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访视手术室护理

2024-05-08

术前访视手术室护理(精选11篇)

术前访视手术室护理 篇1

关键词:术前访视,术后随访,心理护理

访视对每位手术患者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为每位患者都具有他的思维性及社会性, 因此会受到自身心理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为了给患者创造安全的医疗环境, 消除紧张恐惧、焦虑不安的因素, 手术室护士到病房对手术患者进行有的放矢的个体化护理, 有利于手术室护士护理观念更新及护理模式改变[1]。因此, 手术室护士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的心理护理, 有利于手术的成功及手术后的康复。

1 访视内容

(1) 根据手术通知单核对病历, 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查看患者病史、过敏史、手术史。 (2) 作自我介绍, 告知患者自己的姓名、科室及职责范围, 使患者产生信任感;有礼貌地称呼患者, 使患者有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感觉;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告知访视的目的、需要的大概时间, 为患者创造一个无拘束的气氛, 帮助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 使其卧位舒适。对紧张恐惧、焦虑不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疏导。 (3) 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向患者讲解手术室环境、术前注意事项, 如成人术前需禁食12h、禁饮4h是防止手术中呕吐导致食物反流避免引起呛咳和窒息的危险;术中用电刀患者体内是否装有起搏器等金属异物, 告知患者手术前一定要将金属类首饰、手表等去掉, 一方面防止遗失, 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更重要的是手术中使用电刀容易引起电灼伤;女性患者手术当日禁止涂抹口红, 以免影响对病情的观察等;老年患者术前是否服用抗凝药物, 停药多长时间;糖尿病患者术前是否停用降糖药及血糖控制的范围等。 (4) 查看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疾病, 有针对性地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5) 有针对性地介绍医院的先进医疗设备、麻醉配合、手术配合、主刀医生的技术, 以及同类疾病的手术效果等具体问题, 帮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 (6) 对于患者提出的特殊问题, 如癌肿能否根治、是否会复发等, 护士不清楚或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含糊地回答患者, 应尽量保持与手术医生口吻一致, 避免含含糊糊, 避免详尽解释手术过程或步骤, 做好保护性医疗措施, 必要时让主管医生解释。同时, 要避免伤害患者自尊, 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等。

2 访视方法

术前一天下午, 由手术室器械护士或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 携带访视记录本前往病房探视患者。未访视组患者手术室护士仅发放手术须知。

3 手术日患者护理

当患者离开病房进入手术室后, 无亲属陪伴而倍感不安, 此时访视护士要语言亲切, 一声安慰、一句问候即刻消除患者的陌生和无助感。用交谈的方式核对其姓名、床号、诊断及手术名称等, 做好三查七对, 在做各项术前准备操作时, 动作要轻柔、娴熟, 充分表现自己的学识与修养, 取得患者的信赖, 增加其安全感。给患者使用约束带时, 应向患者解释其作用, 减轻其恐惧感[2]。

4 术前访视的意义

术前访视有利于增进护患之间的沟通。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疏导, 使患者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 对手术充满信心, 顺利地接受手术。术前访视有利于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 掌握更多的医学基础知识, 并能看到自身的不足, 从而激发学习热情, 加强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使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得到改善和提高。

5 术后随访

术后第3天下午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随访患者, 内容包括手术室护士术前是否进行了术前访视, 患者体温情况, 是否有外科热, 刀口疼痛程度, 刀口恢复情况, 患者在手术室的需求是否得到解决,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操作技能等。

6 讨论

手术患者由于错综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和心理过程, 应因人、因病、因时、因地进行心理护理。护士也应该建立一个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的和谐、安全的环境, 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最大限度地参与手术治疗、护理及恢复健康的活动。

访视中发现, 患者对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内容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如何满足患者对自己目前健康状况的接受度及满意度, 如何解决未来的术后可能发生的护理问题等, 如各种管道的护理、术后体位的护理、饮食的指导、预后情况等。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不仅要有医学理论知识, 还要灵活运用心理护理理论。

通过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 手术室护士全面了解了患者的病情及手术需要, 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既增强了患者满意度, 又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业务水平, 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魏革, 刘苏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224.

[2]杨淑萍, 范青风.对围手术期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的体会[J].医技杂志, 2006, 13 (3) :458-459.

术前访视手术室护理 篇2

一、访视目的

1、通过术前访视,护士可掌握患者的情况,制定护理计划,以便在围术期实施正确的护理。

2、缓解患者术前的恐惧心理,介绍手术及麻醉注意事项,增强对手术的信心。

3、通过访视,激励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研究、思考和探索,提高业务水平。

二、访视方法

访视者为配合手术的巡回护士,访视前首先与病房联系,取得配合,得到允许后可进行访视,访视时间为手术前一天下午。

三、访视内容

1、收集资料

通过查阅病历,与主管医生、护士联系,了解患者一般情况生命体征、诊断、拟定手术名称、麻醉方式、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药敏史、实验检查结果、有无活动义齿及隐形眼镜、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经期、重要脏器功能状态、有无感染、营养状态、身高体重、生活史、生活习惯、社会背景、接受手术的态度和程度等。

2、探访患者

问候患者,说明访视的目的,向患者说明从进入手术室到离开手术室的大体过程,其中包括入室时间、手术大致所需时间,移送情况、麻醉诱导、手术体位和可能出现的不适等情况。询问患者的不安和担心的事情,根据具体问题给予正确的护理。宣传疾病有关知识,介绍同种疾病患者手术的效果,尽量多用鼓励性、安慰性语言,使其树立康复的信心。向患者说明术前准备的必要性,为术后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等做好宣传工作。

3、注意事项

(1)访视时间适宜,应避开治疗和进食时间,会面时间一般为10~15 min,不宜过长,以不引起患者紧张感和疲劳感为宜。

(2)与患者交谈时,应正视患者,采用通俗易懂的生活用语,尽量少用医学术语,避免强制、教育的态度。

术前访视手术室护理 篇3

关键词 术前访视 焦虑 配合 医疗纠纷

开展术前访视制度以来,大量的临床资料显示,经过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正面、规范的解释和疏导,所有患者的焦虑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术中能主动配合医生、麻醉师及护士的工作,术后对康复信心增加,避免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2007年1月,对2428例手术病人实施术前访视,男1146例,女1282例,年龄1~94岁,手术种类包括所有外科手术。

术前访视内容及方法

术前12小时之内,由护士长安排的本台手术的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一起到病房面对面地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使患者了解手术室工作特点、认识护士、对医务人员有信心、了解手術情况和术中可能发生的疼痛及配合方法等等。访视前2名护士对患者的焦虑程度、手术难易程度、手术预后的影响等问题作了评估,了解到患者迫切想通过术前访视与手术室护理人员交流手术情况、术后注意点、术中疼痛的解决方法以及麻醉医生和主刀医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患者。以规范化的指导语言、合理的解释、真诚的劝导、善意的抚慰解除病人的焦虑情绪,减少病人的不良反应,防范纠纷的发生。

术前访视的重要作用

术前访视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病人获得高质量护理及顺利康复的关键。术前访视让手术室护理人员走出手术室深入到病房与患者接触,从单纯的对手术的配合转变为连续的对患者的整体护理,是护理工作的大的进步。经过临床资料显示,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术前访视可减轻患者焦虑:外科手术对病人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焦虑是最常见的应急反应之一。焦虑使人们对环境中一些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危险的事件,在主观上出现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表现为紧张、忧虑、担心、恐惧等复杂情绪。通过评估手术病人焦虑程度及焦虑量表(SAS)对患者的连续性自评显示: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术前1天焦虑程度最高。患者焦虑产生原因为,担心医务人员是否尽职、担心手术效果、术中疼痛、术中紧张、是否有人照顾,担心疾病性质、室温、愈后情况、术中输血、经济问题等等,通过针对性的问题作好疏导。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减轻病人的应激反应,减轻疼痛、焦虑、恐惧的程度,心率血压趋于平稳,血、尿中儿茶酚胺含量变动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

术前访视利于术中主动配合,术后积极康复。护理人员访视时,对手术过程应予以简要地描述,对患者需要配合的地方应告知,如对于从没做过手术的患者不了解硬膜外麻醉的体位该如何摆放,甲状腺病人该如何练习仰卧位,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情况等,对于术后病人的手术注意事项也应明确告知,使患者了解手术过程,每一步都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医务人员,并能够在术后做到积极的自我护理、主动康复。

术前访视可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逐渐加强,医疗纠纷实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举证责任的方式,导致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责任风险也越来越高,护士也应主动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法律意识,进行自我保护防止纠纷发生。护理人员在访视时应了解术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留存相关客观的可核实的证据,以避免减少医疗纠纷。例如,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心脏病史、癫痫史对术中意外有及时的防范,查对输血和手术同意书及手术部位,再次确定,检查患者体内有无金属植入物,防范术中使用高频电刀的安全隐患。通过2428例患者术前访视,检查出23例安全隐患,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讨 论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手术室护理早已摆脱单纯手术配合,避免交叉感染的概念,手术室护理的内容越来越人文化及护理个体化;另一方面,病人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及参与治疗意识增强,这就需要手术室和手术病人之间加强联系。术前访视提供了手术室护士与手术病人直接面对面的机会,手术室护士到病房采集病人信息,履行告知义务,使病人做到知情同意;病人可与护士交流手术中担心的问题,如恐惧手术,担心术中疼痛及形象的改变,身体隐私部位暴露等。加强沟通,增强病人的自信心,消除陌生感。

术前访视,能够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并进行心理沟通,解除患者的焦虑。访问结束回到手术室后,根据所获得的患者的资料,与其他护士共同讨论,制定护理计划。

术后回访:第2天下午访术后病人,说明术中你一直守候在他身边,手术成功,病人配合良好等。了解病人术后有无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就病人现有的不适,也应给予问候和疏导。椎管内麻醉后有术后头痛头晕的,应向病人解释硬脊膜因穿刺造成裂隙,脑脊液会有点外漏的可能,脑脊液压力下降、颅内组织形态会发生改变,牵动了颅神经和大血管伴行神经而产生头痛,平卧可减少脑脊液的外渗、维持脑压。嘱咐病人正确卧位的必要性。

通过1年内术前访视的效果评估显示,患者需要率为100%,满意率为99%,从而证明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加强与手术患者的交流,这不仅可以加强医患关系融合度,还有利于术前消除紧张情绪,加速康复。术前访视得到了医患的一致好评,同时也使整个手术室护理队伍素质空前提高,是手术室整体护理与病房整体护理得到贯通,是现代化护理模式的需要。

总之,通过术前访视,促进了手术室护士临床理论和技术的提高,强化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开展,体现了护理个体化及人文关怀护理观念,对避免或减少医患纠纷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魏革.术前护理访视的管理.中华护理杂志,2004,4(4).

2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2002,2(5).

术前访视手术室护理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择期手术患者, 年龄在22~58岁, 自愿配合, 有自控能力的患者120例,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对于试验组, 手术室巡回护士在术前1天进行个体化术前访视, 访视内容包括查阅患者的病历, 了解患者的各项情况, 包括患者的病情, 术前诊断, 手术部位、麻醉方式, 有无药物过敏史及手术外伤史等情况, 了解患者的手术方案及术中注意事项;与患者进行交流, 应做到态度和蔼, 语言亲切, 尽量取得患者的信任,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简单介绍手术室的环境, 尽量解答患者的问题, 告知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注意事项, 及可能出现的不适等情况, 缓解患者焦虑和紧张的情绪, 建立患者的信心并能够积极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 并请患者或患者家属在术前访视记录表上签名。

对于对照组, 手术室护士不做术前访视, 术前医生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常规谈话。

采用“状态焦虑量表” (SAI) 问卷调查法:在患者手术预约后访视开始时机术前30min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焦虑状况, 采用1级-4级评分方法。得分范围为20~80分, 分数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重, 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 避免患者产生心理负担。

1.3 统计学处理

临床收集的全部数据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处理, 分别进行χ2检验、t检验和相关分析。

2 结果

测量数据显示:两组SAI值有明显差异, 尤其是进入手术室后两组患者的SAI差异更大 (表1) 。说明术前访视能减轻择期手术患者的焦虑程度, 特别是入手术室后麻醉前的焦虑程度。同期还对两组患者就术前访视的评价进行电话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85%以上的患者对术前访视的效果持肯定态度, 约3%的患者认为访视效果一般, 另5%左右的患者还对术前、术后访视工作提出了建议 (表2) 。

3 讨论

手术和麻醉作为以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 常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 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 还会干扰手术的顺利实施, 影响治疗效果。通过调查发现, 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前访视前后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这表明大多数患者在面临手术、麻醉应激时往往会产生强烈的焦虑和恐惧心理, 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研究表明, 焦虑会影响自主神经的功能, 并且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 出现心跳加快, 血压上升, 气促等症状, 对于面临手术的患者, 焦虑则明显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 造成严重的生理紊乱。术前访视通过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使患者对手术有了初步的认识, 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思想顾虑, 使患者建立对手术治疗能够治愈或改善疾病的期待, 从而使患者做好必要的身心准备, 建立健康生活信念, 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 能够有效配合治疗护理工作[1,2,3,4,5,6]。

术前访视促使护士掌握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 提高人际交流技巧, 激发了护士的学习热情, 充分调动了护士对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了自身素质, 同时也使手术室整体素质得到改善。

通过术前访视, 护理人员增加了与患者的感情交流, 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也提高了手术的效果。因此手术室护士加强术前访视非常必要, 也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刘彦玲, 唐珊珊.术前访视国内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 (16) :109-110.

[2]杜媛华, 郭垂芸, 吴丹云, 等.术前访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2009, 7 (4) :1055-1056.

[3]龙春梅, 彭玉兰, 王岸冰, 等.术前访视最佳时机与效果评价[J].现代医院, 2009, 9 (2) :93-94.

[4]张彦平.“术前温馨方式卡”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 12 (14) :93-94.

[5]钱玉秀, 何金受.手术室开展术前访视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07, 42 (9) :854-855.

术前访视手术室护理 篇5

【关键词】 术前访视;术后随访;应用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35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55-01

手术治疗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手术的护理对疾病的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浅谈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是手术护理的关键,为探讨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对缓解患者手术时紧张恐惧的心理的影响和临床效果,本文收集我院手术室2008年2月——2012年12月择期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访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有了明显的变化,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我院手术室2008年2月——2012年12月择期手术的患者3000例,其中男性1820例,女性1180例,年龄2岁-81岁,平均年龄65.2岁。其中头部手术322例,胸部手术1123例,腹部手术1160例,骨科手术201例,其他94例。

1.2 方法

1.2.1 术前访视 ①查阅资料:术前1天由手术巡回护士到病人所在科室进行访视。通过查阅病历、和病房护士及主管医师交流,收集病人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等,临床资料包括术前诊断、手术名称、麻醉方式、生命体征、体重、各种实验检查结果、心电图、有无传染病、有无备血等情况并详细记录在术前访视单上。②进病房访视: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手术史、既往史、传染病史等,将准备好的手术室宣传画等向患者宣教,引导患者清楚手术的目的、麻醉过程、手术过程以及术中患者注意的事项和配合的方法。告知患者保持皮肤清洁,术前禁食12h,禁水4h,进手术室前须除去饰品、活动性义齿,更换干净的病号服。术晨做好个人卫生,介绍手术过程,让患者了解手术的知识,教会患者配合的方法,消除患者的各种思想顾虑,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手术,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放松的心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访视完成后,访视护士要认真填写访视单,并签字保存。③访视时间:对待一般的手术,访视时间可以适当减少,但是对于危重患者的手术,随访时间可以适当延长,特别是对小儿患者的访视时间要适当延长,小儿的依赖性强,让其离开父母单独进入手术间相对困难。术前访视时需花较多的时间消除陌生感。让其父母了解手术的注意事项,共同做好患儿的术前工作。

1.2.2 术后随访 术后随访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延续,是掌握患者病情恢复的重要途径,因此访视护士持术前访视单(术前访视和术后访视在同一张单)到病房,询问患者术后情况,查看伤口恢复情况,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无发热、大小便情况、饮食情况,了解患者的感受,是否存在由于手术引起的并发症(如有无应用电刀引起的皮肤灼伤;有无手术体位引起的压疮等)。

2 结 果

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获得最佳的手术,提高了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明显升高。

3 体 会

3.1 术前访视密切了护患关系 通过术前访视与病人的接触、沟通、交流,病人及家属对手术室护士不再陌生,增加了对手术室护士的信任感,融洽了护患关系,病人感到被尊重和关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与安全感,对手术充满信心,能够更好地配合手术,减少了因患者投诉而引起的医疗纠纷。

3.2 术前访视缓解了患者紧张焦虑情绪 手术患者由于环境的改变,角色的转换,在术前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术前向病人提供了有关手术、麻醉、护理方面的信息,使病人不在对手术过程感到神秘和陌生,再通过心理疏导,缓解了病人紧张焦虑情绪,使病人以最佳的生理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3.3 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 访视要求护士有良好的交往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应变能力。这就要求护士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心理知识,与病人沟通交流技巧等,满足为手术病人服务的需求,使手术室护士的自身价值得到实现。

3.4 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术前访视通过和主管医师、病房护士交流、阅读病例,了解病人基本情况,对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使手术室的护理准备工作更为充分,有了针对性及预见性,术中更好地配合医生,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效率。术后回访病人及家属提出反馈意见,促进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本组资料根据手术病人及手术特点,结合护理工作特点,选择合适的时间对病人进行访视并对手术方式、方法及结果等与病人沟通。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获得最佳的手术,提高了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明显升高。由此可见,加强术前访视、术后随访,能够提高手术病人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郝凤杰.术前访视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A].创建患者安全文化——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中册)[C].2011年.

[2] Tovey FI,Hobsley M,Holton J.Helicobacter pylori virulence factors in duodenal ulceration:a primary cause or secondary infection causing chronicity.World J Gastroenterol,2006,12(1):6-9.

[3] 梁世花.淺谈术前访视、术后随访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实用医药,2012,11(7):262.

术前访视手术室护理 篇6

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住院择期手术病人120例, 男60例, 女60例;年龄20岁~70岁;文化程度:大学30例, 高中28例, 初中40例, 小学22例;甲状腺切除术40例, 子宫下段剖宫产40例, 恶性肿瘤22例, 其他18例。

2 术前访视

2.1 访视经过

术前1 d下午, 由手术室器械护士或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 携带术前访视记录单前往病房查阅病历, 探视病人, 逐项认真、如实填写访视单, 对特殊情况在记录单上做好记录;时间不超过15 min。最后请病人或病人家属在访视单上签字。

2.2 访视方法

2.2.1 查阅资料

通过查看病历, 与主管医生、护士联系, 了解病人一般情况、生命体征、诊断、拟定手术方式、手术部位、麻醉方式、现病史、既往史、药物过敏史、手术外伤史、有无活动义齿及隐形眼镜、女性病人是否在月经期、重要脏器功能状态、各项检查结果、有无感染、营养状态、身高体重、生活史、生活习惯、社会背景、文化程度。

2.2.2 口头讲解

保护病人隐私, 尊重病人。对22例恶性肿瘤病人访视前先与病人的责任护士进行了交流, 明确病人是否知道疾病的真实诊断。对不知道诊断的恶性肿瘤病人在访视时不要说明具体的诊断, 给予保密和相应一致的说法。分别对22例病人进行一对一的手术和麻醉的有关事宜宣教, 告知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指导他们配合的方法。其中拟行全身麻醉的病人告诉全身麻醉插管拔管前, 意识未完全清醒, 讲话不便。当听到麻醉师询问病人的名字时, 因为插管咽喉部会不舒服, 但要及时回答, 以便麻醉师掌握你的清醒程度。术前病人对手术治疗有顾虑, 担心给家里带来经济负担和术后效果不明显。访视护士应及时给予心理安慰, 告诉病人医院的收费合理, 不会带来很大的负担;另外, 现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 鼓励病人如积极配合手术合理治疗, 出院后仍然可以赚钱回报家人。经过术前沟通, 病人均表示一定积极配合手术。

2.2.3 集中宣教

对40例甲状腺手术的病人和剖宫产病人分别根据手术日期分组进行集中访视。地点安排在病房的活动室, 因环境比较熟悉, 病人愿意接受。统一进行术前宣教时, 首先自我介绍并问候病人, 说明访视目的。得到允许后开始介绍手术室环境。向病人说明从进入手术室到离开的大致经过, 包括入室时间、手术体位, 麻醉及术中配合方法、注意事项, 可能出现的不适等情况;然后讲解术前准备要求, 包括禁食、禁饮时间, 备皮和各种插管;如何合理休息, 保证睡眠。同时告知病人手术早晨不要化妆, 不带饰物, 穿清洁休养服;告知留置针及约束带的使用, 然后另一名护士为大家展示本科制作的图片, 包括手术、麻醉的先进设施及进入手术室流程, 手术室的体位等, 使病人在短时间内能对手术室有一个感性认识, 以便手术时尽快适应环境。最后说明手术的顺利需要病人的配合, 如术中正确姿势的重要性, 指导正确的手术姿势及如何练习;告诉病人术中会感觉口干属正常反应;术中咳嗽前应请示医生, 得到允许后方可进行, 否则会影响术者操作。另外, 医生术中会让你大声地说“一”, 是确保手术安全的需要, 请积极配合。最后留出3 min让病人讨论, 对病人提出的疑问给予回答;嘱病人晚间好好休息, 并向其宣教促进睡眠的方法, 如睡前喝杯热奶、热水泡足、听温柔的音乐等健康常识。

3 实施效果

通过对120例手术病人实施术前访视, 收到满意的效果, 22例肿瘤病人访视后顾虑减轻, 主动配合手术及麻醉, 并积极锻炼, 如期出院;40例甲状腺病人术中手术姿势正确、血压及脉搏平稳;40例孕妇访视后能够掌握相关健康知识, 主动配合手术及麻醉, 手术顺利, 母婴均平安出院。

4 体会

手术治疗是外科系统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病人由于对手术有关知识了解不够, 术前普遍存在焦虑、恐惧心理, 由此影响内分泌系统和免疫功能, 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增快, 给全身麻醉及手术带来困难, 严重者被迫终止手术。手术作为一种压力源, 对病人及其家属来说是与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的一个重大事件。几乎所有的病人在得知自己的疾病需要手术治疗时, 都会出现情绪变化, 尤其是焦虑症状。

术前访视有利于增进护患之间的沟通, 是系统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开展的具体体现。术前访视, 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疏导, 可使病人感到被尊敬和被关心, 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 对手术充满信心, 以适应手术的需要, 安静、顺利地接受手术[3]。术前访视有利于调整病人的生理、心理状态。向病人提供有关手术、麻醉及护理方面的信息, 可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 缓解焦虑, 使病人处于一个最佳的适合手术治疗和护理的生理和心理阶段[4]。有研究认为, 有效的心理干预可调节病人的心理状态, 提高疼痛阈值, 并能使手术病人的焦虑值明显降低, 使疼痛减轻[5]。术前访视有利于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通过访视, 护士可以掌握更多的医学基础知识, 并能看到自身的不足, 从而激发学习热情, 加强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使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得到改善和提高。

术前访视能帮助病人顺利度过手术期, 增强病人满意度, 提高手术室护士业务水平及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6,7], 是非常有必要的人文关怀护理的核心。手术室护士通过术前访视及与病人、家属的沟通等, 使病人处在较好的人文环境中, 增加了病人的安全感。

关键词:术前访视,手术室,整体护理

参考文献

[1]魏革.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224.

[2]丁祥华.人性化护理中实施术前访视的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10) :798.

[3]谢青.我国医院手术室术前访视的现状及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10) :809.

[4]陈雪美, 陈美珍, 陈小云.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的思考[J].福建医药杂志, 2001, 23 (1) :133.

[5]应瑛.术前访视减轻病人手术日晨间紧张心理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 22 (4) :4-5.

[6]延爱民, 郭金凤, 白风枝.术前访视方法及探讨[J].护理研究, 2006, 20 (11C) :3086-3087.

术前访视手术室护理 篇7

1 术前访视内容

1.1 收集资料

通过查看阅读患者病历,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诊断、临床表现、手术名称及部位 (左、右) 、麻醉方式、麻醉用药、既往史、手术史、术前用药、药物过敏史试验结果、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经期、血型及配血报告结果、接受手术的态度和程度等,并填写手术患者护理访视单。

1.2 探视患者

(1) 访视时首先做自我介绍,说明访视目的,介绍手术室布局和各种保证手术安全进行的仪器、设备,如手术室所在的位置、手术时着装、手术间的温度等,为患者适应手术环境做好心理准备。 (2) 交代术前注意事项,是否禁饮食,手术的目的,简单的手术过程,手术大致所需时间,如何配合麻醉和手术体位,治疗成功的病例,术中可能出现的感觉,让患者了解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配合手术。 (3) 检查手术部位皮肤完整、体温是否正常、血压是否平稳等情况,否者立即通知主管医生停止手术。 (4) 鼓励、安慰患者,增强手术成功的信心,缓解紧张情绪,以更好地配合手术。 (5) 查对确认患者,避免因手术患者多而引起差错事故。

1.3 访视结束

访视护士回到手术室后,根据所获得的患者的信息资料,与器械护士及护理小组共同讨论,根据具体情况做好术前准备,特殊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急救措施。

1.4 术后回访

巡回护士在患者术后三天到病房进行回访,了解患者的精神状况、恢复情况及切口敷料情况,评估镇痛泵使用情况,调查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并对提出问题进行改进。

2 访视方法

2.1 采取定期专人访视

访视者为配合手术的巡回护士,访视前首先与病房护士长或责任护士联系,取得配合,得到允许后方可进行访视,访视时间为手术前一天下午。手术当日晨会由访视者将重点和有特殊情况的患者做交班。

2.2 制作访视手册

改变单一的术前访视形式,访视手册采取文字介绍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内容包含手术室环境和人员介绍,患者入手术室后的治疗程序,留置针的特点,麻醉方法,体位配合,宣传禁饮食、不化妆、不戴首饰的彩色图片等,使患者更直观生动地理解各项配合要点,有效缓解患者的各种疑问和顾虑[2]。

2.3 术后回访

术后三天进行回访并填写护理访视单。

3 术前访视注意要点

3.1 访视时间适宜

应避开治疗和进食时间,谈话时间一般为10~15 min,不宜过长,达到探视目的为宜,以免引起患者紧张和疲劳。

3.2 访视交谈方式

访视时应正视患者,态度要和蔼,语言轻柔,通俗易懂,少用医学术语。不要含糊地回答患者提出问题,以免患者对手术室护士产生不信任感,加重其恐惧心理。对患者提出问题不清楚时,了解掌握后再回答患者提出问题。

3.3 访视时实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对癌症、心理脆弱、传染病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保护性医疗措施。

4 开展术前访视的体会

4.1 术前访视使患者转变角色

通过访视沟通使患者对手术和麻醉有了初步认识,并对手术室环境有了进一步了解,缓解了恐惧心理,能尽快地完成角色转换,充分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以最佳心理和生理状态迎接手术。

4.2 术前访视改善了护患关系

术前访视使手术室护士改变了以往只在手术台上与患者接触的传统做法,从关注手术部位转为关心整体人的生理、心理、精神多层面的护理。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疏导,可使患者感到被尊敬和被关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3],充分展示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对手术充满信心,消除了患者对手术的紧张、恐惧心理,主动接受并积极配合麻醉师麻醉,提高了对手术的耐受力,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4.3 术前访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加强了护患之间的交流,消除了患者对手木室的陌生、神秘感。改变了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冷漠心狠”印象,充实和完善了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内涵,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高[4]。

4.4 术前访视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

通过术前访视,阅读患者病历,了解临床表现及病情,能掌握各种生化检查结果,能促进手术室护士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领会新内容,有利于手术室护士知识更新,并促进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研究、思考和探索,从护理角度预见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手术的全过程做到胸有成竹,对手术中出现的应急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大大促进了手术室护士求知欲,提高了沟通技巧,从而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为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5]。4.5术前访视使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提高通过术前访视,手术室护士对患者情况及手术方案有了全面的了解,在手术过程中,能积极、默契配合手术者、麻醉师做好各项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同时通过访视对患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改进,使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摘要:本院手术室自2006年对患者实行术前访视, 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应激力, 减轻了患者对手术的生理及心理反应, 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 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 增进了护患关系,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促进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 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邱丽琴, 杨旭云, 张研, 等.术前护理访视对择期手术患者心理应急反应的临床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6, 3 (6) :28-29.

[2]周爱芹.提高术前访视质量方法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 2008, 14 (4) :18.

[3]邬艺平.术前访视在手术室的应用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 (8) :1836-1837.

[4]谢倩.我国医院手术室术前访视的现状及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10) :809.

术前访视手术室护理 篇8

关键词:老年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访视,信任度,满意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渐明显,需经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对老年人的心身是一个不良刺激,可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和伤口愈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科实施手术,年龄70~85岁的患者100例,平均年龄为74.6岁,其中男52例,女48例。实施的手术为普外科38例,眼科35例,泌尿外科27例,患者均无手术禁忌证。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由手术室护士于术前一日下午到病房对患者进行常规访视,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各系统功能、既往健康状况等做出综合评价,并观察其面部表情、情绪反应及对手术的思想准备,采用相应的心理干预及护理措施,同时,将本台手术的技术力量、术前的各种设施准备告知患者。试验组由手术室同一护士完成术前访视、术中巡回、术后随访工作,即巡回护士于术前一日下午到病房进行常规访视,术日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访视者热情接待患者,主动与其交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麻醉前进行的各项护理操作向患者进行简单的解释。注意遮盖患者,尊重患者的隐私,对于高度紧张、恐惧的患者,采用“治疗性”触摸,向患者传递关心,使其产生安全感,减轻恐惧及孤独。术后,根据患者术前、术中的情况,巡回护士于术后第2、3天下午到病房进行随访,告诉患者配合良好,手术顺利,病灶已切除,同时,就患者出现的不适给予疏导,减轻其心理负担。

1.3 结果判断

采用本科制定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判断老年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和护士的信任度。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输入SPSS 15.0软件,采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判断。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本科护士信任度比较见表1。

注:两组相比,χ2=7.843,P<0.05

2.2 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士满意率比较见表2。

注:两组相比,χ2=6.537,P<0.05

3讨论

3.1 护理模式的转变要求护士走出手术室与患者进行交流接触。

她的角色不但是一个手术的配合者,而且是手术患者的照顾者、咨询者、教育者和研究者[1]。手术室护士是围手术期访视的主导者,她通过柔和、自然的面部表情,温柔、委婉的语言,良好的道德品质,娴熟、规范的操作技术,扎实的理论知识,来传达对患者的关心和同情,同时,获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同。

3.2 尊重是沟通的基础,良好的沟通是减轻术前负性情绪的保证。

在与老年患者交流时,用下级或晚辈的身份称谓,用自然、亲切的问候,耐心、细致的解答,使他们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对护士的信任、满意油然而生,对手术的成功抱有信心。在进行访视时,护士应避免使用单纯、生冷的语言,交流中通过运用肢体语言和表情语言来增强沟通的效果,同时,注意与患者目光的接触。

3.3

运用规范化的语言,不含糊回答患者的问题,不对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及并发症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的说明,避免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和负担[2]。重点讲解麻醉及手术体位的配合,交代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并教会其减轻不适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术后注意事项,说明术前禁食禁饮的目的,手术皮肤准备、术前留置导尿、更衣的必要性,告知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有任何不适和需要,可随时向麻醉师和护士提出,会立即采取措施给予解决,使患者心理上得到支持与安慰,保证其在应激状态下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注意无法正确及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不当的解释都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3.4 加强围手术期的访视,鼓励患者向医护人员、家属等诉说不适,感受他们的心理需求和潜在的护理问题。

通过围手术期访视,可以消除老年患者对手术护士、手术室环境的陌生感,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尤其是在进入手术室后,使患者感受到在住院期间的每个环节都有护士在关心他,能有效避免患者孤独感的产生、紧张情绪的强化,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和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3.5

围手术期访视,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促使护士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护理理念,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科学的态度、恰当的方法疏导患者的心理顾虑和思想负担,减少围手术期的负性情绪,达到提高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专业水平、增强护士的综合素质、密切护患关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谭玉兰.围手术期护理与手术室护士的角色功能.护理学杂志, 2004,19(6):78—80.

术前访视手术室护理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8月需进行择期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按照手术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50例, 其中男性30例, 女性20例, 患者年龄在18~76岁之间, 平均 (42.81±5.92) 岁;患者手术类型包括:四肢手术8例, 腹部手术12例, 胸部手术9例, 腰椎手术11例, 妇科手术10例。实验组患者50例, 其中男性28例, 女性22例, 患者年龄在19~77岁之间, 平均 (42.51±5.43) 岁;手术类型包括:四肢手术9例, 腹部手术11例, 胸部手术10例, 腰椎手术12例, 妇科手术8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手术类型等无明显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术前常规访视, 实验组患者给予完善的术前访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量表分别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所有量表均为患者自行填写, 确保所有资料完整、真实、可靠。

1.3 完善术前访视

完善的术前访视主要包括两方面, 为术前评估和访视。

术前评估:手术室护士要详细地查阅患者的病例, 了解患者疾病情况, 包括其机体的体质、有无感染、是否有药物过敏等。此外, 还需要对患者的手术前准备情况进行评价, 如患者的皮肤准备是否完成、药敏试验结果、是否进行了交叉配血等。护士要面带微笑, 向患者介绍自己, 并详细询问疾病情况。

术前访视:向患者讲解手术前将假牙、首饰、手表、手机等物品放到病房, 并由家属进行管理。告知手术的过程、必要性及治疗效果。交谈过程中使用亲切的称呼, 联合非语言沟通方法。从患者角度出发, 了解其内心主要的顾虑。根据其实际情况提供各种正面信息[2], 以缓解恐惧、焦虑情绪为主。对担心疼痛的患者, 可告知麻醉方法、无痛等;对担心预后不佳的患者, 可提供治愈的病例。对其中涉及的专业术语, 护士要给予相应的讲解。对有严重焦虑和抑郁的患者, 护士还需要向患者告知如何进行紧张状态的缓解, 如使用放松训练等。

1.4 数据处理

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均数±标准差) 表示, 即, 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当P<0.05时,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更低, 其差异十分明显,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手术室护士的术前访视, 是一项重要的内容。由于科室临床护士与手术室护士的分工不同, 其对手术室内容了解不多, 因此不能给予患者较好的讲解[3]。而手术室护士通过术前访视, 不但能够更多地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 还能够为患者提供详细的手术室内信息, 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 同时还能够与患者建立较好的护患关系[4], 使手术中的沟通更加有效。

我院完善了术前访视后, 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减轻, 能够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手术, 其效果较好,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明显, P<0.05。进一步说明了完善术前访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孙梅林, 陈士寿, 俞士卉, 等.患者提问式团队术前访视应用于全麻腹部手术患者的效果[J].安徽医学, 2010, 31 (8) :911~913.

[2]刘秀立, 甘建辉.术前访视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 2011, 20 (23) :474.

[3]陈熙, 马卫青, 徐亚梅, 等.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8, 25 (6) :60~62.

术前访视手术室护理 篇10

【关键词】PACU; 术前访视; 术后配合程度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0-0003-02

手術作为一种强烈的刺激源,无论大小,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在整个手术期都伴有紧张、焦虑、恐惧、担心等心理问题。术前,患者意识清醒,大都能很好地配合治疗。术后,尤其是在麻醉清醒期间,由于手术切口部位疼痛、全身多根管道、不能自行进食、活动受限及没有亲属的陪伴导致患者情绪暴躁易怒,对护理操作不配合,不仅护理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同时也为患者自身带来心理、身体上的伤害。为了减轻这种伤害并使护理工作安全有效地进行,我院PACU护士组织高年资护士于手术前一天晚上专访第二日需手术的患者,确保使患者身心达到最佳状态,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术后配合程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9月1号至2012年9月1号入住PACU的行食管癌、胃癌的全麻手术患者60例。患者均神志清楚,无精神障碍,病情相对稳定,进行语言交流时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根据随机化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男23例,女7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60岁;平均受教育时间10.8年。对照组男25例,女5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5岁;平均受教育时间11.5年。2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实验方法

1.2.1对访视护士的要求:①PACU高年资(工作年限>5年)护士②责任心强、专业知识丰富且熟悉手术室环境、麻醉复苏室环境、麻醉方式、手术过程及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护士[1]③熟悉相关法律知识,向患者介绍手术相关内容时能够很好地把握分寸④定时参加专业知识培训的护士⑤患者麻醉清醒后可能看见的第一个护士。

1.2.2实验组护士访视的内容包括:①访视前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社会生活环境,病情及心理状态,向患者做自我介绍,减轻患者的陌生感。②做常规的术前准备,向患者讲解禁食禁饮的时间、原因,手术麻醉方式及手术体位等。③介绍手术室及麻醉复苏室的环境,各种仪器的使用。④向患者介绍麻醉清醒后可能出现的不适,提前止痛保持安静的必要性,留置管道的必要性,约束的必要性,减少陪护的重要性。⑤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包括提高痛阈,克服躁动,床上大小便训练,体位训练等,预防并发症的发生。⑥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我院的探视制度,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⑦了解患者及家属对于入住麻醉复苏室的反应及要求[2]。

1.2.3对照组的患者不经PACU高年资护士访视,只由病区护士进行常规的术前指导及健康教育。

1.3观察指标:自制术后配合程度量表、躁动量表[3]及患者术后满意率调查量表。术后配合程度量表包括患者是否躁动,是否自行拔管;是否拒绝约束;是否要求陪伴。患者躁动量表评分包括0分:安静、合作;1分:吸痰等刺激时肢体有运动;2分:无刺激时也有肢体挣扎,但不要医护人员制动;3分:激烈头、肢体挣扎,需要多人按住。0,1分属于未发生躁动,2,3分属于发生躁动。患者满意率量表包括护士能否及时更换床单;基础护理是否到位;是否介绍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是否对您的病情进行了详细的了解;护士是否介绍了您的饮食,休息,用药,锻炼等方面的知识;护士是否经常与您交谈;当您遇见问题时能否及时得到帮助;您是否了解了PACU的探视制度。

1.4统计方法: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检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实验结果

2.1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配合程度的比较(表1)

2.3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满意率调查量表比较(表3)

3讨论

3.1降低患者自行拔管率: 访视护士术前向实验组患者介绍留置尿管便于术中观察尿量同时也会对尿道带来强烈的刺激,使患者产生不适;留置营养管可为患者补充每日所需,但也可导致口腔溃疡等疾患。患者术后麻醉清醒期入住PACU期间,我科护士除每日严格交接管道刻度,观察导管有无松动、脱落外还给予患者口腔护理及尿道口护理,促进患者舒适。为防止患者自行拔管,我们还将管道固定于患者不易触及的地方。实验组患者术后自行拔管率为0,对照组自行拔管率为13%,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2降低患者拒绝约束率: 访视护士提前告知实验组患者及家属因术后可能出现躁动、坠床、撞伤、自行拔管等情况,需使用约束带约束手腕脚踝等部位,此行为并非出于不尊重患者,而是为了确保患者安全。访视后,实验组患者都能配合约束。对照组出现5例患者不配合,3例家属不理解的情况。访视组家属看望患者时,见患者手脚被束缚也能表示理解支持。这样就能很好地将医疗纠纷扼杀在摇篮中。

3.3降低患者要求陪护率: PACU护士术前访视时告知患者及家属探视制度,我院规定每日下午15:00—16:00为探视时间,请患者家属准备日常生活用品探望患者。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为减少院内感染,维护正常的诊疗秩序及安全秩序,患者家属只能按规定时间探望的必要性。家属探望患者时需穿隔离衣,戴鞋套,帽子,口罩。访视后实验组只有1例患者因生命垂危而要求家属陪护。对照组有7例患者出现要求陪护,P<0.05,有统计学意义。

3.4降低患者躁动率,提高患者痛阈: 术前访视护士向患者介绍躁动可引起血压升高,危及病情。患者在麻醉清醒期护士将遵医嘱给予镇静、镇痛药物。待患者完全清醒后,痛阈提高,患者情绪波动平稳。对照组患者未给与镇静、镇痛药物,患者情绪波动幅度大,伴有强烈的肢体挣扎,需要医护人员制动,甚至需要多人按住。

3.5增加患者及家属满意率: 患者麻醉苏醒后返回病房,可由PACU访视护士将自制的患者术后满意度调查量表交给患者。实验组术后4人认为非常满意,26人认为满意,0人认为一般,满意率为100%。不少患者及家属除表示感谢外,还在转回普通病房后仍向我科医护人员咨询相关疾病知识,足见患者对我科医务人员的信任,而对照组患者0人认为非常满意,20认为满意,10人认为一般。满意率为66%。

综上所述,术前访视对提高患者术后配合程度非常有必要,不仅可以减轻患者身心痛苦,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还能有效地保证护理安全,减少医患纠纷。参考文献

[1]田秀琴,赵春霞.专职访视护士术前访视对减轻手术患者紧张心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1-2

[2]李淑漪,林梅凤.心理学与心理卫生[M].台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6.

术前访视手术室护理 篇11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进行手术的患者382例, 其中男232例, 女150例;年龄22岁~75岁, 平均年龄为 (39.5±1.2) 岁;城市196例, 农村186例;高中及以上文化183例, 初中文化102例, 初中及以下97例;患者手术类型分为:普通外科手术110例, 妇产科手术125例, 骨科手术61例, 急诊手术23例, 其他手术63例;患者手术前心率平均为 (76.5±8.2) 次/min, 收缩压平均为 (126.5±12.8) mm Hg, 舒张压平均为 (75.6±8.2) mm Hg。将3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1例, 观察组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和关爱护理等手术室护理手段,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手术类型和心率以及血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P>0.05) 。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护理人员首先准备各种手术用物, 包括手术所需仪器和器械, 并认真核查。准备就绪后迎接患者, 在手术麻醉前详细核查患者的各种信息, 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血型、术前禁食情况、有无药物过敏史以及术前各种检查等详细内容。患者麻醉后严格按照无菌要求进行导尿, 并协助手术人员铺消毒单。手术过程中手术护士密切配合手术医师进行手术操作, 巡回护士详细记录手术护理记录单, 手术结束认真检查器械, 送患者安全离开手术室。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术前访视和关爱护理等手术护理流程。

(1) 术前访视:手术室巡回护士在接到手术通知的前1 d要认真了解患者病情和一般资料, 包括患者详细病历、治疗情况以及性别、年龄等, 了解患者有无手术史以及药物过敏史等, 对患者手术前各项指标进行评估。在病房对患者进行访视时, 要用亲切和蔼的态度与患者交流, 详细讲解手术流程, 让患者对手术进一步了解, 消除焦躁、恐惧心理。术前1 d晚精神紧张者可适当给予镇静催眠剂, 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探访结束后巡回护士仔细填写术前探访记录, 并进一步核查。 (2) 关爱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 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 用鼓励的话语缓解其紧张的情绪, 将手术室温度控制在患者感觉温暖舒适为宜, 患者局麻清醒时调整体位时应轻柔, 保证肢体尽量避免受压, 防止患者四肢缺血和发生水肿等。手术结束后应用生理盐水擦掉患者皮肤上的血迹和消毒液, 同时进行保暖护理, 直到患者清醒返回病房。

1.3 患者满意度评定标准和观察指标

1.3.1患者满意度评定标准:患者出院前1 d给每位患者发1张手术护理服务态度问卷调查表, 共有5道问答调查题, 每题20分。患者打分分值>80分为十分满意, 分值在60~70分为基本满意, 分值<60分为不满意。

1.3.2 观察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到麻醉前心率和血压变化以及不良心理状态, 术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入室麻醉前血压、心率比较

观察组收缩压平均为 (126.7±5.83) mm Hg, 舒张压平均为 (73.8±4.82) mm Hg;对照组收缩压平均为 (116.6±5.33) mm Hg, 舒张压平均为 (82.8±3.82) mm Hg, 观察组收缩压高于对照组 (t=3.75, P<0.01) , 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 (t=3.17, P<0.01) 。观察组入室麻醉前心率平均为 (81.2±5.78) 次/min, 对照组平均为 (89.2±4.78) 次/min, 观察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t=4.52, P<0.01) 。

2.2 2组患者麻醉前不良心理状态比较

观察组麻醉前紧张焦虑者22例, 抑郁者8例, 恐惧者8例, 不良心理反应比例为19.9%;对照组紧张焦虑者32例, 抑郁者12例, 恐惧者15例, 不良心理反应比例为30.9%, 观察组心理不良反应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χ2=6.09, P<0.01) 。

2.3 2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护理服务进行评价, 满意者共有125例, 基本满意43例, 不满意23例, 满意度比例为87.9%;对照组对护理服务满意者73例, 基本满意53例, 不满意者65例, 满意度比例为65.9%, 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χ2=25.19, P<0.01) 。

3 讨论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治疗及抢救的重要场所, 也是医院重要的技术部门, 手术室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 护理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情, 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保证患者手术安全进行。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相关信息, 可减少其焦虑心理。在手术室内对患者进行关爱护理, 可以使患者心情放松, 减轻紧张恐惧的心理, 使患者心率和血压平稳, 从而降低手术风险。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和关爱护理等手术室护理措施, 还能增进医患之间的沟通, 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综上所述, 在手术室护理中进行术前访视和关爱护理等措施, 能够减少患者术前心理不良反应, 增加手术安全性, 还能提高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分析术前访视和关爱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382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1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手术室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术前访视和关爱护理。观察2组进入手术室麻醉前的心率、血压、不良心理反应以及术后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麻醉前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压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不良心理反应少于对照组 (P<0.01) ;术后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术前访视和关爱护理, 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前心理不良反应, 增加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性, 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术前访视,关爱护理,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上一篇:筹融资风险下一篇:税收标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