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训练方式

2024-06-16

作品训练方式(精选3篇)

作品训练方式 篇1

我国中学语文教学对作家作品介绍这种教学导入法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呈现出理论性逐步增强、从整体研究到整体与局部研究并存、由简单到深入的演变过程。第一阶段,1979-1984年,这是我国学者对作家作品的介绍研究的萌芽阶段。第二阶段,1994-1999年,这是我国学者对作家作品导入研究的第一次繁荣阶段。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和深入推进,我国学者步入了对作家作品介绍研究的第二次繁荣阶段。这恰恰也和语文教学导入环节研究的第二次高潮出现的时间相重合。

在简单回顾作家作品介绍研究的时间脉络后,我们可以梳理一下国内研究已取得的成果。

一、作家作品介绍的定义

关于作家作品介绍的定义,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有以下三种。

1.非文本说

“非文本”说是高永贵、罗先凤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介绍背景知识》一文中提到的观点。非文本说认为,所谓背景知识,就是作品本文外的一些与本文紧密相关的知识,如现实背景、文学传统、文学观念等,即非本文。非文本说是从接受阅读的角度进行阐述的,它承认非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联系,但并不把背景知识的介绍看做是文本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部分。同时它的内涵相对比较抽象,没有具体指出背景知识到底包括哪些方面。

2.作品与作者介绍的背景说

“作品与作者介绍的背景说”是张隆华在《中学语文教学法》一书中提出的观点。他认为:作品时代背景介绍,一般包括与作品内容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以及有关事件等。作者介绍一般包括生平事略、阶级地位、思想特点、文学活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思想局限性,以及创作本文的思想倾向等。作者与作品时代背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两方面的介绍可以结合起来。这个定义明确指出背景的介绍应该包括作家的背景介绍和作品的背景介绍两大方面,并且强调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对理解作品思想内涵的重要性。

3.背景介绍法

“背景介绍法”是王世群在《中学语文教学艺术100招》一书中提出的观点,是作为语文教学导入法的一种方法提出的。背景介绍法,指在教学开始时,恰到好处地为学生提供一些文本中没有传达出来的信息,介绍文章中涉及的或没有涉及的一些内容,如作者的身世背景、作者的逸闻趣事、作者的影响成就等,以帮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的一种方法。这种说法很明显将作家作品的介绍定义为一种补充性质的方法。

二、作家作品介绍的地位

关于作家作品介绍的地位,几乎所有研究这一问题的研究者都达成一项最大的共识:作家作品介绍在课堂教学中是相当必要而且重要,但只是一个辅助的教学环节。受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的制约,大概这种地位在常规教学中也不会有改变。相对于教学过程而言,毕竟作家作品介绍只是语文教学导入方法中的其中一种,而语文教学导入也不过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小环节而已。就教学内容而言,这个导入的小环节有明显的时间限制,尽管这种时间限制并没有明文规定,但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都知道如果用超过5分钟去处理这个环节,就会挤压课文部分的教学,从而对完成教学任务造成压力。如果在导入环节使用的不只是作家作品介绍这种方法呢?可想而知作家作品介绍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三、作家作品介绍的作用

关于作家作品介绍的作用,众说纷纭,但很多研究者都是从自己研究的角度提出某一种作用。在这里,我们一起来小结以下几种最有影响力的说法。

1.人格熏陶说

“人格熏陶说”是从语文的人文性来进行思考的,把语文教学与德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种观点认为:“好的作者介绍常常能把学生引入课堂教学的艺术境界之中去,使学生受到课文作者人格美的熏陶,汲取一种健康向上、积极有益的精神力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主旨,感受到文品和人品统一的重要。”这里包含了两种教育,一种是通过作家本身高尚的精神品格和深邃的思想境界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一种是通过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品格光辉和健康向上的感染力对学生进行品德陶冶。

2.桥梁说

这种观点认为作家作品介绍是读者窥探作者主观世界的桥梁,可以帮助学生真正了解作品,了解作者的创作主旨和文章的内涵。“既然文章是特定个人写作的,是特定时代的反映,那么了解生平背景,可以既看到它的正确、积极的一面,又可以看到它不足、消极的一面,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创作主旨,更全面地把握文章的内涵,更客观地评价文章的价值。”这种观点是有一定的历史传统的观点,其理论基础建立在接受美学和文学批评上,对完成教学目标起到明显的辅助作用,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

3.激发兴趣说

学生对一个陌生的作家或一部陌生的作品,多多少少会有一种想了解其相关信息的欲望。当作家作品介绍满足了他们的这个欲望后,他们就会对所学的课文产生兴趣,成为他们学习课文的强烈动机。动机强烈,效果自然事半功倍。激发兴趣说中有两个观点值得注意:一个是紧紧抓住学生的猎奇心理。好奇心理在中学生身上尤为突出,教师要紧紧抓住中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运用珍闻逸事,吊起学生的胃口,称之为猎奇。这实际上就是对好奇心理的满足,是对作家作品介绍的内容选择上给予指引。另一个是穿插的作用。孙春成在《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里指出了穿插的第一种作用:“穿插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为作家作品介绍的形式提供了思考。

4.集中注意力说

这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观点。上课伊始,如何摆脱课间休息时的放松状态,如何让学生放下对刚刚结束的上一节课的学科的思考,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语文学习当中,是上课的首要任务。作家作品介绍无疑是一方理想的调剂。孙春成在《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里指出了穿插的第二种作用:“穿插能调节课堂节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心理学理论认为:人对单一任务的注意程度最大不超过15分钟。如果要学生40分钟都全神贯注去关注课文的内容,显然是不可能的。当学生的注意力分散的时候,作家作品介绍无疑是一支有力的强心针。

5.活跃课堂气氛说

如果说集中注意力是保证任务的完成,那么活跃课堂气氛就是锦上添花。上课是一门艺术,如何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艺术盛宴中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学生陶醉在享受的气氛当中,是每一位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都必须深思的问题。作家作品介绍是一种有力的手段。

6.扩大知识面说

扩大学生知识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和作家作品介绍的内容密切相关。作家的字、号、年代、籍贯、国度及生平事迹,还有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等,将这些知识日积月累地传授给学生,是学生厚实的知识的阶梯。“穿插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这些作家作品的知识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论据。长期浸淫,学生的思维将得到很好的锻炼。

四、作家作品介绍的内容

作家作品介绍的内容是作家作品介绍中的核心问题,没有适当的介绍内容,其定义、地位、作用等都只是空谈。那我们可以介绍些什么呢?

1.写作的历史背景

写作的历史背景应该包括作品创作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背景。“介绍课文的时代背景,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和概况,造成他们对课文内容上的一种悬念,抖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政治和文学创作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关系,动乱年代的文学创作显得异常地汹涌澎湃。了解作品创作时的政治背景,可以让学生把握作品的主题方向。文史不分家,学习文学就要提高自身的史学修养,作家作品介绍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2.作者的生活背景

如果说掌握历史背景是宏观的,那么掌握作者的生活背景则是微观的。讲解课文始终是对茫茫文学宝库中的个别珍品进行研究,因此对作品的解读除了建立在广阔的历史背景的高度上,也必须深入到个体研究的深度里。当然,个人的生活背景也应该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个人背景资料。

3.作者的文学背景

如果介绍某一作家,只是介绍完该作家的政治面目、经济状况、军事背景就了事,总让人产生一种欲了解作品的真正面目却又有若即若离的感觉。因为,作者的生活背景只是了解作品创作的间接背景,而真真正正与作品创作直接相关的应该是作者的文学背景。包括人物轶事、作家成就、写作风格、创作时的情感状态等。向学生介绍这些,除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起学习课文的兴趣以外,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可以使学生把这些资料与了解课文的主旨之间建立起一种内在的联系,思维模式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确立,思维方法和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

4.作品的文学背景

除了对作者个体的信息要关注以外,作品的个体信息也不能忽略。作品的文学背景包括作品的成就、创作风格、归属的文学流派等。了解作品所取得的成就,往往容易激发学生的崇敬心理,使他们向高一级的目标、正确的方向学习,自然而然地对作品产生了兴趣,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五、作家作品介绍的原则

在谈论作家作品介绍的方法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介绍的原则,以便更好地选择介绍的内容,配以适当的介绍方法。

1.注意对象

(1)注意作者和作品。首先,教师应该做到胸中有作者作品。胸中有作者作品是做好作家作品介绍的一个前提。其次,把握介绍的尺度。对于具体的文本及其作者,到底介绍不介绍、介绍哪些方面,这些都是关于介绍尺度的问题。

(2)注意学生。首先要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有所认识。成长阶段的学生,思想水平呈现持续的阶段性的向上发展的规律。教师在介绍作家作品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做到“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状况、认识水平,择其要介绍”。既不要拔高,将学生无法理解的作家作品的知识强硬地灌输给低年段的学生;也不要简单化,将学生完全可以理解的作家作品的知识草草介绍收场。两者都会减低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有所侧重

上述的“注意对象”和这里“有所侧重”都属于关于选择的问题。“注意对象”是因人而作出选择,“有所侧重”是因资料的价值而作出选择。对这个方面的研究,我国的研究显得零散、不够全面。比较集中的两种观点是:一要注意选取重大的历史事件,二要注意选取突出的感人言行。如果按照前文所提到的作家作品介绍的内容来分类,两者同属作者的背景,前者属于作者的历史背景,后者属于作者的生活背景;前者侧重扩大视野,提高审视作品的高度,后者侧重对学生人格教育的熏陶。

3.介绍背景的最佳时机

除了对象需要选择、资料的价值需要选择外,介绍的时机同样需要选择。在研究中,这是相对比较活跃的板块。整个最佳时机的研究呈现由单一到全面、由简单到深入、由单独到整合的特点。目前,达成共识的四个基本时机分别是:课前介绍(导入式)、课中介绍(插入式)、课后介绍(补充式)、分散介绍(分散式)。这四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有相当部分研究者将四个环节和其他知识整合起来研究。例如,有的研究者将介绍时机的依据建立在介绍的内容上:“与扫清理解全篇课文妨碍有关的背景,可安排在讲读前;有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的背景,可安排在讲读中;能够使课文内容得到拓展延伸的背景,可放在讲读后。”

4.避免程序化

目前,我国语文课堂教学对作家作品介绍的程序化现象比较突出:对内容不加选择,千篇一律地介绍作家的地位和大事;或对介绍的形式不思变通,千篇一律地采用讲解式。避免作家作品介绍的程序化,关键是在对课文内容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介绍的内容、形式、时机和课文的内容相契合,让作家作品介绍成为课文讲解过程中的有机部分,让作家作品介绍成为课文讲解的有力的辅助手段。

六、作家作品介绍的方法

1.直接讲解法

这是一种传统的作家作品介绍的方法。直接讲解,即讲授人直接将有关的作家作品知识不加修饰地告诉给听众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缺点都相当地突出,一方面可以直截了当、清晰明了地解释相应的知识,另一方面容易造成课堂气氛呆板、沉闷。

2.学生讲解法

学生讲解法是相对于直接讲解的一种方法,是讲解的主体变成讲解的客体,讲解的客体同时又是讲解的主体的一种方法。完整的学生讲解法应该包括三个必要的步骤:第一,讲解前的布置工作。教师应该在上课之前布置学生利用各种信息渠道(例如翻阅资料、上网查找等)去寻找相关作家作品介绍的资料。第二,课堂讲解环节,即学生在堂上展示自己或小组搜集到的资料并进行口头讲述。这个环节,教师需要控制好讲解的人数和时间。第三,即时的讲解点评。此时,教师虽然不是讲解的主体,但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而言,还是充当着主导的角色,因此应该对学生的表现,包括资料的价值、介绍的技巧、精神面貌等方面进行点评。此举可以避免该环节变得放任自流,同时使学生在讲解中得到进步。

3.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即教师讲述一些与作者、作品有关或与课文中某些内容有联系的故事,引入新课。从这个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故事导入是有选择性的,所介绍的故事要与作者、作品或课文中某些内容有关联。如前文所述,大多数学生都有好奇心理,而我们就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故事能很快地把课堂导入到和谐有序的课堂氛围中去,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和谐的情感交流之中,同时又能使课内和课外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收到一石二鸟之效。”

4.外引内联法

这是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孙春成提出:“语文课要上得生动活泼,实实在在,既挥洒自如,又紧扣课文,既激发兴趣,又培养能力,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搞好‘外引’……所谓‘外引’,就是在讲课过程中,适时引述课文或课本之外跟所讲内容有关的知识或事例,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他又说:“所谓‘内联’,就是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把过去学生学过的有关知识适当地联系起来,综合一下,梳理一下,使‘这一方面’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便于学生掌握和运用。”外引内联既是一枚方向标,它引导教师应该准备哪些作家作品介绍的知识,又是具有概括性的作家作品介绍的方法。至于采用那种具体介绍方法,则需要具体作品具体分析。有不少教师在“内联”上别出心裁,比较突出的有“连缀作品名称”。例如,介绍冰心的作品时可以这样:“结束《小学时代的生活》,进入《中学时代的生活》,《奇遇》《多情的米子》,我便堕入《初恋》。父亲知道后《没收信件》,为逃避家长的管教,我们《出发》了,一路上屡遭《敲诈》,在《饥饿》中,不知度过了多少个《恐怖之夜》。《归来》后《被母亲关起来了》,面对《铁窗外的阳光》,我流下了《不自由的泪》。多亏《海滨故人》的劝导,经过《爱与恨的争斗》,觉醒之后,我不禁长叹《这该不是梦吧》!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篇都是我国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作品。”这样的导入,条理清新,新奇有趣,印象深刻。

参考文献

[1]黄光硕.语文教材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2]湖北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组织编写.课堂教学技能培训[M].武昌: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

[3]高艳.现代教学基本技能[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0.

[4]魏书生.魏书生文选 (第一卷) [M].桂林:丽江出版社, 2004.

[5]孙菊如, 陈春荣, 谢云, 邹花香编著.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6]郑婷婷.浅析“作者介绍”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J].语文教学研究, 2005.

[7]池方浩.中学语文教学艺术[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4:22, 279.

[8]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M].语文出版社, 1998.

作品训练方式 篇2

【关键词】交互式;工业设计;“作品式”考核;改革

1.前言

随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一系列展望的提出,加上应用型大学转型改革的提出,对设计创新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工业设计包含造型设计、机械设计、电路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设计、UI设计、包装设计、平面设计等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设计面。为了跟上时代进步、创新的步伐,这对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课程的考核在大学的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若再采取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已显然达不到实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了,故应采取创新的教学方式融入课堂,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充实;优化考核方式,让学生考得真实、考得有效、考得全面;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用的熟练、用的灵活、用的精致,而避免之前传统的“临时抱佛脚”的考试场面或是“应付式”交作业的考核形式。工业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交叉边缘性学科,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创意设计的表达、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都非常高,而考核又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地方高校应当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结合地区内相关产业特点,走校企合作办学路线,培养适合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层次应用型技能人才。“作品式”考核方式是工业设计专业非试卷考核的最主要的考核方式,能较全面的训练和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创意表达、实践动手能力,但是“作品式”考核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且成绩的评定完全取决于老师的主观意识,主观性因素太强,且就最后以作品的方式考核,容易使学生产生应付的情绪,会造成学生混分数的心理,达不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以至于相当一部分学生走上设计岗位后难以胜任创造有竞争力的产品,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要改变这种状态,需要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去进行改革与完善,要从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作品式”考核需要贴合教学,让考核充满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阶段,并且要让学生都参与在其中,才能保证考核的全面性,让考核体现在课前、课中与课后,为了体现考核的公平性,考核最终的评价机制也需要改革。

2.“作品式”考核方式的改革

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考核的结果。教学方式与效果好,让学生都融入到了教学过程中,能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提高,从而让其不排斥专业,能学得更多与更好,这样考核的效果也就更好。笔者在《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式的反思与创新》一文中写到过好几种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兴趣的教学方式,比如故事法、游戏法、具有鼓励机制的课题竞赛、微课堂,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应对当代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而不是一味的灌输,这样只会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达不到良好的考核效果。2.1考核过程化,考核内容实战化“作品式”考核的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并且是持续性的,经常性的,“作品式”考核不应该就是期末交一副与课题相关的作品,而是应该加重平时的考核,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可以将考核分为课前、课中、课后、期末,针对不同的阶段制定考核的模式与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交上的作品是自己完成的。为了让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老师在进行授课及进行课题的设定时,要尽量使考核的内容全面,且具有实战性,最好是能结合到比赛和企业的课题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的技能与实战接轨。2.2考核评价机制的公平性目前,工业设计专业的“作品式”考核的最后评分机制主观性较强,最终都是由任课教师凭借考核标准、主观的判断对学生上交的作品进行评分,而最终的评分所占比重较大,总体上说,学生这门课成绩的高低全凭任课老师的评分,其实这样的评分机制并不太客观,相对来说没那么公平。最终的评分形式可以多样化,加入一些除任课老师以外的其他老师或是专家的评分、也可加上学生之间的相互投票评分,这样的评价机制相对来说要公平一些,且学生也会更加重视。

3.结语

“作品式”考核在工业设计专业是普遍都在用的一种考核方式,往往学生就是为了应付作业随意上交作品,且评价的机制不完善。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全面,更好的提高其应用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设计能力,应该将“作品式”考核方式与机制进行改革以适应现在专业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谈合唱的作品处理与训练方法 篇3

一、我国合唱声音现状

我国的声乐训练早期一直深受俄罗斯声乐体系的影响, 往往吐字不清, 声音位置不高, 过于靠后, 因而歌唱的声音线条不清楚, 和声浑浊, 高音上不去,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 我国将意大利美声唱法应用于合唱之中, 讲究用气息支持歌唱, 讲究声音的控制, 合唱有了抒情和柔美, 合唱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国内各大专院校, 音乐院校的合唱教学中也特别注重吸收欧洲传统唱法的训练, 尤其是我国一些较高水平的合唱团在国际合唱比赛中获得金奖。

二、作品风格与声音观念的关系

因为合唱的色调是由合唱本身所具有的风格、民族特色、表现形式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所以重要的是要把握好作品风格。

风格随着时代在变化, 而风格又是以方法来得以体现的。所以不同风格就有不同的方法, 不同风格的作品有着不同的音色和色调处理方法, 像柴柯夫斯基的《金色浮云》、舒曼的《梦幻曲》、勃拉姆斯的《摇篮曲》, 中国合唱作品《半个月亮爬上来》《飞来的花瓣》等, 基本上是可以用同一种合唱音色进行演唱, 但是由于这些作品的民族风格及文化传统方面存在的差异, 使得这些作品在基本色调的把握上具有明显的不同。

演唱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作品, 就要了解和掌握作品的民族风格和特点。比如演唱《阿拉木罕》, 就要了解和掌握新疆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以及该地区音乐风格特点和作品风格, 掌握维吾尔族民族热情活泼、风趣俏皮的民族性格。首先在节奏上要把握准确, 演唱时吐字清晰, 音色要甜美、明亮, 音量控制在中强为宜。还有其他一些中国合唱作品, 如《祖国颂》《长江之夜》《长征组歌》, 少数民族优秀合唱作品《赶圩归来啊哩哩》《赶牲灵》《三十里铺》等, 这些合唱作品我们在排练和演唱时要充分把握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合唱作品的基本风格和民族特色, 在声部音色统一和追求合唱整体协调统一的基点上, 充分利用色彩处理手段解释和演绎合唱作品, 使合唱更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用合唱来渲染戏剧气氛, 有着许多便利条件。由于合唱声部构成、组合的形式十分多样, 因此它的表现力极为丰富, 足可以营造出形形色色的戏剧气氛来, 并将它们渲染得有声有色。

例如《卡门》中著名的“斗牛”合唱, 它第一次出现是在序曲中, 其音调材料来自艾斯卡米利奥的“斗牛士之歌”。当它作为合唱在第二幕出现时, 其作用是强化斗牛士英武豪迈的性格, 为塑造艾斯卡米利奥的形象服务;它的作用就是渲染性、烘托性的, 造成一种欢乐、热烈的气氛。

三、合唱训练的手段与方法

歌唱的状态是打开声音通道的第一步。所以在排练过程中每个合唱队员如果都能做到自身腔体的积极与兴奋歌唱状态, 也直接影响着合唱队声音的整体发挥和演唱的质量。美好的声音和较好的呼吸都来自于一种积极的兴奋状态和正确的站立姿势, 因为有了对抗才能找到支点和重心。

1. 轻声训练。

首先是让队员们学会有控制的歌唱技能, 它能起到很快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 并能使喉头松弛, 起到保护嗓子的作用。用吟着的感觉唱, 喝气的感觉唱, 让声音在“楼上”响, 即眉毛上, 也就是头声, 而不要在“楼下”唱, 即脖子, 也就是喉音和过多的胸声。我们所讲的轻并非松垮无力, 而是有气息支持, 积极主动的有相当兴奋状态的一种歌唱。

2. 歌唱的状态。

歌唱状态应是兴奋, 歌唱的艺术是微笑的艺术。兴奋才能保证声音通畅, 微笑的歌唱才能发出最美的音质。合唱需要的是音质而不是音量。

3. 吐字。字正是前提, 以动人的语言达到优美的声腔, 字清声美为一体。把声音送向头腔面罩, 使声音获得统一的共性。

4. 呼吸合唱要求共性, 在用声、用气上要受多方面的制约,

既要有统一规定的气口, 又要有不减低音量为原则的循环呼吸, 还要控制各种音量的变化, 有时轻得扣人心弦, 如《摇篮曲》, 有时重得激动人心, 如《怒吼吧!黄河》。有群体吐字唱词的一致性, 和各种对比的默契感。所以习惯性的东西往往是达不到艺术的效果的。虽然合唱训练难度大, 但乐趣也在其中

5. 声音的共鸣位置。合唱艺术的共性在于共鸣的位置的统一我们常用哼鸣练习来体会声音的共鸣位置。

四、指挥是合唱队的支柱与灵魂

指挥不仅是合唱团的组织者、领导者, 而且是合唱队声音艺术表现的再创造者, 同时他又是一个表演者, 所以指挥的动作要经过一定的手势———指挥的语言, 来引导演员对音乐的表现, 做到动作大小适度。

总之, 一切良好的素质都起源于基础的训练和提高, 好的合唱艺术在于你对音乐作品的控制和把握, 更重要的还有每个队员的听觉能力和欣赏能力的提高, 好的听觉能判断声音的正确与否。所以, 合唱队员自身的音乐修养提高尤为重要。声音是基础, 但绝不是全部, 在声音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在其他方面的逐步提高, 才能使合唱艺术达到更完美。

摘要:本文从歌唱的歌唱的状态、气息运用、吐字咬字、等几个方面, 阐述了合唱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有利于推动音乐专业合唱教学的理论研究的发展, 有利于提高合唱创作的水平。

上一篇:中学生体育能力培养下一篇:课堂教学中的兴趣培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