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资源(共11篇)
工程资源 篇1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稳步提升的基础, 近年来新兴科技和新兴技术的大力研发推广, 对我国资源勘查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油气资源勘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只有技术上强硬, 才能使得资源勘查工作在保证精准度和工程质量的同时安全顺利的进行。
1 资源勘查工程的现状分析
在建国初期油气资源勘查工程就是国家重点的发展对象, 现如今, 我国的油气资源勘查水平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随着优质油气资源的枯竭, 油气资源勘查工作会越来越困难, 这就需要将技术水平逐渐提升上去, 全力推进资源勘查工作的长远发展[1]。
2 国内外资源勘查采取的技术要点
2.1 国内资源勘查采取的技术要点
首先, 把握好国内资源勘查工程的重心, 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进行相关的资源勘查工作, 汲取有利经验。应用先进科技, 科学、合理的发展实用型资源勘查工程。对于资源勘查工作的公益性和经济效益问题要加强留意, 保障资源勘探工作的的良性运行与人们的正常生活不相阻碍。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工程的经济效果制定勘查工程的规划, 进而进行相应的部署, 确保勘探工程的正常进行。
其次, 资源勘查工作与自然规律相契合, 考虑到社会效益的重要性, 将工程任务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和布置, 注意油气地质的情况, 来制定勘查工程规划, 统筹兼顾, 确保工程规划战略的科学性[2]。
第三, 保证所有的勘察员都要熟练运用相关的勘查技术, 所有的员工要选择一两个勘察手段, 加以练习, 确保在油气资源的勘探队伍能够在整体上保持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 在具体的油气资源勘探活动中能够综合利用各种勘探技术和勘探手段, 确保油气资源勘探的质量和效率, 以便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勘查效果达到预期标准[3]。
2.2 国外资源勘查的技术要点
国外一般采用简化的勘探办法, 以更经济有效为前提。首先, 在进行资源勘探时, 根据发展需要进行相应的勘查程序, 或按照常规步骤进行, 或进行详细勘探。资源勘查工作的具体实施, 与自然规律以及社会效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与国内资源勘查工作相比, 国外在该方面做得更好。其次, 对于资源勘查工作, 能够严格把握地质情况, 积极利用具体地形, 应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勘查。第三, 国外资源勘查工作对于资源节约环保有着很深刻的认识, 在勘查过程中极为重视环保节约问题, 做到资源再开发, 在保障勘查质量的同时, 始终坚持节约为本。因此国外资源勘查的技术能够保持长久的进步, 并做到了可持续发展, 非常值得我国资源勘查工作的借鉴和学习。
3 油气勘查工程的合理布置
如果油气资源勘查工作想取得更好的资源利用效果, 就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 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第一, 全面了解该地区的地质、地貌, 深入的研究是勘查工程布置的前提。开采活动安全进行之前, 要弄清这一地区的水文、岩层、工程结构等等一系列的开采条件, 只有掌握这些, 才能进行安全的开采活动。严格分析矿山开发中各种要素所占的重要程度, 再将分析结果与实际工程实施布置方案相结合, 缜密制定科学合理的部署方案, 确保矿山开采项目的顺利进行。
第二, 要想能顺利完成单项工程的勘查工作, 需要分阶段进行勘查工作, 每个阶段勘查工程布置的合理程度对于整个工程布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有直接的影响。从普查阶段开始, 工作人员要慎重对待油气勘查工作进行的每一个阶段性工作, 尽最大的努力把每一个项目工程顺利融合在一起, 为后续工作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 确保整个勘探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以最小的代价保质保量的完成油气资源的勘探活动。
第三, 工作人员要科学地选用勘查方法, 目前最常见的就是勘探线剖面法, 它在各类勘查工作中均有广泛的作用, 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效果。所以, 勘探线剖面勘查手段的特性, 资源勘查工作人员要明确了解, 并与自身经验相结合, 围绕它开展全面综合的研究会议, 积极分析勘探线剖面特性, 以达到通过工程勘查方案的目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 近年来我国资源勘查工程项目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其中油气地质勘查、找矿技术都是属于具有极强专业性的学科, 工作内容复杂难度系数比较大, 不仅需要现代化先进技术的强大支持, 另一方面还需要全面型的勘查工程人才的培养。不断对勘查思路进行深入探究, 以促进勘查工程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在资源勘查工程工作中要全面注重工程原则要点和技术选择要点, 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精准的勘查结果, 使每一项资源勘查工程任务度能够顺利完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经济水平逐年提升, 科学技术方面也连创新高, 在资源勘查方面的体现尤为显著, 为我国社会的整体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以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为例, 针对资源勘查工程方面的具体要点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资源勘查,工程项目,具体要点
参考文献
[1]陈翠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与实践[A].2013:6.
[2]杨启军.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实践的初步总结[A].2013:4.
[3]王正其.保持核地质教育特色, 树立全新地学人才培养理念——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浅谈[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版) , 2004, 03:57-60.
工程资源 篇2
———记勘测学院资源09级河南生产实习队
佟
萌
2012年7月,在我院王志华院长和张洪武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资源09级实习队一行23人踏上了开往河南的列车,前往河南省舞钢市进行为期25天的生产实习。这近一个月的实习生活,使我感触颇多,受益匪浅。
一、时不我待丰富阅历争朝夕
河南有色金属矿产局第四地质大队承担着舞阳地区深部铁矿整装勘查等多个重点项目,队里有许多地质方面的资深专家,在这里,我们不仅学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了解了野外地质填图,钻探编录的基本工作方法,把在学校所学的书本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专业技能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那些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的认真、善良还有敬业精神深深感染着我,并激励我继续为地质事业而努力奋斗,争取像他们一样,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地质工作者。
二、互帮互助克服艰险铸辉煌
在野外地质填图过程中,我们总共被分为十个小组,每组两人,在野外工作中,我们每个人心中想的是“我们是一个团队”,每位队友之间都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山路的艰险,丛林的繁茂,有时在悬崖峭壁上,前面甚至没有路,大家都没有被吓倒,都脚踏实地地走出来了,手被刺破了,滑倒了,从没有一个人因此后退。此外,我们坚持集体出发集体归来,遵守带队老师制定的规章制度,坚持做到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培养我们团结协作的精神的同时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大学四年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同学们之间很难在内心深处达成共鸣。这次实习让我们相信人生也许仅此一次,毕竟实习完后,很多人就不会在那么有交集了。我很珍惜这些共同努力的日子,我每天都觉得过得非常充实、愉快和温馨。感觉有一股家的气息缠绕在我身边,温暖着我,鼓励着我,是我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我很庆幸能够成为这次实习团队中的一员,正是因为我们二十三个人的共同努力,我们才圆满的完成了此次实习任务。
“十二五”期间国土资源六大工程 篇3
耕地保护工程——通过实施耕地保护工程,有效补充耕地资源,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面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在常德、益阳、岳阳3市16 个县级行政区实现建设规模 309 万亩,新增耕地 22 万亩。2、涔天河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重大工程。总规模为 28.50 万亩,预计新增耕地20.58 万亩。3、农村土地整治示范省建设。 在基本农田示范区、 粮食主产县选定 20 个县,建设规模 400 万亩。
矿产资源保障工程——通过矿产资源保障工程的实施,全面促进基础地质工作,大力推进矿产资源整装勘查,发现一批大中型矿产地和提交一定数量的矿产资源量,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1、重要成矿区带矿产资源整装勘查。对南岭、钦杭、湘西鄂西三大成矿带的整装勘查区开展整装勘查,实现提交金属资源量为铅锌 630 万吨,铁矿石 1亿吨、锰矿石 8000 万吨、钨锡 170 万吨、金 60 吨、铀 1.5 万吨、煤炭资源量3.5 亿吨。2、全面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完成全省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和1/20万重力测量等。3、继续开展老矿山深边部找矿。优选重要矿种的 30 个大中型老矿山继续开展老矿山深边部找矿。
地质环境保护与防治工程——通过地质环境保护与防治工程的实施,加强对全省地质灾害的调查与评价,对重要地质灾害进行整治和重要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不断改善矿山地质环境。
1、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2、开展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对300 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分期治理。3、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对 180 余个存在重大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矿山进行分期治理。
基础测绘与信息化建设及地籍管理工程——通过基础测绘与信息化建设及地籍管理工程的实施,不断提升测绘服务水平和国土资源信息化服务水平。
1、开展基础测绘工作。主要工作内容为测绘基准建设维护、全省基本图测绘更新等。2、全面开展数字湖南建设工作。在全省市州及有条件的县(区)开展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3、继续完成金土工程。4、湖南省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建设。5、湖南省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6、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对全省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开展测量、权属调查、登记、发证。7、开展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8、开展宗地编码与地籍查询系统建设工作。
资源节约集约工程——通过资源节约集约工程的实施,积极开展低品位难选冶共生、伴生矿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煤矸石、瓦斯综合开发利用和开展矿山开采技术改造等工作,不断提高国土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利用水平,全面落实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策略。
1、开展全省低品位难选冶共伴生矿综合开发利用工作。通过开展技术攻关,通过建立示范工程,提高我省低品位难选矿和共伴生多金属矿选冶水平,选矿回收率提高 3-5 个百分点。2、开展煤矸石、瓦斯发电综合开发利用工作。3、开展矿山开采技术条件改造工作。
国土资源基础设施工程——通过加强基层国土资源所及厅直属单位的建设,极大改善国土资源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系统办公效率和为民服务能力。
资源勘查工程要点研究 篇4
1 资源勘查工程现状
在我国的建国初期, 资源勘查工程属于国家重点发展并扶植的对象。然而, 在现代社会, 勘查技术水平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所以, 传统露天矿与高品位、浅部矿体等都难以与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相吻合[1]。然而, 当前我国煤矿资源总量始终处于不充足的状态, 所以, 绝大多数的矿山资源已经枯竭, 最终导致企业的生产出现困境。在实际研究过程中, 现代矿产资源在长期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 也同样会逐渐枯竭, 所以, 金属矿山资源也呈现出紧缺的趋势。为了有效地缓解以上问题, 就必须要使得资源勘查工作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得以提高, 更好地开发资源。
2 资源勘查工程要点
2.1 资源勘查工程原则要点。
首先, 应统筹兼顾, 保持适度超前。简单地说, 就是要保证工作人员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 并且对于各级地质勘查工作予以统筹兼顾, 特别是国内勘查事业的发展以及对外地勘领域的开放性, 保证地质勘查工作的规划更加科学与合理。另外, 需要对地质环境调查与工程经济性等进行合理地统筹。最重要的就是要结合长期的工作与实践经验, 合理地制定出近五年或者是近十年的地质勘查工作规划和部署, 更好地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 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 保证工作布置的合理性[2]。因为资源勘查工程不仅需要重视的是工程本身经济效果, 而且还需要考虑到其社会效益。所以, 只有保证工作布置的合理性, 才能够更好地分配工程任务, 充分地发挥集体的智慧, 为工程施工的正常开展奠定基础。与此同时, 工作人员也应该因地制宜, 对矿产地质勘查工作进行全面统筹, 完美结合整体和部分, 保证战略布置的科学性。
最后, 应该抓住资源勘查工作的重点, 并积极地拓展领域, 使得工作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相吻合, 更好地拓展该工作的应用范围, 并提高其专业服务的质量。其中, 应该重点开展成矿带与重要矿种勘查工作的开展。必须要保证工作开展过程中抓住重点, 才能够更好地节省劳动力资源, 使得实际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得到有效地提高, 促进工程能够更顺利地完成施工作业[3]。
2.2 资源勘查工程技术选择要点。
在实际开展资源勘查工程的过程中, 最关键的就是要始终遵循自然规律, 特别是地质形貌与经济效益这两方面, 必须要保证两者的有效兼顾。第一, 保证因地制宜, 按照勘查区域的地形与地质和物性条件等, 充分地结合先进的勘查技术手段。第二, 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站在单位的经济效益角度上采取措施, 保证更好地实现勘查工程开展的目标。第三, 在勘查手段选择的过程中, 需要合理地运用先进的勘查手段与技术, 保证能够有效地融合实用性与经济性的结合, 这样一来, 不仅可以提高勘查工程的质量, 同时还可以更好地节省工程的成本。而在技术水平提升的背景下, 在勘查学科中也被广泛应用与发展, 并且相互渗透[3]。所以, 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合理地选择现代化的技术, 还应该积极地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 熟练地掌握技术操作方法, 像是超深综合钻探技术或者是卫星定位技术等等。通过合理地运用新型技术并深入开发, 能够真正地提高资源勘查工程本身的质量与工作效率。特别是以上两种先进的技术, 不仅能够为勘查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地质信息内容, 同时, 还能够实现勘查工作精准程度与可靠性能的有效提升。第四, 勘查工作人员应该对现代化的勘查技术予以灵活地应用, 保证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熟练地操作所中类型的技术设备。一定要保证勘查人员能够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出合理的勘查技术, 更便于增强勘查工作的效果。
3 资源勘查工作的合理部署
3.1 深入勘查区域地形与地貌条件。
在开展勘察工作之前, 需要对所要勘查区域的地形与地貌条件进行全面分析。因为不同的勘查区域, 其矿区岩层构造以及矿床的水文地质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所以, 必需要深入了解勘查区域完整地质条件, 进而确保采取的勘查技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保证施工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4]。此外, 还应该对各个地质要素在矿山开发过程中的影响, 进而把分析的结果和工程施工的目标予以有机结合, 保证勘查工作的部署更加合理和科学。
3.2 保证单项工程效益与质量。
在资源勘查工程当中, 需要划分成单项工程并且分阶段地开展工作。由此可见, 各阶段勘查部署都会对工程整体部署的科学性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 在普查阶段, 就需要对各阶段施工予以重视, 并且集中工作人员所有的智慧, 保证各项工作的管理得到全面统筹, 更好地把握各单项工程工作要求并了解其在工程整体中的重要作用, 更好地部署单项工程施工进度以及施工工作人员的安排, 使得项目开展更加顺利[6]。与此同时, 应该保证所有工作人员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资源勘查工程当中, 积极地开展工作, 充分发挥个人作用与价值, 使得单项工程能够取得理想效益与质量, 实现项目工程更好的收益比。
3.3 勘查方法的科学合理。
勘探线面的方法是资源勘查工程中比较常用并且应用范围较广的一种勘查方法, 可以在多种类别的勘查工作中使用, 所以, 已经得到了全面推广与使用。其中, 这种勘查方法需要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勘探线剖面的相应勘查方法, 并且同个人工作经验实现有效结合, 并通过会议的形式来研究勘探线地质剖面的特性, 保证勘查方案制定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因为资源勘查工程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 所以, 在开展地质勘察或者是选择勘查技术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 而且内容很复杂。因此, 这不仅仅要得到先进技术的大力支持, 而且, 最重要的就是要积极地探索并寻找出全新的勘查思路, 开发更为先进的技术, 保证更好地开展勘察工程发展战略目标。而在开展资源勘查工程的过程中, 需要积极地重视工程的原则要点与技术选择的要点, 能够合理地部署资源勘查工作, 保证勘查结果的精准程度和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 更好地开展资源勘查工程的施工。
参考文献
[1]王磊.简析资源勘查工程的要点及合理布置[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 (35) :972.
[2]沈瑛楚.资源勘查工程要点分析[J].化工管理, 2015 (16) :206.
[3]石磊.探讨资源勘查工程要点[J].企业技术开发 (学术版) , 2015, 34 (1) :41-42.
[4]杨胜堂.资源勘查工程要点研究[J].建材与装饰, 2015 (44) :176-177.
[5]谭宏利.浅析资源勘查工程要点[J].中国科技信息, 2014 (2) :49-50.
工程资源 篇5
关键词:水利;工程;资源;水利
中图分类号:S2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189-1
1 工程的介绍
1.1 水利工程施工
水利工程的产生有两个目的,消除水害和利用水资源。从水资源的利用来讲,其可用的范围非常的广泛,例如,防洪,发电,供水等多种服务。其建设也是多方面的,坝、堤、进水口、渠道、溢洪道等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每一项服务都是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1.2 水利工程的特点
水利工程是以消除水害为主要目的而产生的,其主要特点有:
1.2.1 规模大,工程复杂 水利工程一般规模大,工程复杂,工期较长。工作中涉及到天文地理的等自然知识的积累和实施,从中又涉及各种水的推力,渗透力等专业知识和各地区的人文风情和传统。水利工程的建筑时间很长,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准备和筹划,人力物力的消耗也大。例如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
1.2.2 综合性强,影响大 水利工程的建设会给居民带来很多好处,消除自然灾害。可是由于兴建会导致人与动物的迁徙,有一定的生态破坏,同是也要与其他各项水利有机组合,吻合国民经济的政策。为了使损失和影响面缩小,就需要各个专家和工作人员细心揣摩,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达到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最佳组合。
1.2.3 效益具有随机性 每年的水文状况或其他外部条件的改变会导致整体的经济效益的变化。
1.2.4 对环境有很大影响 水利工程大的变动,改变了原本的社会环境,对江河,湖泊等自然面貌同样有影响,甚至会改变当地的气候和动物的生存环境。这些有利也有弊。
2 资源水利的介绍
2.1 资源水利的产生
中国,水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工业,生活用水量急剧增加,水质整体下降;水资源的污染严重,生态遭到破坏;水的存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水利工程已经不能像以前一样的建设和发展,应当顺应社会的发展,资源型水利就是在水利工程已有的基础上,将水和各种资源合理的分配和优化。
2.2 资源水利的特点
2.2.1 经济、节约 资源型水利就是在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上产生的。大体有三种途径,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分配;节约用水和加强水的再利用;在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合理增加淡水的供给。
2.2.2 采用新制度,新体系 与传统的水力资源管理不同,新的资源水利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强调资源的管理和优化,不再以工程措施为主了,现在是资源优化为主要措施创建新的体制。
2.2.3 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21世纪环境永远是第一角色,资源水利的提出得到了各界的赞同,就是因为其满足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强调了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重要性。
3 水利工程与资源水利的区别与联系
3.1 水利工程与资源水利的区别
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可以理解为传统水利工程與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水利的不同。水利工程重视工程数量,工程建设和工程措施;源水利重视工程质量,工程管理和非工程措施。
3.2 水利工程与资源水利的联系
3.2.1 水利工程是资源水利的基础 从另一种角度来说,资源水利是在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发展的。最初,人们建立水利工程是希望解决洪涝灾害、干旱灾害等自然灾害,这些灾害导致人们在经济和身心上都遭到了巨大的损失。
但是随着经济的一步步发展,水资源的匮乏和污染变成了如今迫在眉睫的灾害,所以如何在原本水利资源合理分配,以及恰当管理中对水资源采取有效地措施来达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资源水利的概念就应运而生了。资源水利正是在工程水利的基础上强调资源的优化和管理的分配,投入新的体制和改革,使资源达到高效的保护,强调了整个经济调控中的重要位置,从而发展和强壮起来的。资源水利的管理如果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决于合理科学的制度和严密的抉择,这样才能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吻合。
3.2.2 资源水利是水利工程的最终道路 (1)对资源水利的整体认识。首先我们要对资源水利的内涵进行整体的认识,简单的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讲解,把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放在突出位置;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善法规,树立对经济的全局意识。目前的经济是效益型经济,走集约型发展之路是世界的潮流,资源水利就是个典型。例如西部大开发的南水北调政策。西南的雨水充足却存在浪费现象,西北区水资源匮乏连灌溉都很紧缺,南水北调是节约用水,合理分配管理水资源的典范。(2)资源水利是基于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实施可持续利用的需要。水是自然资源,虽是可再生的,但却不是无止境的,目前就人口增长的速度和水资源遭到污染的程度,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极限只有12%-40%之间,而且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已经到达极限了,难以新增供水。(3)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市场经济的涌现,水资源的开发日益社会化,但是目前短缺的现在很容易导致经济社会主体的恐慌,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所以对灾害的有效控制下,要将资源水利推广。(4)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需要。在水资源的使用中,生活用水占了很大一部分,城乡间、部门间、地区间的水资源的冲突越发明显,而水资源的治理远远赶不上人们的污染步伐,人们渴求采取各种有用的措施,将水资源的管理合理化,优先配置化。
4 结语
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保证,防止洪涝灾害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对水利工程的期望,对水资源的合理管理和分配,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才是基于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资源水利是水利工程的最终道路。
参考文献
[1] 周彦凯.浅谈资源水利[J].河北水利,2009,(06).
[2] 张丽君.对资源水利的特征及内涵初探[J].石河子科技,
2007,(02).
[3] 赵文谦.水利工程的环境问题与对策[J].四川水利,1996,
(01).
林业工程发展与林业资源探析 篇6
1 如何增强林业工程
1.1 培育优良树种
众所周知,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 种子的选择是影响产率的重要因素。当然, 在林业生产中也一样, 因此, 苗木培育基地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增加苗木培育基地的数量、统一规范基地的基础建设来达到增强林业工程的效果。在林业基地建设过程中, 适当增加母树林的比重, 提高母树林的品质, 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幼苗的管理。
1.2 造林地的的环境改善
造林前首先要对造林地的环境进行改善, 对造林地进行整理必不可少,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清除采伐剩余物、杂草等对造林条件进行改善。另外, 在进行造林的前后, 我们可以通过增加直接投射到地表的透光度、对小地形进行改变来使透光度的增加减小。地表植被的清除使地表的透光度增加。因此没有植被覆盖的地表层, 在白天经过太阳的照射温度升高的较快, 而有植被覆盖的地表层温度升高的较慢。整地之后, 土壤的理性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经过阳光的照射, 土壤温度改变的同时也增加了土壤的肥力, 为植被提供充足的营养。所以, 对造林环境的改善可以对植被的生长状况、植被的质量、植被成活率等进行有力地改善。当然, 造林整地也有一些注意事项。首先, 要确保水体充足, 在一定程度上尽量避免水土流失;然后, 就是土壤的状况, 酸碱性要有一定的控制, 过酸或是过碱性的土壤都不利于植被的生长。
1.3 清理造林地
翻恳土壤之前要对造林地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清理, 主要是清理造林地上的杂草、灌木以及经过采伐之后遗留在造林地上的根、树枝、倒木等。我们可以选择的清理方式有很多, 例如火烧清理、割除清理、化学药剂清理。火烧清理是一种常见的清理方法, 一般在农业生产中大多数都会采取火烧清理。割除清理可以用人工用刀割除, 也可以采用一些大型的割除机器进行割除。而化学药剂清理就是通过喷洒化学药剂除去小型植被。另外, 还可以通过全面清理、块状清理、块状清理这三种方式进行整型清理。
1.4 整地的方法
局部整地和全面整地是整地的两种方法, 其中局部整地包括块状整地和带状整地。全面整地比较适用于土地相对平坦的区域, 是指翻恳造林地的全部土地。相对来说, 局部整地也就是指翻恳造林地的部分土地。而局部整地中又包含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其中带状整地中的“带”顾名思义也就是指条状, 也就是按条状翻恳土地, 其中带状整地对于平坦土地和山地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其中反坡梯田、水平沟、水平带状等都是山地带状整地的主要方法, 带状、犁沟、高垄是平坦地的整地方法。
2 造林方法及其特点评估
2.1 直接播种
直接播种法就是在进行了整地的前提下直接将树木的种子撒到造林地中, 这种方法适应于造林地面积较大时, 而且比较容易施工。但是与其他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对造林地的要求较高, 同时, 在幼苗长出后, 对幼苗的管理、培育也要相对严格。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种子都适应于直接播种, 种子大、发芽快的种子采用直接播种会有更大的优势, 例如板栗、山杏等。在此前提下, 保持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出于对降低各种灾害的考虑, 造林地一般会选择在人少的偏远山区。
2.2 移栽造林
移栽造林就是指直接移植幼苗进行造林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进行造林的效率相对也较高, 由于先进行育苗, 也会相对的节约种子, 并且幼苗能够在较差的环境中生长, 由此可知, 此种方法对造林地土地自身的要求也就不那么苛刻。但是有利必有弊, 在进行移植时要有良好的种植技术, 移植后幼苗可能会对新环境产生不适现象, 因此一定要保证移植时幼苗的根系是完整的, 尽可能避免根系损伤、失水等。由于这种造林方法对土地的要求较宽泛,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很广泛。
2.3 分殖造林法
分值造林法是指用树木的枝、根、干进行部位的生根发芽的造林方法, 容易的操作、简单地技术不失为此法的一大亮点。除此之外, 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培育树苗的费用和时间, 而且幼苗生长迅速, 拥有较高的成活率。最重要的一点, 由于直接从母本获得树枝, 不经过种子阶段, 幼苗的形状将会保持母本的形状, 因此, 这种方法尤其适合繁殖优良的品种。但是这重对造林地的要求较高, 而且不同的树种分植成活率有一定的差距, 较适用于桃树、柳树、竹子等。
2.4 依照造林地选择树种
俗话说得好:因地制宜, 因人而异。不同的土地满足不同树种的需求, 提高阔叶林的种植比例不但可以改善土壤的环境, 让土壤水分充足, 而且落叶又能为土壤提供肥力。有了充足的肥力和水分, 树林的质量会得到显著的提高。而且树能够达到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
3 我国林业资源的现状
3.1 丰富的竹资源。
我国的森林面积连年增长, 林木消耗量少, 生长量大。我国的竹资源在全世界上是最丰富的, 可以说我国对竹子的使用历史悠久, 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品质上我国都是首屈一指的, 其中竹笋等也作为保健食品出口到国外。
3.2 高质量的林业资源。
我国的林业资源也很丰富, 在保持其量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的进行经营管理, 力求提高其品质。人们保护森林, 森林也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木材, 充足的森林资源确保我们可以向各地提供优质的木材, 在自给自足的同时, 又能出口到各地, 直接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
4 结论
要想林业工程能够得到长久性的发展, 不能操之过急, 要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 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在其基础之上再进行开发利用, 保证林业工程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晓亮, 张辉.对林业工程发展与林业资源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19) :280-280.
[2]张维生, 崔德坤.对林业工程发展与林业资源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17) :292-292.
林业工程发展与林业资源探讨 篇7
首先,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政府应该积极地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优化产业结构,给予技术以及经济上的支持。政府层面需要完善和实施发展绿色产业扶持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激励和整合社会力量拓宽投资融资的渠道,促进林业绿色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林业绿色产业的发展方向应逐步呈现聚集化,即资源的集约化,林产品研发应当紧密围绕于生态开发园进行集中生产,林业的产业结构则需要不断优化和升级,使得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其次,维护稳定的市场秩序,制定合理的交易规则,不断地完善价格引导机制。营造平等的交易环境,实现公开透明的交易平台,从而满足大众群体的消费需求,活跃消费市场,进一步促进林业市场化的深入发展。
再次,需要坚持创新林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走合作经济组织+林户、企业+林户、林业专业技术协会+林户的发展模式。所谓合作组织+农户,指的是每个家庭之间相互合作,从而形成规模化的生产,每个家庭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生产,然后通过经济组织进行销售,可以了解到销售的根本情况;所谓企业+林户,指以企业为主导,以林户生产为基础,实现订单式的生产。林户根据企业的要求来进行产品生产,然后企业回收林户产品,并对林户产品进行再次加工,从而使产品得到升值,获得利润;在这种生产经营模式之下,技术协会要对林户提供支持,技术协会的主要功能就是为林户提供技术推广服务。
最后,积极构建区域性林业服务中心,丰富服务的功能。在合理的林业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优化服务中心的效用。加大对林业成果展示厅的投入,积极开展培训咨询等宣传工作,拓宽林农文化素质、技术技能的进步空间。
除了要大力发展林业工程以外,面对日益吃紧的林业资源,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手段予以保护。第一、根据国内社情,政府急需出台林业资源保护政策以及制度,提高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高效性与持续性,丰富林业资源保护的多样性;第二、林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综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坚持分类区划、分类指导的原则。正确引导群众充分运用国家政策,加快建设用材林基地的工程,保障现有商品林资源的质量,增加可利用资源的数量;第三、林业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减缓森林资源的低价值消耗,减轻林地的流失,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同时,需加强林业法制队伍的建设,提高队伍素质与执法水平,加大林政管理工作的力度,严厉打击滥砍滥伐、毁林开荒、非法侵占林地等犯罪行为;第四、森林资源的调查数据需与时俱进,即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调查数据,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信息档案,调查成果直接服务于林业生产、管理与执法。同时需要定期动态监测样地,及时更新的森林资源档案数据。
摘要:近年来,雾霾一词对每个人都不再陌生。随着经济社会的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森林是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在生产生活中可以有效地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粒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因此林业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合理建设林业工程、保护林业资源尤为重要。
工程资源 篇8
会上, 各高校参会代表在交流本院校专业学科背景、专业建设基础、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内容及课程设置等内容的基础上, 就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本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办学特点、以及各自在专业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困难等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经过与会单位共同探讨和协商, 决定成立全国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协作组与顾问小组、建立全国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协作组例会制度、以及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材建设工作组、专业实践基地与试验平台建设工作组, 会议还决定在南开大学设立联络办公室, 负责协作组成员之间的联络工作, 并不定期编写工作简报。
对林业工程发展与林业资源探讨 篇9
关键词:林业工程,林业资源,造林方法,林业资源,应用分析
1 关于林业工程的有效措施与策略的应用
1.1 为了促进我国的森林资源的有效应用, 我们要进行林业工程整体系统的健全, 促进其内部环节的协调。
加强培育基地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当中, 选择高品质良种是实现优质高产的原因十分重要, 林业生产也是如此。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营林管理过程中切实做好苗木培育基地的建设工作。适当的增加培育基地的整体数量;对基地基础建设进行统一规范, 突出层次性以及灵活性。此外依据当前我国出台的有关政策适当的加大苗木培育过程中的母树林比重, 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与手段切实实现母树林质量的有效提高并遵循一定原则加强对幼苗的抚育管理同时对现有的母树林结构构成。
1.2 造林树种选择、整地、造林季节的选择和程序。
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 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 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 使透光度增加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 增加透光度, 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 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 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同时增加土壤肥力。因而, 能提高造林质量与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然的改善。造林整地必须保持水土、避免土壤侵蚀, 这样的环境有利于造林施工及造林质量和成活率。
1.3 造林地的清理。
造林地的清理, 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 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清理方法: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清理的方法也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 也可以用机具, 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 并用火烧方法清除 (也叫炼山) 。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 杀死灌木丛和草类等植物。
1.4 整地的方式和方法。
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 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2 造林方法
2.1 直接播种造林法, 把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
容易施工, 面积大的造林地上进行施工。如果选择直接播种造林这方法必须对造林地条件要求较高、对幼林抚育的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直接播种造林适合于大种粒、发芽快、种源充足的树种, 如桃类、油茶、柚子、板栗和山杏等大粒种子。还得让造林地的土壤常年到晚水分充足, 减少各种灾害因素, 在于人烟稀少的山区造林更加适合, 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 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 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2.2 植苗造林法:
又称栽植、植树造林, 使用完整的树苗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较差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 生长稳定, 因此, 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但是, 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 种植技术要求高, 必须先育苗, 却也节省种子。总之, 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 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2.3 分殖造林法: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 (干、枝、根等) 及竹子
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 造林技术简单, 操作容易, 成活率较高, 幼树初期生长较快, 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 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 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 如柳树、桃树、柚树、泡桐和竹类等。
2.4 先选造林地在选择造林树种, 根据我国某林业学家得出的
造林经验, 造林的技术方法在于讲究造林地的土壤适合的树种要求。提倡因地制宜, 因地而异。合理安排选择种植各种树种或块状套种混交的原则。可以考虑提高种植阔叶林面积的比例, 阔叶树能在四季明显, 光照充分, 降水不足的环境下适应。一方面, 能加快改善土壤环境结构和提高林分质量。阔叶树落叶层能保持土壤湿润, 落叶腐殖质又能增加土壤肥力, 使林木容易吸收土层养分, 达到速生丰产的效果。另一方面, 可以减少风沙阻滞尘埃缓解热岛效益提高大气质量又能改变林相林貌, 增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旅游的观赏性, 丰富森林资源景观, 还可提高抗病虫害能力, 对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 林业资源空间增长
我国森林资源总的变化趋势是:森林面积逐年增长, 每年以300万公顷的增长速度, 林木生长量逐渐大于消耗量, 森林资源的发展数量不断上涨。迅速的走出了低谷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竞争却在于林业产品, 而林产品的关键原料在于森林资源。
3.1 竹资源丰富。
我国的竹类资源属于全世界最丰富、竹类栽培和加工利用最为悠久的国家。全国竹林面积已达850万公顷, 约占世界竹林面积的1/4、用材竹林总蓄积量约8000万吨。竹材和竹制品, 无论在品种还是在产量方面, 在世界上我国均为首位。竹林中的竹笋和竹荪是天然保健食品, 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资源。
3.2 森林资源存量大、质量高。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 其特点是存量大分布均匀森林质量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高林木生长量高。在这样的条件下, 森林向人们提供生态环保和提的优质木材。由于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等方面的充足, 必定可以供应世界各地、优质木材价格不断降幅使得林产工业的发展趋势不断上浮, 直接对林产行业的市场充满了活跃力。
结束语
工程资源 篇10
[关键词]水利;工程;资源;水利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利工程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步的提高,为此,我们提出了水利发展的新模式——资源水利。这种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后代人造福利,通过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提升水资源的利用质量,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必然性
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没有了水也就无所谓人类社会。二十世纪以后,由于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水平的快速发展,从而引起水利工程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因此人们对水资源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第二,随着大批农民工进入城市高峰期的到来,使得城市生产生活用水急剧增加,超出了地区供水的能力范围;第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和工业生产排出的废水也在不断增加,有些水资源是因为工业生产排出的废气、废物被污染,从而使人们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在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由于上述原因的出现,水资源短缺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在这种局势下,我们就算大力修建水利工程也不能解决缺水问题,水库再好也没有水,这就要求水利工作者必须要向资源水利侧重,重视研究和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从而满足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用水需求,这也顺应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同时也有利于实现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水利的介绍
1、资源水利的产生
中国,水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工业,生活用水量急剧增加,水质整体下降;水资源的污染严重,生态遭到破坏;水的存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水利工程已经不能像以前一样的建设和发展,应当顺应社会的发展,资源型水利就是在水利工程已有的基础上,将水和各种资源合理的分配和优化。
2、资源水利的特点
2.1经济、节约 资源型水利就是在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上产生的。大体有三种途径,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分配;节约用水和加强水的再利用;在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合理增加淡水的供给。
2.2采用新制度,新体系。与传统的水力资源管理不同,新的资源水利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强调资源的管理和优化,不再以工程措施为主了,现在是资源优化为主要措施创建新的体制。
2.3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21世纪环境永远是第一角色,资源水利的提出得到了各界的赞同,就是因为其满足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强调了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重要性。
三、水利工程与资源水利的区别与联系
1、水利工程与资源水利的区别
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可以理解为传统水利工程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水利的不同。水利工程重视工程数量,工程建设和工程措施;源水利重视工程质量,工程管理和非工程措施。
2、水利工程与资源水利的联系
水利工程是资源水利的基础。从另一种角度来说,资源水利是在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发展的。最初,人们建立水利工程是希望解決洪涝灾害、干旱灾害等自然灾害,这些灾害导致人们在经济和身心上都遭到了巨大的损失。
四、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具体内容
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并不是说水利工作不再重视修建水利工程而专门去管理水资源,我们主要是通过水利工程来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我们要想做好水利工程向水资源侧重工作,就必须做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资源的保护等方面的工作,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具体内容:
1、大力扭转人们以前对传统水利工程的看法,宣传资源水利的优势
传统的水利工程观念就是大力修建水利工程,从自然中获取人类所需的水资源,同时也为了解决和预防洪涝灾害问题,在处理洪涝灾害问题时我们没有考虑到把水位定的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我们现在向资源水利侧重,就是为了弥补在解决洪涝灾害中造成水资源浪费的失误,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护水资源生态平衡的目标。
2、大力推进资源水利的发展进程,使得水利工程的工作对象和内容更加的详细、具体传统的水利工程主要是解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而资源水利主要是通过研究社会经济和水资源的关系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为水利事业制定一个经济合理的水利工程方案,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同时,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资源水利主要侧重于水资源的调查分析、科学开发、节约和保护来解决水资源的污染和分配不均的问题。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只是资源水利工作的一部分,而且在资源水利的工作中,对它们的要求层次更多,更加注重各个工程的科学合理性,从而使水利工程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是资源水利完善了传统水利工程中的不足,对社会各部门的水资源的利用和排放进行科学的管理。
相关的水利部门应该对于社会各部门的用水要进行合理计划,以解决城市用水的供不应求和无限制使用等问题。另一方面要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适当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如何推动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进程发展
资源水利是一种新观念,是在传统水利工程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深入,不断完善水利工程体制。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如何推动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发展进程。第一,对广大的水利工作者进行宣传教育,强化他们对资源水利的认识和了解,让他们树立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以方面推动资源水利的发展进程;第二,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以促进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工作的全面进行。对于水资源的净化要严把质量关,实行统一的管理,并且不断的完善水利工程的法律法规,实现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政府应该做好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工作,转变市民用水观念。如在农业发面大力推广滴灌技术,以节约水资源。在工业方面把那些高耗水产业安排在河流下游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第四,政府要不断壮大自己的队伍,培养一批高素质水利技术人员,不断建立健全相应的水资源管理机构,从而提高水利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强对水资源统一管理,推动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发展进程。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大力倡导节约水资源,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快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发展步伐,促进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汪恕诚.实现由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 做好面向21世纪中国水利这篇大文章[J].水利经济,1999,(04).
[2]陈树林.做好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工作[A].中国水利学会2000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
对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的构想 篇11
河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以下简称河北省中心),在推进共享工程建设过程中,大胆探索,锐意创新,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目前,全省已建成各级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819个,这些遍布全省的工作网络在促进地方经济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河北省中心经过六年的建设,在数字资源上已初具规模,截止到2008年上半年,数字资源已达1OTB,这些资源汇集了河北省博物馆、美术馆、艺术研究机构、艺术表演团体等机构的各类优秀文化信息以及贴近大众生活的现代社会文化信息资源,倍受老百姓的欢迎。然而,由于运作模式与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制约,在资源建设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
1、共享工程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首先从传输内容上而言
目前工程所传输的文化信息资源从内容表现形式上还略显单一,这与河北省拥有众多优秀文化资源的现状不相符合,而且资源更新的速度也较慢,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反映出资源供应后继乏力的现状。
1.2 从资源加工本身来谈
人力不足、资金短缺、信息来源及版权问题是目前影响文化信息资源加工进度的几个主要因素。目前,河北省中心的工作人员,除了进行全省共享工程网络管理建设、设备维护等日常工作外,还要担负起全省范围的数字加工任务,这必然要受到人力不足的制约,远不能满足海量的数字加工要求,大大影响到了资源的及时更新与传播。此外,由于经费短缺,文献资源的版权问题也困扰着资源加工的进展,文化系统自有版权的数量有限,社会上有版权作品的协调解决尚不顺利。这些均影响着共享工程信息资源的海量存储与传播利用。
1.3 从传输模式上看
目前“共享工程”基层中心的运行模式采取天、地两网并行的模式:地网是指Internet互联网(以下称“互联网”),即基层中心建成后直接接入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天网则是指没有开通互联网的地区通过在基层点设置卫星接受天线,通过卫星实现资源共享。这种自上而下的单项传输模式,只具接收功能,而不具信息建设及互动传输功能,从而信息资源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服务受到一定的限制。
1.4 从资源的地域性来看
河北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广袤的土地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这些种类繁多的特色的歌舞、戏曲、文物特藏,像一朵朵奇葩散落在全省各地,这些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深深地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但是在资源建设方面,对这些信息的挖掘无论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讲都不够充分.从而使文化信息与其受众对象的多样针对性略显不足,使共享工程在普及乡土文化、弘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传统上受到一定影响.
2、关于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的若干思考
2.1 进一步加强对共享工程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对共享工程重要性的认识,一是有赖于各级中心工作人员自身认识的提高,要明白自己在扮演搜集、保存文化信息的传统角色之余,同时也肩负着弘扬地方文化和积极创造新文化的重任.感到压力的同时,也要把实施共享工程当作一次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战略机遇来对待,决不能等待观望,更不能消及应对。二是要进一步提高文化行政职能部门及相关单位的认识,共享工程是一项需要各部门通过合作方能完成的大文化工程,离不开文化系统各单位,政府有关部门乃至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三是地方各级领导的重视也对推进共享工程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政府部门应力争从人力上给予保证,资金上给予支持,促进共享工程健康的发展。
2.2 切实解决知识产权问题,保证文化信息资源源源不断
对于文化信息网上传输的著作权等方面的问题,国家、省及地方各级文化部门应积极探求有效解决途径,可综合采用有偿购买、无偿受赠、协议使用等形式,在严格遵守市场规律及知识产权规则的前提下,针对各类不同的作品,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版权的合作与知识产权的转让,在解决好文化信息产品知识产权基础上,加快网页更新速度,保证文化信息资源的时效性,更好地为广大受众服务。
2.3 合理调整建理念,全面实现资源传输的双向互动,协调发展.
共享工程在资源建设上,应充分借鉴互联网上成功网站的建设经验,不断研究和开发新的信息网络技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共享工程信息资源建设内容,采取得力措施,有效整合多方资源,并将共享资源的实时性、实用性、双向交互性等多方优点尽可能的展现出来,全面实现双向传播互动、信息互动和娱乐互动。
2.4 充分发挥市、县一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及文化艺术单位的积极性,保证文化信息资源多样性、地域性发展
各地在共享工程建设中应紧密结合本地区文化信息资源的特点,重点建设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信息资源.应充分发挥省(市区)文化厅(局)及省级分中心的领导、协调作用,认真制定地方文化信息资源建设规划,在文化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专门的资源采集机构,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市、县文化艺术机构与文艺人才和民间艺人的积极性,实现地方文化信息报送奖励制度,让他们能真正参与到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中来,成为资源建设强有力的支柱.
2.5 多方吸取受众意见,有针对性地为各方受众提供优质服务
共享工程的根本目的是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特别是服务广大农村的农民,
文化部下发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十一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一五”期间,各级文化部门要以农村为重点,建设一批能够满足农村需要的讲座、戏曲、图书、电影、专题资源库,特别要将科普知识、农业技术等群众急需的优秀资源整合进来,以丰富资源内容满足群众需要。
要加强合作共建,建立共享机制。文化共享工程以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为目的,要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各类服务网络提供资源服务。要加强与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搭建的基层服务网络合作,通过两个工程的网络提供资源服务。
【工程资源】推荐阅读: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05-13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5-14
资源勘查工程要点研究09-30
水资源工程验收报告07-06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09-10
昂昂溪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介06-06
远程教育工程项目资源管理使用制度07-27
工程制图及CAD教学资源库研究论文07-16
关于我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调查和思考10-23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管理员职责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