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保护措施

2024-09-30

权益保护措施(共12篇)

权益保护措施 篇1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技人员作为一种战略资源, 是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连接中的重要因素, 是一国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对于科技人员这样一个已经做出巨大贡献、并且社会要求其作出更大贡献的特殊群体, 如何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呢?经过思考, 笔者认为做好科技人员的权益保障工作, 是当代中国社会激励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的关键点。

1974年, 美国学者Reynolds P.Davidson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第18次会议提交了一篇名为:《科研工作者地位的建议》 (Recommendation on the Status of Scientific Researchers) 。该文件从成员国政策制定、职业权益保障等多个角度提供了较为详尽的建议与原则性安排。就科研工作者的权益保障而言, 科研工作者享有科研自由, 包括自由参与和退出研究项目, 选题和追求科学真理的自由, 表达、发表自由等。同时, 科研工作者有参与国际性科技集会, 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 恪守本职和兼业自由。国家的科技政策应充分体现出对科研工作者创新活动的尊重与创新自由的保障。注重提供精神和物质的双重社会认可, 增进该社会群体的工作满意度。提供适当的组织机制支撑, 以鼓励并提供科研工作者参与科技制度制定的机会。借鉴上述相关规定, 并结合我国的实际, 我们认为,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科技人员权益保护加以完善。

第一, 进行制度创新。在现代国家创新体系中, 科技因素和制度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科技界在谈科技创新时, 容易出现重技术轻制度、重专业轻管理的倾向。相对于科技创新, 通过体制创新完成制度变革的变量更多, 作用更大, 这是高水平和深层次上的创新。具体到科技人员权益保障问题, 制度因素是引发科技人员权益保障不足的深层次原因, 相关制度的失灵和相关机制的缺陷是科技人员权益被侵犯的症结所在。影响科技人员权益保护的制因素可以分成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的制度因素主要是分析国家的相关制度和相关政策, 微观上制度因素是用人单位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

第二, 健全组织机制。完善的组织机制是维护科技人员权益的一项基本保证, 我国目前尚没有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科技人员维权组织体系。在组织机构方面, 应建立以各级科协为核心的科技人员维权组织体系, 明确维护科技人员权益是科协的基本职能之一。充分发挥各级科协网络完善, 影响面广, 传统深厚的优势, 使之成为科技人员维权组织体系的支撑。另外, 各级政府部门可以根据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成立具有维权功能的组织机构, 例如“归国人员服务中心”等, 明确这些组织针对特殊科技人员群体的维权职能。在运作机制方面, 全国各地科协维权的实践案例已经很多, 这也反映出科协在维权方面的优势。在运行中要明确科学技术协会在维权方面享有调查权、建议权、监督权等权利, 各级政府和组织在保障科协上述权利时则承担配合、支持等相应的义务。同时, 鼓励其他非政府组织发挥维护科技人员权益的作用, 政府、科协与其他组织之间在维护科技人员权益方面形成稳定的联系机制, 加强对其他组织在维权方面的指导, 及时通报国家科技政策和相关活动, 以期发挥维护科技人员权益的最大功效。

第三, 完善相关立法。现有的科技立法绝大部分仅限于规定政策和方针以及政府部门规章和暂行规定等, 并没有形成科技人员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因此, 健全以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流动、激励、保障为内容的政策法规体系应成为科技人员权益保护工作完善的重点。具体的内容是:建立高层次人才安全保护制度, 特别对承担国家重点工程的科技人才应依法实行保护;加大科技人才在科技研发、项目承包等活动中的法律保护力度;完善科技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制度。除此之外, 还应专门制定一部《科技人员权益保护法》, 在其中对科学研究学术自由、科技人员科研成果的保护、科技人员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等事项加以明确规定。这样就可以使广大科技人员放下包袱, 心情愉快地进行科学研究。

参考文献

[1]Reynolds P.Davidson, Recommendation on the Status of Scientific Researcher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1975.27

[2]中央组织部, 教育部, 科技部, 人事部, 中国科协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贡献的若干意见》.科协论坛, 2007.2

[3]杨丽娟, 李伟, 王佳.《论科技正义的法律化》.科技与法律, 2008.6

[4]杨铭铎.《以科技工作者为本努力推进“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学习胡锦涛“12.15讲话”体会》.科协论坛, 2009.10

权益保护措施 篇2

一、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

(一)进一步推进专项集体合同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上海女职工占职工总数的40%,是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的稳定与否对上海职工队伍的稳定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增强做好工会女职工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以专项集体合同为主要载体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调动女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促进企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进一步推进专项集体合同工作是适应当前形势发展、切实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的需要。

目前上海正处于体制改革、结构调整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劳动关系矛盾与社会问题的多发期。尤其是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已经影响到上海,并且还在继续加深。此外,上海进入新一轮生育高峰期、严峻的就业形势等都将使女职工维权工作面临严峻考验,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来解决广大女职工的三最问题,切实表达和维护好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

(三)进一步推进专项集体合同工作是提升工会女职工组织维权能力、完善工会维权机制的需要。

开展专项集体合同工作,是工会和女职工组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具体体现,为工会女职工组织履行维护职能、完善维权机制提供了有效载体,增强了新时期工会女职工组织的维权能力,从而提高工会女职工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要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切实发挥好专项集体合同这一维权载体的作用,适应女职工维权工作的需要。

二、突出重点,在完善中推进专项集体合同工作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专项集体合同签订率。

专项集体合同是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有效载体,是当前工会维权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工会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领导要高度重视,形成共同推进专项集体合同的态势,把它作为工会的常项工作坚持不懈地抓好、抓实。当前,在巩固现有签订率的基础上,要重点加强非公企业的签订工作,提升签订率。上级工会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要给予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要充分发挥行业性、区域性专项集体合同的作用,对非公企业带有共性或者倾向性的、女职工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协商,确定女职工权益保护的区域、行业标准和具体内容,以此来提高专项集体合同在非公企业的签订率和覆盖率。

(二)突出重点,切实提高专项集体合同质量。

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在落实好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要在提高合同文本的质量、体现企业特色上下功夫。要将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各种利益问题纳入到平等协商的议题。当前要突出几个协商重点:一是女职工在孕、产、哺乳期间的休息、休假及其待遇的落实。尤其是对实行计件工作制的企业;二是围绕男女平等享有技术技能培训、就业晋升等劳动权益进行协商;三是岗位界定和退休年龄:通过专项集体合同,对企业岗位性质进行界定,确保女管理、技术人员55岁退休;四是女农民工生育待遇的落实等问题。协商时,要注重增强专项集体合同的实效性,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条款要尽量细化、量化,便于操作,便于对照检查是否履行,避免因规定过于笼统和原则而导致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被集团、区域性、行业性专项集体合同覆盖的、基础较好的企业,应签订细化落实措施、更具个性化的单独合同。

(三)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专项集体合同的落实。

专项集体合同签订后,重在落实。各级工会和女职工组织要从健全制度入手,提高专项集体合同的履约率。当前要注重抓好几个环节:

一是抓好合同内容的宣传环节:专项集体合同签订生效后,基层工会及女职工组织要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栏、企业内部网站等手段,加大对专项集体合同内容的宣传力度。

二是抓好合同条款的落实环节。要建立健全专项集体合同履约责任制,基层工会及女职工委员会要督促企业方将专项集体合同条款逐条分解,纳入职能部门的职责,落实到企业的规章制度,落实到企业的日常生产运作过程,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

三是抓好履约监督检查环节。在规范签订程序的基础上,重点建立履约情况报告和监督检查制度,提高履约率。要将专项集体合同与集体合同同步监督检查,并将履约情况纳入到企业向职代会报告的事项中。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与行政沟通协商,向企业提出、进行整改。市总和区县总工会要加强与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每年“三八”节联合开展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检查的契机,督促合同双方当事人严格遵守合同条款,认真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

三、探索创新,不断提升维权能力和水平

(一)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专项集体合同工作。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着力于解放思想,突破难点,增强服务大局服务职工能力。各级工会干部和女职工干部都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探索推进女职工权益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维护女职工权益的新方法和新手段,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既要带领女职工与企业共渡难关,又要依法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要采取切实措施,突破非公企业签订专项合同的难点,探索提高签订率和续签率的新方法;要运用各方资源,加强监督检查,探索提高履约率的新手段,不断提高专项合同的有效性。

(二)不断提升工会干部素质,提高专项集体合同工作水平。

各级工会干部,特别是工会女职工干部,要主动学习宣传有关法律法规,熟练地运用法律法规开展平等协商;要经常深入女职工,了解女职工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平等协商;要了解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开展平等协商;要学习掌握谈判技巧,提高沟通能力开展平等协商,增强工会干部的业务能力。

(三)以专项合同为重点,切实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依法保护自身权益 篇3

白沟镇共有私人箱包加工厂3700多家,数万名雇工来自河南、河北、安徽等地,多为20岁左右的姑娘。这些姑娘是抱着为家庭排忧解难,减轻父母负担来到白沟镇打工的。但她们万万没有想到,白沟镇竟能夺去她们年轻的生命。据了解,1998年,这里的一个箱包生产作坊曾造成8人苯中毒,厂主被判处4年有期徒刑。1999年,又一家箱包作坊的3名打工妹因苯中毒,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中一位在发病4个月后死亡。按说,这些血淋淋的案例应该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但事实是,打工妹的悲惨遭遇继续发生。当地政府的负责人曾说,“我们对私人皮包加工厂一直严格管理,多次下发通知;我们的劳动管理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可以说是天天查,月月查,年年查”。但让人不解的是,尽管他们“天天查,月月查,年年查”,许多雇工却依然在通风不良的作坊里做工、吃饭和休息,一天24小时与苯接触。这些明摆着的违犯国家有关法规的作业环境,管理者们为什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是不懂业务还是渎职或是其他什么原因?

我们中国人有句俗话叫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就是说,人们在创造财富和美满生活中所采取的任何做法,都应建立在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都应建立在人民普遍承认的社会道德的基础之上;都应建立在尊重他人,特别是尊重他人生存权的基础之上。但白沟镇的许多个体箱包生产厂家的老板,明知他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已夺去了许多无辜者的生命,却依然不顾他人死活,甚至逼迫打工妹们在有害毒物严重超标的恶劣作业环境里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他们的这种昧着良心剥夺他人血汗的做法,实在令人发指,必须受到法律的惩处!

让人担忧的是,尽管河北白沟镇或是其他的地方接二连三地发生了许多职业中毒事件,但仍没有引起许多打工者对加强自身防护措施的认识。以白沟镇的打工妹来说,有人曾问她们,你们知道苯有毒吗?她们竟茫然地回答:不知道。河南省商城地区某村最近死了一些人,有一位老汉的3个儿子竟在很短的时间内相继死去。后经有关部门的详细调查,才发现他们是在宜兴某私人工厂从事石英石粉碎作业中,染上重症矽肺而送命。当问起那些尚活着的、而且已患上矽肺的打工者们是否知道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易患上矽肺时,他们竟也惊疑地回答:真的吗?咱是老百姓,哪懂得这个!看来,如何加强医学科普知识的宣传和学习,让所有的劳动者都能通过这种知识的学习,使自己明白哪些职业对自身是有害的,哪些职业可以通过加强防护措施减少对自身的危害,从而有力地保护自身的健康,已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权益保护措施 篇4

学术界普遍套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中关于“消费者”的规定对“金融消费者”加以定义, 是指为生活需要购买、使用金融产品或接受金融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这其中包含了三层含义:首先, 金融消费者只能是自然人, 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不包括在内。其次, 购买和使用了金融产品或接受了金融服务。其三, 购买金融产品或接受金融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活需要。

金融消费者权包括九项:安全权、真情知悉权、自由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消费损害赔偿权、消费者结社权、消费者受教育权、受尊重权、监督权。

二、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

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与市场发展存在脱节现象。

一是缺乏针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专门法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 但无法有效地针对“金融消费者”这一群体。《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中, 都没有明确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条款, 有些地方甚至存在冲突和盲点。

二是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地位不平等。消费者在资金、专业知识、能力和精力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金融机构。金融机构设立格式条款、免责条款等“不平等条约”, 消费者被迫接受, 权益很容易受到侵犯。

三是金融产品信息披露不完全。消费者在接受金融从业人员介绍或推荐产品等服务时, 从业人员通常会重点介绍产品的收益率, 但对于风险或负面影响只字不谈, 偷换概念来误导消费。

四是缺少专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监管机构。消费者协会、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机构, 没有针对性, 监管不到位, 不能有效处理金融消费纠纷。

五是行业自律组织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视不够。我国成立了银行业协会、证券业协会和保险业协会等自律性金融组织, 目前还没有起到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一个有效平台的作用。

三、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路径及其措施

(一) 建立完善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

制定专门的《金融服务法》。内容涉及金融政策、金融交易的规则及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金融监管、行业自律、金融消费者保护等。目的在于解决金融机构与金融消费者之间的矛盾与纠纷、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促进金融业的繁荣, 其中重点是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通过一些倾向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强制性规则建设, 使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平等化, 使双方在公平的环境中健康有序发展, 真正做到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二) 建立统一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体系

突破狭隘的行业利益, 健全各项监管法规。打破行业间的界限, 健全各项法规, 形成监管的合力是当务之急。加强各监管机构的沟通, 规范信息披露制度。明确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目标和方向, 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并督促其依法操作, 对金融违法和金融腐败行为严惩不贷。拓宽金融消费者投诉和受理渠道, 建立一个畅通的纠纷解决机制。

(三) 建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设立专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机构, 主要负责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化解金融机构与金融消费者的纠纷、接受金融消费者投诉以及推广和普及金融知识等工作。

(四) 建立健全的金融行业自律机制

建立规范的行业评价标准。其具体职责是规范和约束金融机构的行为, 评定其金融服务等级。成立金融机构行业协会。该协会主要负责加强金融行业的自律建设, 出台相关文件作为金融行业对消费者的基本承诺规范, 为金融消费者设立专门的处理投诉的机构, 并制定相应的处理程序, 为其纠纷提供便捷的协商渠道。

(五) 建立金融消费者教育长效机制

金融消费者自身的保护意识决定了其权益受到侵害时的维权效果。很多消费者选择放弃维权的原因是害怕麻烦或者诉讼风险, 这种心理助长了金融机构的侵权行为。因此, 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应利用网络等工具开展各项活动, 例如可以深入社区开展“市民课堂”、针对贵宾客户的专题讲座以及邀请经济专家举办论坛等, 来普及民众的金融消费知识, 使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 提高其维权意识。在交易前积极准备, 尽量避免消费纠纷的发生。而在交易后则应保留相关的交易凭证, 掌握维权的各种途径和程序, 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参考文献

[1]张严芳.消费者保护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

[2]黄艳.金融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08

[3]张志娟.论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D].河北大学, 2010

[4]王靖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能及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J].福建金融, 2006 (10)

[5]刘晓星, 杨悦.全球化条件下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08 (6)

权益保护论文解读 篇5

论文题目:试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

学生姓名: 学号: 院站:

学习形式: 层次: 专业: 论文教师: 评阅教师:

试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与中国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一部法律,该法自颁布实施以来,在唤醒消费者权益自我保护意识、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立法进程、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进入新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入世后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势必带来服务的全球化,因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很多服务都是与世界同步的。只有将更多的服务接受者纳入消费者的范畴,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消费权益的保护工作,从而达到法律保护的同步,我国经历了从无法可依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出台,以及之后一系列相关法律体系的逐渐完善。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在十几年的时间发生过如此巨大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我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消费者权益保护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消费者合法权益仍旧屡屡受损,这表明必须加强消费者维权研究,以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本文试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投诉的热点和难点以及近年新出台的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观点与建议。

关键词:消费者,投诉热点,消费者权益,保护建议

目录

摘要………………………………………………………………………………...Ⅰ 目录………………………………………………………………………………….Ⅱ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历史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1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不断发展…………………………………………..1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1

二、近年来我国消费者投诉热点与结构变化………………………………………2

(一)投诉总量增幅平缓,部分传统投诉热点总量有所下降…………………..2

(二)投诉范围与结构有较大变化………………………………………………..2

(三)新兴的事物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从而产生了一些新的投诉热点……..3

(四)投诉难点近两年来变化不大,主要部分仍集中在商品房、汽车以及高新技术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方面……………………………………………………..…3

三、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新举措……………………………………………3

(一)举证责任…………………………………………………………………….3

(二)商品房欺诈在历年来的消费者投诉中占有较大的比重………………….4

(三)物业管理…………………………………………………………………….4

(四)精神损害赔偿……………………………………………………………….4

(五)人身损害赔偿……………………………………………………………….4

四、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几点建议……………………………………5

(一)法律保护制度的再完善…………………………………………………….5

(二)的提高消费者自身的素质…………………………………………………6

(三)加强监督工作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6 注释………………………………………………………………………………….8 参考文献…………………………………………………………………………….9

试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入世后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势必带来服务的全球化,因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很多服务都是与世界同步的。只有将更多的服务接受者纳入消费者的范畴,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消费权益的保护工作,从而达到法律保护的同步。

今年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正式实施10周年。十年来,《消法》在完善社会维权机制、解决消费权益纠纷、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提高消费者依法维权意识以及促进消费维权运动蓬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国经历了从无法可依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出台,以及之后一系列相关法律体系的逐渐完善①。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在十几年的时间发生过如此巨大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我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3.15”宣传活动的深入人心,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日益增强:从有人因为出国游的服务不够到位而愤愤不平到农民因为假种子坑害一年的辛苦付诸东流。我们明显的感觉市场调节的力量,它使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我们同样不得不承认消费者依然没有完全享有其应该享有的所有权利。消费者权益仍旧屡屡受损的现实,表明必须加强消费者维权研究,以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本文试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投诉的热点和难点以及近年新出台的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观点与建议。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历史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

护的现状

所谓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及该权利受到保护时给消费者带来的应得利益,其核心是消费者的权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为保护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有效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我国的重视。这主要表现在: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不断发展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起步较晚。1983年国际消费者组织联盟将每年的3月15日确定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1984年12月中国消费者协会由国务院批准成立。之后,各省市县等各级消费者协会相继成立。中国消费者协会于1987年9月被国际消费者组织联盟接纳为正式会员。中国加入WTO之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在我国有更长足的发展。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的发展和“3.15”宣传活动的深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和能力日益增强。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现代消费者保护立法最早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垄断阶段以后开始的,它的兴起是与世界性的消费者保护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的状况如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和法制建设完善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②。当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仅包括专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标准化法、计量法等,而且还包括分散在民事、经济、行政、刑事等法律、法规中相关的规定或条款,它是一种广义上的概念③。我们知道法律规定的目的之一是设制一定的权利,保护部分特定的利益。美国总统肯尼迪是最早提出消费者权益的人。他于1962年3月15日提出了消费者四项权利,即:安全权利、了解情况的权利、选择权利和意见被听取的权利。权利是保护消费者的基本依据。在我国《消法》以法律的形式赋予消费者九项权利即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获知权、受尊重和监督权,使消费者在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能够凭借法律的力量,维护自身的权益。以上权利充分体现了我国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高度重视,对消费者来说,依法保护自己,更是责无旁贷。我国通过对国外相关经验的消化吸收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由《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其《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组成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使消费者权益在法律上有了切实的保障。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营销方式的变化,特别是网络经济的出现,仅仅九项权利已经不足以保护消费者,或者说,消费者受到损害的权利已经超出了九项权利的范围,这里面非常突出的是消费者的隐私权。隐私权虽然受民法保护,但是在消费关系中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个人隐私的内容,经营者未经允许,为了谋利擅自泄露消费者个人隐私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有必要扩大《消法》保护消费者权利的范围。

二、近年来我国消费者投诉热点与结构变化

据中消协统计分析,近年来我国消费者投诉热点与结构呈如下特点:

(一)投诉总量增幅平缓,部分传统投诉热点总量有所下降 自1985年以来,历年投诉几乎都呈上升态势,尤以1990、1997年上升幅度最大;而近五年以来呈下降趋势最明显的是2002年,其投诉总量共计690062件,比2001减少了31099件,下降幅度达4.3%.2003年投诉总件数基本处于小幅波动的态势,只比2002年上升了0.7%.(二)投诉范围与结构有较大变化

服务类的消费投诉比重继续上升;生存型消费投诉比例下降。曾经在消费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服装鞋帽等已经基本退出占据投诉“关注点”的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手机、汽车、计算机、商品房等产品和服务中介、教育培训等的投诉增幅较大且呈上升趋势。

1.垄断性服务行业纠纷多

如北京市解决了自来水集团公司与消费者签订的《供用水合同》显失公平的问题;天津市处理了对当地的蜂窝煤质量及价格的集中投诉。

2.通信、邮政服务在某些地区仍引起较大投诉

如:江苏省、大连市反映有的寻听台在转网兼并过程中,收取费用后不能提供正常服务,甚至在收费后逃匿。另外,对邮政服务投诉的问题主要有邮寄包裹时间长,快递物品没有按时送达目的地。

3.摄影冲印、洗染、美容等服务性行业投诉问题多

最为突出的是所谓“免费服务”和中介服务中欺诈情况比较集中。

4.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时,购物权益受到损害

例如:广东省消费者反映通过网络购买的实际物品和价格与网上的宣传不符,预先付款后不能按时得到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后退换货难。再如:2001年,my8848网站倒闭的消息曾引起多方投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全国消协共受理汽车投诉多达5651件,比2002年的3919件增长了44.2%,使汽车成为2003年投诉增幅最大的商品之一。

(三)新兴的事物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从而产生了一些新的投诉热点

据北京青年报消息:转基因食品悄然走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现在,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尚无定论,国内科学家的观点也存在分歧。不过,从国际到国内有一点是共同的,公众有权利了解转基因食品和进行选择。虽然各个方面对此看法不统一,但对转基因食品是否需要标注说明却多趋向肯定。

(四)投诉难点近两年来变化不大,主要部分仍集中在商品房、汽车以及高新技术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方面

投诉难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分别是:商品房投诉明显增多,群体投诉案件上升;在一些运用高新技术的产品和服务方面,如手机行业,消费者知情权难以保障的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垄断、公用行业的规则欠公平;汽车售后服务合同履行差,消费者因质量发生的退换难以实现;农资产品质量问题仍很突出,农民消费者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随着消费领域的日益拓展,新的商品和服务不断涌现,但有关规定、标准的出台却明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给消费者维权带来很大不便。

三、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新举措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举证责任

我国在民事诉讼中的举证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法释[2001] 33号)在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方面,特别使消费者关注的就是 “医疗纠纷”和“共同危险”的举证责任倒置。该解释明确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将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对于“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人士解释,是指当患者将医院推上被告席时,首先要由医院证明自己“清白”。如果医院拿不出证据,法院将判医院败诉。这无疑是对弱势群体一种关注,体现出我国对普通消费者的重视。另外“共同危险”突破以往的界定,适用于消费者保护领域。即在诉讼中,受害人只需要证明数人实施具有危险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给原告造成损害,数人中的每人都必须对损害并非自己的行为负举证责任④。也就是要求由实施危险行为的人就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再有在该解释的第四条中还规定了诸如“产品责任” 的举证责任倒置,即“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二)商品房欺诈在历年来的消费者投诉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在该类纠纷中,能否适用消费者保护法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能不能依照《消法》第49条向欺诈他们的经营者要求获得双倍赔偿,这个问题在近两年来已经成为了热点、难点问题。最近几年,购买价值不太高的商品受到欺诈,获得价位赔偿的案例很多,在商品房领域,对欺诈者能不能适用该条款,根据什么样的情况落实这个条款,意见都不统一。《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 7号)的出台,使商品房纠纷适用“双倍返还”有了更明确的法律条文依据。在该解释的第十四条第二款中规定:“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的,应予支持。买受人同意继续履行合同,房屋实际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买受人按照约定的价格补足,面积误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承担,所有权归买受人;房屋实际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及利息由出卖人返还买受人,面积误差比超过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双倍返还买受人。”

(三)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9号)的出台目标是解决城市中越来越激烈的户主与物业方的冲突,维护业主权利,实质推动了业主委员会的发展。

(四)精神损害赔偿

在消费投诉领域的精神损害赔偿一直以来没有特别明确的法律规定。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7号)明确对人格利益的保护加以细化,使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受到损害的,有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明确依据。如该解释第一条规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五)人身损害赔偿

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计算标准和方法,司法实践中较多参照国务院1991年9月22日制订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 20号)在较大程度上统一人身损害赔偿的裁判规则,明确其赔偿范围和标准,不仅有利于法院及时、公正审理案件,更有利于充分保护受害人的人身权利和平衡受害人和加害人之间的利益,从而使消费者在人身受到损害的时候有了更加明确的赔偿范围⑤。如该解释第六条第一款规定:“从事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就使消费者的安全权有了明确的法律获赔依据。

四、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法律保护制度的再完善

1、完善相关立法,尤其是服务领域的相关立法力度。

在实体法方面,我国虽然已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但是涉及服务领域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却很少。而且有些法规和条例在实践中缺乏一定的协调力,法律效力也不高,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件处理和打击的力度不够,威慑力不足。如网络购物中网络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购物渠道,但是目前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法加强管理和引导。同时就举证责任方面应进一步扩大涉及具体消费领域的举证责任倒置的范围,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的一些有益做法,在法院专门设立小额消费纠纷法庭,专门受理并解决消费者因缺陷产品造成损害、争议标的额较小的纠纷案件,提高办案效率⑥。另外,我们也可以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时增加消费者争议仲裁制度。不能期望把消费者争议仲裁完全纳入仲裁法的仲裁制度中。因此,最可行的方法是参照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建立起类似的消费者权益争议仲裁机制⑦。

2、司法诉讼途径是消费者依法维权的保障

目前,消费诉讼主要是由消费者个人提起,而且没有适用于消费者群体诉讼的程序,这种诉讼制度已经不适应消费者维权的实践需要。在消费纠纷中,无论是涉及商品质量、格式合同、商品房,还是涉及物业管理、公共服务价格、旅游等服务,侵权的对象往往都是群体消费者,而且这些侵害群体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同时具有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双重性质。为消费者讨回公道的过程,也是惩罚违法行为,建立信用社会的过程。从这点意义上说,应当完善现行消费纠纷的诉讼程序,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建立适合于解决群体消费纠纷的诉讼程序,同时,赋予消费者协会和有关行政执法机关代表消费者利益和国家利益提起诉讼的职权,以更好地追究经营者的法律责任。

3、抓紧制订消费者援助制度

由于消费者的弱势性,分散消费者面对的是经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诉讼费用影响了消费者的诉讼能力。消费者援助制度实施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行政机构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给予违法者以民事处罚并赔偿受害者的损失,也可以支持消费者起诉,追究侵权者的民事责任,法庭也可以对特殊消费者实行诉讼费用救济制度,体现在司法程序中保护弱者的原则。

4、推广普及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的普及、推广应当形成一种有延续性的,相对固化的模式。怎样使消费者了解最新的与其权益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能够使这些法规产生相应的作用,需要政府部门、消费者协会以及一些职能部门做出更大的努力。

(二)的提高消费者自身的素质

1、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

据统计,当消费者权益受损失时,只有22.3%的消费者能主动投诉、维护自身权益,多数的消费者自认倒霉。消费者维权效果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维权意识的觉醒,取决于消费者自身捍卫合法权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因损失小,怕麻烦或在诉讼风险等原因而放弃对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实则是对侵权行为的放纵。因此,在全社会要逐步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的宣传,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提高消费者权益自我保护能力

消费者应加强相关商品知识的学习,了解有关商品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保修期、质量等,购物、消费过程中消费者一定要索要并保存好有关证据,如发票或服务合同、维修证明等,以作为消费权益受损时的投诉依据。目前很多消费者特别是农村消费者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投诉时,满腹委屈,但就是拿不出相关证据,从而增加投诉难度和诉讼风险。因此,应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消费者掌握维权、投诉、诉讼等相关程序、内容和要求,增强自身权益保护能力。

(三)加强监督工作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

1、加强政府的监管工作

加强专业执照管理。政府对某些服务质量关系重大、而一般消费者又缺乏足够专业知识的服务业(如医疗、家电维修、美容、农机、农资等)即易产生信息不对称的行业实行专业执照管理,甄选合格人员,严格把关;强化产品安全标准。单个消费者对诸如食品、药品、交通工具等产品的消费安全程度难以凭个人知识、经验加以鉴定,而一旦鉴定错误,其后果往往是以生命或健康为代价。因此,政府必须制订并强化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实行安全标准检验;严厉制止、打击具有外部负效应的消费行为,如市场欺诈、制售黄赌毒等。

2、加强新闻监督 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定期对产品质量抽检结果进行曝光,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监督作用,形成强大的舆论威慑力量。实行举报有奖制度;发动社会组织和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市场监督检查。

3、加强社会监督作用

利用社会传播媒介和消费者运动,广泛宣传消费者主权意识,形成“讲诚信、反欺诈”、自我抵制假冒伪劣商品、自我保护合法权益的良好社会风气,通过社会舆论,使假冒伪劣商品退出历史舞台。

总之,消费者权益是关系到社会每一个人的权益,并随着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政以及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会更加完善,对不法经营者侵害消费权益的惩罚将更加法制化、制度化,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将不断提高,维权途径将会更多,更高效。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所在。建立和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需要的是认真实干,诚实守信;而完善具体的细节,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努力发展经济则是我们更远大的目标。

注释

①王江云,《消费者的法律保护问题》,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第9页 ②李昌麒 许明月,《消费者保护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4页 ③王保树,《经济法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63页 ④李国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⑤张新宝,《人身损害赔偿规则的统一》,法制日报,2004.2.26.⑥ 齐树洁,《民事程序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6页 ⑦ 江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完善》,工商行政管理,2001年版第21页

参考文献

[1] 王江云,《消费者的法律保护问题》,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 [2] 李昌麒 许明月,《消费者保护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3] 王保树,《经济法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4] 李国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5] 张新宝,《人身损害赔偿规则的统一》,法制日报,2004年版 [6] 齐树洁,《民事程序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 江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完善》,工商行政管理,2001年版 [8]王利明主编:《民法、侵权行为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台湾〕王泽鉴:《侵权行为法之危机及其发展趋势》,《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2册

[9]谢次昌主编:《消费者保护法通论》P350,中国法制出版社1994年4月北京第1版。

[10]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课题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法律体系的理论思考和对策建议》,《法学研究》1993年第6期。

[11]参看王学政:《试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中国工商管理研究》1995年第7期

[12]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Power by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华商权益保护的迷失 篇6

华商权益,很受伤

2007年4月12日,浙江瓯海籍华商卜若微将车斜停在保罗·萨比街自家商店门口装卸货物时,警察指责她违章停车,开出七十四欧元的罚款单,并要没收其行车执照。卜若微同意了接受罚款,但因为平时要接送孩子上学,恳求警察返还汽车执照。在争执中,双方发生肢体冲突。警察要强行带走卜若微,引起在场华人的不满,由此引发了大规模冲突事件,导致多名华人和警员受伤。

4·12意大利米兰华人与警察发生冲突的事件后,经中国驻米兰总领馆张利民总领事、米兰华商代表与当地政府部门多次协商,保罗·萨比华人区一度趋于平静。但是,在这平静的背后,意大利警方一直在针对米兰事件华人参与者进行调查。根据警方提供的资料,在米兰事件中,有42名华人因触犯当地法律遭到当局指控。

这次事件远非一个简单的冲突那么简单。

早在2007年3月,米兰市政府曾邀请华商代表和中国驻米兰总领馆总领事张利民就米兰华商外迁事宜进行协商,以妥善解决华商外迁的问题。米兰市副市长高拉多在会谈时承诺,保证在华人批发商迁移之前,不会对保罗·萨比地区实行交通管制,并希望政府能够与华商就外迁进行实质性谈判。

2007年7月,米兰政府要求保罗·萨比华商提交企业详细资料,并经过多次协商达成了初步的外迁意向。但是,历经了一年多的选址和谈判,到目前为止,外迁工作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未有任何实际的进展。

由于华商外迁工作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当地居民多次抱怨政府对华商听之任之,抱怨华商因装卸货物破坏了街区的安宁环境。希望政府对地区实施交通管制,限制华商装卸货物,迫使华商尽快迁出保罗·萨比地区。

华商能否外迁?迁往何处?政府是否真的会使出杀手锏,将保罗·萨比改为步行街?一切都在揣测之中。米兰政府改造步行街和进行交通管制的时间表,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已颁布过多次,而这一次,“狼”真的来了。冲突事件发生一年后,2008年11月,米兰市副市长里卡尔多·高拉多(RICCARDO DE CORATO)正式宣布,从11月17日起米兰唐人街保罗·萨比地区(VIA PAOLO SARPI)将正式实施交通管制。与此同时,米兰警方派出了大量巡警和宪兵沿街巡视,仅在实施交通管制的两天内,警员已开出了一百余张罚单。至此,自2007年4月12日米兰华人区发生警民冲突事件后,华商维权运动已宣告流产。

米兰保罗·萨比唐人街目前有近300余商家,华人企业大约占60%以上,这一地区的商家大部分从事批发业,主要经营服装和日用百货。该地区日商业营业额大约在5000余万欧元,批发企业的营业额占据了70%以上。保罗·萨比唐人街实施交通管制,限制商家装卸货物,将会给社区商家造成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华商也在所难免。

米兰华人区警民冲突事件已过去一年多,华商为了维护起码的经营权和生存权,与市政官员进行过无数次谈判。然而,此事最终以社区实施交通管制、限制装卸货物而告终,政府所承诺的外迁优惠条件无一得到兑现,米兰华商维权正式宣告流产。原因何在,很值得海外华人深思。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都在发生着华商与当地政府沟通失败导致权益受侵害的事件。还有很多华商仍在忍受各种利益集团的盘剥。2009年2月3日,据美国《侨报》报道,自经济危机以来,国外的律师接到一些案件,反映出华人的中小型企业受到劳工局等政府部门的不合理的指控;在这几天前,西班牙欧浪网报道,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区“节假日营业新法规”正式执行后,瓦伦西亚当地已有三家华人百元店遭到罚款,有些店主无奈准备搬迁;2月7日,据意大利《欧联时报》报道,普拉托知名华人企业家、著名侨领徐先生的住所被3名华人抢匪洗劫,当时家中有1名保姆,1名19岁的年轻人和年龄分别为4岁、5岁和7岁的儿童……

正在经受金融危机考验的华商们,不得不同时面对自身权益遭受侵犯的威胁,在夹缝中他们艰难地求生存,寻找转机。

权益迷失根源,多而复杂

2007年11月28日据巴西侨网报道,针对近来圣保罗发生多家华人商城被查抄事件,巴西媒体发布圣保罗市长、里约市人关于抹黑华人言论,事态有进一步升级的迹象,巴西华人工商联合会发出通告,呼吁侨胞们团结起来,如有必要时甚至采取游行抗议等活动,以表达华人的不满,维护商家的合法权益。

华人工商会的通知说,最近接连发生在圣保罗商业区的查抄行动,使美好的收获季节变得风云莫测,使每个商家无心经营,人心惶惶,生怕有什么不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针对以上情况,该商会在听取了多方建议和意见后,会同中国驻圣保罗总领事馆一起协商了应急对策,请华商们配合。

包括上面的米兰事件,从中我们都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华商与当地政府的矛盾导致华商权益迷失。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当地政府并不是华商权益受到侵害的唯一因素。

2004年4月中旬,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市最大的华商批发市场“欧罗巴市场”管理方以改造市场为由,在未得到广大店主同意的情况下,悍然出动几十号人,数辆推土机,冲进市场,强行拆除了数十家华商的店铺,甚至将店铺里存放的货物也强行拉走。

这起矛盾发生在华商与管理者之间,冲突的根源就是利益问题。欧罗巴市场管理方利用合同的漏洞,试图逼迫华商接受拆店的既成事实,因为只要店铺被拆毁,那么华商的购店合同就无效了,合同条款只承认店铺存在时的权益!

英国北伦敦歌连黛尔(Colindale)被公认为伦敦华人商贸集中地,当地政府在发展商的催促下拟拆除重建,以中国城大酒楼为首的商户早前已提交报告反对拆除,强烈要求保留商场维护当地居民及商户利益。

“当时布兰特(Brent)地方政府批出该处给八佰伴兴建百货公司再交由林顺龙接手时,在合约条款清楚订明要保留‘东方特色主题’的商场,如果东方城要拆除,证明我们这班华人已经被大业主、发展商和地方政府出卖了。”组织签名运动的中国城大酒楼业主廖业辉忿忿不平地说。

在这起侵权案例中,涉及到的利益方就绝不仅仅是当地政府部门了。包括大业主、发展商和地方政府,概括地说这是一个系统,一个庞大的利益系统在侵害华商的权益。而面对这个庞大的系统,身单力薄的华商自然就成了最脆弱的一方了。

此外,也有很多意外因素在伤害华商的权益,比如2007年发生在意大利华商身上的事。2007年12月份,普拉托的经营服装批发业务的刘先生被一位意大利客户骗走了7万多欧元的货物,按常理刘先生应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追讨并维护自身权益,可刘先生偏偏选择了放弃,并声称自己不想再给律师送钱,因为用法律追讨被骗的货款完全是徒劳的。刘先生告诉记者,用支票在普拉托华人批发区骗取货物事件时有发生,每年华商被骗货款金额都在几百万欧元以上,今年受危机影响,支票诈骗活动更加猖獗。

系统性迷失还须“系统”解决

既然我们可以把华商权益迷失的根源归结到系统上来,仅靠华商个体是无法从根本上维护华商权益的。所以,我们寻找到了华商权益保护的第一剂良方——团结,也就是将华商本身也组成一个系统。用系统的方法去对抗系统才会更具可操作性,也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比如,侵权事件发生后,受害人往往出于种种顾虑不敢出面指证,使调查不能顺利进行。在马德里恶警事件和罗马华商被查抄事件中,华商均受到了执法人员不同程度的不公正待遇,例如偷窃、搜身、人身侵害等,但事后举证却非常困难。查抄事件发生后,因为要向当地政府提交书面材料,但在场的几十名华商竟无一人敢于写出当时的情况,更别说签上自己的名字了。最后还是将听说的情况整理成文,以各侨团名义盖章授权。

前面我们提到的欧罗巴强行拆迁案例,市场管理方就是因为看到了华商在国外比较难组织的缺点趁着黑夜出动了工人和机车等,偷偷地又强行拆除了一些华商店铺。从欧罗巴市场建立至今将近十年,当华商合法权益受到严重践踏和侵犯时,华商也曾经起来抗争,但因为没有团结组织好,最终仍是华商吃亏。欧罗巴市场管理方吃定了华商是散沙一堆,没有反击的力量。

2007年,巴西的圣保罗查抄事件,华商同胞团结起来,一起面对查抄,有组织、有计划地杜绝不良执法人员在执法中混水摸鱼。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跟他们进行交涉,商会安排律师等有关人员给予店家必要的协助,使华商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点。这是华商团结起来获得成功的最好证明。

当然系统本身也必须在系统中学会解决自身的毛病,定期学会自我清理,清理内部的一些不法商贩,维护系统的形象。说得生动点就是“攘外必须安内”,只有每个个体都保持自律,才能使整个系统处于良性循环中。

个别系统缺乏法律意识,依靠投机取巧获取利润,使整个华商群体蒙难。如果被发现有制假造假、偷税漏税等行为,往往成为对方大规模执法行为的导火索。在罗马华商被大规模查抄的行动中,有30多家是警察按照法院的判决执行的。而众多华商委托的当地一家报关公司也存在违法行为,成为查抄的把柄。

西班牙《欧华报》主编陶辛夷认为,不管是华人商铺还是华人餐馆,都很经不起检查。华人聚集区其他国家的商人也表示,与其他国籍的商人相比,中国商店所遭受的突击检查的确要多很多,这与中国商店开店时间比较长、出现的问题比较多有着很大的关系。

当然不论是团体还是个人,当矛盾激化的时候,首选的解决方式还是法律。欧罗巴市场拆迁案,是一个很好的说明。2007年9月,由罗马尼亚各华人社团组建的旅罗华人维权中心,向布加勒斯特市法院递交上诉材料,请求法院裁决“限期拆除尼罗市场”一案。

布加勒斯特市法院先后在10月12日与26日对这个案子进行了两次公开审理。开庭结果是华人维权一方取得暂时性的胜利。布加勒斯特市二区政府发放的“限期拆除尼罗市场”的“通告”因缺乏法律依据而被法院裁决为无效。

这次旅罗华商与布加勒斯特市二区政府的诉讼案,是罗马尼亚自有华商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华人联手进行法律诉讼案,也是旅罗华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首次联合大行动。

但是维权方式不能只依赖于法律,因为很多华商所在国的法律相当不健全,相应的法律体系不尽完善,通过法律有时候是偏向维护本国民权益的。这个时候我们还是得依赖于系统的运作能力,系统可以通过媒体、舆论来获得支持,给当地政府施加压力。

权益保护措施 篇7

药物临床试验是一种探索性研究, 主要揭示试验药物在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不良反应、验证试验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药物临床试验是针对特定患者的一类研究, 是通过改善特定患者人群的健康而进行的一种有利的医疗干预。我国GCP阐述了受试者在临床试验中的风险和受益, 并明确规定了伦理委员会和知情同意书是保护受试者权益的主要措施, 但在临床试验实践中, 受试者的权益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从伦理委员会的职能、研究者及申办者应承担职责的角度出发, 分析临床实验中受试者权益保护的现状, 并探讨如何健全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权益的保护机制, 内容如下。

1 我国目前临床实验中保护受试者权益方面的不足

1. 1 一些未通过复核认定的机构开展临床试验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2004 年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资格认定工作, 并相继认定通过了一些医疗单位开展临床试验的资格。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应在10 个工作日内对已通过的医疗机构公告检查结果, 然而我国药监局公告发布往往晚于10 个工作日、甚至延后1 年, 这导致一些在复核认定中未通过的医疗机构继续利用这段时间开展临床试验。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检查组在现场检查时发现问题机构达不到开展临床试验标准的情况, 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反馈结果并暂停问题机构的时间却相对稍晚, 导致一些问题机构继续开展临床试验项目, 其中的不规范操作及程序易导致出现损害受试者权益的情况[2]。

1. 2 伦理委员会人员构成问题 ( 1 ) 根据我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相关规定, 在进行临床试验前, 临床试验方案等各类资料需经伦理委员会的审核。而大部分医疗机构内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由院领导担任, 虽显示出领导对临床试验方面的重视, 但由此带来了伦理审查方面的困难: ①院领导的态度往往易左右伦理审查的结果; ②院领导公务繁忙, 无足够的时间对试验项目审查, 造成临床试验分中心伦理会无法按时召开, 降低伦理审查的效率[3]; ( 2) 《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要求伦理委员会对临床试验项目的科学性和伦理合理性进行审查, 并要求伦理会委员与进行审查的临床试验项目无利益冲突。而在部分医疗机构中, 临床医学专家很多是可承担临床试验的临床科室主任, 既是伦理委员会委员又是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者。虽可在投票时回避, 但仍可间接影响审查结果, 很难做到真正的避嫌[4], 这严重影响了伦理委员会审查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1. 3 伦理委员会审查机制问题 《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要求伦理委员会人员构成必须有法律专家、独立于研究之外的人员, 但进行会议讨论时, 往往更多从医学药学的角度进行讨论, 医学和法学专家相互之间不懂对方的观点[5], 难以提出真正涉及伦理方面的问题。医学委员审查临床试验时, 伦理委员会秘书往往随意找到临床医学专业委员进行项目审查, 并不去核对主审委员的专业背景是否符合该试验所要求的专业, 由此常出现如具有内分泌专业背景的委员作为主审审查骨科需承担的临床试验, 因此不恰当的选择非试验专业背景的委员作主审, 会造成知情同意、受试者风险与收益的评估、试验方案是否合理等重点出现纰漏, 导致伦理审查质量降低, 使整个伦理审查流于形式[6]。

1. 4 伦理委员会持续跟踪审查不及时伦理委员会对临床试验项目启动前的伦理审查非常重视, 根据《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 临床试验启动前必须获得该中心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但试验开始后, 由于临床试验申办方多与临床科室有关, 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沟通, 且许多中心伦理委员会在实践中无法按照跟踪审查的频率关注临床试验进程, 导致全面跟踪审查不到位, 无法及时审查试验过程中是否出现损害受试者权益的事件, 只单一地接收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告[7]。由于试验结束仅需加盖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章, 因此试验结束后也不报告伦理委员会。

1. 5 申办方对知情同意书、招募广告的设计存在缺陷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参与临床试验的受试者均需自愿并且对试验项目有充分的了解, 很多临床试验申办单位为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招募受试者, 在知情同意书的设计上出现避重就轻, 关于药物临床前的研究情况介绍的不详细, 对服用试验药物可能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只是一笔带过, 对于需发布招募广告的试验, 申办方发布的招募广告往往具有较大的诱导性, 广告中发布的受试者获益信息与其试验药物带来的收益不相符, 夸大其试验药物的药理作用[8], 直接侵害了受试者的知情同意权。

1. 6 受试者补偿机制不健全很多受试者在临床试验中遭受损害时, 缺乏相应的医疗补偿, 经济补偿[9], 在参与临床试验时未获得申办方提供的人身保险。申办方虽向研究者提供法律及经济上的担保, 但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具体详细的规定, 以致于出现受试者遭受损害甚至死亡时, 申办方与研究者各执一词, 相互推卸责任, 不愿自身承担对受试者的赔偿责任[10]。而如药品研发企业缺乏足够的补偿能力, 很可能导致受试者在遭受损害后无法及时得到合理的补偿。

2 对保护受试者权益方面的建议

2. 1 规范伦理委员会的建设及工作程序伦理委员会的建设应按照GCP要求, 应有从事医药相关专业人员、非医药专业人员、法律专家及来自其他单位的人员, 至少五人组成, 并有不同性别的委员。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工作应完全独立, 不受任何参与试验的人员影响。所有委员参与讨论投票之前应签署利益冲突声明, 以保障受试者权益为主要讨论议题, 积极进行伦理审查工作。 ( 1) 严格审核申办方及研究者资质, 研究方法是否科学合理, 知情同意书是否符合知情同意原则; ( 2) 审查工作应选择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主审委员, 如伦理委员会中无具有该专业背景的人员, 伦理委员会应邀请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专家参与讨论, 但该专家不得参与投票; ( 3) 伦理委员会应在整个试验期间进行, 按照工作指导原则进行跟踪审查, 任何试验期间发生的修改方案及严重不良事件均应向伦理委员会报告[11]。

2. 2 加强GCP培训工作临床试验机构应积极组织研究者参与关于GCP及法律法规的培训, 规范研究者在临床试验中的行为, 组织伦理委员会参加伦理审查方面的培训, 及时关注国内国外关于伦理审查方面的最新动态, 使审查更具科学性和伦理性。

2. 3 规范知情同意书的设计和知情同意的过程知情同意书书面文字应通俗易懂, 避免使用过分技术性的语言; 疗效描述时不应使用过分乐观的描述; 对于风险的描述尽量客观, 对不良反应的叙述应尽量完整详细; 对试验内容及步骤有较完整的描述。医师在对受试者进行知情同意的过程中应耐心, 详细地向受试者解释参与该试验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收益并给予受试者充分的时间进行考虑, 不催促, 不恐吓受试者参与临床试验。

2. 4 完善受试者补偿机制申办方与研究者应在临床试验开始前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强的受试者补偿机制, 可将受试者在可能遭受损害时的补偿金额及补偿方式以书面文件的形式告知受试者, 逐步强制执行申办方在临床试验期间为每位受试者购买人身保险。国内对受试者补偿方面的保护力度明显不够, 因此加强受试者权益的保障应首先应成立相应的法律法规, 从立法层面真正让受试者的权益得到保障[12]。

3 小结

权益保护措施 篇8

关键词:商品房,合同纠纷,权益保护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住房制度的深化改革, 商品房交易市场也相当活跃。自八十年代起房地产产业就得到了充足的发展, 并逐渐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 极大的带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 房地产产业的发展也极大的改善了我国人民的生活环境。

但是, 随着房地产产业的发展, 相应而来的弊端也逐渐显露。比如说, 房价的持续走高, 使得很多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房, 这也是当前对房地产产业讨论最多的问题。或者是由商品房买卖合同引发的种种纠纷也是目前暴露较多的问题之一。其中主要原因是我国目前对于不动产方面的立法还不够完善, 市场自动调节机制还不够健全, 商品房交易行为很不规范, 房地产开发企业等不遵守城市信用原则等。因此而来的买房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 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也不断增加。

在目前所有案件数量排名中由商品房买卖合同引发的纠纷案件位列榜首。商品房买卖合同, 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尚未建成或者已经竣工的房屋向社会销售, 转移房屋所有权于买受人, 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 是指当事人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后因合同权利义务而引起的争议。我国目前对于因商品房买卖合同引发的纠纷的解决方法主要有协商、行政处理等。但是, 因为商品房市场受经济规律的影响会出现很多自发性、随机性的问题, 所以, 目前对于解决由此引发的纠纷还需要政府调节及法律条文的建立健全, 只有这样, 才能大大降低商品房交易市场出现的大量的合同纠纷。

一、商品房买卖合同及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的定义

(一) 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定义

所谓商品房买卖合同, 根据法律规定, 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尚未建成或者已经竣工的房屋向社会销售转移房屋所有权于买房人, 买房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由此可见, 商品房买卖合同包括商品房预售合同和商品房现售合同。所以在两种合同类型下发生的纠纷也会因为各自的不同的特点而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二) 商品房买卖合同法律关系也包含三个要素:

1、商品房买卖合同关系的主体。

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主体即签订买卖合同的当事人, 一般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买受人, 即作为房屋开发和经营的企业和作为房屋买受人的法人。

2、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客体。

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客体即买卖合同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一般来说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房屋即客体。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 除了房屋以外, 商品房的权属确认、变更、终止及等级发证行为等均是合同的客体。

3、商品房买卖合同法律关系的内容。

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法律关系是指作为合同关系主体的当事人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它是双方合同法律关系的主要因素。

(三) 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的定义

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就是房地产开发企业 (以下统称出卖人) 与作为买受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因商品房买卖合同而产生的各类纠纷的总称。

二、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特点

(一) 纠纷主体主要集中在商品房出售方及买受人之间

商品房买卖合同一般涉及的范围有: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买受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所以一般由商品房买卖合同引发的纠纷一般发生在这些主体之间。

(二) 纠纷发生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商品房预售领域

商品房合同纠纷主要包括商品房预售时出现的纠纷以及商品房出售过程中因费用交付引发的纠纷。其中又以商品房预售时出现的合同纠纷居多。这些纠纷主要原因有:房屋面积差异、房屋瑕疵以及预付款等。引发这些纠纷的主要原因在于预售阶段出售的商品房主要是尚未建成的商品房, 其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就成为房屋买卖合同订立的难以界定或者不明确标定的问题, 这就极易引发纠纷

(三) 涉及纠纷的主体之间法律地位的不对等

由于涉及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的主体主要是商品房开发公司及作为买受人的个人。所以极易产生在社会地位、经济实力、法律等悬殊的差距。因为作为商品房开发公司的法人是订立合同的主体, 它有很大的自主权和知悉权, 而往往作为买受人的个体在面对合同制定、签订时的相对弱势, 再因为经济实力等悬殊的差距, 导致在因为商品房买卖合同出现纠纷时使得买受人处于十分弱势的地位, 导致二者之间法律地位的不对等也是显而易见的。

(四) 纠纷原因主要在于商品房出售人的不诚实行为

商品房在预售时出售的是“协议上的房屋”, 也就是房屋还在开发过程中, 实质上的房屋还不存在。一些开发公司为了能尽快融资, 并以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将房屋出售出去, 因而采取隐瞒房屋建设基本信息、打出房屋虚假广告等方式故意隐瞒房屋信息造成消费者误解或者直接、间接地欺骗消费者, 这些都对消费者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产生误导, 那么由于买受人与出售者之间信息掌握量上的不对等而产生的合同纠纷也就习以为常。

三、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的类型

(一) 商品房预售过程中关于买卖合同的纠纷

1、商品房预售广告与实物不符。

很多商品房开发商为了能尽快以高价将预计开发的商品房卖出去, 便想方设法将所售房屋的建筑规格、建筑质量等虚构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利用一些虚假广告来蒙骗消费者, 使得消费者认为所购房屋物超所值, 心甘情愿的花钱买下开发公司出售的商品房。

因为预售主要是出售还未开发好的商品房, 所以消费者只能从开发公司工作人员口中或者是广告宣传来了解商品房。为了利益, 一些开发公司往往会扩大所售商品房的质量等。例如开发公司往往在宣传的时候会承诺, 修好的商品房是豪华设计、小区内有高档健身设施等, 但真正的商品房却与开发商广告宣传严重不符。

所以在房屋交付时, 因不满开发公司广告宣传与实际标的物不符引发的合同纠纷不在少数。

2、内部认购引起的纠纷。

“内部认购”是指房地产开发商将未取得相关许可证书并且不符合销售条件的商品房以签订预售合同、收取定金的方式出售给房屋买受人的行为。其最普遍的表现方式就是承诺给买受人以最低的价格出售最优质的房屋。如:VIP认证、排号等。但我国法律明确规定, 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房屋不得进行出售, 否则既是违法行为。

虽然如此, 但是这种内部认购行为还是屡禁不止。究其原因, 无非是在融资困难的商品房交易市场, 这样做能使得开发商尽快融资, 而迫于买房贵买房难压力的买受人也能得到一些实惠, 所以才会形成这样一个局面。

但是, 因为买受人在买房时无法看到所有房源交易信息, 对与自己买到的房子是否是最优质的也无从知晓。所以在房屋签订预售合同交完定金以后, 如果消费者要求退款, 主动权却不在自己手中, 而是掌握在开发商手中。当初承诺的不满意如数退还认购定金也成为空头协议, 不予兑现。

(二) 商品房买卖合同交付价款的纠纷

1、贷款办理过程中的纠纷。

因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往往还涉及到第三方, 即银行。而银行与房地产开发商之间的关系不属于直接的义务关系, 也就是说银行是代替买受人支付房屋款项, 即银行是代履行的义务, 而不是直接的支付的义务。

而因为银行方面而使得买受人未能偿还买房款项而引发的纠纷也是时有发生。但因为银行是第三方, 对买卖合同并不受直接的法律约束, 所以并没有必须付款给开发商的义务。而此时因为买受人与房地产开发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和其与银行的法律关系不属于同一法律关系, 所以房屋买受人一方面要接受开发公司的违约追究, 还要单独追究银行的延迟付款的责任。而此时, 多数购房者因自身处于劣势地位多会自取自行承担的方式来解决。

所以, 为了避免因银行方面延迟付款而引发的种种问题和纠纷, 笔者认为消费者在购买房屋需要向银行贷款的情况下尽量与银行单独签订合同并约定好因银行方面延迟付款引发的问题要由银行方面来承担责任和进行相当赔偿的责任等, 以免在发生纠纷时, 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

2、因其中一方未履行合同约定而引发的价款纠纷。

一般情况下, 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指签订合同的双方均履行了合同约定, 才能保证共同协商的目的达成。而现实中往往存在一种情况就是, 当买受人交付了一部分约定的房款之后, 以销售方存在经营等问题的理由拒绝支付剩余房款。所以双方就会因为一方不满另一方而拒绝履行买卖合同规定的内容。这样就会产生因履行义务而引发的价款纠纷。

但在法律上判定一个行为是否合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证据。如果买受人认为销售方存在违背合同规定的行为, 那么就要拿出有力证据来。但在这种情况下, 因为举证困难, 买受人一般还是会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往往以失败收场。

由商品房销售方欺诈行为引起的纠纷

1、“一房多卖”引发的纠纷。“一房多卖”是指房地产开发商将一套商品房分别出售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买受人的行为。在商品房买卖市场中, 这种将一套商品房卖给多个买主的行为屡见不鲜。因为在预售的过程中, 并没有实现房屋的真正交付, 而是签订的预售合同。在签订合同以后, 由于市场变化较大, 房子价格上升等原因, 一些不诚信的开发商在利益的驱动下又将商品房卖给出价更高的买主, 并签订合同, 这样就出现了一套商品房有多个买主, 并且都签订了买卖合同的情况。

这样“一房多卖”引发的买卖合同纠纷就不难理解了。而在法律上如何判定商品房的归属问题却一直备受争议, 却没有一套明确的法律来对其进行限定, 这样商品房的归属问题就无法进行判定。于是, 很多商品房开发商便以工作人员疏忽或者不可抗力等种种理由对买受人进行搪塞推卸, 使得买受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于是因商品房一房多卖引发的合同纠纷就必须诉诸法律途径来进行解决。但这其中受害最大的还是消费者。

2、证照不全的情况下出售商品房。商品房交易中的最后环节是商品房的交付问题, 而往往在买受人签订合同全款交了所有费用以后, 却被告知商品房现在还不能交付给买受人。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商品房开发公司在进行开发或者开发以后没有得到相应的许可证。其中包括:建筑商自身主体资格的欠缺;房屋质量存在严重问题未得到质量验收合格证等。因为根据现行法律, 对于不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主体资格的开发商是不能获准进行房产开发事业和房屋出售事业的。

如果开发商在证照不全的情况下擅自出售商品房, 那么即使是与买受人签订了买卖合同, 那么在后续的时间内也并未取得相应证照的情况下国家会依法查处这种违法行为。那么在这个过程中, 受害最大的也依然是房屋买受人。

3、出售验收不合格或未经验收的商品房。

有一些房屋开发商在利益的驱动下冒着违法犯罪的风险出售一些验收不合格或未经验收的商品房也是十分普遍的。我们不能排除一些商品房开发商是怀着良好的初衷去预售商品房的。但是在商品房预售以后直到商品房交付这个时限内, 也并未取得商品房验收合格证书, 那么这种房屋出售行为就是违法的。

所以买受人与商品房出售者之间签订的合同协议等的法律效力问题也是有待法律考究的。如果在法律上认定出售人所出售的商品房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那么也就意味着买受人所买到的商品房是不合法的, 即使这种后果的罪魁祸首是开发公司, 那么风险和危害买受人也是承担者之一。

所以因开发公司出售了未取得质量验证证照的商品房而引发的合同纠纷也是十分普遍的, 这就要求我们的买受人要擦亮双眼, 验齐证照之后再签订协议, 这样才能大大降低购房风险。有关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方面的立法不足, 对消费者的保护不足, 导致买卖双方权利及法律地位的不对等, 形成对买受人的不利地位。

四、有关解决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的法律现状

在现行法律中, 对商品房买卖等规定的主要有《民法通则》、《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条例》等, 在一些部门规章中也略有涉及。

但是随着我国城镇化改革进程的加快, 城市住房制度的神话改革, 住房日益商品化, 随之而来的因商品房买卖合同引发的纠纷也逐渐凸显出来。但是与我国目前的立法情况来看,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还有待建立健全我国商品房买卖合同相关法律, 逐渐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目前我国有关商品房买卖合同方面的法律规定存在很多不足, 如:法律规定之间衔接不良, 立法冲突, , 在立法之初的价值取向上也存在着行政色彩严重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我国对商品房买卖中购房者的法律权益保护等已经基本初具雏形, 但是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体系。

一系列的法律漏洞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因商品房买卖合同引发的纠纷问题。所以, 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出问题所在, 建立健全相关立法。

五、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中购房者权益保护措施

(一) 加强对商品房交易市场的监督

这主要是指对商品房质量的监督。我国现行法律对房地产开发公司等的资质审查等都有所规定, 但这些规定往往流于形式, 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目前商品房交易市场中还是存在很多开发商出售质量不合格甚至没有取到相关资格证的商品房, 导致没有法律控制权的买受人无法追究开发商的法律责任。

所以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强对商品房交易市场的监督, 最直接最有效力的方法就是加强对商品房开发、出售等买卖行为的相关立法, 细化已有法律, 建立缺失的法律, 完善已有的法律体系。如:加强对施工及建筑单位资质审查的力度, 建立和晚上建筑及施工单位的质量信誉档案, 设立处于中立位置的审批设计图机构, 实行定期及不定期的审查和抽查等, 从源头上杜绝商家出售质量不过关的商品房, 以法律形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害。

(二) 商品房买受人自身在进行商品房交易的过程中要谨慎并增强警惕心

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商品房交易市场的不诚信行为的发生, 但不能完全将这种违法行为消灭。这就要求消费者要在进行商品房买卖的过程中要提高警惕, 在签订合同时, 要自习审查开发商所取得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对其所购商品房的结构等重要信息要审查清楚, 做到心中有数。在签订合同时, 要将规划许可证及附件、规划局盖章的平面图等于开发商提供的资料进行核对, 查看是否有出入。最后要认真阅读合同内容是否已经将违约责任等认定清楚等, 以免因自己一时疏忽而签字, 一旦出现纠纷受损害的将是消费者。

(三) 加强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中法律的建立健全

完善房地产方面的行政立法, 切实规范商品房交易市场, 对商品房交易行为进行法律限定加大商品房市场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在商品房开发环节, 加大对房地产开发商的审查力度, 对于不符合开发标准的房地产公司坚决不授予质量审核合格证书, 在源头上杜绝不合法标的物的建设。而在商品房出售环节也要严加把关, 要严格审查房屋销售相关证件, 对于证照不全者, 坚决杜绝其销售。只有这二者有效结合起来, 才能切实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陈耀东著:《商品房买卖法律问题专论》, 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1.陈耀东著:《商品房买卖法律问题专论》, 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吴清旧, 贺丹青著:《房地产开发中利益冲突与平衡》, 法律出版社2 () () 5年版;2.吴清旧, 贺丹青著:《房地产开发中利益冲突与平衡》, 法律出版社2 () () 5年版;

[3]、程信和刘国臻《房地产法学》—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3、程信和刘国臻《房地产法学》—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4]、洛阳市房地产市场管理处, 《房产交易指导手册》, 2004年出版。4、洛阳市房地产市场管理处, 《房产交易指导手册》, 2004年出版。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3年颁布。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3年颁布。

[6]、陈小平《房地产金融理论与实务手册》, 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房地产信贷部, 1998年出版。6、陈小平《房地产金融理论与实务手册》, 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房地产信贷部, 1998年出版。

[7]、赵旭东《合同法学》—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法学教材,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2年出版。7、赵旭东《合同法学》—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法学教材,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2年出版。

胎儿权益保护研究 篇9

针对以上案例, 我们先不分析案件背后的政策以及政府执法问题。但是在胎儿权益保护方面, 是否因为我国法律规定上的一些欠缺, 造成一些执法人员“违法”的呢?

本案当中, 胎儿的权益是否受到侵害?胎儿权益在受到侵害之后, 应寻求怎样的保护途径?应由谁代替其行使权力?我国法律在胎儿权益保护方面是否有规定呢?是否真正的从法律上保护了胎儿的合法权益?司法实践中对于胎儿的权益保护方面是怎么做的呢?

在回答上述问题之前, 我们需要分析近现代世界各国对于胎儿权益保护方面的规定:

对于胎儿权益的保护是基于胎儿法律地位, 近代各国对于胎儿权益的保护特别是胎儿民事主体地位的规定, 主要有三种立法模式:

1、总括保护主义。即以活体出生为前提, 承认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如《瑞士民法典》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胎儿, 其出生时尚生存, 出生前即具有权利能力的条件”。胎儿因为出生而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2、概括保护主义。即胎儿未出生时, 属于母体的一部分, 不承认胎儿在此时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只有在胎儿出生时是活体的, 法律为保护胎儿的利益, 对其利益的保护视同出生。如《日本民法典》第七百二十一条规定:“胎儿, 就损害赔偿请求权, 视为已出生。”即在特别情况下视为胎儿具有权利能力, 主要适用于某些财产的取得以及损害救济等。例如胎儿的扶养请求权、继承权、受赠权等。

3、绝对否定主义。绝对的否定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 胎儿不得作为民事权利主体。如我国《民法通则》第九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 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依法享有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义务。”但是, 我国《继承法》第28条规定:“遗产分割时, 应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 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由此看出, 我国《民法通则》绝对的否定胎儿具有权利能力。即严格遵守民法总则要求, 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 不承认胎儿有任何民事权利能力。

以上三种关于胎儿权益保护的规定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的规定相冲突, 一是, 承认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始于出生相矛盾;二是, 出生前无权利能力与为了保护胎儿的某些权利而承认其有权利相冲突。按照自然人的民事权利始于出生的规定, 胎儿应该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但是为了保护胎儿的权益, 又在另一方面承认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 现实司法实践的需要与法律理论逻辑相互冲击, 从而造成胎儿是人又不是人的逻辑矛盾。

相对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 我国现行的法律关于胎儿权益的保护有点滞后。主要表现在:在民法中关于胎儿权益的保护找不到相应的规定;在劳动法和劳动保护法中, 通过对怀孕妇女劳动权利的保护的规定来间接地保护胎儿权益;在刑法中, 为体现对无辜胎儿生命的保护, 规定只有在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对胎儿权益保护的唯一明确规定在于《继承法》第28条规定:“遗产分割时, 应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 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由此看出, 胎儿继承权的前提是胎儿出生时是活体, 我国现行民法根本不承认胎儿的民事主体资格。

虽然在法律上隐隐约约可以找的关于胎儿权益保护的规定, 但是,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对于胎儿权益受到侵害时损害赔偿请求权的问题不容乐观, 胎儿权益保护的成功案例还屈指可数, 最高司法机关的相关司法解释以及司法指导实践也有待出台。

新编写的《中国民法典:总则编条文建议稿》第十四条规定:“胎儿利益保护……涉及胎儿利益保护的, 视为胎儿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涉及胎儿利益保护的事项, 准用本法有关监护的规定。胎儿出生时为死体的, 其民事权利能力视为自始不存在。”从此条文来看, 我国此次编写的民法典, 对胎儿利益的保护上, 采用了总括的保护主义, 这也是我国的许多学者如梁慧星教授认为的, 对于胎儿权益保护, 采取总括保护主义最为有利。

但是, 对于胎儿权益受到侵害, 身体方面比如因为母亲受到强烈的机械损伤或精神创伤, 因为环境的严重污染, 因为错误的医疗诊断或治疗, 由于母亲服用药物等等导致婴儿出生后先天畸形或疾病。权利方面胎儿出生后受抚养权遭到侵害等。因为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 导致胎儿权益受到侵害之后无处救济。这与我国侵权关于有损害就应有救济的规定原则相矛盾。

本案当中, 因为某政府的违法执法行为, 不仅侵害了作为母亲的人格尊严, 身体健康权, 同时, 对于胎儿权益也是一种侵害。并且, 对于胎儿权益受到的损害, 因为没有法律的明文规定, 现实中也就无从下手追究究竟应该由谁?如何?依据什么去保护其合法权益?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类的不断发展, 民法在维护人的尊严, 保障社会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胎儿作为即将成为独立个体的人, 理应以法律形式保护其合法权益, 这样才能在其真正独立来到世界上时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基于胎儿独立的生命和权益, 法律应该承认其权利并以法律形式加以有效保护。这与世界各国在胎儿权益保护方面给予继承权与损害请求权相融合。

如何保护教师合法权益 篇10

一、具体界定师德禁行性行为与相应的处分方式, 促 进管理行为的有法可依

教师行为规范应该具有判断、衡量人们行为是否有效、是否合乎规范的, 具有普遍性的标准功能。它不但适用于教师, 也适用于所有管理者。《办法》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第八条、第十二条明确规定了《办法》的适用范围, 对教师的师德禁行性行为做出了明确规定, 还专门规定了教师违反职业道德不同行为的具体处分方式。一方面, 使教师能够预先了解违反师德的行为可能带来的不利法律后果, 从而抵御诱惑, 依法行使权利, 自觉履行义务。另一方面, 使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在适用《办法》认定和处理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时具有统一、明确的标准, 做到依法行政, 公平处理。

二、明确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与义务, 防止滥用 管理权力

教师行为规范是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实施教师管理活动的标准, 依法行政是当代法治社会、广大教师对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的教师管理活动提出的要求。《办法》第五条规定了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及时调查、核实事实等职责, 第六条、第八条则规定了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的权限范围与职责, 以防止其越权行为。同时在第十条规定了学校、相关管理部门违反《办法》规定不履行职责所要承担的责任, 以防止学校、相关管理部门滥用权力和行政不作为。为保证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细则的合法性, 使其真正适应各地教育与教师管理的不同实际, 《办法》第十三条还对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细则做出了报教育部备案的要求。

三、通过程序和形式正义, 保护教师合法权利

没有程序的公正就很难有结果的公正, 处理结果的公正需要正当程序的保障。为此, 《办法》第五条专门对处分程序做出了明确规定, 包括: (1) 调查与核实事实; (2) 听取教师的陈述与申辩, 或听取学生、其他教师、家长委员会或家长代表的意见; (3) 听证。通过这些规定使处分决定能够以事实为依据, 保证处分的公正性。行政决定必须说明理由, 这是现代法治国家保证程序公正公认的一项原则。为此, 《办法》第七条对处分决定的形式作了具体规定, 要求处分决定应以书面形式告知教师, 处分决定书必须载明认定的事实、理由、依据、期限及救济途径等事项, 同时还规定了处分决定公布的范围, 强调了公布处分决定应该遵循的原则, 以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四、确立权利救济途径, 保证教师依法维护自身合法 权益

权利救济作为一种程序正义, 可以确保教师享有实质正义的结果, 成为真正的权利主体。《办法》在其第九条专门对教师权利的法律救济途径依法做出了具体规定。一是复核, 教师不服处分决定, 可以向学校主管教育部门申请复核;二是申诉, 教师对复核结果不服的, 可以向学校主管教育部门的上一级行政部门提起申诉。这一方面是对教师明确规定的两类救济途径, 有利于教师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相应方式积极维护自身权利, 另一方面也是对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及其上一级行政部门职责的明确规定, 对于教师提起的复核和申诉申请, 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及其上一级行政部门必须受理并在法定期限范围内进行审理并做出决定。

五、对社会主体的行为进行引导, 有利于形成教师健 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切实保护好发明人的权益 篇11

2011年6月6日,美国最高法院以7票对2票的比数,对美国斯坦福大学诉罗氏公司专利权属纠纷案,判定美国斯坦福大学败诉。判决说明指出,一是原则上专利权最初都是属于发明人的,只有当发明人用通过白纸黑字(例如雇佣契约)的方式转让专利权时,他人(例如发明人的雇主)才会取得专利权。二是美国专利法第202条(a)款(即《拜·杜法案》第202条(a)款,笔者注),只会让受美国联邦政府所资助的研发机构“保留”专利权,但不会让该机构“取得”专利权。换句话说,该机构应当先从发明人手上取得专利权,才有办法将之保留。虽然,斯坦福大学在本案中确实是“受联邦政府所资助的研发机构”,也满足了202条(a)款相关的要求,但是,由于斯坦福大学并未通过CPA契约取得Holodniy博士的知识产权,因此,也丧失可依专利法第202条(a)款而取得“保留”的权利。

本纠纷案对我们借鉴和启示,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特别重视调整发明人与大学、科研机构的权益。

职务发明专利权属政策要在发明人和投资者之间寻找平衡点,既鼓励发明人,又保护雇主的利益。“职务发明专利雇主优先”原则的理论依据,是“谁投资,谁拥有”;“发明人优先”的理论依据是承认创造知识产权的主体是发明人,职务发明是个人创造力的表现,超出了执行一般职务时所需的水平。尽管两种专利权属政策的理论依据不同,但在实际执行中,都有具体措施平衡职务发明人和雇主的利益。“雇主优先”的制度强调建立激励机制,保证职务发明人的利益,调动其创新积极性。“发明人优先”的制度允许雇主优先实施专利,维护了雇主的利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专利法规定,专利申请人应是发明人或受让人。有了这条规定,雇主必须尊重职务发明人,没有发明人同意或授权,雇主就不能擅自拿雇员的职务发明去申请专利。发明人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但大学及研发团队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第二,政府资助的知识产权归属,要有利于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

政府资助的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的知识产权归属要有利于技术共享,提高技术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公共资源的社会效益。政府资助项目形成的知识产权归承担单位或发明人所有,是一种国家的让利行为,目的为了促进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而不是为了某个单位和个人的利益。因此,政府在赋予承担单位或发明人知识产权所有权的同时,应同时赋予明确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责任。如果项目承担单位或发明人在合理期限内不能进行技术转移,政府有权将该技术的知识产权收回,并转给其他单位和个人应用。为了保证技术的利用和转移,还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监督管理制度。

第三,明确产权关系与激励机制结合。

在调整知识产权权属政策时,要分清产权关系和激励机制的区别,不能因为激励而混淆了产权关系。如,政府所属大学、科研机构的放权和政府资助项目的让利不同。政府研究机构的放权政策是在明确知识产权归政府所有的前提下,扩大机构处理知识产权的自主性;政府资助项目的知识产权归研究项目承担单位或发明人。

第四,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亟待加强。

权益保护措施 篇12

一、我国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现状

相对于国外来说, 我国金融业起步较晚, 但近几年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在金融行业这个日益繁荣的市场中, 个人对金融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主要表现为货款、投资、理财等多元化的金融消费格局, 而不再是简单的银行存取款业务。但是由于金融行业的不规范性、金融产品的复杂性以及金融交易的特殊性, 使得金融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更加突显, 金融消费者的风险程度也日益加剧。他们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我国金融消费者缺失法律主体地位

在我国的法律正式文件中, 并未出现过“金融消费者”这个概念, 而是被划分为好几类, 以不同的经营模式分散开来。在一些领域与规则中, 消费者被冠以“顾客”“投资者”之类的称呼, 而这些法律法规并未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 所以金融消费者的法律适用性与主体地位比较薄弱。

(二) 我国金融监管的机制不够健全, 不能有效地实行问责机制

在我国并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来负责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目前的金融监管模式就是“三行一会”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 按照纵向监管权限, 分别监督各自领域内的金融交易活动。但是金融监管机构未能从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出发, 而是偏向于把控市场秩序, 营造出良好的国企改革环境, 因此带有深厚的政治色彩, 大大削弱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力度。

(三) 我国金融消费的纠纷处理机制不够完善

金融消费纠纷产生以后, 消费者首先考虑的是向金融机构投诉, 如不能达成满意的解决方案, 消费者才会诉诸法院。但是, 我国的金融机构内部并未建立一种专门的纠纷处理机制, 面向消费者的投诉进行专业有效地处理。而所谓的信访制度也很难取信于消费者, 缘于在调查纠纷、处理效力方面缺少法律的强制约束力。另一方面, 金融消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技术性, 所以金融机构的处理能力有限, 诉诸法院又因程序繁杂而不能快捷有效地处理纠纷, 这些都导致金融消费的纠纷处理过程越来越难。

二、我国金融消费者实现权益保护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

(一) 金融产品创新性与金融风险性之间的矛盾

金融产品的创新是一把双刃剑, 它可以提供给金融消费者更多自由的选择, 推进金融市场不断向前发展, 但金融创新活动一旦不受约束, 则必定会大大影响消费者的认知, 使其丧失一定的判断力, 甚至对监管机构的评估能力造成严重影响。在市场占有率及市场利益的吸引下, 金融机构由于其误导、欺诈市场的行为导致金融风险的扩大, 进而引发金融危机。反之, 若一味地限制金融创新, 采取单纯的强化监管方式也会阻碍金融市场的发展。

(二) 金融监管机构的问责机制与司法救济存在着冲突

一般而言, 司法救济的法律效力要远远高于金融监管机构, 司法保护是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时的最后一道救济途径。但现行条件下, 司法保护执行起来相当困难, 司法救济对处在弱势地位的消费者来说也会花费较长的诉讼周期与诉讼费用, 所以金融消费者一般采取向金融机构投诉的处理方式。而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的问责机制不够健全, 监管力度明显不足

三、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机制创新

(一) 在立法方面制定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适时保护其合法权益

为了有效地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应当制定一部专门针对金融消费者的法律, 因时、因地制宜地选择一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模式, 逐步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二) 要实现司法救济途径的创新与完善

在我国可以采取小额诉讼制度, 这样有利于实现诉讼的效益化, 避免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权益保护的情况, 既可节约诉讼成本, 又能保证司法公正。因此对于处理众多金融纠纷, 调整复杂金融关系,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大有裨益。另外, 可建立专门的金融消费纠纷仲裁机构, 针对各种金融纠纷问题进行专业性处理, 提高处理效率, 保证处理质量, 同时可与消费者协会配合, 共同高效地解决金融消费纠纷。

四、结语

现在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法律保护机制的严重缺失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已是刻不容缓。相信随着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订、优化与完善, 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机制也将会得以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志娟.论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D].河北大学, 2010.

上一篇:仔猪断奶技术下一篇:文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