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思维和制度

2024-10-23

教学思维和制度(精选12篇)

教学思维和制度 篇1

色彩是对人的视觉感知影响最直接、最敏感、影响力最强的一种视觉信息符号, 作为信息传达方式是无可替代的, 也是设计者表达创意和传达思想的重要手段。色彩课向来是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 旨在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在色彩研究中例来存在着两个王国:一个是以科学和理性为基础的必然王国;一是以感性调理为特点的自由王国。那么在现代艺术设计中, 作为一名设计者对于色彩的把握应该是理性的必然多一些呢, 还是自由的感受多一些呢?在培养未来的设计者的过程中强调色彩规律、色彩物理性的理性知识多一些, 还是以抒发色彩感受的训练为主呢?其实两者各有各的功用, 缺一不可, 在教学中, 应当引导学生正是两种思维的重要作用, 并采用各种方法, 培养学生这两种思维

一、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在设计色彩中的作用

1. 理性思维在设计色彩中的作用

理性思维也成为逻辑思维, 是根据思考者以往的知识积累和经验, 根据一定的事实、规律, 所作出的判断。具体到设计色彩中来说, 就是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和色彩规律, 选择出相对应的色彩。理性思维在设计色彩中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知道, 艺术设计不同于单纯的绘画, 而是具有强烈的功利性和目的性, 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中的某种需要, 或者说, 我们之所以进行艺术设计, 本身就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和目的, 因此我们必须要对相关的因素进行合理的分析、整合和判断, 不然就完不成需要, 也达不到目的, 这个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就是理性思维的过程。以一个帽子的设计为例, 首次接触到这个题目, 我们会形成很多种分析, 这个帽子要具有装饰性效果, 要具有保暖的功能, 还要体现出一定的时尚元素, 在色彩的选用上, 是不能选择绿色的, 因为绿色的帽子在中国有着特别的含义, 如果没有认真细致的理性思维, 忽视了色彩对于设计的重要性, 那么将会闹出很大的效果。这种分析的形式可能是多样化的, 也可能是跳跃性的, 但是不管如何, 只有在充分的理性思维下, 设计者才能较为清晰和明确设计的目的, 并且形成初步的设计构思。

2. 感性思维在设计色彩中的作用

感性思维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 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具体特性和外部联系, 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点, 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从哲学角度上看,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是一个先后的过程, 感性思维也最终要朝着理想思维发展。但是从艺术的角度看, 感性思维有着自己完全独立的思维特征和艺术功用。

首先, 感知是设计色彩传达的重要方式。人类对于事物的感知, 是通过感觉器官进行的, 事物的各种信息汇集成了事物的形象, 然后通过感觉器官传递给人的大脑, 形成了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形象。色彩作为客观事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人的感觉最敏感、最直接, 也最有感染力,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 色彩是无可替代的, 也是最有感染力的设计要素之一, 能够直接唤起设计者的感性思维。

其次, 感性思维直接导致了艺术想象的产生。想象是艺术设计中常见的, 也是不可或缺的思考方式, 设计者通过各类感觉器官获取大量具体详实的形象资料, 这就为进入下个阶段做了一个现实预备, 从而使形象思维的运转拥有了切实的原材料。如果在在想象的基础上将各类因素进行有机结合, 就又形成了联想, 艺术设计的创造性便可以得到发挥。

二、设计色彩中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培养

1. 理性思维的培养

首先是要树立正确的色彩知识, 并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和深化。前文中提到, 艺术设计是一种有目的性和功利性的艺术创作, 我们的色彩要满足这种目的性和功用性。所以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色彩理论知识, 运用理想思维方式进行思考, 比如我们要设计一个儿童阅览室, 就要从实际出发, 考虑到这个设计对象的主要特点, 要做到安静、温馨和素雅, 所以一些太强烈和太刺激的色彩, 就不适合运用到本设计中, 可以选择一些粉红、淡黄、浅绿等安静清新的颜色。这种对于色彩的鉴别, 是基础中的基础, 举这个例子, 意在表明, 我们有了对于色彩的正确认识, 依靠这种认识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结果, 实际是理性思维在起作用。如果没有相关的理论基础, 也就是对于色彩的正确认识, 理性思维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所以说, 正确的色彩理论知识, 是理性思维的前提条件。

其次, 要将理性思维的培养, 渗透到具体的实践行动之中。单纯的讲述一些理论知识,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性思维, 是收效甚微的。很多对于色彩的认识、分析和选择, 都是在一次次的实践中通过自主的发现而形成的。那色立体的讲授来说, 如果教师只是对照着图片, 照本宣科般的给学生讲述相关的原理, 学生们肯定会觉得枯燥和乏味, 思维形成的过程也会变得漫长。如果让同学们亲自动手实践, 让他们根据所学到的是指, 制作一个个性的色立体, 不但能够在实践中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认识,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和协作等全方位能力。

最后, 要避免走进色彩认识的误区。当前各种色彩理论层出不穷, 所以要避免学生产生认识偏差, 导致理性思维的错误发生, 具体说来, 常见的认识偏差主要包含:脱离特定的应用背景和条件, 单纯的谈论色彩的属性关系;对一些设计色彩方案进行照搬, 不估计他们原有的色彩关系, 硬加到新的设计对象中等。这些对于设计色彩认识上的偏差, 是需要教师重点注意的。

2. 感性思维的培养

首先, 要重视学生个性色彩观的培养。在色彩教学中, 如果仅仅是讲解共同的色彩规律, 按照某种固定的色彩模式训练学生, 忽略个性的培养, 就会在传授共性知识的同时, 窒息个性表现的活力。从整体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 缺少个性特色是可悲的, 只有当每一滴水都能折射出不同的色彩时, 才能有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生活与社会。

其次, 是要培养学生的色彩归纳能力。色彩归纳是通过写生的方式, 在写实色彩的基础上, 面对同一组物象, 以归纳为表现手段, 进行概括、提炼的实践过程。通过对形与色的提炼、概括, 充分发挥作者的个性。在直接归纳色彩的基础上, 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概括、提炼、想象、夸张形成的色彩, 作为创造力的培养。它不以模仿、再现真实事物为满足, 它不依附于规律, 而是对自然界色彩的一种整理、归纳和概括。按照美的法则和主题需要, 对色彩进行变色、变调的加工, 强化主观感受, 力求创造出某种特定的艺术氛围和效果, 使色彩成为反映设计者审美观点和设计意图的强有力手段。

综上所述, 作为艺术创作中最主要的两种思维方式, 究竟哪一个起的作用更大一些, 至今也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两者都具有各自的作用和意义, 作为教师来讲, 要充分认识到两者思维形式的特点和作用, 在学习初期, 一些基本的色彩理论知识, 需要学生们用理性的思路来认知和记忆, 随着学习的深入, 则可以有目的有步骤的激发学生的感性思维, 以此来培养他设计的创造性和个性。真正的设计大师就是打破了两者之间的界限, 能够在两种思维形式之间游刃有余, 如果教师能够培养好学生的这两种思维方式, 学生一生的创作都会因此而收益。

参考文献

[1]王令中.视觉艺术心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

[2]陆琦.从色彩走向设计[M]。浙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5.

[3]李逢.体验设计.色彩[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4.

教学思维和制度 篇2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趋向

1.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趋向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从不同层面看待问题,这样学生会对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了第14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内容后,我们引导学生既要看到一次性筷子带来的便利和效益,又要看到一次性筷子对森林、环境等造成的不利影响。我们每个人现在和将来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每个人的角色地位决定了其看到问题的角度。就一次性筷子政府官员的态度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工人呢?企业家呢?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会更加有利于其形成多元化的思维趋向,再解决问题时更加有利。

2.辩证地看待问题

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在看待问题时,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具有这样的思维趋向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就不易出错,就能更加全面。例如,我们在学习了八年级下册第8单元“生物与环境”相关内容后,知道了自然界的每个生物都是处于一定的生物链条中的,包括人类,那我们到底应如何去评价每一个链条中的`生物呢?如,狮子、麻雀、蛇,甚至小草。让学生分清了主次。这样的引导和培养让学生能辩证地看待问题,能分清事物的主要矛盾。

二、培养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能力

我们日常所见的非逻辑思维很多。如,对问题联想,顿悟、猜想等,一般为非逻辑思维不受固定形式的影响,能对事物进行综合判断,也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非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相辅相成,很多问题的解决有时关键还在非逻辑思维方面。

1.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另一种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大步骤思维,要求学生归纳与演绎交互使用,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协同,改变只看重过程的严密性而忽视直觉猜想、估算的价值。直觉能力的培养对初中生物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学习了“动物的行为”的相关内容后,我们可以列出一些动物的行为,让学生去思考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后天学习行为,大马哈鱼在淡水中产卵、排精,而幼鱼有回到大陆生活,这样一种繁殖行为到底是处于本能还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呢?这时就可以让学生猜想,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地说出,但有的却不知道理由,这就是一种直觉思维。

2.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想象思维是通过在原有事物基础上通过再创造而形成新的事物形象的过程,它是非逻辑思维的重要内容,是创新力的重要源泉。生物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通过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现有知识的学习创造出新的事物和形象。例如,在学习“动物的细胞的结构”时,分析得出动物的细胞结构主要由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三部分组成,为了形象地理解,有个学生将细胞比喻成煮熟的鸡蛋,蛋黄好像是细胞核,蛋白好像是细胞质,蛋皮好像是细胞质。这样丰富、大胆的想象比喻,你能说不真切吗,你能说不形象吗?生物教学就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利用有限的手段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多一些“天方夜谭”,多一些“异想天开”,这样学生的创造力一定能提升,思维一定能活跃。

3.培养学生的灵感思维

浅谈初中语文思维激发和情感教学 篇3

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思维激发教学是指学生经过教师的适当点拨和提示受到激发与启示下,对课文(作品)进行研究性的阅读,通过独立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回答问题的有效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方式掌握语文知识、情感等技能;应用文本中学会的有关知识去了解生活,深入研究生活中相关的事物,从而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体验、理解和应用一般研究科学方法,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种学习活动改变了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偏重记忆和理解,使学生成为知识灌输的对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来,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探究合作能力得以培养,进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教师在课的开始时精心设计新课的导语,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别具魅力的导语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乃至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课堂导入语的设计,其实就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开始。这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就在这个时候得到调动、感染和熏陶,也就会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课文进行阅读、探讨和推究,大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情与决心,当然会将学习进行到底。

二、注意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及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探讨。

语文课上,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预习任务,对同学的提问谁能给以准确的回答,看谁对文章的内容记忆得快,较长的小说、故事等看谁能在快速阅读后准确地复述出来如此等等。教师都是由学生来解决一切问题,教师给表现好的学生加课堂表现分并给予奖励。总之,教师应不失时机地让每一个学生感受成功。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与提出,目的在于给学生一个范例,使学生明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道理。让学生在航灯的指引下顺利地航船,志在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进一步分析、讨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同时也是创新意识的启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创新是在吃透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这里进行的问题设置,是帮助学生思考分析,并不是为了限制学生的思维。所以,允许学生甚至激励学生独立地、自由地、大胆地进行思考、讨论或小组进行探究,以拓宽学生的思维。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合理评价,激起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引发学生创新的激情,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学生最想知道、最想得到教师评判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对学生进行合理公正的评价,就犹如给学生“雪中送炭”,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也使学生从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向能够独立探讨、提出问题的方向发展。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技能的运用,而提出一个新问题需要有创造性思维。现代教学论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问题呈现出来,学习的发生起源于情境变化的刺激,所以,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应尽量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铺路架桥,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四、要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走进情感的世界,作为教师就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加以正确引导、点拨。

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材、分析教材、备课、教学、练习等各个过程中,首先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而且始终如一,这样语文教学过程才能浑然一体、趣味横生,一切枝枝节节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因此,在情感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地去探“情”。

探情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与学生的情感互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潜能,从而让学生自觉接受知识并得出自己的结论。情感互动重点要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单元才会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才会敏捷,而压抑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就会受到抑制。因此,教师要将学生做朋友,关心他们的快乐和悲伤,这样才会把埋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善良、同情、愉快、乐观等情感激发起来。我们知道情感是相互的,如果我们平时能够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学生就会回报以丰富的情感,因为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五、语文教学是一种情感活动的过程。

现代教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参与是教学最深刻的活动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情感的把握、点拨,是情感教学的重要一环。这就要求学生的学习情感与教材创作情感二者的协调、交融。教师的一切行为,包括老师的教学情感,都是为了达到二者的协调、交融。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如果教材文本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那就形成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审美总是要通过主体与客体的交互感应,才有可能产生情感体验,老师在其中的作用就是促使双方发生这种交互感应,如果主体没有感受到客体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主体的情感没有被调动起来,主体没有特殊体验或缺乏概括的映像,那么再好再美的对象也不可能储存在头脑里。我们常说的“注入式”、“满堂灌”的弊病就表现在这里。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进行激发训练与培养,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发学生封存的天资,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热爱语文,会学语文,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思维和制度 篇4

求异思维又称发散发散思维,它是依据研究对象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使思维打破常规,寻求变异,广开思路,充分想象,探索多种解决方案或新途径的思维形式。可求异思维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充分理解前人千百年来所留传的结智慧晶基础之上,掌握了前人所创造出的思维方式及方法但却不依赖于前人思维方式的前提之下,通过发散的,突破纵向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新颖的思维方式,发现新的科学现象。 所以求异思维来源于求同思维,进而高于求同思维。

鉴于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求同思维的两面性, 采用适当的对策,使学生形成并发挥求同思维的积极作用,同时又要注意求异思维的培养,实现从求同思维到求异思维的飞跃。

首先,知识的接受过程就是求同思维的形成过程。以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为核心的基础知识,实际上就是一整套帮助学生形成求同思维的知识体系。从学生的角度而言,理解概念、掌握规律就是形成求同思维。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由生动的物理现象到抽象的物理模型,由观察实验到基础理论,都有着完整的学科体系和独特的物理方法。不断的了解,积累这一切,也就形成了求同思维。

其次,求同思维在应试教育中作用明显。一位高水平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可将一些章节的知识、技巧、方法以及题型规律总结得详尽、周全,通过大量的训练,让学生烂熟于心, 他可以使不怎么聪明、能力一般的学生也能考出好成绩。诚然,我们所要培养的是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但创新能力并不是凭空而来,它由独立思考开始,没有独立思考习惯的学生谈不上创新能力。而借鉴模仿又是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或者说是第一步,一个又一个求同定势的形成,为学生汇聚了大量可供借鉴的案例,供学生在遇到新问题时模仿借鉴之用。这个模仿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重要能力,它又是创新的基础,所谓熟能生巧。

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其两面性。过度依赖“求同思维” 来进行思考的话,很容易使我们产生思想上的防御性,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思考习惯。尤其是当新旧问题外形相似,本质相异的时候“,求同思维”往往会使人步入误区。 要知道,“求同思维”在教会我们“熟能生巧”的同时,也会带来有悖于发展和进步的“墨守成规”。要发展,要进步,就要突破原有的经验和思维模式的桎梏,去伪存真,带来新鲜的思想内容,做到“求异、创新”。人类的文化就是在这种求异和创新活动中发展起来的。那么,如何在求同思维中来寻求突破,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呢?

第一、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新知识探索推导过程、新题型的解决过程要尽量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主动完成, 教师切莫包办代替,应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应用探索式学习、发现式学习、 研究式学习,实现学生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物理思维模式的自我形成,而不是教师的灌输过程。

第二、加强对研究过程的分析。若要有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必须强调对物理过程的分析,掌握每个过程的特点和每个过程所遵循的基本规律。譬如,对于学生不太容易把握的较快的物理过程,可以采用“慢镜头”方式来分析;对过程较复杂、物体个数较多的情况,可用作图的方法进行分析等。在这种分析过程中,研究物理变化的规律及各种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挖掘出潜在的解题条件,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因素,从而迅速、准确地确立解题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和训练,能使我们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灵活性、概括性得到发展,同时也使自己的思维素质得到提高。

第三、培养促使“一”和“多”相互转化的能力。所谓“一” 和“多”相互转化即指:用同一规律去分析处理多种物理问题,使学生善于从同一信息源出发,向着不同的方向探求,尽可能衍生出更多的信息输出;或者用多个规律来处理同一物理问题。一般来说,物理现象并不是孤立的,描述物理现象的方法也不是单一的,反映和描述物理现象的规律也有内在的联系。当我们解决问题时,由于观察问题或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所提供的信息就可能直接或间接地满足其中多种不同的信息组合。因此,物理问题往往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思考和解答。教学中,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解题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再思考,探讨和寻求更好更简便的解法,以形成知识的纵向和横向的立体结构,也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例如,对于外界对物体物体总功的求解,我们可以直接从功的定义用合力来求解,也可以求各力的功,还可以从动能定理根据物体动能的变化来求解。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变式”教学,尽可能地变化所引用的资源的内容和形式,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体现概念和规律的实质。

第四、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实践证明,开设探索性、开放性问题或实验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有益途径。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并用,多途径地输入信息,让学生自由思考,自己总结规律。它的特点:一、没有已知的确定的答案;二、问题的答案一般都不是唯一的;三、一般都缺乏思考所必须的信息;四、没有确定思考程序和步骤。教师在传授知识中,应尽量地开阔思路,不要光停留在课本的水平上,那样就自然而然地会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僵化。

综上所述,“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这两种思维模式, 本不应是对抗关系,只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而如何将两者相溶,而不是彻底否定或抛弃其中的一种,才应当是我们最该去思考的。用“求同思维”生活,用“求异思维”使生活变得更好。如此不断反复,分清环境和问题的本质,选择恰当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和改变。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摘要:求同思维又称定势思维。求异思维又称发散发散思维。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求同思维的两面性,采用适当的对策,使学生形成并发挥求同思维的积极作用,同时又要注意求异思维的培养,实现从求同思维到求异思维的飞跃。

教学思维和制度 篇5

恩格斯曾经说过:思维着的精神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教师作为一名园丁,有责任时时浇灌这最美丽的花朵。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而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又离不开思维的发展。我在语文教学中,既重视发展儿童语言,也重视思维训练,努力把语言与思维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思维和语言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一、在理解词、句、段的过程中发展儿童的逻辑思维

词和句的训练是低年级阅读教学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词的理解不能以词解词,应当把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得更深刻。如《温暖》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周总理却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课文中的“寒冷”是指深秋的气温低,而“温暖”在课文中却是一个比喻,并不是指天气的温暖。那么联系课文,是什么意思呢?我引导学生这样理解:

师:请看第三自然段,哪些句子是写深秋季节的,找出来读一读。“深秋”和“寒冷”是什么意思?

生:“深秋”是秋天快过完了,冬天将要来临的时候。“寒冷”,就是冷。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

师:看图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

生:树枝上光秃秃的,只剩下几片黄叶。一阵秋风吹过,黄叶随风飘舞,落到地面上。周总理穿上了大衣,清洁工人戴上帽子,也穿上了厚厚的衣服。

师: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为什么清洁工人却感到了春天般的温暖呢?

生:天气虽然寒冷,但是周总理不顾自己的劳累,亲切问候清洁工人,使清洁工人感到热乎乎的。

生:清洁工人受到周总理的亲切关怀,心里十分感动,产生了温暖的感觉。

生:这里用“春天般的温暖”来比作清洁工人心里感到很愉快,很激动。

师:说得很好。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清洁工人感到春天般的温暖。句子中用了一个什么词把意思转过来了?(生:却)对,“却”是表示意思转折的。请大家再读读这个句子,自己体会体会。

低年级的课文,篇幅一般比较短小。但也有一些课文较长,自然段多,我就帮助学生理清层次,了解每一层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中年级学习分段作准备。如《一粒种子》一课一共出现了四个“挺一挺”,每个“挺一挺”都说明种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体现了种子发芽的变化过程。我就帮助学生抓住四个“挺一挺”来理清课文脉络;《雷雨》一课用“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理解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课文的逻辑顺序;《狐假虎威》则先揭示每一层大意,然后要学生按大意分层次。划分层次,理清文章脉络,也是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的一个方面。

二、在想象、说话中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

语文教学既要促进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也要促进儿童形象思维的发展。低年级儿童长于形象思维,充分让学生再现表象,发挥想象,并用语言描绘出来,可以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

《骄傲的孔雀》一课,第一句就说:“孔雀很美丽,可是很骄傲。”孔雀怎样美丽?我让学生看着插图说话。学生说:“孔雀美在羽毛,它的尾巴特别美。”“孔雀展开尾巴,像一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孔雀是美丽的,可是很骄傲。哪些地方看出它很骄傲?我让学生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从课文中找到表示骄傲的句子。学生找出:“只要谁长得漂亮,它就抖动羽毛,展开尾巴,炫耀自己的美丽。”“昂着头,挺着胸脯,拖着长长的尾巴”……这样,把看图跟学习语言结合在一起。

教学中用好插图,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如《雷雨》一课雨中、雨后景象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观察图画,想象当时情景,运用恰当的语句叙述雨中情景,就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雨前、雨后景色作了比较后,再启发学生说说课文中没有写到的景物。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前后联系发挥想象,说了这样一段话:雨过天晴,天空蓝蓝的,地上的.小草像是铺上了一条碧绿的地毯,花苞上清水滴滴,花朵格外鲜艳,大树在雨水中洗了个澡,树叶绿油油的,小鸟在树枝上唱歌啦!雨后的景色多么美丽。

三、注意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思维训练中,我还注意把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结合起来,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狐假虎威》一课,我让学生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朝森林深处走去,你知道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

生: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着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带着”两个字就说明了狐狸在前,老虎在后。(这个学生从“带着”这个词语中悟出谁在前、谁在后。)

生:课文写的“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那一定是狐狸在前,老虎在后。(这个学生从词序的前后关系中分析谁在前、谁在后。)

生:从插图上也可以一眼看出狐狸在前,老虎在后。

生;从百兽眼中也可以看出。它们先看见狐狸,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说明老虎在狐狸后面。

一个启发性的问题不过三言两语,便能使满堂活跃,因为提问激起学生积极思维与兴趣,寓难点于“设疑”之中,寓解疑于趣味之中。

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能学善问,鼓励他们经过自学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往往对同学们都有启发,既有助于大家开动脑筋,也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初入学的儿童,独立思考能力较差,不会提问。我经常教育他们学习要多想多问。预习课文时要学生在不懂的词语和课文内容旁做上记号,提出来问。经过引导,学生开始提问题了:这个字笔画多看不清,那个词意思不懂等。我鼓励他们说:“提得真好。学习语文就是要不懂就问。经常鼓励,提问的人数也更多了。预习《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时,小静小朋友平日胆小怕发言,我看她刚把手举起来,随即又放下了,就用眼色鼓励她发言。她忸怩了一下,终于站起来说:“小白兔是兔子应该用‘它’,课文中怎么用‘她’呢?”原来前面一课中刚学过“它”,这个学生联系学过的知识,提出疑问。我表扬她读书认真,肯动脑筋,问题提得好。从这以后,小静就能主动提问了。

学生的提问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以后,也会产生新的问题,即漫无边际地提问。我就给学生提出了思考问题的范围:一是不理解的词和句,二是课文内容上不理解的地方,三是不理解的标点。我要求学生预习课文,边读边思考,把问题写在小纸条上交给我。质疑问难形成习惯后,我就要求学生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提出。比如《狐假虎威》一课讲读完了,我问学生还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学生纷纷举手发问:

“狐狸是怕老虎的,但它为什么还要从老虎身边窜过?”

“课题《狐假虎威》能不能改为《狐借虎威》?”……

这些问题紧扣课文,提问质量明显提高了。我让学生展开讨论,自己解决。比如讨论改课题的问题,学生的意见是:

“假与借意思一样,可以改成狐借虎威。”

“不能改,因为狐假虎威是一句成语,改了成语就不像成语了。”

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足之处,我就加以补充。我告诉他们:“狐假虎威是长期沿用下来的一句成语。成语一般都是四个字,都有一定的含义,一般说不能更换文字。”这样就丰富了学生关于成语的知识,加深对文字的理解,思维和语言都得到发展。

教学思维和制度 篇6

思维训练和语言应放在相等的位置,思维是对外界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是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的思维是不存在的。思维是语言的内容,没有思维就不可能有语言。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就不能把课本知识强行喂给学生吃,不能用“零售"的办法,把散装的字、词、句、篇章送给学生,使学生难以捉摸规律,把思维方面应有的训练转嫁于记忆上。要想让学生学好英语,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教师应该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早在二千年前孔子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此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善于选用恰当的钥匙,不断拧紧学生思维的“发条”,使它转动起来,不断开启学生的思维的门扉,引导他们发挥聪明才智。

笔者的教学实践是:

一、设疑辨疑和析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激发学习的动力。为此,高中英语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产生疑问,有所发现。好的设疑可将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可使学生的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去,让他们自己用头脑思考、辨别、分析、归纳、亲自获得知识。因此,教师备课不仅要备知识点,还要精心设计足以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1.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采用的方法是:①学生自学;②个别正音;③总结读音规则,并指出拼写与读音之间联系;④英语释义;⑤用词造句,将单词放到句中来教;⑥启发学生运用构词法写出与之同根的其它单词以及同义词、反义词。例如, succeed的教学。

归纳u的读音规则:suppose,suggest;push,put;bury;busy;fun.

运用构词法引导:名词success和反义词failure,形容词successful和反义词unsuccessful,副词successfully和unsuccessfully

用词造句:Mr Smith succeeded in giving his first geography lesson,but Mr Li failed it.

总结句型:succeed/fail in sth/doing sth

这样教学,既学了新单词,又学了旧单词;既掌握了拼读规则又掌握词义和用法,从而克服了死记硬背的毛病,提高了思维能力。

2.课文教学

先让学生自学课文,根据下发的自学提纲,做有关的针对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题,让学生找出文章各段的主题句。然后将课文按文章结构、意思分段,记下自己不懂之处提出来在课堂上讨论,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独立阅读,把问号装进脑子里是思维主动性的表现,可大大缩短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SEFC2A Unit l0 Lesson38 At the tailor's shop时,事先下发自学提纲,设置的问题是:

1.Who was Mark Twain?

2.Where did the dialogue happen?

3.What did the customer want?

4.Now did the customer want to pay for it?

以及做与课文有关的阅读理解题,让学生经过问题思考后对课文有所了解。阅读后还可设置以下的问题:

5.Why did Tod show the customer the cheapest clothes?

6.What made Tod and his boss change the attitude to the customer?

7.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y?

教师应少提那种Display questions,应多提一定的多答案的问题,即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答案,这对活跃课堂气氛和刺激学生的思维大有好处。如在教完At the tailors Shop一文后,提出这样的问题:

1.What can money buy or not buy?

2.If you are given a million pound, what will you do?

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可以拓开学生的思路,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思考,还可以让学生有机会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同时还可以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效果就大大增强。

二、利用课文插图,调动学生联想、想象和创造性思维

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教师不能以自己思考问题的范围给学生“画地为牢”,让学生就范。学生思考问题通常有一种习惯性的思路,如怎样根据事实下判断,怎样进行分析、归纳等。有时由于某些因素的触发,会突破习惯性思维的羁绊,闪发出创造性的火花。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种种因素,培养和鼓励创造精神。

例如,课文上面的4幅图(教师展示放大的课文插图),发生火灾的时间,一般认为是one night,最多是one summer night,但有同学表示异议,可以是one early morning,因为图上无特殊的表示时间的东西。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积极性高涨,七嘴八舌,看了图后,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谈自己的想法,语言和思维双双得到锻炼。课后,学生们整理出一篇篇很好的英语习作。

学生们最感兴趣的不全在长知识上,更在于独立开展抽象思维过程本身。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常有枯燥的感觉,多半是由于教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征缺乏认识,有意无意地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起了压抑作用的缘故。教师应该变换训练方式,促使他们开动脑筋,提高使用语言的能力。不能总是教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可指答,可让学生齐答;可轮流答,重复答,跳答:可让学生之间相互问答。采用多种训练方法,让学生的脑子转起来,动起来。

语言不是死的,它越练就越熟越活,思维也越活跃开拓。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模仿描述,表达争辩,尽量动起来,更多地进行各种思维反馈,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结构,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思维、培养能力。实践证明,学生多参与一次教学活动,就会多一份激发思维的推动力,多一份升华的可能。总之,教师要千方百计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指导和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脑力劳动学习语言文字,利用学生的认识规律为学生语言和思维的训练领航开道。【e】

在教学中融入转化医学理念和思维 篇7

1医学教学中转化医学发展的现状

转化医学概念的提出和理论的发展已有20多年,但在医学教学中还处于探索阶段。

1.1缺乏有效的转化医学教学思维和机制

目前,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依然以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为主,而能进入审定的课程标准的内容则要求必须是经过大量实践检验证明为正确或被普遍接受的理论。因此,前沿的医学理论难以有效及时地应用到教学中,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因为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之间需要较长时间的检验验证而不能及时反馈到教学中。教员传授超出教科书范围的新知识,存在一定风险。新知识新理论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推翻或者更新,给学生难以适从的困惑。因此,从目前的教学机制和情形看,医学生的教学依然缺乏有效的转化医学教学思维和机制。教员难以将临床患者的突发症状和体征的变化、临床医师急需解决的疑难问题及时反映到教学中,学生也只能通过书本上理论的文字描述和教员的口述来设想临床情形,临床见习也仅仅提供了微不足道的“眼见为实”的感觉。打破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屏障,推进转化医学发展,在医学教学中融入转化医学的思维与实践,就可以让学生在临床见习或者走向工作岗位后迅速将前沿的医学理论有效地运用到具体实践中,促进医学人才的早日成长,对未来医学发展和人类健康非常重要。这就对教学机制的顶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顶层设计、上下协调,才能更有效率地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

1.2缺乏科学的转化医学的学风和理念

基础和临床脱节的瓶颈,既是教员的问题,也有学校的问题。在教员方面,基础专业的教员缺少临床实践经验,临床专业的教员缺少基础研究的理论,教员的基础与临床分离直接导致教学上基础和临床的分离,很难培养起学生的转化医学思维方式。更何况,很多教员只注重完成课本上规定的知识的灌输,而疏于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如此一来,学生也乐于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这样可让学生取得好的考试成绩,但却扭曲了医学教学本应赋予的价值取向。在学校方面,教学管理上存在懒惰思维与教学改革的矛盾。如果缺乏科学的转化医学的学风和观念,学校对于教员中普遍存在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问题无法解决,教学改革就无法真正实现。没有好的医学教风学风和理念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同样是没有科学理念的学生。学校是教学管理的主体,是教学观念和模式的设计者。只有在教学中牢固树立“教学理论与临床实践交融互进”的观念,教员才能用临床实践去检验和丰富教科书中的知识,学生才能自觉地将所学的理论和经验运用到具体临床实践和思考中去,两者相互交融促进,有效发挥转化医学在基础教学和临床教学中的纽带作用。

1.3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

以书本为载体进行的课堂教学,已经难以满足转化医学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即能接触和感觉转化医学的奥妙和前景,教学单位就要积极建立数字化的多媒体教学系统,通过直观地展示及演示临床收集的患者体征症状、影像诊断等临床资料,并结合全球共享的资料库,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教员也可以将自己的临床感受和发现,通过积累的临床资料展示给学生。师生们通过便捷直观的数字化医学教学系统,在学习中可以随时调阅临床实际病例资料指导、强化学习记忆,也可以将教学现实碰到的新问题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及时发布并寻求答案。

2医学教学中融入转化医学思维的意义

我国现有的医学教育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临床实践和科学实验等能力的培养时间少、比重低,使基础理论脱离临床实际。通过改革医学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基础、临床、科研中均衡协调地分配学习及参与的时间,在教学学习中使基础、临床、科研相互渗透,由教员作为导师,早期形成转化医学的思维,这样才能促进转化医学思维和新教学模式的形成,培养出复合式的医学人才。

2.1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往的医学教育存在明显的弱点,就是要求学生去学什么,告诉学生要考什么,检验学生掌握什么,而没有让学生去根据实践检验的需要自己决定应该学习和掌握哪些重要的理论与技术问题。这样的教学显然忽视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恰恰是医学教育的根本所在。医学研究需要高学历的人才,学会考试可能会帮助很多本科生日后能顺利考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从而忽视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这个角度来说,深化转化医学教学改革的意义深远,需要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及评价体系的改革。从初高中迈入大学课堂的学生,已经厌倦了理论的灌输,苛求新鲜实用的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学习中能见到、听到一些临床实例,从临床发现的具体问题出发,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和原理,或者从学习到的理论,去寻求临床上对应的实用范例,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科研和基础医学能力[4]。从学生接收理论知识的角度,已经实现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交汇,逐渐将转化医学理念和思维贯穿到教学中。

2.2提高教员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教学科研水平

现有的医学教学模式,由基础医学教员和临床医学教员共同担当,两者教学理念存在差距,缺乏合作与沟通,形成明显的鸿沟。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教员,在研究中注重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否能发表高质量论文,是否能申请到国家科技课题的资助,很少考虑自己的成果是否能够被应用于临床实践而真正用来解决患者的疑难问题;在教学中,他们也更注重学生是否接受了自己灌输的最新理论发展和更新,而缺少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所在。从事临床医疗的教员,临床工作已经是相当繁重,对前沿基础研究成果与进展缺乏兴趣,或者说即使有兴趣也没有时间和精力。这种基础和临床缺乏互动交流的现象使教学改革的步伐缓慢而沉重。在教学中主动融入转化医学的理念和思维,在前期基础课程学习中引入临床实例,在后期临床课程学习中回顾前期理论,使基础与临床教学形成一个整体。这样的教学必然促进基础医学教员和临床医学教员相互联系、相互学习,使两者的科学研究相互渗透和结合,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医学知识的兴趣和体验,形成融会贯通的能力。转化医学的理念,就是用实践去检验书本的理沦、发展丰富书本的理论,及时地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具体病患的治疗过程中。

3推进转化医学教学的措施及思考

推进转化医学教学理念,也是响应《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以及国家、军队、行业规范和认证标准的施行,将专业核心课程按照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两个体系分别进行整合,构建转化医学新型课程体系。

3.1基础医学课程的整合

新型课程体系将梳理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缩减成熟理论的验证性实验,增加解决新问题的自主设计性实验比例,培养教员的教学创新精神和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其具体措施是将既往以学科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遵循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治疗的原则,整合重组为“正常人体形态学”、“细胞与分子医学”、“器官-系统机能学与疾病”、“免疫与感染性疾病”、“基础医学综合实验”5个系列整合课程。这样的教学改革,融汇了转化医学教学理念,使学员基础医学知识的掌握更加符合学习的规律,为学习临床医学课程打下更系统和更坚实的基础。

3.2临床医学课程的整合

新型课程体系将适应现代医学发展趋势,有机整合内科学、外科学等临床医学课程,降低课内学时,加强床旁教学,促进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医学与人文之间的融合、渗透,建立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向的评价办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中,科学界定学科教学范围,内科学教学侧重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内科治疗原则,外科学突出外科治疗原则、手术指征、术后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等,内科学、外科教学既取长补短,又避免交叉与重复,减少课堂学时。

3.3转化医学理念的传授

教学思维和制度 篇8

关键词:计算思维,逻辑思维,项目驱动,自主探究

目前数据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数据库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知识点为核心的讲授方式, 学生学习以被动接受为主。高职生学习的现状就是对操作比较感兴趣, 抵触思考问题、接触理论和编写代码, 只要涉及理论就是一副睡意绵绵状态, 而传统的数据库在实践环节上也不够重视, 实验和操作环节主要以知识的验证性为主, 难以提高学生结合数据库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近两年数据库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 采取以重视学生为主体的项目驱动等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很多老师为了迎合教学改革, 纯粹使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 却不知项目驱动教学重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但却没有重视理论基础和计算思维的培养, 从而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 还有项目主题太大, 学生难以实现, 也重重挫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基于以上问题个人摸索总结认为高职教师要充分运用小项目驱动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思维营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还要善于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动手能力, 而不是彻底摒弃传统教学方法, 理解为只重视操作, 不讲理论这种教学方式去迎合学生的兴趣。多年教学的经验总结得到:采取单一教学方法, 是不能满足现代的学生需求的, 主张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 努力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1、计算思维的营造是数据库基础教学的生命, 培养学生的计算、逻辑和发散思维能力。

计算思维就是计算机解题的思维方式, 这是现代计算思维概念的内涵。美国的周以真、我国的陈国良院士等学者近年给出了更具体和严密的定义。事实上, 计算思维随着计算工具、计算方法和人类整体思维能力的不断进步而改变。

高职学生最怕老师提问和独立思考, 对于学习理论和数学知识等都不感兴趣, 只想仿照教材和参考书的案例去操作, 很多老师也就省略了理论知识和思维营造的训练, 迎合学生讲操作不讲理论。而当今社会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 计算工具和计算方法也在不断的变化, 这样单纯掌握技能本身是不能实现知识的运用和转变, 而知识的转变要依靠一定的经验和思维能力来解决。老师应该想办法在实践基础之上穿透理论知识的运用, 在技能训练的同时进行思维营造训练, 当然不能按照传统的方法----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解决问题, 再由教师进行总结的教学模式, 这种方式极大的限制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思维能力。主张将计算思维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先不提出问题, 让学生自己操作, 例如学生自己建立一个成绩管理系统的数据库, 在操作中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 寻找实际运用方面的问题, 发散思维, 引导学生思考;然后老师可以集中讲授理论知识, 引导学生用理论解决出现的问题, 一个基本表的问题, 几个基本表的连接问题, 再创设情境, 刺激学生再发现问题, 以至于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冗余和异常问题;然后共同解决问题, 总结出数据库中的计算思维方法, 形成一种思维习惯。结果发现学生不仅关注的问题面很宽, 而且敢于考虑平时教师认为比较复杂的问题, 如超市管理问题、火车售票问题、饭堂支付卡问题等。在此过程中, 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构, 对新旧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就是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 思维潜移默化的被植入学生脑内, 学生的抽象思维及推理能力被有效地建立起来。

2、基于小项目驱动的自主探究教学方法,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上, 鼓励学生自我学习, 自我实现,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此基础上建立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 推动了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过程, 也包括学生如何学的过程。因此, 对这两方面有效的整合、优化, 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中, 教师的角色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合作探究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小项目驱动 (适合高职生的成绩管理系统) 主动灵活的应用元认知学习策略, 自我激发学习动机, 促进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数据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主要职责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为学生提供项目驱动指导, 准备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等条件保障。

3、基于案例教学的类比分析法,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同一个问题, 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 让学生进行分析和对比, 从而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SQL查询语句学习时, 罗列几种解决方法, 让学生进行分析与比较, 最后比较出好的解决思路。

如:从教学库中查询文学、计算机和英语专业的学生姓名和专业。

两种方法一比较, 就能比较出SQL查询语句谓词的优势, 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谓词的运用方法。

4、情境引导法,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高职学生中还存在不愿意学习抽象公式和命令谓词等现象, 针对这种现状, 不要刻意强化学生识记命令, 这样会让学生害怕和忌讳学习, 要充分调动和保护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讲解也尽量从生活中提炼, 从学生的兴趣着手。例如:笛卡尔积运算, 直接讲述公式和抽象例题, 学生可能不感兴趣, 觉着跟数学一样, 太抽象, 没兴趣;而采取扑克牌实例, 学生非常感兴趣, 学习过后觉着很有成就感, 简单实用, 也很有意思.对于命令讲解, 采取命令情境引导--填空模式教学法, 不用死记命令也能完成操作, 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具备了命令思维能力后, 鼓励学生进行修改命令, 灵活运用命令解决实际需求, 慢慢学生就能熟能生巧, 不经意间已经记住了操作命令和谓词,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案例的选取和情景引导最为重要。

5、学生自主出题, 换位教学法, 提高学生转变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学生出题, 老师做;学生出题, 其他学生做;这种方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 还有训练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这也是一种最好的转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这样能训练学生对知识和技能学习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和灵感。

总之, 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对于本课程的教学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已远远不止于此。除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以外, 还需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 努力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 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更要博览群书、拓宽视野, 努力寻求新的切入点, 使理论教学和实际应用更好更紧密的结合起来, 培养出更多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晓刚基于项目驱动的数据库课程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计算机教育2012 (2) :81-83

[2]臧劲松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计算机教育2012 (2) :78-80

教学思维和制度 篇9

一、在篮球教学中思维能力的诱发和培养的重要性

1、诱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改革旧的“注入式”教学, 实行“启发式”教学的根本出发点

几十年来,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多是“注入式”、“满堂灌”, 学生无法运用思维能力来接受知识, 只能围着老师的指挥捧转, 而不能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当今世界已正在面临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体育运动领域也受到深刻的影响, 篮球教学由以前单纯的经验教学逐步地走上科学化的道路, 这就要求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 从而全面地, 深刻地配合教师控制教学过程, 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诱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

当今,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知识爆炸”现象的产生。学生只靠教师获得传统的知识、技术、技能, 并通过数量上的机械重复来巩固它、再现它, 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教学法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了。因此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智力能力, 尤其是思维能力。因为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思维在所有认识过程中, 是最复杂的, 而通过思维, 可以反映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本质特征, 并揭露对象与现象之中及它们之间的各种联系的。这样才能应付未来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

3、诱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掌握篮球知识、技术, 提高专项水平, 适应当代篮球运动发展的物质基础

篮球运动本身是对抗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运动。对学生的思维要求既有广阔性, 又有深刻性, 既有灵活性和高速度, 又有准确性。思维的积极活动与运动技能的形成及战术运用的关系是密切了, 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迅速地判断比赛场上错综复杂, 瞬息万变的局势, 善于与对方“斗智”, 实现个人和全队战术意图, 争取比赛的主动权。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教学训练中, 更好更快地掌握篮球知识、技术, 技能, 提高专项水平, 从而为比赛服务。

二、篮球教学中思维能力的诱发和培养的问题

l、师资的水平, 是诱发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水平, 根据研究者A.M马秋斯金的意思, 知识是思维的最初动力, 基本手段和最后结果。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要有一桶水。”尽管现有高校篮球教师大多毕业于体育专业, 并具有一定教学经验, 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 教改的逐步深入, 靠“吃老本”已远远难以适应。此如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科学的“三论”等。理论被广泛地运用到篮球教学、训练和比赛中来。如果没有很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那么他就不能胜任自己的教学工作。正如一个人不懂得算术四则, 那他就不可能思考如何解答简单算术习题一样。因此, 要提高教学质量, 进行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促进教师知识更新。这样才能胜任自己本行工作, 才算是称职的教师。

2、教师的语言, 是诱发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

作为认识的一个阶段的思维, 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它与语言的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说捍卫着关于思维和言语处于统一之中的原理。篮球教师在课中传授知识与技能时, 讲解和示范是两个重要环节, 而讲解则是使学生明确目的, 领会要领, 学好动作的关键;生动、风趣、精炼的语言能帮助学生明确上课的目的、任务, 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 提高上课的兴趣;准确、鲜明、形象的语言能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启发他们积极地进行记忆和表象活动, 牢固地掌握动作要领, 较快地建立动力定型。因此, 篮球教师只有掌握了语言这一门艺术, 才能使学生注意力得到集中, 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便于增强教学效果。再者, 由于语词的概括功能, 人能对现实进行抽象, 词可以概括, 这就“组成我们附加的人类特有的高级思维……”。因此, 在篮球教学中, 教师应借助语词来刺激思维的反应思路, 以便取得真正的学习工具。

3、教师的提问, 是诱发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依据

思维总是指向于解决某个任务。人解决问题时, 他总想要或者必须要认知, 揭示和理解某种事物, 这种需要往往在人同某种新的、不大理解的东西接触的时候产生。而解决任务的倾向还赋予思维以问题的, 探觅的性质。这是思维过程最重要的特征。正因为解决问题与思维有密切的联系, 那么在篮球教学中采用提问法是进行思维和语言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以思考性的提问法训练学生的分析、推理等理解能力, 适合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思维独立地解答问题, 这也是教学中带有鲜明的特性。教师提出的问题越确切, 任务与目的也就越明确。因而解决任务和问题的思维和探索也进行得越有目的性, 越确切。当然提问法, 也可由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来解答或者教师来解答。这样就避免了老是教师提问题, 牵着学生鼻子走的不良现象。使课堂更为活跃, 提高教学质量。

4、教学的方法, 是诱发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

(1) 教师要有健旺的思维能力。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性的概括与间接的反映过程, 教师思维能力的强弱是体现其智能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也是检验其教学成功与否的根本水准。因为鲜明生动的想象和伴随着逻辑推理的形象思维, 是篮球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的物质基础, 也是表现教学艺术, 提高教学质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2) 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注意启发式教学, 将钥匙交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学会开锁进门, 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真正钻进去, 学得深一些, 活一些, 扎实些。一个优秀的篮球教师, 在教学中必须善于把自己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动性有机地结台在一起。

(3) 教学效果的好坏, 主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是否能诱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自学能力。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而要达到这二点, 教师必须发挥主导性, 努力启迪学生的学习动机, 诱导学生的思维能力。

(4) 在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使教、学、练有机的结合, 同时启发学生认真学习, 培养积极思考, 养成善于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和独立练习的良好习惯。

总之, 篮球教学过程中是在教师指导下。师生既用脑力又用体力来掌握知识, 技术、技能的双边活动。要使学生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仅仅依赖教师教给一些现成的知识是不行的, 最重要的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大力诱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教给学生活的学习 (思维) 方法, 使他们逐步地主动地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从而获得学习的主动权。所以, 在篮球教学中要重视诱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篮球知识、技术和技能, 其着重点应在于教会学生如何科学地用脑。

摘要:当前许多国家的教育部门都非常注意培养与诱发学生的能力, 其中包括学生在教师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的思考能力。因此诱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是体育教学改革中所重视的, 也是每一个体育教师贯穿其教学始终的宗旨。本文浅谈了篮球教学中思维能力的诱发和培养。

关键词:篮球教学,思维能力,诱发,培养

参考文献

教学思维和制度 篇10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程序设计中, 《Java程序设计》是典型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Java语言与面向过程的C语言相比较具有内容多、概念抽象、知识点分散等特点, 并且编程的思想要由过去的面向过程转化为面向对象。例如:由C语言以函数作为主体, 要逐步转换为Java中以类为单位, 通过类封装对象, 调用方法, 去实现接口、抽象类等。虽然, 许多高校为了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对《Java程序设计》这门课程开设了实验课, 但是由于西北地区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弱, 缺乏逻辑思维能力, 再加上《Java程序设计》中的概念比较抽象, 导致许多学生一开始就认为这门课程很难, 从而降低了学习兴趣。此外, 大部分学生缺乏自学能力, 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只是掌握一些简单的语法, 碰到一些编程小项目的时候, 根本无从下手, 这对学生今后的毕业设计及其从事编程工作非常不利。为了改变目前的这种现状, 本文以六盘水师范学院计科系13 (1) 班和13 (2) 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13 (1) 班采用普通的课堂教学模式, 13 (2) 班改变过去的传统的讲授型方法, 在授课过程中以典型的项目为主, 并将计算思维和翻转课堂融于典型的项目中,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不仅仅是“学”, 更重要是是去“做”, 让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基本的知识点, 积累编程经验。通过对比两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 13 (2) 班的学习成绩要高于13 (1) 班, 并且编程能力也要高于13 (1) 班。因此, 计算思维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逐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从而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2 计算思维和翻转课堂

“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这是2006年3月,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教授在美国计算机权威期刊《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杂志上给出的定义[1]。计算思维现在已经逐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 对于大学中的许多学科都已经开始利用计算思维去解决问题。而计算思维应用到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中更是眉在迫捷。其实, 计算思维的本质是抽象的, 在《Java程序设计》中也存在抽象类, 它就是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此外, Java中的继承和多态跟计算思维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息息相关。因此, Java的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跟计算思维的规律是相符合的。许多学生在刚刚接触《Java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时候, 就对里面的抽象概念感到茫然, 许多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会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讲解这些抽象的概念, 但是学生只对概念理解, 却无法将其真正地应用到编程中, 更无法培养计算思维。编程是培养计算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 教师可以在授课中将计算思维融入到典型的项目中, 通过让学生做项目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培养编程思维。例如: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开发一个“坦克大战”的游戏。在游戏中, 有“我方坦克”、“敌方坦克”等几个不同的角色, 每一个角色都具有自己的道具, 其实这就是《Java程序设计》中类的属性和方法。“我方坦克”可以向“敌方坦克”发射子弹, 对应的是GUI中的触发事件。“敌方坦克”和子弹可以自由运动, 用到的是“线程”的原理。因此, 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 不仅仅把零碎、复杂、抽象的知识点掌握了, 而且还逐渐培养了计算思维的思想。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 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 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课堂内的宝贵时间, 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 共同研究解决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其他现实世界面临的问题, 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2]。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许多教师都是先讲解基本概念和语法, 再讲解程序实例, 然后让学生做相关的练习, 但是这样仅仅是把知识点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 却忽视了学生编程思维能力的培养。此外, 《Java程序设计》中教学内容多、进度快、抽象概念多, 没有预习的学生, 甚至连概念都听不懂, 于是就直接放弃了这门课程, 导致与这门课相关联的后续专业课《Java Web编程》和《Android开发》也不感兴趣, 这样就造成了恶性循环。在《Java程序设计》中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 可以让学生利用教师制作的微视频进行课前预习, 在课堂上的时候,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测试的方式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 并且还可以跟学生讨论难度比较大的知识点。这样, 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 教师可以在课上用更多的时间讲解编程实例, 增加学生的编程经验, 拓宽学生的编程思路, 从而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3 基于计算思维和翻转课堂在Java程序设计中教学模式的构建

根据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3级学生的特点, 将13 (1) 班和13 (2) 班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13 (1) 班主要是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模式, 13 (2) 班构建了基于计算思维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严格按照我系制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执行, 并且在授课过程中是按照先讲解知识点, 后做练习的思路进行。该课程总共72学时, 每周四节课, 理论36课时, 实验36课时。13 (2) 班采用的是基于计算思维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该模式的结构如图1所示。

该教学模式打破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 由以教师为主体逐渐转换为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在该模式中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引导者和帮助者。让学生不仅参与“学”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做”的过程。教师在该模式中的引导作用也至关重要。教师选取的项目、制作的微视频都直接影响到学生“学”和“做”的质量。因此, 教师在选取项目的时候, 尽量选取典型的、覆盖知识面广的项目, 这样可以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去学和做。

在该研究中主要是利用“桌面通讯录管理系统”作为本学期教学的项目驱动案例, 并选取我系的Moodle平台作为交流的平台。“桌面通讯录管理系统”包括了本学期的教学重点, 尤其是涉及到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和数据库编程的内容比较多。这两章的内容涉及的类和方法比较多。学生对于不常见的类和方法不好记忆, 即便记住了也不会使用。例如:图形用户界面中的容器、布局、控件等种类特别多, 并且每一种控件的触发事件是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但是, 许多学生对于“控件的触发事件中的监听器, 添加了监听器后该如何实现相应的接口”这些内容很茫然。因此, 导致很多学生只会添加控件, 对于控件的触发事件一无所知。数据库的内容在本课程中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许多学生对于该章的内容花费了很长时间去学习, 却不见成效。学完该章的内容后, 学生可以综合以前学过的知识独立地开发一个小项目了, 但是开发的过程中却是困难重重, 要么数据库连接不起来, 要么使用的数据无法从数据库中调取出来, 甚至有时候调出来了, 不知道怎么显示出来。因此, 对于数据库这部分的内容, 许多学生只会数据库的简单连接, 对于数据库的增、改、查、删这些操作根本不熟练, 对于数据库其它的一些高级操作更是望而生畏。因此, 本模型主要是分为三大模块:课前模块、课中模块和课后模块。

(1) 课前模块

课前模块中主要是由教师选取项目中典型的模块制作微课。学生通过Moodle平台下载微课, 自主学习微课并完成教师的任务。在本研究中制作的微课都是利用微课大师6.0完成的。在制作微课的时候, 教师要注意调整教学思路。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讲解知识点,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因此, 在授课过程中要改变过去的“填鸭式”教学, 而是通过具体的项目讲解, 即通过项目开发讲解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可以带动学生去编程。例如:要讲解本学期的图形用户界面中的按钮、文本框、密码框、标签等组件的使用, 就可以选取“登录模块”制作微课、在制作微课的时候采用的是先运行结果, 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讲解模块的具体实现过程。在写代码的过程中引出控件的具体使用方法, 布局格式及其按钮、文本框等组件的触发事件的过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由于时间有限, 教师只是讲解枯燥的知识点, 只在实验过程中才会简单地讲解代码编写过程。所以许多学生对于编写代码很苦恼。但是在该种模式中, 由于采用授课方式是微视频, 教师可以摆脱课堂时间的束缚, 除了讲解基本的知识点之外, 重点讲解代码编写过程。教师微课制作完成后, 可以上传到我系的Moodle教学平台中, 并在交流模块布置作业。布置作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检验学习成果, 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以前没有遇到的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反复看视频或者查阅资料的方式解决, 也可以在“课中模块”与教师讨论。这样, 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本次课程的作业是学习完微课后完成登录模块-制作出具有自己风格的登录界面。学生进入Moodle学习平台后, 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 自主学习老师制作的微课, 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在学习的过程中, 如果有些知识不懂可以自己做笔记, 在课上的时候跟教师交流。在本次课中的难点就是控件的触发事件。对于初学的学生来说, 很难理解触发事件的原理, 更无从下手编写代码, 如果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师讲完一遍后, 学生不理解, 课下自己去看书, 也看不懂。许多学生慢慢地就放弃该门课程了。但是采用这种教学模式, 学生对于不懂的知识可以多次重复播放, 这样一方面,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 跟着教师编写代码, 在无形中逐渐培养编程思想。

(2) 课中模块

课中模块主要是与学生讨论难点、疑惑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针对课程的重点内容先对学生提问, 看回答的情况有重点地讲解知识点。学生也可以对自己在微课学习中的问题向教师请教。例如, 在“桌面通讯录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模块中, 许多学生对于数据库的操作不熟练, 出现的错误比较多。出现最多的问题就是:在查询联系人的相关信息时, 应该以表格的形式显示查询的结果。但是, 在输入“姓名”, 点击“查询”的时候, 却没有任何记录显示。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出现该问题的原因是没有正确地连接数据, 致使数据库的内容无法在表格模型中显示。而实际上是由两个原因:一是在数据库中定义表的时候, 表中的字段属性与输入的值不匹配, 二是由于定义的表格模型不正确, 无法正确操作数据库。所以, 针对该问题教师要通过编写代码重点讲解数据库的操作和表格模型等知识点。此外, 学生在编写主界面的时候出现界面上的组件位置不正确, 并且无法像“Window资源管理器”一样可以点击任意一项, 查看该项的内容。出现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主类中使用的布局格式为“相对布局”, 即set Layout (new Flow Layout () ) , 但是, 学生在后面定义相关组件的时候却是使用的坐标形式:set Bounds (x, y, width, height) 。要解决上述问题把“set Layout (new Flow Layout () ) ”改为“set Layout (null) ”即可。教师也可以把学生在Moodle平台上提出的疑问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共同解决这些问题。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分享编程经验。最后, 在课程结束时, 教师可以把微课中布置的作业中的优秀作品展示给学生, 鼓励学生去做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来。

(3) 课后模块

课后模块主要是学生针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消化, 并梳理、整理, 做好笔记。此外, 学生还要利用课下的时间把自己作品的不足之处继续完善。为了巩固知识点, 学生也可以登录我系的Moodle平台中下载教师布置的专项练习, 通过做相关的练习, 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学生还可以进入教师成立的“兴趣小组”模块中,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 分组去做, 这样可以逐渐培养编程思维,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数据库”的微视频后, 教师可以布置跟“桌面通讯录系统”功能类似的系统让学生分组去完成, 例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等。一方面, 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点, 另一方面, 可以让学生逐渐熟悉编程的流程, 逐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编程中学习知识。学生在分组合作中也可以互相交流经验, 讨论相关的技术。教师也可以通过Moodle平台对个别的学生进行辅导。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 接受能力也不同,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 教师可以单独地进行辅导, 并且布置相应的作业。

4 基于计算思维和翻转课堂在Java程序设计中教学的应用

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结束的时候, 把13 (1) 班和13 (2) 班的作业和考试成绩进行对比, 如表1所示:

在13 (1) 班上交的作业中, 重复率达到30%, 上机测试中仅有6个人能正确完成最后的编程综合题, 有4个人的编程中语法错误特别严重。而在13 (2) 班上交的作业中, 重复率仅有5%, 并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编程风格, 在机试中有一半的学生可以正确完成编程题。此外, 以前许多不喜欢编程的学生, 也慢慢地开始独立完成作业, 并且主动地向教师请教问题, 与同学交流。由此可见, 在《Java程序设计》教学中融入计算思维和翻转课堂, 不仅仅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也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 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从而让学生可以真正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5 结语

本文对我系13 (1) 、13 (2) 班的学生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13 (2) 班中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基于计算思维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研究表明基于计算思维和翻转课堂在Java教学中可以对学生因材施教, 把学生的学习由过去的“恶性循环”逐渐引导为“良性循环”, 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该模式以学生为主体, 通过教师精心选择的典型案例可以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进学习中, 由原来“讨厌编程”的心态逐渐转变为“喜欢写代码”, 并通过项目把抽象、复杂的概念转换为易于理解的知识点,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点的时候, 慢慢培养自己的编程风格, 从而具有编程思维, 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国良, 董荣胜.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1) :7-11.

[2]容梅, 彭雪红.翻转课堂的历史、现状及实践策略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 2015, (7) :40-43.

[3]叶红英.基于翻转课堂的成人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4, (20) :147-149.

[4]钟晓流, 宋述强.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J].开放教育研究.2013, 19 (1) :58-64.

[5]李晓红.翻转课堂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计算机, 2014, (06) :29-31.

[6]左洪真.案例教学法在《C#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 (27) :6169-6171.

[7]宋朝霞, 俞启定.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4, (1) :96-104.

教学思维和制度 篇11

为切实帮助学生走出“有米而不会下锅”的写作困境,笔者结合多年的写作教学经验,特提出“一材多用”“发散思维”的写作策略,即结合写作话题和日常积累,进行充分合理的想象与联想,对作文素材深挖细掘,“借材发挥”,“借题发挥”,架接起连接话题与素材的“桥梁”,从而达到科学合理地运用写作素材的目的。掌握“一材多用”“发散思维”的方法,可以引领学生把有限的素材储备变为无限的写作精彩,化腐朽为神奇,由一个点辐射成一个面,让每个学生真正拥有一座富丽堂皇、可取可用的作文“材料库”。这样,学生面对不同的作文题就可以“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了。

事实上,一个素材可以理解的角度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当我们苦思冥想再也找不到合适的写作材料时,何不把以前积累的甚至是用过的材料拿出来品味一下,再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挖掘。这样,往往能最大限度地把“熟视无睹”甚至是“习以为常”的写作素材中的“潜能”激活,从而达到“一材多用”的目的。当然也要讲求一些思考的方法才能见别人所未见,想别人所未想,启别人所未启,发别人所未发,形成个性化的认识与思考。

第一点,因小见大,见微知著,于细微处见精神。抓住材料中某一点,生发引申成大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要有比较敏锐的感知能力和深刻的思考能力。

第二点,由此及彼,跨越式思维,展开丰富的联想。不拘泥于一孔之见、一隅所感,打破单向、一元的思维定势,通过原有的突破口寻找新的切入点,获得新的意蕴,使立意别具一格。从新的视角、新的层面审视和感悟一则材料,有时逆向思维,反弹琵琶效果会更好。

第三点,由表及里,平中见奇,在平凡材料中挖掘伟大和崇高。透过材料的表象,挖掘材料蕴藏的深层内涵。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种方法能培养学生思想认识的穿透力。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践行“一材多用”“发散思维”,通过吃透一个材料,在写作时就会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下面就结合具体的例子加以分析。

【材料回放】

谁改变了巨人的一生?

爱因斯坦被喻为科学巨人。其实,他求学的经历一点儿也不神奇,他小的时候甚至被当做“低能儿”看待,四五岁还不太会说话,喜欢静静地坐着,常常发呆,父母一度以为他是个智障儿童。上小学后,他的成绩一如预料的——糟透了,除了数学成绩卓越之外,其他都很差。他是班上永远的最后一名,老师甚至对家长直言:“做什么都一样,反正你的孩子将一事无成”。“朽木”终于退学,连中学毕业证书都没拿到。然而,亲人没有鄙视他。他的工程师叔叔让他对数理愈来愈有兴趣,愈学愈有成就感。他的父母坚信儿子一定会成功,他们不断地鼓励他。爱因斯坦历经许许多多的波折,后来,他进了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大学就读。不久,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人们称其为“相对论之父”。

【话题辐射】

首先,从爱因斯坦本人的角度考虑,可以适用以下话题:

(1)正视挫折。幼时的爱因斯坦被人称作“低能儿”,学习成绩总是班上的最后一名,没拿到中学毕业证书便退学了。面对如此大的打击与挫折,爱因斯坦没有意志消沉,而是正视挫折,勇敢进取。

(2)相信自己。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当连老师都说自己将会一事无成时,爱因斯坦并没有放弃对自然科学的爱好与探索。在家人的帮助下,他凭借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自信心,不但走进了大学校门,而且创立了相对论。

(3)兴趣与成功。兴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小学读书时,虽然学习成绩总名列榜尾,但他的数学成绩非常卓越,就是在退学之后,他也没有放弃自己对数理的强烈兴趣,浓烈的兴趣引导他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4)定位与立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很多人之所以一事无成,就是因为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空有一腔雄心壮志。爱因斯坦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决定在数理领域大显身手。准确的定位加上执著的追求和坚强的信念,使爱因斯坦脱颖而出。

其次,从爱因斯坦亲人的角度考虑,可以适用以下话题:

(1)信任。信任是人生最好的催化剂。爱因斯坦因为学习成绩糟糕,被老师宣判了“死刑”。然而,爱因斯坦的亲人没有鄙视他,叔叔让他对数理愈来愈有兴趣,愈学愈有成就感。父母也坚信儿子一定会成功。信任的力量是无限的,它使爱因斯坦由一个别人眼中的“弱智”变为世人公认的“天才”。

(2)亲情。亲情是人生永远的港湾,从这里出发的游子,满载着亲人的希望,驶向成功的彼岸。爱因斯坦四五岁时被视为“智障”。老师“做什么都一样,反正你的孩子将一事无成”的话语重重地撞击着爱因斯坦父母的心灵。他们不能让别人的话语成为现实,不能让冰冷的目光扼杀孩子的未来。做工程师的叔叔让爱因斯坦在兴趣中获得了成就感,慈爱的父母让他在温馨中获得了坚定的信念,无价的亲情把爱因斯坦这棵小苗培育成了参天大树。

再次,从社会的角度考虑,可以适用以下话题:

(1)鄙视与成功。鄙视会葬送人的一生,也会成就人的一生。爱因斯坦的老师“做什么都一样,反正你的孩子将一事无成”的鄙视话语,不但没有使爱因斯坦“一事无成”,反而使他攀上了科学的巅峰。鄙视的目光,能压垮懦弱之人,也能造就坚强之人。

(2)宽容。爱因斯坦被看成“朽木”,连中学毕业证书都没拿到就被扫地出门。可是面对数理领域的这位追梦者,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大学向他敞开了大门。以它宽广的胸怀,培育了这位世界顶级的科学家。

总之,“一材多用”“发散思维”,就是结合一个典型材料,学会变换角度,从不同侧面提炼出不同的写作角度来加以恰切地使用。“一材多用”“发散思维”就解决了学生写作中“无米之炊”或“有米不会下锅”的问题。如果同学们能从不同角度恰当剖析一个素材,抒发独到的感悟,也就找到了写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

教学思维和制度 篇12

高中历史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为目标,而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是历史思维能力。何为历史思维能力?我认为,历史思维能力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提取历史信息并鉴别历史信息的能力,重构历史过程的能力,以及运用历史的视角分析、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历史研究过程中,带着质疑的精神去阅读,由此产生问题意识,然后搜集并鉴别史料,依据史料重建历史或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当下高中历史教学,大多数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一种被动接受历史知识的过程,教师将课本中或者自己所理解的“历史”作为一种“既定的”的史实和结论讲授给学生,学生再将从课本上或教师那里获得的“历史”史实和结论进行复述、记忆甚至背诵。对于这种史实和结论是如何得来的?是否真实可信?学生往往很少去思考,去质疑。这样做可能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一些学生只知道简单的背诵,沦为背书的机器;二是学生最初迷信课本或教师讲授的“历史”,认为真实的“历史”即是如此,但是当他们看到和课本中或教师讲授的存在着分歧的“历史”时,他们就会困惑,“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最终的结果又会是两个极端,他们要么完全排斥不同的观点,要么抛弃以前的认知,进而怀疑所有以前所学的“历史”。显然,这不是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我认为,构建以阅读与写作为中心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曾围绕林则徐这个历史人物做过教学探究,现将教学过程呈现如下。

[案例描述]

第一层次,通过对人物传记《林则徐传》的阅读,让学生创作林则徐生平大事年表和生平图片展,写读后感,培养学生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华东师范大学版《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第一节课是《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在讲授这节课大约一个月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阅读杨国桢著《林则徐传》的任务。之所以选择这本书,一是因为这本书属于个人传记,可读性很强;二是因为这本书在林则徐研究上是一本比较权威和经典的著作。在学生阅读之前,我通过表格和问答题形式给学生布置了学习任务,具体如下。

问题1:作者在书中对于林则徐虎门销烟是如何评价的?

问题2:作者眼中的林则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问题3:你认为作者运用什么史观评价林则徐?

问题4:作者写这本书主要材料来源有哪几类?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勾勒出林则徐的人生轨迹,同时让阅读有的放矢。

在学生阅读完毕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林则徐生平图片展,这实际上是一个重新构建历史的过程。学生在创作完毕之后,陈述自己选择事件的理由。例如,为何要选择这一事件,你认为这一事件在林则徐人生经历中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在陈述的过程中,实际上是通过自己的理解对林则徐进行评价的一个过程。最后,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你对书中林则徐的记载,是否有质疑的地方?你认为书中对林则徐的评价是否恰当?

第二层次,通过对同一人物的不同书籍记载的对比阅读,培养学生提取历史信息和归纳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论从史出的意识。有了前面《林则徐传》的基础,我又给学生推荐了第二本书籍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之所以挑选这本书,有以下两点理由。首先,这本书是史学界公认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部经典之作。其次,这本书中对林则徐的评价与《林则徐传》中有很大不同。我要求学生对比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中对林则徐的评价和杨国桢著《林则徐传》中对林则徐的评价,归纳两者对林则徐评价的不同,并列举证据证明所归纳的观点。

第三层次,通过对作者创作背景的挖掘,探究作者写作的意图,培养学生的历史视角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前面两个层次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继续阅读书籍探究。首先,在课堂上,我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相互诘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为什么同一个历史人物所做的同一件历史事件,两本书上的评价会相差如此之大?我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进行讨论,鼓励各小组对其他小组的结论进行反驳,被反驳的小组要记下其他小组反驳的内容。学生在分小组讨论之后得到了不同的答案,也遭到了其他小组的反驳。如有小组认为可能是因为两本书的体裁不同,一本是个人传记,一本是史学著作。当他们提出这个观点时,其他小组马上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林则徐传》虽是个人传记,但是作者同样也是一位历史学家,而且书中引用的很多材料都有出处。相反,《中国近代史》这本书中却没有列举材料的出处。有小组认为可能是作者不同,他们的角度、立场不同。其他小组提出质疑,如果这样解释的话,那么历史人物就没有一个公认的评价了,因为几乎所有的书都是不同的人写的。而且作者不同,不一定立场就不同。有小组注意到了两本书写作的时间不同,《中国近代史》写于1938年,《林则徐传》1981年出版,进而提出可能是因为创作时间不同,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对林则徐的评价也就发生了变化。有小组提出质疑,两本书相差时间只有四十多年的时间,怎么证明这四十多年时间里中国人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对林则徐的评价截然相反?在各小组分析和相互诘难完毕之后,我进一步引导他们课后查找相关资料写成论文证明本小组的观点,并以此作为最后的作业。在学生课后查找资料证明本小组观点的过程中,我给予一定程度的提示,指导他们应该如何查找资料和查找哪些资料会更有帮助等。

[案例反思]

本次探究过程主要以学生的阅读与写作为主,课堂教学只有三个课时,大量阅读与写作工作由学生在课后进行,遇到问题时小组内相互讨论,教师予以一定的提示和引导,整个教学过程长达两个月的时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了《林则徐传》《中国近代史》等书籍,完成了三份大事年表、图片展、读书笔记、小论文等各种形式的历史写作作业。那么,这种“以阅读与写作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呢?就本次课而言,我认为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可能性,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最终结果来看,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培养了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在创作大事年表和图片展的过程中,培养了运用材料重构历史的能力;通过对不同文本的比较阅读,培养了归纳历史信息的能力;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培养了史料的搜集能力和从历史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当然,这些能力是通过本课激发、训练而来的,还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则需要长期观察和对比。

当然,整个教学过程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在阅读内容的选取方面,还有待仔细斟酌。本课推荐的两本书籍,虽然都是该领域研究的经典著作,但是《林则徐传》全书近五十万字,对于高中生来说阅读量太大。其次在学生评价方面,还有待完善。整个学习过程采取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种评价方式。过程评价依据学生大事年表和生平图片展制作情况、课堂发言情况和辩论情况予以赋分;结果评价依据学生论文写作情况予以赋分。两种评价方式都以小组为单位赋分,这样做的优点是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弊端是不能突出每一名学生的特点。

上一篇:音乐教学中的语言艺术下一篇:竞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