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博弈(共8篇)
融资博弈 篇1
一、小企业—银行融资博弈模型构建与分析
(一)小企业—银行融资博弈模型的分类
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一整套系统性的解决办法,但其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银行针对小企业贷款的机制创新和商业化运作。在银行的贷款市场上,博弈的参与者有两个:一是小企业,另一个是银行。企业首先决定是否向银行贷款,然后银行考虑是否借贷,如果借贷,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企业考虑是否还款,如果不还款,银行考虑是否追偿,这是一个典型的动态博弈。在银行和小企业的博弈过程中,双方的的信息是非对称的,小企业本身是博弈双方中的信息优势方,银行是博弈双方中的信息劣势方,小企业本身肯定比银行更了解自己的情况,这又是一个典型的不完全信息博弈。
(二)小企业—银行博弈模型构建
动态博弈过程(见图1):
小企业向申请提出贷款,银行贷或不贷。
(1)如果不贷,博弈终止。
(2)贷款,要求企业提供担保或抵押。企业还款或不还款。
还款,双赢,博弈结束。不还款1,追究。不还款2,接受损失。
(三)小企业-银行博弈模型分析
(1)小企业-银行博弈模型的基本概念。依据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可以看出:
一是参与人包括:银行、小企业。
二是博弈的结果有:(A2,B1),(A1-C,B4),(A3-C,B2-F),(A6,B1),(A4-C,B4),(A5-C,B3-F),(0,0)。
三是信息包括:银行对于小企业的经营状况的了解程度。
四是行动包括:银行的行动{贷款,不带款}以及{追索,不追索},企业的行动{还款,不还款}。
综上所述,参与人、行动、结果统称为博弈规则,博弈分析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博弈规则决定均衡。
(2)小企业-银行博弈模型的说明。其中括号中的数字前者表示企业的收益,后者表示银行的收益,其中C表示企业不履约时的信用损失成本以及企业资产作为担保抵押拍卖造成的损失,F为企业不履约时,银行的追究成本。在这里首先假设企业没有提供担保抵押10,只是凭借信用借款,所以如果小企业出现违约,只会有信用损失。另外对于小企业和银行的收益有如下假设:
另外,假定小企业只向银行进行一次贷款。银行追究概率为P1,小企业投资成功的概率为P2,小企业还款的概率为P3。
如果小企业还的收益大于不还款的收益,小企业必然会选择还款;如果小企业不还款的收益大于还款的收益,小企业必然会选择不还款;如果银行追偿的收益大于不追偿的收益,银行必然会选择追偿;如果银行不追偿的收益大于追偿的收益,银行必然选择不追偿;如果银行贷款收益大于不贷款的收益,银必然选择贷款;如果银行不贷款的收益大于贷款的收益,银行必然选择不贷款。
(3)小企业-银行博弈模型的公式推导。小企业还款与不还款时的对比收益分析:小企业还款时的收益为,
为了方便计算,令
这样就可以得出10P2+(-5)(1-P2)=15P2-5 小企业还款时候的收益就变成了小企业不还款时候的收益为{(1-P1)(A1-C)+P1(A3-C)P2}+{(1-P1)(A4-C)+P1(A3-C)}(1-P2)=-2P1P2+11P2-6P1+4-C
如果企业不还款时候的收益大于企业还款时候的收益,那么企业将会选择不还款,也就是如果-2P1P2+11P2-6P1+4-C>15P2-5 成立,也就是2P1P+6P1+4P2<9-C成立的话,小企业将会选择不还款。
此式成立的概率是否很大呢?首先来看一下该式子的左方,P2是小企业投资成功的概率,在实际种小企业面对众多的风险,抗风险能力远远不如大企业,如果出现管理不当,竞争激烈等情况的出现,很有可能破产。所以P2应该是很小的。再来看一看P1,银行追究概率为P1。面临抵押担保明显不足的小型企业来说,银行追偿的成本可能都会大于追偿的收益,所以一旦小企业经营失败,银行追偿的可能性很小11,也就是说P1会很小。
总之,如果是小企业单次无抵押贷款或者抵押不足时会使得2P1P+6P1+4P2<9-C的左半边很小。再来看式子的右边,C表示小企业不履约时的信用损失成本以及企业资产作为担保抵押拍卖造成的损失,对于小型企业来说,这一数字本来就很小,所以式子的右边9-C很大,那么不等式成立的可能性很大。
综上所述,小型企业在特定情形下,只贷款一次,有极大的可能性选择拖欠甚至是不还款。即使在银行追究的情况下,只要企业投资成功的概率小,抵押担保不足时,小企业不还款的收益就会大于还款收益。
在上述条件下银行追偿与不追偿的收益对比分析:
银行追偿时候的收益为:
银行不追偿时候的收益为:
如果银行不追偿时候的收益大于银行追偿时候的收益,银行就会选择不追偿。也就是如果P2-F+1<-6,移项后可得P2+7<F。如果P2很小,而F很大的话,银行就会选择不追偿。正如前面所述,P2是一个很小的值。F为企业不履约时,银行的追究成本。F值太大,理性的银行此时不会选择追偿。那么理性的银行在这时更大的可能是选择是不贷或者少贷。
(4)小企业-银行博弈模型的分析结论。在上述模型中,假设小型企业仅有信用损失,然后得出博弈的结果是银行不愿意贷款,小企业不愿意还款。在现实中小企业损失的不仅是信用,还有抵押担保品,但是这些明显不足的抵押担保品对于博弈的结果并没有什么影响,小企业破产后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因为自有资产本来就不多,大部分的资产都是从银行贷款获得的,银行追讨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因为小企业的抵押担保并不充足。
综上所述,最终博弈的纳什均衡是:中小企业在贷款之后选择不还款,银行选择不贷款。
二、小企业融资博弈模型重新设计
(一)小企业-银行融资博弈模型重新设计:将企业主个人资产作为抵押
如果小型企业提供的抵押担保除了小型企业本身的资产以外,还有企业主的个人资产,那么博弈的均衡状态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了。
如果小型企业抵押的不仅仅是企业资产还包括企业主的个人的资产,这种情况尽管对于银行来说,追索所能获得的弥补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变化,因为个人资产毕竟相对于企业资产来说要少很多。可是我们会看到,如果小型企业发生违约行为的话,损失将远远大于仅仅将企业资产用作抵押所遭受的损失,因为这些资产是企业主的个人资产,关系着企业主的生死存亡。
将改变博弈模型的支付函数,将追偿时的C替换为C1,其他条件不变。这时F并没有发生变化12,因为银行从企业主个人资产中所能获得的收益并不能给予银行的损失多大的补偿。但是这里的C1却是要远远的大于C,即C1≥C。原因上文已经解释,因为这些资产是企业主的个人资产,关系着企业主的生死存亡。
改变后再来看一下企业还款和不还款所能获得的收益,仍然如上文所,说如果小企业还的收益大于不还款的收益,小企业必然会选择还款;如果小企业不还款的收益大于还款的收益,小企业必然会选择不还款。小企业还款时候的收益并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
小企业不还款时候的收益就变成了:{(1-P1)(A1-C)+P1(A3-C)}+{(1-P1)(A4-C)+P1(A5-C)}(1-P2)=-2P1P2+11P2-6P1+4-C+C(C-C1)P1
如果2P1P2+11P2-6P1+4-C+C (C-C1)P1>15P2-5 成立,也就是2P1P2+6P1+4P2<9-C+C(C-C1)P1成立的话,小企业将会选择不还款。
上文已述,如果单次博弈,并且抵押担保不足的情况下,小企业不还款时候获得的收益很容易大于还款时候获得的收益。但是如果将企业主个人的资产作为抵押时,这一不等式就不是那么容易成立了。和上一次博弈相比,不等式的左边没有发生变化,不等式的右边却发生了变化多了一个-C(C-C1)P1,如果C1远远的大于C,尽管P1很小,可是(C-C1)P1也会很大,使得不等式的右边将会大大的减小。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这一不等式2P1P2+6P1+4P2<9-C+C(C-C1)P1成立的可能性,也就是大大降低的小企业不还款的概率。
另外,还可以看出,如果企业主将其个人资产作为抵押担保,将会使企业主更加积极的管理企业,经营更加谨慎。这又无形中增大了企业经营成功的概率,也就是使得P2会增大,那么不等式的左边,也就会加大,这更减小了2P1P2+6P1+4P2<9-C+C(C-C1)P1成立的可能性。还有,就是假如企业主主动要求将其个人资产作为抵押担保,根据信号传递模型,银行就可以得出,相对于那些没有将其企业主个人资产作为抵押担保的企业来说,这样的企业表现出来的还款愿望更加强烈,更容易让银行相信这样的企业更守信用,银行于是就会更加容易贷款给这样的企业。于是良性的循环就形成了,企业愿意还,银行愿意贷。
(二)小企业-银行融资博弈模型重新设计:将单次博弈改变为多次重复博弈
将单次博弈改变为多次重复博弈,博弈的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呢?如果小企业多次融资,我们假定,一旦小企业在每次借款后按照规定还款,那么银行在下次该企业申请贷款时,就会给予批准;一旦小企业出现违约,银行将不会对该企业进行贷款,同时其他银行以后也不会为该企业提供贷款。
首先,要假设一个贴现因子,α,0<α<1。这时,小企业贷款后如果按时还款所能获得的收益,不仅仅一次贷款后获得的收益,而是数次收益的相加。小企业贷款后违约获得的收益没有发生变化:
但是小企业按时还款后,下次仍然可以继续贷款,这样小型企业的收益就发生了变化:
一般来说的值大约介于0.8 到1 之间,那么小企业按时还款所能获得的收益将远远大于小企业违约时所能获得的收益,这时小企业当然会选择还款了。
(三)小企业-银行融资博弈模型重新设计:外部提供充足的抵押担保
如果企业所能够提供的抵押担保品足够大时,博弈的结果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F为企业不履约时,银行的追究成本,令F1=M-F,其中M为追偿时,银行所能获得的收益,那么一旦发生小企业违约银行追偿时的收益为:(B2+F1)P2+(B2+F1)(1-P2)=P2+F1+1。
银行不追偿时候的收益:B4P2+B4(1-P2)=B4=-6。
如果银行追偿时候的收益大于银行不追偿时候的收益,银行就会选择追偿。也就是如果P2+F1+1>-6,那么银行就会选择追偿,很显然如果银行在追偿时能够获得足够的补偿,也就是能够弥补追偿时发生的成本时,那银行肯定选择追偿。
如果M足够大到即使小企业经营不善,清算资产,拍卖抵押品,银行也不会亏损的话,那银行肯定会发放贷款的。当然这些抵押品并非一定来自小企业本身,也可能是来自于外界的担保。
三、小企业- 银行融资博弈模型的启示
当个企业主的个人资产作为抵押时,尽管银行获得追偿并没有增加,然而追偿时,小企业遭受的损失却多倍地被放大了。小企业的还款概率将会加大,恶意逃债行为可以降为最低。另外,由于小企业业主将其个人资产作为抵押,增大了银行对其还款的信任,银行对其贷款批准的概率将会提高。
当企业违约时,银行通过追偿所能获得的收益越大,银行向小企业提供贷款的可能性就越大。小企业本身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提供充足的抵押担保,因此外界能够为小企业提供有效的抵押和担保是提高银行发放贷款概率的重要手段。但是,更应该注意到,这样的抵押担保如果过度的掺杂了国家信用,相当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本来就是市场现象,政府过度提供担保,而忽视了在市场秩序、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将会诱发中小企业机会主义行为,增加道德风险,甚至严重的影响到整个信用担保体系功能的发挥。
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动态博弈简析 篇2
摘 要 本文通过构造银行和中小企业的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揭示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主张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增加银行和中小企业的信息交流,以此来有效地降低系统风险,改善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
关键词 中小企业外部融资 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
一、在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过程中,常常因融资问题而遭遇发展的瓶颈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规模较小,经营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差,企业短贷长用、贷新还旧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中小企业设置虚假的财务信息欺骗融资银行,造成大量资本金的误投和流失,中小企业履约率低,造成了银行大量的呆账、坏账的产生,正是由于这种不良贷款的存在,对讲究经济效益的银行来说,也是不倾向于给中小企业贷款的。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博弈分析
为了方便我们的分析,我们设定一个只有企业和银行两方的经济环境,假定中小企业和银行都满足“经济人”假设,各方根据自身的效用和成本来决定其行为,双方选择合作在于自身是否能够获得利益最大化。企业能否从银行融资成功,主要看中小企业的还贷能力,也就是企业信用度的大小。假设有个小企业有一个投资项目价值4万元,但是企业缺少1万元投资资金。企业想从银行贷款1万元,若银行贷款给小企业,企业用以投资并获得收益4万元,如企业守信还贷给银行,企业获得收益2万元,银行或得收益2万元;若企业失信赖账不还贷款,企业获得收益4万元,而银行的收益为0。对银企双方均有收益的纳什均衡为(2,2)。
然而银企之间作出决策是有先后次序的,而且博弈过程也往往不止一个阶段,这对于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以及博弈的均衡都有一定的影响。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动态银企博弈过程。银企双方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银行和小企业是该博弈中所有参与者;双方进行动态博弈,一方采取行动之后,另一方可以相机行事; 博弈双方对于自己在每种状况下的可能得益是完全信息的,而且对于对方在自己选择之前的的行动具有完美信息(博弈者了解此前的全部博弈过程) 。我们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常识来规定银企动态博弈的次序。企业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之后,银行作出决策,然后企业再作决策,如此循环,依次决策。银行首先决定贷与不贷,如果不贷,则博弈终止;如果贷款,下一步则由企业决定还款与否,如果企业还款,则双方各得其所,均有收益,博弈告一段落;如果企业不还款,银行可以采取忍受的态度,接受损失;但也可能会进行追究,如向担保人求偿,或者处置抵押品,或者进行法律追究等等。
但是此时的法律诉讼是劳民伤财的,在经济上并不一定合算。由于当前我国的法律建设并不完善严密,司法机构执法能力也有问题,因此有理不一定打贏官司,赢了官司却可能反而输了钱。考察法律不健全情况下的银企博弈格局,我们就会发现,原有的均衡状态被打破,新的纳什均衡状态应为(1 ,0) ,即银行从一开始就拒绝贷款。这个结论很容易论证:在中间层的子博弈中,企业的最佳策略是选择赖帐,因为赖帐比还款收益更大,此时银企双方的收益为(0,4);当银行确知企业会赖帐时,必然造成银行损失,于是回到顶层,银行不愿接受损失,必然采取不贷款策略,结果银企动态博弈的纳什均衡状态变为(1 ,0) ,这就是此博弈过程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三、银企动态博弈的启示
结合上述对于银企双方博弈的分析,笔者从政府、小企业和银行三方分别推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建议。从政府方面讲,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管理地制度和法规,特别是中小企业信用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法律的有关条款,如赋予银行等小企业的外部债权人以破产申请权。在法律体系健全,司法程序高效的情况下,银行能通过法律途径追回企业欠款,有效降低小企业违约风险,银企双方各有所获,呈双赢局面,此时社会整体效益也达到最大状态,资源配置趋向帕累托最优化。政府作为第三方的公信部门,建立推广失信中小企业黑名单,在此条件下银行的贷款意愿增加,贷款风险降低,银企博弈效率较高,有效地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从中小企业自身方面来讲,小企业可以定期适当地进行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汇报,以此增加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信任;同时,中小企业要规范自身的经营管理,合理运用资金,从根本上保证自己的还贷能力。贷款企业应该多了解有关法律常识和司法程序,对银行追究责任的威胁持正确的态度,才能作出明智的决策。
从银行方面来讲,要适当地简化中小企业贷款的程序,减少中间的环节,不断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处更加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融资产品。银行对于企业的还款能力必须深入了解,定期对中小企业投资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状况进行评估,与中小企业的汇报比对,判断情况是否与事实相符,以此来确定企业的还贷能力,否则,即使企业有还款意愿,但是力不能及,银行也同样要承担损失;同时,银行同业间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增加小企业违约的机会成本,降低其违约的概率。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作用,但我国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信用低、融资难问题,直接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需要政府、中小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三方共同的努力,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识予.经济博弈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
[3]王敏燕,孙英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博弈论方法研究.商业经济.2010(7)(总第353期).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博弈分析 篇3
一、供应链金融及其融资模式分析
供应链金融是一个新兴的融资方式,目前对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和论述尚不多见,甚至可以说至今对于供应链金融都没有较为全面、完整的定义。所谓的供应链金融就是基于供应链所开展的一系列的融资活动。商业银行会从整个的产业链的角度进行出发,对这条产业链中设计到的每一个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从而有效的促进该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以及上、下游的中小型企业链条的顺畅和稳固,构建科学、合理的金融机构,这样供应链上所涉及的企业和物流公司就会相互并存,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供应链的金融融资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集体理性的特点;根据博弈的理论来看,供应链金融系统下的企业的决策行为直接的影响了整个金融供应链,因此每个企业在进行决策时都必须进行长远、全方面的考虑。因为企业的效益不仅取决于自身企业的选择,还依赖于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选择,因此可以说企业的最优选择同时也取决于其他企业的选择,在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下,体现了供应链上企业金融融资的集体性。二是具有系统性,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目的性、整体性和相关性是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系统三原则,供应链金融融资系统是具有特定功能、企业相互间具有紧密联系的完整系统,该金融融资系统有较为明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该金融融资系统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供应链上企业价值的提升,有效的提高供应链上整体企业的竞争力。三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供应链金融融资系统的成员哟金融机构、较为核心的大型企业和上、下游的中小型企业以及第三方的物流企业,实行供应链金融融资还需要应用到各种必须的应用软件,所以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成员还包括相关信息关键的供应商。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包括了金融流以及物流流和信息流,并且供应链金融融资的方法具有信息共享与组织写作等特性,因此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较大的不稳定性。
二、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博弈分析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产生,在很大程度善帮助了中小型企业摆脱了融资困难的局面,自1999年供应链金融问世以来,供应链金融业务在我国发展至今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在这十几年期间,供应链金融的到了迅猛的发展,帮助无数的中小型企业走出了融资困难的困境。
在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中,银行最主要的是擅长资金的管理,而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良好的信息优势,所以银行、中小型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三者在供应链金融融资中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为主要的成分。在实际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运作中,金融融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借款的中小型企业与仓储企业签订相应的仓储合同。二是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金实力和信誉程度以及经营状况等,让第三方物流企业对借贷资金进行担保,提供相应的信用额度,这时就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掌握相关的资料,第三方物流企业有权了决定贷款的对象以及贷款的金额。根据相关研究表明,第三方物流企业对借款的中小型企业的销售情况以及商品价格的变动情况和行业的信息等掌握的更为全面,更加清晰,因此为了有效的拓展业务的范围,降低融资的风险,现在各中小型企业普遍采用第二种融资方式进行融资。
第三方物流公司也就是人们所称的物流金融公司,其中UPS就是最为典型的物流自然融资公司。一般来说物流金融融资公司出了基本的包裹快递、运输代理以及货运业务以外,公司还会通过金融的平台为客户办理多种增值业务,例如:小额贷款、商业金融、宝箱以及信用卡服务等等,从而实现了物流与金融行业的集成,为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最为基本的实施条件。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获缺的一种物质,随着网络的普及,银行领域的网贷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网贷是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一种新兴的方法,具有手续简洁、门槛低、审批快等特点,网贷主要针对的客服主要是小型或者微型的企业。根据相关研究表明,目前市面上的网贷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的网贷起源与电商企业,这一类型网贷的主要客服是电商网店经营客户,例如:淘宝经营户、天猫经营户以及阿里巴巴经营户等等,为这一类型的小型企业进行融资。另一类型的网贷是较为纯粹的贷款企业,目前我国对这一类型的贷款公司还没有较为全面、完整的数据统计,对于这一类的网贷公司而言,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很难获取到有效的征信信息。
在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中,第三方的物流公司占有非常主要的位置。目前第三方物流公司主要有两种存在的形式:传统的物流仓储公司和新兴的一站式物流供应链公司。传统的物流公司的利润普遍较低,因此存货质押是该类型物流最主要的开展形式,该类型物流公司不具备跟踪货物和监管货物的能力,因此,该类型的物流公司在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中的应用并不多见。一站式供应链类型的物流公司,该类型物流公司除了为客户提供核心的业务以外,还提供了其他的链管服务,例如:采购,结算配套等等。服务商只需要在一站式服务链的各个节点上寻找机会,实现资金的滚动利用,便可以从中获得高额的利润。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金融服务融汇于该一站式供应链物流的各个业务之中,能够有效的实现公司业务的正常运作,保证公司的效益。
根据发达国家的相关实践经验我们可以知道,商业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型企业,因为大型企业能够通过企业债券以及股票的发现实现自身企业的融资。在商业银行进行融资时,公开、透明以及详细的征信体系能够有效的帮助贷款的发放企业全面的掌握被融资企业的真实运行情况,并且还应该具备具有相应的保险体系和具有公信力的专业评估机构。但是近几年来,我国市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各大企业的信用情况在激烈的竞争中急剧恶化,我国行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相比以往有所提高,因为为解决我国商业银行这一现象,确保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高效顺利的进行,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大银行安全性、流动性以及效益性的监管力度,还可以建立适当的配套体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中,不论是商业银行还是第三方物流的目的都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二者在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二者共同承担相应的风险,共同获得应有的利益,可以说在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中,商业银行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形式,二者在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中的竞争与配合促进了供应链金融高效、互赢融资模式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郁俊莉.金融融资中信用体系建设及运行机制的理论研究——以我国开发性金融城市建设融资实践为例[N].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2):210-216
[2]沈连祥.刍议商贸企业如何有效利用供应链金融融资服务--一个基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视角[J].中国商贸,2014,(15):149-150
PPP项目融资风险分担博弈分析 篇4
随着中国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发展步伐上的加快。传统的融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公共基础设施的巨大的资金需求。所以, 我们得学习和借鉴国际成功的融资模式来改变融资困难的局面。PPP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 融资模式是指政府、私人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企业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模式。PPP融资模式最早由英国提出, 并在世界各国广泛地应用。在PPP模式中, 公共部门和私营机构各有其独特的优势, 并能够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因此, 现在PPP已经被看作一种新的风险分担方式在公共基础建设领域。在PPP融资模式中风险的合理分担是决策中的重要问题, 如何确定风险在公共部门和私营机构合理的分配在国内外引起了学者大量的研究, 并给出合理的建议和方法。本文通过建立轮流出价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定量分析了风险在公共部门和私营机构分担的比例, 使风险分担比例达到双方的最优值, 在实际的合同谈判中具有客观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二、PPP项目存在的风险
风险可以看作是一些威胁到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三大目标成功完成的因素、事件或者影响。大多数的PPP项目风险都来自协议自身的复杂性、融资、政策、技术等。在PPP项目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技术风险, 它主要是由于设计上的失误或缺陷造成的; (2) 完工风险, 是因为不完善的施工技术和成本的增加和工程完工的推迟所导致的; (3) 市场风险, 它主要来自于市场价格的变化; (4) 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针对的是利率和汇率的变化风险、货币风险以及通货膨胀风险; (5) 不可抗力风险, 涉及到战争和其他灾难以及不可预见的行为; (6) 政治风险:它的出现通常是因为政府的行为。它可能会影响到私人机构的盈利能力。这些行为包括了税收的增加或者是投资减少、法律的变化等。
三、风险的分担
PPP项目融资最大的特色就是项目风险在参与各方的分担。风险的分担是指工程项目直接参与者对风险分配量的一个初步共识。在以往的研究中, 许多学者对风险分担原则做过研究, 本文认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1) 风险分担应该是由最能够控制和影响风险后果的一方承担; (2) 风险分担一方付出的成本应该是最低的。不幸的是在考虑到这两点的时候, 我们有时候却无法选择出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风险分担者, 因为引起风险的一方会是最能够控制它的, 但是其效率可能不是最高的, 成本也不是最低的。
对于PPP项目融资风险分担的研究不仅只是单纯的文字描述, 在实际应用中更需要的是可操作的方法。博弈论是实现风险分担最优解的一种方法。在PPP项目参与者风险偏好系数的不同情况下, 通过博弈论的分析, 将所有的风险都分配给最适合承担它的一方, 使项目整体满意度达到最大。但是, 实际上有很多时候PPP项目的某些风险是共同承担的。如何确定参与各方风险分担的比例是实际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公共部门与私营机构博弈分析
交易成本效益是风险分担对项目总体成本影响的三个效益之一, 它是指各参与方的复杂的谈判过程、冗余的谈判时间和高额的谈判成本。在实际的应用中, 风险分担的谈判是个漫长的过程, 项目参与者和私营机构经常会把额外的时间花费在风险分担的谈判上以及信息获取上, 这样会造成高额的交易成本效益, 这就是谈判中的讨价还价的成本。它会导致谈判过程中的一方无法承受高额的交易成本而接受对方的报价。
轮流出价博弈模型是一个无限期完美信息博弈。公共部门作为项目的发起人在风险分担过程中他会首先出价。这里我们首先分析三阶段讨价还价模型。
1、模型假设。
(1) 假设参与人分别是公共部门和私营机构, 分别用P和Q表示; (2) 时间是有价值的, 我们用δ1和δ2分别代表公共部门和私营机构的贴现因子δ1∈ (0, 1], δ2∈ (0, 1]; (3) x表示私营机构承担的风险比例, 1-x表示公共部门的风险比例; (4) 贴现率是博弈双方的共同知识; (5) 公共部门首先出价。
2、博弈均衡分析。
根据假设得到如图1所示的博弈树。公共部门首先出价x1, 如果私营机构接受报价则双方达成一致, 博弈结束。此时, 私营机构承担的风险比例为x1, 公共部门承担的风险比例为1-x1。如果私营部门不接受报价, 则进入下阶段, 此时私营机构会提出新的报价x2, 如果公共部门接受报价则双发达成一致, 博弈结束, 私营机构承担风险为δ1x2, 公共部门承担风险为δ2 (1-x2) 。如果公共部门拒绝接受报价, 那么这个讨价还价过程会继续下去, 直到双方达成一致。 (图1)
3、博弈模型最优解。
五、案例分析
某市政府与某私营机构合作开发某大桥, 假设市政府的风险收益率为30%, 私营机构的风险收益率为10%。然后, 双方就风险分担进行谈判, 谈判采取无限期轮流出价的方式。政府首先提出私营机构风险分担的比例, 如果私营机构接受则双方达成一致, 假如私营机构不接受, 他将提出自己承担风险的比例, 由政府做出选择, 一直到双方达成一致为止。
私营机构承担的风险比例是:
公共部门承担的风险比例是:
六、结语
PPP项目融资风险分担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其漫长的谈判以及所导致的高额的时间成本是影响风险分担的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建立轮流出价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对风险分担谈判过程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在无限期谈判过程中风险分担比例是与参与者的贴现率和行动顺序有关的。参与者贴现率越高, 首先行动, 那么他就会在谈判过程中占据优势。并且具体给出了计算参与者风险分担比例的公式。这为PPP融资风险分担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参考文献
[1]Handley-Schachler M and Gao SS.Can the 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 be used in emerging economies Lessons from the UK’s successes and failures[M].Managerial Finance.Partrington, 2003.19.
[2]Li Bing et al The allocation of risk in PPP/PFI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e UK[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5.23.1.
[3]李永强, 苏振民.PPP项目风险分担的博弈分析[J].基建优化, 2005.26.5.
[4]World Bank, Global Development Fi-nance[R].Washington, DC, 1997.
[5]Francesca Medda.A game theory ap-proach for the allocation of risks in transport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7.25.
[6]王雪青, 喻刚, 邴兴国.PPP项目融资模式风险分担研究[J].软科学, 2007.6.
[7]Oudot JM.Risk-allocation: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evidences, applica-tion to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in the defense sector[C].The9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stitutions of mar-ket, Barcelona, Spain, 2005.
[8]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博弈视角下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分析 篇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增长,增加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成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的中小型企业占全国总数的99%以上,创造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60%,占全国税收总收入的50%左右,提供超过80%的城市就业机会。随着中小企业的增长,对资金的需求也在增加,需要大量的银行贷款。然而,中国的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惜贷”,大量的资金用于角逐货币市场以及部分优质客户,使中小企业大量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严重制约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增长。国家也意识到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因此在“五个第十二年计划”明确表示:“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提高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和比例,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实施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中小企业的社会负担,因此,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矛盾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动态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信用关系和中小企业信用条件和约束条件,探索出一种有效的、适合于银行信用风险控制的管理激励机制,促进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逐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2 信贷融资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博弈论研究的问题多种多样,由于博弈问题结构的不同,所采用的博弈模型也往往不同。其中博弈过程和博弈的信息结构是博弈结构的重要方面。博弈过程的差异对博弈的结果和博弈分析有着重大的影响,通常根据博弈过程的不同可以分为静态博弈、动态博弈。静态博弈可以看成是博弈方同时选择策略的博弈。动态博弈是指各博弈方的选择和行动有先后次序。博弈讲究知己知彼,这就意味着博弈信息是影响博弈方选择和博弈结果的重要因素,其中各博弈方得益信息尤为重要,通常将各博弈方都完全了解所有得益的博弈称为完全信息博弈,反之为不完全信息博弈。本文结合实际情况,选用不合作条件下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在信贷活动中,拥有信息的企业如何将信息传递给缺乏信息的银行,或者反过来缺少信息的银行如何从拥有信息的企业获得所需要的信息,以弥补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不足,从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及有效性,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对于该问题常用的博弈模型就是信号博弈。信号博弈是一类具有信息传递机制的动态博弈,信息的不完全与不对称往往会对博弈方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拥有信息方有时保守信息有利,有时却希望将真实信息展现给他人。缺乏信息方希望尽可能获得多的信息,但信息的真伪大多数情况下却很难判断。
在银企信贷市场中存在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现象,首先银行通常对所要贷款企业的真实信息认识不够,不能识别企业的好坏,因此很容易出现逆向选择,坏企业赶走好企业,信贷市场会出现完全失灵和低效率的情况。好企业必须想方设法将自身优良信息传递给银行,仅仅声称自己优良无用,因为坏企业也会这么做,甚至坏企业为获得贷款而会给出更高的贷款利率。银行应该如何去筛选出好企业进行贷款呢?下面我们给出一个简单的信号模型。
我们首先给出以下假设。假定申请贷款的企业存在不同信用的水平C,其信用水平主要受到自身的资产规模、经营水平、资本结构、现金流量及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影响,便于模型的简化处理,假设企业信用水平大小C由资产规模S决定。每一资产水平上的信用平均水平为公共知识作为银行判别企业资信水平的先验概率。信用等级C作为企业信号传输,其价值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好”的企业,因为在信用评估要求的贷款申请阶段对银行的信用,企业不需要付出太多的粉饰成本提高信用水平,而对于“坏”企业而言,为了获取贷款,假设其通过粉饰支出,虚报信用水平。假定企业传递的信号概率为p(C高/好)=a,p(C低/好)=1-a。p(C高/坏)=b,p(C低/坏)=1-b。结合贝叶斯准则,银行通过企业行动信号修正对企业类型的判别概率。根据贝叶斯公式,银行可以得到企业类型的后验概率分别为:
P(好/C高)=ap/[ap+b(1-p)]
P(坏/C高)=b(1-p)/[ap+b(1-p)]
P(好/C低)=(1-a)p/[(1-a)p+(1-b)(1-p)]
P(好/C低)=(1-b)(1-p)/[(1-a)p+(1-b)(1-p)]
在信号模型中,最后的均衡可能是混同均衡或分离均衡。混同均衡意味着不同好坏的企业选择相同的信用水平,从而得到相同的贷款。银行对企业类型判别的后验概率等于先验概率,即a=b=0.5。企业在申请贷款时的传递信号对银行信息甄别不起作用。因此混同均衡并不是一个合理的均衡。
而在分离均衡中,银行正确识别企业的类型。即好企业选择好的传递信号C高,坏企业粉饰激励不存在,选择信号C低,也就是p(好/C高)=1,p(坏/C低)=1。好企业选择提供高信用水平,坏企业由于提供虚假信用需要很高的成本,相对选择较低的信用水平。从而银行可以根据企业传递的信息选择贷款与不贷款,高利率与低利率。
在银行对申请贷款的企业审核批准后,这些企业将成为银行的客户。其中不排除有部分信用较差的企业,那些企业通过粉饰提供虚构信息的手段获得贷款,银行为了保证贷出资金和回报的安全性,应通过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来进一步的督导企业,主要表现在实时监督客户资产负债,经营管理水平、利润水平及现金流量状况,加大惩罚力度或通过担保、抵押等方式减少不良贷款减值损失,从而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
假定贷款金额为I,贷款利率为i,贷款企业履约与否主要取却于企业投资项目成功率p,项目总投资为R(R包含I),项目成功收益率为r,银行的监管成本为E,如果出现违约,银行会给予企业惩罚并从企业那得到相应赔偿F。我们可以得到则银行的期望收益为Ip(1+r)+(F-I)(1-p)-E。企业的期望收益为[R(1+r)-I(1+i)]p-F(1-p)。从模型看出行采取监管力度越大,惩罚可行性更强、企业的履约率也相应的将会更高,选择如期还款,此时违约率为0,随着违约率的降低,银行为减少监管成本会逐渐降低监管。当部分企业在多次博弈中观察到银行的策略变化后开始选择违约骗贷以获取更高收益,整个过程违约比例上升,进一步银行迫于不良贷款压力不得不重新增加监管惩罚力度,最终实现均衡。
3 结论建议
银行应建立规范的贷款流程与完善监管激励机制。贷款前应尽可能地收集企业相关信息数据,建立科学、完善的企业信息库以及信用评分系统,科学地选择与大力支持发展潜力好的中小企业,同时应淘汰信誉差、发展前景不好的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的资料实时维护与更新。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实行区别对待,给出相应的贷款利率。贷款发放后要进行全程监督,促使企业合理使用各种资金,阻止中小企业的盲目投资,把好企业的资金使用关。同时实时监控企业的资产负债、现金流等经营管理现状,了解中小企业的还贷能力以及清算收益情况。对于一些不遵守合约的中小企业应加强债务追偿和法律诉讼工作,使得违约者承担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加强与同业及相关部门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及时将违约者及其失信行为公之于众,使其面对并承担各方面的惩罚。通过这样的法律强制措施约束中小企业的违约行为,降低信贷风险。
政府应大力推进和倡导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降低信贷风险。开展全民诚信教育,培养全民诚信意识。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政府有关部门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全部实行信息联网共享,全面釆集企业各方面信息,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培育社会信用中介机构。中国目前的社会信用机构相对比较小,比较小,效率低。政府应积极支持和鼓励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为商业银行信贷提供优良的信用环境。同时政府应不断完善法治环境,完善和健全《破产法》中关于预警和惩罚企业破产欺诈、蓄意转移资产、骗逃银行贷款的实施细则,加强《公司法》中对保障银行知情权的信息披露,严厉打击行贿,提高信贷行贿成本,提高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提高审计的独立性、降低中小企业信贷违约率,完善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宏观法制环境。
政府应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分担机制。政府是税收的主体,政府资助的信用担保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又反过来增加了政府的税收收入,实现了双赢。政府预算应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为保证机构资金和风险补偿,投资金融担保机构,表面上增加财政支出,但实际上通过有效运作的担保机构,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从而更快更好的发展壮大,获得更多的利润,进一步将带来稳定的收入增长。而对于一些商业担保机构、政府保护和促进他们的贷款,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的积极性,应拿出一部分商业担保机构担保补贴。这也将极大地促进商业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安全保障。
摘要: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却一直存在“融资难”的瓶颈,商业银行在面对中小企业信贷申请时,由于自身原因会带来一系列风险,形成两难局面,加大了中小企业贷款的难度。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对信贷活动进行探讨,通过对均衡结果的分析,就商业银行应该如何控制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并加强风险管理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博弈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胡萍.我国商业银行商用物业抵押贷款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浅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7).
[3]蔡美珠.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操作风险及防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
[4]郭亚东,沈世强,杨康贤.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及防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4,(15).
[5]李斌.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融资路径创新分析[J].长白学刊,2013,(01).
[6]邹毅.基于KMV模型的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D].重庆:重庆大学,2013.
中小企业与典当行的融资博弈 篇6
1. 短时间解决企业与个人融资。
典当行的申请贷款时间快, , 一般从申请到拿到贷款半天时间, 不同于银行抵押贷款, 银行抵押贷款通常数额大, 对申请人信用要求严格且申请时间至少一个月, , 典当行可以让借款人省去了等待繁琐批准程序带来的时间成本。不少企业在融资的同事巧用申请贷款的时间差, 在产品的滞销期, , 将这部分企业仓库里有价值但滞销或过季的商品, 用做典当物抵押, 既缓解了融资问题, 解决了资金周转, 又处理了季节性存货堆积问题。当企业不能及时还款时, 这些滞销货物成为绝当品, 也不会为企业带来特别大的损失。
2.“淘宝”好去处。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光顾典当行, 绝当的抵押品也越来越多。人们从典当行淘宝, 因为, 一方面, 抵押的典当品有典当行严格的质量把关, 可以保证所出售的绝当品 (珠宝、玉器、字画等) 是为真品。另一方面, 可以以低价买到有价值的绝当品。二手的珠宝、手表等昂贵的饰品都是典当行绝当品拍卖的抢手货。随之而来的是, 典当行成为不少人投资的好场所。随着金价的不断升高, 而典当行绝当品中60%是金银首饰, 其出售价格在金店和典当行中可以相差100元每克之多。不少人利用这个差价收购黄金, 赚的盆满钵满。
3. 提供财务保管。
许多出差的人, 为了给车子和贵重物品提供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 选择将贵重物品给典当行, 只需交少量的管理费用, 还可以从典当行获取抵押的钱, 应出差之急。
二、典当行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博弈分析
典当行向中小企业提供短期资金, 双方出于自身利益, 往往决策不能使得双方利益达到最优, 这里作者将利用博弈论对典当行与中小企业利益最优选择进行分析。在现实生活中, 往往典当行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 库中的存货能得以消除, 资金更好的收回与贷出, 往往有选择贷款或者不贷的权利, 这也出于对企业信用的评估, 此外典当行很难对企业进行专业的信用评估, 因此造成了典当行和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情况。本文将选取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进行以下具体分析:
1. 假设博弈因素:
(1) 社会中只有中小企业和典当行两个资金流动群体。 (2) 双方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 均为理性参与群体。 (3) 存在一定的机会成本。中小企业得不到贷款, 生产无法顺利进行而造成损失;典当行的机会成本是因为中小企业客户的信用不同, 其决定的贷款的综合费用不同。 (4) 典当行可以选择的理性策略有:贷款或不贷款;中小企业可以选择的理性策略有:还款或不还款
2. 博弈分析:
假设:银行贷款给典当行金额为C, 银行的贷款利率设为R1, 存款利率设为R2, E为企业经营项目所得, 设p来表示典当行的贷款抵押比率。同时, 设q为典当行抵押品的变现系数。
就中小企业的信用来说, 在不完全信息下, 典当行将中小企业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两类, 假定中小企业为高风险企业的概率为P, 为低风险企业的概率为1-P。由于中小企业的不能完全的传递风险信息给典当行, 我们将提高高风险企业的贷款利率至R1’, 低风险企业的贷款抵押比率至P’。h为信誉评级, 则中小企业与典当行进行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支付矩阵如表1:
则此时, 当中小企业还款给典当行, 预期利润为:P*Ch+ (1-P) * (E-CR1+Ch) =E-CR1+Ch-PE+PCR1
中小企业选择不还款时, 预期利润为:-P C h+ (1-P) * (E+C-C/p’) =E+C-C/p’-Ch-PE-PC+PC/p’
所以, 当 中小企业的最优选择是还款给典当行, 而当 此时, 中小企业的最优选择是不还款给典当行。
由矩阵得出, 典当行贷款给中小企业的预期收益为:-P*C (1+R2-q/p) + (1+P) * (R1-R2) =-PC+PCq/p+C (R1-R2) -PCR1
典当行选择不贷款给中小企业的期望收益为:-P*0+ (1+P) *0=0
所以, 典当行的最优选择是, 时贷款贷款给中小企业, 不贷款给中小企业。
由此中小企业与典当行的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模型分析, 可以得出此博弈的贝叶斯纳什均衡解为, , 纳什均衡解为:{贷款, (还款, 不还款) }, 当 , 纳什均衡解为:{不贷款, (还款, 不还款) }
3. 结论分析。
由以上的的结果来看, 中小企业寻求典当行融资, 不需要用企业信用作为融资的参考条件, 只是根据中小企业的抵押或担保品的评估价值贷出相应的资金, 贷出的资金随抵押品或担保品的价值的增大而增大。在中小企业面临资金时刻, 典当行适应了中小企业的规模小、信用水平低的特点, 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种可行的参考方式。
摘要:作为新的融资渠道——典当, 不但日渐成为一种新的理财方式, 而且一定程度上成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可行途径之一。本文将对中小企业和典当行构成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进行分析。
关键词:典当行,理财,融资,博弈
参考文献
[1]要盟.“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个基于博弈论的分析框架”[J]《中国市场》, 2011 (01) .
[2]罗伯特.吉本斯.博弈论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融资博弈 篇7
不少学者提出, 要发展产业集群以促进中小企业融资 (如, 魏守华等, 2002;刘和平等, 2005;张淑敏等, 2007) 。根据波特的定义, 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 他们同处于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 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进一步, 中小企业集群是由一群彼此独立自主又相互关联的中小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建立起来的组织, 其结构介于纯市场和层级组织之间, 比市场稳定, 比层级组织灵活%&。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经济的区域聚集特征越来越明显, 如福建晋江的鞋材、浙江绍兴的中国轻纺城、江苏武进的灯具城等, 这些区域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确实比其他地方要好得多。这提示我们,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 产业集群对中小企业融资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本文即基于产业集群模式对中小企业间接融资进行博弈分析。
一、集群内间接融资的企业间博弈模型分析
(一) 理论前提
对于中小企业集群内间接融资的分析, 是基于产业集群内各家企业形成的“信誉链”融资。这是建立在企业共生和集群基础上的一种融资方式, 它充分利用企业之间基于供应链的共生关系、相互信任与互相监督, 通过把各家企业的信誉进行捆绑联合提高到商业银行可以接受的水平, 从而形成一个新的信誉主体, 以此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该博弈中的主体为参加信誉链融资的各家企业, 都是完全的“理性经济人”, 即总是以实现个体的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二) 基本假设
1. 一个集群内有两家企业, 分别为A和B。
2. 集群内企业仅有两种策略:第一阶段选择合作、不合作;下一阶段选择还款、不还款, 其中某一企业选择不还款时, 另一企业若选择还款, 则表示还款的企业偿还集群的全部借款。
3. 企业A和B分别同时获得1个单位的借款, 利息为I, 贷款所投资项目的收益分别为R1和R2, 集群成员都不还款都会分别受到金融机构的惩罚p。
4.惩罚p大于企业应还款的本利和, 这样才能激励企业还款, 即p> (1+I) ;同时为方便分析, 设 (1+I)
5. 只有双方企业合作时才能获取贷款, 任意一家企业都无法单独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三) 博弈模型
1. 两阶段博弈的纳什均衡。
根据以上假设, 该博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 AB双方同时决定是否合作, 只有当双方都选择合作时才能共同获得贷款, 如果有一方选择不合作则双方都没有办法获得贷款, 得益为 (0, 0) 。第二个阶段, AB双方同时选择是否还款, 具体得益如表1所示。
用逆推归纳法来分析这个博弈, 首先分析第二个阶段博弈双方的选择, 不难发现, 唯一具有稳定性的策略组合是 (不还款, 不还款) , 博弈陷入“囚徒困境”, 即博弈的参与者都寄希望于对方选择还款以实现自己的收益最大化, 结果导致了最差的均衡结果。集群将因为没有还款而受到贷款人惩罚, 当然这种惩罚可能是罚款, 也可能是取消集群的贷款资格, 降低信用等级等。再回到第一个阶段时发现, AB双方唯一的纳什均衡就是选择 (合作, 合作) 。
因此, 本博弈唯一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就是第一阶段选择 (合作, 合作) , 第二阶段选择 (不还款, 不还款) , 即集群内的企业联合起来向银行申贷, 然后集体拒绝还款。这虽然带来了短期收益, 但从长期来看, 集群内企业将不会联合申贷, 也没有办法单独获取贷款, 仍然面临外部融资约束。
2. 无限重复博弈的纳什均衡。
由于集群内企业的生命周期的不确定性, 我们可将基于信誉链联合贷款的行为视作随机停止的重复博弈, 概率已知。这种已知概率的随机停止的重复博弈可以当作无限次重复博弈进行分析, 即不存在结束重复的确定时间, 并且不能忽视时间得益的价值差异和贴现问题。
我们假设 (1) 参与企业A和B都有相同的贴现系数δ, 且0<δ<1; (2) 集群内企业均采取“触发策略”和“冷酷策略”④, 即首先试探合作, 一旦发现对方不合作则也用不合作进行报复, 并且将永远不合作。
在这个博弈的无限次重复博弈中, 我们假设两博弈方都采取如下策略:第一阶段开始同时选择合作并且无条件选择还款, 在t阶段时, 若前t-1阶段的结果都是 (还款, 还款) 则坚持选择“还款”, 否则将永远选择“不合作”报复。
(1) 如果企业B在第t次选择不还款, 根据假定, 双方采取的是“冷酷策略”, 故企业A在第t次时仍然选择还款, 其均衡为 (还款, 不还款) 。但是从第t+1次起以后的阶段双方将一直坚持选择不合作, 根据基本假设, 双方单独将都不能获得贷款, 则以后各阶段的得益都为0。因此双方在进行t次重复博弈后总得益的贴现值分别为:
(2) 如果企业B在第t次选择还款, 并和A企业保持长期合作时, (还款, 还款) 为一个均衡。双方进行无限次重复博弈, 总得益的贴现值分别为:
因此, 只要使B选择还款的收益大于其选择不还款的收益, B会选择还款使合作保持下去。
根据KMRW声誉模型的结论, 当时 , , 双方会坚持选择合作, (还款, 还款) 成为该博弈的一个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即保持长期合作的得益要大于短期机会主义行为的得益;反过来说, 如果博弈方不守信誉, 不选择还款, 由于博弈重复的次数足够多, 则其未来的损失就会超过其眼前的利益。因此, 在无限重复博弈的条件下, 集群内中小企业能够走出“囚徒困境”, 实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选择。
(四) 结论分析
上述重复博弈的均衡路径 (博弈双方每个阶段都选择还款) 是在 时才成立。因此, 为确保具有帕累托效率的均衡 (还款, 还款) 始终被选择, 我们应保证博弈可以无限次重复并且使企业始终保持合作的收益大于其违约获得的收益。该收益越大, 则双方保持长期合作的可能性越强。
第一, 为确保博弈中的企业选择触发策略成为可信威胁, 金融机构对不诚信的企业进行的处罚应大于企业贷款的本利和, 即 (1+I) >p。
第二, δ是得益现阶段的贴现系数, 是企业对未来收益的判断。对未来的收益越确定, 则δ就越大;反之越小。因此, 可以认为δ与集群内企业的流动性和信息的传导机制相关。
集群内企业的流动性越小, 双方长期合作的意图越强, 企业间的博弈将越接近无限重复博弈的假设, 则δ越大;信息的传导越通畅, 企业之间的了解就越充分, 声誉传播就越快, 则δ也就越大。表明企业为长期的利益从一开始就会积极合作并始终坚持还款以建立自己良好的声誉, 因此可通过降低集群内企业的流动性、加强集群内相关的信息传导以增加δ。
第三, 是有关还款额与收益的函数。当贷款数额一定时, 银行的贷款利率越小, 企业的投资收益越大, 则企业选择主动还款、坚持长期合作的动力就越大。其中R2是与宏观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投资战略等密切相关, 而I主要由当时的国家宏观金融调控和市场化利率波动所决定。因此要确保上述不等式尽可能成立, 可以使得I适当地减小, R2适当地增大。在相关的政治经济环境蓬勃发展的情况下, 企业的预期收益加大, 同时投资收益R2也会较大, 集群内企业更倾向于长期合作以求互利。
二、促进集群内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策略建议
(一) 集群内在机制建设
1. 加大集群的地域根植性。
在一个产业集群里, 中小企业都集聚在同一地理空间, 信誉链上的中小企业之间在产业集群空间上彼此接近、频繁地竞争合作, 企业间的分工合作也是多次重复博弈, 形成了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地理“根植性”。为降低集群内企业的流动性, 应努力培育企业的地域根植性, 推动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增强企业之间的信任, 强化集群的文化建设, 加强集群理念的统一和协调。
2. 完善集群内的机制建设。
信誉链的核心是厂商信誉的共建与共享, 具体而言就是完善建设集群内的各项机制, 驱使集群内中小企业主动保持长期合作以提高自身信誉, 进而提升整条信誉链的边际信誉度, 使得信誉链上的所有中小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 有效减小中小企业融资的信贷约束。
(二) 集群外部环境建设
1. 宏观环境的保障。
第一, 为中小企业创造平等的融资环境。一方面, 应保持经济政策的公平统一, 坚持以市场化原则促进企业发展, 不歧视、不限制中小企业发展。另一方面, 应保证法律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加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有法可依, 保障其可持续发展。第二, 积极推动地域性产业集群的发展。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根据本地的产业优势、文化优势、资源优势等具体因素, 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 加大公共政策扶持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集群内的软硬设施建设, 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进入集群。第三, 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我国现阶段的资本市场发展还很不完善, 中小企业的外源性融资渠道非常狭窄, 主要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因此, 应加强建设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并利用中小企业集群内的“示范效应”和“羊群效应”带动集群的整体发展。
2. 金融机构的合作与监管。
第一, 要促进现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一方面, 国家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应保持合理的贷款利率, 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 使更多的中小企业享受到融资的便利;另一方面, 应不断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设计更多合适的金融产品以满足中小企业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第二, 要大力发展对应的中小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方面拥有信息上的优势, 因此应鼓励民间金融机构的合法化发展, 积极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建设, 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丰富的间接融资渠道。最后, 要加强金融机构对融资企业的监管。适当的惩罚机制将使得中小企业集群间接融资博弈持续进行;而惩处机制是以严格的监管机制为基础。因此, 为了保证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顺畅和银行的利益, 金融机构应加强对融资企业的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古赞歌卜庆军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商业研究200622
【2】王书贞基于“银企博弈”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分析经济学研究20076
【3】谢识予经济博弈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融资博弈 篇8
(一)外贸企业的融资现状
我国外贸企业目前的融资是十分困难的。外源性融资的不足是我国外贸企业资金不充足的重要原因。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这样两种:首要的原因就是融资渠道狭窄。经济体制和资金管理政策等因素对企业筹资渠道起到了很大的制约作用。但我国外贸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主要表现为自有资金有限、资本市场筹集困难、商业银行贷款困难以及政府扶持资金有限。我国资本市场目前还未发展完善,因此企业进入股票市场具有很高的难度。因此他们想要获取贷款就需要以抵押为代价,但外贸企业可供抵押的资产很少,加之财务制度存在缺陷,很容易破产,所以多数商业银行认为贷款给外贸企业风险太高而产生不愿为外贸企业贷款的现象。我国财政资金主要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提供资金,能从地方财政取得资金支持的企业也只有凤毛麟角的小部分,而获得的资金也只是企业所需资金的一小部分。而较高的融资成本是产生这种情况的另一重要原因。抵押或担保方式是银行对外贸企业的贷款的主要方式,手续复杂,并且企业为了寻找担保或抵押,还需要付出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等相关费用。
(二)企业与银行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我国的外贸企业在向银行提出申请贷款时,企业是有很大的优势的。处于劣势中的银行没有办法充分判断出外贸企业的信用状况,因为这种原因银行就只能平均所有企业的信用水平来确定利率。银行这样做对信用度较高的企业不利,那么这种情况下这些优质的信用度较高的企业就会退出市场,不再向银行申请贷款。最后,在这个市面上就只有那些信用度相对而言低一些的企业被留了下来。当市场上只有信用水平低的企业时,银行将不再向市场上发放任何贷款,最终外贸企业贷款市场逐渐消失。道德风险的问题往往会产生于在银行与外贸企业交易之后。
二、博弈论的基本模型
(一)博弈论中的概念
1.博弈论
博弈论主要的研究的是局中人与局中人互相间作用。预测群体活动间中的个体的行为和考虑其实际行为,并且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
2.局中人
在一场竞争中总是有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努力得到对各自有利的结局的参与者,他们必须做出应对竞争对手们的决策,这种拥有决策权的参与者被称为局中人。而那些在对局中不参与决策而且结局与他们利益无关的人就不是局中人。
(二)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是指这样一种均衡:在这一均衡点时,每一个局中人都肯定这么一点:考虑到其他局中人的策略,他选择了最好的应对策略。也就是说,所有人都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最正确的选择,可以用“囚徒困境”模型来解释纳什均衡,内容如下:
a,b两个囚徒,a选择与警方合作即坦白b不与警方合作即抵赖,那么b将被判10 年,a则只判1 年.如果两个人都与警方合作即都选择坦白,则两人各判5 年,如果两人都选择不合作即均抵赖那么两人都判2 年。a,b面临抉择。
两人均不与警方合作即都抵赖明显是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最好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只被判2 年。但是因为两人分别关在不同牢房而处于被隔离的情况下所以无法串供,亚当·斯密的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每一个人都会优先考虑自身的利益,以自身利益最大为目标。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A和B这两个人都会有一个这样的盘算过程:假如他选择了背叛我与警方合作了,我没有招供坦白,得坐10 年监狱,招供坦白了就只需要坐2 年,所以坦白比较划算;假如我与警方合作背叛了他,假若他也坦白了,我就得坐牢5 年但,他要是抵赖,我就只会被判刑1 年,而他会坐10 年牢,还是是招了划算。假如他没有坦白拒绝与警方合作,那么我坦白就会被判刑一年,我不坦白就只需要坐2 年牢。这样看来,不管他是否与警方合作,对我来说都是坦白了划算。两个人都会这样思考。最后,A和B两个人都选择了背叛对方与警方合作,结果两人都被判了5 年的刑期。
(三)博弈中的最优策略
在合作博弈的研究中,假定:一、每个人都是自私的;二、没有权威干预个人决策。换句话说,个人会按照自己的企图进行决策,而个人的企图就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合作过程中要研究的问题有这三个:第一、人为什么要合作;第二、什么情况下人是愿意合作的,什么情况下人又是不愿意合作的;第三、如何使别人与你合作。有很多合作博弈的问题存在于社会生活实践中。比如国家之间的关税报复,对他国产品提高关税有利于保护本国的经济,但是国家之间互提关税,产品价格就提高了,丧失了竞争力,损害了国际贸易的互补优势。在这场合作博弈中,因为两方都希望获得最大的利益,致使了整个整体利益受到了损害。在这样的条件下,对策论建立了一个模型用来描述这种情况,这就是上述的著名的囚徒困境模型。
三、企业融资的博弈模型
(一)建立模型
1.基本假设
(1)假设目前企业融资的投资者均为银行。
(2)信息不对称是博弈双方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3)企业和银行都明确对方是因为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而做出的选择。
(4)银行将资金贷款给企业收取利息,将得到的收益为10,而用于其他形式的投资能得到收益5;企业得到了银行提供的资金进行项目获得的净收益为10,通过其他渠道进行融资能得到净收益就只有5。
(5)如果企业没有偿还贷款,那么企业的信用会有损失,损失记为X。
2.单次博弈模型
在单次博弈模型中,我们假设企业的所做的投资项目结果是成功的。因为是单次博弈,我们可以认为企业的信用受损程度X很小。博弈双方的策略组合有四种,如下表所示。
上表中,(不提供贷款,偿还贷款)的意思是银行没有将这笔钱贷款给企业而是将这笔钱存入了央行,而企业只能通过其他的渠道进行融资。(不提供贷款,不偿还贷款)的意思是企业没有进行这项项目投资。
在单次博弈的前提下,可以假设,即15-X>10,所以,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最好的策略选择必然是不向银行偿还贷款。银行在理性的预计到企业会不偿还贷款的情况下,对银行自身来讲,如果贷款给企业,企业不偿还贷款,银行的收益就为-5;如果不把这笔钱贷款给企业而是将这笔资金存入央行,银行的收益为5,因此,对于银行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不给企业提供贷款。
这个模型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纳什均衡点有且只有一个即银行不提供贷款,企业不偿还贷款(不提供贷款,不偿还贷款),显然这并不是这个模型中的最优策略结果,然而在只进行单次博弈的情况下,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企业按时偿还贷款的最优结果很难出现。
3.重复博弈模型
增加假设如下:
银行对企业不还款进行追究的成本为C。企业如果被银行追究,被追究的企业要付出罚款F。银行是否会向企业追还贷款取决于追究成本C的大小。假定C<15,即企业每次违约时,银行总是会对企业进行追究。如果企业偿还了贷款,那么下一次银行一定同意贷款给企业;如果企业上一次没偿还贷款给银行,那么银行将不再向该企业提供贷款。
重复博弈中,对银行与企业的最优策略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分析。假设贴现率为r。假如企业在第一次向银行贷款的时候就选择了违约,并没有偿还贷款,那么企业的收益U=10-X-F,银行得到的收益就为V=10-F,此次合作之后,企业和银行双方得到的净收益就都为5,所以,企业和银行的总收益分别如下:
企业总收益:U1=10-X-C+5/(1+r)+5/(1+r)2+…
银行总收益:V1=10-C+5/(1+r)+5/(1+r)2+…
假如企业在第n次向银行贷款时选择了违约,那么在违约前,银企和企业的收益均为10,如果企业没有按时偿还贷款,那么企业得到的收益就为U=10-X-F,银行的收益为V=10-C,在这次企业未偿还贷款的合作之后,企业和银行就只能都得到为5 的净收益,于是我们可以得到,企业的总收益和银行的总收益分别为:
如果企业能一直按时偿还贷款,他们的总收益分别为:
企业总收益:U=10+10/(1+r)+10/(1+r)2+…
银行总收益:U=10+10/(1+r)+10/(1+r)2+…
我们可以了解到,在银行对企业信息掌握不完全的情况下,企业若违约,虽然自身利益会得到增加,但是其信用会降低。因此银行的利益受到损害,贷款给企业的意愿就会骤减,这对企业来说无疑也是很大的损失。
(二)结论
从博弈论的囚徒困境模型中,我们可以获知:假如A和B两人可以沟通串供,那么最优的结果两人都不招供的可能性会变大很多。同理,在银行与企业的博弈中,如果双方之间的信息是透明的,那么银行与企业双方均能获得更大的利益,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信息透明是企业与银行之间能够和谐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在实际情况下,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所以信息不对称可以被看做是我国外贸企业在向银行融资过程中的一层阻碍。
四、解决融资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政府的支持
我国财政资金主要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提供资金,能从地方财政取得资金支持的企业也只有凤毛麟角的小部分,而获得的资金也只是企业所需资金的一小部分。所以,在我国的经济大环境下,政府应该将自己的指导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积极地鼓励并支持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此外,在浮动利率被实行时,外贸企业的利率浮动的幅度也比国有企业利率浮动的幅度高,还有小部分的金融机构擅自提高或者变相提高对外贸企业的贷款利率。这种市场的不公平现象也需要政府去解决。制定相关的各项政策对外贸企业进行扶持,以解决我国外贸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这是现在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融资为企业融资,实现宏观调控。政府还应该制定扶持企业的相关政策,加大资金的供应者与供应者、企业与企业以及资金供应者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从而使我国的外贸企业自觉地建立起披露自身资产利润的制度,从而减少因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企业与资金投资方即银行间的隔膜。
(二)银行的配合
我国的外贸企业信用水平不高,因此他们想要获取贷款就需要以抵押为代价。多数商业银行认为贷款给外贸企业风险太高因而产生了不愿为外贸企业贷款的现象。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应更好地利用同业间的信息的共享,来获取外贸企业的更多信息,并逐渐建立完善自己的企业信息数据库。银行与企业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业务往来关系,利用这些关系,通过各种途径的检验可以确定企业信息的真实性。银行应该对企业提高重视,与企业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合作中要对企业的信息不断回访,进一步及时识别风险,并进行有效的规避。
(三)企业的努力
我国资本市场目前还未发展完善,因此企业进入股票市场具有很高的难度,大部分外贸企业因为规模和业绩不够而只能对证券市场的大门可望不可即。要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企业应不断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对外的信息质量。企业还应该不断努力,加强内部治理,优化自身结构。企业更应该提高自身商誉,建立更高的信用水平,选择合适的融资战略,以解决自身融资难的问题。
在我国,外贸企业正如快速的成立发展着,外贸企业对影响我国经济有着十分巨大的力量。融资问题假如得到了解决,这会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事实说明,银行与企业都不是可以单独存在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博弈,相互促进。解决这个问题确实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周期过程。
在整个问题的研究中,博弈论的相关理论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基于博弈论,我们才能够更深刻的了解到企业、银行以及政府应该怎么做。并基于博弈论原理建立模型、研究问题,从而提出相关建议。本文对博弈论对我国外贸企业融资问题的影响只做了浅显的研究,但是博弈论在这方面的研究上是具有极大的意义的。
通过建立博弈论模型,我们能够更深刻的了解到企业披露自身信息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商誉的重要性。通过政府的支持,银行的配合以及企业自身的努力,我国外贸企业一定能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克服融资困难。
参考文献
[1]熊绎曼.我国民营外贸企业融资难的非经济因素分析[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3
[2]刘晶晶.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3]高长海.影响我国外贸企业融资的因素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3):82-83
[4]刘海杰.博弈论中的合理性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1
[5]张国云.银行惜贷与企业资金荒的现象剖析[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9(1):34-38
[6]孙斌.浅析知识产权保护中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模型的应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3):16-19
[7]高改芳.外贸企业仍一贷难求[N].中国证券报,2012-05-21
[8]陈灏.中国外贸企业融资困境与制度创新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