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管理

2024-10-11

PICC管理(精选12篇)

PICC管理 篇1

随着我国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 PICC置管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的过程当中, 但是患者在PICC置管的过程当中, 易于出现静脉炎、堵管等并发症状, 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与生命质量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所以加强对PICC置管维护的规范化管理十分必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护理实践研究主要选取了2013 年6 月至2014年6 月, 本院未实施PICC置管维护的规范化管理期间, 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将2014 年7 月至2015 年7 月, 本院实施PICC置管维护的规范化管理期间, 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80 例患者中, 男52 例, 女28 例, 患者年龄12~82 岁, 平均 (46.55±4.56) 岁。在观察组的80 例患者中, 男51 例, 女29 例, 患者年龄13~82 岁, 平均年龄 (46.57±4.62) 岁。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PICC置管维护的规范化管理主要是通过如下方式开展:

1.2.1 建立PICC置管维护小组

首先建立PICC置管维护小组, 设组长和副组长各1 名, 由经验较为丰富的护士长及医师担任组长, 组员至少5 名, 均为经验丰富、实践技能水平较高的护士长和技术骨干担当。对医院内的PICC置管、会诊以及培训等活动进行全面监测和管理[1]。

1.2.2 建立PICC护理操作管理制度

对PICC置管中的更换敷料、冲管以及封管等流程制定明确的操作要求和管理制度, 明确PICC置管中患者并发症状的处理方式以及患者PICC维护宣传册发放时间, 健康教育的方式等等。明确各项操作流程, 并进行规范化、有序化的管理, 对每一位护理人员的PICC置管维护情况进行考察与监督, 使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够达到PICC置管维护规范化管理的要求[2,3,4]。

1.2.3 设定安全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科室负责护士长、护理人员以及PICC小组成员为一体的三级质控体系, 对患者的病例资料、PICC置管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 对患者并发症状的发生情况、发生时间以及拔管记录等进行细致核对与分析[5]。PICC小组的成员可以随机抽查科室的PICC维护情况, 并走到患者当中, 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际考察, 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避免出现更多的不良情况。

1.2.4 PICC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指导

PICC小组成员自身要注意不断的学习和参与各类PICC相关知识的学习活动, 更为深入、细致的学习PICC置管维护方式, 提升自身的PICC置管维护方式以及维护质量。医院内部可以开展一些PICC相关知识的讲座, 使更多的护理人员能够对PICC置管知识产生更多的了解, 从而更好的开展临床护理工作[6,7]。同时, 护理人员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临床症状, 为患者适当讲解PICC置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状, 为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 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PICC一次置管成功情况、并发症状发生情况以及非计划性拔管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临床护理实践研究主要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 计数资料采用 χ2进行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和非计划拔管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PICC置管维护情况以及并发症状的发生几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 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状发生情况对比

3 讨论

在本次PICC置管维护的规范化管理与效果研究中, 对照组的80 例患者中, 一次置管成功68 例, 非计划性拔管5 例, 静脉炎发生3 例, 堵管发生2 例, 导管移位发生2 例, 并发症状发生率为8.8%;观察组的80 例患者中, 一次置管成功78 例, 非计划性拔管1 例, 静脉炎发生1 例, 堵管发生1 例, 导管移位发生0 例, 并发症状发生几率为2.5%。观察组患者的PICC置管维护情况以及并发症状的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 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根据本次临床护理实践研究的结果能够看出, 在PICC置管维护规范化管理之后, PICC置管中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上升, 非计划性拔管次数降低, 患者的静脉炎等并发症状的发生几率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众多医学研究者通过临床实践研究证明了PICC置管维护规范化管理的效果, 同时本次临床护理实践研究的结果也与所用参考文献研究结果一致, 诸多临床实践研究充分证实了PICC置管维护的规范化管理的价值。

综上所述, PICC置管维护的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PICC置管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提升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对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生命质量的提升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PICC置管维护的规范化管理与效果。方法:本次临床护理实践研究主要选取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 本院未实施PICC置管维护的规范化管理期间, 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 实施PICC置管维护的规范化管理期间, 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进行临床护理效果的实际对比研究。结果:对照组的80例患者中, 一次置管成功68例, 非计划性拔管5例, 静脉炎发生3例, 堵管发生2例, 导管移位发生2例, 并发症状发生率为8.75%;观察组的80例患者中, 一次置管成功78例, 非计划性拔管1例, 静脉炎发生1例, 堵管发生1例, 导管移位0例, 并发症状发生率为2.5%。观察组患者的PICC置管维护情况以及并发症状的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 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PICC置管维护的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PICC置管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提升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对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生命质量的提升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PICC置管维护,规范化管理,护理管理

参考文献

[1]张京慧, 唐四元, 贺连香, 等.PICC规范化培训与管理对临床置管效果及并发症的观察[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29 (6) :638-643.

[2]李力, 曾从容, 杨春雪, 等.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用于新生儿PICC置管风险管理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 2015, 30 (3) :7-9.

[3]陈惜遂, 陈映琼, 应文娟, 等.PDCA循环管理对降低PICC导管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研究[J].中国校医, 2015, 29 (4) :299-300.

[4]袁静华, 李勤, 陆建芳.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管理效果评价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 (8) :85-86.

[5]沈玲, 宗慧霞.护患双方对经外周静脉的中心静脉置管带管出院患者健康教育认知差异性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4, 31 (10) :15-18.

[6]吴群华, 蒋国军, 徐燕红, 等.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 (27) :69-72.

[7]杨金丽, 张海兵, 郑少俊.护理干预预防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 (11) :2581-2583.

PICC管理 篇2

员工信用管理评价体系根据信用管理相关理论,将员工信用划分为三个层面作为一级指标依据,具体设计为资信、工作信用和社会诚信,权重分别设定为20%、70%和10%。本体系按照一级指标进行细化,将指标体系总共分为五级: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63个、四级指标104个、五级指标195个。在资信、工作信用和社会诚信综合评价之后,根据PICC总公司和分公司一票否决和六条禁令的政策规定,设定了关键指标核查包括1个一级指标、2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和18个五级指标。具体指标详见《员工信用管理评价体系》。各指标具体说明如下:

一、资信

资信是指历史数据,如员工档案中的相关个人信息、学历证明、资格证书以及入职前履历等材料,所占权重为20%。该体系将资信划分为3个二级指标,分别为个人基本信息、任职资格信息和工作基本信息,权重各为30%、40%和30%。

资信指标数据来源由人力资源部提供。

(一)个人基本信息

个人基本信息主要包括9个三级指标:姓名、身份证号、年龄、性别、民族、户籍所在地、婚否、政治面貌和健康状况,前8个指标权重各占10%,最后1个指标占20%。

五级指标对三级指标的判断使用的是T/F的形式,其中T代表“真实”,F代表“虚假”。员工个人信息上报是真实就填T,并按相应权重得分;个人信息虚假就填F,本指标不计分。

(二)任职资格信息

任职资格信息主要包括员工上岗资格等4个三级指标:文化程度、职业资格证书、职称、现岗位工作年限,各指标权重均为25%。

1、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主要是从国家统一的高等教育学历进行划分,主要包括4个四级指标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本科、专科和专科以下。该指标采用的是递增原则,以专科以下为基础,权重占60%,之后随着学历的提高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所占权重逐级上升为70%、90%、100%。

五级指标对四级指标的判断使用的是Y/N的形式,其中Y代表“是”,N代表“否”。符合某项就填Y,并按相应权重得分;不符合就填N,本指标不计分。

2、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是从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定的职业资格认定级别进行划分,主要包括4个四级指标高级资格证书、中级资格证书、初级资格证书以及上岗证/合格证。该指标采用的是递增原则,以上岗的基本条件上岗证/合格证为基础,权重占60%,随着资格认证的提高初级资格证书、中级资格证书、高级资格证书所占权重逐级上升为70%、90%、100%。

五级指标对四级指标的判断使用的是Y/N的形式,其中Y代表“是”,N代表“否”。符合某项就填Y,并按相应权重得分;不符合就填N,本指标不计分。

3、职称

职称主要是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公司通过统一考试评定的职称,主要包括5个四级指标教授级高工、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以及员级。该指标采用的是递增原则,以员级为基础,权重占60%,随着职称的提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工所占权重逐级上升为70%、80%、90%、100%。

五级指标对四级指标的判断使用的是Y/N的形式,其中Y代表“是”,N代表“否”。符合某项就填Y,并按相应权重得分;不符合就填N,本指标不计分。

4、现岗位工作年限

现岗位工作年限(A)是指员工在本单位该岗位的工作时间。主要包括4个四级指标A≥15年、10年≤A<15年、5年≤A<10年、A<5年。该指标采用的是递增原则,以A<5年为基础,权重占60%,随着现岗位工作年限的增加5年≤A<10年、10年≤A<15年、A≥15年所占权重逐级上升为80%、90%、100%。

五级指标对四级指标的判断使用的是Y/N的形式,其中Y代表“是”,N代表“否”。符合某项就填Y,并按相应权重得分;不符合就填N,本指标不计分。

(三)工作基本信息

工作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岗位序列、部门岗位、行业从业年限、现单位工作年限、职位升迁情况和工作单位变动情况6个三级指标,各指标权重分别为15%、15%、20%、15%、15%、20%。

1、岗位序列

岗位序列主要是根据PICC内部岗位序列设置划分为管理类、技术类、展业类、事务类四大类,员工根据自己所处的实际岗位序列选择类别,指标权重为100%。

五级指标对四级指标的判断使用的是T/F的形式,其中T代表“真实”,F代表“虚假”。岗位序列填写真实就为T,并按相应权重得分;岗位序列填写虚假就为F,本指标不计分。

2、部门岗位

部门岗位是指根据员工实际所处部门、岗位划分的3个四级指标所属部门、岗位名称和岗位编码,各指标权重分别为40%、30%和30%。

五级指标对四级指标的判断使用的是T/F的形式,其中T代表“真实”,F代表“虚假”。所属部门、岗位名称和岗位编码填写真实就为T,并按相应权重得分;填写虚假就为F,本指标不计分。

3、行业从业年限

行业从业年限(B)是指员工在保险行业以及相关行业从事工作的时间。主要包括4个四级指标B≥15年、10年≤B<15年、5年≤B<10年、B<5年。该指标采用的是递增原则,以B<5年为基础,权重占60%,随着行业从业年限的增加5年≤B<10年、10年≤B<15年、B≥15年所占权重逐级上升为80%、90%、100%。

五级指标对四级指标的判断使用的是Y/N的形式,其中Y代表“是”,N代表“否”。符合某项就填Y,并按相应权重得分;不符合就填N,本指标不计分。

4、现单位工作年限

现单位工作年限(C)是指员工在PICC工作的时间。主要包括4个四级指标C≥15年、10年≤C<15年、5年≤C<10年、C<5年。该指标采用的是递增原则,以C<5年为基础,权重占60%,随着现单位工作年限的增加5年≤C<10年、10年≤C<15年、C≥15年所占权重逐级上升为80%、90%、100%。

五级指标对四级指标的判断使用的是Y/N的形式,其中Y代表“是”,N代表“否”。符合某项就填Y,并按相应权重得分;不符合就填N,本指标不计分。

5、职位升迁情况

职位升迁情况主要是指员工在PICC的职业生涯发展情况,包括3个四级指标升职、平级调动和降职。该四级指标采用的是递增原则,以降职为基础,其权重占0%,平级调动和升职权重分别占60%和100%。

五级指标对四级指标的判断使用的是Y/N的形式,其中Y代表“是”,N代表“否”。符合某项就填Y,并按相应权重得分;不符合就填N,本指标不计分。

6、工作单位变动情况

工作单位变动情况(D)是指员工进入PICC之前在其他单位工作的次数,包括三个四级指标D=0、1≤D≤2和D≥3。该四级指标采用的是递增原则,以工作单位变动次数D≥3年为基础,其权重为0%,随着单位变动次数的减少,1≤D≤

2、D=0权重分别占60%和100%。

五级指标对四级指标的判断使用的是Y/N的形式,其中Y代表“是”,N代表“否”。符合某项就填Y,并按相应权重得分;不符合就填N,本指标不计分。

二、工作信用

工作信用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对工作、企业、领导、客户的工作承诺实现情况。该指标主要包括5个二级指标遵规守纪、业绩评价、工作态度、人际关系和素质开发,其权重分别为5%、65%、15%、10%和5%。

工作信用指标数据来源于人力资源部、财会部、产品事业部、渠道管理/集团客户部以及各部门考核结果。

(一)遵规守纪

遵规守纪主要包括的是员工在企业的严守工作流程和遵守规章制度情况2个三级指标,其所占权重均为50%。

1、严守工作流程

严守工作流程是指员工严格按照公司所规定的工作流程工作,其权重占50%。五级指标对三级指标的判断使用的是Y/N的形式,其中Y代表“是”,N代表“否”。符合某项就填Y,并按相应权重得分;不符合就填N,本指标不计分。

2、遵守规章制度

遵守规章制度是指员工严格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操作,其权重占50%。五级指标对三级指标的判断使用的是Y/N的形式,其中Y代表“是”,N代表“否”。符合某项就填Y,并按相应权重得分;不符合就填N,本指标不计分。

(二)业绩评价

业绩评价是指对员工的主要关键业绩指标完成情况和主要工作与关键举措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主要针对不同岗位序列的员工分别进行业绩评价,所占权重为65%。每一种岗位序列的业绩评价都分为主要关键业绩指标完成情况和主要工作与关键举措实施情况2个三级指标。

1、管理类

员工若属于管理序列人员则直接在此类进行打分,不参加其余几类岗位序列评分。管理类的业绩评价的依据是的绩效合同评级结果。管理类主要分为省区分公司、片区分公司、地州市分公司和区县支公司四大类。

(1)省区分公司

省区分公司主要包括综合管理岗和业务管理岗两类。

综合类管理序列:包括2个三级指标主要关键业绩指标完成情况和主要工作与关键举措实施情况,其所占权重分别为40%和60%。主要关键业绩指标完成情况包括2个四级指标总公司下达实收保费和总公司下达考核利润,其所占权重分别为37.5%和62.5%。主要工作与关键举措实施情况包括5个四级指标党建工作、人力资源工作、教育培训工作、工会工作和培训中心工作,其所占权重分别为25%、25%、25%、16.7%、8.3%。具体的指标内容及要求详见绩效合同附件一和附件二。五级指标为打分指标,将其分为突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5种情况。遵循的是递增原则,对于业绩考核不合格者其权重为0%,其余以基本合格为基础为60%,合格、优秀好突出则逐步递增分别为70%、80%和100%。具体的突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划分标准参见绩效合同附件三。

(2)片区分公司

该指标参考对片区经理所签的绩效合同,故片区经理的考核指标一样,主要包括主要关键业绩指标完成情况和主要工作与关键举措实施情况,其所占权重分别为80%和20%。主要关键业绩指标完成情况包括8个四级指标非农险实收保费、应收保费率、非农险考核利润、非农险综合成本率、政策性农险保费、政策性农险综合赔付率、交强险市场份额和交叉销售保费收入,其所占权重为18.75%、6.25%、25%、12.5%、12.5%、12.5%、6.25%、6.25%。主要工作与关键举措实施情况包括车险、理赔质量管理、合规经营和员工队伍建设,其所占权重各为25%。具体的指标内容及要求详见绩效合同附件一和附件二。

五级指标为打分指标,将其分为突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5种情况。遵循的是递增原则,对于业绩考核不合格者其权重为0%,其余以基本合格为基础为60%,合格、优秀好突出则逐步递增分别为70%、80%和100%。具体的突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划分标准参见绩效合同附件三。

(3)地州市分公司

地州市分公司的指标主要包括主要关键业绩指标完成情况和主要工作与关键举措实施情况,其所占权重分别为 80%和20%。关键业绩指标完成情况主要包括8个四级指标非农险实收保费、应收保费率、非农险考核利润、非农险综合成本率、政策性农险保费、政策性农险综合赔付率、交强险市场份额和交叉销售保费收入,其所占权重为18.75%、6.25%、25%、12.5%、12.5%、12.5%、6.25%、6.25%。主要工作与关键举措实施情况主要包括4个四级指标车险、理赔质量管理、员工队伍建设和员工教育培训,其所占权重各为25%。具体的指标内容及要求详见绩效合同附件一和附件二。

五级指标为打分指标,将其分为突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5种情况。遵循的是递增原则,对于业绩考核不合格者其权重为0%,其余以基本合格为基础为60%,合格、优秀好突出则逐步递增分别为70%、80%和100%。具体的突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划分标准参见绩效合同附件三。

(4)区县支公司

由于各地州分公司与区县支公司所签订的业绩合同在指标遴选上有较大差异,因此未设定四级指标,直接采用业绩合同的评估结果。

五级指标为打分指标,将其分为突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5种情况。遵循的是递增原则,对于业绩考核不合格者其权重为0%,其余以基本合格为基础为60%,合格、优秀好突出则逐步递增分别为70%、80%和100%。具体的突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划分标准参见绩效合同附件三。

2、技术类

技术类主要根据PICC总公司的三大中心(财务、理赔、承保)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省、自治区分公司部门职责和岗位说明书》的划分原则整理,将技术类划分为财务、理赔/客户服务类、承保、其他技术岗四大类。评价依据部门的五级考核结果。

(1)财务

财务类技术岗指标包括关键业绩指标完成情况和主要工作与关键举措实施情况2个三级指标,其权重分别为80%和20%。关键业绩指标完成情况包括综合成本率和财务差错率2个四级指标,其所占权重为62.5%、37.5%。综合成本率=(考核利润-奖励费用)/已赚净保费*100%;财务差错率=出错件数/工作总件数。

主要工作与关键举措实施情况包括违反财务规范,其所占权重为100%。违反财务规范指违犯公司的财务工作守则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五级指标为打分指标,将其分为突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5种情况。遵循的是递增原则,对于业绩考核不合格者其权重为0%,其余以基本合格为基础为60%,合格、优秀好突出则逐步递增分别为70%、80%和100%。具体的突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划分标准参见绩效合同附件三。

(2)理赔/客户服务类

理赔/客户服务类指标包括关键业绩指标完成情况和主要工作与关键举措实施情况2个三级指标,其权重分别为70%和30%。关键业绩指标完成情况包括理赔/客户服务投诉情况和理赔/客户服务数量2个四级指标,其所占权重为55%、45%。理赔/客户服务投诉情况主要指客户对理赔/客户服务人员的投诉情况;理赔/客户服务数量即理赔/客户服务人员实际工作数量。

主要工作与关键举措实施情况包括理赔/客户服务流程规范、业务技能、无拒赔、拖赔、惜赔等,其所占权重为30%、30%、40%。理赔/客户服务流程规范是指员工严格按照公司的相关工作流程进行操作;业务技能是指员工处理业务的熟练程度以及质量;无拒赔、拖赔、惜赔是指在工作过程中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五级指标为打分指标,将其分为突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5种情况。遵循的是递增原则,对于业绩考核不合格者其权重为0%,其余以基本合格为基础为60%,合格、优秀好突出则逐步递增分别为70%、80%和100%。具体的突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划分标准参见绩效合同附件三。

(3)承保

承保指标包括关键业绩指标完成情况和主要工作与关键举措实施情况2个三级指标,其权重分别为80%和20%。关键业绩指标完成情况包括实收保费、应收保费率、利润率、综合赔付率、优质客户续保率和承保差错率6个四级指标,其所占权重为12.5%、12.5%、37.5%、12.5%、12.5%、12.5%。实收保费、应收保费率、利润率、综合赔付率详见的绩效合同;优质客户续保率=优质客户续保人数/客户总人数;承保差错率=出错件数/工作总件数。

主要工作与关键举措实施情况包括客户关系和业务技能2个四级指标,其所占权重各为50%。客户关系是指员工与内外部客户之间的关系;业务技能是指员工处理业务的熟练程度以及质量。

五级指标为打分指标,将其分为突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5种情况。遵循的是递增原则,对于业绩考核不合格者其权重为0%,其余以基本合格为基础为60%,合格、优秀好突出则逐步递增分别为70%、80%和100%。具体的突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划分标准参见绩效合同附件三。

(4)其他技术岗

其他技术岗包括关键业绩指标完成情况和主要工作与关键举措实施情况2个三级指标,其权重分别为50%和50%。关键业绩指标完成情况包括工作差错率,其所占权重为100%。工作差错率=出错件数/工作总件数。

主要工作与关键举措实施情况包括履职情况,其所占权重为100%。履职情况是指员工对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五级指标为打分指标,将其分为突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5种情况。遵循的是递增原则,对于业绩考核不合格者其权重为0%,其余以基本合格为基础为60%,合格、优秀好突出则逐步递增分别为70%、80%和100%。具体的突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划分标准参见绩效合同附件三。

3、展业类

展业类包括关键业绩指标完成情况和主要工作与关键举措实施情况2个三级指标,其权重分别为70%和30%。关键业绩指标完成情况包括销售业绩,其所占权重为100%。销售业绩即员工销售的总保费收入。

主要工作与关键举措实施情况包括市场开发,其所占权重为100%。市场开发是指员工新客户增长率。

五级指标为打分指标,将其分为突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5种情况。遵循的是递增原则,对于业绩考核不合格者其权重为0%,其余以基本合格为基础为60%,合格、优秀好突出则逐步递增分别为70%、80%和100%。具体的突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划分标准参见绩效合同附件三。

4、事务类

事务类包括关键业绩指标完成情况和主要工作与关键举措实施情况2个三级指标,其权重分别为60%和40%。关键业绩指标完成情况包括工作差错率,其所占权重为100%。工作差错率=出错件数/工作总件数。

主要工作与关键举措实施情况包括工作服务质量,其所占权重为100%。工作服务质量是指员工在工作服务过程中的质量水平。

五级指标为打分指标,将其分为突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5种情况。遵循的是递增原则,对于业绩考核不合格者其权重为0%,其余以基本合格为基础为60%,合格、优秀好突出则逐步递增分别为70%、80%和100%。具体的突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划分标准参见绩效合同附件三。

(三)工作态度

工作态度主要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对上级安排的任务情况反映。根据的公司历年和企业文化分别设为3个三级指标包括创新型、主动型和顺应型,其所占权重按照递增原则,以顺应型为基础,所占权重为60%,主动型和创新型逐步递增分别为90%和100%。最终评价结果依据员工所在部门的五级考核结果。

五级指标对三级指标的判断使用的是Y/N的形式,其中Y代表“是”,N代表“否”。符合某项就填Y,并按相应权重得分;不符合就填N,本指标不计分。

(四)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主要是指员工在公司中与客户、上级、平级以及下级之间的关系。根据的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设定为2个三级指标包括沟通协调能力和有效投诉情况,其权重均占50%。最终评价结果依据员工所在部门的五级考核结果。

沟通协调能力包括2个四级指标与外部和与内部,其权重均占50%。五级指标对三级指标的判断使用的是Y/N的形式,其中Y代表“是”,N代表“否”。符合某项就填Y,并按相应权重得分;不符合就填N,本指标不计分。

有效投诉情况包括有和无2个四级指标,有有效投诉则其权重为0%,无有效投诉则其权重为100%。五级指标对四级指标的判断使用的是T/F的形式,其中T代表“真实”,F代表“虚假”。真实就填T,并按相应权重得分;虚假就填F,本指标不计分。

(五)素质开发

素质开发主要是指员工所接受的文化、技能培训情况,包括文化素质培训和技能素质培训,其权重均占50%。最终评价结果依据员工所在部门的五级考核结果。

文化素质培训主要是从组织和个人2个四级指标来进行评价,其权重均占50%。五级指标对四级指标的判断使用的是Y/N的形式,其中Y代表“是”,N代表“否”。符合某项就填Y,并按相应权重得分;不符合就填N,本指标不计分。

技能素质培训主要是从组织和个人2个四级指标来进行评价,其权重均占50%。五级指标对四级指标的判断使用的是Y/N的形式,其中Y代表“是”,N代表“否”。符合某项就填Y,并按相应权重得分;不符合就填N,本指标不计分。

三、社会诚信

社会诚信是根据理念和管理层的要求设定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3个二级指标,其权重分别为30%、40%、30%。

该指标评价结果的支撑数据来源于纪检、监察部门。最终评价结果依据员工所在部门的五级考核结果。

(一)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主要是指员工对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所遵守的行业规范、保守商业秘密以及有无外出兼职情况进行评价,其权重分别为30%、40%和30%。

五级指标对三级指标的判断使用的是Y/N的形式,其中Y代表“是”,N代表“否”。符合某项就填Y,并按相应权重得分;不符合就填N,本指标不计分。

(二)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主要是对员工是否有违反刑事、民事、税务、信贷等行为,包括刑事犯罪记录、治安处罚记录、交通违规记录、其他行政处罚、税务记录、信贷记录以及其他,其权重分别为30%、20%,其余均为10%。

五级指标对三级指标的判断使用的是Y/N的形式,其中Y代表“是”,N代表“否”。符合某项就填Y,并按相应权重得分;不符合就填N,本指标不计分。

(三)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主要是调查员工与家庭成员和邻里之间的关系,包括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和邻里团结,其所占权重分别为40%、40%和20%。

五级指标对三级指标的判断使用的是Y/N的形式,其中Y代表“是”,N代表“否”。符合某项就填Y,并按相应权重得分;不符合就填N,本指标不计分。

四、关键指标核查

关键指标核查主要是根据PICC总公司和分公司的“一票否决”和“六条禁令”的政策规定,由 PICC分公司纪检、监察、审计部门核查,如果员工有以下任何一项情况,则之前的信用得分归为零。

一票否决包括影响民族团结,员工对领导干部有效举报和客户对公司有效举报。

六条禁令包括越权经营,制造虚假利润,埋单、撕单和制作阴阳单,制作假赔案,设立账外账、小金库,在赔款中列支规定以外的其他费用。

五、信用评级

本体系针对最后得分将其分为6种级别,如下:

(一)“★”综合得分<60。

(二)“★★”60≤综合得分<70。

(三)“★★★”70≤综合得分<80。

(四)“★★★★”80≤综合得分<90。

(五)“★★★★★”90≤综合得分≤100。

(六)说明:当信用评级结果公布以后,如有对评价指标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情况,可对其进行再审核,重新对评价结果做相应调整。

备注:

PICC管理 篇3

【关键词】PICC化疗;乳腺癌;自我管理行为

现阶段乳腺癌[ 1 ]多发,成为困扰众多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为女性健康生活带来了重要影响[2]。乳腺癌术后都要经过一段时期的化疗,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于21世纪逐渐在我国临床上应用,PICC化疗[3]方式操作相对简单,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留置时间较长,避免药物外渗,对患者日常活动基本没有限制,PICC凭借自身优势成为了广大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最佳选择。本文主要来探讨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具体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选取了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PICC化疗患者120例,均为女性,年龄在28~65岁之间,平均年龄(46.36±10.28)岁。所有患者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2例,高中或中专36例,大专及以上22例。其中离异或丧偶患者3例,未婚患者2例,其他均为已婚。患者带管时间小于一个月38例,带管时间1~3个月之间39例,带管时间大于3个月43例,按照患者带管时间,将患者分为三组。三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以及带管时间等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测量工具 自行设置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一般资料调查表主要包括患者PICC置管资料以及人口學特征等。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主要是依据《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里面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来制定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自我管理量表。

1.2.2 测量方法 统一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在自愿原则前提下,对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进行调查和测量。

1.4 统计方法

对所有患者数据和资料通过Epidata2.1录入,利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分析详见下表1。

3 讨论

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自我管理行为[4]分析,患者采取自我管理行为是为了PICC化疗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身体健康采取的一种自我管理措施。乳腺癌PICC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主要包括运动锻炼、PICC自我管理、认知性管理以及与医生沟通四个方面。通过本研究显示,从总体上来讲,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锻炼时间仍需加强。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进行运动锻炼,另外,再进行必要的慢跑等有氧运动。鼓励并支持患者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在认知管理中,转移注意力和心理暗示得分较高,因此,护理工作人员要指导患者正确管理不适症状,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尽量减少对患者的负面影响。在与医生沟通方面,对不明白的问题患者通常采用向医生咨询的方式,很少一部分患者会以列出问题清单的方式来咨询,并且在咨询问题方面,患者基本上比较被动,因此仍需要加强医生与患者的沟通。

综上来讲,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仍需要加强,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邢冬婕,单丽霞,邢凤梅.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CDSMP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2,21(4):499-502.

[2]邢冬婕,单丽霞,李莲静,邢凤梅.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19(4):2981-2985.

[3]李国媛.自我管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3,27(9):298-299.

PICC管理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400名癌症患者、呼吸道疾病、肝病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随机选取信息记录完善且能全程跟踪随访到的200例PICC置管患者,男患者101例,平均年龄为57.38±9.95岁,其中癌症患者25例,呼吸道疾病23例,肝病患者26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7例;其中女性患者99例,平均年龄56.69±19.11岁,其中癌症患者23例,呼吸道疾病55例,肝病患者51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46 例。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具体临床特征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400名癌症患者、呼吸道疾病、肝病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200 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常规的PICC置管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的PICC置管治疗方案上加强对感染管理控制。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分析感染的因素。加强观察病人的各项指标的变化,及时做好记录。对比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PICC留置时间机置管部位,基础疾病、相应病史,输液类型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等临床资料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身体变化情况,并及时做响应的检查,统计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对比加强置管感染管理前后,对治疗效果及相应并发症的统计分析。同时考察影响置管感染率的单因素。

1.4统计学分析

结果中的各项数据的分析采用SPSS 18.0进行,计量资料表示为(±s),并且进行两组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PICC置管导管相关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在加强感染控制前后的并发症对比分析,在控制感染管理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感染率,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 两组患者控制感染管理后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对比

在加强PICC置管感染控制后,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2.3医院感染单因素分析及感染率

对比分析了单因素如PICC的留置时间(>30天、≤30天)、穿刺次数(>3、≤3)及置管部位(头静脉、肘静脉、贵要静脉)对两组患者的感染的影响,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癌症及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7]。在20世纪90年代,国外已经普及应用经外周静脉静脉置管(PICC),直到1997年,我国首次将PICC应用到临床治疗[8,9]。它缓解了需要长期需要静脉营养、抗生素、高渗透性溶液或行化疗群体长期输液的痛苦。PICC穿刺时常选取肘静脉,因为此处静脉较直观,易于固定;穿刺点周围无重要组织结构,且穿刺点表浅,止血容易;操作流程较简单,穿刺危险性小;导管不易脱落,安全留置易于护理;并且不受年龄、疾病、性别等条件的限制。PICC置管可减少患者身体所受痛苦、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PICC置管成功的标志是完成治疗而正常拔管[10,11]。长期的临床实践和护理文献报道已经证实,PICC技术是安全和有效的。PICC安全留置并能尽可能延长保留时间,是每一位接受PICC患者治疗的共同愿望。PICC置管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为癌症中晚期患者开辟了一条无痛、安全的静脉注射通道[12,13]。这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但是,静脉导管穿刺是有创操作[14],在留置过程中作为血管内的异物与外界相通,也将增加感染机会。近年来,防止PICC置管感染是医务工作者努力的目标。在PICC置管期间,强调预防感染为主,做好严格的消毒工作确保操作环境卫生的清洁,同时加强PICC置管的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15]。

PICC学习心得 篇5

篇一:picc新进展学习体会

真的很感谢科室能给我这次机会,11月28日至12月1日,让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由我们浙二医院举办的国家级继教项目:《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新进展》学习班班。培训班有100多人,来自全省各县市的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带教干事和护理骨干,经过三天半的紧张学习,我受益非浅,让我又一次成长。这次的课程已经结束了,虽然之前大脑充斥着太多的信息和刺激,感觉十分的疲劳,但我们医院的IV TEAM团队让我感受到太多的力量。

输液是临床护士最大的一块工作量,输液病人占了所有病人的90%以上,而输液安全又是与护士密切相关,特别是临床一些重点科室,比如血液科、肿瘤科、小儿科。化疗药外渗引起的肢体溃烂,让人触目惊心!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技术对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病人尤其是在化疗病人、急危重救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今PICC技术在很多医院得到了广泛开展,培养了很多PICC置管专科护士,保证了临床特殊用药的输液安全。而在我们浙二就有这样一支团队——IV TEAM。作为浙二人,我感到非常自豪!

在这次培训中,尤其是血管超声(US)结合改良塞丁格(MST)置入PICC置管术讲得非常具体生动,这一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PICC置管技术。通过这次学习,是我更加全面的认识到对行PICC置管患者 的血管选择方法有两种,即肉眼观察和超声引导。超声引导下PICC 穿刺在置管中可直观地显示血管的解剖结构,根据血流及音频信号快速探查到予穿刺血管的位置,并可观察到血流状况、血管内径、管壁厚度、管壁距体表距离,增加了血管定位的精确性,具有实时引导,全程可见,穿刺时间短,穿刺成功率高,穿刺后经B超定位导管尖端位置,可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等优势。改良的塞丁格技术(MST)PICC置管就是利用导丝及扩张棒将导管置入,代替了传统的导管经套管置入。该方法近年来引入我国,目前只在国内极少数几家医院开展应用。该方法具有损伤小、定位准、可提高导管-血管密闭性等特点,特别适合于外周静脉状况差的患者,更能体现其实用性和优越性。而我院就已经达到后者水平了。

中华护理杂志社的王红丽老师的精彩讲课也让我印象深刻,它在我以后的论文写作中肯定能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多例疑难置管病例及对于出现相关问题的处理措施的学习,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家们的精彩演讲令培训班的学员开拓了思路,对临床护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维、转变了理念是她最大的收获。在以后的工作中她决心将不断学习、接受先进的理念,将所学技术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以优良的技能和良好的服务为患者提供安全的静脉通路,促进患者的康复。

篇二:PICC学习心得

非常感谢医院给我参加这次由天津肿瘤医院举办的PICC资质培训班的机会,学习共2天,分别是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学习。虽然只是两天的学习时间,但是我对于PICC的认识,也从一知半解到了基本了解的程度,收获很大,下面我就把我学习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1.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上肢的贵要静

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以从下肢的大隐静脉、头静脉、聂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者下腔静脉的导管。

2.穿刺的注意事项:

◆接受乳房根治术或者腋下淋巴结清扫的术侧肢体,锁下淋巴结肿大或有肿块、安装起搏器侧不宜进行同侧置管

◆宜选择肘部或上臂静脉作为穿刺部位,避开肘窝,感染及有损伤的部位

◆有血栓史、血管手术史的静脉不应进行置管,放疗部位不宜进行置管

3. 血管的选择:

首选贵要静脉,因为贵要静脉穿刺成功率高,血栓发生率低,静脉相较其他血管要粗、直,而且静脉瓣少。

4.PICC的护理:

对于置管的护理,我们常说:“三分置管七分护理”。置管过深或过浅都有可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比如:血栓,心律失常等。所以正确的置管和护理是保证患者后期用药安全。

我们是肿瘤科,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置入PICC导管可以帮助患者解决不必要的穿刺痛苦和药物刺激血管的苦恼,但是对于PICC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心置管护理,因为化疗药物对病人的损伤是不可逆转的。在这次学习中看到一张数据分析一旦化疗药物的外渗就有可能会使患者丧失生命,正常的化疗药物不仅会杀死正常的组织和细胞,而且也会渗透到骨头。所以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认识到细节护理的重要性。

5.导管留置期间的并发症及预防:

并发症:静脉炎(机械性,细菌性,血栓性静脉炎),血栓等。预防:◆置管后x线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正确

◆ 采用正确的冲封管技术

◆ 注意药物之间配伍禁忌

◆ 输注两瓶药液间要用生理盐水冲管

◆ 输注脂肪乳剂要定时冲管

◆ 定期复查x线胸片,确定时候发生导管移位

◆ 尽量减少可能导致胸腔压力增加的活动

通过这次学习,自己的收获真的很大,使我认识到平时临床操作的不足,进一步积累了提升临床技能操作的经验,我希望如果院方还有这样外出学习的机会,我还能有幸参加,谢谢!

秦皇岛中医医院 肿瘤科:侯丽娜

篇三:关于开展PICC的心得交流

在呼吸、消化、内分泌内科工作期间,本科开展的护理技术有:有创/无创成人呼吸机、肺功能监测、血气分析仪、纤维支气管镜、电子胃镜、胰岛素泵、CGMS(动态血糖监测仪)四肢多普列、肌电图、PICC等。其中PICC于2010年开展,以下是一些PICC开展的心得体会,仅供参阅。

一、PICC材料准备

1、贝朗牌(根据实际情况为准)的中心静脉导管

2、正压接头 3、3M大透明固定敷贴

4、弹力绷带

5、一次性无菌治疗巾、一次性洞巾

6、测量软尺

7、有条件可选用专用PICC固定器(现目前Stalock picc导管固定装置在临床使用反馈较好)

8、PICC适应症及禁忌症宣传单(科室准备:挂墙公示)

9、科室也可自行准备PICC消毒穿刺包

二、PICC的维护

冲管与封管

目的:----将残留药液冲入血液,驳斥导管通畅;-----防止不相容药物和液体混合,减少药物间配伍禁忌;-----将返流的血液冲入,防止堵管。

要求:-----治疗间歇期每7天一次;

-----在每次静脉输液,给药前后;

-----采集血液或输注血制品后;

-----输注TPN每4小时一次;

-----输注有配伍禁忌的液体之间;

-----按SASH原则冲、封管

冲封管器具(警告):必须使用10ml以上注射器!

禁止使用高压注射器!

冲封管溶液:肝素浓度:10—100u/ml

生理盐水(NS)

冲封管量:---通常2—20ml,儿童6ml

---粘稠药物应大于20ml

---特别限制生理盐水用量病人减半

三、置PICC时医嘱

1、临时医嘱:(1)、经皮选择性动静脉置管术

(2)、胸片检查

2、长期医嘱:(1)、动静脉置管护理

(2)、小换药 每周两次

四、拔管时医嘱:

1、长期医嘱:停止动静脉置管护理

2、临时医嘱:拔除经皮选择性动静脉置管

五、PICC收费

1、材料费:

(1)、深静脉置管导管(腔静脉插管)1根。

(2)、3M透气胶布(固定敷贴)1张。

(3)、弹力绷带1卷。

(4)、余按实际收费。

2、西药费:(1)、生理盐水。(2)、肝素钠针。

3、综合类:

(1)、(置管当日)经皮选择性静脉置管术:400元。

(2)、(每日)动静脉置管护理1次。

(3)、小换药 1 次。

(4)、拔管时结一次小换药。

注:PICC收费据医院实际情况而定,常规PICC用药每次可收3次静脉注射(用药前冲管及用药后冲、封管)。

六、离院告知书

对于部分PICC患者在出院时,不愿拔管的,一定要做好免责声明,交代其危险性,仍拒绝拔管的,让家属或本人签好离院告知书,并认真交代其注意事项,建议随访。

七、不良事件回顾

在2010年至2012年开展PICC技术期间,我科共发生两例PICC不良事件。

第一例:患者是一老年男性,肺CA确诊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治疗持积极态度。这是我科第一例PICC置入的患者,于下午行PICC置管术,夜间患者脱衣服时导管随衣袖一起脱出。后总结经验:(1)、换敷贴时一定要向心端撕取,勿牵拉导管,更勿将滑出体外的导管直接再次送入。(2)导管固定存在一定的问题,由“L”型转为“S”型固定后无类似事件发生。

第二例:患者为一男性,肝硬化患者,在我科有PICC置管史,置管后约10天左右因病情需要转入综合科继续治疗,转入后约3—5天左右,患者输液完毕后出现不明原因的寒战高热,因综合科对PICC技术的掌握相对欠缺,患者转回我科,无静脉用药期间患者体温正常,静脉给药约10分钟后出现寒战高热,做血培养及PICC导管尖端细菌培养阳性。后总结经验:(1)无菌技术操作欠规范。(2)导管护理不当。(3)未严格遵循SASH冲、封管原则。

另外,个人觉得肿瘤医院的PICC置管术相对较成熟,我们曾经对我

科由重医转入置有PICC的患者、由肿瘤医院转入置有PICC的患者和本科PICC置入的患者做过对比,肿瘤医院转回的患者静脉输液较本科和重医的患者通畅,固定也较合理。

对于我院肿瘤科开展的PICC技术,曾在肿瘤科业务学习期间,观摩过一次,他们对于PICC技术的开展也日臻成熟,唯有两点小建议如下:

1、PICC透明敷贴上请注明置入者姓名和日期,(差姓名)如果为换药后敷贴,也请注明换药者的姓名和换药日期;

2、建议床尾挂PICC护理记录单(后附),方便交接和观察。

篇四:PICC进修心得

非常感谢医院和护理部能给我机会,让我参加广州军区总医院PICC技术新进展及资质进修班,在这一个月的学习中我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这个新技能,感谢领导给我机会接触它了解它。PICC是一种长度从45厘米到60厘米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腋静脉)穿刺末端放臵于上腔静脉可长期留臵的一种导管,它专门为需要进行中长期(7天以上)静脉治疗的患者所设计,其主要适应症为缺少外周静脉倾向的患者,特别适合于恶性肿瘤患者的中长期和间歇化疗治疗和营养支持。临床传统的用药途径为反复浅静脉穿刺,这种方法会不可避免地造成患者痛苦及化疗药物特殊不良反应对血管的破坏。它的特点是适用广泛、使用方便、维护简便、能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治疗途径 经患者外周静脉臵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新的静脉输液技术。留臵时间长,并发症少,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减少某些药物渗出所致的静脉炎、静脉硬化,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PICC成本高,如臵管失败,或臵管后护理不当,会给患者造成躯体痛苦及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提高PICC臵管成功率及其维护质量,减少并发症,是PICC专科护士研究重点。现将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PICC臵管体会

1.1臵管前宣教 与患者及家属讲解臵管的优势、操作过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费用情况,使患者及家属对臵管心中有数,消除紧张心理,配合臵管,并签署PICC臵管同意书。1.2合理选择穿刺部位 首选贵要静脉,其直、短且静脉瓣少。其次为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左侧的静脉路径较右侧长、弯曲,插管时难度较大且容易损伤血管内膜,故穿刺最好选择右侧肢体。最佳穿刺点为肘窝下两横指处,穿刺点过高可能损伤神经及淋巴管,穿刺点过低则血管相对较细,易引起血流障碍和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

1.3选择合适型号的导管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治疗需要,选择合适型号的导管。接触导管前尽量将手套上的滑石粉冲洗干净。

1.4臵管注意事项 臵管前将患者床头抬高15度。当导管送至腋静脉时需要让患者头部转向臵管侧,下颌尽量贴近肩峰,低于臵管侧锁骨下窝,或让助手协助用手压迫臵管侧的颈静脉,防止导管向上进入颈静脉。选择贵要静脉臵管时,手臂外展90度为宜,选择头静脉臵管时,手臂外展与身体角度小于30度,摆放体位合适,可减少导管异位几率。穿刺时严禁来回探测血管,以免对血管内膜造成机械性损伤。

1.5避免PICC尖端异位 导管进入静脉后不能准确进入上腔静脉的中下1/3处,即导管异位。导管异位会引起血液不畅,并发深静脉血栓;导管尖端进入右心房会引起心律失常、损伤心肌或瓣膜,甚至发生心包填塞。为此,PICC臵管后我科均进行DR胸片检查,确定导管尖端位臵,一旦发现PICC尖端异位,立即处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PICC臵管后护理体会

2.1敷料的选择及更换 穿刺部位可覆盖无菌纱布或无菌透明敷料,棉质敷贴优于透明敷贴。管臵后24小时更换敷料。之后纱布敷料每72小时更换一次,透明敷料每7天更换一次。汗液浸湿敷料后需及时更换。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更换敷料时,从下往上揭除,如敷料上粘有输液胶布时,应先用75%酒精沾湿胶布,使其于导管分离,防止揭敷料和胶布时导管脱出。

2.2穿刺点出血 臵管中拔出插管鞘时,立即按压止血,按压时间根据患者的凝血情况而定。止血后,外敷纱布以吸收渗血,次日更换敷料。臵管

后1~2天有少量渗血,需及时更换敷料。如出血较多,嘱患者屈肘10~20 分钟或加压包扎,必要时给予止血药物。

2.3感染的防治 穿刺及输液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穿刺后局部血迹用0.9%氯化钠注射液清洗干净后,用碘伏消毒。输液环路每24小时更换一次,可来福正压接头每周更换一次,输血制品后需立即更换。更换敷料时需注意导管周围皮肤的消毒,保持导管周围皮肤的无菌环境。如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寒战、发热、局部红肿热胀、化脓等,拔出导管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局部换药,根据药敏结果,全身抗感染治疗。

2.4冲管及封管方法 在输液结束后,用10ml-20ml 0.9%氯化钠注射液采用脉冲方式注入,将针头斜面留在肝素帽内少许,使等渗盐水形成多个小漩涡,有利于把导管内的残留药物冲洗干净。冲管及封管剩余最后1ml液体时,一次性注入,边推注活塞边撤注射器,确保导管内完全是封管液,达到正压封管。治疗间歇期每日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一次。

2.5防止导管脱出 对导管插入深度进行记录,每天交接班;给患者做护理及治疗时,避免牵拉导管,嘱咐患者勿做剧烈的手臂运动,以防止导管脱出。

2.6导管堵塞的处理 如输液不畅,先仔细检查导管的体外段是否打折、扭曲,使其保持顺畅即可。若为血栓形成,堵塞导管,可采用回抽法或采用肝素或尿激酶溶栓法,使导管通畅。

2.7静脉炎的护理 发生静脉炎后,抬高患肢,局部湿热敷或50%硫酸镁溶液湿敷,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也可外敷如意金黄散,每日3次。如3天内症状不缓解,则拔除PICC管。拔管后停止从此部位输液,继续以上处理。

2.8院外带管指导 出院前嘱咐患者臵管侧上肢避免持重物,勿做剧

烈运动。禁止在臵管侧肢体测量血压。注意观察针眼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热痛、渗出等,如有异常及时复诊。臵管侧敷料避免与水接触,若有浸湿,及时更换敷料。告知患者及家属体外导管的长度、封管及更换敷料的日期,及时来院处理。

2.9拔管护理 当治疗结束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及时拔管。拔管前向患者讲明操作过程,嘱其全身放松。患者取仰卧位,外展穿刺侧上肢,在患者做深呼气动作时缓慢拔出导管,如有阻力,停止拔管,热敷20~30分钟后再拔管。拔管后检查导管是否完整,按压穿刺点5分钟以上,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胶布固定24小时。嘱患者拔管后24小时内减少穿刺肢体活动,以防出血。

提高 PICC臵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既减轻患者痛苦,又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应用。

最后我要感谢医院的领导给了我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使我有了诸多的体验和感受,也许这样的学习机会不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生活,对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相信它可以渗透进我的思想,为我的人生赋予新管理方法。为我院PICC的发展贡献一份力,为更好的为患者减轻痛苦

篇五:PICC培训心得

非常感谢医院能给我机会,让我参加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办的PICC技术新进展及资质培训班,在这两天的学习中我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这个新技能,感谢领导给我机会接触它了解它。

PICC是一种经过外周静脉插入到中心循环的导管,它简化了中心静脉穿刺的过程和降低了中心静脉穿刺的风险,延长了导管的留置时间。PICC的全称: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特点:

1、相对深静脉穿刺操作直观、简便、并发症少。

2、置管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

3、留置管时间长,适合长时间静脉留置。

4、一次穿刺成功率高,节省护理的时间和人力。

5、病人舒适性好,病人痛苦的时间相对较短,节省医疗成本,避免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和不适。

6、保护外周静脉。

7、非手术置管。

8、可由护士操作。

适用范围广泛,凡是静脉输液时间超过2周的,外周静脉条件适合的病人都可选择使用PICC的。

虽然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但还是有并发症:误穿动脉、导管异位、导管不能置入、穿刺点渗血、感染、导管损坏、导管阻塞、血栓形成、静脉炎、导管脱出、导管断裂、穿刺失败。

这次课程是由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儿童医院的新生儿科的护士长***,讲解了PICC在早产儿当中的应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 袁玲讲解了超声引导下MST穿刺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运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各位老师讲解了

PICC的临床应用、日常维护及并发症、处理方法和预防。讲课的内容非常精彩,各位老师列举了临床上常见的成功的病例和不成功的典型病例来和我们分享讨论,使我受益匪浅。我发现PICC的消毒要求非常严格从洗手到消毒、铺巾每个小步骤都不能忽视,这样做能降低感染率。日常维护中敷贴的更换手法、注意事项和平日里我们操作的不太一样。解了不是耐高压的管腔是不能用低于5ML的注射器冲洗管腔。它有着严格的冲管、封管步骤:生理盐水—给药—生理盐水—稀释肝素液,一定要采用推一下停一下的脉冲式封管。

这次学习使我认识到在平时临床操作的不足,进一步积累提升了临床技能操作经验。我会尽快与老师们分享我学习的心得,大家共同学习一同进步让更多人了解这项新技术更好的服务患者。

浅析肿瘤护理中PICC的应用 篇6

【关键词】肿瘤护理;PICC置管;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133-02

临床肿瘤科患者置入PICC导管操作频率较高,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具有安全高效、患者接受度高、风险小、操作简便等诸多优势,在临床应用中备受欢迎。但是由于肿瘤患者身体状况差、并发症多,容易出现穿刺风险,且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患者容易发生诸如静脉炎、感染、导管堵塞等诸多问题,因此要做好肿瘤患者PICC的应用护理,以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治疗质量、改善预后。为分析肿瘤护理中PICC的应用要点与举措,选取本院肿瘤科接收的需要置入PICC导管的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临床报道整理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选取本院肿瘤科接收的需要置入PICC导管的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纳入研究患者均为自愿置入PICC导管,排除穿刺禁忌症,签署治疗同意书。100例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2.1±4.7)岁,主要以胃癌、结肠癌、宫颈癌、肺癌、肝癌、乳腺癌等为主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PICC置管操作护理。

穿刺护理:患者做好置管准备,根据穿刺静脉如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做好物品准备,应用透明敷贴、无菌物品、PICC换药包、注射器、止血钳等物品完成穿刺,注意穿刺时确认导管畅通后再进行输液,避免抽回血或者血液残留、粘附导管壁引发栓塞,输液完成后要注意采用连续脉冲方式注入生理盐水并分离注射器。穿刺成功后,输液中要及时观察导管滴速并结合患者情况做酌情调整,如发现穿刺部位有红肿、结节、渗出物等应做局部处理。

若有患者穿刺操作难度较高、成功率偏低、出现异位等问题,可应用心内心电定位法辅助操作,准入标准为心电图结果正常、血管评分<4分,排除房颤、PICC导管置入禁忌症、血管评分≥4分或者伴有心脏疾患等影响P波改变患者,利用x线定位技术、心房内心电图定位技术确保导管顺利置入上上腔静脉,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静脉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置管心理护理:对于需实施置管操作的患者,要提前做好健康宣教,消除患者心理负担,提升护理过程中配合度,减少置管后潜在并发症与安全风险。护理人员要从患者需求与担忧出发,制定相应的宣教计划,以细致热情的服务态度、精神仔细的工作心态落实健康教育,做好置管护理工作中的主动服务与细节护理,持续提升健康宣教水平,为肿瘤科患者提供优质且全面的PICC置管教育服务,提供高效且落实到位的留置针护理。

置管安全护理:肿瘤患者PICC置管操作虽然有诸多优势,但是若护理管理中操作不当则容易导致各类潜在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患者接受度与安全,因此必须做好感染、静脉炎、堵管、渗漏、栓塞等并发症的预防管理,提升PICC置管安全性、减轻患者痛苦。PICC置管操作护理要从多方面入手,要严格无菌操作、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在穿刺前后严格把握患者输液情况,尤其对输液量较大、时间较长、过敏体质、药物过敏史或者输液药物刺激性过强的肿瘤患者进行安全评估,结合穿刺血管与部位及时进行调整,避免长时间输注同一部位,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定期生理盐水冲管,以预防静脉炎、堵管、感染等情况。考虑到肿瘤患者体质、耐受与年龄等因素,要加强患者巡视管理,定期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漏、红肿或者疼痛等情况,一旦发现立即联系医生护理进行处理,以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1.3效果评价

观察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耗费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患者满意度以及静脉炎、导管脱出、渗血、导管堵塞、出口部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2.结果

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穿刺操作,一次置管成功率高达96%,平均穿刺耗费时间(12.1±3.6)min,平均导管留置时间(238.9±22.1)d,患者满意度96.0%。置管期间,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为4例静脉炎、5例渗血、1例出口部位感染,对症处理后好转。

3.讨论

肿瘤科患者因治疗需要,通常需要长期输注高浓度营养或化疗药物,传统穿刺置管操作风险高、患者痛苦大,置管时间短,容易发生各类并发症,对患者外周血管破坏较大,给患者带来了较多的治疗痛苦,也不利于肿瘤科治疗操作的进行。PICC置管在肿瘤科的应用,通过导管尖端定位血流较为丰富的静脉以提升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置管痛苦,在保护血管的同时延长置管时间,比起传统静脉穿刺有诸多优势。

在本次临床实践中,所有患者均实施PICC置管护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尤其是对穿刺难度较大的患者采用了心内心电定位法,通过心电监护P波生理改变指导PICC置管操作,有助于更好的定位上腔静脉,确保导管尖端准确进入右心房,提升了一次性操作成功率,减少了反复穿刺失败、耗时耗力、等问题,减轻了患者痛苦。通过实施PICC置管安全护理与心理护理,缩短了置管耗费时间,在延长置管时间上有出色表现,比起同期住院置管患者无论是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几率等有所进步,这意味着肿瘤科患者临床生存质量与预后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证实了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

综上所述,肿瘤护理中PICC的应用可显著提升置管成功率、延长置管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提高肿瘤科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栾志红.浅析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3):163-164.

[2]李小青.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4(32):7312-7312.

PICC管理 篇7

1 PICC新技术准入

我院PICC护理新技术的开展, 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进行讨论和审批, 护理部在充分了解此技术开展的意义和风险之后又邀请各临床科主任一起展开了新技术引入可行性讨论, 征求意见。然后由护理部提交PICC护理新技术引入申请报告至院医教科, 再由医教科提请医院新技术、新业务管理委员会进行讨论审核, 最后由院部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诊疗项目申报, 经批准后向当地物价部门进行定价申报, 获批准后方可开展该新技术项目。

2 PICC护士资格认定

介于目前我国尚未开展全国性的PICC护士资质认证, 故我院参考PICC技术比较成熟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和参阅有关文献, 结合本院实际, 制订医院PICC护士资格认定的标准和程序。

2.1 基本条件

爱岗敬业, 大专以上学历, 45岁以下, 5年以上临床护理经历, 有丰富的静疗经验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历年“三基”考核合格, 如曾代表科室或医院参加业务竞赛者优先考虑。

2.2 培训考核

经初步选拔后的护士参加PICC第1阶段培训, 然后经理论和实例操作考核通过的护士进行第2阶段培训, 考核合格后由院部以文件的形式确定我院PICC资格护士, 有效期2年。目前我院有8名PICC资格护士, 每年接受PICC继续教育和考核, 享受一定的特殊津贴和奖励。

3 多层面系统培训

多年的实践证明, 有针对性的系统性培训是培养合格PICC护士的保障, 是防范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环节, 也是进一步提高PICC置管质量的有力措施。

3.1 PICC护士的培训

理论结合实际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一般分2个阶段进行培训和考核。

3.1.1 第1阶段培训

主要由导管生产企业和邀请三级医院的PICC临床护理专家二者结合负责理论讲解及操作示范。 (1) 理论培训:内容包括生理、血管系统及解剖、输液技术与临床应用、PICC置管观察要点、液体和电解质平衡、感染控制、胃肠道外营养、药理学、治疗方案评估、病人整体状况评估、穿刺部位评估、输液工具的选择性应用、PICC适应证和禁忌证、护理记录方法和护患沟通技巧、PICC护士的职责、PICC置管的相关程序和制度、不良事件的报告及处理等。 (2) 实践操作培训:包括PICC穿刺操作流程、冲管、封管、拔管方法、更换敷贴、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经第1阶段培训考核合格的护士进入第2阶段的培训。

3.1.2 第2阶段培训

是以巩固专业理论基础, 接收最新护理技术信息, 满足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为前提;以组织专题查房、病案讨论、个案分析为载体;以文献报告, 经验总结、不良事件的分析和预防及了解国际静脉输液新领域包括异常体位的穿刺、原位置换等有一定难度的操作为主要内容, 不断提高护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全院护士的培训

由于我院病人较多, 相对PICC护士有限, 所以全院PICC病人的日常维护, 大多由病房护士执行, 为了保证质量, 定期由PICC小组对全院护士进行培训。 (1) 理论培训:主要包括静脉治疗的新理念、无菌观念与无菌操作、PICC的记录方法、健康宣教内容等。 (2) 实践培训:主要包括冲管、封管、更换敷贴、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等, 并结合录像资料了解置管流程和方法, 收到很好的效果。

3.3 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1]

PICC病人大部分带管回家, 他们对PICC的认识和护理意识相当程度上决定PICC置管的寿命和质量。所以对他们进行沟通和教育显得很重要, 一般健康教育内容包括:PICC置管的目的和意义、与普通输液相比较的优缺点、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定期维护的必要和重要性、异常不适或现象的体会与观察、发放一些宣传资料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并由PICC小组定期组织举办健康宣教讲座来确保置管安全。

4 PICC组织管理与持续改进

4.1 建立PICC组织管理体系

我院自2006年始成立了由护理部、PICC管理小组、PICC护士、全院护士组成的四级组织管理体系, 自上而下可以垂直领导、指挥和督导, 自下而上可以反馈各类信息。PICC管理小组包括年资较高的医生和操作满5例以上的有经验PICC护士组成, 主要承担4个方面的职能:制订制度和规范、组织培训和考核、指导和质量控制与信息管理。

4.2 明确职责[2]

4.2.1 医生的职责

下达置管和X线摄片等医嘱;术前谈话;签署病人知情同意书;了解操作过程并及时正确记录;协同处置各类意外事件及并发症;决定拔管时间等。

4.2.2 PICC护士职责

了解PICC置管的目的和意义;正确评估病人的治疗方案;病人病情及血管情况并按标准和操作规程完成PICC置管任务;每日观察及定期维护并做好记录, 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 并协同医生共同处理问题;负责病人的健康宣教;负责拔管和导管尖端细菌送检和培养;负责门诊病人的导管维护和记录。

4.3 发挥PICC管理小组职能

4.3.1 流程制度的规范化、具体化

成立PICC管理小组后首要任务就是制订一系列有关PICC置管的规章制度, 如PICC置管操作流程、导管维护流程及标准、设计PICC护理记录单及书写要求、各类并发症的处置方法、知情同意书的设计、确定置管前、中、后及出院带管期间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置管前的病人评估要求及不良事件的上报程序等都进行了规范, 并形成书面文件便于学习和落实。有效保证了PICC技术的开展, 使病人能得到全程标准化护理。

4.3.2 培训考核的系统化、持续化

负责PICC护士的选拔、培训和考核, 年初制订各层次人员的培训计划, 确定培训内容及方式, 定期组织考核, 以达到不断巩固和更新知识的目的, 为PICC有效实施提供了条件。

4.3.3 指导和质量控制

PICC管理小组有质量监督和指导的职责, 为此专门制订了PICC置管检查评分标准, 每季度督导1次。PICC管理小组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质量控制:案例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病人对PICC知识的知晓率、病人的满意度、现场查看病人置管维护的情况、护理记录、提问责任护士对PICC维护知识的掌握情况、PICC置管的收费情况等方面来检测PICC护理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总结、分析、反馈指导并采取措施, 为PICC置管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了保障。

4.3.4 信息管理

PICC管理小组还负责PICC病人信息的录入, 不良事件的处理及PICC置管质控情况记录等, 以便及时进行总结和分析, 最终达到不断改进PICC管理及为护理科研提供有力的事实与数据支持。

5 实施效果

PICC规范化的管理和持续改进使二级医院PICC置管技术有效开展, 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6 小结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及治疗护理安全的期望越来越高, 使得护理内涵的拓展、新业务、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和使用成为必需, 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护理管理水平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医院自开展PICC技术以来, 由于组织健全、管理规范、培训到位, 没有造成不良事件和医疗纠纷。应该说我院通过新技术规范准入、操作人员进行选拔和培训、医护人员的职责明确及系统化护理管理的模式等, 为PICC技术在二级医院的广泛应用成为了可能和并得到持续发展。

摘要:[目的]通过构建规范化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技术管理体系, 探讨PICC置管技术在二级医院安全开展的可行性。[方法]分析二级医院开展PICC技术所面临的现状, 通过严格的新技术准入、PICC护士资格认定、建立PICC组织管理体系、系统培训和宣教、严格考核筛选、制定制度、明确职责等来保证PICC技术在二级医院的应用。[结果]PICC规范化的管理和持续改进使二级医院PICC置管技术有效开展, 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实施规范化PICC技术管理体系是二级医院有效开展PICC技术的保证。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二级医院,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何彬, 陆月兰.健康教育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 24 (12A) :69-70.

PICC管理 篇8

关键词:PICC,并发症,护理管理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 (PICC) 是经肘部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 导管尖端达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术, 常用于长期静脉输液治疗、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人输液等。1996年BD公司将PICC技术引入中国, 在各级医院得到推广。PICC置管术技术具有操作方法简单, 穿刺成功率高, 带管时间长等优点, 现广泛应用于临床。但PICC长期留置可引起并发症。因此, PICC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护理管理工作。

1 静脉炎

1.1 发生原因

置管部位初期较为频繁的活动, 肌肉挤压血管, 损伤静脉内膜;输液速度过快或穿刺次数过多会损伤静脉瓣, 以上因素可致静脉炎的发生, 多见于置管后1周内的患者。

1.2 护理管理

穿刺前选择合适的导管和静脉;置管时动作轻柔, 尽量缓慢放入导管, 避免反复穿刺插管损伤血管内膜;局部涂抹喜疗妥适当按摩, 作用于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融解系统而发挥抗血栓形成作用;通过抑制各种参与分解代谢酶和影响前列腺素和补体系统而发挥抗炎作用;穿刺材质应选用硅胶材质的PICC管。

静脉炎发生后, 应暂停使用PICC管, 抬高患者肢体避免其乱动, 3~4次/d热敷, 如效果不佳应立即拔管。如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应无条件拔管, 行溶栓治疗。非血栓性静脉炎应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导管, 然后再用酒精进行彻底消毒。

静脉炎患者可采用物理、中医和西医的方法进行治疗。采用95%酒精和50%硫酸镁局部交替湿敷, 3次/d;用200 g芒硝和10 g冰片拌匀入袋, 沿穿刺点上方顺PICC导管走向放置局部外敷, 每日换药1次, 如患处在5 cm以上, 须在换药前用生理盐水棉球局部清洁皮肤;还可用四黄膏涂抹或用四黄水蜜外敷、丹参注射液湿敷等处理。如中医治疗5 d后症状仍未缓解, 应考虑拔管。也可对红肿热痛患者用喜疗妥加百对邦交替涂抹。

2 送管困难

2.1 发生原因

患者血管太过狭窄, 心理紧张使血管出现痉挛, 体位不正确使静脉瓣受阻, 这些自身因素会造成送管困难;送管困难还与护士的技术水平有关, 如患者的血管被穿刺多次造成静脉现状不佳。

2.2 护理管理

要选准与静脉相符的导管型号, 型号不符严禁使用。在送管过程中如出现受阻现象则应先退出1~2 cm导管再行推入。为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可与其进行交谈与沟通, 以放松和缓解其情绪;保持良好体位, 以利于穿刺, 避免体位不当造成失误。

3 导管堵塞

3.1 发生原因

导管堵塞与血液返流、药物积淀等因素有关:管内脂类物质与药物出现沉积;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导管出现扭曲或打折变形;在采血或输血后没有及时冲洗干净。

3.2 护理管理

预防性护理: (1) 正确有效的健康教育。 (2) 根据药物性质与浓度合理调节滴速, 间歇输入高渗和等渗液体, 先输乳剂, 后输非乳剂。每次输液完毕合理应用封管技术。PICC导管堵管的堵塞物含有多肽结构的特征吸收峰, 加大生理盐水冲管的用量和控制p H值可预防导管堵塞。常规使用正压输液接头, 在每次输液前后用肝素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 尤其是长期卧床的高龄患者效果好。如出现连续输液情况, 0.9%氯化钠溶液冲管至少每12小时1次。采用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是预防导管堵塞的关键, 目前多采用脉冲式SAS封管法。

对已经发生的导管堵塞, 护士要找出堵管原因, 切忌不要暴力冲管, 否则易使导管破裂或栓塞。对患者前臂屈曲、PICC敷贴松脱等外源性因素造成的堵塞, 应解除扭曲打折;如为内源性因素所致, 可进行静脉回抽、尿激酶通管等处理方法。如输液不畅, 则末端孔及时顶到血管壁的位置;如在穿刺前发生导管堵塞, 则清理干净导管后再行穿刺;如患者已发生导管堵塞, 则应立即拔出导管, 并用加压包扎穿刺点。

4 穿刺失败

4.1 发生原因

护士的操作技术高低是造成穿刺失败的重要因素, 不良的操作环境和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也是重要因素, 患者本身的原因即患者的血管缺乏弹性, 护士难以完成操作也可导致穿刺失败。

4.2 护理管理

穿刺失败可增加患者的疾病负担和身心痛苦, 护士应着力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首先要做好与患者的沟通交流, 在置管前逐一交待清楚置管的目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准确估计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 及时传达给患者和家属, 使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尽可能放松地配合护士穿刺;护士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进一步提高穿刺成功率, 给患者以安全感。

5 导管脱出

5.1 发生原因

患者活动太过频繁, 导管本身尚未固定好, 医护人员在更换贴膜时存有瑕疵等。导管固定不当方面, 作为护理人员应增强责任心, 不断加强观察与巡视, 检查贴膜是否牢固, 预防由于贴膜不牢或血液外渗造成导管脱出;关于患者过度频繁活动, 应由医护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详细阐述导管置管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要谨遵医嘱, 防止人为因素造成导管脱出。

5.2 护理管理

一旦发现导管脱出就马上停止使用, 避免出现意外。对于导管脱出患者, 首先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与解释, 让患者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和应注意的事项, 告知患者严格遵从医生医嘱, 不能过量或过于频繁的活动, 避免出现因人为因素造成导管脱出;护士应谨慎更换敷料, 避免因不正确的操作造成导管脱出。如果出现导管外脱, 则应及时记录外脱长度, 进行X线检查确定导管是否还处于上腔静脉中, 以决定是否可以继续使用或需要拔管。

6 导管感染

6.1 发生原因

PICC术后继发感染和败血症是最严重的并发症。静脉导管的感染占医院感染的13%, 仅次于尿路感染。病人免疫力低、操作者未严格无菌操作、皮肤消毒不良、护理不良、洗手不彻底引起穿刺部位红肿、疼痛、硬结、分泌物可致感染。如有不明原因发热或血象升高应高度考虑导管相关感染。

6.2 护理管理

认真选择导管, 严格无菌技术, 置管期间注意加强导管维护, 定时消毒穿刺点及缝针处, 并更换敷料贴, 在非快速滴注时, 尽量选用小管径的导管, 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专职护理人员置管和维护, 加强训, 选择具有相关资质的护士进行置管和日常维护, 能够有效降低PICC感染发生。因此, 专业队伍的培训和管理至关重要。

PICC置管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它能较好保护血管, 有效减轻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 相应提高了病患的生活质量。但是在PICC置管过程中, 如护理技术不稳定, 操作不当, 会造成相应并发症的发生, 增加不必要的护患纠纷发生的机会。因此, 为了减少PICC置管造成并发症的发生, 护士要强化学习PICC置管技术, 加强培训与操作流程的学习;不断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掌握护患沟通交流技巧, 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穿刺成功率, 更好地应用PICC置管技术,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娟, 单守勤, 牟翔.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 (9) :127-129.

[2]戴娟, 高洁.肿瘤化疗患者PICC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干预[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 35 (12) :1721-1723.

[3]王丽, 王亚丽, 徐倩, 等.实体肿瘤与急性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差异分析[J].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 36 (2) :132-136.

PICC管理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于笔者所在科室行PICC的90例患者, 其中男26例, 女64例, 年龄50~79岁, 平均 (65.30±4.91) 岁。所有患者均根据《外科操作技术》[2]由笔者所在科室行PICC。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用循环质量管理护理模式对PICC患者进行分阶段护理。 (1) 计划阶段: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找出护理过程的关键点, 并且讨论出PICC穿刺及护理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设定护理质量标准, 分清主次, 制定最佳护理计划。 (2) 执行阶段:对PICC导管的穿刺及护理按计划进行, 同时注重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消毒隔离。 (3) 检查阶段:对护理效果进行定期效果检查, 评估护理操作的效果, 评定制定计划的可行性, 对护理过程中的问题及遗漏进行讨论。 (4) 处理阶段:对已被证明的有成效的措施, 要进行标准化, 对于方案效果不显著的或者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进行总结, 并且汇报上级医生讨论出解决办法, 为今后护理模式的发展提供依据。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患者对于护理过程的评价情况, 分为四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差, 总满意度= (非常满意+满意) /总例数×100%[3]。 (2) 根据相关标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88.9%,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例 (%)

2.2 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感染、血管炎症、导管堵塞的发生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观察组并发生发生率24.4%, 低于对照组的68.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例 (%)

3 讨论

PICC即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由于其穿刺入血管后具有能长期保留的优点, 因此常被用于肿瘤化疗、结核病等需要长期置管给药的疾病[4], 临床操作简便, 实用性强, 但是由于其导管是与静脉血管直接接触, 加之药物长期输注可能对血管产生刺激, 置管后容易发生感染、血管炎症等并发症[5], 因此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提高其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已经逐渐成为近几年临床研究的热点。循环质量护管理 (PDCA) 是最早由质量管理专家戴明进行改进成命名的, 所以又称为“戴明环”[6]。四个字母分别代表了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四个过程周而复始的进行, 在每一个循环中解决一些问题, 每进入一次循环, 问题能得到更细致的解决, 这样层层递进, 最后使得问题的处理更为具体化、标准化[7]。而将此种方法应用于护理模式则显得更为高效和科学, 循环质量管理护理模式是依据质量管理需要制定的标准化、规范化的科学护理管理程序[8], 能系统地将人员主观因素与器械客观因素综合起来[9], 立足于患者的具体现状, 制定个性化的方案, 再依据计划实施, 并且能回顾性检查护理的具体效果, 最终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 每个阶段都细致化, 再进行重复的循环, 以一种“细致套细致”的模式使得整个护理管理过程更为规范化、标准化[10]。而将循环质量管理护理模式应用于PICC护理中, 通过不断地分析、评估, 能发现过去常规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且通过不断地循环及时处理, 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11]。对于行PICC的特殊患者来说, 通过在护理过程中不断的总结、评价及改进对PICC导管的护理干预措施, 护理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12]。在本次研究结果中, 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说明从患者的角度, 循环质量管理护理模式相比常规护理模式使得患者更能接受, 更能帮助患者改善预后, 使得患者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更为满意;且观察组患者感染、血管炎症、导管堵塞的发生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说明循环质量管理护理模式明显提高了PICC护理的质量和以及置管的安全性, 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医疗开支。

综上所述, 循环质量管理护理模式能明显提高PICC患者的护理质量, 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 安全性更高, 更为科学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循环质量管理护理模式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行PICC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5例。观察组给予循环质量管理护理模式,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 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感染、血管炎症、导管堵塞的发生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用循环质量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PICC护理质量, 改善患者的预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PICC管理 篇10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 选取本院肿瘤科符合条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 实体肿瘤患者; (2) 进行化学药物治疗; (3) 具备PICC适应证, 行PICC的患者。排除标准: (1) 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2) 依从性差或不合作者。共纳入研究对象220例, 按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110例。观察组中, 男61例, 女49例;年龄40~73岁, 平均 (65.2±7.8) 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9例 (35.4%) , 高中50例 (45.4%) , 大专及以上21例 (19.1%) 。对照组中, 男57例, 女53例;年龄42~73岁, 平均 (66.8±8.2) 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 7例 (3 3.6%) , 高中4 9例 (4 4.5%) , 大专及以上2 4例 (2 1.8%) 。两组均以肺癌、胃癌、肝癌、肠癌、乳腺癌、宫颈癌等为主。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及病情、化疗方案、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大体相似。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标准化疗方案, PICC导管均购自德国贝朗医疗公司, 穿刺置管均由经过专业培训取得PICC置管资质的护士操作。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置管护理方法, 护士首先评估拟穿刺的血管, 按操作流程置管, 置管后予以常规维护措施。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主要流程[3,4]如下:

1.2.1 置管前

患者化疗方案确定后, 系统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凝血功能、拟穿刺部位的皮肤及血管情况, 重点评估置管相关因素。签署PICC置管知情同意书。

1.2.2 置管前1d

执行PICC置管医嘱, 向患者及家属进行PICC置管健康宣教, 必要时针对性的给予心理护理, 拟定穿刺部位和血管。

1.2.3 置管

置管前告知患者术中配合要点, 置管护士按7步洗手法洗手。合理摆放体位, 穿刺侧手臂外展90°;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要求进行PICC置管规范操作, 送管速度宜慢, 不可强行送管;穿刺过程中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当导管置入15~20cm时, 嘱患者将头偏向穿刺侧, 压住颈内静脉。术毕局部包扎按压30~40min;经X线胸部平片明确导管前端位置;书写PICC置管记录单;置管侧的手臂下垫1个软枕, 嘱患者24h内避免肘部屈曲活动。

1.2.4 置管1 2 h

观察置管处有无异常, 协助患者活动置管侧肢体, 在置管侧肢体透明贴膜与肩部之间的范围给予局部湿热敷20min, 此后每天3~4次, 持续5d, 预防肢体肿胀、疼痛、静脉炎的发生。

1.2.5 置管后第1d

置管护士按7步洗手法洗手,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自下而上拆除原有敷料, 检查穿刺点有无异常。给予PICC小换药, 更换敷贴, 更换输液接头, 重新贴好贴膜, 注明更换日期、时间、管道外露长度、更换护士姓名。定时定点予以维护, 每次输液前后、给药前后、输血前后必须用10ml以上的注射器脉冲式冲管, 肝素溶液正压封管。

1.2.6 置管后第2d

嘱患者行前臂内旋、外旋及手部活动, 指导患者将置管侧手臂绷直平举至肩膀水平, 将5指缓慢握紧呈握拳状, 持续5s, 再缓慢松开, 连续重复20~3 0次, 置管期间持续锻炼。

1.2.7 置管后第7d

按无菌技术操作要求更换贴膜及肝素帽, 注明更换日期、时间、管道外露长度、更换护士姓名。此后每7d更换1次, 如有贴膜被污染或可疑污染、潮湿、脱落或危及导管时应随时更换, 并做好记录。

1.2.8 居家期间

患者离院前发给PICC日常护理卡, 告知患者如何维护PICC导管, 告知回院换药、冲管、更换输液接头的时间。电话随访、监测、指导PICC导管维护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下列指标: (1) 一次置管成功率; (2) 置管并发症发生率, 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感染、静脉炎、导管堵塞、脱管、静脉血栓等; (3) 导管留置时间; (4) 护理满意度, 出院前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 满分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 P S S 1 5.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PIC C置管情况及并发症比较 (表1)

表1显示, 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差别不大,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置管总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7例 (6.4%) , 对照组26例 (23.6%) ,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χ2=12.87, P<0.0 1) 。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 (95.4±2.2) 分、 (83.6±3.4) 分, 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30.56, P<0.01) 。

3 讨论

CNP[5]是临床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跨学科、综合的整体护理模式, 该模式以时间为横轴, 以患者入院指导、接诊时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 制成一个日程计划表, 对各项检查、治疗及护理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与记录。在此模式下, 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单纯、机械地执行医嘱, 而是以患者为中心, 从人的整体出发, 指导护士有计划性、预见性、具体化、标准化、主动地工作。同时, 患者亦可以根据CNP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 自觉参与到疾病管理过程中, 增强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 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 以最经济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最佳的照顾质量[6]。

在本研究中, 观察组采用CNP模式对实体肿瘤化疗患者进行护理管理。PICC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下, 护理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 如术前评估患者病情、血管情况、置管相关因素, 进而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具备PICC置管的适应证, 有利于选择合适的血管;同时也规范了PICC临床置管操作, 进而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术后维护过程中, 护士可根据CNP的时间框架和计划安排, 准确进行各项PICC置管的维护护理服务, 护理工作更加规范, 减少了护理漏项。其中包含护理干预、风险管理等具有前瞻性的护理管理理念, 以及严格的护理操作规范, 有效减少PICC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文结果显示, 采用CNP模式的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在临床护理路径下, 护士依照路径表的内容分时间段、分次进行以PICC为主的健康宣教和指导, 根据不同患者的个体化需求, 提供个性化的心理疏导, 在此过程中, 不仅缓解了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且增加了护患沟通交流的机会, 融洽了护患关系, 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综合文献[7,8]观点, 与常规护理比较, 临床护理路径主要具有如下的优点: (1) 护理路径目标明确, 指导性强; (2) 提高了护理质量; (3)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4) 增加了团队协作和患者满意度; (5) 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 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降低了医疗费用。由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本研究未纳入其他医疗质量及经济效益等指标。

综上所述, 临床护理路径在实体肿瘤化疗患者PICC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可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 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融洽了护患关系,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体现了护理工作的知识价值, 对实体肿瘤化疗患者乃至其他具备PICC适应证患者的护理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覃谦, 陈丽菊, 文燕舞, 等.TIAP和PICC在肿瘤患者化疗和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并发症比较和临床意义[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2, 27 (10) :843.

[2]邓香君, 尤小娜, 徐莲香, 等.构建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 (12) :1440.

[3]曾祥凤, 周友兰, 蒋春燕, 等.临床护理路径在100例PICC中的临床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 18 (11) :1665.

[4]邓香君, 尤小娜, 徐莲香, 等.临床护理路径与护士分层级管理联合应用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 (16) :1933.

[5]高健, 张菊芬, 尚进, 等.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 (26) :3101.

[6]王秀霞, 陈月琴, 刘淑霞, 等.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31) :69.

[7]季海霞.临床护理路径在PICC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 2009, 20 (4) :160.

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出院指导 篇11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是经肘前或上臂的外周静脉穿刺,将特制的输液软导管置入中心静脉。可用于临床长期输液、化疗等血管条件差的患者的静脉治疗,不仅可以解决护理人员进行输液操作时的困难,而且能够极大地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治疗。PICC所使用的导管留置时间长,可以在患者血管内保留长达1年,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但是,对周期性化疗患者需长时间带管回家,因此,及时、正确的导管维护和健康指导尤为重要,对带管出院的患者,我们选用了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及娴熟护理技能的高职称护士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收集基础资料包括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血管情况、穿刺部位皮肤情况、文化水平进行了积极全面的健康指导,降低了导管堵管率、感染等并发症,延长了导管的留置时间,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日常生活指导

告知患者及家属导管留置期间不影响日常轻体力活动,但勿进行置管侧肢体的负重活动,如:做工、干农活等,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导管移位、脱管等情况发生,避免游泳、水上作业等水中运动,沐浴前用薄膜包住置管的肢体缠绕2-3圈,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紧或用宽的松紧带缠住,避免与水直接接触,沐浴后检查敷料,若有浸湿及时更换敷料,避免盆浴、泡浴等。

2 置管局部皮肤的护理

出院前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导管留在体外的长度,每天测量肘正中上10cm处臂围,观察穿刺处皮肤有无红肿、渗液,触摸穿刺点有无疼痛、硬结和体温变化等,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指导患者出院后每天用喜疗妥药膏外敷穿刺部位,预防静脉炎发生。

3 心理护理

解除患者的疑慮。由于大部分患者较为依赖医院,担心出院后无法自行护理导管,心理负担比较重,这就需要对其进行PICC置管的知识介绍,认识到PICC置管并不可怕,不会影响日常生活,从而减轻其心理负担,不同人群的认知程度不同,在具体宣教过程中,对于文化程度较低、年龄较大的患者,更要耐心细致地进行指导。

4 定期复查

学会自我观察穿刺处情况,如有红肿、热痛、渗出物及时到医院处理,以杜绝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嘱病人按时到医院换药,治疗间歇期每7天对PICC管行脉冲式冲管、换贴膜及更换可来福输液接头。

5 建立出院指导卡片

给每位出院患者一张出院指导卡片,上面记录了置管期间护理的重点和主要的注意事项,以防止患者及家属遗忘。

小结:通过我们对出院带管患者进行积极的健康指导,减少了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对导管维护的依从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PICC管理 篇12

资料与方法

以2013年9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106例作为对照组,2014年3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10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65例,女41例,年龄21~75岁,平均50.5岁,患者在进行PICC留置期间,患者共计进行5~8个化疗周期,间歇期2~3周,导管留置时间75~360 d,导管长度33~55 cm,平均44.9 cm;观察组中男66例,女40例,年龄23~75岁,平均50.1岁,患者在进行PICC留置期间,患者共计进行5~8个化疗周期,间歇期2~3周,导管留置时间在75~360 d,导管长度33~56 cm,平均44.7 cm。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化疗时长和导管留置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内容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对照组实施常规导管管理。对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实施网络维护,首先是建立网络化管理维护站点,成立相应的护理管理专家组,以医院为中心,与社区和乡镇医院建立维护网络站点[2],通过网络操作对感染防控做出相应的技术指导,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尤其在农村要做好维护点的建立[3];其次是对维护点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在此过程中要进行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在获得专业资质后进行插管操作,从而采用多媒体讲座的方式进行培训,其内容涉及相关的理论知识、操作以及维护流程和封管冲管技术和换药术,然后做好PICC的维护记录,并且对患者进行静脉炎和感染的防控[4];然后是进行网络维护管理,首先建立患者的档案,然后进行档案和相关手册的完善,涉及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家庭地址以及联系电话等,同时对PICC置管相关信息和穿刺部位都有详细记录,患者在出院时要进行相应的置管维护,最后对成立的网络维护站点的患者相关档案进行详细记录[5]。对比管理前后患者的感染事件发生率。

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应用SPSS21.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表示,对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组间对比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感染发生率3.7%(4/109),对照组感染发生率17.9%(19/106),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进行多次的化疗治疗,患者在化疗间期组需要保持PICC的存在性维护,在这个阶段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血流感染等并发症,其发生比率也较高,同时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6]。在PICC维护期间实施网络维护管理则主要进行就近维护,目的在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研究中,109例进行肿瘤化疗的PICC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网格维护管理,其感染发生率3.7%(4/109),在实施网络维护管理前其感染发生率17.9%(19/106),实施网络维护管理后其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化疗患者PICC置管间歇期应用网络维护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感染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网络维护管理在化疗患者PICC置管间歇期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106例作为对照组,2014年3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10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感染事件发生率。结果:在化疗治疗期间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化疗患者PICC置管间歇期应用网络维护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化疗患者,PICC置管,感染,网络维护管理,肿瘤患者

参考文献

[1]王靖,李小勤,翟荣君,等.网络维护在降低化疗患者PICC置管间歇期感染中的作用[J].海南医学,2014,42(8):1242-1244.

[2]刘红,刘喜萍,丁载巧.家庭自我护理理念在PICC置管的肺癌患者化疗间歇期的临床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5(19):2779-2781.

[3]李晓妍,娄夏芳,黄影平,等.科室联动服务模式在化疗间歇期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98-99.

[4]郑艳,张庆庆,唐英,等.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出院患者健康管理需求及影响因素调查[J].海南医学,2015,43(4):603-607.

[5]郑艳,胡玲,唐英,等.基于网络医疗平台健康管理对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的影响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40(5):397-400.

上一篇:乡镇群众体育下一篇:民族采茶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