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改革管理

2024-10-15

作文教学改革管理(精选7篇)

作文教学改革管理 篇1

0 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极大改变了企业的生产、商业和管理模式。为此, 企业纷纷构建各自的管理信息系统,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利用, 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推进管理信息化、应对信息技术影响下市场环境的挑战。面对管理信息化的大环境, 在工商管理本科教学培养的课程中, 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综合了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系统工程等方面知识的课程, 从1998年就被教育部确定为工商管理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 目前被很多高校确立为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成为培养新型复合型管理人才的主干课程。

然而一直以来,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教学中, 由于种种原因, 出现了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导致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实际作用与课程地位不相符。因此, 重新审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因素, 探索符合工商管理专业实际需求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 课程改革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因素

1.1 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的应用加大了对信息化应用人才的需求

信息化应用人才, 主要指信息管理人才 (如企业CIO) 与信息技术应用人才 (拥有信息化素质的普通员工) 。首先, 随着管理信息化的推进,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发实施管理信息系统, 据统计, 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使用管理软件的比例高达95%以上。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实施过程中, 由于参与开发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导致了很多MIS实施的失败:一方面负责系统开发的计算机专业人员缺乏管理知识, 开发出的软件系统不能满足实际管理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参与系统开发和实施信息系统的企业管理人员缺乏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知识, 在系统的开发和实施中不能对开发方案提出好的建议。因此, 为了顺利推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企业迫切需要具备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参与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改进过程中, 配合计算机专业人员, 提供更合理贴切的企业实际生产管理系统开发需求, 弥补计算机开发人员知识结构的欠缺, 推动管理信息系统的顺利开发和有效实施。此外, 由于信息系统的普遍应用, 需要从业者需能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工具, 很快适应并熟练使用管理信息系统, 能够熟悉适应信息技术下新的企业生产管理模式。这些是对从业者信息化素质的要求, 也增加了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培养需求。

1.2 人才培养重点的转变促进了课程目标和内容设置方向的调整

在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 大学教育从“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 人才培养重点也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在这种教育目标下, 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了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为满足企业在人才使用方面“拿来就用”的要求, 工商管理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独立工作能力、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为适应信息社会快速的知识更新, 毕业生还应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宽广的专业知识, 并具备在自身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知识更新的能力。根据工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要体现两个主要的思想:其一, 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实用性。课程是为培养学生实际技能服务的, 因此在课程内容安排上要避免理论性过强、难度过大、不易实践, 尽量做到可理解、可掌握、可操作、可受益。其二, 课程内容选取要宽而不泛, 体现可用性。课程内容要以学生培养目标的主线, 考虑到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主要从事管理工作, 而非技术工作, 因此, 在内容选择上既要构建宽广的知识结构, 又要根据工商管理类学生的特点与要求来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1.3 管理软件市场的蓬勃发展催生了新的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

据估算, 2009年我国管理软件市场规模达到340亿元, 以用友、金蝶、浪潮等为代表的国内管理软件品牌在技术、市场、服务等方面不断突破, 国内外ERP、OA、CRM等商品化软件也不断成熟。随着管理软件市场的蓬勃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选择直接购买软件产品。但在软件选型的过程中, 由于管理软件品牌众多, 产品分级发展明显, 高端产品注重平台化、集成化, 中低端产品注重标准化、套件化, 对于没有专业背景的企业软件选型决策者来说带来一定困难。而且, 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不同规模的用户, 对软件的需求和关注点也有很大不同, 高端用户在选型时关注资金管理、商业智能等关键应用, 中小企业选型则更加关注产品适应性。作为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商品化软件的选型与实施等内容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 也催生了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新的教学内容要求。

2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

2.1 根据社会需求, 确定教学目标, 规划教学内容

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手段, 具备一定的系统操作使用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较强的信息意识, 能从信息管理的视角去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的组织、管理和创新能力, 具备从战略角度进行信息技术规划的能力;培养学生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参与意识, 具备从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角度参与和组织信息系统的建设实施的能力。

根据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带来的影响, 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基础; (2) 了解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掌握ERP、SCM、CRM等常用的管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3) 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和开发过程, 掌握管理者在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基本技能要求; (4) 理解信息的传输、处理过程, 掌握用简单的软件技术及管理模型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5) 理解信息系统实施与运行的管理方法, 掌握企业系统选型基本知识 (参见图1) 。

2.2 根据课程内容, 构建教学案例, 改进教学手段

由于课程包含的内容较多, 知识点较为集中, 在课程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 构建各种真实的问题情境, 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为配合各部分内容的教学, 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案例, 以保证教学效果, 并且案例的选择要注意跟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相衔接。在本次教学改革中, 选择了以下4种类型的案例, 分别在不同的知识点教学中使用 (见表1) 。

另外,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以及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差异, 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 如在理论教学过程中, 选择原理性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方法, 在实验教学环节采用演示实验、验证实验、模拟实验等多种实验手段, 以完成教学内容, 实现教学目标。

2.3 根据教学对象, 选择教学工具, 培养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对于巩固教学内容、理解重点难点、培养操作能力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由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本身知识结构偏重于管理, 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 且动手实践能力不强, 在主要以计算机技术作为手段的课程实验实践环节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而且, 由于MIS课程具有内容难度大、综合性强等特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 为改善实践教学效果, 降低计算机技术薄弱给学生带来的学习障碍, 教学中应遵循“重方法, 轻手段”的基本原则, 合理选择教学工具。使用较为简单的开发平台或软件完成实践操作, 如Access、Excel等学生容易掌握的软件, 或者使用其他非代码生成软件, 学生只要设计好流程, 软件自动生成代码, 让学生既有实践的能力, 又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到流程设计等重点内容上去, 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结语

管理信息系统综合了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和网络通信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它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在实际教学中很容易出现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目标不明确等问题, 起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只有针对课程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 针对教学对象进行设置, 课程最终才能在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的信息化管理人才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摘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在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针对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本文重新审视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因素, 探索符合工商管理专业实际需求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探讨了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案例设置以及实践能力培养, 以期对该课程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卫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讨[J].福建电脑, 2009 (9) .

[2]张义刚.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 12 (16) .

[3]何瑞卿.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 2008 (20) .

[4]张晴, 金荣学.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有效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8, 11 (19) .

[5]康杰.关于经管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的新思考[J].宜宾学院学报, 2008 (8) .

[6]郭风, 董萍萍.创新教学模式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高教研究, 2007 (13) .

[7]滕佳东.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 2007, 10 (10) .

[8]张小川, 陈庄, 等.“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7, 21 (9) .

作文教学改革管理 篇2

结束语

工商管理学科是一门应用多学科与多领域理论方法和技术,系统地研究工商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应用科学,其目的是研究各种类型的组织利用有限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复杂行为及其规律。以ERP教学为中心,全方位、多层次资源集成,构建经管类高校校内综合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探索一条经管类高校的高素质本科人才的培养之路,使学生熟悉企业运作流程、了解企业运作规律、具备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及管理决策能力。

参考文献:

作文教学改革管理 篇3

【关键词】人事管理;人事档案管理;社会公共信息

人事档案管理与人事管理两者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中一个发生改变,另一个也要随之发生改变。人事档案管理属于人事管理的一部分,要做好人事档案改革工作就需要从理念与管理方式等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改革工作。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人事管理改革与人事档案管理改革。

一、以往人事管理下的人事档案管理

(一)以往人事管理职能

以往的人事管理职能通常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概括:首先,从部门角度讲,主要传达决策者制定好的目标,同时检查应聘者自身情况与所应聘职位是否相符,需要与应聘者与部门负责人相沟通,这样一来就导致科学性缺失;其次,尽管有时让员工接受组织纪律等方面的培训,但却很少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最后,在管理评价中不具有科学性,只是一味地找毛病。在工资与社保管理上只计算其中的一部分。以往的人事档案中,将工作作为中心内容,所做工作一直围绕档案管理、工资调配、人员分配上,这些条框方式难以激发人的创新能力。

(二)以往人事档案管理性质

以往人事档案管理具有封闭性质,能够阅读档案工作的人员十分有限,仅局限于领导级别,外人幾乎看不到档案。这样的管理方式具有有利存在,也有不利存在,对于有利因素来说主要体现方便管理人员收集与管理,便于领导人员使用,保护人事档案不外泄。不利因素也体现在扩大了人事档案功能,影响到了档案使用,使人事档案成为约束人的工具,使人难以发挥自身作用。

二、人事管理改革主要内容

(一)将市场竞争机制应用到人才资源配置中

首先,转变以权力为中心的形式,将市场规则作为中心,因此政府部门应适当地拓宽人力资源开发与竞争途径,使政府成为制定规则人员,强化规则和透明性。同时,政府部门要成为规则的监管者与维护者,对于人力资源流动中所发生的违规行为一定要做好制裁工作,注重个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其次,重视现有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为人才创设良好的流动环境,确保人才市场具有机制灵活性与功能完备性。

(二)构建完善的人才评价机制

对于人才评价应注重科学合理性,使人才树立起良好的人生目标,促进人才资源结构优化,设立良好的科学规范机制,保证人才在竞争上具有公正、公平、公开性。

(三)强化公务人员培训

要提升公务人员素质应通过教育培训实现这一目标,真正构建服务型政府。通常情况下,政府服务质量的高低与公务人员综合素质有直接关系,因此政府部门一定要做好公务人员培训工作,使公务人员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责任,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

(四)确立问责机制

人事管理所针对的对象是人民大众,这就需要在工作中始终将人民需求放在第一位,工作人员应真正为人们办事,平等看待每一名来访人员,对于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实行谁犯错谁负责,确立问责机制,减少问题发生互相推诿情况出现。

(五)重视人才保障机制的完善

构建人才权益保障机制一定要做好法制严明、完备法制,发挥其应用作用,真正保护人才合法权益,尤其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应作为重点,防止他人创新成果被窃取情况发生。

三、人事档案管理改革方式

(一)更新人事档案管理观念

人事档案被创建出来的主要目的是被人们使用,这就需要做好人事档案资源开发工作,通过人事档案可以了解到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不仅可以为本单位人事部门服务,还可以为其他相关人事部门服务。首先,应认识到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重视,提高人事档案利用率;其次,将科学发展观作为人事档案管理核心观念,通过利用人事档案为人们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再次,认识到人事档案服务对象为人们,通过人事档案带动人才进步;最后,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入手,转变工作理念,强化人事档案管理。

(二)重视人事档案管理机制改革

在人事档案管理机制改革中,应注重分段改革,充分发挥人事档案作用,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其中,强化载体管理与信息管理。同时用人单位在做好人事档案实体保护时,也要通过数字化做好数据库处理工作,以便供单位使用。流动的人事档案,应交由人才交流中心管理,保证人才信息的真实有效。

(三)构建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机制

要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通过权限制完成人事档案管理,使具有权限的人都可以应用个人档案,无论对方是本单位人员还是流动人员,这样也可以展现出对人的尊重。

(四)转变人事档案管理方式

以往的人事档案管理以纸质档案为主,现阶段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人事档案管理也要注重数字化的实现,将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应用其中,通过密匙等调取档案信息,既可以保证档案信息安全,还减少了对信息使用者在空间与时间上的限制。

(五)强化人事档案利用方式

首先,转变人事档案内容,对于档案从收集开始就做好管理工作,严禁将虚假信息融入到档案中;其次,提升人事档案社会效能,将以往的控制管理转化为服务管理,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再次,为强化利用效率,应适当拓宽编研范畴,逐步完善档案信息内容;最后,做好人事档案的动态管理工作,完备人事档案数据系统。

四、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人事管理与人事档案管理两者之间联系密切,两者的改革要同时进行,因此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希望能为相关人士带来参考,做好人事档案管理改革与人事管理改革工作。

参考文献

[1]吴正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与改革研究[D].安徽大学,2013.

[2]武志芳.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的新问题与改革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13,(6).

[3]张帆.试析人事管理改革与人事档案管理改革[A].华章(2014)[C].2014.

[4]何丽桃.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初探[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5).

走向权变管理的大学教学管理改革 篇4

一、权变理论的基本思想

权变理论亦称情境理论或机变理论,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的菲德勒提出来的。“权”即是权益,“权变”即衡量是非轻重、因事制宜。权变理论认为,环境与管理之间存在一种函数关系,其中组织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是自变量,而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是因变量。具体而言,权变理论的思想观点包括如下内容:第一,权变理论强调环境对管理的作用和影响。管理不是一种与外界相隔离的活动,而是与外界具体的环境相联系、相互作用的。第二,环境是自变量,而管理的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管理行为方式的选择就是依据有关环境的变量用相应的管理观念和技术之间的函数关系来确定的。第三,权变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即权变关系。所谓权变关系就是组织管理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可见,权变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权变”,就是权衡应变或权宜变通。同时权变理论表现出系统性、非线性、情境性和动态性等基本特点。

1. 系统性

权变理论认为,管理的各种因素共存于一个系统内,共同作用于管理系统,单纯的某一方面并不能构成管理系统。在选择管理方式时,必须从系统的全局和整体出发,综合考虑诸方面的因素,权衡各方面的利益,在博弈的基础上作出决策。

2. 非线性

权变理论认为一种管理方式并不一定能产生与其相对应的管理效果,管理具有非线性特征。非线性特征正是基于管理的系统性,因为某一种因素并不能单纯决定管理的方向,而恰恰是同与其相联系的其他方面力量共同作用着管理的成效。

3. 情境性

权变理论认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方式或模式,每一种管理行为只是在特定情境下应对特殊需求的方案。权变理论企图在各种情况和条件下都能探寻到在限定的条件下的最佳目标、最佳方案和措施,也就是说适合当下情境的就是最好的。因此,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有效性的发挥取决于其与特定管理情境的匹配程度,管理具有明显的情境性。

4. 动态性

基于管理的情境性特征,权变理论提出管理的动态性理念,认为在管理中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普遍实用的、最好的理论和方法,而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随机应变,反对永恒不变的观念。面对管理的动态性,权变理论要求管理的理论和行为方式要根据人、事、物、地等的变化和不同,综合考察各方面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复杂因素,而作动态的、灵活的调整,以便有效进行管理。

二、大学教学管理实行权变管理的必要性

1. 大学教学管理环境的复杂化需要权变管理

大学教学管理环境的复杂性特点要求借鉴以注重环境变量为特色的权变管理理论。首先,当今社会越来越需求高素质人才,而且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发生着变化;大学教学管理必须密切关注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其次,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需要我们不断地更新学校教育内容,大学教学管理中必须采取权变管理的理念及时吸取外界新的科学知识。再次,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的社会,这要求大学教学管理应关注外界多元价值观、尊重个性化发展需求,采取权变管理方式应对多元与差异。

2. 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需要权变管理

高等教育在于培养个性化的人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需要在大学教学管理中运用权变管理。学生自身表现出的个性化身心发展特点要求我们在教学管理中进行因人而异,而不是统一化标准化的管理。大学生的家庭背景、知识基础、性格特征等方面都不尽相同,比如,面对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我们单纯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是不够的,还要根据程度的不同加强对他们的经济资助管理。面对兴趣和爱好不同的大学生,在教学管理中实施同一化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是难以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的,因此依据权变管理理论,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设置具有选择性的课程体系和自主的学习空间。

3. 偶发的变量客观上要求我们实行权变管理

在一个发展的复杂系统中,我们无法预测任一给定时刻的变化,无法预测这种变化何时发生,只知道它会发生,具有随机性,但是又体现出一定的确定性,是确定性系统的内在随机性。在复杂系统内,难以用事先确定的规划和计划去应对偶然发生的变量,因为偶发的变量改变了原有的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原有的管理思想、技术和方法在新的偶发的情境下难以产生原有效果。面对偶发变量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权变管理以根据偶发情境采取相对应的管理技术和方法。

4. 经典的科学管理理论的有限性需要权变管理

科学管理理论仅适合于具有普遍特性的管理过程,而不适合具有丰富性、复杂性和特殊性的管理情境。经典的科学管理理论具有有限性,并不能解决管理中的所有问题,而大学教学管理恰恰是一个复杂的特殊的过程或系统。首先,大学教学管理目标具有特殊性,即大学教学管理是以更好更有效地培养人才并且着眼于提高人才质量为根本目标的活动,非同于一般生产过程中以追求产品数量和经济效益为出发点的管理活动。其次,大学教学管理组成人员具有特殊性,大学教学管理的组成人员有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等方面,他们参与的教学管理是一个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群体性交往性的活动,而不是单向的加工制造活动。再次,大学教学活动具有特殊性,大学教学活动是一个传授和创造知识的学术型活动,是一种人与人的活动,以人才培养和学术发展为中心,非同于日常生产中的人与物之间的生产活动。总之,经典科学管理理论的有限性以及大学教学管理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大学教学管理活动中不能单纯以经典科学管理理论为思想基础或工具指导管理,权变管理对于解决大学教学管理这一特殊活动中的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三、走向权变管理:大学教学管理的必然选择

1. 提高管理者的权变素质

面对复杂的教学管理环境以及偶发的变量等因素,大学教学管理必须运用权变管理策略,但是如何觉察到教学管理环境的复杂性、特殊性和偶发变量的发生,以及如何面对复杂的情境转换管理技术和方法,显然管理者的权变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管理者的权变素质就是作为大学教学管理者所具备的洞察教学管理环境、偶发变量以及特殊的管理对象等因素的特殊性和多变性,并且能够根据特殊的情境选择和采用相应的管理方式,以有效实施管理的综合能力。管理者的权变素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具备一定的洞察力,主要是洞察管理环境的变化,以及能够及时把握住偶发的变量;其次,具备一定的协调能力,就是面对变化的情境和因素,能够及时而妥善地协调各方面因素,为适应新的管理环境而调配资源;再次,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面对风云变化的社会环境,大学教学管理者能够灵活调整管理策略,进行权变管理。那么如何提高管理者的权变素质?一是进行理论学习,学习权变管理理论的先进思想和理念,用先进的理论武装管理者的头脑;二是使管理者熟悉管理范围内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了解相关群体的特点和现有资源的状况;三是管理者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自身所采取的管理行为是否达到权变的水平,在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不断提高。

2. 准确分析环境的特殊性

准确分析环境的特殊性,清楚地把握形势是权变管理的重要条件。管理者只有认清大学教学管理所处的环境,对情境进行分析,权衡利弊得失,才能为选择最佳管理方式提供依据。对环境的分析并不是依靠主观的感觉和主观的判断,而是基于客观的事实分析得出准确的结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只有适合某种情境的可供选择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大学教学管理环境的变化意味着管理的条件有所变化,一般来说大学教学管理环境是指大学教学管理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际环境等方面。准确分析环境的特殊性就是要分析大学教学管理所处的外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以及内部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教学资源环境。那么如何准确分析环境的特殊性?就是要准确估计当前教学管理的目标、对象、内容和情境是否与原有预设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保持一致,应当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学教学管理的目标、管理方法、管理内容及组织结构等变量因素。及时把握偶发性因素,重视偶发性因素所引发的管理变量的变化。

3. 整体考虑和权衡相关管理变量的利益

大学教学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多方面力量作用的过程或结果。大学教学管理并不是由单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单纯的关注或重视某一方面会使得利益失衡,进而影响管理的整体效果。因此,在管理中要整体考虑多方面的管理变量,并且权衡多方面利益,以做出符合多方面力量的最大利益。首先,在管理目标上要协调统一秩序和步调与培养创新和个性之间的矛盾关系,一方面要对教学进行规范和统一,另一方面要在教学中培养教师与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素质,管理中要妥善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尽量满足两方面的需求以产生最大的动力。其次,在管理对象上,要协调和综合考虑学术与权力之间的关系,大学非同于纯粹的行政机构,大学中不仅渗透着国家和社会中的权力关系,同时也存在着学术的力量。二者是不同性质的甚至是相对抗的力量,因此,大学教学管理要综合考虑行政权力与学术力量之间的关系,尽量满足二者的利益。再次,在管理主体上,要协调和综合考虑领导者、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大学教学管理是一个多主体共存和参与的活动,并不是由领导者一方决定管理的方向和方法,而是教师、学生及领导者等主体博弈的过程和结果。

4. 重视非理性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

传统的科学管理理论只重视可以量化并能够预测控制的理性因素,而忽视了非理性因素。管理是一种人为的、为人的活动,根本上说是一种人的活动。人是一个理性和非理性相统一的生命体,那么管理必然也是一个理性和非理性相交织在一起的活动。非理性,是指主观精神世界中与理性相对的范畴,是理性思维所不能表达的,主要包括意志、本能、知觉、无意识的力量。非理性管理强调,管理不仅仅是一个物质技术过程或制度安排,而且是和社会文化、人的精神密切相关的;管理的根本因素是人,因此应当以人为核心,发掘出一种新的以活生生的人为重点的、带有感情色彩的管理模式来取代传统的纯理论模式;在管理手段和方法上,应当重视对情感、宗旨、信念、价值标准、行为标准等“软”因素的长期培育,从而提高凝聚力和竞争力。权变理论主张在管理中要关注人的非理性因素。比如,注重情感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如各部门、各科室协调运转,分工合理,人员配备恰当,信息畅通,各部门的责、权、利统一等等。和谐、团结、协作对高校的管理是极为重要的。

5. 合理制定并灵活运用规章制度

应根据不同情境,合理制定并灵活运用规章制度。不可否认,规章制度对于学校工作非常重要,一个成功的学校离不开合理、完善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可以使学校工作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并做到处理问题有章可循。但规章制度只是学校管理的手段,而不是目标。如果不顾具体情况,一味强调照章办事,规章制度本身就会成为目标,并使得真正的学校目标减弱、消失或转移。例如学校中的考试评比制度,教师的签到、坐班制度等,如果处理不当,这些本应是促进教育效率提高之手段的制度,反而成为目标,真正的学校目标消失,进而造成教育效率的降低,引发教师的消极抵触情绪。过于严格的规章制度,会束缚教师个性的发挥,影响教师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影响所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卫东,等.论权变理论及其发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2).

[2]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作文教学改革管理 篇5

第一条 为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交流教学改革经验,学校设立上海海事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促进管理改革,交流管理改革经验,学校设立上海海事大学管理改革研究项目。为此,并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和管理改革项目由学校高等教育研究所统一归口管理,学校提供相应的研究经费。第三条 立项原则

1、教学改革项目主要针对我校教学改革与实践问题所进行的研究,所立项目应对学校教学改革与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改革项目面向我校全体教师,包括从事研究生、本科、大专、高职及成人函授教学工作的教师及教学辅助人员。项目申请人应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已取得博士学位者,申请者本人是所申请项目的主要研究者。学校鼓励申请人组织课题组进行研究。

2、管理改革项目主要针对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问题所进行的研究,所立项目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能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改革项目面向我校全体干部。项目申请人应具备科级及以上职务,或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已取得硕士学位者,申请者本人是所申请项目的主要研究者。学校鼓励申请人组织课题组进行研究。

3、原则上每位申请者作为项目负责人只能申报1项,作为研究人员总计不应超过2项。

4、项目负责人需履行诚信义务,恪守学术诚信,保证该项目研究不是重复他人的已有成果,并依立项管理规定和申请书内容,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项目研究。

5、凡之前在我校“决策咨询研究”、“教学改革研究”或“管理改革研究”立项中有未能按要求完成项目,或项目成果未获验收通过者,其申请不予受理。

6、教学改革和管理改革项目的研究成果至少包括一份研究报告和一篇研究文章。研究报告至少8000字以上,并附1000字以上的摘要,报告格式应满足高等教育研究所的统一规定。研究文章规定为:在校外高教研究公开刊物上或校内《海事

第六条 项目经费

1、教学改革和管理改革项目一经立项,学校将给予经费支持。一般分为两档:3000元和5000元人民币。经费额由专家组评议,高等教育研究所确定。

2、教学改革和管理改革项目资助经费一次拨付到位,项目经费要保证专款专用。第七条 项目管理办法

1、所有教学改革和管理改革项目实行项目分级管理办法。项目的研究、管理工作由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所在部门应加强对立项项目研究工作的指导,并提供研究人员必要的研究条件;高等教育研究所统筹项目的管理、检查和验收工作。

2、因客观原因造成项目无法按“立项申请与协议书”履行而需要终止时,必须在项目截至时间前2个月向高等教育研究所提出。经同意后方可按合理终止处理。在项目截至时间前2个月内因不可抗力的影响无法按本“立项申请与协议书”履行时,须经分管校领导同意后方可按合理终止处理。

3、项目原则上不能延期,但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延期完成的,必须在项目截至时间前1个月向高等教育研究所提出,经同意后方可按延期处理。延期时间最长不超过1个月。

4、未按“立项申请与协议书”履行且又未按上述第2款和第3款提出申请并被批准的,按不合理终止处理。项目负责人将在3年内不得再次承担我校教学改革和管理改革项目以及由我校推荐的校外教育研究项目。同时,学校对其3年内承担的校外教育研究项目不予资助。

5、“合理终止”或“不合理终止”后,项目负责人不得再继续使用项目经费。第八条 项目结题验收

1、教学改革和管理改革项目承担者应于项目立项后的第二年3月31日前,按《项目申请与协议书》的要求,向高等教育研究所提交研究报告电子文档(高等教育研究所以此作为按时提交的依据),经高等教育研究所初审后,提出修改意见,由项目承担者修改完善,并于4月上旬打印装订3份,连同《结题报告书》一份交高等教育研究所。

作文教学改革管理 篇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信息化要求的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对掌握了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的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旺盛。有鉴于此,从1998年起,教育部确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为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但是,由于MIS是一门介于管理科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之间的综合性、边缘性的交叉学科,在对没有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科背景的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MIS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感觉该课程概念性强、过于抽象、难以理解,还有不少同学认为该课程与自身专业知识距离太远,将来不去从事信息系统的技术开发工作,用处不大,缺乏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MIS课程教学效果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如此反差,让从事经济管理类专业MIS课程教学工作者不得不对MIS课程教学现状感到担忧,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MIS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相关课程的知识储备不足。

由于MIS综合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数据库等信息技术方面初步的知识技能以及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知识基础。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其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功底比较深厚,但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某些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只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这一门计算机方面的前导课,远不能支撑该环节课程的学习。为此,在MIS课程的学习时,不得不在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对本课程涉及到的某些知识点加以讲解和回顾,使整个课程教学过程显得重点不突出,且很难保证本课程的教学进度。

2. 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结构设计不合理。

目前,MIS的教学内容大多包括四个组成部分:一是介绍信息、系统和MIS的概念以及MIS的结构、分类、发展过程等内容;二是介绍MIS相关技术基础,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内容;三是从系统生命周期的角度介绍MIS的开发过程,包括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维护等几个过程,这是MIS的核心内容;四是介绍MIS的管理,包括系统开发过程中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和信息资源的管理等。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对信息技术如数据库技术和软件开发工具的知识缺乏,并且对于实际工作部门的业务流程了解较少,使得学生对于以MIS系统开发为核心的教学框架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困难,觉得学习起来抽象、枯燥无味,逐步丧失了学好本课程的信心。

3.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MIS课程的教学安排包括两部分,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完成之后,才安排实践教学,而不是在完成某个知识点的理论教学后,立即安排实验,这就导致前面理论的讲授和后面实践相脱节,不利于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正确应用。同时,由于学时有限,在完成理论教学后,留给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就不多了,有时可能还因为理论学时不够而占用实践学时,造成实践教学没有落到实处的现象比较普遍。

MIS理论教学大多以讲授理论为主,结合案例对理论的讲解较少涉及,且在案例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讲解案例为主,学生参与不够,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这不利于学生把握MIS相关知识,更不能深入地去理解知识并发表自己的见解,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案例教学时,所选用的案例大部分是国外企业的案例,且案例发生时间严重滞后、内容也比较抽象,难以适合中国国情,使学生难以理解,更谈不上相关理论的分析应用了。在实验教学方面,狭义的认为MIS的实验就是编程,只要程序开发工具应用熟练就可以了,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实验内容,如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分析、流程重组与优化、管理模型的确定、数据字典设计、数据库设计以及程序设计说明书等内容。

4. 教师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教学需要。

MIS课程教师应在专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兴趣和比较完善的多学科知识体系结构,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网络、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以及运营管理、管理科学、系统工程学、运筹学、行为科学等方面知识,而实际担任MIS课程的教师多是计算机知识较为深厚,而经济管理知识较为薄弱,难以适应MIS课程教学的需要,造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MIS课程上成计算机编程课程的情况。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

1. 合理定位课程教学目标。

对于将来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学生来说,学会利用MIS来为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提升企事业单位的竞争力是他们学习MIS根本目的所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与组织、战略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经济管理类专业MIS教学的重点。基于此,我们认为MIS课程的教学中应偏向于“管”,偏向于讨论如何从管理者的角度认识与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讨论如何进行组织的信息化进程。因此,MIS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1)掌握管理信息系统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具有在信息环境下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能充分认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在信息化社会里的战略性作用;能密切关注最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并发现其内在的商业价值,具有较高的信息意识。(2)掌握系统科学思想和MIS战略规划、分析、设计的技术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经济管理工作中。(3)理解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作方式和竞争战略的改变,并能利用MIS来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4)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企事业单位在应用MIS中出现的问题,并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2. 不断完善课程教学内容。

为了能够体现经济管理类专业MIS课程教学的目标,应避免将MIS作为计算机课程看待,而应该将MIS课程作为一门管理类课程看待。因此,在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该有所侧重,在规划和设计MIS课程教学内容时,应将侧重点放在学生对MIS的基本概念、结构的掌握和理解,MIS开发的组织管理、维护和信息资源的采集、处理、分类、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在解决管理问题的作用等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通过这些方面内容的重点讲授,不仅是学生获得了他们所应该掌握的MIS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意识。加强学生对MIS的理解,了解自身在MIS开发建设中所处的地位、应发挥的作用以及怎样与他人合作沟通。通过对MIS开发技术和方法的掌握,学生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MIS的实际应用问题,可以应用MIS提升企业竞争力,培养了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的组织、管理和创新能力。通过上述课程内容安排,学生会意识到MIS课程对于他们今后工作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由于MIS课程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MIS的教学要求,应根据教学内容各部分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组织课堂讨论。经常组织课堂讨论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在备课时要围绕教学内容设计讨论题目,并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布置下次讨论的题目,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准备。例如,在讲到MRPⅡ时,先让学生课下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组织讨论,这样学生进行充足的资料准备,并对其进行一定的归纳整理,逐渐形成主动收集整理信息的习惯,并不断提高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讨论过程中,要适时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激活学生的讨论热情,让大多数学生有发言的机会,并及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点评。(2)强化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案例教学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决策分析,建立真实的事件感受和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案例选择时要注意几点:要有趣味性、理论难度不宜过大;案例不要与理论、实际脱节;案例不要过于复杂。在案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参与性,注重学生主动学习热情的培养,注重学生对于问题的综合思考能力的培养。在进行案例讨论时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组织形式,将合作学习引入案例教学,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将自己的经验和才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分享,共同解决案例分析中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更牢固地掌握知识。(3)重视实践教学。MIS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实践环节教学安排也是经济管理专业MIS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要素之一。切忌将MIS实践教学变成MIS开发课,应该通过加强MIS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管理业务的处理流程以及如何操作、运用MIS于实际工作中,从而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MIS实践教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MIS上机操作演示。通过一些演示系统让学生对MIS有一个感性认识,结合理论学习,了解MIS的基本结构、功能,掌握运用MIS处理管理业务的实际操作技能。第二,实地参观调研。通过组织学生到已建立MIS的企事业单位的参观交流,实地了解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如何在MIS中实现,了解MIS的实际构成、运行特点和所起的作用,以及如何对其进行管理维护。第三,课程设计。通过选择一个企业为背景进行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让学生进入信息系统的各个开发生命周期,正确理解相关阶段的任务,该环节要求学生将前一阶段的感性认识进一步上升为理性认识。考虑到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要注意掌握试验的难(下转331页)(上接294页)度,该环节应以系统分析为主、系统设计为辅的思想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学生的课程设计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在系统分析与设计阶段的管理业务和管理数据的流程分析与设计,重点考查学生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去解决企业管理需求的,信息技术如何与企业的战略层、战术层、执行层的业务结合,考查学生对管理需求的调查分析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信息系统建模能力,而不是片面的考查学生的编程能力。

4. 建立科学透明的考核方式。

设置有效的考核标准,可以减少学生学习的惰性,提高学习效果。对学生的成绩考核分为两部分,一是客观部分,即期末卷面考试成绩;二是主观部分,即平时成绩。对于客观部分的考核,在试卷题目上应倾向于本课程的基础知识掌握上,试题要紧扣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利于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程知识和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对于平时成绩的考核,要有利于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注重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创新、敢于质疑和探索。

由于主观部分的考核是平时教学中进行,就需要在课程开始时明确告知学生考核标准,并且在设施中做到奖惩分明,才能取信于学生,激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案例讨论中,如果给表现好的学习以鼓励,给参与的学生以肯定,久而久之,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同时,在考核标准的制定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只有学生参与制定并认可的考核标准才有执行力。

参考文献

[1]滕佳东.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0):95-97.

[2]郭捷,张秀萍.管理类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探讨[J].实验技术育管理,2010,(3):122-125.

[3]吕新民,张金诚.经济管理类《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2):88-90.

[4]孔继利《.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J].物流技术,2010,(10):120-124.

[5]孔德汉.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0,(1):65-67.

[6]李怡佳《.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研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6):357-359.

[7]陈波.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0,(4):210-211.

作文教学改革管理 篇7

自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开设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以来,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长期成为各高校开设和管理本专业的标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现代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基本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由于各种原因, 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出现了教学内容难以适应和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教学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因此, 研究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来实现学校和企业、理论和实践的有效衔接和相互匹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有效提高在校学生基本能力, 学会和掌握《薪酬管理和设计》的基本分析方法, 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专业薪酬管理人才, 将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实践能力的提升结合, 使学生迅速适应企业环境并较快地融入到企业中是当前研究不可或缺的问题。

二、《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 虽然部分学者对《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观点。但相对而言,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教学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 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不能适应和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人力资源管理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 用人单位对该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快速地提高。由于受到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以教材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限制, 高校对于这种快速变化的反应比较缓慢, 因而传授给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及时适应和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薪酬管理和设计》作为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这种问题同样存在。教材更新速度往往滞后于理论的更新和实践的发展, 而且《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是在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非常迅速发展起来的。无论是宏观上国家分配制度的改革还是微观上企业薪酬制度的变化和调整, 都使得薪酬管理理念、内容和管理方法需要与时俱进。因此, 传统的以教材为主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2.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效果不佳。

目前, 大多数《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教师不是科班出身, 通常是通过短期的专业进修和自修后从事《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的教学, 往往缺乏丰富的《薪酬管理和设计》咨询方案设计的实战经验。因此, 教师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 注重书本理论知识的灌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唱独角戏, 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缺乏与学生的互动, 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就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学效果不佳。而且, 《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中的很多知识点非常繁杂, 仅靠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对于没有实践工作经历的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

3. 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要求学生掌握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方法, 并且很多知识点只有在不断的实际操作中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而很多高校教学中《薪酬管理和设计》实践教学课时在总课时中所占比例过低, 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实践教学投入不足。目前对薪酬管理实践教学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 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尚未构建。一些学校虽然开设有《薪酬制度综合实验》或《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 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实验室设备和专业的应用操作软件未能使学生真正进入到实践的操练中, 采取“放羊”的方式, 学生也只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敷衍了事, 未能真正的深入到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课程教学效果较差。

三、《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

教学内容的更新是课程教学改革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环节之一。更新《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首先应加强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建设, 适时更新和出版涵盖新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教材, 这不仅给任课教师教学带来方便, 也有利于学生对课程框架和基本知识的及时把握。其次, 教师要注重引进该课程的前沿理论和方法。由于薪酬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发展迅速, 教师在讲授时要有意识的引进和介绍一些国内外薪酬管理领域出现的前沿理论和方法, 或与学生分享教师本人最新的科研成果, 向学生传递本课程领域内的最新发展信息, 弥补教材的缺陷, 完善教学内容。再次, 在《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时刻关注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最新薪酬管理现象, 并采用视频、音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 并注意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和探讨这些现象,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

《薪酬管理和设计》的教学方法也需要改革和不断的创新。除了采用传统的课堂面授法, 还可以采取案例教、社会实践调查和团队讨论学习等多元化的学习方法。比如, 在学习新的章节之前, 导入开篇案例, 引导学生了解现实的企业薪酬管理和实施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锻炼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授具体的难以理解的重要知识点时, 也可以采用举例或案例的方式, 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和方法。再如, 在学习“薪酬水平及其外部竞争性”内容的时候, 可以进行一次实际的市场薪酬实地调查。作为任课教师, 要及时安排课题时间做出有针对性的点评,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收获, 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样, 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薪酬调查的具体程序和方法, 还能深入实践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完善。

由于薪酬管理工作的特殊性, 在校学生在诸如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很难实质性的接触到真实企业薪酬管理方面的工作。作为高校, 就有必要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完善的实验室环节和实验条件, 使得我们的学生可以在实验室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来模拟和体会企业的薪酬管理流程和工作, 比如企业岗位评价、薪酬调查以及薪酬标准的测算等等。这方面, 部分职业技术学院做的比较好, 对于大部分普通高等本科学院来说, 实验室建设投入不足, 为《薪酬管理和设计》实践课程的开设带来了不便, 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除了改善实践教学的教学条件以外, 在《薪酬管理和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 有必要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分配, 根据实践教学讲授的内容需要, 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的理解相关理论和方法。

上一篇:中国矿业大学下一篇:《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