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之教

2024-10-30

教学之教(精选9篇)

教学之教 篇1

“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对语文教育规律与理想境界的高度概括。成尚荣先生认为“教是为了不教”应当是“不教之教”。“‘不教之教’首先是一种理念和主导思想,即解放学生, 鼓励学生主动地、积极地、生动活泼地学,激发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让他们处于乐于学习和紧张的智力状态。其次,‘不教之教’的核心指向是能力和智慧,不是教知识,而是 ‘转识成慧’。”

以这样的论述审视并指导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不难发现,识字教学是一种发现、创造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的智慧活动,绝不是单纯地告诉、 机械地识记。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汉字学习的丰富内涵,巧妙运用“不教之教”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蓬勃的生命活力, 接受智力的挑战,获得语文知识,也得到思维的发展、文化的熏陶,更得到智慧的生长。

一、自主探究

叶圣陶先生曾说,“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这就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样,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是探究者,探究让儿童的可能性得以呈现。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领学生走在神奇的探究之路上,运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畅游汉字王国,沿着汉字的发展历史溯流而上,学生就能揭开汉字的神秘面纱,在祖国语言文化的源头,领略汉字的无穷魅力。

二年级识字课中,教师教学 “包”字,先告诉学生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幅画,再启发学生在观察 “包”字时可以看到什么。学生纷纷发表看法,有的说外面是包子的面皮,里面是包子的馅;外面像个书包,里面装的是各种文具;外面是妈妈的钱包,里面放着钞票……孩子的思维还真是形象。然后教师出示了“包”的古文字“”,继续让学生发现,学生发现了汉字的奥秘所在: 像妈妈肚子里有个宝宝。多么敏锐的观察!接着教师指出,这就是母亲腹中裹着婴儿,“包”起初的意思就是裹着。那么“苞、饱、炮、泡”分别是什么裹着什么呢?教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学生纷纷发言, “苞”就是花瓣裹着花蕊,“饱”就是肚皮裹着食物,“炮”就是弹壳裹着火药,“泡”就是水裹着里面的空气。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在充分感悟、探究的基础上,非常准确地把握了一组形声字在字义上的共同点,唤醒“包”字既能表音、又能表意的语文知识点。 最后水到渠成地揭示出形声字的特点“,形声字,好识记;音形义,有联系; 声旁多表音,形旁多表意,掌握规律性,困难变容易”。

无论采用什么方法识记字形,学生只有经历观察、发现、体验、理解、消化的探究过程,才能悟出读音的规律、 字形的规律、书写的规律,进而形成能力。教师的指点则敞亮学生的思想, 带给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二、创编故事

叶圣陶先生倡导教育应顺进化之理,应未来之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求知,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汉字是富有生命力的表意符号,每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首诗、一段历史、一篇故事,而学生善于想象,擅长形象思维,这为创编汉字故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在遵循造字规律的基础上,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解放学生,巧妙地引导学生探索汉字世界的无穷奥妙,将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成生动有趣故事,以自身独特的视角巧妙地记住字形,不仅激发识字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也是在故事的创编中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

如教学《小动物过冬》一文中的 “暖”字,有位老师让学生观察、识记字形,学生说左边是“日字旁”,右边好像是一个“爱”字。老师问学生右边是“爱”字吗?学生说不是“爱” 字,可又说不清与“爱”的区别。最后还是老师帮忙分析了,上面是爪子头,中间一横,下面是“友”字。这样肢解汉字的结构与笔画,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反而强化了学生错误的认识,以致学生往往还是把右边写成了“爱”字。

再走进另一位老师的课堂,他启发学生用编故事的方法记住这个生字的字形。学生编了这样的故事:太阳出来了,天气非常温暖,左边是日字旁;右边上面的一撇就像微风轻轻吹来,下面三点就像三只小动物聚到了一起,正商量过冬的事情。他们相互关心,成为了好朋友,心中感到特别温暖。故事情趣盎然,兼顾字形与字义,体现了文章的内容。这是多么富有智慧的创造!只要启迪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就能还你一片精彩,使得识字教学不再枯燥乏味,而是情趣盎然,创造的火花不断闪现。

三、关注语用

语文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关于语言运用,叶圣陶先生也有过这样的论述:“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便是重视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便是要重视语文的形式和方法。”可见,只有坚守语言文字本身,回归文字的运用,激发孩子强烈的表达需要,提供广泛的语用实践的机会,才能让识字教学根深蒂固。相反,如果忽视语言文字的运用,游离于语言文字之外,采取再丰富多彩的形式,也只是缘木求鱼,本末倒置。

比如,认识“包”字之前,教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包” 字。学生说出包子铺、面包房、钱包、书包、包您满意、卫生包干区、包车等许多生活中熟悉的词语。学完 “包”字字族以后,老师采用不同的形式巩固生字,引导学生内化形声字 “声旁表音,形旁表意”规律。有“穿衣戴帽”的游戏,用不同的偏旁与 “包”组成不同的汉字。有“送字宝宝回家”,完成“一(饱)口福、东奔西(跑)、含(苞)待放、(炮)火连天”等选字填空的练习。有诵读儿歌“:草帽头上戴,像朵荷花苞;加点白米饭,肚子吃得饱;火字旁边站,一声火炮响;左边加三点,爱把水泡想;足下生了风, 就是跑得快;伸出双手来,我们抱一抱。”

生活是语用的起点。学生从小接受母语的熏陶,进入校园之前就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为学习语言、 运用语言提供了基础。从生活中来,依托丰富的生活经验,唤醒学生生活体验,展开识字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活又是语用的回归。以生活游戏为主要形式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可以让学生真正在言语实践中学会运用,将认知转化成能力,学有所用,用有所得。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

四、学会归类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说,只是一句话,就是养成好习惯……”在识字教学中,需要培养的好习惯很多,其中学会归类不失一种好习惯、好策略。物以类聚,汉字非常丰富,不同的汉字在音、形、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可以归为一类。引导学生主动把具有相似特点的字进行归类,增强他们类聚与比较的整体识字观念,可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获得核聚变一样的辐射效果。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 低年段采用韵文识字、字族文识字、 转转盘识字都体现了非常强烈的类聚意识。那么,如何归类?

如可以从字形归类。如出示一组与“良”相关的字:郎、狼、浪、粮、 朗、娘,让学生自己看一看,比一比, 再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会发现偏旁在左边的字,右半部分就是“良”, 偏旁在右的字,它的左边第六笔便是点。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又发现右边有偏旁,所以“良”便缩回脚, 将撇、捺收成了点,好给右边的偏旁让位置。教师顺势而导: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祖国的汉字也是如此,大家写左右结构的字注意避让,才会把字写得更加漂亮。

可见,带着类聚意识去了解、认识这些方块字背后博大精深的文化,才是真正帮助学生把母语之根植入心灵的渠道,才是找到了润泽中华儿女心灵家园的经典之源。♪

教育要注重无用之教 篇2

教育也是如此。

有用和无用都是相对的。在他有用,在我可能就无用;此时无用,彼时或许有大用。饥渴之人,有用的是一杯水;饥饿之人,有用的是一碗饭;伤心之人,一个无言的眼神和一个紧紧的拥抱,或许就是无价之宝。

很多时候,看似无用的东西,但在你追求它的过程中,你所获得的思维锻炼,以及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甚至你所走过的弯路,你的绝望和痛苦,都成为我们人生的必修课。

没有一种人生不需要旁逸斜出,没有一种人生不需要摇曳生姿,也没有一种人生不需要悬念迭出!我们却妄图设计好人生的每一步,精确无比,高效吓人。但设计好的路径,就算没有一丝一毫的差错,这样一览无余的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呢?

在成年人看来,童年太幼稚了,是无用的。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我们把孩子的童年变成了压缩饼干,一口就吞了,使得孩子五彩的童年变成无彩童年。看看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捉迷藏,不知道过家家,不知道掏蜜蜂,不知道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和紫红的桑葚;没有了百草園,孩子就只有三味书屋,整天在兴趣班、特长班和考级中穿梭,结果就是单调乏味,一味不味。

在学校学习期间,教师人为地把一些课程分为主科、副科和无用科。比如体育、美术和艺术课,因为不计算在考试成绩之中,就被划分为无用的科目,无用的学科自然不受重视。于是除了考试,除了分数,孩子心灵贫瘠,有知识没见识,有见识没胆识,成了有文化的文盲。

西方学者早就指出:“自然界不跳跃。”意即自然界所形成的整体是完整而没有空隙的,其中的任何一样东西,都是不可缺少的。这种连续性与整体性,就是“不跳跃”,亦即没有任何东西是全然无用的。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进步,不是蒸汽机的发明,也不是工业革命的爆发,而是从第一个人发现一朵花的美丽开始,然而花朵既不能充饥,也不能御寒;但人的灵魂第一次被它穿越,这是对实用主义的摆脱,是心甘情愿地对美低头,这是人类智慧觉醒的第一步。

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学校教给你的东西都忘掉之后,剩下来的才是教育。学校教给你的东西,很多都是有用的。但唯有剔除这些有用的东西之后,在我们求索“有用”东西的过程中,我们的坚持、执着、勇敢和爱……这些貌似无用的品质,乃是我们走向未来的核心品格和关键能力。

教学之教 篇3

针对目前新课改的教育现状,作为师者,迫在眉睫的是增加“觉醒意识”。罗斯福有句话,“你必须做你认为无法做到的事情”,以此来寻找内心的尺度,哪些是应该扬弃的,哪些是必须更新的?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教师应扮演什么角色?

一、我思考:教育的最高境界——无言之教化万方

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老师认真地教,孩子认真地听,就好像从左耳进右耳出一样,教后还有多少真正属于学生?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里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里讲的虽然是为政之道,但可以引申到教育上。教师的“无言”并不是说不言,而是为了让学生有所言。这里的关键是要随时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学生对于教师,养成了种种依赖的习惯,这是教育的失败。理解一个问题,要依赖教师的讲述;记录知识的要点,要依赖教师的板书;再进一步,检查自己学得怎样,还要依赖教师的测试,这样下去,离校以后他还能成为一个具有自治、自理能力,懂得创新的人吗?

这样看来,在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不可或缺、很重要的角色。教师的重要并不等于教师要包揽学生的一切学习。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1. 导学是启发学生成长的有机种子。

教师在教学生过程中,绝对不是不讲话、不评价,而是作为一个高超的导学者,也就是说,善教者必须首先是个善导者。善于引导的老师都把学生看成有机的种子,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机能,只要给以适宜的培育和护理,就能自然而然地长成佳谷、美蔬、好树、好花。智慧的老师总是站在学生们身边,分享他们成长的快乐。学生,即使是刚刚接受启蒙教育的孩子,也不是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木头,他总有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本领的某种基础,让学生凭借自己原有的潜力去获取新知识,锻炼新本领。作为教师,我们要帮助学生组织他们的思维,而不是代替他们的思维。

教师怎么知道内容不需要教呢?最好的办法就是,任何内容先让学生尝试着自学,学生能弄懂的,就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放手相信学生,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感觉转入体验,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考逻辑,因为想就有价值。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是否积极地投入到想的状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愿意动脑,当学生的思考遇到困难时,教师再适时给予指引。这样有利于学习创造性的发展,又挑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 留白是拉长学生思维的支点。

课堂上,老师们会习惯提到“给大家三分钟,思考以下问题”诸如此类的话语,殊不知,当他带领学生在追求课堂高效的速跑运动中气喘吁吁时,我们分明看到了学生眼中的疲惫与无奈,鲜有兴奋与满足。这样的所谓高效是建立在一些统计数表上的,高效首先需有效,没有足够的留白,就没有生长的空间。有时候,拉长学生的思考,放慢脚步,才能听到花开的声音。

以我校的生本语文课堂为例,海量识字是生本语文的一大特点,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集中识字是一个枯燥的过程。语文教师尽一切所能化平淡文字部件为鲜活跳跃的文字,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组合新字。当让学生们成为造字“专家”,成为发现“能手”,去亲身体验时,他们乐此不疲地愿意学字、写字。整个教学过程引发了学生对中国汉字的敏感,让他们在无痕的组字训练之中打开思维训练的智慧之门。正如赫尔巴特所言:“在我们赋予教学这一使命之前,但愿我们看到,教学能胜任什么,不能胜任什么!”即真正有价值的教学是有所教有所不教的,尽量提供机会、时间让学生多实践,多挑战。

我们给了学生一个思考的留白,他便会还我们思维的能力。

3. 等待是培养学生创新知识的可能。

在我们的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低思维状态的学生,于是,教师为了向课堂要“效率”会习惯性地将自己的经验传递给学生,试图强行给学生灌输通过我们的思维总结出来的语言,然后通过公式化的训练让学生掌握知识,虽然此种做法迅速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并没有长孩子的脑力。教师逻辑主宰的课堂会忽略学生的思维,有时候学生们是在生硬地记忆我们的语言,去解释他们并不熟知的内容,反而给他们的思考带来了负担。

课堂上,我有几次提出问题后,班里一个举手的都没有,心里很着急,很想直接告诉他们从几个方面思考,但我还是忍住了,因为心里知道毕竟那是我的思路,我的想法。这种等待的感觉心里焦急,有时真怕等几分钟后还是没有人举手。也许只有一分钟,但却觉得是较漫长的等待,可是每当小手一个个举起来时,我都喜悦地暗自庆幸给了孩子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我的想法是慢下来,等一等,相信孩子的自得能力需要一个等待的过程,考试、分数、教师的功利心不要再制约缓慢的自得过程。学生所要学的一切知识只有经过他们自己转化、自己思考、自己理解后,才能被真正地吸收,只有自悟了,才不至于学习结束后,所有的东西都还给了课本和老师,拉长学生的思考,放慢脚步,才能听到花开的声音。

教师的“无言”是希望达到什么效果呢?让孩子知道有一个老师就行了,努力让他们觉得自己在做自己的事,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生活更加幸福,自主是幸福的基石。

二、我领会:自得而学见成长——学贵自得

在国外,“受教育者”早已不用了,通常用“学习者”一词。现代教育对教育的理解和观念不再是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学习者自己学习、自己体悟,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信念。

1. 兴趣是“自得”的原动力。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只有会思考、敢提问的孩子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我在不停思索,以学生为主、以学生为本,怎么样才能做到?怎么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我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对学生的要求,不再用一把尺子要求所有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人才,而不是天才。

课上我讲的少了,更多的是请学生来分享,通过孩子们的集思广益,许多方面都是课前我预设时所没有想到的,这是教学相长。师生相互打开彼此的思路,我相信孩子是真的思考了,通过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一次一次,一点一滴,虽然不是很完善,但我相信坚持下去孩子们一定会受益。

虽然有时候“浪费”了一些时间,但是这样的“浪费”是值得的。每个人都有自悟自思的方式和速度,有的同学快些,有的同学慢些,如果直接把答案或结果塞给学生,慢慢地孩子们不爱思考也没有思考的习惯和想法,也就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兴趣,“要他学”变成“他要学”的境界就会成为一纸空谈。

我发现,坚持少教多学的指导思想,是使学生最爱表达、最为主动、受益最多的教学理念。

2. 多向互动是“自得”的生成资源。

一堂课犹如一趟旅行,在这一“旅行”的课堂上,师生要多坐“碰碰车”,少坐“直通车”。“碰碰车”会敲击彼此的心弦,心灵的土壤会在“敲击”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元素,就算其间会“浪费”一些时间也是有价值的,因为孩子思维的火花会无拘无束地迸发出来,“直通车”虽然速度快,效果快,但它会使学生失去“悟”的习惯和创造的本领。

以我平时的游戏化教学课堂为例,每节课尽量让孩子们自己思考,互相交流、彼此分享,让孩子们通过自悟、自思,理解他人的思维、体验他人的逻辑,面对一道问题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这样的学习习惯,孩子们会迁移到其他学科的课堂中,孩子们常常会高高地举起手说:“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老师我还有一个更好的办法”等等。孩子们也会在认真听取他人想法后,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学会表达,为他人精彩的思考爆发热烈的掌声。我觉得这样的生成是可贵的,更重要的是孩子们遇到障碍不退缩,长时间的思考不倦怠。

“六字真诀”与不言之教 篇4

(编 者)

成长离不开别人的帮助,职业发展更离不开高人、贵人的指点。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不能不提我的两位尊敬的师长,也借此表达对他们深切的怀念。

“六字真诀”练技艺

1985年9月10日是第一个教师节,我的学校——东北师大附中首次组织青年教师拜师活动。大家都不好意思主动选师傅,同年级谁年长就拜谁。我很快就弄明白学校教师的情况,私下里把人分成四类:甲类有能耐没脾气,乙类有能耐有脾气,丙类没能耐没脾气,丁类没能耐有脾气。甲类可遇不可求,碰上乙类就算幸运了。

恰好有一位属乙类的老师,同我年龄差距在全组最小——比我大16岁。他对我说:“兄弟,多大了?”我说:“22。”他说:“我回附中教书时已经38岁,这小青年儿,38岁还不得成精了!”借他吉言,我恰好38岁那年评的特级,虽然我并不认为评上特级就是成精了。

这一番话让我好奇,而他身上的一股“匪气”让我想起京剧《连环套》里的窦尔墩,就觉得过瘾。看他的模样仿佛是生产队长,衣着不讲究,矮胖的身材走起路来有些跩,稀疏而软的头发紧贴在头皮上,圆而扁的脸。虽然一副深度近视镜架在鼻子上,但总难和斯文联系起来,因为他的话语里国骂不绝,而且声音洪亮,有时骂着骂着还莫名其妙地汗流满面。但是从言谈可知此人才华横溢、记忆力超群;进而知道他也是师大附中学生,1965年也就是“史无前例”之前,他看到王光美同刘少奇出访印尼的照片说王光美是“娘们儿”,被他的班主任老师抓住把柄,受到“处理”,考上大学没有录取,便响应伟大领袖上山下乡的伟大号召到了河北农村务农。一晃就到了1979年,落实政策承认他1965年的学历,插入78级读书,毕业回母校任教。

《长春日报》曾发表他的班主任老师写的题为《我是怎样帮助李光琦转变的》的文章,我眼前的此人就是当年被他的班主任“帮助”过的李光琦。

我说通了校长,强调如果拜师徒有虚名还不如不拜,并趁机举例我要拜就拜李光琦。校长同意了,李光琦成了我的师傅,我成了他的第一个徒弟。

我最为受用的是他送我的“六字真诀”,他说:“兄弟,在这里混,首先要长能耐,能耐长在自己身上谁也抢不去;其次立规矩,立下啥规矩是啥规矩。”

除了“长能耐、立规矩”这“六字真诀”让我明确了当时的奋斗目标外,另一个受益是他为我提供许多上公开课的机会。我在同龄青年教师中上公开课次数最多,这一方面是客观因素——我是语文组最年轻的,比我大的都40岁以上,没心情参加赛课;另一方面就是他的极力推荐,因为我是他的徒弟,他“护犊子”。而我的每一次公开课都得到他悉心指导,真像当年京剧科班里师傅为徒弟说戏那样言传身教。但他指导我时往往都是他相对空闲,比如外面的课不多,酒席不忙的时候。可是到了这时也就是赛课的前夕了,给我留下消化理解的时间所剩无几。我就必须在短时间吃透他的设计方案,同时必须暗暗地加上我个人的“绝活”,还要不露痕迹。京剧表演把演砸了叫“砸锅”,我不想“砸锅”;把名角因故不能出演而临时抓人顶替叫“钻锅”,我平时刻苦磨炼自己就是为了随时的“钻锅”。我能够较好地理解他为我设计的方案,并能落实到课堂。他的设计体现的是他的教学风格,依据是他自己的专长;我就不自觉地熟悉了他的风格,并颇以为是“李光琦第二”而自豪。我几乎不听他的课,一方面是排课冲突,另一方面是我最讨厌听课。所以我在他的宏观指导下自悟的多,建构的也就渐渐多了。

我知道了每节课(尤其是公开课)不能有多个中心,必须有一个高潮,要在设计时预先考虑到;上课像写文章一样,不同人有不同风格,因此要知道自己适合哪种风格。

我的师傅是一个复杂的人,他扬言用在语文教学上的工夫不到三成,他是“用玩剩下的”来教语文,教师职业仅是他的谋生手段之一种。他文章写得好,有学问,又有丰富的社会关系,他优游在学校和社会之间。我出身社会底层,有“市井”气,也有“匪”气,一下子就同他那燕赵任侠之气与东北的“匪气”合流,且颇为自豪。后来我注重课堂大容量、快节奏、灵活多变的教学风格,纵横捭阖的论辩气势,大多受到他的影响。

我也是个性极强的人,我没有社会经历,不复杂,也就不能全学他那一套。尽管在教学技巧上获益匪浅,但最受用的还是“长能耐、立规矩”这“六字真诀”。在不断地“长能耐”的过程中,也开始旗帜鲜明地“立规矩”,立属于自己特色的规矩。

不言之教悟师道

我经常在知识和教学认识上与别人“交恶”,“战斗”精神生猛。我率真、执著的个性也不断走向极致。

我的教学水平也同样在茁壮成长,成为语文教学的多面手。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百花奖活动,青年教师上课,全省同行听课。我的课就是在师傅李光琦的指导下不断推陈出新,创出许多新课型,一时在省里声名鹊起。有一位闻名全国的语文教育专家每次我上公开课他都来听,而且听完我的课就走,却一次也没有评过我的课,遇到熟人还说:“我来听张玉新的课。”

他,就是张翼健先生。1963年也就是我出生的那一年大学毕业回到他的母校东北师大附中任教,1985年4月,在教了23个年头的时候离开母校,调到吉林省教育学院工作,离开时他是语文组长。而我,1985年7月分配到师大附中任教,同先生只差三个月没能在学校相遇。后来,2004年11月,我在这里教了20个年头的时候,也调到吉林省教育学院,离开时我也是语文组长。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我师傅可以跟你称兄道弟,但骨子里把徒弟视为“附属品”;你可以和他以朋友相处,但骨子里他是爹。翼健先生则是那种你可以和他成为忘年交,可以产生兄弟般的情谊,父子般的情分,师生般的友谊;他绝不计较名分,也不计较实质,管他是什么,只要你自己认可,他不会干涉你。他绝不主动把你揽在他的羽翼之下,你硬要偎在他的羽翼之下他也不会把你推出去。

与我师傅的耳提面命不同,翼健先生几乎没有对我进行过“面授机宜”的指点,也没有当我的面夸赞过我,我们都认为没有必要。我的那点水儿他都了然,却在为我编著的《文言文学习手册》所作的序中给了我鼓励:从这本书可以看出他有这样几点很值得广大青年教师学习:一是不懈地广博地学习以使功底深厚,这是努力提高自己以成为一个好教师的根本;二是认真动脑深入钻研以提高能力做到教学游刃有余,这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前提;三是不断探索独立思考以形成自己的见解与风格,这是使教学真正成为艺术的关键。

1996年我有争议地被任命为语文组二副,翼健先生告诉我不能搞一言堂,要百家争鸣,还给我讲语文组当年的争鸣盛况。我开始尽量不上大型公开课,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我是翼健先生关注的典型之一,他还关注许多可造就的中小学教师。

从此,我作为语文教师和教研组二副,我的“独善其身”的追求开始转为“兼济天下”。

在每周一次的语文组会上,我只要请他,他必到,而且我称呼他“语文组前组长”他十分受用,给我们办的《教学札记》写的序落款是“附中语文组前成员”。他关注着我的发展,通过关注我关注着语文组的发展。然而他对我的爱重,包含深深的母校情结,在某种意义上说,我无疑是被先生认作他在附中的继承者。他曾经狠狠地表扬我一回,这就是我的学生们出版的“中学生作文阳光书系——新人文作文”的序言(此文见“师说”部分)。这是先生留给我的珍贵评价,今后,就是想听他批评都没有机会了。

如翼健先生所言,我总主动找他交谈,用这种方式请教。他不是好为人师的人,从不主动告诉你应该怎样,你如果想知道自己的想法、做法正确与否,你就要陈述且看他的表情。如果你做得对,他可能没有什么表情,但一定专注地看着你;如果你做得不对,他可能很平淡地说:“你要这样这样做,是不是更好。”在与他的交谈中,我了解了语文组辉煌的过去,了解了前辈的功底学识。这也成了给自己学问技艺定位的标尺,让我时刻感到自身的缺失,因而能不断进取。然而,除了翼健先生谈到的我因为参加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而不能为我的教改验收这一客观条件之外,我的主观因素更为关键,我的性格导致了“散装”特点,不能变成“瓶装”,那样太难受。我不愿意成为所谓的典型。这也因为我的发展一路平顺,没有什么坎坷,也没有过于感到生存资源的匮乏,也就不愿意因为被需要而上台说些肉麻的话。我教我的语文课,顶多当个弼马温。我有顽强的生存能力,不怕被捧杀,当然也不甘被捧杀。

我曾经用这样的话鞭策自己和全组的教师:我们站在山峰上,并不说明自己是巨人;我们考量个人的分量,必须减掉学校品牌赋予的附加值。就教师个人功底学识而言,横向看,我们或许是高峰,但纵向看,我们或许是低谷。我没有辜负先生的期望,我把东北师大附中语文组建成了“吉林省语文教育的一面旗帜”,这是先生的评价。

他之相人,唯视其长,不计其短。有人说,好人自然说自己好,坏人也说自己好。我问了他这个没法回答的问题。先生从听课本上翻出了一页,上面记着一个故事,大意是说在天堂的门口排着很多人,突然天堂的门关上了,因为名额已满,其他排着的人就只好下地狱。先生平静地说:“你怎样区分好人和坏人?”去年9月,翼健先生去世了。现在,我只能说,以不言之教使我受益终生、使我成为语文教育的乐之者的翼健先生,在天堂安息吧,我坚信他不必排队。

浅谈语文课之教态美 篇5

一、教态美与师生情感的交流

中学语文课除了认知教育、审美教育外, 还有情感教育, 而教态美则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学生不仅希望教师业务过硬、知识渊博, 而且喜欢教师有美的仪表、美的举止。

仪表风度以言语、态度、举止为特征, 反映着人的思想情感、知识品位、道德修养、聪明智慧等多方面的素质。教师的仪表风度对学生具有示范性, 对学生的品行有直接的影响, 同时对语文课堂教学也有直接的干预作用。笔者认为教师的仪表要端庄, 穿着要合时合体,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衣着朴实而不呆板

托尔斯泰说过:“朴实是美的必要条件。”这充分体现了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师的衣着要符合职业特点, 衣服色调冷暖与性情刚柔相协调, 这样会给人带来表里如一的感觉, 使教师更具有魅力,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如果教师不修边幅, 学生会望而生厌;如果一味追求奇装异服, 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拉大师生感情距离, 师生的双边活动就难以配合默契, 更谈不上情感的交流了。

2. 热情文雅而不矫揉造作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 做教师要有良好的修养, 随时、随地都要有适当的举止和体貌。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端庄的仪容、大方的体态、稳重的举止不仅会给学生一种亲切、严肃、自然的威慑力, 而且也容易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对语文课堂教学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

二、教态美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师生感情融洽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从中学生自身的特点看, 他们活泼好动, 对于某一学科的爱好与钻研, 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是从兴趣出发的。针对这一特点, 语文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法, 就是运用自己的面部表情、眼神及得体的动作、姿势等, 用自己独特优美的教态去扣动学生心弦, 把学生引入语文情境中去, 启发学生的思维和联想。有时, 教师一个恰当的手势, 一丝信任的微笑, 一种幽默的情态, 都会在学生心灵上奏出不同的乐章, 使学生受到鼓舞, 产生愉悦。反之, 如果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感情零度介入, 没有!一丝喜怒哀乐, 或过分严肃, 没有坦诚、睿智的!眼神, 就无法表达出自己丰富多变的情感, 更无!法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久而久之, 学生还!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 完全对语文课失去兴趣。

师生感情融洽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从中学生自身的特点看, 他们活泼好动, 对于某一学科的爱好与钻研, 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是从兴趣出发的。针对这一特点, 语文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法, 就是运用自己的面部表情、眼神及得体的动作、姿势等, 用自己独特优美的教态去扣动学生心弦, 把学生引入语文情境中去, 启发学生的思维和联想。有时, 教师一个恰当的手势, 一丝信任的微笑, 一种幽默的情态, 都会在学生心灵上奏出不同的乐章, 使学生受到鼓舞, 产生愉悦。反之, 如果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感情零度介入, 没有文教师上课时要杜绝“吼叫式”“命令式”“报告!式”的语调和“连珠炮式”“更壶滴漏式”的语!!言, 这样的教学语言不能舒缓徐进、有起有伏, !有时甚至像催眠曲, 会使学生昏昏入睡。!

语文教师树立起学生“视觉屏幕”上的美的形象, 以自身的教态美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

三、教态美与教学效果的增强

美的教态使师生达到感情上的交流和心理上的共鸣, 使学生十分投入地学习语文, 这!样于无声处见功效, 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效果。

审美化的语文教学流动着丰富热烈的教与学的良性情感, 流动着课文所具有的丰富情!感, 形成一个流动着热烈浓郁情感的、和谐的情!感场;教师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让课文的语言符号表述的形象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鲜活的形象, 让他们栩栩如生地活动在学生的头脑里, 如此等等, 都需要教师具有美的教态。语文教师通过自身的教态美, 积极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 使语文课既有情又有趣, 充满着艺术的魅力, 让学生“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 (苏霍姆林斯基语) , 久而久之, 课堂教学效!果增强了, 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也就提高了。

扎扎实实落实素质之教我育见 篇6

新课标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谓创新教育, 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来说, 实施创新教育势在必行。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手段僵硬化和单一化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热情。于是, 创新教育成为如今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创新教育被提到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 语文的教学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一、语文教育的现状

1. 忽略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现在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一般只关注基础知识的教育, 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其实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教授与对学生情感的教育是有关联的、相互促进的, 只强调一方面显然是错误的。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应该结合基础知识的传授与人文思想的教育, 根据学生的个性, 因材施教, 不但向学生充分展示语言文化的魅力, 丰富他们的思想情感, 真正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而且要积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 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2. 现代教学工具使用的不科学、不合理。

近些年来,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 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我国许多小学已广泛使用, 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小学语文教育的内容, 图文并茂的课堂教育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氛围。但是, 在课堂上, 学生始终盯着大屏幕, 老师仅仅进行教学内容的演示, 这样学生就不能集中注意力, 也很难了解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更减少了学生思考的时间。

3. 传统的教学方式仍占主流地位。

虽然素质教育早就开始推广, 但传统的教育方式仍然大量存在, 黑板、教材在教学活动中仍占重要地位。课堂的主体是老师, 学生只是被迫接受知识, 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几乎不存在。在学习过程中, 课堂保守封闭, 学生接受的知识只是教材的内容, 不能充分了解课外知识。时间长了,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打击。

二、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而言, 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因为兴趣是创造动机的表现形式之一, 心理学告诉我们, 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 他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 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思考, 而且使知、情、意等整个心理活动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无数成功者的事例证明:兴趣是引发创新的先导, 他们的成果、成就无不由兴趣而生。因此, 在教学活动中, 无论是导入新课, 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 无论是课堂上的训练题, 还是课后的巩固, 无论是阅读教学, 还是作文教学, 教师都应在“兴趣”上做文章, 都应该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 让他们在听说读写思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为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利用评价,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 新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的评价不应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的提高, 而更应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着眼于学生的每个方面, 使师生共同擦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以激励为主, 要尽力为学生铺设学习成功的阶梯, 提供学习成功和探索创新的机会,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 在创新精神的培养过程中, 如果能注意运用激励性的手段, 对学生每一点一滴的进步给予支持和鼓励, 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教师务必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 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针对不同层次的评价对象, 灵活采用各项评价指标, 通过激励性评价, 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潜能, 进而从评价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四、推行阅读教学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标指出: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言语的阅读活动, 是眼、口、耳、脑并用的心智活动, 能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 是最重要的、最经常的阅读训练, 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以阅读促使学生进行思考, 以阅读促进教学, 让学生通过对课文进行反复的阅读理解, 便可体会课本语文描述的美感。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 如果阅读教学仅仅只是停留在浅层次, 很难起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只有对课本进行品词析句, 体会情感, 揣摩表达, 想象意境及读出韵味, 才可达到推行阅读教学的目的所在。

教学之教 篇7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 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 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教育无痕, 也就是把教育意图与目的隐蔽起来, 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 给学生以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教育无痕有着深刻的教育心理学、美学、哲学内涵。

1. 教育心理学内涵

教育无痕的状态是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和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在淡墨无痕和春风化雨中发展思想、培养精神。

2. 美学内涵

杜甫诗云:“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可以说, “润物无声, 教育无痕”是教育的至高境界, 是“将教育的意图隐蔽起来”的真正的教育艺术。

3. 哲学内涵

康德把教育的内涵定位于“价值”, 而价值只能由个体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获得。教育的价值在于无痕地帮助每个人获得成熟和自由, 使生命绽放于爱和善良之中。

二、庄子的无言之教

基于道, 基于自然, 庄子提倡无言之教, 要从言入手, 言并非直言。其言教的关键在于通过言而会意, 从而通达于道。庄子的无言之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道, 不可受约、不可言传

庄子在《大宗师》中说:“夫道有情有信, 无为无形, 可传而不可授, 一可得而不可见。”意思指明道是不可知的, 也不可言传, 只有在无言之教下体会。

2. 智, 智能使人乱性, 也能使人引起争夺, 易为奸人所假借

庄子在《筐》中说:“天下大乱, 罪在好知。”因此庄子认为, 解决的办法只能是“绝圣弃智”。智特指不好的知识, 书本知识不足以载道。他主张按照“道”的特点, 顺天性而学, 张扬本真。

3. 心, 最难驾驭

“成心”必有害。“成心”是已形成的思想感情。庄子在《庚桑楚》中认为:“没有成心, 则不会产生出是非来, 尚有成心, 则会招来是非。”按庄子的看法, 道的传授, 宜用“无言之教”, 心中静无言, 便能在无为中有为。

三、卢梭的消极教育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中最富特色的一个理念是“消极教育”, 《爱弥儿》发表不久, 卢梭在回答德毕蒙主教的信中, 对消极教育作了详细解释。他说:“我把那种在儿童获得知识之前, 先训练各种获得知识的工具, 通过感官训练来为理性发展作准备的教育称为消极教育。”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消极”的德育方式

卢梭主张自然后果法的德育方式, 让儿童自己去“发现”道德准则。卢梭劝诫年轻教师“要放任无为, 才能一切有为”[4]。教师应该让孩子常常自己做主, 这样, “你不急于达到什么目的, 反而可以很有把握和十分迅速地达到那个目的”。

2.“无为”的教学观

卢梭认为12岁之前是儿童的“理智睡眠”期, 在认识上只能接受形象而不能形成概念, 应该通过儿童自己活动, 积累对周围事物的感觉经验。他反对儿童过早接受道德教育, 所以爱弥儿临近青年时期, 卢梭也不打算向他传授与生活无直接关系的知识和道德。

3. 看淡书本的作用

卢梭反对书本的教育作用。如果一定要读, 那就只有《鲁滨逊漂流记》, 它把“分散在那样多的书籍中的许多知识联系起来, 综合起来了, 使人容易学习, 即使对小孩子, 也能鼓励他学习, 该书把人的一切自然需要的办法巧妙地展现出来了。”可见, 卢梭反对书本, 却不反对自然这部书, 这正和他的消极教育观相统一, 符合他“以世界为唯一书本”的原则。

四、无痕视角下无言之教与消极教育比较

庄子的无为之教和卢梭的消极教育, 都是追求教育无痕境界的教育思想, 在自然无痕中彰显教育生命的目的。它们好比教育无痕之树上不同枝干结出的两个不同硕果, 同根却不同香味。

1. 同根

第一, 教育目的。都主张回归自然无痕间给学生以教育的力量。反对枯燥说教、呆板灌输、居高临下等教育方式, 力求淡化教育痕迹, 让教育默默走进学生的心灵。

第二, 教育方法。都主张按自然规律来进行, 在不知不觉的自然状态中, 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培养与成长, 达到无痕无觉之境。

第三, 教育内容。都反对用当时的社会道德、习惯影响儿童, 否定知识和书本的作用, 不赞成强制开启受教育者的理智精神, 而在无痕中让受教育者主动感悟。

2. 异香

第一, 教育目的。庄子强调关注人本身, 培养心灵无穷开放, 精神极大自由的圣人, 这就是庄子在《逍遥游》论述的“无所待”的状态, 是一种内铄的教育目的。

卢梭培养的是富有知识文化、身心健康、具有独立思想的现代意义上的“公民”。他提倡儿童率性发展, 但不脱离社会, 主张培养儿童对社会恶习的抗疫能力, 成为真正的“自然人”, 为更好适应社会生活做准备, 具有外铄倾向。

第二, 教育方法。庄子主张“无言之教”, “绝圣弃智”的方法, 一定程度上否认了教育的积极作用。

卢梭充分肯定教育的作用, 在《爱弥儿》中, 他根据自然的法则, 培养爱弥儿从幼婴长到成人。他的消极教育是根据一个人真正的需要, 适时给予合理的无痕教育。

第三, 教育内容。庄子的“无言之教”, 实际什么也不教:“绝圣弃智”, 实际上是否认一些不好的知识。“无为而无不为”, 实际上以不作为的态度达到有为的目的, 教师要让学生顺其自然, 自然状态是最好的, 回归教育本真。

卢梭要教给学生的知识、技能, 都是有计划、有步骤的, 虽然他不主张学生早教, 但是教师应当指引学生掌握作为一个自然人所必备的一切知识和技能。

第四, 教育年龄分期。庄子的无言之教采用“无教育年龄分期”, [6]从一个整体的人的角度来论述, 不存在把教育对象分成儿童和成人, 更不存在把人从出生到成年这一过程分成几个时期的问题, 强调人发展的连续性。

卢梭把儿童的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 即从出生到2岁的婴儿期, 进行适当保育和体育;2岁到12岁的童年期, 进行感觉教育;12岁到15岁的少年期, 进行智育;15岁到青年期, 实施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卢梭强调“教育年龄分期”, 侧重人发展的阶段性。

第五, 教育哲学基础。庄子在《知北游》中明确指出:“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7]产生物质的东西是非物质的, 这种物质庄子叫做“道”。庄子认为, 没有比“道”更根本的东西了。它是硕果生长的枝干, 有它支撑, 无言之教硕果才能结实丰满。

卢梭把感觉经验作为知识的来源和理智教育的基础, 是消极教育硕果的枝干。他认为由于“进入人类心灵的知识以感觉为门户, 所以人类最初的理性, 是由感觉经验而得的理性。”[8]所以他主张教育应先培养儿童的感觉经验。

五、无痕视角下无言之教与消极教育启示

1. 教育目的: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统一

在现代社会中, 教育多急功近利, 拔苗助长, 发展学生自然个性的呼声, 高不过整齐划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浪潮。我们应该多吸取庄子无言之教的自然之道, 多注重学生自然个性的发展, 让他们首先成为顶天立地的独立的自然人。卢梭强调自然人的培养是为了成长为“社会公民”, 因此我们在重视儿童是自然中的人的同时, 也要关注儿童是社会中的人, 教给他在社会中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 人情世故, 品德修养等。

2. 教育方法:顺性自然无痕, 主动学习

教育要少一些说教, 少一些干预, 一切顺应自然无痕为好。庄子的无言之教是一种精神追求的手段, 通向‘无为而不为’目的的途径。[9]教师应有时间和空间去设计自己的“空白课程”, “多元课程”, 走出封闭的教室, 让孩子在自然的空间去探索体悟, 找到自己的本真, 找到自己的“道”路。教师可以采用卢梭主张消极教育的德育方式, 让儿童自己去“发现”道德准则。顺性而学, 达到自然, 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

3. 教育内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庄子和卢梭都反对学习书本知识, 反对在过早的年龄学习不适合学生掌握的知识。所以我们教师要立足于自然生活, 摒弃一些无用的装饰性知识, 无痕中教学生一些真正实用的知识, 提高他们的个人修养, 学会生存, 学会生活。

4. 教育年龄分期:注重人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我们要正确看待儿童的成长。据庄子人发展的连续性, 在不同的阶段教育孩子属于此阶段年龄特点的知识, 使孩子的不同发展期有机衔接。据卢梭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 遵循自然, 抓住儿童发展特点与关键期, 避免儿童成为教育的牺牲品。

5. 教育哲学基础:遵循“道”的感觉教育

庄子认为“道”是天地间最高准则, 道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卢梭强调感觉经验。我们在对儿童进行教育过程中, 可以进行一定条件下的遵循自然规律的感觉教育。教师要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采用实物教学, 调动儿童的多种感官, 使儿童获得方法的知识, 为进一步主动学习理性知识做准备。

六、结语

教育无痕, 似雪落春泥, 悄然入土, 孕育和滋润着生命。虽无痕, 却有声有色;虽无痕, 却有滋有味;虽无痕, 却如歌如乐。东方产生了“无言之教”, 西方产生了“消极教育”, 东西方的学者都在以他们各自的睿智洞悉教育最本真的一面。在超前教育盛行的今天, 重读庄子“无言之教”和卢梭的“消极教育”, 重新审视教育落根于自然无痕, 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吕宝翠.教学无痕精彩有痕——探寻音乐教学的“无痕境界”[J].儿童音乐, 2008, 7:23.

[2]徐斌.追寻教育的无痕境界[J].江西教育, 2014, 8:12.

[3]徐一多.论卢梭教育思想的矛盾性[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1993, 1:104.

[4]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 译,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78.

[5]彭茜.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简介[J].山东教育, 2007, 26:5.

[6]王文礼.庄子和卢梭的自然教育观之比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6, 12:27.

[7]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0.

[8]滕大春.卢梭教育思想述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

教学之教 篇8

一、夏商周“六艺之教”的形成与发展

尽管儒家《周礼》中对“六艺之教”的记载太过理想化, 然而, 根据分析我们在现代所发掘的地下文物与典籍发现, 《周礼》的记载是可信的。“六艺之教”中, 对礼、乐、数、书、御、射六方面内容的教育就被称为“六艺”, 西周成康时期, “六艺之教”被正式确定[1]184。也可以说, 六艺之教就是夏商教育的延续。

从根本上说, 夏商教育其实就是对氏族社会重视伦理教育与兵革教育的继承与改进。因为包括美育在内的早期教育, 首先都是要为功利与实用需要服务的。这一特点在夏商教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夏朝对兵革教育中的射十分重视, 并逐渐成为周代“六艺之教”中的重要内容。在我国氏族社会与原始社会阶段, 人们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方式就是渔猎与农事。射箭属于一种基本生存技能, 相关文献记载, 三皇五帝时的血腥兼并与互相战争都是民族发展与融合的前提。在《世本》中, 有这样关于兵器的记载:“矛、戈、夷矛、酋矛、戟为五兵。”[2]841在后来的民族混战中, 弓箭随着战争规模的加剧与不断演化逐渐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此可见, 弓箭在长距离作战过程中的作用要比短兵器更大。

在夏朝时, 礼乐教育同样是“六艺之教”中的基本教育科目。商朝非常重视“神道设教”, 当时十分盛行鬼神迷信, 并逐渐在祭祀中演变成了与宗教相关的礼仪, 当时媚神的主要工具就是乐, 而且乐又服务于祭祀。此外, 由于商朝发明了甲骨文, 所以, 识别和书写文字就成了商朝教育的重要内容。查阅相关记载资料发现, “六艺之教”在周代以前就以一种莫须有的方式存在着, 礼乐相配合, 而且道德与审美教育就已有合流现象。然而, 周代统治者推广与系统组合“六艺之教”并非简单因袭前代教育制度, 而是反思夏商统治经验, 并根据周代统治需要具体实施政教举措。周代初期的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历史教训, 对远古时期形成的氏族血缘理念予以进一步强化, 同时融合宗法统治, 最终确立礼乐和宗法一体化与统一性的治国策略。在这个过程中, 我国最早美育与政治统治及道德教育逐渐形成更为密切的关系。在一步步迈进阶级社会的过程中, 我国氏族社会始终将血缘宗法作为一以贯之的牵引线。在《殷周制度论》中, 王国维就断言:周代前不存在宗法, 宗法制度源于周朝。此后很多学者修正了这一看法。从青铜器铭文、卜辞以及文献资料可以看出, 夏商所存在普遍现象是人们将宗族长称为“子”, 后人称宗族长为“宗子”, 这是由夏商称谓中演变而来[3]10。商朝时多子族子与商王的关系, 和后世小宗与大宗是类似关系。在宗族内部, 宗族长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享有很多特权。不管是“子”或者是商王, 其权位都属于世袭制, 传子是当时宗族内部的主要继承法, 而且有旁系与直系、小宗与大宗之分。商朝人畏祖敬天就是其宗法观念的集中体现。周代“礼”的形成主要来自对鬼神与祖先的崇拜与祭祀, 此观点被现代很多专家学者认同。

在周代, 周公大力倡导“以教育德”, 他非常赞赏周文王对臣民的教诲与重视, 特别是对教育宗室子弟更是不敢懈怠。正是基于这种对德教理念的崇尚, 使得以周公为代表的很多统治者陆续开始调整与改革夏商教育方式与内容[4]129。第一, 周公对“六艺之教”中所包含的礼乐教化进行大力推崇, 并将礼乐教化置于众教育科目之首, 而且对以文为本, 兼顾武略非常重视, 这一理念有别于夏商教育中对事神或者尚武的推崇。第二, 周公提倡:尊重民意, 敬德保民, 提出人事基础就是以教育为中心, 而非蔑弃人事与敬天事神, 逐步将教育由对武备技能的重视向对民众的人文素质教育方向转化。第三, 周代的“六艺之教”中, 关于教育的方式与内容非常广泛, 同时还兼顾了智育、德育、美育以及体育四大方面, 其中美育是密切联系其他教育内容的科目, 属于一种与其他教育内容互相促进的素质教育, 其人文内涵极为丰富。所谓“六艺之教”, 其实指的就是包含乐、礼、数、书、御以及射在内的六大科目。而且这些科目又具有相互关联性。“六艺之教”之首就是“礼”, 原因是礼对周代宗法社会中上层人士的文明礼仪与道德修养进行了涵盖, 甚至也涵盖了法律体系的全部内容, 这是在社会中, 一个人立身行事的准则。“礼”是从氏族时期社会世俗和习俗祭礼中逐渐衍生出来的融合法与道德的理念, 并通过严格的仪式操作充分体现出来。

二、周代“礼乐”教育

在很早的时候, 周代统治者就称礼乐为“六艺之教”之首, 此外, 周代贵族教育中, “六艺”之副为乐, 乐是“六艺之教”中乐教的范畴, 并为周代礼教作直接性的服务。周代的礼乐教育与现代我们所接触的艺术与美育教育相接近。《地官·司徒》就有记载:保氏, 知谏王不善, 故代其养国子, 教其六艺, 一曰乐, 二曰礼, 三曰射, 四曰书, 五曰九数, 六曰六书。像掌管礼仪与贵族子弟教育的人员, 其共同职责就是实行乐教。此外, 乐教又分为语言以及道德的艺术教育三部分, 属于系统化美育工程。相比于强制性法制与道德教育, 礼乐教育具有沦肌浃髓以及潜移默化的作用, 可以让人在亲情血缘的感化与陶然中, 自觉对传统孝悌进行恪守。这就使得在原始社会中本来就带有非常浓重迷信色彩的礼乐教育变得更具审美色彩。在《青铜时代》中, 郭沫若就曾经提出:所谓中国古之乐, 其内容非常广泛, 除了诗歌、音乐以及舞蹈之外, 同样包含着建筑、雕刻以及绘画等造型艺术, 此外, 还涵盖了田猎、仪仗以及肴撰。由此乐者, 乐也。也就是说, 凡是可以让人感觉快乐、使人们感官上能够得以享受的, 都可以称之为乐。此外, 就乐教形成方式而言, 乐教是由那些具有低文化层次的周代统治者通过继承和改造传统音乐的过程中演变而来。相传西周对从尧舜、黄帝以及夏商时的很多乐舞予以继承, 像《大咸》、《云门》、《大夏》、《大韶》, 另外还有周代统治阶级独创的《大武》, 共同组成极具代表意义的乐舞。而乐舞又有文舞和武舞之分。据《春官》相关资料显示, 周代王朝乐舞机构中, 从低于大司乐开始, 连同唱歌、奏乐、舞蹈以及相关配合人员, 总人数达到1500人。周代初期, 其物力与财力还比较贫瘠, 所以周公时常会告诫当朝统治集团一定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但是消耗这样巨大的人力与财力进行礼乐创作, 充分说明商代在当时不只是以享受为目的, 其更多的是在宣传道德教育。

实行“六艺之教”的过程中具有循序渐进性, 西周教育学家都比较重视美育。在《礼记·内则》中有记载:“教之数于东西, 此为六年;男女不共食, 不同席, 此为七年;即席饮食, 出入门户, 始教之让, 必后长者, 此为八年;教之数日, 此为九年;出就外傅, 学书记, 此为十年。成童, 学射御, 舞象。”通过分析这段记载可知, 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 贵族子弟通常都有非常严格的受教次序。这些国子在九岁之前进行计日子与计数等基本知识的学习, 同时学习一些尊贤敬老的日常礼仪。其所学内容中, “六甲”其实就是通过天干地支对时日进行计算的具体方法, 通常在很大程度上与祭祀存在关联性。此教育阶段通常被称为礼乐初始教育阶段。贵族子弟从十岁开始进行美学教育, 主要内容是习舞与诵诗, 主要由乐师对其做严格又具系统性的美学教育。

三、周代对审美教育的重视

从周公之始, 周代统治者就十分注重社会教化, 大力推崇移风易俗。而且周公还亲自去民间进行诗歌的采集, 观风俗, 知厚薄, 并制定与国家统治相适应的社会教化具体方法。并由官方教育人民学习“六行”、“六艺”以及“六德”, 通过德智体美来对周代老百姓进行统治, 这与其政治王权的巩固以及周代制礼作乐的内容是相适应的。周代对宗法社会的维系与“六艺之教”中的礼乐教育进行完美结合, 通过礼教和乐教的相互配合, 呈现出一种政治伦理与美育密切联系的审美特征。

由此可知, 我国古时礼乐文化在周代时期就已将艺术文学与德育范畴进行了有效结合, 将平民与贵族的生死纳入周代礼乐文化中, 我国古时的审美观念、伦理观念以及社会组织文化遗址都为封闭状态, 而美育对地主阶级和奴隶主的理想人格进行了塑造, 先秦百家争鸣的核心就是再次评估夏商周的礼乐文化, 后来出现的孔孟老庄以及墨法等极具代表性的正统思想就是在周代“六艺之教”基础上演变而来。

参考文献

[1]李世宏.论先秦“六艺”教育中的体育活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10 (1) .

[2]牛梦琪“.六艺”教育的起源与发展[J].当代教育论坛, 2006 (2) .

[3]陈恩林.浅谈儒家六艺的特点及其向六经的转化[J].文化学刊, 2008 (1) .

教学之教 篇9

谈天说地,以古论今

什么叫“尽地力之教”?就是在农业生产中推行精耕细作原则,大力推广各地农副业生产的成功经验,综合利用田地和山川,提高耕地的单位产量和土地的使用效率。

作为战国时代魏国最著名的中央官员,李悝最为人所称道的就是确定了魏文侯时代的土地利用基本国策——“尽地力之教”。

什么叫“尽地力之教”?就是在农业生产中推行精耕细作原则,大力推广各地农副业生产的成功经验,综合利用田地和山川,提高耕地的单位产量和土地的使用效率。

李悝给魏文侯算了一笔这样的账:

一个地方百里的国家,大约有田地九万顷。山川城市所占的地方约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二的可耕地,大约有六万顷,即六百万亩。如果种地的人的积极性能够发动起来,种得很好(“治田勤谨”),每亩耕地可增产三升。如其不然,就要减产三升。一增一减之间,六百万亩的产量差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两相对比,科学用地的威力就显现出来了。

魏文侯恍然大悟,连声称赞。当时魏国的农业税高达10%,粮食总产量越高,他老人家腰包就越鼓,哪能不乐意呢。

值得一提的是,李悝大力推行的这个“科学用地”活动,可不是喊喊口号那么简单,而是有科学技术思路和系统管理思想的——

首先是科学技术思路——“杂种”。

别误会,这可不是骂人的词,而是一种可以有效避免自然灾害的农业技术,即作物多样化(“必杂五种,以备灾害”),就是同时播种稷(小米)、黍(黍子)、麦、菽(大豆)、麻(麻所结的实)等多种作物,以防某种作物因突发的气候或虫害而颗粒无收导致饿肚子。应该说,这是一种与现代保险原理相一致的分散风险与分担损失的思想。

其次是管理,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要掌控。

“力耕数耘,收获如寇盗之至(谓促进之甚,恐为风雨损也)”。就是号召大家耕地要深,除草要勤,收割时得分秒必争,要像防备强盗那样防备风雨对庄稼的损害。

李悝的最大贡献,是在2400年前使人们认识到,土地资源是宝贵的,不仅要高效利用,还要充分利用,不能浪费!

“如寇盗之至”,这个比喻挺值得玩味:一则可以看到战国时期的法律条文是十分生动形象的,不像现在那样呆板无趣;再则可以看到李悝对法律的真挚热爱,连农业生产都不忘和打击犯罪联系起来。

提高土地出产率、高效利用土地,本就是件稀罕事。但是,新鲜事还接着出:魏文侯听从李悝的意见,发布了一道命令——关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严禁土地闲置的命令。

该命令的具体内容全是充分利用资源、不许浪费土地,包括住宅周围要栽树种桑,菜园里要多种蔬菜,田地之间的埂子上也不能闲着,要利用空隙多种瓜果——利用每一寸空闲的土地,来扩大农副业的生产。

上一篇: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下一篇:高校图书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