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风险策略

2024-11-03

应对风险策略(共12篇)

应对风险策略 篇1

王君玮, 男, (1968-) , 副研究员, 博士, 主要从事外来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控技术、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运行控制技术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11项, 获中华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1项;参加完成了3种诊断试剂盒的新兽药证书申报和生产文号申报工作, 并获得3项新兽药证书;在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 参编、译著6部;曾作为援非项目非盟/非洲动物资源局 (AU/IBAR) 中西非协调处专家组组长、高级技术专家, 在非洲中西部地区进行禽流感和跨国界动物疫病 (TADs) 防控技术指导和培训。现任中国动卫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副主任, 兼任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CNAS) 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主任评审员, CNAS实验室技术委员会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委员, 中华医学会生物安全防护装备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农业部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

1 前言

非洲猪瘟 (African swine fever, ASF) 是由非洲猪瘟病毒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 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又称非洲猪瘟疫, 或疣猪病。该病在非洲的东部和南部地区已经流行很长时间, 尤其ASFV已经适应了疣猪 (Phacochoerus aethiopicus) 、丛林猪 (Potamochoerus spp.) 和软蜱 (Ornithodoros moubata) 等自然宿主, 导致非洲猪瘟病毒在家猪、野猪和软蜱之间持续感染。20世纪20年代初, 由于东非肯尼亚的家猪与感染的疣猪接触导致非洲猪瘟疫情的首次暴发。之后, 疫情进一步传播至大多数亚撒哈拉地区的多个非洲国家, 又传入欧洲、北美和南美洲[1,2]。目前, 该病仍然定植于非洲部分国家、意大利的撒丁岛和欧亚接壤的北高加索地区。该病属于OIE要求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我国动物病原微生物名录中将其列为一类病管理。本文旨在对非洲猪瘟疫情可能传入因素和风险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估, 并针对面临的传入风险提出我国的应对策略建议, 以期对我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2 非洲猪瘟疫情概况与地理分布

非洲猪瘟自1921年首次在肯尼亚发现以来, 一直在亚撒哈拉地区 (sub-Saharan African countries) 的多个非洲国家流行。1957年通过感染猪的肉传播至欧洲的葡萄牙, 实现了非洲猪瘟疫情的第一次跨洲际传播。1960年疫情再次在葡萄牙暴发, 并于同年跨国界传播至西班牙, 之后至1995年一直在这两个国家持续流行。期间疫情又从伊比利亚半岛 (Iberian peninsula) 开始相继传播到法国 (1964, 1967, 1977) 、马德拉 (1965, 1974, 1976) 、意大利 (1967, 1978, 1980) 、马耳他 (1978) 、比利时 (1985) 和荷兰 (1986) 。在伊比利亚半岛的最后一次疫情暴发是在1999年的葡萄牙[3]。1971年, 非洲猪瘟疫情再次跨洲际传播, 进一步从欧洲传播至中南部美洲的多米尼加共和国 (1978) 、巴西 (1978) 、海地 (1980) 和古巴 (1980) 等加勒比海地区。

2007年以前, 非洲猪瘟在非洲以外的地区只有撒丁尼亚 (意大利的撒丁岛) 仍然流行, 但在非洲很多国家仍然继续流行, 偶尔在从未报道过非洲猪瘟疫情的国家出现暴发并引起巨大经济损失。2007年6月, 非洲猪瘟疫情再次在欧洲与亚洲接壤的格鲁吉亚暴发, 并进一步传播至亚美尼亚 (2007.8) 、俄罗斯 (2007.12) 、阿塞拜疆 (2008.1) [4]和伊朗 (2008.12) [5]。笔者根据资料统计, 2007年后向OIE报道发生非洲猪瘟的国家仍多达24个, 其中, 非洲国家有18个 (安哥拉、贝宁、布基纳法索、刚果民主共和国、加纳、几内亚比绍、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多哥、乌干达、乍得、中非共和国、肯尼亚和赞比亚) , 欧洲国家5个 (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俄罗斯和意大利的撒丁尼亚) , 亚洲国家1个 (伊朗) 。今年以来 (截止2011.6.8) , 仍然向OIE报道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的国家有俄罗斯、乍得、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等4个国家。伊朗以外的其他亚洲国家和大洋洲尚无非洲猪瘟疫情发生的报道。

3 非洲猪瘟传入风险状况

2007年格鲁吉亚非洲猪瘟疫情的暴发, 使在非洲沉寂多年的老病再次跨越非洲向东部欧洲跳跃式传播。在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俄罗斯、伊朗等欧亚接壤地区受传染并陆续暴发非洲猪瘟疫情后, 尤其俄罗斯持续不断并陆续向其西部、西北部和北部蔓延, 使高加索地区的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变得更加复杂。亚洲国家以及俄罗斯远东也面临疫情侵入的严重威胁。从传入风险、接触风险和风险管理三个方面深入剖析, 以确定我国面临非洲猪瘟疫情威胁的风险状况。

外来风险因素方面, 从国外进口受ASFV污染的家猪、野猪等活动物, 以及其胚胎、冻精或卵, 可以导致疫情暴发。猪肉、猪下水和猪皮等, 以及猪源细胞制品存在潜在的风险因素。此外, 随着进口物品、器具或工具携带的昆虫 (尤其软蜱) 也是传入风险较大的因素之一。

内部风险因素方面, 我国的动物卫生管理和政策法规、我国养猪业和饲料业状况、中国野猪的分布和品种改良情况、中国猪病防控情况、养殖场 (户) 生物安全管理情况、机场和码头等入境港口泔水及废弃物的处理状况、蜱的分布概况、屠宰工业现状以及非洲猪瘟监测、培训和教育状况等都对非洲猪瘟传入风险具有很大影响。

我国对外来病风险管理日益加强, 从风险评估、风险识别和控制、风险管理和组织等各个要素着手, 对我国面临非洲猪瘟疫情进行系统分析, 确定疫情传入我国的风险级别, 并作出风险评价。

风险分析初步结果认为, 地理因素、交通运输以及野猪媒介在非洲猪瘟传入风险中可能发挥较大作用。如果我国周边国家邻近地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可能首先传入我国与这些国家接壤的地区, 除了口岸的便利通道外, 野猪游走在这类传播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航空港、海港的泔水或交通工具上的废弃物处置不当也存在着非洲猪瘟传入的巨大风险。此外, 从染疫国家引进生猪、野猪或其产品, 如胚胎、冻精等, 或非法走私, 也会导致该病的传入。而非洲猪瘟疫情一旦传入并定居, 则可通过生猪、猪产品或污染物的运输以及野猪、媒介昆虫的活动迅速传播开来。非洲猪瘟疫情一旦传入, 将给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带来灾难性后果。

4 面对非洲猪瘟传入风险, 我国采取的应对策略

4.1 加强疫情监测、早期识别传染源

非洲猪瘟虽然不感染人, 不会对人类生命构成直接威胁, 但致死率高, 且严重影响动物卫生、国际贸易及社会稳定。OIE要求疫情发生国家必须在确诊后立即向其报告。我国动物病原微生物名录中也将其列为一类病。由于俄罗斯境内2007年以来非洲猪瘟疫情不断, 已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自2009年以来, 农业部已采取相应措施, 针对ASF传播特点, 制定了科学的监测计划, 开展对空港周边猪群、海港周边猪群、边境地区家猪、重要口岸周边家猪、引进种猪地区等非洲猪瘟易感动物, 以及野猪和蜱媒等易感宿主的监测, 以便作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扑灭”, 从而有效地防范非洲猪瘟疫情的传入和扩散。

4.2 加强引种及种质资源管理, 重视原产地检疫, 严防传染源引入

加强进口追踪检疫和入境后的隔离检疫。在引进种猪、猪胚胎和冻精等生物材料时, 预先开展从相关引进国家非洲猪瘟疫情传入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在评估基础上, 确定风险级别, 并确定引入的物品数量和种类, 严禁从风险较大或风险不确定的地区引进活猪或精液胚胎。此外, 加强引入动物的产地检疫。确定引入时, 采取检查记录、访问, 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验等多种方式, 考查引入动物或其产品的安全性, 来路不明的动物或生物物品严禁引入。一旦引入活体动物, 不得急于混群, 要隔离观察, 观察期一般不低于一个月, 以防止意外引入疫情的散播。

4.3 通过不同部门间协作, 加强对非洲猪瘟传入途径的控制

非洲猪瘟传入无病国家或地区的途径通常有:直接或经第三方口岸从发病国家进口活猪;进口发病国家未经安全处理感染猪制品, 如家猪和野猪鲜肉、动物饲料或工业或农业用动物源 (猪) 性产品、药用或医用动物 (猪) 源性产品、病理材料和生物制品 (猪) ;进口精液、胚胎/卵。此外, 还有野猪传播、昆虫传播等途径。从32个国家首起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 饲喂泔水、活猪或猪制品调运、野猪接触以及废弃食物喂猪等途径是非洲猪瘟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 见图1。

因此, 要加强入境检查, 严厉打击非法夹带动物及其制品, 加强航空港、海港的生物垃圾管理, 加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消毒, 防止运输工具机械传播。同时, 通过多部委联合督查、主管部门日常检查等多种方式加强监督, 确保非洲猪瘟防控措施的实施和落实。

4.4 以OIE、FAO等国际组织标准为依据, 科学制订防治技术规范和应急预案

OIE、FAO是制定动物卫生国际标准和准则的权威组织。在制订非洲猪瘟防治技术规范和应急预案时, 应充分了解国际非洲猪瘟疫情状况, 全面认识非洲猪瘟疫病的特征并掌握先进的诊断检测和切断传播流行的手段和方法, 这些都是我们制定规范和预案应当优先考虑的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只有按照国际规则实施了流行病学研究和分析, 作出了合理的风险评估, 执行了科学严谨的疫病监测, 才能制订出科学的防治技术规范和应急预案, 为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提供技术依据。

4.5 加强非洲猪瘟流行病学、诊断技术和防控技术研究

加强非洲猪瘟综合防控技术储备是应对非洲猪瘟疫情传入风险的重要措施。非洲猪瘟作为外来动物疫病, 在曾经发病国家如何成功控制的以及疫病的进一步背景知识, 非洲猪瘟的快速诊断和防控措施等方面我国对其了解有限。因而, 应加强在非洲猪瘟快速诊断和鉴别诊断技术、防治技术、控制策略、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疫病监测、疫苗探索等技术领域的研究。目前, 以国家外来病中心牵头, 联合多家科研机构和大学等单位实施了多项针对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课题, 为国家非洲猪瘟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持。

4.6 加强培训, 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对非洲猪瘟的认知水平

从业人员对非洲猪瘟的认知和识别能力是早期发现疫情的重要渠道之一。对从未发生过非洲猪瘟疫情的国家, 多数从业人员没有识别该疾病的第一手经验。可以通过培训来弥补从业人员对该病认知缺乏的问题。培训对象应重点包括最先有可能接触到非洲猪瘟疫情的所有相关人员, 尤其边境省份和沿海港口周边从业人员。由于疫情传入具有不确定性, 培训计划应尽可能涵盖各类兽医从业人员, 包括最边远地区的动物卫生工作人员、地方当局的相关人员、养猪业主和市场中介机构的相关人员, 并应定期举行相关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非洲猪瘟临床、病理学和流行病学特征, 以及在怀疑出现该种疾病时如何应对, 如何采集和运输诊断标本, 在疾病暴发现场如何迅速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此外, 还应该使从业人员明白如果不严格实施生物安全措施, 有可能造成疫情不断扩大蔓延, 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4.7 及时跟踪国际动物疫情状况, 持续开展非洲猪瘟传入风险评估, 并以评估结果为依据, 不断修订和完善防控策略

针对目前全球和邻近国家非洲猪瘟疫情状况, 不断更新风险评估报告。在持续开展非洲猪瘟疫情传入风险评估基础上, 进一步进行风险交流和风险管理, 从而使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能够建立在流行病学研究的科学分析基础上。

4.8 强化交流与合作

持续跟踪全球和周边国家非洲猪瘟疫情信息, 不断提高非洲猪瘟综合防控技术水平。

5 展望

非洲猪瘟的发生与流行, 以及暴发、流行的严重程度,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区域内的野猪是否遭受感染, 取决于猪只的饲养模式和规模等诸多因素。是否有野猪、野猪是否受感染、蜱是否成为传媒以及猪群规模和饲养模式等诸多因素也往往决定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 甚至不同大洲之间非洲猪瘟的流行和控制模式。我国猪只饲养量几乎占世界全部猪饲养量的50%[6], 而且猪产品消费仍呈现快速增长之势。中国与非洲国家日益发展的贸易往来和对非援助使中国与非洲猪瘟流行国家或新暴发非洲猪瘟疫情国家 (如, 尼日利亚、赞比亚和坦桑尼亚) 接触日益频繁, 非洲猪瘟疫情传入风险不断加大[7]。俄罗斯西南部、西部和西北部地区非洲猪瘟疫情的持续散播和流行, 尤其野猪持续感染、霍尔曼斯克等港口所在地区发生疫情, 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对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压力。在缺乏疫苗免疫的情况下, 充分了解、分析疫情传播的各种因素在非洲猪瘟流行中的作用, 持续开展非洲猪瘟疫情传入风险分析, 并在风险分析基础上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将对防止非洲猪瘟疫情传入起到积极作用。

致谢:

感谢本项目组任炜杰、张维女士监测数据支持并收集部分珍贵资料。非洲猪瘟相关工作是在农业部动物疫情监测与防治项目, 公益性 (农业) 行业科研专项-非洲猪瘟等重要外来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和边境地区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体系研究项目支持下开展。

参考文献

[1]L K Dixon, D Chapman.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En-cyclopedia of Virology[M].Edition, 2008, (3) :43-51.

[2]Rebecca J, Rowlands, Vincent Michaud, et al.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Georgia, 2007.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J].Vol., December2008, 12:14.

[3]王君玮, 王志亮主编.非洲猪瘟[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4]Beltran-Alcrudo D, Lubroth J, Depner K, et al.African swine fever in the Caucasus[J].FAO Empres Watch, 2008:1-8.

[5]Pooneh Rahimi, Amir Sohrabi, Javad Ashrafihelan, et al.Emergence of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North-western Iran[J].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10, 12:1946-1948.

[6]Leo den Hartog.Developments in global pig produc-tion[J].Adv.Pork Prod, 2004 (, 15) :17-24.

[7]Beuret M, Michel S, Woods P.La Chinafrique:Pe'kin a`la conque'te du continent noir[C].Paris, France:Grasset&Fasquelle, 2008.

应对风险策略 篇2

一、企业管理中的外包模式的由来:

资源外包这种管理模式首先是在实践领域兴起的。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比较典型的案例是柯达公司。1989年柯达将自己的信息部门委托给了IBM等两家公司。当时柯达面临着计算机设备投资的增加和从自动相机领域撤退等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选择了外包。柯达与IBM的契约为10年,合同总额达10亿美元。柯达在实行业务外包的同时,将计算机设备出售给IBM,将信息部门的350名员工也转籍到IBM。此举将柯达信息部门的计算机关联投资减少了90%以上,年运营成本也减少了20%。这一成功的尝试引发了业务外包的高潮。一时间,美国出现了大量的外包现象,企业、医院、学校甚至政府把整个项目交给专门从事某种业务的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外包影响到日本、欧洲,全球外包业

务急剧增加,外包成为一股潮流。

所谓“外包”,即组织把某个项目或者工作内容交给专门从事这种工作的公司。通过外包那些企业自身缺少能力或能力不强的部分,企业可以专注于能创造价值的核心竞争力。其核心思想是:企业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仅保留其最具竞争优

势的业务,而将其他业务委托给比自己更具成本优势和专有知识的企业。

二、HR外包的产生、界定及发展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组织对人力资源的获取、维护、激励、运用与发展的全部管理过程与活动。早期的HRM主要集中于人员的招聘、选拔、分派、工资发放、档案保管等事务性活动。随着外部环境的变迁和企业竞争的加剧,绩效评估、激励制度的设计与管理、员工发展、企业文化的营造等战略性活动逐渐纳入到HRM的体系中。HRM由一种维持与辅助型的管理职能上升为具有战略意义的职能。同时,随着政府社会保障政策的出台与完善,HRM的事务性工作越来越繁杂,HR人员的大部分时间用于事务性工作的处理中。一般来说,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员工有60%的时间用于管理(即我们这里说的事务性工作),30%的时间用于咨询,仅有10%的时间用于战略思考。我们也经常听到来自人力资源经理的一个说法:“我只能在五点之后才能处理核心业务,在五点之前我都被行政性事务给湮没了”,得HRM在支持企业战略决策中的作用大大下降。HRM职能重心的转移与事务性工作不断繁杂使得HR外包成为可

能。

所谓HR外包,是指企业根据需要将某一项或几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或职能外包出去,交由其他企业或组织进行管理,以专注于HR的核心战略性活动,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国际数据公司(IDC)的资料表明,2000年美国在人力资源服务方面的花费超过了227亿美元,其中,HR是该领域中增长最快的部分,2000年美国HR外包达到25亿美元。而国际数据公司对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市场的最新预测表明,人力资源服务方面的收入到2006年将达到560亿美元,且HR外包将继续是人力资源服务消费中增长最快的领域。HR

外包受到越来越多的公司管理层和人力资源主管们的青睐。

三、HR外包的优势分析:

HR外包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的公司管理层和人力资源主管们的青睐是由于其至少有以

下四方面的优势。

(1)大幅度地削减了企业的业务成本。对于企业来讲,从专业咨询公司那里获取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和高质量的服务,远比企业自身拥有庞大繁杂的人事管理队伍更能节约成本。1997年,Mckinsey公司调查研究表明,球财富500强企业通过人事外包而使其劳工成本削减了25%—30%。

(2)HR外包也减少了HR经理人员花费的时间,使其有可能更集中力量于核心业务;国外HR人员与员工的比例通常是1比100,而在国内这个比例却在1比30左右。因为国外

企业已纷纷将部分HR工作进行外包管理,从而使得HRM摆脱了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企业将

注意力集中在核心工作上。

(3)专业咨询公司和HR外包服务商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这一

点对于管理资源相对不足的中小企业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4)企业希望能通过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给员工提供更满意的服务。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把员工当成企业的内部顾客来对待,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与忠诚感。

四、HR外包的风险分析

尽管HR外包可以给企业带来诸多利益,但是实践中也不乏失败的案例,这说明企业在实施HR外包的过程中也存在风险。

(1)外包服务商选择方面的风险。选择HR外包服务商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提升核心竞争优势,企业的生产流程都相对严谨,它要求外部资源能面向企业实现共享和优化,并且要保证信息的真实传递。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企业无法真正了解外包商的经营业绩、社会声誉、发展状况、成本结构等与自己利益息息相关的信息,以致外包前未能筛选合适的外包商,造成逆选择的结果。外包后,外包商也可能发生未尽力执行受托工作的道德

危险。

(2)文化差异的风险。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HR外包一定程度上更是企业与外包商之间的一种合作行为,合作过程中必然产生文化的交叉与碰撞。若外包商在提供服务时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文化,则会造成服务质量与效率的下降,引起发包方企业员工的不满。此外,目前在我国虽然有较多外资HR外包商,但是由

于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差异,他们常常“水土不服”。

(3)来自企业经营安全方面的风险。外包时企业与外包商在合作过程中有关企业的信息透露是必然的,例如,在培训过程中,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如企业文化建设、团队建设、产品技术创新、企业的经营理念、竞争对手的基本情况、根据调查得出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等一系列与保密和特色有关的内容,一旦泄漏将给企业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另外,在我国,目前尚无完善的法律法规去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行业的运作,如果出现外包商因经营不善而倒闭,那么企业的合法权益将得不到保护。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和随时都有可能发

生的问题都给企业增加了经营安全上的风险。

(4)来自员工方面的风险。外包对于企业及员工而言确实是一种变革,原先的管理流程、职责分配、汇报关系及个人的职业发展定位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自然他们产生各种顾虑和猜疑也是在所难免的,然而这些猜疑和顾虑的存在,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从而加剧企业内部人员的流动,导致新一轮矛盾的加剧和内部冲突,不利于企业各部门开展业务,使得企业的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效率下降。另外,还应该注意内部员工和外部人才的平衡问题。由于外包是利用外部人才来承担企业的内部职能,在外包的同时,若忽

视了内部员工的作用,则会挫伤他们的工作热情,这样的后果将十分可怕。

五、HR外包的风险规避策略

(1)选择合适的HR外包商。A、要考虑外包商给出的价格,因HR外包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节约成本,只有当R/C<1 时才应进行外包。(R、C分别代表企业不外包时所获得的收益和付出的成本)。B、为消除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选择,企业应确立对外包商的合理选择流程。首先企业应当识别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与同行业企业相比处于劣势的业务,其次对这些业务是否适合外包进行评价。外包商的选择可以从信誉、成本、实力、行业知名度及与企业文化的兼容性等方面进行考虑,根据企业外包业务及企业实际情况的不同,企业选择外包商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因此应当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不同业务的各指标设定不同的权重,为圈定的可选外包商综合评分,最后与评分高的外包企业签订外包合同。C、为降低道德危险,企业可以在契约中提供适当诱因,给予外包商一定激励措施,同时在外包后加强监

督,抑制代理厂商的机会主义行为。D、仅靠能提供低成本优质服务的服务商的信誉无法有效地降低外包的风险,企业必须用具有法律效力的外包合同来约束服务商的行为。外包合同是双方合作的基础,也是维护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可靠凭证,它是外包成功的必要条件。E、企业亦需拟订退出机制与备援方案,以备在HR外包商的服务无法改善时,转换代理厂商或

收回自行处理。

(2)在文化差异上,企业应与外包商密切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弹性处理人力资源业务。同时,在选择外包商时应注意对其文化的考察。

(3)为抵御来自企业经营安全方面的风险,企业应认真确定HR外包的具体项目。借鉴美国马里兰州大学学者David Le Park 和 Scolt Snell创立的人力资本雇佣模型理论,HRM各项活动可按照战略性价值高低和独特性的强弱进行划分,战略性价值越高越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和能力,独特性越强越需要较高水平的人际关系技巧。独特性强往往是指具有很强的企业个性特征,与企业的长远发展密切相关的活动,这种业务不易于普遍推广,对外包服务提供商不易达到规模经济,企业如果将其外包,必然引起成本的上升。独特性弱的活动,意味着完成这些活动不需要高水平的人际关系技巧,多数是一些事务性的、可以程序化的活动;战略价值高,意味着对企业推行竞争战略的能力有直接影响,这一类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虽然关系到企业的竞争优势但是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或数据库升级逐渐标准

化因此适合外包。

(4)HR外包是对企业原来HR流程的一次变革,面对变革,不同的HR员工反应不一,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在HR团队中,一些人习惯于事务性工作的处理,他们通常是HR外包的阻力,因为外包将可能使他们失去工作或损失相关利益。而另外一些人更偏好于HR战略性工作的思考与执行,但他们却常常被一些事务性工作缠身,这些人通常是HR外包的推动者。对于前者,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其他部门为他们寻找事务性工作予以安置的同时,为其规划一个今后的发展方向,并为其留意更适合他们的机会。对于后者,企业在HR外包后,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回归HR的核心战略性活动,为企业高层决策提供借鉴。

六、HR外包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企业HR外包的项目应做动态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经验曲线会越来越陡峭,越来越多的成本低质量高的HR工作可以从市场中获得。因此企业应根据HR及公司总体

战略对外包项目做动态调整。

(2)加强员工对HR外包的认识与理解。HR外包是一种变革,但有很多公司、很多人不太喜欢改变。即便现在的一些流程、一些管理出现问题,但他们如果觉得这些问题是可以接受、可以容忍的话,他们就很可能不会采取主动的姿态去改变一些

东西。特别是员工对HR外包有极强的抵制情绪时,外包效率将极大下降。

(3)对于同一项HR工作,在一个企业外包成功的复制到另外一个企业不一定适用。故企业在选择外包项目时,除了参考外包决策矩阵的原则外,还应综合考虑企业战略、员工特

点、企业文化等多种因素。

(4)HR外包并不是将工作负担移转给服务商,而是连结服务商的工作能量,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HR外包之后,企业还需要很多日常的管理工作,也需要适时监控外包服务

浅析移动支付风险及应对策略 篇3

关键词:移动支付;风险;分析;策略;应对

一、移动支付

所谓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用户能通过手机完成银行转账、缴费和购物等多种商业活动。目前支付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费用通过手机账单收取,把费用与用户话费一起结算;另一种是费用从用户的银行账户或信用卡账户中扣除,在该方式中,手机只是一个简单的信息通道,将用户的银行账号或信用卡號与其手机号绑定起来。

二、移动支付流程及风险分析

1.消费者选择商品,通过手机下订单。移动运营商将此订单信息从支付管理系统发送到商家商品交易管理系统。

2.商家将消费者订单信息通过移动运营商支付管理系统发送到消费者手机终端进行确认操作,消费者可以选择现场支付或者取消订单。

3.消费者确认支付后,移动运营商支付管理系统记录详细的交易记录,从消费者绑定的银行卡中扣款,并且通知商家提货或提供服务。

4.商家供货或提供服务,消费者确认完成交易。

5.商家与移动运营商进行对账,商家收取货款。

上述流程中,主要的角色有消费者、商家、金融机构和移动运营商。可以看出,移动支付流程的主要优点是操作简易,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购物,并保护了消费者的隐私,但也不难看出其存在的风险:

第一,移动支付的技术风险。当消费者发出支付指令时,可能发生短信数据包被截取的情形,支付密码被破译后,短信的内容因而无法被保护。攻击者盗用消费者的身份信息后,可以仿冒消费者的身份与他人进行交易,从而获得非法利益,并对合法用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攻击者还可对数据进行修改,如修改消息次序、时间,注入伪造消息等,使信息失去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干扰消费者的正常使用。再者,攻击者未经许可就使用网络或计算机资源被看作非授权访问,对网络设备及资源进行非正常使用,或擅自扩大权限,越权访问信息等这就产生了技术风险。

第二,移动支付面临一定的法律和政策上的风险。移动支付是通过各方的配合完成交易的,只要任何一方出了问题,这个交易体系就会失效甚至失控,而对于各方的权利义务,目前法律规定还不明确,移动支付作为新兴业务,消费者保护法对手机银行业务的适应性还不完善,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目前,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的相关规定,央企不能投资非主营业务,中国银监会在金融领域的准入方面也有着严格的限制。移动运营商要进行与金融相关的业务,必须获得相关监管部门的许可,在未得到政策允许前,大规模推广移动支付业务面临较高的政策风险。

第三,移动支付引起的商业银行信誉风险。支持移动支付业务的商业银行,不仅需要提供一个可靠的服务平台,还需要与第三方(移动运营商等)合作,能否持续地提供安全、准确和及时的服务,将影响到银行的信誉。另外,第三方的服务质量也会影响用户对商业银行的评价,如果用户访问其资金或账户信息时遇到了严重的通讯网络故障,将会导致客户对移动支付服务的不信任,这也非常容易引发商业银行的信誉风险。

三、移动支付风险应对措施

1.提高和完善交易系统的安全措施

移动电子商务要在交易过程中确认信息源、对信息加密、确认数据完整性来保证安全,这就要提高交易系统中的数据加密技术、认证技术和安全协议技术等。通过数据加密,可以保证信息的机密性;通过采用数字签名、数字时间戳和数字证书等认证技术来解决信息的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的问题,通过安全协议方法,建立安全信息传输通道来保证电子商务交易过程和数据的安全。另外,完善交易系统中的安全措施,如防火墙、侵入窃密检测系统、监视控制系统等;对访问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装备必要的恢复和后备系统等。以上这些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技术风险。

2.与银行合作,降低政策风险

由于中国银监会在金融领域的准入方面有严格的限制,这就驱使着移动运营商入股银行,规避政策风险。前不久,中国移动入股浦东发展银行,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这样中国移动规避了金融领域的准入限制,获得开展移动支付业务所需要的资质,规避开展移动支付业务的政策风险,为移动支付业务打开了发展空间。而且在有了浦东发展银行的金融服务资格后,移动运营商在开展终端部署、服务培训、业务开展上就无须自己摸着石头过河,甚至对于解决网络支付安全等问题上,都可以双方合作,降低网络支付的风险。

3.建立信用体系,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移动商务时代是四个身份即姓名、身份证号码、通讯号码、银行卡(信用卡)号码统一的时代。通过建立实名认证,建立起个人和商家的信用记录,消费者和商家都会看重信用记录,建议立法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法人和自然人予以惩罚,加大失信行为的成本,从而降低移动电子商务的法律风险。移动商务和移动支付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要求政策加快调整和创新,

高校财务风险应对策略探究 篇4

一、高校财务风险的主要类型

(一)财务总体不均衡风险

该风险是指高校财务状况存在不均衡的可能性,具体表现有:入不敷出、净资产潜亏、流动资金不足等。高校的主要收入来源有:政府财政拨款、学生缴纳的学费、社会上团体以及个人的捐赠等,不过上述这些收入并不足以应付高校庞大的开支,而且学费会有部分拖欠的情况;社会上的捐赠也没有一定的规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高校的主要支出有:事业支出、日常经营支出、其它支出,日常经营支出主要是一些基本支出,相对较为固定,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动。不过高校的项目支出则会根据高校具体的发展规划而变化。收入的不确定性与支出的固定性,再加上日常款项往来的作用,可能会导致现金收入小于支出的情况,使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从而令高校财务总体不均衡风险出现。

(二)债务风险

该风险是高校财务风险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高校的负债基本上是银行贷款,其为学校扩张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缓解了高校运营资金不足的困境。其实,现在很多高校都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如果有高额贷款到期就只有借助新的贷款来偿还旧的贷款。可是实际上,银行已经重新调整了高校的贷款限制条件,并把高校贷款作为一种高风险贷款来管理,因此,高校很难再获得银行的高额信用贷款。另外,高校不断支付高额贷款的利息以及本金,也大大减少了高校的日常资金量,没有足够的资金量,高校就会减少相应的教学、科研以及人员支出,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将会严重降低高校的教学质量。

(三)投资风险

该风险是指高校的投资项目没有实现预期的收益,导致了现金流量减少以及资产流动性降低。(1)高校出于扩招以及满足国家评估要求的考虑,会进行相应的基建并批量购置新的教学设备,这部分支出的经济收益自然就是扩招为学校带来的那部分经济收益,不过高校通常都不会对这类投资进行严谨的投资收益分析,导致重复建设严重以及资产空置的情况屡有发生,使得大量资金都投资出去,资金量出现短缺,进而使高校面临投资风险。(2)近年来不断深化的高校后勤社会化,因为缺乏相关的经验,高校就只能不断改善和协调各方面的工作,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增加了高校的财务负担。(3)部分校办企业存在严重的运营以及管理问题,导致企业始终无法建立起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难以生存。一旦校办企业出现了经营亏损,或者是严重到直接破产,无疑会使高校遭受一定程度上的财务损失。

(四)财务管理风险

该风险是指因为高校未能做好财务预算、学校资产、会计核算等管理工作,而造成高校出现资产流失、过度消耗、资金浪费等情况的风险。高校必须重视财务管理的工作,因为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导致高校面临的财务风险大幅提高。(1)财务预算管理风险。当前高校的预算管理透明度并不高,而且预算中只重视收入的编制,没有给予支出同样的重视,也没有建立起及时反馈预算执行情况的机制,上述问题都会加大高校面临的财务风险。(2)会计核算风险。因为现行的高校会计制度并不十分完善,所以高校的财务报表中对于资产以及负债的信息会有一定缺失,而且真实性也有待进一步推敲,这就直接导致了高校无法深入分析自身的财务风险,无法进行最及时、最高效的风险防范。再加上高校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品质参差不齐,不但直接威胁到高校资金的安全,还会限制财务部门发挥自身的职能。(3)资产管理风险。有些财务人员通常都不会关注货币资金的实际利用效益,无法准确把握学校的日常货币需求量,使得学校经常会出现货币资金过多闲置或者货币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很多高校只是建设、购置了价格高昂的基础设施或者设备,但是并不重视对它们的实际利用以及维修,高校现行的财务制度又将基础建设核算与会计核算分开进行,这种做法无疑令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更加复杂。

二、高校财务风险应对策略

(一)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社会筹资

目前,高校的收入中不管是财政拨款还是事业收入都已经经历了多年的持续增长,基本达到了一种稳定的状态,想要继续增长的空间十分有限,所以高校增加教学经费的最佳方法就是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社会筹资(见表1)。社会筹资需要具有相当的社会影响力才能做到,因此,该项措施主要是针对那些具有一定知名度以及良好社会口碑的高校而言的。高校需要正视社会筹资的力量,设置专门的筹款部门与教育基金会开展社会募捐活动,并建立完善的基金管理与运作制度,安排专业人员对与此相关的社会人际关系与资金进行管理。

单位:亿元

(二)强化校企合作,建立校办企业核心竞争力

校企有效的合作不但可以为高校提供更加良好的科研条件以及提高科研经费的额度,还可以把科研成果直接应用到社会实际的生产、生活中,从而提升科研成果的经济性。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作为专业的学术组织承接企业的科研项目,并向企业提供科研方面的支持,企业则向高校提供科研需要的经费以及进行实践的平台;另外,高校和企业还可以实现人才的交流,达到双赢。当前,国家非常支持企业以及科研院所与高校开展科研合作,进而实现研究、开发以及生产的一体化运作,具体的模式如图1所示。

(三)规范高校贷款管理

具体如下:(1)科学设定贷款的规模。高校设定的贷款规模需要在自身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确保每年都能有相应的资金支付贷款的利息以及本金。高校设定贷款规模的时候,需要从宏观角度考虑自身可以用来偿还贷款的资产额、可以用来偿还贷款的收入、每年需要支付的贷款利息等因素,从而评估自身的债务偿还能力,同时再联系近期发展的规划来设定贷款的规模,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出现过大的财务风险。(2)合理利用贷款资金,把贷款分别落实到不同的责任人。政府一直支持高校借助银行贷款来应对自身发展过程中面对的关键问题,如建设基础设施、购买大型设备等。高校需要秉持专款专用的原则来使用贷款资金,充分发挥贷款的作用,实现自身的建设与发展,不可以将贷款挪为它用。当前,会出现高校胡乱贷款的情况,主要应该归咎于未能把贷款分别落实到不同的责任人,尽管高校领导都有一定的任期,贷款期限通常都会长于这个任期,但还是可以利用贷款管理效率作为领导业绩考核的一项内容来提升领导们防范贷款风险的意识。(3)设置专门的贷款管理机构。高校需要设置专门的贷款管理机构,对贷款进行贷款前、贷款使用中、贷款使用后的系统化管理。贷款前管理主要分析贷款是否可行;贷款使用中管理主要针对贷款的各项使用进行跟踪和监督,并安排好具体的还款计划;贷款使用后管理主要是对贷款的具体使用、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并将结果上报校领导。

(四)完善高校财务制度

具体有:(1)实行新的会计制度,提升财会团队的整体素质。高校需要完善当前的会计制度:应使用权责发生制来做会计的核算,这样能够更加全面、真实地体现高校的财务状况;虽然高校将会计核算与基础建设核算分开管理,但还是应该认真核算好基础建设的信息,并及时把这里能够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转到会计核算体系中的资产科目下,从而真实体现出高校的资产情况。提升财会团队的整体素质:多组织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以及职业道德方面的学习,借助这些学习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职业素质,实现财务部门由服务向管理的转变;做好财务部门绩效考评以及人员的任用,提升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竞争意识,这非常有助于高校控制自身的财务风险。(2)改进财务治理,实行经济责任制。高校可以建立董事会对财务进行治理以及监督,保证财务决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另外,高校应该实行经济责任制:首先,设定好预算的各项指标;然后,把任务指标具体落实到每个部门以及个人,接受到指标的部门或者个人就按照指标安排进行相应的工作;最后,评估实际的工作结果并进行相应的奖惩。(3)控制好资产管理。首先,建立起专门的资金运作部门,关注货币资金的实际利用收益,通过资金运作部门实现对资金的保值、增值等操作;其次,高校需要提升对实物管理的重视程度,管理好固定资产的购置、利用、报废等环节。

(五)完善高校内部控制

适宜的内部控制环境能够保证高校进行科学的内部控制,高校的内部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分别为:(1)事前控制环节中需要建立相应的、功能完善的部门,从而确保高校的业务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对于部门具体工作人员的确定,需要考虑人员的综合能力以及职位的具体要求,建立科学的人员任用、岗位培训、工作考核、晋升等机制;在进行具体的活动以前,需要制定出规范的管理制度,具体有:分级别的资金审批制度、财务人员工作规范、财会制度、业务操作规范等;按照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使用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方法;构建风险预警与防范机制等。(2)事中控制是指各分部门合理安排具体的职能与责任,行使被赋予的权利并承担与之对应的责任;审核并确认高校的各项具体活动;科学分析并妥善保管会计相关的信息资料,尤其是会计信息与有价凭证;监督财会人员的工作情况、协调高校和外界的沟通、协调高校内部的沟通。(3)事后控制是指复核与评估高校进行的各项活动、核算相关的会计信息、对高校进行内部以及外部的审计等。完善高校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控制财务风险,进而确保高校的各项业务活动都能按照预定计划有序进行。

(六)建立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控制系统

应对风险策略 篇5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由此衍生出来的网络借贷业务层出不穷,并且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受不良网贷平台诱导而过度消费的大学生成了争抢的客户。申请手续简单、放款速度快的网络贷款给大学生带来了便利,却也有可能让他们陷入难以自拔的利益陷阱,进而给学生和家庭带来了沉重压力和经济负担,也给校园安全和社会治安埋下隐患。因此理性地看待大学生网贷问题,不仅关系着大学生的未来健康成长,更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键词:大学校园,大学生,网络借贷,风险,应对策略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逐渐被各个行业大量引入并不断结合,催生出许多新的行业模式,其中的互联网金融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备受关注,而大学生网络借贷就是互联网金融的一种体现[1-3]。据2015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显示:在弥补资金短缺时,有8.77%的大学生会选择通过网络信贷获取资金,并且这一数据有逐年递增的趋势[4]。手头拮据却充满消费欲的大学生群体成为互联网金融业争夺的阵地,面向大学生提供分期购物和现金消费等服务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自2014年以来呈爆发式增长,因此在网络信贷蓬勃发展的今天,探讨大学生网络信贷风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5]。本文结合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学生实际情况和学院应对策略,对大学生网络信贷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性地阐述如何加强监管、引导和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维护高校校园稳定,规避网络信贷风险,促进大学生网络信贷行业的健康发展。

根据对本校大学生调查访问的结果分析总结得到,造成网络借贷火爆的主要原因有三点:其一是大学生群体特别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超前消费的观念早已被他们接受;其二是整个校园市场经过传统消费金融平台前期培育已有一定规模,随后在线分期平台的崛起,加上电商巨头的涌入,校园分期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其三是大学生群体往往没有固定的工作和经济来源,并且申请相对简单,只要是在校学生,网上提交资料,通过审核,支付一定手续费,就能轻松申请网络信贷。大学生本身并不具备足够的承担借贷风险的能力,借贷的学生中有很多人贷款到期不能如约归还,他们作为弱势群体,在贷款到期后便会经常遭遇债主恐吓、暴力威胁,甚至通过强行控制人身自由等违法手段逼债,而公安机关通常不愿参与到经济金融纠纷中,他们一般只是制止和打击因高利贷而引起的暴力违法犯罪行为,而法院往往难于认定和判断高利贷的事实和疑点[6]。大学生网络平台借贷存在诸多问题和隐患,也给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应该采取相应策略来规避这一问题。

一、开展引导学生正确消费观念的宣传,让学生学会选择和判断。高校要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把此项工作逐渐纳入到日常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之中,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制定相关条例制度,强化监督检查,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教育和引导工作。加强宣传,普及金融常识。通过校园网站、校园广播、海报、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结合主题班会、观看宣传片等形式,积极开展有关金融网络安全知识的普及与宣传,以增强学生金融、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二、完善高校相关网络监管的校规校纪,提高社会团体进入学校的准入门槛。注意防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开展虚假片面宣传或促销活动、误导出借人或借款人,防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向不具备还款能力的大学生群体开展的营销宣传活动,形成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实时预警机制,对侵犯学生合法权益、存在安全风险隐患、未经学校批准在校园内宣传推广信贷业务的不良网络借贷平台和个人,任何人都有权在第一时间向学校保卫、学工、院办等部门报告,或报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各银监局、公安、网信、工信等部门依法处置。

三、建立家长联系机制,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家庭对大学生的消费观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原则和方法在无形中也会被子女所效仿,因此,父母要秉持健康理性的消费观,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此外,家长作为大学生的至亲和监护人,要尽量对孩子多一些学生和生活上的关心和关注,掌握孩子学生、生活的近况和现状,多一些对孩子在校园借贷等可能存在的隐患方面的教育和要求,担起应有的监护职责,让学生远离校园借贷。

总而言之,网络借贷应时而出,对支持大学生继续学业、提高学生消费水平、促进大学生创业还是优化传统金融结构、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有其积极的意义,但对于涉世不深的学生来说,风险识别能力相对欠缺,学校在应对网络借贷风险策略上要注意培养同学们正确价值观和消费观,形成良好的投资理财习惯,只有趋利避害才能充分发挥网络金融的巨大优势,让大学校园在合理监管下更加健康和安全。

参考文献

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控及应对策略 篇6

关键词: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控;应对策略

引言:政府融资平台是政府融资的重要工具,其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政府融资平台的日益发展,其风险也在不断提高,当前,如何有效的进行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控是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通过结合相关的金融理论加以防范,从而减少风险对经济发展造成的不利因素,促进政府融资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一、政府融资平台含义

政府融资平台是由地方政府发起设立,通过财政拨款、土地、股权等资产,实现承接各路资金,并用于市政建设、公共事业的项目,其具有独立的企业法人资格,具备公益性投融资功能。政府融资平台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股权转让、税费返还等方式,使资金能够达到融资标准的企业实现政府的外部融资,用于社会公共事业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中。

二、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控分析

(一)政府融资平台负债规模较大。随着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负债的规模也日益扩大,为维系庞大的负债规模,需要足够的资金流量支持,因此部分政府融资平台采用非法注资等不正当的手段筹集资金,加大了债务偿还的风险,造成政府融资平台的资金链风险。政府负债情况不透明,平台信息不完善,目前没有特定部门对融资平台的数据进行准备发布,银行难以掌握政府融资平台的负债情况,平台内部未建立相应的会计核算制度,无法清晰的获知资产负债情况,由于融资平台存在多个建设项目,银行无法实现贷款分配的实时监控,降低了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率。

(二)政府融资平台管理能力欠佳。政府融资平台虽具有独立的企业法人资格,但也需要受限于地方政府的管理,接受政府部门的指令,政府融资平台的工作主要围绕着政府的安排展开。融资平台作为借款主体,其承贷的资金需要通过财政专户划拨,用于土地储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由于其涉及范围广,银行难以实时监控资金流向。政府融资平台管理能力欠佳导致政府融资平台政企不分,现代化的公司管理模式匮乏。

(三)政府融资平台缺乏约束。部分政府为提高政绩,盲目的开发项目,不根据实际情况出发,冲动投资,政府融资平台缺乏约束导致建设性信贷规模的持续扩大。地方政府为做形象工程,在任期内大举借债,造成债务融资规模严重超出政府资金承受能力。政府融资平台不根据市场化的要求运作,向银行贷款时存在相互担保,重复抵押的现象发生。由于地方人大没有发挥监督与制约作用,公众未参与项目的决策过程,未实现对政府融资平台的有效约束。部分政府债务存在现行财政体系的灰色地带,造成信息管理透明度的缺少,财政部门没有将该部分融资纳入预算管理,审计部门也未达到融资监督管理,政府融资平台信息的不透明性和缺乏约束都将造成资金风险的发生。

三、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控策略

(一)控制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当前政府融资平台面临着规模庞大、资产负债率高的两大主要融资风险,为实现良好的风险管控需要控制资金债务规模,避免公司陷入借钱还债的恶性循环。控制政府融资平台,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避免出现闲散资金。政府融资平台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利用债务杠杆的收益,通过科学的决策方法将融资风险降到最低。通过优化资本管理结构,拓宽筹资方式、改变传统的融资模式来发展投资业务。有针对性的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集中管理以应对融资风险,通过审计部门对资金债务进行审计监督,对政府设立的融资平台进行分类管理,重新明确各部门职能,规范其发展。抓紧清理融资平台债务,处理好债务还款工作,对正在建设中的项目做好监督工作。商业银行要严格审核政府融资平台的资本负债情况,信贷资格等,保证信贷发放资金的安全性。严格监督政府的财政状况,分析其偿债能力,有效监控资金流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止被盗用或挪用的现象出现。各大银行间主注意信息的资源共享,控制同一家融资平台的贷款量,防止政府融资平台多方贷款,互相担保。

(二)提高政府融资平台管理能力。政府可以通过建立一个长效的政府融资平台管制机制来提高管理能力,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府业绩考核体系。改变只把经济增长视为政府业绩能力评价标准的传统管理模式,在关注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也要重视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等方面的发展,做到全方位的共同提高。政府还可以建立一个科学的政府融资平台管理系统,合理选择资金投资方向,控制投资项目的风险性,实现对政府投资的有效管理。为此,政府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加大发行债券量,完善和创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我国项目债务进行风险干预,通过合理的措施解决政府在融资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定期对融资平台进行调研,详细掌握平台运行情况,出现融资问题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划清政府与平台公司的权限,政府不参与市场机制可处理的项目,有利于融资平台优化资源配置。管理好政府融资平台信息,做到债务信息的公开透明化,利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督调查。通过专门的基金偿债方式将政府融资平台中的债务资金纳入基金中,加大对融资平台的监管,建立债务风险监督机构利于充分掌握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资金情况。

(三)强化政府债务的约束力。通过设立独立董事会的制度对政府融资平台人员进行约束,聘请具有专业资质且信誉良好的会计师事务所来审计公司财务状况,通过媒体发布公司的重大决策,充分发挥市场的监督功能。政府融资平台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设立投资决策委员会来管理平台投资方向、方式等事宜。完善投资决策的问责制度,平台工作人员都有责任在身,当出现政府资不抵债,无法偿债的现象时,主要追究领导人责任。通过建立相应的法规制度,强化政府的债务约束力,避免将现今的债务责任转嫁到下届政府,上级政府需要严格审批地方政府的发债。由于目前政府建设项目预算与经济性预算分类,对人大上报审批时需要各级政府单独编制项目预算,操作流程复杂繁琐,所以可以将政府债务纳入同级预算管理体系中,便于操作。整合政府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合理调配融资资金,为降低贷款利息支出,节约负债资本,允许建设单位向金融机构的借款开设资金专户,但在资金使用时,需要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调度,政府财政部门根据当前经济发展情况和财政收支情况完善偿债机制,职能部门提供可行的项目方案,政府还需制定还款计划,控制融资规模。政府融资平台定期分析政府债务现状,保证政府债务及时偿还。

结语:政府融资平台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其融资资金有利于巩固政府财政力量,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融资平台是一种隐性的融资手段,其规模的日益扩大也会造成金融风险的增大,由于部分融资平台的盲目发展,造成了负债规模较大,平台管理能力欠缺,融资平台缺乏约束等弊端的出现,此类问题的产生对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政府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利用政府职能采取措施,通过控制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提高政府融资平台管理能力,强化政府债务的约束力等措施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通过本文通过了解政府融资平台的含义,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控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规避风险的策略,旨在促进政府融资平台的有效发展。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改善政府财政失衡的状态,实现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提供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及防范研究[J].经 济师,2012(5):192-193.

纳税筹划风险应对策略探讨 篇7

企业应确立关于风险的理念, 并确定风险容量。所有企业的核心都是人 (他们的个人品性, 包括诚信、道德价值观和胜任能力) 以及经营所处的环境, 内部环境为主体中的人们如何看待风险和着手控制风险确立了基础。企业纳税筹划的核心领导, 必须对企业自身的内部环境有所了解。

就纳税筹划而言, 内部环境是指, 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所具备的条件, 如果一个企业想采用税收优惠条款进行纳税筹划, 那么它必须是符合税收优惠条件的, 如果企业没有达到税收优惠条件所设立的标准, 那么也就不可能利用税收优惠条款来进行纳税筹划;这里所说的条件也不全指事情本身, 纳税筹划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人的因素, 人的行为和处理紧急事务的能力也会直接影响到纳税筹划的效果, 因此在人员方面, 我们应更多的关注人才的专业素质和处事能力, 达不到纳税筹划要求的人员配备, 就尽量不要选择高风险的纳税筹划方案, 应选择适合自身素质和特点的纳税筹划方案。因此选择纳税筹划方案, 首先要考虑内部环境:企业的基本情况, 主营业务是否符合税收优惠条款的规定, 是否属于高薪技术企业, 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整个纳税筹划事项, 是否有相应的人员装备, 这是纳税筹划风险的事前防范。

二、目标设定

纳税筹划必须先有目标, 企业才能识别影响目标实现的潜在事项。企业风险管理确保管理当局采取恰当的程序去设定目标, 并保证选定的目标支持主体的使命并与其相衔接, 以及与它的风险容量相适应。

企业纳税筹划的总体目标是尽量取得节税收益或税收成本的时间价值。但各个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 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节税, 更有可能是企业战略的一部分, 为了实现企业总体的财务目标而舍弃纳税筹划的节税收益, 纳税筹划是要付出成本的, 同时也就影响到企业财务指标的考核, 因此, 企业在确定纳税筹划的目标时, 一定要考虑企业整体的战略目标, 要衡量企业的整体情况。当然, 我们在学目标管理的管理课中知道, 目标是可以分层次、分阶段的, 在纳税筹划中也不例外, 一旦根据整体战略规划确定了纳税筹划的总目标, 我们就应该再把此目标分解成各个小目标, 实行目标责任制, 把分解的各个小目标落实到人, 这些人员也可以尽量提早预测小目标能否实现, 进一步调整目标之间的分配。这种目标管理方式能有效的促进各个小目标的实现, 也更有可能发现影响小目标实现的因素, 提早防范, 这也是纳税筹划风险的事前防范。

同时, 针对一个纳税筹划目标, 我们可能设计多个纳税筹划方案, 我们应对这些目标进行比较排序, 选择出较优方案, 同时也不放弃次优方案, 调整方案的灵活性以备不利事项的发生。

另外, 纳税筹划的目标一定要具有可行性, 能否可行主要是根据企业的预算来测定, 而预算又包含着许多不确定性, 因此加强纳税筹划的事中控制便不可少。

三、事项识别

企业必须识别可能对纳税筹划产生影响的潜在事项, 包括表示风险的事项和表示机会的事项, 以及可能二者兼有的事项。

由于纳税筹划是预先对涉税事项的一种安排, 因此, 企业的涉税事项便是企业应该关注的焦点, 另外, 相关税收法规也是至关重要的控制点, 如果企业的主营业务由于市场经发展的需要而发生变化, 那么企业所进行的纳税筹划方案就可能因此而发生改变, 企业之所以会进行纳税筹划完全是因为税收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较大, 用较低的纳税筹划成本替代较高的税收成本, 取得节税收益, 当某一税种在企业税收成本的比重下降时, 可能会达不到原来纳税筹划方案的预想效果, 反而使企业得不偿失, 关注企业涉税情况的变化是纳税筹划事项识别的一个重要方面。

另一方面就是国家税收环境的变化, 比如一些税收条例细则的变化, 可能增加、删除或修改的某些税收条款, 这些条款是否会影响企业纳税筹划方案的施行和效果。2008年度我国施行新企业所得税法, 统一了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税收规定, 企业必须研究新企业所得税法, 通过对新税法精神的领会来增加企业制定纳税筹划方案的灵活性, 且不可在税法不倡导的方面进行避税, 有可能受到国家反避税措施的打击, 就我国目前反避税措施来讲, 有三个立法层次:一是法律, 包括企业所得税法 (第四十一条至第四十八条) 和税收征管法 (第三十六条) ;二是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一百零九条至第一百二十三条) 和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 (第五十一条至五十六条) ;三是财政部或税务总局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包括国税发[2009]2号文 (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 和财税[2008]121号文 (资本弱化的债资比例规定) 以及《企业重组的所得税处理办法》等。针对我国反避税措施的加强, 企业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应对:首先, 认真学习国家以及国际上的反避税文件;其次, 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梳理各种反避税规定中所针对的各种经济行为及事项;再次, 组织落实, 即应该有专门的机构负责;人员落实, 应该有足够的人员来研究国家的反避税措施;资金落实, 应该为防范纳税筹划风险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再教育工作的落实, 即对筹划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与教育, 提高他们在该方面的业务水平及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现阶段我国的税收法律体制正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进一步完善, 税法细则的出台更加频繁, 企业加强税收动态趋势研究有助于降低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的发生。

四、风险评估

对于识别出的风险应进行分析, 以便确定管理依据。风险因素存在于纳税筹划过程中, 并从中影响纳税筹划的结果, 我们应尽可能找到风险因素影响目标的方式, 因此对风险的评估是防范的前提, 风险评估可以采用定性与定量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对于可能影响纳税筹划收益的风险事项进行分析, 定性与定量研究纳税筹划风险因素的大小, 评估其影响程度。

由于纳税筹划都是在预测的基础上选择较优的纳税筹划方案, 这些因素包括收入水平、增值率、成本、税率等方面的变动, 这些方面都可能影响到实际应纳税额, 进一步影响到对筹划方案的选择。从一定程度上讲, 企业对收入、成本费用等方面的预测是否准确会影响纳税筹划的效果, 对国家税收税率变动、税务机关人员的态度的预测也会影响纳税筹划的效果, 我们进行风险评估就是要将企业的实际情况与选择纳税筹划方案时的预测相对比, 观测其变化, 判断其是否会影响到纳税筹划方案的实施, 影响的程度怎样, 是否有替代方案可供选择。

五、风险应对

企业对识别及评价的风险的应对措施, 包括回避、承担、降低和分担。企业应该选择相应措施使风险与纳税筹划的风险容限和风险容量相适应。即指纳税筹划风险给企业所带来的损失应与其预先取得的节税收益相配比, 处于可控之中。

纳税筹划始终是处于一种动态博弈中, 纳税人与税务机关之间的博弈, 税务机关是代表国家征税, 具有主导性、权威性, 而纳税人则是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对于因此而产生的政策风险, 企业应尽量回避风险, 对于因征纳税双方之间的认定差异及税务行政执法偏差而产生的风险, 企业可以尽量寻找第三方代理人, 代理人有更多的专业知识能够争取纳税人的权益, 比如延期缴税权等, 尽量降低纳税筹划风险。对于道德风险, 企业可能不诚信纳税产生的道德风险, 税务机关一旦查出, 必定是严厉的惩罚, 所以企业不应该隐瞒涉税事项, 诚信纳税, 回避此类道德风险, 纳税人与代理人之间的道德风险应该通过契约来约束, 在建立委托代理关系时, 纳税人属于契约的甲方, 因此拥有较多的自主权, 在签约时, 应该考虑到风险的存在, 尽可能多的保护自身的权益, 转移风险。

上述步骤是一种规范的模式, 当企业采用时, 应尽可能考虑实际情况, 采取最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影响纳税筹划效果的风险因素, 或者使其影响程度尽量降低。而不应该按部就班失去控制风险的机会, 在纳税筹划中应有时间与危机观念, 明确了风险因素就应尽早做出准备, 防范于未然。

摘要:我国对纳税筹划风险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没有形成规范的理论系统, 也没有成熟的研究方法, 这致使我国现阶段的纳税筹划风险研究缺少针对性和应用性, 因此本论文主要针对纳税人、税务代理人与税务机关人员三方人员在纳税筹划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进行研究, 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来针对企业纳税筹划中遇到的风险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纳税筹划,风险,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李晓永:《纳税筹划的风险与收益分析》, 《财会月刊》, 2007, (33) 。

[2]盖地、钱桂萍:《试论税务筹划的非税成本及其规避》, 《当代财经》, 2005, (12) 。

[3]麻晓艳:《税收筹划的风险与控制》, 《福建税务》, 2001, (12) 。

产科医疗风险预防及应对策略 篇8

1 主要风险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医学科学的发展、医疗体制改革与医疗市场竞争,人们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日益加强,医患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据文献报道,医疗纠纷自2000年以来每年以11%的递增速度上升[1]。产科是医患纠纷的易发地、多发地。因此,加强产科安全风险防范管理势在必行。

1.1 患者的特殊性

产科患者与其他科室患者不同,对象多为22~35岁育龄妇女,从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分析,这个时期,人体处于相对健康和生理机能平稳阶段,多数以健康状态入院,也有少部分是病理的。就诊对象涉及孕妇和胎儿,此期是母婴死亡高发时期;其原因,一是患者及其家属对医学认知缺乏,不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患者及其家属均认为孕妇及其胎儿在孕期或入院是正常的、健康的状态,应该不会出现意外。二是婴儿出生本是喜事,一旦出现意外或未达到患者及其家属预期,常认为是医务人员过失造成而发生纠纷。

1.2 多专业相互配合程度

产科医护人员与其他科室不同,有其多专业性,除医生护士外,还有助产士。一个产妇生产过程需要有多个专业人员参与服务,稍有不慎或配合不好,就可能成为高危险和高风险发生的原因。另外,医护助人员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的高低与对患者、婴儿的甄别上有专业性差异是高风险发生的又一因素。医护助记录时间不统一,分娩期间的记录常是事后回顾性记录,易漏记某细节,使医护记录不完整。

1.3 医患对疾病认识上的冲突

一方面医患双方所拥有的医学知识的不对称性,导致人们对产科医疗的期望值过高[2]。另一方面产科涉及到母婴双方的安全,如发生意外,将看成是医疗事故,与医护人员发生纠纷。其原因是患者家属医疗知识的缺乏及医患沟通障碍,多数患者及家属认为妊娠、分娩是生理现象,缺乏相应的医疗知识,对分娩中存在的意外、病理现象认识不足,在就医过程中发生意外,患者及家属均无思想准备,难以接受,发生紧急情况时采用特殊医疗措施,造就的医疗费用偏高、家属意见大。尤其是我们少数较多的地区语言不通,所引起的相互沟通障碍等都易引发纠纷的发生[3]。

1.4 孕妇及胎儿自身健康状况

产妇妊娠、分娩的异常。一是待产期间的风险有高危妊娠、孕妇对分娩产生焦虑情绪、妊娠合并症,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母体胎儿供血不足导致胎死宫内;二是分娩期间存在的高危风险,有难产、大出血、羊水栓塞、产道损伤等。三是产褥期间的风险,如产后出血、产褥热等。四是胎儿新生儿各种因素造成胎儿供血不足而致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儿等。

1.5 误诊误治和工作疏忽

医务人员对产妇的全面情况不了解、病史不清楚,对产程的进展掌握不准,造成院外分娩、产程延长、产后过早出院,结果母婴健康受到威胁;产科医师的思路跟不上病情的变化是导致误诊误治;专业知识有限,违规操作、分娩的刻不容缓性是导致医疗事故风险。产科医护人员紧急应变能力和熟练操作技巧缺乏,如遇紧急情况,就会出现违章操作情况,用药时,应用时机不当或剂量不准,易对产妇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引发事故纠纷。

1.6 职业暴露风险

产科是医疗高暴露职业的场所之一,常常接触到产妇的血液和体液(羊水、尿液、阴道肠道分泌物等),而HBV、HIV等病原微生物存在于血液与体液中,无论做检查(肛门指诊或阴道检查),还是手术操作,随时有被传染的可能,导致职业暴露风险的发生,是当今严重威胁医务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

2 风险的应对策略

2.1 转变服务方式,强化医患沟通技巧

优质的服务是控制医疗风险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增进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转变医疗服务方式要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创新人文服务理念,将医疗人文服务链活动贯穿在院前、院中和院后中。开设医疗服务留言板、患者家属心理疏导班,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发挥家庭关怀与支持,利于患者康复。医患沟通应按照C-L-A-S-S技巧原则开展,即C-氛围(context)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摸透对方心理是与人沟通良好前提。只有了解掌握对方心理和需求,才能在沟通过程中有的放矢;L-倾听(listening)听和说是沟通过程中的两个基本活动。患者在倾诉过程中,会因你的倾听而感动,并为下一步的解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A-情感(ackonwledge-emotions)只有真诚和热情,沟通才可能成功。S-对策(management strategy)不同的沟通场合需要不同的沟通方式,对不同的人也要采取不同的沟通方法,因地制宜,随机应变才能保证沟通效果。S-总结(summary)在医患沟通中,医方需要与患者沟通的主要信息有:患者主诉、综合病史、治疗情况、职业情况、康复期望、诊疗选择等,而患者方与医方沟通的主要信息有:实际病情、治疗方案、安全保障、费用选择、风险评估、预后转归。

2.2 强化风险意识,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一是产科管理人员及医助护人员要对产科所面临的高风险因素有充分的认识,在思想上和医疗行为中高度重视,增强风险意识,使风险意识贯穿整个医疗行为始终。二是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建立产科风险评估技术小组,负责对诊治产妇进行风险综合评估。入院后根据了解孕妇的婚育史、家族史、生活习惯、孕期保健等内容做好风险评估并形成应对预案,将风险告知患者及家属,配合医护人员共同化解风险。

2.3 防范风险,健康教育关口前移

健康教育是减少和防范风险的重要措施,是医患沟通的途径,是建立医患互相信任的有效手段。一是强化产妇孕期保健和风险教育,将风险教育纳入孕妇学校的教学内容,教会孕妇及其家属如何识别和防范风险。二是产妇入院后应将风险评估内容及应对策略向产妇及其家属沟通,并寻求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三是由于分娩过程复杂多变,而现代医学对某些特殊情况在产前无法做出预测及准确的诊断,用健康教育宣传分娩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责任医生和护士通过向孕妇及家属进行孕期、临产、产褥期及新生儿护理健康教育指导,使其对妊娠、分娩及合并症有一定了解,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顺利的完成分娩过程。四是出院前应做好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工作,教会产妇如何观察婴儿状况、母乳喂养和日常护理产、新生儿预防接种的时间及不良反应等。

2.4 加强健康监测,及时掌握健康动态

对产妇的监测要从妊娠开始,通过妊期保健、孕妇学校等方式对孕妇及胎儿的健康状态加以监测,掌握其健康状况,及时将监测分析结果告知产妇或家属,并结合健康教育帮助其认清风险和规避风险。

2.5 加强学习和创新,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医务人员要不断学习,通过强化专业知识,做到理论扎实、技术娴熟。把新技术、新理念应用到工作中。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责任,坚持按等级巡视,多问、多看、多查,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坚持床旁交班,使患者及家属有依赖感和安全感。一是加强法律学习,产科管理者及医护人员对涉及医疗活动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要了解和掌握,增强法制观念,从法律视角思考医疗活动。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增强规范操作意识。产科医护工作专业性强,覆盖面广,要全面提高医护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业务水平。重点对新工作的医护人员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做好传、帮、带的同时,多提醒、多督促、多查看,培养规范操作的行为习惯。科室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对新进医护人员及实习生实行一帮一,专人带教重点培养,定期理论知识测试及技能考核。三是要强化病历的及时规范书写。质量管理组要对医疗过程的各种病案记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记录中存在的问题。

2.6 做好职业暴露防护,建立职业医疗保险

重视医疗职业防护行为训练,配备必要的隔离防护设施和急救药品等,保证医疗职业防护的基本条件,制定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预案并演练。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逐步建立医疗职业保险制度,将产科医务人员纳入医疗保险范围,解决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

3 讨论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得到缓解,但紧随而来的医疗风险和医疗纠纷却不断增加,广大群众和新闻媒体对医疗行业高度关注,给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带来了很大压力。医疗工作本身是高风险行业,医疗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不安全因素,有风险程度高、风险不确定、风险复杂、风险后果严重等特点。有调研显示,在频发的医疗纠纷中,因技术原因引起的占不到20%,其他80%均缘于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问题。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各级医院与医务人员面临着比以往更高的职业风险和压力。据报道,在医疗职业风险因素中风险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专业、技术难度(工作量)、值班、既往差错与纠纷发生率、职称[4]。可见影响职业风险的首要因素是专业,而产科恰恰符合6个因素中的3个,即:专业、技术难度(工作量)、纠纷率[5]。在西方国家医疗职业保险都是以专业划分,主要有妇产科医师保险条款、外科医师保险条款、内科医师保险条款、儿科医师保险条款等,其中保费以妇产科医师最高。由此可见,妇产科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医疗风险更大[6]。据统计,医疗事故与过失纠纷中妇产科名列前茅。有调查表明,医患关系紧张引发的医疗纠纷中,40%与医务人员缺乏爱心,责任心,同情心有关[7]。也有学者认为,在诊疗中注重并体现人文关怀有利于加强医患双方的人际关系,是解决医患矛盾的良策[8]。

因此,医疗活动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始终将人文关怀、优质服务、健康教育、专业技术和风险评估和职业暴露防护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医患沟通,逐步建立医疗职业保险制度,为高风险的医疗活动提供保险,解决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加强新闻媒体医疗风险认识宣传教育;强化用法制渠道解决医患纠纷,维护医患双方共同权益。

参考文献

[1]李旭,杨家林.国内外护理新进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139.

[2]夏纯,邓瑛瑛,王晓艳.临床科室的护理风险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05,25(2):44-45.

[3]李秀花.浅析产科护理纠纷的隐患及预防[J].医学信息,2010,23(6):681-682.

[4]严敏婵,柯雪琴,李鲁.医疗职业风险因素分析与衡量[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19(3):408-409.

[5]魏碧蓉,柳岚.产科医疗风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7,8(1):77.

[6]董恒进.医院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26-137.

[7]卢建华.中国社会问题报告[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155-158.

职工医保基金潜在风险及应对策略 篇9

关键词:职工医保,基金结构,风险分析,应对策略

在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民覆盖、保障水平明显提高的大好形势下,保持冷静、居安思危是实现可持续必须牢固确立的理念。本文以某市职工医保基金存在的筹资风险、结构风险等分析居安思危的必要性。因为职工医保基金累计结余引发的社会关注度最高,有必要对其结余的来龙去脉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认清结余真相,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某市职工医保基金存在的潜在风险,折射出更大范围职工医保基金存在的隐忧。

1 潜在风险分析

某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以来,建立了有效的基金管理和费用控制体系,总体上实现了制度设计目标,医保基金出现了可喜的结余,并针对“结余多”采取了消化措施——提高待遇水平,赢得了参保人员的一片喝彩。但是,笼统地看结余,如同不加分析地看待GDP一样,好像只要增长速度快就是好,至于结构是否合理、质量能否确保,并未引起应有的关注,数字的光环掩盖着隐忧,刺激着盲目乐观。

1.1 筹资政策带来的风险

从缴费方式看,十多年来针对不同背景下出现的不同人群,陆续出台了不同的缴费政策。

一是单位参保缴费。用人单位按照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个人按照本人工资收入的2%缴纳。这是中央的统一规定。职工医保制度实施以来,各地参保单位的缴费费率尽管有高有低,但总体上执行了“6+2”费率政策。在三项基本制度中,职工医保筹资机制是比较合理稳定的。

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例外,即对困难或弱势群体采取了倾斜政策。某市的既往资料显示,2001—2004年,因各种原因关闭、撤销、破产、转制的国有、集体企业退休人员,按照每人6000—9000元的标准移交医保经办机构,纳入统账结合管理。个别确有困难的关闭破产企业,经市政府批准,最低可按每人3000元标准一次性缴费。这项政策,将费率改为定额,而且定额很低。2009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针对关、破、转企业退休人员,出台了9800元的一次性缴费政策。据近三年的不完全统计,按照这一缴费政策参加职工基本医保的先后有2.4万人,平均每人少缴6000多元,一共少缴约1.4亿元。

二是个体参保缴费。城镇劳动者个人(男55岁、女50岁及以下)可以个体方式参保,以市平工资为基数,费率8%,缴费至男60岁、女55岁,最低缴费年限15年,达到退休年龄不足最低缴费年限的一次性补足。但也出现了“费率”改“定额”的情况。2011年,出台了“农转非”人员参加职工医保一次性缴费1.45万元政策。截至2012年底,因征地“农转非”参加基本医保的人数是1.7万人,平均每人少缴1万元,共少缴1.7亿元。按2011年住院统筹支付水平计算,可支付全市参保职工住院医疗费用11个月。

1.2 个人账户结余带来的风险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功能发挥没有达到制度设计初衷是令人始料不及的,其在基金积累上所掩盖的结余过多、收支平衡假象也是显而易见的。

截至2012年底,某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基金累计结余占总结余的43%。按照制度规定,个人账户的本金和利息归个人所有,可以结转使用和继承,但不能互相挤占,即个人账户基金不能像统筹基金那样用来发挥共济作用。近年来,有些地方出台政策,个人账户累计结余基金达到一定额度的可为其直系亲属缴纳居民医保费或支付门诊费,但这仅仅是地方的探索,不是国家统一的制度。

在医保基金累计结余中,个人账户基金不仅占比较高,而且其本应有的功能作用也在弱化。在利益的驱动下,医疗机构想方设法吸引参保人员住院,鼓励门诊医生收治住院病人。加上近年来住院个人负担进一步减轻,参保人员也乐意住院,小病大养,加大了统筹基金支付风险。与此同时,个人账户基金运行风险也在加大,近年来某市每年支付总额约3个亿,平均每人支付707元。浪费大,监管难度也越来越大。近些年,该市先后对37家定点零售药店进行了包括暂停、取消定点资格、取消特殊疾病门诊药品外配资格等处罚。

1.3 统筹基金结构风险

虽然基金累计结余可观,但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截至2012年6月,某市统筹基金累计结余中一次性趸缴高达67%,可调剂使用基金与一次性趸缴基金出现严重倒挂现象。一次性趸缴基金属于结构性结余,不能转化为普遍性支出。

统筹基金中真正可调剂,可使用的基金,必须具备连续供款能力、通过合理稳定的筹资方式和筹资水平所筹集的基金。这部分基金平衡才能保障职工基本医保制度的可持续。可用统筹基金的用途主要是支付住院及门诊特殊疾病医疗费用。某市2012年全年统筹基金支付住院和门诊特殊疾病医疗费用4.4亿元,加上退休人员个人账户划拨1.2亿元,2012年统筹基金总支出5.6亿元。全年统筹基金收入为4.4亿元。除去一次性缴费后,统筹基金历年累计结余2.1亿元,共有可用统筹基金6.5亿元。按目前统筹基金每月支付0.3亿元计算,统筹基金累计结余还可以支撑3个月,低于人社部规定的6-9月,临近3个月的警戒线,说明该市职工医保已出现结余水平不足。

1.4 医疗费用上涨过快风险

由于各种原因,医保呈现出强劲的刚性需求拉动,某市职工医保住院人次由2009年的6.9万增长到2011年的8.1万,住院率从14%增长到15.8%,2012年住院人次达到9.5万,住院率为17.2%;住院医疗费用不断攀升,次均费用由2009年的5278元上涨到2011年的6546元,上涨24%,2012年又上涨到7000元。基金当期结余率逐年下滑,2011年较2010年下降7个百分点,2012年较2011年下降16个百分点。

1.5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风险

截至2012年,某市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数50余万,其中退休人员占36%,平均年龄为64.08岁。按照个人账户退休人员划入规定,每位退休人员个人账户年平均划入670多元,2012年退休人员个人账户划入1.2亿元。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报告,中国国民平均预期寿命估计达到74.83岁,预计未来10年该市划入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的基金将达13.5亿元。

从住院医疗费用支出看,占参保总人数36%的退休人员,其住院统筹支出占总支出的72%——人口老龄化给职工医保基金带来的支付压力显而易见。

2 建议与对策

2.1 坚持内涵发展理念

内涵与外延在发展上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更注重结构和质量,后者则关注规模与数量。包括职工医保在内的全民医保已进入由扩大范围转向提升质量的新阶段。建设“质量医保”,既是现实的要求,也是永恒的主题。所谓现实的要求,是因为我们现在的基本医保制度还存在着诸多与内涵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影响可持续的因素。如在职工医保筹资上,重费率轻基数,少报、瞒报缴费基数的现象普遍存在,据人社部2012年召开的全国社会保险局长座谈会透露的信息,仅2011年通过现场稽查就查出应缴未缴社保费400多亿元。在待遇水平上,重报销比例轻性价比和基金绩效,一些地方的报销比例高达90%以上却还要不断“提待”,而参保人员的实际负担并未相应减轻。道理不言而喻,花1000元医疗费报销70%,个人负担为300元,而花6000元医疗费,报销90%,个人负担为600元。所以,报销比例的高低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个人负担和基金绩效。前述分析表明,某市住院次均费用近年来以年均近千元的速度上涨。不考虑这个因素,单纯看报销比例,显然失之全面。走内涵之路,建设“质量医保”,就是要把功夫下在提高性价比和基金绩效上,而不是单纯的报销比例。

2.2 注重基金结构优化

近年来,医保基金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一是在累计结余基金总量中,个人账户基金占比较高,某市达到43%,其实这个比重并非一城一地,已成为普遍现象。二是在统筹基金累计结余中,一次性趸缴基金占比过高,某市超过了2/3。因此,亟待优化基金结构,提升可调剂、可使用基金在累计结余中的比重。可行的办法是优化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的结构,在个人账户基金增量上采取措施,逐步降低单位缴费划入比例,将制度规定的“30%左右”逐渐降为29%、28%、27%……这样既执行了制度,又可增加统筹基金比重。按50万参保职工来计算,划入个人账户比例降低1个百分点,统筹基金每年将增加100多万元。

2.3 加强医保稽核监管

加强对医疗保险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是建设“质量医保”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医疗保险医疗服务性价比和基金绩效的关键所在。医疗服务行为的失范甚至医保欺诈的日益猖獗,已对医保基金的安全运行构成巨大风险,对医保管理构成巨大挑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艰巨繁重的监管任务与捉襟见肘的监管力量的矛盾。化解这个矛盾的治本之计在于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实现执法有据;加强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实现执法有人;加快信息化监管系统建设,实现执法手段创新;与卫生、公安、物价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实现执法联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Z].1998.

企业财务核算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篇10

企业财务核算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采用一定的载体和方法, 并根据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进行反映的一个过程。那么, 作为一个会计核算主体的独立核算单位, 为了完成职责发生相应的资金运动, 并通过一定的经济业务的形式反映出来。由于经济业务的发生具有大量性、分散性、繁杂性和差异性的特点, 也就决定了会计核算是一个过程控制和观念总结的一个集合。会计核算的目的是会计信息输出, 会计信息输出是对会计原始数据的加工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对会计原始数据的管理过程。我们所要求的会计信息的输出是建立在管理原理的科学体系之上, 换句话说, 要给会计核算原理一个管理学解释。

二、企业常见的财务核算问题

(一) 简单化的财务核算模式

对于企业来说, 财务核算模式一般都是基于倒挤成本法的核算模式, 这种方法一方面无法实时了解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 另一方面又不能真实的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因此, 在这种核算模式下, 一般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主要表现在:

1、企业按财务核算模式出具财务报表, 而企业的各个部门并不出具财务报表。

2、对于各企业的资金管理统一由银行进行一个电子文档的资金台账登记。

(二) 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所表现的具体问题

1、从企业人员管理上来看, 财务人员操作着企业的财务核算, 也就是说企业财务核算的管理是对企业会计的管理, 目前来看, 一些企业会计制度不够健全, 缺乏完善的会计管理办法。

2、很多企业并没有建立健全规范化的资金管理办法和审批程序, 自己管理比较混乱, 不能反映企业的财务核算情况, 市场经济下,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一切的资金周转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 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从资金的运作上看, 这样的结果会导致资金流失严重。

3、一些企业并没有相应的费用报销管理办法和认定标准, 导致费用报销制度管理混乱, 费用报销无法监控影响核算的规范化流程。

4、企业从财务核算的角度来看, 如果没有建立一套适合自己企业的财务管理的财务核算管理办法, 会使企业运行起来比较吃力, 还有, 制定的企业财务表报种类繁多, 却不能够准确及时的反映出财务核算结果和财务信息。

(三) 企业财务核算基础工作的薄弱

1、我国现行民营小企业财务核算状况为例:

(1) 客观方面:由于由于企业规模中孝人员少和经营业务的单一。投资追求短期回报等特点使企业常常不设专门财务机构, 不配备适当人员, 甚至不依法建账, 对会计核算系统的谨慎和规范化不重视, 基础比较薄弱, 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去实行会计核算制度, 不能严格按照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财务核算。

(2) 主观方面:部分企业的财务部门只考虑企业自身利益, 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有时不能按照日常发生的业务程序走, 更不能如实反映其经营活动, 也就使得会计工作成了部分投资人或管理层弄虚作假和营私舞弊的工具。使伪造变造会计凭证、账外设账、篡改会计账簿、篡改财务报表以及偷税漏税的情形时有发生。

(3) 综合方面:记账手段落后、由执行新会计准则引发的能力欠缺、操作不规范、人为操控现象明显、注重经济业务核算, 轻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比较薄弱、财务机构不健全, 人员流动性大等等

2、我国现行企业共同存在的问题。

(1) 成本控制不到位。企业一直都是讲成本控制, 但成本控制一直实施不到位, 企业受财务核算模式的制约, 企业成本控制形同虚设。

(2) 资金分散化。企业如果没有健全的结算中心就会造成资金分散, 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就会导致资金管理不到位, 造成资金体外循环。

(3) 合同管理意识淡薄。因合同因素造导致的经济损失所引起的纠纷案例日渐增多, 那么, 从目前我国发生的许多案例来看, 合同是一方面是基础数据的对比和参照, 另一方面又是财务核算的重要依据。对内财务管理水平要不段提升, 树立严肃财务纪律。合同管理意识淡薄将会导致各种问题的产生对于合同管理意识淡薄。要从思想上重视、工作上支持、行动上加强管理和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重要性。加强学习, 认真重视提高财务水平。各单位财务人员要学习财务知识, 带头学习财务管理规定, 对于管理意识淡薄, 我认为主要是财务人员水平不够造成的。必须从增强责任心、抓好队伍、完善制度、增强依法理财的财务能力。

(四) 企业内部管理不善、财务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管理不善及财务关系混乱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实践中,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 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和管理混乱的现象, 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资金流失严重, 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在采购、生产、销售、财务、市场预测等各环节之间缺乏统筹协调配合, 造成应收款项、存货等资产损失严重。资本结构缺乏科学规划, 筹资综合成本高, 造成负债比重加大, 财务风险增高。

(五) 管理决策缺乏科学性和预见性

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 缺乏科学性和预见性。决策失误经常发生, 从而产生财务风险。在对外投资中, 由于对投资主体、投资项目和合作伙伴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分析, 或投资项目的相关政策、经营环境以及合作伙伴等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都有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 给企业带来损失。

(六) 财务风险预警信息系统缺失

财务信息是企业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管理活动的质量和效果的综合反映, 通过一系列财务指标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可以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适时监控和预警。实践中, 很多企业财务部门不善于运用财务指标来构建财务预警系统, 经营者又对财务预警系统重视不够或缺乏对财务预警系统的理解, 造成财务预警系统缺失, 或无法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势必会使潜伏的财务风险逐渐形成并爆发。

三、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 落实财务核算, 完善会计报告制度, 防范财务风险。报告制度分为定期报告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重大事项报告规定会计对企业重大问题须向总会计师报告, 定期报告会计按季对前季度的工作进行总结, 对下一季度的工作安排。

(二) 准确、真实、及时的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加强财务核算基础工作, 完善财务制度, 合理地规避财务风险。

(三) 提高会计的业务素质、政治素质。会计人员的自身要求来看, 不但要求人品纯洁, 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熟识会计业务知识和相关的经济管理知识。企业财务工作离不开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政治素质, 会计人员要出色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采取多种培训形式, 培育符合企业需求的急需的人才。单位应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

(四) 从管理架构上解决资金的问题, 规避资金风险。建立统一的资金结算管理中心, 配套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

(五) 建立科学的财务决策机制、增强风险的预见性。建立科学的财务决策体制的核心是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决策程序。要在充分发挥民主, 认真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使决策者的主观意志与客观实际尽量接近。为了保证投资决策的正确性, 首先必须建立一个由专家、技术人员、管理者和职工代表参加的决策领导机构, 这是企业进行正确投资决策的关键。其次要加强决策者对风险的自控, 决策者应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 努力克服自身缺陷, 提高自身认知水平, 充分掌握所需信息, 严格按照科学决策的标准与程序来实施决策。决策者对风险的自控核心是提高自身决策水平。就群体决策而言, 除了每个参与决策者做好上述工作外, 还应针对群体决策的特点, 合理确定决策群体的规模, 加强决策者之间的信息交流, 并明确各自所应承担的责任。

(六) 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有效防范财务危机。财务预警是以企业财务信息为基础, 通过敏感性预警指标的变化, 对企业可能或将要面临的渐进型财务危机所实施的适时监控和预测警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企业随时都面临着渐进型财务危机的考验, 一旦发生渐进型财务危机, 可能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甚至倒闭。因此, 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预警系统, 适时监测企业的财务状态, 防范与控制渐进型财务危机发生尤为重要。构建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关键是财务指标的选择和预警方法的运用。在财务指标方面, 选择可以反映企业获利能力、获现能力、经营能力和成长能力等指标作为监控、预测财务危机的依据。在预警方法方面,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选择财务报表分析、变量预测模型、多元判别分析、逻辑线性回归、经营雷达图、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进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

摘要:每一个企业的财务活动都贯穿着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 财务风险作为一种信号能够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财务状况, 要求企业经营者要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时刻树立风险意识, 建立健全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 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和防范财务危机, 建立预警分析指标体系, 进行适当的财务风险决策, 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关键词:财务核算,风险,企业

参考文献

[1]汪飞跃.对集团公司实施财务集中管理的思考[J].会计师, 2010, (01) .

[2]孙虹.财务集中管理在企业集团的应用[J].消费导刊, 2010, (05) .

应对风险策略 篇11

【关键词】跨国企业;采购风险;应对策略

采购风险通常是指采购过程可能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包括人为风险、经济风险等。在跨国企业采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采购风险贯穿于采购的全过程,只能控制并尽可能将其可能发生的损害降低到最低限度。研究风险的目的在于预防和控制并转移风险。怎样保障跨國企业的利益,如何防范跨国企业采购风险,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

一、跨国企业采购风险分析

跨国企业采购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采购内部风险;二是采购外部风险,这两方面是跨国企业采购风险的主要方面。采购内部风险主要是针对跨国企业自身而言的,包括基本的计划风险、合同风险、验收风险、责任风险等等,是跨国企业采购风险的关键点。例如,合同风险,如果跨国企业合同签订未能够按照法律法规来进行,如果后期采购出现问题,会极容易使得跨国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是采购外部风险,主要包括合同欺诈风险、价格风险、质量风险、技术风险以及其他意外风险。例如,以意外风险为例,物资采购过程中由于自然、经济政策及价格变动等因素所造成的意外风险。如因交通意外事故等,不能正常供货,遭受缺货风险损失。

二、跨国企业采购风险应对策略探析

(1)提高采购人员风险意识。采购人员是跨国企业采购的关键和重点,因为跨国企业采购工作的主要执行者是采购人员,他们的素质水平与能力直接影响着跨国企业采购工作的质量与效益。因此,加强对于跨国企业采购工作人员的管理与培训,对于加强跨国企业采购质量以及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跨国企业应该加强对于那些高素质水平与能力的采购人才的招聘。引进那些高素质采购人才,为跨国企业采购行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努力提高跨国企业采购风险防御能力。其次,建立完善的采购人才培训体系,努力提高采购人员素质与水平。明确采购人员责任意识,让采购人员掌握采购风险基本常识,保证跨国企业采购工作顺利开展。(2)广泛收集采购风险资料。要想做好跨国企业采购风险防范,搜集采购风险资料是极其重要的举措,为此,跨国企业应该之前做好相应的采购风险资料搜集,包括国内行业风险、国外行业风险以及其他采购风险资料进行相应的整合,对这些采购风险资料进行分析、梳理以及反馈,从而提高跨国企业采购风险防御水平与能力。(3)强化供应商资格审查。供应商管理不仅仅是跨国企业控制供应风险的重要方面,而且也是物资供应管理的重点,供应商管理所存在的风险也是跨国企业采购风险防范的重要方面。通过建立供应商资格审查制度,强化对于供应商资格审查,可以将供应商方面的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降低由于供应商资格审查不科学不合理而出现风险问题。供应商资格审查工作主要由物资管理中心进行相应的审查,同时制定严格的风险审核标准,制定相应的供应商考评制度,每年对跨国企业的购物风险进行相应的评审,对企业的运行状况、设备状况、合同履行状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强化供应商资格审查工作。(4)完善购物风险评价标准,实行购物风险信息化建设。建立采购风险评价标准有利于加强对跨国企业采购管理的监督,对一些违法乱纪行为进行有力的惩处,保证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效的贯彻实施;这个评价标准主要对采购员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使全体员工自觉执行的采购风险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加大对采购人员违法操作的惩处力度,有效防止串通、舞弊现象的发生,保证采购管理监督机制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加强采购风险信息化管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科技的发展,跨国企业采购出现了新的风险,这是由于采购开始从制度化转变为程序化。因此,必须加强对新技术的利用,不断调整和改善跨国企业采购控制系统,增加跨国企业采购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采购活动无处不在,采购风险贯穿始终。只要采取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才能使得企业采购利益获利最大。我国跨国企业在采购风险管理与预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采购风险管理与预防过程中,很多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跨国企业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跨国企业采购部门应该深入研究自身采购风险管理与预防现状,创新采购风险管理与预防策略,为我国跨国企业在采购风险管理与预防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 考 文 献

[1]谭颖.企业物资采购风险防范管理新探[J].法制与社会.2011(23)

[2]曹玉洁.基于风险矩阵的采购风险管理策略[J].企业导报.2011(16)

实施境外工程常见风险及应对策略 篇12

1风险

1.1政策变化风险

政策变化风险是指当地政策发生变化而引起风险。

1.2法律变更风险

所在国的法律完善程度及我方对于当地法律的熟悉程度决定了风险大小,一些国家法制不健全,使我方不能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一些国家法律虽完善,但法治观念淡薄,以执法人员的好恶作为判断标准。一些发达国家法律法规健全完善,但法律体系非常复杂。一些特定案件国内法高于国际法,使我方不能司法豁免,实施境外工程时如缺乏相关经验将受到当地法律的困扰,对项目造成影响。

1.3文化差异风险

文化差异风险是指不同国家与地区间存在着复杂的文化差异,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人们消费方式、欲望需求、价值取向不同。复杂的多元文化使得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人们难以有效沟通,即使聘用翻译也难以解决价值观的冲突、宗教信仰的冲突、生活习俗的差异等。

1.4自然环境风险

自然环境风险是指不良的自然条件和灾难性的自然现象可能对项目造成影响和损失。不良的自然条件如强风、强雨、强雪、冰雹、高温、低温等,其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工程建设者具有当地施工经验,往往可以预测和预防;灾难性的自然现象如地震、海啸、山崩、洪水、火山爆发等,虽具有一定的统计概率,但难以预测。

1.5经济不稳风险

经济不稳风险主要指通货膨胀、市场波动、外汇管制、汇率风险等引起建筑市场出现不稳定。通货膨胀和市场波动导致材料设备价格上涨,对工程造成损失。外汇管制是所在国为了减少外汇的流失,对外汇进出国境加以限制,造成项目完工后项目资金难以转移。汇率风险是因海外项目常采用多种货币结算,汇率变化往往造成各方损失,近年美元、欧元、人民币等汇率浮动增大,一些工期长、合同额度大的工程尤其重视汇率风险带来的影响。

1.6技术不足风险

技术不足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建设者不熟悉当地的技术规范,一些工程所在地有不同于我国的强制性规范标准,建设者常对当地技术规范缺乏了解;二是当地提供的水文、地质等基础资料不详细,很多欠发达国家实施工程需要承包商补充勘察,如果补充勘察将加长投标周期,加大投标成本。

1.7来自其他参建方的风险

近年来我国很多建筑企业跻身ENR (全球工程建设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杂志)排名的国际承包商之列,但我国建筑企业在风险预控、项目管理及业务范围等方面仍与国际大企业有很大差距,多以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参与竞争。国内建筑市场常存在违法分包、挂靠、非法用工等不规范行为,这些现象如发生在法制完善的国家,当地政府将根据法律对企业采取严厉惩罚,企业实施补救措施代价极大。

2 应对措施

风险管理主要为事前预控、事中控制、事后控制总结,实施境外工程“事前预控”尤为重要,应根据项目制订出有针对性的实施计划,确定需重点防控的风险因素。应对措施如下。

2.1 注重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风险预测

做好建设工程前期的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预测,制订防范措施避免决策失误。境外项目风险预测时一是要了解当地政府对于工程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分析是否有对工程的限制条件;二是调查项目的法律地位,所在国政府对项目的管辖范围,对设计、施工单位的资质要求,雇佣当地员工的要求;三是技术风险预测,因所在国建筑设计施工规范与国内规范的差异,应充分调研,不可盲目照搬国内规范;四是人员、材料风险预测,了解所在国是否对于外国企业和外国劳工入境有限制,对于建筑材料,应详细了解所在国对于进口建材的强制性规定,当地国海关报关手续。结合上述问题分析哪些风险业主自留,那些风险可以提前防范,哪些风险能进行转移。

2.2 做好项目前期的技术准备

实施境外项目时,应通过现场考察或委托当地调研公司,了解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

(1)了解日照强度、主导风向变化、雨旱季划分、海风及盐雾侵蚀调研等水文、气候等数据,分析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特点,是否存在白蚁。

(2)了解项目周边的市政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状况、场地周边水电、天然气、污水、城市供暖、通讯等管线的位置、管径、容量。

(3)认真调研地质勘察,由当地有资质的勘察单位或委托国内勘察单位进行地形测绘与地质勘察。

2.3 慎重选择项目组织模式

委托具备国际工程经验的项目管理公司提供专业化项目管理服务,聘请当地专业的咨询单位和顾问协助进行技术支持。以弥补缺乏当地工作经验的不足,加强合同管理,合理分担风险,做好索赔管理。

2.4 通过购买工程保险转移风险

国内很多企业常常认为购买保险会增大工程的投资,所以往往只投保国家强制规定险种。在国际工程项目中,向保险公司投保是一种常用的风险转移方法。当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自然灾害、战争、第三方责任等风险时,损失往往十分巨大,此时工程保险的作用十分明显。

(1)使双方风险损失降低到最低,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可保证投保者不至于因发生风险而破产。

(2)有利于对工程风险的监管,保险公司不仅是简单的收取保险费,在保险期内,保险公司要有防止灾损意见,有利于防止或减少事故发生。

(3)有利于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商业保险机构对于企业有一定监督作用,一个建筑企业如果没有保险公司愿意为其投保,其资质信用也将不被大众认可。

(4)减少处理事故纠纷的协调成本,减少各方因责任纠纷不清花费大量的时间、费用和精力。

3 结束语

目前国际上对于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已日趋完善,我国对于境外工程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是对国际惯例、标准的模仿与套用,以及对世界银行标准采购程序的模仿,对FIDIC合同条件的照搬,在风险管理理论方面尚未形成有自身特点的管理体系,实施境外工程的风险管理理论在实践中应用不普遍、不深入。

参考文献

[1]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M].第4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彭沙.八达岭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项目风险管理[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07.

[3]Boehm John,MNicholas.面向商务和技术的项目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企业培训论文下一篇:项目驱动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