒闭了, 许多产业也成了短命产业。企业环境变化莫测, 没有长远的战略设想不行。于是战略管理热再度掀起。跨入21 世纪, 战略管理在经历了曲折变化之后, 人们的竞争意识、战略思维都发生了沿变, 战略管理理论开始升华, 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趋势。

综合各种观点, 从时间顺序来看, 企业战略理论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经典战略管理阶段

20 世纪60 年代初,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博士出版了《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一书, 其中分析了环境、战略和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提出了“结构追随战略”的论点。他认为, 企业经营战略应当适应环境、满足市场需求, 而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战略, 随战略的变化而变化。因此, 他被认为“环境- 战略- 组织”理论的第一位企业战略专家。

随后, 哈佛大学的安德鲁斯 (Andrews) 教授在企业战略领域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对战略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界定, 将战略划分为四个构成要素, 即市场机会、社会责任、公司实力、个人价值观和渴望。其中前两个要素是外部环境因素, 后两个则是企业内部因素。他还主张公司应通过更好地配置自己的资源, 形成独特的能力, 以获取竞争优势。安德鲁斯 (Andrews) 的战略构造理论形成了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学派—设计学派 (Design School) 。特别是他率先在战略制订的过程中采用SWOT分析法。通过一种模式, 将企业的目标、方针政策、经营活动和不确定的环境结合起来。

早期战略思想阶段的系统化和集大成者、战略管理的一代宗师伊戈尔·安索夫更有突出的贡献。1965 年, 安索夫出版了《公司战略》一书, 首次提出公司战略概念、战略管理概念、战略规划的系统理论、企业竞争优势概念, 以及把战略管理与混乱环境联系起来的权变理论。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系统的战略管理模式。特别是在20 世纪70 年代, 企业经营环境剧烈动荡的条件下, 安索夫提出, 把企业长期目标的管理作为企业战略重点, 从而把战略管理推向历史发展的前沿。拓宽了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视野, 丰富了战略管理的方法。

此外, 大批研究者, 包括安索夫的追随者, 也都致力于企业战略管理研究, 各种专著、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安索夫等人的积极推动下, 20 世纪70年代初, 美国最大的500 家公司中85% 的企业建立了战略计划部门。到20 世纪70 年代末, 美国从事战略管理咨询的收入高达3 亿多美元。这个时期, 企业不仅仅重视计划制定, 而且注重计划制定、实施和控制整个过程的管理。这一切标志着战略管理成为独立的企业管理学科登上历史舞台, 而所有这一切都与安索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这一时期学者们的研究方法和具体主张虽然不尽相同, 但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有三个共同点:①都强调企业战略的出发点是适应环境, 只有适应环境变化, 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②都认为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只有获得足够的市场占有率, 才有利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③在战略实施上, 都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与企业战略相适应。

其后, 就战略构造问题的研究, 形成了两个学派:设计学派和计划学派。前者以安德鲁斯教授为代表, 强调企业高层经理人应是战略制订的设计师, 还应督导战略的实施。后者以安索夫为杰出代表, 主张战略构造应是一个有控制、有意识的正式计划过程。

这一时期称为经典战略管理阶段。早期经典战略理论曾在一定时期内发挥过积极作用, 其缺陷是忽视了对企业竞争环境进行分析与选择。因此, 80 年代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以产业 ( 市场) 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

竞争战略管理阶段

20 世纪80 年代是竞争战略管理阶段。进入80年代, 国际环境发生了剧变, 尤其是石油危机的影响, 企业的经营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在这种背景下, 西方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重点逐步转移到企业竞争方面, 成为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 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研究者习惯把这一时期称为战略管理发展的竞争战略理论阶段。

80 年代初, 以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理论开创了企业经营战略的崭新领域, 对全球企业发展和管理理论的研究, 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波特于1980 年出版《竞争战略》一书, 提出了著名的“五力模型”和三种卓有成效的战略, 还提出了企业是一组价值活动集合体的观点, 并以价值活动为中心探讨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问题。1985 年他在《竞争优势》一书中进一步系统地阐述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获得途径和方式。

波特的基本观点是:①产业结构是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 应选择有吸引力的、高潜在利润的产业;②企业要在已选择的产业中确立优势竞争地位。可以通过选择和执行一种基本战略影响产业中的五种作用力量, 以改善和加强企业的相对竞争地位, 获取市场竞争优势;③价值链活动是竞争优势的来源, 企业可以通过价值链活动和价值链关系的调整来实施其基本战略。

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 突出产业的选择, 强调在行业力量分析中确立竞争优势, 因而也被称为行业结构学派。

竞争战略理论与早期经典战略理论相比, 前进了一大步。它指出了企业在分析产业 ( 市场) 结构竞争环境的基础上制定竞争战略的重要性, 从而有助于企业将其竞争战略的眼光转向对有吸引力的产业的选择上。然而, 同经典战略理论一样, 竞争战略论仍缺乏对企业内在环境的考虑, 因而无法合理地解释下列问题:为什么在无吸引力的产业中仍能有盈利水平很高的企业存在, 而在吸引力很高的产业中却又存在经营状况很差的企业。加上出现一些“分析导致瘫痪”的现象, 以至战略管理理论颇受质疑而陷入低潮。在这样的情形下, 以资源、知识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便开始发展了起来。

核心能力战略管理阶段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 曾经一度受到冷落的战略管理开始重振雄风了。90 年代,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 导致竞争环境日趋复杂, 企业不得不把眼光从外部市场环境转向内部环境, 注重对自身独特的资源和知识 ( 技术) 的积累, 以形成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1990 年, 普拉哈拉德和汉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一文, 提出企业是核心能力集合体的观点。从此, 关于核心能力的研究热潮开始兴起, 并且形成了战略理论中的“核心能力学派”。

该学派认为, 企业经营战略的关键在于培养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中的集体学习能力, 尤其是如何协调多种生产技能以及整合众多技术流的能力。核心能力分布于组织内部, 跨越组织边界, 把公司各项业务紧密地编织成协调一致的整体, 形成了独特的能力, 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这种企业独有的资源 ( 包括知识、技术等) 不能在企业间自由流动, 其它企业无法复制, 企业利用这些资源就能形成竞争优势。但并不是企业所有的资源、知识和能力都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而只有当资源、知识和技能具备独一无二、不可模仿、难以替代的特质, 同时能增加企业外部环境中的机会或减少威胁时, 才是核心竞争力。

核心能力理论强调的是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保持竞争优势以及获取超额利润的决定性作用。在战略管理实践上, 就要求企业从自身资源和能力出发, 在自己拥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及其相关产业进行经营活动, 不要盲目进入不相关产业进行多元化经营。

1992 年,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斯托克、伊文斯和舒尔曼又发表《基于能力的竞争公司战略的新规则》一文, 对核心能力论作了进一步补充。认为成功的企业极为注意生产能力的组织活动和业务流程, 并把改善这些活动和流程作为首要的战略目标。

核心能力理论弥补了波特结构理论只注重企业外部分析的缺陷, 但由于过分关注企业的内部, 致使企业内外部分析失衡。为此, 美国学者D.J. 科利斯 (David J.Collins) 与C.A. 蒙哥马利 (Cynthia A.Motgomery) 于1995 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凭借资源展开竞争:90 年代的公司战略》一文, 提出了新的企业资源观。他们认为, 企业是战略资源的集合体, 价值的评估不能局限于企业内部, 而要将企业置身于其所在的产业环境中, 通过与竞争对手的资源比较, 从而发现有价值的资源。只有拥有了预期业务和战略最相匹配的资源才最具价值, 也才能奠定公司的竞争优势。这使人们对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的认识更深了一层。人们将这种以资源为基础的战略理论, 称为战略资源学派。

战略管理理论转向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是90 年代战略理论研究的一大特点。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整合能力, 既是指企业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整合, 也是指产品功能与用户需求的整合。面对日益复杂、动荡的环境, 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能否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关键在于有效的技术创新, 建立和培育企业核心能力, 用不断更新的差异化产品来满足顾客的新需求。

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20 世纪90 年代以前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大多建立在对抗竞争的基础上, 无论是行业结构论、核心能力论还是战略资源论, 都比较侧重于讨论竞争和竞争优势。进入90 年代中期, 产业环境日益动态化, 技术创新加快, 竞争的全球化和顾客的个性化需求更加突出。在新的环境下, 企业逐渐认识到, 为了生存和健康发展, 必须超越这种与对手进行你死我活竞争的战略思维, 转而强调竞争合作, 寻求双赢和共赢。90 年代战略联盟理论的出现, 使人们将关注的焦点转向了企业间各种形式的联合, 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即在自身优势与对手优势结合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竞争优势。企业如果想要发展, 无论是增强自己的能力, 还是拓展新的市场, 都得与其它公司共同创造消费者感兴趣的新价值。企业必须培养以发展为导向的协作性经济群体。在此背景下, 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开始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焦点。

l996 年, 美国学者F·穆尔 (F·Moore) 出版《竞争的衰亡》一书, 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这一全新的概念, 标志着战略理论的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突破。作者以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来描述现代市场中的企业活动, 但并不是运用生物学中强者生存的原理, 而是站在企业生态系统均衡演化的层面上, 力求“共同进化”。他把商业活动分为开拓、扩展、领导和更新四个阶段。建议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经常从顾客、市场、产品、过程、组织、风险承担者、政府与社会等七个方面, 来考虑商业生态系统和自身所处的位置;系统内的公司通过竞争可以将毫不相关的贡献者联系起来, 创造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这种全新的模式, 打破了传统的以行业划分为前提的战略理论的限制, 而以新的循环来代替狭隘的以行业为基础的战略设计, 着眼于创造新的微观经济和财富。

未来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 经济格局深刻变化, 企业经营环境日新月异。战略理论研究的视角将趋于多元化, 转向于重视在动荡环境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以及企业中人的因素、文化因素、知识因素及研究方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问题。可以预料, 21 世纪的战略管理理论将更加注重组织层次的宏大远景目标、核心价值、使命等对企业变革与长期发展的激励作用, 更加注重战略的未来导向和长期效果。将会呈现如下特点和发展趋势:

(1) 战略空间大为扩展。企业必须从全球的角度、从跨行业的角度、从无边界的范围内来考虑配置自身的资源, 以获得最佳的管理整合效果。

(2) 战略内容更具弹性。战略弹性是基于企业自身的知识系统对不断变化的不确定情况的应变能力, 员工的知识结构及其组合的方式和机制是战略弹性的核心部分。因其具有难以模仿性, 战略弹性一旦建立, 就确立了企业的战略优势。

(3) 战略资源合理整合。企业不能简单地平均分配资源, 要求目标与资源匹配。而是要创造性地通过各种途径来整合资源, 通过与知识的组合来克服资源的限制, 从而为顾客多创造价值。

(4) 战略主体趋于多元化。信息传播方式的网络化决定了每一个个体在整个网络系统中都是信息传播的一个节点, 高层主管不再居于信息传播的中心, 普通员工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企业的战略制定, 他们具有既是决策参与者又是决策执行者双重身份的特征。

(5) 合作与联合将成主流。由企业或企业联盟组成的商业生态系统成为参与竞争的主要形式。未来的竞争是不同商业群落之间的竞争。企业个体的竞争更体现在加入或营造有影响力的、能为自己带来实际价值的企业生态系统, 在竞争与合作的和谐环境中, 寻求一个更为有利的地位。企业会有意识地制造变革, 与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对手或企业联盟共同合作, 创造和制定指导行业的技术标准或者是竞争规则, 以此来获取高额利润, 确定优势地位。现代企业家已经认识到联合合作、实现共嬴的重要。

纵观西方企业战略理论半个多世纪来的发展, 主要围绕着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资源和能力、企业的行为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的。其演变历程如下:先是关注企业内部, 强调战略是一个计划、分析的过程;转而关注企业外部, 强调产业结构的分析;接着又关注企业内部, 但重点强调核心能力的构建、维护与产业环境的分析相结合;再转为关注企业外部, 重点强调企业间的合作, 创建优势互补的企业有机群体。其竞争的性质也由对抗性竞争, 转变为合作乃至共生的发展脉络;由追求有形 ( 产品) 、外在、短期的竞争优势逐渐朝着对无形 ( 未来) 、内在、持久的竞争优势的追求。现在, 战略管理的均衡与可预测范式逐渐被非均衡与不确定性所取代, 一种新的“为未来而竞争”的战略观正在形成。就是要求企业能更动态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具有更前瞻性的眼光和更强的战略主动性, 以不断创造与把握不断出现的商机为核心, 进而创造光辉的未来。 当然这种变化只是一种趋势, 而不是所有企业都如此。

企业战略管理的主要学派

1965 年, 安索夫出版的专著《企业战略》, 成为现代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的起点。从此以后, 很多学者积极地参与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 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理论派别。管理学家明茨伯格等将战略管理分为以下十个流派:

(1) 设计学派。该学派以安德鲁斯教授及其同仁为代表, 强调企业战略的形成必须由企业高层经理负责, 应当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过程, 它既不是一个直觉思维的过程, 也不是一个规范分析的过程;在制订战略的过程中要做好企业战略与企业计划的衔接, 分析企业的优势与劣势、环境所带来的机会与造成的威胁。战略应当清晰、简明, 易于理解和贯彻。优秀的战略应该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

(2) 计划学派。该学派以安索夫为杰出代表。主张战略构造应是一个有控制、有意识的正式计划过程;企业高层管理者负责计划的全过程, 而具体制订和实施计划的人员必须对高层负责;通过目标、项目和预算的分解来实施所制订的战略计划等等。还强调了战略管理中战略的制定和企业中长期计划、各职能计划的衔接问题, 认为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受到控制的、有意识的、规范化的过程。战略行为是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企业内部结构化的过程。

安索夫和安德鲁斯的战略模式被学术界称为“双安范式” (也有加上R ﹒N ﹒Antont, 称“三安范式”) , 是战略管理理论中极其重要的资源配置学派的代表。

(3) 定位学派。强调业务层面的经营战略, 认为企业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企业所处行业的结构分析;二是企业在行业内的相对竞争地位分析。强调战略通用性时, 实际上也强调了战略的简单性。该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

(4) 企业家学派。又译创新学派、创意学派、创业学派。成立于50 年代初期, 主要代表人物有:奈特、克林斯和摩尔。该学派将战略形成过程绝对地集中在个别领导者身上, 最核心的概念就是远见。该学派提出了“企业家精神”与“内部企业家精神”, 认为战略形成过程是一个直觉思维、寻找灵感的过程。具有战略洞察力的企业家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5) 认知学派。又称认识学派。认为战略制订是个思维的过程, 战略的形成是基于处理信息、获得知识和建立概念的认知过程——其中后者是战略产生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 而在哪一阶段取得进展并不重要。代表人物有:赫伯特·西蒙。

(6) 学习学派。该学派出现于50 年代末期, 认为战略是通过渐进学习、自然选择形成的, 可以在组织上下出现, 并且战略的形成与贯彻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即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分不开的。战略应该面向未来, 是一种创新性的变革。代表人物有:查理·林德布罗姆、詹姆斯·布雷恩·奎因、彼得·圣吉、加里·哈默等。

(7) 权力学派。认为战略制订是个权力权衡的过程, 不仅要注意行业环境、竞争力量等经济因素, 而且要注意利益团体、权力分享等政治因素。主要代表人物有:普费弗、萨兰西克和Mac Millan等。

(8) 文化学派。将战略形成看作一个集体思维的过程, 认为企业战略根植于企业文化及其背后的社会价值观念, 其形成过程是一个将企业组织中各种有益的因素进行整合以发挥作用的过程。指出企业战略应立足于企业现在的资源, 强调企业战略的渐进性和复杂性。代表人物有:艾瑞克·莱恩曼、Peters和博格·沃纳菲尔德等。

(9) 环境学派。该学派侧重于研究战略管理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 强调企业组织在其所处的环境里如何获得生存和发展, 让人们关注环境因素。认为战略制订是个对环境反映的过程。代表人物有:Hannan, Freeman。

(10) 结构学派。该学派把企业组织看成是一种结构, 即由一系列行为和特征组成的有机体;把战略制定看成是系统转化的过程, 是一种整合, 即由其它各种学派的观点综合而成的体系。代表人物有:普拉迪普·坎德瓦拉, 亨利·明茨伯格, 米勒等。

明茨伯格等人将上述十个学派划分为三组, 把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和定位学派归为说明性学派, 它们主要关注战略如何制定和实施的问题。这三个学派为战略的制定、战略的实施和战略的控制提供了理论框架, 也提供了包括安索夫矩阵图、波特五力模型、BCG矩阵和价值链在内的十分有用的战略分析工具, 因此, 这三个学派思想被许多著名的管理学教材所采用, 也被企业广泛应用到自己的实践活动当中。把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被归为描述性学派, 它们侧重于描述战略实际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所要考虑的具体方面, 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企业战略管理实践的指导意义。最后一组就是结构学派一家, 它实际上是对其它学派的综合, 将战略制定、战略内容、组织结构和组织内容关系等集合起来, 归结成企业战略管理的不同阶段。近几年来一些战略管理的研究论文既有对上述流派观点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也有在上述流派观点的基础上, 进行综合创新的。

战略管理之所以有不同的观点和流派, 说明了战略管理问题的复杂性。目前在理论界还没有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战略概念。企业的战略管理既要面向未来, 又要立足于现在;既是战略规划者的认知和构想过程, 也需要企业全员的参与制定和实施;既要简单明确, 便于被企业人员理解和实施, 同时也要考虑到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企业的差异性, 保持战略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既要有公司层的整体战略, 也要有事业层战略和职能层战略;既要有考虑到企业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 也要推进企业发展质的飞跃。而战略管理这种复杂性正体现企业管理既是一门科学, 同时也是一门艺术。

战略管理有不同的观点和流派, 也说明战略没有一定之规。事实上企业经常在做战略决策, 而且每个企业的战略选择都是不同的。即使同一行业、同一地区的企业, 也不会相同。一个企业一种发展模式, 一个时期一种发展方式。GE公司CEO杰克·韦尔奇的“数一数二”方针、索尼的“创造市场”构想、李嘉诚的多元化发展, 都是成功的战略。但如果将其互相替代则就未必可行。因为战略的成功与否是因时因地甚至因人而异的。从我国化工行业来说, 改革开放以来, 涌现了一大批运作成功的企业。他们的战略多种多样, 如传统煤化工企业与煤矿企业联姻, 发展现代煤化工;氯碱企业向两头延伸, 拉长产业链, 实现综合利用;基础化工企业发展规模经济, 争取市场话语权;精细化工企业靠技术创新, 占领行业制高点;还有的搞风马牛式的多元化经营, 甚至行政干预组建的企业集团, 等等, 都有成功的实例。以大可以取胜, 以新也可取胜, 以质还可取胜, 总之, 没有统一的一成不变的发展战略, 唯其与众不同而又切实可行, 战略才得以成功。关键在于适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当时当地的环境。这是战略管理的奥妙所在。

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

战略战术本是军亊术语, “战略”一词顾名思义系指战争的谋略、策略, 即对战争的总体部署和方针。如我国抗日战争中的持久战便是一种战略。战术则是实施战略的具体措施。如围点打援就是我军常用的一种战术。正确的战略战术, 是夺取战争胜利的保证。“战略”一词移植到经营管理领域, 其对象不同但含义未变。商场如战场, 经营管理中战略战术同样是制胜之宝。尤其是战略更为重要。

企业战略就是对企业生存发展的总体构想。企业的战略很多, 凡是对企业整体性、长期性、方向性问题的计谋、策略, 都可以称为战略。企业战略有全局和局部之分。全局战略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 如企业发展战略、竞争战略即为全局性战略;局部战略是指企业某一方面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 如营销战略、品牌战略、创新战略、信息化战略、融资战略, 以及技术、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等等, 局部战略是全局战略的组成部分。全局战略决定局部战略, 局部战略服从全局战略。

企业战略具有六大主要特征。

一是指导性。企业战略界定了企业的经营方向、远景目标, 明确了企业的经营方针和行动指南, 并筹划了实现目标的发展轨迹及措施、对策, 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起指导作用。

二是全局性。企业战略立足于未来, 通过深入分析国际、国内的经营环境, 结合自身资源, 站在全局高度, 对企业的远景发展轨迹进行了全面的规划。

三是长远性。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业战略着眼于长期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思考, 确立的远景目标, 具有长效的稳定性。企业必须经历一个持续、长远的奋斗过程, 才能加以实现。除根据市场变化进行必要的调整外, 战略通常不能朝夕令改。

四是竞争性。竞争是市场经济不可回避的现实, 也正是因为有了竞争才确立了“战略”在经营管理中的主导地位。面对竞争, 企业战略需要进行内外环境分析, 明确自身的资源优势, 通过设计适体的经营模式, 形成特色经营, 增强企业的对抗性和战斗力, 推动企业长远、健康的发展。

五是系统性。企业战略立足长远发展, 确立了远景目标, 并需围绕远景目标设立阶段目标及各阶段目标实现的经营策略, 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战略目标体系。同时, 根据组织关系, 企业战略需由决策层战略、事业单位战略、职能部门战略三个层级构成一体。决策层战略是企业总体的指导性战略, 决定企业经营方针、投资规模、经营方向和远景目标等战略要素, 是战略的核心;事业单位战略是企业独立核算经营单位或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 遵照决策层的战略指导思想, 侧重市场与产品, 对自身生存和发展轨迹进行的长远谋划;职能部门战略是企业各职能部门, 遵照决策层的战略指导思想, 结合事业单位战略, 侧重分工协作, 对本部门的长远目标、资源调配等战略支持保障体系进行的总体性谋划, 比如:策划部战略、采购部战略等。因此企业战略是一个完整体系,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六是风险性。企业做出任何一项决策都存在风险, 战略决策更不例外。市场研究深入,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准确, 设立的远景目标客观, 各战略阶段人、财、物等资源调配得当, 战略形态选择科学, 制定的战略就能引导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反之, 仅凭个人主观意断, 缺乏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 制定的战略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

战略管理则是指企业战略的制订、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有人将企业战略管理定义为一门关于如何制定、实施、评价企业战略以保证企业有效实现自身目标的艺术与科学。主要是研究企业作为整体的功能与责任, 所面临的机会与风险, 重点讨论企业经营中所涉及的综合性决策问题。

战略管理理论经过企业的实践, 逐渐形成了一套通行的战略管理流程。包括战略的分析、制定、实施、评价、控制诸环节。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 一项有效的战略管理必须具备五项关键点:独特的价值取向、为客户精心设计的价值链、清晰的取舍、互动性、持久性。也有人将战略管理归纳出五大原则和四大要素。

战略管理的五大特征, 即:

(1) 适应环境原则。战略的制定一定要适应环境, 注重企业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的互动性。因为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发展方向取决于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卓越的战略制定是从外往里而不是从里往外。

(2) 全程管理原则。战略管理过程包括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与评价等阶段。各个阶段互为支持、互相补充, 忽略其中任何一个阶段的管理, 企业战略都不可能成功。

(3) 整体优化原则。战略管理要将企业战略看成一个完整的过程来加以管理。视企业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强调整体最优, 而不是局部最优。战略管理不强调企业某一个局部或部门的重要性, 而是通过制定企业的宗旨、目标来协调各单位、各部门的活动, 使之形成合力。

(4) 全员参与原则。由于战略管理是全局性的, 所以战略管理绝不仅仅是企业领导和战略管理部门的事, 在战略制定、实施、控制和修订的全过程中, 企业全体员工都必须参与并了解, 才能顺利实现。

(5) 反馈修正原则。企业战略管理关心的是企业长期、稳定和高速的发展。战略实施过程涉及的时间跨度较大, 一般在3 ~10 年。通常分为多个阶段, 分步骤予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 环境因素会发生变化。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 只有不断的跟踪反馈, 及时修正, 方能保证战略的适应性。

战略管理过程一般包含以下四个关键要素, 即:

(1) 战略调查与分析——了解组织所处的环境和相对竞争地位;

(2) 战略制定和选择——确定战略方案与目标;

(3) 战略实施与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战略目标;

(4) 战略评价和调整——检验战略的有效性并根据环境变化加以调整。

战略管理的过程和内容

战略管理过程一般包括四个阶段: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各阶段的具体内容如下。

战略分析

战略分析主要包括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环境分析, 及综合二者的SWOT ( 机会、威胁、优势、劣势) 的分析。目的是通过分析, 评价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并确定在战略选择中的具体影响因素。主要分析三个方面:

(1) 分析企业宏观环境。包括政治和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和文化环境等宏观环境分析, 了解企业所处的环境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以确定企业面临的机遇和威胁。

(2) 分析本行业基本状况。企业所属的行业是最直接的环境, 要通过分析弄清本行业的主要经济特征, 重要的竞争力量, 变革的关键因素, 企业所处的位置, 以及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等问题。特别是要弄清本行业在市场与竞争方面的特殊情况, 了解竞争的范围、市场规模、市场增长速度, 以及行业中竞争厂商、潜在进入者、购买商、供应商、替代产品的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知彼知己, 方能百战不殆。还要分析本行业的寿命, 判断企业当前处于行业寿命的什么阶段, 以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方法, 在行业发展中占据主动。

(3) 分析企业内部条件。包括企业的有形资源、无形资源、组织资源、研发能力、生产运营能力、营销能力、财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核心竞争力的分析。要对企业自身所处的相对地位, 具有的资源及战略能力, 与企业有关的利益相关者的期望, 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才能量力而行, 进行正确的战略决策。

企业的战略分析, 是整个战略管理流程中的重要环节, 企业领导者应予高度关注, 组织力量下大力气开展。可以按分析内容组成几个研究小组, 定期汇总、研讨、分析并形成共识。分析应内外兼顾, 重视内外的信息流和竞争情报的价值, 利用互联网和营销网络等现代化手段, 充分占有信息, 提早进行判断。企业对于市场分析大都是熟悉的,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经常进行各种分析, 只是并不系统或没有从战略管理高度加以对待。现代企业领导一定要树立战略观念, 自觉地随时随地收集分析各种信息, 成为企业中信息最灵敏的决策者。

战略选择

战略分析阶段明确了企业的现状, 战略选择阶段就要决定企业向何处去。战略选择即战略决策。就是要分析制定方案, 拍板定案。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 首先要制定战略方案。在制定战略过程中, 要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企业可以选择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的方法或上下结合的方法来制定战略方案。要发挥企业中下层管理人员以及各部门的积极性, 共同参与战略方案的制定。

第二步, 评估战略备选方案。主要从是否发挥了企业优势, 克服劣势, 是否利用了机会, 将威胁削弱到最低程度;能否被企业利益相关者所接受的角度进行评估。实际上战略的优劣是相对的, 不同方案可能各有千秋, 并不存在最佳标准。最终要落实到战略收益、风险和可行性分析的财务指标上。

第三步, 决定战略方案。即最终的战略决策, 确定准备实施的战略。通常的战略有:成长型战略、稳定型战略、收缩型战略、竞争战略等几种类型, 每一类型也会有多种不同方案。如果有多个战略方案的评价不一致时, 应该选择对实现企业目标最有利的战略方案, 以获得最大收益。必要时可请“外脑”协助决策, 也许旁观者清。

第四步, 制定战略政策和措施。即制定有关研究与开发、资本投入、组织措施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具体政策和计划, 并确定相应的配套战略, 包括各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

战略选择的关键是确定战略目标。也就是确定企业在一定的战略期内总体发展的总水平和总任务。它决定了企业在该战略期间的总体发展的主要行动方向, 成为企业战略的核心。确定战略目标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对象明确。有预期服务的对象, 要完成的任务和达到的结果;

(2) 目标具体。要求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对预期要达到的目标, 既要有定量指标, 又要有定性内容。通常应有产品产量、净产值、销售收入、劳动生产率、利润等经济效益指标, 也要有新产品开发品种及种类, 产品质量性能, 技术改造项目等事项, 还应有人才培训计划、职工福利等内容;

(3) 时限清晰。目标实现要有具体时间, 并且保证长、中、短期目标相互衔接协调。

战略选择是整个战略管理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战略选择切忌犹豫不决, 机遇稍纵即逝;而面临诱惑也决不可轻易冒险。对于处在宏观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 常常选择成长型战略, 而且目标很激进, 总想争当行业老大, 超出了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范围, 从而导致失败。这是缺乏周密的战略分析和战略选择不慎重的表现。通过战略分析和战略选择, 应该对以下主要问题作出决择:企业需要进入或放弃的产业, 如何配置企业资源, 是否需要进入新的地域、扩大经营范围或实行多元化经营, 是否应该建立合作合资公司, 要不要进行并购活动, 如何防止被兼并等。由于企业不可能拥有无限的资源, 应该选择能够获得相对大收益的战略。

战略实施

战略实施就是执行战略, 将战略转化为行动。这是战略管理过程中难度最大的阶段。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表明, 战略制定固然重要, 战略实施同样重要。一个良好的战略只是战略成功的前提, 有效的企业战略实施才是企业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保证。无论多好战略, 如不能实施, 便是一纸空文, 不会有任何实际作用。而良好的战略实施, 还能够弥补战略规划中的不足之处, 使战略趋于完善与成功。

战略实施过程中, 主要抓好以下问题:分解制订年度目标和部门目标, 在企业各部门和各层次间合理分配及使用好现有的资源, 获取必需的外部资源, 调整好组织结构, 处理好可能出现的利益再分配, 制定并落实激励政策, 培育与战略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等等。

各个职能部门要根据总体战略制定具体的战术措施, 以使所定的总体战略得以贯彻执行。战术措施包括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 制定预算, 建立和使用信息系统, 制定各种行动方案和具体计划措施。

战略实施必须动员全体员工和管理者参与。这是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事。企业中员工及管理者的素质和行为直接影响战略的执行, 因此, 必须激励每个管理者和全体员工, 为实现已明确的目标而努力工作。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全体员工理解战略, 了解各自为实现战略目标应有的责任。为此在战略制定阶段, 就应充分发扬民主, 让员工共同参与, 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战略。

战略实施远比战略制定要困难得多, 涉及到全员参与的各个环节。包括: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 企业的组织架构和治理结构, 部门和人员调整, 人员聘用和培训, 成本控制和财务预算, 员工的薪酬福利, 价格策略和广告战略, 建立良好的信息系统, 等等。工作繁杂而细致, 要一手抓战略, 一手抓细节。在战术、细节方面的精细化和持续化是战略实施的核心所在。战略实施是对企业执行力的检验。为保证既定战略的园满实施, 必须提高执行力。为此, 必须进行充分沟通, 做到上下一致, 形成合力, 并随时跟踪检查, 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及时整改, 严格考核。这都是管理的基本功。

战略评价

战略评价是战略管理的最后阶段。就是根据经营业绩, 评价战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再根据企业经营环境的发展变化, 及时进行战略调整, 包括调整战略发展方向、目标体系以及战略的执行等内容, 以保证战略的有效性。由于市场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 所以战略评价和调整是十分必要的。适时进行战略评价对于企业关系重大, 可以防患于未然。

战略评价包括三项基本活动:考察企业战略的内在基础, 将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 采取纠正措施以保证行动与计划的一致。具体包括战略的策略性检查, 度量企业业绩, 采取纠正措施, 采取新的计划。评价环节应重视以下问题。

一是建立明确的奖惩机制。尤其是奖励机制意义重大。要因地制宜采用各种奖励办法, 对完成战略目标任务的优秀个人和部门实行奖励。具体有月奖、季奖、年奖, 有个人奖、部门奖、公司奖, 有业绩奖和表现奖等。而且应该物质奖和精神奖相结合。

二是建立完善的督导机制。要将督导体系的构建纳入到日常工作中, 可以成立持续改进研究室、战略发展部、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 等等机构, 对企业的重大战略方向进行专门把控。

三是处理好变革机制。在战略评价的过程中, 如果要对原有战略进行调整的话, 势必会涉及到战略的变革管理。为保证变革顺利, 要及时预测危机, 变革前, 应弄清哪些方面要变?为什么要变革?变革的结果是什么?变革过程中要尊重员工, 创造有利的沟通氛围, 明确变革的必要性和后果, 掌握变革的节奏。

以上战略分析、选择、实施和评价四个环节都是战略成功的保证, 任何一个环节不落实都会导致战略失败。实践中战略失败常见的原因如下:

◆对市场和竞争环境的认识和分析盲目, 缺乏量化的客观分析;

◆缺乏长远发展规划, 战略变化频繁, 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

◆战略决策随意性较大, 没有明确的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

◆企业战略目标制定的太理想, 不符合客观实际, 不具备切实的可行性;

◆盲目追逐市场热点, 企业投资过度多元化;

◆企业战略计划难以得到中高层的有力支持, 也没有具体的行动计划。

◆企业战略实施过程出现各种问题不能达到制定时的目标;

◆企业管理理念和方式落后, 缺乏有效的战略执行力;

战略管理的业绩评价 篇10

关键词:战略管理,评价,指标

1 战略管理业绩评价指标的特点

战略管理的业绩评价更加重视企业发展的长远性、战略性和竞争性, 但短期与长期、战略与战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辨证的, 并不是矛盾的。总体说来, 战略管理业绩评价具有以下特征:

(1) 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有机结合。战略管理业绩与企业效绩评价的不同之处在于, 它更加重视竞争实力、顾客满意度、社会价值、员工满意度等与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指标, 追求企业的竞争优势的获得和竞争地位的提高。战略管理业绩的评价指标应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并根据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 设置适当、合理的权重和打分标准, 据以综合地评价企业的战略管理业绩。

(2) 短期指标和长期指标的有机结合。从企业持续经营的视角分析, 短期是长期的基础, 长期是短期的集合。一般而言, 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往往需要通过一系列战术方案得以落实。战略管理虽然重视长期竞争优势的获得, 而不以一时一事论成败, 甚至以牺牲短期利益为代价, 但这种牺牲并不是经常的, 否则, 企业的持续经

4强调深层挖掘

强调深层挖掘实际上就是强调深入的经营分析。深入的经营分析首先要有深入的工作作风, 这既包括领导层, 也包括普通员工;既包括深入一线生产, 也包括深入细节为顾客服务。“管理之道在于心”, 要做好细节管理, 关键是用心和认真。而管理的不到位往往是因为对细节的疏忽或马虎造成的。重视细节管理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抓管理作风的养成, 抓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 抓事业心责任感的增强, 抓生产的安全稳定, 抓降低成本增效益, 抓产品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大事。一个绝对完美的企业是不存在的, 任何优秀的企业家也不可能使一个企业一点问题都没有, 而细节管理正是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细节的关注、对所存在问题不断改进和不断完善而实施的。在领导层方面, 企业应该要求管理层必须深入到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微环节, 勤于深入实践, 也就是常说的“走动管理”, 因为不这样便无法发现各种已经暴露或潜在的问题。而对于员工而言, 深入细节更显得必须和重要, 标准化的生产和管理建立在每一个环节的“零缺陷”上, 哪怕是一个人出现了问题, 都将导致可怕的后果, 这也是强调深层挖掘的根本原因。企业不仅要把深入细节作为每一个管理者和每一个员工应有的主要作风, 而且还要努力使这种作风成长为一种习惯, 成长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 这是有难度的, 但也是能最终赢得竞争优势的地方。

深入的经营分析, 是为了准确而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提出纠正措施。它的原则是:必须深入关注能够或可能改善的方面, 不断去尝试, 找到新方法、新思路。企业首先应该注意对经营中各种信息的获取, 其次要运用统计技术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发现存在营和竞争优势将无从谈起。因此, 战略管理经营业绩的评价应短期指标和长期指标并重, 重视对企业未来走势和发展的评价以及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 避免企业的短视行为和次优化行为的产生。

(3) 企业内部指标和外部指标的有机结合。企业与顾客和社会的关系是唇齿相依、相互依存的。作为向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及社会的一个细胞,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与顾客的支持, 并且要通过税收、提供就业、改善环境和支持公益事业等途径回报社会和顾客, 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 获得顾客的青睐。因此, 在重视企业内部投资报酬率、销售增长率、劳动生产率等指标评价的基础上, 战略管理业绩评价指标超越了传统企业主体的范围, 十分重视顾客满意度、社会贡献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顾客和社会层面的评价指标设置, 使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更加全面、客观、综合和公允。

(4)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有机结合。定量分析的突出优点是其结果具有直观性和可比性, 充分地运用横向或纵向比较分析方的问题, 并提出纠正措施。其实发现存在的问题, 也就确定了改进点, 通过改进点的改进进而也就获得了竞争优势。

5不断体现创新

强化细节管理要不断体现创新。要在不断的创新中去补充和完善细节管理。现代商场, 没有可以照搬复制的生意, 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家针对具体环境处理问题的原创性和想象力, 而原创性和想象力无疑是任何一个时代最稀缺、最宝贵的东西。但创新决不是要改变一切, 而是只需要一点一滴、从每一个小小的细节开始改善。

企业要不断推出新产品, 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但更多时候新产品并不意味着更新换代, 而是从细节上的微小改进。因此, 更多时候, 企业应该不断地在旧产品基础上改进, 在细节上不断磨练, 使产品更贴近消费者、更人性化, 正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

参考文献

[1]詹姆斯·库塞, 比瑞·波克纳著, 钟良森编译.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M].朝华出版社, 2005, (01) .

[2]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M].新华出版社, 2004, (01) .

[3]高扬.谈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细节管理[J].科技信息, 2009, (28) .

[4]王泉荣.全面实施细节管理促进企业高效发展[J].煤炭经济研

究, 2007, (06) .

[5]刘式吉.浅谈细节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09, (09) .法, 剖析企业当前经营状况及其变化态势。定性分析是从动态、开放、综合与整体的视角出发, 对企业的经济环境、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新产品开发及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价。和财务指标业绩相比, 非财务指标反映的业绩多数是通过企业长期管理实践和无形资产积累获得的, 是关系企业整体长远发展和竞争地位提升的关键因素。

2 战略管理业绩评价的基本内容及其指标设置

战略管理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应以财务层面评价为落脚点, 以创新层面评价为内核, 以影响企业战略经营成功的顾客、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社会等方面拓展为全方位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战略管理会计长期性、抗争性和外向性等特征, 本文以平衡计分卡法为基础并结合我国国情, 设置顾客维度、内部运营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财务维度、创新维度和社会关系维度六个战略管理业绩评价的基本层面。

2.1 顾客维度

顾客维度业绩评价一般可包括三个方面:顾客满意度、市场占有率和顾客利润率。其中, 顾客满意度是从产品或服务的属性、与顾客的关系及企业的形象和信誉方面, 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加以评价, 是顾客维度业绩评价的关键和核心, 也是企业市场占有率扩大和顾客获利能力提高的基础;市场占有率是由顾客的数量、花费金额或售出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数量来反映企业在某既定市场中的销售比例, 是企业产品顾客满意程度的表象;顾客利润率是在扣除用以支付某顾客的特定费用后, 衡量某一顾客或部门的净获利水平, 是顾客维度业绩评价的落脚点。

2.2 内部营运维度

优异的顾客绩效来自企业内部各个方面有效的运作, 战略管理业绩内部评价指标, 着重测评来自对顾客满意度有最大影响的业务程序, 企业的内部营运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即决策过程、营运过程和售后服务过程。决策过程是指企业决策的程序和机制, 评价指标可采用情报资料的占有数量、决策的民主程度、决策机制的科学性及效率等指标加以评价。营运过程是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以及运送等, 主要评价指标包括生产能力利用率、机器设备完好率、安全生产率等。而售后服务过程则包括企业所提供的一切与产品的维修、担保等有关的后续服务, 评价指标包括产品交送货及时率、顾客投诉次数等。

2.3 学习与成长维度

企业的创新、学习和提高能力与企业价值最大化总体目标实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的学习和成长来自三个主要的资源:人员、信息系统和企业程序的改进。因此学习与成长维度主要评价员工的潜力增加、信息系统能力的增加以及激励、权责和目标一致性的增强三个方面。学习与成长维度业绩评价的具体指标包括:员工满意度、雇员培训次数、职工培训支出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全员劳动生产率、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员工的工资水平、信息传递效率与速度等。

2.4 财务维度

企业是一个盈利性的经济组织, 企业的生存、发展及竞争实力都与其财务状况的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 企业其他方面的改善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 而不是目标本身。因此, 财务业绩是企业战略管理业绩评价的落脚点。同时, 财务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企业的战略及其执行是否有助于企业利润的增加, 使管理者得以全方位、全过程评价企业战略的执行情况。财务维度主要从收入增长及其构成、成本减少和生产率改进、现有资产的利用和投资三个方面进行战略管理业绩的评价。

对于收入增长与构成的评价, 可以采用各部门的销售增长率, 新产品、新服务及新顾客的收益百分比等指标。对成本减少和生产率改进的评价, 可以采用相对竞争者的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和单位成本等指标。而对资产利用与投资的评价, 可采用投资报酬率、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的百分比、营运资本比率、资本保值增值率以及投资回收期等指标加以评价。

2.5 创新维度

企业创新一般是从产品创新开始的, 因为一种新的市场需求总是表现为产品需求。同时, 为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企业的组织结构不断扁平化和柔性化, 以便快速地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对技术创新的评价, 主要是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与设计, 评价指标可采用新产品开发能力、研究开发费用增长率、新产品引入市场的时间等指标加以评价。对组织管理创新的评价, 主要是体现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对企业组织管理产生的影响及其应对, 诸如学习组织的建立、知识管理、组织机构柔性化、扁平化等。评价指标可设置知识与智力资产收益率、知识与智力资产贡献价值增长率、发展创新能力、组织扁平化程度等指标。

2.6 社会关系维度

企业竞争战略业绩的评价还应架构第六个层面, 即社会关系角度。众所周知, 企业是社会的企业。一个企业的成功既依赖于社会, 又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持。值得指出, 尽管企业是以自身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但企业对其所在地域繁荣和发展的综合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如一家坐落于偏远城镇的主要制造厂对当地经济、就业、道路建设、电子商务等有着无庸置疑的重大影响, 同时, 地方税收的增加又将增加政府投资, 并起到乘数效应的作用, 从而进一步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根据现代企业理论, 企业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 企业主管人员尤其是大型企业主管人员应该代表各社会集团的利益, 而不应仅代表任何一个社会集团, 例如股东的利益。企业主管人员应当对职工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的要求、消费者对降低商品价格和提高商品质量的要求, 以及股东对高额股利的要求, 很好地加以协调, 而不应片面地仅强调股东的要求。应该是在达到所有上述社会目标之后, 使企业收益能够达到令人比较满意的水平。对社会关系层面的评价, 可设置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环境保护程度、企业信誉和企业形象、公益事业捐赠款项等。

差异环境下的不同战略选择 篇11

中国部分互联网企业的“虚拟先行,业务落地”的发展模式引起了互联网业界的一些思考,引发了赞同与反对两种观点。美国互联网业是最为成熟和领先的,“落地”是否也是美国一些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模式?

美国互联网企业开发出众多在国际上领先并被广为模仿的商业模式,如网上零售、网上拍卖、在线旅游、在线金融服务、虚拟世界、博客、视频分享、社区SNS等。美国互联网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商务应用为核心,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几乎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得。

美国电子商务已成为一种主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通过互联网购物,而且购买数量越来越多。2006年美国人在互联网购物上的开支超过了1000亿美元, 据Forrester预计,2008年美国网络零售销售额将突破2000亿美元,2011年将突破3000亿美元。

快速增长的市场与不断迸发出创新力的互联网业界相互驱动,美国各类互联网商业服务方兴未艾。与中国部分互联网企业热衷的“虚拟先行,线下落地”的模式相比,美国在线服务企业更注重树立强大的在线业务竞争优势。

落地还是不落地?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其中的差异。

美国互联网产业的概况

美国是全球互联网产业的中心。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992年~1995年,是美国互联网市场化、商业化的阶段,热点主要是一些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代表公司是美国在线(AOL)、互联网软件,浏览器的主要代表公司有网景,1995年~1999年,是美国互联网产业化和大众化的阶段,1996年互联网开始进入门户和搜索引擎阶段,1997年以后,网上零售如亚马逊等引人注目;从2000年开始,美国的互联网发展开始全面步入全球化的新阶段。

在2000年之前,美国诞生了世界著名的互联网企业。1993年,在斯坦福大学读博士学位的杨致远创建雅虎搜索网站,1998年总收入达到2.03亿美元,利润总额2500万美元。进入1999年后,Yahoo的股票市值接近380亿美元,超过波音公司。1994年,3l岁的贝索斯决定在互联网上销售产品,亚马逊网站诞生。到1999年,亚马逊网上书店成为全球第三大图书销售商,拥有450万长期顾客。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的互联网新概念和新形态层出不穷,如web2.0,SNS社区,六度分割,博客,维基,威客,众包,digg,视频等。

由于美国政府对互联网行业积极扶持,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国会陆续对互联网及互联网商务的一些具体问题制定了法律和法案。如1997年网络免税法案,本法案旨在制定统一的联邦政策,反对州和地方政府干预电子商务和计算机互联服务,由国会统一管辖电子商务。1997年7月美国政府正式公布“全球电子商务政策框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电子商务的热潮。

截至2007年底,美国的互联网用户数量为2.16亿,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也就是说,美国71.8%的人使用互联网。美国民调机构皮尤(Pew)中心“皮尤互联网和美国人生活项目”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现在近四分之三的成年人是网民。

美国的教育、电子商务、政府等跟生活、经济有关的互联网应用更多。根据Forrester研究公司公布的数据,不计入旅游服务,2007年美国网络零售销售额为1750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1%。2008年美国电子商务消费总额达到了2144亿美元,比上年度增加7个百分点,其中,旅游电子商务消费增加了9个百分点,达到了843亿美元。2011年将突破3000亿美元。在美国,互联网已经被看做美国经济的发动机。

2007年调查结果显示美国网民关注的网站前十名依次为Google、雅虎、Myspace、Youtube、Facebook、微软、Ebay、Wikipedia、Msn、Craigslist。美国前十名网站中以社区为主,美国用户更偏向于参与性、自主性,喜欢自己上传东西,比如Wiki和Youtube等,其主流模式更接近于后web2.0时代。

美国在线商业分为两种模式:一类企业来自于传统行业向互联网商业的延伸,比如BestBuy、玩具反斗城、迪斯尼、DELL等企业;另一类则诞生于互联网界而毫无传统商业的历史渊源。互联网业界出身的在线商业巨头为Amazon、Ebay。Amazon是世界最大的网络零售企业,Ebay是最大的物品拍卖平台。

2000年~2001年是美国互联网界最为萧条之时,以科技股为代表的纳斯达克股市的崩盘和“网络泡沫”的破灭,使得整个全球互联网产业进入严冬,这个寒冬中很多红火的互联网企业消失。

2008年从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的全球金融危机之中,网络泡沫时美联储用降息来刺激房地产经济的政策被认为是危机产生的根源之一。分析次贷危机的爆发,其核心原因在于美国华尔街金融机构的贪婪和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松懈。网络泡沫的爆发在于当时互联网产业尚未形成良好的收入模式、投资回报、产业价值链条以及过于投机性的投资。泡沫破裂之后,美国政府为了挽救下滑的经济局面采取降息,意在促进产业投资和重组,原本是一个正确的决策。但随后美国在一系列政治、军事、税收、财政、金融等方面的错误政策之下使得美国金融机构陷入了一场异常狂躁的金融衍生产品投机潮,这才导致了次贷危机的产生。网络泡沫与今日仍未走出的金融危机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正是身处在网络泡沫之中的部分优秀互联网企业成就了美国今日互联网产业的繁盛,推动了美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大浪淘沙,一些企业虽然在泡沫中消亡,但该产业却日益兴旺。

美国互联网“不落地”

从eMarketer的研究数据整理发现,2006年~2011年美国网络购物用户数量占全体网民的比重将保持连续增长趋势,预计到2010年美国网络购物用户数量将超过1.5亿人,占美国全体网民数量的比重将达到80%。

据了解,美国互联网在线商业企业从传统渠道而来的,大多数为多渠道销售或服务型企业,将自身的产品和竞争优势从传统市场中延伸到互联网之中。对于在互联网业内诞生的企业,则基本采取在在线商务上强化竞争优势,基本不涉足线下的传统市场竞争。

美国互联网企业在业务发展战略上,采取的是一条创新技术加兼并收购的道路。

以提高消费者体验感受和增加消费者网络乐趣为核心的高新技术

的研发和应用是美国互联网行业不断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美国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的实现均有赖于高新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而绝非单一的理念的创新。从美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来看,几乎每一家重要的企业都致力于通过技术的压法和应用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最终实现销售额的增长。无论是搜索技术的不断深化,还是商品虚拟展示技术的发展,或者电子支付技术、数据信息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美国都走在世界的前列。

美国互联网企业往往聚焦在一种商业模式之上,然后采取横向兼并收购的方式扩张,或者纵向收购兼并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资源,从而树立起竞争壁垒。

美国众多互联网企业的成功和在业界地位的最终确立,无一例外来自于不断地收购兼并。可以说,收购兼并既是保证企业商业模式得以实施的必要保证,又是企业面对竞争的必要手段。Amazon、Google、Ebay、美国在线、Yahoo等互联网巨头都是在收购兼并之中发展壮大的,而更多聚焦于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的互联网企业要么通过不断收购强化在其领域或行业的竞争优势,要么就“转嫁”给互联网巨头。

在美国,一些从传统走向互联网的企业拥有除互联网之外的销售渠道,而以互联网立足的企业则专注在互联网上开拓。即使美国的互联网业务远较中国互联网业务成熟,但在互联网上开发和应用新的创新、拓展互联网业务的疆域仍然是美国互联网企业的不8则。从线上向地面延伸,在美国互联网界难以想象。

美国互联网企业业务不落地来自于三个方面:

首先,美国人推崇时尚,追求效率,这是美国网上购物市场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由于法制的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在线购物感到放心。同时,美国人讲究实惠,而越来越多的网上商店千方百计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使网上购物成为一种乐趣。所以,在线业务增长空间巨大,而且价值远远超过传统的现实市场,企业分出精力开拓线下业务得不偿失。

其次,美国商业异常成熟发达,传统市场的竞争已经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市场高度饱和,新进入市场的企业成功率很低。

最后,美国传统市场竞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互联网企业的战略模式受到资本市场投资者的高度关注,从虚拟业务向现实业务的延伸很难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同。

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落地

研究发现,一些中国互联网企业采取的落地发展策略与美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战略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部分中国互联网企业经过初期的快速模式探索和规模扩张,在拥有了一定的忠诚消费群体和稳定的市场地位后,尝试着从虚拟走向现实,不仅仅满足于在互联网虚拟空间中获得收益,并将自己的业务从网上延伸到网下,将网络业务在现实市场中复制。比如携程在一些城市做地面旅游业务、淘宝网在一些城市开设了其品牌的商城、网络社区西祠胡同在南京开办了现实版的西祠胡同、网盛科技举办现实中的展会,一些专业网络零售企业或服务企业开设实体店等。

落地潮的形成来自于几个方面:

首先是中国网民结构性。据摩根斯坦利的调查显示,中国70%的网民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大部分有经济实力的消费者对网络的了解程度和兴趣程度都不高。

其次,中国消费者尚未建立起对网络消费的成熟消费观,目前只有部分比较前卫的消费者喜欢。现实与虚拟购物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在中国现实购物是一种时尚与享受,特别是中国的女性对逛街有一种特殊的爱好,这种爱好包含了炫耀、猎奇、浪漫等因素,而网上购物扼杀了所有这些美好的感觉。另外,图片与实物往往存在差异,在网络上看很漂亮的商品可能实际上并不是消费者想要的,因为图片的处理存在技术成分,同时图片只能看却不能像实物一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验证产品的好坏。这些都导致消费者更愿意到商场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产品,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互联网企业的内生因素则是希望谋求在现实市场中建立渠道和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消除消费者对网络消费的疑虑,增加消费者的信心,寄希望于将品牌移植到线下增加销售收入和利润。

从虚拟走向现实的偏差

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落地是冒着很大风险的,这种风险主要是现实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品牌风险和人才风险等。除一些以在线服务可以延伸到线下与线上业务互动外,网络零售业是很难移植到线下的。

首先,虚拟经营与现实经营要素存在巨大差异。

在线交易与现实经营在经营方式上存在着巨大差异,线上业务的经营特点和要素与线下业务难以相符,线下业务的竞争往往有着更为复杂的因素,而面对这样的竞争并非互联网企业的专长。同时,在线业务的推广模式与线下业务营销模式也存在巨大的差异。

虚拟经营与现实经营在成本支出上存在巨大差异,企业的成本控制无法有效实施。在线交易的优势在于省去地面店租金和雇员等费用,但是,落地的店面费、市场管理费、卫生费等投入巨大,店面成本将直线上升。从在线销售到落地经营,增加了卖家的开店和管理成本。在虚拟与现实并存的情况下,企业难以开展有效的成本控制,很可能会侵蚀原有的虚拟经营利润。

其次,虚拟品牌在现实中将面临价值弱化。

谋求落地的互联网企业意愿是将网络中的虚拟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移植到线下,使虚拟品牌所建立起来的消费群体在现实中消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但虚拟线上品牌移植到线下时,其品牌影响力、号召力、吸引力是要大打折扣的。线上品牌只能代表在虚拟市场中消费者建立的好感、信任、忠诚、喜爱和消费意愿,是建立在虚拟业务之间的竞争。而现实市场中品牌林立,竞争激烈,消费者往往有着对现实品牌成熟的认知和选择偏好。虚拟品牌落地,一定会遇到与现实品牌强度竞争的问题,在强大的惯性认知下,虚拟品牌在现实中的价值必将极度弱化。

互联网企业的落地,意味着要面对与互联网行业完全不同的业务形态和管理模式,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之间的巨大差异很难在同一家企业和谐并存,业务之间、部门之间、人员之间难以有效地协同作战,将有可能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

从某种角度而言,互联网企业成功的核心在于技术和对网民网络习惯的准确把握,并不具备传统市场中存活的竞争能力。比较而言,美国互联网企业的创新技术、改善消费者网络体验、兼并收购线下领域和地理空间的扩张等策略很值得中国互联网企业思考和借鉴。

其实,中国线上商务远未到成熟状态,还有大量的创新机会和开拓空间,中国消费者的网络消费也远未完全满足。与其在一个已经饱和的领域中艰难争夺空间,反倒不如在未饱和的市场中寻找依靠创新和持续改善带来的收益增长。

新疆乌苏啤酒战略发展环境分析 篇12

乌苏啤酒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乌啤) 位于乌鲁木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其前身是乌苏啤酒厂, 始建于1986年, 企业发展迅速, 并且在2005年与新疆啤酒进行整合, 结束了新疆市场本土品牌二虎相争的局面, 是由世界500强、全球啤酒行业排名第四的丹麦嘉士伯啤酒有限公司与新疆啤酒花股份有限公司各出资50%组建, 现已发展成为疆内规模最大、西北地区同行业领先的大型现代化啤酒企业集团, 形成以啤酒生产为主, 拥有乌苏、乌鲁木齐等10个直属企业的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域的大型企业。乌苏啤酒在近几年的发展中, 不但巩固和扩大了北疆传统市场, 拓展了东疆和南疆市场, 并使产品从新疆走向了甘肃、广州等省份乃至德国、蒙古和中亚市场。乌苏啤酒用二十几年的时间发展成为西部著名啤酒企业, 能否进一步成为全国一流啤酒品牌并享誉世界, 与其战略发展环境密切相关。

二、新疆啤酒企业宏观发展环境分析

(一) 政治环境

国家酒业总体政策是限制高度酒的发展, 鼓励发酵酒和低度酒的发展, 支持水果酒和非粮食原料酒的发展;更重要的是, 我国不断加大西部地区开发的政策扶持力度以及乌鲁木齐亚欧博览会的举办, 为乌苏啤酒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了良好机遇。

(二) 经济地理环境

新疆拥有啤酒酿造所需的原料种植基地及优势资源:新疆是世界三大啤酒花种植基地之一, 啤酒花产量占全国近50%, 特别天山北麓是享誉世界的五大大麦种植基地之一, 生产优质啤酒大麦。新疆是世界为数不多的、稀有优质水源天山冰川所在地, 冰川储量占全国的50%。冰川融化后经地表渗漏而集聚的优质水源, 为啤酒酿造提供纯净的天山雪融水。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 可利用牧草地面积5136.05万公顷, 可为啤酒花、啤酒大麦的种植提供丰富的土地资源。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 新疆自身的优势决定了乌鲁木齐必然成为西部开发的核心地带。

另一方面, 中亚地区由于自身啤酒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同时缺乏啤酒生产的基本原料, 对进口原料的依赖使其产品成本居高不下, 产量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啤酒。新疆作为中国与中亚地区的枢纽, 地理位置举足轻重, 中亚市场人口比新疆高出2.8倍, 这为乌啤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 社会文化环境

新疆现有人口2000多万, 少数民族占59.39%。一方面,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消费需求的迅速增加, 啤酒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必需消费品。乌苏啤酒能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社会因素是新疆人豪爽、不拘束的性格和少数民族好饮酒的习惯导致该地区啤酒消费量较大, 加之西部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 为乌啤提供了社会文化发展环境。

(四) 技术环境

乌啤是由全球啤酒行业排名第四的嘉士伯啤酒有限公司和新疆啤酒花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 拥有充足的资本引进新技术、新的生产线, 其中乌鲁木齐分公司从酿造到包装的整套啤酒生产设备全部从德国、荷兰引进, 工艺流程全部实行数控化。乌啤所属子公司和分公司均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且其吨酒水耗全国同行业第一, 吨酒粮耗、吨酒能耗等消耗指标在全国同行业名列前三位。乌啤目前拥有三大系列21个品种和两个国际知名品牌, 其中乌苏暖啤、乌苏冰啤、乌苏番茄果啤、乌苏泡泡啤和乌苏精品啤酒等产品先后开发上市, 以不同口味、不同功能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三、新疆啤酒产业环境分析

(一)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潜在进入者在给新疆啤酒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的同时, 也希望在新疆啤酒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 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啤酒公司发生原材料与市场的竞争。根据乌啤公司的发展现状, 笔者认为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不大, 因为乌啤作为新疆本土化的啤酒品牌已经得到新疆消费者的普遍认可, 其销售网络已遍布北疆、南疆各地州, 而且乌啤多样化的产品也可基本满足本地需求, 同时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地方民族习惯和消费习惯也会使潜在的进入者慎重行事。

(二) 现有厂商之间的竞争

目前, 乌啤在国内主要竞争对手包括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华润雪花、蓝带、百威啤酒等国内外知名品牌。本文针对其强力竞争对手——青岛啤酒进行分析。青岛啤酒目前已经在新疆市场开始了推广工作, 特别是在东疆市场如哈密和吐鲁番等地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至少50%以上) , 而乌啤在当地的销售却呈停滞状态, 可以预想, 凭青岛啤酒的品牌影响力, 如果进一步扩大在新疆的生产规模和市场拓展范围, 势必会对乌啤形成巨大的冲击。与青岛啤酒等外来大品牌相比, 乌啤的主要优势是本地化优势和渠道优势, 但这些优势还是低层次的, 尚不能形成其核心竞争力, 一旦外来大品牌也采取本地化运作和大规模的市场开拓, 乌啤的相对优势将会被极大削弱。总体来说, 乌啤新一代要取得上市成功必须立足于先解决其面临的“品牌形象低档”的核心问题。

(三) 替代品的威胁

该威胁来自于啤酒消费会受到其他替代品影响, 主要来自白酒、葡萄酒、啤酒茶等的威胁。由于啤酒相对其他酒类产品而言, 有着“冰凉”“清爽”等独特之处, 相对普通饮品而言, 却有“酒”的特性。因此, 国人对啤酒钟爱有加, 且目前总体上啤酒相对价格较低。总体而言, 笔者认为相当长时期内替代品的威胁对乌啤的影响不大。

(四)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啤酒企业以 “生产成本+微利”定位出厂价格, 将较大的利润空间让渡给经销商, 由经销商来操作市场, 负责市场定、促销等方面的工作。由于目前乌啤主要生产中低档啤酒, 技术上差异不大, 同时由于经销商与代理商对啤酒的价格敏感度较高, 总体而言,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对乌啤销售的影响也不大。

(五)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供应商对乌啤的影响体现在大麦、啤酒花等主要原料的价格上。原辅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给啤酒行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据有关数据显示, 目前国内啤酒生产原料中的大米价格涨幅为50%, 麦芽涨幅为10%~20%, 其他相关项目成本也在上升, 如煤、包装物、运输物流成本等也大幅提高。目前, 在全国CPI较高的情况下,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对乌啤的生产成本有比较大的影响。

三、战略选择和发展建议

乌啤经过近些年的快速成长与资源整合, 目前已步入稳定增长期。要摆脱啤酒业本土化的魔咒, 实现长远发展, 笔者认为乌啤可选择以下发展战略:以新疆市场为重点, 加大新产品的市场开发力度, 继续稳步扩大北疆市场占有率, 进一步提高南疆市场份额, 加快东疆市场的重组步伐, 进军西部市场, 稳定中亚市场, 开拓西亚市场。

乌苏啤酒是在新疆本土快速发展起来的啤酒企业, 其产品的主要销售区域都在北疆地区, 新疆啤酒消费者主要也集中在这一地区。从全国范围看, 啤酒行业内各品牌, 包括国际品牌, 在技术能力、生产能力上差距不大, 市场竞争激烈, 乌啤的实力和知名度都不高, 因此乌啤发展的重心仍应放在新疆市场, 应稳步提升其在新疆市场的占有率。

以新疆市场为主, 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对周边市场的开拓。目前无论是在国内市场, 还是疆内市场, 啤酒企业的竞争已达到了非常激烈的程度。乌啤挖掘本地市场的同时, 也要不失时机开拓周边的潜在市场。一方面, 借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 将乌啤产品推广至甘肃、宁夏、青海等省份, 大力开展品牌营销, 使乌啤成为西部地区的啤酒业标杆;另一方面, 乌啤应凭借新疆与中亚接壤的地缘优势和主办亚欧博览会的机遇, 加快对中亚市场的开拓步伐。乌啤只有步步为营立足新疆市场, 瞄准甘、宁、青等西部市场, 并谋求走出国门在中亚市场占有稳定市场份额才能成就其强势品牌之梦。

摘要:乌苏啤酒在近二十年中, 运用不同的发展战略进行低成本扩张, 快速成长为西部啤酒行业的强势企业。通过对其宏观发展环境以及企业内部环境进行分析, 确立其战略取向为以新疆市场为重点, 瞄准西部市场, 稳定中亚市场, 开拓西亚等市场。

关键词:乌苏啤酒,战略环境,宏观环境,竞争对手

参考文献

[1]姬智慧.啤酒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对策[Z].中国啤酒, 587.

[2]邹昭唏.企业战略分析[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67-79.

[3]张杰.现代生产管理[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2012:39-45.

上一篇:成本的价值贡献下一篇:数学交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