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提问

2024-11-09

智慧提问(精选11篇)

智慧提问 篇1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从而打造高效的课堂。初中历史学科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基本学科, 但是课时量相对较少, 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升我们的教学效果, 这是每位教师都在探讨的问题。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 需要历史教师充分研究各个教学环节, 实现最佳的效果。

课堂提问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环节, 几乎每节课都会涉及。课堂提问是师生进行知识交流, 让学生有目的地思考的动力因素, 是启发学生思考的指令信息, 也是学生阶段性思维的方向和核心, 使课堂教学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能使课堂提问更巧妙,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呢?

一、问题设计要给学生留有探究的空间, 突出启发性

教师课堂上设计问题, 目的是结合教材内容, 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另一方面开拓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此, 教师在历史课上设计历史问题时, 要注意所提问题的目的性是否明确, 有无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价值;同时, 所涉问题尽量不要仅仅浮在教材表面, 要有一定的思维空间, 使学生能够参与其中, 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 使学生能够在思考问题时, 把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的提问要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自主性, 提问的难度要适中, 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能解决, 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体会到成功的满足感, 激发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设置问题。

1. 对比性提问。

通过对比使学生找到问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比较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 从而进一步掌握两个历史事件的史实, 明确两者虽然都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但方式、目标等不同。

2. 反问性提问。

提问的主要目的就是开拓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通过对已知知识的了解来探讨未知, 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在学习《清朝君权的强化》这一课时, 立足点就很重要, 因为这部分知识既会涉及到后面的知识, 更会涉及到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 如何使学生彻底理解这一问题是我们教学的目标。首先,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明朝君权强化的措施, 在学生了解到清朝沿用了明朝的一些制度之后, 带着学生了解军机处的设立, 它的职责、地位, 运作方式等几方面的内容, 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意味着君权的强化?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认识, 同时提示学生从教材中找到关键词语,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学生解决好这一问题后马上深化, 继续提出问题:君权的强化会带来什么消极的影响?从而为以后学生深入学习这一知识做好铺垫。

3. 情境式提问。

教师用高尚激越的情感、妙趣横生的艺术语言, 或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情境, 渲染气氛, 烘托主题, 使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栩栩如生, 形成一种意境, 增强情绪记忆, 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例如, 在学习《秦王扫六合》之前, 我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收集了有关的图片和音像资料, 在课堂上让学生认真观看, 通过观看资料, 让学生对所看所感进行讨论。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都争相发言。讨论之后, 我进行提问:“同学们, 你们看了这些图片, 知道了什么?从哪看出来的?”通过提问, 让学生带着问题, 带着欲望主动学习。学生通过观看有关资料, 已经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了大概的了解, 在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引导下,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想要更深了解知识的欲望。在这种探究欲的指引下, 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 学习起来更有动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通过提问来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能使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高。

4. 综合性提问。

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整体史观、全球史观。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出现都有其前因后果。因此,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即全面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在初三的复习阶段, 一些综合问题如英法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国的近代化历程等都要涉及。

二、问题要关注课堂的意外生成, 彰显趣味性

有教育专家指出,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既要预设, 又要生成, 两者缺一不可。课堂的生成应围绕着问题展开, 为此, 教师应创设情境,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问,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讲到《美国的诞生》时, 我先展示美国的国旗图片, 请学生仔细观察国旗有何特点?13条线代表什么?50个星代表什么?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提高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求知欲望。

总之, 教师设置的提问要富有启发性,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使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教材, 积极思考, 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智慧提问 篇2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提倡的是一种学生主动探究的思维过程,而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启发和诱导学生思维的方式,优质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而且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笔者正是基于在教学工作开展的初期阶段自身的所感、所恩,通过对个人教学的几个案例的分析,来寻找和探究如何能提升课堂提问的技巧,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学生的思维发展,

【关键词】优质提问;启发思考;提问策略

提问――思考――理解是促进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成就的三个以动态的形式相互作用的过程,课堂上的思考,是学生学习的能量和燃料,而提问则是促进学生获得能量的源泉,如何设计一堂课的问题,使之合理、恰当,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又能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就变得尤为重要,怎么样提问才能达成目标呢?笔者就个人的教学经历谈一谈体会和感触,

一、紧扣教学目标。让精炼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就好比射箭打靶要瞄准。目标要对住中心点,因此提问不能脱离教学目标。也不能简单的重复,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材内容,考虑学生要学到什么,思考什么,会形成何种能力和品质而预设;通过问题的切入,如何把抽象的知识点转变为感知的对象而延展,

如:《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师:告诉老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啊?

生:春天

师:春天来了,我们的周围有什么变化啊?

生:柳树绿了、花开了、燕子飞回来了……

师:是呀,春天来了,把大自然装扮得非常美丽,瞧,花园里已是鲜花盛开,诶?这位老伯伯是谁呀?你能猜出来吗?

生:是种花的、种花人、……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位种花人带来的数学问题,

显然,这种过于散漫的导人提问并没有为学生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思维引导,春天、燕子和美丽的花是大自然赋予的美丽景色,但是在数学课上进行过多的渲染未免累赘,把种花人叫做什么更与此课无关。本堂课是教学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导人问题要从数学的理念出发,这样不仅是对时间的浪费,也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如果改问:“春天来了,公园里鲜花盛开,瞧,看到这些花,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简简单单进入主题,语言更加精炼,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整十数加减方法的探究上才是正道,

二、提升认知水平,让少而精的提问加深学生的思考

提问能促进学生的学习,那是不是说问题越多越好呢?笔者对本校新教师听课实录的分析中发现:教师平均每分钟会提出3~5个问题,可以说是对学生的思维理解步步跟进,同时发现学生在整节澡的教学过程中多半是在被动的接受,缺乏主动性的探究,

师:谁再来说说,平移现象是什么样子的?(在黑板动态演示)那这样的运动是平移吗?为什么?那要怎样运动才是平移?让你的文具盒也做一下平移运动,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能举出平移运动自己例子吗?

师:这是在做什么运动?为什么?是向哪个方向平移的?如果要知道它平移了多远,你有什么好办法?

上面的教学片断中,笔者就是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初步感知,判断平移;通过操作,理解平移;通过探究,深化平移,可是,这节看似有一定层次的教学过程的最大问题是笔者的提问密度过大,一问接着一问,把每一个要教学的内容,分解成很多问题,给学生搭好了“台阶”,让学生顺着教师设计的“台阶”一步一步地走,这样的设计直接导致学生没有更广阔的空间去发散思维和探索研究,凭着老师的帮扶,做浅显的思维活动,诚然,提问的目的在于引导,提问的功能在于引起思考,但是引导过了头就无非成了扼杀学生思维发展的刽子手,适得其反了,

三、给予等待时间,让奇妙的“暂停”充实学生思考

课堂提问是环环相扣的,目的是通过层层递进的引导启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及对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上,为了能顺利地达到某个教学目的,教者往往迫不及待地提出问题,接着迫不及待的希望学生作出答案,有时甚至等不及学生作答自己就说出来了,笔者也有这样的经历,一堂课知识目标很多。35分钟的课堂被挤得满满的,为了能“充分”利用好这35分钟,几次忽视了下面高举的小手,几次制止了“我还有一种方法”,这种急切要得到正确结果的心情和习惯会导致几个后果:提问范围过小,以使一些悟性慢的孩子整节课都没有彻底的消化吸收;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答案也处在浅层的理解上;问题设计更偏于精细,一步一步过于紧密的牵制学生思维;抑制了学生提问的机会……这其中的任何一种后果都将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

我们需要反思,如何处理学生理解和提问效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提问后和学生回答之前都做3~5秒的等待时间,学生会获得更大的益处:

1.学生的回答会更长更完整

在等待时间不足1秒钟的课堂上,学生的答案是简短的词语,如具体的计算结果,问题答案的关键字等,而对于学生来说,训练语言表达和训练反应速度是同样重要的,它直接反应了学生的思维方向和解题思路,

如:《解决问题》(二年级下册)

师:应该怎样计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生1:4×3+7=19(人),

(师沉默了一会)

生l:因为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人,那就是3个4,所以4×3,然后又来了7个人,所以要把他们加起来,

显然,短暂的停顿,让学生有了更长的时间思考以补充自己最初回答的不完整,同时也为他们的观点和结论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据,

2.能够提出更多的问题 课堂上的教学活动,经常由于过于紧密的提问而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机会,思维一直会处于理解教师问题的过程中,稍作停顿,会让学生反思他之前的发言,并能够从判断的角度来检测自己回答的正确性,会更深入地对题目进行分析,其他的学生也会在这个空隙中对比自己的思路,在寻找确定自己答案对错的过程中对题目进行猜测和假设,使思维有了新的深度,

3.提高学生回答的自信心

提完问题就要求学生回答,往往由于学生没有考虑细致而回答不出来,不是没想好就是不敢说,怕回答错误,给予适当的考虑时间,让学生学会评价自己的回答,在自己深思熟虑、比较肯定了之后再起来回答会更加的自信,答案的正确率也会跟着提升,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4.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

有些学生由于基础薄弱,过快的提问会促使他们思维惰性,或因为某种需要,大多提问的是基础比较好、思维反应速度比较快的学生,这样的课堂参与人数实质只有半数,课堂教学效果也会事倍功半,而短暂的停顿能够给予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充分思考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恰当营造质疑,让巧妙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如果提出的问题停留在“好不好”、“行不行”、“是不是”这样的水平是不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力的,巧妙创设疑问的情景,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创造的激情也因此萌发,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置疑难。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氛围,

如教学平移时,“如果用画格子的方法知道平移了多远,该怎么数好呢?”学生各抒己见,笔者继续追问:“到底哪个说法是正确的呢?现在和你的小伙伴一起研究一下,找出依据,”学生探究的思维火花被点燃,很快进人学习的情境,较好的设置质疑情境,就如同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支持性的脚手架,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小提问,大智慧 篇3

关键词: 幼儿教师 语言教学活动 有效提问

在幼儿语言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提问,老师应该坚持以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为基础,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问题,从而引导幼儿开展丰富的思维活动,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一、采取有效提问方式,激发幼儿学习热情

将有效提问法应用到幼儿语言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求老师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知识,并将幼儿的个性特点有效结合起来,巧妙设置课堂教学问题,从而有效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而有效拓宽幼儿语言的知识面,从根本上强化幼儿语言教学活动课堂的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还应该明确提问的内容是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幼儿的知识接受能力是否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总而言之,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有效提问,要求老师必须具备下列几种心理准备:其一,全面把握幼儿的个性特定和认知能力,尽量提出答案灵活的问题;其二,具备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其三,当幼儿一时难以回答出来时,需要老师及时进行引导和鼓励,让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归纳出答案内容。

二、循序渐进式提问,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

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坚持从易到难。当所提出的问题过难或者过于简单时,都不利于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反而会制约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从某种意义上进行分析,幼儿对于课堂上老师所提出问题的反馈和回应能力强弱,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语言课堂教学效果的强弱。因此,老师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应该紧密结合幼儿的思维特点,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合理分散课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从而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讲了故事之后,老师根据故事内容直接提问“当你们听了这个故事之后有什么感受呢”、“从故事中你们又学会了什么”,这样的提问方式难免让幼儿感到压力,甚至会让幼儿恐惧课堂提问的情形。但是,当老师遵循循序渐进式原则进行提问,如:“故事里主要有哪些人物呢?”“故事里主要讲述了什么事?”“故事里的动物是怎么样的呢?”通过进行层层提问,步步深入,有利于帮助幼儿逐渐拓展思维,大幅度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再如:在小班幼儿开展主题活动“故事啊,故事”中,老师便可以先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幼儿进入故事王国中。其中,老师如果开展“讲故事比赛”活动,让幼儿相互比较谁讲的故事新颖独特,小班幼儿由于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便难以畅所欲言地展开活动。因此,幼儿老师便可以开展“故事周”活动,让幼儿邀请爸爸妈妈为自己讲一则有趣的故事,这样每个小班幼儿都可以听到有趣的故事。当幼儿们沉浸在故事王国的情境中时,老师便可以利用《三只小猪》这个经典的故事设计科学合理的语言活动,并让幼儿扮演“三只小猪”,亲自动手搭建属于自己的房子,充分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此外,老师再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提出下列问题:三只小猪在活动中搭建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呢?为什么故事中的猪大哥和猪二哥跑到猪小弟的家中呢,他们自己家的房子怎样呢?通过合理设计上述三个问题,让幼儿紧紧围绕三只小猪搭建的房子进行深入讨论,能够促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三、提问应具有启发性,激发幼儿创造力

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应用有效提问教学法时,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以便充分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例如:老师可以通过仿编《家》的课堂活动,当幼儿难以快速说出密密的树林是谁的家时,老师便可以及时进行提示:密密的树林中住着哪些动物呢?这时幼儿的思维被充分激发,争着说“大狮子”、“大老虎”、“小松鼠”等。再如:在老师组织幼儿开展的一次区角活动中,当部分幼儿利用积木在区角组建了较高的一堵墙,而后来却不知道这堵墙用来干什么,这时老师便可以使用提示性的语言,围墙可以用来关动物,也可以用来分隔不同的事物。顿时,幼儿的思维受到启发,说道:“我们这堵墙是用来关动物的。”老师再进一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你们用来关哪些动物呢?”这时,部分幼儿争先恐后地说道:“关猴子、孔雀、长颈鹿等。”老师说,你们回答得真好,但是如果将这些动物全部关在一起,你们不怕他们打架吗?为了避免他们打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通过设置这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快速建立起了动物园,并且让幼儿的思维得到了有效拓展。

四、结语

在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满足幼儿语言教学活动的新要求,便需要不断创新教学观念,紧密结合幼儿的个性特点和认知能力,采用有效提问方式,从而有效增强幼儿的语言教学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幼儿语言课程教学效率,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中然.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09(4):45-46.

教师提问的智慧 篇4

一、教师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作用

1.提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 让自己的课堂生动有趣。

当教师提出问题时, 学生或独立思考, 或相互探讨, 注意力就会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的力量, 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如讲《装在套子里的人》时, 可这样提问:一个正处于恋爱之中, 甚至打算结婚的人, 此时却不幸身亡。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下面组成专案组, 来进行详细地调查。如此问法, 学生自然兴趣盎然。

2.提问可以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 让自己的课堂秩序井然。

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如果单纯地靠上课听讲, 只能记住所听内容的15%;学生如果提前预习, 课上再由教师引导, 则可记住所学内容的85%。 这里固然强调了学生预习的重要性, 但也不可否认, 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指导的重要性。有效的课堂提问, 能让学生摸清道路, 顺利到达终点;而不是茫无目的, 摸着石头过河。

黄厚江老师在讲解《可以预约的雪》 时, 利用提问, 巧妙引导, 把全篇自然而然地组织起来。从题目的用意设问开始, 一步步引导学生, 本文的写作对象, 是雪?是花?其实是对生活的感悟、理解。作者由花及人再到人生感悟。通过层层设问, 让学生不断思考花和人是可以预约的, 而人生是预约的, 水到渠成地理解了文章标题的含义及文章的主旨。

3.提问可以发现学生的问题, 让自己的课堂生成有效。

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的问题一抛出, 学生在回答时就会反映出各种问题, 教师就会从学生的问题出发, 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策略, 对学生的问题加以分析、理解、 解决, 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有的放矢, 使自己的课堂效率高质量地生成。

在讲解《春日忆李白》一诗时, 当问到 “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的手法和情感时, 学生一时语塞, 于是发现学生对诗歌的 “起承转合”不了解, 这时教师就可以适时适量地转化目标, 以求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4.提问可以鼓励高层次的思维, 让自己的课堂焕发异彩。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 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巧妙的提问可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 激发创造性思维。

在赏析《品质》一文时, 教师提问:格拉斯做鞋技艺高超, 理应生意红火, 可他却饿死了, 为什么?请关注他所生活的环境。由此, 学生可逐步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工业垄断, 行业竞争, 致使许多人采用不正当的手段, 偷工减料, 社会诚信缺失。

二、教师提问的策略

1.提问要有引导性。

教师的提问, 并不单纯是教师主导地位的体现, 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活跃课堂氛围, 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为此, 提问应具有引导作用, 而非惩罚手段。

教师的提问, 是为了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但有的教师故意提问那些不愿主动回答问题、干扰课堂、 不做家庭作业的学生, 这样的提问非但不能起到引导作用, 反而无形中惩罚了这些学生, 致使他们信心不足, 远离课堂。

2.提问要有顺序性。

提问要符合学生感知、表象、概念的认知规律。即先感知大量的事例, 在此基础上形成牢固而清晰的表象, 最终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

如问《石钟山记》中作者的三笑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不如问, 这三笑分别在什么场合?笑的内容是什么?循序渐进, 才能逐步理解。

3.提问要有有效性。

有效的问题是指学生能够积极回答并因此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问题。

如理解“快乐的引诱, 不仅像电子兔和方糖, 使我们忍受了人生, 而且仿佛钓钩上的鱼饵, 竟使我们甘心死去”这一句, 若直接问这个比喻有什么含义?学生可能会一时冷场。但若问:“狗拼命追电兔子, 假如追到了能充饥当饱吗?显然不能, 那就是徒劳。鱼能吃到钓钩上的鱼饵吗?不仅不能, 而且可能送命。”学生自然就理解了比喻的意义:对人们对快乐的诱惑无怨无悔地追求的揶揄和嘲讽。

4.提问要有全面性。

课堂提问要面对全体学生, 这样的课堂才能称之为高效的课堂。为此要面对全体同学提问, 注意问题的辐射度, 做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 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师的课堂提问更是一种技巧, 通过不断地摸索、实践, 将会探索出更多适合课堂教学的提问方式, 以此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化。

摘要: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提问的艺术, 通过提问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 还能发现学生的问题, 鼓励高层次的思维。所以, 教师的提问要有引导性、顺序性、有效性和全面性,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提问,智慧,引导性

参考文献

[1]苏霍拉姆利斯.给教师的建议

“聚焦式”提问,彰显教学智慧 篇5

一、整合散点,归纳升华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问,而且要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由于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的差异,阅读主体对文本的解读会产生不同的感悟,形成多元的理解,甚至会出现认识的偏差和错误。同样,学生个体在回答问题时,也往往会出现不同的、多元的、抑或有差错的答案。这时,教师就要善于倾听,适时甄别筛选,将零碎的答案加以整合,对多元的感受加以提炼:或及时点拨,顺势引导;或集思广益,裨补缺漏;或明辨是非,“改邪归正”……使阅读教学真正成为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使对话真正成为“点亮智慧火炬”的过程。

【案例一】《草》(苏教八上)

生1:老师,我对第33段中的一句话还不理解。

师:你说给大家听听。

生1:周副主席要求总部根据杨光他们的经验,在通报上画上毒野菜的图形,并加上详细的说明。但这里却没有具体的说明文字,总部怎么会知道野菜的特点呢?(师倾听后示意她坐下)

师:(顺水推舟)这里确实没有写具体的内容,总部又是如何知道的呢?同学们,谁能解开这个谜团?(在短暂的沉默后,学生举手)

生2:老师,总部会知道的,其实文中已经说得很清楚。

师:那就请你具体说说。

生2:第26段:“(这种野菜)有点像野蒜苗,一层暗红色的薄皮包着白色的根,上面挑着四片互生的叶子。”

师:原来前文已经讲了,所以这里没有写。

生3:根据27—28段,说明书上应加一点:“(这种野菜)多半长在背阴靠水的地方。”

生4:第29—32段还有一点内容:“(这种野莱)刚进嘴的时候,有点涩,越嚼越苦。”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文章第33段虽然没有写具体的说明,但实际上文中已作了交代,所以在这里就没有再写出来。(组织下一环节教学)

这是笔者在听课时撷取的一个教学片段。应该说,这位教师很有智慧,当学生提出了一个预设之外的问题时,能迅速作出价值判断,将其生成一个新的教学资源,及时组织对话教学,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然而,这样的阅读教学还不是尽善尽美的,因为这种表面上的“繁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不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由于同学的帮助,虽然弥补了该生的思维盲点,但毕竟不是亲身体验,留下的印迹也就不会深刻。而理想的启发点拨,更有价值的传道解惑,应在此基础上,采取聚焦策略,巧设问题,将同学的“无私帮助”归纳提炼,把零散的“珍珠”用一根金线串联起来,才能将思维引向深入。请看下面的“聚焦”片段:

师:还有补充吗?(稍停,见没有举手)现在,你(刚才提问的学生)能把说明书上的内容完整地说一下吗?

生:这种野菜,多半长在背阴靠水的地方;有点像野蒜苗,一层暗红色的薄皮包着白色的根,上面挑着四片互生的叶子;刚进嘴的时候,有点涩,越嚼越苦。

师:那课文为什么不再叙述一遍呢?

生:这是为了避免重复罗嗦,使文章更加紧凑。

笔者在教学本文时,刚好也碰到了与“案例一”类似的情况,就没有仅仅满足于学生零碎的回答,而巧于整合,精于聚焦,通过“你能把说明书上的内容完整地说一下吗?”和“课文为什么不再叙述一遍呢?”两个“聚焦式”提问,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增添了教学的厚度,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说明书的内容,更明白了文章如此谋篇布局的匠心。

二、定位集聚,渐次推进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个体与文本最直接、最亲密的接触。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激活和调集各种相关的知识与经验,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产生极为深刻的情感体验,获得充满个性的独特感受。因此,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时,就会引导学生潜心阅读文本,解读文本,通过“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让他们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发表个性化的感受,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然而,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并不“写”在脸上,而是隐藏在心灵深处,教师难以完全预测到每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到底是怎样的、他们会发表怎样的“真知灼见”。于是,在课堂上就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场景:学生一选择A句(片段)谈独特感受,学生二选择B句(片段)谈个性化体验,学生三选择C句(片段)畅所欲言,学生四还会选择或A或B或C句(片段)谈与前三位同学相同或相异的感受……如此循环,直至感受倾吐完毕,方画上“休止符”。这样的阅读课,看似活跃、热闹,其实虚无、浮躁;这样的阅读课,看似尊重学生、张扬个性,其实是放任自流,放弃了教师在平等中的首席地位。

【案例二】《白杨礼赞》(苏教八下)

师:文章从景美、形美和神美三方面赞美了白杨树的不平凡,对于这三方面,你最欣赏哪一点呢?请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1:我欣赏第一点,因为文章具体描绘了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出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

生2:我欣赏第三点,该段连用四个反问句,逐层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了白杨树不平凡的真正内涵。

生3:我最欣赏第二点,一是文章用“力争上游”这个成语,概括了白杨树的外形特点,揭示了它的内在气质;二是从干、枝、叶、皮四方面描写了各自的特点,给人以正直、团结、进取、质朴、力争上游的印象,语意深刻。

生4:我也最欣赏第三点,这里运用了欲扬先抑、明抑实扬的手法,从外在形象到内在品质评价白杨树,歌颂它的美好品质。

生5:我最欣赏第一点。第一,该段把黄土高原比做“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有色有形、贴切逼真、富于美感;第二,用词准确传神,如“扑”字,不仅表现了汽车奔驰的速度快,还将静态的高原动态化,突出了高原的辽阔和平坦,这些都是为了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

生6:我最欣赏第三点,反问、排比和对比手法,增强了表达的效果和语言的美感。

生7:我最欣赏第一点,这里把黄土高原描写得很美,而如此美丽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可见,作者描写美景,其实是赞美劳动人民,为下文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作了铺垫。

生8:我最欣赏“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这句话概括了白杨树倔强挺立、不折不挠的崇高品质。

……

师:刚才几位同学都能结合文章内容,谈了自己的独特理解,说得很精彩。

这个案例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尊重主体型”教学片段。从表面上看,学生思维活跃,畅谈各自的体验和感受。但只要稍作思考就会发现,这样的阅读对话,实际上是“散乱的活跃”。几位同学的回答都是“独领风骚”、“各自为政”,缺乏鲜明的主题,他们没有“集中火力”围绕某一个话题加以具体详尽的阐述。于是,个性化的回答就成了“群龙无首”的“游兵散将”,文本自身的生命、情态、气韵也大为削弱。

那么,如何改变这样的散乱局面呢?笔者认为,新课标中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建立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之上。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引导他们畅谈独特的感受,应该讲究策略和方法;要善于“聚焦”学生的独特感受,用恰当的问题加以“排序”、“摊位”和“集聚”,让它们按一定的顺序呈现出来,变散乱为有序,化腐朽为神奇。就“案例二”来说,教者只要在第一位同学回答问题后,设计一个简单的问题:“哪些同学也是最欣赏第一部分的,你的理由又是什么呢?请接着回答。”就能很容易将最欣赏“景美”的这部分同学安排到优先发言的位置;当同学们畅谈完毕,教师稍作点评后,还可以再设计一个“聚焦”问题:“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那么,你们能不能将各自的独特感受作一下简明的概括,使理由更加充分呢?”就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使他们对聆听的个性化感受加以提炼、归纳和整合,从而形成更为完善的结论。在该环节完成后,再通过类似的方法将学生的兴趣点聚焦到“形美”和“神美”的阅读对话之中。

三、牵之一发,动乎全文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这里的“挑战性问题”并不是一句话,而是一种思维的提示,一段感情的线索,一篇长文的核心,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是教师在多角度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审美储备,大脑和心灵钻入文本的气韵精髓里去,打捞出作者产生创作冲动的触点,文本肌理的关键,进而提炼出能牵动全文的关键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教师深入解读文本后,对其主题、内容、结构和语言等加以“聚焦”和整合,设计出能牵动文本筋脉、血液和皮肉的中心问题,把讨论、解决它作为中心目标,使内容、篇章、语言等方面的学习都成为达到中心目标的过程或手段,在围绕这个中心问题的探究中,学生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文本的每一处,学生真正成为语文阅读活动的主体。

【案例三】《邹忌讽齐王纳谏》(苏教九下)

1.“思”之除蔽——①邹忌“慕寝而思之”,他“思”了些什么?②既然“思”的是受蔽的过程,那么,首思的又应该是什么内容呢?

2.“思”之讽谏——①以上就是“思”的全部内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②第二段中邹忌是怎样讽劝齐王的呢?③既然这一段是上一段“思”的继续和深入,为什么不在上一段交代呢?

3.“思”之验证——①邹忌讽谏的效果怎样?他怎么会取得这样的效果呢?②齐王是怎样纳谏的?臣民是怎么进谏的?齐王纳谏的结果如何?③第三段写齐王纳谏,第四段写“国外”的反映,似乎与“思”联系不大,你的意见如何,能谈一谈吗?

这一教学案例极富有创意,充分展示了设计者的教学智慧。整节课围绕一个“思”字整合资源,聚焦课堂,设计的“‘思之除蔽、‘思之讽谏、‘思之验证”三组核心探究题,别具匠心。首先,用“思”字聚焦全文,设计了三组相互勾连、彼此依存的主问题,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的思绪顺畅地流淌,又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流动的韵律美;其次,三组问题内涵丰富、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形成思维链条,犹如登山爬坡,拾级而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再次,“思”系列问题,紧扣文本、主题鲜明,不仅突出了邹忌这个谋臣精细、聪明、忠诚的个性,而且与环环相扣、构思巧妙的叙述结构相吻合。

————————

参考文献

①刘德福:《一“问”牵全文》,北京《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3期。

②左松良:《〈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思路》,湖北《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7期。

用有效提问点燃智慧思维 篇6

一、疑中激趣, 形成深入思考的习惯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 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 缺乏认识的乐趣, 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 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在阅读教学中, 每篇课文都会有让我们产生警醒或者疑问之处, 抓住这些关键处, 设计成问题, 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 可以有效节约课堂时间, 提高课堂效率。如学习《囚绿记》, 学生肯定会心有疑问:“囚绿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囚绿?”引导学生带着此问读文, 其专注度自然倍增。

通过问题导入课堂学习, 学生的学习探究就有了针对性, 避免了自主学习的漫无目的和漫无边际, 减少了时间的浪费, 并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写中完善, 锻炼审慎的思维能力

囿于时间限制, 为了完成课时教学内容, 一些教师把问题抛给学生后, 就匆忙让学生回答。学生因为还没将思路理清, 紧张之下更是难以表达。在多次提问无果后, 有老师干脆就将答案直接给出。结果是, 因为问题多是没有经过大脑的过滤、思考, 学生对知识点要么囫囵吞枣, 要么雾里看花, 最终一知半解。长此以往, 认识难免会变得狭隘、浅薄。

新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 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应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有时一些重要问题的回答还应要求学生写在纸上, 以锻炼他们回答问题的条理性与精确性。

本学期, 我重点关注对学生课堂动笔思考的能力培养, 但凡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 我就让学生拿起笔将自己的答案写下来。例如在学习《孔乙己》一文时, 我们需要分析孔乙己悲剧的根源:“是谁逼死了孔乙己?分析原因并到文中寻找答案的依据。”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深刻, 答案宽泛但要回答到点上。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时就得用大脑来分析, 用笔来记录:“一是现实社会中人们的麻木冷漠, 如文中人们嘲笑他偷书而被人吊起来打, 众人笑他没有取得进学, 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后无人怜悯, 无人关心他的去处……”“二是孔乙己自身性格存在的弱点:无一技之长, 好喝懒做, 迂腐懦弱。如文中他的肖像描写, 动作描写和生活经历……”“三是腐朽的封建等级制度、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对人民大众的毒害。”

在写的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得到舒展, 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发展的空间, 思考也就显得慎重、严谨, 并且全面。长期坚持, 学生渐渐就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 思维也能发散开来。同时, 还学会了在思考的过程中, 回过头去考虑提问与回答是否一致, 论述是否有理有据。

三、品析答案, 提高周密答题的水平

大多数情况下, 对发言学生念出的答案, 很多学生不一定立刻就能看到优缺点。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我尝试用投影或者事前让部分学生写在小黑板上等方式, 将答案直观呈现在大家面前。有了标的, 学生讨论必然积极, 其思考必然宽泛, 其思维必然严谨, 其下笔必然慎重, 其词句必然精准。比如赏析文中句子时, 我就经常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思路先写在纸上, 我则在巡视中, 将一些较好的回答、一些典型错误和一些值得推敲的问题默记于心。待大部分学生答案差不多准备好时, 就选择一些同学的回答以投影仪或黑板板书的形式呈现。如教杜甫《绝句二首 (其二)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其中“燃”字的作用, 有些学生会写:“写出花的美丽。”有的则写:“‘燃’是‘燃烧’的意思, 写出花的茂盛。”有的又写:“化静为动, 以动写静, 形象地写出了花朵怒放如火的姿态, 表达作者对明丽春光的喜悦之情。”另有学生会争辩:“诗的内容表达的是诗人思乡之情, 一、二两句以乐景写哀情, 何来喜悦?”……学生的回答各种各样, 五花八门。然而当我把这些答案呈现之后, 学生就会在激辩中厘清, 最终形成统一认识。

以智慧的提问实现有效教学 篇7

(一) 思辨提问, 发展智慧

正所谓理越辨越明, 情越辨越深。思辨, 就是要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在思考中碰撞、闪亮。多义的文本到处隐藏着理解上的矛盾冲突, 这就是进行提问的思辨点。找到了思辨点, 就找到了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

在教学《二泉映月》时, 笔者找到文中的一个关键性冲突:一个中秋之夜, 小阿炳随父亲来到二泉边赏月。父亲问他听到什么, 他说除了水声什么也没有听到。父亲说:你还小, 等你长大了, 你就能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阿炳长大之后, 眼睛瞎了, 又是一个中秋之夜, 他来到二泉边, 却只听到了叹息、哭泣、倾诉、呐喊, 惟独没有听到奇妙的声音。“是阿炳的父亲说错了吗?”带着这个问题, 学生走进了阿炳的精神世界, 理解了阿炳人性中最光明的东西——跟命运抗争、扼住命运的喉咙去创造世间最美妙的音乐。

在教学《螳螂捕蝉》一课时, 故意问:同学们, 老师有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大臣和少年都在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 大臣们和少年说的话意思相同, 为什么大臣们劝说失败, 少年却能劝说成功呢?

生:大臣们是直面劝阻, 而少年是婉转劝说, 吴王能够接受。

生:大臣们对后果的估计只是假设, 让吴王存有侥幸心理;而少年则把蝉比做楚国, 把螳螂比作吴国, 把黄雀比作其他诸侯国, 活生生的事实让吴王感受到攻打楚国的危险性太大了!

生:我从说话的标点可以看出, 大臣们在劝说固执的吴王时哆哆嗦嗦, 因此使用句号;少年化被动为主动, 说话掷地有声, 因此使用感叹号。

笔者不禁感叹:简短的两句话, 学生们却读出了三点不同, 这不正是智慧的体现吗?

(二) 灵活提问, 生成智慧

课堂提问最怕机械僵死, 僵死的问题只能僵化学生的思维, 抑制智慧的生成。所以有效教学主张灵活提问——以鲜活的问题, 将课堂推进到不断发展、不断创造的新境界。

在教学《牛郎织女》一课时, 有学生提出质疑:不能说王母娘娘是霸道、专权的, 她带走织女, 正是她遵守规则的表现。这是课堂中学生认识的生成, 却隐含一个错误的价值观:把王母娘娘对封建道德的护卫当作值得褒扬的精神。抓住学生的这一问题, 笔者引导学生:对于错误的规定我们也要遵守吗?有的学生说:“王母娘娘是封建道德的护卫者, 这种是非不分的规定我们当然要反抗。”有的学生说:“如果我们把王母娘娘当作褒扬的对象, 那么我们今天岂不是还要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封建社会。”……灵活的提问生成了学生智慧的深度交锋, 这交锋中, 不正凝结着智慧吗?

(三) 创意提问, 发散智慧

课堂教学中, 只有教师充满创意的问题, 才能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考, 激荡起智慧的涟漪。

校内同课 (《谁的本领大》) 比武, 同样一个理解点, 因教师不同的提问而出现了较大不同的结果:

【教法A】

师:第二次比赛结束了, 风赢了。太阳感觉怎样?

师:他没有想到这样的结果, 所以说:“风先生, 你的本领也不小哇!”风这时说:“看来, 我们各有各的本领。”看了这句话, 你们有什么想法呢?

(学生自由表达)

师:是的, 我们不能太小看别人的能力, 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正确对待其他人, 不能太自以为是了。

【教法B】

师:第二次比赛结束了。假如你是太阳, 看到这样一个结果, 你会怎么想呢?

生:我很难过, 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因为我总觉得自己比风厉害。

生:我以前看不起风是不对的, 风的本领也挺大的。

生:我会想:两次都是发出强烈的光, 怎么第一次赢了, 第二次却输了呢?

师:是呀, 你感到很奇怪。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太阳此刻的心情?

生:太阳感到惊讶。

师:对, 作者和你想的一样, 就是用的“惊讶”。那么两次都是发出强烈的光, 为什么太阳第一次赢了, 第二次却输了呢?

生:因为第一次是比谁能脱下孩子的外衣, 太阳发出强烈的光, 小孩怕热, 就脱衣服了。而第二次比的是谁能让船走得快, 太阳发出强烈的光就没有用了。

师: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生:同一个本领, 用在不同的地方结果不一样!

教法A也引导学生理解寓意, 但缺少了让学生自己思维的过程, 理解停留在“教”的层面。教法B则引导学生展开了一个思考的过程:在两次比赛中, 风都是“呼呼地吹”, 太阳都是“发出强烈的光”, 可为什么结果却是一赢一输呢?接着再追问:太阳和风到底谁的本领大呢?这样有创意的问题, 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辩论, 于是有了正确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我们感受到了智慧光芒照耀得孩子们“小脸儿红红”。

(四) 深度提问, 成就智慧

窦桂梅老师上《晏子使楚》一课, 临近尾声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狼和小羊》这个故事中, 狼吃掉机智的小羊, 为什么楚王却没有杀掉机智的晏子呢?“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的思维不由自主地深入下去, 探求的不仅仅是晏子的精神, 而是两个国度交往的艺术——

生:无论小羊是代表个人, 还是国家, 被吃的原因就是没有和狼对抗的实力, 所以这时的智慧一点用也没有。

生:如果说晏子的这次外交赢得了胜利, 那也是国家的力量在后面支撑。因为在晏子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 让楚国不敢轻举妄动的齐国。所以, 绝不能说是晏子一个人的功劳。

生:我明白了, 国家获得尊重, 不是靠一个人或一次外交, 而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国家的尊严才能实现由内到外的强大。

这样具有深度的问题怎能不激荡学生的心灵、成就学生的智慧呢?

智慧提问 篇8

无效课例一:问题过大, 缺乏梯子辅助

一位教师在执教五年级《圆的面积》时, 先让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 将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 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教师在“转化”这一环节上处理得非常好, 通过四次转化 (把一个圆分别等分成4份、8份、16份、32份) , 向学生渗透了极限的思想。接着, 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此时, 学生面面相觑, 无所适从。

在该课例中造成学生无所适从的原因是老师提出的问题过大, 不具有启发引导的作用, 而且时机也不恰当。在实现转化以后, 其实应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将问题分割成三个小问题: (1) 圆的面积与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 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什么? (3) 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什么?这样的提问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认知能力。

无效课例二:观察偏颇, 缺乏数学眼光

一位老师在执教二年级《认识乘法》时, 为了创设情境, 投影打出情景图后, 问道:小朋友们, 仔细观察一下, 你看到了什么?课堂上立即热闹起来, 学生1:图中有小鸡还有小白兔在野外玩;学生2:图中有大树和草地;学生3:图上还有小桥、流水;学生4:水中还有小鱼在游呢……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 五六分钟过去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而老师也不着急, 学生还不断有新的发现, 但却仍旧是在“看图说话”, 俨然成了语文说话课。其实在新版本的教科书上, 我们经常对情景图这样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学生总是说不到点子上呢?是这幅情景图有问题吗?其实该课例中的情景图本身没有问题, 而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有问题。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让他们会不自觉地像语文课中的看图写话那样去观察, 而教师的提问并没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进行观察, 所以出现上述对话是很正常的。

实际上,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低效提问”现象还有很多, 比如提问关注了优等生, 而忽略了后进生, 又如提问关注教师问学生, 而忽视了鼓励学生问老师等。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注重创设问题情境, 提高提问实效

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既要有“生活味”也要有“数学味”, 同时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在于事先预设一个适宜的问题。那么如何设计一个适宜的问题呢?要注意三点:

1.创设情境, 问在学生兴趣点上。

2.分析学生, 问在学生最近发展区。

3.研究教材, 问在学生有疑难处。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 难点之一是让学生明白余数小于除数。在多位学生板演多条有余数的除法式子后, 可以比较艺术地提出一个问题:“在计算过程中, 你有哪些地方要提醒我们同学的?”而不是直截了当地问:“你在解题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呢?”学生探索的劲头更足了。果然, 讨论的气氛很热烈, 很快就得出了结论:余数小于除数。总之, 课前精心的预设, 能让教师更好地驾驭课堂。而一个适宜的问题往往能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轻松掌握重点, 突破难点。

二、注重问题提问技巧, 提高提问实效

周恩来总理曾精辟地指出:“任何艺术不掌握规律, 不进行基本训练, 不掌握技巧, 是不行的。”提问也是有技巧的。下面两个技巧, 我以为是比较重要的。技巧一:增加等待。如果老师在提出问题后, 能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 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会大大提高, 精彩, 源自等待。技巧二:适当追问。“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问题, 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 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 穷追不舍, 直至学生真正理解为止。比如教学《倍数与因数》, 有经验的老师往往会这样去教:师:请找出2的倍数。生1:2、4、6、8。师问:你是怎样找的?生1:我是这样找的, 2的1倍是2, 2的2倍是4, 2的3倍是6, 2的4倍是8所以2、4、6、8都是2的倍数。师追问1:还能找出哪些2的倍数? (这里的横向追问, 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发散性。) 生2:10、12、14、16。生3:18、20、22、24。师追问2:找得完吗?生:找不完。师追问3:你能用一个词来表示2的倍数的个数吗?生1:无数个。生2:无限多。师追问4:2最小的倍数是几?最大的倍数呢?生:2最小的倍数是2, 2的倍数有无数个, 没有最大的倍数。 (后面几个问题是纵向追问,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通过教师从横向、纵向两个不同向度的系列追问, 让学生自主地掌握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 效果非常好。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教学中的“追问”, 这实际上也是教育资源的有意生成和有效利用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应力求做到不浪费教育资源, 并将其利用到最大化。

让提问引领幼儿开启智慧之门 篇9

一巧妙激趣——引领幼儿发散思维的方向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因而, “问题”和“思维”就形成了一对互生互动的组合, 适时、适宜的提问能有效地促进思维向更宽、更广的方向发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基础, 也是激发幼儿思维的源泉。因此, 首先在问题的切入点上要有所选择, 应该侧重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点, 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激发幼儿发散思维。在活动“月亮姑娘做衣裳”中, 在捕捉孩子兴趣点的同时, 提出了一个既简单又能让孩子们兴奋的问题, 把孩子们引入到一个自由想象, 大胆表达的空间, 使他们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发散。“你们见过月亮吗?你见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它像什么?”有的说:“弯弯的, 像香蕉”;有的说:“像小船, 两边翘”;有的说:“像眉毛”;还有的说:“像圆盘”、“像镜子”……因为兴趣, 所以关注;因为兴趣, 所以愿意大胆、积极地思考。一个简单、不起眼的小问题, 更容易起到指引和促进的作用。给了孩子一个明确的思考内容, 也激励着孩子向不同的角度发散思维。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 更可贵的是, 改变了孩子“人云亦云”的习惯, 使他们的思维得到了真实、有效的发散。

二精心设疑——搭建幼儿创造想象的桥梁

在活动中, 教师要围绕目标、内容认真设计问题, 巧妙提问, 来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 拓展幼儿的视野。只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才能提高幼儿园活动效率, 才能激发幼儿不同角度的思维, 从而拓宽幼儿的知识面。而有时重难点的解决不可能一步到位, 往往需要逐层深入, 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 这就要求教师要把疑难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逐个提出, 树立一些“路标”, 启发幼儿循着“路标”前进, 找到解题途径。设置问题时, 应该环环相扣, 既要考虑教材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 又要兼顾孩子认知活动的顺序, 以便解决问题时能层层剥笋,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

在诗歌《云彩和风儿》中, 结合教具, 笔者设计了以下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平时你看到的云会动吗?”“为什么说云是有趣的云, 风是能干的风?”“散文诗中的风都把云彩变成了什么?”“你还见过云彩变成什么的?”……听着孩子们的讲述, 不禁为他们的想象震惊。从中也深深地感悟到:当孩子的思维形成定势时, 教师要设计一些与原有问题相关的启发性问题, 帮助幼儿跳出原有思维的框架, 给幼儿一个豁然开朗的境界, 让他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 使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三质疑引思——激发幼儿持久关注的动力

孔子曰:“疑, 思之始, 学之始。”有疑问才能产生认知需要和积极思维。思起于疑, 教师应该为启发幼儿思考, 巧妙地布阵设疑, 促使幼儿因疑而思。比如:在《种子的旅行》中, 可以这样提问:“蒲公英妈妈让自己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个小伞兵, 飞呀飞, 到他们想要去的地方去旅行。你知道还有其他植物是怎么去旅行的吗?”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观察, 并和家长一起讨论, 查找资料。最终孩子们知道了植物传播的几种方法。一个带有质疑性的问题, 不仅激发了幼儿探究的兴趣, 拓展了幼儿探究的深度, 更激发了幼儿求知的欲望。可见设疑、释疑是幼儿获取知识、增长经验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 给孩子多一些质疑性提问, 拓展幼儿思维的空间, 挖掘幼儿深入探究的潜能。

四拓展迁移——提供幼儿体验、感悟的空间

幼儿知识、技能、方法、经验的拓展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延伸, 为此, 在组织活动时, 要抓住横向、纵向扩展的知识点,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回归生活, 加深幼儿对所学知识的体验与感悟。如在大班科学活动“纸的力量”中, 通过实验, 幼儿懂得了将纸改变成圆柱体以后, 它的力量就变得很大, 能够承受让人意想不到的重量。虽然幼儿知道了这个现象, 但却不能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可以提问:“想一想、找一找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圆柱体的?”从而使幼儿在总结生活经验的背景中进行思考与探究, 不仅加深了对圆柱体坚固的认识, 更感悟到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让学生的智慧提问照亮课堂 篇10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借助对文本的深层解读,让学生解意悟情,懂道明理,守义知行。对文本的精到解读需要有价值问题的支撑。循着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才能走进文本的深处,探寻文本的意蕴,领悟作者的情感,品味语言的精妙。如果将浮泛、浅显、芜杂、没有价值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学生虽然会处于“忙碌”之中,其收获却会非常有限。毕竟,没有价值的问题只能带来学生阅读兴趣“高涨”的假象,却让语文课堂陷入看似高效、实则低效的误区。

有价值的问题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面对文本中复杂纷纭的知识点与“疑难处”,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我们要剔芜去杂,撷英取华,精心提炼,精要概括,寻找能够提挈全文的“关键点”,打通文章的“经脉”,让学生思一问而能阅全文。

教学《黄山奇松》一文,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供学生思考:“将文章的题目《黄山奇松》改为《黄山名松》,好不好?”这个问题一经提出,学生的阅读情绪立即被调动起来。为了让学生全面、理性地思辨这个问题,我要求再次阅读文本,从文本中找出可以证明自己观点的内容,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从“三大名松”的对比中发现了它们的各自“神奇”之处,有的辨析了“名”与“奇”的差异,感悟了文章的语言魅力,有的说黄山松因为“奇特”才“有名”,而“奇”正是它最突出的特点,有的学生还借助有感情地诵读文本来感受黄山松的“奇异”,强化了对语言的感悟。不同形式的解读,不光让问题迎刃而解,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让课堂上时常有精彩生成。

一堂课的时间有限,学生的课堂阅读如果能集中在可以达成“提纲挈领”之效的关键问题上,语文课堂就不会被太多无价值的问题所困扰,学生的学习也就会呈现出清晰明朗、温情诗意的态势。自然,要想让有价值的问题点亮学生的眼睛,照亮可能平淡的课堂,教师必须做好“课外”之功,精研文本,精心筛选。

现代语文课堂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扬他们的创造精神,激活他们的生命智慧。要想真正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还应该在引导学生有序、深入地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设计问题。

解读文本贵有疑问。有疑问才能成就学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问”是更高层次的“学”,激疑生问,课堂才会光彩照人。可惜,在当下的课堂里,许多教师还是守住固有的“问答”定势,将学生的学束缚、限定在被动“答问”的层面上,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看起来像是得到了充分的活动,其心灵之弦却并未被真正拨动过。要想让学生从“答问”之一隅走出来,教师必须摒弃“教本位”观念,放弃掌控课堂这一思维模式,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学生从解答问题的“幕后”推向设计问题的“前台”。

让学生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可以采用个人设计、小组筛选的“沙汰”式来完成,给他们以思考的时间和思辨的机会,让不具备讨论价值的问题在小组内部先行被淘汰。这个提出问题、分辨价值、取优舍劣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辨析过程,也是学生的个人疑问在群体智慧碰撞中得以完善并获得解决的过程。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一直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对所提问题能够“脱颖而出”的设计者给予表扬奖励,以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生成他们的学习智慧。在教学《大江保卫战》一文时,刚读了一遍课文,就有学生急切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万分危急”应该怎样理解?哪些描写能够表现出人民子弟兵的铮铮铁汉本色?文章为什么要举四连连长黄晓文这一事例?……为了从诸多问题中选择出最有价值的问题,我要求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深入辨析。结果,有几个小组认为“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了解放军官兵心系人民群众、英勇无畏的精神”这一问题最有价值。于是,我就让学生讨论、研究这一问题。在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其他问题也迎刃而解。

语文课堂上,学生不是不想学习,不会学习,而是有些教师不敢放手让他们自由、自主学习。同样,学生不是没有智慧,而是教师的“包办”行为狭隘了学生智慧生成的空间。要想让学生在问中学,在学与问中生成受益终身的大学问、大智慧,我们就要相信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有能力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且能在问题的设计与取舍、思辨与解决过程中领悟语文学习的真谛。当然,学生的智慧提问,以及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生成人生智慧,也离不开教师的有力引导和借机诱发。

(作者单位:江苏新沂市黑埠小学)

智慧提问 篇11

一、正问启发

这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启发形式, 是依据教学的重点、难点, 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往往在教材的关键处、转折处和引申处等提出“为什么?”关键在于提问要问到“点子”上, 要有一定的分量, 难易适度。同时, 也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 让学生从正确的立场分析问题。

二、反问启发

指教师从相反的角度或其他角度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的思维, 深化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本质认识, 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讲《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时, 教材上讲:“中国禁烟的消息传来, 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 教师可反问:如果林则徐不禁烟, 英国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了, 这种观点对否?为什么?学生跃跃欲试, 有的讲禁烟是借口, 没有这个借口就找别的借口, 或者直接发动侵略战争。有的讲是由当时国际、国内情况决定的。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 进一步提出:战争发生的必然性是什么?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又是什么?这样便使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来分析问题。

三、观察启发

指教师利用图片、实物、幻灯和录相等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在教师点拨和启发讲解下学生的逻辑思维发生转化, 找出规律认识。例如, 讲《黄海大战》时, 教师可让学生观看《邓世昌和直冲敌舰的致远舰》这幅插图, 启发学生思考:“致远”舰上面为什么有那么多烟团?为什么这些烟团向右倾斜上升?这个问题是要说明它多次中弹, 但坚持战斗, 宁可葬身鱼腹, 也要开足马力向“吉野”舰冲去的果敢行动。教师接着再问:为什么“致远”舰撞不到“吉野”舰反而中鱼雷呢?教师讲解:“致远”舰制造技术不如“吉野”舰先进, 启发学生明晰“落后就要埃打”的道理。

四、情境启发

指教师用高尚激越的情感、妙趣横生的艺术语言, 或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情境, 渲染气氛, 烘托主题, 使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栩栩如生, 形成一种意境, 增强情绪记忆, 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例如, 讲“李大钊、刘胡兰等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人物”时, 教师可将他们在敌人面前英勇斗争、视死如归的神态, 用铿锵有力的语言进行情境启发, 使学生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引导学生产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和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献身的雄心壮志。同时提问:他们为什么敢于斗争、大义凛然、慷慨牺牲呢?经过启发, 学生认识到:他们坚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一切反动派必然灭亡。因为他们具有这样的“大志”, 所以才会有浩气长存的“大勇”。

五、推理启发

指教师依据历史发展中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 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推理, 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 讲《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一课时, 教师依据休养生息政策→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的逻辑推理进行启发。可提问: (1) 明太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目的、措施和作用是什么? (2) 农业、手工业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 (3) 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 (4) 资本主义最初萌芽的时间、地点、标志、特点和局限性是什么?同样, 也可以依据 (4) (3) (2) (1) 的顺序进行逆向推理启发。不论是哪种推理, 都会使学生对明朝经济发展的来龙去脉有个系统、全面的认识, 明确为什么到明朝中后期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六、判断启发

指教师依据史实, 把学生的认识提高到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高度上, 以此让学生判断历史结论的是与非。例如,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科学论断, 就是对民主革命时期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一一判断总结出来的。这个问题涉及大量史实, 教师可让学生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与失败原因; (2)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目的与作用; (3) 辛亥革命的目的与失败原因; (4) 北洋军阀和蒋介石集团要把中国引向何处? (5)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及其政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斗争的?以上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各种政治力量 (农民、资产阶级、军阀) , 除中国共产党外, 都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重任, 从而顺势推导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正确结论。

七、对比启发

指教师将一个问题对应的两个方面, 或截然不同的历史知识加以对比, 使学生加深对知识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例如, 讲“商鞅变法内容”时, 教师可提问每点内容“废”的是什么?“立”的又是什么? (1) 土地制度 (生产关系中有决定性作用) :废的是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立的是封建制的土地私有制。 (2) 奖励耕战:废的是奴隶主贵族的世袭制, 弃农经商的旧俗;立的是耕战之功, 重农业生产的新风。 (3) 建立县制 (上层建筑变革) :废的是奴隶制的分封制, 立的是中央集权制。通过一“废”一“立”的对比启发, 不仅使学生彻底理解了变法的内容是使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而且使学生清楚地看到了:变法是适应经济变革和阶级关系变化而产生的, 从而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变法的意义和性质。

八、扩散启发

指教师以某个问题为中心, 多角度发问, 让学生层层深入思考, 重新组合知识, 多方掌握知识, 是一种有多种答案的思维启发形式。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例如, 讲《明治维新》一课时, 在学生掌握了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意义和局限性后, 围绕这一问题指出: (1) 如何评价明治维新? (2) 日本历史上两次重大改革对日本社会有什么影响? (3) 比较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的异同。 (4) 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而中国的戊戍变法却不能?通过一题多解, 引导学生多方思考问题, 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学会灵活运用知识,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启发式教学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但原则只有一个:就是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为目的。

摘要:本文就启发式提问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从八个方面:正面启发、反问启发、观察启发、情境启发、推理启发、判断启发、对比启发、扩散启发进行了论述。

上一篇:企业内控创新下一篇:木氏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