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后勤管理

2024-10-23

事业单位后勤管理(共12篇)

事业单位后勤管理 篇1

0 引言

后勤管理是后勤服务和后勤补给的统称,对于一般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的主要职能是对本单位的不动产进行管理和补给,主要工作包括后勤采购、工作人员安排、不动产配置、定制后勤计划和补给服务等。由于后勤管理工作涉及的工作范围广泛、综合性极强、工作内容复杂琐碎、其中包含的学科众多、任务量大等特点,因此,要使事业单位的后勤管理充分发挥作用,必须科学地运用相关手段和正确的管理方法,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相符的后勤管理模式,做好后勤管理工作,才能使单位财产物尽其用,为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运行提供有力保障,为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其可以更好地为单位创造经济效益。

1 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的重要性

后勤管理是事业单位这个大金字塔中最稳固的根基,每个事业单位独特的服务特色和职能都依赖后勤管理的稳定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的规模不断扩大、业务不断升级,单位不动产也发生了规模性扩大,后勤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传统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事业单位后勤管理制度已经发生了很多不相适应的情况,因此对已有的后勤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使其与事业单位的发展相适应,已成为了事关事业单位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显而易见,随着社会发展和事业单位的改革进步,单位的业务职能将越来越依赖后勤管理的支持,新型的事业单位后勤管理体制必须要与社会发展规律相适应、与本单位实际需求相吻合、优质高效并且具备市场竞争力。

事业单位作为政府成立和主持的面向社会服务的机构,其后勤管理任务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事业单位的后勤管理工作对象主要是单位的不动产,主要目标在于保障事业单位日常工作所需物资的合理调配安排,例如车辆保障、能源供应、餐饮会务等,因此具有极强的保障性和基础性。正是由于其基础性,难点也随之而来,后勤保障通常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项目规模也十分庞大,任务繁重,实际管理起来十分复杂。只有做好后勤工作,才能使事业单位有效发挥其职能,使单位资产由正常运转而得到充分利用,使员工将精力完全集中在工作中,由此可见事业单位后勤管理对于单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现状

目前,事业单位的后勤管理工作主要围绕其相关规章制度运转。事业单位的后勤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对后勤管理人员进行规范和监督,确保后勤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从而确保后勤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但是,仅仅存在制度是不够的,围绕现有的管理制度,对目前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如下。

2.1 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对后勤管理制度的认知不到位

由于在我国事业单位中的后勤管理系统中,工龄较长、实际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所占比例较高,他们在长期的后勤管理工作岗位中摸索出了适合自身情况和岗位需求的工作流程,但这些工作流程不一定是科学合理的,并且他们思想观念相对保守,认识、接纳新知识和技术的过程较慢,从而导致了事业单位后勤管理模式的保守和落后,对后勤管理的改革发展增加了一定挑战。同时,在部分事业单位中,由于缺乏对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视,没有建立专门的后勤管理团队,只是由部分其他部门人员兼职进行后勤管理,而由于后勤管理工作的性质特殊,兼职管理人员很难对各方面工作做到协调统一,从而降低了后勤管理的效率与能力。

2.2 已有的后勤管理的规章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由于上级领导的不重视等原因,后勤管理部门的建设存在一定的忽视,造成了工作人员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等行为,很多后勤管理工作无法科学开展,工作流程混乱、无序,而又因为缺乏相应的监管制度,许多工作人员常常只是根据经验或是人情关系来调整本单位物资财产,导致了物资分配不符合本单位实际发展需求,阻碍了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

3 事业单位后勤管理改革建议

提升事业单位后勤管理质量的核心是提升服务质量,根据事业单位的工作实际,对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的改革提出了以下建议。

3.1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扩大事业单位内部对后勤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使全体员工正确认识后勤管理工作,从而认真配合后勤管理人员对单位物资的合理调配,从而双向保障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后勤管理部门要积极招募或调入年轻人员进入系统,并定期组织培训,使他们快速跟上新时代后勤管理工作模式的潮流,从而推动整个后勤管理部门对其工作流程的改革和创新。

3.2 丰富工作人员的业余生活

由于后勤管理工作任务的繁重和数量庞大,后勤管理部门员工常常存在任务繁重、业余生活贫乏的状况。因此,事业单位应该定期举办文化活动,例如举办运动会、创建阅览室、增添运动设施等,来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让员工有条件在闲暇之时放松后勤管理疲惫的神经,尽可能地保证员工身心的愉快。同时,应该把食品安全纳入后勤管理的范畴中,保障单位食堂饭菜的安全和营养,切忌一味追求物质利益以导致后勤管理不健康发展。

3.3 完善后勤管理相关制度规范

根据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对现有的后勤管理规章制度进行适当调整和改革,设定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符合事业单位发展需求的科学、合理、高效的后勤管理制度,从而规范后勤管理工作。同时,要建设专门的后勤管理团队,并将其编制入档,部门人员必须根据规章制度开展后勤管理工作,配合单位物资的调遣。为了保障新型后勤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必须明确监管,对未按照规章制度的行为给予严肃处理。对于后勤所管理的单位财产和物资,每一项都应该对去向和使用情况进行落实和核查,避免贪污腐败现象。只有充分重视和利用后勤管理的监管机制,才能牢牢地把握好事业单位的后勤管理工作,保证后勤管理的执行力度和积极效应。

参考文献

[1]郭继红.浅谈事业单位的后勤管理[J].经济师,2012(5):258-259.

[2]陈加连.事业单位的后勤管理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4(13):282.

[3]罗宏君.事业单位后勤改革方向浅析[J].市场研究,2015(8):70.

[4]任长青.浅谈机关事业单位后勤职工队伍建设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2013(12):246-247.

[5]尹伟.事业单位行政后勤服务体系改革效果调研及政策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4(22):134.

[6]庞声琴.机关事业单位推行物业管理的难点及对策[J].现代物业,2003(2):58-59.

事业单位后勤管理 篇2

候红霄,于晨旭

(中国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院基建房产部, 北京 100854)

摘要:如何运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增加企业的发展力和竞争力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生存的首要问题。经实践表明,“6S”管理方法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本文针对企业后勤服务类单位详细探讨了“6S”管理模式在后勤服务类单位中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6S”管理模式如何在后勤服务类单位中实际应用并提出一系列技术措施以及制度来使后勤服务类单位持之以恒的推行“6S”管理方法;最后总结并指出“6S”管理模式在后勤服务类单位中的发展方向。本论文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期望对深入、系统研究后勤服务类单位“6S”管理模式有所帮助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6S”;技术措施;制度;评分细则;发展方向

The Research on “6s” Management Method of Rear Service Units

HOU Hong-Xiao,YU Cheng-Xun

Abstract: It is critical for a modern enterprise that using effective management methods to enhance its development and competiveness.The practice indicates that the “6s” management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n-site management.By discussing the intercommunity between the management method of rear service units and the “6s” management method, the paper proposes a series technical measures and regulations for rear service units to push the “6s” management method continually.At last, the paper summarizes and discusses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6s” management in rear service units.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are expected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help to research deeply of “6s” management method of the rear service units.Keywords: “6s”;technical measures;regulation;scoring scheme;future direction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化、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朗,使得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变得尤为激烈。如何创造并保持竞争优势,已成为每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现在全球推行的“6S”管理模式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6S”管理方法在日本被视为企业的一套最基础、最实用的管理方法,在美国及欧洲也被广泛使用[1]。

由于“6S”管理办法在理论上相对简单,所以本文主要辨识、分析企业后勤服务类单位“6S”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如何建立长效机制提出建议,以期对企业深入推行“6S”管理模式提供帮助。“6S”管理模式在后勤服务类单位中的适用性

后勤服务类单位管理具有其特定的模式。首先,由于后勤服务类单位种类繁多,譬如宾馆、食堂、动力供应单位、物资保障单位、基础建设单位、职工达到一定人数需要建立的幼儿园、医院、距离市区较远的中大型企业以及具有重大危险源企业需要建立的消防队等。其工作的性质导致管理模式的多样性,给后勤单位在管理上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如何用一种通用的管理模式,将种类繁多、工作性质相异的各个单位统一管理成为了服务类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而“6S”管理模式中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却是每一个单位都需要做到的,推行“6S”管理模式的最终目的也正是提升企业形象、减少资源浪费、保障安全基础、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员工素养、推进标准化作业进而提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譬如在距离市区较远的中大型企业以及具有重大危险源企业需要建立的消防队中实施的半军事化管理与“6S”管理模式也没有冲突之处,在半军事化管理中,定置有序摆放各种物品工具、对工作场所要经常进行的打扫,清除脏污,保持生活和工作现场干净、整洁等要求,同时也是“6S”管理模式中需要提升的地方。

所以,“6S”管理模式在后勤服务类单位中可以被广泛应用,不会因为其生产作业性质的不同而产生局限性。

其次,“6S”管理模式又是企业运行职业健康体系、质量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管理体系的基础和保障。

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为例,在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时候,需要营造一种“时时注意安全、处处预防事故”的良好氛围,而推行“6S”管理可以起到上述作用。这是因为,在“6S”管理中,整洁、有序的生产作业环境可以有效的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安全也是作为“6S”中的一项,相对贴近生产实际,比较容易获得共鸣,而且执行难度也不大,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参与感及成就感,从而更容易带动企业整体的安全氛围。

所以“6S”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基础,也是提高企业的各项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6S”管理模式在后勤服务类单位中的实际应用及技术措施

“6S”管理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针对生产作业现场的管理,如何将“6S”管理模式在后勤服务类单位中实际应用及如何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成为了现场管理提升的关键。本文针对“6S”的管理内容,以实际案例介绍其具体的实际应用及解决的技术措施,以期对企业及后勤服务类单位实施“6S”管理有所帮助。(1)整理

整理作为“6S”管理模式的基石,也是相对工作量较大的一项重点工作,如果整理没有做好,就无法开展“6S”管理工作。对于后勤服务类单位,由于其生产作业性质的特点造成了生产工具数量多、类型多。所以在进行整理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在全面检查生产作业现场时注意生产工具的使用频率、制定“需要”与“不需要”的判断标准、以及坚持针对工具进行每日检查以查看是否有不需要使用的工具,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整理标准。(2)整顿

整顿是在整理基础上的升级。整顿的目标是将“需要”的工具、用品进行分类、定置、有序摆放、明确数量并加以标识,这项工作是“6S”管理现场是否井然有序的关键。

在后勤服务类单位中,譬如宾馆的后厨、食堂的后厨,生产作业环境相对狭小、潮湿,并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定置标识容易发生老化脱落的现象,针对此现象,“6S”管理人员可以制作三面密封的塑料保护套以保护“6S”标识免受潮湿、高温的影响,如图1所示:

图1 三面塑封的提示标识

对于在日常使用频率较多的工具以及需要经常使用的零部件,数量标识一直是一项难以解决的难题。“6S”管理人员可以对此问题实施“动态化”管理,制作统一的带有数量旋转功能的塑料标识,这样,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管理人员就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动态化的数量标识管理,减少了纸张以及时间的浪费,达到标识管理的目的,如图2所示。

图2 动态化管理的标识

企业及后勤单位在实际进行整顿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两点。首先,企业及后勤服务类单位生产作业现场及办公场所实施的“有室必有图、定置必有图”的定制图管理制度是一个动态过程,因为生产办公现场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在确实需要修改定制图的情况下,如何将修改的定制图与企业单位保存的定制图册相统一成为了相对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企业及后勤单位可以建立“定制图变更”制度,从开始申请变更到审批直至最后的报备做出明确的要求,让职工有制度可以遵守,企业“6S”管理机构定期检查,这样就解决了实际定制图与单位的定制图册不统一的尴尬难题。

其次,后勤服务类单位要特别制订废弃物品处理办法,针对各生产作业性质,制定相应的废弃物品管理办法,比如食堂、宾馆需要建立厨余垃圾管理办法,医院需要建立医疗废品处理办法等。在建立的相应管理办法中,要明确管理的责任人,废弃物品的具体管理措施及流向,做到有据可查,有帐可查。(3)清扫

后勤服务类单位,尤其是宾馆、食堂、幼儿园、医院等直接依赖于生产作业环境的单位,清扫直接关系着服务以及产品的质量。真正的清扫除了能清除污垢、确保人员、职工健康以及食品卫生安全外,还能发现更早的发现设备仪器的异常状态及更早的对设备进行维护,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益、降低成本的目的。

对生产作业现场的清扫区域要划分责任人,将责任落实到每一名职工,确保所有职工都参与进来,进而提升归属感及荣誉感。对设备仪器的清扫重点在于维护保养,及早的发现设备仪器的异常状态。在清扫异常的污渍以及垃圾的时候,要及时查明原因,确保没有安全生产隐患。

清扫可以根据日常的工作性质分为三个时间段进行:首先是每天15分钟的日常清扫,主要内容就是针对生产作业现场的表面(包括设备仪器)灰尘及垃圾。其次是每周30分钟的一周清扫,主要清扫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地方的油污、桌椅柜底的灰尘垃圾、配线管线的灰尘、灯罩、玻璃等平常没有注意的地方。最后是每月进行一次不少于60分钟针对生产设备仪器的月清扫,主要检查设备仪器的不正常状态,对设备仪器进行保养维护,将设备仪器进行全面的清扫工作。(4)清洁

清洁在“6S”中的定位相对与前3个“S”来说更多是一种习惯的保持而不是实际的操作。前3个“S”在推行之后,生产办公现场所呈现的就是一种干净、有序的环境,但是如何将这种干净、有序的环境保持下去就需要职工在日常生产工作当中具有清洁的意识。

需要注意的是清洁的维持与工作场地环境的新旧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一个崭新的工作环境如果没有做好“6S”,现场也会脏、乱、差,反之一个使用多年的老场地,如果“6S”贯彻执行的彻底,虽然外表并不起眼,但是内部却是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井然有序。这其中的区别,只在于是否将“6S”管理坚持、常态化。坚持“6S”管理模式的生产作业办公场所,不仅能使职工感觉干净卫生,精神焕发,还可以此提高产品服务质量、企业形象。(5)安全

安全作为一切生产作业的基础、职工进行生产作业的最基本条件。如果一个生产作业环境在如何干净、整洁、有序,安全却没有保障,这个生产作业环境也是不合格的。所以,安全是“6S”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一个环节。

在后勤服务单位中,由于生产作业性质的不同导致生产环境也种类不一,根据生产作业的种类划分可大致分为压力容器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电气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生产设备仪器安全,具有锅炉、水泵等需要水质监测的有化学品安全。各个生产作业现场要根据自身的生产作业性质制定相应安全技术措施、应急措施、设备操作规程等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

比如在生产设备仪器安全中,企业及后勤保障单位在采购生产设备仪器时,要尽量选购具有本质安全特性的设备仪器。如果没有此特性,可以通过安全技术改造等措施对生产设备仪器进行改造。

譬如,食堂、宾馆等生产作业场所的和面机、压面机、搅拌机等设备大多数都没有开启防护罩自动断电的安全连锁功能,后勤服务类单位可以通过安全技术改造,聘请专业电工或懂得相应技术的专业人才,通过限位器—磁力启动开关—倒顺开关的串联以实现开启防护罩自动断电的安全连锁功能。这样即节省了单位资金,也有效实现了安全防护的目的,提升了使用和面机、压面机、搅拌机等机械的安全可靠性,如图3所示。

图3 安全技术改造后的和面机

“6S”管理模式也可以与安全生产检查相结合,在安全生产检查中,比如针对设备仪器的“定检、巡检、点检”活动中,可以加上针对设备仪器的干净程度的检查,标识的检查等。将“6S”管理模式与安全生产检查模式相结合,这样即节省了人力和时间,也达到了安全检查与“6S”检查的目的。(6)素养

“6S”管理模式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但“6S”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员工的素养,提升企业的文化水平,是检验“6S”管理模式是否深入人心,成为职工习惯的最直接的体现。企业及后勤服务类单位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6S”规章制度并将各项规章制度目视化,让职工耳熟能详的理解“6S”的各项规章制度并遵守,对于职工违反的“6S”管理的规章制度,相关部门要及时的给予纠正。还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6S”教育活动提升职工的理解程度并积极开展、推动各项精神文明向上的活动。不仅要积极宣传单位价值观,同时也应商讨制定宣传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借以提升职工的素养。“6S”管理模式在后勤服务类单位中长效机制的建立

“6S”管理模式重在建立长效机制,个别企业尤其是后勤服务类单位由于生产任务繁重,常常在开始的能够很好的保持“6S”成果,但是过一段时间,就将“6S”工作抛在脑后。所以,如何在后勤服务类单位中建立“6S”管理模式的长效机制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了6点建议:

(1)“6S”组织推进机构长效健全,制定长远的“6S”管理规划。(2)制定适合后勤服务类单位、长效的“6S”奖惩、激励制度。(3)制定适合后勤服务类单位“6S”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及检查标准细则。(4)常态化的“6S”监督、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5)常态化的“6S”教育、宣传。(6)目视化管理及看板管理的长效运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立“6S”长效机制的同时,还应坚持“6S”标准化原则:“6S”管理模式是使后勤服务类单位管理水平不断向上的动力,而标准化则是防止后勤服务类单位“6S”管理水平下滑的制动力。没有标准化,后勤服务类单位“6S” 管理能力不可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所以,在建立长效机制的同时,也应该坚持“6S”标准化原则。“6S”管理模式在后勤服务类单位中的发展方向

(1)“6S”管理体系与其它体系的有机结合

此发展方向在本文(1)中已有论证。即在建立其它体系的同时推行“6S”,无论是生产作业现场或办公场所都可以推行,使员工有参与感并能付诸实际行动。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将“6S”和其它体系融为一体,不要建立两套或者多套系统,以免职工产生繁琐厌烦的感觉。(2)“6S”管理模式的扩展

目前在“6S”管理模式的扩展上,国外的摩托罗拉公司已实施到了“10S”。这是在目前文献资料中,第一个将此管理模式扩展到“10S”并实际应用的公司。“10S”即:“1S”-Sort 分类;“2S”-Set 整顿;“3S”-Shinep清扫;“4S”-Standards 标准化;“5S”-Strict 纪律;“6S”-Safe 安全;“7S”-Security 保安;“8S”-Stout 体能强化;“9S”-Skills 技能多样化;“10S”-Streamline 作业精简化。

由此可见,以上的“10S”除了原有“6S”的现场管理外,还将重点放在了个人素养的发展上,同时也隐含了质量体系以及职业健康体系的范畴,是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需要注意的是,在原有“6S”的中,清洁一项更改为了标准化,而素养一项则被纪律所代替,因为清洁重在习惯的保持,而做好前“3S”就已经足以保持清洁的状态,所以在此被标准化替代。而纪律相对素养相对更加直接、具体,更容易让职工理解并产生共鸣。相对来说,作为特殊的企事业单位(需要经过保密认证的企事业单位),“7S” 保安或者是保密也是相当重要的,这也是这类单位需要注意的一个“6S”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李少京.“6S管理的基本概念”[N].航天长征报,2005-03-07 [2] 永场.大庆石化5S现场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1(01)

[3] Catherine Kessedjan(2000),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Internet and Electronic Commerce,Oxford:Preliminary Document Press [4] Reichheld F F,Schefter P.E-loyalty:your secret weapon on the web,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105-113 [5] 寓惠峰,张盂存,杨金梅.6S理念在高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6] 张奇刚、童艺川:论车间5S管理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1(1)[7] 刘伟,安志芳.浅析工程机械中小企业5s现场管理[J].建筑机械化.2010(4)[8] 王坚.浅谈5S 现场管理和CI 持续改进[J].科技创新导报.2008(07)

[9] 李杨,韩晨华,王海涛,潘子龙,闫傒.我国企业推行5S 的问题与解决之道[J].现代商业.2010(09)

事业单位后勤管理 篇3

所谓后勤管理,事实上是后勤服务和补给的总称,负责后勤采购、物品发放、设备维修、组织监督、职工定位等基础性工作,对机关单位各项工作的完成起到推动作用。后勤管理的主要职能是为单位的生产和经营提供必须的物质保障,因此后勤管理必须要建立一个集统筹性、科学性和协调性为一体的机制,通过合理的方式和手段进行人性化管理。目前,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如何通过科学化的路径不断完善后勤管理工作,建立与单位发展情况相吻合并兼具市场竞争力的后勤管理模式已经成为机关单位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不可避免的课题。首先,后勤管理工作要具有保障性,这里指的是要让机关单位的设备得以充分运用,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其次,后勤管理要具有广泛性,很多机关单位的工作都是全天运转,那么后勤在供水、供电等方面的任务就较为繁重,必须为员工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因此,后勤管理只有为单位和职工解决后顾之忧,才能更好的获得经济、社会效益。

机关单位后勤管理的现状

机关单位的后勤管理涉及服务、组织、监督等各项事宜,内容繁杂琐碎,因此在实际运行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对机关单位后勤管理现状进行分析。

后勤管理机制不合理。机关单位的后勤管理工作实际上非常繁杂而琐碎,不仅要顾及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还要服务全体员工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可谓“小机关,大服务”。但就目前现状而言,还存在管理机制不合理、不完备的问题,具体的制度无法落实到位,很多老员工凭经验办事,因此工作中屡出纰漏。同时,规章制度的不严谨,导致了工作流程的混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机关单位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

后勤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热情。机关单位后勤工作人员存在基数庞大、机构不合理、专业素质差等情况。据了解,由于单位领导对后勤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有效的监督,很多机关单位的后勤部门都是工作人员家属或者“关系户”,不仅老龄化严重,对于后期管理也缺乏必备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观念陈旧,变通能力差,工作积极性不高。同时,对于水、电、设备的技术维修人员非常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机关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阻碍作用。

机关单位后勤管理的科学化路径

针对以上问题和现状,下面,本文就机关单位后勤管理的科学化路径进行探讨和分析。

进一步完善后勤管理的制度和章程。首先,要建立专门的后勤管理队伍,做到科学、合理的人员配置,选用作风优良、甘于奉献的员工为后勤管理的带头人,并落实责任制,做到人尽其用、各司其职。其次,要在后勤部门确立明确而严格的监管制度,单位物资的调遣要严格控制和记录,每一项物资的使用都要进行落实与核查,坚决避免贪污舞弊恶习的滋生,充分保障后勤管理的执行力。同时,后勤管理模式要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强化服务中心工作的大局意识,使管理更加规范化、人性化、专业化。

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首先,后勤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才能更好的服务全局工作,机关单位应逐步淘汰专业素质差、工作积极性不高的老龄人员,而多引进高素质专业性人才,为单位后勤部门注入新鲜的血液。其次,要对后勤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了解最先进的工作方法,分享彼此间的工作经验,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由于后勤工作任务重,员工的业余生活和精神生活较为匮乏,因此单位可以开展文化活动,如运动会、征文比赛等,放松疲惫的身心,以便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

后勤领导要正确处理“管”与“理”之间的关系。机关单位的后勤工作可谓千头万绪,无论是财务分发,还是衣食住行,都在后勤工作的管辖范围内,因此,领导要采取有效手段强化管理。对于管理要有清晰的思路,知道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什么是矛盾,同时还要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以最小的投入为单位取得最大的效益,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满足业务工作和生活条件的需求。

浅析事业单位后勤管理 篇4

(一) 为事业单位其他工作的开展做好保障

事业单位后勤部门的主要职能从工作内容上看就是为其他部门的工作开展提供服务, 后勤部门不归任何一个部门管理, 它是独立的专门为事业单位大局工作服务的部门。例如后勤部门为其他部门提供物质及各方面的保障。后勤部门的工作是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做好后勤部门的工作, 事业单位其他部门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例如后勤部门为事业单位其他部门提供办公用品, 如果这项工作没有及时完成或者完成质量有问题, 一定会影响到其他部门正常工作的进行。所以后勤部门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加强对后勤部门的管理, 做好事业单位的后勤工作, 推动事业单位发展。

(二) 可以为事业单位节约开支, 降低经济成本

后勤部门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给其他部门工作的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能是经过后勤人员各项工作的开展, 通过对资源的管理, 合理分配事业单位内部资源的使用, 达到资源最大化利用, 节约支出成本。节约事业单位开支要从各个方面开展工作, 例如对物品的采购到使用的管理。根据事业单位内部实际需要, 对市场进行调查, 合理采购;物品的发放也要根据各部门实际需要进行发放, 防止浪费, 存放的物品也要合理管理。此外, 对事业单位内部水电的使用也要进行控制, 做到“人走灯熄”, 防止电浪费。资源节约还要从其他各个细小的方面进行管理, 后勤部门应对此进行合理的规划。通过对人、财、物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提高事业单位资金、资源的利用率。后勤部门的后勤管理工作可以为单位节约开支, 降低成本, 同时也体现了环保的社会理念。

二、我国现在事业单位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一) 领导不重视事业单位后勤管理工作

一些事业单位后勤部门工作人员少, 领导只重视单位的业务管理, 疏忽对后勤部门的管理, 导致后勤部门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还有一些事业单位的后勤部门工作人员多, 他们大多工作时间长, 经验丰富, 但是长期坚守在后勤部门的岗位上, 有些人严重缺乏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此外这些资格老的后勤工作人员思想观念落后, 技术陈旧, 对新事物的认识不足, 接收新事物的能力也有限, 导致后勤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这严重影响了后勤部门作用的发挥。

(二) 后勤部门的人员分配不合理

我国一些事业单位的后勤工作是由其他部门的人员兼职管理和开展的, 没有专门的后勤队伍和专业的后勤工作人员使事业单位的后勤工作不能很好的开展, 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人员分配的不合理也造成了有的工作人员工作任务多、压力大, 一些工作人员工作轻松。不合理的人员分配会影响整个后勤部门的工作氛围, 造成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低下。

(三) 后勤管理和服务机制不科学, 制度不完善

领导对后勤部门工作的不重视导致后勤部门缺乏合理科学的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 很多后勤人员不注重对实际情况的分析, 仅凭经验办事。这样工作容易有漏洞, 服务质量也不高, 影响后勤部门应有职能的发挥。

三、完善事业单位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一) 争取领导对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视

要想做好事业单位后勤管理工作, 必须得到领导的重视。在单位领导的支持和号召下做好后勤管理人员的编制、后勤工作所需装备的配备和后勤管理工作开展所需经费的审批等。有了领导的支持才能在事业单位内部深层次的有序的开展后勤管理工作。

(二) 加强事业单位后勤工作人员的管理

后勤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离不开高素质的后勤管理工作人员。首先, 在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选拔任用上要挑选工作积极热情, 技术过硬, 思想素质高的人员。其次对现有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思想素质培训, 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思想品德修养。最后是人员的分配和使用, 根据每个员工情况的不同分配合适的工作, 做到人尽其用。总之, 通过对后勤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培训和分配打造一个“懂专业、会管理、能协调、能吃苦”的高素质后勤管理团队, 为后勤工作的开展储备高素质人才。

(三)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后勤管理服务机制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没有制度同样不能做好后勤工作。事业单位后勤部门的存在时间长久, 工作经验丰富, 事业单位可以根据以往工作经验, 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一套完整的后勤管理和服务机制, 使后勤管理工作达到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后勤管理工作的实施要严格依照制定的管理制度进行。其次, 事业单位还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加强对后勤管理工作的监督, 使后勤管理工作制度能够有效的发挥它强大的作用, 做事业单位其他部门坚强的后盾, 做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后勤管理工作看似简单, 实则复杂。后勤管理的工作内容多, 其中包括对人员、伙食、物资、设备、财务等其它各项服务性工作。此外, 不同的单位对后勤部门工作的要求不同。总之, 做好后勤管理工作, 充分发挥后勤部门的作用, 保障事业单位其它部门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促进事业单位健康长久发展。

摘要:事业单位的后勤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工作的一部分, 做好事业单位的后勤管理, 可以为事业单位其他工作的开展创造好的条件, 促进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从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的重要意义出发, 分析我国现在事业单位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提出完善事业单位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希望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一些意见。

关键词:事业单位,后勤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孟毅芳.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J].理论探索, 2009.

[2]李海岩.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思考[J].当代经济, 2011.

[3]吴琳琦.事业单位办公室后勤保障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究[J].办公室业务, 2012.

[4]方艳玲.从科学发展观看机关后勤管理工作[J].人力资源管理, 2010.

事业单位后勤工作计划 篇5

考虑到单位各类物资的日常消耗应当尽快列出需要采购的清单,毕竟单位各个工作岗位需要的物资各不相同自然要提前进行统计,无论是办公室需要的笔墨纸张还是保洁所需的清洁剂都要做好采购才行,通过对市场信息的调查对物资价格有所了解再去进行购买自然不会吃亏,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做到货比三家再进行大批量的购买也是自己职责所在,虽然这部分工作以往都完成得不错却也要保持足够的警惕以免出现差错,即便采购完物资以后也要做好入库登记并进行相应的整理,做好这部分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定期咨询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并主动补充所需物资。

想要在事业单位做好后勤工作自然要更加积极主动些才行,所以我会妥善利用周末的时间对单位各个设备进行检修,在我看来若是工作日期间出现设备损坏的问题无疑是自己对后勤工作的负责程度远远不够,虽然4月份需要注意的设备不多却也要为后续的后勤工作做好准备,随着天气渐暖应该将取暖设备进行回收并将其存放在仓库之中,毕竟目前需要用到取暖设备的员工不多且放置在工位上显得比较杂乱无章。

对单位食堂的管理工作应该更加用心些并想办法提升员工的满意度,虽然我并不会直接参与到食堂的管理中却也要对食材进行检验,无论是食堂的卫生状况还是食材的新鲜度都是我在后勤工作中需要重视的问题,若是食堂出现卫生安全问题在我看来也是属于自己的失职之处,所以我在4月份应该加强对食堂的管理并向食堂负责人提供建议,即便不会更改现有的工作方式也会在食堂更加注重细节,为了做好后勤工作自然不能够容许4月份出现任何差错。

事业单位后勤管理 篇6

中心发展进程及存在不足

中心前身为1971年4月成立的市府修建队,当时仅为机关办公、干部住宅提供维修为主的小型维修队,经营单一,对内为主。1993年9月为开拓市场,注册成立了建筑工程公司,2007年4月清理规范事业单位单位需要更名为市级机关物业维修服务中心(简称:物管中心,下同),并保留市级机关房屋修建队名称。近几年来,随着机关后勤服务的发展,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业务范围从单纯的建筑、装修衍生到物业管理、房产中介、人力资源,已形成了“一业为主,多业为辅”的经营格局,中心下属4家全资投资子公司,注册资金近千万元,其中物业公司已达到国家物业一级资质,物业服务面积达到100余万方。员工也从原来的事业在编30余名发展到包括企业员工500余人的规模企业,为政府和社会提供了诸多优质服务。中心近几年来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已逐步从单一的业务范畴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市场化运作也进行着不断的新尝试,但受体制限制,人才制约,业务局限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存在许多不足。

(一)体制局限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由于近10年来管理局对实行经营类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均采用只出不进的模式,造成了人才的脱节,事业在编员工人员年龄严重老化,35岁以下人才已出现断层,对中心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带来了极大的制约,人才战略无法实施,人才选拔缺乏梯队,人才培养周期过长,主要表现有:

1、事业编制的不合理性

中心岗位设置中,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占绝大多数,现有的在编职工中,由于行业要求,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显得尤为重要,此类人员的管理、聘任以及续聘都需要清晰;同时担任一定职务管理人员随着年龄的增大,根据管理局有关文件规定距3年临近退休的人员将逐步退居二线,这些人员往往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基础,还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岗位技能,此类人员的使用和发挥也值得探讨,是高高挂起还是发挥余热,对我们自收自支的经营类管理的事业单位需有清醒的意识。

2、岗位竞聘的实质性

我局一直以来严格事业编制员工和公务员身份,不可互通,不可交流,不可逆向,禁锢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员工积极性的发挥、人才的锻炼以及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转化的可能。局属事业单位多年来人才的零引进,导致近几年来老员工的逐步退休或退居二线,人员结构严重老化,管理局近些年推出的事业单位竞争上岗,因年龄条件所限几乎无法满足竞岗条件,形不成有效竞争岗位,长此以往,事业单位的竞争上岗将成空谈。打破所谓机关、事业单位逆顺留的用人机制和考核,会进一步缩短人才培养的进程,扩大人才培养的范围,更有利于培养机关事务工作的全才,在整个局系统中形成互通、齐创、共赢的工作氛围。

3、企编人员的局限性

在经营类管理性质事业编制人员招聘逐年趋紧的前提下,管理局出台有关吸纳企业编制人员充实事业编制人员不足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才引进的困惑,该政策实施 4年多来,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二)绩效考核的片面

大政策确定了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考核的不同,任职和薪酬的分离,如何绩效挂钩,如何制定合理的考核机制,如何发挥基层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在完成工作目标的同时提升一定的经济效益很值得思考。事业单位在强调职能目标完成的同时,是否应注重经济利润的考核,机关单位在强调管理职能的同时是否应具备服务协调于基层事业单位的意识,不以单位当年利润为考核指标,而仅仅以上年度为参考依据限制10%增长比列也极大地局限了基层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和对我开拓的步伐,过于片面。

(三)企业升级的瓶颈

目前中心现有的资质主要有:物业管理一级资质(已申报一级,正在审批中),装饰设计三级。由于目前事业单位尚未脱钩,物业管理和装饰设计资质均需以企业身份申报,物业尽管已审批通过一级资质,但是市场化进程过小,目前仅仅服务主体均为机关办公楼和机关住宅,社会参与度微乎其微,装饰设计由于业务承接也仅限于机关内部,累计业务量较小,再上一个等级单独过大。

(四)职能分工的重复

从《条例》看,政府机关的职能更趋向服务和监管,正所谓大政府,小社会,故管理局大包大揽、过多细节问题的关注限制了基层事业单位的经营思路和经营效率。

发展进程中的新思路

(一)职能定位

《条例》中,要求在建立健全机关运行经费、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等方面制定标准,明确机关事务工作的行为规范,强调了自经费管理、资产管理、和服务管理三大方面的集中管理、统一管理的职能及保障公务、厉行节约、务实高效、公开透明的机关事务工作的四大基本原则。

(二)机遇挑战

《条例》中提出了政府机关用地、办公用房实行统一管理,实行统一权属登记;办公用房实行统一调配,实行统一建设;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执行全国统一标准,明确维修标准、物业服务标准等等;面对此职能的强化,既是对管理局的行政管理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我中心也是机遇和挑战。

(三)理顺关系

机关后勤服务是机关履行职能的条件,是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内容,管理局始终坚持为领导、为机关、为机关干部服务的“三服务”宗旨,作为多年来提供机关后勤服务的经营类管理事业单位在人员配置、服务内容和管理水平上出现了诸如经营范围重叠、人才缺乏、项目对接不畅等多类问题,导致发展出现瓶颈。

(四)效益提升

整合资源,清晰经营方展方向、确定发展战略目标,利用现有资源,强化管理局改革发展进程中对机关办公用房、机关住宅的权属登记、建筑施工、维修装修、物业服务、租赁置换等归属的行政管理要求,必将为中心开创出一条新思路,中心也将以高效、按时、保质完成局下达任务为基础,不断开拓思路,走向市场,做大做强,不断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机关后勤服务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总之,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局经营类管理事业单位发展进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探讨有利发展的模式、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发展进程中的矛盾,抓住机遇,迎难而上,不断摸索市场化模式,锻炼队伍,为顺利改制奠定物质基础和人才基础,为机关后勤管理和服务尽一份绵薄之力。

(作者单位:杭州市市级机关物业维修管理服务中心)

科研单位后勤精细化管理的探讨 篇7

科研单位的后勤工作既与其他单位的后勤工作有共同之处, 又有自己的特点。科研单位的后勤工作是科研工作的有力保障和支撑, 是科研工作顺利完成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之一。研究所后勤精细化管理就是面向职工、面向科研工作的“柔性”的精细化管理, 以达到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好的服务, 得到更高的满意度, 最大限度地为科研工作提供好各项后勤工作支撑与保障。后勤精细化管理涉及到水电维护、卫生、绿化、房产、总务以及职工食堂和单身职工宿舍等各个方面, 由于篇幅有限, 无法在此展开论述, 本文只是从科研单位后勤管理中的目标管控、绩效考核、成本控制和安全管理等几方面进行浅述。

一、后勤管理的目标管控

后勤工作的目标管控应该分为:用工管控、财务及采购管控、物资管控及项目管控。

用工管控指后勤各部门对各岗位临时用工的计划和合理安排。现在各单位人事部门对下属各部门的临时用工都是事先计划、审批, 严格控制临时用工。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合理安排用工确实是后勤比较挠头的事情。后勤事务庞杂、烦琐, 很多事情属于突发, 无法在事前做出临时用工的计划安排。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根据每年后勤的工作特点, 需要在事件发生前有未雨绸缪的本事。比如, 每年雨季, 由于突发的大雨, 可能会造成部分低洼地段出现积水, 需要紧急抽排水, 就要紧急安排防汛沙袋。这些事情既是不可预的, 也是可预的。在每年的雨季, 都会有一两次突发的大雨, 所以在每年制订临时用工计划时, 均应计算出合理的防洪排洪用工安排, 作为常态预算出现, 这样就避免了无法临时安排用工的情况。当然, 也要和相关人事劳资部门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

后勤的日常工作中, 有许多需要定期及临时采购的, 如水电维修配件, 有些是需要定期更换的, 有的是临时故障需要突击购置的。这就要求水电维修部门要根据业务的特点, 合理提出每年的购置计划, 包括定期更换与临时突发抢修的。根据设备使用的规律, 哪些部件会在什么时候出现故障应该是有规律可寻的。

同样的道理, 后勤的物资管理也存在事前的目标管控。小到一个垃圾袋, 大到一个大型设备, 每一样东西都有它合理的使用寿命期限, 都有它合理的使用场所。大中型设备要有台帐可查, 要有专人负责, 低值易耗品的领有要有正常的领用申请、审批, 相关库房要有严格的进出库手续。所有物资无论巨细, 均在后勤管理人员的掌控之中。

项目管控是指在后勤工作中, 因为工作需要向上级部门申请的专项项目的管理监控。比如, 专项防水工程、专项维修工程等等, 均有事前工程预算及始终工程监督和时候工程的验收和决算的程序。专项项目应做到专人专管、专人负责。

二、后勤管理的绩效考核

后勤管理中的绩效考核有它独特的地方, 它不像企业里生产的绩效考核一样, 有经济效益的硬指标, 而是指它产生的功效效益。比如, 突发水管爆裂, 经过连夜抢修后, 及时恢复了办公区及家属区的供水, 将损失降到最低, 这就是它的绩效。办公大楼的卫生保洁保证了办公大楼整洁的办公环境, 这也是它的绩效。后勤各项工作之间千差万别, 但每项工作都付出了工作人员辛勤的汗水。对研究所各 (下转264页) (上接262页) 项工作的有力保障, 就是后勤工作的工作成效。

后勤管理中的绩效考核就是考核在某项工作后, 其是否达到了在维修前、完成前预期的效果, 是否符合提前设定的目标要求。如未符合要求则责令该项工作的工作人员及负责人继续进行补救, 直到符合要求、验收通过。因此, 后勤部门应该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办法, 以便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后勤管理中的成本控制

和其他领域的工作一样, 后勤工作也必须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管理, 杜绝在工作中出现不应该出现的漏洞。杜绝使用粗制滥造的产品, 以免给以后的工作埋下不安全的隐患;也要避免出现购买产品质量过剩的现象, 杜绝浪费现象的发生。

在进行项目经费预算及材料采购中, 凡是涉及到价格、资金使用的, 都必须事前进行精细预算、严格审批、事中两人以上共同采办、事后认真验收, 严格控制各项成本, 避免虚报、虚列和其他违反财经法规的事情发生。同一种功效的产品, 在前期市场调研中, 起码要有2—3中同样产品供有关人员进行参考, 优中选优。

对后勤的各项专项工程, 成本控制也相当重要。在保障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 该控制的成本也必须要进行控制。严格按照专项资金拨付时制定的资金用途使用, 做到专款专用。

四、后勤管理中的安全管理

国家安全主管部门每年都在强调安全问题, 可是每年各地的安全事件总是屡禁不止, 那滴血的伤亡数据总是令人触目惊心。后勤工作中, 涉及到的安全生产的方面非常的繁杂, 更是万万不能掉以轻心。安全事故一旦发生, 即使各部门最大限度地进行事后弥补, 尽量对伤者亡者家属补偿, 也无法挽回已经造成的各项损失。我们应该在平时的工作中就把各项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做到安全事项的事项预案, 胜于事后弥补千倍万倍。

各项工作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各项安全事项做到专人负责, 专人检查, 不因繁琐而懈怠, 不因重复而偷懒。各项外包的工程也要过问乙方有无相关安全措施、安全防范方法, 有无及时购买相关的商业保险, 把安全的隐患及相关的连带责任降到最低。

后勤服务工作中的精细化管理是一项全新的课题, 它告别了过去后勤的粗放式管理, 引进了现代企业中先进的目标管理的模式。今后在人员、资金及各项工作上均需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 需要专人负责。同时, 也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 认真总结归纳, 不断提高后勤各项工作的管理水平, 为国家科研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高质量的保障。

参考文献

事业单位后勤管理 篇8

一、高校后勤集团财务管理的概述

高校后勤集团包括学校几乎所有的经营实体和服务单位, 整体来说包括三类。第一类为非营利性服务机构, 包括学生宿舍, 水、暖、电等服务, 这类部门服务主要依靠学校的补贴和投入, 不以盈利为目的;第二类为服务经营性部门, 包括物业管理、交通、绿化等等, 这些服务活动, 其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是独立经营模式, 可以为将来逐渐引入社会企业管理积累充足的管理经验;第三类为经营性服务, 包括校办工厂企业等, 其财务管理与同类企业的要求一致。上述三类高校后勤的实体, 其资产完全属于学校, 后勤实体自身并不存在实际意义上的资产, 因而其财务管理具有特殊性, 如管理对象复杂, 财务监督混乱等等, 这些特殊性更加促进高校后勤财务管理要不断进行改革。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社会化改革打破了以往计划经济制度下的管理模式, 改变了过去单纯的行政管理模式, 由直接管理转换为间接管理为主, 把行政管理调整为以经济手段调节为主等等。

二、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财务管理的体制不合理

由于高校后勤包括的三类对象比较广泛而且十分复杂, 所以相应的财务管理的对象范围也就具有广泛复杂的特点。有些高校为了更好的协调相关各部门之间的权责利关系, 多设置一些财务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 对后勤财务进行分块管理。这样虽然把整个后勤集团的财务划分成了几块, 却并没有进行有效的集中管理, 整个后勤集团的财务管理过于分散, 以致在实际运行中会出现部门利益冲突、管理协调困难等问题。同时, 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因为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及企业的财务管理都不一样, 它实际上应该由教育部门来制定, 使每个学校的后勤财务管理都执行统一的制度。但事实是至今仍没有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 导致高校在处理后勤财务管理的某些共同问题时无法可依, 各自按照自己的制度进行, 从而导致高校之间的后勤财务管理信息无法进行比较, 教育主管部门也就无法进行合理的管理。

(二) 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但高校后勤实体具有教育服务和企业经营的双重特征, 其管理对象复杂, 也就导致财务管理的要求和水平出现了不一致。同时也因为后勤实体与高校之间存在着隶属关系, 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也就需要承担许多行政性任务。这些特点使后勤财务的管理目标变得模糊起来, 在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之间难以达到平衡。

(三) 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创新性, 财务管理的制度方法因循守旧, 不能与时俱进, 不能做到科学创新、大胆改革。而且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 学校不重视对后勤工作人员素质方面的培养, 缺乏高层次的财务管理人员及会计人员, 相反由于社会中的某些不良风气导致后勤集团中存在大量低学历或无学历的工作人员, 这在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之下势必会影响新的会计制度和准则的顺利实施, 而且某些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不能满足新的发展形势下工作的需要。

(四) 财务监督职能较弱

财务监督主要是指高校的后勤集团财务、高校相关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等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高校后勤的财务活动依法进行检查监督, 及时掌握各高校后勤部门的财务管理情况, 及时发现并纠正一些违反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情况相对滞后, 制度上不够完善, 而且后勤集团的工作人员多数与高校有着紧密的联系, 即使存在相关制度, 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实现, 多数会流于形式。

三、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对策

为了与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诸多变化相适应, 必须不断创新改革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 积极应对挑战, 把握机遇, 改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模式, 进一步促进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一) 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一直以来, 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工作都只是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层面上, 缺乏实际意义上的管理意识。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不断进行, 为了解决其财务目标中存在的矛盾, 需要加强后勤财务分析工作, 综合分析所有项目的支出、收益和成果效果等, 尽量保证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运行, 对于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服务质量的项目, 也应适当支持。因此财务管理在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努力实现利益最大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后勤集团应充分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二) 明确财务管理目标

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主要是让高校后勤积极参与到市场中, 使高校后勤能够以企业的身份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适应这种竞争, 高校后勤应该把努力生存、快速发展, 以及最终盈利作为它的发展目标。此外, 高校后勤还需要明确其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及分部目标, 以合理配置后勤财务资源。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应力求达到耗费最小化和服务最优化, 在资源消耗最小化的同时还能为学校全体师生提供最优服务。而高校后勤的具体目标和分部目标则需要在总体目标的基础之上, 根据后勤实体的具体实际情况进一步确定。

(三) 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许多高校由于资产问题、管理问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导致其管理体制处在事业与企业二者混存的混乱局面。这样其财务管理人员实际上缺乏专业知识的培养, 业务水平较低, 工作质量与效率普遍不高。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特殊性对财务人员的工作水平有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了解企业会计制度的具体内容, 还要有相对较高的职业判断力, 所以应积极加强后勤实体所有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 认真学习新业务, 不断增强其综合素质, 这样才能不断满足后勤实体实际工作的需要,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为提高后勤集团的整体素质与业务水平, 高校后勤也要积极招聘综合素质较高、能真正胜任后勤财务的管理工作的优秀财务人员。

(四)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在不断加强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基础上, 进一步统一和完善其财务管理制度体系。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制度实质是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行动准则或者说是办事规程。完善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制度, 首先要求教育主管部门认真制定各高校健全统一的后勤会计核算制度, 以及重大财务项目的管理制度, 力图统一规范所有高校后勤的会计核算行为及财务管理行为。在此基础上, 各个高校再依据统一的章程组织制定自己学校的后勤财务管理制度, 这些制度主要包括核算制度、分配制度、分析制度、监督制度等等。只有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才能使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合理有序的进行。

(五) 改进财务管理模式

高校后勤的管理具有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特点, 这为“统一领导, 集中管理”的模式奠定了基础。在高校后勤不断进行的市场化运作及管理层次不断增加的进程中, 旧的分散管理与分散核算的模式不再满足后勤管理的需求。“统一领导, 集中管理”要求把后勤各部门的全部财务情况纳入整个后勤集团的财务核算与管理中, 然后根据服务和经营的性质不同进行划分。这种管理模式具有便于资金统一调控, 减少财务岗位, 提高资金利用率, 便于后勤进行准确财务分析等诸多优点。

总之,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支新生力量, 高校后勤在社会化过程中, 仍有许多需要完善的方面, 其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制度的健全统一尤为重要, 要大胆创新、积极改革, 促进高校后勤的社会化进程的向前发展。

摘要:作为一个福利性与供给型的高校附属部门, 高校后勤有着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特点, 伴随着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文章主要介绍了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存在的特殊性, 指出了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办法, 希望对高校后勤管理的研究有所贡献。

关键词: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相关问题,完善对策

参考文献

[1].熊艳.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特殊性探讨[J].事业财会, 2008 (1) .

[2].王仕会.关于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思考[J].财政金融, 2010 (8) .

事业单位后勤管理 篇9

忠县现有公办学校92所。其中:高完中8所 (市级重点中学3所) , 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16所、完全小学64所。全县在校学生13.8万人, 其中中小学生10.7万余人, 在职教职工7000余人。全县学校占地面积近250万平方米, 校舍135.1万平方米。近年来, 忠县教育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始终坚持“科教兴忠、人才强县”战略, 不断加大教育投入, 全面深化教育改革, 着力推进教育公平, 初步形成了公平合理、充满活力、和谐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 推动了教育协调、健康、稳步发展的新局面。

学校后勤保障涉及学生的吃、喝、住、洗、用、学、卫生、安全、健康等方方面面, 是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也是学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所在。为保障13万多名在校中小学生安全、健康、成才。近年来, 忠县教委不断探索学校后勤服务管理的新思路、新举措, 就校舍基建、食堂和超市建设、物质采购、寄宿制管理、校园绿化等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制度。

全县学校后勤保障工作, 以服务为宗旨, 以满意为目标, 实施标准化建设、科学化管理、人性化服务, 突出创建“满意食堂”“放心超市”“文明宿舍”“生态校园”, 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教学环境不断改善,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一、阳光基建, 改善办学条件

“不花一分钱, 就拿下了一个工程的施工权, 这样公平公正, 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工程质量抓好。”2013年11月8日, 忠县教委三楼二会议室, 在电脑随机抽中中标总投资85.87万元的乌扬镇初级中学学生食堂建设工程施工的旭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说。

当天, 锴阳建司、新厦建司也在电脑随机抽取中分别获得了总投资71.03万元的复兴镇中心小学幼儿教室建设工程施工权、总投资42.32万元的汝溪镇中心小学校教学楼场坪工程施工权。

这次电脑随机抽取教育系统建设工程施工企业, 是忠县教育系统2013年的第6次。这一年, 教育系统建设工程施工企业电脑随机抽取发包17个项目, 建筑面积18673平方米, 财政预算审核金额927.17万元, 发包金额835.6万元, 节省资金91.91万元。

基建维修项目是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为此, 忠县教委坚持关口前移、过程管理、制度规范, 从制度设计上堵塞腐败漏洞, 确保项目质量安全。

一是坚持规范建库, 确保不易腐。教育领域基建维修项目多为小额投资项目, 为确保仅有的投资足额用于项目建设维修, 防止以往基建维修企业中标后, 将项目层层转包, 造成项目资金层层扣减和安全责任逐级衰减。我县结合实际, 立足本县企业, 通过自主申报、严格审查, 按地勘、设计、预算、监理、施工等不同类别, 建立了企业名录库, 并实行动态管理, 做到严进宽出, 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过程可控、责任可究。目前, 进入项目库的企业累计达到65家。二是坚持阳光招标, 确保不能腐。按照忠县规定, 100万元以内的基建维修项目由县教委自主实施, 忠县教委严格坚持执行公开招投标, 且做到过程公开透明。项目发包前, 县教委主任办公会综合项目具体情况, 在财政预算审核金额的基础上下浮10%—15%, 再宣布发包项目情况及发包金额。项目招标实行先由项目学校、施工企业通过抓取乒乓球 (1—5号) , 按乒乓球的数字确定电脑点击次数, 排定项目学校招标顺序和施工企业顺序, 然后由项目学校再通过抓取乒乓球, 按乒乓球上的数字点击电脑随机抽取按钮, 确定施工中标企业;若施工企业拒绝承建, 则再次抽取, 直至确定候选中标企业。县教委发包成员、学校校长、项目经办人、库内企业、新闻媒体全程参与和监督, 真正做到中了标高兴、未中标服气。三是坚持制度考核, 确保不敢腐。狠抓过程监管和企业管理, 坚持从制度上匡扶和纠正不廉洁行为。县教委出台了《忠县教育系统100万元以下基建维修管理办法》, 一方面, 依办法加强学校项目管理工作监督考核, 对未执行随机抽录的严肃查处;另一方面, 成立了基建维修项目企业资格审查小组, 对经审查进入名录库的企业按100分制实行诚信考核, 对无故不参加发包会、安全检查发现存在明显施工安全隐患等, 分别扣除相应分值, 年度累计得分低于60分的, 剔除名录库;凡施工企业承诺承建项目但又擅自放弃的或存在明显围标的, 剔除名录库。剔除名录库的企业, 两年内不得申请进入名录库。自2012年7月实施以来, 累计采取电脑随机抽取发包项目共58个, 财政预算审核金额2308.68万元, 实际发包金额2077.21万元, 节省资金230.87万元。

近5年, 全县各校共投入后勤建设资金3100余万元, 新建学生宿舍1.6万平方米, 新建和改造学生食堂39个、学生餐厅14个, 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304套, 有力地促进了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

二、阳光采购, 让人心里亮堂

“这个学期, 学校的米饭要酥软一些, 菜比原先多了1个。”近日, 忠县城区某小学五年级三班一名学生接受记者关于学校食堂饭菜有无变化提问时的回答。记者随机调查了城区、乡镇部分中小学学生, 大多数都认为“饭菜要好点了”。

据忠县中小学后勤服务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 去年8月份开始, 忠县教委将“10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列入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点实事, 全力打造校园“满意厨房”, 让校园食品源头可溯、过程可控、价格可调、责任可究、满意可评, 做到招标透明、监管透明、价格透明, 实行学校食堂超市物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 为中小学生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饮食环境。目前, 全县90多所中小学校已经全部实行学校食堂大宗物资集中采购。

以制度促规范开办满意食堂。建设学校“廉洁食堂”, 是确保学生食品安全的重点。

在2013年6月5日召开的全县中小学后勤服务管理工作会上, 县委教育工委书记、县教委主任梁文政痛斥了少数学校食堂存在诸如不严格执行政府定点采购制度, 学校食堂违规超范围经营副食品, 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等现象。

忠县教委按照“安全卫生、质优价廉、公开透明”原则, 不断规范学校后勤服务行为, 就食堂和超市建设、物质采购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制度。出台了《忠县学校食堂物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办法》, 以刚性制度来规范、约束中小学食堂管理。

对食堂大宗物资米面油及干副食品等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 是打造廉洁食堂、透明食堂的关键。

据忠县中小学后勤服务管理中心统计, 自2013年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以来, 全县90多所中小学校对配送物资的各类投诉, 9月份为35件, 10月份和11月共有26件。而在此之前, 全县无一所学校向县教委投诉过食堂物资。

表面看是统一配送出了问题, 而实质上却是一件好事。”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以前学校自己采购, 即使出现了问题, 也不会上报到县教委;现在集中采购统一配送, 自然就将原先的保护伞、包容者变成了监督方。这对监督配送物资质量和分量都有好处。”

渝教科贸有限公司中标后, 建立了专业化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每进一批货, 都要做好物资把关验收;每一趟食品配送车辆进出都有监控录像, 对仓储、配送每个环节, 都实行全程监控管理, 确保食品安全。

实施价格谈判制度降低采购成本。去年11月29日上午, 县教委机关三楼二会议室, 由11名学校食堂物资集中采购价格谈判员与供应商渝教科贸有限公司代表, 在此进行2013年秋季学期配送物资价格的第三次谈判。仅仅为了优三级大米每公斤是否按照供应商提出的涨0.36元, 双方根据各自事前大量调查掌握的价格信息, 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较量”, 最终还是维持原价。

县教委在全县中小学调查摸底后, 遴选全县各中小学选派的熟悉食堂管理、采购的107人, 组建了“忠县学校食堂物资价格谈判监督专家库”。在“专家库”里随机抽取7-11人作为当期的“价格谈判小组成员”, 教委相关科室单位派遣代表3-5人进行监督, 组建当期的“价格谈判监督小组”。

每次谈判前, 供应商、价格谈判员、忠县中小学后勤服务管理中心人员都要分别走访调研县城、乡镇的市场价格情况, 收集价格信息。三方各做一份价格表, 在谈判前交到后勤中心。

按照《忠县学校食堂物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方案》的规定, 渝教科贸有限公司中标获得的, 只是全县中小学食堂超市大宗物资配送的资格, 而并无单方面的物资定价权。县教委没有哪位领导有定价权, 县教委各个科室负责人也没有定价权。

供应商所供应的大宗物资价格不能一槌定终身, 原则上每2个月进行一次谈判, 或升或降, 或不变, 根据市场价格情况, 最终由价格谈判小组与供应商谈判达成。

“实事求是, 随行就市, 同品质的产品应低于当地市场价, 这是我们的一个原则。”忠县中小学后勤服务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 “维护学生利益, 要尽量压低价格。同时也要保证供应商的合理利润, 才能真正确保食品质量。”

忠县教委实行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办法, 得到了市教委的充分肯定。

三、学校后勤, 撑起忠县教育半边天

(一) 满意食堂让学生吃得有营养

之前有段时期, 部分学校食堂饭菜油水少、含肉少、份量不足等问题社会反响强烈, 少数学校甚至将发芽洋芋和烂菜叶提供给师生食用, 严重影响学生身体健康。

针对存在的问题, 县教委高度重视, 在2013年6月召开的全县教育系统后勤服务管理大会上, 县教委负责人特别强调, 坚持食堂的“公益性、非营利性”原则, 把提高学生生活质量、改善学生营养作为实施民生工程、促进社会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 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统筹协调, 力求让学生主食吃饱, 副食增加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 保证学生生长发育的基本营养需求。

随后, 满意食堂实施细则出台、食堂大宗物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制度、学生食堂“五员管理制度”、“周菜谱”公示制度相继出台, 县中小学后勤服务管理中心定期开展食品安全常规检查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技能培训。

食堂的规范管理, 集中体现在“五个务必”、“三项制度”上。“五个务”必即:学生进餐务必坚持自愿原则, 不得强制或采用更改作息时间、限制学生出入等手段变相强制学生在校进餐;教师在食堂吃饭务必缴纳伙食费, 并不得与学生分窗口、分等级就餐;食堂财务务必纳入学校统一管理, 专帐核算, 每学期进行一次审计;食堂饭菜务必明码标价, 做到等值、优质、价廉;食堂盈利和结余部分务必全额退还学生, 严禁用食堂盈利发放教职工各种津补贴。

“三项制度”即:一是试行食堂超市物资集中配送制度, 依托中标的渝教科贸有限公司成立教育物资配送中心, 对食堂大宗物资米面油及干副食品等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 随机抽取学校分管后勤工作的领导组成配送中心物资价格谈判小组, 每月进行一次价格谈判和物资质量情况的反馈, 从源头上把住校园食品用品质量安全关和价格关。二是实行食堂“五员”公示制度, 聘请食堂操作员、卫生监督员、营养指导员、质量评判员、价格监督员, 制作“五员”岗位职责公示牌, 在食堂餐厅的醒目位置进行公示, 接受老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三是实行农村学校蔬菜基地建设制度, 利用学校闲置资源, 将蔬菜种植、公益劳动与学生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建设蔬菜基地。

(二) 放心超市安全消费

如今在每个校园内, 都只有一家规范的超市。过去那种校园内多处摆摊设点销售低劣食品、垃圾食品, 质量无法保证、安全无法保障、价格满天飞的现象一去不复返。

这得益于县教委强力推进超市直营。2013年, 县教委根据市教委的有关文件精神, 通过竞争方式引进了有资质、有实力、服务教育市场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经营实体渝教科贸有限公司, 对全县中学校园超市进行连锁直营, 使超市货品价格、质量以及食品安全可控可监管。

同时, 县教委还联合工商、公安、食品卫生监督等执法部门经常到各学校检查, 坚决打击侵害师生权益、危害师生生命健康的违法经营行为, 严禁假冒伪劣商品流入校园。

(三) 文明宿舍带给学生家的温馨

“一些学校学生宿舍黑暗潮湿, 床铺年久失修, 有的甚至连窗户都没封闭, 寝室物品零乱摆放, 室内臭气熏天……”在一次全县中小学校长大会上, 县委教育工委书记、县教委主任梁文政语重心长地说, “大家想想, 要是我们自己的孩子住在这样的宿舍里, 心里是啥滋味?孩子心里是啥滋味?”

随后, 创建文明宿舍活动在全县有住宿生的各个学校展开。县中小学后勤服务管理中心制定了学校文明宿舍考核细则, 各校按照“六无”、“十个一条线”和“十个统一”标准, 努力改善寄宿制学生生活条件, 加强学生宿舍管理, 增添防蚊防蝇设备, 定期对宿舍内外进行消杀灭, 规范宿舍物品摆放, 加强寝室文化建设, 营造温馨环境, 学生住宿条件显著改善。

(四) 绿色校园净化心灵

我们在白石镇中心小学校看到, 原先操场与东北侧教学楼之间光秃秃的堡坎, 如今已被一壁绿墙替代, 操场边沿匠心独运栽植的翠竹, 已是苍翠葱茏。尽管学校场地受到局限, 学校还是想法设法将校园绿化得像一座小花园。

绿色校园建设, 不仅关系到师生的身心健康, 还关系到学生绿色环保生态理念的形成和美好心灵的培养。

近年来, 县教委制定了中小学绿色校园的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建设标准、工作措施和考评验收办法, 督促全县中小学校按照“绿树成荫、房在树下、校在林中”的总要求, 认真编制规划, 全面实施绿色校园建设。

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园林式单位”的忠县中学在校园建设中, 突出人文艺术和生态校园建设。

一是注重人文校园建设。学校世纪广场广场园林设计的主题是“孕育”, 立意为“忠县中学孕育着祖国的栋梁之才, 孕育着希望”, 这一主题的中心是在绿草茵茵的草坪上座落着教育家孔子、音乐家贝多芬、博物学家达尔文、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青铜塑像, 青铜凝重的色彩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们永恒的探索精神, 不朽的人类文明。青铜塑像的四面用四季常青的植物小叶黄植杨为材料, 选用哺乳动物的胚胎雏形与中国传统剪纸花边图案相结合, 用园林艺术手段组成一幅舒展优美、意境深刻的图案。观赏图案好似中国传统的剪纸花边, 又像哺乳动物的胚胎, 点明“孕育”主题。二是建设“艺术观赏型”的绿色校园。学校景观设计以绿色为主, 校园景观达到地上有繁花, 水中有游鱼, 树上有飞鸟的生机盎然的景象。突出育人效益、艺术观赏和环境效益和谐的目标。达到春花烂漫, 夏荫浓郁, 秋色斑斓, 冬景怡然的四季美景。同时, 他们特别注重乡土树种与引进名、优、特新品种的关系。充分发挥乡土树种“黄葛树”的优势园林艺术因地制宜, 在植物的配置上, 选择适应性强, 长势茂盛的黄果树为校园的骨干树种。同时, 考虑到生物的多样, 也引进了“小叶榕”、“广玉兰”、“白玉兰”、“桂花”、“假槟榔”、“鱼尾葵”等优良品种。在植物群落搭配时, 做到了“主题鲜明, 美观协调”, 乔灌草相互结合, 层次分明, 花草树木搭配合理, 相得益彰。三是建设“生态文明”型绿色校园。2001学校在西侧的40亩弃土坡上植树造林。2001年栽逐年栽种植了白杨、楠竹、麻柳、香樟、天竺桂、三角枫、芙蓉等三十个品种的乔灌木。经过十多年的辛勤培育, 乔、灌、草配置合理, 已经形成了常绿树和落叶树混交林。里面植物长得枝繁叶茂, 还有野鸡、画眉、斑鸠等多种鸟类, 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生物群落。生态林成为学校生态文明建设和教育基地。忠县中学绿化面积已达120亩, 绿化覆盖率达51%以上, 生态绿化面积达14平方米, 成为重庆市“绿色学校”市级“绿化先进单位”。

事业单位后勤管理 篇10

后勤部门的工作在事业单位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后勤部门的职工也在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在事业单位的后勤部门建设正处在探索新机制和新体制、与社会化改革接轨的重要时期。建立一支遵守纪律、事业心强、技术熟练、爱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全心全意为单位职工服务、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后勤部门职工队伍, 将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后勤管理水平, 提高服务质量, 并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1 对于后勤管理队伍的建设工作应该要加强

邓小平同志在很早的时候就说过, 管理后勤工作的职工的应该是扎扎实实、勤勤恳恳, 愿意当无名英雄的人, 应该让那些组织性和党性比较强的人来搞后勤。后勤管理其实也是一门科学, 所以在充实事业单位的后勤部门领导班子的时候, 应该选择那些敢于管理、懂得经营以及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的人, 只有这样, 事业单位的后勤管理工作才能够取得最好的成绩。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 事业单位的后勤部门职工队伍的文化程度普遍都比较低, 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也很低;后勤部门缺乏管理人才, 缺乏技术骨干力量;后勤部门中工人和干部的比例严重失调等严重情况。根据事业单位的人员配备的规定以及基本建设的管理规范要求, 现在很多事业单位的后勤部门职工队伍都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与提高。所以要使后勤管理的目标能够被很好的实现, 就需要对后勤管理进行深化改革。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大胆一些, 在使用人才的时候则必须更加的合理, 要让有能力、有知识、高有技能的专业性人才加入到后勤部门队伍中去, 这样所形成的后勤管理队伍质量就比较高、素质比较好、人员充足而且结构比例合理;让后勤职工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大胆改革、勇于实践, 对后勤管理的科学化道路进行认真的探索, 这样事业单位的后勤管理水平才能够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2 对于现在的后勤部门职工的素质要重视培养和提高

事业单位想要真正地把后勤部门的管理工作做好, 就必须重视对现有后勤部门职工的培养,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工作中, 按照后勤部门对管理能力以及知识结构的要求, 在保证各项工作能够正常运转的情况下, 对后勤部门的职工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和不同渠道的分批分期的培训。比如对后勤部门职工参加的各种专业的自学考试要进行积极的鼓励和大力的支持, 同时还可以把员工送出去或者请进来, 组织后勤部门职工学习和参观, 学习一些比较先进的工作经验, 开阔他们的视野。这样后勤部门的干部和职工的综合业务能力以及技术水平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另外还要建立起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 把考核、培训、使用、晋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这样对于后勤部门职工的综合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的提高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进一步的加强后勤部门职工的综合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培养, 就能够促使后勤部门职工向“又红又专”转变, 从而才能够更好的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3 对于后勤部门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该要加强

事业单位的后勤管理工作是一项头绪比较多、范围比较广、管理比较复杂和工作量比较大的工作。它主要包括了基础建设工作、生活服务工作、职工伙食工作、设备物质工作、车辆调度工作、基建维修工作和单位内的卫生绿化工作等管理工作。它主要承担的任务就是为事业单位的全体职工服务。后勤部门的管理工作会对每一位职工的切身利益产生直接影响。要想让后勤部门的职工把这些艰巨的任务完成好, 首先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让他们能够真正的意识到后勤部门的重要性, 比如让他们认识到后勤部门的工作是事业单位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次后勤部门的职工不仅仅是服务者, 同样他们也是教育者。后勤部门的职工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要用自身热情的工作态度、规范的行为举止、文明的道德风尚以及优质的服务, 在道德上、精神上以及思想上对其他职工产生影响, 让他们在接受良好服务的同时也能够受到良好的影响和教育。同时后勤部门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自己相应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在实施组织、计划、协调和指挥的过程当中, 通过自身的管理以及自身的价值观念、思想品质、行为规范以及高尚的情操等, 来对事业单位的职工产生一定的影响, 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被改变。这样就需要对后勤部门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特别是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让后勤部门的职工能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以为事业单位的全体职工服务为荣。不仅要做任劳任怨、脚踏实地、无私奉献以及勤勤恳恳的老黄牛, 同时也应该要做善于管理、勇于创新以及锐意改革的千里马, 这样才能够为做好整个事业单位的后勤管理和服务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4 对现有后勤部门职工的工作情况要进行充分的肯定

事业单位的后勤部门工作会涉及到单位当中每一位职工的切身利益, 这样后勤部门职工所做的工作就不可能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和支持, 有些时候可能会让一部分职工不是很满意, 甚至有可能会受到他们的责难。那么在这个时候事业单位的领导就应该站出来为后勤部门的职工多说好话, 对于他们现有的一些工作成绩进行充分的肯定, 这样才能够让后勤部门的职工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增加职工对单位的归属感。在对他们进行鼓励的时候一定要正面引导, 多抓典型, 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榜样的推动作用;对工作表现比较突出的后勤部门职工要授予称号和给予荣誉, 让他们的价值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让后勤部门的职工觉得自己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 是整个事业单位工作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是职工的需要也是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 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更大的动力, 为单位、为职工服务, 从而让他们的信心更加的坚定, 树立起良好的荣誉感, 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努力。这样做对于加强和稳定现有的后勤部门职工队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 对后勤部门的职工要多些关心和爱护

事业单位的领导平时应该多和后勤部门的职工进行交流和沟通, 和他们接触、和他们谈心, 对他们在生活中以及工作中的一些困难要进行及时的了解和帮助, 解决后勤职工的困难。如在节假日的时候, 单位领导可以去后勤职工家里探访与慰问, 让他们感到单位对他们的关心与重视;当后勤职工出现困难的时候, 应该号召单位员工为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让他们感觉到单位就跟“家”一样。对后勤职工进行慰问、关心和爱护, 将有利于让他们对单位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温暖感, 也有利于员工之间的和平相处, 这样集体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才能够得到极大的提高, 单位在以后开展工作的时候也能够更加的顺利。

6 结束语

总之, 建设事业单位后勤部门职工队伍是一项比较复杂和实际的工作。因为每个事业单位实际情况不一样, 所以它们面对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也有不同的特点。事业单位应该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对于本单位在建设后勤部门职工队伍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和客观的分析, 要做到有的放矢, 采用合理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来建设后勤部门的职工队伍。

摘要: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当中, 事业单位的后勤部门是一支非常重要的队伍。重视和加强事业单位后勤部门的职工队伍建设, 将能够让后勤部门做好相关工作和提高后勤部门的服务质量, 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后勤部门,职工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成光.后勤实体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初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S1) :219-220.

[2]商建华, 王德臣, 兰海龙.加强后勤职工队伍建设实现后勤科学发展[J].中国轻工教育, 2011, 05:40-42.

浅析高校后勤管理 篇11

关键词 高校后勤工作 后勤管理 后勤人员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目前,高校后勤工作中普遍存在与时俱进意识不强、管理体制不畅、队伍结构不合理、员工素质偏低、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加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更显得意义重大。笔者认为,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加强高校后勤工作,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 高校要高度重视后勤工作,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1)高校领导要重视后勤工作。首先,学校领导应重视后勤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养,选择爱岗敬业、后勤管理经验丰富的同志充实到领导岗位。其次,学校领导应将后勤人员职称分级考核纳入学校评价的工作范围,解决他们的切身利益,充分调动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要注重提高后勤人员的凝聚力。一方面,要在学校要形成尊重后勤管理人员劳动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要努力改善后勤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同时,要妥善处理后勤管理人员、后勤工作人员、教师、学生的关系,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

(2)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健全后勤管理体制。后勤虽然在服务教学工作、科学研究的关系只是间接的辅助,但如果没有很好的管理,一些问题可能直接影响教学科研。相反,高质量的后勤管理服务,可以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因此,后勤工作是高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重视后勤工作,加强后勤管理。

面对当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要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按照教育法律和经济规律,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和经济责任制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努力实现科学管理。与此同时,还必须从学校管理改革的大局,认真探索建立符合校情的高校后勤管理制度。

完善后勤管理机制要从激励机制、引导机制、制约机制、监督和反馈机制四个方面进行。引导机制为高校后勤管理指引正确的方向,使自身的发展符合法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不偏离轨道;激励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并发挥后勤管理组织和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约机制确保后勤管理活动有序,按照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监督反馈机制从制度的角度来看,后勤应该设置监督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纪律检查、监察、审计部门相关人员和大学生代表组成,整体监督后勤服务活动的操作,并提供定期的反馈信息。

(3)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后勤工作实行的是学校办后勤,形成了封闭的、庞大的后勤结构,目前已无法满足高校扩大招生,实现突飞猛进发展的需要。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可以参考其他管理,实行责任制,实现责任的划分,以此提高后勤工作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2 后勤部门要建立奖惩机制,加强对后勤人员的管理

(1)建立奖罚机制后勤管理工作主要是充分调动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最有效地发挥财力和物质设备条件的作用,更好地为教学、科研以及学校各项工作服务。①推行责任制务必要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服务;②进行必要的计算和测算,确定比较合理的定额、指标,在承包单位的内部,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实行职、权、利相结合,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纵横协调,制度配套,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多劳多得;③要相应地改革工资、奖励制度。

(2)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后勤部门的本职工作就是为教学、科研提供物质保障,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因此,后勤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明确工作职责,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以自身的优质服务取得师生的信赖、支持和赞誉,促进后勤部门工作更好地开展。在对后勤工作人员考核时,也要坚持以人为本,多为后勤工作人员考虑,关心和解决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使他们工作起来更有激情,更有动力。

3 后勤工作人员要提高认识,强化服务

首先要加强政治思想素质建设,培养和树立后勤工作人员爱岗敬业的精神,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增强事业心。在日常工作中,后勤工作人员要注重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学生。后勤工作人员要具有开拓精神,要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技能,强化服务意识,为教学科研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总之,高校后勤工作与高校教学、科研密切相关,为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保障和支持,直接服务于广大师生,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后勤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校领导要重视,不断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后勤部门要建立奖惩机制,加强管理;后勤工作人员要提高认识,强化服务,这些问题就一定会得到解决,从而促进后勤工作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学、科研。

参考文献

[1] 赵宗泽.试论一流外语大学的校园文化[J].中国高教研究,2004(6).

[2] 唐志成.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幸福美化明天[J].高校后勤研究,2005(2).

[3] 钟顺虎.高校后勤系统重组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创建和谐后勤,做好学校事业 篇12

1. 创建和谐后勤的必要性分析

一是和谐校园是学校发展的最高追求。和谐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 和平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 和谐校园的建设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谐后勤的建设能够彰显出学校事业发展过程中协调、均衡、有序特征。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 和谐后勤的构建有助于学校事业在发展进程中维持协调、平衡、规律的发展模式, 所以和谐校园的建设是当今高校发展的最高追求层次。

二是和谐后勤的构建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保障。后勤工作为整个学校工作中不可缺乏的成分, 和谐校园的安全性、稳固性、协调性以及发展态势等众多要素均与学校后勤息息相关。和谐后勤的构建始终坚持以服务师生、服务教育、服务管理为基准, 建设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化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在提升后勤服务管理质量方面发挥巨大的效力, 为和谐校园环境的高效构建提高优质化服务。

2. 探究学校和谐后勤构建的主要方式

2.1 构建和谐型后勤工作环境是基础

和谐后勤的构建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 其需要所有后勤人员的协同合作, 将以人为本这一服务理念贯穿于各个环节中。为了打造和谐型后勤工作环境, 积极宣扬构建和谐校园、和谐后勤理念是基础, 可以应用期刊、校园板报为和谐后勤构建创设优质型舆论环境。另外, 学校可以借用开展竞赛活动的方式, 对先进后勤职工进行表扬, 树立楷模, 以此途径调动后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为和谐、稳定、温馨的工作奠定基础。此外, 为了构建和谐型后勤工作环境, 广纳群众意见, 不搞分化主义, 不分后勤甲乙方、正式工与临时工, 只要能够为后勤和谐发展做贡献的行为都给予肯定, 从而打造出团结一心、和谐向上的后勤工作气氛, 那么学校和谐后勤构建目标的实现也就指日可待了。

2.2 创设奋发图强的职工团队

和谐后勤的构建, 打造结构完整、品德优良、素质全面的干部职工团队是依托。在这个团队内, 干部要具有以身作则, 任劳任怨, 廉洁奉公, 待人诚恳, 以人为本的作风。将阳光作业理念渗透进焦点与热点问题上;抓好科学管理工作的同时, 提高对情感激励的重视度, 将尊重、信任、关心和理解等要素融入其中, 协助协助后勤职工树立主人翁意识, 强化学校后勤职工的凝聚力与创造力。总之, 创设奋发图强的后勤职工团队使必要的, 为民主、和谐后勤的构建奠定基础。

为了打造和谐后勤, 职工树立“心系后勤, 爱岗敬业”以及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 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新理念去充实自己头脑, 学习新技术提高业务水平, 从而为现代化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此外, 学校后勤应有效的借助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和导向性, 使后勤每位党员职工树立重学习、重正气、重奉献做派, 一切工作以服务师生为基准, 将人文关怀理念渗透进各个环节中;同时也要认真践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依据政策体制, 结合本校实况及时调整新时期下后勤工作内容。也要积极的了解广大师生群体的需求, 从而使后勤工作更加符合师生心声, 也间接的调动了广大在校群体积极参与后勤工作进程中, 和谐后勤将会顺利构建, 为学校教育管理事业的有效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2.3 编制科学严谨、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高校后勤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在解决学校矛盾纠纷的过程中成长的, 尤其是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后, 新问题、新状况不断的涌现出来, 矛盾日显复杂化特征。和谐后勤的成功构建, 需要有一套与后勤工作改革相匹配的管理体制辅佐, 其务必要体现出科学严谨、实效性特征。只有这样学校后勤人员思想才会统一, 后勤人员行为方式更加规范可靠, 此时各种类型的矛盾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和谐后勤顺利建设健全的目标实现也不再是难题。

伴随着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 学校后勤应该结合本校事业运行实况, 结合学校事业发展的长期目标, 进而完成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常见的有岗位责任体制、人事聘任机制、劳动分配制度、经济核算体制、资产管理体制等。其体现出科学性、严谨性、民主性、公正性的特征, 并在实践环节中对其实施调整与改进措施。为了满足新时期广大师生群体提出的新要求, 以及教育部对学校后勤服务质量提出的新标准, 学校后勤定期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三标一体”认证等活动是有效的对策, 其也为科学性、规范性、现代性服务规

范的建设奠定基础, 此时后勤服务行为更能体现规范性特色, 为和谐后勤构建, 学校事业的良性运行铺路垫石。

结束语

总之, 新时期下, 学校积极落实和谐后勤的构建工作是极为必要的, 为学校教育管理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学校领导与后勤人员应该积极摸索多样化的构建路径是必要的, 本篇论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望与广大教职工一起分享。

参考文献

上一篇:监理目标下一篇:创新是学校管理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