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运动队管理

2024-05-14

高校运动队管理(共12篇)

高校运动队管理 篇1

北京奥运会, 中国金牌数以绝对优势领先世界。但面对“世界第一”, 我们听到了冷静的声音。魏纪中先生对此说, 中国已经是体育强国, 但并不是体育大国。因为像田径、游泳这些必须依赖于强大的大众体育、学校体育基础发展起来的项目, 我们依然和体育大国有着显著的差距。但是在北京奥运会上我们看到了我国高校学生运动员的身影, 如胡凯等。从1987年原国家体委和教委联合下达了《关于在部分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决定》的文件, 批准在全国57所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至今, 我国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已走过19个春秋,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设立为我国运动训练体制改革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实践证明, 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效果显著, 成绩喜人, 给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 正如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本届奥运会的田径总裁判长陈伟强老师介绍的:清华大学有5名运动员参加了本届奥运会, 虽然加起来还不到代表队运动员人数的3%, 这些学生运动员的出现在奥运赛场上已经证明了高校运动队建设的进步。但和一些体育大国30%至40%的学生运动员比例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圣火熄辉煌常驻, 大幕落万端开启。”奥运会后, 每个学校体育工作者应该抓住这一有力的发展契机, 发展和壮大自己的队伍。但是建设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 俗话说, “训练出成绩, 管理出人才。”这已成为当今人们的共识。其实运动队的训练管理是在学校教育这个大的环境中进行的。像其他工作的管理一样, 它离不开人、财、物这些具体内容, 离不开必要的手段、方法和规章制度乃至必不可少的权利。但学校教育的中心是育人, 学科管理最终目的是出人才。因此运动队的训练管理较之于其他工作的管理, 又有其特殊性。早在1964年, 徐寅生同志给中国女乒乓球运动员发表了《如何打好乒乓球》的讲话, 全文贯彻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从此人们一次次掀起了“学哲学, 用哲学”的热潮。运动队管理工作涉及因素多, 情况复杂, 而唯物辩证法是指导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它虽然不能直接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 但能引导我们正确看待事物, 科学分析矛盾, 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

一、招生管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招生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重要环节。合理、科学、高效的招生管理制度和方法, 对高校运动队水平的提高和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工作包括5层管理, 在这5层管理中, 国家教育部的政策是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和发展方向的依据;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则起监督作用;学校部门领导对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工作起审核把关作用;学校体育部门的任务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确定高水平运动队运动项目的设置;而高水平运动队的主教练则是招生工作的关键。

目前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的来源大致分为三方面:一是地方各高中应届毕业生中的体育尖子;二是专业队退役的运动员, 这部分运动员中有年龄较大不适宜继续留在专业队训练的老队员, 也有提前退役但仍有培养前途的年轻队员;三是在训的专业队队员但挂所在高校的学籍, 这部分队员往往是利用训练之余上课或离队后学习。既然学校运动队队员都是选拔出来的, 对队员的选拔是否科学, 这关系到学校运动队的整体素质, 因此, 我们要科学地选拔运动员。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科学选材呢?中国女排教练袁伟民在总结女排姑娘们的经验时说, “作为运动员, 是要具备一定的身体条件的。”各种运动项目对身高、体型和其他条件都有具体的要求。因此, 在培养运动员时要特别注意选材。但光有身体的先天条件还是很不够的, 还需要具备后天的条件, 如主观努力, 社会和家庭的教育、影响, 个人性格、气质的培养等。没有这些条件, 特别没有个人的主观努力, 就不能成为高水平的运动员。在具备优良的身体素质的同时, 又有主观努力, 成功是必然的。中国体育史上, 何英强在1987年打破了56公斤级抓举世界记录, 成为中国历史上以至世界历史上的一名大力士。有人将他的成功归功于先天的“三能”。但他自己对此曾做了哲理性的回答:“最多一半是先天的, 一半是后天的。”总之, 在运动员的选材中, 我们考虑运动员的先天素质, 同时也要注重运动员意志、气质的考核, 只有这样, 运动员在以后的训练中才能勤学苦练, 这样才能造就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二、训练管理———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

培养和训练优秀运动员, 需要多年的努力过程, 经历若干训练阶段。从科学选材开始, 经过启蒙训练阶段, 基础训练阶段, 提高和发展阶段, 到创造和保持优异成绩的最高阶段。而上述各个阶段, 各横断面, 运动员水平的提高, 受到生理、心理、社会等内在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必须进行有条件的全面科学训练。竞技体育训练的实践说明, 优秀体育人才的成长, 如同世界其他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变化, 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只有对训练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有效的管理和监控, 才能充分调动教练员、运动员和其他辅助人员的积极性, 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目前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不平衡、管理不配套的情况较为严重。特别在训练管理上存在着管理松散的问题, 不能坚持长年训练和系统训练, 对运动员和教练员缺乏长远目标管理, 把比赛作为训练的唯一目的。现行的管理模式无法调动教练员、运动员的积极性, 严重制约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教练员应根据每年度的竞赛计划和运动员学习任务、学校所在地季节、气候特点、比赛任务, 结合各个队员的不同情况, 把握运动量的分寸。训练中, 有高潮, 有低潮, 有时“把弦拉紧”, 有时又“把弦松开”。同时坚持全年系统训练。一般按照竞赛任务、时间来划分全年训练周期, 如单周期双峰、双周期双峰等。运动员训练的量、强度, 由教练员分别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定。袁伟民同志曾指出:“教练员要遵循运动员的成才规律, 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 处理好教学关系。”因此科学的训练管理是决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多出优秀运动员和快出成绩的重要保证。如果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违背了运动员的发展规律, 将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在竞技体育中这样的现象经常出现。例如, 在训练中, 教练员安排的运动量如果超过了人体的生理负担量, 那么, 将引起人体机能的病理变化。不仅不能达到训练的效果, 反而有损于人体健康。由于有的教练员盲目进行超强度的大运动量训练, 致使一些有才华的运动员因伤病过早地离开体坛, 有的保持优异成绩的时间如昙花一现。由于规律是客观的, 又是可知的。所以在运动队训练管理中, 一方面要遵循训练的客观规律, 掌握和遵循科学知识, 按客观规律办事;另一方面, 又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认识规律, 利用规律, 遵循生理的、心理的、技术的、战术的发展规律, 不断提高训练质量, 获取优异成绩。

三、思想管理———遵循事物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事物是功能与结构的统一。其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表现为事物的结构。其外部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表现为事物的功能, 其内部的作用与外部作用又是相互联系的。要使一个系统获得更好的功能, 不仅要提高系统单元的素质, 而且要在一定数量单元之间, 建立最优化的结构。系统的结构是保持系统的整体性, 并具有相当功能的内在根据。一般来说什么样的结构, 就产生什么样的功能, 结构的变化导致功能的变化。优化的排列组合, 必然迸发出更大的功能。例如中国女排1986年参加的第十届世锦赛上, 在更换主教练和老队员退役的情况下能够获得五连冠的好成绩, 靠的是整体的力量, 即团队的一致, 配合的默契, 串联的技术等。技战术的熟练配合, 要以思想、意识上的团结为坚实基础, 要努力消除队员之间, 特别是助理队员之间的隔阂。中国女排在这方面曾创造过成功的经验。每一名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 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 而是一个团队, 甚至是一个国家。因此在平时的管理中应培养运动员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助、关心集体、爱护集体的优良道德品质和优良的思想作风。在管理工作中, 应注重培养运动员的集体主义意识和团队精神。在训练和比赛中, 应教育运动员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激励斗志, 坚定信心, 发挥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在优秀运动队管理中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团结就是力量, 这种力量并非是个人力量的简单相加, 而是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每一个运动员在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绝对不仅仅是个人的因素, 团队协作、相互帮助和鼓励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这种集体因素、团队因素往往成为能否取胜的关键。在运动员之间也应该提倡互相关爱, 在一个集体中只要充满真诚的关心和爱护, 其成员之间心理就会相融, 人际关系将更加融洽, 运动队的凝聚力将得到增强, 在竞技体育严酷的优胜劣汰面前, 这一点对于运动员的管理工作尤其重要。

总之, 优秀运动员管理工作的优劣与运动队的成绩密切相关。新时期对运动队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要主动适应形势, 采用科学方法, 使管理工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周志武, 宋子英, 等.体育哲学纵横谈[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0.

[2]茅国华.新形势下优秀运动队的管理[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7 (4) .

[3]项立敏.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与控制[J].体育与科学, 1997 (1) .

[4]单涛.论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J].沈阳休育学院学报, 1998 (3) .

[5]曾小松.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体系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1 (3) .

高校运动队管理 篇2

本文试图从探索如何提高我省高校运动员运动成绩的目标着手,进而研究如何有效地实现目标.其目的`在于寻求高校运动员招生及管理的新途径,以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培养运动成绩与文化学习全面发展的“双优”人才.

作 者:陈彦卿 李学增 王然芬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 年,卷(期): “”(21) 分类号:G72 关键词:高校   运动队   运动员   运动成绩  

高校运动队管理 篇3

【关键词】高校运动队;自组织管理;模式分析引言

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德国理论物理学家H?郾Haken认为,如果不存在外部指令,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的有序结构,就是自组织。巴纳德的系统组织理论也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包括军事、宗教、学术、企业等多种类型的组织都是一个协作的系统,他提出了“有效性”和“能率”两条原则。当一个组织系统协作得很成功,能够实现组织目标时,这个系统就是“有效性”的,这在管理思想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探索自组织运行机制时,比利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普利高津(I?郾Prigogine)教授于1969年在“理论物理与生物学”国际会议上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他认为,系统的开放性、非线性、远离平衡态和涨落是形成自组织的重要条件,也是自组织系统的重要特性。由于这个理论协助人类解决了科学上一项最扰人而又似是而非的问题,即所谓达尔文和克劳修斯的矛盾(进化和退化的矛盾)问题,因而被誉为20世纪70年代化学领域最辉煌成就之一。

近年来,国内外已经将这一理论广泛应用于社会管理学领域。如在我国,杨小军的《自组织理论在图书馆系统中的应用》和任志新的《系统自组织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都是将系统科学的自组织理论与实际管理相结合,研究在现代管理中如何运用系统自组织理论提高本身的自适性;《考试周刊》(2010年第13期)把自组织理论应用于班级自主管理的可行性研究,也阐述了班级管理系统具有比较明显的自组织特性;刘铭、王东平的《耗散结构学说与医院管理理论》以及蒋笃运、赵桂英《耗散结构理论及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等,都是利用耗散理论四个特征把管理贯穿于其中的,这些都积极推动了自组织理论在社会管理领域的发展。

1耗散结构理论主要特征

1?郾1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系统

一个孤立系统的熵自发地趋于极大,随着熵的增加,非平衡总是趋于平衡态,有序状态会逐渐变为无序状态。对于开放系统来说,熵的变化则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系统自身引起的熵的增加;另一部分是系统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引来负熵。如果从外界流入的负熵流足够大,就可以抵消系统自身的熵产生,使系统的总熵减小,逐步使系统从无序向有序发展,形成一个低熵的非平衡态的有序结构。

1?郾2系统应当远离平衡

在开放系统中,即使有负熵流的流入,系统若是在平衡状态下,也会导致有序性的破坏。系统只有在远离平衡态时才可能形成新的有序结构。也就是“非平衡是有序之源”。

1?郾3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

非线性相互作用是指相互作用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变化不成正比,非线性相互作用是曲线型的,是多值解的,其中既有稳定解,也有不稳定解。这说明系统演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只有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着一种非线性的机制,才可能使系统演化成为有序的耗散结构系统。

1?郾4系统通过涨落导致有序

涨落是指系统中某个变量或某种行为对平衡值发生的偏离,使系统离开原来的状态或轨迹。系统所处的状态不同,涨落的作用也就不同。对于处在近平衡区的系统,涨落对系统演化成为耗散结构无建设性意义,而对于远离平衡区的系统来说,涨落才能够起到建立耗散结构触发器的作用。这说明涨落对系统是否有利,要看系统本身是否处于从稳定到不稳定的临界状态。在临界状态下,涨落导致有序。

2自组织理论及其管理意义

自组织理论的魅力和意义,就在于它提供给了人们一种系统演化为自组织的理论框架,即自组织管理是一种基于自组织理念所实施的管理,它不是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也不是只要民主不要集中,它是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以尊重人的需要和满足为基础,对结构、机制进行设计,使人们自觉自愿地改进工作,主动协同工作,形成有序而又充满活力的自组织局面,并朝着组织资源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显然这是组织管理所应追求的。

管理学中的自组织并非是一味地提倡管理者清静无为,无为而治,而是更多地去创造条件鼓励人们发现自身的创造性,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并且更好地利用社会发展中的客观规律。要对高校运动队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就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和健全的管理体制。组织管理机构是对实行组织目标所必须的职能和活动进行分配的结果,即部门化管理。部门划分的目的在于确定组织中各项管理任务的分配与责任的归属,以求合理分工,做到职责分明。一个好的组织管理机构能够促进事物的稳步健康发展。

3高校运动队耗散结构特性分析

高校运动队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由人才结构、教育管理机制、物质条件等多层次、多因素组成的目标管理体系。把自组织理论体系运用到运动队组织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借鉴自组织理论和方法,加强对运动队内外部信息的流通和传递,寻找和构造运动队中代表系统进化性质和方向的涨落现象和机制,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学习型、和谐型运动队的理论基础。

3?郾1运动队动态开放性研究

建立相对稳定的开放性系统是保证组织不断适应新的环境的必要条件。高校运动队只有不断与外界环境交换信息,才有可能降低自身的熵。开放并引进负熵是运动队发展的前提。任何组织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中发展,特别是在当今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运动队应该加快与外界交流,不断从外界吸收新的资源、信息。运动队作为一个社会系统,从人员结构组成、物质条件、训练教育管理、竞技训练组织管理以及思想教育管理等都是一个整体的自组织体系,它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管理体系要从无序(或低级有序)状态向有序(或高级有序)状态进化,就必须是开放的,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交流,不断引进负熵,即不断地引进先进的训练管理资源。如在教练员的选拔途径上应充分利用体工队的教练员、优秀退役运动员资源,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合同制形式聘用高水平教练员负责高校运动队全面工作;引进体育院校运动系毕业的学生和国家或省优秀运动员退役后经过培训学习转型的教练员,打破原有的教师引进观念;选派有潜质的教练员外出考察、培训和学习,或请专家来校讲学,以丰富教练员的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科学化训练的程度等;在运动员选拔上应以体校为重点选拔途径,以重点体校为选拔龙头,兼顾普通高中特长生和体工队的高水平运动员,实施“精英工程”,这有利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当然,优秀体育人才、先进的教育管理方法、运动训练、项目竞赛配合与协作,甚至与其他运动队的交流活动等,都是一个不断开放交流的过程,都可以增进运动队发展与创新的活力。运动队开放性扩大主要依赖于运动队管理者的开放意识,管理者主动倡导运动队的开放是保障运动队开放性的主要因素,体育运动队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文化、体育文化的影响,这也是保证其开放性的主要因素。积极引入新的管理方法、技术和人才等,都是与管理者的开放意识分不开的。

nlc202309022321

3?郾2运动队非平衡态研究

非平衡态是运动队发展与创新之源。耗散结构理论所指的非平衡态是指系统要远离平衡态,才有可能使系统形成有序结构,即“非平衡态是有序之源”。因此,营造系统内部的非平衡态与系统的开放性一样,也是产生有序结构必备的条件。运动队成员组织结构、能力结构、职能分配等存在的差异是保证运动队充满活力的基础。运动队在追求成绩和效益的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是确保运动队动态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运动队要融入到国家竞技体育的阵营,其竞赛机制必须与国家竞技体育的竞赛机制接轨。如应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大学竞赛体系,改革现有竞赛体制,变集中和固定的竞赛体制为灵活、多样的竞赛体制;经常性地参加高档次、高级别的体育竞赛,有关部门应把其参加竞赛的质量和数量纳入评价体系中,以此来鼓励、促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更加积极地参加各种类型的体育竞赛,从而真正提高高校运动队的竞技水平,与国家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接轨。这种“竞争”就是一种非平衡态,为了获得更高的待遇或使自己级别职称得到提升,教练和队员会更加努力地,扩充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最终会使运动队整体训练水平和质量效率得到提高。耗散结构理论对我们的启示是:要使系统存在不断活跃的因子,使系统具有明显不同因素的差异性,使系统远离平衡的状态,而不是维持系统内部要素的平衡状态,只要差异性明显了,才会产生竞争的可能,才会使得内部要素的种种矛盾激化和加剧,使其产生偏离原有平衡态,进而形成新的平衡态,才会使系统产生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3?郾3运动队管理非线性研究

普里高津认为,复杂系统内部诸要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是推动系统向有序发展的内部动力,是形成耗散结构的重要机理。所谓非线性系统,就是指不具备均匀性和叠加性的系统。非线性相互作用,能使系统各要素间产生协同作用,使系统在演化和发展中呈现丰富性、复杂性、多样性、曲折性、奇异性、多变性,这是一切演化和发展的真正根源。所以说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是运动队发展的内部动力。受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影响,现在仍强调制度惯性影响的运动队管理,而运动队内部不同程度还缺乏这样一种非线性作用机制,因而不利于多种因素之间的竞争、协同、耦合与和谐,影响着大多数运动项目的进步与发展。其主要表现为:第一,管理体制的线性作用机制。由于传统科层制的“权威”和“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以及现实利益的驱动,运动管理体制倾向于自上而下的线性作用,从主管体育工作部门到运动队负责人,再到具体体育专业项目负责人等,行政等级森严,许多训练、科研和竞技交流活动本应由体育训练机构承担,有时却被行政工作所替代。由于缺乏反馈、监督和上下沟通的相互作用,因此难以形成部门与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使运动队广大运动员或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无形中丧失,从而影响体育运动技能的创新及体育精神的弘扬。第二,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缺少有效的反馈机制。运动队办什么专业,开什么项目,按什么模式和目标培养运动员,基本上不是运动队自己能决定的,对社会需求、市场反应、运动专业项目发展趋向以及教练员的看法和运动员的需求考虑照顾太少,这既不利于运动项目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出社会和国家所需要的优秀运动员。

3?郾4运动队管理涨落特性研究

涨落机制存在于体育运动队的系统内,微小的涨落可能预示着巨大的机遇和潜能,同样会有着产生毁灭性结果的可能。所谓涨落,是指系统的某个变量或某种行为对平均值的偏离。在接近平衡态的线性区,涨落的发生只使系统状态暂时偏离,这种偏离状态不断衰减,直至回到稳定状态。而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系统中一个随机的微小的扰动或涨落,通过非线性的相干作用和连锁效应被迅速放大,就可以形成整体的宏观的“巨涨落”,从而导致系统发生突变,形成一种新的稳定有序状态。运动队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可能一条信息的获得、一项技术创新的成功引用、一个错误的决策计划都可能对运动队的发展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组织发展需要强化风险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将不利的偶然因素所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要善于创新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将偶然因素转化成组织发展新机遇的能力,推动事态发展朝着有利于目标的方向演进。因此,运动队的内部结构、职能和各种活动的目的必须明确,具体,保证内部协同发展,避免内部的矛盾和冲突,防止内部的相互对抗和削弱,管理系统要健全和完善职能配置,并密切配合,相互呼应,实现功能协同,同时,在运动队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细微影响因素,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把握好运动队发展方向。如应努力利用并创造条件,使管理朝有利于目标的方向发展,防止相反方向的出现。在运动队管理中,管理者应该善于运用涨落导致有序原则实现高校运动队的飞跃。根据每个运动队具体情况,制造有利于发展的小涨落,如科研奖励、岗位选拔竞争、冠军龙虎榜等,给每名教练员或队员施加压力,激发斗志。

4结论

(1)耗散结构理论作为一种主要从自然科学中

发展出来的理论,它提供了包括普通高校在内的社会组织管理的一般性思维,要把它应用到运动队管理中去,使之有效地发挥作用,就需要把它发展成为运动队管理理论,使之成为一种更贴近高校运动队管理的范式。

(2)自组织管理是一种促使资源最大化利用的、有利于个人与组织自我实现的、自适应的管理,它有利于组织健康和可持续地发展。

(3)自组织管理的范式与高校运动管理改革的

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体现理论的价值、将研究成果实际地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自组织在高校运动队成为一种显见的有序局面需要一定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高校运动队相应的内部及外部条件的准备过程,是有利于微涨落导向巨涨落的过程。外部条件的准备需要高校相关部门特别是主管部门的理解与支持,同时,运动队本身也要在自组织思维的帮助下积极进行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并通过提高输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优质产品(队员、知识、服务等)来主动争取外部条件的改善,从而使高校运动队进入良性运作的轨道。

(责任编辑:赵 环)

高校运动队管理 篇4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等15所山西高校竞技健美运动队的训练状况、经费投入、运动队管理、教练员管理等方面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山西大学图书馆查阅了1998年~2012年的《体育学刊》、《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和《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等多种刊物中关于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现状方面的文献近30余篇。

1.2.2 问卷调查法

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 编制关于山西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的调查问卷, 对15所高校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为本研究提供可靠资料。

1.2.3 访谈法

与15所高校中的部分健美操教练员、运动员进行电话访谈、面访座谈, 主要访谈内容为竞技健美操运动队的训练模式、管理形式和激励机制等。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每周训练时数现状

保证训练时间是竞技健美操运动队保持较高水平的前提和基础。然而, 当前山西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每周训练时间不足, 仅有13.33%的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队能够保证每周训练7次以上, 甚至有20%的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队的每周训练时数在2次以下。竞技健美操是一项循序渐进的运动项目, 需要保证充足的训练时间, 若训练时间不足, 势必会影响运动队成绩。

2.2 经费保障现状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 山西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队的经费保障来源于自筹经费及行政拨款的占80%, 如表2所示。由于高校开展竞技健美操运动的专项经费不足, 使得该项运动所需体育场所、运动器材、食品、训练补助均无法得到保证, 影响了山西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水平的切实提高。

2.3 运动队管理现状

本次调查研究中, 山西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队管理的具体情况如下:13.33%的山西高校为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制定了专门的学习计划;20%的山西高校为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实施了学分奖励制度;13.34%的山西高校为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实施各科考试加分制度;33.33%的山西高校严格执行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 未对运动员做出特殊安排;20%的山西高校对运动员实施其他学习管理方式。由此可见, 如何促进运动员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良好结合、共同发展, 是高校必须重视的问题。

2.4 教练员管理现状

教练员在竞技健美操运动训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也是提高运动队成绩的关键因素。山西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教练员管理的具体情况为:在竞争上岗方面, 仅有26.67%的高校健美操教练员岗位实施竞争上岗制和外聘制, 其余高校均实施指派式上岗, 使得岗位人才任用模式陈旧;在奖励管理方面, 53.33%的高校对教练员制定了完善的奖励措施, 其中发放奖金的高校占26.67%;在培训管理方面, 有66.67%的高校依靠教练员自我提高, 仅有33.33%的高校依靠参赛交流、外派培训、参加科研研讨会等途径提高教练员素质。由此可见, 山西高校竞技健美操教练员管理在竞争上岗、奖励管理和培训管理等方面尚存在不足之处。

3 山西高校中竞技健美操运动队的管理策略

3.1 建立系统的训练体系, 解决学训矛盾

对于高校而言, 其运动训练的持续发展属于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 竞技健美操运动也是如此, 所以高校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且系统的训练体系, 这有助于解决学习与训练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通过组建长期的竞技健美操运动队, 可以进一步确保训练全面、系统、有计划地进行。首先, 应当保证竞技健美操运动有充足的训练时间, 在课时允许的前提下, 1周应至少有7-8次左右的训练, 每次训练的时间长度可控制在2小时以内, 最为重要的是, 应始终坚持, 不要中断训练半途而废。同时, 在临近比赛之前的几个月需要进行整体集训, 可在集训的过程中, 适当增加训练次数和运动量;其次, 在实际训练过程中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可从动作难度、运动员的耐力和力量等方面着手, 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这样有助于运动员在真正比赛中超水平发挥;再次, 要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计划性的训练原则。可按照队内成员的具体情况, 制定出最为合理、可行的训练内容和计划, 在训练中应严格执行训练计划, 切忌为了提高技术水平而增大运动员的负荷量, 这样很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3.2 保障教学经费充足, 拓宽办队思路

通过对各大高校办竞技健美操运动队的实际情况来看, 资金短缺是影响健美操队发展最主要的问题之一。为此, 当务之急是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凭借学校自身的政策扶持, 另一方面则是要解放思想、积极转变观念, 争取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首先, 各大高校可以与健美操有关的行业达成互惠协议, 如运动休闲业、体育俱乐部等等, 借助这些企业的赞助增加训练及参赛经费, 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以此来改善相应的训练条件;其次, 高校还可以选择走与体校和企业联合的道路。就当前的形势而言, 高校与体校或是企业进行联合办队能够使各自的优势和专长获得最大程度地发挥, 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 不但能够有效解决体校学生的升学问题, 而且还能使高校经费不足的问题获得有效解决, 校企联合则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的知名度, 这种方式可谓是一举多得。

3.3 完善运动队管理, 健全学习、训练制度

首先, 应当加强对健美操运动员的管理, 具体包括以下如下内容:学籍管理、奖励措施、学分制管理以及毕业出路等等。除了要抓好运动员的学习生活之外, 还要进一步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 借此来培养其对健美操的献身精神, 积极鼓励他们继续从事健美操运动, 同时高校也应为运动员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 推荐优秀的运动员到体育俱乐部或是合作企业中就业;其次, 高校应当加强对运动员文化知识学习的管理。大部分进入高校的运动员, 在文化课的学习上都与普通学生有一定的差距, 由于运动员的训练强度较大, 从而使其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基础课程学习, 为此, 高校应给运动员配备教学经验丰富的文化课教师, 使他们学习、训练两不误;再次, 应建立健全训练制度, 以此来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高校应当为运动员安排专用的训练场所, 这有助于提高训练质量, 同时应对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给予适当的奖励, 这有利于调动他们的训练积极性。

3.4 强化教练员管理, 提高竞技健美操训练效果

首先, 根据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的开展情况实行教练员竞聘制度, 设置专职教练员岗位, 明确教练员自身的职责和义务, 确保健美操运动队的训练效果。积极组织教练员职后学习和岗位培训, 重视对教练员的监督管理, 不断提高运动队的竞技水平;其次, 增强教练员的工作能力, 促使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 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科学规划训练内容, 运用有效教学方法, 保障运动员培养目标的实现;再次, 将竞争机制、激励机制、风险机制引入到教练员管理中来, 使激励政策与教练员的薪酬、职称挂钩。落实多种形式的激励措施, 激发教练员的训练积极性, 尤其对于在健美操比赛中获取名次的教练员, 要加大奖励力度。

4 结论

竞技健美操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 在系统训练和竞赛安排方面尚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 而高校拥有师资、科研、教学、运动员队伍等资源优势, 通过开展科学训练, 能够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水平的健美操人才, 从而有利于提高我国竞技健美操训练水平。所以, 高校必须重视竞技健美操运动的开展, 通过建立系统训练体系、拓宽办队思路、完善运动队管理、强化教练员管理等管理措施, 充分发挥竞技健美操的积极作用, 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为培养出优秀的竞技健美操后备人才创建良好的训练和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周学斌.四川高校竞技健美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 (10) .

[2]苍鑫鑫.浅论高校竞技健美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年科学 (教师版) , 2013, (1) .

[3]朱美珍.大学生竞技健美操的特点、创编与训练[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 .

高校运动队管理 篇5

长沙交通学院 潘红玲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省26所普通高校健美操运动普及现状及生存环境、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探讨我省高校办高水平健美操运动队的发展模式,提出了相应对策,促其顺利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我省99年参加省大运会健美操教练员培训班的26所本、专科院校。

1.2 研究方法

文献法、调查法、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我省普通高校开设健美操教学课的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没有开设健美操教学课的学校有7所,占26.92%,有女生健美操课的学校有12所,占46.16%,男女都开设了健美操教学的学校有7所,占26.92%,说明 目前高校健美操教学存在着不均衡性,应补充健美操教学内容,且男女都应开设健美操课。

2.2 对我省普通高校有无常年训练队的调查情况表明,仅有一所学校有常年训练队,训练安排为每周二次,每次一小时,还有一所学校有学生自己组织的健美操俱乐部,其它学校均为赛前临时组队。调查结果令人忧虑。这与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规划》目标差距甚远。究其原因,归纳起来有三方面的因素,即①物质条件②政策保障③人员条件。

2.2.1 物质条件

目前宏观教育经费处于结构性短缺状态,造成了学校体育经费不足,所以经费问题是多数学校普遍遇到的一大难题。从我省高校健美操运动队经费来源和运动员补助标准及训练场地来看,经费很缺,来源单一,大部分学校来源于体育维持费和学校拨款,且金额相当有限;有的学校运动员训练无补助,大部分学校是赛前一个月才有训练补助,最多的10元/天,最少的仅1元/天;有5所学校无训练场地,是借用别的部门的活动室或教室进行训练,从整体水平看,训练场地条件较差。如此低的经费和差的训练条件是不能满足训练、比赛所需的,这对高校健美操运动的发展极其不利。

2.2.2 政策保障,领导重视,制度制约

领导的态度,政策的保障,是高校健美操运动队,也包括整个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能否继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主观方面起作用的条件。

2.2.3 人员条件

2.2.3.1 学生来源

大部分高校健美操运动队是从普招生中选用条件稍好的学生临时组队,多数学生从未接受过训练,只有2所学校有中师特招生,人数仅3名。

2.2.3.2 教练员队伍

所调查的高校健美操教练员学历均为本科,从职称看,比例依次是副高9.09%,讲师 45.45%,助教45.46%。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占31%,30岁以下的占60%,有9所学校无健美操专业教练员。呈现出教练员队伍年轻化,且人员比较缺乏的基本态势。从我省高校健美操教练员带队的动机调查结果(表1)表明,“提高学校健美操运动技术水平”占首位选择。

表1 带健美操队的动机调查

A 提高学校健美操运动技术水平 16

B 完成工作任务 3

C 个人爱好11

D 提高比赛成绩 7

由此看出高校健美操教练队伍整体上事业心是很强的.,具备合格教练员的思想基础: “个人爱好”排在选项第二。这说明教练员工作的目的性与爱好兴趣处于较好的结合状态, 是促进高校健美操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高校办高水平健美操队的保障之一。

2.3 在“对您认为高校办高水平健美操队有必要吗?可行吗?”的调查中,有25人 认为“有必要,且可行”,占96.2%,1人认为要根据高校自身条件来确定。从我省历届健美操比赛来看,整体水平较低,难度动作偏少偏低,且成功率不高。新规则,新等级运动员套路的出台,使健美操竞赛上了一个台阶,也给教练员和运动员增加了难度,而运动员身体素质和训练时间有限,要完美完成套路动作也不是几个月时间能解决的问题。从全国健美操开展较好的北京、上海、广东等城市来看,大多数有高水平健美操队或健美操俱乐部。可见,要使我省健美操运动水平上台阶,上档次,步入全国先进行列,必须把学校体育做为基础和战略重点,认真抓好。

3 结论与建议

3.1 大量研究表明高校办高水平健美操运动队是符合我国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的,也是促进高校健美操运动快速增长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我省高校健美操运动的开展与我国健美操走向世界的规划目标要求差距甚远,高校健美操运动队在经费投入、招生、政策、教练员、场地设施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

3.2 建议

3.2.1 更新观念,使各级领导及教练员有正确认识。可采取确定普通高校办高水平健 美操运动队试点单位。各高校积极组织常年训练队和健美操俱乐部。

3.2.2 建立

“一条龙”训练体制,形成基础扎实的人才网络。试点高校是龙头,基础是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中学和小学。教育部以及省教委应建立整体管理机构,实行学生运动员的输送制度。

3.2.3 重视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作为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体育学 院应加大健美操教学改革力度,为高校输送合格优秀的健美操教练员。实行教练员“专职化”,关心教练员待遇,调动教练员积极性。

3.2,4 实施科学管理,完善竞赛体制,巩固己形成制度的全省大运会的健美操项目, 建立完备的竞赛制度,以竞赛促训练,以竞赛促成绩。

高校运动队管理 篇6

【关键词】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技训练;课程管理

1研究目的

在“以人为本”的时代,中国竞技体育回归教育本源的倾向和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使命,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以“育人夺标”的竞技运动训练课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虽然历经26年的发展,但在训练课程管理体系至今尚处空白,其训练课程缺乏相关理论技术支撑,目标定位不准,层次模糊,没有形成“竞技育人”的核心理念,忽视学校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宗旨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应把校运动队及部分确有运动特长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中要求,根据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特点,对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纳入学校课程管理进行探索和实践,以期为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持续健康发展,并形成符合我国特色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竞技训练教育课程管理体系,提供实践支撑和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高水平运动队训练课程改革及全国部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院校(88所)、教练员和部分主管学校体育领导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个案考察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管理存在的问题

311缺乏相关高校训练实践课程理论支撑,训练课质与量均得不到保证

查阅近百篇的相关文献资料,关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整体管理现状研究的文章占90%以上,关于高水平运动训练教学管理的文章约占2%,关于高水平队制度建设的文章占3%左右,而针对如何构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课程体系,至今尚未有人进行专题研究。调查发现,涉及到高水平运动队训练方面的首要问题均是训练不系统,45%以上的学校不能保证长期训练,45%的运动员成绩得不到提高,10%的运动员成绩下降。没有具体的训练目标和体系;部分运动员把上大学作为一个跳板,进校后拒绝参加训练或消极训练。由于未形成有效训练课程管理机制,80%以上的承办院校均存在着训练管理难的共性问题。

312训练管理缺乏人文关怀,大学生运动员训练动力不足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生理成长旺盛期,是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竞赛成绩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为国家培养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最后阶段,然而竞技体育训练不仅是对人的身体、心理和意志力的考验,更多情况下是带有风险的训练和比赛。我们提倡科学训练,但是超负荷的竞技运动训练和竞赛场上瞬间的千变万化,给运动员造成伤病事件在所难免,目前,我国承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普通高校,在对待运动员因训练导致的身体伤病问题上,约95%的学校没有明确管理制度和解决办法;因伤病给大学生运动员带来学习和生活的困扰,造成了一部分运动员训练动力不足,对训练失去热情和信心。所以,缺乏人文关怀训练管理,已不适应当今高校大学生运动队训练管理的发展。

313高校运动队训练课程未执行学校课程管理规定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训练课不占学分的达867%,有学分规定的仅占133%,但在执行训练课学分时,仅靠口头承诺,没有形成具体的课程管理规定,所以,多数院校的训练课学分形同虚设,教练员既没有对运动员平时训练课考勤的评价,也没有最终的考核评价成绩,高水平运动员学籍档案未显示运动训练竞赛学分,高水平运动员毕业时,只要完成规定的文化课所修的学分即可拿到毕业文凭和学位证。由于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课没有真正纳入学校课程管理中来,而缺乏训练学分约束机制,导致了多数运动员学生进校后不想继续训练或训练课消极怠工,这就严重阻碍了我国普通高校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314训练课目标定位不准,层次模糊

2005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频发的文件中提出,大学竞技体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目标是完成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及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的参赛任务,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然而从理论到实践,目的和目标之间距离太远。训练目标定位均以为学校争光,以参加全国大学生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为目标,这样的训练目标与我国大多数院校现有的竞技体育水平差距很大,相反造成多数院校重视招生,轻视训练过程中的育人因素,同时出现了急功近利为少数人服务倾向,忽略了大学竞技体育教育“育人夺标、全面发展”指导思想。训练目标的过高或过低都将会直接影响到训练课的效果和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例如,2011年的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我国获得奖牌的运动员仅分布在10所大学,仅占我国招收高水平运动员院校的37%。所以,只有建立大学竞技体育分层培养的目标,才能更好地调动学校和运动员的积极性。

315运动员训练竞赛学分与文化课学分的转换问题

目前,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课学分的规定已基本成熟,但运动员训练竞赛学分规定相对滞后。有的学校把运动成绩好的学生训练比赛学分与学习文化课的学分相融合,以运动训练成绩代替文化课的学习学分,而有的院校则把不训练的运动员学生,以普通本科生的学习文化学分代替训练学分,这样的学分规定均不符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第八条要求。该条规定:高水平运动员必须按照学校制订的训练和参赛计划,进行训练和参加比赛。对入学后无特殊情况,擅自不参加训练和比赛的高水平运动员,学校按学籍管理制度进行相应处理。在训练课程管理方面,我国目前承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学校的管理制度不是十分严谨,确切地说基本上没有形成可操作性管理体系。

nlc202309030133

316训练课缺乏“竞技育人内涵”,不符合学校教育规律和大学竞技教育理念

当前,国内竞技体育仍然存在着重结果(金牌)、轻过程(教育)的倾向,以致人们的竞技观念还停留在以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成绩和物质奖励“物化”的层面上,忽略了“以人为本,育人夺标”全面发展的研究。反思我们大学承办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管理,训练课依然没有摆脱“金牌至上”的思想。例如,教练员认为能够出成绩的学生就带,感觉出不了成绩的就不带;运动员能够得到教练员欣赏的,教练员就培养,否则就得不到教练员的指教。因此,训练育人,因材施教在大学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课中未能充分体现出来。目前,70%以上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教学工作量已按照其它课程教学工作量同等对待,但是缺乏训练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课程评价。

32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纳入课程的管理与实践

321运动训练课程指导思想

针对我国目前的体育管理制度和政策导向,以及我国高等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水平,我国大学竞技体育训练应“以大学生运动员身心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育人夺标为宗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理解体育发展规律,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逐步完善学校运动队训练课程体系,完善大学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推动大学竞技体育文化和校际竞技体育文化交流,为国家培养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途径”。

322训练课程培养目标

根据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生源质量及人才培养现状,训练课程目标应分三级培养目标:

一级培养目标:强化提高学生运动员专业训练能力及素养,参加国内重大体育赛事及世界大学生体育赛事,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健康持续发展。

二级培养目标:通过竞技训练课程,进一步挖掘学生运动员体育潜能,参加国内高校体育系列竞赛活动,为学校争光,从而提高学生运动员在社会当中的自身价值。

三级培养目标:面向所有体育特长生,以训练育人为核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训练态度;以大学校际交流体育竞赛活动为平台;以广泛推扩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为目标,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并具有较高体育素养的合格人才。

323训练课程教学方式

采用训练实践教学与训练理论相结的方式(包括运动训练综合理论知识、技战术训练、心理训练等),并根据训练科学规律,采用区别对待原则,掌握人体生理机能发育基本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通过各种训练竞赛手段,不断提高训练教学质量和运动水平。

324训练课程实施方案

根据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相关规定,教学计划、训练计划制定的原则要求,本、专科高水平运动员的总学时数和总学分数与普通本、专科学生的要求相同,其中专业文化学时数和学分数占60%,运动训练、竞赛学时和学分数占40%,运动训练、竞赛学分、专业文化课学分均不能相互融通。根据大学普通本科生最低毕业学分要求,总学分一般平均约为165学分,因此,我们换算训练课程的总学分为66个学分;其中综合训练理论课占2学分、专项技能训练课48学分(每学期按训练课要求,达到合格标准者可得8学分)、比赛学分占16学分〔全国大学生单项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者得10学分,第二名得8学分(依此类推为7、6、5、4、3、2)。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中获得相应名次,获得学分在此基础上加倍。获得省大学生运动会前六名分别得学分为6、5、4、3、2、1〕。如果因伤病或训练水平影响,不能代表学校参加省级以上比赛的运动员,需要从事学生群体竞赛组织工作,帮助各院系或学校组织各项体育竞赛活动或辅导普通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每学期可得5学分。

3241综合训练理论课内容与学时

运动训练基本原则与方法(2学时)、运动训练目标定位与实施(2学时)、运动损伤预防与治疗(2学时)、运动疲劳与恢复(2学时)、赛前运动心理训练与控制(2学时)、赛场技战术安排与预案(2学时)、运动训练与营养(2学时)、体能训练与专项成绩的关系(2学时)、非体能类因素对运动训练的影响(2学时)。之所以安排综合训练理论课内容,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并使学生对竞技体育和运动训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从而增加学生对专项运动技战术训练深刻认识以及比赛的自我掌控与把握。

3242运动实践训练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

每年训练48周,每周训练6天,每天训练2—3小时,共训练12小时—18小时,根据比赛周期而定。

准备期训练:(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一般综合素质训练、一般专项技术与体能训练、技术风格的培养与训练、规范技术与个体差异训练。

竞赛期训练:专项身体素质与体能训练、战术意识训练、战术能力训练、个人战术与集体战术配合训练、赛前心理训练、基本技术与高难度技术的训练、技术创新与战术创新训练、实战模拟训练。

恢复期训练:保持基本体能训练,根据前期比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训练,赛后修复生理机能及心理疲劳训练。

325实践效果

通过三年来的实践检验,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和实效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训练成绩也有了新得的突破,近三年来,在国家级比赛中,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一线运动队学生共获得5枚金牌、5枚银牌、6枚铜牌,35人次在各项比赛中进入全国大学生比赛前八名;二线运动队伍的学生在河南省大学生体育竞赛中获得36枚金牌;三线队伍的学生在校内群体竞赛组织活动中,充分施展了自身的运动技能,发挥了组织运动竞赛的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锻炼了自身的领导组织能力,并实现了自身价值。在他们的带动与组织下,2011-2013年我校学生年均参与校内外阳光体育系列赛事活动的人数达约2万人次,参赛人数达我校在校生的83%以上,把我校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推向了新的高潮,有效促进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nlc202309030133

4结论

(1)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课程管理体系尚处空白,普通大学生竞技训练课程缺乏相关理论技术支撑及实践检验依据。需要进一步研究普通大学生竞技训练课特点,通过多年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构建适合我国大学生运动训练课程体系。

(2)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训练课程指导思想尚不明确,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缺乏竞技育人的核心主题,这不符合学校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宗旨要求。因此,树立以“训练育人”为课程指导思想,建立多元化训练课程目标与管理,根据运动员水平的参差不齐、个人训练特点、思想认识等,采用个人诊断与教师诊断相结合,最终达到个体训练课程与团队训练课程相结合的管理目标。

(3)把运动训练课程纳入学分制管理,经实践证明,设置目标分层培养,分层管理,因材施训,扬其所长,发展特色,不仅提高了学生运动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而且充分施展了其自身的运动技能,培养了综合素质,锻炼了自身的领导组织能力,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奠定基础。

(4)我国大学竞技体育训练“应以大学生身心健康第一,训练育人为指导思想;以大力推动大学竞技体育文化和校际竞技体育文化交流为核心,争取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文军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动力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5-46

〔2〕杨铁黎,宋尽贤,刘海元等我国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战略〔J〕体育学刊,2005,12(6)

〔3〕马永红河南省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行制度分析与创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918(5):65-68

〔4〕刘海元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呼唤战略性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20(1):34-36

〔5〕张浩,吴冶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政策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2):31-34

〔6〕王文平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方略〔J〕体育与科学,2010,31(5):104-107

〔7〕张新萍,杨茜美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特色管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4):42-44

〔8〕张瑞林,刘铮,周利民等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研究会报告〔C〕吉林长春:2011,8

〔9〕刘海元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09-117

〔10〕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6-101

高校运动队管理 篇7

1运动队管理的目标模块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战略目标制定时, 应考虑如下因素:根据运动项目成绩分布情况, 结合自身优劣因素, 重点支持有竞争力和市场开发潜力的运动项目;定期对各运动项目开展的市场收益进行评估、调整, 投入经费合理分配;确定该项目发展的主导因素和其相关的盈利模式。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制定年度训练计划时应考虑如下因素:根据多年战略计划制定各运动队本年度竞赛目标;教练员向运动训练主管部门递交运动员人数计划、参赛方案和经费预算方案;主管部门根据比赛时间和场次安排制定运营方案;主管部门定期跟有关部门协商比赛运作、媒体转播等商业活动。

2运动队管理考核模块

SESSION C的考评历时6各月, 由基础部、事业部 (SBU) 和执行总裁 (CEO) 三个环节来完成, 且由顾客、同事、上级、下级进行“360度考核”。通过借鉴SESSION C的考评方案, 制定了如下运动队考核工作方案。1月, 基础考评, 基础考核应是全员、全面的“360度考核”。“360度考核”来自运动员、教练员、管理人员、训练科研人员等多方面的考核反馈, 涉及的内容应涵盖:基本素质、业务能力、诚信问题、竞赛和训练目标等。2月, 训练主管部门的总结, 包括运动训练监控反馈、运动训练的起始状态和目标诊断、经费使用情况总结、商业化运作情况等, 然后做出运动项目的经营变更、教练员和工作人员的岗位异动、运动员选材方案等决策, 提交学校有关部门审议。3月~5月, 开始实施更大范围的议程, 由学校主管领导进行总结, 评定训练主管部门领导的业绩, 对上一年业绩进行简明扼要的评价, 讨论领导团队的建设问题, 如对领导团队的素质和能力进行评估, 决定对领导团队进行高级培训和必要的岗位异动等。6月, 考核结束, 调整完成。

3运动队管理基础结构模块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中, 软件设施的完善程度一般弱于硬件设施, 尤其是价值观坐标定位和诚信问题。竞技体育社会化进程中“诚信缺失”问题较为常见, 如:运动员隐瞒实际年龄, 贿赂裁判或对手, 过分追求待遇而罢练、罢赛, 赛场上辱骂对手或裁判, 服用兴奋剂等问题;教练员为了追求功利而蒙骗、鼓动运动员服用兴奋剂, 跟运动员发生经济纠纷等问题。有学者认为诚信缺失的存在有一定程度上的文化根源、社会根源、政治根源和法制根源。面对诚信缺失问题, 我国学者提出诚信重构的对策, 其中包括建立完善的诚信制度和体系, 通过对守信和失信的奖励和惩处, 让“诚信无价, 信用有价”成为社会共识, 并综合运用教育、经济、行政、法制等多种手段来解决诚信缺失问题。

4运动队管理的过程工具模块

“3+2”管理模式的过程工具主要是“群策群力”的行为模式和“六西格玛” (产品质量合格率为99.9997%) 的过程品质。

4.1 群策群力的行为模式

“群策群力” (WORK-OUT) 是建立在一线人员最了解工作的理念上, 提倡员工的通力合作, 旨在不断寻求有效的工作方法, 向人们授权, 摧毁和消除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官僚主义”的决策过程126-128。根据WORK-OUT的行为模式, 在运动队管理过程中, 管理人员在商业化进程中, 应广泛听取运动员、教练员的意见, 敢于颠倒传统的领导层“高高在上”格局, 这样就更能减少行政干预, 有利于运动队取得更好的竞赛成绩和经济效率;管理层在做出一个重大决策时, 应发挥民主, 让各层次的成员参与进来, 讨论产生合理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工作, 提高工作的效率。

4.2 运动队管理的质量品质

竞技体育商品属于服务类产品, 其质量监控涉及的方面较多, 本研究针对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的特点, 仅从选材、训练、竞赛管理3个方面来探讨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的“质量”品质。

摘要:根据“3+2”管理模式的原理, 对该模式在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理论构建进行探讨。在目标模块上, 分析了运动队战略计划制定时应考虑的管理因素;在考核模块上, 强调运动队管理考核工作的重要性, 采用“360度考核”的方法;在基础设施模块上, 根据竞技体育领域诚信缺失的现状, 应用“诚信程序”的方法来建设运动队的价值坐标体系;在过程工具模块上, 应用“群策群力”的行为模式和“质量品质”监控模式来提高运动队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模式,360度考核,诚信,质量品质

参考文献

[1]唐桂黔.竞技体育产业化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3, 27 (6) :19-20.

[2]王兵.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化进程中的职业化、院校化发展动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9 (6) :29-38.

高校运动队管理 篇8

当前, 我国经教育部批准有招收高水平运动队资格的高校共有272所, 河北省有6所, 其中有燕山大学 (排球) 、河北工程大学 (田径、篮球、健美操) 、河北农业大学 (田径、排球) 、河北师范大学 (篮球、排球) 、石家庄经济学院 (足球、攀岩) 、河北传媒学院 (足球、健美操) 。河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是从1986年开始的, 最初有10所高校有招生资格, 原则上要求招运动员的人数为当年本校招生人数的1%。自2005年我国重新审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资格后, 河北省有资格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高校逐步减少, 直至当前只有6所高校有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资格。由于有招生资格的高校数量减少, 加上省内大多高校自身竞争力不强, 在招生政策上也没有优势, 使得省内大量优秀学生运动员不断流向其它省市, 导致河北省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数量和质量大幅下滑。另外, 就河北省当前有资格招高水平运动员的高校对其高水平运动队的整体管理运作来看, 其在办队形式及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经费来源等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以上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河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 是导致河北省高校整体运动水平下滑的主要原因。

(一) 河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及办队形式。

河北省高水平运动队的生源大多通过三种途径解决:一是招收省体工大队退役运动员;二是降分招收业余运动员;三是招收有一定特长的高中生。这三类运动员的招生比例大约为1:3:6, 通过不同途径招收的运动员在运动水平与文化水平上各有所长, 一般来说运动水平与文化水平成负相关, 即运动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其文化基础大多较差。三种不同途径招收的运动员中有一定特长的高中生的文化基础较好, 学习压力也较小, 其在训练与学习的时间上能较好协调, 所以他们在运动水平上的可塑性最强。

河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办队形式, 从考察的6所高校来看, 其形式主要是依靠自身力量办队。这些高校从招生、组队、人员编制、队伍管理、训练比赛到经费开支都由学校自行解决。这种办队形式, 虽然学校负担较重, 但对于学生运动员的文化学习非常有利, 同时高校良好的人文气氛也非常有利于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 河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队员的课程设置及学习与训练的安排。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课程设置是为实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培养目标服务的, 根据当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培养目标,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课程设置目标应是:使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工作技能, 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成为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 重返社会后可持续发展作贡献。当前, 河北省所有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学校都要求运动员坚持文化课学习, 运动员只有修完所有的学分后才能毕业。他们的课程设置与普通生大多没有太大区别, 只是对于少数必修且较难的课程采用统一编班进行学习, 实际上还是为了降低运动员能通过这些课程的考试“门槛”, 其它绝大多数课程还是和所在学院其他学生一起进行学习。而当前大部分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在体校或专业队所接受的文化教育较难与普通高等教育衔接, 由于他们要进行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 使其文化知识结构不系统, 其文化基础相对普通大学生差距较大, 很难跟上学习进度, 实际学习效果较差, 很容易使运动员失去学习兴趣, 放弃学习。

关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学习时间与训练时间相冲突的矛盾一直是困扰着许多高校的难题。河北省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在运动员的学习和训练产生冲突时, 都强调要以训练为主, 对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和考试, 学校统一安排辅导或自学后准予考试, 因为比赛不能按时参加考试的, 学校统一安排缓考。对于那些在省级以上比赛当中取得较好名次的, 其成绩评定给予优惠政策, 个别学校对一级以上运动员或有重大比赛的学期给予免考。以上政策虽然减小了高水平运动员在学习上的压力, 但并不利于运动员自身的全面发展, 容易造成运动员毕业后的真实文化水平较低。另外在课程的设置上, 学校也没有重视他们一般体育专业知识的学习, 毕业后很难充分发挥他们体育专业方面的优势,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就业困难的现状。

(三) 河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师资 (教练员) 状况。

教练员是运动队训练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对运动队运动成绩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练员执教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运动队水平。就调查来看, 当前河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大多为体育部教师兼任, 专职教练员一个没有, 而且带队教练中有过专业运动队经历的只占7.5%, 没有专业运动队经历但大学是学运动训练专业的占20%。由此可以看出, 河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大多没有经历过专业队训练, 其在专业训练上的体会及对于比赛中的心理调整、临场指挥等方面会存在先天上的不足。另外, 由于带队教师大多都带着学校的公体课, 平时教学的任务也比较重, 接受专业教练员的进修和培训的机会也相对较少, 所以大多教师对体育教学非常内行, 但对于专业训练的方法、手段等方面的理论相对匮乏, 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带队水平的提高。在对教练员的奖励方面, 各学校也不尽相同, 有的学校按其所带队员的成绩进行奖励, 有的学校则不论成绩如何, 对所有的教练员给予相同数目的奖励, 教练员的训练和比赛成绩也不能与学校职称晋升和评优挂钩。这种现状不利于调动教练员们工作的积极性。

(四) 河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经费来源及场地设施。

经费、场地设施和器材是开展运动队训练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 是制约高校运动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河北省普通高校的体育经费来源主要是学校的拨款, 极少有企业赞助, 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经费也是从学校体育经费中拨出, 用于训练的经费相对较少, 而且大多数高校更新场地设施的资金也不能及时到位, 这种现状导致了高校训练场地、设施等陈旧落后。经调查了解, 当前河北省高校中只有75%的高校场地设施和器材能够满足正常训练的需要, 还有25%的高校场地设施不能满足正常训练, 总体来看, 河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相应项目的场地设施建设有待提高。

二、河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河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现状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其在办队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河北省有招高水平运动队资格的高校数量过少, 且能招的项目也少, 像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大学这样一些在省内非常有影响力的高校都没有招高水平运动员的资格, 整体上处于偏下水平;二是管理体制从外部形式上看比较完整, 但具体到不同学校的各部门间的协调相对复杂, 同时对办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目标定位比较模糊;三是课程的设置并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学生运动员的特殊性, 文化课的学习与训练的时间冲突仍然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四是教练员中有专业训练经历的较少, 也没有组成不同项目的教练员团队, 对人力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 同时对于教练员的激励机制也不完善;五是部分高校经费比较紧张, 训练场地设施相对匮乏。六是竞赛体育制不健全, 学生的比赛机会过少, 不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 训练水平也难以有效提高。

三、河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机制的创新

(一)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从河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开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可以看出, 对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必须采取宏观上把控和微观上调控相结合方式。如外部管理在宏观上以教育部相关文件为指导, 制定省内相应的管理政策法规 (如招生、竞赛等) , 对省内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进行整体的目标定位, 依据河北省体育文化特点和不同高校的地域及人力资源优势等来选择不同的招生项目, 从整体上有计划性地确立一些重点项目, 对于那些有实力办高水平运动队但还没有取得招收资格的高校, 省有关管理部门也应协同相关高校共同努力去争取办高水平运动队的资格。而外部管理的微观调控则体现在怎样去实现办队目标、怎样去确立哪些重点队伍、省内不同项目比赛的组织等方面, 这些问题的解决则需要依据不同实际情况来区别对待。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来管理不仅体现在外部管理上, 对于学校内部的管理同样需要宏观与微观的结合, 宏观上我们要依据学校的整体培养目标, 即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目标来进行管理, 在这个总目标下发挥体育特长生的体育优势为学校争得荣誉, 带动学校体育文化更好地发展。如在课程的设置上, 宏观上整体要求不同专业学生运动员都要修够相应的学分才能毕业, 微观上则可依据学生所学专业及其自身优劣势来设置相关实用性较强的课程, 那些与专业不大相关又有难度的课程可免则免, 或改为选修课。如学法律专业的学生运动员, 则可适当把数学、英语等科目改为选修课, 另可加设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竞赛与管理等一些选择修课, 这类课程对学生运动员实用性较强, 使其毕业后不仅有法律方面的专长, 还能继续为体育事业贡献力量。在校内管理的其它方面同样需要宏观上统一要求, 但具体到各个环节上, 则需根据不同项目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在微观上采取不同的管理形式。

(二) 市场化发展的物质保障机制。

运动队的市场化发展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 凭借运动队的自身优势, 依靠新闻媒体、企业公司、体育广告经纪公司等中介作用, 把高水平运动队推向社会、推向市场, 以大学生群体消费为依托向社会消费辐射, 形成社会参与运动队, 运动队服务社会的发展局面。目前, 河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运行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政府投入, 这种只依靠行政拨款的运行机制不可能促进高水平运动队的可持续发展, 其自身能取得较好的收益才是保证高水平运动队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市场化管理可以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 形成经费结构的多元化, 取得较好的经济收益, 可给运动队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同时, 市场化的管理还能促进更多比赛的举办, 这样也可给学生运动员提供更多比赛的机会, 增加他们的实战经验, 提高其运动水平。因此, 高校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快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社会化、市场化的进程, 而未来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也必然要走社会化, 市场化的道路, 这是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的动因。

(三) 规范合理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运行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运作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是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重要环节, 这要求要形成一整套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下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机制, 其主要包括科学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两个方面。一是要建立科学完整的管理组织机构, 设立专门的监督和评估组织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运行进行监督, 规范管理者、教练员、学生运动员间的关系, 形成相互激励、相互监督和约束的管理机制。二是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财务管理、招生、人员的聘任、竞赛的组织、奖励办法等各个方面都要有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 使各因素间能相互协调、相互补充, 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

(四) 全面合理的评价机制。

评价从其本质上说是对评价对象作出的价值判断, 评价与价值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评价主要包括对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评价、对教练训练水平的评价、对运动员训练态度及学习成绩等方面的评价。高水平运动队的正常运转需要全面合理的评价。对管理人员的评价不能只是管理能力的评价, 还要对其政治素质等进行评价;对教练员的评价也不能只是对其训练效果与指导能力进行评价, 还要对其训练态度、行为品质 (师德) 等进行评价;对于学生运动员的评价也不光是对其运动水平的高低进行评价, 还要对其学习态度、品德、进步度等进行评价, 即不仅注重智力因素发展的评价, 同时也注意非智力因素发展的评价。另外, 评价机制必需与激励机制结合起来, 使评价的目的不在于为了评价而评价。

(五) 利益协调的激励机制。

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来讲, 任何管理都应该运用激励机制, 通过满足人的各种合理需要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将激励机制用于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 主要作用是引导系统内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 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则必须协调激励结构, 协调高水平运动队管理者、教练员、和学生运动员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就当前的情况来看, 河北省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对教练员和运动员激励, 制定了各种针对比赛成绩和名次的物质奖励措施, 也有对运动员进行学分的奖励。以上这些措施对调动运动员教练员的积极性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 目前普遍用于高水平运动队的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 大多还只是停留在物质奖励和只重结果奖励的层面上。例如只依据最终的比赛成绩发放奖金, 这种简单的激励手段忽视了中间环节的作用, 没有考虑到中间变量, 所谓中间变量主要指行为人的主观因素 (包括意图、愿望、行为目的、过程和计划) 。也就是说奖励不能只看比赛结果, 还要考虑运动员的主观因素的需求, 如运动员积极参加训练可以得到奖励, 通过认真训练成绩大幅提高也可以获得奖励, 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则更要奖励。当然, 奖励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既可以物质奖励也可以采用学分奖励和精神奖励。此外, 激励还应从社会心理观念出发, 既要考虑个体激励, 也不能忽视对群体成员的激励, 既要有物质刺激, 也不能忽视精神激励, 要经常对运动员、教练员的情境进行动态分析, 做到激励过程阶段化、持续化, 力求使运动员个体需求的满足与系统总目标之间达到一致化。

摘要:本文以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 对河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开展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研究发现河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在其管理体制、招生及办队形式、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经费来源及场地设施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 提出了建设河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创新管理机制。

关键词: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队伍建设,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邱燕.高水平运动队目标管理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顿志强, 毛丽娟.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课程设置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11

[3].杨剑, 孙仁德.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7

[4].邢峰, 梁建.新形势下高校发展高水平运动队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6

高校运动队管理 篇9

竞技体育向高校发展是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大趋势, 是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 也是我国高校自身发展与国际接轨的内在需要。在我国高校组建和发展高水平运动队的中, 作为重点项目之一的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 不断探索以大学为基地、横向与体育系统合作、纵向与中小学衔接的多种组队形式, 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体育人才的新型模式。各高校在国家教育部门《关于试点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管理办法》、《高等学校课余训练工作评估办法》、《普通高校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等相关文件指导下, 不断加强对运动员、教练员、训练场地设施的管理。重视高校田径教练员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教练员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为促进高校田径运动队的建设向有序、积极、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分别选取中美两国30所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的教练员为研究对象,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对中美两国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的教练员管理现状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目的旨在, 提出我国高校办高水平田径运动队教练员队伍管理存在的不足, 借鉴美国成功经验, 为提高我国高校田径队训练与竞技水平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中国30所高校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东南大学等) 曾获大运会优异成绩的高水平田径运动队, 及美国30所高校 (Alabama University、Arizona State University、Arkansas University、Florida University、Kansas University、Southern California University、Stanford University、Texas University等) 曾获NCAA田径赛优异成绩的高水平高校田径运动队。

2.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光盘检索国内外文献资料200余篇。

(2) 问卷调查法。

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和需要, 设计了中英文调查问卷。采取现场发放调查问卷、邮件发放和电子邮件发送调查问卷的方法分别了解中、美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的教练员。

(3) 专家访谈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就一些问题走访了有关的专家实地考察了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 并获得了第一手资料。

(4) 数理统计法。

对获得的相关数据, 运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中美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教练员管理的比较

(1) 中美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教练员选聘方式。

上图表明, 中国高校田径队教练员多数采取聘任制 (占63.33%) , 除少数有多年训练经验的专业教练员或教授担任教练外, 大部分由中国大学体育院系毕业的研究生、本科生组成, 缺少高水平的专项训练实践和长期指导高水平的工作经历, 还有部分高校采取任命制 (占36.67%) , 任命在职的体育教师为田径队教练。美国大学的教练员大多是专职的, 全部实行聘任制。对于教练员人选的学历和职称并不十分看中, 重要的是工作经验和背景, 能否训练出一流的运动员。这些教练员中有些本来是有自己专业的大学生田径运动员, 毕业后留校担任助理教练或兼职教练, 并继续进修体育的有关课程, 这种双学科人才具有成为优秀教练员的良好素质。

(2) 中美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教练员奖励方式。

对于获得优异成绩的田径队教练员中国高校主要是将其带队成绩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 (占66.67%) , 教练员通过获得高一级的专业职称, 得以提高收入;其次学校还安排教练员进修 (占40%) , 以及通过发放奖金、设置专门教练员岗位提高教练员工作与指导训练的积极性。

美国高校对于获得优异成绩的田径队教练员的奖励主要是设置专门教练员岗位 (占100%) 、发放奖金 (占86.67%) 和安排教练员进修 (80%) 。美国高校除注重物质奖励外, 更加注重精神奖励, 将带领队伍获得多次优异成绩的教练员名字命名为高校新建田径场的名字, 用以纪念优秀教练员, 弘扬田径体育精神, 激励为体育事业拼搏的运动员和教练员。

(3) 中美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教练员惩罚方式。

中国各高校对田径教练员的惩罚制度, 46.67%采取解除雇佣合约其次16.67%选择撤除职位, 而存在30%的高校未采取任何惩罚制度。在访谈中了解到, 任命制的教练员大都兼上体育课, 即便所带队的田径运动员成绩不好, 只要坚持上好体育课, 对工资和职称的提升影响不是很大;而被聘用的田径教练员多是兼职的, 集中在少数的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身上, 使得我国高校的教练员缺少竞争, 客观上不利于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 不利于教练员在训练上发挥出自己的全部才智。

而美国, 86.67%的高校采取解除雇佣合约作为主要的惩罚制度, 撤除职位80%和降低工资63.33%同样为高校的惩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径大赛中教练员必须为学校争创佳绩, 否则很快就会被解聘。良好的名利地位促使田径教练员们自觉地努力训练和钻研业务, 因此教练的水平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提高。

4、结论与建议

美国教练员管理是聘任制, 除物质奖励更注重精神奖励, 完善的奖惩制度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中国高校高水平田径队的教练员管理采取任命制与聘任制, 但制度不够健全。我国应该全面建立高校竞技体育教练员聘用制, 实行教练员责任制, 允许聘任社会上优秀的教练员到大学执教, 完善激励与惩罚机制, 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 促使教练员主动提高业务水平以达到提高高水平田径运动训练水平的目的。

摘要:竞技体育向高校发展是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大趋势, 是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 也是我国高校自身发展与国际接轨的内在需要。本文分别选取中美两国30所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教练员为研究对象,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对中美两国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教练员的管理现状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目的旨在, 提出我国在高校办高水平田径运动队实践中教练员队伍的管理不足之处, 借鉴美国成功经验, 为体育主管部门及高校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中国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美国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教练员,比较

参考文献

[1]丛林.高校高水平田径队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以北京高校为调研个案[J].体育与科学, 2006.

[2]毕红星, 付革.比较与反思:深度剖析我国高校高水平田径队[J].山东体育科技, 2005, 6.

[3]兰馨.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6, 7.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的管理 篇10

关键词:大学,优秀运动员,档案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档案是高校体育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的管理是高水平运动员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高校办好高水平运动队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也是衡量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档案,可以展现高水平运动员的思想品德、训练比赛、学习生活等基本面貌和成才发展的轨迹,为领导决策和运动员各方面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也对提高高水平运动员各方面的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实践证明: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是我国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它的效果是显著的,不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且给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管理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高水平运动员的档案管理还较薄弱,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因此,研究确定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的内容,分析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管理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管理的对策,不仅有利于新形势下高水平运动员的有效管理,也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急需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

1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档案及其内容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档案是在高水平运动员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记录和反映高水平运动员学习、训练、比赛、生活等各项内容的对高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和形式的历史记录。

根据高水平运动员教学、训练与管理的实际,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1 学籍管理类

主要有:高水平运动员录取资格的有关文件、高水平运动员录取的电子信息档案、高水平运动员学生名册、高水平运动员体育合格标准卡、高水平运动员学籍变更(升级、留级、休学、复学、退学)材料、高水平运动员考试考核的成绩档案、高水平运动员不及格补考名单等。

1.2 体育教学类

主要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各种高水平运动员指令性、指导性教学文件(教育改革、教学计划、教育制度、办法、规定、条例);学校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案、教师任课及场地安排表、课程进度表、教学总结、教案、教材(教科书、讲义、录音带、录像带)、课程类型及分配;考试办法、标准及试题库、历次考试试卷等等。

1.3 运动训练与竞赛类

主要有:训练档案,包括整体训练计划、教练员的训练计划和运动员的特殊训练计划;竞赛档案,包括赛会规模、日期、地点、竞赛项目、规则、竞赛纪录和比赛成绩等等。通过对训练与竞赛档案的记录、整理与分析,不仅可为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和改进训练方法,提高技术水平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为选拔高水平运动员、强化高水平运动员的管理和培养,提供可靠的考核依据。

1.4 技术档案类

主要有:高水平运动员入校的初始档案,包括年龄、家庭情况、文化程度、身高、体检材料、爱好、技术特长和选拔成绩等基本情况;高水平运动员的学期档案,包括每学期的训练指标、达标情况、测试成绩、比赛成绩、技术水平提高的幅度等等。以全面掌握和分析每个高水平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素质、体力、耐力的程度,为制定高水平运动员训练与成才计划提供参考。

1.5 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类

主要有:体育场(馆)设施面积、种类;体育器材账目;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管理办法;有关训练与比赛用的场(馆)、器材、装备等的使用报告及其文字、图片与录像资料,以及自行研制或引进各种设备器材的原始材料等等。

1.6 医疗保健类

主要包括:结合高水平运动员训练与比赛所进行的医务监督计划(含心理训练与咨询),保健措施及其临床效果的观察、记录与研究资料;高水平运动员疾患、外伤及意外损害的病案等等。

2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高水平运动员档案整体材料不全面,不系统

高水平运动员档案不全面、不系统是突出问题。由于我国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时间较短,而且数量少,一开始是试办,这方面的资料较少,大都集中在学籍管理类和体育教学类。明显缺少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训练与竞赛类档案、技术档案类、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类、医疗保健类等档案内容。

由于高水平运动员档案不全面、不系统,也就缺乏可靠的、第一手的历史资料。这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强化高水平运动员的管理和培养,极为不利。

2.2 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的卷内材料形式化,简单化

即使高水平运动员档案大都集中在学籍管理类和体育教学类,其中的卷内材料有些过于形式化、简单化。如高水平运动员登记表、学生登记表、奖励登记表等一些表格填写不完整;有些高水平运动员的表现、鉴定、考核材料往往流于形式,不能全面反映高水平运动员各方面素质的动态发展;由于受训练、比赛等因素的影响,高水平运动员文化学习时间不固定,其学习的材料往往不能成套收集等等。

2.3 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

由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日常管理大都依托体育系或公共体育教学部,有的高校还同时委派高水平运动员所在系(院)来管理,而高校内部的档案管理又有专门机构,这样,多头管理,对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的管理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及规划,致使档案的整理、检查、指导及转递等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严甚至混乱的现象,档案的查阅、借阅管理也欠制度化、规范化。

另一方面,目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的管理还基本处于手工阶段,数字化、网络化等现代信息技术利用较少,这已不能适应当今时代及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有的基础设施不配套,有的高校尽管也配备了微机等现代化设施,但将档案的有关信息输入到微机管理的方面少,仍停留在手工管理档案阶段,没有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2.4 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的利用率低

目前,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的利用工作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从高水平运动员录取入校到毕业离校,其档案大都由体育系或所在系院管理和使用,一旦高水平运动员毕业离校,其档案也就束之高阁,丰富的档案资源被闲置,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档案的借阅、移交手续不完备,长远来看,也就无法提高利用率。

3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管理的对策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办好高水平运动队的重要措施之一。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的管理应纳入高校档案管理的整体规划,并应加强对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的领导和管理,以充分发挥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的作用。

3.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管理程序

针对当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档案多头管理的现状,高校首先要强化学校档案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与管理的职能,把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管理列入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中,与高校的档案管理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其次,要加强高水平运动员所在系院的管理权限,明确其责、权、利;此外,还要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大力宣传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广大师生都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是高校办好高水平运动队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衡量优秀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3.2 实行专人负责,建立管理网络

高校档案馆(室)应设有专职人员负责指导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管理工作,在体育系(部)设一名负责人和兼职人员具体负责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管理工作,并建立与之相应的、科学的档案收集网络系统,把高水平运动员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中。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应改变传统的坐等送交的收集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对每学期的学籍管理类、体育教学类、运动训练与竞赛类、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类等档案材料采取集中收集,对高水平运动员学籍管理类、技术档案类、医疗保健类等部分零散材料采取上门收集的方式。及时了解档案材料的信息,拓宽收集的渠道,做到收集档案材料及时准确、保质保量。

3.3 健全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手段

健全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是档案管理的关键。各高校要依据《档案法》和的《档案法实施细则》,健全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归档制度及档案的整理、转递、查借阅、统计制度,按制度办事,做到日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杜绝收集不齐全,内容不完整,归档不及时,整理、转递不规范的现象。在此基础上,配备必要的专用电子档案设施,利用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缩微复制技术、传真机等现代化管理设备和技术,将重要的、特殊的档案信息刻录成光盘保存,实施网络化管理,实现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3.4 充实档案内容,树立档案利用意识,提高档案利用价值

档案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档案价值的体现。高水平运动员档案材料的内容决定着档案的利用价值,所以,除上述的六类内容外,各高校还应根据各自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尽可能地扩大高水平运动员档案材料的收集范围。同时,高校要提高档案利用意识,变被动利用为主动利用,主动地利用档案为高水平运动员的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服务,做好高水平运动员档案的开放和利用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翠芳.关于加强省优秀运动员档案管理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1).

[2]苏志.普通高校体育档案内容与方法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4).

[3]王义坤.浅谈冰雪运动队档案管理[J].冰雪运动,1996,(1).

[4]张丽芬.基层运动队文档管理[J].大庆社会科学,2003,(2).

新形势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出路 篇11

摘 要 随着高校开办高水平运动队开展二十余年来,其发展历程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巨大的困境。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旨在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些许建议,经过对举国体制与“体教结合”的博弈过程中,认为让高校运动队走出困境首要也是最关键的对策是转变指导思想、放弃唯竞技体育至上的战略,竞技体育成绩下降的过渡期,再加之确立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机制,才能最终达到出台开办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政策的初衷。

关键词 高校 高水平运动队 转变思想

一、前言

早在1987年,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普通高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文件,随后1995年国家教委又提出逐步实现由国家教委独立组队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目标。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经说道:21世纪世界各大洲竞技体育走学院化道路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总趋势。正如世界上一些体育强国,他们全都将培养后备竞技体育人才的任务纳入教育体系,西方国家取得的一系列成功实践就是最好的证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其实就是“体教结合”的高级阶段,从小学—中学—大学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由高校进行最后阶段的培养与管理。将运动员培养体制从体育系统中剥离出来,交由教育系统来完成,是一种公认的理想模式。

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历程的反思

从高校运动队的构成来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培养体制发生了扭曲,违背了当初的初衷。把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变为接收职业竞技运动员,反过来想想,国家最初决定在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意图无非是希望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业余竞技体育人才为职业竞技体育输送人才,可现在要不是专业运动员在高校挂名为高校打比赛,要不是那些没能进入到国家队的专业运动员。这样的高水平运动队不就成为了“空中楼阁”吗?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我们派出几乎全部是国手的代表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这骄傲的背后不该有些反思么?日本记者曾质疑我们的运动员到底是“国家队选手”,还是“大学生运动员”,被投以异样的目光后,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这样的胜利有何意义?

首先,我国的经济水平这一客观因素决定了我国无法完全复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培养模式。其次,具体来看,由于我国发展校高水平运动队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系统运行机制,目标不明确、管理不到位、保障机制跟不上都是现阶段遇到困境的原因。最后,我国实行的举国体制的弊端逐步凸显,国家的指导思想并没有完全转变,这点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三、转变指导思想是高校办运动队的唯一出路

“正确的指导思想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引领作用,它可以保证政策制定的正确性”,这是关于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一句话。正如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无论具体的措施如何,最首要的是解决指导思想的问题。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上采用的是举国体制,并被一直延续至今日还在发挥着作用。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是举国体制,那么可以说,我国竞技体育的指导思想就是“金牌至上”。不可否认,举国体制曾经为我国体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式各样的弊端不断凸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举国体制是否符合我国当前的实际。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组成了体育的主要部分,当年,奥运争光计划的指示:优先发展竞技体育、为国争光,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提出这样的政策本无可厚非,但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样的现状怎能适应新环境。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远远领先,而反观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滞后,这种不平衡造就了我们无论拿多少块金牌,也只能是体育大国,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体育强国。

从开办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政策的颁布可以看出,国家还是愿意让教育系统为竞技体育后备力量的培养做出贡献,既然这样,就应该从源头上做出改革。国家应该自上而下的转变思想、观念,重新衡量、定位我国体育的价值取向,逐步削减举国体制的功能,转变竞技体育至上的陈旧观念,大胆舍弃一部分金牌,忍受竞技体育成绩的下滑。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博弈,让教育系统成为青少年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后盾,形成小学—中学—大学的“一条龙”体制,只有这样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才能得以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卢元镇.中国竞技运动的角色缺位——大学生[J].中国学校体育.2013(8):8-9.

[2] 贾玲,王庆斌.高校培养优秀运动员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33(5):115-120.

[3] 丘乐威,许陈生.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33(1):115-118.

[4] 张燕,郭修金.体教结合的实践审视与价值诉求[J].体育学刊.2013.20(5):108-111.

[5] 王超,潘耀滨,王永盛.我国大学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29(4):98-102.

[6] 张浩,吴冶.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政策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2):31-34.

高校篮球运动训练科学化管理研究 篇12

关键词:高校篮球训练,科学化管理,问题研究

高校篮球运动训练的特点之一是在校大学生学习任务繁重, 参加训练的时间十分有限。因此, 在有限的篮球训练时间内, 提高训练效果是每一个高校篮球教练员急待解决的问题, 高校篮球运动训练科学化管理是系统研究篮球训练过程中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科学化管理的实质是把高校篮球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复杂问题简单化, 把许多混乱的问题规范化, 这是高校篮球运动训练科学化管理的核心内容, 这对于提高篮球运动训练效果取得优异竞赛成绩有着现实的重要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高校篮球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管理。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篮球运动训练科学化管理的文献资料, 为该文提供理论依据。

1.2.2 逻辑分析法

对高校篮球运动训练科学化管理进行理论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 1 篮球运动训练科学化管理概念的界定

2.1.1 科学管理的概念

“科学管理是指用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 来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科学管理理论是一个综合概念。它不仅仅是一种思想, 一种观念, 也是一种具体的操作规程, 是对具体操作的指导。”

2.1.2 篮球运动训练科学化管理的概念

篮球运动训练是以提高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为目的, 教练员依据科学管理理论为指导, 对篮球运动训练全过程实施科学化、标准化管理的具体操作方法。

2 . 2 高校篮球运动训练科学化管理探索

高校篮球运动训练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目的是学生通过参加篮球运动训练提高体能水平, 掌握篮球运动技、战术的数量及质量, 培养稳定的心理素质和阅读比赛的能力, 形成最佳竞技状态。从而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

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示意图。 (见图1)

2.2.1 高校篮球运动训练周期训练计划的科学化管理

教练员周期训练计划的编制是篮球运动竞技能力形成的关键要素。在设计制定周期训练计划的过程中, 教练员必须依据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原则, 对所有制定年度周期训练计划、月周期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课时训练计划, 进行标准化的定性、定量要求。使全部训练计划的制定做到执行有依据, 要求有量化, 任务完成有评价。

2.2.2 高校篮球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筛选的科学化管理

高校篮球运动训练内容与方法的筛选是篮球运动训练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运动训练内容与方法多种多样, 千变万化。只有结合自身学生运动员特点和形成本球队独特风格的训练内容和方法手段才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高校篮球运动训练内容与方法筛选的科学化管理, 就是要从众多篮球训练内容和方法中筛选出最优化、最实用、最经济的内容和方法, 建立起本队篮球训练内容与方法的数据库。

A、 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内容、方法数据库B、篮球运动技术训练内容、方法数据库

C、篮球运动战术训练内容、方法数据库D、篮球运动心理训练内容、方法数据库

E、篮球运动智能训练内容、方法数据库

训练内容与方法手段数据库的建立, 需要教练员具有良好的篮球运动专项理论知识和对本人运动员特点的全面了解, 在这一过程中教练员需要博览群书、精选细挑、去伪存真, 将最优化、最实用的训练内容和方法收录在数据库中, 以便训练使用。这需要教练员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

2.2.3 高校篮球运动训练运动负荷的科学化管理

篮球运动训练运动负荷的科学化管理是提高校篮球运动训练的核心要素。篮球运动训练过程就是最大限度的挖掘人体自身的运动潜能, 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过程, 通过运动训练, 使人体发挥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潜力, 逐步适应大运动量, 依据超量恢复的原理, 提高运动成绩。建立高校篮球运动员个人生理指标档案数据库, 将学生运动员各项生理指标测试后存档, 是运动负荷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措施。在训练过程中的各个不同阶段对运动员进行的测试结果, 是教练员对运动负荷控制的生理学依据。如:运动员心率生理学指标是反应运动负荷大小最合适的指标, 依据心率的变化, 可以合理的调节运动负荷, 用心率控制和评定运动负荷量是一种简单而可行的有效方法。另外通过运动员血压的变化, 了解心血管功能对运动负荷的适应。

篮球运动训练的运动负荷是由训练强度、训练密度、训练时间、训练数量等特性因素共同构成的。如果改变其中任何一个特性因素, 都对运动负荷产生影响。篮球运动训练运动负荷的科学化管理就是要将上述各个特性因素进行标准化管理与控制, 达到篮球运动训练负荷合理化, 获得最佳竞技状态。

2.2.4 高校篮球运动训练效果评价的科学化管理

制定高校篮球运动训练效果评价方法, 建立完整的训练效果评价体系, 是高校篮球运动训练效果评价科学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A、建立制定体能训练效果达标考核办法

B、建立制定技术训练效果达标考核办法

C、建立制定战术训练效果达标考核办法

D、建立制定心理与智能训练效果达标考核办法

建立完整的训练效果评价体系, 在篮球运动训练不同的阶段, 进行训练效果达标考核, 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 并且有利于教练员及时发现运动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纠正和改进。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高校篮球运动训练科学化管理, 并不是完全否定篮球运动训练的经验化管理, 它是经验化管理的进一步升华, 是高校篮球运动训练管理的发展趋势。

(2) 高校篮球运动训练科学化管理的核心是在篮球运动训练整个过程中, 尽可能将各个部分进行标准化, 建立所需的数据库。做到训练计划有依据, 训练内容方法制度化, 训练负荷能控制, 训练评价有标准。

3.2 建议

(1) 目前, 从我国篮球运动开展的大环境来讲, 为高校篮球运动的发展, 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高校篮球代表队教练员需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努力钻研、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加强对高校篮球运动训练科学化管理有关方面的理论学习, 提高认知程度的整体理论水平。积极推进高校篮球运动训练科学化管理进程, 使高校篮球运动竞技水平得到进一步发展。

(2) 加强各高校教练员之间联系, 增进友谊, 相互交流。不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 学习篮球运动训练的先进理论知识和训练经验。定期举办高校篮球教练员专题研讨会。交流篮球运动训练科学化管理的经验体会。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篮球运动训练水平。

参考文献

[1]大众财经图书中心.管理词典[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3.

[2]李诚志, 北京体育科学学会.教练员训练指南[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2.

[3]田麦久, 武福全.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8.

[4]田麦久.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8.

[5]迪特里希·哈雷.训练学[M].蔡俊五, 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5.

[6]普特拉诺夫.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陆绍中, 译.武汉:武汉体育学院, 1986.

[7]马特维也夫.运动训练分期问题[J].张桂芹, 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78.

[8]宋继新.竞技运动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

上一篇:有效诊断下一篇:反思与评价学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