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S管理

2024-08-13

9S管理(共9篇)

9S管理 篇1

9S管理是在不断借鉴发达国家关于品牌建设的先进、成熟的理念, 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来的品牌建设管理模式, 同时也是医院现代化管理的基础和关键。其核心是提升人员素质, 强调相互间的团结协作, 促进团队方方面面的满意。9S管理是指开展以整理 (sort) 、整顿 (straighten) 、清扫 (sweep) 、清洁 (sanitary) 、节约 (saving) 、安全 (safety) 、服务 (service) 、满意度 (satisfication) 和素养 (sentiment) 为内容的一种管理方法。护理部于2008年将此管理模式引入护理管理工作中,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 取得了明显效果, 为全院护理人员及患者创造了一个整洁、健康、合理、安全、满意的工作场所和环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现有编制床位730张, 护士262名;学历:中专、大专、本科各占31.3%、54.2%、14.5%。职称:护士、护师共205名, 占78%;主管护师53名, 占20%;副主任护师4名, 占1.5%。

1.2“9S”实施方法

1.2.1 准备阶段

(1) 成立院领导小组及院9S管理检查组。 (2) 制定“9S”管理活动计划、具体实施方案和检查评价标准。 (3) 通过宣传、教育、培训, 将9S管理的目的、意义、基本要求及检查评价标准等内容告知每位护士, 各科室反复学习相关标准及要求, 达到人人知晓, 使9S理念深入人心。

1.2.2 实施阶段

1.2.2.1 步骤

(1) 对病区环境、基护、级别护理、急救药品、物品、护理文书、护理操作、消毒隔离、服务态度、仪容仪表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 (2) 划分责任区, 按人员数量划分区域责任到人, 针对存在的问题, 制订整改错施。 (3) 全面实施“9S”, 根据检查评分情况分析目前缺陷发生条目、频次及其分布特点, 持续改进。

1.2.2.2 具体方法

(1) 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护士在各自负责区域内将不需要的物品、药品及时清除现场, 需要的按使用频率、用途、失效期做到定点、定容、定量有序放置, 分类标识清楚, 取用方便, 保证工作场所整洁宽敞, 一目了然;清除现场脏污, 建立清扫标准, 保证各类物品设备清洁整齐, 干净划一;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 让整理、整顿、清扫工作成为一种惯例和制度, 让工作现场始终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1]。 (2) 强化节约意识。利用头脑风暴法从时间、空间、资源等方面提出节约措施并加以落实。避免操作不熟练、重复穿刺而浪费时间, 避免寻找各类物品、药品浪费时间。在治疗室、更衣室、库房等地方增加台面, 既能增加物品存放量又能对物品一目了然而充分利用空间;在资源材料方面, 避免油墨纸张的浪费;各类仪器设备专人管理, 及时维修定期保养, 延长使用寿命;护士实行弹性排班, 节约人力资源。 (3)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药品分类统一标识, 定量定位放置并注明有效期, 特殊药品用红色容器放置在显眼位置, 毒麻精神类药品独立上锁保管, 备用液体统一按左入右出顺序摆放取用, 避免出现过期药品, 确保用药安全;物品、仪器、设备定点放置, 标识清楚, 确保取用物品的准确性、及时性、视觉性;重视交接班、查对、医嘱处理等重要制度的落实, 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 按操作流程规范完成各项护理操作。 (4) 规范护理服务行为。编制《护理人员语言行为服务规范手册》及《导医工作手册》进行培训考核;按教育的逻辑关系, 从简单的基础教育到入院接诊礼仪、出院礼仪等深度教育, 从如何建立医护患之间的信任到提高护士素质的品质教育, 对全院护士进行全方位的培训[2];并进行护患沟通情景演示竞赛, 培养护士的沟通技能, 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对年老体弱、不懂就医流程的患者, 全程陪护办理入院手续等, 在全院开展人性化服务, 营造和谐医患氛围。

1.3 评价方法

1.3.1 病区环境评价对治疗室、护士站、值班更衣室、库房及病房等进行考评。

1.3.2 护理质量评价对级别、基础护理、急救物品药品管理、护理文书、护理操作、消毒隔离、服务态度、护士仪容仪表等8个方面进行考评。

1.3.3 满意度调查 (1) 根据文献资料及结合我院实际工作设计病人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每月对病人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护士仪表、病区环境、服务态度、操作技术、临床护理质量等多方面。 (2) 医护人员对实施效果的评价表, 每季度对护理人员及医生进行1次随机问卷调查, 内容涉及工作环境、物品取放流程、节约意识、团队协作等方面。最后将每年度的满意度及评价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3.4 各项目严格按照检查评分标准, 将月检查、日常督察、季度大查结合起来进行评价, 综合评价前两名者发放流动红旗。对工作开展突出的科室, 在院报上给予表扬, 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在护士长会上进行图片曝光, 查找原因, 综合分析并限期进行整改, 保证了9S管理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PEMS3.1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 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实施9S管理前后病区环境检查评分 (见表1)

2.2 护理质量评分 (见表2)

2.3 患者满意度比较 (见表3)

2.4 护士和医生对护理工作评价见表4和表5。从表4和表5可见, 实施“9S”管理方法后护士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评价明显提高。

3 讨论

3.1 改善病区环境, 提升医院形象

干净整洁的就医环境, 给患者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使患者产生对工作环境的信任感, 继而产生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护士自己动手创建一个明快、舒适的就诊环境, 养成随时自觉保持和维护工作场所整洁的习惯及主动积极向上的团队协作精神, 提高工作效率, 满足患者的需求, 提升医院形象。

3.2 强化质量安全意识, 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基础, 是优质服务的关键, 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展9S管理, 全院护士护理行为逐渐规范, 提高了护士的服务安全意识及应对能力, 降低了护理风险发生率, 减少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的发生。通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制定合理的检查标准, 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 各项工作得到有序、有效的监督及落实[3], 为病人提供高质量、温馨、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3.3 增强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 提高了患者、护士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综合满意度

全院护士通过培训学习, 逐步转变了服务观念, 增强了主动服务意识, 规范了护理服务行为。特别是健康教育及人性化服务的开展, 主动与患者沟通, 构建了信任的护患关系, 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通过开展9S管理, 护士在安全、舒适、整洁的环境中工作, 身心愉悦, 工作热情高涨, 工作积极性增强, 使护士的工作态度、工作习惯、敬业精神、遵守规章制度方面表现出高水平的素质[1], 因此在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 也提高了医生对护理工作及护士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实践证明, 通过“9S”管理活动, 人人依规定行事, 以自我管理、勤俭节约、持之以恒为原则, 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工作认真负责的习惯。9S管理模式的应用, 能有效解决工作场所凌乱、无序的状况, 提升工作效率, 并能有效提升个人行为能力与素质, 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9S管理模式是促进医院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对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护理质量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邱钧琦, 方明, 黄小珍, 等.9S管理在口腔门诊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 2008, 24 (13) :2346

[2]王晓燕, 王玉玲, 范蕾.韩国护理服务艺术培训模式与启迪[J].护理管理杂志, 2009, 9 (5) :58~60.

[3]杨明莹, 古启启, 袁慧云, 等.6S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 2009, 9 (3) :36~37.

9S管理 篇2

void main(void){ while(1)

{ DDRA=0xff;

delay(500);

PORTA=0xff;

delay(500);

PORTA=0;

} 另外,B、E口的IO功能操作也是一样的,因为位数一样寄存器一样,其他口的寄存器就不太一样了!J,P,M,T,S这五个口除具有数据寄存器外,他们都另外多出另一个端口输入寄存器(该寄存器功能我未知)!2.SPI总线接口

SPI是一种高速高效的同步串行接口,这种接口主要用于MCU与外部的接口芯片交换数据,只要有SPI口的芯片都可以与单片机相连形成主从机系统进行数据的传递,比如SPI用于移位寄存器74HC164,这是个串入并出的芯片这样可以实现扩展IO口。还有AD转换芯片AD7793,可以实现数模转换,还有飞思卡尔公司的电源管理芯片MC33389。

因设备有限此功能待以后调试!

3.SCI总线接口

MC9S12DG128单片机有两个SCI模块,可以选用其中任何一个。他的使用有8个相应寄存器共设置,其中有波特率设置寄存器SCIBDH,SCIBDL,还有控制寄存器SCICR1,SCICR2,状态寄存器SCISR1,SCISR2,数据寄存器SCIDRH,SCIDRL;简单讲SCI的使用就是寄存器初始化,数据传送方式设置,下面举个初始化使用的简单例子:SCICR2=0x08;//发送使能设置

SCIBDH=0x00;//波特率设置为9600

SCIBDL=0x9c;就是这样这个是简单实用时的设置,发送函数如下:

While(!(SCISR1&0x40))//检测是否发送完毕,一旦发送完毕就进入到死循

环里边

{}

SCIDRL=C;//C代表需要传送的数据 4.有关定时器TCNT TCNT是芯片内部的16位主定时器,他不停地对内部时钟信号进行计数,从0x0000直到0xffff,计满后溢出又返回到0x0000,程序随时可以读取,但在普通模式下禁止写入。TCNT应该按字访问,分别访问高低字节将出现错误!可以直接利用它的来实现一些延时的功能!例如下面的程序: #include

#include “derivative.h”

void TimerOverflow(){

unsigned char i=1,j=0x80;

while((i!=0)&&(j!=0))

{

PORTB=~(i|j);

i<<=1;//B口实现流水的移位操作

j>>=1;

while(TCNT!=0x0000);//对比定时器寄存器

while(TCNT==0x0000);

} } void main(void){

EnableInterrupts;

TSCR1=0x80;//定时器使能

TSCR2=0x06;//设置时钟预分频为64

DDRB=0xff;

PORTB=0xff;

for(;;)

{

TimerOverflow();

} } 5.系统时钟锁相环

锁相环的初始化比较麻烦,与此相关的控制寄存器有:

锁相环控制寄存器PLLCTL

时钟合成寄存器SYNR,有效值为0-63

时钟分频寄存器REFDV,有效值为0-15

时钟产生模块的标志寄存器ORGFLG

时钟选择寄存器CLKSEL 锁相环初始化的步骤为:时钟选择寄存器清零(不使能锁相环,该功能有CLKSEL的最高位控制,即CLKSEL=0x00)——锁相环电路允许设置(该功能由PLLCTL的第6位控制,将其置1即可,注意该寄存器的设置必须进行位操作)——然后就是对SYNR和REFFV进行赋值,根据公式设定总线时钟fVCO= 2*fOSC*(SYNDIV + 1)/(REFDIV + 1)——然后延时几个总线周期以等待时钟频率稳定——判断时钟频率是否稳定(该功能与ORGFLG有关,当该寄存器的LOCK位,第3位为1时表明频率已经稳定,故该处用一判断语句设置)——最后就是允许锁相环时钟作为系统时钟了(该功能由CLKSEL的最高位控制,置1即选定)举个例子: 设置总线频率为24MHz CLKSEL=0x00; PLLCTL|=0x40; SYNR=2;

REFDV=1; Delay();

While(!(CRGFLG_LOCK==1));

或while(!(CRGFLG&0x08==0x08)); CLKSEL|=0x80;

这样一个锁相环程序就完成了,设置的总线频率为24M; 6.定时器溢出中断的使用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使用中学到的,首先锁相环程序的首次使用成功 例如:

void clock_init()//24M锁相环时钟 { uchar m=0;CLKSEL=0x00;//时钟选择寄存器清零,不使能锁相环时钟

PLLCTL|=0x40;//锁相环控制寄存器第6位置1,允许使用锁相环 SYNR=2;REFDV=1;

m++;//延时以使锁相环时钟稳定 m++;m++;

while(CRGFLG&0x08==0x08)CLKSEL|=0x80;//当判断时钟稳定时,时钟选择器第7位置1,使能锁相环时钟 } 下面介绍定时器溢出使用的初始化程序 例如:

void timerout_init()//定时器初始化 { TSCR1|=0x80;//定时器允许工作 TSCR2|=0x80;//定时器溢出中断允许 TSCR2|=0X07;//时钟128分频 EnableInterrupts;//使能中断 } 还有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例如:

#pragma CODE_SEG NON_BANKED void interrupt 16 timeout_int(){ t++;TFLG2|=0x80;//定时器器溢出标志位置位 if(t==5){ t=0;PORTB=~PORTB;

EnableInterrupts;} } 这个程序让我知道了定时器溢出中断的使用方法,为我今后进行别的模块的学习打下了好的基础,也使我更加有信心!7.所谓输入捕捉功能

在输入捕捉模式下,相应的输入捕捉通道通过捕捉该管教上的电平变化发出锁存信号,将该时刻计数器的值锁存到捕捉寄存器中,通过连续的测量,记录下每次锁存的值就可以计算出脉冲的宽度或者周期信息。

如果配合输出比较功能,还可以产生一段时间的延迟,例如:当需要在一个外部事件发生一定时刻后,单片机产生一个输出信号来控制某个操作。这既可以利用输入捕捉来记录外部事件发生的时刻,把这个时间加上一定的延时值送到输出比较寄存器,并允许输出比较功能就可以达到延迟目的!

首先介绍不带缓冲的输入捕捉通道:

HCS2增强型定时器中共有8个输入捕捉通道,其中4个(PT4~PT7)和普通的输入捕捉通道一样,带有一个捕捉寄存器用来记录管教上的电平变化时自由计数器的锁存值。当ICOVW寄存器的NOVWx位清零时,每发生一次输入捕捉,新的计数器的值就会覆盖原来的输入捕捉寄存器的内容;当该位置1时,除非输入捕捉寄存器为空,否则新的值不能写入(使输入捕捉寄存器为空的方法就是读取该寄存器)。这样就避免了新的计数值覆盖旧的计数值。

带缓冲的输入捕捉通道:

9S管理 篇3

关键词:MC9S12XS128单片机;智能小车;传感器;循双线

中图分类号:TP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8-0010-02

1 概述

智能车的制作是大学生锻炼动手能力、掌握课程知识和培养专业兴趣的一种很好的方式。竞赛方为了增加竞赛的趣味性与挑战性,比赛有了更新颖的方式。即:把小车由传统的循单线改为循双线,这加大了设计与调试的难度。本文针对2012年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大赛中光电组智能小车的制作,分析新规则下,如何设计系统的硬件、软件来完成循双线的效果。

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遵照组委会制定的竞赛规定,智能小车系统采用飞思卡尔的MC9S12XS128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赛车的位置用光电传感器来采集,经单片机的I/O 口接收,由单片机处理后对赛车的运动过程进行控制。同时内部ECT模块发出PWM波,驱动直流电机对智能小车进行加速和减速控制,用舵机对赛车进行转向控制。在智能车电机输出轴上装上编码器,测量速度,达到对速度的采集和闭环控制。此外,还增加了功能选择按键作为智能车的工作方式的快速切换和显示屏用于显示信息。系统总体结构方框图如图1所示:

3 硬件电路设计方案

可靠的硬件设计是小车可以跑起来的必要条件。本次硬件电路主要是完成车身的机械组装、主板的设计以及传感器和旋转编码器的设计安装等。

3.1 主板设计

主板的设计任务主要是完成电路的电源模块、单片机外围电路、电机驱动电路、液晶模块电路等的设计。主板是小车的主体,需要合理且优化的设计才能让小车具有良好的性能。(1)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主要对电源进行管理,由于配套的电池是7.8V的,而采用的编码器、液晶、传感器等都是低于这一电压的,因此对电源进行处理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用LM7805将蓄电池的7.8V稳压到5V,供给单片机、激光传感器以及旋转编码器,再利用LM1117给液晶显示屏供3.3V的工作电压,这样就可以对电源进行分配与管理。(2)电机驱动。电机是带动后轮转动的装置,是智能小车的动力源。电机的驱动电路通常使用H桥式电路。典型的有MC33886、桥式驱动器TD340搭建H桥电路。本次设计选用成本相对低的MOS管IRF9540和IRF540与CMOS和非门芯片CD4011BE组成的H桥驱动电路。(3)其他。单片机外围电路的设计主要有电源、复位电路、振荡电路以及相关的保护电路的设计,与其他单片机外围电路没有太大差别,这里不累赘叙述。再次是液晶显示器的连接与安装,液晶显示器主要是用于显示所需信息,因此只要将液晶的对应引脚接上电源、地以及单片机的端口VDDF、PT3、PT4、PT5等即可。

3.2 传感器设计及安装

传感器是智能车的“眼睛”,是小车实现路径识别的关键器件。由于激光传感器性能稳定且灵敏,是光电智能车设计的首选。激光传感器由发射管和接收管组成,工作的时候,发射管发射激光,经过赛道物理面的反射由接收管接收,接收管将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送给单片机。由于赛道分为黑白两色,激光传感器对颜色敏感,当检测到不同颜色时, 接收管会处于两个不同状态,表现为高低电平脉冲,单片机根据传感器搜集的路径情况,调节PWM的占空比来控制舵机的转向和电机的速度,达到控制目的。本设计中,使用两排“一字型”的传感器,各带有四个一对二(一个接收管对应两个发射管)的传感器。将激光架在车身上方,可以“看得更远”,赛道信息更丰富。传感器的距离设定在白色跑道内,当左边的传感器扫到黑线时,小车向右转,右边的传感器扫到黑线时,就左转。并且从外向内,越是靠近中间的接收管接收到变化,舵机的转向改变应该越大。

3.3 其他

硬件电路还有许多需要设计的,机身的机械组装主要是利用组委会规定车模,进行组装,并且对主销、前束、后轮距以及底盘高度进行调整,这里不多介绍。旋转编码器的安装主要是将编码器的齿轮与后轮杆上的齿轮相啮合,当电动机转动时,带动连杆与齿轮同速转动。编码器在不同的转速下,内部将产生不同频率的脉冲,送至单片机后就可以对速度进行测试并控制。

4 系统软件设计

智能小车系统的控制中心就是单片机MC9S12XS128,主要对速度传感器(旋转编码器)和位置传感器(激光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进而发出对電机和舵机的控制命令,实现对小车整体速度和转向的控制。软件设计的思路就是围绕这两点来进行的。系统通过在主程序中循环调用信号检测、信号处理、路径判断等等子功能模块,进行路径的识别,当检测到终点线的时候,小车停下来,若没有,就一直循环上面的步骤。这样小车就可以达到智能识别双线路径的控制效果。具体的软件设计流程图3所示:

5 结语

智能车的设计与制作是一项非常有趣味的实践,本文主要分析了一种新型的循双线智能车的制作方案,只重点对其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做了详细的叙述。当然,智能车的设计制作所囊括的内容还很多,比如机械的设计、控制模块的设计和路径算法等。通过设计制作,小车可以自主识别赛道和行驶。该技术是智能机器人、智能导航的雏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卓晴,黄开胜,邵贝贝.学做智能车——挑战“飞思卡尔”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7.

[2] 吴怀宇,程磊.学做智能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9S管理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96例患者资料, 对196例儿童患者护理过程种采用9S管理, 该196例患者设置为A组 (n=196) , A组患者中, 男92例, 女104例。患者年龄在2~14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8.2岁。同时, 设置182例儿童患者采用正常的护理, 该组设置为B组 (n=182) 。B组患者中, 男88例, 女94例, 年龄在3~13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7.9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主要在儿童患者护理过程中重视9S管理。对照组B组对儿童患者则不重视9S管理。

2 结果

通过对A组和B组的比较发现, 在儿童患者护理过程中重视9S管理的A组儿童康复较快, 医患关系极为和谐。196例儿童患者中, 192例患者家属对医院的服务非常满意。3例患者家属对医院的服务比较满意。1例患者家属对医院的服务不满意。在儿童患者护理过程中不重视9S管理的B组儿童康复速度一般, 医患关系不是很和谐。182例儿童患者中, 110例患者家属对医院的服务非常满意。42例患者家属对医院的服务比较满意。30例患者家属对医院的服务不满意。综上结果分析 (t=5.528, P<0.05) , 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主要疗效如表1所示。

注:2组儿童的护理总的有效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9S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整理 (SEIRI)

整理是9S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的基础。所谓的整理, 就是将混乱的现场状态收拾成井然有序的状态。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 医护人员要认真清理现场, 药品、器材要认真归位, 让儿童患者以及家属来到一个干净、舒适的病房。及时处理多余的物品将不必要的物品及时扔掉, 以减轻空间占有率。笔者所在的医院领导重视护理的整理工作, 定期对护士进行相关的比赛, 起到很好的作用。

3.2 整顿 (SEITON)

整顿是9S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基本要求。所谓的整顿, 就是医护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随时整理散乱的东西, 使病房里的所有东西都能够处在整齐的状态。同时, 在我们需要找东西时, 能够第一时间就找到, 避免浪费时间。笔者所在的医院领导重视整顿的整理工作, 每一周都需要护士填写相关的整顿报告, 在很大程度上催促护士做好了工作。

3.3 清扫 (SEIS0)

清扫是9S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主要要求。所谓的清扫, 就是医护人员要及时清除病房内的垃圾, 将病房打扫得干净, 让儿童患者有好的心情进行疗养和治疗。一般来说, 医护人员清扫的对象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地板、天花板、墙壁、工具架、橱柜等;另一方面就是机器、工具、测量仪器等。笔者所在的医院领导重视清扫的整理工作, 有护士长不定期对各科室进行检查, 以确保护士的清扫工作做得比较到位。

3.4 清洁 (SEIKETSIj)

清洁是9S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的清扫后的一个必要要求。所谓的清洁, 就是医护人员要尽量保持清扫后的状态, 让病房内或者工作区间都没有赃物, 保持干净清爽的状态。笔者所在的医院领导重视清洁的整理工作, 有护士长不定期对各科室进行检查, 以确保护士在清洁过程中不出现漏洞, 认真做好各方面的清洁工作。

3.5 节约 (SAVING)

节约是9S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内在要求。所谓的节约, 就是医护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为减少浪费而时刻节约资源, 比如绷带、针管、输液器等, 医护人员要通过节约活动可以减低各种浪费、勉强、不均衡, 提高效率, 从而达成最优化。笔者所在的医院领导重视节约工作, 对于各科室物料的使用都有一定的核查, 针对各科室出现浪费现象, 相关部门都会进行惩罚。

3.6 安全 (SAFETY)

安全是9S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的前提。所谓的安全, 就是医护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注意自身和小儿患者的安全。医护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 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尤其是对于儿科患者而言, 儿童的发育并不完善, 很多地方都需要大人的保护, 医护人员更要尽到自己的职责。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儿科患者早日康复。

3.7 服务 (SERVlcE)

服务是9S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保障。所谓的服务, 就是医护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尽量满足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需求提供完善的服务。作为一个医院, 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必须作为对其员工的基素质要求来加以重视, 每一个员工也必须树立自己的服务意识, 只有服务到位了, 那么才会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3.8 满意 (SATISFICATl0N)

满意是9S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目标。所谓的满意, 就是医护人员要将患者的需求放在第一步, 他们的行为要让患者满意。从理论上来说, 满意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观点, 但是, 对于儿科护理来说, 就是通过医护人员的护理让儿童患者以及家长达到满意的状态。

3.9 素养 (SHITSIJKE)

素养是9S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核心。所谓的素养, 就是医护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须提高自己的素养, 耐心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积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务。从医学角度来说, 医护人员的素养主要表现在仪表和礼仪两方面, 医护人员要认真对待自己的仪表, 注重自己的礼仪。一般来说没有人员素质的提高, 各项活动就不能顺利开展, 就是开展了也坚持不了。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看出, 9S管理在儿科护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们将进一步提倡9S管理, 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明莹, 古启启, 袁慧云, 等.6S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 2009 (3) .

9S管理 篇5

1 “9S”管理概念

“9S管理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 清洁(Seiketsu)、节约(Saving)、安全(Safety)、服务(Service)、 满意(Satisfication)、素养(Shitsuke),是现代企业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其作用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 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预防为主、保证安全、提高服务质量、 增进满意度。

2实施阶段

(1)整理。将医疗设备档案资料室的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 整理是做好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设备建档的首步工作,医疗设备档案资料包括设备的申请、购置、 安装、运行、维护保养、报废等一系列过程所产生的资料[2]。也可具体分为:申购表、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谈判记录、 购置报告、验收报告、发票、固定资产单、维护保养记录、 报废单等,把有用的资料统一留下并装袋保存,重复或模糊不清无参考使用价值的资料丢弃,为有限的档案室保留最大的使用空间,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提高医疗设备档案的完整性,节约资金。

(2)整顿。把留下来的必要的档案资料依规定位置摆放, 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整顿比整理更细致。医疗设备档案资料存放可按设备的购置年限或使用科室或设备类型分大类存放,再统一装订,并粘贴医疗设备档案资料标签,可包括设备名称、品牌型号、供货商和电话以及资料是否齐全作为标识,这样既清楚整洁又对存档资料内容一目了然, 减少查找档案资料的等待时间,降低了档案归档的出错率, 保证了工作质量。。

(3)清扫。将医疗设备档案室清扫干净,保持整洁、 亮丽的环境,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档案管理员应定期对档案室环境进行清扫,包括对档案资料的吹扫工作, 对于纸质档案的清扫需严格按照纸质档案长期存放的要求, 不能用湿布或烘烤的方式,以防纸张发霉变黄,并随时保持档案室的通风和干燥[3]。

(4)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制度化,经常保持环境处在美观的状态,定期和不定期对档案室工作环境进行检查,使上面3S工作能常态化,并有效地执行下去,提升档案管理员的工作效率[4]。

(5)节约。节约是档案管理的重要要求。除了对物资的使用节约以外,还需对电器的使用节约,如电脑、电灯、 加湿器、空调等设备的使用应做到人走电关,随手锁门, 不能在无人的条件下使用,以保障安全,达到减少浪费、 控制成本、优化资源、合理使用的目的。

(6)安全。重视对档案管理员的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观念,定期培训,防范于未然。不允许在档案室内外抽烟,并在档案室门口摆放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定期检查使用期限,还需做好防盗、防虫、防霉、防鼠工作,定期抽查,做好记录[5]。对于重要及涉密的档案资料,要单独保存,对于档案的电子数据还需加密使用,并严禁办公电脑连接互联网及其他移动载体,确保资料的安全。

(7)服务。服务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是医疗设备档案资料的价值体现,不仅要对维修工程师提供维修技术材料,也要对临床科室提供设备相关信息的查询,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形象,不仅可以减少维修成本,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6]。

(8)满意。满意是衡量档案管理工作是否达标的重要内容,也是维修工程师和临床医师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肯定和支持的表现形式,从而提高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价值,更好地为维修工程师和临床科室服务,塑造和谐的工作环境[7]。

(9)素养。素养是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员的思想素质[8]。 要求档案管理员提高管理能力,也让医务人员特别是设备操作和维修人员了解档案资料的重要性,并要健全相关制度,建立一支素质高的队伍, 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3应用效果评价

我科从2014年实施“9S”管理以来,制定了符合本科室的考核指标,包括:归档的及时率、档案完整性、所耗时间、满意度[9]。1归档及时率:随机抽查3~5台设备, 查看其档案资料是否在一定时间内归档;2完整率:从科室申请购置设备到设备报废所产生的资料,随机抽查3~5份档案资料,查看其档案资料是否齐全;3耗时率:随机抽查3~5份资料,要求找出其档案资料的存放位置,并计算找出的档案资料所耗费的时间;4满意度:建立在前3者之上,是对档案工作的综合满意度调查。实施“9S”管理法前后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比较,见表1。

通过“9S”管理法的实施,我科完善了《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制度》,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不断更新与完善,使分类管理、标准预防、工作流程更为规范化,档案归档及时率、 完整率、耗时率、满意度都取得了明显的提高(P < 0.01)。

4总结

9S管理 篇6

1 方法

1.1 准备阶段

1.1.1 全体人员参加知识培训。 理解“ 9S”的定义、要求、科室使用的临床意义, 提高全体人员的思想认识, 营造一个“ 9S”的活动氛围, 有针对性、分层次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理论知识、医疗器械使用的培训。 采取理论授课、专题讲座、仪器示教、模拟训练等多种形式[3]。 内容包括常用急救仪器的操作流程, 特殊仪器的使用模式、保养、消毒、灭菌知识等。

1.1.2 成立科室仪器设备管理质控小组。 由科主任、护士长、仪器设备管理质控小组组长、小组成员组成, 对仪器进行分级分组专人管理。 按仪器的贵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安排由高层护士到低层护士的管理, 体现能级对应。

1.1.3 完善仪器管理制度, 明确质控小组成员职责。 成员间分工协作。 一是护士长负责:负责仪器的申领、建账、入账、报损等工作, 制定科室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 包括使用制度、保管制度、消毒制度及操作人员培训制度、 仪器操作流程等。 二是组长的职责:组长由NICU专科护士, 主管护师担任, 按护士能级管理应是三层护士, 具有丰富的专科实践操作和管理经验, 能熟练掌握抢救仪器性能。 职责为:1健全《 急救物品检查登记本》 、《 仪器使用登记本》 、《 设备维修登记本》 等。 2协助护士长做好每月盘点、保修、维修、报损等工作, 当仪器出现故障与损坏时, 与仪器设备科联系, 并做好登记工作。 3定期对仪器进行自检, 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为紧急抢救做好准备。 4引进新仪器时, 负责全科护士尤其是小组成员和轮转的新护士的培训和考核工作;组织科内应急模拟演练和考核工作。 通过演练能找出薄弱环节, 起到了强化培训、 持续改进的作用。 三是小组成员职责: 成员由NICU护士组成。 负责在工作中及时督促各使用者执行正规操作和定点放置, 及时将仪器的使用情况反馈给组长。

1.1.4 9S管理对象急救车 ( 3 辆) , 远红外线抢救台 ( 2 台) , 婴儿暖箱 ( 6 台) ,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 ( 9 台) , 婴儿床 ( 25 张) , 微量注射泵 ( 25 台) , 输液泵 ( 6 台) , 呼吸机CPAP机 ( 4 台) , 进口多参数生理监护仪 ( 23 台) , 国产心电监护仪 ( 28 台) , 脉搏氧 ( 3 台) , 吊塔系统 ( 25 个) , 血气分析仪 ( 1 个) , 微量血糖仪 ( 5 个) , 经皮胆红素仪 ( 5 个) , 测氧浓度仪 ( 1 个) , 中心供氧、电动吸痰装置 ( 11套) , 美国麦迪森听力筛查仪4 台。

1.2 实施阶段

1.2.1 整理使用“ 数字”标识[4], 防止同类仪器混淆。 NICU同种仪器较多, 为避免“ 故障仪器”重新使用, 而增加危险性, 通过运用9S管理, 我们采用"数字标识"即对同类仪器, 按 ( 1, 2, 3. ) 顺序连续排列, 如暖箱上方的进口多参数生理监护仪、注射泵的号码都是对应的, 1 号暖箱、1 号监护仪、1 号微量注射泵, 1 号婴儿床, 构成一个床单元。 定制设备状态标识牌, 使用绿色、黄色、红色3 种设备状态标识牌[5], 粘贴在每台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上的明显位置, 并可随时进行更换。 绿色“ 正常运行”标识牌, 表明设备全部功能正常, 处于待用状态;黄色“ 限制使用”标识牌, 表明设备部分非主要功能故障, 可在限定条件下使用, 但需尽快报修;红色“ 停止使用”标识牌, 表明设备有故障, 禁止使用, 需进行维修。 当仪器出现故障后, 只需记录数字编码于《 设备维修登记本》 上即可, 既方便维修又方便护士的清点工作及仪器维修返回时的归位。

1.2.2 整顿所有仪器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 完善仪器操作流程。使用频率高的放在方便拿取, 最省力的、最醒目的地方[6], 物品放置做到“ 易找、易看、易取、易整理[7]”, 节约寻找相应物品时间, 保证工作中快速取得所需物品, 在最有效、最便捷的流程下完成作业。 对一些操作较复杂, 如呼吸机、血气分析仪等制定“ 箭头式”操作流程图, 塑封后悬挂于仪器上, 使操作人员一目了然, 减少差错概率、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确保安全, 为急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急救器械不可擅自外借, 不能随便移动位置。

1.2.3 清扫规范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清洗消毒。 对重点设备、贵重仪器实行班班交接制度, 严格按照消毒规范对仪器进行清洗、消毒;新生儿儿暖箱、蓝光箱每日擦拭消毒, 箱旁挂一个小的擦拭、消毒登记本, 每日由擦拭者登记, 做到所有操作都留有痕迹。仪器上的线路绕成大圈用软线挂于仪器上: 呼吸机管路直接装入黄色医疗垃圾袋内, 送供应室统一标配消毒;每周一次由护理组长组织护士彻底清扫设备仪器, 将清洁与检查结合起来, 同时检查电源、插座, 仪器性能、接口, 螺丝有无松动及老化现象等, 保证仪器处于完好用状态。

1.2.4 清洁确保前三项工作质量到位, 由科室质控小组成员或护士长随机检查上述三项环节的质量管理情况, 将检查结果作为护士绩效考核标准。

1.2.5 节约完善预防性维护制度与流程。 预防性维护, 是减少设备损坏、降低维修费用的最佳途径, 是提高医疗器械可靠性的重要环节[8,9]。 设备科人员每季度一次、科室每月一次对重症仪器进行预防性维护。

1.2.6 安全急救车内分区管理即分为药品区、输液去、物品区、仪器区四个区, 全院统一定位, 定量放置[10]。 同类药品统一标识, 定量定位放置并注明有效期, 高危药品有高危标识, 确保用药安全。 各类急救仪器重视使用过程中的步骤和细节:使用前, 要确定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管道、线路连接正确;使用时, 开机顺序是否合理, 如呼吸机先开压缩机后开主机;导线固定合理;心电监护仪、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等防止导线扭曲, 以防影响数值的准确性和缩短仪器使用寿命。

1.2.7服务暖箱中的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 为在暖箱中的早产儿设计“ 爱巢”, 模仿母体宫内环境, 增加新生儿安全感。 护士通过轻轻抚摸宝贝身体, 传递爱护和关心, 每天不定时抱起患儿, 增加患儿安全感以促进患儿健康成长和神经系统的发育[11]。在暖箱中患儿仰卧肩部略微抬高, 有利于维持患儿气道通畅。 经常改变患儿体位, 避免皮肤受压;对患儿采取注射、采血等操作时, 可引起患儿不同程度的疼痛[12], 这些疼痛可对患儿食欲、情绪、睡眠甚至心理等造成不同程度的近期或远期影响。 NICU患儿具有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和治疗合作差的特点[13], 更需要我们高质量的服务。 护士应通过优化服务环境, 细致护理措施, 以达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使患儿真正得到人文的关爱和服务。

1.2.8 满意度调查12012 年开始根据我院实际工作设计病人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及护士满意度调查, 每月对患儿家属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护士仪表、病区环境、服务态度、操作技术、 临床护理质量等多方面。 2014 年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76%。

1.2.9 素养提高护士职业道德修养, 一方面要求护士养成自觉、自律的工作习惯, 具有慎独精神, 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操作;另一方面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保证护理质量。 及时发现仪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如暖箱超温报警、 蓝光箱风机报警等。 暖箱平均温度与控制温度之差应在1.5℃之内[14]。 重视交接班、查对、医嘱处理等重要制度的落实[15]。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 (  ±s) 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采用 χ2表示。

2 结果

2.1 实施9S管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 见表1。

2.2 实施9S管理前后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见表2。

2.3 实施9S管理前后护士对急救设备使用满意度比较, 见表3。

3 讨论

3.1 强化护理质量安全意识, 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通过邀请技术人员专业培训、科室组织二次培训、急救演练、操作考核、加强带教等强化训练方法, 提高了专科护士的理论水平和专科操作技能, 同时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实现科室人人精通仪器设备的操作程序、 保养方法及简单故障排除、 使用注意事项等, 提高了NICU护士的急救意识及应对能力, 降低了护理风险的发生率, 减少护理差错, 避免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通过完善各项仪器管理制度和制定合理的检查标准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 各项工作得到有效的监督和落实, 为病人提供了高质量、温馨、安全、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 患儿家属、医生对护理工作、护士对仪器管理的满意度均提高。

3.2 仪器设备管理日常化, 实现持续质量改进9S管理, 物品分类、定点放置更加规范, 护士取用、清点、补充物品迅速及时, 能在30 s内准确找到所需物品。使新生儿监护室的仪器设备清洁消毒有保障, 维护保养有落实, 检测维修有记录。营造了安全、整洁的工作环境, 使仪器管理更加秩序化、规范化, 实现了持续质量改进。由于仪器管理组长负责收集各仪器的各项资料和信息, 每台仪器都有详细的信息跟踪, 大大方便了仪器的使用及管理。

3.3 人人参与管理, 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由单人管理向人人管理转变, 由个别人会仪器操作及保养转变为人人必须学会, 由缺乏管理力度转变为制度管人, 由被动管理转变为积极主动参与管理, 同时激发了工作人员主人翁意识及责任心。 NICU医疗仪器多, 建立仪器管理等级制度, 让多数人参与仪器管理, 激发了NICU工作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及责任心, 使每一位护士在合适的位置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体现自身的价值, 培养其敬业爱岗, 积极进取, 严谨求实的职业情操, 在工作中团结协作, 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3.3 做好仪器的消毒灭菌, 降低了院内感染率预防和控制感染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除了严格落实手卫生制度, 医护人员接触最多的就是处于身边的各种仪器。 做好仪器的消毒灭菌便成了降低患儿感染的关键措施, 因此通过认真履行各项消毒灭菌制度、 仪器管理制度, 实施人人参与管理, 专人负责制, 从而降低感染率。

3.4 采用分人分组专人负责制, 延长了仪器的使用寿命, 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分人分组专人负责制使处于备用状态下的仪器性能随时都能得到保证, 改善了NICU的整体环境, 使抢救通道畅通, 各仪器整洁有序, 避免了人为的损坏, 有效地延长了仪器的使用寿命, 减少了浪费。 从而在急危重症患儿抢救过程中, 有效的缩短了因不熟悉仪器操作儿延误救治时间, 医护配合默契, 提高了抢救成功率。2014 度仪器维修次数比例比2013 年度减少了40%。 随机抽查仪器完好率达到了100%, 故障后仪器搁置平均时间由原来的3~4 天缩短到1~2 天。

3.5 NICU急救设备、常用仪器管理存在盲区目前临床比较注重护士对仪器使用程度的掌握, 而忽略仪器设备的质控管理[16]。缺少医疗器械维修保养专职技术人员[17], 仪器设备的不良事件记录及上报流程缺失。 我院只将部分急救设备纳入护理质控管理, 如:急救车、呼复苏气囊等, 医学工程部只是配合护士长完成仪器的维修工作。 医疗器械使用风险管理是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 也是医药器械全寿命管理理论不可缺少的部分[18]。建议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科室需共同做好急救设备的质量管理, 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 对急救设备实行三级保养制度[19], 定期监控设备的参数以确保设备各项指标正常, 对部分急救设备, 需及时通知设备厂家的工程师上门共同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 保障急救设备的安全使用。

3.6 医院信息系统对医学装备管理的支撑必不可少, 加强信息管理的流程化、常态化, 与HIS系统更加紧密的结合, 开发临床使用客户端等工作将是今后改进的重点。 通过信息化管理, 建立仪器使用档案, 记录和分析每台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每次维修情况。 总结经验, 增加临床操作警示, 加强医学装备管理的闭环反馈效应, 促进持续改进, 使每台仪器均能取得全生命周期的维修记录。

3.7 对投入医疗经费预算多, 风险值高的急救设备, 优先安排维修, 提高预防性维修的频率, 及时更换超过使用寿命的急救设备, 确保将医疗风险降到最低。

4 小结

9S管理 篇7

工业设备如粉磨机械、大型搅拌机、各类机床等,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些机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由于这些机械设备结构比较复杂,使得人工监测较为困难,而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具有一定特征的声音。根据声音的特征则可以判断出其相应的工作状态。国内,如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穿孔型等离子弧焊接过程中的声音信号进行分析以识别焊接过程中熔池的穿孔状态[1],为等离子弧焊接熔透质量的监测提供了前提条件。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多尺度小波分析和多频道分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对球磨机料位的检测[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机床空载时的声音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得出其特征值的判别方法,实现了对机床类型的判别[3]。本文系统设计通过对粉磨机械设备( 以下简称磨机) 发出的声音信号的特征进行分析处理以实现对其运行状态的控制,通过MC9S12XS256单片机[4]实现对设备工作过程中剩料含量的自动监测和实时显示,并输出控制信号给送料机构。

1系统方案

系统设计中通过对磨机设备发出的声音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以实现对其运行状态的控制,实现对磨机工作过程中剩料含量的自动监测和实时显示。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图1中包含声音采集模块、信号调理与模拟数字信号转换,XS256单片机、数码显示与按键部分。其中,声音采集处理如图2所示,磨机发出的声音通过高音喇叭MO采集,并在随后的放大电路中实现信号增强,CEIN输入来自现场其它磨机的音频信号,要进行对消,CEOUT是将本磨机的声音信号提供给现场其它磨机对消使用的[5]。

对采集到的声音信号进行滤波及AD转换,滤波电路如图3所示,图中采用前后两级滤波,第一级为低通滤波器,第二级为高通滤波器,经过前后两级滤波,等效于经过了一个带通滤波器。

经过上面的滤波后,采集到的声音信号被送入AD7321中,AD7321是一款双通道、12位带符号位的逐次逼近型ADC,附配有一个高速串行接口,最高吞吐量可达500 kbps。 经模数转换后,原有的模拟声音信号变成数字信号,送入单片机中进行处理。

2主控芯片及算法设计

2. 1 MC9S12XS256单片机

系统主控芯片采用增强型16位S12系列飞思卡尔XS256单片机,其片内总线时钟最高能达到40 MHz,具有12 KB的RAM、256 KB程序闪存和4 KB数据闪存。数据送入单片机后,通过处理分析,将得出含量的估计结果,通过显示模块提供给用户供其评鉴参考。并通过控制电路,产生一个4 - 20m A的电流信号给外接的控制器。

系统中用两个数码管显示磨机内剩料的含量和设备的故障代码,相关按键用于输入相关数据,确定工作流程,设置发光二极管用于显示工作状态。

2. 2算法设计

磨机中料多的时候声音比较沉闷,而料少时,则显得比较清脆。表明不同料量情况下,声音信号中的能量随频率变化。首先利用Matlab软件对从工作现场采集的几组声音信号进行频率变换,从频域上找到一些能够较好地体现含量变化的频段,然后通过C语言编程实现。

分析声音信号不同频段处幅度值与拌料含量的关系曲线,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其进行线性拟合。在系统开始工作前需要进行训练,即采集某一时刻的工作声音进行分析处理, 得出相应频段的功率信息,再由工作人员手动输入此时拌料含量,这样连续几次,便可得到几组幅值与含量的对应值; 令幅度值为x,对应含量为y,则一组对应点即为( xi,yi) ,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最佳的直线。在系统之后正常工作时,便可依据这一关系计算出任意时刻搅拌机内拌料含量,并在显示模块中以百分比形式输出,从而实现对设备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校准及含量监测流程如图4所示。

图中校准程序是本流程的核心,该程序包括数据采集、 FFT运算、模值运算、数学平均、最小二乘拟合、拟合结果保存等操作; 校准完成后,自动进入到正常的含量检测循环。 如果含量过高或者过低,则输出相应的报警信息,否则,输出正常的含量信息,用LED显示; 且输出一个与含量成比例的电流信号给相关的控制设备。

3结束语

9S管理 篇8

关键词:MC9S12X,CAN通讯

引言

MC9S12X单片机具有丰富的I/O模块和工业控制专用的通信模块,采用5V供电,总线速度可达40MHz,非常适合应用在汽车业中。在汽车级的控制器中,CAN总线是汽车各个控制单元之间联系的纽带,是实现数据交互的媒介,它的可靠运行是汽车正常行驶的前提。在选择控制芯片时,芯片具有的CAN模块个数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MC9S12X芯片带有5个CAN模块,满足多路CAN通讯的需求。

CAN通讯的实现是建立在软硬件基础上,硬件电路实现电气连接,软件部分驱动硬件工作,二者缺一不可。本文论述CAN通讯的软件实现,建立在具有CAN功能的MC9S12X芯片和CAN收发器这两个硬件基础,实现MC9S12X与CAN总线的通信,完成数据交互。

1、软件设计方案

软件设计主要是数据结构的设计和函数接口设计这两个方面。

CAN通讯的实现需要三个函数完成:初始化函数、发送函数和接收函数。

程序代码用C语言编写,使用的CAN控制器支持CAN2.0B通讯协议,可以实现标准帧和扩展帧两种类型的数据传输。

1.1 数据结构设计

(1)初始化数据结构设计:CAN口初始化数据结构设计

其中BaudRateKb指CAN的工作频率,以Kb/S为单位,CanNum指CAN口编号。

(2) CAN报文数据结构设计:发送/收报文数据类型的设计

1.2 初始化函数设计

初始化函数接口:

void Can_Init(const Can_ConfigType*Config);

该函数包含一个参数*Config结构体指针。。结构体包含两个成员:BaudRateKb和CanNum。

初始化函数用来完成CAN模块的选择(即指定由哪一个CAN模块实现报文的发送或者接收),设置CAN通讯的波特率,以及设置模块的时钟源。MC9S12X的CAN有两种时钟源可选择,一个是板级晶振时钟,另一个是总线时钟,由于CAN通讯对总线传输速率的稳定性要求较高,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选择晶振时钟作为时钟源。

初始化函数流程如下图:

1.3 发送函数设计

发送函数接口:

Can_RetumType Can_Write(uint8_T num,const CAN_DATATYPE*msg);

该函数包含2个参数,其中一个是CAN模块的编号,另一个是指向CAN报文的数据类型的一个指针。

参数num是用来发送CAN报文的CAN模块号。。*msg指针指向CAN报文数据结构,该结构包含5个成员。成员如下所述:

Extended参数是用来区分ID类型,该参数取零值,表示ID是11位的;该参数取1,表示的是扩展ID (29位)。

Length参数用来设置发送数据的字节数,取值范围0-8。

Remote参数用设置报文是远程帧还是数据帧。

ID参数用来设置ID标识符。

Data[8]是存放数据的数组。

该函数的返回值是一个Can_ReturnType类型的值(0或1),表示总线正常或者不正常。

CAN发送函数的功能是实现报文发送,包括设置报文的类型(即数据帧或者远程请求帧等),ID类型(标准帧或者扩展帧),发送数据的长度(以字节为单位),以及发送的数据。

发送函数流程图如下:

1.4 接收函数设计

接收函数接口:

Can RetumType Can_Read(uint8_T num,CAN_DATAT-YPE*msg);

该函数包含2个参数,其中一个是CAN模块的编号,另一个是CAN报文数据类型的一个指针。

该函数的返回值是一个Can_RetumType类型的值(0或1),表示接收是否完成。

CAN接收函数的功能是接收其他控制设备发送到CAN总线上的数据。

接收函数流程图如下:

2、软件实现比较

主要针对接收功能,发送数据时,两者的差异不明显。接收数据时,两者的差异较大。

差异一:

(1)初始化函数设计中,查询方式接收不要求使能接收中断使能位,接收完成标志位是在接收函数中清除的。

(2)中断接收时,初始化函数中必须使能中断使能位,接收完成标志位在中断函数中清除。

差异二:

查询方式接收时,整个过程中CPU一直查询CANRFLG_进制RFG状态,只有当它为1时,才接收数据,否则不接收。在这个过程中CPU不能做其他的事情,一直处于检测CANRFLG_RFG的状态,这样会造成代码运行效率低和CPU的浪费。

中断方式接收时,一旦中断标志位置1,CPU就转到中断函数去处理数据,当数据处理完成,CPU会转向原来的任务继续执行,这种方式不会造成CPU的浪费,提高了CPU的使用率。

3、软件验证

在CodeWarriorv5.1中编译和运行代码,通过CAN助手发送8字节数据(0x01,0x02,0x03,0x55,0x05,0x06,0x07,0x08)到CAN总线,MC9S12X对数据处理(扩大两倍)之后再发送给CAN助手。试验结果如下图:

上图所用的接收方式是中断方式。

4、结论

代码设计和测试结果相一致,并且在MC9S12X上运行稳定,实现了CAN通讯功能。函数接口设计采用结构体指针方式,保证了函数接口的一致性,可移植性强。即使后期需要添加或者删除结构体成员时,也不会影响其他函数对此函数的调用,保证了接口的统一性。

参考文献

9S管理 篇9

1 MC9S12DG256系统结构[1]

MC9S12DG256微控制器是基于16位HCS12CPU及0.25 μm微电子技术的高速、高性能5.0VFLASH存储器产品中的中档芯片,其较高的性价比使其非常适合用于一些中高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同时其较简单的背景开发模式(BDM)也会使开发成本进一步降低,同时也使得现场开发与系统升级变得更加方便。

其CPU的主频可达到25 MHz,同时片内还集成了许多标准模块,主要包括256 kB的FLASH,4 kB的EEPROM,12 kB的RAM;2个8通道10位A/D转换模块;8通道输入捕捉输出比较定时器;1个8个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通道;2个异步全双工串行通讯接口SCI;3个同步串行外围设备接口SPI;5个1 Mbps的CAN总线模块;兼容2.0 A/B等。本文选用112脚LQFP封装,PTO作为曲轴转速信号的输入端口。

2 整形滤波电路

曲轴位置传感器有两个功用:1)直接反映发动机的速度工况;2)判断活塞的上止点位置,以便控制点火角度和喷油时序,本系统的曲轴位置传感器为电磁式,触发轮(或称为信号盘)与曲轴同步旋转,在其外圆上加工了若干齿(可为凸齿或凹齿)。传感器固定在机体上,随着触发轮旋转,触发轮的齿依次通过磁头,使磁隙不断发生变化,通过感应线圈绕组的磁通也不断变化,从而在线圈的两端产生了交变的感应电动势,并按此计算转速。

由于磁电式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是正弦波,为了使信号能够被单片机识别,必须经输入电路的整形处理,将正弦波变成整齐的矩形波,整形电路见图1。本系统使用的电磁式传感器的齿盘有36个齿,由于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受点火系统的干扰,信号中混有幅值较高的尖脉冲干扰信号,需要经过rc低通滤波器去除方波信号中的高频干扰方可进入单片机。滤波电路如图2所示。

3 转速测量方式的选择

当齿轮转动时霍尔齿轮传感器输出周期性的脉冲信号,所以齿速的测量就转化为对转速脉冲频率的测量。目前基于频率的齿轮转速测量方法有:频率法(M法)、周期法(T法)和多倍周期法(M/T法)[2]。

M法是记录一定时间间隔内的转速脉冲数。T法是通过计算两个有效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来计算转速。M/T法是通过设定一个固定时间,以该时间的起点为记录起点,以其后第一个脉冲下降沿为记录停止时刻,记录在该时间区间内完整的脉冲数。

传感器输出脉冲的间隔对M法有很大的影响。采用M法时,平均速度越准确(相对误差小),其估计的瞬时速度就越不准确,反之瞬时速度越准确其平均速度的相对误差就越大。M/T法相对于其他两种方法有较高的精度,但它的实时性差。T法实际上是对计时器进行计数,相对于M法对脉冲进行计数,该方法有着较高的精度[3]。另外T法对每个转速脉冲都进行了转速的计算,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传感器所提供的转速信息,能实时地反映转速的变化过程。综合考虑本系统采用了周期法对发动机转速进行测量。

4 转速程序设计

MC9S12DG256有8个独立的增强型定时器(ECT)通道,每个通道都可以通过软件选择作为输入捕捉或者输出比较,其中有4个带有输入保持寄存器,当轮速信号上升沿(可选为下降沿)来到时,MCU自动将输入捕捉寄存器中的值放入保持寄存器中,同时将主计数器的当前值放入捕捉寄存器中,因此基于周期法可较容易的实现轮速的采集[4]。发动机曲轴信号都会触发一个定时器输入捕捉中断,该中断会把自由运行计数器当前值锁存到输入捕捉寄存器中,把间隔一个齿捕捉到的自由运行计数器时间值相减,可得一个齿的时间差,若有计时溢出,还要加上相应的溢出时间,最后通过简单的转换关系,转速测量程序如图3所示。

转速计算公式为:

n=60×1 000×1 000/[(t2-t1)×DT×36]。

当参考点触发时,定时器时间为t1。本系统采用16 MHz外部晶振,通过压控振荡器和锁相环得到的总线频率为24 MHz,定时器分频因子设定为32,因此定时器的分辨率为1.33 us。转过10°(1个齿)时,定时器为t2,DT为定时。

实际应用中,因为存在各种干扰因素,可能会导致检测值的实际值产生较大的偏差,为了消除或者降低干扰信号的影响,最后进行了数字滤波处理,这里采用移动平均滤波法。

以下为转速计算公式,主要功能通过计算转变为平均值转速,减少干扰因素对转速的影响。

speed=speed[0]+speed[1]+speed[2]+speed[3]4

其中,speed为数字滤波处理后的转速;speed[0]存储着当前采集的速度数据;speed[1],speed[2],speed[3]分别存储着前几次采集的速度数据。

5 子程序设计

6 结语

本方案利用高性能的MC9S12DG256单片机测量发动机转速,给出了实时性较高的转速测量方案及原理,并设计了其硬件电路部分,给出了部分转速测量程序,有一定的实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宜怀,刘晓升.嵌入式系统——使用HCS12微控制器的设计与应用[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2]李福进,陈至坤,王汝琳.基于单片机的转速测量方法[J].工矿自动化,2006(6):13-15.

[3]金长星,宋汉珍.汽油发动机转速测量法[J].汽车维修,2004(8):9-11.

上一篇:肉鸡品种下一篇:网络视频直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