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把关人(共10篇)
媒介把关人 篇1
把关人,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和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 《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的。1947 年,库尔特·卢因在对群体信息的流通渠道分析时发现,家庭主妇承担了决定家庭购买哪种食材及向其他成员推荐食材的重要地位,卢因认为信息总沿包含着“门”的某些渠道传播,传播总能以“把关人”的意见作为依据顺利进行下去。因此,卢因指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到传播管道。随着网络平台的开放和自媒体的突起,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多元化的特点,社交媒体中的个人用户、权威媒体、政府机构或民间组织等等,都可以去传播或再传播新闻信息。但是,正如家庭成员都可以去买食材但同时更会赞同家庭主妇的食材选择意见一样,人们在接收信息时更加倚重权威平台所发布的内容。这就是本文所要论及的媒介把关人,即在权威媒体中从事新闻工作的新闻主播、新闻记者等,作为每天在纷乱复杂的新闻环境中在权威媒体平台上筛选信息、播报信息的人,每次新闻信息的传播所影响的受众是范围最广和数量最多的,他们就是媒介环境中最重要的“门”。
在当今自媒体迅速发展的大语境下,社会舆论和网络舆论呈现出开放的态势,人们可以共享并及时传递信息,也给予了人民群众监督社会问题的平台。与此相对的是,各式各样的消息因未经考实而传播导致谣言四起,虚假新闻泛滥成灾,使受众陷入“真相困境”。作为传播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媒介把关人在面对这种现状时,应清醒的认识到自身的作用与兼具的责任,谨记职业道德并规避不良风气的侵蚀,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媒体环境。
一、虚假新闻产生的现实动因
真实性原则是新闻的生命。现如今,新闻不仅要求真实,更要求应从群众出发,拒绝假话空话大话,但某些媒体的新闻报道仍是与新闻的真实性渐行渐远,甚至成为虚假新闻,是什么为虚假新闻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并使之类型多样化,分析媒介把关人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
(一)虚假新闻的定义
对于虚假新闻,我国新闻学界尚未有统一的定义,但目前普遍认可李良荣教授所下的表述。他在《新闻学概论》一书中提到,新闻的真实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新闻的具体真实,即报道的内容必须准确无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等等;二是总体真实,即从事实总体上、从事实的内在联系中把握真实。这两点缺一不可,否则就是一条虚假新闻。
虚假新闻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种表现方式,“假新闻事件”、“假新闻报道”、“新闻炒作”、“新闻失实”等,新闻失实只是虚假新闻的一种子表现方式。厘清虚假新闻和新闻失实之间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有助于帮助记者在采访时注意自身分寸感的把握。2013 年陈永洲案件在媒体行业闹得沸沸扬扬,由于陈永洲没有对已有消息源进行核实、确认,导致某院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终因损害商业信誉罪被刑拘,算是失实新闻的一个典型。
(二)虚假新闻产生的历史背景
回顾新闻发展历史,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编造新闻稿件其实并不是现在这个社会所独有的社会特色,而是一直以来贯穿社会发展的一种现象。中央政府早在1947 年便以苏联剧本《前线》中塑造出的一个人物“客里空”为例开展过新闻工作的自我教育活动,这个人是一位经常谎话连篇,爱说大话的战地记者,其所写“新闻”均是假大空,远远偏离新闻真实的轨道。而当今社会中也难免有某些新闻从业人员素质滑坡,没有敏锐的新闻敏感度,不关注时事无法把握最新的动向,因此就投机取巧编造新闻,从而博取受众眼球增加关注。
(三)虚假新闻产生的现实原因
1.采访片面
由于采访记者没有对双方当事人所述事实进行深入了解,只听取一面之词就下结论并见诸报端,造成了当事人的精神压力,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也可以算是对新闻受众起到了错误的导向作用。如:2013 年《新闻记者》评出的十大虚假新闻中的第十条“洋小伙遭‘碰瓷’”;第七条留守妻子遭村支书猥琐等。
2.新闻源杂乱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网络上发布的信息也成为传统媒体的消息源,便捷高效大大提高了传统媒体的信息获取速度。从相对论的角度来看好坏兼具,互联网媒体的开放态势被“有心人”加以利用便会发表激进言论,并配以图片说明,仿真度极高,大肆煽动误导受众,使信息的真实性受到严重影响。如:2013 年第五条女童为环卫工人撑伞为例来说,卖伞厂家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刻意策划此事,制造了一则虚假新闻,先买通环卫工人和小女孩,然后让小女孩在烈日炎炎下为环卫工人撑起一把爱心之伞,由于事先保密工作的到位以及现场表演的主观真实,使利益群体能够在媒体上成功策划其所需要的公关宣传。
3.新闻采写功底不实
某些媒体从业人员“能指”“所指”理解不准确,写作功底不扎实,导致语义混淆。在字词语义中,一个词包含两个属性,即能指和所指。“能指”是指字的读音、字形,是人们表象所能看到的,听到的;“所指”是指其隐含的意思、意义所在。有时人们进行解读时没有按照传播者所表达的意义来理解,造成歧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完成了采稿这一环节后,有的记者没有写作基础,文字功底不强,导致所写稿件有歧义。同时,这也类似于传播学中的申农·韦弗模式,传播过程是由信源—符号制作—噪音—符号还原—信宿这五个部分组成的。编码者将信源经过符合制作呈献给受众,但因为其后还有两个未知因素,导致受众所理解的报道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在新闻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背景、细节、人物采访等多方面因素,写报道的时候也要斟酌字词,做到全面、准确,从而使报道的内容以最真实客观的形式传播给受众。
二、虚假新闻的类型化探究
当下中国的媒体环境正处于转型变革的重要时期,“第五媒体、自媒体、新媒体、词媒体”等等一系列新词汇像火山爆发一样涌入我们的视线,也正因为媒体环境的多元化以及逐渐趋于的个体化,使每个人被动或主动的成为消息接受者和传播者,从而也导致人们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头脑风暴。
由于媒体环境带来的信息爆炸,各式各样的信息每天都充斥在我们的眼前,加之网络媒体监管困难,因此给虚假新闻提供了一个肥沃的滋长土壤。本文搜集出2013 年、2014年、2015 年评出的十大虚假新闻共30 条,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美好愿景型
这类虚假新闻通常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利用受众的期待与愿望来做文章,让其瞬间被吸引并口耳相传;二是打“情”字牌,虚造出人间大爱式的案例,从而触动受众的情感。
在近三年十大虚假新闻案例中共六条。如2015 年虚假新闻中的第九条“利辛女子为救女童被狗咬成重伤”里报道了一位为了挽救别人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的人物形象。2014年的虚假新闻中,一个名叫杨六斤的孤儿在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的境遇下艰苦求生,这个励志故事经过长时间的持续发酵后最终被考证与事实不符,使报道该新闻的相关媒体失去权威感。2013 年的十大虚假新闻中有四条均属美好愿景型,第一条“最美女孩”以及第五条“女童为环卫工人撑伞”,均表达了人们内心对于真善美的渴望;第二条“先看病,后付费”,已被大众评为2013 年最美假新闻,反应出人们看病难的现状以及迫切希望解决问题的一个愿景;第三条“习总书记坐上了我的车”,表明基层群众希望能够参与国家大事讨论中的热忱。
(二)罕见猎奇型
这类虚假新闻通常从窥视和猎奇两个角度出发,因为新闻除了能够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功能之外,也可以起到休闲放松的作用,相当一部分受众在观看新闻时,只是一种“打发时间”的行为,过硬的内容往往不如猎奇类的“精彩”,所以,这种类型的虚假新闻便有隙可乘。
在案例中共十二条。2015 年共四条。分别为第二条“南京裸女跳河,救人者遭冷遇”,文章以“裸”字来吸引受众关注此新闻,并借助救人者被冷遇制造二次发酵的话题;第五条“毒贩李先生是‘影帝’”、第七条“长沙股民赔本跳楼”、第十条“最高法院紧急下令‘枪下留人’”,这四条虚假新闻均为以貌似不可能发生事件为引,从而吸引受众关注。2014 年的一则碰瓷男被女司机开车压过的新闻被证实是媒体张冠李戴,弄出笑话;“湘潭产妇手术台上死亡”同样反映出报道不当为媒体自身引来风波;还有“95 后女网友用身体换旅行”这则报道也实属无良媒体大肆炒作。2013 年共有五条。分别为第四条“武汉情侣‘天台野战’坠楼身亡”,用旧有新闻来蒙蔽受众、引起受众好奇心;第六条女游客遭到僧人殴打、第十条“外国小伙遭碰瓷”,只是为了提高媒体的关注度;第七条留守妻子遭到村支书猥琐,以及第八条“老汉约儿媳开房”都是用猎奇性事件引起受众的广泛关注,暂且不说真假与否,此类型都是用猎奇类新闻博取受众好感。
(三)利用热度型
这类虚假新闻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利用公众人物的已有光环做文章,从而吸引受众的关注。二是以新近发生的大事为蓝本,加之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或歪曲引导等方式,制造出一条能够利用蓝本余热吸引更多关注的虚假新闻。
在案例中共三条。2015 年第三条虚假新闻“新加坡总理公署宣布李光耀‘病逝’”,利用公众人物的影响力来吸引受众对新闻的关注度。第四条“滞留尼泊尔公民持中国护照免费乘机回国”,用尼泊尔地震受众关注度来歪曲事实的真相,对新闻受众进行错误的引导。第七条“CNN前全球总编辑黄天波批CNN”,报道了在天津港的特大爆炸案中CNN记者的专业素质过低,乱作文章以及贬低他国形象的行为。
(四)其他
在案例中共二条。2014 年“马航MH730 航班失踪事件”,就是因为缺少官方的权威信息,导致谣言四起。郭美美赌博欠款2.6 亿这则新闻依据网传,被许多权威媒体未经考证迅速转发。2013 年第九条陈永洲对中联重科未经考证的大量失实报道是因其未经过详细核实才出现的虚假新闻。
从类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2013 年、2014 年以及2015年虚假新闻传播的趋势和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从横向来看,猎奇类虚假新闻的数量均多于其他种类,美好愿景型虚假新闻数量排名紧随其后;纵向比较的话,2015 年的虚假新闻多集中于猎奇性的新闻再加之利用一些知名人物和事件的热度去制造噱头。2014 年虚假新闻的案例均少有影响力,并在短期内被揭发;2013 年虚假新闻多集中在美好愿景以及猎奇性新闻方面;
由此,笔者认为近三年来,自媒体环境中的虚假新闻表现出了与媒介的高度融合,通过网络与手机媒体的传播途径使消息飞速、广泛的传播开来。同时虚假新闻的存活期较短,往往都在极短时间内被揭发披露。最主要的是虚假新闻发展趋势有重猎奇、喜憧憬、接地气三方面。
三、虚假新闻传播现状
从新闻类型、成因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出2013 年至2015年媒介把关人在虚假新闻传播中的一些作用,虚假新闻传播既有接地气、喜憧憬的趋向,也有媒介把关人浮躁、不务实的现状。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两方面因素。
(一)政策影响
媒体的外部经济环境是目前虚假新闻传播的主要原因,由于事业单位改企业化管理,导致大多数传统媒体必须将自己的思路由原来计划经济下的观念转化为市场经济下的“竞争与效益”观念。这就不可避免的由原来公共管理系统转变为考虑企业的资金和创造利润等问题。
正是由于大的媒体环境不断改变与发展,使得媒体事业紧随其后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和创新。对于任何媒体而言,新闻都是讲究时效性的,如果错失时机就只能称其为“旧闻”。媒介把关人必须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才能及时有效的把握新闻线索,成就新闻稿件。因此,部分把关人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牺牲新闻真实性。
(二)媒体内部改革
在媒体的改革创新中,虚假新闻的传播恰恰证明媒介把关人的思维存在的几个问题:
1.程式化思维
由于一直以来媒体事业的特殊性,导致一些老牌传播者对于某一类型稿子应该如何写,某一事件的发展趋势一般都是什么样子,都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思维模式,因此在对待一些新闻事件的线索时,并没有去深入现场进行核实求证,而是靠着自己的经验思维进行稿件撰写。比如在外国小伙被中国大妈碰瓷的这条虚假新闻中,都体现了记者没有深入实际调查了解,仅凭自己的经验思维而成稿。
2.经营化思维
媒体单位改企后,没有固定的全额财政拨款,使得媒体的领导阶层,不得不考虑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经营成本。报社电台等媒体单位在培养新人时,必然需要的就不止是只会采写的人才,而是懂得经营,又会新闻的全才。而这样的人,往往也会从经营出发而非本真出发。
3.业务化思维
如今各个媒体单位都有一套自己成熟的管理机制,而这一机制对于媒介把关人而言有了更大的提升空间,不同标准的设置也会导致虚假新闻的滋生,为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成稿质量,或为名为利,都会导致某些把关人被利益冲昏头脑而做出一些不明智的事情。
(三)把关人的个人素养
致使虚假新闻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媒介把关人自身的素养不高,新闻职业素质处于缺失状态。
从主观方面来说,包括三点:一是记者采访片面、不深入、不彻底;二是记者缺乏职业道德,从而对新闻进行编造;三是业务素质不高,写作能力有待提高。中国现阶段处于高度发展的重要时期,大的社会环境也会促使虚假新闻的产生,例如有的企业单位刻意隐瞒、新闻来源杂乱无序、利益群体的公关宣传等等。归根结底虽然客观因素不可控,但是主观因素却是在新闻工作中可以尽量避免的,不论是职业素养问题,还是对新闻来源判断不当,都是媒介把关人在寻求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经历的阶段,把关人都会通过这一阶段的历练得到自身的提升。传播者作为新闻的采写人、把关人、播报人,有责任和义务对这些新闻源进行核实和查证,从而将带有虚假成分的报道扼杀在摇篮中。
四、媒介把关人的社会责任探究
(一)提升自我,克己奉公
权威媒体行业的工作者应具有相对全面的素质,主持人如今也要求具备采编播一体的能力。新闻的生命是真实,虚假新闻往往都在短时间内不攻自破,把关人在投机取巧编造新闻之前应正确对待所面临的问题,以扎实基础为目的以恪守原则为底线,对新闻线索深入挖掘,理性分析看清本质,全局考虑正确引导,杜绝虚假信息,客观全面、真实准确地报道和传播新闻事件。
(二)利用优势,争做使者
媒介把关人是新闻传播的重中之重,现如今把关人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优势,使报道通过网络和手机等媒体迅速而广泛的得以传播,宣传国家所倡人民所需,积极传递多元化的文化知识。同时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把关人应积极关注时政要闻把握政治方面的最新动向,正确引导舆论走向;还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从群众角度出发考虑新闻重要性与贴合度,竭力向受众传达最真实客观的新闻信息。以身作则,做新时代的文化使者。
(三)贴近生活,传播正能量
娱乐资讯是当下年轻一族十分热衷的话题,但其内容更多的都是明星负面报道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带来隐患,在丰富受众生活娱乐的同时,应将侧重点放在明星带来正能量的地方,例如完成新作品过程中的经历与宝贵品质等。多种多样的娱乐信息应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提升受众精神生活品质,例如体育运动、钓鱼远足等,使越来越多的低头族可以感受生活另一面的美好。
五、结语
现如今“全民记者”的大环境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俗话说的好,“三人成虎”,一个人说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人都在传,虚假新闻口口相传,最后假的也被说成了真的。最后也无法知道到底谁是第一个发起者,而真实性就更无从考证了。社会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拥有把关人的职业素养,但也应培养批判性精神,避免自身传播虚假新闻。
虚假报道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决定其能否“亘古长存”的重要因素是把关人对于新闻是否有正确的认知。对媒介把关人而言,认识到自己所处职位的特殊性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传播者必须做到在新闻报道上求真、求实。虽然外部条件的确存在影响,但把关人应从自身做起,加强自身的政治文化修养,提升业务素养,在面对新闻线索时,用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认识和报道。遏制虚假报道之风只是阶段性目标,我们最终希望的是媒介把关人能够拥有一个绿色的传播者定位,只有在正确思维的引导下,才能有机会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新闻环境。
摘要:自媒体的兴起为人们使用网络传播信息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式,但其中也不乏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虚假新闻,很多“把关人”为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经考证便将各类虚假新闻加工成为“真新闻”,这种新闻不仅欺骗了受众,还可能成为社会不良情绪的助推器。本文从虚假新闻定义出发,首先阐明虚假新闻及媒介把关人的定义,以及虚假新闻和失实新闻的区别,其次分别从2013年、2014年和2015年由《新闻记者》杂志评出的年度十大虚假新闻入手,分析探讨虚假新闻类型、产生原因及传播现状,由此得出媒介把关人在虚假新闻中起到的主观性作用,以及对其把关不严导致虚假新闻传播造成不良影响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最后明确媒介把关人的职责及其应对虚假新闻主要的措施。
关键词:虚假新闻,媒介把关人,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傅群英.假新闻现象之反思[J].新闻传播,2014(1).
[2] .邓若伊,郭佳.社会事件网络舆论演变的过程、原因及引导方式[J].新闻传播,2014(2).
[3] .何志武,石永军.电视新闻采写[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26.
姜德建:新药安全把关人 篇2
姜德建无疑是成功的,但成绩的背后当然不仅仅是“运气不错”,用姜德建自己的话来说,这样的成功要归功于自己的选择和勇气。
“我从来都不是学霸。”姜德建认为自己是个标准的中等生,对于今天所取得的成就,他笑言:“我运气好。”
为了证明自己并非天资聪颖,姜德建说起了在中南大学医学院读本科时的“惨淡”:专业课门门擦边,最差的是英语,本科5年的前4年,满分一百分的英语一直在40分左右徘徊。到了大五,因为学校规定英语不过四级不能毕业,姜德建才急了。
运气在这种时候可帮不上忙。为了顺利毕业,姜德建开始“猛攻”英语,方法很简单——背英语词典。早上一睁眼就背,上专业课也背,从早背到晚,整整背了一学期——姜德建把这段经历总结为“开启疯狂英语模式”。
正是隐藏在运气背后的这些假以疯狂之名的努力,让姜德建在2000年本科毕业后,顺利考取中南大学药学院的硕博连读研究生。
2003年4月,正在攻读博士的姜德建前往意大利维罗纳大学留学,主要从事神经药理学的研究工作。2005年9月,姜德建结束了在意大利的求学,面临着是继续留在国外,工作起薪15000元人民币;或回国内高校做研究,拿千余元基本月薪的选择。
两难之际,姜德建回想起自己出国时正值国内非典高峰期,刚到意大利就被隔离了半个月,在国外切身感受了外国人对中国医药卫生能力的质疑。
“想到这,当即决定回国为国内的新药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姜德建很庆幸当初的决定,“当年的海归很少,我回国留校从事药理学研究后,机会特别多,成长得也快。”
在中南大学药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期间,姜德建在该院院长李元建教授的指导下,系统地研究了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提出了以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及其代谢酶系统为靶点开发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新思路。先后在J Mol Cell Cardiol、Atherosclerosis、J Physiol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项。
2006年,年仅27岁的姜德建获得了中国药理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理学工作奖,两年后,姜德建又获“第二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殊荣,均是当时这两项药理学领域大奖的全国最年轻获奖者。姜德建笑言:“我大概也算是同行眼中的少年成名了。”
在高校主要是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离真正的药物开发和产业化有一定距离,这与姜德建的理想有很大差距。因此,2009年,姜德建在学术之路蒸蒸日上时,再次做了一个让师友亲朋难以理解的选择:离开高校,加入正在筹建中的湖南省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
“现在中心所在的位置当时还是块一穷二白的黄泥巴地,所有人都不看好我的选择。”时过境迁后,姜德建感慨道:“人生最艰难的就是抉择。而抉择的勇气来源于长远的视野。”姜德建认为自己的选择并非年轻人的一时意气,而是基于对行业需求和趋势的了解及把握。
彼时,生物医药产业已被湖南省政府定位为7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但在新药的研发产业链上一直欠缺非常重要的一环——药物的临床前安全性研究,该环节直接关系到新药能否进入临床和上市。因此,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的建设被列为湖南省“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有了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姜德建开始着手进行中心的筹建和运行。
实验室的建设完全从零开始,没有科研团队,没有仪器设备,更重要的是不知如何运行。作为中心主任的姜德建只能从硬件建设、组建团队开始,然后奔赴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实验室进行学习取经,最后进行模拟运行。经过两年的筹备后,实验室迎来了GLP认证。为了顺利通过认证,姜德建需要確认实验室的每个环节、每个项目都准确无误。姜德建回忆道:“临检前一周,我几乎没有睡觉,一是没时间,二是整个人都处于应激状态,根本睡不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11月,中心顺利通过国家药监局GLP认证,成为湖南省唯一通过该认证的实验室,为湖南生物医药研发产业链补上了最后一环。而时年32岁的姜德建也成为全国50余家GLP实验室中最年轻的机构负责人。随后,中心先后获批为“国家新药孵化基地”、“中药验方湖南省工程中心”。
比起在高校中更重科研的身份,如今,姜德建还要挑起团队领导人和管理者的重任。对此,姜德建自有一套管理哲学:要放手让年轻人去干,要耐心,要允许年轻人有失误。
中心药理毒理部项目负责人马丽对这点深有感触。2014年,中心购买了一批高端实验传感器,由于团队之前从未用过这款仪器,马丽在没有做模拟实验的情况下直接采用该传感器做动物临床实验,结果一上午就用坏了四个传感器,损失了近十万元。
这让当时刚毕业工作不久的马丽很是沮丧不安,然而让她意外的是,姜德建在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后并没有一味苛责她,而是在中心的全体例会上带头反思实验室仪器操作培训制度的不完善。事后,姜德建在中心制定了重大新型设备使用前的操作培训和模拟实验制度,并鼓励马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放手重新实验。
也正是这种开明的管理方式,让中心在短短数年内迅速聚集了一批医药领域的优秀人才。到今年初,中心团队由最开始的5个人发展到80余人,先后完成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200余项,主持新药开发10余项。
媒介把关人 篇3
一、媒介融合时代,急需强化“把关人”角色
“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卢因率先提出的。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1947)一文中,首先提出“把关”(gate keeping)一词。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1]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发现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从此,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从人们的不自觉行为成为大众传媒组织的有意操作,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或明或暗地影响新闻实践。[2]
媒介大融合环境下,每一种新生的传播方式都会促使传统媒体在原有传播方式上进行改进,以适应新的传播技术、方式的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原有“职业把关”的难度有所增加,其把关的方式方法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强化。这时的“把关人”不仅需要判断新闻的价值、报什么和不报什么,而且还需要了解各个媒体的不同特点。
同时,各大新媒体的出现,媒体之间激烈的竞争格局也给“把关人”的把关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作为最大的信息源头,各大媒体都希望在这样的信息源争夺战中获取独家的、受众乐于接受的新闻素材,这就对媒体的“把关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在获取新闻素材的同时不是一味地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而报道。在报道时,发挥好媒体该有的解释功能与舆论导向功能,维护自身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奥马巴”事件折射出的就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中,为了更快地获取第一手新闻素材,获取独家的信息源,为了迎合受众的口味,传统媒体失去了该有的判断能力与把关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媒体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二、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把关人”角色遭遇新挑战
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传播主体变得更加多元化,依靠传播载体,每一个传播者都可以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传播者可以直接通过微博、微信、各大门户网站等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信息传播不再是一对一的方式,受众既可以是受者,同时也可以是传者。在这种情况下,传播载体进一步私人化、自由化,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把关人”这一角色,导致本应属于传统媒体的“把关人”角色的外延发生了变化,更多的组织或者个人介入“把关人”的角色。随着这种关系的变化,昔日的传统媒体不再拥有传播话语的权利,“把关人”的角色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被弱化。
在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下,传播内容的复杂多样导致新媒体环境中把关的可行性降低。新媒体自身的开放性,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赋予了传播者极大的传播权利。任何公众都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不同的渠道将接收到的信息以及反馈的信息传播出去,这使得专业的把关人员不可能对所有的信息进行把关。信息传播的复杂化、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加之日益剧增的公众对信息的需求,这样的新媒体传播环境大大降低了传统媒体“把关人”把关的可行性。
三、新媒体环境下需要新的“把关人”
“奥马巴”事件,从网络媒体的转载到传统纸媒的介入,错标题的登报如果说是个别媒体的错误尚可理解,然而多家传统媒体的跟风出错则体现出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在自身职责上的缺失,同时也体现出媒体人面对新媒体环境的焦虑。编辑过于相信,甚至迷信国家通讯社的权威性,再加上相关责任人责任感的缺失,导致出现这一系列的低级错误。而传统媒体在新的传播形态下本来就处于劣势,如果任由这种错误频繁出现,报纸的公信力与权威性将受到更大的伤害。
在当前的媒介生态环境下,传统媒体频繁出错,折射出媒体人在报业等传统媒体转型过程中的集体焦虑感。在新媒介形态下,报业等传统媒体主要的经济支柱——广告业务持续下滑,报社生存压力加大,纸媒骨干人才也在不断流失,多种原因造成了在职媒体人的焦虑与迷茫,导致处理问题不够冷静。在这样的媒介新常态下,传统媒体原有的制度体系变得可有可无,似摆设一般。
通过这一事件,不得不谈谈三审制度对传统报业生存的重要性。媒体编辑的三审制度是我国通行的媒体编辑行业制度。《出版管理条例》也明确规定,报刊出版实行编辑责任制度,保证报刊刊载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落实编辑责任制度,必须健全和完善“三审三校制”。其中的“三审制”指的是一篇稿件要经过编辑初审加工、责任编辑或部门负责人复审把关、到总编(主编)终审签发三个环节。“三审三校”制度是我国出版工作的基本制度,对于确保报刊正确导向,提高报刊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但从近年来的新媒介环境来看,“三审制”基本名存实亡。一是由于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类新兴媒体的大量出现,加剧了媒体之间的竞争,媒体从发行量或点击率等“出名”效益考虑,放松了对“三审制”的重视;二是少数媒体为减少开支,对“三审制”不够重视,甚至简化“三审”工作,搞所谓的“采编合一”;三是媒体自身的“三审制”制度不完善,或落实不到位,忽视了稿件审核把关工作。造成的后果就是稿件的质量或导向有问题,有的甚至酿成政治性事故。
四、“把关人”角色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当中存在的合理性
无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兴起和发展的历程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环境中。在海量的信息中,充斥着无数低级趣味甚至毫无意义的信息。对于受众来说,媒体并不一定会将所有的信息全部传播给受众。所以媒体作为“把关人”,应该从海量的信息中选择向受众传递能引导正确舆论导向的信息。例如,在报社每天召开的早会上,记者会将自己掌握的新闻素材在会上进行交流,新闻素材涉及各个领域。早会作为记者与编辑之间,甚至是领导层之间的交流会,通过大家的共同脑力交流,最终确定对可采编的新闻素材进行采写,并着重讨论可以进行深度挖掘采写的新闻素材,对于不适宜采写的新闻素材则选择放弃采写或者等待事件的进一步发展,通过观察事件的发展情况,最终确定是否进行采写。这样的信息筛选有利于挖掘新闻价值及避免采写可能引起不正确舆论导向的新闻素材,极大地提高了新闻价值。
同时,不同的传播媒介在传播目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毕节日报》与《乌蒙新报》,两者虽然隶属同一传播机构,但两者的传播目的却不同,前者作为党报,主要传播一些时政性较强的新闻,而后者的信息传播完全定位于都市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关人”角色的存在就是为了根据不用的传播目的对媒介所传播的信息进行把关,总不能让受众在时政板块看娱乐性的新闻吧。
与此同时,受众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把关人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对信息进行把关。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准确无误地提供其欲了解的信息。受众在知识结构、生活环境、个人喜好、职业分工、收入水平高低等因素上的差异,直接决定了传播者需要分别去了解、去满足不同群体的信息需求,受众的差异性也决定了“把关人”角色存在的合理性。
五、新媒介环境下“把关人”怎样强化把关角色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工作者不仅需要掌握传统的工作制度,履行相应的工作职责,同时也应该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职责也应与环境相适应,才能跟上新媒体环境下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国庆.加强制度建设杜绝虚假新闻报道[J].新闻记者,2011(3):10.
网民 制止网上谣言的最后把关人 篇4
造谣者:管好无事生非的嘴
最近,网络谣言“甚嚣网上”,祸害社会,殃及网民。社会各界都对此高度关注,并且一致表示要对网络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进行严厉打击。有消息称,自3月中旬以来,各地互联网信息管理部门会同通信、公安等部门清理的各类网络网站造谣、传谣的有害信息、违法信息已达21万多条,依法关闭的网站已达42家。此外,公安机关对在网上编造谣言者依法予以拘留。
国家各部门出重拳,依法打击网络谣言,让造谣者得到了应有的处罚,也让广大群众看到了党和政府净化网络环境的决心和魄力。工信部通信保障局副局长赵志国表示,各类互联网企业都要履行法律责任、社会责任,依法办网。
随后,广大网站纷纷表示坚决支持和配合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打击查处网络谣言的行动,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坚持守法自律,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抵制网络谣言的传播。
此外,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网络新闻协调局局长刘正荣强调,网络谣言发出后,造谣者不仅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且要受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因此当造谣者在广大网民的声讨中消声匿迹,网络信息才能真正发挥出舆论监督、反映社情民意的作用。
传播者:将谣言扼杀在摇篮当中
虽然对进行传播的网站及造谣者进行的追查打击目前已取得了颇为显著的成效。但毕竟对造谣者的惩处具有滞后性,谣言已经对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在网络谣言产生前,通过各方监管,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其中,相关法律的建设自然格外关键。
法律界人士表示,在互联网上制造、散布谣言且触犯法律者,如同在现实生活一样,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侵犯了法人的声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相关规定,应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及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如果散布谣言构成犯罪,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其中,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既然有法可依,那么如何依法办网,不让谣言扩散便是网站需要思考的问题:既不成为有害信息的“助推手”、“发酵剂”,又能保证信息的即时公开和网民的言论自由。
法律的完善以及网站的努力,最直接的作用是让网民自觉地维护网络环境,不因任何原因发布虚假恶意的信息。暨南大学舆情研究中心主任朱磊指出,“全体网民应该成为制止网上谣言的最后‘把关人’,每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阻止谣言的传播。”因此,网民应自觉抵制并积极举报谣言,与政府和网站共同营造出网络谣言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才能将谣言扼杀在摇篮之中。
记者观察
杜绝网络谣言是法律的应有之意
依法打击并杜绝网络谣言,是净化网络环境,但在事后追查和事前监管两方面的工作当中,法律却体现出不同的作用。
首先在事后追查上,法律体现出它具有规范作用,即通过法律的强制执行力来机械地校正社会行为中所出现的一些偏离了法律轨道的不法行为,使之回归到正常的法律轨道。例如强制关闭网站,拘留造谣人员等。
其次,在事前监管中,多部法律对惩治网络谣言作出规定,让造谣者望而却步,这便体现出法律的明示作用。它主要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告知人们,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以及违法者将要受到怎样的制裁等。
加强法律监管,发挥其规范与明示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打击网络谣言。但若要将其杜绝,还需要发挥法律的预防作用。法律的预防作用一方面是通过法律的明示作用和执法的效力来实现的。对谣言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对造谣者和传播者进行严格及时地执法可以警示人们。不过目前仍存在一些网民缺少应有的法制理性和判断力。
媒介把关人 篇5
随着互联网技术从以信息发布为主的1.0时代过渡到信息自主生产的2.0时代, 直至以人际网络为主要载体的信息交互3.0时代, 受众对新闻生产流程的参与程度日益加深, 专业媒体对新闻生产流程的控制力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转引自萨科和贾尔迪纳, 2012) 。网络空间的开放性使公众已经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公众不仅能够参与到新闻生产的过程中, 甚至能够推动事件的进程。这在当地时间2013年4月15日发生的美国波士顿爆炸案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美国当地时间2013年4月15日波士顿马拉松终点线发生两次爆炸, 致三人死亡、二百余人受伤。之后, 波士顿警方、联邦调查局、中情局介入案件侦破中, 4月18日, 警方与逃犯展开枪战, 击中并抓捕一名疑犯。智能手机用户运用手机应用监听警方对话讯号, 试图参与追缉并领先警方侦破案件。全城宵禁中, 网民展开人肉搜索另一名在逃疑犯, 并最终于美国当地时间19日抓捕到在逃疑犯。
波士顿爆炸案和随后的追捕行动从许多方面看都是第一个大型的互动新闻故事, 它虽然不是第一个被社会化媒体所关注和追逐的大事件, 但却第一次把成千上万的人卷入事件中并成为新闻故事的一部分。
在此次波士顿爆炸案中, 社会化媒体如Twitter凭借其即时性、亲密感和影响力, 推动了新闻故事的发展, 这里可能会有事件当事人和目击者的账号, 发布者第一手的证据, 如手机拍的照片、用音视频叙述事件经过等。这是一种清新而富有活力的新闻采集和发布方式, 它没有经过过滤、剪辑和筛选。这是否意味着在社会化媒体中“把关”已经不存在了呢?其实一直以来, 学者们都在关注与讨论把关理论在新媒介环境中的变迁问题。下面笔者将从媒介及把关理论的发展背景, 来呈现学者对把关理论在新媒介环境中的理论基础是否继续适用以及其效果如何的讨论。
二、把关理论变迁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
(一) 时代背景
互联网提出了新的范式挑战。一方面, 互联网与其他传统媒体相比, 有更加开放的空间, 允许更加多样化的用户行为模式;另一方面, 信息控制关系和机制是频繁而复杂的。因此, 学者和实践者应意识到, 网络语境下传统把关理论出现了范式模糊和危机。
社会组织的本质是规范人们的行动, 但是一个组织规范其成员的能力是有限的。现在到了对一个旧的操作、实践、规则和规范重新整合的时代。一些学者认为, 新闻业正是这样, 以资金为主导的模式崩溃了, 把关人改变了, 新闻媒体正面临着信任危机。[1]布迪厄认为, 一个领域的结构性变化最可能是受到来自临近领域的压力, 从而内部动力发生了转变。[2]新闻业最重要的变化来自技术的巨大变革, 例如博客, 是外因的代表, 带来了对新闻业文化资本的挑战。[3]
综合这些把关理论的研究学者对把关理论变迁的时代背景的分析, 可以看出, 技术的发展不仅产生了新的新闻传播形式, 改变了新闻业的传播和资本结构, 而且改变了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与观念, 也因此构成了把关人变迁的时代背景。
(二) 理论背景
传统把关理论的历史源头, 来自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 (1943) 在《心理生态学》一书中提出的“渠道理论”, 他在此研究中提出了把关人“门卡”把关过程等概念。
怀特 (1950) 将其开创的把关人理论首先直接引入新闻学, 被新闻学季刊称为“把关理论领域的第一项研究”, 由此“把关人”成为新闻传播学领域的重要议题。
从传者到受者的信息流动具有信源—信宿的方向, 在很多情况下, 信源被认为是把关人生产的, 到达把关对象的信息被认为是信宿。怀特将施拉姆的“信源—信息—受者”方法引入大众传播研究中, 这种范式非常适合把关的“渠道理论”, 也由此奠定了传统文献对把关的单向关系的思维定势。里斯和博林格也认为怀特的研究适用于施拉姆阐述的理论范式, 怀特设想的“工程学的发送者”接收者传统模式, 将焦点集中于作出把关决策的个人。
由于物理空间的局限 (如报纸受到版面局限, 电视受到播出时间限制) , 传统新闻媒体的记者承担着“选择并决定某一则新闻故事是否能够通过‘媒体之门’进入到新闻流通环节”的“把关”角色 (麦奎尔1994) 。
在Web1.0时代“新闻把关”主要表现为论坛、博客上的内容通过“把关”机制进入新闻文本 (卡多索2011) 。
由于互联网打破了媒体的物理局限, 受众在新媒介环境中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新闻选择、新闻制作和出版流程中, 逐渐“接管”了新闻把关环节 (布鲁斯2005) 。于是, “新闻看门”将取代“新闻把关”成为新闻媒体的新角色 (休梅克2001) 。
公民“积极主动”地浏览大量的一手信息、“协同合作”起来选择和生产新闻内容, 采纳与传统媒体具有一定区分度的“新闻价值”评定标准, 进而展开以“现场观察一选择一整合”为流程 (区别于传统的依赖于外部信源输入信息多少而起草选题) 的方式成为“新闻看门”的主要特色 (布鲁斯2003) 。
三、对把关理论存在的两种讨论
(一) 以休梅克和巴兹莱·那昂为代表的就把关理论基础在新媒介环境下是否适用的讨论
休梅克虽然也在思考新媒介环境中的把关理论, 但还是一直以传统的思路进行研究, 并且呼吁把关理论对卢因的回归;巴兹莱·那昂认为传统的把关理论已经不能跟上正在改变的传播环境, 呼吁对把关理论基础作出更加完整的解释。
卢因提倡社会科学的概念化, 把关概念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 社会是个人与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 每个个人组成了一个生活空间, 包括个人和个人的环境, 团体也是一样。结合在一起就组成了社会领域。在社会空间中, 社会科学家扮演了一个决定哪些事在何时进入生活空间的把关人。伴随着一系列的在生活空间进入或被排除的“出”、“入”的决定, 社会科学家界定了生活空间和社会领域、个人心理和社会互动之间的关系。
休梅克和里斯一直在做持续的工作, 即强调媒体历史和社会的内容, 就像卢因把个人心理的方法应用到社会领域, 休梅克和里斯也将媒介效果应用到文化和媒介组织中。
对休梅克和里斯来说, 象征性环境由信息组成, 这些媒介信息不是显示的一面客观的镜子, 而是对于现实的一个创造性建构。在他们的《信息中介》的早期版本中, 他们的理论构建关注媒体对人的作用, 个人、编辑方针、媒介组织、社会机构以及社会系统对组成象征环境的信息生产的影响。
在1991年和1996年的《信息中介》版本中, 休梅克和里斯把媒介产品的影响作为二维的中心模式, 个人的影响是中心, 接下来是编辑方针、媒介组织、社会机构和社会系统的同心圆。
在2014年的《21世纪的信息中介》中, 休梅克和里斯将媒介影响模式化为三个维度的“婚礼蛋糕”, 新婚者作为个人在顶端, 社会系统作为蛋糕最大的底层。尽管之前的版本主要集中在个人的影响, 新的模式却可以用两个维度来解释:从个人角度来说, 低层授权个人的成功;从媒介社会系统视角来说, 个人栖于一个不牢靠的支持结构上, 如果这个结构毁坏, 将导致整个蛋糕的倒塌。从这两个视角来说, 每层蛋糕都是社会领域的一部分。通过模型化的这三个维度, 休梅克和里斯表示了对于把关理论, 他们回归卢因的呼吁。
巴兹莱·那昂认为像休梅克这样的传播学者, 视把关人为经过训练的、值得信赖的精英, 而像自己这样的信息科学家, 则视把关人为嵌入在一个更大组织内的个人。另外, 传播学者倾向于关注把关精英的个人观点, 而信息科学家则关注把关者个人和更大的网络之间的关系。但是, 在这两个领域中, 巴兹莱·那昂看到了新媒体技术在把关研究中日益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但是并没有一个可并立的理论基础, 随着对新媒体技术的关注, 把关研究已经从过程转换到把关人建构社会现实的能力上了。[4]
巴兹莱·那昂在研究1995~2007年期间新闻传播学领域的把关文献后发现:一是文献的主要分析单元并没有超越个体层次, 把关人被看做是一个集体机构或公司的一部分, 面对新技术和信息实践的变革, 大多数研究仍然在运用传统的把关框架, 忽视这些把关对象的角色, 包括他们在这个把关过程中的权力和影响;二是大多数文献把把关看做是一个静态的现象, 把关角色的进化一直被描述为线形的, 把关人的权力随着时间不断增长。[5]
巴兹莱·那昂看到了一种不愿意重新思考把关理论作为一个失败的理论构建, 尤其是休梅克早期的一些研究工作。
巴兹莱·那昂认为休梅克的把关理论对于她自己的理论构建规则不可信, 认为目前的把关定义对于建立一个成熟和可适用的理论太过分散和矛盾, 并且很多理由都可以说明一个新的把关理论是被需要的。第一, 网络重新定义了“门”、“把关人”、“把门”。传统的把关模式需要改变, 因为它的概念已经不再适用;第二, 把关理论已经被学科边界所打破, 一个跨学科的概念需要从每一个学科学习, 而不是仅使用对单一学科的了解;第三, 即使是在相同的学科中, 也没有对“把门”的共同的说法。因此, 巴兹莱·那昂重新定义了把关理论中的基础概念, 包括门、把门、把关机制、网络把关人及把关的定义, 并详细考察了社会化媒体中的网络把关。
把关的决定已经从“进”、“出”转换到“更多或更少”的呈现规则。在这种背景下, 在关键位置去做把关决定的是掌握规则的人, 用户经验代替新闻工作者的经验成为决定新闻门户把关决定的因素:网络空间是自由的, 大量的信息可以由专业的和非专业的人传播。但是对于一般公众在网上获取感兴趣的、有效的信息来说, 就会有更多的负担, 因为他们现在不仅要完成艰巨的额外筛选任务, 还要确定未知信息的真实性。
因此, 不管是主张回归卢因, 还是重新定义把关理论基础, 理论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就可以适应改变了的环境。新的媒介环境使各学科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 如何使这一理论基础更好地适应新闻领域的实践环境和其他学科的发展, 值得学者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 对社会化媒介环境下把关效果强弱的讨论
1. 持强效果论观点的学者包括一直致力于议程设置理论发展的麦库姆斯和把关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巴兹莱·那昂。麦库姆斯认为, 很少有证据支撑这种假设, 即主流媒介的议程设置能力大大降低, 因为也有证据表明存在新闻信息寡头垄断的事实, 少量的网站掌握了大部分的网络用户, 每天主要的新闻议题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同质的。和传统媒体的受众一样, 网络语境中的把关对象也存在通过媒介接触只管消极被动地接受信息的状况, 如浏览网站新闻、观看网络视频或强迫看网络广告, 而把关人只管采集“编辑”生产和发布的这些信息内容, 起着“推”的作用, 这类把关对象没有知识或技能在网络语境中施加权力, 对新媒介带来的机会和挑战缺乏意识, 也缺乏网络技术上的使用技能, 由此也就信任把关人能代表他们的需要和利益。巴兹莱·那昂认为, 尽管把关对象现有可选择性的范围在网络上已扩大, 但由于把关人使用多种把关机制, 绕过信息控制在网络中并不总是可能的。精英主义范式提出的另一个决定论观点声称, 即便把关对象有选择的自由或绕过把关的能力, 这种可选择性的影响还是极微的, 把关对象选择一个替代对象还要依照与把关人相类似的文化政治和社会语境而定, 因此, 选择一个替代对象相当于用一个相似特征的把关人替代另一个把关人。[6]
2. 持弱效果论的代表学者是布鲁斯和本克莱。布鲁斯认为, 网络环境中的新技术使得现在能比以往接近更多的内容, 开始侵蚀了把关对象与把关人之间长期以来明确的边界。这种侵蚀, 一个结果就是把关功能开始崩塌, ……为公民提供了挑战精英对政治议题控制的机会。[7]本克莱称:“网络化信息经济的出现增加了个人的自主权”, “相比于大众传媒的种种限制, 网络公共领域能够使更多的个人与其他人交流、把自己的观点传递给他人, 并且这样做不会被媒体拥有者所控制, 也不会被大众传媒的资金所阻碍”。[8]尽管独立网站脱离了平台运营商的把关, 挑战了把关人控制的霸权, 但这种地位也是不稳定的, 最终会受到基础设施提供者政府、产业规制者相关组织等外部环境的把关。与政治强权对抗的, 则面临整改、罚款、警告、追捕、法律限定等境况, 如美国政府施压网上付款公司, 让它们封锁维基解密的行为;有社会影响力的, 则可能面临被资本收编, 如新闻集团收购了最成功的社交网站Myspace, 雅虎并购了流量最大的图片分享网站Flicker, 谷歌收购了极富创新意识的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因此, 拥有独立的信息平台未必使把关对象成为把关人。
四、结语
在变革的媒介环境中, 不管是把关理论的适用性问题, 还是把关强化和弱化论, 都未能完全解释出网络语境中把关层次的复杂性和多元化, 如把关权力、把关对象、把关关系、把关机制的复杂化。每个个人或组织都处在更大的社会系统之中, 尽管相对开放、自由的网络空间给信息和言论自由带来了更大的希望, 但依然有界限, 不能触及政治、强权等。
因此, 在已然突破了媒介组织的把关界限后, 可以从更大的社会系统下去考察把关者和把关对象的多元化、把关过程的复杂化、把关关系和把关机制的重构。正如休梅克 (人际传播, 2005) 所说“:尽管新的技术和新的把关人已经出现, 把关人理论依然存在, 只是走得更远。关于互联网如何改变了传统的把关理论的问题, 是目前和下一代研究者可挖掘的丰富的宝藏。”
摘要:媒介技术的变革会影响新闻实践操作的变革, 尤其是社会化媒体的强势, 使得很多学者对20世纪指导大众传播的效果理论甚至职业规范对于新的媒介环境的适用性产生了怀疑。把关理论也不例外——新的信息采集和发布形式使得传统的把关范式陷入了模糊和危机。笔者通过文献梳理出了学者们自互联网出现以来针对把关理论在新媒介环境中的理论基础适用性和效果强弱的两种讨论。但是, 网络环境中把关层次的复杂化和多样性将会给把关理论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发展条件, 讨论也将进行下去。
关键词:把关理论,新媒介环境,大众传播效果,适用性
参考文献
[2]本森·罗德尼.新闻媒体作为“新闻场”:布迪厄增加了新制度主义, 反之亦然[J].政治传播, 2006, 23 (2) :187-202.
[3]沃斯·斯蒂芬妮, 阿什利·赛斯.新媒体, 旧评论:博客主的评论和新闻场[J].新闻界, 2012, 13 (7) :850-868.
[4]斯路易斯·大卫.从社会领域到社交网络的把关理论[J].传播研究趋势, 2015, 34 (1) :4.
[5]巴兹莱·那昂.把关:一个批判的视角[J].信息科学与技术年度回顾, 2009, 43 (1) :1-79.
[6]巴兹莱·那昂.网络把关人理论的探索:一个考察信息控制的框架[J].美国社会信息科学与技术期刊, 2008, 59 (9) :1493-1512.
[7]布鲁斯.连锁反应:媒体把关和克林顿-莱温斯基丑闻的崩溃[J].新闻界, 2000, 1 (1) :62.
[8]里奥·贾格布.网络的财富:社会生产转向市场和自由[J].耶鲁法律期刊, 2007, 116 (7) :1472.
[9]休梅克.把关中的个人和规范力量[J].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 2001, 78 (2) :233-246.
“把关人”与网络媒体的形象 篇6
美国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于1947年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提到, 信息的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 由此, “把关人”的概念便应运而生。在信息满天飞的时代, 网络媒体凭借着快捷的优势, 风头迅速盖过了传统媒体, 但有闻必录、有情必报的弊端也暴露出了网络环境的监管问题。传统媒体由于信源渠道较单一, 而且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往往呈放射状送达受众, 记者、编辑、总编等的层层把关以确保所发布新闻的真实、准确。而网络媒体则不然, 因为在网络中所有人的身份、地位是可以被设计的, 互联网上的信息很多都虚实难辨, 所以网络媒体在这种环境下很难使人信服。尽管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冲击, 但网络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容易淡化把关意识, 对没有新闻来源、缺少事实依据的信息未经核实就加以发布, 这也是降低网络媒体在受众心中可信度的重要原因。
何为网络媒体及其存在的问题
网络媒体也可以看做是对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的一种融合, 当提到网络媒体时,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刊登新闻的门户网站、传统媒体的网络版。用闵大洪所下的定义来说, 网络媒体就是“按照新闻媒体传播流程运作的 (即由专业人员对新闻和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发布) , 具有公信力, 能够产生巨大社会影响力和能够迅速形成社会舆论的网络传播平台。” (1) 然而, 在网络媒体凭借传播优势绽放异彩的过程中, 自身潜伏的各种隐患也暴露无遗。
首先, 真实性弱。网络中的新闻信息可能来自传统媒体、官方, 也可能来自某个论坛等, 由于不能像传统媒体一样有着严格的层层把关, 因此这些信息往往带有不确定性, 很难保证其真实可靠。
其次, 信息庞杂。网络世界给各种各样的信息都提供了空间, 其技术手段“超链接”的介入, 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跨度。往往会出现一条信息跑遍全球, 却有几种说法的尴尬局面。
再次, 低俗信息泛滥。出于盈利需要, 一些商业网站会把广告性质的信息包装成新闻发布出来, 通读全篇只读到宣传, 毫无新闻价值可言。而且网络媒体中会出现噱头新闻, 用大胆、露骨的标题吸引网民的目光, 赚取点击率。
由于网络媒体的自由度比较高, 在信源多元的网络世界里, 各种新闻就会被不断地复制、粘贴, 甚至一些难登大雅之堂的信息也会浑水摸鱼地公之于众, 在赢得点击率的同时, 网络媒体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却被鼠标一点一点侵蚀。
“把关人”角色在网络媒体中的重要性
进入网络时代, 传统意义上严格的把关核实、系统审查减弱了, 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可以轻松地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信息, 于是也就有人开始质疑把关人的存在意义。其实相反, 正因为网络各自为主的宽松环境允许匿名信息的出现, 致使道德失范的现象比比皆是。网络需要把关角色来进行“内净化”, 而用来发布新闻消息的网络媒体更需要施加约束。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00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网络受众上网的主要目的为“获得各方面信息”的占56.11%, 其中主要是接收新闻信息的占82%。 (2) 由此可见, 公众在获取信息时多青睐于新闻信息。通过网络媒体发布信息虽便捷、及时, 而与此相生的问题新闻使网络媒体的信息权威性受到威胁。若要维护网络媒体在公众心中的形象, 重新聚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就要在把关上下工夫, 对海量的网络信息加以筛选过滤。
把关力度的加大能确保传播信息的真实性, 同时也能对受众有积极的引导。一个出色的网络媒体, 在权衡自身价值之后一定不会放弃新闻真实性的原则;而且媒体把关人针对不同受众, 对信息进行合理整合, 也会引导并逐步影响受众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树立网络媒体的权威。另外, 就网络媒体自身而言, 还能净化网络环境, 推动向成熟网络媒体环境发展的步伐。陈力丹教授把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分为拷贝借鉴、用户化、网络原创三个阶段, “现在的网络新闻传播尚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 离网络新闻传播的原创阶段距离尚远”。 (3) 我国的网络媒体只有刊播权, 而没有采访权, 在发布新闻时多依靠复制粘贴, 因此网络把关成为最直接改善网络环境的手段。
网络媒体把关职责势在必行
网络常常被认为是各自为政的世界, 但真的就没有“秩序”存在的必要吗?当网络媒体这个舆论漩涡失去了中心, 就容易导致信息混乱。把关虽无法使每条信息都具有绝对价值, 但却能有效阻止垃圾信息的不断滋生, 维护网络媒体传播的声誉和形象, 对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容小觑的作用。那么, 网络媒体中的把关人该怎样理解呢?
(一) 网络媒体把关人区别于传统媒体把关人。传统媒体通过记者、编辑、总编等的层层审核把关才能将信息公之于众, 而网络媒体除了记者、编辑外, 还有网站上无法忽视的博客、BBS等把关人群体。由于互联网的庞大容量, 网络媒体把关人的难度要远大于传统媒体。
(二) 网络媒体从何把关?对于网络媒体的把关, 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切入。宏观上来看, 就是从政府的角度对整个网络媒体环境进行管制, 间接把关;微观上来看, 是媒体网站对自己网站内容的直接把关。只有两方面兼顾才能治标治本, 从根本上逐渐改善网络媒体环境, 严格把关, 重塑形象。
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的立法、管理对网络媒体是强有力的制约方式。网络管理部门应该对其建设及运作方面制定法规条例, 建立起一系列网络媒体新闻发布及把关制度, 为网站提供政策指导和实施监控。不仅能将一些不当信息、违规操作摒弃掉, 还能引导网络媒体良性运转。
网站管理人员合理协调网络媒体论坛中的舆论风气。网络论坛是能翻云覆雨的地方, 在各社区中, 每个网民都可以自由地畅所欲言, 但自由过度的环境往往会滋生种种不文明的现象, 包括言语、图片等。此时网站管理人员就要起到“意见领袖”的作用, 多带头发表与论坛相关的文章, 引领网站舆论风气;同时, 及时整理论坛信息, 对违规信息进行删除, 优化网络媒体论坛环境。
网络媒体编辑人员对所发布信息内容进行严格把关。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学者们言简意赅地指出:“目前互联网所刊载的信息常常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 谁能够从纷繁芜杂的信息中理清头绪, 将新闻内容有条理地报道给读者呢?是专业新闻从业人员。” (4) 网络媒体编辑人员其实也与传统媒体新闻从业人员一样, 肩负着传播新闻、引导受众的重要责任。
第一, 要对网络媒体采编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及职业道德的普及。网络世界的繁杂信息, 需要通过采编人员筛选后, 才会呈现在公众眼前。这个过程无法采用系统的衡量程序进行选择, 只能单纯依靠采编人员个人的认知把关, 因此所选信息必定会隐含把关人员的价值观倾向, 对网站采编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职业道德的普及也就显得非常必要。
第二, 对信息内容履行把关职责, 要多重并施。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传统媒体, 真实都是新闻的生命。要对新闻内容进行把关, 首先要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 只有真实的新闻才能真正留住受众、获得品牌信誉, 而不只是点击率的上升。其次, 网站采编人员要懂得“变相”把关。由于网络媒体只拥有刊播权, 各新闻网站若要将相同内容的新闻, 传播出符合自身网站的风格, 那么在对这类信息进行选择、发布时就要对信息内容进行艺术处理, 在不违背事实的前提下, 掌握好表达的立场与方式。
受众应强化自我把关意识。在网络世界里, 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独立的信息窗口。网民们所发布的评论、意见也是构成网络媒体形象的一部分, 有人说互联网这个科技时代的到来会导致文明的灭亡, 当然, 这个说法有些偏激, 但在这个自由空间, 失去约束的后果必然是混乱。网民要形成自我把关的意识, 对在网络媒体中发表的言语贴上文明标签。在把关过程中, 提高网民素质、加强网民自律是重塑网络媒体形象的一个基础点。
由此看来, “把关人”概念在网络媒体兴盛时代, 非但不会失效, 反而更加任重道远。若与传统媒体相比, 网络媒体也同样需要进行采集、编辑、整合、发布等一系列程序, 而且由于网络媒体还不像传统媒体那样拥有健全的传播机制, 各种弊端的出现减弱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因此整个环境更迫切需要把关人的存在。当把关无处不在时, 网络媒体形象也就悄然拾回了。
注释
1[1]闵大洪:《数字传媒概要》,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第73页。
2[2]张国良、廖圣清:《上海市民接触大众媒介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新闻记者》, 2000 (7) 。
3[3]陈力丹:《不成熟的网络新闻传播》, 《新闻记者》, 2001 (7) , 第53页。
编辑工作者的“把关人”责任 篇7
一、大众传播对普通民众的影响
笔者通过对社会的观察而知:普通民众的价值、道德取向, 就其把握能力而言是相当弱的, 俗语讲:“学坏容易、学好难。”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朋友们, 对于他们来讲就更难了, 往往越是那些阴暗的东西, 对于他们就越有吸引力, 如色情、暴力、毒品以及反叛社会等。这些固然与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和其阅历浅有关, 但文化传播的作用是决不能忽视的, 尤其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传播学专家的观点认为, 我们人类生活在两个环境里:一是现实环境, 一是虚拟环境。现实环境是指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主观世界;虚拟环境是指被人意识到或体验的主观世界。与此相联系的能被人直接接触并感受的环境叫“直接环境”;而需要通过其他渠道才能间接感受的环境称为“间接环境”或“虚拟环境”。
由于大众传播的普及、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 现代人的认识能力即“间接环境”大大扩张, 这诚然是一个好的现象, 但与此同时, 也是由于现代人的“虚拟环境”扩张得太大, 人们对这种“间接环境”辨别真假的能力则相对大大缩小了。这里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当媒介有意或无意歪曲“环境”时, 人们无法辨别;二是人们不仅无法辨别, 还将之视为“真实环境”而展开现实的行动。结果难免制造出一幕幕悲剧。“二战”期间, 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的媒介都不遗余力地宣传其侵略战争的“正义性”, 让多少民众心甘情愿地做了战争的牺牲品,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大众传播的负面功能有多么可怕!
二、严格把关, 为民众提供良好的“间接环境”
正因为普通民众对“间接环境”不具备准确判断的能力, 而当今社会又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 “间接环境”非常复杂。所以作为担负大众传播这一工作的编辑就更应严格把关, 弘扬主旋律, 让民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正确的精神理念和道德准则, 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这些是党和国家对宣传思想工作要求的一部分内容, 是经常被提到的, 可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想要教化好民众, 需要一个过程, 需要长期坚持做下去。这虽然会是个漫长而辛苦的过程, 但这也是国家领导者与出版传播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全面提升把关人的素质
要为大众传播的内容把好关, 编辑的个人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只有把关人的素质提高了, 才有能力为普通民众选择出更加适合的、健康的、有品位的文化内容。
(一) 提高编辑的政治素质
社会主义的大众传播工作, 首先是宣传教育工作, 作为编辑第一点就是要端正自己的立场, 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编辑的立场如果不稳, 就无法正确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所提供的“间接环境”就可能是错误的。编辑的政治素质, 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就是政治理论素养。在新时期, 编辑要以“三个代表”的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二) 提高道德和心灵的修养
编辑与教师一样, 被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因为他们的工作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作。要塑造其他人的灵魂, 编辑自己首先就要具有高尚的灵魂。这就要求编辑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和心灵的修养。修养的提升是靠一点一滴的积累而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 要无时无刻地管住自己的身心, 靠量变引发质变, 使自己的人性得到升华。这其中有一个最好的办法, 就是多读圣人之书。笔者认为, 作为中国的编辑, 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学习是很好的提升修养的途径。在社会转型时期,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 人们的内心世界好像更加空虚了, 面对新旧事物的交替变迁与社会的飞速发展, 许多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这种迷茫体现在工作、生活、感情世界等很多方面。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需要一位智者来为自己解惑, 为自己导航, 来安慰、指引自己脆弱的心灵。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不失为一剂良药,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反映的是对生活的正确态度, 对名利的淡泊。孔孟之道、老庄思想、佛学精华、诸子百家……他们的大智慧、大气魄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三) 知识素养的提高
编辑人员要具有广博的知识体系, 其中包括:文学语言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外语知识、电脑及网络知识、出版法规知识、编辑知识等。编辑不仅要有杂家式的渊博学识, 更应该学有专长, 成为某种专门学科的专家。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 编辑人员如果不加强学习, 更新知识, 就不能了解前沿的信息, 也无法把握所要传播的内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编辑要做好新闻传播的“把关人” 篇8
一、提升新闻价值, 把好舆论导向“关”
一个客观存在或发生的事实, 能否成为新闻, 然后被传播, 就看它是否与公众的利益相关联, 是否凝聚了公众的社会需求, 以及能否满足人们的感官和心理需求, 新闻价值本身应该具有给社会和受众以积极影响的功能。编辑要慧眼视珠, 能从记者、通讯员的众多稿件中把那些内涵丰富、写作有特色、新闻价值高的稿件遴选出来。从一般事件中发现兴奋点、新闻点。稿件的新闻价值并不是轻易被发现的, 有的稿件中某些有价值内容被一大堆次要材料淹没时, 编辑要善于沙里淘金, 对有关信息进行鉴别、筛选、提炼、聚合, 将新的、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向受众传递。
新闻价值集中体现在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编辑一要把好舆论导向“关”。现在信息渠道多了, 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 泥沙俱下, 真假难辨, 其中有很多垃圾信息像病毒一样在社会上传播蔓延, 主流意识形态被稀释、被淡化、被挤压。从社会舆论的角度审视, 编辑平台即话语平台, 编辑权也即话语权。任何政府都不可能在实质上对编辑活动放任自流。即使自称最为尊崇“言论自由”的美国, 也没有多少人认可言论自由的绝对优先地位[1]媒体从业人员尤其是新闻编辑绝不应该是一个打工挣钱的雇佣劳动者, 而应该是一个对国家、对民族负责任的"把关人"。编辑要视导向为生命, 始终把正确导舆论向放在首位, 什么是正确舆论?这就要求我们对某一新闻事件的宣传报道时, 必须准确地判断新闻价值, 看它是否“与时代同步伐、
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齐奋斗”。是否具有“振奋人们精神、鼓舞群众斗志、凝聚民众力量、激发社会活力”的作用。编辑在选稿时, 首先要对稿件的政治、思想、事实、价值等内涵作出准确评估, 再决定取舍和修改加工, 强化主流意识形态, 帮助受众降低认识世界的不确定性, 挤压或化解社会上的各种“杂音”。
二、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严把新闻事实“关”
近日, 《新闻记者》2011年第1期批露了2010年十大假新闻, 其中包括西安市已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一女生世博排队被强奸怀孕、金庸去世等虚假内容。此前, 有的媒体曾刊发过千年木乃伊怀孕、杨振宁证实夫人翁帆怀孕3个月、奥巴马送金正日苹果电脑等引起受众哗然的虚假报道。这些假新闻对象广泛, 涉及很多明星、政要、知名人士和社会敏感热点问题, 扩散速度非常快, 尤其是经过互联网的添枝加叶, 推波助澜, 搞的沸沸扬扬, 像瘟疫和谣言一样蛊惑、误导公众, 致使媒体陷入尴尬境地, 很没面子。虚假报道已成为媒体的公害。
马克思早年说过的:“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 没有这种条件, 报刊就会萎靡不振”。编辑必须有崇高的敬业精神, 切实把好新闻事实“关”。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生命,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第一基础。编辑要心细如丝, 打破沙锅问 (纹) 到底, 一定要把把新闻事实凿实、弄准。其基本要求是:真实、准确、科学、统一、清楚。媒体所作的新闻报道, 必须是客观存在的真实事物, 它不仅要求所反映的人物、事件、事件、地点、因果, 以及所运用的语言、音乐、音响、画面等形式诸因素符合客观规律, 符合生活实际, 而且还必须反映生活的本质真实, 即顺应历史和社会发展趋势, 能正确揭示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使受众能正确者个事物在现实生活中的总体地位。
三、精心加工修改稿件, 把好新闻质量“关”
记者和通讯员的原稿一般说来, 只是半成品、“毛坯”或者“原材料”, 只有经过编辑的整理、加工、优化和升华, 才能变成有价值或价值较高的“成品”, 所以编辑必须把好新闻质量“关”。
在记者、通讯员的稿件中有很多疏漏之处:有的虽有一定价值, 但表达的方式运用不当, 只能是一条新闻线索;有的标题空洞平淡, 缺乏点睛之笔;有的枝蔓太多, 托泥带水、主题反被淡化;有的虽然素材很好, 却被轻描淡写, 缺乏深度的挖掘和展示, 浪费了一些有价值的新闻资源;有的有的稿件文笔不顺, 写作枯燥, 没有可读性, 等等。这些都需要编辑修改加工, 使之优化和升华。编辑要对原稿进行删减、增补、润色, 潜心修改、精细加工。并根据根据稿件的内容和需要, 配发必要的言论, 编者按、串联词、插图、照片、链接背景材料和有关知识, 力求真实、全面、客观地反映报道对象。通过编辑的严格把关和再创作, 使作者的稿件得到优化和升华, 有的甚至可以将“劣稿”、“死稿”变成好稿、重点稿。
“把关”就是一种责任, 是一种每天都生产出更加完美、更加新颖的“新闻产品”的“责任”。■
参考文献
媒介把关人 篇9
8月20日,第十二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在京正式启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办公厅副巡视员吴玉文、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代理秘书长王金声、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朱长学、联合利华饮食策划中国区总裁陈意星等出席了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王金声代表第十二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的主办单位——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致词。王金声介绍,中国食品安全年会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大大促进了我国食品安全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他表示,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2014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围绕重点产品、重点行业,着力开展治理整顿,标本兼治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吃得健康、吃得放心。《中国食品安全报》在各有关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下,为中国食品工业和中国食品安全保障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是年会的联合主办单位,吴玉文表示,中国食品安全年会已经成为我国食品行业的年度盛会,是食品产业的品牌活动,是食品安全领域的高端平台,对增强企业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年会承办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朱长学介绍了第十二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的筹备情况和主要内容。他指出,本届年会以“食品安全保民生、共铸美丽中国梦”为阶段主题,以“社会共治保障安全尚德守法责任共担”为年度主题,紧紧围绕国务院《2014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中心工作,以沟通、认同、协作、共享为主要方式,围绕食品安全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体系完善;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管理体系建设;科技支撑和成果转化、教育培训和常态监督体系设立等内容展开研讨,促进治理整顿工作深入开展,协助政府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作为第十二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系列活动之一、面向全国餐饮服务单位的“2014年度餐饮食品安全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于当日同期启动。此次征集活动由联合利华饮食策划与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共同主办,是双方继2013年成功举办首届活动后的再次携手。征集活动旨在挖掘餐饮企业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助力餐饮行业食品安全整体水平的提升。
“餐饮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做好餐饮食品安全工作是我们每一个行业从业者必须履行的责任!作为餐饮企业的合作伙伴,联合利华饮食策划始终关注餐饮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餐饮食品安全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发起方之一,联合利华饮食策划中国区总裁陈意星表示:“我们关注餐饮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关注厨师的成长,餐饮食品安全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是一个平台,促进行业从业者的交流,分享成功的经验和科学的方法,也对坚守食品安全的从业者给予鼓励,让更多的人能够以此为荣,为此付出!”
据悉,2014年度餐饮食品安全优秀案例名单将在10月18日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上公布。年会结束后,组委会还将组织专家团队深入部分参与项目的餐饮企业做进一步面对面的指导。
启动仪式后,与会嘉宾及行业专家分享了食品安全管理中的经验。
自媒体时代把关人理论的升级 篇10
关键词:把关人,新闻专业主义,媒介素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强势发展,互联网已经基本实现了用户的全面覆盖,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互联网的使用限制,使拥有接收端的用户随时随地记录生活并上传到网络进行分享和互动这一生活方式成为可能。智能移动终端也实现了成本的大幅度降低,硬件和软件系统高度优化,智能手机的普及率飞速增长。在Web2.0时代几乎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在社交媒体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大众的指尖划破了传统媒体和政府组织对话语权的垄断。
“把关人”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他认为群体传播中存在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一概念引入新闻传播学中,认为传媒组织实际扮演了大众传播新闻报道中的把关人角色,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并最终决定哪些信息可以与受众见面。正如传播学者施拉姆所说:“筛选的艺术也许是它们(媒介)的运转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1]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新闻把关人的重要性。经过麦克内利、盖尔顿和鲁奇、巴斯、赖利夫妇、德弗勒、休梅克和里茨等学者的开发研究,传统媒体时代的把关人理论趋于成熟。
一、自媒体时代原有把关人理论面临困境
(一)把关人范围从新闻职业人扩大至普通大众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的生产和发布权完全被媒体垄断,新闻传受关系单向,媒体选择并呈现整个社会的动态和发展。新闻发布之前必经编辑把关,只有通过审核的新闻才能发布。新媒体时代,受众开始拥有传者身份,一条消息能否成为可发布新闻不再由媒体定义,而是由受众决定。同时受众也成为重要的新闻线人,很多重大的突发性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普通大众的新闻发出速度远快于专业媒体。
(二)把关标准受到受众喜好的胁迫,媒体议程设置功能削弱
传统媒体时代,受众看到的新闻是由媒体选择呈现的。社会上大大小小的有可能成为新闻的信息最终能否被报道都是由媒体决定的。媒体选择报道的新闻事实以及对该事件的报道方式和力度影响受众对该事件的知晓和关注程度,受众的新闻需求基本由媒体左右,媒体在报道新闻上具有绝对的控制权。自媒体出现以后,新闻报道的权力下放到普通大众,受众不仅能选择看什么新闻,而且能传播想引起人们关注的新闻。受众自主传播新闻更能贴近受众,能够帮助发现一系列社会问题,并促进中国政治民主化、社会和谐化。例如,2016年在网络上持续发酵的女子和颐酒店遇袭事件、魏则西事件、雷洋案都是由自媒体平台率先发出,然后在网络掀起巨大的舆论浪潮,最后专业媒体加入,加速事件责任问责和积极引导舆情朝着正面方向发展。
(三)把关节点由提前变为滞后
传统媒体新闻生产具有严格的程序。记者寻找新闻线索、深入采访,编辑成稿以后交给总编辑审核,符合媒体定位和要求的新闻就发布,不符合就取消。因此,传统媒体的新闻把关是在信息未呈现给大众之前就进行的筛选活动。在新媒体时代,专业的新闻门户网站和新闻应用,都没有自主采访新闻的权利,而是依靠转载其他纸媒的新闻生存,这些新闻网站和应用的新闻深受传统媒体新闻质量的影响,难以把关。自媒体持有者的新闻消息在发布之前不受媒体把关,消息发布之后,那些被认为不符合传播价值的消息才会被提供发布平台的管理人员后期删除,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新闻已经发布,并且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四)信息海量化、复杂化、匿名化加大把关难度
互联网给受众提供了多种寻找信息的方式和发布信息的途径。基本所有能上网的人都可以在网络上传播事实、表达观点。受众具有多、杂、散、匿的特点,因此受众发布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受众的匿名性使个人在网络社区上的责任意识空前弱化,行为不受道德约束,传播行为随心所欲,言论容易极端化并迅速引起情绪感染,吸引多数人参与到网络情绪中,造成网络舆情混乱,对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网络信息储量巨大,信息可以被任性复制转载,信息版权没有保障,很多真实消息在多重转载的过程中被篡改,距离事实真相越来越远;一些信息也经过人为策划推广迅速在网络上传播,网络营销和网络诈骗现象层出不穷。
(五)对舆情把关的重要性凸显
“自媒体+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和媒体之间关系变化最明显的就是交互性达到高峰。传统媒体时代,媒体将具有重要性的社会现象或事实通过大众媒体传播出来,受众接收新闻事实进行人际传播,很难把态度和观点反馈给媒体,只有少数占有媒体资源的精英阶层才能产生互动。此时,舆情还处在隐藏阶段,没有形成明显的舆论。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新闻被网络媒体复制传播,媒体推送新闻也十分注重受众的反馈,基本每条新闻下方都设有评论栏,受众可以对看到的每一条新闻发表看法。此外,微博还会对某些重大的社会议题设置话题,邀请受众参与话题讨论,观察舆情。网民在转载新闻时能附上个人的观点,舆情变得显现化。目前受众自主发布新闻,自发形成舆论,已经成为网络舆情中的重要现象。很多时候,媒体要依赖对舆情的观测来报道新闻事实,以免舆情走向偏失,造成社会动荡。
二、自媒体时代把关人理论的升级
自媒体时代,新闻把关人并没有消失,而且责任更加重大。
首先,原把关人理论和升级版把关人理论并非取代关系,而是并存关系,相辅相成。传统媒体仍需要坚持原有的把关理论,新媒体在转载传统媒体的新闻时要审慎,要坚持和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拒绝标题党行为。传统媒体为新媒体提供转载内容,新媒体同时也要反哺传统媒体。新媒体不仅要承担扩散新闻的职责还要学会监测舆情,为传统媒体进行深度报道和舆情引导提供良好的意见。
其次,认可把关主体的多元性,重点培养新把关人的媒介素养。自媒体时代的把关人以职业把关人为主,同时广大网民成为把关的重要力量,政府是中坚力量。职业把关人要秉承专业把关的理念,重在保证新闻的专业性和新闻深度,要及时筛选出受众发布的信息并有选择地扩大报道力和影响力。同时,还要重视舆情,多方观察,全面监测,要抓住具有扩张潜力的民意舆情,要善于预测可能形成舆论的新闻事件,赶在民情舆论之前引导好舆论走向。中国网民数量众多,网民媒介素质参差不齐,网民缺乏基本的新闻理论知识。尽管其具有新闻的速度优势,但难以保证新闻的质量,参与度不足。面对一些网络新闻和事件,容易被不良情绪感染,会在不良情绪的漩涡中失去理智,从而产生危害社会的行为。网民作为把关人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面临媒介素养严重匮乏的危机。为此,我们需要对全体网民展开一次全面的媒介素养培训教育。在职人员的教育水平一般较高,着重培养其新闻生产的专业性;对于无业的儿童和老人,村委会和居委会应定期开展基本媒介素养培养教育,增强其新闻真实性的识别能力和新闻的参与度。
最后,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把制定相关法律惩处措施提上日程,同时加强监管技术的开发,规范互联网信息发布行为。目前,我国仅有一些媒体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其中对新闻发布规定得极少且不具体,造成当前一些新闻门户网站的标题党现象泛滥成灾。标题党出现以后,网信办频繁约谈网站负责人,但无有效惩处措施,因此这种约束很快便会反弹,问题新闻仍反复出现。由于网民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发布的新闻信息能够迅速在人群中扩散。一旦有虚假消息,其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带来的不良后果也是难以预见的。特别是在重大的天灾人祸之时,经常容易产生地震、瘟疫、传染病等虚假消息,给原本不幸的灾区造成了二次伤害,使民情更不稳定,不利于援救工作的展开。一旦有网民发布不良信息被举报,提供发布平台的运营商会删除该网民的信息和言论,情节严重的会要求其公开道歉或者处以罚金。但这是预后措施,我们应防患于未然。因此,网民也应该意识到即便是在高度自由的互联网上,违反法律的普通人也应受到严格的惩罚。此外,政府还应加大监管技术的开发。大数据时代,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对整个信息系统健康运行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监管技术的进步能够有效节省人力资源,并且达到良好的管控效果。结合大数据技术的信息监管除了发现并阻止不良信息流入网络,还能够对网上的网民评论进行全面抽取和分析,从中提炼出抽象化的概括信息,从而晓民情、知民意,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的便民工作,做到真正为人民服务,为百姓谋利。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把关人,作为网民和受众,我们不仅要享受专业媒体为新闻事业的付出,更应该承担起自我把关的责任,要适当学习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把握新闻传播的基本理念和方式方法,参与到新闻传播事业中来。
参考文献
[1]苏牧.新媒体时代媒体把关人的责任[J].理论观察,2014(8):128-129.
[2]韩璐.网络新闻传播中的“把关人”缺失现象探析[J].今传媒,2014(10):65-66.
[3]丁骋,杨雪芳.互联网传播环境下再论“把关人”理论的变迁[J].新闻知识,2015(06):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