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科手术

2024-07-13

胸科手术(共7篇)

胸科手术 篇1

胸科手术因手术时间长、对病人损伤程度大、为满足手术需求的各种插管及特殊手术体位均导致病人术后的不适, 由此引起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躁动, 严重者可致各种导管脱出、切口裂开、坠床等意外伤害发生。为减少全身麻醉后苏醒期病人的躁动, 采取由专科手术配合人员进行心理疏导、麻醉前导尿等护理干预措施, 在减少胸科手术病人苏醒期的躁动程度和频次方面收到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4月—2010年12月, 开胸手术120例, 均为男性病人, 年龄42岁~78岁;所有病人均无交流障碍, ASA评分Ⅰ级~Ⅱ级;其中食管癌手术78例, 肺癌根治术42例;手术时间2.5 h~6.0 h, 平均手术时间3.5 h。

1.2 方法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模式, 即术前按常规流程访视病人, 麻醉后导尿, 术后带管送麻醉恢复室等待苏醒。实验组采取改进的护理模式:胸科手术组配合人员经过全麻后躁动相关知识的培训后再对病人进行术前访视, 评估病人的心理状况和承受能力, 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 向病人出示手术间内景图片, 使其在术前对手术室环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向病人讲解进入手术室后的大致流程及各阶段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刺激, 指导其配合处理不良刺激的方法。导尿时机选择在术前镇静药使用后15 min、麻醉诱导前5 min进行;苏醒期巡回护士床边守护, 使病人苏醒时有安全感。躁动评分:0分, 安静合作、基本不躁动;1分, 吸痰等刺激时肢体有躁动, 用语言安慰可改善;2分, 无刺激时也有躁动, 试图自行拔除气管插管、导尿管等, 需医护人员制动;3分, 激烈挣扎, 需多人按住。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Statistic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两组病人苏醒期血压、心率及躁动程度的变化。

2 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苏醒期血压、心率的变化较基础值差异不大, 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病人苏醒期血压、心率测得值较基础值有明显差异 (P<0.05) ;躁动发生的比率分析, 实验组躁动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

3 讨论

由经专门培训的专科护士进行心理疏导可大大减轻病人的焦虑程度。手术作为一种极强的应激源, 能造成病人不同程度焦虑心理。术前访视时由具备专科知识及心理疏导技巧的手术室护士对胸科手术病人进行心理舒缓, 对需要病人配合的环节重点讲解, 对可能引起的不适包括长时间侧卧后可能引起四肢的酸胀感、苏醒期有因术前留置导尿管刺激尿道而可能引发的排尿的需求、胸腔引流管的刺激等委婉地告知病人, 告知这些现象只是可能会出现, 均属于正常现象, 并且经过心理调整和适应及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是能够耐受的, 以打消其顾虑、减轻焦虑心理, 提高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

术前对不适感的讲解可延长病人对术后不适感的适应期, 使其对术后不适感有充分的心理适应过程, 提高其心理阈值[1]。在麻醉前再次强调可能出现的不适感, 加强对不适感的理性记忆, 提高病人苏醒期苏醒时对不适感的耐受程度, 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

在镇静药使用后15 min, 麻醉诱导前5 min实施导尿, 一方面可发挥镇静药的镇静作用, 使病人情绪安静、平稳, 可提高对疼痛刺激的耐受性。另一方面, 导尿时间距全身麻醉诱导时间近, 能尽可能缩短病人因导尿引起不适感的时间, 充分体现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因此,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前留置导尿, 病人尽管有不同程度的不适、疼痛感, 而大脑皮层对这一过程有着刺激适应的记忆。由于麻醉前导尿所致不适这一短暂的记忆, 使病人在术后留置尿管期间逐渐适应, 病人能够接受尿管的存在。麻醉清醒后病人诉导尿管刺激尿道引起的尿道不适感和频繁的尿意感比较少。

4 小结

全身麻醉后苏醒期病人躁动的护理已越来越受到手术室相关人员的重视, 因此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应做好疼痛的护理, 给病人保暖, 消除因寒冷、强光、噪声等刺激引起的躁动不安。此外, 做好术前解释可减少苏醒期尿管刺激的发生率[2]。术前访视时由专科配合人员对病人合理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使病人在心理上接受和适应因满足手术需求而可能引起的一系列不适感;若手术前采取全身麻醉后导尿, 大脑皮层对导尿过程毫无记忆, 对尿管刺激不能产生耐受, 导致麻醉苏醒期对尿管刺激的不认知和不接受, 苏醒期病人对外界刺激呈高敏状态, 任何刺激均会引起不同程度躁动, 尤以男性病人反应更为强烈[3,4]。本组病人选择术前镇静剂使用后, 麻醉诱导前进行导尿使病人从生理上去适应因导尿引起的不适, 并刺激记忆的产生, 从而使全身麻醉后躁动的发生频率及程度大大减少, 减少术后意外事件的发生, 保障了病人安全。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两种护理干预措施对胸科手术苏醒期躁动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胸外科手术病人120例, 均为男性, 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专人进行术前和苏醒期的心理护理并在麻醉诱导前5min导尿, 对照组按常规访视病人, 麻醉后导尿, 对两组病人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躁动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实验组苏醒期血流动力学与其基础血流动力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苏醒期血流动力学与其基础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躁动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采取经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员对手术病人实施心理疏导并在麻醉诱导前5min导尿的护理措施有利于减轻手术病人苏醒期的躁动程度。

关键词:胸科手术病人,苏醒期,躁动,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宋蕾.导尿时机对全麻苏醒期躁动影响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0 (4A) :44.

[2]刘新.539例全麻手术病人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7, 42 (10) :886-887.

[3]秦秦, 董雪琴, 杨瑞, 等.导尿时机对全麻苏醒期躁动影响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 10 (1) :57-58.

[4]廉爱玲, 王丹, 李子楠.全身麻醉前后留置导尿对男性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 25 (7B) :57-58.

胸科手术 篇2

关键词:舒芬太尼,胸科手术,静脉镇痛,剂量

目前普胸外科术后芬太尼持续静脉输注镇痛的推荐剂量一般为25~30μg/h, 舒芬太尼是芬太尼苯基派啶衍生物, 镇痛效价是芬太尼的7~10倍, 对呼吸中枢作用弱, 具有更强的安全性, 但关于舒芬太尼用于普胸外科术后镇痛的相关报道尚少。本研究主要探讨普胸外科术后舒芬太尼镇痛的合理剂量和镇痛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期全麻下行前或后外侧切口的普胸外科手术患者120例, 其中男52例, 女68例, 年龄30~68岁, 中位年龄46.5岁, 体质量52~86kg, ASA Ⅰ~Ⅲ级。按术后镇痛配方不同随机均分为4组 (每组30例) :A组 (芬太尼30μg/h +PCA 7.5μg/次, 锁定时间15min) 、B组 (舒芬太尼3μg/h+PCA 0.5μg/次, 锁定时间10min) 、C 组 (舒芬太尼4μg/h+PCA 0.5μg/次, 锁定时间15min) 和D组 (舒芬太尼5μg/h+PCA 0.5μg/次, 锁定时间30min) 。入选病例排除标准:对药物过敏, 语言交流障碍, 有心脏、肝脏、肾脏疾病, 有精神异常、癫痫、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长期服用抗凝血药物者。4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术前30min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麻醉诱导使用咪唑安定2~3mg、舒芬太尼0.5μg/kg、依托咪酯乳剂0.2~0.3mg/kg及维库溴铵0.1mg/kg, 待TOF降至“0”时, 经口直视插入双腔气管导管。术中以异氟醚1~3 MAC维持麻醉, 根据TOF间断追加维库溴铵, 舒芬太尼总用量控制在1μg/kg (包括诱导量) 左右, 术毕待肌松恢复、意识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 护送回监护病房。静脉镇痛在关闭胸腔前持续输注, 均未给予单次负荷剂量。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术后4、8、16、24、48 h的疼痛、镇静、情绪、睡眠质量评分, 评分系统参照表1。患者对镇痛的满意程度按十分制计分, 根据疼痛程度和按压PCA泵按钮频次的接受情况评分:1~3分, 疼痛难以忍受, 镇痛无效;4~5分, 明显疼痛, 频繁按压PCA泵效果不显著, 镇痛效果不满意;5~6分, 轻到中度疼痛, 频繁按压PCA泵按钮有一定效果, 镇痛效果一般;>7分, 基本无痛或轻微疼痛, 较少需要按压PCA泵, 镇痛效果满意。记录输注泵单位时间实际药量 (镇痛泵药物总量/实际输注时间) 、实际按压次数及有效按压次数。同时记录BP、HR、SpO2以及不良反应 (包括恶心、呕吐、呼吸抑制、搔痒等) 。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x¯±s表示, 评分为等级资料, 采用秩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镇痛、镇静、情绪、睡眠质量评分

Prince-Henry疼痛评分D组最低, 与AB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中A组2例、B组3例、C组2例需要追加镇痛药物 (哌替啶加异丙嗪肌注) ;4组镇静评分多在3分以下, 仅A组和D组各有1例镇静评分为4分;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按压次数、单位时间实际药量及患者镇痛满意度

DPCA泵按压次数最少, BCD 3组计算出的单位时间实际药量相近, 患者对镇痛的满意程度最高的为D组, 最低的为B组, 见表2。

2.3 不良反应

4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均未出现呼吸抑制, D组有1例女性患者术后8h出现恶心、呕吐, 给予托烷司琼5mg静脉注射后缓解。

3讨论

由于普胸外科手术创伤大, 切口受呼吸运动的影响, 术后疼痛剧烈且持续时间长, 疼痛可影响患者咳嗽、排痰, 容易引起肺不张、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术后镇痛对普胸外科患者降低术后并发症尤为重要[1]。普胸外科术后镇痛方法较多, 包括连续硬膜外镇痛、静脉镇痛、肋间神经阻滞或冷冻、椎旁阻滞、胸膜间阻滞等, 但以持续静脉镇痛应用较为广泛。

舒芬太尼脂溶性强, 与μ-受体亲和力高, 中枢性呼吸抑制较轻, 对于普胸外科手术的术后镇痛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张健等[2]观察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单次静脉输注后对腹部手术后患者呼吸与镇静、镇痛的影响, 当患者自主呼吸完全恢复后, 分别用舒芬太尼10μg或芬太尼100μg于15s内静脉输注, 结果舒芬太尼组较芬太尼组对腹部术后呼吸影响小且镇静镇痛效果理想。在术后的疼痛治疗中, 使用舒芬太尼0. 03μg· kg-1· h-1) , 持续静脉泵注, 发现镇痛效果好, 呼吸抑制发生率低;患者安静无嗜睡, 恶心、呕吐发生率低[3]。舒芬太尼1μg/ml, 设定背景输注速度0. 5ml/h, 患者自控剂量1ml/次, 锁定时间10min, 用于开胸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安全、效果确切, 而且不良反应较少[4]。本研究中舒芬太尼5μg/h静脉输注速度对患者均安全有效, 未发生明显呼吸抑制, SpO2在正常范围内。镇痛效果满意, 有助于咳嗽、排痰及预防肺部感染, 且可改善患者术后的情绪状态, 较少的PCA泵按压次数也容易为患者接受。本研究中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剂量明显高于马兰[5]报道的剂量, 可能因为其选择的是下腹部手术, 而本研究选择的是普胸外科手术患者, 术后疼痛强度较高, 因此需要的镇痛药物剂量也更高。

本研究结果中, B组和C组计算出的单位时间实际药量与D组相近, 但疼痛评分仍高于D组, 提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维持一个足量有效的背景剂量加上尽可能少的PCA泵按压次数可能比低背景剂量镇痛药物加频繁按压PCA泵更有利于发挥镇痛效果。

本研究中舒芬太尼镇痛最佳剂量为5μg/h, 与芬太尼等效剂量的比例为1∶6, 而且在镇痛效果上比芬太尼更有优势, 因此可作为芬太尼的替代品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Warner DO.Preventing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J].An-esthesiology, 2000, 92:1467-1472.

[2]张健, 赵辉, 王英哲, 等.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单次静注对腹部手术后病人呼吸与镇静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 2005, 29 (10) :728.

[3]侯磊, 胥琨琳.舒芬太尼在镇静、镇痛中的应用进展[J].药物与临床, 2006, 3 (9) :122-123.

[4]张思彦.舒芬太尼在开胸手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2006, 18 (4) :213-218.

胸科手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开胸手术病人25例, 男17例, 女8例;年龄34岁~76岁, 平均59.4岁;食管癌6例, 肺大疱3例, 肺癌16例;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4.6 d, 平均住院23.1 d;2例发生肺部感染, 未发生肺不张和呼吸衰竭, 均治愈出院。

1.2 方法

1.2.1 呼吸肌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

1.2.1.1 术前宣教

术前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2]。对不同个体, 不同健康情况和心理状态及受教育程度进行指导, 通过讲解疾病发生原因, 引导病人认识术后康复的重要性。对吸烟病人, 要反复强调吸烟的危害及对术后呼吸功能的不良影响。吸烟可抑制呼吸道黏膜上皮纤毛运动, 促进杯状细胞增生和明显减弱支气管肺泡的功能, 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 排痰能力降低。术前1 d向病人讲解有效咳嗽的方法及意义。说明开胸术后肺变化过程及发生肺不张的危害。当病人术后清醒时, 此时麻醉作用尚未完全消失即鼓励其咳嗽, 当病人咳出血丝黏液痰时, 安慰其不要紧张, 讲明是手术创伤所致。

1.2.1.2 呼吸功能评估

引起呼吸运动的肌肉为呼吸肌。使胸廓扩大产生吸气动作的肌肉为吸气肌, 主要有膈肌和肋间外肌;使胸廓缩小产生呼气动作的肌肉是呼气肌, 主要有肋间内肌和腹壁肌。此外, 还有一些辅助呼吸肌, 如斜角肌、胸锁乳突肌和胸背部的其他肌肉等, 这些肌肉只在用力呼吸时才参与呼吸运动[3]。通过胸廓起伏幅度、腹式呼吸腹部起伏幅度 (测量胸廓起伏幅度、腹式呼吸起伏幅度方法为病人平卧, 直角尺直角垂直放于床上, 另一直尺水平放在病人胸骨柄、脐部, 于用力吸气末、用力呼气末时测出高度数值差即为起伏幅度值。) 测定呼吸肌功能, 术前的正确评估进行针对性康复指导是病人术后恢复的关键, 凡是对择期开胸手术的病人, 其意义就尤为重要。

1.2.1.3 呼吸康复训练[4]

①放松练习。坐位或站立调整呼吸, 进行胸、腹式呼吸, 缩唇呼气练习5 min, 并在室内放轻音乐。②呼吸操练习。以缩唇呼气配合肢体动作为主, 吸气用鼻, 呼气用嘴。第1节双手上举吸气, 放下呼气, 10次~20次;第2节双手放于身体侧面, 交替沿体侧上移下滑, 上移吸气, 下滑呼气, 10次~20 次;第3节双肘屈曲握拳, 交替向斜前方击拳, 出拳吸气, 还原呼气, 10次~20 次;第4节双腿交替抬起, 屈膝90°, 抬起吸气, 放下呼气;第5节吹悬挂的小纸球训练。③上肢肌力训练。进行上肢体操, 做上举的运动, 每次2 min~3 min, 每天2 次。或使用上肢拉力器训练, 重量0.5 kg~2.0 kg, 连续拉10次~20 次。训练时, 要配合呼吸进行, 上举呼气, 放松吸气。

1.2.1.4 有氧耐力训练

步行30 min~60 min, 在呼吸功能训练前有3例不能完成, 其中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其他原因不能接受康复训练的病人2例, 暂停止训练, 缓解并评估后再进行康复训练, 1例经过1周训练能步行30 min。

1.2.1.5 肺功能的监测

能有效预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监测指标主要包括肺活量、动脉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等, 综合判定肺功能是否耐受手术。对中、重度通气功能障碍的病人, 术前准备要充分。通过术前抗感染、间断低流量吸氧、呼吸功能训练指导等能有效地改善肺功能, 提高各项监测指标, 为手术创造条件, 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1.2.1.6 术后康复指导

①湿化呼吸道[5]。手术病人需吸氧, 因长时间吸入未经加温的湿化氧气, 可使呼吸道黏膜干燥, 痰液黏稠, 不易咳出, 加重呼吸道阻塞。因此, 给氧时采用湿化剂加温法, 定时给湿化剂加温水, 使水温保持在50 ℃~60 ℃, 吸入气体温度在32 ℃左右。通过吸入温化与湿化的氧气, 可以使呼吸道黏膜温化湿润, 痰液稀释, 便于咳出, 同时还可增加氧分子的弥散能力及氧分压, 提高氧疗效果。对痰液较多的病人一般采用超声雾化吸入, 8 h进行1次, 用生理盐水、氨溴索或沐舒坦雾化吸入。吸入时, 指导病人张大口做慢而深的吸气, 吸气后尽量屏气3 s, 再做较深的呼气动作, 使药液随深而慢的呼吸沉降于终末支气管及肺泡, 达到湿化痰液的效果。②胸背叩击。在湿化气道的同时, 辅助叩击胸背可有利于痰液排出。病人取半坐卧位, 护士手扶病人, 另一手掌指关节微屈成握杯状, 利用腕力轻柔地迅速从下至上、由两侧到中心拍打腋下、前胸背部, 边拍边鼓励病人咳嗽排痰。叩击可在病人呼气时进行, 使松动的分泌物利用气流的冲击将痰排出, 每次呼气叩击3次~5次, 持续时间5 min~15 min叩背时要观察病人反应, 如发现呼吸异常, 立即停止操作, 并告知医生。③体位引流。根据病人病情, 采取适当体位。如上肺叶切除术后, 可采用头高足低位, 床头抬高30°或高半坐卧位;下肺叶切除术后可降低床头30°;如是中叶切除, 则可采取侧卧位, 床尾抬高30°。④使用用力呼气技术。开胸手术后指导病人实施用力呼气技术, 凡是雾化吸入后, 痰液黏性下降, 让病人开放声门, 用力呼气, 然后放松, 用膈肌呼吸, 再次重复, 直到黏液清除。实施用力呼气技术, 结合翻身、叩背, 使附着小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 痰液咳出。⑤深呼吸、有效咳嗽:对于意识清醒、尚能配合咳嗽的病人, 协助病人取舒适的体位, 指导病人先行5次或6次深呼吸, 使肺泡最大限度膨胀, 如此进行5次或6次后于吸气末保持张口状, 连续咳嗽数次, 使痰到咽部四周, 再用力将痰咳出。⑥诱导咳嗽。如病人咳嗽而无排痰, 则需行诱导咳嗽, 方法:于全麻清醒、血压稳定后, 协助病人坐起, 自下而上, 由外向内叩背30 s。1名护士站在病人左侧, 双手后捂住胸部切口, 以减轻咳嗽时引起的切口疼痛。另一护士站在病人右侧, 左手扶住病人肩背部, 右手食指和中指在胸骨上窝处轻轻按压制触及气管, 引发咳嗽反射, 当病人用力咳嗽时, 迅速放开按压手指。⑦其他护理。为保证病人体内每日的正常需水量, 常规予病人静脉补液, 以利于痰液的稀释便于咳出。如病情许可, 可鼓励病人少量多次饮水。保持室内清洁安静, 空气新鲜, 温湿度适宜, 一般室内温度应为18 ℃~20 ℃, 相对湿度在50%~60%。要注重观察病情, 监测心肺功能。

1.2.2 观察指标

①血气分析指标:血液酸碱度 (pH) 、二氧化碳分压 (PCO2) 、动脉血氧分压 (PaO2) 、碳酸氢根 (AB) 、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②男女性病人肺功能指标及相关指标:用力肺活量 (FVC) 、第1秒呼出容积 ( FEV1.0) 、肺活量 (VC) 、每分钟最大通气量 (MVV) ;指端血氧饱和度、呼吸频次、胸廓起伏幅度、腹式呼吸腹部起伏幅度。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了解因胸部手术而致呼吸肌群及呼吸运动障碍特点, 针对每位胸科手术病人的不同情况, 个体化地为其设计一套合理的康复训练方案。注重呼吸方法的设计、呼吸肌群锻炼、呼吸协调运动训练等, 尽可能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呼吸肌功能锻炼对肺康复方案的设计不应仅是指病人的主动活动, 还应包括对呼吸方法的设计以及对呼气肌肉、吸气肌肉的被动运动。由此可见, 正确的康复训练自围术期即应开始。更为重要的是, 因胸科手术对呼吸肌群及呼吸运动障碍均有其特殊性, 因此为胸科手术病人制订肺康复方案的设计[6], 呼吸肌功能锻炼对肺康复训练的管理及监控, 制订康复训练计划, 包括指标评估及评价计划、训练计划、监控计划。由护士进行康复前的评估及康复后的评价, 制定训练项目, 教会病人训练项目, 了解病人训练情况, 嘱病人有困难随时咨询, 护士帮助指导并纠正缺陷。总之, 开胸手术由于创伤大、麻醉时间长和气管的刺激以及麻醉药物的影响, 术后分泌物易于潴留, 咳痰费力, 发生肺内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几率非常高。轻者影响病人呼吸, 增加病人痛苦, 重者能危及生命。通过临床的护理实践, 我们意识到, 有目的地加强呼吸肌功能评估, 设计有效的肺功能康复方案, 是减少胸科手术后肺部并发症, 确保手术成功, 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障。

摘要:[目的]观察呼吸肌功能锻炼对胸科手术病人肺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25例胸外科开胸手术病人进行术前呼吸肌及肺功能评估, 针对性进行宣教、呼吸肌功能锻炼, 术后进行肺功能康复指导护理。[结果]呼吸肌功能锻炼后病人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提高, 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 (FVC) 、肺活量 (VC) 、每分钟最大通气量 (MVV) 、第1秒呼出容积 (FEV1.0) 、指端血氧饱和度改善, 腹式呼吸腹部起伏幅度有不同程度增大。[结论]胸科开胸手术病人进行呼吸肌功能评估及锻炼有利于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及早恢复。

关键词:胸科手术,呼吸肌功能,评估,锻炼,肺功能康复

参考文献

[1]赵磊.慢性阻塞性肺病运动肺康复及家庭肺康复运动训练方案在COPD发展中作用的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 2006 (4) :322.

[2]林世红, 韦成信, 戴艳萍.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训练在心胸外科病人围术期综合应用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08 (2) :142.

[3]邱燕, 王金玲.呼吸功能训练对开胸手术病人肺功能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5 (8) :686.

[4]张洪, 金红霞.胸科手术的呼吸康复[J].中国保健, 2006 (24) :2310.

[5]钱锦贤.胸部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J].医学综述, 2007 (4) :309-311.

胸科手术 篇4

最常用的双腔支气管导管类型是Robert-shaw型。可选择的型号有26F、28F、35F、37F、39F、41F(其内径分别为4.0、4.5、5.0、5.5、6.0、6.5mm)。随着胸腔手术的发展,要求术中将两肺分隔并能进行单肺通气,与单腔支气管堵塞导管相比较,其更为实用,深受外科医生的欢迎,双腔管的两个腔都能吸引,易于在单肺通气和双肺通气间相互转换,在双肺隔离的同时具有多种形式的两肺分别通气功能,双腔支气管插管技术是大多数胸科手术病人首选的肺分隔技术[1],本研究拟评价双腔支气管导管在胸科手术的临床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拟行单肺通气胸科手术病人60例,年龄16-79岁,ASAI或II级,正常或轻、中度通气功能障碍,心、肝、肾功能未见异常。随机分为2组(n=30):双腔支气管导管组(A组)和单腔支气管堵塞导管组(B组)。病人入室后监测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mg/kg、异丙酚2mg/kg、芬太尼5ug/kg和维库溴铵0.15mg/kg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潮气量8mL/kg,呼吸频率12次/min,呼吸比1:2,吸入纯氧,氧流量1L/min,单肺通气后维持PETCO2(4.0-5.3kpa)。静脉微量泵入异丙酚和芬太尼、吸入异氟醚、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麻醉。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人均在喉镜直视下进行气管插管。A组先插入Robert-shaw型双腔管初步确定或调整导管的位置并固定。B组插入单腔支气管堵塞导管,初步确定或调整导管的位置并固定。侧卧位后再确定导管的位置,必要时调整。记录插管时间(从喉镜显露声门开始至插管完成时间)和定位时间(从插管完毕至定位满意);记录导管移位(侧卧位后SpO2下降通过调整导管的位置后改善)和单肺通气效果不佳(气道峰压>4kpa,或SpO2<95%),或肺萎陷不满意例数(术侧肺完全萎陷、无气为优;肺萎陷,有少量气体但不影响手术操作为良;肺完全没有萎陷或部分萎陷,但影响手术操作为差)。计算气道峰压增加率;计算术侧肺的吸引和供氧方便例数、单肺通气和双肺通气可以相互转换例数。术后随访,观察拔管后咽痛声嘶的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算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年龄、体重、性别比和单肺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与B组比较,A组导管移位数、单肺通气和双肺通气可以相互转换例数、方便术侧肺的吸引和供氧、具有多种形式的两肺分别通气功能、肺萎陷程度均降低(P<0.05),插管时间、定位时间、侧卧位后气道峰压增加率、咽痛声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剖胸后的肺萎陷及肺部手术操作均可将肺内病灶处的分泌物、浓汁挤压到气管内甚至对侧的总支气管内;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特别是切断支气管时,痰、血可经断端流入同侧健肺或对侧支气管内。这些均可引起感染的扩散以及气道的阻塞或不张。如果脓、血分泌物量大,情况就更严重。例如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症或原有大咯血病史的病人,大量脓、血涌入气道可以造成窒息甚至死亡[2]。满意的单肺通气方法既能达到有效隔离双侧肺的目的,又能保证足够的通气和氧合,Robert-shaw型双腔管取消了隆突钩,便于插管操作,插管和定位都比较简单,并发症少。Robert-shaw型双腔管最大限度的增加了管腔的内径,从而降低气道阻力,容易清除气道分泌物,方便术侧肺的吸引和供氧、单肺通气和双肺通气可以相互转换、具有多种形式的两肺分别通气功能[3]。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单腔支气管堵塞导管相比,Robertshaw型双腔管导管移位数、单肺通气和双肺通气可以相互转换例数、方便术侧肺的吸引和供氧、具有多种形式的两肺分别通气功能、肺萎陷程度均降低,说明Robert-shaw型双腔管用于胸科手术优于单腔支气管堵塞导管。研究表明,Robert-shaw型双腔管适用于胸科手术,而且它的适应证广泛,Robert-shaw型双腔管气囊为“D”字形,与支气管吻合紧密,因此不易移位,移位常发生在病人体位变动时或术中过度牵拉支气管时。单腔支气管堵塞导管由于阻塞器内通道较小,被阻塞肺的塌陷缓慢(有时阻塞不全)[4]。双腔管的两个腔都能吸引,两肺分泌物均可清除。单腔支气管堵塞导管只能对一侧肺进行吸引,所以不适于湿肺病人的手术。在双肺隔离的同时双腔管具有多种形式的两肺分别通气功能,如开胸侧行高频通气,而同时健侧肺行PEEP。单腔支气管堵塞导管只能对一侧肺进行通气,如果病人SpO2下降,不能行双肺通气。双腔导管的应用可显著改善开胸条件,即开胸侧不通气,深受外科医生的欢迎。

摘要:目的 评价双腔支气管导管在胸科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插管时间、定位时间、导管移位例数、侧卧位后气道峰压增加率、方便术侧肺的吸引和供氧、单肺通气和双肺通气可以相互转换例数、肺萎陷程度、具有多种形式的两肺分别通气功能、咽痛声嘶发生率。结果 与B组比较,A组导管移位例数、单肺通气和双肺通气可以相互转换例数、方便术侧肺的吸引和供氧、具有多种形式的两肺分别通气功能、肺萎陷程度均降低(P<0.05)。结论 双腔支气管插管技术是大多数胸科手术病人首选的肺分隔技术,与单腔支气管堵塞导管相比较,导管移位例数、单肺通气和双肺通气可以相互转换例数、方便术侧肺的吸引和供氧、具有多种形式的两肺分别通气功能、肺萎陷程度均降低。

关键词:双腔支气管导管,肺分隔技术,胸科手术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徐启明,主编.临床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0.

[2]徐启明,主编.临床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04.

[3]徐启明,主编.临床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1.

胸科手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选择需要单肺通气, ASAⅠ~Ⅱ级, 排除心肝肾疾病的食管癌根治患者40例, 患者术前作肺功能测定, 并记录结果:FVC, FEV1, FEV1/FVC, MVV。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在麻醉前30min肌内注射苯巴比妥0.1g, 阿托品0.5mg。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0.05~0.1mg/kg, 芬太尼5~6μg/kg, 阿曲库铵0.6mg/kg, 依托咪酯0.2~0.4mg/kg。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 (F35~39) , 纤维支气管镜定位确认导管位置正确后, 接Ohmeda790型麻醉机行机械通气, 麻醉维持用咪唑安定、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以及阿曲库铵7~10μg/ (kg·min) 、异丙酚6~12mg/kg/min经静脉微泵注入。

1.3 通气方式及分组

所有患者入手术室在吸入空气条件下, 抽取动脉血及混合静脉血, 测定血气。然后麻醉诱导, 插入35-39F左或右双腔支气管导管, 纤维支气管镜定位导管位置正确后, 接麻醉机进行容量控制双肺通气 (TLV-VCV) , Fi O2为100%, 潮气量 (VT) 为10m L/kg, 呼吸频率12次/分, 吸气:呼气为1∶2。单肺通气时非通气侧肺先置入一细导管用于连接监测呼气末CO2分压, 如PETCO2为零说明非通气侧肺密闭较好, 无通气。单肺通气时, 吸气时间为33%, 吸气末暂停时间为10%。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 A组 (N=20) 用容量控制单肺通气 (OLV-VCV) , VT 10m L/kg;B组用压力控制单肺通气 (OLV-P C V) , P p e a k为能提供双肺通气潮气量时的气道压力, 潮气量 (VT) 10ml/kg。OLV-VCV及OLV-PCV均需调整呼吸频率, 维持呼吸末CO2分压 (PETCO2) 在30~35mm Hg范围内。A组 (n=20) :单肺通气时行容量控制通气模式 (OLV-VCV) ;B组 (n=20) :单肺通气时行压力控制通气模式 (OLV-PCV) 。

1.4 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

麻醉全过程均采用美国H P多功能监护仪监测H R、收缩压 (S B P) 、舒张压 (D B P) 、S p 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ECG, 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出入量和平均气道压。在单肺通气前 (T1) , 单肺通气30min (T2) 、单肺通气60min (T3) 、术毕双肺通气30min (T4) 时、术后24h (T5) 分别采取外周静脉血5m L, 以3000r/min离心10min, 取上清液于-70℃冰箱保存测所有标本血清IL-6, IL-8, IL-10及TNF-α浓度所有标本留取在OLV1h内 (结扎肺血管前) 进行, 采血时停止手术操作, 避免压迫术侧肺。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 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单侧检验) ,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各组间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入量、失血量等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 , 各组麻醉及手术经过顺利, 无麻醉意外和并发症发生, 见表1。

2.2 血清TNF-α, IL-6, IL-8, IL-10水平比较

与T1比较, 两组血浆TNF-α, IL-6, IL-8及IL-10水平均持续升高 (P<0.05) ;B组的TNF-α, IL-6, IL-8在T2, T3, T4时间点均明显低于A组 (P<0.05) ;血浆IL-10水平在T3, T5时间点明显高于B组 (P<0.05) 。

3 讨论

单肺通气对开胸手术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通气方式, 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 单肺通气技术应用不当引起相关性肺损伤, 并且促使肺内炎症介质移位到血液, 引发或加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其可造成多种生理紊乱, 同时这也是影响手术患者预后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1]。多项研究表明[2], VT和Ppeak是引起肺炎性反应的主要危险因素。从气压伤、容积伤及由此引起的生物伤的机制出发, 采取限制性通气方式, 通过对通气压力或通气容量的限制, 有效地控制肺泡压和肺泡跨壁压是预防肺再损伤的关键, 故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于生物伤的防治主要集中于保护性通气策略。保护性通气的实质就是减少潮气量及降低气道压力, 避免肺泡过渡膨胀及萎陷, 减少剪切力等对肺的损伤[2,3]。

目前临床常通过调整机械通气方式来调整肺血流以防治低氧血症, 减肺的机械牵拉损伤。以前的研究多采用容量控制通气模式 (VCV) 。此时, 通常气道压会明显增高, 造成肺内分流增加使氧合得不到很好改善;另一方面, 增加了肺的机械牵张, 共同造成炎症介质释放增加, 从而引起一定的肺损伤。近些年来, 麻醉医师在传统的胸科麻醉指南基础上, 发现了新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选择在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广泛应用的压力控制通气模式 (PCV) 来改善动脉氧合, 以降低气道峰压, 减少肺损伤。但目前多数手术室还没有使用, 因此, 选择VCV还是PCV通气模式目前临床上还存在一定争议。我们通过探索两种通气模式对患者的呼吸力学及相应的血清中的炎症介质的影响, 来间接评价两种通气模式的所致肺损伤的程度及临床效果。

在众多炎性因子中IL-6水平的急剧上升可看作急性期反应的表现, 即炎性因子的大量激活, 它与肺损伤、肺部并发症密切相关。已知开胸食管癌手术是应激反应最强烈的手术之一, 手术相关死亡率较高。与其他重大手术相比, 食管癌手术后炎症因子显著升高的机制尚不清楚。IL-8也由肺泡巨噬细胞产生, IL-8水平亦与肺损伤密切相关, 合并肺部并发症者术中IL-8较无并发症者高[4], IL-8被公认为是炎性反应中导致肺组织损的特异性细胞因子, 对白细胞有强大的趋化用[5]。由此可知二者是具有观察意义的炎性因子, 减少它们的产生可有效防止肺部并发症。TNF-α主要由激活的巨噬细胞产生, 其主要生物活性是导致肿瘤细胞坏死, 同时也具有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作用。是炎症早期最具影响的介质之一在炎性反应发生发展中, TNF-a起着始动作用[5,6]。IL-10主要由Th2淋巴细胞产生, 是一种抗炎性细胞因子, 可抑制巨噬细胞的递呈作用, 对免疫应答主要起抑制作用。IL-10它不仅抑制单核细胞等产生TNF-a、IL-1、IL-6、IL-8, 同时IL-10活化后又导致血中TNF可容性受体1, 2、IL-1受体拮抗剂等抗炎性介质的释放, 在创伤后的炎症反应中有保护性作用[7]。IL-10的主要功能是限制和最终终止炎症反应[8]。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在单肺通气时显著高于单肺通气前, 提示单肺通气对肺组织的损伤此时明显增加, 而由单肺通气转换为双肺通气后30min, 血清TNF-α、IL-6、IL-8水平仍然很高, 尽在术后24h才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单肺通气前, 提示肺部损伤虽有所恢复, 但仍未完全恢复正常, 至于肺损伤可能持续的时间, 仍需进一步的研究。但压力通气模式组TNF-α、IL-6、IL-8水平显著低于容量通气模式组, 而抗炎症因子IL-10水平显著高于容量通气模式组, 说明压力通气模式组的炎症反应程度轻与容量通气模式, 单肺通气期间选择容量通气模式可以减轻肺部的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肺损伤,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单肺通气不同通气模式对食管癌换着患者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 (ASAI~II级) 随机分为2组, 即常规容量通气模式组 (VCV组) 和压力通气模式组 (PCV组) , 每组20例。两组患者分别在在单肺通气前 (T1) , 单肺通气30min (T2) 、单肺通气60min (T3) 、术毕双肺通气30min (T4) 时、术后24h (T5) 分别采取外周静脉血。细胞因子TNF-α、IL-6、IL-8及IL-10采用放射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测量。结果 与T1比较, 两组血浆TNF-α, IL-6, IL-8及IL-10水平均持续升高 (P<0.05) ;, B组的TNF-α, IL-6, IL-8在T2, T3, T4时间点均明显低于A组 (P<0.05) ;血浆IL一10水平在T3, T5时间点明显高于B组 (P<0.05) 。结论 压力通气模式组的炎症反应程度轻与容量通气模式, 单肺通气期间选择容量通气模式可以减轻肺部的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肺损伤,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8,食管癌,单肺通气

参考文献

[1]Schilling T, Kozian A, Kretzschmar M, et al.desflurane anaesthesia on the alveolar inflammatory response to one-lung ventilation[J].Br J Anaesth, 2007, 99 (3) :368-375.

[2]Michelet P, D'Journo XB, Roch A, et al.Protective ventilation influences systemic inflammation after esophagectom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Anesthesiology, 2006, 105 (5) :911-919.

[3]Petrucci N, Iacovelli W.Ventilation with smaller tidal volumes:Aquantitative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Anesth Analg, 2004, 99 (1) :193-200.

[4]Tsukada K, Hasegawa T, Miyazaki T, et al.Predictive value of interleukin-8and granulocyte elastase in pulmonary complication after esophagectomy[J].Am J Surg, 2001, 181 (2) :167-71.

[5]XieGQ, JiangJX, ChenYH, et al.hiduction of acut ehepatic injure by Endotoxinin in mice[J].HePatobiliary Pancreat Dis lnt, 2002, 1 (4) :558-564.

[6]Kim GY, Roh, Sl, Park SK, et al.A lleviation of experimental septic shock inmice by acidic polysaccharide isolated from the medicinal mushroomphell inuslinteus[J].Biol Pharm Bull, 2003, 26 (10) :1418-1423.

[7]欧阳平, 刘煜, 赖文岩, 等.重组人白介素10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1, 21 (11) :828.

胸科手术 篇6

关键词:帕瑞昔布,超前镇痛,食管癌根治术

食管癌根治术因手术创伤大, 术后疼痛剧烈致使病人发生躁动, 因此选择有效的镇痛方法尤为重要。地佐辛, 舒芬尼现已做为常规术后镇痛药物, 但因其剂量过大或患者对其敏感而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联合使用不同机制的镇痛药进行多模式镇痛已成为现阶段趋势。帕瑞昔布是非甾体药物, 对环氧化酶2具有可选择性抑制作用。本研究主要是对预选给药超前镇痛对食管癌根治术的镇痛效果进行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择期食管癌改良根治术病人80例, 年龄50~70岁, 体重55~70KG, ASA分级Ⅱ~Ⅲ, 无精神病史及药物过敏史, 术前生化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范围, 采用随机数字法, 将患者分为2组, A组帕瑞昔布超前镇痛组;B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40例。

1.2 方法

麻醉前常规肌肉注射长托宁, 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 持续监测桡动脉压, 心率及SPO2.颈内或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并监测CVP。麻醉诱导为咪达唑仑2 mg, 依托咪脂0.3/kg, 舒芬太尼0.3 ug/kg, 罗库溴铵0.8 mg/kg, 快速气管插管, 术中持续泵入丙泊酚, 瑞芬太尼, 顺式阿曲库铵维持麻醉。A组于切皮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 mg;B组切皮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手术结束前20分钟前两组均静脉注射舒太尼15 ug, 并停止肌松药泵入, 丙泊酚及瑞芬太尼至缝皮前停用, 连接PCA (含舒芬太尼150 ug, 格拉司琼6 mg, 生理盐水95 mL) 。背景输注2 mL/h, PCA剂量0.5 mL/次, 锁定时间15 min。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术后6 h、24 h、48 h病人镇痛满意度。评分0为极差, 100分十分满意。记录术后6-24 h病人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t标准差表示,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间年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与B级比较A组镇痛满意度评分升高 (P<0.05) 见表1。两组间各时段镇痛药消耗量以及PCA泵有效与实际按压次数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期间B组恶心、呕吐, 头晕发生率高于A组 (P<0.05) 。

注:与B组比较aP<0.05

注:与A组比较aP<0.05

3 讨论

食管癌改良根治术开胸手术后患者多数有难以认识忍受剧烈疼痛, 患者过度忍耐引起躁动。其次, 开胸引起的肺部氧合灌流的改变可引起低氧血症, 引起病人烦躁。所以对手术所致疼痛的积极处理是预防患者术后躁动的一大因素[1]。帕瑞昔布的镇痛机理为通过选择抑制环氧化酶-2的生成。抑制前列腺素特别是抑制前列腺素E的合成。从而减轻疼痛[2]。静脉注射40 mg后镇痛效果可持续约6~12 h。

本研究表明超前预注帕瑞昔布钠与单纯舒芬尼PCA比较, 病人镇痛满意度明显提高, 表明帕瑞昔布有助于增强食管癌改良根治术后镇痛效果。可能是与舒芬态尼起协同作用产生的镇痛效果有关。

综上所述, 超前给予帕瑞昔布纳40mg静注可明显减少, 减轻及延长食管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

参考文献

[1]Kuratani N.Emergence agitation in pediatric anesthesia[J].Masui, 2007, 56 (5) :554-559.

胸科手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间收治并需进行各类胸外科手术的患者107例。其中男性68例, 女性39例。年龄23~58岁, 平均年龄 (38±5.5) 岁。患者体质量48.5~80.0kg, 平均体质量 (65.8±5.5) kg, ASA为I至II级。所有患者术前均排除呼吸系统疾病与肝、肾及凝血功能障碍。使用随机法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 即对照组52例及观察组5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ASA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 且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方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胸科手术单纯麻醉的方式进行全麻;观察组患者则在对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及指导下使用硬膜外复合静脉的方式进行全身麻醉。其具体为, 待患者进入手术室且建立静脉通道后, 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及BIS数据, 于第L6~7椎间歇行硬膜外穿刺并置如导管。注入少量利多卡因 (2%浓度, 3mL) , 待观察5min无毒副反应后再行注射罗哌卡因 (0.25%浓度15mL) 。术中维持麻醉采用持续硬膜外注射罗哌卡因 (0.25%浓度5mL) 至手术结束, 手术麻醉过程中BIS控制在50~55之间[2]。对两组患者手术中各时间段脑电双频指数变化、血压、心率、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药物用量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3 观察指标

所有两组患者术中分为T1, 麻醉诱导前;T2, 插管后1min;T3, 术中切皮时;T4, 去肋骨时;T5, 拔管时;各5个时间段。采用Agilent监护连续监测各时段患者血压、心率及BIS数据变化, 并详细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药物用量等数据。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所得结果以表示, 并采用χ2检验以及t检验, 且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各时段BIS数据差异无显著性 (P>0.05) ;对照组患者术中血压及心率较术前差异明显增高 (P<0.05) , 而观察组患者术中血压及心率较术前差异无显著变化 (P>0.05) , 详见表1。另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药物用量等数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结果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对于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来说, 由于整个手术过程的复杂性且手术创伤过大, 患者呼吸及循环系统会承受较大的伤害, 故胸科手术的麻醉质量要求也较为严格[3]。选择麻醉方式必须是在对患者充分的麻醉情况的前提下, 将其生理干扰降到最低限度, 且麻醉停止过后能迅速恢复为原则。脑电双频指数 (BIS) 录属现今临床上最广泛运用的脑电监测指标之一。其能详细的评估患者麻醉后意识敏感状态, 准确监测大脑皮质的功能及变化情况。而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则是现今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麻醉方式, 既能充分满足手术中的镇痛效果, 又能尽量的降低麻醉药物的使用量。两者相结合更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中的麻醉质量, 降低其术中知晓的发生率[4]。据本次研究显示, 两组患者各时段BIS数据差异无显著性 (P>0.05) ;对照组患者术中血压及心率较术前差异明显增高 (P<0.05) , 而观察组患者术中血压及心率较术前差异无显著变化 (P>0.05) 。而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药物用量等数据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注:▲较术前比较显著升高, P<0.05;△较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 P>0.05

综上所述, 对于胸外科手术患者采用在监测脑电双频指数 (BIS) 变化及指导下进行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其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此方法能在有效的提高手术麻醉质量的前提下, 尽量防止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 并且进一步减轻插管、拔管时的不良症状, 故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杭燕南, 庄心良, 蒋豪, 等.当代麻醉学[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 2002:94-99.

[2]汪小湘.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在56例胸科手术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 2011, 31 (5) :25-26.

[3]张银星, 韦俊芳, 王小爱, 等.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胸部手术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 2006, 13 (15) :2692-2693.

上一篇:中国地域武术文化下一篇:音乐传播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