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状体半脱位

2024-09-13

晶状体半脱位(共7篇)

晶状体半脱位 篇1

摘要: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晶体摘除联合张力环并Ⅰ期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效果。方法 ①晶体半脱位<1个象限的患者30例 (43眼) , 直接行超声乳化晶体核, 吸净皮质, 用旋转法植入 (CTR) , 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②晶体半脱位于12个象限的患者111例 (152眼) , 先用旋转法植入CTR, 再超声乳化晶体核, 吸净皮质, 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③晶状体半脱位>2个象限的患者21例 (31眼) , 应用囊袋固定型张力环, 采用聚丙烯缝线将张力环缝合固定于巩膜, 拉紧张力环缝线至晶状体囊袋居正中, 抽吸晶状体皮质, 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 162例226眼患者, 术后随访112个月, 人工晶状体基本保持正位, 裸眼视力≥0.5者199眼 (88℅) 。结论 超声乳化晶体摘除联合张力环并人工晶体植入, 是晶体半脱位的首选治疗方法。脱位范围<2个象限的患者可直接植入张力环, 若脱位范围>2个象限, 则应缝线固定张力环。该手术方式可有效防止术后人工晶状体偏位的发生, 大大提高患者的术后视力。

关键词: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囊袋张力环,人工晶体

眼部钝挫伤的冲击导致晶体悬韧带的断离和松脱, 先天晶状体悬韧带发育不良等因素都可导致晶状体半脱位的发生。对于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的治疗, 以往多采用大切口晶状体囊内或囊外摘出术, 然后行睫状沟缝线人工晶状体固定术或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缝线固定法难以保持人工晶状体于生理位置, 易发生人工晶状体倾斜或偏位等并发症;前房型人工晶体常导致角膜内皮失代偿及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此外, 由于这类手术角巩膜切口大, 易导致爆发性脉络膜下出血和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1]。基于上述弊端, 自2005年开始, 该院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张力环并I期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不同程度的晶体半脱位, 术后获得较好的视力。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1月~2012年6月晶状体半脱位患者162例226眼。男性98例121眼, 女性64例105眼;年龄7~79岁, 平均42岁。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78例78眼, Marfan综合征64例128眼, 青光眼滤过术后晶状体半脱位8例8眼, 不明原因晶状体半脱位12例12眼。伴有继发性青光眼12眼, 伴有玻璃体脱入前房37眼, 伴有虹膜根部离断31眼。术前视力光感6眼, 眼前手动12眼, <0.1者55眼, 0.1~0.15者86眼, 0.15~0.3者67眼。晶状体悬韧带断裂范围<1个象限的43眼, 1~2个象限的152眼, 大>2个象限的31眼。晶状体核硬度I级核33眼, Ⅱ级核78眼, Ⅲ级核96眼, Ⅳ级核19眼。

1.2 材料

采用德国Morcher公司生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开放式 (capsular tension ring, CTR) 及囊袋固定型张力环, 型号为10SA和12SA, 直径分别为10和12 mm;采用德国蔡司公司的XLSTABI ZO可折叠人工晶体, 光学直径6 mm。

1.3 手术方法

除晶体半脱位<1个象限的患者采取表面麻醉, 其余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 做左上方透明角膜隧道切口, 3或9点位角膜做辅助切口, 前房注入黏弹剂, 连续环形撕囊, 直径约5.5~6.0 mm, 充分水分离与水分层, 前房内有玻璃体疝者, 先用玻璃体切割头切除前房内的玻璃体疝;有虹膜根部离断先行虹膜修复。

晶体半脱位<1个象限的患者 (43只眼) , 直接行超声乳化晶体摘除, 吸净皮质, 囊袋内注入少量黏弹剂后, 用旋转法植入 (capsular tension ring, CTR) , 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 予以2%卡米可林缩瞳, 人工晶体位置正常。

晶体半脱位于1-2个象限的患者 (152只眼) , 囊袋内注入少量黏弹剂后, 用旋转法植入CTR, 将CTR的开口旋转到悬韧带断离的对侧, 超声乳化晶体核, 吸净皮质, 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 予以2%卡米可林缩瞳, 人工晶体位置正常。

晶状体半脱位>2个象限的患者 (31只眼) , 应用囊袋固定型张力环 (auro RING) , 在植入囊袋张力环前将聚丙烯缝线一端固定于囊袋张力环中段, 用显微镊将带有缝线的囊袋张力环送入晶状体囊袋内, 超声乳化晶状体核后, 将聚丙烯缝线的另一端自角膜隧道切口及环形撕囊口经悬韧带离断中央处晶状体囊袋赤道部穿出, 经虹膜后方从角膜缘后1.5 mm板层巩膜穿出, 拉紧张力环缝线至晶状体囊袋居正中, 超声乳化吸除晶状体核及皮质, 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

1.4 随访观察

术后随访1~12个月, 平均8个月, 观察术后人工晶体位置、视力、眼压及其他并发症的情况。

2 结果

随访过程中无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和角膜内皮失代偿等并发症。人工晶状体基本保持正位;观察术前、术后视力变化, 术后获得较好的视力 (见附表) 。术后视力<0.1者6眼, 均为合并有眼底视网膜病变或角膜白斑。

眼 (℅)

3 讨论

各种原因导致晶状体悬韧带断离或异常的晶体不同程度脱位的患者治疗都比较困难, 尤其是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 玻璃体往往从悬韧带断裂处脱入前房, 且还常伴有外伤性瞳孔散大、虹膜根部断离和继发性青光眼等, 故手术难度大。对此类患者, 以往采用的手术方法是晶体囊内或囊外摘除术加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同时植人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或缝线固定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方法, 由于该方法手术切口大, 导致玻璃体丧失较多, 人工晶体损伤角膜内皮等, 术后易发生角膜散光、角膜内皮失代偿、继发性青光眼、人工晶状体偏心及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2,3], 故目前该方法仅限用于晶状体半脱位>3个象限的患者。另外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在进行超声乳化手术时, 容易发生晶状体囊袋塌陷、玻璃体脱出和晶状体核坠落等并发症, 以及手术过程中晶状体核旋转, 高负压吸引等操作又容易造成晶状体悬韧带断裂范围扩大[4], 因此晶体半脱位曾被认为是超声乳化术的绝对禁忌证。即使能完成伴有小范围晶状体悬韧带断裂的超声乳化及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 但术后常发生人工晶体的偏中心或倾斜, 进而影响视力, 陆斌等[5]发现人工晶状体的倾斜和偏心不仅会影响术后视力, 而且会引起视觉上的不适。

本文对于晶状体悬韧带断裂的晶体半脱位患者, 术中植入CTR, 它即可维持晶状体囊袋的正常形状, 又可提供足够的囊袋内空间, 同时CTR的张力可以对抗残留晶状体悬韧带的牵引力, 减少了非对称的晶状体囊袋张力, 稳定了玻璃体前膜, 便于晶状体核的粉碎、皮质的抽吸人工晶体植入, 最大限度减少了玻璃体脱出[6], 防止了术后人工晶体偏位, 有利于视力恢复。GIMBEL等[7]报道了CTR具有以下特点:①增加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②减少了玻璃体的流失;③维持晶状体囊袋的圆形轮廓;④防止人工晶体偏离中心;⑤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生和移行, 减少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通过对162例226眼的患者治疗, 该院在手术操作技能以及预防并发症措施上积累了一些经验, 总结如下:①术前充分散瞳, 以便术中更加了解晶体悬韧带断裂的范围和部位, 避免术中进一步加重晶状体韧带的松脱;前房内有玻璃体嵌顿者, 应在撕囊前行前房内玻璃体切割术, 有利于晶状体复位, 有虹膜根部离断先行虹膜修复。②撕囊前先注入黏弹剂, 采用环形撕囊, 且撕囊较常规者稍小。因撕囊法对囊袋的压力相对较小, 且边缘圆滑, 故具有一定的缓冲保护力, 不易引起囊袋的破裂、晶体皮质溢出。③连续环形撕囊成功与否是手术顺利实施的关键, 撕囊的起点应视脱位的状况而定, 原则上应在脱位方向的对侧, 这样便于观察撕囊过程, 减少撕囊操作产生的作用力将脱位的范围加大[8]。④晶状体水分离要充分, 使晶体核在囊袋内有较好的活动性, 采用旋转削梨法, 由赤道部逐渐向中央完全乳化晶体核, 双手操作, 全过程在囊袋内进行, 对囊袋不能有牵拉, 要防止晶体韧带进一步断裂;术时要避免乳化头脱离晶体核, 造成前房突然消失, 使后囊前涌导致囊膜破裂。⑤采用低流量、低灌注压、低吸引力的拦截劈核法。⑥吸除皮质时, 采用低负压灌注, 灌注头对准皮质, 辅助口的晶体钩将灌注头前的皮质搅碎, 利于抽吸。⑦注入黏弹剂, 要填充整个囊袋, 术中只要发现悬韧带松弛都可植入CTR。通常采用黏弹剂胀开囊袋, 使囊袋恢复正常位置, 然后用显微无齿镊将CTR的一端经切口进入囊袋, 旋转CTR使全部进入赤道部, 环开口背向悬韧带断裂处, 囊袋稳定恢复正常位置后, 再注入折叠型人工晶体于囊袋内, 通过晶体钩调整其位置, 晶体襻要尽量避开断带处, 以免晶体倾斜及后囊膜破损。⑧如在乳化晶状体核之前已发现有悬韧带离断>1个象限者, 则在超声乳化前植入CTR能保证超声乳化过程中囊袋的稳定。CTR植入囊袋后仍有可能在超声乳化过程中脱离囊袋, 因此为了防止CTR脱出囊袋, 前囊撕囊口径不能过大。⑨悬韧带离断>2个象限者, 即便植入CTR, 囊袋和人工晶体还是有可能处于偏心状态, CIONNI等[9]对CTR做了改进, 在原设计的基础上加上一个用于巩膜固定的装置, 本组病例中31例用了这种张力环, 不仅成功地完成了人工晶状体囊袋的植入, 而且术后人工晶状体均正位, 无偏心现象。⑩由于囊袋张力环能减少术后后囊膜皱褶, 使人工晶体与后囊膜之间贴和得更好, 因而起到预防术后并发症的作用。

总之, 囊袋张力环植入治疗晶体半脱位, 能保留原有的晶状体囊袋, 减少术中玻璃体脱出, 无需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 进而可减少相应手术并发症, 最大程度提高患者术后视力, 是超声乳化晶体吸除术治疗白晶状体半脱位患者的新型辅助工具。

参考文献

[1]陈伟芳, 宋旭东.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在半脱位晶状体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7, 25 (3) :263-265.[1]CHEN WF, SONG XD.The application of capsular tension ring in lens subluxation surgery[J].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Ophthalmology (CJPO) , 2007, 25 (3) :263-265.Chinese

[2]姚克, 刘奕志, 何守志, 等.复杂病例白内障手术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168-174.[2]YAO K, LIU YZ, HE SZ, et al.Surgeries in Complicated Cases of Cataract[M].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ing Co, Ltd, 2004:168-174.Chinese

[3]王平宝, 谭佳, 董小芳, 等.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6, 14:2170-2172.[3]WANG PB, TAN J, DONG XF, et al.Clinical analysis of second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 due to lens subluxtion[J].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2006, 14:2170-2172.Chinese

[4]宋旭东, 王宁利, 董哲, 等.悬韧带脆弱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J].眼科, 2005, 14 (1) :38-41.[4]SONG XD, WANG NL, DONG Z, et al.Fragile suspensory ligament phacoemulsification technology[J].Ophthalmology, 2005, 14 (1) :38-41.Chinese

[5]陆斌, 沈泽民.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倾斜和偏心的活体测量及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 1999, 35 (1) :40-42.[5]LU B, SHEN ZM.Vivo measurement and research of 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 tilt and eccentricity[J].Chi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1999, 35 (1) :40-42.Chinese

[6]袁军, 李燕先, 张娇.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半脱位手术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 2008, 24 (17) :308-309.[6]YUAN J, LI YX, ZHANG J.The application of capsular tension ring in lens subluxation surgery[J].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2008, 24 (17) :308-309.Chinese

[7]GIMBEL HV, SUN R, HESTON JP.Management of zonular dialysis in phacoe-mulsifcation and IOL implantation using the capsular tension ring[J].Ophthmlic Surg Laser, 1997, 28 (4) :273-281.

[8]LIU G.The observation of subluxated lens cataract phacoemulsification surgery applying capsular tension r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09, 10 (10) :1957-1958.

[9]CIONNI RJ, OSHER RH.MaIIagement of profound zonular dialysis orweak-ness with a new endoc sular ring designed for scleraⅡixation[J].J Cataract Rehct Surg, 1998, 24 (10) :1299-1306.

晶状体半脱位 篇2

关键词: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张力环,护理

晶状体半脱位是由于患者先天性悬韧带发育不全或眼内炎症、病变、创伤及医源性等各种因素引起的晶状体悬韧带异常或断裂的症状。晶状体半脱位可引起患者视力下降、变形、散光等问题, 进而可引发继发性青光眼、葡萄膜炎等并发症。以往常常采用白内障囊内或囊外摘除联合睫状沟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或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 但均有较多的并发症, 而且术后人工晶状体难以保持正常的生理位置, 容易发生偏斜移位。自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应用于临床之后, 使这一难题得以解决[1]。我科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间应用CTR对14例并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患者行非超乳小切口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 术前后配合精心的护理,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治疗的晶状体半脱位的患者14例 (14眼) , 男8例, 女6例, 年龄32~65 (平均45) 岁;术前矫正视力手动至0.3。

1.2术后视力:随访3~9个月, 矫正视力>0.8者3眼;0.4~0.7者9眼;0.1~0.3者2眼。术后3~9个月散瞳检查, CTR均位于囊袋内, 人工晶状体均基本正位, 无明显偏位倾斜。术后均未见由CTR引起的并发症。

2护理

2.1术前护理: (1) 协助检查:术前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能生化、心电图、胸片, 裂隙灯和A超检查。术前血糖应控制在8.0 mmol/L以下, 血压应控制在150/90 mm Hg以下, 检查前由责任护士详细向患者及其家属宣教手术前需进行的检查项目以及必要性, 使患者具有正确的认识并做到积极地配合医师检查治疗。 (2) 术前心理护理:部分患者术前视力下降, 思想压力重, 担心术后视力难恢复, 因此对手术产生了焦虑紧张等消极心理, 护理人员应该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 如详细耐心地配合医师向患将良好的信息反馈给患者和家属, 减轻患者思想顾虑。 (3) 眼部准备:术前3 d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 每天4次, 术前1 d冲洗泪道、结膜囊, 术前1 h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 使瞳孔尽量扩大, 再次冲洗结膜囊。术前固视非常重要, 具体方法:嘱患者床上平卧, 双眼直视正前方, 尽可长时间保持眼球固定不动, 每天3次, 每次30 min[2]。

2.2术后护理: (1) 饮食护理:术后饮食上应清淡、易消化, 戒烟忌酒, 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用力排便。若发生便秘, 适当给予缓泻剂。 (2) 眼部护理:术后遵医嘱按时正确使用抗生素、激素眼药水滴眼以预防眼部炎症,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持眼部清洁, 勿用手和纸巾揉搓眼睛, 告诉患者注意保护术眼, 洗脸、洗头动作轻柔, 避免挤压和碰撞。 (3) 病情观察:护士随时巡视病房, 观察患者术后全身及眼部病情变化, 检查术眼敷料有无松脱和渗液。观察患者眼部有无疼痛、异物感、是否有眼痛头痛等症状, 术眼结膜有无充血、分泌物颜色、黏稠度及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给予相应处理。 (4) 术后心理护理:部分患者术后视力差, 恢复慢, 心理压力大。护士应给予患者精神安慰, 从多方面关心患者, 详细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 使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

2.3出院宣教:嘱咐患者出院后要遵医嘱用药, 责任护士指导患者正确滴眼药水, 使用两种以上眼药水要间隔5~10 min交替滴入。3个月内勿从事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 不要用力低头以免发生晶体脱位。向患者说明复查的重要性和时间, 遵医嘱按时复诊。

3讨论

晶状体半脱位主要有先天性与创伤性两大类, 先天性主要马方综合征多见, 创伤性多为外力钝伤引起, 治疗上以手术治疗较为常见。传统手术治疗均有较多的并发症[3,4,5]。近几年, 随着现代显微手术的深入研究与发展, 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手术技术日益成熟, 晶状体囊袋张力环的出现为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手术提供了安全保障, 显现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组病例, 我科护理组配合医师的治疗, 通过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 从而使患者以最好的状态配合手术;术后通过护理及宣教, 使患者以最佳状态恢复, 术后能达到较好视力, 值得临床推广。术后随访3个月无人工晶体脱位、视网膜脱离或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 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护理工作满意。

参考文献

[1]江琳, 张素华, 钱军, 等.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 2005, 5 (5) :946-947.

[2]曾广萍.后房型人工晶体悬吊术的护理体会[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 30 (3) :524.

[3]桂馥, 刘菲.囊袋张力环在伴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J].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9, 49 (6) :96-98.

[4]刘小英, 张淑琴.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手术配合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 (z1) :111-112.

晶状体半脱位 篇3

关键词:晶状体半脱位,继发性青光眼,手术治疗

继发性青光眼是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当出现继发性青光眼时,使病情复杂,治疗棘手,成为眼外伤后影响视力预后的重要因素,是一种严重致盲的眼病。我院2002年9月~2007年12月对32例32眼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继发性青光眼患者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术后眼压控制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32例32眼,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17~63岁,平均45.4岁。右眼20例,左眼12例。受伤至就诊时间8h~10年。受伤原因:钝器击伤10例,玻璃瓶炸伤8例,鞭炮炸伤5例,拳击伤3例;打火机爆炸2例,电池爆炸伤2例,病因不详2例。治疗前眼压28~70mmHg,平均42.46 mmHg。治疗前视力:手动/眼前5例,指数/20cm~0.04 7例,0.04~0.110例,0.1~0.3 8例,0.3~0.5 2例。

术前并发症有:白内障25例,瞳孔散大12例,虹膜根部离断10例,前房积血6例,浅前房3例,虹膜震颤1例。

本组所有患者接诊后均行视力检查、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裂隙灯、眼底镜、视野检查,前房角镜检查房角,临床诊断为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继发性青光眼。

1.2 方法

本组所有患者均经静推20%甘露醇液,局部点噻吗洛尔眼药水,派立明眼药水,口服尼目克司片,用药后眼压控制不理想,保守治疗3~7d后行手术治疗。

采用球后麻醉,一般选择上方象限施行小梁切除术。作以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做3mm×4mm梯形巩膜瓣、1/2或1/3巩膜厚,在鼻侧做透明角膜预置切口,在颞侧做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进入前房,注入粘弹剂,撕囊镊撕囊,超声乳化晶体核,吸净晶体皮质,囊袋内注入粘弹剂,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若悬韧带断裂或后囊不能支撑人工晶体,可植入张力环支撑或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在后囊膜中央切一小口,切除前部玻璃体,吸除粘弹剂,保持前房深度,密闭切口;用含有0.4g/L丝裂霉素C (MMC)的棉片在结膜瓣下放置3~5min,然后用100ml生理盐水冲洗,切除1.5mm×2mm包括小梁组织的深层角巩膜条,在小梁切口处做全层周边虹膜切除,梯形巩膜瓣两角采用可调节松解缝线缝合,线头留在穹窿部的结膜囊内。根据前房深浅情况从角膜侧切口注水恢复前房深度,严密缝合结膜瓣。结膜瓣稍向前移,包盖部分透明角膜,以防术后结膜后退发生滤过泡漏水。术后典必殊眼药水点眼。根据情况散或不散瞳孔。术后发现滤过不畅,眼压大于15mmHg时及时抽取1根或2根可调节缝线。如术后眼压不大于15mmHg,延迟至术后3周抽取外露的可调节缝线。术后尽量不按摩眼球,以防人工晶体脱位。

2 结果

本组32例患者,随访6月~2年,30例患者术后眼压均降至正常范围,效果满意;2例需用药物辅助治疗,眼压降至正常。所有患者视力均有提高,其中<0.3 3例,0.3~0.5 9例,0.5~0.8 15例,0.8~1.0 5例。视野无进行性损伤。

3 讨论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包括晶状体半脱位和全脱位(前房或玻璃体) 。

晶状体半脱位后引起的青光眼常见的原因有: (1) 前倾的晶状体压迫虹膜向前发生虹膜周边前粘连,出现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2) 玻璃体疝嵌顿在瞳孔,可发生瞳孔阻带性青光眼; (3) 房角损伤眼挫伤可能导致房角小梁网炎症、水肿、变性、房角后退、色素大量脱失,使房水排出通道机械性阻塞; (4) 脱位的晶状体对虹膜睫状体的机械刺激引起神经血管反射,影响房水循环[1,2]。

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脱位轻,眼压不很高,自觉症状不明显,容易漏诊。传统上对半脱位之晶状体常需角膜缘大切口,施行囊内摘除。但由于切口大,术后散光明显;术中不可避免损伤角膜内皮,影响术后视力;术中极易造成玻璃体大量丢失,加大视网膜脱离的几率。

本术式有以下优点: (1) 术中可较彻底切除脱位之玻璃体,解除瞳孔阻滞,降低眼压; (2) 术中可防止大量玻璃体流失降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 (3) 术中采用较为简单的小梁切除术,解决了继发青光眼的问题[3]; (4) 一期采用囊袋张力环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视力恢复迅速; (5) 丝裂霉素C (MMC)为一种抗代谢药,可抑制成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在滤过手术中应用MMC可减少瘢痕形成,提高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 (6) 同期三联手术,花费低廉,有效减轻患者治疗负担。

参考文献

[1]周文炳.临床青光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228.

[2]周以浙.继发青光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103-105.

晶状体半脱位 篇4

关键词:创伤性晶状体脱位,手术方式,视力,眼压水平

眼球钝挫伤时晶状体的悬韧带断裂, 可导致晶状体脱位, 晶状体脱位会使患者视力下降, 继发青光眼, 甚至并发视网膜脱落、葡萄膜炎等严重症状, 其治疗难度较大[1]。现如今伴随玻璃体手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创伤性晶状体脱位手术适应证得以扩大, 且手术效果有明显改善。本文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3例晶状体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创伤性晶状体脱位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8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53例晶状体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为单眼晶状体脱位。其中男28例, 女25例;年龄7岁~71岁, 平均年龄 (41.56±14.69) 岁;晶状体脱位类型:全脱位31例, 不全脱位22例;并发症:视网膜脱离23例, 玻璃体积血25例, 继发青光眼5例。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禁忌证, 且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本组晶状体脱位手术治疗原则为:①合并视网膜脱离或者玻璃体积血患者, 采取视网膜复位和玻璃体切割手术。②合并有继发性青光眼患者, 而药物治疗不能控制其眼内压者, 行联合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③摘除患者晶状体后没有玻璃体病变和视网膜脱落者, 在Ⅰ期采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具体手术方法为:①晶状体全脱位, 但没有视网膜脱落者, 切除其玻璃体合并晶状体, 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 并在Ⅰ期缝合睫状沟, 固定器人工晶体。②创伤性晶状体脱位合并视网膜脱落者, 切除晶状体和玻璃体, 进行眼内激光注气或者光凝治疗, 使用硅胶带环扎或加压等联合视网膜复位手术治疗。③晶状体不全脱位患者, 采取晶状体超声乳化术, 并将人工晶体植入患者囊袋中。④合并继发性青光眼, 同时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眼压的患者, Ⅱ期采取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治疗前后眼压水平与视力。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矫正视力对比

治疗前视力在0.3~0.5的患者比例为13.21%, 在0.3及以下的患者比例为86.79%;经过治疗, 视力在0.5及以上的患者所占比例为86.79%, 在0.3~0.5的患者比例为11.32%, 在0.3及以下的患者比例为1.89%,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患者治疗前后平均眼内压水平对比

本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前, 其平均眼内压水平为 (26.64±6.61) mm Hg;经过治疗, 患者平均眼内压水平为 (11.58±4.16) mm Hg,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381, P<0.05) 。

3 讨论

创伤性晶状体脱位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发生并发症, 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视力水平, 但其治疗难度一直很高[2]。创伤性晶状体脱位本身并不是手术适应证, 只有其晶状体脱位引其并发症时才能考虑手术治疗。传统认为创伤性晶状体脱位手术指征是:①葡萄膜炎反复发作;②继发性青光眼药物治疗无效[3];③晶状体脱位合并白内障, 严重影响患者视力;④晶状体脱位合并视网膜脱落等, 需行晶状体摘除术。现如今, 随着显微手术的提出和广泛应用, 晶状体脱位手术适应证大幅放宽, 特别是伴随有高眼压的患者, 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避免持续性的眼压升高, 对视神经造成损伤[4]。

虽然当前可使用手术治疗创伤性晶状体脱位, 但手术方案的制定与选择对于治疗效果极为重要。晶状体脱位患者的手术方案制定, 需要根据晶状体脱位的位置、患者年龄和眼内是否有并发症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进行[5]。如本组研究中, 晶状体不全脱位患者, 即晶状体半脱位患者, 需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 不仅能够减少并发症, 还能使得患者视力得到较好的恢复。对于晶状体脱位至玻璃体中的患者, 要采用晶状体切除术联合玻璃体手术, 不仅可维持患者眼压稳定, 避免其在手术过程中发生驱逐性出血, 还可准确定位晶状体, 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合并视网膜脱落、玻璃体积血、玻璃体浑浊的患者, 可同时进行三联手术, 以此提升手术效果。对于合并继发性青光眼患者, 需根据青光眼致病机制, 进行以降低患者眼内压为主的手术, 达到手术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晶状体脱位患者应根据其晶状体脱位情况、脱位类型等具体情况, 制定并实施相应手术治疗方案, 本组结果显示患者在治疗后视力有大幅度的提升, 且眼内压平均值也显著下降, 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创伤性晶状体脱位患者采取合理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理想, 能显著提升视力水平, 降低其眼压,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兰兰.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手术治疗探讨[J].中国临床研究, 2013, 26 (7) :691.

[2]姚进.25G灌注下二期缝合植入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1, 29 (7) :706.

[3]刘刚.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视网膜光凝或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分析[J].眼科新进展, 2012, 32 (7) :651.

[4]姜皓.眼外伤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残余囊膜Ⅱ期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3, 31 (11) :1462.

晶状体半脱位 篇5

关键词: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青光眼,继发,联合手术,护理

目前对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继发青光眼的治疗, 多需要联合手术或多次手术治疗, 才能解决患者临床症状。但联合手术所带来的创伤也是严重的, 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1]。因此在联合手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继发青光眼时, 需重视患者围术期护理, 使患者能积极面对治疗, 减少术后创伤。本文对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采取联合手术治疗时的护理措施予以分析, 为临床护理措施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此次研究中的2 5例 (2 5眼) 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 系2 0 1 3年7月-2 0 1 5年1 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小梁切除加I期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患者, 均为钝挫伤。患者晶状体全脱位, 伴玻璃体积血。视网膜无脱落, 视觉诱发电检查正常, 认知功能无异常。男性1 4例, 女性1 1例;年龄2 0~7 0岁, 平均 (4 8.5±1 2.1) 岁;左眼1 6例, 右眼9例;眼压2 2~4 6 m m H g。患者均知情此次研究, 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2 5例患者均接受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小梁切除加I期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 同时给予患者围术期全面护理干预。 (1) 心理护理。患者在受到外伤后, 本身就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 再加上眼部疾病, 病情复杂, 疼痛严重, 会增加患者心理负担, 出现各种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重视患者围术期心理活动变化, 根据患者承受力、文化程度, 与患者沟通, 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目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及注意事项, 并由治疗成功的患者讲解围术期注意事项, 缓解患者面临手术时各种不良情绪。术后及时告知患者手术已顺利实施, 讲解需配合的注意事项, 使患者对视力恢复有足够的信心, 消除自身负面情绪。 (2) 术前基础护理。患者入院后及时以纱布包扎双眼, 闭目休息, 避免眼球转动加重前房出血。注意伤口敷料渗血、渗液情况, 注意保持眼周清洁干燥, 尽量不要揉眼, 以免术前感染。帮助患者取半卧位休息, 摇高床头3 0~6 0°, 待出血吸收后可采取自主体位。使前房血液沉积于前房下部, 利于前房积血吸收, 减少对视力的影响。护士应定时测量患者眼压变化, 衣领不要过紧, 以免导致房水循环障碍。合理饮食, 保持大便通畅, 以免眼压升高。 (3) 术前准备。协助患者作各项术前检查, 向患者讲解各项检查的必要性, 排除手术禁忌证。术晨监测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变化, 常规禁食禁水。常规备眼, 冲洗泪道, 以抗生素滴眼液冲洗结膜囊, 检查视力、眼压。 (4) 术中护理。术中对局麻患者, 应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鼓励支持患者, 与患者沟通, 转移患者注意力, 鼓励患者多配合操作, 减少术中组织损伤。密切注意患者体征变化, 积极配合医生手术, 以娴熟操作稳定患者情绪。 (5) 术后基础护理。术后对术眼进行包扎, 注意卧床休息, 取俯卧位, 颜面部和地面保持平行。对患者予以凹形枕, 定时更换体位。术后每天检测一次眼压, 注意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患者角膜、前房、虹膜周切孔及滤过泡情况, 并注意听取患者主诉。若出现头痛、恶心、眼胀等情况, 应及时处理。注意患者眼部缝线及敷料情况, 常规换药, 若敷料松脱、渗液应及时更换。维持眼周的清洁干燥, 严格无菌操作, 以免感染。 (6) 术后生活干预。术后叮嘱患者进食易消化软质食物, 避免暴饮暴食, 多吃水果蔬菜, 保持大便通畅。注意生活作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7) 并发症护理。术后叮嘱患者取平卧位, 减少头部活动, 勿大声说话、挤眼、揉眼及低头取物, 减少咳嗽、打喷嚏等剧烈活动, 若无法抑制咳嗽, 可在深吸气后, 慢慢咳嗽, 减少头部震荡, 以免人工晶体脱位。术后指导患者正确按摩滤过泡, 保护滤过泡, 以免眼压增加。

1.3 评价指标

以焦虑自评量表 (S A S) [2]评价患者焦虑情绪, 以抑郁自评量表 (S D S) [3]评价患者抑郁情绪, 每个量表以百分制计算, 分数越高, 不良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采用S P S S 1 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手术具体情况

2 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实施, 视力均得到矫正, 术后无感染和眼压难以控制者。入院时眼压 (3 4.8±1 0.2) m m H g, 术后眼压 (1 4.2±5.1) m m H 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 5) 。

2.2 护理前后情绪变化比较

患者护理后S A S评分、S D 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 5) , 见表1。

(分, ±s)

注:与护理前比较, aP<0.05。

3 讨论

眼外伤是导致晶状体全脱位的主要原因, 尤其是眼挫伤, 是导致晶状体全脱位的首要眼创伤。在眼外伤后, 前房积血极易形成继发性青光眼。而创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多同时伴前房、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视神经挫伤等并发症[4], 病情复杂严重, 单一手术难以解决患者眼部问题, 临床多采用联合手术治疗。在联合手术治疗时, 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有效治疗, 积极控制眼压, 促使患者视力恢复。临床医师需具备丰富的操作经验及娴熟的操作技巧, 并要给予患者围术期精心护理干预。而创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在接受联合手术治疗时, 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 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同时眼部是人体最娇嫩的部分, 手术本身也属于应激性操作, 护理人员必须根据患者手术具体情况及心理状态, 及时采取针对性心理疏导, 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同时针对患者围术期具体情况, 采取全面护理干预, 协助患者完善术前各项准备工作, 使手术顺利实施;术中以娴熟的操作及积极的鼓励、沟通, 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术后密切注意患者手术情况及眼部恢复情况, 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加强患者眼压监测, 并指导患者早期按摩, 预防眼压增加, 使患者术后尽快恢复。

此次研究中, 患者手术均顺利实施, 视力得到矫正, 术后无感染、眼压难以控制者。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 护理后S A S评分、S D 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 P<0.0 5。结果显示, 对创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在围术期采取全面护理干预, 可促进患者术后有效恢复,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总而言之, 对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采取联合手术治疗时, 给予患者围术期全面护理干预, 可促进患者视力恢复, 减轻患者不良情绪, 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杨娇弟, 刘翠兰.联合手术治疗创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报, 2010, 17 (2B) :59-60.

[2]赖小玲.眼钝挫伤致青光眼92例的护理[J].全科护理, 2014, 12 (2) :137-138.

[3]王宇鹰, 李静.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临床治疗及护理[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4, 36 (5) :384-386.

晶状体半脱位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24例 (28眼) 大范围晶状体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2例 (14眼) 。A组的12例 (14眼) 患者中, 男性8例 (10眼) , 女性4例 (4眼) , 年龄10~59岁, 平均年龄 (37.5±4.7) 岁, 病程0.2~8.5d, 平均病程 (1.8±0.7) d, 全脱位5眼, 不全脱位9眼;其中先天性脱位9眼, 外伤性脱位4眼, 其他1眼。B组的12例 (14眼) 患者中, 男性9例 (10眼) , 女性4例 (4眼) , 年龄10~58岁, 平均年龄 (37.3±4.9) 岁, 病程0.3~8.0d, 平均病程 (1.7±0.8) d, 全脱位4眼, 不全脱位10眼;其中先天性脱位8眼, 外伤性脱位4眼, 其他2眼。两组患者各项基本资料比较, P均>0.05, 均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采用囊袋内张力环植入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 首先进行连续环形撕脱, 然后进行囊袋内张力环和人工晶状体的植入, 一般患者可于术后2个月进行相应的固定术, B组采用白内障囊内摘除联合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手术主要为将整个晶状体连囊袋一起取出, 然后行二期的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或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后将两组患者的人工晶状体正位率、视力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将本文中所得数据采用软件包SPSS13.0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处理, 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 平均随访9个月, A组患者术后人工晶状体正位14眼, 正位率为100.00%, B组患者术后人工晶状体正位12眼, 正位率为85.71%;A组患者患眼视力在0.3及以上例12眼, 占85.71%, B组患者患眼视力在0.3及以上例9眼, 占60.00%;A组发生角膜水肿1眼, 占7.14%, B组组发生角膜水肿2眼, 一过性高眼压1眼, 占21.43%, 两组患者在正位率、视力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 P均<0.05, 均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晶状体脱位尤其是大范围的晶状体脱位可表现为高眼压, 视力较差等情况, 其治疗以手术为主, 可对其进行复位, 但是不同术式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较大, 而较佳的手术方法不仅对患者的疗效较佳, 也应尽量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2]。本文中我们就不同术式在大范围晶状体脱位中的疗效进行对比, 发现囊袋内张力环植入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优于传统的白内障囊内摘除术的基础上, 其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 肯定了其安全性, 也说明了其在本病中治疗的可取性。分析原因, 囊袋内张力环植入术具有最大程度保留其生理功能的优点, 且其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及扰动, 故其疗效较好的同时也保证了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的优势[3,4]。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囊袋内张力环植入术在大范围晶状体脱位中的疗效较好, 安全性也较受肯定。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术式在大范围晶状体脱位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24例 (28眼) 大范围晶状体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2例 (14眼) , A组采用囊袋内张力环植入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 B组采用白内障囊内摘除联合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后将两组患者的人工晶状体正位率、视力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A组人工晶状体正位率高于对照组, 视力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均<0.05, 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囊袋内张力环植入术在大范围晶状体脱位中的疗效较好, 安全性也较受肯定。

关键词:囊袋内张力环植入术,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大范围晶状体脱位,疗效比较

参考文献

[1]张正培, 李延雁, 季苏娟, 等.玻璃体切割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缝襻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后脱位[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1, 29 (6) :608-610.

[2]Yurdaku L, Nazife S, Ugurl U, et al.Traumatic subconjunctivalcrystalline lens dislocation[J].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03, 29 (12) :2407-2410.

[3]彭华琮, 袁媛, 刘保松.晶状体囊袋张力环植入在高度近视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眼科杂志, 2010, 18 (3) :203-206.

晶状体半脱位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90例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由创伤所致,就诊时可见晶状体全部脱位至玻璃体,同时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玻璃体积血,符合手术适应证[4]。均给予标准三通道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围术期护理组,每组各45例,常规护理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48~70岁,平均(64.3±3.1)岁,左眼25例,右眼20例,眼压在22~47 mm Hg(1 mm Hg=0.133 k Pa),平均(30.5±2.9)mm Hg。围术期护理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46~68岁,平均(63.9±3.8)岁,左眼23例,右眼22例,眼压在23~45 mm Hg之间,平均(29.9±2.5)mm H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给予标准三通道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方法为:对晶状体、混浊的玻璃体、积血及机化条索进行切割,后将网膜前的玻璃体进行切割。待切口封闭后,于其上方做一以穹隆部作为基底的结膜瓣,后再做一将角巩缘作为基底的板层巩膜瓣,大小为3 mm×4 mm,将瓣下小梁组织切除后逐渐向两侧逐渐扩大创口。使用高质量的透明质酸钠向创口中注入后植入前方型的人工晶体,采用无菌眼内落注液将Healon置换出来后,将巩膜瓣及球结膜进行缝合[5]。常规护理组仅给予眼科手术基础护理,包括术前基础护理,包括采用纱布包裹患者眼部,对伤口渗液渗血的情况进行观察,实时测量眼压,更换药物,保持病房内干净避免感染,术后监测,更换辅料等。围术期护理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实施以下护理对策:①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于护理人员帮助下,对患者清晨体温、脉搏及呼吸变化给予监测,对结膜囊行抗生素滴眼,并对视力及眼压进行检查等[6]。部分患者因眼部受到外伤后多出现焦虑、抑郁等复杂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针对每位患者的文化程度、承受能力进行分析,并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目的、方法及临床意义,同时可请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进现身说法,以消除不良情绪[7]。②术中护理:护理人员采用温和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给予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告知其局部麻醉的优势性及安全性,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不适感,提高配合度[8]。③术后生活干预:护理人员叮嘱患者多进食易消化的软质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以确保大便通畅,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④术后并发症护理: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取平卧位,尽可能的减少头部活动,避免挤眼、揉眼、大声说话等动作,若无法控制住咳嗽,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深呼吸后缓慢咳嗽,避免引起头部震荡,加重病情[9]。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压改善情况、焦虑抑郁情绪及并发症发生率。①采用视力测试表检查患者视力,指导患者的视线与1.0的一行平行,距离视力表5 m,并将视力表固定,视力测试表由常州海尔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提供。②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法完成,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非接触式眼压计的生产厂家为南昌吾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③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价,各包括20个项目,采取4级评分制,SAS评分≥50分评为焦虑,SDS评分≥54分评为抑郁,量表得分越高说明焦虑及抑郁情绪越严重[10]。④常见并发症包括视网膜脱落、切口感染、低眼压、黄斑水肿、前房积血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矫正视力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较术前视力相比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相比术后视力提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较手术前眼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与围术期护理组术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眼压<21 mm Hg、≥21 mm Hg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术前比较,*P<0.05;与常规护理组比较,#P<0.05

注:与术前比较,*P<0.05;1 mm Hg=0.133 k Pa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较护理前SAS及SDS量表评分均降低,围术期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相比上述评分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与常规护理组比较,*P<0.05

2.4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围术期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围术期护理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围术期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注:与常规护理组比较,*P<0.05

3 讨论

眼外伤作为导致晶状体全脱位的常见原因,当患者发生眼外伤后,合并发生的前房积血则易引起继发性青光眼,同时还可伴随发生不同程度的玻璃体积血、视神经挫伤、视网膜脱落等并发症,对患者的视功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11]。有临床研究资料显示,采用单一的手术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无法取得显著疗效,必须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以加快术后康复速度,对眼压进行积极有效的控制,从而促进患者视力的恢复[12]。大量临床研究资料显示,部分患者因视功能受损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对术后的康复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同时由于眼部为人体最娇嫩、最脆弱的一部分,护理人员需在术前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站在患者角度出发,采用温和的语言讲解手术的过程、注意事项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等,帮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以降低负面情绪,同时完善术前准备工作,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13,14]。术中除了提供娴熟的操作外,还需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转移其注意力,减少因心理因素产生的应激反应[15]。术后护理人员一方面对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观察,还需给予日常生活方面的教育与干预,指导其如何快速术后康复进程,强调合理饮食,促进机体功能及免疫功能的提高[16,1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较术前视力相比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相比术后视力提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较手术前相比眼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与围术期护理组相比术后眼压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术后眼压<21 mm Hg、≥21 mm Hg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通过积极有效的手术治疗并配合围术期护理在降低眼压方面也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且相比于常规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促进提高生活质量,符合了牛秋忠[18]于2012年的实验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较护理前相比SAS及SDS量表评分均降低,围术期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相比上述评分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围术期护理可从患者内心角度出发,了解其真正所需,给予沟通理解与支持,达到了最优化的互动,一方面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度,另一方面降低了诸多负面情绪,促进视功能的康复[19]。围术期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相比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宋爱东[20]于2011年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结果提示,围术期护理可加强对患者病情的监测,在确保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的同时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21,22,23,24,25,26,27,28,29,30]。

上一篇:成就课堂下一篇:几何特征检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