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则抗体筛查(精选7篇)
不规则抗体筛查 篇1
摘要: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 (抗人球蛋白法) 对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3148例临床申请输血患者及供血者血清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 并采用抗人球蛋白法加谱细胞对阳性血清标本进行特异性鉴定。结果本组3148例血清标本中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24例, 阳性率为0.76%, 其中4例为供血者血清标本;24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标本受检者中有输血史者8例、有妊娠史者11例, 4例系天然产生、1例患者为自身免疫性抗体;经合理安排及处理, 本组患者未发生不良输血反应。输血前筛查患者及供血者血清标本不规则抗体, 可有效降低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风险, 对临床安全配血、输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及临床价值。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血清,抗人球蛋白,输血
长期临床研究表明[1], 输入血型相容的血液是临床输血工作所必须严格把关的问题, 其对患者是否能够得到及时、安全的输血救治至为重要, 对降低临床输血反应的发生率亦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达到杜绝输血反应、安全输血的临床目的, 本研究对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3148例临床申请输血患者及供血者血清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 并采用抗人球蛋白法加谱细胞对阳性血清标本进行特异性鉴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148例血清标本均源于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临床申请输血患者及供血者;其中男1749例 (55.6%) 、女1399例 (44.4%) ;年龄3~79 (平均31.7±9.5) 岁。
1.2 试剂与仪器
抗体筛选细胞、抗体鉴定谱细胞均由上海血液中心提供;微柱凝胶免疫检测卡、恒温水浴箱、专用水平离心机均购于Baso公司。
1.3 试验方法
(1) 血清标本不规则抗体筛查: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卡相应位置上标志Ⅰ、Ⅱ、Ⅲ后, 于3孔中分别加入0.8%筛选红细胞50μl+血清标本25μl, 至恒温水浴箱 (37℃) 中孵育15min后, 离心10min, 判读结果 (红细胞全部沉于孔底者为阴性, 聚于微柱上者为阳性) ; (2) 阳性血清标本特异性鉴定:采用抗人球蛋白法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 并根椐试验结果对照标准细胞谱确定抗体的特异性。
2 结果
2.1 不规则抗体筛查
3148例血清标本共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24例 (0.76%) ;其中男9例、女15例;有输血史者8例、有妊娠史者11例;4例患者为IgM, 系天然产生, 1例患者为自身免疫性抗体。
2.2 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的输血情况
24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标本有20例源于申请临床输血患者, 其余4例来源于供血者;其中2例申请输血患者未予以输血, 4例供血者血液退回血站, 避免了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出现, 其余18例申请输血患者在术前选择了对应抗原阴性的血液输用, 手术均顺利完成, 且未有任何不良输血反应出现。
3 讨论
不规则抗体系指抗A、抗B以外的血型抗体, 但其仍是血型免疫抗体中最主要的抗体, 其主要是由于输血或妊娠而产生的红细胞同种免疫, 多数为Ig G抗体, 少数为Ig M抗体[2]。长期临床研究表明[3,4], 随着时间的推移, 血清不规则抗体在体内呈逐渐降低趋势, 甚至于在输血前交叉配血中难以发现, 但当患者再次输入同种血液时, 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回忆反应, 大量的同种抗体在短时间内即可产生而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 导致患者出现交叉配血困难、急性输血反应、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等, 极大影响了输血疗效及患者预后, 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为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及疗效, 尽量减少或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研究对3148例临床输血申请者及供血者血清标本进行了不规则抗体筛查及特异性鉴定:经筛查, 不规则抗体阳性标本有24例, 阳性率为0.76%, 其中4例源于供血者血清标本, 其余20例为申请临床输血的患者;后对该24例阳性标本进行谱细胞抗体特异性鉴定, 发现有输血史者8例、有妊娠史者11例;4例为IgM, 系天然产生, 1例患者为自身免疫性抗体。经合理安排及处理, 本组临床输血患者未出现任何不良输血反应。
综上, 输血前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可有效减少或杜绝输血反应的发生, 有效的筛查和鉴定亦是保证输入相容血液成分的重要前提。因此, 笔者认为应该把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列入输血前的常规检测项目, 这对有输血史、妊娠史和短期内大量输血的患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不仅解决了交叉配血的难题, 还有效避免了输血反应的发生, 确保了临床输血的及时、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刘达庄, 朱俊, 朱自严, 等.免疫性输血反应的调查及预防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 2002, 15 (3) :159-161.
[2]陆小梅, 罗丽杰, 黎四平, 等.632例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 6 (6) :460-461.
[3]Sopeleti CR, Pro2Saangue F.Evaluation of gel-test technology in drug-induced positive direct antiglobulin test[J].Transfusion, 2000, 40 (Sup-pl) :292.
[4]李雪英, 闫晓鹏, 王林, 等.两种方法检测患者不规则抗体的效果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11, 27 (16) :3049.
不规则抗体筛查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本院的1000例血清样本, 其中600例样本为男性的血清样本, 400例样本为女性的血清样本, 患者年龄22~73岁, 平均年龄46.7岁。
1.2 方法
进行研究的仪器为微柱凝胶专用的孵育器、不规则的抗体筛查细胞、抗人球蛋白的微柱凝胶卡、离心机等, 进行鉴定的谱细胞为1-11号。
操作的方法:早上8:00抽取5 ml受试者的静脉血, 静置30 min于常温之中, 待其凝固完全, 再进行2 min低速度的离心分离血清, 剔除多余的纤维蛋白。在微柱凝胶筛检卡上标注抗人球蛋白, 将50μl的10.8%的Ⅲ、Ⅱ、Ⅰ型不规则抗体注入筛查细胞于3个微柱的凝胶管之中, 再抽取待检血清50μl注入, 采用专用孵育器进行15 min的微柱凝胶孵育, 先在900 r/min的速度下离心2 min, 再在1500 r/min速度下离心3 min。结果的判定主要依据肉眼观察[3]。
1.3 评价标准
阳性:在凝胶柱的上端或者中间发生红细胞的凝聚及悬浮;阴性:在凝胶柱的底部发现沉降的游离状红细胞。
2 结果
2.1 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
在1000例的血清样本之中, 共筛查出不规则抗体80例的血清样本, 占血清总量的8.0%。
2.2 抗体特异性的检测结果
在筛查出的80例不规则抗体中, 30例抗D, 阳性率为37.50%;21例抗E, 阳性率为26.25%;15例抗DC, 阳性率为18.75%;14例抗e, 阳性率为17.50%。
3 讨论
不规则抗体大部分为Ig G型, 如果在盐水的介质之中这些抗体一般不可能发生聚集, 一般在某些特殊的介质作用下, 如抗人球蛋白及酶等, 联合致敏的红细胞引起凝聚反应的发生。在临床输血治疗中, 多数不规则抗体均与溶血输血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 临床极易发生一些不良反应,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 因此, 为了保证患者在输血过程中的安全, 避免患者出现二次损伤, 发生输血反应, 应该对不规则的抗体进行筛查[4,5]。在进行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过程之中, 应逐渐规范输血过程, 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身体健康, 为提高临床疗效奠定基础。近些年, 我国医学相关部门正在不断地更新与完善输血的标准与规范, 输血的检测等方面正在逐渐规范, 对于一些相对比较弱的ABO亚型抗原, 在临床中可以敏感地检测出其不规则抗体, 从而可以对溶血性的输血反应发生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选取本院的1000例血清样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 结果表明, 筛查出了80例不规则血型抗体, 其中30例抗D, 21例抗E, 15例抗DC, 14例抗e。Rh血型的系统包含多种抗原抗体, 如抗D、抗DC、抗E和抗e等, 作为一种复杂血型系统Rh血型为抗原抗体, 该抗原性的强弱为抗e<抗c<抗C<抗E<抗D, 主要的原因是Rh血型不相符合妊娠与输血等因素相关联, 其中最易引起严重输血反应的就是抗D, 其最甚时会导致新生儿溶血, 最终导致其死亡。此外, 输血次数较多的患者会产生抗E进而诱发溶血反应。因此, 在临床输血过程中严格对血型进行分类, 如ABO血型、Rh血型, 其中Rh血型是比较复杂的, 一定要保证输血血型的统一性, 避免出现输血类型的不统一, 形成不规则抗体引起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本研究通过微柱凝胶中抗人球蛋白筛查不规则抗体, 受益于微柱凝胶的抗人球蛋白具有比较高的灵敏度、结果比较容易判断、试验进行比较方便快捷、标本的用量比较少的优点, 从而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稳定的结果[6]。
综上所述, 临床在进行输血治疗之前, 应首先筛查有无不规则抗体, 避免出现不规则抗体影响输血过程的顺利完成, 最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秋丽, 周俊, 王华, 等.输血前不规则血型抗体筛查临床输血安全价值研究.人民军医, 2015, 58 (5) :521-523.
[2]苏秀琼, 陈奕霞, 蓝建崇, 等.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提高临床输血安全的价值研究.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 11 (4) :448-449, 452.
[3]张斌, 张敏, 张三旺.探讨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价值与意义.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 (5) :89-90.
[4]陈大庆, 侍全, 卜艳波, 等.不规则血型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西南国防医药, 2012, 22 (2) :168-170.
[5]Kaoku S, Konishi E, Fujimoto Y, et al.Sonographic and pathologic image analysis of pure mucinous carcinoma of the breast.Ultrasound Med Biol, 2013, 39 (7) :1158-1167.
不规则抗体筛查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拟输血及手术备血的11556例患者,其中6688例为男性,4868例为女性,年龄为1d`83岁。
1.2 仪器与试剂
ID Liss/Combs微柱凝胶免疫卡及2号稀释液,ID-Dia Cell I、II和III Asia筛查细胞、ID-Incubator 37 SI孵育器、ID-Centrfuge 12 SⅡ离心机均购自瑞士达亚美公司;单克隆抗体Rh血型抗原检测卡(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抗体鉴定谱细胞1-10号(上海血液医药生物责任有限公司)
1.3 方法
(1)标本处理:上述各ETDA抗凝血标本均进行充分离心后方实施下一步实验。(2)微柱凝胶法:抗体筛选过程中,各被检者占3个微柱,使用定量加样器,往各个柱内加进浓度为0.8%的I、II和III号筛选细胞各50µL,再加入待检测血浆25µL,随后放置进孵育器内,将温度调至37℃,孵育15min,再置入专用的卡式离心机,离心10min后对结果进行判断。经离心,若红细胞沉积在微柱底层,则为阴性,若红细胞滞留在凝胶中上部,则为阳性。对抗筛结果阳性者依据筛查细胞反应格局表初步判断抗体种类,应用阴性排除法及剂量效应、位置效应等分析谱细胞反应格局,判断抗体特异性并检测抗体对应红细胞血型抗原是否为阴性,以证实抗体的准确性。使用10组谱细胞对同种特异性抗体进行鉴定,步骤同上,判断相关结果。(3)凝聚胺法: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相关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χ2检验法检验差异,当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86例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标本分别行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筛选,检测结果完全相同,仅部分样本的阳性强度有所差异。在微柱凝胶卡和凝聚胺法中,抗D标准抗血清和对应筛选红细胞的凝集情况完全一样;而在微柱凝胶卡中,其它四类标准抗血清筛选红细胞的凝集强度都强于较凝聚胺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上述所有血样进行了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其中86例显示为阳性,占比0.74%。对红细胞的不规则抗体阳性实施进一步抗体鉴定,结果显示Rh系统中3例抗D阳性,43例抗E阳性,13例抗E+c阳性,10例抗C阳性,5例抗c阳性及2例抗e阳性,抗M阳性8例,2例Lea阳性。采用凝聚胺法只提示62例为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阳性,占比0.54%。上述两种筛选方式的阳性检出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86例同种血型抗体各系统分布见表1。
3 讨论
作为输血前的常规检查,抗体筛查的目的是确保输血的安全性。选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结果准确的检测方式为输血前以及备血进行常规的抗体筛选,以此发现具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在临床安全输血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部分抗体有着剂量效应,而常规的途径一般是使用间接的抗人球蛋白实验,具有耗时耗人工等缺点。微柱凝胶系统能够通过凝胶过滤及离心等技术,使凝集的红细胞无法通过凝胶间隙,被阻滞于凝胶上层,从而提示为阳性结果;而没有凝集的红细胞虽经离心,但是还能够通过凝胶间隙,最终在凝胶管的底部沉积,使筛选结果显示为阴性。在输血过程中,生产最多的免疫性抗体是Rh抗体,而抗原的免疫原性和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决定了对应抗体出现的频率高低。通常情况下,抗原的免疫原性和对应抗体成正相关。而在正常人群中,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最高不超过2%,本研究中,经微柱凝胶法筛选显示,86例存在血型不规则抗体,占比0.74%,其中Rh血型系统免疫性抗体最多,76例占88.4%,说明患者血浆不规则抗体中Rh抗体最多,通常医院把Rh系统D抗原检测作为输血前常规检测,但是其他抗原如E、e、C、c也不能忽视,对于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一定要常规筛查不规则抗体[1]。经比较,微柱凝胶法较凝聚胺法对受血者免疫性不规则抗体的灵敏度更高,约1~5个滴度。本研究中,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提示86例存在红细胞不规则抗体,而凝聚胺法检测结果仅为62例阳性。其差异虽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临床上仍具有积极的意义。其次,微凝胶免疫检测法的结果更为稳定,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其技术难度也较低。特别是有不同人员进行操作时,其结果也不会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使用微柱凝胶法对不规则抗体进行筛选据灵敏度好、结果精确、稳定性强等优点,能够充分避免ABO之外的抗体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不规则抗体筛查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 年2 月~2014 年9 月我院输血前行不规则抗体筛查9780 例输血患者归为观察组,收集2011年1 月~2013 年1 月我院输血前未行不规则抗体筛查9800例输血患者归为对照组。 观察组中男5490 例,女4290 例;年龄0~86(43.9±9.2)岁;输血0~25(4.8±1.0)次;有妊娠史1490例。对照组中男5389 例,女4411 例;年龄0~83(44.5±9.7)岁;输血0~29(4.7±1.2)次;有妊娠史1529 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输血次数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采集患者静脉血5ml置于抗凝管中,室温下以3000r/min速度离心5min,离心半径15cm,分离出血浆进行Ig M和Ig G不规则抗体检测。Ig M不规则抗体检测采用盐水介质试管法,取受试者血浆100ul加筛查细胞50ul以1000r/min速度离心15min后观察有无凝集反应,如发生凝集则为有反应性。 Ig G不规则抗体检测采用聚凝胺法和抗人球蛋白法,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 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者标本分别与自身红细胞及谱细胞反应,与谱细胞中一人或数人凝集,与自身红细胞不凝集者为特异性抗体,与所有谱细胞及自身红细胞凝集者为非特异性抗体。
1.3 输血不良反应评定标准输血过程中由专职输血护士负责观察并记录输血反应,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对输血过程中或输血结束后24h内发生输血反应进行诊断[3]。 对明确诊断为输血不良反应者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发生不规则抗体发生原因及两组患者输血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 α=0.05,P<α 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观察组中9780 例患者中筛查出不规则抗体98 例,阳性率为1.00%,其中非特异性不规则抗体阳性79 例,阳性率为0.81%,特异性不规则抗体阳性19 例,阳性率为0.19%。女性患者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输血次数≥3 次患者阳性检出率高于<3 次患者,女性有妊娠史患者阳性检出率高于无妊娠史患者,各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1%明显低于对照组0.46%发生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不规则抗体为不符合ABO血型系统Land-steiner法则抗体,为除抗A、抗B以外的其余红细胞血型抗体[4]。 不规则抗体分布具有复杂性和多态性,临床发生率相对较低,随着临床因不规则抗体引起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增高,不规则抗体检测越来越受到重视。 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有利于早发现并配型相符血型,对降低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有重要意义[5,6]。 相关研究指出,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0.7%~1.9%,不同研究检查结果不同,可能与样本量、样本类型等有关[7]。本次研究,观察组9780 例患者中筛查出不规则抗体98 例,阳性率为1.00%,其中非特异性不规则抗体阳性79 例,阳性率为0.81%,特异性不规则抗体阳性19 例,阳性率为0.19%。研究结果表明,非特异性不规则抗体检出率显著高于特异性不规则抗体,不规则抗体产生影响因素较多,可受不同地域、不同人群影响。 研究认为,不规则抗体属于Ig M,适宜反应温度为4~20℃,在体内不引起溶血反应,但患者在麻醉或降温处理后可激活不规则反应发生,从而引起溶血反应[8,9]。 预输血患者在输血前行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者需进行谱细胞实验进行进一步证实特异性,配型无相应抗原血液,从而保证输血安全性。
本次研究得出,不规则抗体中女性患者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输血次数≥3 次患者阳性检出率高于<3 次患者,女性有妊娠史患者阳性检出率高于无妊娠史患者,各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指出,反复输血史或妊娠史患者,不规则抗体易导致产生免疫性溶血反应,从而提高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10]。 当患者再次输血含有不规则抗体时,可引起记忆反应,输入血液破坏红细胞,引发机体发生免疫性溶血反应[11]。 研究指出,由于机体抗体逐步升高,红细胞破坏为逐步过程,发生于血管外溶血现象并不明显,多引起迟发型溶血,而迟发型溶血发生较为缓慢,不会引起凝血系统释放大量血管活性物质,从而被临床医师所忽视,造成无效输血[12]。 临床中对于有妊娠史女性、多次输血患者更应重视不规则抗体检测,以降低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不规则抗体筛查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共2758例, 均为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符合输血指征的孕产妇以及治疗性输血、手术备血等需行血型鉴定的患者。年龄1~89岁, 平均 (45.1±12.4) 岁。上述均通过我院计算机疾病档案中心, 查阅入选病例的基本情况, 并进行分类统计处理。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试验所需37℃恒温孵育箱、卡式离心机、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剂卡等均由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不规则抗体检测试剂 (人红细胞Ⅰ、Ⅱ、Ⅲ) 由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抗体筛选细胞和鉴定细胞由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聚凝胺试剂由湖北天一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提供。
1.2.2 检验方法
(1) 不规则抗体筛查:向标记Ⅰ、Ⅱ、Ⅲ的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剂卡中加入50μL备检血清 (血浆) , 再分别加入0.8%的筛检红细胞各50μL, 置37℃恒温孵育15min, 专用离心机离心5min, 观察结果。判断标准[3]:红细胞沉于微柱底部为阴性结果, 红细胞凝集于微柱上面为阳性结果。结果阳性者进一步做抗体特异性鉴定, 将抗体筛检红细胞与患者血清 (血浆) 在抗人球介质中反应, 然后根据筛检细胞反应格局表进行分析, 判断抗体的特异性。上述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4]。 (2) DAT:取0.5%~0.8%受检者红细胞悬液50μL, 加入微柱凝胶试剂卡, 迅速离心5min, 观察结果。用抗Ig G+C3d、抗Ig G、抗C3d试剂对DAT阳性结果进行分型。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结果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2758例患者, 输血前共检测出不规则抗体4例, 不规则抗体阳性率0.15%, 其中抗-E2、抗-C1、抗-c1、抗-s1各1例;经DAT (定性) 共检测出阳性结果31例, DAT阳性率1.12%, 其中抗Ig G+C3d者9例, 抗Ig G者17例, 抗C3d者5例。统计发现, 有输血史和 (或) 妊娠史患者不规则抗体、DAT的阳性率均高于无输血史和 (或) 妊娠史患者, 差异有显著性 (P<0.01) , 见表1。
注:与无输血史/妊娠史患者比较, a:χ2=5.031, P=0.008<0.01;b:χ2=6.243, P=0.006<0.01
3 讨论
失血仍是目前导致住院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5]。在抢救和治疗各种失血、贫血患者中, 输血是临床上必不可缺的手段[6]。临床观察发现, 输血前住院患者有产生不规则抗体的危险, 虽然所占比例不高, 但如筛查不及时将对患者造成较大风险, 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等严重后果[7]。
本次2758例患者中, 输血前共检测出不规则抗体4例, 阳性率0.15%, 其中抗-E2、抗-C1、抗-c1、抗-s1各1例;经DAT (定性) 共检测出阳性结果31例, 阳性率1.12%, 其中抗Ig G+C3d者9例, 抗Ig G者17例, 抗C3d者5例。说明不规则抗体仍是输血患者面临的重要风险因素, 输血前筛查不规则抗体及DAT显得尤为重要。这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8]。
我们也发现, 有输血史和 (或) 妊娠史患者不规则抗体、DAT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无输血史和 (或) 妊娠史患者, P<0.01。临床应注意加强对这部分患者的抗体筛检工作。
综上所述, 输血前对患者血清 (浆) 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与DAT, 发现不规则抗体, 对于保证输血安全、降低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梁吉平, 李晶.分析成分输血在妇产科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 (19) :110-111.
[2]鲁君艳, 姜志刚, 谭正芳, 等.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 (2) :234-235.
[3]邓梅英.微柱凝胶法筛查不规则抗体的应用及影响因素分析[Z].中国医师协会输血分会2010年第四届输血学术年会, 太原, 2010.
[4]陈嘉伟, 石冬敏.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检与临床安全输血[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12, 22 (2) :331-332.
[5]肖文海, 朱红梅.临床输血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 2012, 25 (7) :686-687.
[6]徐继勋.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临床安全输血[J].临床血液学杂志 (输血与检验版) , 2010, 23 (4) :464-466.
[7]Q, Xu.The Indian blood group system[J].Immunohematology, 2011, 27 (3) :89-93.
不规则抗体筛查 篇6
资料与方法
材料: (1) 研究对象:2009年10月-2013年3月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自愿进行孕前检查的已婚育龄妇女, 年龄20~45岁, 平均 (27.45±4.39) 岁。 (2) 仪器与试剂:仪器为芬兰Wallac Victor TM1420型多功能免疫检测仪。TOX, CMV, RV使用美国MEDSON酶联免疫法抗体检测试剂盒, HSV-Ⅱ型使用英国TRINITY酶联免疫法抗体检测试剂盒。
方法: (1) 测定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在空腹或清淡饮食条件下, 使用带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经肘静脉采血3ml, 室温静置4小时后经4000r/分, 离心3分钟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测定血清标本中的Ig M抗体。将稀释的血清标本加入包被抗人Ig M/Ig G单抗的固相载体上, 温育后洗涤除去其他免疫球蛋白和血清中的杂质成分, 加入抗原-酶联物复合物试剂, 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并通过底物显色表示血清标本中特异性Ig M/Ig G抗体的存在。 (2) 判断标准:实验结果以试剂盒说明书规定的标准进行判定。Ig M抗体检测根据临界值 (cut-off, Co) 来计算检测结果:临界值 (Co) =阴性对照 (NC) +0.250。S/Co (检测吸光度A/cut-off值) <1.0时判定为阴性, S/Co=1.0~1.2为结果可疑, 重复实验, 若结果仍可疑, 重新采集病人血清再测, S/Co>1.2时判定为阳性。Ig G抗体检测的判定标准:S<标准品吸光度A时判定为阴性, S>标准品吸光度A时判定为阳性。
质量控制:每批标本检测均在设有空白对照、阴阳性对照的同时对样本和标准品进行检测, 并要求符合以下标准对实验进行质量控制:空白对照吸光度A<0.05;阴性对照在扣除空白后, 吸光度A<0.150且变异系数<30%;阳性对照吸光度A>0.75;标准品S/Co>1.5。参加卫生部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所有成绩均合格。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或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育龄妇女孕前TORCH感染情况:TORCH-Ig M以HSV-Ⅱ-Ig M阳性率最高 (3.47%) ;而TORCH-Ig G以CMV和RV-Ig G阳性率较高, 分别为97.3%和84.1%, 见表1。
育龄妇女TORCH感染的季节分布规律:根据本地区季节特点, 将3月~5月定为春季, 6月~8月定为夏季, 9月~11月定为秋季, 12月~2月定为冬季。各季节CMV-Ig M和HSV-Ⅱ-Ig M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MV-Ig M:χ2=14.193, P=0.003;HSV-Ⅱ-Ig M:χ2=15.521, P=0.001) , 其中CMV-Ig M抗体阳性率春夏季较高, 分别为1.50%和1.91%;HSV-Ⅱ-Ig M抗体阳性率秋冬季较高, 分别为3.74%和4.18%。各季节TOX-Ig M和RV-Ig M抗体阳性率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2。
讨论
国内外研究普遍认为, 检测孕妇血清TORCH特异性抗体不能确定孕妇何时感染及胎儿是否受累, 故孕期检查意义不大, 而应以孕前预防为主, 孕前3~6个月内检测血清TORCH特异性抗体有一定临床意义[1,2]。南京地区两万余例育龄妇女中四种病原体的Ig G、Ig M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北京和杭州地区, 但TOX-Ig M、CMV-Ig M、RV-Ig M抗体阳性率较昆明地区低, HSV-Ⅱ-Ig M抗体则高于昆明地区, 表明TORCH感染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3,4]。
南京地区TOX感染率偏低可能与本地区经济较为发达, 备孕妇女对弓形虫感染认识提高有关, 但感染与季节差异无明显关系, 仅夏季阳性率略高于其他季节。
我国孕妇CMV感染率普遍高于其他发达国家, 沈阳、上海和武汉报道的CMV-Ig 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3.7%、94.75%和79.5%[5]。南京地区育龄妇女CMV-Ig G抗体阳性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且各季节CMV-Ig M抗体阳性率有显著差异, 春夏季阳性率较高, 这可能与CMV主要通过飞沫或经口传播, 而本市春夏季气温较高, 降水丰富, 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病原体的长期存活、繁殖复制乃至传播有关。
血清RV抗体水平对确定感染时间有一定帮助, 因此, 建议育龄妇女在婚前及孕前检测血清RV-Ig G抗体, 抗体阴性者可通过接种疫苗来减少感染风险, 并可通过孕前TORCH检测确认其免疫状态[6]。据报道, 育龄妇女RV-Ig G抗体阳性率:北京98.3%, 杭州73.9%, 上海82.6%, 边远及农村地区较低, 本地区RV-Ig G阳性率84.1%, 与上述地区报道接近, 且与季节变化无关。
本研究中HSV-Ⅱ-Ig M抗体阳性率较高, 高于其他3种病原体的阳性率, 且秋冬季感染率显著高于春夏季, 因此本地区育龄妇女应注意在秋冬季对HSV-Ⅱ感染的预防。
本研究样本量达两万余例, 对本地区育龄妇女TORCH感染的现状分析及优生优育指导能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妊娠期妇女则应警惕TORCH感染的季节性, 降低感染率, 减少残障儿出生的可能性。
摘要:目的:了解南京地区育龄妇女孕前TORCH感染的发生率及其自然免疫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进行孕前检查的育龄妇女孕前血清TORCH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水平。结果:①TOX-IgM, CMV-IgM, RV-IgM及HSV-Ⅱ-IgM的阳性率分别为0.28% (65/23481) , 1.46% (329/22596) , 0.42% (94/22515) 和3.47% (794/22913) ;TOX-IgG, CMV-IgG, RV-IgG及HSV-Ⅱ-IgG的阳性率分别为3.53% (830/23481) , 97.3% (21912/22596) , 84.1% (18923/22515) 和6.44% (1476/22913) 。②南京地区育龄妇女CMV-IgM, HSV-Ⅱ-IgM阳性率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MV-IgM:χ2=14.193, P=0.003;HSV-Ⅱ-IgM:χ2=15.521, P=0.001) 。TOX-IgM和RV-IgM阳性率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前TORCH抗体筛查对于临床开展优生优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育龄妇女应警惕TORCH感染的季节性, 降低感染率, 减少残障儿出生的可能性。
关键词:TORCH感染,孕前育龄妇女,季节
参考文献
[1] Lito D, Francisco T, Salva I, et al.TORCH Serology and Group B Streptococcus Screening Analysis in the Population of a Maternity[J].Acta Med Port, 2013, 26 (5) :549-554.
[2] 秦雯, 胡大春, 庞海丽, 等.1307例育龄妇女血清TORCH抗体定量检测结果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1, 25 (4) :292-294.
[3] 孙媛媛, 王占伟, 夏长胜, 等.北京地区孕妇TORCH感染的检测[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1, 26 (4) :120-122.
[4] 程玉兰.杭州地区育龄妇女TORCH感染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3, 3 (7) :10-11.
[5] 龚波, 张昕明, 李俊, 等.妇女风疹病毒, 弓形虫, 巨细胞病毒感染调查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 15 (3) :468-472.
输血安全与不规则抗体筛选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检测对象为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临床中术前备血的患者。共9857例。
1.2 试剂
抗2A、抗2B、抗2D血型定型试剂、ABO、RhD血型定型试剂卡 (单克隆抗体) 、血型不完全抗体检测卡 (抗人球蛋白交叉配血卡) 由长春博德生物制品技术公司提供, 广谱抗人球蛋白、聚凝胺、谱细胞、筛检细胞等均由上海市血液中心生产。
1.3 方法
利用微柱凝胶抗人的球蛋白技术致敏红细胞检测被检物中血型抗体。操作步骤: (1) 将50μl的筛检细胞悬液加到凝胶卡上相应的微管中 (第4孔不含抗体的胶溶液微管作为质控对照) ; (2) 加入25μl患者血浆; (3) 37℃孵育15 min; (4) 离心、判断结果。
2 结果
共检出不规则抗体32例, 其中Rh系统抗体占50.1%, 其中抗E抗体占43.8%, 抗D抗体占6.3%, 其他系统 (抗M、抗Lea、抗P1) 占12.5%, 自身免疫性凝集占15.6%;非特异性凝集占21.9%。32例不规则抗体阳性的预输血患者均输注了无相应抗原的红细胞, 无1例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
3 讨论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均已将不规则抗体筛查列入常规检测, 而我国卫生行政部门目前尚未要求对献血者进行抗体筛选, 在临床也只有少数医院对患者进行抗体筛选。我院从2008年已将其列为输血前常规检测项目, 并记录检测结果, 追踪分析, 截至2009年12月共检测出32例, 占检测总例数的0.32%, 符合文献报道的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在正常人群中约为0.3%~2%[1]的范围。
不规则抗体是指抗-A、抗-B或抗-AB以外的其他抗体。目前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方法是采用O型试剂红细胞检测被检者的血清中的不规则抗体。从分析结果来看, 不规则抗体产生大多为Rh系统, 除抗2D外, 其它如抗2E、抗2Ee、抗2Ce等也较常见。虽然现在许多医院已经开展了Rh (D) 抗原的常规检测, 对Rh阴性患者进行同型输血, 但RhE、C、c、e阴性患者并未输同型血, 因此产生抗2E、抗2C、抗2e和抗2c的概率较大, 这些抗体同样可造成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由于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会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 破坏输入的不配合的红细胞或缩短其寿命, 产生溶血性输血反应, 轻则影响治疗效果, 重则危机病人生命;此外, 对孕妇而言, 不规则抗体会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影响新生儿脏器的发育, 并使其智力发育受到伤害, 严重者则会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当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时, 必须进一步作抗体鉴定, 确定其特异性后, 再输入无相应抗原的红细胞, 才能达到安全输血的目的[2]。
综上所述, 对输血前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是必要的, 在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且方法简便、快速, 准确, 易于掌握, 应该对献血者或输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
参考文献
[1]吕鹏主编.最新输血技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