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实践教学

2024-11-05

分层实践教学(精选12篇)

分层实践教学 篇1

分层教学法是应用广泛的教学方法, 在技能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有意识地根据学生差异设计分层教学。然而多数情况下, 教师考虑学生“差异”的落脚点仅停留在比较单一的“会”、“有点会”、“不会”三个层面上, 组织教学时只在有些环节进行“分类”的布置不同任务, 这看似已经分层教学的课堂存在目标不明确、分层较机械、分层没有评价的问题。分层教学基于什么?这是值得反思的问题。笔者所在学校初一的学生来自各个地区, 初中体育课是男女分班上课的, 在篮球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的篮球技能基础参差不齐, 差异很大, 于是自然而然的采用分层的教学方法, 在实践中对分层教学有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 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案例一:让每个学生都“吃饱”

在第一次上篮球课的时候, 安排的内容是原地运球。事先笔者对两个班近60名女生的篮球基础进行摸底, 有很多学生不会“运球”, 只会“拍皮球”, 而有一部分学生是从本集团学校升入初中的, 她们已经学过运球了, 基于以上情况下便开始“分层教学”。让会的学生自由组合去打半场, 不会的学生在教师教授动作重难点后单独练习, 在教这部分学生的过程中, 主要是让学生反复练习, 一节课几乎都在运球, 可是练习的效果不佳, 笔者还批评了学生, 责怪她们小学没有学好, 而且我还要抽时间关注在旁边自由活动的学生的安全。整堂课结束教师很累, 学生也很累, 基础好的和不好的都没有“吃饱”, 学生的表情告诉我她们不喜欢这样的课。

反思:通过理论学习知道了分层教学的目的是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即在承认学生的发展有差异的前提下, 对学生进行多层次评价, 对每个学生的付出都给予应有的肯定。笔者让一部分有基础的学生自由活动, 既没有目标要求, 又没有评价, 学生的篮球技术只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于不太会的学生, 只通过机械训练想让学生短时间内掌握, 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女生的情绪变化, 也没有考虑及时评价学生的进步, 所以这样的课是失败的, 这样的“分层教学”是错误的。课堂教学并不是为了甄别学生的能力, 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改进:“内容分层让学生能找到自己的最佳学习路径。”在以后的运球教学中, 所有的学生都在一起学习, 但是对练习的内容进行分层:笔者要求已经会运球的学生采用左右换手原地运球, 有点会的学生采用原地高姿运球, 加大动作幅度;不会的学生采用低姿态运球, 重点关注手接触球的缓冲动作。还采用“老狼老狼几点啦”等学生喜欢的游戏, 让会的学生运球时能抬头看教师的手指数;让有点会的学生听到“5点”时变成低姿运球;让正在学习运球的学生按照教师儿歌的节奏用球撞击地面的声音呼应运球的节奏。经过练习, 如果有学生能达到教师的要求, 那就可以挑战更难的练习任务, 对基础好的学生我还准备了要求更高的内容。这样以内容分层的思想贯穿于运球教学, 通过内容分层,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笔者知道这样的分层教学是成功的。

案例二:让每个学生都有奋斗目标

有一次准备教授“行进间两大步上篮”, 在备课的时候笔者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 但是在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只能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纬度的大目标入手, 对教学环节中细化的要求没有明确。在课堂上便眉毛胡子一把抓, 全体学生都按部就班地从徒手练习到运一步球上篮, 再到运三步球做两大步上篮动作。到最后环再“分层”, 让会的学生争取进球, 不会的学生避免走步。学生练习的效果不理想, 教学目标没有达成。

反思:体育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要求“目标统领内容”, 制订教学目标后还要看目标是否能达成。因此, 教师在设计教案和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要问自己几个问题:这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 学生是怎么学的, 学生遇到问题教师是怎么辅导的, 有多少学生能完成任务。如果每个问题都能有效解决, 那这节课就是一节有效的课堂。在分层教学中要做到“目标分层”, 每一个教学环节要贯穿细化的教学目标, 教师要学会分解大的目标, 每个人达到目标, 一节课的目标就达到了。

改进:通过事先了解和课堂观察, 笔者把学生分成几种:会运球会两大步上篮的;会运球不会两大步上篮的;只会原地两大步上篮徒手动作的。给第一种学生的课堂目标是, 能行进间运球五到七步, 两大步上篮, 第一步踏入指定区域, 如果能做到就要求进球;给第二种学生的目标是多练习徒手动作, 从运球上一步开始, 反复多练, 把运球和两大步结合起来, 如果会了要求运球三步后上篮;给第三种学生的目标是, 运球有节奏, 做到右脚跨出落地同时双手接住球, 反复运球, 如果掌握要求边喊口令“1、2、3”边运球, 紧接着做两大步上篮同时喊“1——2——投”。经过分解教学目标, 每个学生都明确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而且目标是动态变化, 达到一个目标就可以向更高一级目标努力。一节课下来多数学生有了进步, 几节课后, 大多数学生掌握了行进间运球后两大步上篮动作。

经过课堂实践, 笔者对初一女生篮球采用分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1.分层教学基于对学生已经掌握的技能的全面了解。

接手初一的班级后, 教师可以通过小测试、问卷调查、口头调查等方式大致了解学生的技能储备, 便于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

2.分层教学基于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考虑。

体育教学不是运动员选拔, 每一个学生在体育课上都应该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 教师的任务也是要帮助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提高。因此分层的理念是促进每一个层次的共同发展, 而不是简单分类、粗暴区别。

3.分层教学基于教学目标的分解和评价的分层。

用一个标准衡量所有学生是不科学的, 同样用一个目标要求所有学生也是不可行的。分层教学的途径就是目标分层、内容分层和评价分层, 这样才能做到每个人都“吃饱”、“吃好”。

分层实践教学 篇2

九龙桥明德小学徐连武

学习了分层教学的新理念,知道了分层的理念应贯穿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在用新的理念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困惑。

困惑之一:怎样把握分层,分层后如何安排学生的座位。对学生的分层不好把握,是应该细化分层,就是把学生按能力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这样分层在实际产生的问题就是不好安排学生的座位。如果把学生的座位明显按层次排出,方便辅导和教学,但会挫伤学困生的自尊心,会增加他们的压力。如果不按层次排定座位,分层教学和辅导不方便。还是粗线条的对学生进行分层,就是在教师心目中有优生、有学困生,学生不特定排座位,这种分层是有弹性的,学困生和中等生,中等生和优生的界线不明显,是比较模糊的分层。怎样安排才好一直困惑着自己。

困惑之二:在分层教学中,学困生达到什么程度才算保底,按成绩衡量还是按每节课的目标来衡量。如果按成绩来衡量,学困生的成绩达到多少分才算保底;如果按分层的目标来衡量,学困生经常做基本的练习、基本的作业,到单元测验或期末考试时,他们的成绩肯定会不理想,达不到上级和学校的要求,这样算不算保底。

困惑之三:平时什么都分层,期末考试试卷却不分层。备课时目标分层,辅导时方法分层,提问时问题分层,巩固时练习分层,作业时题目分层,评价时标准分层,但在期末考试时试卷却没有分层。全体学生考的是一张试卷,一样的考题,判卷时一样的标准,结果学困生的成绩会低于或远远低于优生,这时他们的心里在也没有成功的体验了。并且我们县把及格的标准提高了,一、二年级80分及格,三、四年级75分及格,五、六年级70分及格。及格标准的提高,不及格的学生就会增多,怎样解决好平时分层期末考试不分层的问题。

困惑之四:做分层测试卡的基本练习题学生得100分的怎么不多。看资料介绍的都是学困生把分层测试卡的基本练习题做对、做好,得了一百分。而我在实际应用时却不是这样的结果,就连班里优秀的学生有时基本练习题都得不了100分,经常出现问题。基本练习题的正确率经常会低于综合题或拓展题,当然有学生在做题时不细心马虎造成的,可能也有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自己也曾在教学中注意抓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也曾引导学生做题时要注意审题,但始终基本练习的正确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经过对学生使用分层测试卡的实际应用,经过对分层测试卡基本练习题的研究,发现分层测试卡的基本练习题有些题目量过大,有个别题目的难度比较大,这样学生全部正确的机率相对较小。能不能调整基本练习的题目,让题目的量合适,难题调到综合练习中。

浅谈语文分层教学研究的“分层”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分层实验;教学效果

语文科分层教学研究,其“分层”,是指三个方面:一是根据学生语文水平、语文学习能力来划分层次,提出相应的学习指导意见及研究性学习要求;二是在学习内容上,按照教材研读、教材的拓展性内容研读、语文学科相关的文学文化背景及有关的专题式研读这样三个层次来实现学习上的逐步开发、分层递进,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培养能力,提高语文学习水平;三是语文知识教学及思维训练上的层次性,从整本书的知识与训练要求,到单元、课文,一直具体到语段和字词句,形成一个从大到小的语文知识要素及思维训练系统,通过一个个小层次的具体知识要素及训练着力点,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的语文知识学习系统和思维训练系统,从而形成学生最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要搞好语文科分层教学研究,我觉得首先要做好下面几个“分层”:

(一)目标分层

现行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弹性要求”,“上不封顶”,“下要保底”。这一弹性要求又与它的另一特点“明确教学目标要求”相联系,这为分层次教学在把握目标上提供了依据。因此,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的同一阶段,应确立不同的培养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优等生要进一步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创造性地完成语文教材的学习任务;中等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语文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生能掌握语文教材最基础的知识,基本能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具体操作应是这样的:

1.A层学生目标:“放手走”,一步多梯,通过理清基础知识,“交叉”、“综合”求发展,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应用性。能举一反三,以这种“转化”求创造性适应、活用知识,培养他们优秀的心理品质、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顽强的生存能力等。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知识由迁移达创新,让知识更飞跃,形成学生素质。

2.B层学生目标:“中速递进”,一步两梯,理清基础知识,引导并形成思维。如知识交叉,能熟练运用知识。重点培养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达到“举一反三”的水平,使学生知识完成再次飞跃。

3.C层学生目标:低起点、小步子、小坡度,缓步潜行,一步一梯,解决基本问题。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获得一般发展。

(二)学生分层

这是实施分层教学的第一步。教师首先要对全体学生进行科学的摸底调查,按照学生的测试分数、智能、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归类建档。可大致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分层情况不能明确告诉学生,而是先采取隐性分层的做法,否则会对各个层次的学生产生负面影响),A层为优生,B层为中等生,C层为差生,各层人数约占33%。分层教学中的学生的层次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学生积极性、能力、成绩等的变化呈动态变化的。其结构形式,主要以学生的“自我感觉”和“自我定位”为前提,引入竞争机制,在一定时间内适当调整层次,激励学生你追我赶,力争上游,既活跃了课掌教学气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2006—2007学年度我校的分层教学实验班高一(1)班,第一学期共有52人,A、B、C三层的学生分别是17人、18人、17人;第二学期共有51人,A、B、C三层的学生分别调整为17人、18人、16人。

(三)教学分层

语文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是以班级教学为主,小组教学为辅。总的原则是教材、进度、课时数、教学手段及教学活动形式等方面基本统一。一般而言,共性问题采用班级教学解决;反映不同层次个性的问题则采用分组教学。分类指导则指对于中等以上学生,教师要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着重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多加辅导,并多创设机会让同组中的学生加强学习合作,让优生多帮助差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分层教学实施具体过程如下:

1.备课的层次化。在备课时,要突出层次性,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围绕主体参与这个中心,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尽可能做到使差生“跳起来摘果子”,让中等生吃好,优等生吃饱。备课时教师要充分学习大纲,钻研教材,以落实“三基”为根本,分析学生,精选题目,突出小型综合;注重分层训练,重点突出A、B两层的标准,C层注重技能,提高速度。在语文分层教学中应采取相应而又适宜的教学策略:如根据个别差异设立不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增删不同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差异允许不同学习进度。总之,在备课时一定要做到内容与学生的协调性,为成功组织实施分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2.授课的层次化。分层教学法,采取“大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针。根据备课要求,授课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A、C优差两头,努力为差生的达标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是:上课时合为主,分为辅;课后则分为主,合为辅。做到对A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C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A、B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A、B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要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课堂教学形式也要灵活多样,积极引发各层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四)作业、练习、反馈检测分层

分层练习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能达到的水平为限,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实现知识的内化;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主要供学有余力的A层学生练习,使学生的学习优化。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行分层练习和分层检测,有助于教师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个别教学活动,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如在讲授《项脊轩志》时,我设计的作业是,1.必做题:(1)掌握文中的字的读音和通假字;(2)理解文中的实词的意思;(3)基本上能串讲课文大意。2.选做题:(1)掌握文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掌握文中词的活用情况;(3)掌握文中的文言文特殊句式;(4)用现代汉语改写课文;(5)对课文写法试作评析。这样的作业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具有一定的针对实效性,而且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求知欲望,特别为学有余力的A层学生创造了发挥潜力的余地。

(五)课外辅导分层

l.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集体辅导主要面对中等生,以巩固学习目标为目的,针对课堂上大多数同学感到困难的重难点问题,仔细加以解决。个别辅导主要是兼顾优生和差生,分别给他们“吃小灶”。如古代诗歌赏析,要求优生不仅理解内容,而且能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等;对后进生,要求其了解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基础。

2.课内辅导与课外辅导相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其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指导都因人而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个别点拨、个别启发和个别纠正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课堂解决不了的问题,应该在课后及时解决。对差生要面批、面改。而优生要加强检查、督促。

分层课堂教学背诵的分层评价 篇4

一.语文分层教学中要实施分层背诵教学

不同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文本保持不同的注意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

背诵需要教?答案是肯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每个学段应该背诵的诗文数量,每册语文教材中也都安排了一些背诵的课后练习。在实际的操作中,总有一部分学生无法完成背诵的任务,即使能够按时完成的学生多是死记硬背,时间一久便会遗忘。所以背诵需要教师去教,教给学生合适的方法、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一个班学生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往往一部分优等生不需太多努力,便已能背诵得很好,另一部分学生则恰恰相反。我们在指导背诵时,既不能让前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又不能让后一部分学生“够不着”,指导要分层次,因材施教。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分层背诵法,就是先理解背诵部分的总的意思,然后把它分为几个层次,归纳概括出每层的意思,了解层与层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思路理清,将各层的意思连贯起来,在此基础上,再反复诵读几遍,就能较快地背诵下来。这种方法适合于背诵段落或篇幅不长的课文。比如 《槐乡五月》 这篇课文, 首先要注意理清思路,划分层次,找出联系。第一自然段总写槐乡的五月, 要记住这一段,可以从看到的和听到的两个方面去记忆。看到的景色运用了三个比喻句,从远及近写出了槐花的美;听到的声音有蜜蜂的嗡嗡声, 有孩子们啪啪啪的跑步声。第二至第4自然段为第二大段,抓住为什么说五月的槐乡是孩子们的季节,从槐树林的美到好客的槐乡孩子再到小姑娘和小小子们的变化,经过这样梳理一番, 再反复读几遍,就很容易背诵了。

二.分层教学的分层背诵评价

分层评价是分层背诵教学的重要环节,分层背诵使学生在背诵的环节各有所得,逐步向各自的“最近发展区”递进,从而提高全班同学的整体水平。但整体水平提高后,学生的差异还是存在的,只是比之前有所提高,所以评价的层次区分也很重要。

1.A类学生的综合性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提出具体的评价建议: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除了课本中要求背诵的篇目,A类学生对课外篇目的背诵也应纳入评价之内。运用适合自己的背诵方法,展开背诵竞赛,促进这一类学生的自我提升。故而这一类学生的评价方法应运用多种形式的综合评价,以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进而促进他们学习、创造能力的发展。

2.B类学生的稳定性评价

B类学生的稳定性评价,重点在于鼓励和督促。对这些学生的评价, 要注重语气和语调的平稳,多采用积极的评语,能够按时完成背诵任务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协调鼓励。即使遇到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的孩子,也不用大声呵斥或以惩罚手段相向。

3.C类学生的成功性评价

对这一类学生本着“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以“鼓励”为主,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哪怕一个词,一句话都可以加以鼓励和表扬,树立他们的信心,给予他们充分的学习时间,感受成功的喜悦。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体验可以使人增强信心, 克服自卑感,淡化挫折、失败带来的心理压力。

学生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为难”孩子,让他们去面对自己的差异并且努力克服。背诵是语文的学习法宝,对每一个学生来说,背诵也是一种学习能力,作为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背诵,分层次的指导,不急、不躁,不吝啬地给出学生的学习时间。

教学反思-谈分层教学 篇5

本学期在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分层教学”的尝试,通过近一个学期的教学体验,慢慢感受到了分层教学的优势之处。

前期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学习了大量的有关分层教学的文字资料,从他人的教学经验中摸索出了一定的分层教学做法,并逐步进行了尝试。

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我有下面几点感受。

1、利用分层教学,促进教师研读教材,钻研教法。

在分层教学中,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差异性,不管是教学目标设置还是教学流程安排,甚至是细致到课堂提问和作业的设置上。这种种的细节处无不考验着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促使着教师更用心的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也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

2、利用分层教学,抓中优生提高、学困生突破。

六(下)的数学,有一个多月的总复习内容,以往在这个查漏补缺的环节中教师为了照顾学困生往往复习节奏放慢,因此中优生总是兴趣不足,积极性也不高。那么这次总复习,结合“分层教学”思路,首先我要求每名学生在每节课前进行书面的复习整理(可以在书本上进行勾画,也可以将重点内容摘抄下来进行整理),通过这样的设计,中优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出现了很多很好的整理形式。然后在进行复习时,我放手让学生们先在小组内,由B类学生指导A类学生进行基础的知识点复习,因为讲解人由老师变为了同学,学困生的谨小慎微没有了,还敢于提出自己的困惑,同时对于B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巩固也是大有提高,还促使中优生在整理复习时更加仔细认真。

3、利用分层教学,促进学生自学能力提高。

探析英语分层实践教学 篇6

所谓分层教学是指针对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客观差异,以特定的分类标准,将他们分为不同层次,然后分层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分层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全面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具体来讲意义有四。

其一,实现课堂教学的多样性选择。当今社会普遍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客观存在,他们所能接受的教学方法不尽相同。实施分层教学就是尊重差异的基础,提倡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根据差异进行选择,不仅丰富了学习经验,而且也拓宽教学视野。

其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分层教学给每个学生以不同的学习定位,以此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出不同层次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更容易感受成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其三,有利于实现互动教学。分层教学是一种小组任务型教学而不是单独封闭的活动。它让每个学生在在团承担着一定的责任,让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样有利于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学生们通过小组内的相互交流、互相合作,更易于产生思维的碰撞,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二、英语分层实践教学的策略

分层实践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教学工程。以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为例,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学生在英语水平上的差异性非常明显,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一特点,变差异性为教学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正是分层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英语分层实践教学可采取如下策略。

(一)学生分层

进行学生分层的目的就在于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大化。要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效果,教育资源要得到合理的利用,学生分层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英语分层教学应将学生进行整合,然后组织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这样既可以减轻校方负担,又能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层采应用一定的方式方法。首先要进行初步分层。以新生入学时的英语成绩为标准具体可分为优秀层、良好者和基础层。其次要进行必要的学习调查,了解他们学习英语的基本情况。可从学习动机、兴趣、态度、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查。最后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让他们进行自我分层。这样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参与分层教学的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分层的选择上相信学生,允许他们进行自主选择,才可以让他们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最后要对学生分层进行动态调整。因为有时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估计不准确,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学后,如果达不到教学效果,就要对分层进行及时调整。

(二)教学目标分层

英语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并培养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对教学目标要进行分层,但是每个分层都要以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为指导,遵循实用性和实际性原则,以为学生学习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为总体目标。在英语实践教学中,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要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对于优秀层的学生,教学目标应到达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的高级教学要求,在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后,要注重拓宽其知识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让他们的思维实现广度和深度双方面扩展。对于良好层的学生,应达到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中级教学要求,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能对英语进行理解和运用。对于普通层的学生,教学目标应到达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的中级教学要求,让他们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和培养运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分层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过于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不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也不能凸显所学知识的实用性。而实施分层教学则不同,分层教学的关键是课堂组织,而课堂组织的关键是任务的设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在做中学,在学中用?。英语教学内容分层就是根据学生分层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优秀层和良好层的学生,采用外研社的高职高专英语精品教材,通过多样的课堂活动和教材提供多样化的单元模块,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对于基础层的学生,由于他们的英语基础比较差,要使用高教社的普通教材,降低学习起点。可以从初中英语知识讲起,边讲边补,查漏补缺,逐步达到高职教学目标。

(四)教学评价分层

以往的教学评价中,教师是教学评价的主体,而且往往采取考试评价的基本形式。实施分层教学也要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改变这种传统的评价模式。其一就是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和教师都应是教学评价的主体,尤其是让学生参与评价,即学生在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等进行及时的反思。同时教师教师评价也不能完全摒弃。教师要通过访谈,观察,了解自评,进行教学评价的再评价。其二,评价方式也要实现的多样化,摒弃以往以评价方式的单一性。教学评价中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相互结合。过程评价就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课堂活动、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情况等记录。在进行过程性评价时尤其要激励大批基础差的学生,让他们从英语学习中看到了希望,获得成就,增强其继续学习的信心。

三、分层实践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分层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在英语实践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能给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注入了无限的活力。然而,在分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也存在有待讨论和思考的问题。

首先,学生分层是分层教学的关键,然而学生分层的科学性很难把握。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不准确、估量不客观,这些都会影响分层的科学性。在分层问题上如何既能满足学生又能使分层标准更符合实际,一直是教学分层课题研究中的难题。

其次,学生分层之间的流动调整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学生发展也会产生层与层之间的流动。这种分层之间的不断流动对于班级的日常管理来说是一件难题。此外,由于各层次的教材有所不同,流动学生怎样与流动去向的层次衔接也成为分层教学课题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再次,由于当代学生强烈的自尊心很强,如何引导学生对分层教学进行正确认识,也是分层实践教学中遇到的一大难题。实施学生分层的过程中,尽管分层的原则是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然而处在基础层的学生难免产生自卑心理。如何让对学生做好分层前教育,让他们对对分层教学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是我们实现分层教学的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Wedell,M.&(刘润清译).外语教学与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孔燕平.外语教学中交际式读写的运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52-54.

[3]李晓.试论外语教学“三大原则”及其实践途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19-21.

作者简介:李佳琦,女,出生年月:1984年5月2日,工作单位:通辽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外语教研室。

分层实践教学 篇7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概要

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浪潮可谓一浪高过一浪,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学观念和思想发生了转变, 不少教师已经意识到语言是在实践中习得的, 而不是单靠教师的传授, 所以英语教师已经开始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 转而注重在课堂中创设情景, 启发学生勇于开口, 增加学生口头交际的机会。二是英语教材的改革, 从以往的“一纲一本”变为了现在的“一纲多本”, 教师需要抓住“纲”, 充分体现其中心思想。初中英语教学的新理念就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 强化语言功能和交际的运用。

然而, 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当前的考试内容、形式与目标之间不相协调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往往重记忆而轻能力, 只注重笔头作业, 而忽略听说作业, 由此造成了听说读写能力的欠缺, 以至于学了这么多年英语, 但倒头来还是开不了口。这种现象无疑是我们英语教师最痛心的。新教材中特别关注了语言的实际交际作用, 但是却没有有效的评价手段与之相配套。我国英语教学测验过分强调了语法功能,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将语法规则看成了终极目标, 而忽视了语言的实际作用。

(二) 学生差异过大

教学中提倡抓中间促两头, 但实际上教师已经在忽视后面的学困生了。好学生吃不饱, 可以说现行教材的信息量以及知识面早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了。教师看重的只是学生的应试成绩, 久而久之, 学困生对待英语的态度就会逐步恶化, 最终导致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和信心, 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

二、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一) 教学目标要有挑战性

我们中国人学不好英语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运用语言的环境, 所以, 教师需根据教材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创设学习情境, 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想方设法充分利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实物道具来创设教学情境, 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语言运用的氛围, 逐渐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不断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二) 调整好教学内容

在一个班级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差异, 针对一样的教材, 制定不一样的进度, 采取不一样的要求。教材一样并不等于教学内容一样, 可以对内容作适当的改变, 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口味和要求, 使所有学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教师还要强化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使他们最起码要达到最低要求。而对于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 我们可以给他们加一些拓展性比较强的内容, 以便能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能力。

(三) 加强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交流

课堂上的内容不仅只有听和思, 而且还应通过经验和感情来获得知识, 获得态度和价值。师生关系如果不和谐、缺乏基本的交流, 就很难保证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反之, 如果学生经常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赞许, 那么就能不断活跃思维, 唤起真挚的情感。

(四) 评价和反馈要及时有效

要想照顾学生在学习中的个体差异, 进行因材施教, 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评价、反馈、矫正应该是三位一体的,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要及时、广泛, 每个学生都是有效评价的对象。教师只有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才能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重在鼓励、强化与及时, 对学困生更应该是这样。

三、实施分层教学的效果

实施分层教学, 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回归到同一起跑线上, 让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 也能努力克服过去那种自卑的心理, 重新燃起要努力学好英语的激情, 使课堂上呈现出一种和谐的氛围;使好学生既能吃得好又能吃得饱;让稍有困难的学生能够觉得学有所得, 尝到学好英语的甜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以前是“要我学”, 现在是“我要学”, 多数学生表现出了主动学习的倾向, 大大减少了生源的流失。

实施分层教学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也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燃起了他们学习的希望,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明确了自己的任务和目标。两年来, 我一直坚持使用分层教学, 所任教班级的学生不仅英语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而且还发展了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

分层实践教学 篇8

一、显性与隐性相融合分层教学的内涵意义

所谓“隐性”分层, 指的是在综合考虑学生的整体水平, 如原有基础、智力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潜力等具体情况基础上, 在层间自愿基础上进行流动, 实施动态分层, 分为A (优) 、B (一般) 、C (及格) 三个层次, 然后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层要求、分层定标、分层指导、分层评价, 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类型学生的学习要求。当然该分层只求心中有数, 不应公开。所谓“显性”分层, 指的是教师在分层要求、分层定标时, 学生可公开地自由选择, 并公开从三个层次分析评议。在教学中将显性与隐性分层相融合, 不仅使教师能有效地开展教学, 充分体现出英语教学的全面性, 而且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真正实现让每个学生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二、可行性实施策略分析

1. 分层设定目标, 搭建成功平台。

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和评价作用。提出与每个层次学生能力相匹配的分层教学目标, 就能把教学的针对性、层次性协调起来, 以便教师采用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从多个维度贴近学生的本质特征和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当然, 分层设定目标时应做到既能达到基本要求一致, 又能鼓励个体发展;既要低起点, 又要多层次、有弹性, 为每个学生的当堂达标创造机会。如, 在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 教师可根据学生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差异, 制订如下分层目标:C层学生只要求能基本读懂文章, 了解文章的主题大意, 能做T/F判断, 学会直接从阅读课文中寻找答案;B层学生除要求达到C层目标外, 还要求能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 理清文章脉络, 查找细节信息, 回答细节问题;A层学生除达到B、C目标, 还要求能理解句子间逻辑关系, 深挖文章深层次的涵义, 找出主题并展开一定的讨论。

2. 分层合作学习, 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充分尊重, 使其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情感、能力等差异, 注重共性和差异相结合, 因材施教, 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活动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 又要充分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 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如, 在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1“Friend”的Reading“A Best Friend”的教学过程中, 引导各层次学生进行互助合作学习:建议C层学生根据课文中的词汇短语概括文章的主题;B层学生围绕“Why do we need best friend?”来进行学习交流;A层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进行互相交流学习。在此基础上, 提出问题:“If you are Millie’s friend, what do you want to say?”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

三、分层设计作业, 挖掘学生内在潜能

英语作业的设计必须坚持以生为本,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建立多层次的弹性作业结构, 增加练习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分层设计, 让学生自主选择, 使学生在自主性的作业训练中, 主动探究、吸取知识, 发掘特质与潜能, 从而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优化的发展。如, 在学习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 5“A Brave Young Man”后, 可设计以下几项作业, 让学生任选一至两题完成: (1) 熟读课文; (2) 精读课文, 掌握本课的各类相关词组; (3) 说说自己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今后怎样以自己现有的能力做一些实际的有意义的事, 并通过写作的形式表达出来; (4) 根据课文故事情节, 编一个电视台主持人和故事主人公之间的小对话。

四、实施分层评价, 促进学生最优化发展

在显隐分层相融合的分层教学模式中实施分层评价, 应及时公布学生达到分层目标的情况。分层评价应具有及时性和鼓励性, 用对各层次学生具有适合性和挑战性的不同标准来衡量各层次学生, 应更多地考查各层次学生达到及超越本层目标的情况。如在练习、提问、讨论和作业后都要及时评价, 并对达到本层目标特别是取得进步的学生加以鼓励, 从而激发其英语学习动力。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践 篇9

1、A层次学生。

A层次学生的特点:基础、智力较差, 接受能力不强, 学习积极性不高, 成绩欠佳。处在A层次的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最大, 因此在情感因素上要注意利用各种机会激发学习兴趣;在导学过程中应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为主要目标, 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怎样理解所学知识、如何掌握它与其它知识的联系;在实践环节上除了加强"双基"规范演练外, 还要多提供略有变化的情境, 同时加强思路和方法的引导, 要求并带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练习。

2、B层次学生。

B层次学生的特点:基础和智力一般, 学习比较自觉, 有一定的上进心, 成绩中等左右。处在B层次的学生学习从众性强, 往往学习方法会有不当之处, 而致命弱点是做事缺乏, 毅力与恒心, 因此在情感因素上要时刻为他们鼓励打气, 逐渐树立不甘人后的精神。在导学过程中首要的是要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 其次是要鼓励他们自己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不能急于冒进, 以扎实掌握课本基础知识为主, 逐步学会灵活综合运用各种知识, 在实践环节上应是立足课本, 适当补充, 通过选讲“小、巧、灵”的题目, 使他们从不同角度与侧面去认识吃透教材, 夯实基础。

3、C层次学生。C层次学生的特点: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对处在A层次的学生, 应注意尽力把学生稳定的兴趣逐步确定为一种终身的志向;在导学过程中要以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独立学习为主要目标, 着重于创造性思维的启发;在实践环节上则让学生有更大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只在非常必要时稍加点拔让学生自己领悟其精妙之处,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诚然, 在同一年级的学生中, 存在这种学业水平、认知能力和动机状态等方面的层次性差异已是不争的事实。对学生的分层应由老师掌握, 不宜对学生公开, 防止优生自满、差生自卑, 尽量保护低层次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分层是动态的, 要随时注意学生层次的变化, 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因此, 可以从以下六方面实施分层教育:

1、教学目标分层。A、B、C层次的教学目标不同:

(1) A层次学生能模仿课本例题, 做好课本配置的练习题, B层次学生能理解课本例题, 做一些简单的新题, C层次学生应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2) 对A层次学生立足对知识掌握和记忆, 对B层次学生着眼于使用知识的培养, 对C层次学生着重提高其思维品质。

(3) A层次学生应对数学学习减少恐惧, 肯记肯做, 做到记忆好定义、公理、公式和使用它们的方法;B层次学生应做到基础扎实, 有一定的学习热情;C层次着重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根据以上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目标, A层次学生应是教学大纲中最基本的教学要求, B层次学生是教学大纲中所有的教学要求, C层次学生是深化熟练大纲的教学要求。

2、分层备课。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 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 以及各层次学生水平, 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教学目标。

A层学生要求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 学会基本方法;

B层学生要求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并能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C层学生要求在B层次的基础上, 培养创新意识, 有良好的数学素质。

如“平行线的性质”的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

A层学生能说出平行线的性质, 并能应用性质进行简单计算;

B层学生要求能理解、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

C层学生要求能理解掌握性质的推理过程, 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发现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要求能灵活运用性质。

各层次的教学目标, 应该是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 才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备课时应根据不同层次教学目标, 设计好教学内容, 课堂提问, 技能训练, 应注意层次和梯度。

3、分层授课。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课堂教学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目标, 对课本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 注意内容的难度和坡度, 以适应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如初二代数例题, 分解多项式16 (a-b) 2-9 (a+b) 2对于A、B层次的学生而言, 显然难度较大, 不易理解、掌握, 如果把例题分成三个问题:分解下列各式 (1) x2-9y2; (2) 16x2-9y2; (3) 16 (a-b) 2-9 (a+b) 2, 这样层次就非常分明, 第一二题要求A层次的学生掌握, 第三题要求B、C层次的学生掌握, 同时鼓励A层次的学生也尽可能掌握。

4、分层训练。

课堂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应该设计多层次的练习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 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如完全平方公式的训练题: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 x2+4x+4; (2) 25a2+10ab+b2; (3) (x+y) 2+10 (x+y) +25; (4) (a+b) 4-18 (a+b) 2+81。学生训练时, 老师不宜明确指明哪些学生做什么题组, A层次的学生选做 (2) (3) 题时, 老师应及时点拨, 允许部份学生集体讨论完成第 (4) 题。

课外作业也应分为几个层次, 一般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以供学生选择, 其中必做题要求A、B、C层次的学生都要完成, 选做题允许学生不全部完成, 或几个同学一起研究共同完成, 这样在学生习中形成竞争意识、合作意识, 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每周一练的题目可分为A、B两种, 印在同一张试卷的正反两面, 方便学生选择。

5、分层指导。

学生训练时, 要做好课堂巡视, 及时反馈信息, 加强对A、B层次学生的辅导。对A层次的学生课后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辅导, 积极组织C层次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通过开展竞赛知识讲座, 开拓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平时的课堂训练, 难度稍低的练习可由C层次的学生帮助A层次的同学, 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 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步。

6、评价分层。

教学分层设计的实践 篇10

曹卯林:以分层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的数学表达

在高三,特别是进入高考冲刺阶段,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差异较大,有部分学生对解数学题没有方向,感到茫然。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解题目标是什么?如何在学习中围绕解题目标思考和解题?所以,我针对学生的数学表达和思维能力来进行分层教学。下面,我以专题复习《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解题目标教学为例,谈在分层教学设计中的几点尝试。

例:已知点M(-2,0),N(2,0),动点P满足条件

1.求动点P的轨迹W方程;

2.过N(2,0)作直线l交曲线W于A,B两点,使,求直线l的方程;

3.若从动点P向圆C:x2+(y-4)2=1作两条切线,切点为A,B,令|PC|=d,试用d来表示,并求的取值范围。

对一般学生的提问与思考:

1.条件有什么含义?能推出什么结论?

2.第2小题中有几个条件?用到哪些知识点?

3.“直线l交曲线W”的意义是什么?

4.“”表示什么?怎样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5.“动点P向圆C:x2+(y-4)2=1作两条切线,切点为A,B”的几何意义是什么?你怎样表述?

6.对“令|PC|=d试用d来表示”能用到什么知识点?能推出什么结论?

7.你能将例题分解成几个小题目?

对高层次学生的提问与思考:

1.本题有多少个条件?用到了多少个知识点?有什么含义?

2.这些知识点你能否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怎样表达出来?

3.你从解答中能发现什么样规律?

设计说明: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强调对各层次同学的具体要求,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便可根据自己的基础掌握不同的内容,使学生从苦学、死学、难学、学会变为乐学、活学、易学、会学。同时,我还对学生强调,自己会做题还不表示你真正弄懂了一道题,只有你在对同学讲解后,别人能听懂才能说明你真正懂了。

陈晓斌:文理科班级学生分层教学设计——以《球面距离》为例

教学应当从学习者的特点出发,根据学生的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尽最大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去年我任教一个高二年级的文科班和一个理科提高班,在学生数学学习素养差距比较大的情况下,我根据两个班级的不同特点和学习目标,设计了两套分层教学方案。

1.预习案“不分层”一针对薄弱,铺垫到位

考虑到学生对“球面距离”这一概念比较陌生,且学习时会涉及较多其他知识,故“预习案”不分层,重点解决如下问题。一是“球面距离”的理论依据,我将知识准备环节中的“两圆中弦长相等,半径越大,劣弧越短”的理论与图形相结合加以说明;二是学生对“经纬度”的认知仅凭高一地理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将预习案的重点放在“经纬度”知识的“重建”上;三是针对学生对“球中大圆、小圆半径与大、小圆所在平面间的距离关系(d2=R2-r2)”掌握比较薄弱的情况,我将第一部分活动的重点放在解决学生的薄弱环节上。

2.教学案“必分层”一强调类型,理清思路

课堂实施“教学案”时,两份教学设计都注意引导并强调解决球面距离相关问题的一般步骤:求A、B两点间的球面距离(大圆劣弧长)一求球心角一求弦长AB→求A、B两点所在小圆半径。同时,我对教学目标、内容安排等作如下分层处理。

文科班的主要学习目标是会计算简单情形下球面上两点间的球面距离;能力目标是体验将空间问题平面化的化归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课堂活动方式以教师引导下以练习为主,理清解决问题的常规步骤。理科班的主要学习目标是会计算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球面距离;能力目标是通过抽象、推理,培养较高的数学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和深刻性;课堂活动方式以分析为主,鼓励学生探索,将知识系统化。

我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以及文科班的实际情况,将教学案内容设计突出重点,例题力求精简实效,体现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既使问题有梯度又易于学生理解。同时,根据理科班的学习实际,我将“同经度”“同纬度”例题简洁化,加快学习节奏,又安排了“不同经度、不同纬度”类型的球面距离的探求环节,既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挑战意识,又保持了整个“球面距离问题”探究的完整性。

3.巩固案“仍分层”——适当变化,文理有别

中职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 篇11

[关键词]中职数学 分层教学 实践

分层教学,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和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手段。目前中职生的数学基础整体较差且参差不齐,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成了职校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鉴于此,我在本校的数学教学中进行了分层教学的实践。

(一)学生分层

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就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我在接手新班级时,便用一套难易适中的题目对学生进行测验,然后按照测验成绩划分层次,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为优秀生,约占全班人数的25%;B为中等生,约占全班人数的50%;C为学习困难的学生,约占25%。这种层次划分是呈动态变化的,每次测验后都会根据成绩重新分层(A层的最后三名学生降为B层,B层的前三名学生升为A层;B层的最后三名学生降为C层,C层的前三名学生升为B层),以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竞争意识。

(二)备课分层

在备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以及教学方法的确定都要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出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的高低应有不同要求;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效率、课堂容量有不同要求;对学生认识、理解能力的不同,在课堂提问、例题讲解、巩固练习、课后作业也有不同的质的要求。总之,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照顾个别学生。每一节课,既要突出基础知识,让C层次的学生“吃得下”,B层次的学生“吃得好”,又要有开放型题目以拓展知识,让A层次的学生“吃得饱”。

(三)授课分层

分层教学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就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课堂讲授同一教材内容时,要以相应的三个层次的教学程度施教。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时段讲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方法,需全班同学掌握;第二时段主要讲基础知识间的综合应用和灵活应用,要求A层次的学生掌握。以《函数的单调性》为例,我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处理教材的:先由函数图象的上升或下降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函数的图象从而归纳出增函数和减函数的定义,然后讲解教材中的例题。要求全班同学都能根据函数图象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写出函数的单调区间;要求B层学生能运用增函数和减函数的定义判断函数的单调性;要求A层学生要掌握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包括图象法、定义法,两个增(减)函数的和仍为增(减)函数,一个增(减)函数与一个减(增)函数的差是增(减)函数。

设计练习题时一般也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一般要求A层学生做中、高档题,B层学生做中档题,努力做高档题;C层学生做低档题,争取做中档题。如果低层次的学生做对高层次的题目,证明他进步了,我会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高层次的学生只能做低一层次的题目,说明他退步了,要指出不足,并帮助他找出原因。

此外,课堂提问对分层教学来说也是一门艺术。通过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可检查不同层次的同学对本层知识掌握的程度。

(四)作业分层

课外作业的完成质量是对课堂效率的最好检验。C层次的学生作业以基础题为主;B层次的学生除完成C层次学生的作业外,增加有点梯度、多一点设问的题目;A层次的学生可不做C层次学生的作业,但要完成B层次学生的作业,同时增加一道有拓展性、需融会贯通的题。要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做一做高层次的题目。还要对学生进行跟踪且分类指导,特别是个别指导。批改作业时,多关注低层次学生的作业,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五)测验分层

每个单元结束后都要测验,测验题的设计分三个层次,C卷为基础题,B卷有三道稍难的题目,A卷含两道开放型题目。测验的满分都是100分:C层次的学生完成C卷为满分;B层次的学生完成C卷为70分,再完成B卷为满分;A层次的学生完成B、C两卷为80分,再完成A卷为满分。测试后要及时分析试卷,分层讲评,查漏补缺,及时给学生“升降级”。我要求A层学生尽可能尽善尽美,B、C层学生努力向高层递进。把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比作悬在不同高度的桃子,让各层学生都能跳起来摘到桃子,使他们都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增长知识和技能。

通过一年的分层教学实践,我深有体会:分层教学立足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因而必须使教学要求适合每一层次学生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与自信,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学习心理,能对学生的“个体差别”做到有的放矢,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分层教学还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这样,教师的“导”适应了学生的“学”,也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于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成绩也就自然提高了。我所任教的2005级两个实验班在期终联考中,合格率分别为75%和78.6%,优秀率(80分以上)都为42.8%,在本校同年级12个班中名列前茅。两个实验班共112人,基础题基本上过关。

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实践 篇12

一、树立积极的学生差异观, 科学进行学生分层

受教育环境的制约, 每个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不尽相同, 加上所授教育的差异, 导致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甚至悬殊很大, 教师顾此失彼, 最终导致优生“吃不饱”, 学困生“吃不了”, 难以激发学生积极性。因此, 我们要树立积极的学生差异观, 把差异作为教学资源, 实施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 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例如, 了解哪些学生善于从教师的语言中捕捉重点思想;哪些学生善于独立思考, 能认真听课, 独立完成作业;哪些学生适宜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喜欢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学习;哪些学生喜欢老师板书, 觉得板书才是重点等等, 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结合个别交谈及与其他科任老师交流对学生进行合理定位, 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当然, 为了便于操作及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最好采取隐形分层, 作为分层教学的基点, 然后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制定出一套合理的、科学的具体的、教学方案。与此同时, 教师要明白, 任何标准都不会一成不变, 分化是常有的,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 适时的、灵活的作出层级间的调整。

二、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层可以更好地发挥它的作为评价标尺的功能和导向作用。由于学生差异性的客观存在, 这就要为他们创造多学、学深的条件,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拓展学习内容。

例如, 教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篇文言文时, 笔者就把教学目标定了三点: (1) 美读、诵读, 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2) 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 揣摩作者曲折回环、思念迭起, 引人入胜的写作手法。 (3) 理解作者笔下通过描写“世外桃源”展现的理想社会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第一个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设定的, 能诵读并掌握、积累相关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古今异义等文言文知识。第二个目标有一定难度写作手法赏析, 是为中优层次学生实现。第三个目标人物情感把握就是由学习的佼佼者去达到。

三、教学内容分层

这里还是以案例说吧。例如, 讲授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 对于基础薄弱的差生, 要求能够理解“阿长”这个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 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 而又心底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 要求能由鲁迅先生的“憎恶”“讨厌”阿长, 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而对优等层次的学生来说, 则要求他们能够深入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双重眼光, 一时儿时的眼光, 二是写作时的眼光, 并分析这篇文章的内容有什么实际意义, 积累写作素材。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分层, 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不同层次的学生也都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四、分层施教

分层施教是分层教学的核心工作, 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的原则是:首先, 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授课时间不应超过半节课, 应把更多的实践放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在课堂上的多边交流上;其次, 教师要时刻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关注各个层面学生的思维与递进, 特别要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表现, 并根据学生的层次给予学习指导, 精心点拨;最后, 要面向全体, 教师的讲授必须重基础, 从最低点起步, 适度拓展,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领悟。与此同时, 教师要分层设计课堂讨论的问题, 分层设计课堂练习、分层设计自主学习内容, 做到“分合”有序, 课堂提问时把简单问题留给差生, 有一定难度的则让优秀生回答, 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看到自己的进步。

上一篇:阿司匹林与老年病下一篇:课堂教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