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疑

2024-09-09

教学设疑(精选12篇)

教学设疑 篇1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也是一门学问.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像姜太公钓鱼那样, “愿者上钩”, 绝对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的.不管你的课讲得如何好, 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 思维关闭着, 其他的一切是很难注入到学生的心坎的.全国特级教师于漪谈自己的教学经验时说:“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此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 学生掌握了知识, 获得了能力.”青年的本性就是好奇好胜, 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 用“设疑”的方法去“钓”他们的学习“胃口”.使学生在学海中具有“海阔凭鱼跃”那样一种良好的“竞技状态”;使学生有信心, 有毅力, 有旺盛的学习热情和求战情绪, 斗志昂扬地去攻占学习道路上的一座座难关.

我在近两年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 听过多科课堂教学, 经常会看到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很快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和欣悦的心情从事学习,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就中专数学教学设疑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设疑于情境创设

课题引入是整个数学过程的第一步, 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启动阶段.人们常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良好的情境, 意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未知欲.教师设计出尽可能新奇有趣激动人心的课堂导语造成一个学习本节内容强烈的心理倾向, 才能为讲好全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们都喜欢有趣的故事, 如果在上课之初, 教师设计一个与本课有关的生动有趣的故事, 会很快聚集起学生的注意力, 利于推进教学, 如在讲授“多面体欧拉公式的发现”一节时, 首先介绍数学家欧拉, 他首先使用f (x) 表示函数, 首先用∑表示连加, 首先用i表示虚数单位.在立体几何多面体研究中, 首先发现并证明了欧拉公式, 今天我们也沿着他的足跡来探索这个公式.这样引入新课, 给学生留下悬念, 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设疑提问不仅是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的基本方式, 更是一种教学艺术, 教师提问可以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 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主导作用.提出问题也可以用于创设情境, 吸引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新知识讲授中.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 教师作适当讲解会适逢其时, 满足学生的未知心理,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疑于重点和难点

教材中有些内容是枯燥乏味, 艰涩难懂的.如数列的极限概念及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的概念比较抽象, 是难点.如对于0.9$=1这一等式, 有些同学学完了数列的极限这一节后仍表怀疑.为此, 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插入了一段“关于分牛传说的析疑”的故事:传说古代印度有一位老人, 临终前留下遗嘱, 要把19头牛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总数的21, 老二分总数的41, 老三分总数的51.按印度的教规, 牛被视为神灵, 不能宰杀, 只能整头分, 先人的遗嘱必须无条件遵从.老人死后, 三兄弟为分牛一事而绞尽脑汁, 却计无所出, 最后决定诉诸官府.官府一筹莫展, 便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 一推了之.邻村智叟知道了, 说:“这好办!我有一头牛借给你们.这样, 总共就有20头牛.老大分21可得10头;老二分41可得5头;老三分51可得4头.你等三人共分去19头牛, 剩下的一头牛再还我!”真是妙极了!不过, 后来人们在钦佩之余总带有一丝怀疑.老大似乎只该分9.5头, 最后他怎么竟得了10头呢?学生很感兴趣……老师经过分析使问题转化为学生所学的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公式:Sn=a1 (1-qn) =a1-anq (q≠1) 的应

(1-q) 1-q

用.寓解疑于趣味之中.

三、设疑于教材易出错之处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过, “差错人皆有之, 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是, 不顾条件或研究范围的变化, 丢三落四, 或解完一道题后不检查、不思考.故在学生易出错之处, 让学生去尝试, 去“碰壁”和“跌跤”, 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 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 不断引导, 使学生恍然大悟, 留下深刻印象.如:若函数f (x) =ax2+2ax+1图像都在x轴上方,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学生因思维定式的影响, 往往错解为a>0且 (2a) 2-4a<0, 得出a<1, 而忽略了a=0的情况.

四、设疑于结尾

一堂好课也应设“问题”而终, 使其完而未完, 意味无穷.在一堂课结束时, 根据知识的系统, 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 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同时可以激发起学生新的求知欲望, 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我国章回小说就常用这种妙趣夺人的心理设计, 每当故事发展到高潮, 事物的矛盾冲突激化到顶点的时候, 当读者急切地盼望故事的结局时, 作者便以“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结尾, 迫使读者不得不继续读下去!课堂何尝不是如此, 一堂好课不是讲完了就完了, 而是词已尽, 意无穷.

如在解不等式 (x2-3x+2) (x2-2x-3) <0时, 一位教师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即采用解两个不等式组来解决, 接着, 又用如下的解法:原不等式可化为: (x-1) (x-2) (x-3) (x+1) <0, 所以原不等式解集为:{x|-1

教师教育思想, 数学观念的改变, 也带动了教学手段, 技术的更新, 作为教师力争把新的理念, 思想方法应用于课堂, 通过巧妙设疑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 学的真谛在于“悟”;教的秘诀在于“度”, 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让学生终身受益.

教学设疑 篇2

1层层分解数学问题

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层层分解所遇到的数学问题和所需讲授的数学知识,由浅及深地提出问题,将问题与学生认知结构之间的距离缩短.经过学生的努力思考后,使学生能够得到新的数学知识,这样在实现新知识学习的同时,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克服数学问题难点,使学生有效地掌握问题的实质,并且通过问题的层层设置,学生还会逐步地展开对问题的深刻思考,进而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切身地获得成功体验.例1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点E、F、G、H、M、N分别是AB、BC、CD、DA、AC、BD的中点,求证:EG、FH、MN交于一点且被该点平分.分析本题由中点很容易得到四边形EFGH与四边形MFNH为平行四边形,EG、FH、MN为它们的对角线,且FH为公共的对角线,所以EG、FH、MN交于它们的中点,即被该点平分.于是可以把原问题分解为2个小证明题:证明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和四边形MFNH为平行四边形.

2围绕重点及难点设疑

在高中数学教师备课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对课堂提问精心地进行设计,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突出,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地提出新颖的问题,以此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思考及解决问题的兴趣.如果教师所涉及的问题是紧紧围绕重点问题所予以提出的,那么通过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能够将教学的重点突出,而且非常容易激发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积极性,能够大幅度地培养及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热情.

3在矛盾中设疑

从矛盾中开始教学也就是在问题中开始教学.可以说思维是始于好奇以及疑问的,所以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出一个有趣的故事亦或是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来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出来,以此充分地发挥出诱导启发的作用.比如,在对“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向学生首先讲这样一个故事:德国著名“数学王子”高斯,在其小学时期的学习中,教师将“1+2+3+4+…+99+100=?”的算术题提出,教师刚刚将这道数学题目读完,高斯便迅速地写出了“5050”这一正确答案,而其他的学生则还在循规蹈矩地相加,高斯是怎样如此快地计算出结果的呢?学生这时就会感到非常吃惊、困惑,进而产生一种非常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再将“倒序相加法”这一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提出,这样就能够得到良好的教学成效.再如讲解“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时,可以先给学生介绍这样一个事实:公元前3左右,中国有位杰出的学者庄子,在他的文章《天下篇》中写道: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掉一半,千年万载也截不完!

4在旧知识的回顾中设疑

高中数学有着相当繁多的知识点,因而学生遗忘知识可谓是屡见不鲜,也是难以避免的.人都有着自身的遗忘周期,所以回顾旧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想真正地达到最大化的效率,高中数学教师在提问设置中,不仅应当划分为若干个小问题,而且还应当将充足的回顾时间给予学生,同时尽可能让学生补充所回顾的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将需要学习的知识与回顾的知识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通过问题予以体现.比如,在对“双曲线的几何性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对椭圆的几何知识进行简单回顾,可以设置如下问题:

(1)我们已经学习了椭圆的几何性质,那么我们对哪些性质作了主要研究呢?

(2)椭圆的性质是采用方程研究的还是采用图象研究的?具体是怎样研究的?(3)对椭圆性质的方法进行类比研究,如何得出双曲线所具备的性质?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对椭圆的几何性质进行了系统性地回顾,而且还将双曲线几何性质与椭圆几何性质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体现出来.

5加强提问的针对性

高中数学设疑教学 篇3

一、教学要从问题开始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如在教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教师先讲了一个数学小故事:德国的“数学王子”高斯,在小学读书时,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1+2+3+……+100=?老师刚读完题目,高斯就在他的小黑板上写出了答案:5050,其他同学还在一个数一个数的挨个相加呢。那么,高斯是用什么方法做得这么快呢?这时学生出现惊疑,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反响。这就是今天要讲的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

二、設疑于重点和难点

教材中有些内容是枯燥乏味,艰涩难懂的。如数列的极限概念及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的概念比较抽象,是难点。如对于0.9=1这一等式,有些同学学完了数列的极限这一节后仍表怀疑。为此,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插入了一段“关于分牛传说的析疑”的故事:传说古代印度有一位老人,临终前留下遗嘱,要把19头牛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总数的1/2,老二分总数的1/4,老三分总数的1/5。按印度的教规,牛被视为神灵,不能宰杀,只能整头分,先人的遗嘱更必须无条件遵从。老人死后,三兄弟为分牛一事而绞尽脑汁,却计无所出,最后决定诉诸官府。官府一筹莫展,便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一推了之。邻村智叟知道了,说:“这好办!我有一头牛借给你们。这样,总共就有20头牛。老大分1/2可得10头;老二分1/4可得5头;老三分1/5可得4头。你等三人共分去19头牛,剩下的一头牛再还我!”真是妙极了!不过,后来人们在钦佩之余总带有一丝怀疑。老大似乎只该分9.5头,最后他怎么竟得了10头呢?学生很感兴趣。老师经过分析使问题转化为学生所学的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公式S=a1/(1-q)(|q|<1)的应用。寓解疑于趣味之中。

三、设疑于教材易出错之处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是,不顾条件或研究范围的变化,丢三掉四,或解完一道题后不检查、不思考。故在学生易出错之处,让学生去尝试,去“碰壁”和“跌跤”,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如:若函数f(X)=aX2+2aX+1图象都在X轴上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学生因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错解为a>0且(2a)2-4a<0,得出0<1,而忽略了a=0的情况。

四、设疑于结尾

灵活设疑 促进历史教学 篇4

一、导入新课时, 要灵活设疑

经过课间活动, 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亢奋状态。如何在上课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是提高45分钟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 而且学生学习情绪是否高涨, 也取决于能否控制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这时设置“悬念”, 就成为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诱因。

如在学习《保卫太平天国的斗争》这一节时, 我讲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太平天国定教天京, 东征、西征使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 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有资料证明:洪秀全从1853年3月进入天京到1864年6月身亡, 八年中从未迈出过宫城一步, 只有一次是坐64人抬的大轿去看望生病的东王杨秀清。请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从而导入新课。

这样的巧妙设疑, 使学生迫切地想了解其中的奥秘, 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在自然状态中顺利地迁移到教学中来, 很好地完成了导入新课的任务。

二、在教材过渡时灵活设疑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 都是由一些相关内容有机结合的整体, 如何使学生顺畅地由一个教学环节过渡到另一个教学环节, 悬念的设置就起承上启下, 理顺教学结构的作用。如在讲《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这一节时, 在讲授“七七事变”后, 讲到国民政府的正面战场时, 可设置这样的疑问: (1) 淞沪会战最终失败了, 原因何在? (2) 平型关大捷打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胜利的原因何在? (3) 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又何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思考, 这样使学生注意力能牢牢集中在教学中来, 并积极思考, 努力探索, 寻找正确的答案。

不仅如此, 设疑还可以设置在知识的重点、难点之处。45分钟的教学, 要使学生注意力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 确实不易。“研究表明, 经过10~20分钟的注意起伏, 便会导致注意不随意地离开客体, 教师讲课时每隔10~15分钟使学生转换一下不同形式的活动, 这样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稳定。”因此, 疑问设置在重点、难点处, 既可使学生引起重视, 又可消除由于被动思维带来的疲劳感觉。

如在学习“红军长征, 遵义会议的召开”时, 我讲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迫使红军战略大转移, 损失惨重, 那么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这样就自然的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内容, 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三、一堂课结束前灵活设疑

教材的内容都是环环相扣, 紧密相连, 起因结果, 存在内在联系的。旧课往往是新课的“钥匙”。因此, 在结束旧课时, 不能仅满足于本课的小结, 而要找出与下节课知识的联系点, 精心设疑, 使学生自觉地产生解开这个“谜”的需要。

如在讲《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时, “二七惨案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 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而凶残的, 仅仅依靠工人阶级单枪匹马、赤手空拳, 是无法战胜敌人的。”我设置悬念:“因为工人阶级单枪匹马、赤手空拳”则“不能战胜强大而凶残的敌人”, 那么出路在哪里呢?怎样才能不会“单枪匹马、赤手空拳”而战胜敌人, 取得革命的成功呢?请同学们课后预习第六章找出答案。这样可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地去预习下一堂课的内容。

地理教学中的设疑艺术 篇5

关键字:地理教学;设疑艺术;思维;能力

设疑是地理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把握好设疑的时机,创设宽松和谐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疑问接受新知识,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大有益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凤疑呢?现作以下分析:

一、在头处设疑

在地理课教学的开头处设疑,能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学习上学生带着寻求答案的疑问进入新课堂教学活动中,这样既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可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习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譬如,学习“地图”的有关知识时,新课伊始,我先让学生猜谜语:“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当学生猜出谜底是“地图”后,教师可再设疑:(1)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它在生产、生活中有何作用?(2)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和名称怎样在地图上表示出来?(3)当你外出旅行时如何使用地图?

„„

这种层层深入的质疑,使课堂气氛顿时进活跃起来,我抓住这一契机顺利地导入新课。由于爱这种求知欲的驱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做好了接受新知识的准备。

二、在关键处设疑

课堂上教师设疑要抓住时机,设在点子上,问在关键处。例如:在讲《日本》时,先让学生了解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然后设疑:日本在第二次大战中,是一个战败国,而目前却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之一,那么日本是如何根据自己的国情,所长避短,发展经济的呢?然后让学生讨论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自然条件方面),让学生全面分析,掌握区域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在“无疑”处设疑

教师不仅要会在关键处设疑,更要善于在看似十分简单没有问题的地方找出问题来。因为,此时学生往往因粗枝大叶或未发现什么问题而表现出漫不经心,思维处于“低谷”状态。这时老师应投石激浪,巧妙设疑,再次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促进他们进一步积极思考。如在学习“理想大陆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一节时,先请学生自己看书总结经度和纬度地带性的特点、成因和表现明显的地区,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似已无疑。这时,我又根据课本插图设疑:

(1)理想大陆上横贯大陆东西的自然带有哪些?

(2)在理想大陆图上,热带雨林带在大陆东岸为何向南、北伸展?

(3)自然带是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那么不同的气候能否形成相同的自然带?(4)北半球的亚寒带针叶林带的苔原带,在大陆西岸的纬度位置比东岸偏北的原因是什么?南半球是否存在?为什么?

(5)在世界陆地自然带图中,热带雨林带在非洲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为何东岸为热带草原带?

这样的设疑又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让学生发现了隐藏在插图背后的问题,加深学生对自然带分布规律形成原因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在无疑中有疑,在有疑中释疑,在释疑中达到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四、在重难点处设疑

地理教学的目的就是把握教材重点,化解知识难点,排除有关疑点。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思维凝聚在教材的重难点上,才算是好刚用在刀刃上,才能收到事半功倍效果。巧妙设疑是帮助学生抓住重难点,理解重难点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讲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的原因时,如何解决这一重难点,单靠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述,效果肯定不好。我就设置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去看书!讨论和思考,教师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可这样设疑:(1)亚马孙河流域的纬度位置有何特征?地开对气候有何影响?(2)亚马孙河流域东部沿海有哪些洋流过?对气候有何影响?

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在教师的步步设疑、循循善诱下,学生读图思考,相互讨论,很轻松地就突破了重难点。

五、在小时设疑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在地理教学中,尾留“疑花”。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发展。

例如,在教完洋流的成因,分布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后,课堂小结时,我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

(1)明朝三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为什么都选择在冬季启航,夏季返航?

(2)在澳大利亚悉尼海滨,有一位游泳爱好者不慎丢失一只救生圈,数月后,被美国西海岸旧金山附近海区的人拾到。这种现象可信?为什么?

把握教学设疑 提高课堂效率 篇6

一、设疑的方法

1.趣味设疑。设疑要有趣味性,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讲授一元一次方程一课时,师生共同做一个游戏,同学们每人都默记一个数,将这个数乘以5加上3除以4减去6,最后的结果告诉老师,老师就能猜出你默记的那个数。为什么呢?学生觉得老师很神,此时告诉学生因为老师会解方程,这样学生对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兴趣更浓了。

2.层次设疑。设疑要有层次性,问题与问题之间,要从简到难,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逐步解决问题,了学生学起来更有干劲。

3.悬念设疑。悬念可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心情迫切,丰富想象,激发求知欲。如在上平方差公式一课时,老师先出了一道算式题2001×1999,学生用算式笔算,之后告诉学生,老师能用简便方法口算,答案3999999,学生很想知道这种方法,老师再告诉学生这种简便方法是用了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的,平方差公式是什么样的呢?这就可诱发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使其兴趣盎然。

4.角度设疑。设疑可以根据学生实际,交换问题的角度、激发学生思维,如讲完双曲线概念后,可以设计以下问题:①定义中去掉“绝对值”三字,轨迹是什么?②定义中的小于|F1F2|换成大于或等于|F1F2|,轨迹又是什么?③定义中的常数为零时,轨迹是否存在?设疑的角度变了,形式变了,课堂上许多同学竞相发言,在解疑的过程中,弄清了概念的本质,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5.隔井设疑。针对学生对某些概念、法则、定理等理解不够全面透彻,老师可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迷惑性的问题,让学生尝试错误,加深印象。

6.学科联系设疑。在不等式学习中有注这样一道题:已知a、b、m>0,并且a<b,求证:>。如果直接去证,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而且这个结论容易记错。这时不妨这样设计问题情景:

学生先做一个简单的实验:a克糖放到水中得到b克糖水,浓度是多少?在糖水中又增加了m克糖,此时浓度又是多少?糖水变甜了还是变淡了?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变甜了”,从而得到> 。即糖水加糖,甜上加甜,从而学生对这个结论也印象深刻。这样学生证明这个不是等式时会很有兴趣并能自然地引出不等式的证明这一课题。

7.实验设疑。为引出圆锥的体积这已课题,可这样设计问题情境:小学时我们曾做个这样的是实验:用圆锥筒装满沙子三次都到进等底等高的圆柱筒内,刚好装满了,这说明了圆柱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结论又怎样去证明呢?

二、设疑的时机

1.开场时设疑。一堂课开场时设疑能引起学生注意,课堂活动可顺利进行,直接提高课堂效率。如在平几入门一课时,老师可在小学学过的几何知识的基础上,首先提出问题:①怎样画出国旗上的五角星?②怎样测量古塔的高?③怎样从长方形木板中截出最大的正方形木板?④张村与李庄均在沿河的同侧,水泵站应建在河边的哪个位置可使张村李庄送水的管道的总长最短?让学生明白数学中的平几知识可以解决实际中的很多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小学几何的积极性,端正学习几何的目的,同时也便于老师进行思想教育。

2.课末设疑。课末时设疑,可给学生意犹未尽之感,使他们在课后能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探索精神。为在上完二项式定理一节后,老师可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①2100除以5,9得到的余数分别是几?②你能推算出2100天后的那天是星期几吗?课后很多同学都在认真地思考这个新奇的问题,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练习时设疑。练习时,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解决他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矛盾,有时要设计一个学生比较容易解决的类似问题,从而启发原问题,有时把原问题改编、挖掘、引申,把问题引向深入,帮助学生克服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4.演示时设疑。教师用实物或教具进行示范演示,讲述抽象不易理解的知识,此时抓住时间设疑,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立几中讲述垂直性质时,可用三支钢笔摆成几种不同的位置,提问若a⊥b、a⊥c、则b∥c对吗?简单的演示,及时的设疑,使学生获得了新知识,而且加深了印象。

三、设疑对教师的要求

1.吃透教材。教师讲课的依据是教材,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依据是教学大纲。教材本身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照顾到方方面面,教师只能在吃透教材,熟悉教材前后联系以及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一环紧扣一环,引人入胜的问题。

2.扎实的专业基础。每设计一个问题都涉及一定的知识面,每一个问题隐含多少知识点教师都要心中有数,这样知道学生才能得心应手。

3.要有耐心。设计课堂教学计划,一般都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的,若遇到特殊情况,如有时教师觉得很容易的问题,学生反而不能解决,此时,教师须冷静、耐心,寻找原因,加搭“桥梁”,切不可责怪学生“笨”。

4.激励学生大胆发言。学生大胆发言,是设疑成功的希望,现在许多中学生没有主动要求发言的习惯,教师要加以引导。

总之,课堂设疑,可将教师的“教”转换到学生的“学”,可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教师在教学时应摒弃传统的“滔滔不绝”的讲课方式,绞尽脑汁积极设疑,使学生在问题的激发下主动学习数学,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显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疑 篇7

一、引趣激疑,唤起学生探究热情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一切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去疑、去思,就必须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兴趣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有了兴趣才可能使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而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就要向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刺激,为学生创设生动而有趣的问题情境。

二、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传统教学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学习成为纯粹的被动接受,很少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活动获取知识,忽视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符合当代社会生活对人的要求。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师生合作学习,使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交流彼此的感受,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形成师生、生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通过互动取长补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认知过程,使学生体味到与人合作的喜悦,“互动”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方式:1.针对问题,小组展开讨论。根据教学需要,小组形式可以多样化,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固定的几人都可组成小组,必要时可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安排,有记录的、有主持的、有发言的,学生的机会均等,有利于调动参与热情,使大家畅所欲言,课堂气氛活而不乱,而且各组之间无形之中产生了一种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2.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根据需要,让学生编排一些小品、相声、舞蹈、演唱会,通过这些形式来表达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参与表演的学生有了展现和锻炼自己才华的机会,又能从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和欢乐的表情中体验到成功的满足感,而观看的学生也能在笑声中放松身心,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3.“互动”还表现为学生的动手操作。通过想一想、写一写、议一议、画一画等活动形式,来完成某个教学环节,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和情趣,不仅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身,更主要的是通过“互动”过程,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会主动地去获取知识。4.“师生互动”是构建此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而言,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走下讲台和学生平等交流、平等对话,参与学生的讨论、表演,与学生感同身受,教学相长。尊重并关注学生的需要,会使学生体会到自由、民主、和谐、关爱,同时受到鼓励、鞭策、欣赏、指导,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三、感悟提升,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数学课堂教学巧设疑 篇8

一、教学要从矛盾开始

即授前设疑, 集中注意力, 导入新课.教学从矛盾开始就是从问题开始.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在教学中可设计一名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如在教授“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 有位教师先讲了一个数学小故事:国王与象棋冠军对弈, 并约定:如果冠军赢了, 将按以下方式给予冠军奖励:请陛下在棋盘上放麦粒, 第一格放一粒, 第二格放两粒, 第三格放四粒, 第四格放八粒……就这样按照后一格比前一格多一倍的规律放下去, 一直到最后一格为止.结果国王输了, 依照约定取麦粒奖赏给冠军, 然而, 国王把全国上下的麦子都给了冠军也不够.那么, 国王为什么把全国上下的麦子都给了冠军也不够呢?到底需要多少麦子呢?这时学生出现惊疑, 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反响.这就是今天要讲的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倍差法.这样大家听起来格外起劲, 注意力特别集中.

二、设疑于重点和难点

即课中设疑, 引发思维, 培养能力.教材中有些内容是枯燥乏味、艰涩难懂的.如数列的极限概念及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的概念比较抽象, 是难点.如对于0.999999999999…=1这一等式, 有些同学学完了数列的极限这一节后仍将信将疑.为此, 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插入了一段“分牛的故事”析疑:传说有一位老人, 临终前留下遗嘱, 要把19头牛分给3个儿子.老大分总数的undefined, 老二分总数的undefined, 老三分总数的undefined.不能宰杀, 只能整头分, 遗嘱必须遵从.老人死后, 三兄弟为分牛一事而绞尽脑汁, 却计无所出.邻村智叟知道了, 说:“这好办!我有一头牛借给你们.这样, 总共就有20头牛.老大分undefined可得10头;老二分undefined可得5头;老三分undefined可得4头.你等3人共分去19头牛, 剩下的一头牛再还我!”人们在钦佩之余总带有一丝怀疑.老大似乎只该分9.5头, 最后他怎么竟得了10头呢?学生很感兴趣, 老师经过分析使问题转化为学生所学的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公式undefined的应用.寓解疑于趣味之中.

三、设疑于教材易出错之处

即查缺补漏, 巩固应用, 强化训练.中国有句俗语“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作为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点.针对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 如不顾条件或研究范围的变化, 丢三落四, 或解题后不检查、不思考, 在学生易出错之处, 让学生去尝试, 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 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 不断引导, 使学生恍然大悟, 留下深刻印象, 以达到加强、巩固的目的.如:学生在学完均值定理后, 让学生判断:若x∈R且x≠0, 求函数undefined的值域是[2, +∞) .由于学生受思维定式的影响, 错解为[2, +∞) .而忽略了均值定理应用时“一正、二定、三能等”的条件, 即忽略了x﹤0的情况.

四、设疑于结尾

教学设疑 篇9

1 学生基础

五年制高职、中专学生大都15~16岁。该年龄段学生的自觉性和独立性都在不断发展和提高。他们的文化基础虽然普遍较差, 思维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 但其抽象逻辑思维正在日益发展, 自学能力已达到一定水平。

五年制高职、中专学生已有一定的化学知识, 且普遍具有好奇心理, 只要引导得法, 这种好奇心理可转化为对学习的兴趣。因此, 在五年制高职、中专化学教学中应用“设疑—生疑—质疑—释疑”教学法完全可行。

2 教学程序

2.1 通过激趣设疑

五年制高职、中专学生对化学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们喜欢观察鲜明、生动、不平常的现象, 对实验中的各种变化有着好奇心理。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设计实验, 给予学生直觉性感受, 可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例如, 对“电解原理”的教学, 教师可先做如下演示实验:在一个U型管中注入饱和食盐水溶液, 将2根分别接上电源正、负极的碳棒同时插入U型管2端, 接通直流电源, 让学生观察现象, 以产生直觉性感受。然后提出探索问题: (1) 饱和食盐水中有哪些离子? (2) 在电场作用下, 这些离子将如何移动? (3) 在阴极和阳极上, 哪种离子失去电子?哪种离子得到电子? (4) 通电后哪个电极附近的溶液呈碱性?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探索。

2.2 通过自学生疑、质疑

在学生要求解惑的急迫心情下, 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自学教材有关内容, 通过自学解决上述问题。学生自学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教师除来回巡视进行必要的提示外, 还应适当增加演示, 展示直观教具。例如, 对于问题 (2) , 当学生观察到2个电极的表面都有气体放出, 阳极放出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时, 引导学生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去检测, 并观察现象 (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 进而判断是什么气体。对于问题 (4) , 可在U型管2端溶液中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然后通电, 让学生观察现象 (阴极附近溶液变红) , 使学生认识到哪一电极附近溶液呈碱性。通过演示实验, 学生立即提出疑问:在电场作用下Cl-和OH-应移向阳极, 而Na+和H+则应移向阴极, 为什么阴极附近的溶液呈碱性呢?

2.3 通过讨论释疑

为解决学生的疑问, 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将这一问题提出来,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利用集体智慧, 互相启发, 发现真理。先进行4~6人的小组无序讨论, 再由各小组组长 (轮流担任) 向全班作汇报。学生间相互争辩述理, 课堂学习气氛热烈, 在教师调控、引导下, 把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推上了新的层次。通过讨论, 使学生认识到:OH-移向阳极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大量H+在阴极放电, 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 使阴极附近溶液里的[H+]>[OH-]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故阴极附近溶液呈碱性。

通过上述教学过程, 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是零散的, 认识层次也比较低。其中哪些是主要知识, 哪些是一般知识, 重点、难点是什么?学生不一定能准确掌握。因此需要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归纳, 把零散知识串成线, 使之形成条理化、层次化、规律化的网络结构, 并通过适当练习巩固知识。具体步骤如下。

(1) 通过讨论, 归纳出电解的知识结构, 见图1。

(2) 课堂练习:比较电离与电解, 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异同。

3 教学初步效果

2008年下学期, 我们选择基本情况相似的高护0803班和0804班作为实验对象, 高护0803班为实验班, 应用“设疑—生疑—质疑—释疑”教学法进行教学, 高护0804班为对照班, 使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2班由同一位教师任课, 2班入校统考与实验后期末统考成绩见表1。

由表1可见, 实验前高护0803班入校成绩比高护0804班稍好, 但差别不大。经过一学期的实验后, 高护0803班的成绩明显上升。学生反映, “设疑—生疑—质疑—释疑”教学法转变了其课堂学习习惯, 使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亲自参与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学习活动, 既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又感受到课堂学习的乐趣。

4 体会

(1) “设疑—生疑—质疑—释疑”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互动式教学特色。教师把积极的情感带入了课堂, 而丰富、健康的情感可以使人生活得充实, 可以提高人们的活力[1]。

在化学教学中, 可采取展示化学之美, 以美融情;优化课堂提问, 以疑导情;贴近社会生活, 以用激情;挖掘化学史料, 以史渗情等教学方法。教师应尽可能多关心、激励学生, 引起教与学的共鸣, 达到教与学的和谐与统一, 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2) 好奇、质疑是学生发展的动力。教师要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疑, 才能促使学生生疑、质疑。古人云:“学贵知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怀疑开始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生疑, 由疑而思, 由思而断, 追根寻底, 释疑求真,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因此, 教师应多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努力增强学生的质疑意识, 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3) 通过讨论释疑是“设疑—生疑—质疑—释疑”教学法的关键环节。由于受传统学习习惯的束缚, 学生怕讲错、不敢大胆发言, 教师应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根椐五年制高职、中专学生喜欢争强好胜、渴望获得他人尊敬和赞许的心理, 对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学生不失时机地加以表扬。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用“你能行, 老师相信你”“不要怕, 大胆试一试”等语言进行鼓励。引导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 既充满温情和友爱, 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赛[2], 以便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 学生既是学习过程中的被评价者又是评价者[3]。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评完成知识和技能目标的程度, 反思自己达标的思路与方法, 并与其他学生对照, 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更加条理化, 认知系统结构更加完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互相学习活动, 让学生切实了解自己的能力, 充分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摘要:“设疑—生疑—质疑—释疑”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互动式教学特色, 是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职,中专,化学教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于吉东.谈调动职校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3:39.

[2]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 2002, 2:17.

初中物理设疑教学法探讨 篇10

1.理论依据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开始试验一种被称为“程序之匣”的教学方法。它有点像玩具,里面设置机关,当学生准确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就可输入结果。这时,匣子里的机关自动打开并“跳”出另一道问题来,它比前一个问题略难。

每一个匣子就是一组或多组程序习题,具有一个教学单元或一小节的完整的知识结构。问题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形成一个前题启发后题的相关性知识结构。同一组题中,题型较多,有选择、填空、叙述、计算等。这就是“程序之匣”。

匣子上有计时装置,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解不出题来,匣子会自动“跳”出一行提示,学生也可自己按下要求给予提示的键位。据说,这匣子很适合小学和中学学生使用。但实际上高中学生使用较少。“程序之匣”的程序编制及机关的微电子控制电路都颇费工本,非我们现在一般学校的财力所能为之。在我们的条件下用程序式的习题组进行,(显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这样做的。比如概念性很强,理论层次结构复杂的章节仅用程序题组也许就“说”不清楚。)则是可行的。

把编排好的程序题组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按题目的顺序做,也允许他们讨论,教师只作巡回个别辅导。

在程序题的编制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题组要能包含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重点地方可用不同题型适当重复。

(2)程序题组应具有不陡的知识结构梯度,相邻题之间尽可能做到有提示式的相关性。

(3)题目容量要配备得当,数字要尽可能好算,最好是用心算就能得出结果,不使学生在繁琐的计算上耗费精力。

(4)适当照顾与前置章节的有用概念的关联。

2.设疑七法

物理课堂教学同其他课程一样,是在不断的设疑、释疑过程中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时机适时设疑,巧妙解疑,对于促使学生学好物理知识,培养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很有好处。

(1)导学设疑。一般用于指导学生预习,如疑问式导学提纲就属于这一类。每节课印发导学提纲,根据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或物理情境,引导学生看书,使预习有序并能抓住重点。如讲“杠杆”一节,导学提纲三点设疑。什么是杠杆?有关杠杆的五个名词的意义是什么(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给出几组杠杆模型图,要求学生标出支点和力臂。学生按此设疑顺序自学,不但抓住了重点难点,而且调动了逻辑思维。

(2)导入设疑。一般用在每节授课的开始,目的是通过设疑、释疑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导入新课。方法可以用教师提问法、学生练习法、实验法等。设疑的内容可以是基本概念的复习、定理定律的应用、运用公式解题等。设疑的要求是抓住重点,步骤简捷,力求吸引学生,自然引入新课。

如讲“物体的浮沉条件”一节,一上课教师先做三个演示实验: (1) 将一木块浸没水中,木块漂浮; (2) 将一铁块浸没水中,铁块沉底; (3) 将一块石腊浸没水和酒精混合液(事先配好ρ浮=0.9×103kg/m3)中,石腊悬浮。此时设疑“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一下子把三种物理情境活生生摆在了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导入新课。

(3)递进设疑。一般用在每节课的授课过程中,目的是通过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表及里的逐步设疑使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的本质,领悟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设疑要注意层次清楚,要照顾释疑推理的逻辑性和由易到难的递度。

如初中物理“浮力”一节。一上课首先设疑: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通过实验得到答案后,进而设疑: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做了正立方体浸没在水中时上、下表面所受压力的有关计算得出结论后,第三次设疑:任意形状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又等于什么?如此设疑,释疑不但讲清了浮力的两种计算方法,而且为下一节讲阿基米德定律埋下了伏笔。

(4)诱导设疑。一般用在学生思考问题或演练习题遇到困难时,为学生解决问题搭梯子。

如简单机械中的公式包括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的机械公式都是在理想状态下(额外阻力为0)导出的,而讲机械效率的有关概念时则要考虑额外阻力。为了清除学生的思维障碍,可以将理想状态下推出的机械公式为基础设疑:如果额外阻力不为0,那么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的大小将如何?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功和机械克服阻力的阻力功又将如何?从而为讲清机械效率搭了桥,铺了路。

诱导设疑有时也用在布置作业之后,在较难习题的关键处设疑,以排除学生在解题中的钉子,但又不包办代替,而是让学生在释疑中(通过设疑所搭之桥)求得解答。如讲完“滑轮组”布置这样一道题:一滑轮组承担动滑轮和货物的总重力的绳子共四股,若每个动滑轮的重力为10牛顿,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80牛顿,则货物的重力应是多少?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先画图确定所需动滑轮的最少个数。可在此处设疑:此装置动滑轮的最少个数是几个?这就为解题搭了梯子。

(5)随机设疑。在教学中,为了扩展学生的思路,获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要围绕教学目标随机设疑。

如在讲压强时,课本有一道习题:一个质量为60千克的人,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170cm2,这个人站立时对于地面的压强是多少?讲完此题后教师可随机设疑:这个人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此种设疑只要掌握得当虽是举手之劳,却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6)求异设疑。许多物理问题,从某一角度去看学生理解了,但换个角度却又糊涂了,所以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设疑,不仅能有效巩固所学物理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

如讲“连通器”时,按照教材讲了在连通器内只有一种流体,静止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此时设疑:如果装的不是一种液体液面还相平吗?学生拭目以待,由教师演示实验,师生共同分析得出了结论。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设疑 篇11

关键词:认知心理 历史基础知识 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与现实

在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 “填鸭子”式的教学比比皆是,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学过程只是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历史课的教学成了一个个知识点的简单归纳和总结,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死记硬背成了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唯一方法,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起劲,学生背得卖力,考后忘个干净。同时,在这种教学方式下,由于学生缺乏应有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很少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更不用说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而,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限制,思维个性被抹杀。

那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呢?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疑问,创设问题情景,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启发他们对问题深入思考。从而使学生既深刻领会和掌握历史知识,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巴尔扎克所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可见,通过设置疑问,来启发和引导学生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那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采取合理的方式设置疑问来启发和引导学生呢?

一、设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中学生的感知能力已有很大的发展,他们能较全面深刻地观察事物。同时思维能力也有很大的发展,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因此,教师在设疑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中学生的这些特点,通过设疑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设疑要具有启发性

历史是复杂的,任何历史现象都可以说是一面多棱镜,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教师要鼓励和启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观察历史现象,从而更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历史。如在学习有关“通商口岸”的开辟时,一般主要强调它是被迫开放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便利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历史辩证法告诉我们,有些东西看起来虽然残酷无情,但恰恰是这些东西往往给历史的发展打上深深的烙印,甚至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学习时不妨进一步设问:“近代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分布在哪里?它对今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影响?”然后引导和启发学生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这些通商口岸是传统中国接触外部世界和面向文明的前沿地带,成为中国现代化商业、工业、金融业、运输业及文化事业的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和半现代化发挥了带头作用。

2.设疑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通过设疑来使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兴趣,并促使学生在生疑、思疑、释疑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并发展思维,是十分有效的。

——联系其他学科,特别是与历史关系密切的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的内容来进行设疑。这样既有利于各学科的综合、交叉和渗透,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激起学生学习上的共鸣,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讲秦末农民战争时,可联系语文课中学过的《陈涉世家》;在分析辛亥革命局限性时,可联系同一时期鲁讯的小说《药》、《阿Q正传》等。

——利用乡土历史中的有关内容进行设疑。由于乡土历史具有地区性的特点,往往能给学生以亲切感,因此对学生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在历史教学中结合乡土历史的内容进行设疑,往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效果。张家口地区乡土历史素材丰富,如:原始社会时期,黄帝战蚩尤,近代的詹天佑和京张铁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等,在教学过程中都可广泛应用。

3.设疑要体现循序性

教师在设疑的过程中,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地设计问题,使各个问题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然后,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积极思考。这样既可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有助于学生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

二、设疑要在历史基础知识与历史思维能力的互相促进上多下功夫

历史学习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是学习的重要目标,而且也是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反过来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历史教学中知识教学不能代替能力培养,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活动,促使知识和能力的不断转化。

设疑必须建立在对教材的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必须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当然设疑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和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 “东北易帜”后,设问:“为什么说南京国民政府的统一只是形式上的统一?”通过学生思考和教师引导,学生就会联系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租界和租借地、中共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等有关史实,认识到国民政府统治下的中国仍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中国社会的性质丝毫没有改变。

三、设疑要有意识地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上下功夫

由于历史有过去性的特点,表面看来是非常遥远的,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不会有什么帮助。实际上学习历史是为了了解现在,预知未来。现实是对历史的否定,但这种否定是辩证的否定,它既是对历史上积极因素的肯定和继承,又是对历史上消极腐败现象的否定和批判。因此,今与古,历史与现实,是联结着的。比如开放是一个现实问题,但这个问题的提出又可以说是长期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上每当一个强大的王朝出现的时候,他们往往采取开放的政策,反之每当封建王朝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往往会采取闭关自守的政策。在学习“丝绸之路”和唐代的对外交往等有关历史内容时,教师可以设问:“西汉、唐朝的对外交往有什么共同特点?在当时分别产生了什么作用?由此,你认为它对我们今天的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通过设问,使学生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对外开放联系起来,这样既可以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对“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的认识。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设疑初探 篇12

科学的课堂设疑, 从疑入手, 能激活学生潜在的化学学习需求, 在有疑、追疑、思疑、释疑的过程中,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能力。化学课堂教学设疑的切入点是多方位多角度的, 每个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灵活、谨慎操作。那么, 化学教学课堂设疑有无技巧呢?笔者根据近十年的教学心得, 谈谈自己的看法。

其一, 应在教学过程的最佳处设疑。因为适当的目标设置能够唤起对象的多种需要, 并促使对象激发相应的动机, 选择好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及时得到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学的最佳处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即当学生的思想囿与一个小天地无法“突围”时;当学生疑惑不解, 厌倦困顿时;当学生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时;当学生受旧知识的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教师在课堂探究活动中几乎是一个编导, 整个课堂是生生之间的对话, 不再是“师问生答”而是“生问师导”, 没有“师问”的压力, 课堂气氛显得异常活跃, 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化学优生的作用, 学生的兴趣就能较好地得到激发, 并促使学生去认真地钻研教材。

其二, 应在重点、难点处设疑。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本节内容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 而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恰当的设疑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 此时所提的问题也应当是经过周密考虑并被学生充分理解。例如“氢氧化钠性质和用途”的教学, 教材思路:氢氧化钠用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往按教材思路进行教学, 教师总感到很难突破“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这一难点, 学生也往往处于被动观望、机械接受知识的地位, 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课堂缺乏生气, 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机会和能力。为此, 我把教材的知识安排作了适当的调整, 将教师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小组实验, 同时让学生设计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方案。学生的实验方案大致如下:

第一种:新制的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发生。

第二种:久置的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

第三种: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吹入二氧化碳后加盐酸液有气泡产生。

学生在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时, 分析思考其中的原因。最后通过对比得出这样的一些结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吹入二氧化碳后, 两者已经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当加入盐酸时, 生成的产物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通过调整后, 一方面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另一方面由于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验, 发现问题, 然后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探究及验证, 从而得出结论。这样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率大大提高。在习得知识的同时, 不断地应用所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 思维能力得到了明显的锻炼和提高。

其三, 应在关键处设疑。总所周知, 中学化学教学中注意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效率是极为重要的, 在关键处设疑不仅能对教学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重点、难点是关键, 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过渡是关键, 一节课上学生最疲劳时也是最关键。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的信息, 巧妙设疑、及时设疑,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兴趣, 并在质疑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四, 教师在设疑时应注意恰当地组织问题, 人为增加问题的不一致性, 从而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作用。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质疑, 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 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学生是否具有充分的自信, 是影响其活动积极性和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师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 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 应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关键词的理解, 鼓励学生敢于追问。在教学中对于不同视角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善于用不同的方式给予解决。还有教师激发学生质疑的另一途径便是善于逼着学生提问题, 讲解某个学生在课外的提问, 直接鼓励学生自己来讲, 并对经常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或奖励。例如赞扬问题提的巧妙、提的深刻, 或是赠书给某学生, 这些方法都能在其他学生身上引起震动, 因为好胜心是每个学生的天性。这样长期坚持, 必定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其五, 化学课堂教学设疑, 重要的是善于设计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并且能更加深入地探究所研究现象的本质的各种问题。即设疑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这是关系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疑时要注意思路的诱导, 必须使设计的问题具有思考的余地和思考的价值, 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 引导学生到思维“王国”去探求, 让他们跳起来摘果子。

上一篇: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下一篇:实验性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