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则抗体

2024-08-19

不规则抗体(精选7篇)

不规则抗体 篇1

不规则抗体检查也称红细胞抗体检查。所谓不规则抗体是抗A、抗B以外的血型抗体, 其多为IgG抗体。主要是经输血或妊娠等免疫刺激产生, 在盐水介质中不能凝集而只能致敏相应抗原的红细胞, 必须通过特殊介质 (酶、抗人球蛋白、polybrene等) , 才能使致敏红细胞出现凝集反应。不规则抗体输血反应其临床表现为血红蛋白下降, 血红蛋白尿, 肾功能衰竭, 严重者造成死亡。为此, 我们对2365例住院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2006年5月到2010年5月2365例住院输血患者, 年龄2月到55岁。

1.2 试剂

聚凝胺试剂由生科试剂仪器有限公司提供。筛选细胞。谱细胞.免疫试剂由上海血液中心提供.

1.3 方法

参照临床输血学进行操作。

2 结果

2365例患者标本, 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 8例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 阳性率为0.34%。进一步抗体鉴定, 检出抗-D5例, 抗-E2例, 抗M1例, 抗-Hro1例, 根据患者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为其输入无相应的红细胞成分, 无一例出现溶血输血反应。

3 讨论

不规则抗体产生大多为Rh血型系统, 除抗D外, 其他如抗E、抗Ec、抗Ce, 也有较高的检出率, 提示Rh阳性患者输血也可引起溶血反应, 且机率较高。根据我国汉族人群Rh抗原分布特点, E抗原阳性比D抗原阳性低, 产生抗E抗体的机率高于抗D抗体, 故Rh血型系统D抗原阳性E抗原阴性者输血不容忽视。Rh阴性个体免疫后产生抗D的机率为70.9%, 产生的抗体其效价在体内会逐渐下降, 甚至常规试验会漏检, 若以后作为受血者输入Rh (D) 阳性血刺激时, 会很快出现免疫性回忆反应。抗体效价会在1~2wk内达到高峰, 引起迟发性血管外溶血, 且发生在输血后几天。造成的输血无效以及溶血。我国大陆马曙轩报道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4%。我们医院患者不规则抗体发生率0.34%, 与文献报道相符。虽然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率较低, 但是该项阳性的患者一旦输入具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 抗原、抗体发生免疫性结合, 补体的参与下, 使输入的红细胞发生溶解, 即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出现发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 严重时甚至危及其生命。

综上所述, 我们在输血前应用聚凝胺法对患者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 能有效预防输血反应的发生, 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钦辉, 主编.临床输血学.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2000.84.

[2]马曙轩, 刘景汉, 李锡金, 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法筛选和鉴定不规则抗体.中国试验血液学杂志, 2003, 11 (2) :194.

输血安全与不规则抗体筛选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检测对象为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临床中术前备血的患者。共9857例。

1.2 试剂

抗2A、抗2B、抗2D血型定型试剂、ABO、RhD血型定型试剂卡 (单克隆抗体) 、血型不完全抗体检测卡 (抗人球蛋白交叉配血卡) 由长春博德生物制品技术公司提供, 广谱抗人球蛋白、聚凝胺、谱细胞、筛检细胞等均由上海市血液中心生产。

1.3 方法

利用微柱凝胶抗人的球蛋白技术致敏红细胞检测被检物中血型抗体。操作步骤: (1) 将50μl的筛检细胞悬液加到凝胶卡上相应的微管中 (第4孔不含抗体的胶溶液微管作为质控对照) ; (2) 加入25μl患者血浆; (3) 37℃孵育15 min; (4) 离心、判断结果。

2 结果

共检出不规则抗体32例, 其中Rh系统抗体占50.1%, 其中抗E抗体占43.8%, 抗D抗体占6.3%, 其他系统 (抗M、抗Lea、抗P1) 占12.5%, 自身免疫性凝集占15.6%;非特异性凝集占21.9%。32例不规则抗体阳性的预输血患者均输注了无相应抗原的红细胞, 无1例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

3 讨论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均已将不规则抗体筛查列入常规检测, 而我国卫生行政部门目前尚未要求对献血者进行抗体筛选, 在临床也只有少数医院对患者进行抗体筛选。我院从2008年已将其列为输血前常规检测项目, 并记录检测结果, 追踪分析, 截至2009年12月共检测出32例, 占检测总例数的0.32%, 符合文献报道的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在正常人群中约为0.3%~2%[1]的范围。

不规则抗体是指抗-A、抗-B或抗-AB以外的其他抗体。目前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方法是采用O型试剂红细胞检测被检者的血清中的不规则抗体。从分析结果来看, 不规则抗体产生大多为Rh系统, 除抗2D外, 其它如抗2E、抗2Ee、抗2Ce等也较常见。虽然现在许多医院已经开展了Rh (D) 抗原的常规检测, 对Rh阴性患者进行同型输血, 但RhE、C、c、e阴性患者并未输同型血, 因此产生抗2E、抗2C、抗2e和抗2c的概率较大, 这些抗体同样可造成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由于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会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 破坏输入的不配合的红细胞或缩短其寿命, 产生溶血性输血反应, 轻则影响治疗效果, 重则危机病人生命;此外, 对孕妇而言, 不规则抗体会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影响新生儿脏器的发育, 并使其智力发育受到伤害, 严重者则会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当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时, 必须进一步作抗体鉴定, 确定其特异性后, 再输入无相应抗原的红细胞, 才能达到安全输血的目的[2]。

综上所述, 对输血前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是必要的, 在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且方法简便、快速, 准确, 易于掌握, 应该对献血者或输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

参考文献

[1]吕鹏主编.最新输血技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194~195.

不规则抗体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需输血治疗患者2278例, 其中男1128例, 女1150例, 年龄3~80岁, 平均 (36.7±5.4) 岁;所有患者均与临床输血适应症相符, 每次输血量220~1800 m L。

1.2 方法

为每位受血者采集3~5 m L静脉血并将之置于EDTA抗凝管, 在37℃水浴中放置10 min;离心标本并于微柱凝胶管上对患者基本情况、抗体筛选细胞编号加以标记, 采集抗体筛查血液10μL、待检血清40μL、缓冲液50μL并加至微柱凝胶卡内, 将孵育器温度调为37℃, 置于其中进行10 min孵育, 展开5 min离心, 对检测结果进行观察。

1.3 判定标准[3]

经观察红细胞均在微柱底部沉集者为阴性, 均在微柱上部沉集者为阳性。之后取1支标记好的试管、1支阳性对照试管及1支阴性对照试管, 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被检血清与5%筛检红细胞, 将5%Rh (D) 阳性红细胞、AB型血清加入到阴性对照试管中, 将5%Rh (D) 阳性红细胞与Ig G抗D血清加入到阴性对照试管内, 将恒温保温箱设置为37℃, 并将三支试管置于其中进行1 h孵育。完成孵育之后用生理盐水展开数次冲洗, 将抗球蛋白试剂加入其中并离心, 若阳性对照试管和被检试管出现明显的凝聚现象, 阴性对照试管未出现凝聚, 则判定为阳性, 表示血清内含有不规则抗体。

1.4 统计方法

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6.0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 对计数数据进行χ2检验。当结果满足P<0.05时, 二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278例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分析

该组所选2278例输血患者经筛查, 共发现16例患者不规则抗体检验阳性, 阳性率为0.702%;16例阳性患者性别分布情况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 16例阳性患者中5例为男性, 11例为女性, 男性患者阳性率0.443%, 女性患者阳性率0.957%, 女性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 (χ2=9.54, P<0.05) ;对女性患者展开进一步分析, 孕妇阳性率1.328%, 非孕妇阳性率0.642%, 孕妇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孕妇 (χ2=7.34, P<0.05) , 见表1。

2.2 抗体类型鉴定分析

16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经抗体类型分类, 具体情况为:非特异性抗体1例, 占比6.250%;抗-C 2例, 占比12.500%;抗-E 3例, 占比18.750%;抗-D 4例, 占比25.000%;抗-M 6例, 占比37.500%。

3 讨论

输血是临床中常用治疗方法, 对于部分疾病可发挥无可取代的治疗效果。然而输血时可能会因为红细胞外不规则抗体导致不良反应、血型鉴定困难、新生儿溶血症等并发症[4], 甚至可对受血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输血安全性一直为广大患者、医师及医学研究人员共同关注[5]。

不规则抗体指的是抗-A及抗-B之外的其他血型抗体 (如P系统、MN系统及Rh系统等) 。人体血液血型抗体主要包括Ig M型与Ig G型两大类, ABO血型系统中, 抗-A及抗-B均属于Ig M型, 其余则为Ig G型。不规则抗体的产生主要源于妊娠、输血等免疫刺激, 正常人群中不规则抗体存在的概率为0.4%~1.0%[6], 且可造成迟发型免疫反应, 故虽输血人群中不规则抗体发生率并不高, 但其复杂性及不规则性均可导致临床输血存在较多风险, 故输血前展开不规则抗体检验是展开后续治疗的重要保障[7], 同时也是减少反复交叉配血所需时间的有效手段, 可促使不相容性检出率有效提高, 大大降低漏检率。在该次研究中, 笔者通过对2278例需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在输血前展开不规则抗体检查, 发现2278例输血患者共16例不规则抗体检验阳性, 阳性率为0.702%, 这一结果和上文中不规则抗体存在概率结果一致。16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男性5例, 女性11例, 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443%与0.957%, 经对比女性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孕妇与非孕妇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28%与0.642%, 二者差异显著, 这一研究结果和杨秀华等人[8]的研究结果一致。笔者认为, 这可能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 (1) 妊娠可引发免疫应答反应, 而接受输血治疗的女性大部分均有妊娠时, 故与男性患者相比, 女性患者出现溶血反应会存在同种抗体的概率更高。 (2) 处于妊娠期的患者, 胎儿可从母体被动获取Ig G抗体, 可刺激目前孕妇出现的抗体, 同时因为同种抗体的存在可能造成溶血性输血反应, 因此孕妇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要高于非孕妇。自身溶血性贫血患者其血清及红细胞内均有自身抗体存在, 若血清内含有冷凝集素则可能导致抗体筛选发生假阳性。而患者自身红细胞可能出现凝集素, 故应注意将其和不规则抗体进行正确区分, 并及时展开输血治疗, 防止延误患者病情。

血型免疫抗体比较常见的是Rh系统不规则抗体, Rh系统不规则抗体是造成新生儿溶血症、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常见不规则抗体, 该次研究结果同时发现, 16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抗体类型为:非特异性抗体1例, 抗-C 2例, 抗-E 3例, 抗-D 4例, 抗-M 6例, 其中抗-E主要是因为患者输血次数过多造成, 因此在临床输血中, 应对ABO血型分型予以严格控制并加强Rh血型分型, 保证输血治疗为同型输血。

综上所述, 在输血前为患者展开不规则抗体检验, 可对输血期间溶血反应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予以有效控制, 能够减少不必要医疗事故的出现, 临床应用意义显著。另外, 在为孕妇输血前加强不规则抗体筛查, 对于减少新生儿溶血病的出现十分有利, 是确保母婴安全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松, 常利, 宋任浩.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 2014, 27 (9) :945-947.

[2]孔文兵, 赖福才, 彭道波, 等.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与安全输血[J].中国输血杂志, 2014, 27 (9) :929-930.

[3]辛荣传, 周益强.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试验检测不规则抗体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 2014, 11 (6) :22-23.

[4]张勇萍, 安宁, 杨世明, 等.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抗体特异性分析[J].细胞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4, 30 (9) :980-982.

[5]倪建萍, 陈琪.孕产妇产前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4, 24 (21) :3119-3120.

[6]袁晓华, 春菊.两种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的应用比较[J].细胞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4, 30 (3) :316-317.

[7]潘晓红.50例不规则抗体致配血不合探讨[J].中外医疗, 2012, 31 (6) :180-181.

不规则抗体 篇4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血清,抗人球蛋白,输血

长期临床研究表明[1], 输入血型相容的血液是临床输血工作所必须严格把关的问题, 其对患者是否能够得到及时、安全的输血救治至为重要, 对降低临床输血反应的发生率亦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达到杜绝输血反应、安全输血的临床目的, 本研究对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3148例临床申请输血患者及供血者血清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 并采用抗人球蛋白法加谱细胞对阳性血清标本进行特异性鉴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148例血清标本均源于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临床申请输血患者及供血者;其中男1749例 (55.6%) 、女1399例 (44.4%) ;年龄3~79 (平均31.7±9.5) 岁。

1.2 试剂与仪器

抗体筛选细胞、抗体鉴定谱细胞均由上海血液中心提供;微柱凝胶免疫检测卡、恒温水浴箱、专用水平离心机均购于Baso公司。

1.3 试验方法

(1) 血清标本不规则抗体筛查: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卡相应位置上标志Ⅰ、Ⅱ、Ⅲ后, 于3孔中分别加入0.8%筛选红细胞50μl+血清标本25μl, 至恒温水浴箱 (37℃) 中孵育15min后, 离心10min, 判读结果 (红细胞全部沉于孔底者为阴性, 聚于微柱上者为阳性) ; (2) 阳性血清标本特异性鉴定:采用抗人球蛋白法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 并根椐试验结果对照标准细胞谱确定抗体的特异性。

2 结果

2.1 不规则抗体筛查

3148例血清标本共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24例 (0.76%) ;其中男9例、女15例;有输血史者8例、有妊娠史者11例;4例患者为IgM, 系天然产生, 1例患者为自身免疫性抗体。

2.2 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的输血情况

24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标本有20例源于申请临床输血患者, 其余4例来源于供血者;其中2例申请输血患者未予以输血, 4例供血者血液退回血站, 避免了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出现, 其余18例申请输血患者在术前选择了对应抗原阴性的血液输用, 手术均顺利完成, 且未有任何不良输血反应出现。

3 讨论

不规则抗体系指抗A、抗B以外的血型抗体, 但其仍是血型免疫抗体中最主要的抗体, 其主要是由于输血或妊娠而产生的红细胞同种免疫, 多数为Ig G抗体, 少数为Ig M抗体[2]。长期临床研究表明[3,4], 随着时间的推移, 血清不规则抗体在体内呈逐渐降低趋势, 甚至于在输血前交叉配血中难以发现, 但当患者再次输入同种血液时, 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回忆反应, 大量的同种抗体在短时间内即可产生而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 导致患者出现交叉配血困难、急性输血反应、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等, 极大影响了输血疗效及患者预后, 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为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及疗效, 尽量减少或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研究对3148例临床输血申请者及供血者血清标本进行了不规则抗体筛查及特异性鉴定:经筛查, 不规则抗体阳性标本有24例, 阳性率为0.76%, 其中4例源于供血者血清标本, 其余20例为申请临床输血的患者;后对该24例阳性标本进行谱细胞抗体特异性鉴定, 发现有输血史者8例、有妊娠史者11例;4例为IgM, 系天然产生, 1例患者为自身免疫性抗体。经合理安排及处理, 本组临床输血患者未出现任何不良输血反应。

综上, 输血前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可有效减少或杜绝输血反应的发生, 有效的筛查和鉴定亦是保证输入相容血液成分的重要前提。因此, 笔者认为应该把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列入输血前的常规检测项目, 这对有输血史、妊娠史和短期内大量输血的患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不仅解决了交叉配血的难题, 还有效避免了输血反应的发生, 确保了临床输血的及时、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刘达庄, 朱俊, 朱自严, 等.免疫性输血反应的调查及预防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 2002, 15 (3) :159-161.

[2]陆小梅, 罗丽杰, 黎四平, 等.632例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 6 (6) :460-461.

[3]Sopeleti CR, Pro2Saangue F.Evaluation of gel-test technology in drug-induced positive direct antiglobulin test[J].Transfusion, 2000, 40 (Sup-pl) :292.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选的临床应用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在我院进行输血的患者2800例, 纳入标准:急诊、择期手术和内科需要备血输血的患者;年龄20~70岁;知情同意本研究。其中男1600例, 女1200例;年龄最小22岁, 最大68岁, 平均年龄 (45.22±4.19) 岁;疾病类型:血液疾病800例, 孕产妇500例, 肿瘤500例, 外科手术400例, 其他600例。

1.2 检测试剂及仪器试剂:选择筛选红细胞、谱细胞、抗人球蛋白 (Ig G, C3d) 的抗体, 由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美国强生抗人球蛋白 (Ig G) 检测卡;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凝聚胺介质试剂。同时试验用筛选细胞, 抗体鉴定所用谱细胞、酶、聚凝胺均由上海市血液中心提供, 不规则抗体筛查质控品由北京金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筛选用玻璃微珠Coombs卡由达亚美公司提供。

1.3 方法:常规空腹采集患者的静脉血2 m L, 常规进行EDTA-K2抗凝, 充分离心后保存取上清保存于-20 ℃冰箱, 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采用手工试管盐水法直接离心和抗人球蛋白检测卡两种方法进行, 严格按说明书操作及判定结果, 同时设置阴阳性对照。所有抗体筛查阳性的标本均进行手工抗人球蛋白法复检。

1.4 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14.00软件进行数据的收集与记录, 严格数据核对与分析, 进行t或卡方检验, 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不规则抗体筛选情况:在2800例患者中, 不规则抗体筛选出阳性22例, 阳性率为7.9%, 其中男性6例, 女性16例, 有输血史者7例, 同时有妊娠史和输血史者3例。

2.2 不规则抗体的组成:在22例阳性患者中, 在抗体特异性方面, 其中抗-E抗体6例, 抗-C抗体3例, 抗-M抗体4例, 自身抗体4例, 其他抗体5例。具体见表1。

3 讨论

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需要输血的患者越来越多。虽然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输血安全得到了很大保障, 但是临床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较常见, 通常可能导致患者的血红蛋白下降、肾功能衰竭等现象, 严重者造成死亡。特别是多次反复大量输血及妊娠可产生免疫性抗体, 引起交叉配血不合, 造成输血反应[4]。

因此, 为了避免在临床上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 需对输血患者提供同型血液, 且同时进行作交叉配血及不规则抗体筛选。对临床上受血者进行抗体筛查, 发现有意义的不规则抗体, 从而降低和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2800例患者中不规则抗体筛选出阳性22例, 阳性率为0.8%, 其中男性6例, 女性16例, 有输血史者7例, 同时有妊娠史和输血史者3例, 虽然其检出率不高, 但是引起迟发性免疫反应的主要原因。其中女性患者的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远远大于男性患者, 特别注意的是, 女性阳性患者中均有妊娠史, 且5例无输血史。同时也有研究表明不规则抗体易发生在孕妇、肿瘤患者和多次输血患者, 这可能与女性由于妊娠因素影响增加了机体受到免疫刺激的机会多于男性有关[5]。为此在临床实践中要特别注意需输血的女性, 对于非D抗原引起的同种抗体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抗体特异性的类型方面, 经过筛查, 在22例阳性患者中, 抗-E抗体6例, 抗-C抗体3例, 抗-M抗体4例, 自身抗体4例, 其他类型抗体5例, 表明不规则抗体是血型免疫抗体中最主要的抗体。其中不规则抗体以Rh系统抗体最多, Rh系统中抗原性较强的抗-C和抗-E居多, 抗EA、抗P1均较少见, 但抗EA抗体可引起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抗P1最理想的反应温度为低温4 ℃, 为此很少在体内造成溶血;自身抗体在自身溶血性贫血时出现较多, 还需要值得深入研究。同时不规则抗体筛选不能做到检测所有临床意义的抗体, 一些抗低频率抗原的抗体可能会出现被漏检, 这时需抗原性更完全和特异性更强的筛选细胞进行配合实验[6]。

总之,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选的临床应用可及时检出患者体内的血型免疫型抗体, 提前寻找相合的血液进行输血, 从而有效保障输血安全。

参考文献

[1]董克涛.手术前备血及受血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3, 13 (1) :273-274.

[2]杨孝亮, 周小琴, 汪小亚, 等.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输血治疗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5, 38 (2) :133-134.

[3]刘俊红, 杜忠斌, 李惠霞.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 2013, 15 (4) :711-712.

[4]周洁, 贺才标.3176例受血者血清不规则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 5 (22) :798-800.

[5]张冬霞, 史立英, 李影, 等.抗-Ce合并抗-e混合抗体致交叉配血不合1例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 2 (13) :324-325.

不规则抗体 篇6

1 资料和方法

1.1 设备、材料

离心机:LDZ4-0.8 (判读结果) 。 LDS-2A (洗涤红细胞) :离心机的转数应达到4000 r/min, 且达到4000 r的时间不应超过3 s。

水浴箱:HH-WZ1-600 水浴箱37℃恒温, 温度上下波动不超过1℃。

显微镜:OLYMPUS显微镜性能良好, 备有100、400二套物镜。

实验所用试管清洁干燥, 吸管均采用一次性。所用试剂在室温 (18~25℃) 平衡30 min, O型红细胞和谱细胞均配成2%~4%的悬液, 抗人球蛋白效价为8的最适效价, 聚凝胺试剂结果准确可靠。

1.2 对象

在无偿献血者中ABO正反定型不符。在临床输血者中有输血反应史、死胎史, 流产史、新生儿不明原因的溶血、黄疸等。

1.3 方法

1.3.1 鉴定前被检标本的处理

采集被检者抗凝血2 ml, 不抗凝血3 ml。抗凝血用来洗涤红细胞, 不抗凝血应在4℃保存14~16 h或在37℃保存2 h, 或用离心机将血清析出。患者的红细胞要配成2%~4%的红细胞悬液, 确保被检者血清无乳糜, 红细胞无细菌污染, 标本新鲜。

1.3.2 检测步骤

①将被检者的标本预处理好, 并标记清楚;②准备14个试管, 编号1~12号, 作为谱细胞反应管, 另二管作阴性、阳性对照;③将被检者的血清加入试管2滴 (1~12号和阴对) , 阳性对照管加入抗-D血清2滴;④1~12号管加入解冻后的谱细胞各1滴, 阴对管中加入被检者RBC 1滴, 阳性对照管中加入O型混合细胞1滴;⑤37℃孵育45 min。洗涤RBC 4次, 2000 r/min, 1 min/次, 每次均扣干;⑥每管加2滴抗人球蛋白, 3400 r/min, 离心15 s;⑦镜下判读结果;⑧根据谱细胞的反应格局, 筛出被检者抗体的特异性。对已筛出的抗体, 做吸收放散试验。

1.3.3 筛选谱细胞标准

① 经常参加无偿献血的健康人群;② ABO血型为O型;③ 每个人含有ABO以外的抗原不同;④ 谱细胞所表达的抗原特异性高。

1.3.4 需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的人

1.3.4.1 输血

①ABO正反定型不符;②受血者血清与供血者的红细胞不配合;③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不配合;④全血输注或血浆输注后, 出现输血反应。

1.3.4.2 妊娠

①孕妇有不明原因的流产史;②孕妇有不明原因死胎史;③新生儿有不明原因的黄疸、水肿、贫血、肝脾肿大、核黄疸。

2 结果

结果见表1。显示用谱细胞筛选和不用谱细胞筛选出的抗体数是不同的, 用谱细胞筛选检出不规则抗体数高于不用谱细胞筛选。

3 典型病例

患者, 男, 37岁, 血型为B型, 2003年来血站无偿献血200 ml, 实验室诊断:ABO正反定型不符, 实验室反应格局见表2, 与12个谱细胞反应格局见表3。

患者红细胞P1抗原定型 (-) 。吸收放散实验:放散液与P1阳性细胞反应, 与P1阴性细胞无反应。效价:8, 直接入袋血报废。经过谱细胞的筛选及红细胞抗原的鉴定和吸收放散试验的证实, 此人血清中含有IgM抗-P1抗体, 效价为8.说明:①在此试验中, 阴性对照应无凝集.阳性对照应有凝集在阴性对照管中加入1滴已致敏的O型RBC, 如有凝集则试验成立, 否则此次试验失败;②鉴定被检者抗体的同时, 应测被检者RBC上的抗原血清中有此种抗体, RBC上就没有相应的抗原;③洗涤RBC最后一遍时应留取上清液作平行对照。

4 讨论

谱细胞就是用多个不同红细胞抗原的细胞组成的细胞谱, 用来检测被检者血清中含有的不规则抗体的性质。在用谱细胞筛选不规则抗体一组中, 所筛选210例标本中共检出45例不规则抗体。不用谱细胞筛选不规则抗体, 在所筛选347例标本中, 通过正反定型检出不规则抗体14例。应用谱细胞筛选不规则抗体检出抗体率明显高于不用谱细胞筛选。不规则抗体是临床输血中发生输血反应的重要因素, 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应用谱细胞能较快的鉴定出抗体的特异性, 为挽救患者的生命缩短了时间, 市售的谱细胞保存短, 价格昂贵。本站根据大部分无偿献血者定期献血的规律, 适当的筛选了一些经常献血的人群, 对其进行红细胞抗原的鉴定, 在其献血时, 将此人的红细胞用甘油冰冻保存起来, 可保存2~3年, 其红细胞上的抗原不失活性。待有不规则抗体需要鉴定时, 将冰冻保存的红细胞经过一系列的解冻, 洗涤并配成红细胞悬液, 用来检测不规则抗体。

参考文献

[1]李勇, 杨贵贞.人类红细胞血型学实用理论与实验技术.红细胞血型应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126-139.

[2]Walker RH.Branch DR.Dzik WH, et al.Technical Manual.11thed.Bethesda:AABB, 1993;171-173, 208, 209.

不规则抗体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标本来自2006年8月~2009年4月我院住院的3例患者,其病历摘要见表1。3例患者均给予输血治疗,因均有输血史,输血前做不规则抗体筛查,患者1和患者3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2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复查ABO血型和Rh D血型结果与输血单上所填内容相同。

1.2 血型、配血及输血分析

1.2.1 患者1的血型、配血及输血分析

临床申请输红细胞悬液6 U,输血科复查患者1的血型确定为B型,Rh D(+),取B型,Rh D(+)的供血者血液[已复检为B型Rh D(+)]与患者血样采用盐水法、凝聚法交叉配血。盐水法主次侧均相合,凝聚胺法主侧不合,次侧相合。患者血清的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从患者血清与筛检红细胞反应格局(微柱凝胶卡式法)初步判断不规则抗体可能为抗-E和抗-c。将患者血样送至本血站做进一步检查,患者血清与谱细胞反应,结果提示血清中含有Ig G性质的抗-E和抗-c,抗体效价测定,抗-E效价为256,抗-C效价为16,说明患者缺乏E抗原和c抗原,因有输血史,可能曾输入了含有E抗原和c抗原的红细胞,而产生了免疫性抗体抗-E和抗-c。为了输血安全,血站血研室对患者1做Rh血型分型,结果为CCDee,选择B型Rh D(+)供者血液20 U(10袋),做Rh血型分型,结果显示,CCEee 4袋、Cc DEE 3袋、Cc Dee 2袋、cc DEE 1袋。将B型CCEee的供者红细胞6 U取回输血科与患者1做交叉配血(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抗人球法)主次侧均相合,输给患者1后,未发生不良输血反应,输后第2天患者1的Hb升至78 g/L,病情好转。

1.2.2 患者2的血型、配血及输血分析

给予输注红细胞悬液2 U,输血科复查患者2的血型为A型、Rh D(+)。输血科有库存A型Rh D(-)红细胞悬液2 U,此袋血距有效期限11 d,为避免报废,在符合输血原则情况下,此袋血中的红细胞拟输给患者2。在交叉配血中,盐水法主、次侧均相合;用凝聚胺法主侧相合,次侧不合(有明显凝集);采用抗人球法结果同凝聚胺法。再次复检患者2和此袋血的血型,结果同前。对患者2和供者血样做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为患者2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供者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对照不规则抗体筛查反应格局初步判断供者血样中含有抗-D,将患者2的血样和供者血样送至本血站血研室进一步检查。供者血样中含有Ig G性质的抗-D,效价为64。Rh血型分型结果:患者2为CCDee,供者为Ccdee。如果供者血液输给患者2,因供者含有c抗原,可能会使患者2产生免疫性抗体(抗-c),再次输入含c抗原的血液易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故此袋血不能输给患者2。血站从4袋库血[A型、Rh D(+)]中经Rh血型分型,挑选出1袋同型(A、CCDee)血液,与患者2交叉配血相合。输注给患者2后,Hb上升到77 g/L,改善了贫血症状,病情好转。

1.2.3 患者3的血型、配血及输血分析

给予输注红细胞悬液4 U,输血科复检患者3血型和两者供者(2袋红细胞悬液)的血型均为O型、Rh D(-)。盐水法、凝聚胺法对患者3和2个供者的血样进行交叉配血。盐水法主侧有凝集,次侧相合;凝聚胺法同盐水法。患者3血清的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血站检测患者3的血清不规则抗体确定为抗-C和抗-e,抗-C的Ig M效价为8,Ig G效价为16;抗-e的Ig M效价为32,Ig G效价为64。Rh血型分型结果,患者3 Rh血型为ccd EE。本市血站165例Rh D(-)献血员档案中无供者Rh血型与患者3 Rh血型Ccd EE完全相同者,考虑到患者3是未婚女性,年龄22岁,如输入缺失的抗原会产生免疫性抗体,影响婚后生育,供者中只有1例为O型ccde E。该供者E抗原阴性,从理论上讲可以输给患者3,患者3血样(O型ccd EE)与该供者(O型ccde E)交叉配血均相合,输入该供者2 U红细胞悬液后改善了贫血症状,经补铁和营养等临床综合治疗后,患者3病情好转出院。

2 讨论

Rh血型是继ABO血型系统之后最具临床意义的血型系统[2],也是血型抗原和抗体最为复杂的血型系统。依据5种抗原的抗原性强弱依次为D>E>C>c>e,汉族人5种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D:99.66%;E:47.88%;C:87.45%;c:56.31%;e:52.12%。因此,临床上一次随机输血产生抗-E的机会要比抗D大2.5倍,多次输血的患者易产生抗-E,而导致溶血[3]。抗-D主要通过Rh血型不合的输血和妊娠产生,Rh D阴性个体经妊娠途径受到D抗原刺激后,有50%~70%产生抗-D,Rh D阴性个体接受1ml Rh D阳性血液后约75%产生抗-D,抗-D的产生可导致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和HDN,严重者可导致受血者新生儿或胎儿死亡[3]。抗-c仅能通过免疫产生,其在Rh抗体中的重要性仅次于抗-D和抗-E[4]。免疫产生的抗-E的患者可合并出现抗-c,其滴度可能会比抗-E弱,呈现剂量效应。患者1 Ig G抗-E效价为256,抗-C效价为16,与上述论点相符。亦有学者认为抗-E阳性患者即使没有检出抗-c,也要避免输注含c抗原的血液,从而避免因抗-c导致的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5],一般情况下抗-C常和抗-Ce(复合抗体)同时产生[6]。东方人c DE抗原阳性率为21%,对于缺乏C抗原和e抗原的受者易产生复合性抗体即抗-Ce。Rh血型系统还有Rh亚型、Rh缺失型等,抗体还有抗-Cw、抗-Cx等。因为Rh血型系统的抗原抗体复杂性,及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和HDN,输血时要做好Rh血型分型,做到同型相输,避免免疫性抗体产生而造成不良输血反应。

有输血史的3例患者中,无论Rh D(+)还是Rh D(-),患者和供者ABO血型相同,Rh D血型相同或相容的情况下交叉配血中出现不相合。Rh血型分型后找到相同血型的供者血液或配合型供者血液,输注后,Hb上升至应有水平,无不良输血反应,输血治疗效果满意,说明仅做ABO血型、Rh D血型和不规则抗体筛查是不够的,必须做不规则抗体鉴定和Rh血型分型,使受供双方C、c、D、E、e抗原均相同或相配合才能保证输血安全。

血站在Rh血型分型的基础上,建立献血员档案,档案内容包括献血员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电话号码、ABO血型、Rh D血型、Rh血型表现型、血清中有无抗体、抗体效价等,本地区Rh D阴性献血员档案全部建立并入稀有血型库。Rh D阳性献血员也要建立档案并入血型库。血型库和稀有血型库信息可传输到医院输血科,做到信息共享,医院输血科开展不规则抗体鉴定和Rh血型分型工作,一旦遇上不规则抗体阳性的患者,鉴定其不规则抗体类别,效价和Rh血型分型,并将患者的其他数据信息传至血站,医院输血科和血站均可从血型库和稀有血型库中查找同型血液或配合型血液,患者能及时输注安全的血液。

临床上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特别是尚未生育的女性,除常规配血选择配合型血液输注外,建议进行Rh系统分型,选择Rh同型血液输注,避免患者缺乏的抗原输入体内,并产生相应的抗体[7]。Rh血型同型输注,避免了产生免疫性抗体而引起的输血后溶血性反应和HDN的发生,提高了临床输血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谭庆芬,崔徐江.聚凝胺法交叉配血不合的输血处理[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8):660-661.

[2]丁肖华,郭如华,田兆嵩.Rh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6):474-476.

[3]崔云昊.Rh血型,采供血规范化监督管理与血液制品检测新技术新标准实用手册[M].银川:宁夏大地音像出版社,2004:581-587.

[4]杨天楹,杨成民,田兆嵩.临床输血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71-73.

[5]吕鹏.最新输血新技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3-198.

[6]肖星甫.输血技术手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78.

上一篇:旅游策划实务下一篇:加权特征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