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疗法论文

2024-07-14

腹针疗法论文(共3篇)

腹针疗法论文 篇1

颈性眩晕是指由于颈部各种疾患所致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以眩晕为主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为临床常见的多发病。2010年3月—2011年3月, 笔者采用薄氏腹针治疗颈性眩晕45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门诊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89例, 随机分为腹针组和对照组。腹针组45例, 男25例, 女20例;年龄40岁~75岁 (52.35岁±12.56岁) ;病程最短为1 d, 最长2年余。对照组44例, 男24例, 女20例;年龄41岁~77岁 (53.67岁±13.13岁) ;病程最短1 d, 最长2年余。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由颈椎活动引起的眩晕, 典型发作多为由转头引起的短暂性、天旋地转型的眩晕, 多由向左、向右、后仰诱发, 也可由体位改变诱发。同时还需在临床各项检查中, 椎动脉扭曲实验可见阳性, 颈椎的生理曲度、椎旁肌群、软组织常伴有异常, X线表现:有颈椎生理曲度减小或消失, 椎间孔狭小, 钩椎关节增生, 颈椎一系列退行性改变, 或椎间关节不稳等表现。头部血管超声主要表现为转头时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瞬时降低, 恢复中立后, 逐渐恢复至基础水平。

1.3 纳入标准

符合颈型眩晕诊断标准的患者;自愿加入本试验,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1]。

1.4 排除标准

其他原因而致的眩晕, 如高血压、内耳疾患、良性眩晕、颅脑病变、低血压、低血糖、眼源性、颈部外伤、颈椎发育异常等因素导致的眩晕。

1.5 治疗方法

腹针组主穴取天地针 (中脘、关元) , 配穴取商曲 (双) , 滑肉门 (双) , 下脘, 神经根型加建里, 椎动脉型加气海, 交感神经型加阴都、气穴, 用平补平泻之法。根据病程长短, 病

1) 为广东省中医药局基金资助 (No.2010089)

人胖瘦决定针刺深浅, 病程短, 病人瘦者刺之浅;病程长, 病人胖者刺之深。每日1次, 10次为1疗程。

对照组取颈部夹脊穴 (根据临床检查及X线摄片所示取相应的颈部夹脊穴) 、阿是穴、风池穴、局部压痛点、大椎穴, 若有头痛, 头晕者加刺印堂、百会等。有肩背酸痛加刺肩井、天宗等, 合并肩周炎加刺肩髃、肩髎等。采用电针, 针刺得气后接通G-6805电针治疗机, 用连续或疏密脉冲波, 电流以患者耐受、适宜为度。每次均针刺30 min, 每日1次, 10次为1疗程。

1.6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变。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见表1)

3 讨 论

颈性眩晕是临床的常见病, 多发病, 其发病具有日益年轻化的趋势。颈性眩晕是由颈椎病所引起, 颈椎间盘生理性退化, 或颈部运动不当, 特别是姿势不协调, 固定时间过长, 日久颈椎生理曲度改变, 颈椎增生, 颈椎后关节紊乱, 椎-基底动脉缺血、神经受激惹、交感神经兴奋和抑制失衡导致的临床综合征[2]。中医学认为本病发生包括内因和外因:外伤劳损、风寒湿邪是其外因;肝肾亏损、筋骨失养是其内因。本病属于中医学“眩晕”的范畴, 早在《内经》中就有“上气不足”“髓海不足”等记载, 认为颈椎病内因是气血不足, 筋脉空虚, 外因是风寒湿邪痹阻筋脉, 造成局部筋脉不通, 气滞血瘀。气血不足, 血不荣筋则麻木不仁;筋失所养则筋脉拘急疼痛而难以伸张, 使活动功能受限, 以头晕目眩、甚则欲仆, 或颈肩部疼痛、肢麻拘挛等为主要表现[3]。

西医治疗在发作期主要是颈部制动, 缓解颈肌痉挛, 辅以消炎镇痛药物, 但往往病情反复, 病程拖延, 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中医治疗在该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据笔者临床观察, 薄氏腹针治疗颈源性眩晕近期疗效优于其他治疗方法。

薄氏腹针是通过刺激腹部穴位系统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 以神阙布气假说为核心形成的一个微针系统。腹针疗法根据腹部脏腑最集中、经脉分布最多与腹部全息分布的特点, 形成了有着自身特色的理论。经络分为先天经络与后天经络两个部分, 以神阙为核心的大腹部存在着一个全身高级调控系统及神阙经络系统, 这个系统对全身具有宏观调控的作用, 是腹针疗法的物质基础[4]。人到中年、老年或日久姿势不正确, 导致肾气渐衰、脾气不健, 肾虚则骨不坚而形成骨质疏松及骨质增生, 脾虚则肌不健, 而致肌腱肌肉支撑无力, 渐成疾患。故颈椎病与脾肾的功能失调相关。因此腹针取天地以针使脾肾两脏得到调整, 恢复机体的稳态, 取商曲以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 并以补肾, 取滑肉门滑利双肩关节促进肩部血液循环。腹针疗法与中医理论紧密的衔接, 配穴严谨, 治疗颈源性眩晕, 相对其他疗法, 具有疗效高, 副反应小, 安全性好的特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薄氏腹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89例颈性眩晕患者分为治疗组 (45例) 与对照组 (44例) 。治疗组采取腹针疗法, 对照组采取体针治疗, 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均能减轻眩晕, 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71.1%和47.7%,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薄氏腹针疗法是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治疗方法, 疗效优于体针疗法。

关键词:颈性眩晕,腹针,体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24-25.

[2]耿惠萍.试论颈性眩晕的针刺治疗[J].中国中医急症, 2010 (6) :971-972.

[3]张丽敏, 陈华德.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现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20 (7) :458-460.

[4]薄智云.腹针疗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90-95.

腹针疗法论文 篇2

1 病例简介

洪某, 男, 32岁, 文员。因“三叉神经痛反复发作2年, 又发1周”来我科就诊。患者2年前因左侧面颊部闪电样剧痛、上唇阵发性疼痛就诊于外市医院内科。经检查诊断为三叉神经痛 (第二支) , 口服卡马西平片与维生素类等药物, 疼痛缓解。起病初期每月发作1次;1年后发作频繁, 口服卡马西平片疼痛仍能缓解, 但由于服药过于频繁, 每次服药后胃脘部不适, 隐隐作痛。1周前因劳累及感受外寒而再次发作。此次发作后由于害怕胃部不适而未口服卡马西平片, 面部疼痛剧烈, 如刀割火灼, 持续时间较长, 发作频繁, 不敢触摸, 难以忍受, 服中药效果不明显。左侧内眼角、鼻部及口角处疼痛剧烈, 不敢眨眼、洗脸、擤鼻涕, 并难以进食, 持续5~6min, 遂来我科治疗。就诊时查体示:左眼结膜充血, 左眉棱骨有压痛, 余无阳性体征。患者形体消瘦, 精神疲惫, 舌质红, 苔薄白, 脉浮紧。诊断:三叉神经痛, 证属风寒袭络。由于风寒之邪侵袭面部经络, 寒性收引, 凝滞筋脉, 气血闭阻, 产生面痛。治疗以疏通经络、祛风止痛为主。取穴:天地针 (中脘、关元) 、滑肉门 (双) 、气穴 (双) 、阴都 (右) 、上风湿点 (双) 。1次/d, 留针30min/次。嘱患者避风寒、调情志, 注意休息, 忌食辛辣刺激之物。治疗3次后, 该患者诉疼痛明显减轻, 间断发作, 持续时间明显缩短。经治疗3周后痊愈。半年后随访, 未见复发。

2 讨论

三叉神经痛属中医学“面痛”范畴[1]。该病易反复发作, 病变日久, 耗损正气, 本虚标实, 则疼痛更加顽固, 治疗更加困难。考虑该患者病程长, 服药时间长, 体质变虚, 疼痛反复发作, 随病程延长, 疼痛发作愈来愈频、愈来愈重, 需在止痛的同时调理体质、缓解疼痛、预防复发。故采用了腹针疗法。腹针疗法是从中医的理、法、方、穴通过在腹部进行针刺调节脏腑、经络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新的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疏通气血来治疗三叉神经痛, 可以取得很好的远期效果。而且腹针治疗取穴少和疗效稳定, 无痛或者只有微痛[2]。以腹针扶正祛邪, 标本兼治, 取中脘、关元健脾益气;滑肉门、阴都通调头面部气血, 疏通头面部经络;上风湿点、天枢穴清热利湿。诸穴合用, 痰瘀除则气机顺, 正气渐复则邪自去。

参考文献

[1] 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72.

腹针疗法论文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病人均为我科2009年4月—2009年8月住院病人, 入选对象为脑血管病恢复期病人, 其中男40例, 女20例;年龄 (66.58±9.53) 岁;病程2.28±0.19月;合并糖尿病7例, 冠心病4例。均经CT或磁共振成像 (MRI) 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30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6年制订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 (试行) 》[1]进行诊断, 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中医证型诊断亦参考上述标准。纳入标准:年龄40岁~80岁;生命体征平稳, 意识清楚;中风恢复期病人;中医诊断符合气虚血瘀型。排除标准:双侧瘫者, 弛缓性瘫痪者;生命体征不平稳, 失语、意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者;有严重的心、肝、肾及感染性疾病者;中医诊断不符合气虚血瘀型。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腹针合康复运动疗法+中医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康复运动疗法+中医对症支持治疗。均每周治疗5次。

1.3.1 腹针

选用规格为0.30 mm×25 mm天协牌一次性灸针, 按《腹针疗法》[2]所示方法, 选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侧滑肉门、外陵、上风湿点、上风外点、下风湿点、下风外点、健大横。以上各穴均为直刺, 其深度为穿过皮下, 进入脂肪层, 肌层之上。进针后先侯气, 再行气, 继之催气。针后由治疗师行康复运动训练, 被动运动与主动运动相结合, 并强调病人的动性, 留针30 min。每周5次 (星期一至星期五) , 连续4周。

1.3.2 康复运动疗法

主要采用康复运动训练, 被动运动与动运动相结合, 并强调病人的主动性, 具体训练治疗师执行, 天均训练2次, 每周5次 (星期一至星期五) , 连续4周。

1.3.3 中医及对症支持治疗

两组病人均统一服用补阳还汤为中医药治疗, 并因个人差异行对症处理 (控制血压、血脂、糖等) , 禁用营养神经药、扩张血管、抗凝、降纤、溶栓等治疗。1.4疗效评价标准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采用国际上较为公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方法;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采Barthel氏指数法。评价方法:采用我科评价表格, 按规范评并填写;所有项目在治疗观察前后进行1次评定;注意排除评时的各种干扰因素。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若资服从正态分布, 而且两组资料的总体方差相等 (方差齐) , 则选t检验。否则选择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

2 结 果

(见表1)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1)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2) P<0.05

3 讨 论

脑血管疾病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在临床中十分常见, 病人在急性期后病情稳定而转入康复科治疗。针灸在康复科中担任特色治疗并发挥着一定的治疗作用。腹针疗法源于中医基础理论, 其提出的神阙布气学说, 认为神阙形成于胚胎期的人体调控系统, 是人体最早的调控系统和经络系统的母系统, 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及对机体宏观调控的作用。其认为在腹部有一个形似神龟的全息图, 针刺腹部可以达到治疗肢体疾病的目的, 如针刺病人的腹部中腹针理论体系规范的穴位, 病人可感到痪肢体轻松甚至肌力增加, 疗效立竿见影。

腹针疗法属于微针系统的范畴, 原理在于腹部穴位的全效应。它是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一种方法。腹部除了是人体分布脏腑最多的部位, 还分布着量的经脉 (肝经、肾经、脾经、胃经、胆经、任脉、带脉、冲脉、阴脉、阴维脉) , 腹部既有阴经, 也有阳经, 还有阴中之阴的任脉, 外还有带脉束腰一周与背部的阳经督脉、膀胱经相连, 本身腹属阴, 因此, 在腹部不仅可以调阴, 而且可以调阳, 有沟通全身气血的作用。脏腑的募穴是脏腑之气结聚的地方, 也是治疗疾病的重要部位, 大多数募穴位于腹部。因此腹部具有脏腑最集中、经脉最多、途径最短等优点。这是体针的作用不能所及的。我们观察腹针所用的腧穴以腹部的任脉、肾经、胃经中为多, 具有后天补先天之意, 脏腑之气得到补养, 则病人的气血得到补益, 疾病得以祛除。其亦以中医的理、法、方、穴, 通过在腹部进行针刺调节脏腑、经络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新方法, 由于腹针是以调整脏腑的功能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因此, 腹针的治疗以调动肌体气血以及调节人体的内脏功能为目的, 使之运转逐渐地有序化。中风病人大都因脏腑气血极度失调而发病, 所以调理脏腑气血功能在恢复期是必要的。腹针疗法治疗中风, 其选穴为:引气归元 (中脘、下脘、气海、关元) 为主穴, 中脘、下脘调脾胃兼主肺气肃降, 气海、关元补肝肾以通任脉, 四穴合用以后天养先天。滑肉门、外陵为足阳明胃经的穴位, 为腹四关, 通调气穴、疏理经气使之上输下达肢体末端, 是引脏腑之气向全身布散的妙穴。并根据全息理论用上风湿点、下风湿点使末梢神经的营养血供得到改善。

本设计立足于中西医结合, 在进行中医腹针治疗的同时进行康复运动疗法, 避免进行体针治疗的同时限制康复运动疗法的实施。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也认识到, 脑血管疾病梗死或出血的部位、范围对疾病的恢复有重大影响, 这一点在今后的观察中应予考虑。

摘要:目的 观察腹针治疗中风气虚血瘀型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中风后病人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 各30例, 治疗组采用腹针合康复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康复运动疗法。均每周治疗5次, 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其Fugl-Meyer评分、Barthel氏指数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氏指数评分均有提高 (P<0.05) , 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腹针疗法对气虚血瘀型中风有效, 在于腹部穴位调节的全息效应, 使其可以调节脏腑功能和气血流通, 进而有助功能恢复。

关键词:中风,腹针,康复,运动疗法

参考文献

[1]任占利, 王顺道, 王永炎, 等.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 (试行) [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 19 (1) :55.

上一篇:科技档案资料下一篇:基层检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