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战略(通用12篇)
城市战略 篇1
一、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战略”在1989年版《辞海》中的解释是“重大的、带有全局性或决定性的整体谋划” (1) , 在军事上的运用则指为将之道或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 (2) 耶鲁大学教授赫希曼在其著作《经济发展战略》 (1961年) 中最早提出“发展战略”并进行了论述, 此后, “企业战略”、“国家战略”等概念陆续推出, 最后随着学者对城市经济学的不断关注, 发展城市发展战略相继被提出。
20世纪80年代起, “城市发展战略”一词在我国开始使用。我国学者随着对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不断深入, 一些有关城市发展战略的著作也不断发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1985年出版了《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饶会林1987年主编出版了《现代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等, 总体来看, 对城市发展战略定义主要是:在较长时期内, 人们从城市的各种因素、条件和可能变化的趋势预测出发, 作出关系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全局的根本谋划和对策 (3) 。
二、城市竞争力战略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 国内外竞争力战略研究现状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 著名的管理学家钱德勒 (Chandler, 美国) 在其论著《战略与结构》一书中就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组织架构、企业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企业要制定出相应的公司战略必须建立在对企业环境的分析上, 同时, 组织结构必须适应所制定的公司战略, 且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钱德勒的战略理论成为了发展到后来的企业战略理论的基础。在此之后, 战略理论发展经历了经典战略理论、现代战略理论及多元化战略理论阶段。从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 国内学者也逐步开始对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竞争力进行研究, 在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并根据不同的出发点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理论, 如点轴理论、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理论、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等。
(二) 城市竞争力战略理论模型
城市竞争力是个复杂而具有抽象性的概念, 想要通过准确的数据、方法来计算或判断城市竞争力是无法达到的, 对城市竞争力的评价需要借助一定的模型, 建立评价体系, 选择评价指标来进行。由于城市竞争力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就计算、量化出来的变量, 因而评价城市竞争力需要构建和借助一定的模型。所以,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外就有学者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 国内学者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了此项研究。
1. Douglas Webster模型。
DouglasWe bs te r的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基于对经济全球化和影响城市竞争力因素的认识上, 认为城市的竞争力强弱由该城市所在国家的政治稳定程度决定, 把经济结构、区域禀赋、人力资源和制度环境4个因素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 构建模型。在这个理论模型中, 大致将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了解释, 也对影响城市竞争力战略制定依据因素作了铺垫, 尤其是其中的经济结构、制度环境、人力资源等内容对于构建后面的城市竞争力模型具有指导意义。
2. 波特的“钻石模型”。
美国哈佛大学波特教授声称他关于国家竞争力的研究结果同样适用于次级经济存在 (区域和城市) , 指出:“竞争力在国家水平上仅仅有意义的概念是国家的生产率。推及到城市:一个城市竞争力是指城市的生产率。城市竞争力是城市创造财富、提高收入的能力。”波特提出的“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四个关键要素结合“政府”和“机遇”两个影响因素, 最终构成了城市竞争力模型。从该模型来看, 波特构建的城市竞争力模型在城市和国家之间、微观与宏观之间建立起了联系, 但其在模型中只提出了产业一个要素, 对于其他能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则没有作出说明。
3. Linnamaa的模型。
Linnam aa提出的是“城市经营”的理念, 强调的是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经营, 有意识、有目的把城市发展重点放到城市核心竞争力优势上来, 强调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关键。在其提出的模型中, 主要包括六个决定要素, 即:基础设施要素、企业要素、人力资源要素、生活环境质量要素、制度和政策网络要素、网络中的成员, 该模型是要素较为丰富的模型, 提出的六要素影响力对其他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4. 倪鹏飞的“弓弦箭”模型。
作为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第一人, 倪鹏飞博士提出城市竞争力“弓弦箭”模型, 并对城市竞争力做了定义:“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 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 以创造价值, 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该模型从本质上说是沿袭、发展了波特产业竞争力理论。
三、对城市竞争力战略绩效分析
(一) 城市发展战略的成本分析
任何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都是具有一定的目的的, 其中最根本的一个目的一定是充分利用资源、节约成本、创造最大效益, 得到最佳的城市综合生产率。因而, 有关于城市发展的成本研究成为对城市竞争力战略绩效分析的首要关注点。
1. 城市发展成本控制。
城市发展战略制定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在长期的、较长时间段里, 降低成本, 节约资源, 从这点来看, 我们需要从微观经济学中的长期成本理论来进行分析。根据微观经济学成本理论描述, 成本分为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 无论长期、短期, 都是产量的函数, 由于单一产品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总成本下降, 在长期成本中, 每个厂商的目的都是要通过最优生产规模来控制生产成本, 对于城市竞争力战略而言, 也就是要利用城市最合理产业规模、产业结构来控制成本和降低成本;根据成本理论,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包络线,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也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并进一步推导出长期边际成本, 根据成本分析, 当企业生产扩展的开始阶段, 由于规模扩大而使得经济效益规模得到提升, 形成规模经济, 而当生产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以后, 经济效益得不到提升甚至下降, 则此时形成规模不经济。 (4)
2. 突出城市发展比较成本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作为产业分工和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理论, 对于城市竞争力发展战略同样适用, 主要在于比较优势战略可以根据资源禀赋结构确立产业结构, 根据资源禀赋结构的变化调整产业结构, 利用资源禀赋结构的比较优势发展经济的战略。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上, 都能充分利用当时具有相对优势的资源来为经济的稳定增长服务。实施比较优势战略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扩大经济总量,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波特 (Michael Porte r) 提出基于竞争优势的产业发展战略, 就是以提高整体经济的竞争力为着眼点, 将现实比较优势与新技术优势和跨越式发展思路结合起来, 在充分发挥本地区现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 通过培育创新机制推动本地区产业竞争力的迅速提高。
在研究比较成本优势的时候, 还有一个不能被忽略的因素-创新。创新是基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被人们所关注, 有人认为创新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发展灵魂, 是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发展最有价值的因素。
3. 提高城市资本运作效率。
降低城市发展战略成本的另外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提高城市资本运作效率。这里的资本不光指金融资本, 还指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 具体指标为固定资产投资额、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年末余额、人均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等。一个地区快速发展的关键很多时候取决于是否有一套效率化的资本形成机制和利用机制, 因为效率化的资本机制可以极大地促进资本的形成和高效利用, 从而满足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5) 我国现在已经从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 国家已经将很多管理的权限下放到了市场里面, 鼓励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来发展经济。应该说, 在城市资本运作中, 要考虑清楚城市通过何种途径、手段、措施来实现对城市资本的筹集、配置、管理等。
(二) 城市发展战略的收益分析
城市发展战略的收益表现在城市规模经济, 城市的规模经济表现为集聚经济, 而集聚经济则影响了城市的规模收益。根据微观经济学规模报酬分析, 只有在长期内才可能变动全部生产要素, 进而才可能变动生产规模, 因而借用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来对城市发展战略作收益分析。
1. 城市规模收益变动。
城市的规模取决于城市的规模经济, 通过合理增加城市人口, 提高城市人口密度, 可以使人均的城市成本下降, 从而实现城市规模收益, 这与微观经济学中的规模收益的原理是一样的, 当城市规模经济可以使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达到最低水平, 则认为城市处于规模经济区间, 不断的获取规模效益确保了规模经济效应的实现, 规模收益递增经常表现为城市规模、城市资本数量与效率同方向运动。规模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城市规模经济是指城市非农生产单位和人口恰好适应城市土地承载力和基础设施的容量, 使得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处于最低水平, 资本效率和规模报酬递增都是建立在城市规模经济的基础之上, 最具体的体现就是城市经济实力、综合生产率的提升以及产业结构水平的优化对城市经济的促进作用, 因而, 规模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6)
2. 影响城市规模经济的城市因素分析。
首先, 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将对城市的规模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因为地理位置首先决定了城市规模扩大获取资源的可行性, 同时, 地位位置决定了城市所能达到的开放性和交通条件, 处于有利位置的城市 (如处于陆地或海上、河流交通交汇处) 规模一般都能持续增长。其次, 城市的基础设施构成是城市规模的基础保障, 对城市规模有制约作用, 如果城市规模与城市基础设施不相匹配, 或超过城市的容量, 那么将出现所谓的“城市病”并会削弱城市集聚经济效益。第三, 城市内部布局主要是指城市内部土地结构, 指的是具有不同功用的土地在城市内部的配置情况。良好的城市布局可以减少不同用地主体的负面影响, 有效减少城市的外在成本, 同时, 合理的布局还可以减少通勤成本, 提高效率。最后, 现代城市具有的规模效益是建立在高度的、专业化的分工的基础上的, 而要实现这一切就要走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 城市化又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三) 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度分析
城市发展战略中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制度。制度作为政府政策和软制度 (文化) , 以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的, 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制度是一种稀缺性资源, 从降低交易费用角度理解制度起源是科斯制度理论的一个特点。 (7) 制度经济学家诺思认为, 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制度, 而制度主要包括产权制度、市场制度、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 强调只有建立能适当给予人刺激的有效制度才能有效刺激经济的增长。
1. 制度中的产权制度和市场制度
制度经济学认为, 制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的, 用来规范社会各因素行为, 以减少风险和增加信任为目的, 用来遵守和执行的行为规则。产权制度是所有制度中最基本也最关键的制度, 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同时也是规范和指导经济活动的前提, 原因在于产权制度明确了人们之间关于“物”的所有、使用、处置、收益等的权利, 这个“物”即包括物质形态的也包括非物质形态;市场制度则体现了有关各种经济活动的规则, 例如产权制度、契约制度、金融制度以及充分的保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因为包含的内容如此广泛, 因而一套完善的市场制度是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的前提, 从而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平台。 (8)
2. 制度的重要性
对于制度的重要性, 诺斯认为:制度对于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并把制度看作是有效率的经济组织, 认为其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而经济学家曼库尔·奥尔森则表示, 经济发展成败取决于制度安排, 制度的质量决定了经济成效。也许这样的表述过于绝对、过于片面, 但制度对于城市发展战略的作用确实不容置疑的, 拥有良好、高效的制度能有效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从制度上保障了城市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首先, 制度能把战略中的各关键及有关因素的行为制度化、规范化, 使战略有序推进, 第二, 战略中明确的有关激励、奖励等的制度能有效调动战略执行中各层面、各阶段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能有效促进战略的实施。
3. 有关制度中政府职能的转变
就经济学而言, 制度包括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制度, 计划经济时期, 从发展战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 基本都属于政府管辖范围之内。因而, 对于制度而言, 其中的关键之一就是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即城市政府管理竞争力。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起, 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展有关于政府职能改革或政府再造运动, 以期通过改革政府或再造政府来摆脱财政困境、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政府效率, 也就是开展了后来所说的“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 (9) 在这次西方国家开展的轰轰烈烈的政府改革运动中, 我国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尤其是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型产生了积极影响, 我国开始了对“公共服务市场化、府际关系调整、公务员制度创新、政府绩效管理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10) , 政府也在积极转变职能, 大量减少对市场的干预, 而是以宏观调控为主, 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 尽量依据市场规律来开展经济活动。
(四) 城市发展战略的政策分析
城市发展战略的关键措施就是制定合理的政策, 通过合理的政策来推进战略的实施, 达到战略制定的目的, 从而实现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城市发展战略中的政策制定, 依据于城市的内外因素的分析状况和城市发展的目标。
1. 制定发展政策基本原则。
首先是立足实际原则, 对城市的内外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 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认真分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有的放矢的制定符合城市自身实际的战略。其次是全局性、综合性原则, 制定发展战略时一定要突出全面、综合、持续性特点, 统筹兼顾, 带有明确的指导性和方向性、全局上的指导, 同时, 注意动态调整, 以保障发展战略的可行性和适时性。最后是科学性、民主性原则, 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要满足城市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因而, 城市发展战略必须符合科学性原则同时要体现民主性原则。
2. 科学合理城市发展政策的制定。
在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后,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虽然政府认为中国没有发生金融危机, 但仍然高度重视金融危机对中国带来的影响, 积极反思, 采取措施消除影响, 主要就是把注意力投向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来, 提出“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关于我国工业化道路的新探索, 也是我国实现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 (11) 城市作为相对于国家宏观层面的中观层面的经济主体, 也要遵循这一要求, 要积极调整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化的发展方向, 把发展新型工业化作为发展方向和目标, 实现“信息化带动的供用化、产业协调的工业化、资源节约的工业化、环境和谐的工业化、城乡互动的工业以及就业协同的工业化”。 (12)
参考文献
[1]王雅莉 城市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2]倪鹏飞 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6月
[3]倪鹏飞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8[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5月
[4]豆建民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2月
[5]陈振明 政府再造: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述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6]王义 西方新公共管理概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7]徐光远, 陈松群 城市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2月
[8]周伟林, 严冀等 城市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9]康云海, 马勇 云南经济发展报告[R]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10]谢文蕙, 邓卫 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11]赵振华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十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年4月
城市战略 篇2
2003-10-30
[摘要]在评析历次城市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提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建议和南通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关键词]城市空间形态;规划调整;南通市
一对南通历次城市规划的总体评析
1.有关近代张謇对南通城市发展规划实践的评价
1895年张謇在南通兴办实业,新辟了唐闸工业区、天生港港口区和狼山风景区,同时在旧城区南部开商场、办学校、建博物馆、修道路等,改变了老城过去“以中轴线为对称的方形城廓、十字长街的城市形态格局”。由此,南通形成了以老城区为政治、金融、商业、文化中心,唐闸镇、天生港和狼山镇环绕的“一城三镇”的城镇组团体系。城镇之间以河道及公路相联,在城市功能发挥上成为一个整体。张謇这种朴素的田园城市模式的规划实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能出于以下考虑:其一,唐闸地区有丰富的棉花原料和从事土布生产的熟练工人,在交通方式为水运和步行的年代就近于原料和劳动力市场布局纺织企业是比较合理的;其二,位于通扬运河畔的唐闸地区,是历史上海盐集散中转码头,水运条件较为优越;其三,张謇在南通兴办实业的指导思想是“实业救国、地方自治”,通过兴办实业来获取教育经费,以唤起民众救国救家;其四,避免在旧城大兴土木办工业,可以保护南通古城风貌和居住环境。从他的故居选址及周边环境建设可窥见张謇的传统风水意识以及与现代环境意识的交融。
我国著名的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在提及“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时认为:“张謇发展南通的思想不只是基于城市观念,还是集城、镇、乡地区整体共同发展的观念,是谋求城乡关系、工农商关系协调发展并带有区域发展的思想。拟议中的通、泰、盐经济区,比今天苏锡常经济区要早半个世纪。在张謇思想的影响下,当时周边地区如皋县沙元炳、金沙镇孙儆、盐城县凌钟智,都致力于振兴本地实业,筹建学校,起到了建设南通卫星城镇的作用”。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张謇的规划实践过早地分散了城市功能,给南通城市空间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弱化了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影响了城市经济实力总体水平的提升;影响到长江岸线港口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各组团之间的相互联系度等。虽然张謇的这种城市规划实践可与霍华德(E.Howard,1898年)在《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中提出的“田园城市模式”的思想相比拟,但两者是基于完全不同的历史发展背景。英国城市规划学者霍华德建议围绕大城市建立分散、独立、自足的田园城市以解决大城市发展的矛盾,以达到高度的城市生活和清静的乡村生活的有机结合,强调把城市和区域作为整体。而当时南通城区规模很小,社会经济状况亦十分落后,陆路交通也很不便,在城市经济集聚尚不充分的条件下,张謇就把城市的诸多功能分散,将3个不同的功能组团布局在城外9公里处,这种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不符合国际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2.1949年—1978年的南通总体上是建设生产型的城市
从1949年12月拟定《南通市(五年)建设计划》开始,先后修改编制了《南通市城市建设规划草图》(1952)、《南通市城市布局的初步方案》(1956)、《南通市城市规划(草案)》(1958)、《南通市初步规划》(1960)、《南通市城市建设发展规划草案(初稿)》(1965)等城市发展规划方案。由此对城市进行过多次功能分区:1952年南通市区划分为工业区、仓库区、文化区、工人住宅区、风景区、蔬菜果园区、农作物区、特种作物区等,其中工业区主要沿港闸河呈带状分布,沿通扬运河两岸布置仓库区;1958年城市工业区分为三大片,一是唐闸和天生港重工业区,二是旧城区及东南工业区,三是城东北以秦灶为中心的粮棉加工工业区;1960年为落实国家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精神,南通市重新编制了城市初步规划,首次确定了城市的性质是以发展轻、化、纺工业为主体并相应地发展为农业服务的机械工业,同时对城市人口发展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也作了近远期规划,确定了姚港以东地区为化学工业区、唐闸和八厂街为轻纺工业区、老任港为机械工业区。
综上所述:该阶段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主要是建设生产型城市。受前苏联城市规划理论思想的影响,各种规划方案主要侧重于城市工业区和生活区的布局,规划目标与实际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合,在实施过程中并不能按计划完成。加之“文化大革命”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使城市建设管理失控,不讲功能的分区,不顾整体的布局,带来了诸多问题:如生活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城市工业污染严重、园林绿地被侵占、文物古迹遭破坏等,增加了城市改造和建设的难度。从首次确定的城市性质为轻、化、纺工业城市来看,说明当时还没有认识到港口对南通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以至港口资源开发利用的滞后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3.80年代南通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1981年经省政府批准实施的《南通市总体规划》,是一部最早通过省内审批的按法律程序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其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坚持国家城市发展方针,在一城三镇的空间形态基础上,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逐步把南通建成一个独具特色的优美城市;确立的城市性质是“以轻纺为主的工业城市和有较好发展前景的港口城市”。
南通城市空间形态按“一城三镇”规划布局。城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濠河内的旧城区一律不再新建工厂、仓库,有污染的工厂逐步迁出。旧城外的工业区调整为6个:即任港路以机械工业为主;城西以印染工业为主;城西北以轻工业为主;城东北以电子工业为主;城东南以纺织工业为主;姚港路以化学工业为主。三镇定位为:唐闸镇是以轻纺工业为主的综合工业镇;天生镇是以电力、建材工业为主的工业镇;狼山镇是以旅游为主的自然风景镇。对外交通中水运以长江航运为主,内河航运为辅;开辟城市外环北路,新建通沙汽渡连接江南;拟建民用机场。城区交通规划形成“三横、四纵、一外环”的方格网式干道系统。居住用地布局以旧城区改造和征地新建相结合。重点改造人民路中段、南大街北段、桃坞路、南市街等,以设置行政办公、商业服务、文化娱乐设施等为主。
当规划付诸实施不久,客观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84年,南通被定为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同年国务院批准南通兴建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1987年南通完成了总体规划调整提纲的编制工作。调整的重点是:合理确定城市人口控制规模和用地控制规模;调整沿江岸线使用规划;调整和完善城市对外交通系统和城市道路网络;调整规划布局,适当扩大市辖区面积(城市空间形态仍保持原有城镇布局的特色,城市发展方向近期向两翼唐闸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远期主要沿长江岸线向下游发展,逐步形
成以城区为中心、一城一区多镇的沿江组团式城镇群体);城市性质也调整为“新兴的工业、外贸港口城市”,并将港口性质确定为沿海区域性综合港口,为长江中、下游大宗物资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中转服务,为分流上海港物资服务,为全市及苏北腹地的工业和外贸服务。
综合看来,南通城市规划基本上实现了从单纯注重城市生产性功能向综合注重生活功能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工业、仓库用地和生活居住用地占主城区城市总用地的比重发生了很大变化。规划要求对外交通用地和生活居住用地在城市建设用地中的比重从2%和35%提高到6%和45.5%,而工业用地比重规划从31.6%下降到28%。1993年城市用地结构为工业用地占29.24%,居住用地占26.89%,仓储用地10.4%,公共设施8.96%,对外交通7.4%; 2000年分别为:34.87%、22.76%、5.6%、5.49%、7.58%。但在实施过程中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城建用地比例并没有按规划要求执行,而工业用地明显增加,住宅建设用地和服务业用地减小幅度较大。
4.1995年城市总体规划制定的主要目标
随着80年代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90年代狼山港、江海港口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南通市城市经济发展进入了转型时期。城市受港口发展的导向作用,港口建设及其港口工业的发展提高了城市的集聚效应,老城区的城市规模不断向四周延伸和扩大,且有进一步沿江向下游轴向继续延伸形成沿江带形发展的态势。因此在1995年总体规划中将城市性质定为“上海北翼现代化的港口、工业、贸易城市”,着重强调港口对城市空间发展的作用。
在城市空间形态与结构方面,规划以新的城市空间发展观念,将“一城三镇”这一独特的城市形态格局仅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同时充分考虑到城市发展内在动力的变化及建设高效、优质的城市目标,把南通市城市空间形态规划形成港闸区、主城区、开发区、江海港区等4个各具特色、城市职能各有侧重的综合功能区作为城市组团,中间以自然地形、地物或大片生态绿地相隔离,并以现代化快速干道交通紧密相联,从而使之成为带状组团式的规划结构形态。
居住用地布局应考虑到城市总人口的合理分布,选择在环境条件优良的地方,围绕城市商业服务中心,与科教、文化娱乐、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协调布置,以居住区的形式集中、紧凑、成片安排。具体布局上仍以主城区为主,开发区和港闸区适量分流。工业用地布局的重点是发展沿江工业带,以长江岸线和交通设施为主轴,成片、成区布局。具体有:港闸区在城港路两侧开辟港闸经济开发区,功能以技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为主;主城区以现状工业布局为基础,局部调整用地结构;城市中心地段“退二进三”搬迁工业企业,发展第三产业;城区边缘仍为 4个相对集中的工业片区,规划在城南地区形成一个崇川工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江海港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加工工业、精细化工工业和大型港口工业。
二对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建议
南通市委在“十五”计划中提出了要把中心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百万人口大城市的总体目标。笔者认为,南通有区位优势和一定的经济基础,但需要统一行动,需要从思想上统一各区县的认识,结束经济上分散发展的局面。对南通市域的产业和空间发展进行分析,寻找南通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可能对策,论证产业和空间发展的优先性,同时必须及时有效
地对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实施结构性和战略性的调整。为此,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制定时建议考虑:
1.在宏观经济背景下重点建设江海港口群,发展港口经济和海洋经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外向度,将城市性质定位为上海北冀的现代化物流基地和工业、外贸、旅游城市
南通市产业空间布局应充分利用濒江近海、腹地广阔的区位特点,发挥比较优势,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快建设三沿经济带,重点发展以港口经济、海洋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经济;以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工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传统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提高新兴产业的科技含量,重点发展重化工业、高科技产业和信息产业;提高南通在全省、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的经济地位;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在保持以商贸、房地产业为主体的同时,加快发展旅游和现代服务业,尤其要充分利用南通丰厚的人文资源和濒江临海的自然资源,立足于长江口,构建大江大海大旅游的系统概念,规划沿江、沿海、沿路三条旅游带;重点建设南通、如皋、吕
四、寅阳、掘港等旅游重点城镇,使旅游业逐步成为南通国民经济新兴的支柱产业;利用建设苏通大桥、崇海大桥的有利契机和公路港口铁路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优势,加大江海港口群建设力度,使南通成为长江流域国家级现代化物流基地。
2.南通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近期应集聚发展,增强中心城市生产、集散、管理、服务、创新功能;远期应转换为沿江轴向发展
港口与城市、港口产业与城市建设有着互为依存、互相促进、功能互补、血肉相联的关系。80年代以来随着狼山港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江海港区的开发建设,港口功能不断拓展,城市形态受港口发展导向作用,明显呈沿江向下游轴向发展,因此,南通城市与港口,无论功能或空间布局,关系都十分密切。经济全球化对南通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港口产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必将引发南通城市建设的大发展、城市功能的大提升,推动南通城市空间形成以老城区为中心,唐闸镇、天生镇、狼山镇、开发区、江海港区等共同构成的“一城多镇、城乡相间”的独特城市形态。这种城市空间结构反映了综合性城市因多种城市功能要素(主要是港口运输功能)不同布局指向的要求而表现出的一城多镇的结构形态。根据世界港口城市沿江河轴向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南通城市发展历史基础及城市建设的飞跃发展的客观形势,笔者认为南通城市空间发展的演变模式近期以老城区和开发区为基础,相向靠拢,集聚发展,适当向两翼延伸,提高城市集聚效应,增强中心城市生产、集散、管理、服务、创新的功能;远期由集聚发展转换为沿江轴向发展,形成沿江带状并逐步向下游方向发展的态势。主要理由有:第一,老城区不断向四周延伸和扩大,从客观上有进一步拓展空间的要求。第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布局、建设依托原有的南通城市空间结构中的港口发展轴线,致使整个城市逐渐呈现某特定节点快速发展,城市整体结构仍保持稳定的态势。第三,沿江岸线的港口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港口工业的发展客观上带动了城市用地结构的变化。第四,排污工程投资的节省和沿江土地资源、水资源的相对优势,也促使城市向东南方向沿江拓展。第五,城市空间扩展既受城市内部因素的影响,又受区域内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影响。从城市以外的区域角度来看,随着苏通大桥开工建设,南通城市会偏重于向国际大都市上海这一主要对外联系方向而发展。
3.优化城市布局形态,塑造富有时代气息、历史文化、江海特色的城市形象
运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快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广泛应用信息与网络技术,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首先是高起点规划建设新区。以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按照完善规划、积极推进、居住先行、配套跟上、中心迁移、综合开发的总体思路,全面启动新区建设,以行政中心区、综合公用建筑区、教育科研区、文化博览区、居住区和体育中心六大功能区为主。建设现代化网络信息系统,提高智能化水平。建设快速干道、主次干路以及支路系统,形成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到2010年新城区基本建成为全市行政、科研、金融、文化中心。其次是高标准改造建设老城区。按照完善功能、美化濠河、优化环境、提高品位的思路,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突出水城优势,加强濠河整治,保护开发人文资源,增加大型公共绿地和休闲娱乐场所,营造和拓展城市文化氛围。进一步完善城市排水、供气、供热、公交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城市骨干道路网络,重点建设铁路客运站与市内连接的道路,配套建设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与市内连接的通道。
4.加大行政区划调整力度,把通州市纳入中心城市的总体规划范围,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内部功能的地域整合把通州市整体纳入中心城市的总体规划范围,实行市县共同规划,合理分工,分步实施,留出中心城市向外拓展的空间。目前,南通城市处于快速集聚发展的阶段,主城区城市空间拓展的形式基本上遵循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是沿交通干线呈触角式发展,即“摊大饼”连续外延式空间扩展为主体。如果仍然按照过去从通州市一次划几个乡镇这种“割肉”模式,从长远的空间发展看,既影响市区城市内部功能的地域整合,又不利于整个通州市城镇体系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因此,有必要从政治上统一各区县的认识,结束经济上分散发展的局面,及时有效地对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实施结构性和战略性重构。
三南通城市空间发展的策略
1.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城市产业结构是决定城市经济功能和城市性质的内在因素,产业结构调整和由此引起的人口在三次产业间的转移,推动了城市化的演进和城市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使城市用地不断地出现新的类型和需求,另一方面,它促进了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从而根本上对包括城市用地结构、市域城镇体系和区域城市群体在内的广义的城市空间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9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南通市的产业结构正经历着重大调整。南通市的GDP构成一、二、三产业比重从1978年6.2:73.3:20.5演变为 1990年的4.1:68.8:27.3和2000年的1.5:57.4: 41.1,这说明市区已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过渡阶段”。第三产业比重正接近第二产业并呈现超越的趋势。加入WTO后,南通城市将被置于一个全面竞争的开放空间系统内,必然会对现有的产业结构产生更大的冲击,及时把自己纳入国际分工体系中加速产业的结构性调整,从而使城市形态也呈现出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演化特征。
2.高起点规划新城区,加快建设步伐
在主城区东南侧两公里处规划建设一个新的城市CBD。这有利于加强现中心城区和开发
区的连接,有利于城市功能的转变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合理化。但新城区建设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城建资金来源可采取多元化渠道,制定出台一些鼓励城建投资的政策。如城区道路谁建设、谁开发、谁收益,以地生财;城区路段广告权拍卖、标志性设施实行招投标;个人和单位投资城建的,可适当减免税费;城区道路两侧路面的硬化、绿化、美化由沿街单位和居委会承担等。
3.高标准调整主城区内部空间结构
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城市用地结构在需求类型和分布区位上都将会发生积极的变化。从分布区位上看,突出表现为大型生产和传统服务部门向城市边缘迁移;从用地需求上看,金融保险业、高科技产业及公共设施用地增加较迅速。在南通旧城区的十字街地带布局了文峰大世界、南通百货、华联商城、南通国际金鹰等大型零售百货公司及大型的批发零售超市,各大商业银行总部或其分支机构、邮电通讯业及高档住宅区等逐步取代了过去的手工作坊和小型工业企业。十字街中心广场视野开阔,历史建筑与现代化绿地、灯饰融为一体,成为南通市目前实行“退二进三”改造旧城较为成功的地区。原城市近郊的工农路两侧地区,已初具南通市新的中轴线规模,一些大型的商业零售业均利用这里便利的交通条件、密集的城市居民区、低廉的经营成本和良好的经营业态,新建、扩建了一些大型的价格低廉的购物中心;原有的一些有污染或无法承受市区土地价格升值的工业企业也相继迁出这一地带。继而这一地区成为主城区继南大街商业中心之后的第三产业集中发展地带,即以居住区及其生活服务设施为主。当然,南通市的城市商务设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由于受到金融、咨询、服务业迅速发展的推动,而是较多地受房地产开发波动的影响,在城市中心地区依附城市商业中心集聚和沿城市主要干道两侧延伸发展。特别是城市中心区基础设施的改造,吸引了大量商务设施的集聚,但其分布在地域上分化不够明显,与商业中心的商务设施相互混杂,影响了其功能的高效发挥。到目前为止,南通市主城区仍然分布着大量的居住、工业和批发零售商业用地,这主要是因为城市产业结构相对滞后造成的。因此,建立起完善、高效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必须依靠城市产业结构比例和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
参考文献
1南通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南通市志(上册).上海:上海社会学院出版社,2001 2吴良镛.张謇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及其启示.南通人大,2003(3)
3南通市人民政府.江苏省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1982
4南通市统计局.南通市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5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南通市规划设计院.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1995 6余建华.南通城市地位的回顾与展望.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3(3)
城市导识系统战略新论 篇3
摘要: 城市导识系统是一个由城市导识信息组成的信息系统,如果把城市看作一个生命体的话,四通八达的交通系统就是其血脉,城市导识系统就是其“经络”。当今城市导识系统不仅将城市的交通系统与其他系统紧密联系起来,更赋予它们有序运作的引导信息。从城市导识系统的功能出发,可以将其归纳为三个层次,称为城市导识系统战略有机进化论:第一层次为基本层,要求城市导识系统应满足城市的导向需求,以实现城市“可识读”化;第二层次为拓展层,要求城市导识系统应扩充城市的形象载体,实现城市“可归属”化;第三层次为动力层,要求城市导识系统应催动城市的文化产业,实现城市“可持续”化。这三个层次逐级递进而又相承一脉,最终融入城市发展的整体格局之中。文章通过分析上海五角场区域的城市导识系统构建策略,明确了城市导识系统有机进化论的主要目标和实施步骤,以期达到理论联系并指导实践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城市导识系统;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城市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TU98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05306
引 言
城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生命系统,这个系统一方面通过有效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而趋向有序化,表现为城市发展的前拓力;另一方面又因为无度的资源耗费和能量释放而坠向无序化,表现为城市发展的后滞力。城市的未来,取决于有序化与无序化这两种孪生命运之间的持续角力。城市导识系统作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高城市的有序度、维持城市的有序运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城市导识系统是一个由城市导识信息组成的信息系统,它与城市交通系统密不可分,但二者的意义却又迥然不同。如果把城市四通八达的交通系统看作城市的“血脉”,城市导识系统就是城市的“经络”,因为城市导识系统不仅将城市的交通系统与城市的其他系统紧密联系起来,更赋予它们有序运作的引导信息。一旦城市导识系统发生紊乱,城市交通系统必定因失去引导信息而陷入停滞或无序运作的危险状态。随着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导识系统的意义日益凸显,它必将在全球化的城市竞争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城市导识系统建设正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应秉持全局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从我国的国情和全球化的进程出发,从整体上进行长远规划,以避免世界各地的城市发展中屡见不鲜的先错后改甚至将错就错的历史教训。从城市导识系统的功能出发,根据城市导识系统对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不同作用,可以将其发展分为三个层次,称为城市导识系统战略有机进化论:第一层次为基本层,要求城市导识系统应满足城市的导向需求,以实现城市“可识读”化;第二层次为拓展层,要求城市导识系统应扩充城市的形象载体,实现城市“可归属”化;第三层次为动力层,要求城市导识系统应催动城市的文化产业,实现城市“可持续”化。这三个层次逐级递进又相承一脉,最终融入城市发展的整体格局之中。
一、 满足城市导向需求,实现城市“可识读”化
导向是城市导识系统的基本功能,也是城市导识系统战略有机进化理论的第一层次。合理高效的城市导识系统必须与城市交通系统以及其他城市设施紧密有效地配合,能够便捷地向尽可能多的人们传达准确、高效、安全的导向信息,使身处城市中的人们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都能感受到城市魅力的呼唤,感受到这座城市是友好的,是不会迷路的,是可亲可爱的,是可以慢慢品读的。城市导识系统在完成它的基本功能的同时,也帮助城市实现了自身的“可识读”化。
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生地和集聚地,是人类自诞生以来世世代代努力奋斗与创造的核心价值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智慧最直接和最辉煌的体现。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浓缩了的人类文明发展史。自最初的城市诞生以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开始建造日益复杂的道路、广场、建筑物、景观、各种基础设施等等,以匹配多样化的城市生活。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宏大,城市的形态越来越多样,城市生活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城市逐渐成为一个越来越复杂的系统。现代化的大城市,每天都有数百万人穿行于其中,其中有土生土长的当地居民,也有观光浏览的过客游人,有踌躇满志的富商巨贾,也有背井离乡的打工兄弟,有负笈求学的莘莘学子,也有步履匆匆的职场精英,有徐步说笑的青年情侣,也有蹒跚扶持的花甲老人……人们从城市的一个角落去往城市的另一个角落,或者从另一个城市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又或者阔别多年后再次回到曾经熟悉的城市,等等,不一而足。然而,无论城市中人的角色和目的如何不同,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时时刻刻与城市亲密接触,都与城市中的其他人紧密联系,每个人都试图认识和了解所在的城市,并经过与城市和他人的相处,形成对城市的内心感受。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需要借助于城市导识系统进行导向,以确定自己和他人所处的位置以及目的地的位置,需要明确往返目的地的路线以及如何做出安全、便捷的运动选择。这一过程,就是人们对城市的识读过程。
一座城市的魅力,必须首先通过有效的识读进入人们的内心,然后才会在人们的内心留下印象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行为产生影响。当你兴致勃勃地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却因为无法找到下榻之处而拖着沉重的行李箱流浪街头,你对城市夜景的审美程序可能很快就会因劳累和焦虑而关闭;当你满怀期待地赶往机场迎接朋友,却因找不到正确的乘客出口而迟迟未能现身,你的朋友可能会比你更觉得尴尬。相反,当你初次到访一座城市就能便捷地去往你想去的地方,看到你向往多年的景致,品尝到你垂涎已久的美食,你对这座城市的好感就会油然而生。城市的“可识读”性是一种富有情感特征的城市属性,是城市作为人类精神居所的原因所在。城市这本“打开的书”内容丰富、五彩缤纷,城市里高耸的楼群、低矮的平房、笔直的大道、幽深的小巷、开放的广场、安静的庭园……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浸润着城市的气息。这些信息,一部分成为城市的背景而等待敏感的人们去发掘,大部分则是通过城市导识系统主动地传达给了每一位身处其中的人。
二、 扩充城市形象载体,实现城市“可归属”化
城市导识系统在充分满足城市导向功能的前提下,因其自身的文化负载能力而对城市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进行诠释,发挥出其作为城市形象载体的作用。城市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大系统,城市的方方面面又各成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又由各种各样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就是城市文化的载体,也是构成城市形象的最终形式。城市导识系统战略有机进化理论的第二层次,就是承担城市形象载体的使命,使城市形象深入人心,使人们产生由衷的归属感。
城市形象属于城市文化的子系统,表现为多类型、多层次、多方式和多视角,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城市的意识形态、行为规范、视觉形象等三大内容。其中,城市的意识形态包括城市的整体定位、城市管理定位和市民的精神追求等;城市的行为规范包括市民日常行为的种种习惯和规约以及城市活动的行为表现等;城市的视觉形象是城市形象的最直接表象,包括城市标志、城市标志性建筑物及城市景观、城市道路、城市广场与公园、城市雕塑与装置、城市纪念物、城市代表符号、市树、市花、城市色彩、城市吉祥物等标志性形象,政府办公环境及其相关的礼仪用品、服饰、交通工具、建筑及室内风格等办公化形象,城市的自然资源如山石水体、晨烟暮霭、畜牧矿产等资源形象,城市的商业会展、贸易往来等经济形象,以及城市的体育运动、娱乐演艺等休闲形象,等等。这些要素之间通过复杂的交通联系起来,又通过相应的导识系统而变得清晰。现在,几乎每一个有抱负的城市都在致力于城市形象工程,但是,要做好城市形象工程需要全局观念,综合考虑各项要素,合理配置资源,巧妙处理各方利益。城市导识系统因为自身涉及形式、色彩、材料、质地等造型因素和人机工程、人与环境、人的心理与行为等其他综合因素,因此在城市形象工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城市导识系统不只是起着穿针引线的辅助作用,而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例如,一座城市的交通枢纽,通常是这座城市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流的前沿,承担着城市迎来送往的吐纳功能。城市交通枢纽的导识系统如果在功能上非常地高效合理,则能保证交通的顺畅与便捷,即满足城市导识系统战略的第一层次;同时,如果该导识系统又能反映城市的内涵与气质,将城市的文化积淀和精神追求反映出来,则会给城市增添更加动人的韵味,使人们对城市产生无限的向往和依恋之情。
当城市导识系统的组成要素,比如建筑物的名称,街道两旁的路牌、门牌,公共交通候车厅、卫生间的符号标牌,地铁站的出入口方向箭头,商场或其他公共场所的电梯方位符号,各种宣传栏、公告栏、禁止吸烟或安全警示的标识,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说明,等等,所有的这些要素都能够在完全满足导识功能的基础上,将城市文化烙印于自身的造型与使用语境之中,此时,城市导识系统就完成了从基本层次向拓展层次的跨越。也只有当城市导识系统作为城市形象载体的角色在城市生活中发挥作用时,城市的日常运作才会使人感到亲切,人们才会对生活于其中感到无限幸福与自豪,并时刻把自己与城市相融合,形成发自内心的归属感。城市,归根结底还是生活的艺术。
①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十年见证文化产业腾飞——我国文化产业10年发展对比分析报告》,载《光明日报》,2015年2月12日。
三、 催动城市文化产业,实现城市“可持续”化
城市导识系统不仅担负着城市的导向功能,也代表着城市的整体形象,同时也是城市中几乎一切活动都不能忽视的环节,因此它既是城市物质基础的组成部分,又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常态”下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化产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导识系统的发展也必须与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步调相一致,才能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规划,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催动力。
文化产业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城市文化产业主要以城市文化资源为原材料、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为目标进行文化意义上的创作和销售,其发展要针对城市文化的不同形态区别进行,而城市导识系统则要在文化产业发展中适应于城市多样化的物质和文化资源条件。
我国的文化产业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兴起,在市场经济中成长壮大,成为推动我国文化繁荣和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通过对2004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初步分析发现,十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成倍增长的态势,法人单位增加了近2倍,从业人员增加了1倍,资产总额增加了近5倍,主营收入增加了4倍,增加值增加了近5倍,尤其在2010年以后,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量超过2000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①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提出和强化了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等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为未来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强力支点。例如,在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以旅游文化为核心内容的相关文化产业不仅带来旅游本身的繁荣,同时也刺激了各种高规格会议、大型会展、商务洽谈、学术交流、娱乐选秀、体育赛事、文艺汇演、传统庙会、节日庆典等活动,促进了整体经济和文化环境的持续活跃。这种繁荣既是城市发展的大好机遇也是对城市管理的严峻挑战,因此,必须依靠健全的城市导识系统给以强有力的支持和推动才能消除行业壁垒,打通文化产业战略结构的各个环节,实现城市的真正的和谐发展。再如,许多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的管理调度系统已经逐渐倾向于智能化,可通过车载装置采集车辆运行状态和其他相关信息,然后将其发回信息中心进行处理并生成相应的调度指令,同时还可以将一些重要的信息通过车载或车站内的显示系统进行传达。这种信息化的处理过程十分高效,不仅为乘客提供了极大的导识便利,同时也会为科普宣传和商业广告等创造了机会。
对于现在的城市而言,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刺激了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不断催生新的增长点。未来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将进入资源的大整合时期,文化与科技将更加密切地彼此借力并不断加快相互融合的步伐,不同行业之间的界限将会逐渐模糊甚至消失,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从自发转向自觉。此时的城市导识系统不再只是作为城市文化产业的基础服务设施而存在,其本身也将成为城市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并密切联通各行各业,促使城市的文化传承、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各个环节的配合更加默契,使城市发展逐渐驶入可持续化轨道。
四、 案例研究
下文将以分析上海杨浦区五角场这一城市区域为例,解析何为城市导识系统的有机进化论。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道路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凯文·林奇的著作《城市意向》中,作者强调说:“人们正是在道路上移动的同时观察着城市,其他的环境元素也是沿着道路展开布局,因此与之密切相关的……它是城市中的绝对主导元素。”[美]凯文·林奇:《城市意向》,方益萍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35、37页。
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中道路的数量成几何倍数增长,为了将数量众多的道路区分开来,每条道路都拥有了其特定的名字,如“四平路”、“邯郸路”等等,同时,为了区分道路所在的方位,也常常会使用如“国定东路”、“中山北一路”、“中山北二路”等命名方式,在城市高架环路体系的发展下,还出现了诸如“内环路”、“中环路”、“外环路”等命名形式。在以道路为基础的城市网络结构体系下,确定了以“道路名称+数字序列”为基础的城市导向系统,比如同济大学正校门的位置是“四平路1239号”,人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确定一栋陌生建筑的位置和寻路 的。为了更方便地表示一个特定的区域,人们又命名了一系列重要的城市节点,如“五角场”、“大柏树”等等。以这种方式来建立的城市导向体系能准确地表达建筑的具体位置,满足了寻路的功能需求,实现了城市的“可识读”化,是为城市导识系统的第一层次。(图1)
以“路名+号码”为基础的城市导识系统具有逻辑清晰、定位准确等优点,是一种“纯理性思维”的导向体系,但城市并不只是居住的机器,人文精神也是城市应体现的重要一面。城市导识系统应扩充城市的形象载体,实现城市“可归属”化。城市导识系统的第二层次是建立在第一层次基础之上的拓展层,它与前者是一脉相承的。
要实现城市导识系统的“可归属”化,就是要使人们在城市中产生“归属感”。归属感是人们的一种情感需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对城市产生“归属感”也是恋地情结的一种表现,也是城市生活的必然需求。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归属感”日益成为现代大都市的短板,并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这也将是世界任何大都市都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建立“可归属”化的城市导识系统就需要在“路名+号码”的基础上,着重强调城市区域内的公共服务设施与文化设施,如医院、学校、地铁站、邮局、银行及ATM服务点、公交车站、停车场、博物馆、图书馆、社区服务中心等,帮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方便快捷地到达这些场所,增强社区的吸引力与凝聚力。(图2)
城市导识系统的第三层次是实现城市发展“可持续”化的动力层次,其核心目的是推进环境的可持续、文化的可持续和信息的可持续。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城市导识系统时,有意识地发展以下这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城市自行车+步行”导识系统,并与城市地铁体系和公交体系相结合,强化绿色出行理念,降低碳排放量,实现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化。如果说城市机动车与轨道交通体系是城市主动脉的话,“城市自行车+步行”交通体系就是保持城市活力不可或缺的毛细血管,它既能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也能推进更加健康的都市人生活新模式。(图3)
其次,建立城市文化产业链,并与城市历史文化建筑与历史文化街区相结合,在城市更新中,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城市历史文脉与文化遗产,并在城市导识系统中予以强调,实现城市文化的可持续。
再次,建立信息化、智能化城市导识系统,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使交通体系运转更加顺畅,完善城市公共安全预警和人群疏导机制,这也是建立智慧城市的有效途径。
结 语
中国是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历史延绵至今而生机蓬勃的国家,中国的城市发展在人类历史上一度遥遥领先。但是,近代以来的内忧外患使得古老的中华文明饱受疮痍之痛,一座座伟大的古城在现代化的轰鸣声中黯然颓败,而一座座被外来文化淘洗过的失去独立精神的躯壳般的新城又招摇而起。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早知早觉,以城市文化自觉者和城市主人翁的意识,承担起推动城市发展的责任。城市导识系统战略是城市发展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可以被人们识读、让人们产生归属感并维持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要完成的战略举措。在全球化城市竞争日益加剧和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持续加速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城市要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坚持科学发展观,将城市导识系统战略纳入到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整体规划之中,做好充分准备迎接世界化的机遇和挑战。
城市导识系统战略的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于城市发展中的导向需求、形象需求和产业需求,逐级发挥其基本功能、拓展功能和动力功能,服务于城市生存与发展中的可识读化、可归属化和可持续化三大属性。这一战略的三个层次既逐级递进又三位一体,符合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律,能够适应城市发展的功能需求,若能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充分理解和实施这一战略,将会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共同繁荣,促进人、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张鸿雁. 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美]伯杰. 导向标识[M]. 谢琳译,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3] 刘士林. 中国城市科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4] 沈山,安宇. 和谐社会的城市文化战略[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5] [加]贝淡宁,[以]艾维纳. 城市的精神[M]. 重庆:重庆出版社, 2012.
[6] 叶辛,剻大申. 城市文化研究的新视点[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7] 田根胜,黄中顺. 城市文化评论[M]. 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9.
Abstract: The city guiding system is an information system made up of city guiding information. It not only connects the traffic system with other systems in the city but also gives them guidance information, which guarantees the orderly operation of the city. As far as the function is concerned, the strategy of the city guiding 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the basic level, which meets the guiding requirements of the city and makes the city more readable; the expanding level, which enriches the carrier of the city image and makes the citizen more sensebelonged; and the power level, which boosts the cultural industry of the city and makes the city more sustainable. Based on the example of Shanghais subcenter of the city—Wujiaochang area, the main objectiv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steps of the city guiding system are proposed.
反对积极城市化战略 篇4
鼓励农民进城买房热情高
报载重庆市鼓励农民进城购买商品房, 重庆一些县城一半以上商品房被农民购得, 县城房价因此上涨。考虑到很多农民难以一次性支付房款, 有人建议银行应该允许农民按揭贷款购买商品房。重庆市有关部门也因此期待在较短时间将目前47%的城市化率提升到70%。
与重庆市县城房价每平方米只有千元不同, 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的房价一般都在数千元乃至上万元。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正是农民务工的目的地, 数千元的房价远远超过了农民的实际购房能力, 农民几乎没有可能在这些地区购买房子。因此, 秦晖建议, 深圳应该划出一块土地, 让农民自搭自建, 发展出全国第一个贫民区, 农民因此可以在这里家庭团聚, 落地生根。贫民区并非政府之耻, 恰恰体现了政府对农民工的关怀。
无论是鼓励农民进城购房还是允许建城市贫民区, 都是要应对农民工进城的需要。农民工有强烈的进城需要, 国家也可以借此提高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提高了, 农村人口自然减少, 农业规模经营也就有了可能。因此, 农民进城购房并城市化是大大的好事。若农民无力购房, 建城市贫民区也是不错的选择。重庆市的做法和秦晖的建议异曲同工, 很有合理性。
在城里买了房子, 农民一家子就可以到城里生活了。他们再在城市务工经商, 也可以免受离妻别子之痛。农民有了房子, 也就不用交房租了。当然, 最高兴的还是房地产商, 因为市场上的需求增加了。政府也高兴, 不仅城市化率上去了, 而且房地产市场繁荣, 财政收入有了保证。
所有这些, 使得一些学者有极高的通过土地制度、按揭贷款制度、户籍制度改革来加快农民进城步伐的鼓动热情, 使得政府有很高的推进积极城市化战略的积极性。
但是, 站在农民角度和站在中国长期现代化可能遇到困难的角度看, 鼓励农民进城的积极城市化战略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全家进城日子更穷
从农民角度看, 农民无疑是有着进城积极性的。大量农民脱离农业进城务工经商, 只要条件许可, 农民更是渴望到城里享
受真正的城市生活。这正是当前已有大量农民不在村里建房而到城市买房的原因。不过, 农民在做决策时总会有些犹豫, 就是进城容易生活难。他们即使进城买了房子, 他们能在城市住得下来吗?住下来能生活好吗?
假设农民在城里买了房子, 或至少有贫民区可住, 从而全家老少都进城享受城市生活来了, 他们的处境将会如何?我们来看看。
进城农民的一家老少, 其在城里的支出肯定要比在农村大, 因为城市生活比农村昂贵, 农村很多东西是免费的, 城里的任何东西都得花钱买。
再来看收入。进城农民能够买得起的商品房, 只可能是内地小城市的房子, 他们不可能买得起沿海大中城市的商品房。这些内地小城市的务工经商机会不多, 且尤其是务工收入较少。相对来讲, 沿海大中城市务工机会多, 收入相对高。若进城家庭满足于在小城市务工, 他们的收入就会比之前在沿海所得更少。其结果可能是进城后务工收入更少了。收入少而支出多, 他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困难。
进城后, 一家老少可以全家出动赚取收入, 可以让老人帮人看门, 让小孩去捡破烂。城里的破烂的确是比农村多。若只有几户农民全家搬进县城, 县城看门、捡破烂的机会就会有。若农民进城买房已经成为潮流, 则城里显然就没有那么多的看门和捡破烂的机会, 因此农民进城后想通过全家老少出动增加收入的机会并不多。
相反, 在未进城时, 农村老人和小孩在家种田还是可以赚些收入。在农村, 老年人是不存在退休一说的, 只要还能动, 他们总要做些事情。小孩子至少可以做些喂猪养鸡的家务。当前农村人均耕地很少, 农业劳动强度不高, 几个不能外出的老人和妇女同志就可以勉强对付。
不要小看了这些老头老太太对付的小农经营, 他们不仅可以养活自己, 而且往往还可以解决全家的肉禽蛋奶问题, 解决全家的粮食供给问题, 可以应付家中一般性的开支。也因此, 外出务工的年轻人所赚回来的打工钱, 就成了一家一年来净赚的收入。
当前中国农村, 农民收入结构中, 外出务工与在家务农收入各占一半。正是务农的收入, 使农民可以将外出务工收入作为一年的净收入积攒下来, 或者在村里修建楼房, 或者到县城购买商品房。
一旦全家老少进城了, 则务农的那一半收入就没有了。进城务工收入维持一家老少的城市生活, 就越来越捉襟见肘。进城一家老少终于明白, 仅仅靠务工收入不足于支撑一家老少的城市生活。城里生活反而不如农村生活舒适。
若农民在县城买了商品房, 又到沿海务工, 则农民进城就显得滑稽。因为他们将一家老少搬到生活费用昂贵的城里, 自己却到沿海务工以勉强维持一家人在城里的糊口生活。一年又一年, 一分钱都无法积攒下来。而之前在农村, 外出务工是可以攒钱的, 也就是可以攒下一些未来的希望和宏大的志向。
若一家老少都搬到沿海大中城市, 就只能到贫民区去。这时候一家人倒是可以生活在一起了, 但是代价也大。不说贫民区本身的环境好坏, 仅仅因为失去了务农收入的那一半, 在沿海贫民区生活的一家子人的生活质量就会大幅度下降。他们即使可以糊口, 却很难有积攒下收入以改变命运的希望。他们进城只是为了糊口。——其实, 农民今日在家务农也是可以糊口的, 他们之所以外出务工, 是为了有更多收入积攒下来, 以为未来积攒希望。
简言之, 进城务工的农民, 他们收入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 一是农村小农经营的部分, 一是进城务工的部分。离开其中任何一块, 农民的日子都不好过。若大量农民进城买房或者搬到贫民区去, 他们收入的两个部分就变成了一个部分, 他们生活的贫困就会增加。这是农民进城的问题之一。
可能失去应对重大危机的能力
农民进城的问题之二是, 若农民已经全家搬到城市, 他们事实上就彻底脱离了农村, 就再也没有可能返回农村了。若如此, 事情就会变得麻烦。
众所周之, 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外贸依存度极高, 且中国经济结构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 利润低, 容易受到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一旦发生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出口减少, 沿海加工企业的倒闭是必然的。这样, 在沿海和大中城市的就业机会就会大幅度减少。现在农村进城务工的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 即使他们失去城市的就业, 他们也可以回到村庄, 过至少可以保障温饱的生活。其实, 这正是中国目前能够在经济外向程度如此之高的情况下, 仍然可以有效应对经济波动的根本原因, 甚至是中国目前社会收入差距如此之大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保持社会稳定的一个秘密。
而若农民的进城不再可逆, 农民不再能够从农业中获取他们的另一半收入, 他们势必更加依赖城市的就业机会。城市就业机会减少就势必会引起连锁反应。中国经济中因为存在城乡二元结构而具备的特有的安全机制也就不再能够发挥作用。中国事实上也就失去了应对大的危机的能力。最终, 就可能严重影响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进程。
正是因此, 我反对通过鼓励农民进城买房或者建贫民区来推进积极的城市化战略, 而主张一种农民可以进城又可以返乡的稳健的城市化战略。稳健的城市化战略的核心不是人为地阻止农民进城, 而是认为切切不要人为地制造农民进城的积极条件。
城市战略 篇5
1、说明
城市居民和其他定居点人群仍然是推动发展的主要创始人,因为他们代表了经济和社会相互关系的基础。与此同时,他们是空间,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污染的巨大的消费者。因此,他们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因素。加之,环境的保护包括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可持续发展”主题隐含大量的价值观,其目的是保证为我们和下一代的生活质量。不幸的是,目前的城市和流动模式不符合这些目标。由于城市化的迅速增长,众多的污染问题已经对城市及其周边一定辐射范围地区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链接定居点到区域和地方级的公共交通是本文的核心。运输基础设施(包括道路和铁路),以及能源供应,通讯等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发展,对定居点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只有定居点有效地计划发展基础设施,全面可持续的的发展才能有效实现,特别是交通运输系统,在本文公共交通将被强调。
在世界各地,车作为运输车辆,能提供舒适,愉快的旅行以及其灵活性,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但在同时车带来了负面的环境影响(如污染、噪声)。道路运输是后发电系统,第二个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在欧盟。它占据欧盟整个CO2排放量的1/5,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单是轿车就约12%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尽管在汽车技术方面有重大的提升,能够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但这些都不足以抵消交通事故和车辆种类增加所带来的影响。除此之外,交通工具,汽车交通盛行的地方,往往会导致交通挤塞以及增加对道路基础设施的投资。交通堵塞和道路投资的一个直接反应是扩大就业和住房需求,这将导致向郊区和城市外围扩张,这里道路拥挤暂时还不存在。个人的流动性增大,定居点变得分散,而这又需要更多的道路,且降低了公共交通的效率。土地利用和一个特殊的服务基础设施需要的是不合理的,增加成本,社区不能处理问题,因此社会隔离开始。这将对社会和环境退化产生一个恶性循环。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城市不可持续的发展。显然,从长远来看,对道路的投资,既不经济也不环保的解决方案。完善公共交通对于可持续和低碳城市发展是更有效和合理的。
2、区域层面的问题
作为西欧的典型,甚至是斯洛文尼亚大城市的腹地发展都经历了巨大的压力。从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斯洛文尼亚大量的住房建设导致了两个不同的方向;一方面在郊区和城市边缘块建设大型公寓。与集体建设相反的是,分散的单一家庭住房形式出现在城市各个地区。这就是为什么巨大的郊区膨胀延伸是斯洛文尼亚的众多城市郊区化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区域中心,巨大的交通流量通常隐含事故可能性,而公共交通应是主要的交通系统。不过,公共交通系统应被良好的组织,以及高水平的服务,提高与私家车的竞争优势。
在九十年代初,在斯洛文尼亚几乎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郊区。其中超过一半的人每天开车去大就业中心工作。快速城市化伴随着分散和相对较低的居住密度,这是依赖于私家车的使用,争造成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经济: — 大量建成区以及未高效利用土地,公用基础设施不足; — 单功能性导致单调的地区将产生大量的运输,特别是轿车; — 不经济的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 — 由于日常交通而增加的环境污染; — 污水处理和废水处理问题;
— 文化景观保护问题,农业用地保护; — 减少在这些领域的投资等。
在斯洛文尼亚私家车平行增加的使用,意味着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减少:今天只有10%的人是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者。目前的状况是要求改善公共交通系统:高效,合理,实用,交换节点的创建。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应该有更加密集的人群与发展的交通节点连通。在由私家车的使用(交通挤塞,污染,意外事故等)造成的一切消极影响,趋势应该重新定向为使用公共交通,自行车和行人交通。
低密度的城市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将扩大对汽车的依赖和广泛土地的使用。这些问题是许多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尤其是城市地区。
3、卢布尔雅那城区
正如我们的首都一样,卢布尔雅那是一个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卢布尔雅那区域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郊区大范围的扩张。有超过27万居民在市政边界内,包括边远地区(在功能城市地区)增加了总数超过50万居民。机动化水平高(2.2人/车)和流动性(每天)已经是2.4次。私家车的增加使用和公共交通系统减少使用反应了交通系统的主要问题,同时对环境造成威胁。今天,在卢布尔雅那市内公共汽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这是其能力的上限。卢布尔雅那已在1901年就有电车,但它在40年前被淘汰了。解决方案与同类城市比较,导致的结论,认为最有利的长期答案是双公共交通系统:现代化的铁路运输(轻轨交通和后来的城市电车)及巴士(城郊和城市系统)。因此,我们为卢布尔雅那市开展不同方向的研究,我们重点研究城市发展的(计划的)轻轨系统(Sasek Divjak,200;Sasek Divjak,2002;Sasek Divjak,2004)。结果将为卢布尔雅那新的战略空间计划提案做建议(Sasek Divjak等,2009)。
通过对卢布尔雅那市当局未来人口数量预测,每年大概有1000移民,估计到2027年将有250000人口。这个评估曾作为空间发展战略计划的基础数据(Jakos在Sasek Divjak,等,2009)。3.1住区发展
斯洛文尼亚的住区结构的主要特征是相对较小的定居点居住较多的人(6000)。只有三个城市有超过50,000居民:卢布尔雅那有270,000居民,其次马里博尔和采列。斯洛文尼亚大多数人定居在一个1000人甚至更大的定居点附近,这里将近有2/5工作场所。典型的城市生活方式,以及一个独立的单户住宅住房类型。大约有50%的移民来自城市和农村地区,这是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完全改变的主要原因。以上的郊区通勤工作人口每天的主要就业中心的一半。通勤人员增加了机动车流量,特别是使用汽车。
类似的中等规模的欧洲城市的现代有轨电车被证明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来解决内城地区的流动性问题。为了避免总线上的限制(挤塞问题,没有足够的能力)或地下的解决方案(太贵),对缆车权分离方式已被证明是最高效的公共交通技术之一,过得了世界性的成功。
另一个问题是住房短缺,中心的需求超过供给。作为结果,住房价格和租金成本都很高。据预测,直到2015年卢布尔雅那需要新的住房约15,000。为此,有必要在城市,郊区和该地区其他定居点的中心部分准备适宜的居住点。因此,有迫切需要充分考虑在哪里,以什么形式和在何种程度上新建住房社区。而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重要的是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平衡发展。迈向20世纪末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基本变化。城市与农村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获取信息的差异已经减少,这不仅是因为交通连接,还有新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发展。业务领域的工作并不只限于一个紧凑的工业生产。在居住区域内有大量的服务领域里的工作。但同时,这些可能性都对城市扩散的程度以及对公用基础设施的需求有相当大的影响。
在过去的几十年,关于欧洲城市发展规划的指令,强调全面的做法,要求考虑更广泛的区域层面。尤其重要的是可持续的做法(尊重21世纪议程和人居议程原则),因为绑在城市进程中的活动施加最大的变化及对环境的负担。因此,环保战略,必须连同社会,经济和其他战略(连接经济发展,环保,运输,住房和规划政策等)。现代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区域模式包括两大战略:
A.建立中央的市区核心区和城市历史中心,需求重建,振兴和城市表面的改造,特别是改善城市组织。
B.在郊区和农村地区分散密度,有较小的浓集中心和它们之间有良好的网络连接。分散浓度模型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连接区域增长的交通路径和居住点。这一原则能够使使这些地区重新发展,但是需要有新经济投资来修建和完善城市功能。
其基本原理是显而易见的:投入力量在区域一级的权利下放计划。项目建立主要集中在分中心的地方普遍存在的土地混合使用(住房和相应的公众使用的表面,商店和服务)的战略重点沿区域公共交通系统的路线。这一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在一个热闹的步行距离城市社区。
卢布尔雅那,首都城市,它的蔓延以历史为核心沿道路系统径向向外,它有一个明星般的形状特点(图1)。卢布尔雅那集聚发展成为一个大都市,所以我们计划一个和谐的发展。为了减少在卢布尔雅那中部的交通挤塞情况,我们预见的发展根据浓度的沉降分散模型的原理。发展的三个主要原则:城市增长的区域结构与公共交通的发展联系;区域规划为混合土地用途,而城市设计的政策是对人类;步行的距离,共同开放空间。图1:分散在卢布尔雅那功能区集中模式
作者:Sasek Divjak,UIRS来源:Sasek Divjak 2001 3.2郊区密集建成中心 一个明星般的形状是卢布尔雅那区域发展的典型模式:主要密集建成区延伸为圆(圆周)连通。通过连通向外,全市已扩大5个分支形状。沿着这些方向,分散的单家庭住宅房屋普遍存在,频繁的宿舍需要集中的职能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的意识。
圆周范围内的密集建成区可以通过旁路来发展以及改造退化地区(灰色地带),或者修整旧城区的方式、提高定位模式。考虑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由机动车交通造成了内城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释放中心区域的压力通过采用分散沉降模型。该模型为城市分中心或人口稠密建成住区提供了优先发展权(提供住房,服务,就业机会,娱乐),将沿着公共交通线路的功能布局。在这样的方式下,主要的独立分散的家庭住房的郊区住房模式将变得更加密集,并得到更好的改善。该市将与快速公共交通系统一起成长,与中心密集建成连成轴。中介空间的绿色景观元素将保障横向之间的沟通,并会保持城镇单位的完整性。
在设计新的或升级的社区,现有建设应被考虑,以及在较小的郊区城市群中现有的中央表面。同时,分散建成面积在郊区应更加密集。新的或改进中央表面将代表地区发展的中心,周围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设计在步行距离之内的混合功能(商店,服务,空间,住房等公共使用),在这样一个框架,新工作方案将是可行的,以及新的住宅区也可行。
这种模型的中枢支柱是公共交通系统。就其良好的运作,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是解决区域交通系统迫切需要的。
我们已经建立了三个可能的地方中心“附近的铁路站”:
A型:我们已考虑到与中央职能的现有较大的定居点。再开发和腾空地盘应充分利用与开发,使之能够具有混合功能如步行。新的活动(社区提供服务的零售,写字楼,商业楼宇)将在核心区的地方进行。他们应该具备较高的商业开发强度,工作团,以及中度至更高的居住密度。交通基础设施设想一个公共汽车站,可能是火车站,并有“停车换乘网站”,可以容纳较大的停车位。
B型:现有的规模较小的定居点,当地交通交汇处。他们应该强调中等密度住宅,服务,零售,娱乐,公民和康乐用途。在公共交通车站附近,应该有一个“停车换乘站点“,可容纳较大的停车位。
C型:在城市中心区的边缘。主要是混合使用区伴随再开发和腾空地盘,应该变换新的用途得到充分利用。
4、铁路走廊规划概念
在我们对卢布尔雅那铁路走廊规划概念研究项目(Sasek Divjak,2002年)中,对卢布尔雅那地区新兴城市的功能进行了分析,首先是那些与铁路运输走廊相关的郊区。走廊与两旁或大或小的单户住宅定居点形成了一个柄状式的形状。
数项研究为了发现一个“最适合的公共交通网络”,能够长期的和取得一个投资优先权。分析结果与交通规划工作者,城市规划者和卢布尔雅那地区政治家理念相结合。改善铁路实施更美好的前景存在于分支通往北线(至卡姆尼克)和南方(至格罗苏普列)。分析铁路的投资成本,并考虑到技术和组织方面,该行的首要任务是向卡姆尼克。这就是为什么这个分支和集中的铁路车站更近地区,在解决的可能性(10分钟,步行)中已详细研究了原因。我们已经表明的定居点增长的可能性的两种策略:升级(重用)现有市区(最好是在短期内),增加新的领域(根据长远需要)。我们已经考虑到现行的土地使用,古迹的保护和农业土地,森林,水源,和溢出区等。整个区域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丰富,是在一个特殊的保护政策下体现。绿化区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规划中,将着眼于维护现有的绿色建筑和新的(康乐用途)。
4.1卢布尔雅那北部——历史发展和自然资源
在卢布尔雅那地区北部铁路支线走廊有三个重要中心:特尔津、多明萨尔和卡姆尼克。城市运行路线绕道越过萨瓦河crnuce和特尔津,将其分裂成两部分:往北为门奇斯,往东向多明萨尔。沿着卡姆尼克比斯特里察河,它走向卡姆尼克,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城镇,至今仍是当地中心。
分支南部,区域被铁路和高速公路分为两部分。西侧,地形多起伏,主要由森林覆盖及部分城市化;往东部延伸为平坦的土地,是显著地农业用地(开垦林地和布鲁克斯人造河床)。
在中部区域,靠近多明萨尔,自然和都市元素出现在南北方向。肥沃门奇斯土地沿西部铁路延伸。沿东部区域有一部分城市位于河岸带。
卡姆尼克位于铁路和kamniska比斯特里察河中间群山北部的山麓处。西部主要是农田种植,往东部延伸以丘陵和林地为主。基本的居住功能和交通结构是沿着河流从北向南的纵向的、特色的形式。
该地区往多明萨尔区域曾经是卢布尔雅那一个农业腹地,它是由小部分居民发展。除了耕作,还发展了马车运输和秸秆编织。在19世纪末,铁路建设对当地工业产生了影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蓬勃发展起来。它引起了人口重组,消除了农业区域,多明萨尔得到快速的发展,这里首先建立起大量的工业产业工人住房。
后来,在六十年代,制造业和小工业得到了很大发展,这也造成了农场结构重组。这期间能看到中央多明萨尔以及南部地区急速的扩张,由于城市中心附近位置、快速的高速公路以及舒适的自然氛围而使其变得极富吸引力。与卢布尔雅那中心地区比较,这里更具有优势,如有利的住房贷款,更便宜的建设用地,以及比较低的建设成本。分城市化运动的强盛,造成新的城镇单位产生,如特尔津新定居点。
直到今天,私人激励与小厂的建设占上风,我们见证子城市化运动。新郊区住房的社区经常与小企业相结合而出现。4.2更密集建成区潜在的可能性
飞机的发展是基于长远的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它本身的局限性,适宜的空间,城市化需求和基础设施网络,特别是区域轨道路线。然而,土地政策和适当的经济措施应该能够为其在预备建设地区达到目的。
卢布尔雅那公共交通概念研究(TTK,1999)的结果显示,往北部延伸有优先改善的效果。这就是我们分析城市化道路走廊可能性的原因(图2)。我们一直关注沿铁路走廊的宽度,对于城市化这将是很有吸引力: ——600米作为一个较短的访问,10分钟的步行双向可能性
——800米,可以为一个更长距离的步行创造可能性(serried orange line)——1000米,自行车是可行的。
现有的大部分居民已纳入这些限制条件内考虑。
设想为北部延伸区域建设一个庞大的铁路基础设施的可行性,考虑到新的住宅以及其他用途的需求,同时也反映了斯洛文尼亚中心巨大的财政赤字。(图2):卢布尔雅那地区北部地区更密集的建成区潜在的可能。作者:Mojca Sasek Divjak,UIRS。资料来源:2004年Sasek Divjak 为了更好无障碍出行,我们又增加了一些车站,其中一些是可移动的。除建造的第二条轨道线路和电气化,有必要进行现代化和装备站台(停靠点),特别是为停车换乘设计。解决另外密集建成区的可能性主要集中在铁路站附近中心带(距离50米)。每个设置站点都需要详细的分析。通常在一个轻轨站点附近的土地功能是混合的:商业、办公、服务、公共项目、公共开放空间和各类住房如多公寓的混合单元。其次是紧凑的单户住宅(行列式,中庭的房屋和密排单户型独立住宅),休闲区等项目。
为多明萨尔设想一个集中和重组城市组织结构建立区域。这能够将重建和再利用退化或废弃的工业区,同时将其转移到住宅,商业和商业领域。?河地形沿岸应该变成一个绿色休闲区域和生活可持续区域。多明萨尔火车站应移到稍微北(连同巴士站)地区,这里能提供现代和附属的产品。
5.结论
为避免人类住区增长的不平衡,不健康和不可持续性,就必须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在区域和次区域一级),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需求,节约能源,保护开放绿地。我们提出了两个战略:
一发展中央城市区及其历史核心区; 二人口稠密地区分散安置在城市边缘分;
这些改善将带来一个更加可持续的和功能升级的城市住区: 减少日常迁移量;
集中居住和更好的土地使用;
更好的城市标准和升级功能(中央、制造业、娱乐),这有助于增加活力和提高生活质量;
发展混合使用的市区(含住房,工作场所和必要地服务)是减少郊区总量的增长的一种方式;
更好的社区和其他基础设施;
可持续的运输模式(高浓度人口/公共交通推广—好质量的大众运输系统); 更多选择和更多元化的生活居所。
合理有效整合住区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农村。如果这里有自己的文化和特征,在未来的整合计划中应该得到尊重。且应重点强调单元和住房的保护,因为这些是值得保护的。
因为卢布尔雅那郊区飞速的建设,新的环境将出现,当公共交通网络更新后(首先就是市郊铁路)。这就是本地发展规划为什么要适应和更新。如果它们不进行改变,这些区域将重建,也将没有可能建成为一个城市副中心(靠近火车站)。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节水战略研究 篇6
一、北京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
(一)水资源短缺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
水资源既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拥有安全可用的水资源是一个城市或国家综合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北京市因其人口高度聚集、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水资源问题十分突出,时刻受到水危机的挑战。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地区先后出现过几次大的水危机,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连续5年枯水和1999年至今的连续枯水年带来的水资源危机,对北京发展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响应水危机的行为调整,既需要工程建设、更需要制度建设。北京市过去几十年中建设了大量水利工程,目前也正在抓紧实施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但是开源的水利工程投入巨大,新增资源供给能力有限,只能治标,节水型社会建设才是响应水危机的治本之策。北京的治水模式需要从过度依赖工程建设扩大供给为主转向制度建设激励节水为主,从单一的硬件建设(如水务设施、基础设施)转向软件建设(如制度、法制、民主、R&D、能力建设)和硬件协调发展,政府水务主管部门主要职能从工程投资优先转向以制度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为本。
北京市委、市政府对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非常重视,2010年1月25日,市长郭金龙在《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资源能源保障。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从战略高度研究建设节水型城市。认真落实各项节水措施,开展阶梯式水价试点⋯⋯”。
(二)经济社会发展给节水型社会建设带来新的挑战
自1981年北京市正式成立节约用水办公室以来,北京市的节水工作已经开展了近三十年,期间以《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和《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为核心,制定和修改了几十项节水法规,初步形成结构合理的水价体系。2002年,北京市通过建设部、国家经贸委节水型城市考核验收,于2003年被正式授予全国首批“节水型城市”的称号。三十年来,北京市的节水工作紧密结合北京水情实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宜居城市为目标,以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机制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坚持向观念要水、向机制要水、向科技要水,坚持统筹城乡,构建循环水务的工作思路,求真务实、大胆创新,连续多年实现年节水1亿m3以上,2009年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到30.2m3。提前超额完成“十一五”期间万元GDP下降20%的预定目标。
曾经的节水管理对过去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但如果还照抄照搬原来的思路和办法,已不可能适应新形势下北京发展的需要。现在北京迫切需要寻找到既继承传统,又更具活力、更加有效的节水管理新模式。
(三)世界城市建设对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2009年底召开的北京市委十届七次会议上,对新形势下北京的发展做了新定位,确立了新目标。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阶段,以世界城市这一高端形态谋划北京未来发展,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战略。同伦敦、纽约、东京这些世界城市相比,北京在产业结构、用水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还有相当大的调整空间。以节水为标准推进北京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符合世界城市建设的方向,也是适应北京缺水实际的要求。
因此,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确保建设世界城市的水安全,是一项创新工程,在进行管理、技术、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同时,在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之间,协调好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各项节水工作,统筹安排,分步实施,这是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保证。进而言之,把握节水型社会建设在世界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水对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有必要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生态、人文、民生等不同侧面,从世界、国家、区域的不同层面,从农业、工业、环境、生态等各种角度,全方位地研究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中长期战略,以确保实现世界城市建设水安全的目标。按照建设世界城市的要求,以更高的标准、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水平推进新时期北京节水型社会建设具有着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二、节水型社会建设思路
北京节水型社会建设将紧紧围绕着城市国际高端化、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以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契机,努力完善节水“四大体系”。结合北京城市整体发展规划和水资源形势,以“强化节水、高效用水、优化配水、精细管水”的节水战略,推进北京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支撑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世界城市、宜居城市的建设。节水“四大体系”为:
(一)完善以节水高效为导向的产业体系
北京市各相关部门联合制定产业投资项目指导目录和限制发展项目名录,限制并逐步淘汰落后、耗水量高、用水效率低下的产业项目。建立适应北京缺水条件的产业结构,严格控制水资源利用总量,促使水资源向节水高效的领域流动,逐步培育起适应北京缺水条件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发展循环型的水资源利用体系
把加大非常规水源利用作为缓解北京水资源紧缺的重要战略措施,促进优水优用、分质供水,提高北京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北京市正在通过建设工程设施、采取管理措施,促进污水资源化。随着污水资源化进程的加快,需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鼓励再生水的生产和利用。
(三)建立创新型的政策管理体系
各级政府应当把节约用水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健全节约用水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发、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培育和发展节水产业,组织开展节水型单位、社区、村镇的创建工作,广泛开展节约用水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用水意识。建立节约用水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节约用水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四)开创互动型的社会参与体系
社会单位和公众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基础和主体。节水型社会建设与每个单位和个人息息相关,需要社会单位和公众的广泛参与。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能够提高社会公众对市情水情的了解,深刻认识到北京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增强节水意识;另一方面,要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培育同节水型社会相适应的节水文化。要形成适应北京水情特点的节水生产和生活方式,依靠自我约束和社会约束,促进节水型社会的深入发展。媒体也要创新形式,通过营造节水舆论氛围和加大社会监督等方式,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三、重点节水领域
(一)制度创新战略
1.完善节水型社会制度体系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修订《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出台《北京市节水奖励办法》、《北京市计划用水管理办法》、《北京市建设项目节水设施管理办法》以及《北京市用水单位水量平衡测试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制度或部门规章,完善节水制度体系建设,形成节水奖惩有法可依的良好态势。进一步完善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水资源论证制度、计划用水制度、建设项目节水评估制度、水功能区划等节水型社会基本制度,大力开展相关制度的实施细则、实施方案等配套制度建设,明确制度实施的主体和具体的奖惩措施,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2.推行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节水新机制。一是建立健全节水型水价机制。水价应当能够全面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成本,补偿供水及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建设成本,并使企业合理盈利。根据水资源的紧缺程度及水资源补偿的要求,合理确定各类用水的水资源费标准。污水处理费标准要逐步提高到补偿成本并合理盈利的水平。对国家产业政策明确的限制类、淘汰类的高耗水企业实施惩罚性水价。二是实施节水型产品认证和用水效率标识管理制度,建立节水型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用户和消费者购买节水型产品。三是加大财政对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等节水项目的资金补助,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节水型社会建设。四是建立节水信息发布制度,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及时发布国内外各类节水信息,引进先进的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管理经验,引导用水户挖潜改造,提高用水效率。
3.建立互动型的群众参与机制。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政府要在水资源管理的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引入民主管理和广泛参与的方法,建立公众参与的节水制度和公众监督机制,形成良好的节水机制和氛围。扩大群众参与范围,群众作为节水的主要力量和监督对象,对提高社会节水意识有重要作用。组织开展节水型单位、社区、村镇创建工作,广泛开展节约用水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用水意识。
(二)水资源配置战略
1.宏观调控战略。节水应该包含在整个生产、生活等各社会层面中,目前北京市的节水工作比较注重微观节水效果,忽视宏观节水的重要性。未来中长期战略中,要重视宏观节水的重要性,从规划和计划开始进行节水。要重视初始水量分配的重要性,必须立足于当地经济发展,公平合理的协调行业、供水企业、用水户之间的初始水量,从源头上遏制用水浪费的现象。
2.工程配置战略。建设节水型社会,必须在现有的经济规模和水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上,发挥地区优势,引导产业结构调整,革新工艺、提高观念,同时还需要一定的水资源配置战略作为基础。首先要建立地表水利工程联调系统,增加地表水供水量;其次,开发建设新的地下应急水源;第三,完善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第四,建设再生水利用配套工程;第五,建立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再生水、雨水利用等联合调蓄工程,充分发挥供水效益。
3.虚拟水战略。加大虚拟水的输入,减少以水为原料产品的输出,是解决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逐步应用虚拟水战略解决北京市粮食和农产品供应问题,平衡区域水资源利用赤字,促进北京市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将节约下来的有限实体水转向生态环境恢复保护以及低耗水高效益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渠道、提高经济能力,通过贸易向市场要效益的方式间接养水,使水资源管理事业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行业节水战略
1.节水高效都市型现代农业。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取消水稻等高耗水作物种植,减少小麦等作物种植面积,发展雨养旱作玉米,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果树种植,加强农业节水管理。发展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和效益。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制定节水型农村标准,使新农村建设成为节水减排的典范。
2.节水型现代化工业。严格按照《北京市关于加快退出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工业企业的意见》要求,配合市经济与信息化部门加快“三高”企业的退出步伐,同时进一步发展节水型的高端优势产业,继续对65种高耗水行业实行市场禁入制度,逐步使小水泥、小造纸等27种传统工业退出北京。同时,对饮料等以水为主要原料的企业,实施降低用水量和压缩生产量的措施,以降低其水耗。在北京各工业园区推广清洁生产,发展低耗水、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
3.节水型公共服务业。第三产业强化执行节水新技术,尤其对特殊的高耗水行业,如洗车业,推广洗车用水循环利用、高压喷枪冲车、电脑控制洗车和微水洗车、环保型无水洗车等技术;推广游泳池用水循环利用技术。宾馆、洗浴业推广中水利用技术。
4.节水宜居型城市。生活节水水平与人的观念和意识关系密切,在中长期建设过程中,从供水环节和用水环节进行生活节水的推进。生活节水要与城市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以不降低居民生活水平为基础,合理制定用水计划,大力推广节水器具,普及节水观念。同时考虑北京市人口和资源条件,对水资源的需求和供给加以适当限制。
(四)非常规水源利用战略
1.再生水。再生水利用是缓解北京水资源紧缺的重要措施。从2004年起北京就把再生水纳入全市年度水资源配置计划中,确定了再生水用于工业、农业、城市河湖和市政杂用的利用方向,利用量逐年加大,利用范围不断拓展。2009年北京利用再生水6.5亿m3,占到全市总用水量的18%,超过了地表水用量,再生水已经成为北京不可或缺的水源。再生水是新兴的供水产业,除了要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外,必须要有相关的政策法规、管理措施加以保障和监管。
2.雨水。雨水是自然界水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雨水利用是解决北京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优化配置水资源,保证水安全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基础上,抓住汛期降雨集中的有利时机尽可能地收集、滞蓄、利用雨洪水资源。市区开展透水铺装、绿地蓄渗、建蓄水池等工程措施的建设,将雨水用于绿化、洗车和环境用水。城市下游建成雨洪滞蓄区,郊区利用坑塘、沟渠、洼地拦蓄雨水,改善环境,回补地下水。
3.海水。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海水利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海水淡化可以作为首都水资源的重要战略储备,加快前期研究,做好技术储备,把海水利用作为北京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战略措施。
城市品牌化战略浅析 篇7
关键词:青岛,品牌化,城市发展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我国经济社会正面临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机遇期, 城市体制改革也进入了一个深水区, 很多矛盾也不断显现出来:城市污染加剧, 环保压力不断增大;产业结构不合理, 面临新一轮调整升级;失业增加, 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跟不上经济增长的步伐;片面重视经济, 轻视文化发展。城市要在更高层次上取得进一步发展, 必须突破既有落后观念和模式。本文在借鉴分析经典城市发展案例——青岛城市品牌化的基础上尝试总结和发现当今城市发展模式的新变化和新趋势。
青岛是全国最早开展创名优产品活动的城市, 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实施其名牌战略。它的城市发展模式独具特色, 那就是城市品牌化, 从品牌产品到品牌企业, 从品牌产业到品牌园区, 再到现在的城市品牌化, 循序渐进, 逐步强化整个城市的品牌形象, 青岛市委市政府一直都把实施名牌战略作为提升青岛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的重点。品牌作为青岛的独具特色城市名片, 提高了青岛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形成了经济界广为关注的“青岛现象”。培育城市品牌使得青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也为国内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模式。
青岛城市品牌建设在面对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处于特殊的转型时期的形势下出现的一些需要引起关注新情况、新趋势。
首先, 文化是城市进步的灵魂, 城市品牌核心竞争力逐渐从经济硬实力转向文化软实力。
“21世纪的区域竞争, 将以文化论输赢”。品牌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优秀的品牌是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的, 目标受众在接受了城市品牌的过程中, 同时也选择了城市文化品位。文化是城市品牌的主要动力, 树立“文化资本”的观念是打造城市品牌的核心所在, 把握当今城市竞争的核心内容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更胜一筹。
发展文化产业“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个一举两得之举, 既提振了城市经济, 又挖掘了城市的特色文化。近几年青岛市正在积极规划建设文化产业, 并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以具有世界游乐业先进水平的主题乐园唐岛湾海上嘉年华项目、青岛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华谊兄弟影视基地等为依托发展的影视传媒、演艺娱乐、文化产业制造、动漫创意产业, 以市北啤酒文化街, 延安二路婚纱摄影街, 体育用品街等七条特色文化街发展的特色街区文化街区为副产业集群, 以市南中联创意广场, 青岛动漫游戏产业园为重点的创意产业集聚区, 以崂山下清宫道教文化、华严寺、青岛啤酒城等为重点的文化旅游集聚区。青岛正借助大力重点发展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机遇, 打造现代文化名城, 这也必将为增强青岛城市文化魅力和品牌魅力注入一剂强心剂。
其次, 把握时代脉搏, “以人为本”才能创建和谐的城市环境。
城市品牌化要把“以人为本”贯穿到城市品牌建设的全过程, 它是品牌化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以人为本主要是从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第一, 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 城市作为一个资源体, 其核心竞争力来自人才资源, 只有把具有战略眼光和管理能力的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 才可能使城市进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从城市品牌创新来说, 人才是品牌的原动力。品牌企业的打造离不开具有良好技能的高素质的工人队伍, 要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 造就一批勇于创新, 勇于开拓, 业务精湛, 技术一流的工人队伍;城市规划建设离不开专业的规划设计人员和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先进理念的管理干部队伍;城市形象的推广离不开那些与城市息息相关的名人名家, 只有建立不断造就能人、名人的机制, 培养大批的知名的文学家、企业家、政治家、教育家、歌唱家、影视演员等名人名流, 发挥名人效应, 才能为城市品牌建设创造源源不断的动力。第二, 重视民生, 城市品牌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的落脚点就是不断的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所以要把提高市民的收入水平, 改善城市生活质量贯穿到城市建设的全过程, 充分重视民生, 增加市民的幸福指数和对城市的认同感。加强内部宣传, 统一思想认识和行动, 调动积极性, 提高市民自豪感和自我约束力。提高城市的凝聚力以让广大市民发挥主人翁精神, 为维护城市的良好形象, 建设城市的品牌贡献力量, 发挥全民参与的积极效应。
最后, 正确实施品牌聚焦战略, 避免过度多元化导致的城市品牌力的稀释。
品牌战略的首要原则在于聚焦, 通常, 只有当企业首个品牌在目标市场或者所在品类占据了主导地位的前提下, 才应当考虑针对新的市场和品类推出新的品牌——可口可乐、宝洁、丰田都实践过这一成功模式。丰田在创牌63年后推出“雷克萨斯”, 13年后在北美推出第三个子品牌Scion;通用所拥有的九大品牌却是个反例, 是企业大而不强的根本原因。通过创新品类, 长期聚焦发展一个品牌, 并且逐渐主导该品类, 然后根据分化趋势, 适时推出第二品牌并且进入该品类, 逐步推进, 最终形成多品牌布局的树状品牌战略是我们在城市品牌化的道路上的不二法门。
青岛为迎接奥帆赛而打造的城市名片——“帆船之都”, 以“相约北京, 扬帆青岛”为基本定位是正确的, 但是“影视之城”“音乐之岛”“品牌之都”等提法使受众无所适从, 不但在品牌管理上造成混乱, 最重要的是严重稀释了城市主导品牌的品牌力。品牌化应该有主攻方向, 有核心品牌。现在青岛城市品牌建设的初期应当实施聚焦战略, 先集中精力大力宣传和建设“帆船之都”的城市名片, 使城市概念在受众目标的心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只有前期实施品牌聚焦战略, 后期实施多元化战略, 形成城市主品牌与副品牌构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品牌体系, 才能造就一个强大的青岛城市品牌。
总而言之, 品牌化是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 把城市置于品牌化管理模式下进行统一规划, 在城市宏观战略指导下, 把城市建设成为一个环境幽雅、经济发达、特色鲜明、文化深厚、文明和谐、居民生活幸福是所有理性的城市管理者的共同价值追求, 也是品牌化的初衷。时下正值“西安世园会”的举行, “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已经清楚的透露出今后城市的发展方向, “创新”、“环保”、“生态”“和谐”的理念逐渐渗透进人们的城市生活, 也是值得我们城市建设规划以及管理者们注意的。在城市品牌化道路上的青岛模式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和借鉴的,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只要我们努力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已有的成功模式, 我们就有理由相信, 借着世园会在中国举行的难得契机, 一定会给中国城市的发展提供崭新的思路借鉴。
参考文献
[1]姚萍, 邢正彬.青岛名牌丛林的形成与衍生[J].化工质量, 2004 (5) .
城市战略 篇8
1.1 CI概念形成及历史演进
CI设计是英语Corporate Identity Design的缩写, 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即企业形象设计。这一概念最初主要用于企业, 即通常所说的CIS (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企业形象战略, 指将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 通过统一的识别设计加以整和和传播, 使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 从而营造一种最佳的企业运作环境。CI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 这个系统开始阶段是CI导入目的的探讨与企业现状分析;以后又经过MI (Mind Identity概念识别) 、BI (Behavior Identity行为识别) 的阶段, 最后是把CI进行视觉化, 即VI (Visual Identity视觉识别) 视觉设计阶段。企业是通过VI设计使社会认识自己。
20世纪60年代企业形象设计理论 (CIS) 在欧美企业界被广泛推广运用, 最早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欧洲。企业之间为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能够使自己牢牢占有一定份额, 要求企业经营者必须在社会上确立自己的形象。由德国“AEG”通用电气公司启端, 1907年将培特伦斯设计的“AEG”3个字母形象的构成作为标记统一使用于产品及办公用品等方面, 成为统一化的整体形象识别。1933-1940年由艾德瓦·琼斯顿等人完成的英国伦敦地铁建设中的整体形象设计, 在票面、站牌、系列海报及环境设计方面导入统一化形象识别, 被称为贯彻了一种“设计策略”。这可以说是这一理论最早用于城市建设上的例子。
1.2 城市CI概念理解
所谓城市CI理论, 是指城市决策者在认识到城市形象在城市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基础上, 组织力量、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 围绕塑造好城市形象这一主题, 从全局角度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 并付诸实施, 以便有效的推进城市发展的一种战略形式。可简单的理解为:借助企业CIS理论, 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应用于地区和城市形象建设, 从文化入手, 找出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的内在联系, 建立一套城市的形象识别系统。借鉴企业CI三要素的划分, 城市CI系统可分三部分:城市理念识别 (City-MI) 、城市规划识别 (City-BI) 和城市视觉识别 (City-VI)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1 国际现状
正如企业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逐渐被大多数企业重视一样。近年来, 这种借助于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方法, 来对地区或城市形象进行设计的城市CI理论, 在国际上一些城市应用非常广泛。如东京曾经公开征求新的标志, 取代旧的龟纹图案, 以符合国际大都会的形象。南韩吸收CI理论, 创立了CIP体系, 强调区域性形象。新加坡裕廊工业区早在建区初期就制定了自己的发展理念, 设计了区域标志, 并加以推广。这无疑是使得城市CI理论发展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 也给城市化发展速度较晚的我国城市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
1.3.2 国内现状
尽管我国城市化发展目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但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形象的重要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城市理论界在吸收和借鉴国外建筑学、城市设计学、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等理论的基础上, 开始对城市形象建设进行探索。到2001年底, 已经有五十多个城市在进行城市形象的讨论和城市形象的构建。一些专家认为城市形象和企业形象的本质是相同的, 没有太多的理念差别。如著名的形象设计专家赵琛先生就认为城市形象工程包含了城市形象理念系统、市民行为系统和视觉景观系统三个部分。孙黎在《企业形象策划》一书中指出:“城市导入CI, 以系统化的设计以及全体市民的参与, 以及通过各种活动与传播的力量, 以强化城市精神理念, 积累城市的形象价值,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书中, 他将城市CI分为城市理念识别 (City-MI) 、城市行为识别 (City-BI) 和城市视觉识别 (City-VI) 三大子系统。
目前, 国内率先建立这套系统的除香港、澳门外, 上海、南京等城市, 也由有关管理部门确认了市徽, 市旗、吉祥物、标识、标准色、标准建筑及雕塑、景点、公共标识及符号等。大连、青岛、西安等城市也紧随其后提出了发展口号, 目标战略。
2 城市CI理论和城市景观设计的关系
城市景观设计的目的是改善城市的视觉环境, 塑造城市的独特性格, 使地方特色文化与城市环境文脉得以延续, 为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 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增强人们对生活环境文化的认同感和心理的归属感。
首先, 从城市景观设计目的来看, 是为了突出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个性魅力, 是特性、个性的研究;而城市CI理论是系统化、共性的研究, 于是就存在一组矛盾, 即个性与共性问题。而这恰恰也是景观设计的重点:如何在整体环境下保持城市的特色文化。对这两者关系的理解就是对地域性概念的重新诠释。
其次, 国内外对于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大多只是停留在对街道、广场或居住区等单个相对独立的领域来研究, 很少将它放在城市整体大环境的背景下来进行研究。而城市CI理论, 正是弥补了这方面的欠缺。城市CI理论介入, 使城市景观这个庞杂的系统有了条理化、系统化, 促使地域特色文化的形成。同时, 也为城市景观创作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3 城市景观设计创作的着力点
在信息社会中, 就财富而言, 以知识为代表的无形资财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就城市价值而言, 以形象和信息为代表的无形资产同样是价值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形象的城市, 形象模糊的城市, 难以在信息社会中迅速发展。那么, 在城市景观设计具体工作中, 怎么来使城市CI理论发挥指导作用, 塑造城市个性呢?
第一, 与CI的其他部分MI (Mind Identity) 理念识别BI (Behavior Identity) 行为识别彼此藕合, 可从不同侧面准确地反映城市的文化、组织、管理、服务、科学、理念发展战略、社会责任等深层次的要素。具体说, 就是从“理念与行为二者结合入手”, 从城市性格和精神出发, 注重城市整体风貌特色, 对城市建设和发展进行准确定位, 确定一个长远的具有前瞻性的总体发展规划设计MI (Mind Identity) 理念。要求城市必须与自身具有的良好特质、发展理念、建设规划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作一番自我认识, 不脱离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目标而标新立异, 过分追求个性, 体现出城市特色。以此作为一个城市景观规划设计长期坚持和发展的指导方向和依据, 不随城市职能的执行者的个人意志而随意改变。
第二, 与VI的统一性。城市每一个规划设计的空间场所不论是城市街道、小区、商业用地、学校、公园还是开发区科技园, 都有自己的VI (Visual Identity) 视觉识别。例如, 一个完整的指示系统是VI的一部分, 尽管指示系统有区别性, 但在表现形式上各层次之间应具有广泛的统一性, 具体表现为理念与视觉传达的协调性;载体之间应用材料与造型的统一性;载体颜色与城市VI的一致性;以及尺度上的呼应性。提炼简洁明了的视觉文化符号体现在具体的景观设计中, 同社会大众见面。使城市景观在视觉上以独特的色彩、造型的设计语言体现城市性格与魅力, 唤起人们对城市人文特色的记忆, 延伸城市的精神与性格。
同时, 注重城市景观的风格整体统一性和地域差异性。不同地域的应有自己的特色, 与其它地区相比, 表现为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 既表现为内容上的差异性, 也表现为形式上的特殊性, 在统一的设计风格中寻求变化, 千篇一律是不能唤起人们对这个城市环境的记忆和关注的。
4 结语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景观风貌的概括, 代表了城市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的文化理念。每个城市都能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或者个性形象带给人抹不去的感受。正如建筑大师伊利尔·沙里宁所说, “让我看看你的城市, 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是什么。”所以, 城市景观设计以城市CI理论为指导, 从“理念与行为二者结合入手”, 发展地域历史、文化底蕴, 改善城市空间视觉景观, 提升城市在社会存在的印象, 塑造城市个性, 打造个性化城市, 提升城市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程能林.工业设计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2]吕文强.城市形象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3]孙黎.企业形象策划[M].北京:商业出版社, 1996.
[4]方兴, 西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城市CI战略[D].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1-11-7.
重庆谋划城市发展战略布局 篇9
主体功能区规划, 主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 统筹考虑未来区域的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 进而进行科学的国土空间划分。重庆着手推行此举, 将会给区域经济利益调整带来哪些变局?对各区县发展, 又意味着什么?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分类开发规范秩序
“这一规划主要是根据主体功能定位, 明确重点的开发方向, 进而对开发强度、开发秩序等进行规划和控制, 从而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杨庆育介绍说, 根据规划, 可将国土空间划分为四类区域。
首先是优化开发区域, 指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开发强度高的地区, 要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其次是重点开发区域,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发展潜力大、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好, 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三是限制开发区域, 关系较大范围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 突出生态和农产品保障功能, 适度发展产业, 促进人口转移。四是禁止开发区域, 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区域。
据了解, 除重庆市之外, 国家层面上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也正积极推进。2010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审议通过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在接受记者专访时, 也曾明确表示, “十二五”要在出台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 制定完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实行功能区域规划势在必行。
重庆市开发强度大效率过低
在采访中, 杨庆育详细分析了重庆市国土空间的自然状况。
重庆市山多地少, 适宜开发土地资源较稀缺。其中, 山地面积占幅员面积的75.8%, 丘陵和台地占21.8%, 平坝只占2.4%。全市只有约1/3的区域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2。
同时, 虽然江河密布, 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生态敏感, 环境特殊, 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地, 环境保护压力大。位于盆地边沿, 常年风速低, 空气污染的稀释能力不强, 污染消纳能力较弱。
重庆市还是全国四大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 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达13417处, 三峡库区、长江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地质灾害相对较为严重。
杨庆育表示, 就目前重庆市国土开发现状看, 开发强度高, 但是效率低。
重庆市开发强度为6.92%, 居西部地区第一位,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倍。但单位城镇空间集聚的人口偏少, 城镇人口密集度偏低, 特别是部分小城市、建制镇、开发区占用的国土空间较大, 空间资源浪费严重。
例如, 集聚近80%经济总量的一小时经济圈只居住了全市60%的人口, 渝东北、渝东南仍有几万人生活在高寒山区等不宜人类活动的区域。
从生产与生态的关系看, 生产占用空间偏多, 留给生态的空间偏少;从城市内部看, 工业空间偏多, 居住空间偏少, 并且耕地面积减少过多、过快。
直辖以来, 重庆市建设用地年均增长0.96万公顷, 耕地面积年均减少3.48万公顷, 耕地急剧减少, 由2001年的251.92万公顷减少到2010年的223万公顷, 人均耕地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6%左右。
应充分认识空间需求挑战
重庆市肩负在西部“加快、率先”的使命, 加之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对空间需求面临挑战, 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可持续发展对空间需求的挑战。因此, 必须深刻认识到, 我们人均拥有适宜开发的国土空间有限, 目前不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活动应尽快纠正, 要强化节约空间, 集约开发。
杨庆育分析说, 从国土资源分布的差异性出发, 绝不是所有的国土空间都适宜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 因此, 必须尊重自然, 科学开发。从因地制宜的角度, 以及满足人们多元化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 不应是所有国土空间都承担同样的功能, 必须分类发展, 分类管理, 分类考核。这两者对重庆而言, 也尤显迫切。
“一核六心、一圈双带”
据透露, 在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编制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 将重庆经济区纳入了国家重点开发区, 功能定位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 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汽车摩托车、石油天然气化工和装备制造基地, 内陆开放高地和出口商品加工基地。
三峡库区一些区县, 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明确提出中央财政将“逐年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特别是中西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金佛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足石刻等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长江三峡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黄水等国家森林公园、黔江小南海等国家地质公园划为禁止开发区。
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精神, 目前重庆市初步进行了规划。杨庆育透露, 重庆市主体功能区规划, 从空间战略格局上, 以主城和六个区域中心城市、“一圈两翼”等布局, 分为“一核六心、一圈双带”城市化空间格局。
同时, 构建“三带四屏”的生态战略格局, 即以长江、嘉陵江、乌江三大水域生态带和大巴山、大娄山、华蓥山、七曜山四大山脉生态屏障为主体, 以交通廊道、城市绿地为补充, 山水相间、带状环绕的生态战略格局。
重庆市禁止开发区面积80.01万公顷, 占全市9.71%。范围包括国家及市级自然保护区24个;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2个;国家及市级重点风景区36个;国家及市级森林公园58个等。
区域政策和绩效考核应区别对待
既然各个区域肩负着不一样的使命, 在区域政策和绩效考核应区别对待。在采访中, 有关专家如此建议。
他举例说, 例如, 财政政策上, 提高转移支付系数, 加大对限制开发区的支持力度, 引导并帮助地方建立基层政府基本财力保障制度, 增强限制开发区域基层政府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的能力。
在投资政策上, 逐步加大政府投资用于农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比例;对限制开发区的投资主要用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和支持发展适宜产业;对限制开发区国家支持的政府投资项目, 适当提高市政府补助或贴息的比例, 对基础设施项目, 降低或不要求区县政府提供配套资金等。
对重点开发区域, 应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 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 对限制开发区域, 主要鼓励民间资本投向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社会事业等。
更重要的是, 杨庆育认为, 主体功能区应建立分类考核体系。
对重点开发区, 实行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优先的绩效评价, 综合评价经济增长、吸纳人口、质量效益、产业结构、资源消耗、环境保护以及外来人口公共服务覆盖面等, 弱化对投资增长速度等的评价。
对限制开发区, 对农业导向的限制开发区, 实行农业发展优先的绩效评价, 强化对提高农产品保障能力相关指标的评价, 弱化对工业化城镇化相关经济指标的评价。对生态导向的限制开发区, 实行生态建设优先的绩效评价, 强化对提供生态产品能力的评价, 弱化对工业化城镇化相关经济指标的评价。
对禁止开发区, 应根据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 按照保护对象确定评价考核内容, 强化对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情况的评价。
采访中, 杨庆育透露, 目前重庆市正积极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并加大对限制开发区区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同时, 正建立健全符合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要求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及办法。
城市战略 篇10
前几年, 我国车市的增长力量主要集中在京、沪、穗、深等特大城市以及中原地区的部分省会城市。此外, 还包括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 内地的二三级市场并未真正启动, 而时下, “农村包围城市”似乎成了各大厂商时髦的口头禅。难道这些品牌一定要“先进村, 再进城”吗?难道所有城市都已被四个轮子的家伙堵的水泄不通了吗?还是由于农民没文化, 好忽悠?为何许多厂商也认可这种“曲线救国”的道路, 但最终却没能达到预期效果呢?如果仅探讨民族品牌先“进村”, 后“进城”的好处, 估计所谓的专家都能摆一大箩筐。但关键是怎么进, 进了以后怎么办?如何达到城乡共荣的局面?
许多厂商在各自细分市场的厮杀中早已血肉模糊, 因此他们来到尚未成为激战中心的农村藏身, 一边补充元气, 修炼内功, 一边扩大自己的农民军力量, 无不期盼有朝一日卷土重来。他们如此“忍辱负重”, 不就是为了厚积薄发吗?难道在中国汽车工业天生不足的情况下, 这种方式不值得我们去推崇吗?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 勇者相逢智者胜!
现如今在城市中, 每天都有人抱怨找不到停车位, 出门就堵车。大街上拿驾照的人都比拿身份证的都多。许多人搞不明白, 看似近乎饱和的市场为何有如此大的包容力?为何众多汽车厂商均将重心向二、三线市场集体迁移?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政策利好:“三农”政策成就了农民现金收入的增长, 特别是在农村或者城乡结合部, 农民弟兄有了钱, 第一件事情是修房子, 第二是讨老婆, 第三就是买彩电、买车。因此, 这些好政策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 还使汽车等与农民息息相关的产业从中受益。对部分小排量车型而言, 购置税减半及汽车下乡政策则成为它们开启农村大门的金钥匙。
二、购买力和购买欲望的同时具备:中国能够买轿车的人远不止统计局所公布的数字。随着城乡务农经商人员的钱包越来越鼓, “进村”的好时机也就悄然而至了。中国人对轿车的热爱程度并不比外国人低, 不少欧美国家的小孩从小就在他父亲的汽车里面成长, 他们觉得没什么大不了。而在中国的二、三线市场中, 目前具备购买力的人群绝大多数在孩提时代只能看到少数的达官贵人坐轿车, 当美丽的小轿车从身边经过时, 艳羡不已。心想何时自己才能享用呢?所以“买轿车、坐轿车”成为了许多中国人儿时便埋藏心底的梦想。如今, 他们成为了社会的主要力量之一, 在拥有购买力的同时, 实现这个梦想变成了必然。此外, 很多中国人苦日子过的太久, 消费欲望长期被压抑。如今随着城乡贫富差距的缩小, 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精神方面的需求也逐渐体现出来, 凭什么农民辛苦一辈子就不能享受一下?汽车是一个载体!它甚至承载了一个农民家庭许多代人的梦想。在国力不断强盛的今天, 他们理应享受实现梦想的快感。
在我国现有的采购及支出成本下, 有的轿车厂只要能做到4.5-5万台/年的量, 就能达到盈亏平衡点。许多功利的厂商在一些空洞的噱头上动脑筋、背后则是聚敛利润暴力的肥手和被利欲熏黑的心。他们天真地以为, 营销就是促销!只要上央视镀个金, 到二、三线市场搞搞巡展, 知名度上来了, 市场就一定能打开。殊不知,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活动形式, 而是其对品牌美誉度是否起到了真正的提升作用。品牌推广是一项目的性、综合性、规划性非常强的工作, 应着眼从影响客户需求、购买决策、信息来源等方面来定位, 有的放矢, 通过精确制导来降低运营成本, 将有限的营销资源最大化利用。但如果服务水平无法迅速匹配认知度的扩散速度, 那么“卖一方, 黑一方”的历史悲剧就一定会重现, 而且一定会“推的越快, 死得越快”, 最终成为“一锤子”买卖。原因何在?就是因为你的产品在迅速打开市场大门的同时, 另一扇门紧紧地关闭了, 这个门便是老百姓的心门。这也正是我们许多品牌“曲线救国”却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 消费者愈发理性, 购买决策过程变得更为复杂。而开展系列的广宣活动则是各个厂商最常用的促销措施:新车鉴赏会、区县巡展、大型室内车展、客户联谊会、媒体座谈会、平面媒体、电视媒体、自驾游、送装潢、降价等等。几乎每个品牌的促销活动都是围绕这些相同的内容按部就班的开展, 效果可想而知。难道品牌推广真的别无他法了吗?笔者认为, 在汽车工业高速发展的今天, 如何保持品牌宣传的一致性、服务高水准的持续性、产品定位的准确性以及上市步骤的合理性显得至关重要。这里面体现着厂商的营运水平和服务功力。因此, “农村包围城市”绝非哗众取宠, 而是一种差异化的品牌定位, 在执行战略方针的过程中, 厂商需要通过优质服务为“村, 城”的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给消费者更多更直接的优质品牌体验。例如, 针对二、三线市场年轻客户购买力相对偏弱的特点, 在个别区域进行零利率等金融信贷的试点工作, 若效果良好, 则逐渐推开, 通过客户群及影响力的不断壮大, 最终通过口碑的有效传播而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理想效果。同时, 厂家的发展战略及营销策略需基于对客观数据的理性分析, 对市场特征的深度挖掘以及对经销商和自身客观状况进行全面把握的前提下进行制定, 并不断致力于提高经销商的盈利能力, 培育优质的长期战略性合作伙伴, 共同增强“免疫力”。从而在把握主动营销模式的同时, 提升企业的综合能力并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达到“整体抗衡、差异化竞争、服务制胜”的优势竞争效果。
很显然, 这才是一个共赢的结局!俗话说, 强者眼里处处是路, 弱者眼里处处是山, 智者不惑、勇者不惧、适者生存, 仁者无敌!不久的将来, 我们必将带着青纱帐里生机勃勃的百万绿林大军卷土重来, 让我们在与“敌人”狭路相逢的过程中亮出宝剑!杀出一条通往“底特律”的血路, 以告慰那些早年夭折的汽车品牌在天之灵!
世界城市战略中的财富机遇 篇11
大国崛起中的世界城市战略
2010年,北京市站在高起点上,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规划。世界城市不仅是全球战略性资源、战略性产业和战略性通道的控制中心,也是中外文明融合和多元文化的交流中心,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的高度统一体。但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不是自封的,而是公认的,是需要有社会认可度和国际公认度的。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北京的发展必须考虑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业内人士表示:“提出建设世界城市,不但给北京进行了重新定位,而且这个定位是站在未来谋划今天。”大家普遍认可北京如果交通不拥堵,就是一个特别好的城市。也有人说,2020年北京将可能进入世界城市行列。北京房地产协会副秘书长陈志表示:“从政治的角度来说,北京作为首都,当中国在世界上有影响力和控制力的时候,北京必然就会跨入世界城市的行列。有朋友说2020年可以达到,我个人觉得还会远,今后可能还要走很长的路。”
的确,世界城市不是物质财富的堆积,也不是简单地在短期内可以实现的。美国龙安建筑规划设计顾问公司行政总裁饶及人是个行走世界的人,曾供职纽约规划局,他判断北京是中国最好的城市,楼市价格将在两年内超首尔;现在的打压将会造成明年暴升,此趋势难以阻挡。他同时也表示:“如果没有战争,北京将在20年后成为世界城市。而房价就是一个指标,这也是中产阶级的愿望。”
运筹帷幄东西交融的北京战略
随着北京向世界城市进军的脚步不断加快,北京亦呼唤出现财富创造中心和财富人居中心,以符合全新的城市发展脉搏,而北京CBD和西山别墅区则成为这两大财富中心的孕育所在。
四大世界城市之一的纽约,作为世界财富创造中心,分布了众多国际著名的商业、金融、保险公司,而长岛作为纽约的财富人居中心,几百年的建设历史让这里成了世界最著名的经典富人区,这里凭借优美的自然景观资源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财富阶层在此汇集。
在此背景下,香江国际作为国内知名的地产名企,借势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全新发展态势,在CBD财富创造中心建造了北京财富中心这一区域标杆之作,在西山财富人居中心缔造了香江别墅这一宜居传世名邸,以自己独到的企业发展战略布局,为北京迈向世界城市作出了巨大贡献。
古人云:“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香江国际敏锐地觉察到北京在建设世界城市的进程中,将出现CBD财富创造中心和西山财富居住中心,为此选择在上述两个板块建筑北京财富中心和香江别墅这两大传世经典巨作,充分展现了香港国际所一直尊崇的“创造地段价值”的核心开发理念。
位于CBD核心位置的北京财富中心,是全球CBD核心区规模最大的商业建筑群之一,总建筑面积72.7万平方米,由五座超高层建筑构成,集国际甲级写字楼、高级公寓、酒店式公寓、五星级千禧财富酒店、商业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并拥有近万平方米的中心广场。
据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北京房产交易网数据显示,该区域今年二季度成交金额为19.54亿元,远远高于其他别墅区。
众所周知,西山别墅区是各大别墅区中在售均价最贵的一个别墅区,且非常受高端客户的青睐。西山别墅区作为北京顶级财富人居中心,不仅拥有上风上水的地理区位、自然优美的生态环境、源远流长的皇家底蕴,还是当世名流的休养生息之地。几经变迁,成就了京城楼市的“西贵”之名,成为财富阶层、国际精英梦寐以求的宜居所在。
世界城市之辩
北京房地产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志
世界城市应该是具有创新和引导城市财富增长的能力,有促进生态与自然资源利用平衡的能力,有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存的能力,还有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达到世界城市的标准应该具有制度的先进性优势,应该使人的精神和素质能够具有比较高的水准的优势。从政治的角度来说,当中国在世界上有影响力,有决策力,有控制力的时候,北京作为首都,必然就会跨入世界城市的行列。
美国龙安建筑规划设计顾问公司行政总裁饶及人
世界城市跟国际城市有什么差别?世界城市的目标更远大一点。老外不了解为什么中国立这么多目标?我认为,中国人的社会理念跟西方不同,中国的资源很缺乏,必须把那些资源集中;如果资源集中又没有方向就会造成资源上的浪费。另外房价要看今年十一,这是一个分水岭。北京房地产在近期之内会超过首尔,明年房地产价格要井喷。北京房地产短期的波动不会影响长期的置业。中国的高端人群是非常庞大的,像香江国际在西山开发这种高品位的住宅是大家追求的理想住宅,越高端越有人买。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居住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文凯
政府应该好好的研究,不能用问题导向做规划,而是要用目标导向。我们不能用眼前的问题决定做什么,开发商做的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应该有一个更长远的目标。我们看早期的别墅区存在很多的问题,过于封闭,别墅区旁边可能就是非常低端的农贸市场,这样的状况即便建了高端建筑也不符合国际化大都市的生活环境,从这个方面来讲,要利用好北京新拓展的空间,以一个更高的标准,形成一个与世界城市相匹配的新兴区域。
香江国际副总裁及项目执行总经理刘建国
香江国际做的一直是综合体,香江别墅作为香江的首个别墅项目,我们也是本着创造地段价值理念来精心打造,想通过我们努力把它打造成为一个财富人居中心。我觉得提出财富人居中心的理念标准是够高的,但是之所以提出来,一方面显示香江地产对于做地产的专业性或者是提升品牌的一种决心;另外一方面是想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使这个区域财富或者是经济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资深地产媒体人毛序国
上个世纪60年代,那时候骑自行车去西山,到大觉寺看桃花,那里还有一个高档子女的学校,学校门口有很多的小车接自己的孩子,给我的印象非常深。1992年北京市政府招商,把香港当时的前四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全部给招来了。当时香江国际选财富中心这块地是非常有眼力的,这里是CBD,而且是CBD非常重要的地块。第二个项目就是现在已经做了七年的香江别墅,选择这个地方香江国际也很有眼力,我想知根知底的人一定会买香江别墅。
楼市传媒董事长蔡鸿岩
现在北京东西城宣武崇文合并了,据说下一个是海淀跟昌平,我听说昌平有一部分区域要划到海淀这个区域里面,主要是顺应海淀高科技产业基地的发展,我想对于那个区域的发展,包括香江别墅及至整个北京西北部的发展都是利好的消息。
香江国际营销策划中心总经理李涛
西山板块给我们项目带来的良好区域环境,也是我们这个项目需要往下传承的文化理念,但是我们同时也在想,在北京迈进世界城市的发展阶段,我们能给西山带来什么?希望展现出西山不为人知的一面,我们希望能给冷峻、巍峨的西山添上一笔精华。香江别墅采用热情、浪漫的托斯卡纳风格,力图打造比较温馨有亲和力的财富人居中心。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高姗
城市旅游发展特色战略研究 篇12
城市的旅游资源不仅是点状的资源单元, 还包括城市环境、城市形象、城市特色等综合性的资源, 把多个这样的资源单元进行要素整合, 以形成更复杂的旅游资源。城市旅游与景区旅游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城市的旅游吸引力不仅来源于城市内单个的景观要素, 而且是由城市特色、活力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整体吸引力。并且, 城市本身的发展建设也为景区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服务条件, 这些也起到了吸引旅游者的作用。城市旅游的开发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工程, 是一个打造整体吸引力的过程, 因此, 既要重视新资源的开发, 又要加强对原有资源的整合, 创造出更高形式的、别的城市难以模仿的综合性旅游资源。城市特色是城市竞争优势的产生、持续发展和升级的关键资源或核心能力, 因此,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 为提高其城市竞争力, 可以从城市特色的角度出发, 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城市竞争战略或经营策略。
1 城市旅游发展的特色选择
城市旅游的发展, 核心理念是通过对城市特色的塑造, 而不断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通过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竞争力优劣势分析和与之相对应的旅游发展战略途径的选抒, 扬长补短, 形成城市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 构成城市旅游发展的原动力, 从而制定出的指导或决定城市旅游发展的全局性策略。
城市发展战略是保证城市持续发展的有力武器。城市特色战略是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将城市看成“商品”, 运用“商品”营销模式, 在“眼球经济”时代, 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和资金, 使城市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 为了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出现了城市特色发展战略, 这是应对全球化引发的城市间激烈竞争的重要举措。在这个时期, 特色战略已经为大多数城市所接受并成为主动为之发展的战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 城市的功能逐渐发生转变, 人们对城市的认识也不仅仅局限于历史, 更多地关注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人文精神、文化结构等评价指标, 对城市的研究讨论也进入了高潮时期。立足于当地旅游资源, 打造城市旅游服务特色, 确定城市旅游资源内涵, 创造城市旅游形象个性。依此, 魅力城市、文明城市、最适宜居住的城市等评选络绎不绝, 关于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讨论此起彼伏, 城市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有了新的内涵。
城市特色战略顺其自然地被提出, 各大中小城市渴望利用和挖掘本地现有的资源, 塑造出自己城市的特色以在同质化产品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所以, 城市形象定位与城市特色问题持续升温, 成为城市营销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前沿的新亮点。
2 以城市特色“维持”城市竞争优势
城市与城市之间存在着争夺客源市场的竞争, 因此在旅游形象定位中就必须通过实施差别化战略, 确定本地产品与其他产品相比有何显著差异, 突出该地的独特点USP (unique special point) , 只有独特的东西才能被旅游者从众多相似的信息中区别和感知[2]。
城市特色取决于城市在形成发展过程中所积累沉淀的, 具有典型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 城市特色与城市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之间息息相关。维持城市竞争的优势, 关键在于城市中有价值的、稀缺的和不可替代的城市特色及其种类和数量组合, 以及它的形成和更替能力。其中, 城市特色的种类和数量组合是城市获得竞争优势并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力量, 更替变化是城市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内生动力。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 只有通过持续的累积和更替演化, 才能使城市的竞争优势长盛不衰。
依据城市的特色资源定位, 是今天城市旅游发展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 它为城市旅游的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但是, 任何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定位, 不仅由于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太远而举步维艰难以实现, 甚至还会直接挫伤城市居民对实现城市形象的信心和决心。只有对城市旅游发展的现状作充分考察和可行性研究论证后, 慎重地制定城市形象建设的目标, 才能逐步地实现它。
3 城市旅游发展的特色战略
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应立足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个方面。比较优势与城市区位和特有的资源有关, 竞争优势则体现在对这些特色资源的挖掘和有效利用上, 城市竞争力正是资源的价值和利用能力的共同体现。比较优势比较的是特色, 是一个城市与众不同异乎寻常的独特资源。难以模仿的特色最能体现出优势, 孕育出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 现代交通、通讯技术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以及可替代性资源的增多, 城市资源和区位的比较优势在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逐步减弱, 而对资源的挖掘利用的竞争优势作用则不断增强。所谓竞争优势实际上就是对资源和特色进行变现的能力。所以, 城市旅游发展的关键就在于一个城市能否把资源特色尽快转化为经济特色、市场特色、产业特色, 以及经济效益和财政收入, 最终转化成为城市的竞争优势。
3.1 认识城市特色, 以促进旅游发展优势的发挥
城市旅游形象塑造的方法, 即着眼于一个“特”字, 把握城市的可读性和可意象性。在目前的城市旅游资源条件下, 旅游发展更加依赖于深藏于城市的文化底蕴, 以及对其的挖掘和利用。对城市特色的构成进行归纳, 可归纳为以下六部分:
一是文物古迹的特色;二是自然环境特色;三是城市的格局特色;四是城市轮廓景观及主要建筑和绿化空间的特色;五是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的差异[3];六是城市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特色[4]。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 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的规划布局、建筑风格、人文资源等更是具体、突出地展示着城市文化的内涵。因此, 正确地认识城市特色, 特别是城市的文化特色, 遵循系统性、特质性和优质性原则, 避免区域形象替代、背景资源争用等问题, 体现城市旅游形象的多元性, 对城市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至关重要。
3.2 保护城市特色, 以维持城市旅游的竞争优势
一个适宜旅游的城市, 一定也是个有个性的、有吸引力的城市, 发展城市旅游也就是建设城市文化个性的载体。伴随着经济方式的变革、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 城市特色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城市地标风貌、历史文化遗迹等遭到致命的破坏;城市的地域文化, 也在逐步的退化。这些不仅割断了城市文脉也破坏了城市原生态, 在这种形势下, 人们不得不对保护城市特色这一课题更加关注。
一方面, 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下, 城市特色正逐渐淡化, 甚至消失, 使得城市变得千篇一律。另一方面伴随此过程和结果, 城市特色对城市生存发展的作用正在逐渐增强。
毋庸置疑, 保护城市的特色是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或许有的特色可能与目前的城市竞争优势和竞争力关系不是很密切, 或者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微乎其微, 但它也同样“塑造、孕育”着潜在的竞争优势, 一旦被破坏, 便无法弥补。
3.3 培育城市特色, 以提升竞争优势的驱动力
城市旅游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竞争优势来支撑, 但是并不是说有了新的城市特色、新的城市竞争优势就不需要原有的了。实际上, 新的城市特色和竞争优势都是在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发展, 只不过是改变了发挥作用的环节、方式而已。
城市的价值在于突出城市特色, 打造城市品牌, 塑造城市灵魂, 构筑城市核心竞争力[5]。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不同优势, 城市旅游发展更要突出自己鲜明的形象和异于异地的特色, 从而提升其旅游竞争力, 并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优势。独特性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 旅游产品的独特性越鲜明突出, 其吸引力和竞争力就越大。一个没有特色的城市就好像一个没有个性的人一样, 一定会缺乏魅力。因此, 把握城市特色、彰显城市魅力是保护和开发的共同主题。
摘要:城市旅游是现代旅游业的主体, 与之相伴的是城市之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所有城市都想通过城市特色的塑造, 来形成自己独特的形象。因此, 现代城市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 其核心理念就是依靠文化影响力和城市个性的塑造, 来不断提升城市旅游的竞争力, 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旅游,特色,战略
参考文献
[1]魏小安.旅游城市与城市旅游——另一种眼光看城市[J].北京:旅游学刊, 2001 (06) .
[2]尹隽.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12) .
[3]陈立旭.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J].北京:文化研究, 2003 (03) .
[4]王景慧, 阮仪三, 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9.
【城市战略】推荐阅读:
城市经营战略06-10
城市战略规划06-16
城市物流战略规划05-09
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07-30
智慧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11-04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07-06
城市化发展战略实施09-08
深圳市城市发展战略06-03
从城市经营战略看城投公司的发展方向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