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力与会计问题

2024-10-18

企业竞争力与会计问题(通用12篇)

企业竞争力与会计问题 篇1

一、引言

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使用方法是财务会计的基础工作, 会计要素的构成内容及要素组合是企业财务报告的基本元素, 会计要素的完整性、科学性是提高财务报告可靠性的重要因素。然而, 会计要素具有可变性, 伴随着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 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尤为重要, 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意识到, 只有从长远发展出发, 公司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发展。在财务会计领域,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 而会计要素又是企业会计工作中的基础。无论是对内部管理会计职能, 还是企业的对外信息披露, 核心竞争力对企业财务会计框架都具有深远影响。因此, 企业的会计要素构建和适时调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笔者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视角, 分析我国企业会计要素的构成内容, 会计要素框架中的细分要素及这些要素的识别标准、识别方法, 出企业会计要素框架的调整方向, 以期推动我国企业理论与会计理论的逐步完善。

二、核心竞争力会计研究现状:会计系统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的提出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的出发点是核心竞争力, 落脚点是会计管理, 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 以会计工作为内容, 重点放在企业会计工作中关键要素识别、评估、管理、维护与升级问题。企业通过利用数学模型来量化核心竞争力, 利用财务会计框架核算与报告企业核心竞争力, 综合反映企业持续竞争能力的具体情况与变化过程, 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 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优势。核心竞争力理论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重要突破, 也成为企业管理问题研究的热点领域。作为企业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会计理论研究也将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研究方向之一, 很多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会计理论给予了关注, 并有一定的研究成果, 但研究水平还停留在较浅的层面, 有关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理论的很多问题尚未得到统一的结论。

(二)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研究内容

目前, 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内容主要聚焦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 核心竞争力和企业会计工作的内在联系。现有研究认为, 企业的会计工作应当服务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建立战略管理理论, 提供经营管理能力, 实施责任成本会计, 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进行会计活动创新,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加强会计组织管理, 提高核心组织能力。其次,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的定量化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量化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经济本质, 如核心竞争力的量化结果与其实际价值相一致是量化工作的关键。再次,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将核心竞争力量化工作落实的必要步骤。一般来说, 指标体系建立要遵循具体化、可测量、相关性、可实现等原则, 要全面包含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的各个指标。最后,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工作的信息披露问题。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工作的终点是竞争力的报告, 也就是将企业会计工作方面的独特优势对外披露。一方面, 企业的披露内容至关重要, 企业不能只披露积极正面信息, 而要将企业工作中的各方信息和结果都予以完整披露。另一方面, 企业要重视信息的披露方式, 尽管我国实行自愿披露制度, 企业也需要定期、按要求进行披露, 以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 及时跟踪企业的核心能力和未来前景。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框架构建

在传统会计制度已经无法满足激烈市场竞争的要求时, 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要求企业有更开阔的视野, 将核心竞争力视为企业长期发展的驱动力, 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挖掘和延续, 促使核心竞争力会计制度的形成, 促进企业价值增值、管理者经营决策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因此,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会计分析框架是一个多要素系统 (见图1) 。

(一) 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目标也不再局限于利润, 而是将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的管理目标之一。在财务会计管理系统中, 重要环节和过程中产生的会计资料与信息反映出企业的竞争力, 以便管理者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为投资者的评估和预测提供信息参考, 为竞争者的战略制定和调整带来信息, 以占领细分市场, 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无论是基于内部管理的需要, 还是外部投资融资的目标, 都要求企业将核心竞争力与企业财务框架相结合。

(二) 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定位, 也是市场对企业财务信息的需求。企业财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有: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现有的债权人、供应商、顾客、管理层、董事会成员、员工、券商、科研院所、政府和其他会计资料的需求者。这些企业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具有强烈需求, 他们是会计管理的最终受用者。

(三)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企业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其中, 决策有用性是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特征。对于传统会计而言, 决策有用性的重点主要放在企业盈利, 但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而言, 则更多的着眼于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区别于短期的获利水平,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更注重影响企业持续盈利能力的资源因素、能力因素、信息环境的识别与计量, 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而言更具推动作用。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还能够为外部投资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促进企业和社会的资源优化整合, 为内部管理培育长期竞争优势提供数据支撑, 有助于管理者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

(四) 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会计框架的基础, 要素构成和要素归属是会计要素的两大基本问题。现有的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六大会计要素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并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个报表来进行披露。其中, 最为关键的资产负债表涉及企业所有的资产、债务构成和实时状况, 反映出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利润表则主要包括收入、费用及利润, 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盈利能力。

(五) 核心竞争力的确认、计量与报告

在前面几个环节基础上, 企业竞争力会计的实现要依赖于竞争力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让会计目标和会计信息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来源。首先, 企业通过会计目标分解和会计信息分析, 明确企业的关键资源和能力, 识别企业的特有竞争力;然后就是核心竞争力的计量, 竞争力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无法直接量化, 需要借助一定的标准进行衡量, 因此计量的关键在于选取核心竞争力的衡量标准和指标权重。最后, 企业要将其核心竞争力以书面形式向外界报告, 以对利益相关者负责并吸引更多投资者。

四、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会计要素识别与重组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无法直观评价, 而需要借助具体的衡量方法来完成竞争力的量化工作。对核心竞争力会计而言, 会计要素是实现竞争力量化的重要途径。

(一)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计要素

在我国会计准则中,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用是六大会计要素, 并都能通过具体的财务数据进行反映。其中,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要素来源于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和利润则来自于利润表。这六个要素也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本会计要素。前文已经指出, 会计要素的确定和归属是会计要素识别中的基本问题, 需要借助会计准则进行具体判断。以资产为例,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 资产来自于企业过去的经营活动或者事项中, 归属企业所有或者控制的, 并且能够在未来给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的所有形式的资源。而且, 会计准则还明确指出了资产的确认条件和标准。其一, 这些资源带来的经济利益要与企业直接相关, 能够流进企业;其二, 资源的价值和成本能够量化。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考虑, 会计要素的识别将更多地考虑各个要素带来的资源、能力。根据定义,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复制, 并且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各种资源和能力的总和。因此, 从定义角度来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划分为企业的资产要素, 并且更多的是一种无形资产。与此同时, 这种特殊的资产在具体表现中需要占据一定的资金, 并在资金周转过程中为所有者创造权益。根据来源, 又可以将核心竞争力视为所有者权益。

(二)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要素识别标准

任何事情的判断都需要提供一套评价标准, 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会计要素评价同样要求科学合理的标准, 才能根据标准制定细化指标。不同学者对会计要素的识别标准各有观点, 相应地形成了两标准、三标准、多标准等评价范式。会计要素的价值性和独立性是众多标准中的出发点, 在此基础上, 笔者提出一个四维度的核心竞争力的会计要素识别标准, 分别是特质性标准、协同效用标准、时间性标准和独特性标准。其一, 特质性标准定位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点。一般来说,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无形性、价值性、专用性、不易模仿等基本特性。无形性是核心竞争力的存在状态, 难以通过实物直观体现, 而需要借助数据来予以可视化;价值性是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和意义所在, 没有价值的能力和资源就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专用性是其所有权问题, 体现出企业资源和能力的独占优势;不易模仿是核心竞争力的壁垒问题, 与专用性一起构成企业的独特优势。这些标准是核心竞争力的基本门槛。其二, 协同效用标准指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整合问题。核心竞争力来源于资源和能力的各个方面, 这些资源和能力的组合为企业带来的效益超过它们单独发挥作用带来的效益, 形成了协同效用。因此, 协同效用是判断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其三, 时间性标准关注核心竞争力的持久性问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需要企业在生产、管理中不断积累。此外, 企业间的激烈竞争是永恒的, 企业要想在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 更需要努力将现有的核心竞争力延续, 并创造出更多的优势。因此,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动态的时间概念, 一方面在长期的积累发展过程中形成, 另一方面在不断的创新中持久和更新。最后, 独特性标准关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独立性和特殊性。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独特的资源和能力, 这让企业与行业中的其他企业有区别, 并凭借这种独特性为企业开拓更多的利润来源, 创造更丰富的经济收益。此外,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整体的概念, 关系到企业运营中的各个方面和层面。只有在整体上形成独特性和创新性, 企业才能真正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出为学术界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话题和内容, 在前文构建的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会计管理框架和会计要素识别标准下, 可关注会计要素识别的具体方法, 从方法论和实践论上分析具体的方法和构建路径。

(三)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要素识别方法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 学者们在会计要素的研究中提出了多种识别方法和范式, 这些方法的具体视角和操作路径各不相同, 但都是衡量与评判会计要素的有效手段, 并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要素的重组提供了方向性指导。常见的识别方法有: (1) 能力束分析法。最早的识别方法多为定性方法, 通过对企业核心能力的描述、比较、分类等步骤来判断企业核心能力。其中, 最为常用的是能力束分析法。能力束分析法以企业能力理论为基础, 其原理是以表格形式将企业的所有能力罗列, 然后根据能力价值大小一一比较、排序, 从而找出对企业最为重要的能力要素。一般来说, 能力束分析法的操作要求企业管理层的全程参与, 而且管理者要能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各个因素有全局的、战略性的掌握。同时, 能力束也需要专业的咨询专家参与指导, 合理引导能力重要性的划分标准。在多次筛选排序后, 内部管理者和外部专家形成一致评价结果, 最终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价值链分析法。价值链是最为经典的竞争能力分析方法, 在价值链理论中, 企业运营是一个不断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 而价值增值又由众多的具体环境构成。也就是说, 企业的价值增值可以细分为多个价值创造环节, 这些环节自身都具有独立性, 都能够为企业创造一定的价值, 同时各个活动结果之间也相互联系, 共同发挥作用, 创造协同作用。从价值链的参与者来看, 企业的价值创造不仅仅是企业单方面的活动, 还包含了供应商、客户、下游销售商等在内的外部利益相关者。从具体价值创造活动来看, 价值链包含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 其中生产、后勤、销售等活动是基础活动;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研发采购等活动是辅助活动。不论是基础活动还是辅助活动, 都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关键在于竞争力的重点分布和挖掘。使用价值链识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会计要素, 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首先, 进行行业分析, 了解行业市场细分现状, 明确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价值;其次, 重点剖析企业的运营价值链, 确认在各个价值活动中的价值来源和优势;再次, 分析竞争者的运营价值链, 了解竞争者的价值创造过程和优势;最后, 通过对自身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分析比较, 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 (3) 层次分析法。定性分析方法在核心竞争力会计要素的识别运用中操作简单, 但多带有主观性, 无法准确进行定位。为了弥补定性方法的不足, 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定量的分析方法对核心竞争力会计要素的识别进行量化。层次分析法 (AHP) 成为近年来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用以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进行重要性划分。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是:首先, 需要构建一个层次结构模型。为了将复杂的竞争力构成简单化, 需要将其分解为多个元素, 然后按照属性级别从上而下进行分类分组, 建立一个具有层次性的阶梯模型。模型中的最低层是方案层, 由企业各个细分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构成;第二个层次是规则层, 提供具体目标的实现标准, 用以判断方案层的目标是否实现;最高层为目标层, 是企业最根本的战略目标,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来源。其次, 建立各个层次之间的比较矩阵, 也就是根据各层次的重要性进行要素比较, 形成一个数学矩阵;再次, 根据专家和管理者的评分标准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 总层次排序、组合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即对某个层次所有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权值排序的一个过程。

(四)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要素的重组

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会计要素管理领域的实施依赖于会计要素的科学管理。在我国现有六大会计要素这一框架基础上, 有必要根据时代要求和具体的实践需求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要素进行适度整合。在目前环境下, 我国会计要素的重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保证会计基本准则的指导性作用, 保留五大要素。在会计要素的构成和重组工作中, 首先要坚持会计准则的法定地位和指导性作用, 并向国际准则靠拢。在现有的会计要素构成中, 必须保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五大要素, 因为这五大要素能够全面反映企业整体财务现状。

(2) 适时摒弃利润要素。利润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关键指标, 对内外部的信息使用者也至关重要。但这一要素在我国现有的会计科目中没有明确的项目, 目前是根据“本年利润”衡量, 当属所有者权益。因此, 利润仅仅是所有者权益要素的构成之一。根据利润=收入-费用+利得-损失这一等式, 损益包含在利润中。而且, 利润要素让各个会计要素之间存在重复。因此, 利润要素并不必须作为基本要素, 而可以作为所有者权益中的下级项目。

(3) 科学界定收益和费用。收益和费用的界定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国际会计准则可作为界定的标准文件。一般来说, 收益包含收入和利得两个方面, 两者的来源具有显著差别。收入来源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是单纯的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无关资本投入的大小, 是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而利得来源于企业的非经营性活动, 涉及直接的经济利益。此外, 国际会计准则还明确规定了费用的范围, 费用的构成包括支出和损失两部分, 其中支出来源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是单纯所有者权益减少, 同样与利润分配多少无关, 是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而损失来源于企业的非经营活动。无论会计要素结构怎么变化, 都不能将收益和费用中的内容混淆, 要根据国际标准严格进行界定。

(4) 推进全面收益报告的改革。我国的会计准则对利润表的调整提出了新要求, 同时要求企业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将其与其他三张财务报表放在同样的地位, 这一理念充分体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 但又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会计国际趋同加快的背景下, 全面收益报告改革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有助于更好地向使用者提供全面相关的业绩信息, 但全面收益报告改革发展有赖于相关理论研究的突破及实务的不断发展, 以及其他相关准则的持续完善。会计要素的划分不仅可以使会计实务操作化繁为简, 会计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严密明了, 而且也将为全面收益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财务列报改革扫清障碍, 进一步促进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化标准接轨。

五、结论

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企业间激烈竞争对企业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核心竞争力逐渐成为企业会计管理的目标之一, 延伸出核心竞争力会计概念和相关研究, 并成为企业界和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会计要素作为会计管理系统的基础构成内容, 也要求从核心竞争力视角对会计要素进行识别、确认、量化和调整。既要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 又要根据我国会计管理实践的具体情况, 充分挖掘能够为企业带来关键优势的会计要素, 科学处理要素之间的布局和关系, 以全面体现企业的关键资源与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玉菊、张秋生:《以企业资源为基础的会计要素研究》, 《会计研究》2006年第1期。

[2]汤湘希:《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的基本构想》,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3]李丽:《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和培养》, 《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第12期。

[4]林克利:《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研究综述与展望》, 《财会通讯》 (学术版) 2008年第3期。

[5]张李君:《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研究初探》, 《财会研究》2009年第5期。

[6]祝爱民、赵德志、于丽娟:《企业核心能力识别研究》,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第3期。

企业竞争力与会计问题 篇2

江苏云波实业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有:水泥、钢材、白灰、袋沙、过梁等。

这些材料在建筑市场有很大的份额,目前该公司已经与许多零售商和代理商进行长期合作。

江苏云波实业有限公司经销的水泥、各种钢材、白灰、袋沙、过梁品种齐全、价格合理。

江苏云波实业有限公司实力雄厚,重信用、守合同、保证产品质量,以多品种经营特色和薄利多销的原则,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任。

在公司建立之初,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然而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大,与时代的不断进步,原有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今市场的发展需求。

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以适应企业的长期发展,是有效保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所在。

如今,市场竞争不断加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在逐渐的加快,企业在面临同行业的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时候,必须充分的调节企业内部的资源以保障其得到合理的利用。

因此,为有效促进江苏云波公司的长期发展,就需对其目前在内部会计控制这一块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针对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以完善江苏云波有限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二、江苏云波实业有限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现状与问题分析

在企业运营的过程当中,内部会计控制是管理企业内部的经营及外部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个有效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对于配置企业内部资源和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维持企业内部能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1.流动资金缺乏

江苏云波实业有限公司内部的会计控制体系目前尚不规范,在运用资金的过程,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效果并不明显。

如企业在会计的结算工作中,就会出现使用多个账号,从而给管理带来极大的不变,或是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内部资金告急的情况,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原材料的购买,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的业务运行。

同时,在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对其它的业务控制上常会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如在全面的预算控制与成本的控制方面存在着不足的情况。

2.会计制度有效性缺失

在江苏云波有限公司的正常运作体系中,现行的一些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仅仅限于一般问题的解决,但对于特殊的问题则失去了效力,企业往往对其不能够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或是在处理的过程中,直接照搬其它企业的处理方法,没有根据本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到时了企业内部有效会计上面存在的问题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阻碍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同时,企业所建立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部健全,常会出现职责混乱的情况,而且在相关的考察方面,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无法激发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公司会计人员的素质较低

江苏云波有限公司要想更好更快地发展,公司的会计人员要不断学习以具备更全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注意对会计工作经验进行积累,这样才能够担任会计工作。

但是,在公司的实际经营活动中,公司会计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在后续教育和培训工作上经常是停留在形式上,使得该公司的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一直得不到提升。

另外,江苏云波有限公司的人事部门在选用会计人员上也有着问题,会计工作上依然有一些非专业人员担任会计工作,然而有一部分人是经过一些不正当的方法才能从事企业的会计工作,

这样的会计很容易就被领导意愿所影响,只听从领导的命令工作,把会计的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抛在一边,把会计数据相关的信息进行伪造,用来满足和迎合领导的想法。

导致江苏云波有限公司在内部会计控制方面产生问题的原因可以从外部和内部两个角度考虑。

其外部原因主要是江苏云波有限公司对于其公司内部的会计控制规范性不够,且目标定位过低,没有形成系统的控制法规,以及该公司在内部的会计控制的行为执行上不到位等。

而内部原因主要就是江苏云波有限公司本身就缺乏较为良好的内部控制的环境,没有形成正确的管理理念、控制目标以及企业文化氛围等。

同时,该公司在组织设置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没有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渠道,从而导致内部的监督力度不够致使企业的内部的会计控制方面存在部分问题。

三、完善江苏云波实业有限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逐渐形成。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并且成为了世贸组织的一员,各企业已经逐渐开始意识到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以有效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对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江苏云波实业有限公司,自公司成立以来,其外部经营的环境和公司内部的相关组织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公司成立之初建立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对公司的发展需求,为企业获得最大化的利益需求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

因此,江苏云波公司为了获得长期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改变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改善流动资金的合理利用

江苏云波有限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就流动资金少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发现解决途径是要在资金的流入和流出环节上实行制度化管理。

对于资金流动的金额要有明确的规定,一旦资金上超过规定,该资金要划入到锦涛公司的账户中;对锦涛公司每天的流入资金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存入企业的账户;而锦涛公司的资金要有合理的预算,

对于购买材料的费用,经营生产,公司员工花费的各项费用都要有专门的部门进行估算,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在管理资金流动中,资金的安全管理很重要,资金周转快有利于资金安全回收。

同时,江苏云波有限公司应该摒弃传统的资金流动观念,树立新的运营观,对资金实施监控。

对资金进行监控是为了方便企业对各个资金的使用有明确的概念,从而便于管理。

并在资金的运转和流入流出过程中,公司需实施跟踪,避免资金的浪费,集中管理库存现金以及资金存入账户等问题,这样有利于提高资金的运营效果。

2.建立健全的会计工作制度

搞懂自我评价需要做什么是完善会计工作制度的前提。

建立内部会计控体系可以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发现和事后改正公司运转过程中的错误行为,以保证公司的安全运营,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因此内部会计控制的自我评价应该围绕锦涛公司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健全,是否得到了积极的、严格的贯彻执行,是否有效地防止、发现、纠正了本公司在经营活动中的错误和舞弊行为来进行,

即评价内部会计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其次必须明确由谁来评价、要保证自我评价的客观、公平、公正及权威性,必须由具有相对独立权限的机构来负责。

该机构应直接向董事会报告工作,由董事会垂直领导。

3.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培养高级会计人才

江苏云波有限公司想要发展,首先要从转变公司管理层的观念开始,管理层要深刻领悟内部会计控制对公司的重要性,带头严格执行,否则就是管理者的失职。

内部会计控制既是对本公司的人、财、物进行有效控制、管理和使用的.关键,又是本公司执行有效经济活动责、权、利明确划分的制度保障,涉及到公司所有的经营活动和每一个经营环节,

这就要求锦涛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思想上重视内部会计控制,行动上带头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把自觉严格遵守本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作为提高企业质量的重要任务来抓,让全体员工了解他们的职责是什么,

企业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问题 篇3

企业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

企业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都是企业日常运营中的重要工作内容,虽然二者分属于不同的工作体系,但两者间却存在着许多的关联之处,这也是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能够实现有机结合的重要条件。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应该注意到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之间的关联之处,不能将两者分离开来对待,只有通过合理的运用方式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发展,并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之间的差异。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之间的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应用方式、管理内容以及工作性质等方面。在应用方式上的不同主要表现在,预算管理相对灵活性更强,在应用方式方法上也相对较多,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条件以及相应项目特点的不同而改变应用的方式,而会计核算的应用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应用方式上相对更加固定,也不允许随意改变。在管理内容上的不同主要表现为,预算管理的管理内容主要是以预算为基础对企业所有活动的调控,在组织配置方面更加重视,而会计核算的管理内容主要是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加注重于在企业经营活动发生后进行核算。在工作性质上的不同主要体现为,预算管理是属于企业自身工作的内容,而会计核算要履行一定的法律责任,要受到法律规定的严格限制,在这一点上两者有着很大的区别。

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之间的关联。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之间也有着许多关联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两者的工作目标一致,两者的目标都是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完成预期目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两者的方法形成有共同点,预算管理及会计核算工作都是通过对数据和相关信息进行量化,并通过计算、采集、整合等方式进行操作。最后,两者的都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的不同信息进行管理和统计,都要以企业的经营活动作为工作的基础。

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之间虽然存在着一系列的差异,但也有着许多关联,对于企业而言,应该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与企业会计核算之间的差异性与关联性,找到合理的契合点,将两者结合运用,在保障会计核算工作合法性的基础上,将其应用到预算管理中,提高企业预算管理的质量,从而有效的改善企业财务状况,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改善企业的运营状况,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及长期稳定的发展。

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预算管理基础工作缺乏有效的重视,全面预算管理难以有效推进。在企业的预算管理当中,战略预算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本身具有着较为粗略的特性,而战略预算目标的实现需要以充分的细化与量化作为基础,在实际管理中,企业管理部门由于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不足以及对预算管理工作缺乏重视,常常会只注重战略预算,而忽略了预算管理基础工作的重要意义,这样的重视失衡,不仅难以实现战略预算的目标,也将导致企业财务预算质量与效率的下降,使全面预算管理难以得到有效推进。

先进的预算管理方式运用不足,管理手段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一些企业在预算管理方式方法上缺乏合理的创新与升级,缺乏先进的预算管理方式方法的运用,在预算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始终沿用传统预算管理方式,不但在预算管理的工作效率上难以得到提高,同时也不能很好的适应和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尤其在预算管理的原始数据方面,预算管理的基础数据大多是由各个职能部门及项目相关人员提供的,而这些人员大多不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对于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也没有明确的概念,数据基本是按照资金收支事项进行申报,在口径上很难统一,这很有可能导致预算结果出现偏差,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容易出现遗漏、重叠、交叉等问题,增加预算执行的难度。

预算管理执行力度不足,缺乏刚性。预算编制程序相对简单,在反映市场变化情况上缺乏一定的及时性,因此难以根据市场变化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在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也十分不足,管理缺乏刚性。企业对于预算方式与规定也常常会进行更改,这也给实现刚性预算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执行力度的不足很容易造成企业预算管理与实际脱节,并造成不必要的额外成本费用,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长期发展规划都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

会计核算在预算管理中的应用问题

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在服务企业效益的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但由于所属体系的不同,会计核算与预算编制在口径上、展现的形式上不一致,使得预算编制数据、预算执行反馈数据、会计核算实际核算数据、业绩考核数据各个环节相互脱节、无法对应。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在灵活性上的差异。会计核算在在应用中一方面要严格遵守的国家法律规定,在应对预算管理的变化时,会出现灵活性不足的情况。此外,对于一些集团管理模式的大型国有企业,会计核算还要与集团的统一核算体系要求相适应,这也使会计核算受到更多的限制,在大型集团企业中会计科目与预算项目并非一一对应,交叉重叠现象十分普遍,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根据实际收入和成本确认原则入账,预算编制通常是采用收付实现制,按预计的支付数作为申报口径,因此也存在时点差异。

会计核算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方案

以会计核算为主导,预算以核算口径进行编制。这一方案主要是以会计核算的口径作为预算编制的口径标准,利用会计核算的结果来对预算考核进行评价,对预算管理体系的预算编制表进行修编,原则上一个预算事项可以对应多个会计科目,一个考核部门也可以对应多个预算科目,但一个预算事项只能对应一个考核部门,不能出现多对多的情况。所以在预算编制前,应当将预算考核部门和预算事项重新进行梳理。实现预算考核数据、会计核算数据、预算数据三者合一。这一方案简化了预算的后续工作,减轻了总体工作量,统一了预算数据与会计科目数据的口径,加强了企业成本管控的细化和深化。

以预算为主导,会计核算已预算口径为标准。这一方案中会计科目的设置主要是以预算为中心,会计核算按照预算口径标准来进行,在统一预算与核算口径以及加强预算执行力度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但相对的也具有一定的风险。会计核算灵活性较差的限制决定了以预算为主导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会计核算违背“权责发生制”“真实性”“合规性”等会计原则,使会计核算失真,增加企业运营中的财务风险。

预算与核算自成体系,完全独立。这一方案主要是将预算编制与会计核算结果分开来单独进行展示,两者的口径也处于不同体系中而没有相关性。在实际操作中根据需要,以及数据最终展现形式的不同,将其中一方进行人工的调整,以另一方的口径以及格式进行填列。这一方案在应用中减少了对双方信息化系统运行的改变,避免了系统的关联性改造情况。但同时这一方案也存在较大的缺点,一方面大量增加了实际操作中的后续工作量,增加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另一方面,通过手工进行的调整,在数据的对应方面有很大的难度,常常会出现数据找不到对应项目的情况,造成项目的缺失;此外,这种预算与核算的结合方式相对较为落后,不利于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以及企业长期的发展。

建立系统关联,使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有机结合。这一方案主要是通过在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系统中建立起科目间的关联,利用系统端口进行两者间的连接,在核算系统中的相关子系统中设置“预算科目”的必选项,以此来保障会计核算中的每一笔支付与报销单都能与预算科目一一对应,而会计核算业务由于仍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因此也无需为满足预算管理需要而承担违规的风险,并且大大减少了手工进行数据调整的工作量,在充分保障会计核算合理合法的基础上,使会计核算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加强财务管理的质量与有效性。这一方案虽然仍不够完善,但在会计核算与预算管理的结合运用中已经发挥了较好的效果。

会计核算与预算管理的结合是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必然途径,在目前两者的结合运用中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每一种结合方案相对都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因此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与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方案,并通过对财务管理的创新与研究,对管理方案进行相应的优化,从而找出与企业自身更加契合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而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

论企业会计失真问题与对策 篇4

一、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这里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所带来的危害主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分析, 微观方面的危害其主体主要是企业本身, 失真的会计信息使企业决策者不能根据真实的信息作出决定, 从而带来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宏观上讲, 某些不法商业机构则会利用对会计信息的造假而逃税漏税, 破坏市场经济秩序, 给国家财政收入带来损失, 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其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破坏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影响资源的合理分配

企业的生产经营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而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原则, 是保证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如果一个企业通过对会计信息作假, 投资者便不能根据真实的经营状况作出可靠的决策, 在损害投资者切身的利益同时, 最终也会引发信任危机, 给企业将来的发展带来灾难。除此之外, 因为会计信息渗透企业生产的整个过程, 国家也正是通过各类数据出台一些新的经济政策, 这种情况下, 会计失真有可能诱发国家出台错误的经济政策, 不能准确的利用市场调控来完成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造成资源浪费。

(二) 造成国家财政税收的损失和国有资产流失

一些企业通过建立虚假会计信息以达到骗税漏税的目的, 虽然原来应归属国家或集体或企业的资产窃取成为小集体或个人所有了, 但是长此以往, 对于企业投资者来说可能得不到相应的利益所得, 而对于国家, 则会造成国家投资的流失, 更有可能造成金融风险。国家得不到应有的财政收入, 便会引起新的社会问题, 导致分配矛盾激化。

二、企业会计失真的原因分析

会计失真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造成会计失真的原因也有多种,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 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是客观原因

会计制度的制定本身带有人的主观因素, 这或多或少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使会计制度不能完全符合实际。所以某些会计信息便会脱离现实而失真。其中, 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容许企业对不太重要的项目进行灵活处理, 但重要的标准却没有严格的限定, 如果对这一标准断定失误, 必然导致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另外, 在对账务的处理方法上, 由于个人因素对方法的处理多样, 这也会在操作理论方面留下问题。

(二) 监管力度不够, 外部监管乏力

我国对会计信息的监督管理分为内外监控两部分, 内部由企业单位自身监控, 但是企业会计人员观念和水平的落后, 放松了对违法行为的监督, 削弱了内部监控的地位和力度, 同时, 如果内部监控人员处于徇私枉法的因素, 则会助长会计人员做假账的风气, 滋长腐败现象。外部监督主要是国家财政和税务等相关部门进行监督执法, 但不少存在执法力度不一致的情况, 加上财政部门几乎与企业会计脱节, 税务机关只是就是否纳税进行监管, 所以, 外部的在很大程度上只存在表面形式, 没有从根本上形成强有力的约束。

(三) 会计人员的管理问题

会计人员存在一定的管理问题, 比如说从事会计的职业人员知识水平不够, 在处理财务问题的操作方法上水平不高。就目前国内会计人员的管理体制而言, 几乎都是企业单位对会计人员自己管理, 这就使得会计人员不具有独立性, 与管理层容易造成相互沟通而出现违规行为, 就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这是国内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

三、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对策

(一) 加强会计制度的规范建设

加强会计制度的规范建设, 健全完善会计会计规范体系, 在各方能接受的前提下, 加强政府制对会计准则的控制力度。提高对违反会计准则行为的打击力度, 维护该准则的权威性, 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从制度上根除会计制度的漏洞, 塑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二) 加强内外部监督

一方面要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 强化企业内部约束机制, 制止违反财务规定的行为, 为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通过一系列相关法律, 对管理人员的造假行为作出明确惩处规定, 约束企业会计行为, 强化中介单位监督力度, 各财政和税务单位要依法对企业进行强有力的检查和审核。另外还要改变监管方式, 加强对社会审计相关机构各人员的监督, 提高相关执法人员执法的公正性。

(三)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

首先加要加强对会计人员资格的管理, 强化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观念建设, 强化会计人员要严格按照会计相关法规履行职务, 依法监督。同时, 要不断学习财务相关知识, , 更新知识和专业水平, 提高会计实务操作的能力, 降低操作上带来的失误, 用心的手段和技术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四、结语

综上所述, 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时我国社会和企业共同的问题, 造成会计失真的原因是主客观因素的产物, 我们要在充分了解其产生的基础上, 由政府和企业等相关部门共同努力, 通过健全法律法规, 完善内外监督体系, 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吴桂芳.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思考[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 2004年第5期

企业竞争力与会计问题 篇5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原因,防范措施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nterprise accounting informatization taking jiabao dairy industry as an example Abstract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the authentic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of vital importance.On the one hand, it can present the cash flow, repayment ability,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n enterprise, and on the other hand, it can also reflect the cohesion of an enterprise and the creativity of its employees.Authentic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the most basic standard to measure whether an enterprise is honest and trustworthy.High-quality and goo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can highlight the cultural value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an enterprise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its overall image.If the information distortion or a variety of illegal means to deliberately cover up the true information, it is bound to be unable to convince peop 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In addition, enterprises that provide untru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fail in management, and the public will question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integrity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In this paper, the main cause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and the negative impact of in-depth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proces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accounting integrity to play a role in the study,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enterprises to improve accounting integrity.Key words: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current situation, reasons, preventive measures 目 录 一 绪论 1 二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概述 2(一)中小企业概述 2(二)会计信息化相关理论 2 1.会计信息化的概念 2 2.会计信息化的特点 2 3.会计信息化对财务工作的影响 3(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4 1.国外研究综述 4 2.国内研究综述 5 三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一)佳宝乳业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实践 6 1.佳宝乳业公司简介 6 2.佳宝乳业会计信息化应用现状 6(二)该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存在的问题 7 1.企业领导重视不够 7 2.信息渠道闭塞、业财融合受阻 7 3.缺少信息化专业人才 7 4.财务数据难以实现共享 8 5.企业基础管理信息化不完善 8 四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存在问题的对策 9(一)让企业会计人员与管理者充分地了解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 9(二)积极推进业财一体化融合 9(三)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能力 9(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部门间沟通合作 10(五)加强企业基础管理信息化 10 结 语 11 致 谢 12 参考文献 13 一 绪论 如今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变得更加先进,信息化深刻地影响各个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在全球经济增长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会计行业因为信息化的出现而受到深刻影响[2]。在古代社会,人们通过结绳记事与刻石计数的方式来记录信息,如今出现了信息化技术,并且信息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这是现代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产物。如今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推动了我国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中小企业创造了更多工作岗位,是政府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提供了大量的城镇就业岗位,解决了许多人的就业问题。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推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和进步,信息化与会计行业的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了会计管理水平。然而部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还有很多问题亟需解决,以此中小企业应当以信息化发展趋势为导向,提升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尽量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本文对山东省济南市佳宝乳业有限公司展开研究与分析,深入研究与分析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实际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分析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二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概述(一)中小企业概述 中小企业整体规模较小,由于规模有限,导致人才与资源储备不足,所以通常中小企业一般会将资金投向大企业不会关注的市场领域,进一步优化单一细小产品,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并不断发展壮大。随着目前的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中小企业推行的是以专补缺以及以小补大的发展模式,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取得更好的发展成绩[3]。

行业不同,划分的标准有所差异。举例来说,对于农林牧这类行业而言,凡是其营业收入大于20000万的企业则可以划分为大型企业,而营业收入小于该数的企业又可划分为中型、小型和微型三类企业,而划分标准依然是营业收入,三类企业划分界限分别是500万以上、50万以上以及低于50万。而在零售行业划分标准则不同,大型企业需同时满足有300人员工和20000万元营业收入的标准。而低于此标准则属于中小型企业,其中中型企业需满足50人员工和500万元营业收入的标准。小型企业的标准是从业人员至少有10人,同时营业收入超过100万元,而微型企业的标准是从业人员少于10人,或者营业收入低于100万元。

(二)会计信息化理论阐述 1.会计信息化的定义 会计信息化指的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企业将信息技术与会计业务紧密结合是未来企业紧跟经济发展趋势的需要。广义层面的会计信息化指的是和实际会计工作信息化有关的工作事项。如今我国对会计信息的界定比较宽泛,在有的人看来会计信息化等同于会计信息系统,或计算机会计,即企业在处理会计账务与财务管理各项工作中引入计算机、网络通讯等相关技术。之所以出现会计信息化,并不仅仅是为了将手工记账取而代之,更是为了实现手工记账无法做到的功能,以至于会计实务工作与之前完全不同,也拉开了会计理论研究全新的帷幕。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当中,一方面需熟练掌握会计软件,另一方面还需通过软件来完成日常会计工作,将计算机与会计工作相结合。从狭义的角度来看,会计信息化指的是将计算机技术与会计工作相结合[5]。

2.会计信息化的特点 一般情况下,会计信息化表现出以下四个特征:

(1)普遍性特征。会计领域涉及范围广泛,会计教育、管理以及理论等均在其涵盖范围当中,并且各个方面均与会计信息化有所联系。如今,会计信息化领域不断拓宽,相关的技术也更加成熟,然而要真正达到会计信息化标准的目标还需进一步加强 [6]。尤其是对于会计处理而言,因为技术持续革新与升级,人们普遍忽略了理论研究,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将信息化技术大量应用于会计行业,构建起一套高效的会计信息化体系。

(2)集成性。会计信息化覆盖的领域逐渐增加,在高速发展的计算机辅助之下,如今大部分企业实现了数据共享并建立了以自身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独立记账体系,这也就是会计信息化集成性特征的表现。以下为构成信息集成的三部分内容:一是集成企业内部信息,企业在实现会计信息化之后,标志着企业内部所有数据实现了企业和部门的信息共享。二是集成企业与产业链成员之间的信息,企业在掌握内部信息的基础上还需对外界利益关系着信息进行掌握,从而达到提升企业效率和水平的目标。三是集成会计领域信息,从而解决管理会计信息的相关问题,通过该办法能够起到满足企业需求和减少会计难度的作用。

(3)动态性。又叫做“实时性”或“同步性”,会计信息化的动态性以时间上的动态性为主。以动态的方式来处理数据,随着企业业务的正常推进,会计信息系统就能快速录入数据,展开相应的分类计算,进而以动态的方式呈现企业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而且企业也通过动态的方式来收集相关数据,若企业正常推进各项业务,则会计信息系统将及时录入会计数据,之后将进行处理。

(4)渐进性。如今是一个广泛利用信息技术的时代,在此背景下,人工记账方式更加繁琐,所以会计信息化技术应运而生。但是会计信息化发展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首先需要将会计信息化与传统会计模式紧密结合,进而为实现信息化目标做好铺垫。同时传统会计模式是会计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当会计理论发展与会计信息化相辅相成,会计信息化的目标才能实现。并且依托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进一步创新会计模式,使会计信息化系统得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从而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会计信息化对财务工作的影响 在科技手段不断发展进步以及计算机技术更加成熟与完善的形势下,社会与经济等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长期以来的手工记账方式以充足的人力资源作为支撑,而且极有发生差错,所以非常有必要将信息技术引入到会计领域,这是会计行业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在传统会计理论与核算过程中,会计信息化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7]。

(1)在会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下,财务实务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如今人们对会计实务中会计信息化的认识还有一定偏差,人为会计信息化无所不能,不用依靠会计从业人员,随之而来的就是大批会计从业人员下岗,人工操作被机器所取代。还有的人提出,会计信息化的作用并不明显,本质上它只是取代了盘算的功能。可实际情况是,会计信息化的广泛采用促使传统会计工作实务环境有了明显改变,随着信息化与会计行业紧密结合,过去人工记账被计算机记账所取代,只要借助一个会计信息化系统就能开展和完成众多的会计业务,使传统会计工作的实务环境有了显著的变化。

(2)可以使会计管理职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和体现。在会计信息化被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将明显降低会计工作的难度,信息系统能够及时自动地开展数据录入与处理工作,这样会计从业人员就可以在会计管理工作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会计从业人员有大量的时间来深入分析业务以及客户的会计信息需求,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关数据模型,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全面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

(3)随着信息技术更加普遍,有利于实现信息高效传递,并且信息的功能将变得更完善,也能提高信息的价值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发挥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对会计数据的把握更具体,也能提高分析的合理性,从而有效防范徇私舞弊与人为造假的情况发生,保证信息安全可靠。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会计信息化指的是将信息技术与会计工作相结合,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关键。上世纪末期,信息技术迅速风靡全球,随后迅速向各大行业发起冲击,包括工业界、服务界以及会计界。我国有关会计信息化的研究并未过多涉及实践研究,则其他国家的会计信息化研究则以实践为主,因为会计信息化在我国出现的时间相对滞后,因此国外的会计信息化发展更完善,国外企业在处理账务过程中广泛地采用会计信息化。举例来说,首家利用计算机向员工发放工资的企业为美国通用电气,时间为1954年。《会计信息系统》是由美国教授编著,书中详细介绍了研究会计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的过程,而此书的重点放在了付款、采购、回笼资金、库存管理几个领域之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研究涉及在系统设置和应用两个方面,而还有部分大型企业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研究主要涉及信息化综合性人才、集成化、信息化建设控、对外合作等多个领域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全面推行以上措施的基础上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2.国内研究综述 如今会计行业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环境,计算机网络技术更加完善,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革新使会计实务工作更加高效,会计决策与控制能力不断提升。在我国,会计领域中采用的现代技术称为会计电算化,20世纪50年代会计信息化逐渐取代了会计电算化。相较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会计信息化出现的时间晚了将近20年。如今会计信息化系统涵盖了以下几种模式,即财务部门独立采用的会计信息系统、运用于企业与集团的会计信息系统等。并且部分研究人员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特征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发现会计信息系统不仅具有开放、集成、人机协作、管理方法与技术全面结合的特生,而且具备复杂与规范的特征。由于发展速度过快,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有些企业管理人员忽略了会计信息化的作用,尽管有些企业发展很快,管理能力并未得到提升,不利于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此外有些企业的会计信息化无法与企业信息紧密结合,导致财务数据与业务信息不能相互影响,使会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受到阻碍和不利影响,学者李捷通过研究提出的观点是:当前部分中小企业对会计信息化内涵的理解比较肤浅,也未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未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实际需求,不切实际地紧跟大企业的发展步伐,最终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实际上会计信息化不仅仅要实现核算与管理层面的信息化,同时其他各个方面也要广泛采用信息化技术,为了使我国众多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必须制定和采取可行的对策和办法[8]。

三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佳宝乳业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实践 1.佳宝乳业公司简介 济南佳宝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佳宝乳业)属于一家综合性企业,涉及的领域包括乳品加工、奶牛养殖以及科研等,公司旗下共有员工2千余名,其中包含294名技术人才。佳宝乳业科研团队的平台为工程研究院,截止2013年9月,该企业向一家具有600吨每日的生产能力的酸奶样板工厂投资了1.8亿元。同年,成立佳宝工业园,并再次投资5亿元,该园区建设面积为1000亩,成为了一家拥有50多条生产线的中国乳业领头军。如今,佳宝乳业生产线所需的设备和技术均为国际领先水平,属于全自动性的中央集中控制技术,整个过程都能够体现出高效和节能的特征,此外佳宝乳业的先进技术还包括检测设备、安全控制技术、乳制品检测等,对于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进行了有效的保证。可以说,佳宝乳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华北乳品市场进入到了全新领域。如今,该公司已属于我国乳业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的品牌优势和影响力,并且正在稳定的速度向“百年企业”进军。

2.佳宝乳业会计信息化应用现状 1998年11月,佳宝乳业公司正式成立,属于我国农业产业化领头羊企业与山东省济南市政府菜篮子代表性企业。以山东省为中心的河南、河北、江苏、安徽以及北京等多个省份与城市作为推广业务的重点区域。共成立了三万多个销售网点,同时将业务范围扩展到县乡一级,产品份额逐年提高。佳宝乳业公司是一家中小型企业,内部有些必要的部门与职位是齐全的,同时紧密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与发展状况设立了有助于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机制与管理流程。

之前,佳宝乳业试图通过精简人员的方式,来达到降低成本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然而这一操作导致财务部门工作效率直线降低。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佳宝乳业领导对各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和了解,最终采取了引入会计信息化的方式来解决会计效率低和人手不足的问题,也标志为佳宝乳业正式进入会计信息化时代。如今,该公司已实行会计信息化数年,能够有效的完成相关的会计工作,并且在成本和存货管理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数年的发展过程中,佳宝乳业并未停止过更新硬件设施的脚步,会计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如今已建立起了独立的核心管理体制。

(二)该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存在的问题 经过长期仔细地观察与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佳宝乳业公司因为在会计领域中引入了信息技术促进了公司不断发展。可是由于限制因素与条件比较多,公司在应用会计信息化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1.企业领导重视不够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比较重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可是这部分企业中国企与大型集团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凭借强劲的资金实力,因此实施会计信息化比较容易,同时大型企业管理层是思想比较活跃和前卫,不断创新企业的管理模式。然而佳宝乳业公司因为资本实力欠缺,管理层思想不够开放,因此会计信息化水平较低。此外,佳宝乳业公司管理层的传统观念是考虑到企业规模不大,同时经营的项目不够多元化,会计电算化可以满足企业未来发展需求,因此也就无需应用会计信息化技。而且佳宝乳业公司管理层思想认知上出现问题,并没有看到公司长期发展过程中会计信息化的促进作用,大部分管理者的传统思想观念是严格的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没有全面地认识到企业发展中信息化的推动作用,使会计信息化建设受到了较大的阻碍和制约。

2.信息渠道闭塞、业财融合受阻 佳宝乳业在管理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时,将两个部门独立开来,在经营过程当中并不存在联系。采用此方式的劣势在于:第一,两个部门无沟通,并且部门成员之间也并不存在沟通和交流的意愿。第二,业务部门工作的核心在于提高业绩,而财务部门工作的核心在于成本控制和提升利润。第三,众所周知,领导作出的决策准确性与信息的真实性存在直接关联,然而在实际情况当中企业并未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以至于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掌握信息不同,进而导致财务信息和实际信息出现差异,势必会对领导者的决策造成负面影响,更有甚至会因此造成财务危机。

3.缺少信息化专业人才 佳宝乳业公司人才招聘条件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尽管会计从业人员数量明显提高,可是熟练操作会计信息化系统的专业人才存在较大缺口[9]。目前,中低层会计从业者的数量逐渐饱和,可是企业却很难找到具备会计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会计信息化是会计领域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所以专业技术是会计从业者必须具备的技能,不但要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可以熟练地处理会计业务,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而且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以沉着应对,将事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不足是限制佳宝乳业未来发展和进步的一大不利因素。

4.财务数据难以实现共享 经深入调研佳宝乳业借助信息化技术处理会计业务得到的结论是,该公司财务人员对业务部门状况的了解不全面,只能结合财报数据来记账和调整业务。业务部门工作人员不熟悉财务部门工作,业务人员在开展业务过程中无法及时利用会计信息化系统把信息快速传递给财务人员,调查发现,基层部门将数据迅速传递给财务部门的难度较大,对执行状况的了解和掌握不全面,无法及时找到财务管理过程中的缺陷以及不能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所以通过互联网来传递财务信息,确保财务信息传递的真实可靠,这是需要会计人员重点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之一。在引入互联网技术手段的基础上,传统财务数据流动签章确认方式有了较大调整,越来越多的人对通过互联网确认信息是否真实有效提出质疑[10]。所以佳宝乳业公司非常有必要实现财务数据共享。

5.企业基础管理信息化存在较大缺陷 在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的情况下,会计信息化获得更大发展[11]。在电子通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以及广泛采用会计信息系统的形势下,佳宝乳业公司基础管理信息化存在较大缺陷,企业管理层未能全面深入地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导致企业管理层提出的会计信息化应用的建设方案不够合理,导致企业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以及会计信息化应用模式无法结合新的发展步伐进行完善和改进,缺乏发展驱动力,创新水平较低,企业财务人员工作划分不科学,导致人力资源得不到高效利用,进而限制了佳宝乳业公司信息化进程。

四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存在问题的对策(一)让企业会计人员与管理者充分地了解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 如今我国已然进入了大数据、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的信息时代,各行各业的竞争日渐激烈,企业要想在此情况下拥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在企业经营当中实现会计信息化,并不断升级和完善。高速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毫无疑问在向企业发起挑战的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正因如此,企业管理者应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并对与企业发展相关的科学技术政策变化以及市场态势等进行掌握,从而将自身打造在信息化管理先行者。在会计信息化改革和发展过程当中,一方面能够助力管理者更新知识储备,为企业的未来发展选择正确的方向,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此外,企业所有员工都应跟随时代潮流,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对互联网在企业的应用进行了解,积极参与到企业改革当中,为会计信息化的改革助力,从而加快企业相关信息和资源建设的脚步,有效提升企业发展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加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为企业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二)积极推进业财一体化融合 在信息化时代当中,核心就在于信息,因此必须在第一时间掌握相关信息,才有掌握先机的可能性。业财一体化指的是将我国各个领域当中的物流信息、现金流等进行全面整合,并实现最大程度的信息共享。业财一体化一方面加快了企业两个部门信息交流的速度,拉近了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距离,联系与合作也因此密切。另一方面,要搭建业财一体化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调整,前期准备必不可少,需做到:梳理流程、搭建管理系统、明确界定岗位职责以及创建运营管理体制等等。从而达到保障项目建设和后续优化有序进行。加快其它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实现高效资源配置的目的,这对企业的发展而言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三)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能力 本文将佳宝乳业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为了是会计信息化系统的作用得到全面发挥,有必要对企业管理层以及员工进行全方位的培训。譬如,面向IT人员举办培训活动,在推进会计信息化过程中技术人员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故有必要针对信息技术人员举办针对性更强的培训活动[12]。所以该公司可聘请部分会计信息系统技术人员来为公司员工组织培训,同时也需要对财务人员展开熟练应用会计信息系统的专门培训,之后由财务人员对公司其他部门的员工进行培训[13]。并且需要引入更多专业人才,进一步增强会计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在大量实践和操作的基础上培养出更多具备技术及专业知识的人才,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利用率,同时对数据信息进行全面深入的挖掘,使企业做出更科学的决策。

(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部门间沟通合作 一般情况下,可通过不同部门之间合作与经营的程度对企业的运行效率做出客观地评判,随着合作程度的不断提高,意味着企业运行越高效,也就能获得更为快速的发展[14]。我们都知道,如果只依靠其中一个部门的管理是难以达到信息共享的,为了在实现企业各个部门信息共享的目标,佳宝乳业公司有必要从全局出发,实现全面管理,确保信息在不同部门之间高效、顺畅地流通。同时企业不同部门都要提高各自的管理水平,同时财务部也要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此外公司内部要做到管理权限的清晰明确,保证授权的合理性,进行科学地规划,促使企业各个岗位之间实现相互监督与制约,同时企业各个部门要紧密合作,以高效的信息共享体系为基础,达到各个部门的信息共享,通过企业管理层做出审批,在多管齐下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五)加强企业基础管理信息化 由于信息技术变得更加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普遍采用信息化技术[15]。如果企业要引入先进的技术,一方面要强化企业基础管理,以信息化手段保证企业所有业务持续、稳定地开展。佳宝乳业公司如果考虑到风险,可先达到局部信息化的目标,若企业管理层要尽早看到效果,消除顾虑,才能高效地推进会计信息化进程。公司在未应用会计信息化技术前,各个部门之间的效率并不高,为了更好地处理企业业务,需配置更多会计人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在引入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工作人员借助终端机就能轻松地开展和完成工作,进一步精简了人员配置。管理层有必要对组织结构进行完善和改进,科学安排人员岗位,全面提升企业的价值。

结 语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会计信息化的功能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会计信息化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信息化应用更加普遍,传统人工记账方式将推出历史舞台,同时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并降低企业人工成本。会计信息化系统有必要考虑企业经营与管理的主要特点,提高管理水平,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还有很大拓展的空间。本文深入调研佳宝乳业公司会计信息化应用水平,得到的结论是该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对信息化的应用还需加强,在此基础上使企业管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为企业培育大量专业的会计人才,提高会计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在中小企业经济变革过程中,会计信息化功不可没,全面推动会计信息化不断发展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已变得刻不容缓。

企业会计信息化问题与处理措施 篇6

【关键词】企业会计;会计信息化;信息化建设;会计信息安全;人员素质

企业会计信息化是企业提升会计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经济收益的重要途径,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

(一)企业认识不足

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对传统会计工作产生较大冲击。同时传统会计理念影响较深,只能从局部进行会计信息技术的更新,会计工作的本质很难改变。实际当中对于信息化建设很多企业管理人员还没有形成全面的认识,并且简单的认为通过先进技术就能够实现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其他要素和人数之间的关系还不甚了解,所以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不足

会计信息化学科是信息化社会中的必然产物,它是建立在计算机学和会计学等学科基础上的非主流学科,因此实际中并没有很多专门理论。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远远超过会计信息化理论的研究,这对会计信息化的全面深入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相关部门应当有机结合会计技术和信息技术,通过深入研究会计信息化达到完善会计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目的。

(三)会计信息系统未独立于企业管理系统

现阶段企业主要通过网络进行财务信息的传送,这样会计信息化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确保信息传输过程的可靠性。随着信息交互的日益频繁和传输途径的日益复杂,使得会计信息被截取的风险日益增加。特别是电商采购的发展,使犯罪行为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上这些问题都严重的威胁互联网背景下的会计信息安全。

(四)会计人员素质差

由于会计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发展初期,所以很多企业中的会计人员都缺乏对信息技术的全面了解。这种情况难以有效的规划信息资源,对于信息化工程质量和进度无法实现有效控制。同时部分具有一定难度的方案实施效果差,实施效率低。另外很多企业中高端人员不足,拥有的中低层人员无法有效胜任工作。虽然高校近年来已经强化了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但是由于刚毕业的学生经验和能力上都存在问题,实际具体当中能够真正胜任会计信息化工作的高端人才仍然紧缺。

二、强化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一)正确认识会计信息化建设

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充分认识会计发展的趋势,并在企业生存发展中充分发挥出会计信息化的作用。网络会计与传统会计不同,要求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具有更高的计算机网络知识水平,并且较强的业务处理技能。企业管理人员在信息化建设中,将会计信息化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尤其是会计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充分重视会计信息化的作用,通过科学运用会计软件提升会计工作效率。最后,企业还应当开展针对员工的培训,培训以提升专业知识和网络应用技术为主,进而保障他们能够在工作岗位中有效完成各项任务。

(二)提升企业会计信息安全水平

实际中网络、数据库、计算机、会计信息融合而成了会计信息系统,要想充分发挥系统的作用就应当确保信息的安全。很多企业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意识还没有建立起来,而其中多数的财务数据都是商业机密,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国家政府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进而形成对计算机网络范围的有效预防。同时相关责任部门还应当对会计制度进行完善,通过严惩和制裁危害计算机安全的行为,强化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水平。

(三)开展针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培养

具备高素质的工作队伍是企业有效开展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以在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和政府部门应当认识到这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断对人才培养力度进行强化。首先,政府部门应当出台相关政策为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比如教育部门加强对高校该类专业的教育支持。其次,企业应当在充分考虑自身特点和实际发展需求的情况下,培训工作人员的岗位技能和知识。

(四)优化配置资源

信息化建设工程非常复杂,企业应当从自身的额实际情况出发,循序渐进的进行。尤其是在信息化建设初期,企业需要优化配置各项资源,通过投入成本的控制达到减小经营风险的目的。比如,企业可以在管理中运用ABC分类法,将集团下属企业依据每年利润、员工人数、资产总值分为三类,并且全面建设重点企业,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资源的配置水平。

(五)完善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

第一,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内部制度。企业应当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进行会计信息化相关制度的制定,这些制度既要符合简单易懂的要求、还应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中应当包括定期检查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档案保管制度、上级操作制度、会计人员管理制度。通过内部控制的完善,企业能够扫清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阻碍,对于提升会计信息真实性水平也具有重要作用。第二,强化内部审计。监督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是否正确的重要手段之一内部审计,企业一般从计算机操作水平、财务处理和理性、会计信息保密性进行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工作。

三、结语

企业管理者应当有效把握会计工作的发展,在具体管理经营中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会计信息化建设,进而实现企业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本文分析了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和措施,但仍存在一定局限希望行业人员能够加强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马春华.新形势下企业会计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金融经济,2012,(10):134-136.

[2]王培培.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基于财政部2011年度企业会计信息化问卷调查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1):197.

企业合并与清算中会计问题 篇7

会计问题是所有企业活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同时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部分,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各类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充分体现了其对会计审计等问题的规范和管理。企业的合并是企业发展竞争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也是实现资源以及技术等转让和合并的重要手段。所以此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类财产整合以及清算就成为了重要的后续关注话题。本文从企业合并与清算管理的现状入手,深入分析了企业合并与清算中会计的职责以及解决企业合并与清算中会计问题的有效对策。该领域的研究可以为未来的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合并清算会计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促进企业未来的会计财务管理工作顺利有序开展,这对于构建起一个良好的企业竞争发展市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企业合并与清算中会计的职责

在对企业合并与清算过程和会计职责分析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企业合并与清算中会计法律责任制度建设重要性,科学的归责原则成为了构建起整体会计法律责任制度的重要原则基础,规则原则从宏观概念上分析,属于以国家法律为依据,对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追究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对行为人实际法律责任进行确定的重要判断根据。

企业合并以后,企业正常经济活动的停止,此后紧接着进行的会计核算工作统称为企业会计清算工作,企业合并和清算过程中,会计职责多集中在企业代偿债务的界定、进行非现金资产的统计和变现处理、进行债务付偿、进行债务清偿之后的财务分配。由此可见,企业合并过程中清算会计行为的主要目的就是对企业资产、债务、净权益、损失的整体清算。只有对企业合并过程中的清算,会计职责有了明确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帮助企业在合并过程中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

二、企业合并与清算管理现状

(一)企业合并清算财务账目管理不到位

企业合并和清算中的财务管理不到位问题一直存在,目前,我国的会计审计管理部门在进行企业核查的过程中,仅仅对日常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较为重视,对于企业合并和清算过程中的财务划分和资产归纳管理明显欠缺,监督管理不到位,这就很容易导致很大一部分企业内部财务账目不透明,或者利用不合法途径,进行会计假账的制作,对部分所需要进行缴纳的税务不及时申报,由此造成严重的社会不良影响,还有可能会导致整体的经营市场中企业故意轻视财务账目管理,财务账目管理混乱,公私不分。企业合并属于资本的流通和集中,从而进一步实现市场集中的一种重要资本规划形式。企业合并的过程中很容易涉及到企业资本流通方式的差异,无论是现金转让方式还是股票转让的方式,都需要在清算环节中做好财务和账目管理。财务账目混乱是存在于现阶段我国企业合并与清算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深入分析其原因主要就是国家监督管理的漏洞,管理不到位自然会让意志薄弱的经营管理者在遇到利益冲突时妥协。所以,加强企业合并与清算过程中的财务账目管理至关重要。

(二)清算所得与申报管理存在漏洞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实际纳税组成有两个主要部分,即为正常持续经营的所得和清算管理的所得。正常持续经营所得纳税是按照企业经营管理纳税规定以及国家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进行年、月、季度等固定时期的企业清算,采取的主要是多退少补的纳税管理方法;后者则是企业合并或者企业暂停运营之后所需要进行的企业清算,依据相关的企业经营和纳税规定,企业在完成资产股份以及剩余经济价值的清算评估过后,对企业的所有需要进行缴纳的清算所得税务数目进行最终缴纳,所以,企业的所有相关纳税类型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就属于以上两个部分,同时也是企业所得税的两种重要表现形式。在目前的多种税收管理工作中,正是由于很多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以及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个人投机心理,以及国家政府部门的税收管理工作人员对企业所得税概念以及表现形式的认识不明确,同时存在的专业化税收管理知识的欠缺,都导致了企业在合并以及清算过程中出现申报数目和注销汇算清缴的概念混淆,从而进一步造成税源管理的效率降低,对国家税收的权威性造成了不利影响。

三、如何解决企业合并与清算中会计问题

(一)加强合并与清算中会计财务信息披露

企业合并与清算过程中加强财务信息的披露是解决企业合并和清算过程中会计问题的重要方法,财务信息披露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具体款项以及实际划分的透明度,防止因为财务项目的审核不明以及财务纳税项目申报的缺失,从而防止国家的税收流失。加强合并与清算中会计财务信息披露是实践中履行国家财务纳税法规规定的重要表现,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纳税申报和企业合并清算过程中规定环节的纳税实施效率。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以及会计管理能力可以进一步加强。企业同时也需要更加注重合并财务报表及信息披露的质量,进一步实现企业的公正度和透明度提升。由此,就可以有效强化国家政府的财务税收及管理部门对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的识别;同时,投资人和股权转让,接受者也可以更加客观地对企业经营以及财务管理现状进行判断和分析,增加最后资产合并以及股份投资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这样,也可以使企业财务信息质量获得更有效提高。

(二)企业合并要规范类型选择

企业合并过程中的类型选择的规范对于企业合并的成功至关重要,在会计学研究和实践领域里,一直存在着对企业实际合并过程中会计计算方法的争议。同时,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也是为我国的会计控制原则来设立的,众多学者认为,企业的合并类型在不同的标准和角度下存在不同分类,从出资方式角度分析,企业合并有现金收购合并、股份收购合并、综合证券收购等。企业具体合并类型的选择应该以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为判断依据,对企业的核心能力及其物质载体进行深入分析,实现企业未来培育方向和企业扩散方向的确认。企业合并只有规范了类型选择,才能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实际编制方法进行进一步深化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披露实现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高就是其中的重要辅助环节,不仅需要为达到特殊行业和特殊企业合并的类型选择优化,也同时需要进行法律法规方面的规范和完善(4)。

(三)深入明确合并与清算的会计问题

企业合并作为一项经济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交易或者事项,是企业实现同行业竞争减少,生产渠道拓宽的重要手段,可以进一步实现投资领域和投资市场活力的调动。到目前为止,会计理论和实物中的企业合并会计计算问题以及处理的基本方法,都属于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购买法是通过将企业合并活动作为一个企业之间购买和实际一企业实体的身份,参与到企业净资产的交易过程。但是,这与企业的普通闲置资产的交易和购买差别不大,所以,适用于购买性质的企业合并,在大部分的企业合并活动中,企业合并与清算的会计问题都受到较大关注。在多数的企业合并案例当中,大部分都会有一个参与合并的企业能够实现对同类企业进行控制,从而试下购买方的准确识别。

(四)强化会计政策实施

会计政策的实施效果是影响到企业合并与清算中准确性以及可信度的重要因素,我国的会计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一直存在政策定位模糊,会计监管部门审核监督不到位,多数企业对会计政策的落实重视不够,由此无法树立国家法律及国家会计审计政策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所以,强化会计政策的实施对企业的各类经济活动的顺利有序实施都至关重要,企业只有明确了实践和履行会计政策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才能对违法会计账目操作行为的后果得到清楚的认识,才能进一步提升企业自身的社会公共责任意识,规范自己的企业经济行为。为企业合并与清算中的相关会计问题的解决提供明确的依据和方法,从而进一步构建起合理有序的企业会计管理氛围。

(五)改进合并与清算中财务报表编制

从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角度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权益法和购买法两种主要途径,同时,在实践探索过程中,逐步显示出权益法的适应性更高。另外,权益法也更加显示出与我国国情和国家经济发展现状的需要适配性更高,但是,伴随着我国的国际化融合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融入世界经济发展体系的速度不断加快,权益法在实际的编制合并财务的报表制作过程中略显单薄,说明我国的权益法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创新,企业方面,应该从对总公司以及子公司之间的实际资产成本入手,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总公司合并之后的公司实际经营状况的判断,来进一步对企业能否实现损益或者达到预期的损益进行顺利开展。与此同时,通过企业合并过程中对报表编制的规范和国际性接轨的拓展,可以进一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企业会计制度规范和活动行为规范提供理论引导和支持。

结语

在会计界研究的各类重点问题之中,企业合并以及通过合并引发的各类接续的财务报表问题都是值得关注的,企业合并和清算中的会计问题需要首先对企业会计进行职责明确,通过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会计政策实施强化等多种手段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推动我国企业合并与清算的未来良好秩序的建立,进而进一步推动国家企业合理竞争和资源优化效率的提高。对于企业合并与清算中的会计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研究意义和参考价值,是符合我国目前企业合并与清算过程会计财务审核工作需要的重要研究课题。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企业的合并与清算中所产生的会计问题也由此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企业清算是在企业合并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从而实现企业在最后合并阶段的资产价值完整体现,实现对债权人合法权益的维护以及对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提供帮助。文章从企业合并与清算中会计的职责入手,综合分析了企业合并与清算管理现状,针对现在存在的账目管理以及清算申报方面的漏洞提出了合理化的解决意见和对策,通过有针对性的对策分析可以有效地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企业合并,清算,会计问题

参考文献

[1]韩如一.试析企业清算中会计与税务审计实务讨论[J].企业导报,2015(10)13-14

[2]孙国梁.关于企业合并与合并财务报表问题的分析[J].商,2015(33)143

[3]董艳珍.公司清算中的会计职责和法律责任[J].当代经济,2009(09)22-23

[4]吴敏.企业清算中会计与税务审计实务讨论[J].会计师,2012(12)14-15

[5]韩如一.试析企业清算中会计与税务审计实务讨论[J].企业导报,2015,10:13-14

企业会计诚信问题与解决思路 篇8

关键词:企业会计,会计诚信,问题,解决措施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各项技术的不断更新, 在新技术发展的同时, 新技术的应用亦逐渐被大家广泛的运用于各个领域。各领域使用的好坏, 都在不同程度的接受着改变。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企业的良好诚信是一个企业得以长期发展的必备要素。而企业的诚信并不是有哪一个人就可以决定的。在企业的诚信中, 会计的诚信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会计的操作在其中逐渐的凸现出来。因此, 会计的诚信问题渐渐地成为衡量一个企业诚信问题的标杆。诚心的缺失虽在生活中多有发生, 但是, 若在企业的会计中普遍的存在诚信问题, 这将是对一个企业发展的一大挑战。

一、企业会计问题的现状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我国会计行业也同时的在进步。会计信息的披露对经济行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是, 在我国公司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有关企业在财务上的舞弊现象就一直的未曾中断过。财务的舞弊就是指利用虚假信息为个人或者是公司、企业谋利。这些虚假信息的公布者就是企业的会计人员。这不仅是给同行带来一些烦恼, 还会增加企业信用的负效应。现如今我国企业会计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点:第一, 会计的基础不规范, 工作程序混乱。在企业中, 有些会计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 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在工作过程中没有统一的程序予以遵守, 盲目的接受领导的指挥, 忽视本身的专业素养。第二, 会计工作的不细心, 信息收集的不够真实。在企业会计工作的过程中, 工作的不仔细, 给后面的工作程序带来严重的干扰, 使的信息的收集不够准确真实。第三, 企业会计工作人员职业素养不高。在这一方面主要是因为会计的工作人员在专业知识不够高的情况下, 并没有自觉主动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思想上表现为不思进取, 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素质。同时在工作过程中不够客观, 工作的态度不够完好。在我国现今的企业中, 会计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企业的发展, 因此, 对会计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

二、企业会计问题的解决措施

导致企业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有多方面, 而如何对企业会计的问题进行解决是目前企业亟需解决的。因此, 治理会计的诚信行为应该采取多方面的手段, 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理。

1. 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 禁止会计舞弊行为的出现。

企业内部的会计出现舞弊, 很大程度是出现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上。因此, 企业应当加强内部的管理, 对会计的舞弊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措施。加强内部的管理, 可以有效地防范会计的舞弊行为。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应当从独立、客观的角度出发, 增强其在企业的适用性。在会计的工作进行过程中, 能够从客观环境的表现中判断会计系统地运行是否正常。同时, 可以在企业内鼓励各部门之间互相监督, 提高各自的工作效率。

2. 会计制度的透明性, 确保工作信息的真实性。

现代企业的经营实行的是新型化的经营方式。在很多的企业中, 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是相对分离的, 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 极容易造成信息的不对称现象, 也容易给会计的不正常行为埋下隐患。因此, 应当在企业内建立透明的制度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是各个部门相互联系的关键所在。建立透明的制度, 可以避免在一些环节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时还能够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度, 提高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3. 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

市场能够获得有效的、健康的发展, 诚心的宗旨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 不仅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本身素质, 还能够增强社会的整体诚信度。因此, 在我国目前经济转型时期,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诚信素质,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是企业发展的一重要步骤。在道德规范的约束下, 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相对比就会得到提高。解决会计的诚信问题不仅需要会计人员自身的提高, 还需要加强外部的监管措施。在会计工作的运行中, 应当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管, 不仅仅是企业内部实行监管, 可以在同行之间实行监管, 确保同行之间工作的效益。

三、结语

社会发展至今大家都能够非常清晰地感觉到诚信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一个企业的良好发展需要良好诚信的有力支撑。为此,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面对会计人员的诸多问题, 企业应当加大力度, 在维护本企业诚信的同时, 应当鼓励会计人员保有良好的诚信。诚信的需要, 不仅仅是企业需要,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同样需要诚信的支撑。会计的诚信不仅会危及企业的自身发展, 还会对过民间的诚信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 全面系统的解决会计的诚信问题是我们个人、企业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王良金.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视角浅析会计诚信缺失的成因[J].现代商业, 2010, 10 (9) :210-211.

[2]于君静, 邵俊岗.企业财务舞弊以逃税问题的博弈分析[J].财会通讯, 2010, 11 (26) :52-53.

[3]侯晓云.论会计诚信的缺失及其防治对策[J].价值工程, 2011, 11 (28) :20-21.

[4]袁敏.浅议当前中国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 2010, 11 (5) :11-12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研究 篇9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研究的理论基础

在我国,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很少, 主要有:胡玉明 (2001) 从企业业绩综合评价的角度来建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会计控制体系, 其涵盖内容相当广泛, 从财务会计到激励机制与管理报酬计划, 几乎包括了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 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分析性框架。汤湘希 (2006) 将核心竞争力理论与会计控制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体系, 旨在分析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价值计量及评价体系。因此, 他将核心竞争力会计的内涵界定为:企业通过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会计计量和报告, 以此培育和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计控制体系。

(二)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计量

目前, 从会计角度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计量的文献不多。汤湘希 (2006) 提出以核心竞争力产生的经济收益来进行计量, 采用直接测度法或间接测度法。其中, 直接测度法就是根据企业过去已实现的利润与同行业平均利润的差额, 再按其持续年限计算核心竞争力的价值:间接测度法主要包括改进型Hoskold法和改进型Mor ki ll法, 以在持续期内折现的方法来计量核心竞争力价值的大小。此外, 汤湘希还提出了割差法 (即用企业价值减去有形资产价值, 再减去除核心竞争力以外的其他无形资产的价值后的差) 、改进型收益现值法以及市盈率倍数法。他认为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结果差别较大, 最简单可靠的方法还是直接计算法。

(三)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及具体指标设计

综观国内外研究, 学者们以技术优势论、市场优势论及规模优势评价理论为基础,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法:因素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层次分析法、对比差距分析法、内涵解析法等。各种方法在评价指标方面的设计也不相同, 如吴玉鸣、李建霞 (2003) 认为, 核心竞争力应从核心技术能力 (优势技术与专长) 、核心生产制造能力 (核心产品) 、核心组织管理能力 (成长能力) 、核心企业文化 (价值链) 、核心市场营销 (开拓能力) 、经济绩效和战略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具体评价:吴晓勇 (2007) 从无形资产构成的角度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四) 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的报告和披露

现行的财务报告中, 不仅未披露任何有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信息, 而且连无形资产的信息也是少之又少。在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会计信息披露理论研究方面, 也只有少数学者有零星的涉及, 并未有完整而系统的研究。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核心竞争力信息的报告与披露进行研究的文献逐渐增多, 主要表现在披露的内容和实现方式上。如汤湘希 (2005) 从核心竞争力评价的角度提出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的解读方式, 并构造了六个核心竞争力会计报表。宋献中 (2006) 撰文进一步指出核心能力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战略的一部分, 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以非财务报告披露为起点, 逐步过渡到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披露, 最终实现核心能力报告的披露目标。

二、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近年来学术界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的研究内容大都集中在信息披露上, 因为核心竞争力信息属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范畴, 对其的研究容易展开;而对核心竞争力的计量和评价研究没有突破, 因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计量和评价的数据难以获得, 量化较为困难。其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研究方法和理论。在研究方法上, 除了核心竞争力理论、会计控制理论、信息披露理论较为丰富之外, 其他没有理论研究上的突破。一方面, 新的经济、管理理论与方法在此研究领域难觅踪影, 如将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方法等用于实证分析的很少, 定量的模型和方法研究也比较少。另一方面,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抽象的、理论层面的研究太多, 而操作层面的研究较少。

2.价值评估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评估并没有特定的方法, 而且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于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去价值, 较少关注其未来价值。而企业在未来如何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降低经营风险才是决策应该考虑的重点, 所以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衡量也应主要考虑面向未来。同时, 这也符合核心竞争力作为资产计量的内涵。

3.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和可比性。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在指标设计上的差距很大, 而且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各自所依据的理论不相同, 缺乏一个较一致的、能全面解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理论。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未来方向

(一) 拓展理论基础。

将核心竞争力理论与会计信息系统论结合“会计信息系统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形成的与“会计控制论”、“管理活动论”并驾齐驱的新兴会计学派。现代会计主要是服务于现代企业, 会计信息成为联系所有者和经营者、股份公司与资本市场的纽带, 并对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起着相当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 也出现了许多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集团或个人, 他们包括企业的所有者、债权人、政府机构、管理当局、员工、潜在的投资者等。这些利益关系人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希望企业能为他们提供对自己决策有用的信息, 而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确实能为决策者的决策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因此, 将核心竞争力会计理论与会计信息系统论结合在一起, 可以拓展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的研究领域, 为企业提供相关信息, 有利于管理者进行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的决策。

(二) 研究方法上的突破。

用博弈论方法建立估价、评价和披露模型, 笔者认为, 由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竞争特性, 从本质上讲, 可以理解为企业的博弈竞争能力, 因此可以从博弈理论的视角来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资产展开会计研究:一是进行会计估价, 还可以将其与管理者契约联系起来;二是构建评价指标, 并且可以适用于所有的企业, 弥补现有评价体系不可比的缺陷;三是构建信息披露模型, 确定披露的内容和原则, 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决策需要。

参考文献

[1]GaryHamel, C.K.Prahalad.The Core Competence of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

[2]汤湘希《: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测度、计量与会计报告研究》, 《财会通讯》 (学术) 2005年第12期。

[3]张东宝、姜力嘉《: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财会通讯》 (学术) 2006年第12期。

[4]朱开悉、李小朋《:能力资产:计量与披露研究》, 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汤湘希《: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2006年版。

[6]胡铭《: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估分析模型》,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7]许国齐等《: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8]吴玉鸣等《: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估模型》,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9]吴晓勇《:基于无形资产构成分析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 《科技导报》2007年第3期。

[10]宋献中《:企业核心能力信息披露研究》, 《会计研究》2006年第2期。

[11]侯雪筠等《:企业核心能力信息披露内容研究》, 《商业研究》2006年第11期。

小企业会计制度问题与探讨 篇10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制度,问题

我国现有的会计准则比较适合应用于一些大中型企业, 而在当前社会中小型企业快速的发展, 并在市场中占有了一定的比例, 对此需要积极地进行会计制度问题分析, 以便于解决小型企业的会计制度问题。

1 健全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重要性

针对小企业建立起相应的会计制度, 对小企业的经济发展和生产活动的规范化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通常小企业在会计核算中的要求并不高, 同时核算工作也比较简单, 这导致很多企业并不重视这部分工作, 也不会刻意的完善相关制度。这种在思想上的不正确认识导致小企业的会计信息真实度和可靠性难以得到保障。就这方面而言, 健全小企业会计制度对企业的规范化管理, 提升经营水平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健全小企业会计制度对企业的行业竞争力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环境中, 企业的完善会计制度不仅是会计准则下的重要工作内容, 同时也是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措施。随着行业竞争力的逐渐增强,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一定要适应社会的变化, 积极的完善会计制度, 以便于为工作环境的变化做好基础准备, 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 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特点

小企业指的是一些规模较小, 同时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一些企业。这些小型企业有着资源成本少, 人力资源少的特点, 同时, 小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缺少能够立足于市场的产品, 很多小型企业只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生产, 无法从主观上引导市场的走向。面对这样的现象, 作为小企业一定要在管理工作中抓到重点, 积极地进行转型或者改革, 以便于提升市场的竞争力。由于小企业的规模小、资源少, 因此在会计工作中也呈现出了一定的特点: 首先, 小企业的会计工作内容通常比较简单, 而且所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小, 工作难度低; 其次, 由于小企业的会计工作基础不强, 因此企业难以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加入, 出现了恶性循环的局面, 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小型企业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 此外, 小企业在会计信息需求上比较低, 企业内部不存在股票等对外发行的股份, 因此, 也减少了相对要承担的责任。再加上企业的银行贷款也较少, 因此, 在信息需求上是比较简单的。

3 当前小企业会计制度所面临的问题

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小企业的存在对就业机会增加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随着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推出, 小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也得到了一定的规范, 但与其他的大中型企业相比较而言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3. 1 企业自身认识不足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要遵照一定的规律, 同时在一定的条件限制下来进行发展, 小企业也是如此, 只要按照一定的制度进行发展才能实现更好地提升[1]。因此, 可以说小企业完善的会计制度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在现实中, 我国仍然有很多的小企业并没有认识到自身发展的状况, 同时也没有考虑到现实的情况, 只是照搬照抄一些大型企业的制度, 直接应用到自身企业当中去, 导致制度难以适合企业的实际需求, 漏洞百出, 根本无法发挥出实际效用。

3. 2 企业会计科目设计不合理

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个通病, 就是不够重视发展中的细节。要知道细节关乎于成败, 一个企业的发展细节常常是决定的重要因素[2]。但当前小企业当中却比较忽视对会计科目的设计, 导致科目设计十分不合理, 缺少科学性。会计报表也不够清晰, 类别混乱。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着领导者的正确抉择, 对企业发展也将起到阻碍作用。

3. 3 会计机构不完善

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规模的限制, 因此其内部的组织结构比较简单, 但这些组织结构并不完善, 甚至只是形式化的存在[3]。很多小企业当中有的部门设置根本就不能发挥出实际的作用, 同时, 企业本身在制度上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导致会计部门和其他部门不能进行正常的运转, 难以发挥实效。此外, 部分小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着内部组织结构不明确的问题, 导致会计工作出现了问题, 甚至存在违反会计准则的现象。

3. 4 企业内部人员素质低

会计工作人员是推动企业会计工作的主要人员, 同时也是企业的内部重要资源保障, 因此, 很多大中型企业十分重视在会计专业人才方面的培养, 以此来保证企业内部的正常运行。而小型企业由于本身的规模限制和资金限制, 会在专业人才建设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甚至有的企业并没有专业会计人员进行管理, 而是由领导者直接负责。这种情况下, 很多的会计工作者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 在实际工作中会根据自身意愿来进行工作, 严重违背了会计制度, 最终导致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呈现出混乱的状态[4]。

4 解决小企业会计制度问题的措施

4. 1 完善会计核算制度

小企业的发展中需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来作为基础。在小企业的营运过程中由于本身规模比较小, 因此, 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这样的方式存在着盲目性, 同时也会导致企业内部逐渐的混乱。面对这样的情况, 政府部门应积极的给予其一定的帮助, 适当的借鉴一些优秀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内容, 同时要与企业内部情况相结合, 设置科学合理的会计制度[5]。重视起人才培养, 从思想上真正的提升认识, 这样才能有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4. 2 完善会计机构

在新的会计准则下, 应重视起会计结构的设置, 以科学的会计机构来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6]。就当前的情况来看, 我国的小企业要想得到健康发展一定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来设置专业的会计机构, 并充分发挥小企业的优势, 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从根本上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应重视起内部的会计账簿管理工作, 严格遵守会计制度规范, 保证会计信息准确性和全面性, 减少信息漏洞的出现。

4. 3 融入现代化科学技术

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已经进入到了新的发展时代。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经济发展十分迅速, 如果企业保持一成不变的状态, 那么将会被社会淘汰。对此, 小企业应重视科学信息技术地融入, 在信息化的帮助下为企业会计制度管理提供进一步帮助。小企业如果能正确的利用信息化技术将能更加方便网络资源收集, 同时进行快捷的整合工作, 最终形成适合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信息。这种方式既能节省时间, 同时又能减少经济上的支出, 对企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 4 加强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在当前社会中人才是最为重要的资本, 小企业更是如此[7]。对此, 小企业一定要重视起人才专业培养, 强化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 促使会计工作人员能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来进行会计工作。小企业当中会存在一些老员工, 他们的知识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需求, 对此, 企业应积极的纳入一些新的员工来完善整体管理队伍, 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 要求会计专业人员不仅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 同时还要有相关的行业知识, 并能在工作中不断地完善自我, 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4. 5 强化会计核算规范化

会计核算过程的规范化管理是小企业发展中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提升企业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8]。首先, 在会计工作中应实行各个岗位不互相干的政策, 保证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工作, 严格的打击不良风气的形成; 其次, 企业应对会计工作进行内部规定, 严格按照会计准则来进行工作标准要求; 此外,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 为了进一步的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 企业一定要做好收入和成本之间的分配工作, 保障财务资料的完整性, 真正起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5 结语

在现代社会中, 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 对国家经济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科学合理的完善小企业会计制度, 对于推动企业进步, 保障企业健康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 要想彻底解决小企业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就一定要从思想上加以重视, 同时引进专业人才, 不断完善企业相关制度和会计准则。只有从整体上进行完善才能真正起到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利星.关于制定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思考[J].事业财会, 2011, 04:61-66.

[2]孟茜.浅议《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改革[J].林业财务与会计, 2012, 04:51-55.

[3]林进国.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应该注意的问题[J].大众科技, 2012, 07:47-48.

[4]王小爱.关于加强《小企业会计制度》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J].商业会计, 2011, 12:51-54.

[5]郭志强.如何界定小企业[J].齐鲁珠坛, 2014, 04:20-25.

[6]盖地.小企业会计制度若干问题研究[J].财会月刊, 2012, 04:36-38.

[7]姜明明.认真贯彻小企业会计制度进一步提高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财政厅领导就小企业会计制度贯彻问题答记者问[J].齐鲁珠坛, 2011, 04:80-85.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问题与对策 篇11

关键词:中小企业 会计信息化 新会计制度

一、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和意义

(一)会计信息化的概念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开始全面渗入到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实践证明,信息化的应用对中小企业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它可以极大地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成本和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会计信息化是信息社会的产物,是未来会计的发展方向,是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化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的生死存亡。

(二)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总体来看,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较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规范信息化条件下中小企业会计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价值。一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数量众多,面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任何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要想在竞争中胜出,就需要包括会计信息在内的大量信息作支撑。其次,在全球化的时代,企业不仅面临着国内企业的竞争,同时也面临着国外企业的竞争。因此,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充分搜集、高效利用会计信息,也是国内企业实现国际市场对接,增强适应能力与提高竞争效率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障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如何加速提高会计信息化水平,是中小企业要认真面对的紧迫而现实的问题。

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企业主对会计信息化存在抵触情绪

一是企业主不愿投入。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虽然大部分中小业主了解会计信息化的积极意义,但限于资金、技术等原因造成企业主对实施会计信息化产生为难情绪。二是为了规避管理部门控制。部分中小企业出于保护企业隐私或者规避税务部门检查等利益驱使,主观上不愿实施会计信息化。三是会计信息系统自身存在问题。中小企业需要的是“量身定做”合适的会计信息化产品,但现有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大部分是通用性会计报告,只能向信息使用者传递综合的信息,不能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个别需要,导致企业对实施会计信息化产生抵触情绪。另外, 软件服务商后期难以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 难以做到对系统的维护和升级, 这些问题都是延缓会计信息化应用和普及的重要原因。

(二)相当数量的财会计人员素质不适应信息化的需要

会计信息化工作对财会人员提出不同于普通会计岗位职责的要求,它要求會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会计专门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财务软件的操作以及相关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知识。由于中小企业整体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缺乏足够的技术人员,会计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多数财会人员只掌握业务技术,但对计算机知识了解甚少。专门性的短期培训虽然能够对财会人员掌握、运用会计信息化系统有一定的帮助,但整体来看还不足以支撑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日常工作需要。由于大多数会计人员对财务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缺乏了解, 造成系统使用不当或功能使用不全面。尤其是对于系统中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经营核算特点进行设置的项目更是不能运用。部分已经引进会计信息化的中小企业往往由于在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三)存在运用会计管理系统进行违规操作现象

一是利用会计信息系统的便利性和隐蔽性违规结账。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定期结账。”但在实际工作中并非完全如此。有许多中小企业往往做不到定期结账,甚至出现做假账的现象。当这种现象比较普遍的时候,往往给管理部门的检查带来了困难。例如,会计信息化实践中,有一些计算机软件可以在尚未结账的情况下自动生成会计报表。与此同时,有些企业甚至还存在“反结账”的问题。部分企业利用计算机更改记录不留痕迹的便利条件,肆意篡改原始会计记录。利用会计管理系统进行违规结账与反结账行为,严重违背了新会计准则以及会计法的要求,成为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二是任意扩大财会操作权。为了迎合部分中小企业财会部门的特殊需要,有许多软件公司在设计会计软件时专门设计了“超级用户”。超级用户用一个身份就可以解决所有会计核算事项。但这与新会计准则相违背。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企业的内控制度要实行相互分离的原则。超级用户的存在明显违背了这项基本原则。除了超级用户以外, 这还存在岗位分工不清的问题。对于有些岗位来说,其虽然存在着分工, 但也没有明确区分内控制度要求相容岗位与不相容岗位。任意扩大财会人员操作权限是企业会计信息化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四)内部制度不健全影响与信息化的实施

会计信息化不是孤立的,它需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经营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涉及企业的业务、管理等问题,因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将管理流程与会计核算进行重组,从而建立一套与企业业务流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但是实际生活中,现实的情况却并非如此。现实中,广大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资源等各个方面因素的限制, 其管理的水平、技术和手段都停留在比较低级的阶段, 诸如陈旧的观念,落后的技术,无序的管理,随意的决策过程等都极大地阻碍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可以说, 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上的变革不完成, 企业会计信息化就很难深入。

三、推进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对策

(一)提高企业主的认识水平

推进会计信息化,企业主必须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深刻的认识。会计信息化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订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制订出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会计信息化的目的是要把企业的管理思想融入到系统中,使企业完全掌控企业的人、财、物情况,实现物畅其流、财尽其利、人尽其用。会计信息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企业高度关注的一个投资项目,不能急于求成,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需要制订切实可行的信息化实施方案。并找准信息化实施的突破口,一步一步扎实地向前推进。

(二)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能力与素质

会计信息化需要一支稳定的既懂会计知识、信息技术又懂管理业务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队伍,国家和社会以及企业都要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提高会计信息化从业人员的素质。中小企业员工的素质、应用水平、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化系统运行的好坏。因此,在会计信息化的应用过程中,必须做好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员工进行信息化管理理念、计算机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使员工逐步了解和熟悉信息化,明白信息化能给自己、给企业带来的实惠。使广大员工自觉参与信息化管理的实施。

(三)健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加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必须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对部门设置、人员分工、岗位职责、权限划分等的改造增强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与此同时,还需要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与信息化技术结合起来,建立基于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从而完善企业的管理与组织制度。一是建立良好的控制环境和氛围,调整控制、沟通与企业的内部控制相适应。二是调整和改造企业的部门结构、业务流程等内部控制。三是要结合企业生产的自动化处理程度来定义会计作业岗位以及对应的岗位责任制度。

(四)进一步完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

优化会计信息化环境,全面普及和深入推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和发展,首要任务是完善企业信息化的外部环境。在这方面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国情建立和完善计算机安全与数据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相关标准,促进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法律进展。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实现,不仅需要企业经营者的高度重视,而且还需要依靠广大会计人员,更需要政府推动,共同促进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快速和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①王桂月. 推进会计信息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决策探索,012(8下)

②曹丽娟.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研究. 现代经济信息,2012(5)

③李敬辉. 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化. 科技向导,2012(27)

④曹凌云. 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9(06)

企业竞争力与会计问题 篇12

一、会计监督概念及特点

1. 会计监督概念

会计监督主要是指企业内部财务部门及会计人员, 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制度, 利用会计手段, 实现对企业经济活动合法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的一种监督形式。广义会计一般集中在企业、单位中, 包括内部与外部监督两部分, 本文主要研究广义会计监督, 而狭义会计监督则是会计基本职能之一。

2. 会计监督特点

现代企业会计制度影响下, 会计监督在发展过程中, 逐渐表现出自身独特的特点:首先, 性质方面, 相比较而言, 现代企业会计制度下的会计监督是立足于微观经济管理角度, 虽然, 采用的是财务会计等方法和方式, 但是, 其本质上仍然属于经济监督;其次, 主体方面, 监督主体主要是法律法规固定的监督机构, 如财政部门、内部审计等, 由于与被监督着不存在利益关系, 决定其具有较为明显的自主决策权;最后, 内容方面, 受到现代企业会计制度的影响, 会计监督内容不仅包括各种流程及相关资料, 还涉及直接或者间接会计活动的会计机构及人员等。

二、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现状

随着我国会计不断发展, 会计监督职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改革开放体制背景下, 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进一步发展, 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并逐渐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促使会计监督体系逐渐构建起来, 并在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 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就现阶段来看, 由于部门及个人受到利益驱使, 弄虚作假现象仍然存在, 使得会计工作混乱无序, 且使得会计信息不够准确, 直接影响了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益等主体的利益, 且对国家宏观调控及管理等工作正常进行产生了不良影响, 由此可见, 我国企业会计监督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 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近年来, 据相关部门调查发现, 我国15000多家企业存在会计信息不实现象, 特别表现在资产、利润额等等方面, 直接影响会计工作有序进行, 造成市场混乱, 如此下去, 我国会计监督职能将会日趋淡化, 并不能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最大程度积极作用,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会计监督职能的弱化, 一般情况下, 会计工作人员一味服从, 难以发挥独立权行使职能, 且会计工作中常常出现概念混淆情况, 使得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如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等, 多数情况下, 工作人员将二者混淆, 难以进行正确区分, 使得企业会计监督缺乏事前监督, 出现问题了才进行相应处理, 势必会造成一定损失, 至此, 只有了解和掌握会计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加以调整和改进, 才能够促进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现代企业会计制度下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1. 内部监控不到位, 会计信息不真实

内部监督主要是直接对会计工作各方面进行监督的一种形式, 通常情况下, 集中在会计工作内容、业务程序及财务状况等方面, 以此来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性及会计账目清晰性, 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但是, 目前, 我国部分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力度不够,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基础工作混乱。通过对部分企业会计工作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发现, 一些企业在基础工作中, 存在填写假发票、数据造假等现象, 且该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治理, 直接对企业经济利益产生一定影响;

第二, 过度保护。受到规模等因素的影响, 一些中小企业管理者过度保护, 且存在个人利益, 难以对会计工作有效监督, 且会计人员受雇于企业, 缺乏独立性和决定性, 管理者与会计人员共同舞弊, 使得现代企业会计制度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执行, 与制度根本目标相违背, 基于此情况, 不仅无法在企业构建监督体系, 而且会影响会计工作人员工作态度, 不立于企业健康发展。

第三, 内部机制不完善。缺少针对性制度, 难以对会计工作进行有效约束和限制, 且奖惩机制也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使得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 没有树立正确价值观念, 且缺乏责任心, 无论是表现优秀, 还是表现较差的人员都没有得到相应的奖励和惩罚, 极大的挫伤了员工积极性, 长此以往, 使得会计人员监督意识并不强。例如:我国郑州亚细亚集团曾经发展良好, 家喻户晓, 辉煌一时, 但是, 由于缺乏内部控制, 使得集团财务陷入困境, 内部出现违规违纪、挪用公款等现象, 最终, 由辉煌走向衰败。

2. 忽视外部监管, 会计风险较大

外部监管主要集中在相关部门中, 具体体现在政府、审计机构及社会三个方面。首先, 政府方面, 由于我国会计监督起步较晚, 尚处于的发展阶段, 政府并没有建立专门的职能部门, 在具体监督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部门、职能分工不明确等现象, 且在出现问题时, 部门及人员之间互相推卸责任, 使得外部监管力度大打折扣。

其次, 审计机构方面, 审计机构作为会计资格审查的关键, 审计质量直接决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在经济迅速发展背景下, 审计机构数量日益增加, 且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为了能够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 审计机构对会计人员审查并不严格, 且部分审计机构进行暗箱操作, 使得一些不具备会计资格的人员从事会计行业, 不但影响会计监督工作有序进行, 而且会出现更多新问题。

最后, 舆论方面, 信息时代背景下, 人们逐渐由传统被动状态转变为参与者这一主动状态, 人们能够及时获取新闻资讯, 并对各类社会现象展开一系列讨论, 但是, 舆论并没有关注会计监督, 缺乏对会计监督本质及重要性的认识, 由此, 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会计风险。

3. 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缺乏对工作指导

目前, 我国针对会计工作仍坚持原有《会计法》, 其与现代经济发展趋势存在一定滞后性, 对会计部分要求与现行会计工作情况存在一定差别, 就会计从业而言, 信息时代背景下, 会计从业内容日渐增多, 且由于外界诱惑越来越多, 对会计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是, 现行法律制度中, 都没有体现针对这方面具体规定, 难以为企业会计监督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指导, 使得会计监督工作效果不尽人意。另外, 会计职业具有特殊性, 如果缺乏法律制度的约束, 难以良好发展, 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由此可见, 在现代企业会计制度下, 加强对会计监督工作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影响财务信息真实性和有效性, 加强对会计监督的有效调整势在必行。

4. 会计人员素质偏低, 职业道德有待提高

通常情况下, 企业会计信息源自于会计工作人员之手, 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及职业道德观念在会计监督发挥有效性方面占据重要位置。改革开放体制不断深化, 使得我国企业逐渐走出国门, 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 企业快速发展, 对会计工作人员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但是, 就现阶段人员情况来看, 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并不高, 无论是知识结构, 还是业务水平, 都没有达到要求, 缺乏专业训练且无证上岗现象比较普遍, 不仅如此, 会计人员缺乏监督意识, 对相关法律制度掌握不到位, 法制观念淡薄, 难以抵制诱惑, 使得会计信息失真无可避免, 至此,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四、解决现代企业会计制度下会计监督问题有效对策

会计监督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中十分重要, 一旦会计监督出现问题, 直接影响企业健康发展, 为此, 针对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入手:

1. 完善控制机制, 加强内部监控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内部监督直接作用于企业会计工作, 且涉及内容较多, 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十分必要。因此, 企业管理者要明确认识到内部监督重要性, 积极完善控制机制, 第一, 完善现代企业会计制度, 明确划分权责、产权, 在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管理者之间构建一道良好的监督屏障, 实现互相监督, 促使企业能够实现科学运行, 另外, 企业管理者还要加强会计监督的认识和学习, 树立监督意识, 落实监督责任, 充分利用董事长等主体权利制衡关系, 避免会计工作独揽权的产生, 提高企业会计工作透明度, 进而构建长效监督机制。不仅如此, 还需要强调企业成本费用管理, 确保成本费用开支的合理性, 如:管理费用等, 有效控制企业成本, 并加强对采购的监督, 严把产品质量、价格观, 深入分析和研究企业存在的呆账, 尽可能挽回企业损失, 进而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 重视细节管理, 对于内部监督而言, 细节监督更重要, 在具体监督过程中, 要加强对基础工作的管理, 渗透至各个环节中, 如:发票、凭证及账目等, 促使会计人员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工作, 避免为了一己私利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另外, 还需要加强对各类资产损失的监督, 通过实施定情清查, 及时处理已经形成的资产, 并在投资之前进行可行性分析, 且对于其他企业担保的, 需要调查企业资产实际情况, 严谨对待每一项工作, 以此来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第三, 实施奖惩制度。企业管理者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 制定并完善相应制度, 提高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 并积极实施奖惩制度, 明确各项行为的奖惩措施, 对于在工作中尽职尽责的人员, 要及时给予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奖励, 而针对一些违规操作的人员, 则要加大惩罚力度, 并不再聘用, 促使会计人员能够互相监督, 促进企业财务工作公平、合理发展。

2. 加大外部监管力度, 避免会计风险

为了促使内部监督能够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单纯依靠内部控制是不够的, 还需要对会计工作形成一种全面、系统的监督。为此, 在具体工作中, 相关政府部门要设置专门部门, 并明确监管人员职责, 实现对企业会计工作的有效监督, 落实责任制, 将责任具体划分到每一个人员身上, 为企业会计监督发挥有效性提供支持和帮助。而审计机构也要严格要求自己, 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会计人员进行资格审核, 确保合格的人员才能够有资格参与到企业财务工作中, 为我国企业发展建立高素质会计人员队伍把好关;不仅如此, 政府部门还需要加大对会计监督重要性的宣传力度, 促使社会公众能够正确认识会计监督的特殊性与重要性, 并树立主人翁意识,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 实现对会计工作的监督, 及时发现问题, 并上报给相关部门, 最大程度上避免会计风险, 进而为我国企业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3. 健全法律制度, 提高会计信息有效性

就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结合企业发展趋势, 不断完善《会计法》, 将现代企业会计制度作为基础, 实现对会计监督的科学管理, 并重点强调对信息时代背景下存在的信息披露等问题进行明确规定, 强化对会计工作的监督, 以此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有效性, 保证企业信息渠道畅通, 另外, 还需要制定针对性法律制度, 从各个角度对会计人员进行约束, 引导其树立正确职业道德意识, 严谨对待工作, 并调动社会力量实现对会计工作的监督, 依法工作, 构建现代化、透明化企业制度, 提高会计信息有效性, 为企业管理者制定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帮助企业管理者制定长远发展战略目标, 积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进而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4. 重视会计人员培训,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重视对会计人员的监督, 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提高会计监督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会计人员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至此, 企业管理者要重视人员培训, 确保会计人员具备以下素质:首先, 积极学习相关法律制度, 树立法制观念, 依法行事, 尽职尽责;其次, 引导会计人员树立正确职业道德及风险意识, 及时发现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并提醒管理者, 共同制定相应的抵御措施, 保持良好信誉;最后, 侧重对会计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专业能力, 促使会计人员能够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及准确的判断力, 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高素质会计人员队伍的建设, 不仅在企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同样, 为我国社会发展也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促使会计监督工作得到良好发展。综上所述, 基于现代企业会计制度, 企业管理者在提高会计监督有效性过程中, 要找到问题所在, 才能够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相应调整, 进而促使会计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实现长远战略发展目标。

根据上文所述, 现代企业会计制度下, 会计监督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 在提高会计信息准确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 企业管理者要明确认识到会计监督对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并树立现代管理理念, 将会计监督工作纳入到战略发展中, 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积极落实奖惩机制, 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 且政府、审计机构及公众也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实现对会计工作的全面监督,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同时, 重视对会计人员的培训, 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 进而促进我国企业稳定、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管军, 马晓国, 邓九生.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10, 18 (03) :259-261.

[2]张晓华, 李露萍.贯彻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对策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20 (05) :12-14.

上一篇:中小型公共图书馆下一篇:住宅建筑的给排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