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教学

2024-06-05

赏读教学(精选12篇)

赏读教学 篇1

《关雎》是《诗经》的开篇之作, 也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这首诗虽然内容简短, 却形象地展现出一位男子对“窈窕淑女”由倾心爱慕, 转而相思难眠, 一直到渴望永结同心的过程。河边的青青沙洲, 沙洲上交相和鸣的雎鸠, 左右采荇的款款女子, 痴情凝望的青年男子, 构成了一幅生动形象、充满了诗意的画面。男主人公执着的向往, 痴心的追求, 构成画面中最动人的一幕。诗歌开头起兴的句子中, 以关关和鸣的雎鸠引出“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但是, 如此充满着意韵、形象感十足的画面, 却惟有借助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才能真正凸现出来。而由于古今读音不同, 押韵也不是有规律可循, 所以, 诗歌尽管运用了重章叠句、双声、叠韵的表现形式, 但是初读时仍会有枯燥乏味之感。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就这首诗的特点而言, 抒情和叙事是交相并行的, 采摘荇菜的美丽姑娘使诗人夜不能寐, 只能在床上辗转反侧, 直到天明。倍受煎熬的他于是想象着能“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事情的发展伴随着内心的不平静, 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深深的思念之情。所以说在这首诗里情感就是思路, 情感就是内容, 情感就是形象的体现。因而在感知诗歌大意的基础之上, 学生只要把握了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就能把握好重音和节奏、语气和语调, 就能从中感悟到文章的层次, 形象思维就会充分活跃起来, 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鲜明而完美地在学生头脑中再现出来。

根据这首诗的特点, 以及新课程标准中“诵读古代诗词, 要在有意识地积累、感悟中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相关要求。考虑到要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有自己的感受理解, 有交流也有收获, 我确定以“读”为主导, 带动学生学习。并将“读”的过程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层次, 每个层次都有明确的目标。同时,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分以下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了解《诗经》

1. 导语:

今天我们要追溯诗歌的源头, 去学习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感受它的魅力。

2. 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

要求学生阅读自己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和课文注释, 要求读完后能不看书回答。

二、学生自读

目标:正音、正字。 (多媒体显示重点字词:雎鸠荇菜窈窕寤寐好逑芼)

三、播放录音范读

目标:解题并感知节奏。

1. 解题。 (《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 《诗经》其他篇章多是如此。)

2. 感知节奏。 (诵读提示:四言诗的诵读, 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即读二字后稍作延长或停顿)

四、多向交流译读

目标:疏通文意, 初知大意。

1. 学生自己看注释, 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并将不理解的内容做标记。

2.学生质疑, 教师提示重点词语, 并串讲。

多媒体显示重点词句。 (在河之洲君子好逑左右流之寤寐求之思服琴瑟友之左右芼之钟鼓乐之)

3.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反复读读, 好好想想, 试着说说。 (提示:写了什么事?抒发了什么感情?)

五、以“情感”为基点, 指导品读、析读、诵读

目标:把握主人公情感脉络, 感知文意, 把握语气语调, 感知主人公形象。

1. 主人公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试一试, 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

2. 不同的情感发生的地点是否一致?“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否是现实的一幕?师生共同归纳概括:

河边———好 (爱慕)

家中———思 (痛苦)

梦中———友、乐 (高兴)

3. 依据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诗歌内容可分几层?根据诗歌层次完整地概括诗歌大意。

师生共同归纳概括:写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 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想象中求而得之的喜悦。爱慕与追求、苦闷与烦恼、欢聚与成亲的喜悦。

4. 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对男主人公的认识。

学生讨论归纳: (情真意切、大胆执着地表露自己的感情、向往美好的爱情生活。)

5. 通过以上分析, 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了复杂的变化, 据此你认为诗歌的语气语调是否一成不变?如果有变化, 应该在什么地方发生变化?节奏、重音、语调应该是怎样的?

6. 同是表达喜悦, “友”、“乐”二字的轻重深浅是否相同?

归纳概括:

第一章:———平正、舒缓 (起句)

第二章:———稍显急迫 (求之不得、相思难眠)

第三章:———高兴;友 (轻读)

乐 (重读)

7. 指导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诵读。

8. 指名学生个别诵读, 师生评议, 在找出优缺点的基础上反复读, 直到读出诗的情味。

六、设计问题探究阅读

目标:学习了解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体会它的表达效果。体会这首诗运用的重章叠句、双声、叠韵的表达方式及其效果。

1.“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与后面两句有内容上的直接联系吗?作者写这两句的作用是什么? (讲解“比兴”手法)

2.阅读提示中还写道:“全诗琅琅上口, 和谐悦耳”你们在读时感到了没有?

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部分诗句的重复是否多余?有何作用? (因为这首诗运用了重章叠句、双声、叠韵等多种手法。以此来渲染气氛, 深化情感, 同时还形成了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

七、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引领学生背诵

目标:巩固课堂内容, 背诵这首诗。

教师可这样检查背诵: (1) 背出起兴的诗句。 (2) 背出描写男子心理活动的诗句。

板书设计:

见物起兴:雎鸠———淑女

爱慕之心:流之———求之

相思之苦:不得———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美好愿望:采之———友之

芼之———乐之

八、多媒体展示:拓展性阅读

目标:开拓视野, 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1.诵读《诗经·卫风·木瓜》, 并和《关雎》相对照, 体会其思想感情。

2.为这两首诗写一段简要的赏析文字。 (提示:主要写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在教师的组织下, 整个教学过程有序有致, 有引导启发、探究质疑、重点训练、方法指导, 教学环节过渡自然, 问题设计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目标明确且有针对性。可以说是一种既重视过程指导, 又达到了预期效果的成功的尝试。

赏读教学 篇2

6岁时的暑假,你带我去你工作的城市。你们工厂的铁轨像经络,在那个依江的城市里恣意纵横。呼啸的火车在城市里日夜穿梭,那个城市也毫无怨言,因为是先有工厂,才再有人来围山成城。每天清晨,你把我小心地安放在你的脖子上,步行去工厂,我在你的脖子上看城市的风景,看城里的小姑娘们穿着漂亮的裙子像蝴蝶翩翩飞过街道。

我从没穿过裙子。你驾驶着火车在城里穿行时,我常常从你的工具间里溜出来,在院墙外的一个缝纫摊边,痴痴地看阿姨缝出一件件漂亮的裙子。有次你下班后来找我,你同行的同事逗我说,是不是想穿阿姨缝的裙子?6岁时的秘密被人揭穿,我一下子红了脸。叔叔指着阿姨继续对我说,那你叫她妈妈,叫妈妈就给花裙子你穿。我毫不犹豫地动了心,开口之前,却看见你满脸通红地窘在那里……后来的每天,你开着火车远去后,我就安静地呆在你的工具房里看小人书,看窗外的铁轨边,灿若云霞的夹竹桃一树一树地沿轨逶迤而去。我再也不去看一眼那个缝纫摊,心里却盼望着,假期结束后,你会给我买条漂亮的裙子穿回家。

开学前,你乘船送我回家。江水浩荡,青山连绵。夏风猎猎的船舷边,你一一告诉我沿途的地名,你抚着我的头说,希望我以后走得更远,看更多的风景。听着你的话,我突然很后悔,曾经为了一条裙子,暗暗期盼过那么久,我亦原谅了你,家里太多的开支等着你微薄的工资,对于一直穿着姐姐旧衣服的我来说,一条新裙子,实在太奢华。

我再不希望你被生活窘迫得满面通红,数年之后,我义无返顾地弃学南下,寒冷的风中,你轻叹一声说,走吧,只有走得更远,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在寂寞的异乡,我边工边读,一个人默默地看一路风景,我把海边城市的风景都写在信里,连同我穿裙子的相片,寄与你分享。那些年,少不更事,总认为青春无限,总认为最美的风景是一直在通往未来的路上,因你还未老,我尚年少;那些年,我如此倔强如此努力,只想有一天,能带你去看世间美丽的风景,就像6岁那年,我们相牵着迎风而立,你还未老,我尚年少;那些年,我却不曾知晓,你在多少个风雨之夜,将我乳名轻唤,焦虑不堪而又默然不语地忍受着我青春的叛逆和蛮横。

世事沧桑,多少年后我才明白,陪伴在你的身边,才是你人世间最美的风景。每年清明时节,我一路辗转,从城里颠簸到乡镇,再蜿蜒进大山深处,攀上白云缭绕的山巅,陪伴在你的身边。而你,已在青山之巅,歇息了整整。子欲养而亲不待,17年来,我把刻骨的思念,倾于笔端,化着纸上盛宴,一篇一篇地在天涯海角绽放出美丽的光焰,如同我6岁那年,你抚着我的头发时那爱怜的笑脸。阴阳相隔的17年里,我终于明白,每年清明时节去看你的往返之路,才是我此生最美丽的风景。

又是一年清明时,油菜花儿层层叠叠,春天早已给你脚下的大地穿上了五彩的花裙,我又穿裙而过来看你。纷飞烟雨中,我恍惚地想象着:你还未老,我尚年少啊――我的父亲!

《侏儒记》赏读 篇3

杜文和

某居室,有一侏儒,二三尺高矮,平素寡言。淡交往。少与人谈笑。即便是与人道个三言两语,也必是在遥远处站定,削弱彼此的高矮反差。这侏儒易怒,别人笑他不得。

偶尔也去郊外原野漫游,唯此时,四顾无人,方显出少有的活跃,奔跑大乐,仿佛唯有这空寂世界才是他的。待到返回居里,遂又恢复先前的缄默。

这侏儒精盆栽艺事。一庭院陶盆、瓷盆、土盆,全树以怪木:榆桩、病梅、偃柏、蟠松、倒杉……“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关,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古人据此而夭梅、病梅。这侏儒常执剪掌刀,揣度盆中树木,时不时施以手术。“删其密,天其稚枝”,或假以棕丝,束缚蟠扎。邻人或曰:“人似老孩子,老孩子调教小老树。”

这侏儒并不置辩,依旧日日侍弄他的树。

穷数十年功力,盆景艺事大成。

一矬松,躯高二尺,摩其干坚韧滑泽,叩之锵然,披枝横迤怒走,短针戟指,底根皆骨出。

一虬柏,扭干作数结,枝一往几折,盘旋成荫盖。皮若黑蟒老鳞。

一偃桧,枝干委地旁引数尺。

满、庭院盆栽,老、瘦、怪、古,盈缩一隅却蓄百仞之势。

忽一日,有老叟过此,侧身院中,注视良久,遂自语:“缩龙成寸,蛰伏中暗蕴升空破天气概,豪气干云;弯弓委屈,一身劲势犹在,虽侏儒而心胸广。”这侏儒当即有泪泫然,双手捧送一盆古柏给那老叟。

[美文赏读]

人就需要点精神

《侏儒记》是散文家杜文和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一个侏儒寻觅精神家园的故事,文章构思新奇别致,笔法简约凝练,具有很强的启迪性。

因为身体先天的缺陷,侏儒自然而然地拥有着一种自卑,文中说他寡言少往。为了不形成巨大的反差,哪怕是与人交谈,他也是远远地站定。这种自卑真是与身俱来的吗?当然不能否认与身体的缺陷无关,但我们更不能社会影响的存在,是社会的压力,是邻人的嘲讽的缘故。

“人似老孩子,老孩子调教小老树”,“老孩子”与“小老树”。这种暗含着强烈意味的反差,不啻惊天霹雳,已不仅是嘲讽,还是一剂弱心针,给侏儒的精神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试问:社会的爱心到那里去了呢?侏儒需要关爱,弱者需要自尊,要重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也曾努力过,“仿佛这一片空寂的世界,才是他们心中的乐土”,可总是事与愿违。

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的,侏儒也在寻觅他的精神归依。穷十年苦功,终成大业。也许有人会认为十年太久,很难想象,其间他受了多少苦难,多少冷嘲热讽。十年,该有多少泪水挥洒,这是对自我的执著;有多少道坎要逾越,这是精神的坚守。从这个层面来看,盆景不在是简单的玩物了,而是独立人格的展示,是弱者成长为强者的真实写照。

作者用“坚韧”“铿然”“横迤忽走”等词语,来衬托侏儒的铮铮傲骨,用“盘旋”表现他的柔情,最后用“盈缩一隅”却“蓄百仞之势”做了深化,“十年一瞬”,“百仞一隅”,这种巨大的悬殊,留下的不仅仅是心灵的震撼,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的反思。

智者老叟的出现点燃了希望,侏儒觅着了知音,泪水喷涌而出,那慷慨的赠物之举,不仅是对老者的谢意,更是对知音的叹服。从这个细节来看,侏儒已不再是侏儒,而是精神的巨人。他的毅力与精神,会激励更多的人投入到事业中去,残奥会上,健儿们不正高唱凯歌,昂首赛场吗?

赏读教学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赏读教学

目前, 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学作品或形象鲜活、情感真挚, 或情理自然、启人心智, 常常蕴含着扣人心弦的艺术美。但是由于受到社会上各种娱乐媒体的消极影响, 阅读教学中教师“精讲”的灌输、学习压力的增大、学习节奏的加快, 大多数学生往往对课文也是浅尝辄止、休闲性地阅读, 索然无味, 兴趣全无。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所以, 语文学习中阅读应该是鉴赏性阅读, 学生应当全身心投入, 敞开心扉, 感受、理解、鉴赏、评价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情理, 不光要读其“言”, 还要品其味, 悟其神, 与文本对话, 培养兴趣, 带来愉悦, 张扬个性, 让阅读过程成为发现之旅、审美体验, 为自我的发展构筑起一座精神家园。

一、“赏读”阅读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1.感知文本内容

学生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粗知文本内容, 了解文章写了些什么, 这是文学作品阅读的第一步。对于较浅的文本, 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一些问题对文学作品的内容进行感知, 如, “这篇文章写了哪些人 (或事或物或景) ?文章抒发了什么感情?”等。对于较难的文本,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逐段概括的基础上, 分析梳理材料, 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 从而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

2.初步品味语言

文学作品语言或形象生动, 或含蓄精练, 或严密深刻, 所以赏读的基础便是对语言的揣摩与品味, 只有深入地品味语言, 才能对作品进行深层的赏析。笔者常用的方法有:

(1) 朗读感知法。教师可在把握文本感情的基础上, 从音调、语音轻重、文句停顿、朗读速度等方面进行指导, 使无声的文字成为有声的语言, 把抽象的感情变为具体的感情,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情理, 获得美感。

(2) 分析评注法

分析评注是古人常用的阅读鉴赏方法, 它是对文章的语言、人物、内容、结构、立意等方面的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作分析评注的过程也就是品评词语或语句获得美感, 培养阅读兴趣, 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如, 研读《少年闰土》一课, 作者表述的论点是农家少年 (闰土) 懂得“无穷无尽稀奇的事”, 在实际劳动中知识丰富;而富家子弟 (“我”) 由于“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不事劳动而知识贫乏。这一观点可让现在的城区学生不服,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评注。

对文本进行分析评注, 能使学生自主开放地阅读, 引导学生带着领悟、探索、质疑的眼光研读文学作品, 在有感触、有想法的地方进行圈划批注, 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和体验,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 实现阅读品质的提升。

二、实施“赏读”阅读教学法的几个注意点

1.阅读教学体现文本的“个性”

好的文学作品遣词造句、形象刻画、营造意境、分析事理、行文构思、手法运用方面往往有鲜明的特色。因此, 在阅读教学时必须依文定教, 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 启发学生欣赏文本的“个性”之处, 也就是文本的精华部分。如, 教学《望庐山瀑布》时, 可给学生播放瀑布的录音, 以渲染气氛, 再让学生想象瀑布那飞流直下磅礴的气势;在教学《江雪》时, 可把《诗中之画》制成影片进行放映:大地一片雪白, 在雪花纷扬的江面上, 一叶小舟, 一个老翁, 独自在寒冷的江中垂钓。同时配以一遍遍声情并茂的朗读, 再经过教师精心点拨, 便可把学生带进诗人刻意经营的孤独、冷清、寂静的世界, 让学生的心灵与诗中描绘的意境产生强烈的共鸣。

2.课堂互动时要鼓励新见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审美”是主观感受与客观形象的统一, 感受与理解文本因人而异, 不同的读者常常根据自己的感情倾向、生活经验、职业地位、民族国别, 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和评判。因此在进行文本赏读时要允许见仁见智, 各抒己见, 特别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新颖的见解, 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有序、言之成理就行。

总之, 老师有正确的阅读方法指导好学生阅读, 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外阅读中去, 把课外阅读当作一种享受。让我们充分去激发孩子们的阅读热情, 使他们快乐地遨游在浩瀚的书海中。

参考文献

顾城《净土》赏读 篇5

人类对“净土”的追求晚于对“乐土”的追求。而“乐土”的含义是偏于物质财富的。《诗经·硕鼠》中的那位逃亡劳动者,对“乐土”的理解很简单——确保 “我黍”、“我粟”的所有权。后来,社会对“乐土”的胃口越来越高,至今天则体现于高级饭店、高级游乐场、高级迪斯科舞厅了。

说也怪,世上总有人在追求着“净土”。而且,这些追求者中不乏“乐土”的占有者和宠儿,第一位要推那个罗卫国的净饭王子——释迦牟尼氏了。他本可以在享乐层、物质层社会中无忌地为自己的感官寻求各种刺激——因为他无论如何也算得上“首先富起来的人”。但是,他偏偏出走,偏偏去受难,偏偏去寻求解脱苦难之“法”。看来,他比任何人都早地看出了“物”和“物欲”交相敲击出来的嚣响,未必是人类的福音,故而他是先哲。

人类走向未来的幸福王国,必须同时启动两个车轮 ——创造和净化,在创造越来越多的“物”时,应同时涤去“物欲”在他肌体上的尘垢。诗人顾城,没有去做“乐土”的“酒吧歌者”,没有去做“物欲”的谱曲家,他做的是另外的事——在“物欲”的扬尘上洒下一股清凉而洁净的水,他告诉我们“物欲”表演场之外还有另一处“净土”,足可以使我们的`灵魂在淡净中呈现出另一种充实。

那里永驻着“秋天”,天高地广,色*调是蓝色*的。这个“国度是蓝色*的/路上/落满蓝莹莹的鸟和叶片”……蓝色*大海和天空及其构成的永恒的色*调,是动与静两种存在绝妙综合体的色*调,也是《净土》这首诗的色*调。只有在这样的大海边、天空下,人们才能使自己的灵魂飞升进永恒之境,才能以微微的哂笑去看“所有枯萎的纸币/都在空中飘飞”……

短诗三首赏读 篇6

回旋舞

保尔·福尔

假如全世界的女孩都肯携起手来,

她们可以在大海周围跳一个回旋舞。

假如全世界的男孩都肯做水手,

他们可以用他们的船在水上造成一座美丽的桥。

那时人们便可以绕着全世界跳一个回旋舞,

假如全世界的男女孩都肯携起手来。

保尔·福尔(1872~1960),法国诗人、剧作家,被称为“象征派诗王”。 他的诗集共有32卷之多,有名的《法兰西短歌集》便是包含了他全部作品的总集。保尔·福尔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不懈地写作“巴拉德” (Ballades,民歌形式的短歌),这是他毕生诗歌创作的固定形式。保尔·福尔的诗歌观念和创作技法对我国诗人李金发、戴望舒等都曾产生过影响。戴望舒称他为“法国后期象征派中的最淳朴、最光耀、最富于诗情的诗人”。

保尔·福尔的这首《回旋舞》会让人不禁想到他的同胞马蒂斯的名画《舞蹈》。《舞蹈》描绘了五个携手绕圈的舞蹈着的人体,朴实而具有幻想深度。这幅画没有具体的情节,描绘了一种轻松、欢快而又充满力量的场面。这幅画是马蒂斯1909年到1910年在地中海岸边创作的。不知道马蒂斯创作《舞蹈》时,是否受到了保尔·福尔的这首著名的小诗的影响,或者相反,保尔·福尔受了马蒂斯的启发。

戴望舒译的这首《回旋舞》是一首观念的诗歌——是给予关于和平、沟通、爱和友谊等美好观念以一个形象化的表达,或一种想象的表达的诗歌。第一节:“假如全世界的女孩都肯携起手来,她们可以在大海周围跳一个回旋舞。”这里以大胆的想象开篇,呈现了一幅壮阔的胜景——全世界的女孩手牵手围绕着浩渺无垠的海洋跳欢快的回旋舞。“女孩”通常是和平与爱的象征,而“大海”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阻隔人们交往的力量,回旋舞是一种法国民间舞蹈形式,需要手牵手围成一个圆圈,那么全世界的女孩“在大海周围跳一个回旋舞”就表达了和平、友爱、欢快的主题。诗歌的第二节:“假如全世界的男孩都肯做水手,他们可以用他们的船在水上造成一座美丽的桥。”这里的“水手”、“船”、“桥”,都象征着劳动、交流和沟通。诗的最后一节:“那时人们便可以绕着全世界跳一个回旋舞,假如全世界的男女孩都肯携起手来。”条件分句的后置,使得诗行的结构与前两节发生了变化,这样既突出了世界大同的美好憧憬,又使得“假如……都肯”这个前提条件变得更加重要。

这首诗没有什么难解之处,它的观念是单纯的,无须更多的阐释。诗歌三次反复使用了“假如……都肯”,既在诗的结构形式上形成了回环复沓的外在节奏,又在某种程度上使善良愿望的表达得以强化。这首诗是观念的形象化表达,之所以感人,是因为情感的真挚。联想写作这首诗时的历史环境,第一次世界大战这种人类浩劫的阴影正悄然袭来,这种世界大同和乌托邦的愿望和呼唤更显得那么宝贵。和平、友爱、世界大同始终是人们的终极理想,正是因为战争等灾难总不能绝迹,这种理想和追求才弥足珍惜。同样是写世界大同的美好愿望,我国诗人海子在其诗篇《麦地》中写下了与保尔·福尔《回旋舞》相映生辉的动人诗句——“这时正当月光普照大地。/我们各自领着/尼罗河,巴比伦或黄河/的孩子/在河流两岸/在群蜂飞舞的岛屿或平原/洗了手/准备吃饭//就让我这样把你们包括进来吧/让我这样说/月亮并不忧伤/月亮下/一共有两个人/穷人和富人/纽约和耶路撒冷/还有我/我们三个人/一同梦到了城市外面的麦地……”

风雨

芦荻

风中大地卷来

雨中大地卷来

郊原如海

房舍如舟

我有年轻的舵手的忧怀

在大地的海上

芦荻,我国现代诗人, 30年代即从事诗歌创作,与人合编《今日诗歌》、《中国诗坛》、《诗场》等刊物。 芦荻的这首《风雨》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感受力:“ 风中大地卷来/ 雨中大地卷来。”我们自然知道是风和雨在卷来,但在感觉中施动者发生了易位,成为“大地卷来”,诗人以此来表现风和雨的撼人的力量。这是本诗的最精彩之处。所谓的观察力与感受力,是指把握住视觉或感受中真实的幻觉与错觉现象,而不是用常识去规范与纠正这种经验的真切性。并且能够把它恰切地表述出来的能力。有了前面连续两个“大地卷来”,接下来的两个比喻就显得很自然了:“郊原如海/ 房舍如舟。”诗歌写到这里似乎也可以结束了,成为表现自然界某个瞬间力量的作品,为人留下余味。到此为止,诗人什么都没有说,他只是呈现了他眼前的世界,这是诗歌传统中一个自足的诗学功能。但诗人仍然意犹未尽,建立在海和舟的比喻之上,他进一步表白:“我有年轻的舵手的忧怀/在大地的海上。”“大地的海”的感受引发了更浪漫的“舵手”的比喻,自我意识和自我表白出现了,它表现了青春期的某种模糊抱负。“风雨”在前面的描写中着重的是自然现象的呈现与感知,并没有明显的社会和人生的象征意义;“海”和“舵手”是诗人自我意识的表达,它投射出某些间接的社会与人生的象征意味。有时候观念的出现会扩展作品的意识深度,但如果其意识不够丰富与复杂,反而会限制诗歌已经呈现出的多义性,给诗歌所描述的现象规范了解释空间。“我有年轻的舵手的忧怀/在大地的海上”,这些表白给前面所描写的情景一个较为明确的意义指向,同时也给了这些描写以单义性的限制。

诗中,“大地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大地”本是稳固的人们赖以栖居的家园,而“海”则是动荡、漂泊的同义语。“大地的海”实际上是诗人用主观情绪折射客观现象所得到的结果。这个意象使我们知道诗人对未来感到茫然。“大地的海”的意象是与风雨如晦的现实联系在一起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产生了“房舍如舟”、“年轻的舵手”等联想,形象地表达了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世事,产生的一种被动、困惑、无助甚至有些害怕的心理感觉。

在一个地铁车站

庞德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1885~1972),美国诗人、评论家。1908年离美赴欧,在伦敦加入了以诗人叶芝为中心的一批作家、诗人的小圈子,后来成为意象派的领袖。1914年编成《意象派诗选》第一辑。庞德关于诗歌意象的理论推动了英美现代派诗歌的发展,他对东方文学、哲学的翻译和介绍引起欧美文学界对东方的兴趣,不少后起作家在他的帮助下成为英美文学大师,其中包括詹姆斯·乔伊斯、T.S.艾略特、海明威。

《过故人庄》赏读 篇7

落笔坦荡, 主旨明确, 这是“意境”诗歌创作的经验之谈。不妨让我们看看孟浩然笔下的开首诗句:“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一“邀”一“至”, 平白直叙, 点破主题。诗人从正面写起, 写得极为亲昵。“鸡黍”, 指丰盛的饭菜。《论语·微子》:丈人“止子路宿, 杀鸡为黍而食之”。后来鸡黍成了乡村待客饭菜的代称。又据《后汉书》记载, 东汉范式与张劭在太学读书, 为同窗好友, 分手时彼此约定, 范于九月十五日到张家探望, 张以鸡黍宴之。届时范果至, 张亦果以鸡黍侯之。孟诗兼取上述二意, “鸡黍”已非单纯的饭菜, 而是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同时, 也使我们看到, 朋友的邀请, 客人的不辞;客人不点食谱, 主人无须“盛宴”, 一盘鸡、一壶酒、一锅小米饭。客主二人不客套、不恭维, 临窗对饮, 共叙情思。在他们身上, 充分展现了知己朋友间的那种和谐大方、无拘无束、赤诚相待的深切情感。

写诗不免写景, 写景必须抓住景物的特征, 尤其是抓住景物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的特征, 用准确、简洁的语言, 写出它的独到之处。三四两句“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紧承上句“田家”二字, 写自己赴约途中顾盼之间所看到的自然景致。虽说文字不多, 但形象鲜明, 给人一种以身临其境, 如见其村之感觉。由此使我们想到, 诗人进村来, 四处皆树, 绿荫覆盖, 幽雅静谧, 自成一体;田畈沃野广大, 郭外青山连绵起伏, 美如画屏, 映衬着这秀丽的村庄。这样恬静优美的农村风光, 怎么能不使诗人感到如居画中, 留连顾盼?当然, 诗人的这种留连之感, 是由其在当时社会条件下, 本人怀才不遇、泄点怨气之后油然而生的。此时此刻, 当他看到自然中的一切一切, 似乎都能帮他解“愁”消“闷”, 得到慰藉和快乐。所以, 他笔下的绿树、青山、村舍、城郭无形中就显得更加活灵活现。

托物指意, 触景生情。写景最忌情、景分离。王夫之说过:“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 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写景不能离情, 既要写出景物的形态, 又要写出它的内在神韵, 做到形神兼备, 情景交融, 情藏景中, 景情并茂。“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在这里, 诗人着墨不多, 却把自己的内在情感融于诗句。不难想象, 诗人与故友临窗对斟, 指物议事, 闲话农桑。在他们的言谈笑语之中, 充满着农家田园的乡土气息, 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芳香。青山、绿树、谷场、菜圃、桑麻……所有这一切, 自然之美、生活之美、人情之美, 交织一起, 令人心旷神怡。在这美的熏陶下, 诗人的那种“求功名、图利禄”的思想, 自然已变成另一种追求了。值得提及的是, 在这里诗人把“静”与“动”、情与景、景与意糅合贴切, 恰到好处, 创造了十分娴熟的艺术境地。

最后两句“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写酒宴结束后的临别重约。表面上看来只是与朋友约定日期, 下次再来拜访;其实是在描写知交间的离情依依, 诚心盼望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那天能再度相会。此句借物喻意, 更进一层。而“菊花”意象的选择, 不仅借以写出古老的习俗, 而且也反映出自己的志趣, 其中也暗示着对故人的称许。它说明, 优美、纯厚的农村生活, 已强烈地感染着诗人, 并使他的追求更加执著和向往。不是吗?诗的起笔是应“邀”而“至”, 落笔却是不请自来。这就再次说明, 大自然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 改变人们的生活情趣。

综上所述, 《过故人庄》一诗, 描写逼真, 清淡雅爽, 景、情、意和谐融洽, 表现手法纯熟。透过这首诗的叙述, 使人们领略到了农村风光的无限优美, 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感情纯朴真诚。同时也使我们学到了写作的技巧。真不愧是一篇难得的上乘之作, 使人读来回味无穷。

张清湘, 安徽省蚌埠坦克学院中文教研室教员。

摘要:《过故人庄》是孟浩然有限的歌咏田园的篇什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诗歌描写逼真, 清淡雅爽, 景、情、意和谐融洽, 表现手法纯熟。

“赏读”——享受语文的乐趣 篇8

回顾历史, 阅读教学经历了由新中国成立前的“背读”时代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讲读”时代, 再到改革开放之后的“导读”时代这一转变。近来又出现了“研读”的潮流。“背读”枯燥僵化, 是对人性的漠视。“讲读”凸显了教师的精彩讲授, 却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导读”呢?它表现为学生不是按照自身的需求迫切地读, 而是在教师的指令下阅读。至于“研读”, 学究气太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阅读“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 有所感悟和体会,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我们将阅读的这一过程命名为“赏读”。笔者认为, “赏读”这一概念更加富有学科特色和人文关怀, 更能让学生融入善于思考的学习环境中去。

二、“赏读”的情趣

(1) 让阅读成为一次发现的旅程。课本上的文章语言优美, 形象鲜明, 情感丰富, 蕴含着震撼心灵的艺术美。我们要在教学中向学生传达这样的观念:语文阅读不仅仅是生活中随意的消遣性阅读, 也不只是一般的了解性阅览, 它其实是一种投入性的欣赏性阅读。语文阅读应该以一种积极的审美心态, 集中全部的心灵和智慧去感受、去理解、去欣赏。

(2) 让学生的心灵在语言的天空里自由飞翔。阅读是很自我和主观的。它不仅仅是一次信息的输入, 也是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和智慧与文章的对话过程, 以及作者内在情感的交流和互动过程。“赏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阅读地位, 给予学生一定宽松、自由、开放的阅读空间, 让学生有时间和精力读, 有心境和想法读, 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 产生或喜或悲、或敬或憎的情感体验。

(3) 让课堂因学生的鲜明个性而生动。“赏读”强调把阅读的第一棒交给学生自己, 学生的主体思想是在具有真正主体地位之后而慢慢形成的, 有了主体意识, 才有了自我探索和挖掘、自我生存和发展, 才有了自己独特性的思想。只有拥有了丰富多彩的“自我”, 课堂才是美丽和生动活泼的。

(4) 让研读和讨论成为阅读之后学生的自然需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主观感受, 加上阅读资料的内涵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基于自己的成长背景, 不同的学生对文章会作出不同的“解读”。他们通过与学习伙伴沟通与交流, 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会了聆听, 学会了表达。他们不断地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这种研讨丰富了语言, 交流中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刻, 这是对文章感悟和思考的释放, 也是从外界的反思中得到了情感和智慧的升华!

三、如何促进“赏读”

(1) 出其不意, 用问题促发。在讲授苏教版第八册《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课文时, 我说:“同学们, 读书要用心, 读书还要用智慧。这篇文章中有一句话特别有滋味, 而且是越读越有味, 你猜是哪句话?”学生有的说:“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芳香扑鼻。”“你们以为老师只欣赏词语, 却不注重语言背后所包含的情感吗?”学生又说:“我猜是‘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 花儿低垂着头……’, 这句话把花儿写得很形象, 特别是‘低垂着头’, 读到这里, 我甚至听到了花儿的呻吟:谁来救我?”我说:看到你们认真思考的气氛热烈, 听着你们对事物的独特见解, 老师感到非常自豪, 现在我揭开谜底吧。接着, 我在黑板上用力写下:森林里是那么美好。并将“美好”后的句号用力改成感叹号——传递一种情感。学生先是一愣, 渐渐的, 大家脸上有了会意的神情, 越来越多的同学举手发言。

(2) 表率引领, 以真情影响。笔者很喜欢苏教版第八册《特殊的葬礼》, 上课时先给学生播放配乐朗诵, 朗诵将我们的心情一次次引向敞亮和哀伤, 我们的内心正有一股情感的力量在升扬。为什么不把我们的感受写下来?在学生动笔写的时候, 我也动起笔来:你曾经美丽, 美丽过多少人的眼睛;你曾经歌唱, 唱出了多少人的好心情。如今, 你奄奄一息, 只剩下几行清泪。我的心啊, 也和你一同呜咽……——《献给塞特凯达斯瀑布》

诗写在了黑板上, 学生动情地朗读起来, 我说:“这是老师的切身感受, 你们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生:“读着课文我的心情变得十分沉重, 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那样的壮观和美丽, 那样的让巴西骄傲。”我知道正是自己的表白感染了学生, 学生才有如此精彩的思考和表达。赏读充满了智慧, 流淌着真诚的感情, 彰显出生命的华丽光辉!

行文至此, 我该总结一下“赏读”的基本思想, 那便是:赏读人情, 能够明白很多事理, 并且获取精神的滋养和浸润;鉴赏语言的巨大魅力, 学会优美文字的表达, 接受母语文化的浸润和熏陶, 能够培养高超的语言能力。

名句赏读的智慧 篇9

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师:这句诗到底好在哪儿, 竟能让阎都督忍不住地拍案叫绝?谁来读读? (正音, 节奏)

师:这句诗里有你不懂的地方吗?

学生自由发问。

师:课文中有一段话写的就是这句诗的意思, 找出来读读吧!

学生自读。

师:找到了吗, 谁来读读?指读, 出示文字与诗句。

师:你读懂了哪些词的意思?

生1:我读懂了“落霞”就是天边的云霞。

生2:我读懂了“孤鹜”是一只野鸭。

师:那么“孤”是什么意思呢?

生:“孤”在句中就是一只的意思。

师:看来你是真的读懂了。

生:我还读懂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思, 就是文中那句“远处, 天连着水, 水连着天, 水天一色”。

师:理解了, 会读得更好。让我们再轻轻地、缓缓地读读这段文字, 边读还可以边想象画面。 (自由读, 指名读)

师:有了想象, 语言也就有了形象, 有了情感, 有了分量!让我们一起用朗读展现这迷人的景色吧! (齐读)

【出示画面:望着此情此景, 王勃情不自禁地吟诵道……出示诗句】

师:谁也来吟诵? (指名读)

引读:水天相连, 蔚为壮观——学生读

孤鹜缓飞, 悠然自在——学生读

云霞轻飘, 宁静深远——学生读

师:水天一色, 孤鹜缓飞, 云霞轻飘, 此时, 还有更好的词句能代替这句诗吗?

生:没有了。

师:这十四个字如此凝练, 如此贴切, 真是字字传神啊!让我们一起来吟诵吧! (学生齐读)

师:怪不得阎都督听到这句时, 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齐读 (奇才!真是奇才!)

这是以读为主的教学片段, 我的教学思路分为三个阶段:

一、自读理解

商友敬说过:“文章的精华在句子中, 字句之中有声情, 有气韵, 有见识, 有抱负。你不读, 这一切精华不会自己显露出来, 而只能是纸上的铅字符号, 那是‘死’的。要把‘死’的变成‘活’的, 只有读, 让它在你嘴里活起来, 然后才能在你的心里活起来。”让小学生通过读“死”的文字变成有灵性的文字不可能一蹴而就, 也不可能包办代替, 而应引导学生自读自解。所以我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读通读顺—自由发向—自读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加以引导, 引导得法, 学生学习才会主动。课堂上学生从理解词意到理解句意, 这样的引导为学生“读活”进而“心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虽说教无定法, 但还得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如果学生对词意句意都不理解, 学生是不能真正走进文本的。教师的智慧就在于设计一条让学生走进文本, 进而活化文本的思路, 让学生学得主动、轻松。

二、读想结合

如果教学只停留在词句的理解上, 就缺少了思维训练, 而思维训练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最为重要的内容。因此在学生初读诗句理解句意的基础上, 设计了“边读还可以边想象画面”的环节。叶圣陶先生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 还可拓展儿童的想象, 涵养儿童的美感。”想象是以原有表象或经验为基础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 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又可以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丰富多彩的表象, 有利于学生培养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缺乏形象性, 就会导致语言的浅显性和空洞性。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 日积月累, 学生就会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在思考中学会思考, 阅读水平就一定会得到真正的提高。面对这样的千古名句更应该引导学生调动已有表象去内化形象, 主体内化的形象越独特就越能提高学习价值。朱熹说:“为学之道, 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 必先于读书。读书之法, 莫先于秩序而致精。而精致之本, 则又在于居敬持志。”阅读古人教育名言, 给予我们的启发是“穷理”就必须精读, 也就是要把书读透、读深、读精、读出画面来, 这样才能活在嘴里, 活在心里。如果读书只是浅尝辄止, 就不仅没有收获, 而且会产生浮躁之风, 甚而产生厌学情绪。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是引导学生读精的方法之一, 学生在“思接千载, 神游万里”时会灵感勃发, 这样才会读出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产生审美情感。

三、吟诵欣赏

“诗者, 吟咏性情也。” (严羽, 《沧浪诗话》) 也就是说诗句是有感情的, 国为诗魂在于思想感情碰撞中闪烁着生命的火花。苏轼也说过:“故书不厌百回味, 熟读深思学自知。”即吟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句的意思, 品味文字的优美, 体会文章的感情, 领悟作品的奥妙;吟诵还可以帮助积累词汇, 逐步掌握遣词造句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 阅读教学应抓住教学的吟诵点, 让吟诵与理解意思、欣赏文本、提升情感如影随形, 进而丰富诵读欣赏的容量和内涵。从上述教学片段可以看出, 在学生理解句意, 拓展了想象思维的基础上, 再引导学生吟诵, 欣赏诗句的美, 理解意境的美, 渲染着审美情绪。因为“情绪的进行自有它的一种波状形式, 或者先抑后扬, 或者先扬后抑, 或者抑扬相间, 这表现出来便成了诗的节奏。” (郭沫若语) 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止步于理解, 缺少吟诵欣赏的环节,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现在的国文教学, 在内容和理法讨究方面比以前注意多了。可是学生吟诵工夫太少, 多数学生只是看看而已, 这是偏向了一面, 丢开了一面。唯有不忽略探究, 也不忽略吟诵那才是全面不偏。”吟诵的时候……亲切的体会, 不知不觉中内容和理法化为自己的东西, 这是宝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 必须到这种境界, 才能终身受用不尽。”这样精辟的论述, 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好好体味, 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

赏读教学 篇10

一、时间方面的展开

不同的时间销售的货物,吆喝自然也就不同,因此,文章按照货物的时间变化规律,分四个时间段来写吆喝。一是清早的吆喝,主要是早点的叫卖。二是白天的吆喝,主要是日用百货的叫卖。这两段时间是一天中的重要时间,非常有利于买卖,因此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三是夜晚的吆喝,主要是夜宵的叫卖。商家为了消除黑夜的不良影响,此时的吆喝往往别出心裁,特色鲜明,十分精彩。四是四季的吆喝,主要是季节性产品的叫卖。季节轮回,产品更替,季节性产品比较有新鲜感和吸引力,每一声吆喝都是那么撩人心弦。有了这四个时间段主次分明的铺陈,吆喝不单热闹了每一天,而且热闹了每一年,让人仿佛感到从年头到年尾的任何一天,都充满了不绝于耳的吆喝,从而显示了民间经济的繁荣,百姓生活的富足。

二、技巧方面的展开

吆喝是一种简易的口头广告,招徕顾客的功效十分显著,因此叫卖者很讲究方法。有人吆喝追求声调变化,忽长忽短,忽高忽低;有人吆喝追求戏剧趣味,特别强调买卖发展变化的某种结果;有人吆喝追求制作过程,借助介绍制作来告知货物的质量可靠;有人吆喝追求彼此联系,或将彼与此进行比较,或用彼来形容此;有人吆喝追求音调押韵,突出语言的和谐整齐;有人吆喝追求变词唱腔,突出音乐的迷人魅力;有人吆喝追求朴素简洁,仅仅直接呼喊货物的名字。所有这些技巧,都折射着吆喝者的才智和性格,令人觉得十分有趣。

三、情感方面的展开

围绕吆喝,文章写了两类人,一是卖者,一是买者。前者作为吆喝的施发者,倾注其中的情感相当明显。在生意不错的时候,吆喝蕴含的情感主要是兴奋和轻松。在生意一般或冷淡的时候,吆喝蕴含的情感主要是失望和急切。不过,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吆喝天生具有的一种情感是祈盼,祈盼生意红红火火。后者作为吆喝的听取者,对吆喝反应的情感则取决于个人的需要和喜好。文章以“我”作例子来交代此类情形。一般情况下,“我”特别敬佩吆喝者,因为吆喝者要有足够的力气、清脆的嗓音、聪明的脑袋。当“我”对商品有好感时,“我”特别讨厌吆喝;当吆喝的声音忽大忽小的时候,“我”特别害怕。就这样,吆喝带领我们走进了个人复杂的情感世界,让我们领略了人类情感的丰富多彩。

四、人物方面的展开

对于吆喝者,文章直接或间接提及的,超过二十个人,而且这些人的身份不尽相同,有商贩,有唱话匣子的人,有算命先生,有乞丐,等等。货物方面的展开文中可以找到名字的货物有二十多种,吃的、用的、玩的、听的,无所不有,数量之大,范围之广,让人惊奇。

比照赏读 其妙多多 篇11

妙处之一在于采取的历史时段,大体在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06年期间。此时,中国正处于由分裂到统一再到混战,直至统一的动荡之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之始,这段史实,不仅历史地位重要,认识价值也颇高。换句话说,战国秦汉时期,正是由中国各种学说流派、各种文化风格的百家争鸣到法家的短暂统一,再到儒家思想的渐统天下时期。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儒家的正统思想占了上风,这种思想影响了我国一代又一代文人,在他们身上体现出强烈的从政意识,因此,三位作者不约而同地以秦统一以前或秦统一以后的史实为依据,来论证当朝治国的得失,就显得很有力量,且不谋而合了。

妙处之二在于各有侧重,各有目的,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依据三位作者所处的不同的历史背景,写出的文章采用的史实又细分如下:《过秦论》采用战国时期秦国的逐步发展壮大直到秦始皇的统一天下、建立秦朝的史实,写来威势迅猛,浩浩汤汤,一路而下,大有奔泻千里之势,及至写到秦之暴烈,乃至“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灭亡之速,又有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让人心生深切痛心之感。由此来规劝当时帝王,建国何难,失国何易,根源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归结到儒家所倡导的“仁”之上。此文一气呵成,气势磅礴,不愧出自文章大家之手笔。

《六国论》与《过秦论》比较,又有独到之处,在于依据的事实和分析的角度不同。落笔于六国破灭的事实,归结为“弊在赂秦”,因“赂秦而力亏”,至于丧国,不赂者因受赂者的连累也至于丧国,而秦最终得以统一。站在这个角度陈述规劝之意,嘱咐当政者以六国破灭作为戒鉴,“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也就是作者所说出的肺腑之言。其言凿凿,其情切切,针砭时弊,溢于言表。由此可见,本文实在是一篇精妙的微型史论,篇幅虽短,其意无穷。

《阿房宫赋》采用了赋体。赋虽然界于诗歌与散文之间,却兼有诗歌的韵味,散文的情趣。此文运用史实为秦之宏大建筑阿房宫遭火焚一段,细细品味,却是贾谊《过秦论》所叙秦始皇“威震四海”之势的续延,奈何其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的愿望仅是昙花一现。杜牧指出:“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这难道不是《过秦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论点的进一步阐释吗?与《过秦论》比较起来,《阿房宫赋》体裁不同,所取角度不尽一致,但时段又大体相同。若把《过秦论》一文比作奔流东去的浩浩之水,那么《阿房宫赋》就是一盘精美的菜肴,色、香、味俱佳了。

妙处之三在于三文都在分析史实、论述时政之时,表规劝讽谏之意于当政者。贾谊告诫当政者:“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杜牧讽喻当政者:勿起宫室广声色,如果像秦始皇一样的荒淫奢侈,必自取灭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苏洵劝北宋统治者,“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三人所述规劝讽谏之意都以分析秦国的有关史实为根据,话出有根,言表有据,确有独到之处。

如此看来,三篇文章放在一起,比照阅读、分析,得到的收获既多,印象还深刻,既能领会其中的基本知识,又能深悟议论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写作要领。如此学习,要比单纯地分别学习这三篇课文所达到的效果好多了。

赏读苏轼悼亡词《江城子》 篇12

1.了解苏轼生平及宋词风格。

2.通过赏读全词,深入理解苏轼对亡妻的真爱和思念。

3.认识悼亡文学,热爱生命。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赏读全词,理解苏轼对亡妻的真爱和思念。

【教学难点】丰富的想象,巧妙的结构。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

爱情是文学乃至人生永恒的主题,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有情人终成眷属,长相厮守,那是最美 好的结局,没能白头偕老的爱情更让人叹惜不已。屏幕上的雕塑反映哪个爱情故事?这组雕塑叫《化蝶》,反映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那惊天动地的爱情。历史上很多像《梁祝》那样令人感动落泪的故事,如《孔雀东南飞》《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我国大才子苏轼也有感人的爱情故事,我们通过 赏读他的 “天下第一 悼亡诗”———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去了解吧。

这首词是写给谁的?苏轼和她有着 怎样感人 的故事?

二、掌握相关语文常识

1.了解作者苏轼一生。

2.简介苏轼发妻王弗。

王弗是四川青神县 乡贡进士 王方之女,16岁时与19岁的苏轼成婚。王弗年轻貌美又聪明沉静,温柔贤惠又知书达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她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世进行过多次有见识的告诫和嘱咐,夫妻恩爱情深。可惜王弗27岁时在京城病逝,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苏轼父母墓旁。而立之年痛失爱侣,在生活上、感情上和精神上对苏轼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3.认识“悼亡”含义:典故出自潘岳的悼亡诗。

综合《辞源》《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的理解,悼亡诗专指悼念亡妻的诗歌。

4.识记生字词。

1乙卯(mǎo):天干地支纪年,公元1075年,即北宋神宗熙宁八年。

2思量(sī·liɑng):想念,记挂。

3轩(xuān):有窗槛的小屋。

三、赏读全词

1.学生聆听朗诵名家范读,体会词的感情基调(悲凉)。

2.全班学生分8组,其中6组讨论词 的内容,每组翻译一句(以句号为准),各组派代表发言,疏通大意;另外两个小组分别派代表复述词上阕和下阕的大意。

3.学生按顺序发言,教师逐句点评。

开头点出诗人与 亡妻生死 相隔之久,然后直接 抒情,表达强烈的怀 念。“千里”两句说明 “自难忘”的内容:妻子王弗死后葬于四川眉山,而词人远在密州,连到坟前祭奠的机会都难得。“纵使”三句写出 词人十年 来仕途的艰辛、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以及自己身心的衰老。 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下阕写梦中与妻子相遇的情景。整首词真情流露,凄婉哀伤,这一句却 悲中寓喜。“小轩窗,正梳妆”选取了很普通的日常生活片断, 却是诗人夫妇恩 爱十年的 写照。 接着词笔 由喜转悲。 “相顾”两句写出猛然相逢时悲喜交加的复杂感情,心中的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 的意境。结尾三句是梦醒后的哀思,同时也是对死者的安慰。

4.教师小结内容和特色。

(1)内容。

上阕:阴阳两隔 怀亡妻———写景、记事、抒情 (白描)。

下阕:悲喜交集 梦相聚———写人、记事、抒情 (留白)。

词上阕写诗人对亡妻深沉的思念,是实写。下阕记述梦境,抒写了诗 人对亡妻 执著不舍 的深情,是虚写。 全篇用白描手法将生死、悲喜、虚实融合,情感真挚,意象清新,所以被古今词评家誉为“千古第一悼亡词”。

(2)特色:想象丰富,结构巧妙。

5.教师指点诵读。

(1)词的风格:豪放派题材广阔,多写塞外、江天,代表词人苏轼、辛弃疾;婉约派题材狭窄,多写樽前、花间, 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姜夔(kuí)。豪放词派开创者苏东坡也无法摆脱婉约词的影响,现存苏词的绝大多数仍属婉约词。

(2)词牌是一首 词词调的 名称。《江城子》双调70字,前后阕格式同,押ɑnɡ韵,一韵到底。

(3)诵读指导。

十年(悠长,凝重感)生死(声调稍高)两茫茫(声调低长、迷茫感),不思量(轻音),自难忘(重音)。千里(悠长)孤坟(孤寂感),无处(无助感)话 (重读)凄凉(悲戚带颤音)。纵使(悠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稍短促),鬓如霜(拉长节奏,沧桑感)。

夜来幽梦忽还乡(惊喜、痛苦交加),小轩窗,正梳妆(稍慢)。相顾无言(悲伤),惟有泪千行(带颤音)。料得(肯定语气)年年肠断处(沉痛感),明月夜(稍短促),短松冈(拉长节奏,悲凉感)。

6.在理解内容、情感和结构的基础上,学生集体有感情地诵读。(配乐)

7.按前面所分8组进行诵读比赛。(每组派一个代表,评判标准:错漏,回读,情感,用时。)

8.学生集体诵读全词。(配乐)

四、延伸学习

1.悼亡文学。

(1)中国古代 四大悼亡 诗:1 (晋)潘岳 《悼亡诗三 首》(其一);2(唐)元稹《离思》(其四)“曾经沧海 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3(北宋)苏轼《江城子 ·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4(北宋)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2)中国现代著名悼亡作品:巴金的《怀念肖珊》《再忆肖珊》。

(3)外国悼亡名作:英国托马 斯 · 哈代的《呼喊声》 (The Voice)。

2.其他著名悼念诗文。

(唐)韩愈《祭十二郎文》

(清)袁枚《祭妹文》

(德)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教师联系实际:爱情只是生命 中的一个 内容,那是小爱而已;我们还要珍惜亲情、友情,发扬爱国 情,让自己成为一个大爱之人。

五、作业

尝试给《江城子》填新词,表达自己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摘要:引导学生赏读苏轼的名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让学生对苏轼的生平及宋词有进一步的了解,并深入理解苏轼对亡妻的真爱和思念,认识悼亡文学,从而更加热爱生命。

上一篇:音乐学习环境下一篇:国际物流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