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价值筛查(共10篇)
临床价值筛查 篇1
妊娠期糖尿病 (GDM) 是妊娠期首次出现或发现糖尿病, 世界各国报道的发生率为1%~14%, 我国发生率为1%~5%, 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1], 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因此, 进行糖筛查, 早发现, 合理干预和治疗糖代谢异常患者尤为重要。现将我院2010年1~11月2 243例糖筛查结果及2009年3月~2010年11月在我院分娩的82例GDM和糖耐量异常者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11月来我院门诊产科进行产前检查并接受糖筛查的孕24~28周孕妇2 243例, 确诊后进行干预治疗并已分娩39例 (干预组) , 平均 (30.6±4.59) 岁;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3月~2010年11月晚孕或住院分娩期间检出GDM及糖耐量异常者43例, 未进行干预治疗 (未干预组) , 平均 (30.1±4.63) 岁, 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排除孕前高血压及孕前糖尿病, 排除多胎妊娠。
1.2 方法
1.2.1 试剂与仪器
葡萄糖测定己糖激酶法, Olympus Au 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原装进口试剂。
1.2.2 筛查方法
嘱受试者前一天晚餐后不再进食, 抽取晨间空腹静脉血测其空腹血糖, 然后将50 g葡萄糖粉溶于200 ml水中, 5 min内饮完, 其后1 h采静脉血做50 g糖筛查;糖筛查阳性而空腹血糖正常者再行葡萄糖耐量 (OGTT) 试验。
1.2.3 干预治疗
确诊者首先合理控制饮食、分餐和适当运动;血糖控制不理想者再药物治疗。
1.3 诊断标准
2次或2次以上空腹血糖≥5.8 mmol/L可诊断;50 g糖筛查≥7.8 mmol/L (阳性) 、空腹血糖异常可诊断;OGTT上限:空腹5.6 mmol/L, 1 h 10.3 mmol/L, 2 h 8.6 mmol/L, 3 h6.7 mmol/L。其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正常值, 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仅一项高于正常值, 诊断为糖耐量异常[1]。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 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筛查结果
2 243例中50 g糖筛查阳性303例, 占13.5% (303/2 243) ;GDM 61例, 占2.72% (61/2 243) ;糖耐量异常113例, 占5.04% (113/2 243) ;空腹血糖异常20例, 占0.89% (20/2 243) 。
2.2 干预治疗效果
干预组经过干预治疗, 母儿并发症明显减少, 与未干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 , 见表1。
3 讨论
3.1 筛查方法比较与发病现状
妊娠期胎儿的营养来源于母体, 其能量主要是从母体获取葡萄糖, 而雌、孕激素也使母体自身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又因妊娠期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但肾小管对糖的重吸收不能相应增加, 孕妇空腹血糖较非孕时低。因此, 妊娠期空腹血糖筛查检出率低, 容易漏诊。孕中期时, 孕妇体内胎盘泌乳素、雌、孕激素、皮质醇等分泌增加, 这些物质具有抗胰岛素作用, 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 如果不能增加胰岛素分泌量来代偿这一生理变化, 就会出现GDM或糖耐量异常。应选择孕中期做50 g葡萄糖负荷筛查, 可提高检出率。关于GDM发病率的报道不同种族、地域或筛查覆盖面不同有所差异, 本文筛查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异常率仅为0.89%;50 g糖筛查阳性率为13.5%;GDM发病率为2.72%与有关报道相符。
3.2 干预治疗与母儿预后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取决于糖尿病病情及血糖控制水平。病情较重或血糖控制不良者对母儿影响极大, 母儿近、远期并发症较高[1]。本研究对糖代谢异常患者首先进行饮食指导, 提供参考食谱, 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适当补充维生素, 既要防止出现餐后高血糖又要避免孕妇产生饥饿感, 避免饮食控制过度出现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 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本文表1数据表明, 经过合理干预治疗使早产、妊娠高血压征、羊水过多、巨大儿、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低血糖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干预组 (P<0.05、P<0.01) , 且干预治疗越早效果越好。85%的GDM和GIGT仅通过饮食治疗即可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2]。对少数饮食治疗不能将血糖控制在满意范围者应加以药物治疗。
3.3 临床价值
临床上绝大多数妊娠期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的孕妇无任何症状和体征, 一旦出现症状, 对母婴的危害已经形成[3,4]。因此, 把握好筛查时机, 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延缓或阻止高危人群转为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对改善母儿预后、提高产科质量有重要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50-153.
[2]杨静.妊娠期糖代谢异常169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6, 21 (5) :628.
[3]杨慧霞.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断[J].中国实用妇科和产科杂志, 2000, 16 (12) :648.
[4]袁丽芳.妊娠期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院, 2008, 8 (6) :41-42.
临床价值筛查 篇2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5-0598-01 中图分类号:R 169.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5.047
胚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各种不同内外因素的影响,可使胎儿发生形态、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方面的异常。本文探讨规范化超声筛查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008年1月~12月间我院检出胎儿畸形454例,其中颅脑、中枢神经系统畸形83例,胎儿水肿综合征87例,心脏畸形50例,消化系统畸形51例,泌尿系统畸形58例,呼吸系统畸形16例,肢体畸形44例,其他畸形65例。孕妇年龄20~44岁,平均28.2岁,孕周14~38周,平均25.9周。
2.方法 使用philips IU22、GE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6.0 MHz,选择仪器预设为胎儿检查程序。规范化胎儿筛查分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如下:①11~14孕周:重点观察胎儿头颅、颈部、四腔心、四肢、脐部及腹壁线等内容。要求存储6张标准超声图像,即脉络丛切面、颈项透明层测量切面、双上肢切面、双下肢切面、脐孔切面,对于高危孕妇还要进行测量颈项透明层。②中孕期18~24孕周:全面扫查胎儿颜面部、脊柱、心脏、腹部脏器、四肢及脐动脉等结构,要求存储18张标准超声图像,即胎儿唇面部切面(正中矢状切面、鼻唇部冠状切面)、丘脑平面横切面、小脑横径横切面、脊柱纵切面(颈段至骶尾段)、四腔心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双肾切面(横切面及左肾纵切面)、腹腔横切面(腹围测量平面)、脐动脉脐孔切面、双上肢切面、双下肢切面。③晚孕期28~32孕周:重点观察颅内结构、双肾、膈肌、脐孔及腹壁连续情况,并测量各项胎儿生长发育指标和胎盘循环功能,对于一些迟发性畸形,晚孕期胎儿超声仍应遵循规范检查原则,要求存储7张超声图像:胎儿唇面部切面、标准双顶径切面、脊柱纵切面、四腔心切面、双肾横切面、胃泡水平横切面、脐动脉脐孔切面。
3.结果 共对10992例孕期妇女进行规范超声系统检查,检出454例胎儿畸形,检出率为4.13%。其中232例胎儿在我院引产,经病理解剖证实,另222例孕妇回到基层医院引产,经随访证实。
讨论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可能有20~30万缺陷儿出生,约占所有新生儿的4%~6%[1]。有资料证明,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是导致胎儿发育畸形的原因[2],目前诊断胎儿先天畸形的重要常用手段是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我国出生缺陷干预二级预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日益广泛的应用,胎儿微小畸形的产前诊断率得到了明显提高[3]。胎儿畸形检出率提高,其中规范化胎儿超声筛查起着重要和必要的作用。
对11~14孕周胎儿,规范化超声检查可以排除无脑儿、心脏外翻、肢体缺如等明显胎儿畸形。但是由于早孕期正常生理脐疝与腹壁缺损、脐膨出类似,头颅颅骨尚未完全骨化,易出现无脑畸形的假阳性诊断,所以早期诊断胎儿畸形应谨慎,除非对畸形有绝对的把握,否则,应在中孕期随访检查。中孕期胎儿解剖结构已经形成,且胎儿大小及羊水适中,超声图像显示清晰,是检测胎儿畸形的最佳时机。此时,大部分胎儿先天性发育畸形均可以在彩超成像中显示出来[4]。规范化超声检查要求对胎儿的每一结构逐一进行细致系统的检查,尽量避免漏诊和误诊胎儿畸形。如果由于胎儿体位的原因,可嘱孕妇活动20~30分钟,使胎位改变后再行检查。观察胎儿发现异常部位,一定要经多个切面(至少两个正相交切面)来证实。由于有些畸形在晚孕期才出现,所以晚孕期胎儿超声检查仍应遵循规范化检查原则进行,以弥补中孕期的漏诊误诊。
总之,胎儿规范化超声在产前诊断胎儿筛查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地检出胎儿畸形,尽可能避免漏诊与误诊。同时笔者还认为:规范化超声检查有利于各级医院及各级超声科医师开展胎儿超声筛查,可以缩小不同超声医师之间的差距,尽可能减少胎儿畸形的漏诊;有利于保护自己,有利于资源共享;标准图像的采集有利于筛查质量控制及漏诊病例分析,以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灿灿.今日观察“驱走出生缺陷的阴霾”[N].健康报(社会周刊),2004-09-20.
[2]蔡晶华.产前超声检查在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2):92-93.
[3]卢薇薇. 彩超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作用分析[J].中外医疗,2009,28(33):1-2.
[4]谢敏慧,王 敏,许荷风.超声诊断胎儿畸形113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4):2010-2011.
(收稿日期:2010-07-25 修回日期:2010-09-15)
临床价值筛查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1月~2008年6月, 在我院行LCT检查的6 7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各年龄组患者妇科检查情况见表1。
1.2 方法
采用特制的宫颈刷沿宫颈及宫颈管内顺时针旋转5周, 将收集到上皮细胞的毛刷头即刻放入装有细胞保存液的小瓶中, 小瓶经Thinprep2000程序化处理后制成直径为13 mm的薄层涂片。在全自动制片过程中同时完成细胞染色, 然后送有经验的细胞学医生进行统一阅片诊断。发现细胞学异常者, 由熟练的妇科医生负责做阴道镜检查。先用棉签拭净宫颈分泌物作初步观察, 然后做3%冰醋酸试验, 使用绿色镜观察血管形态, 将碘溶液涂于宫颈处, 检查宫颈是否着色, 于不着色区用活检钳取少量宫颈组织镜下观察, 若镜下未发现可疑病变部位, 则常规在宫颈3、6、9、12点处做活检, 用95%的酒精固定后, 送病理组织学检查。
1.3 TBS标本质量的评估标准及内容
按刘树范、冼美生提出的“宫颈及阴道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方式的建议”标准[1], 除正常细胞外, 还有以下几种异常情况: (1) 感染; (2) 反应性细胞改变; (3) 鳞状上皮异常, 包括不典型鳞状细胞性质未定 (ASCUS) 、轻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SIL) 、重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HSIL) 、可疑鳞癌、鳞癌; (4) 腺上皮异常, 包括不典型腺细胞性质未定 (AGUS) 、轻度不典型增生腺细胞、重度不典型增生腺细胞、可疑腺癌、腺癌; (5) 激素水平异常; (6) 其他。
2 结果
2.1 制片质量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 (见表2)
2.2 各年龄组宫颈细胞学诊断结果 (见表3)
2.3 LCT阳性与宫颈活检结果 (见表4)
3 讨论
(1) 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的准确性不仅与阅片技术有关, 还与涂片制作的质量有关。LCT因其无痛无创、取材方便, 制作的涂片细胞数目多、清晰均匀, 明显提高了涂片质量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 已成为宫颈病变筛查的重要手段。
(2) 在6 764例中, 发现宫颈细胞异常者837例, 异常细胞的发现率占12.37%。因LCT不仅提供了足够量的标本, 而且还改善了涂片质量, 使不正常的上皮细胞很容易被辨认, 所以大大提高了其阳性诊断率。
(3) 本组中740例LCT阳性与病理组织学的符合率在LSIL中为73.58% (78/106) , 在HSIL中为92.77% (77/83) , 在宫颈癌中为97.37% (37/38) 。对于宫颈低度病变, LCT有一定的假阴性, 而在宫颈高度病变和宫颈癌中, 其符合率明显增高。
(4) 在ASCUS的590例中, 结合临床或立即行阴道镜检查, 或积极消炎治疗3个月后复查, 如涂片转为正常, 仍定期随访6个月后复查, 连续2次正常后, 每年进行1次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 如仍为ASCUS者或患者要求, 再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组织活检, 本组有493例接受活检。其中宫颈细胞内瘤变 (CIN) 占17.44% (86/493) , 慢性炎症占82.56% (407/493) 。虽然此类患者病理学结果属良性者居多, 但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也不容忽视。同时, 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病变 (ASC-H) 具有比ASCUS更高的宫颈高度病变和宫颈癌的发生率, 其中CIN占77.78% (7/9) , 宫颈癌占11.11% (1/9) 。因此, 临床筛查时应予以足够重视, 以免延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治, 出现漏诊。
(5) LCT作为宫颈病变的初筛手段, 能及时发现宫颈癌前病变, 在宫颈癌的防治工作中占有主导地位, 应作为宫颈癌的普查初筛方法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临床价值筛查 篇4
【摘 要】目的:确定口服50克葡萄糖激发试验(50-gram glucose challenge test,50g GCT)檢测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预测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孕24至28周在我院做50g GCT的孕妇,按照是否存在葡萄糖不耐受的危险因素,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GCT>=7.2mmol/L(130mg/dl),作2小时-75克口服糖耐量试验(2 hour-75 gram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2h-75g OGTT),并分析试验检测的血糖值。结果:试验组362人,对照组874人。试验组发现了48例(13.3%)妊娠糖尿病,对照组为76例(8.7%),(P =0.816),本研究的总患病人数为124例(患病率10.1%)。筛查值为7.2mmol/L和7.8mmol/L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相似,而7.2mmol/L的特异度为64.8%,7.8mmol/L的特异度较高,为78.1%,但这没有统计学意义(P =0.619)。结论:50g GCT所用的血糖阈值应该取7.8mmol/L,因为与7.2mmol/L相比,它有高敏感度和较高的特异度。24至28孕周做50g GCT,一小时后如果静脉血糖水平低于7.8mmol/L,GDM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关键词】筛查;妊娠糖尿病;50克葡萄糖激发试验;怀孕。
【中图分类号】R714.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380-02
临床价值筛查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孕妇进行分析, 筛查总数为15 000例, 孕妇年龄17~39岁, 平均年龄 (26.7±3.4) 岁, 血清标志物筛查时间为16~20周。
1.2 方法仪器与试剂
仪器是Allisei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试剂为美国Zymed公司生产的注册证号为S20030052的“孕中期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试剂盒”。
1.3 方法
按照说明书,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AFP和F-βh CG。具体方法为抽取孕妇2 m L静脉血, 并分离血清, 保存在-20℃的条件下, 在1周之内检测。判断标准, 运用试剂盒配套的分析软件, 结合孕妇的孕周、年龄、吸烟、体重、糖尿病及妊娠史等因素综合评估神经管缺陷, 孕妇唐氏, 18及13三体综合征的风险值。判定值:神经管缺损风险以AFP的MOM (multiple of median) ≥2.5为高危, 唐氏综合风险≥270为高危, 18及13三体综合征的风险值≥350为高危。对测定结果产生质疑时, 再用B超对胎龄重新进行计算。对于测定为高风险的孕妇建议通过羊水细胞或脐静脉血染色体核形分析的方法, 排除胎儿唐氏综合征或其他染色体异常的可能性。
方法: (1) 选取妊娠15~20周的孕妇, 抽血并分离血清, 标本保存于-20℃冰箱中, 在1周内进行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筛查指标为孕中期母血清AFP和游离β-h CG。 (2) 测定方法是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 (DELFIA, Wallac) 。检测仪器采用Wallac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 并按照试剂说明书严格进行操作。双标记试剂盒 (AFP/游离-βh CG) 是从美国Perkin Elmer公司购进的, 风险率由wallac公司提供的产前筛查21三体风险软件计算出来的。
1.3.1 产前筛查方法
(1) 选用Eu和Sm双标记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测试剂盒检测孕妇血清中AFP以及Free-Bh CG的浓度值[2], 并与孕妇年龄、体重、孕周、单双胎、研究等因素进行分析, 并按照计算机软件分析, 计算胎儿21三体、18三体和神经缺陷风险率, 计算机软件主要采用美国PERKINELMER公司生产。
(2) 选择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早期9-13+6血清学二联筛查。采用三联筛查游离E2、甲胎蛋白AFP、游离β-HCG等, 测定胎儿的激素水平。
(3) 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 对孕期为12~22周的孕妇, 抽取5 m L外周血进行游离DNA提取, 最终确定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发生率。这种方法主要是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覆盖度进行测序, 再应用生物信息进行分析, 若检测结果是高风险, 就必须进一步做产前诊断。
(4) 收集染色体, 每例染色体制成大约8张染色体玻片, 采集羊水培养基的时间应为20~24 w左右, 该研究主要采用德国LEICA生产的染色体分析系统进行检测。
1.3.2 判定标准应用软件
结合孕妇的基本信息、末次月经、年龄、体质量、胰岛素使用情况等数值进行风险切割, 并计算切割值, 21三体风险分割值为1:270, ≥1:270则可视为高风险, 1:270~1:500为临界风险。18三体风险分割值为1:350, ≥1:350为高风险, 1:350~1:1000视作临界风险。单项值考核范围, PAPP-A0.43~0.5 MOM, AFP为0.66~2.6 MOM, β-HCG为0.3~2.5MOM, 游离E3≤0.7 MOM。该研究中单项值不结合其它风险因素。此外, 羊膜腔穿刺术、胎儿脐血检查染色体核型分析为最终结果。
1.3.3产前诊断方法
对高危孕妇经产前羊膜腔穿刺取羊水进行细胞培养, 并采用胰酶消化法进行洗脱, 该研究主要采用德国ZEISS软件进行分析。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了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值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n和百分率来表示, 并用χ2检验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产前孕周血清学筛查和产前诊断
2011年筛查的7 560名孕妇产前血清学筛查的结果、产前诊断和染色体检查结果与2012年7 440名孕妇产前的血清学筛查结果、产前诊断和染色体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患者妊娠成功率分析
该研究中, 共102例患者选择终止妊娠, 占0.68%。
3 讨论
3.1 孕周血清学筛查优势分析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3], 孕周进行血清筛选对检查产前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处于临界风险以及单项值异常的孕妇, 建议产前检查。对于高风险患者, 则要求进行产前诊断, 从而提高风险诊断准确率。出生缺陷的原因较多, 据相关调查显示[4], 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 每年约100万缺陷儿出生, 占新生儿的4%左右。该研究筛查的15 000例孕妇中, 产前筛查高风险、临界风险、单项值异常分别为900 (0.06%) , 3 011 (20.07%) , 3 630 (24.2%) , 其中共102 (0.68%) 患者终止妊娠, 有效改善分娩结局。
3.2 产前筛选和产前检查能有效降低患者心理压力, 无创检查对患者的影响较小
据相关调查显示[5], 利用介入性产前诊断力量, 不足以对所有胎儿进行检查, 因此必须结合无创检查。该研究发现, 产前筛选和无创检查是检查的首选, 也亦被患者及家属接受, 其中无创检查能有效减轻孕妇的思想负担, 避免介入性检查出现的不良反应, 提高筛查和诊断的性价比, 利用卫生资源降低胎儿缺陷的发生。根据相关研究认[6]为, 对早期13 w高风险孕妇筛检, 也能对孕晚期孕妇进行检查, 从而能更好地满足筛查工作, 有利于产前诊断工作的落实, 防止胎儿缺陷的情况发生。
3.3 产前筛查和诊断的相关注意事项
3.3.1 产前筛查的临床应用
该研究显示, 2012年筛查的7 440例患者当中, 检出异常情况的几率明显优于2011年, 分析其原因有两个方面, (1) 患者的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检查, 从而提高见者的诊断率。 (2) 医院的检测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这为提高检测准确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产前筛查技术的不断发展, 要做好孕妇的产前筛查,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该院认为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 (1) 加强宣教, 让更多孕妇能了解产前筛查和诊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我国孕妇人群的普遍特点, 设计好合适的治疗疗程, 提高诊断准确率。 (2) 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 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诊疗规范, 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避免医疗风险的出现[7]。
3.3.2 产前筛查的相关因素
年龄是被认为与DS发生有密切关系的重要因素, 公认的观点是:年龄越大, 生产DS患儿之概率随之增大, 母亲年龄>35岁DS的平均发生风险达1:221, 40岁以上的母亲则高达1:106[8]可能的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加, 染色体不分离概率增加, 导致生育DS患儿的概率增大[9,10], 准确的孕周对于使用唐氏筛查风险评估软件时, 是非常重要的[11], 它直接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不同孕周对应的高风险率也大不相同。该研究的孕周时间是16~20周, 根据文献报道, 此时唐氏综合征胎儿的检出率可高达65%~80%, 假阳性率为5%[12]。
临床价值筛查 篇6
关键词:中孕期,超声,脐带入口异常,血管前置
随着系统胎儿检查的开展, 脐带与胎盘连接关系被纳入常规检查项目后, 我们发现脐带入口异常的病例检出率得到大大提高, 其中以边缘性胎盘脐带入口为多见, 帆状胎盘 (velamentous cord insertion, VCI) 虽少见, 但易合并血管前置, 约占帆状胎盘的1%[1], 再加上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故可影响妊娠结局, 因此产前能否准确诊断VCI合并血管前置, 在临床上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工作中收集病例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孕20~28周作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孕妇1876例, 孕妇年龄20~38岁, 平均年龄24.5岁, G1P0 (685例) 、G2P0 (355例) 、G2P1 (652例) 、G3P0 (23例) 、G3P1 (161例) , 单胎1825例, 双胎50例, 三胞胎1例。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Philips iu22及GE V730超声诊断仪器, 凸阵探头, 频率为2.5~5.0 MHz。孕妇平卧位, 必要时变换体位, 先按产科超声常规方法检查胎儿完毕后, 对胎盘进行360°扫查, 寻找并观察脐带根部与胎盘连接的位置关系、脐血管走行及分支方向、数目, 所有孕妇常规观察宫颈内口及其附近有无血管走行并用彩色多普勒检测, 观察频谱特点。
1.3 脐带入口异常产前超声诊断标准
边缘性胎盘脐带入口 (即球拍状胎盘) :脐带插入部位距胎盘边缘≤2 cm (图1) 。帆状胎盘 (VCI) :亦称脐带帆状附着, 脐带附着于胎盘边缘以外的游离胎膜内, 脐带入口周围无胎盘组织覆盖, 脐血管经胎膜呈扇形分布进入胎盘, 若分支均走行于胎膜之上诊断为完全性帆状胎盘;部分分支进入胎盘实质, 部分走行于胎膜之上诊断为部分性帆状胎盘, 也有部分脐血管穿行于胎膜与羊膜间, 发生率较低 (0.1%~13.6%) [1]。
2 结果
2.1 超声结果:
1876例中检查出脐带入口异常99例 (5.2%) 。边缘性胎盘脐带入口95例 (5.1%) , VCI 4例 (0.2%) :3例单胎, 1例双胎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 。1例VCI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2例VCI合并血管前置;1例双胎之一为VCI。除5例流失外, 所有病例均经产后肉眼观察, 病检确诊。
2.2 VCI超声声像图特征:
二维可见多条粗大的管状无回声聚集 (图2) , 并附着于胎膜之上, 胎膜受牵拉随之运动, 周边无明显胎盘实质;彩色多普勒显示粗大管状无回声为脐血流信号, 一端附着于胎儿, 另一端附着在纤细的胎膜上 (图3) 。合并血管前置时, 宫颈内口上方胎膜下见管状无回声, 彩色多普勒可显示血流信号, 频谱多普勒可显示胎儿脐动脉血流的频谱波形。
2.3 临床结果:
边缘性胎盘脐带入口胎儿孕期直至生产未见明显异常;4例VCI中1例双胎之一合并VCI (AVE:35W5D) 及1例VCI合并血管前置 (36W2D) 者:妊娠晚期出现胎儿宫内窘迫, 遂行剖宫产术, 胎儿存活。1例VCI合并血管前置者:孕7+月, AVE (33W4D) , 阴道先流液后出血4 h入院时, 胎心由110次/分骤然减慢至72次/分, 后经阴道分娩一死婴。1例VCI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者:停经8+月, 阴道出血2 h入院, 立即行剖宫产娩出一活男婴。
3 讨论
3.1 中孕期羊水量适中, 胎儿较小且活动频繁, 体位变换快, 有利于我们在胎盘表面360°寻找脐带入口点, 并观察脐带走行、分支等情况, 此时宫颈内口因无胎先露遮挡得易充分显示, 是观察有无血管前置的良好时机。而晚孕期后, 胎儿增大, 活动度差, 羊水量少等易导致脐带入口点及宫颈内口因胎先露下降观察困难, 这些都是造成帆状胎盘及血管前置漏诊、误诊的重要原因。
3.2 胚胎发育早期, 脐带从胎盘中心位置进入胎盘。若胎盘发育过程中, 蜕膜灌住较好的区域优先生长发育, 而灌注较差的区域逐渐萎缩, 导致脐带入口呈偏心性, 这样就形成了临床上脐带边缘性入口, 在妊娠中发生率为7%, 本组病例妊娠中的发生率为5.1%。除5例漏诊外, 所有边缘性胎盘脐带入口病例随访后发现:边缘性胎盘脐带入口的孕妇在妊娠过程中直至分娩时较少出现不良妊娠结局, 除曾经有剖宫产史及小部分自愿要求剖宫产术的孕妇外 (35例) , 大部分边缘性胎盘脐带入口的孕妇均经阴道顺产 (60例) 。这说明边缘性脐带入口对胎儿造成危险概率较低, 不属临床剖宫产指征。但如果脐带附着点在胎盘上缘合并脐带过短, 胎儿活动或进入产程后先露下降, 可牵拉脐带造成血管断裂, 胎盘边缘出血, 先露下降困难等风险;若在胎盘下缘近宫颈处, 可受胎儿先露的压迫, 产生胎儿宫内窘迫, 甚至死亡, 故也因密切观察[2]。
3.3 VCI。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产前临床诊断困难, 妊娠期可出现胎儿发育迟缓、早产、先天畸形、胎儿出血和死亡等。当胎膜上的脐血管通过子宫下段或跨越宫颈内口时称之为血管前置, VCI合并血管前置高危因素为胎盘低置、双叶及多叶胎盘、副胎盘、多胎妊娠等。血管前置时超声像图表现为:宫颈内口可见一带状的低回声, 周边没有胎盘组织回声, 孕妇改变体位其位置不变, 超声多普勒可见其内血流信号, PW检测为脐动脉血流频谱。血管前置原因分2型:Ⅰ型由于脐带帆状附着所致;Ⅱ型则由于胎盘呈分或有副胎盘时, 部分血管走行于2个分离的胎盘叶之间所致[3], 本组2例合并血管前置患者均属Ⅰ型。当合并血管前置时容易引起胎儿宫内窘迫、出血甚至死亡, 胎儿血容量正常为250 m L, 耐受失血能力差, 当失血量≥200 m L, 胎儿可由于缺血缺氧导致死亡[4], 因此帆状胎盘合并血管前置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5]。本组中1例VCI合并血管前置胎儿, 于AVE:33W3D时先出现阴道流液, 后伴阴道出血4 h, 入院时胎心已减慢至110次/分, 并迅速降低70~80次/分后消失, 经阴道分娩一死婴。产后胎盘检查:脐带附着于胎膜破口处, 脐血管根部距胎盘边缘为8 cm, 可见2根脐血管沿胎膜延伸达胎盘实质, 其中一根断裂。另1例VCI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孕妇, AVE:34W1D时出现阴道出血2 h院后, 立即行部宫产术, 娩出一活产男婴, Apgar评分1~5 min为6~8分, 转入新生儿治疗后10d顺利出院。另2例分别于AVE:35W5D;35W1D (1例双胎) 、36W2D胎儿出现宫内窘迫入院后立即行部宫产术, 婴儿存活, Apgar评分10分。有一项研究表明, 使用灰阶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帆状胎盘脐带入口, 99%的病例能确定胎盘脐带入口位置, 这与我们随访得到反馈信息相一致。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 在产前已诊断的病例中97%的胎儿能存活, 产前未能诊断血管前置的病例中, 胎儿围生期病死率约56%。本组我们产前诊断病例中胎儿存活率为75%, 可能是因为样本数量太少的原因。
3.4 鉴别诊断: (1) 副胎盘:主胎盘与副胎盘之间有胎膜和血管, 部分会合并血管前置, 鉴别关键点在于追踪发现前置的血管与脐带根部入口处脐血管无关。 (2) 膜状胎盘:胎盘附着面积大, 但较薄, 厚度常<2 cm。 (3) 前置胎盘中的胎盘边缘下方的母体静脉或静脉窦, 后者彩色多普勒显示为静脉频谱。 (4) 另外与球拍状胎盘鉴别在本文中不再复述。 (5) 轮状胎盘:少见, 发生率不到1/6000。
综上所述。中孕期是产前超声检查脐带附着于胎盘关系的最佳时期, 而超声是检查脐带入口异常的首选方法, 如能在中孕期普遍开展脐带入口异常的筛选工作, 将会提高产前诊断率, 特别是大大提高产前帆状胎盘及血管前置检出率, 指导临床为高危儿争取抢救时机, 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参考文献
[1]曹译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491.
[2]范斯萍.胎儿畸形产前超声筛查病例解读[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0:562-563.
[3]杜娟, 刘学敏.帆状胎盘血管前置和胎盘边缘血窦破裂的诊断及处理[J].实用妇科与产科, 2011, 27 (6) :405-407.
[4]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2013-2014.
临床价值筛查 篇7
1 资料和方法
1.1 调查方法
研究时间:2007年1月~2009年12月。研究地点:河南省鹤壁市传染病医院。受试对象完成个体化信息后, 调查受试对象的症状及时间 (如:咳嗽、血痰、体重减轻、发热、夜间盗汗) 。咳嗽持续时间至少2周, 发热7d, 夜间盗汗7d, 或体重减轻引起着装变化。研究要求所有对象提供2次痰标本供荧光涂片镜检, 并行胸片检查。疑似病人另取1份痰标本进行培养。
1.2 筛查方案
筛查方案见表1示。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 (SPSSInc., Chicago, IL, USA) , 进行描述性和推理性分析。连续性变量分析采用t检验, 离散变量采用卡方检验。取P<0.05。
2 结果
TB症状和CXR异常的描述见表2, 7345例可疑受试对象中1836例 (25.0%) 仅有一项阳性症状, 1492例 (20.3%) 具有阳性症状和CXR异常, 3805例病人 (51.8%) 仅有CXR异常。应用本研究的症状和CXR联合筛查方案则敏感性为100%。痰镜检培养增加可疑病例检出率。所有包括在问卷内的症状与PTB显著相关, 但是多变量回归分析仅CXR异常、咳嗽和体重减轻有显著相关性。咳嗽≥2周是筛查中最常用的症状, 其敏感性为52%, 特异性为89%。存在CXR异常者敏感性为94%, 特异性为73%。症状筛查结合的敏感性为90%, 特异性为32%。涂片显微镜检查未能增加可疑病人, 联合症状和CXR筛查敏感性达100%, 特异性达65%。以AUC概括诊断准确度, 单纯CXR筛查敏感性和症状与CXR联合筛查结果相似 (0.82~0.84) 。
3 讨论
本研究中, CXR与CXR联合症状对于筛查TB病例较单纯的症状筛查TB病例更为准确。进行痰显微镜检查并未使结果有所改善。单纯症状筛查因为其简单易行而备受关注, 而且其无需特殊的设备, 亦可进行系列性调查[5]。但是, 症状筛查的敏感性具有很大变异, 因此, 不同的调查研究之间的比较就有些困难。敏感性变异很大的原因包括数量的不同, 时间和症状严重程度和筛查的标准不同, 症状问卷的应答的可重复性不同[6], 可能存在文化差异, 宽泛的可信区间等。不同研究之间的比较受到不同参照标准的限制 (阳性培养结果或显微镜检查, 单纯的显微镜检查, 或后续培养和 (或) 临床疾病随访印证) 。从所有调查对象痰培养估计流行病学特征可能更为可靠[7], 但是这样的研究结果较少。此外, 咳嗽≥3周 (伴或不伴血痰) 的敏感性在一些研究中极为相似[7~9]。相似的是, 咳嗽2周 (可伴咯痰) 筛查的敏感性约为45%~55%[10~12]。由于其较低的敏感性, 单纯的症状筛查不能作为流行病学调查的首先方法。发现活动性病例, 则可更有效地防止疾病的传播, 因此, 虽然单纯症状筛查的敏感性低但仍然被采用。
胸部X线检查对肺结核影像学诊断的特异性远远不及细菌学检查, 然而, 胸部X线检查发现肺部异常阴影的机率远高于其他检查, 无论是活动性还是非活动性肺结核, 痰中细菌的检出率均不高, 因而, 胸部X线检查就成为检出肺结核感染的重要方法。肺结核的X线表现具有多样性, 这主要是与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学引起的组织变化有关, 包括渗出性病变、干酪样病灶、增生性病灶等, 这些病变可以同时存在, 或是以其中一种病变为主。结核性病变经过一定的演变过程, 病变可以发生溶解, 进而出现空洞, 并可出现支气管或其他部位的播散。肺结核的病变过程呈现复杂的演变, 疾病的进展和修复可同时或先后共存, 新的病变和老病灶参差不齐, 大面积的肺组织破坏有可能引起肺的毁损, 患者出现肺功能受损的症状和体征。支气管内膜结核可以引起局部的阻塞性表现, X线可呈现一时性肺气肿、局部肺不张, 坏死性液化后空洞形成可有或无液平存在, 空洞大小不一, 或表现为张力性空洞, 由于病变出现纤维化, 空洞与肺有条索状影相连。肺结核病变或累及胸膜, 由此而引起胸腔积液、胸膜肥厚、胸膜粘连。肺破坏性不可逆性病变, 支气管扩张, 广泛胸膜增厚, 胸膜粘连, 均易并发支气管、肺感染。晚期重症肺结核可发现肺动脉干增宽, 肺动脉段凸出, 中心肺动脉扩张, 外周肺动脉细小, 及心尖上翘 (右心室增大) 的肺心病X线征象。肺结核的X线影像学特点: (1) 病变好发于肺上叶尖后段, 下叶背段; (2) 病变可局限, 也可分布多个肺段; (3) 病灶多灶性; (4) 病变多形性; (5) 病变性质多样性; (6) 病变密度不均性; (7) 支气管源播散性病变; (8) 病变程度轻重不一致性; (9) 病变吸收缓慢, 增殖病变及干酪性病变1个月内变化较小。从肺部的影像学表现, 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对于早期检出和诊断肺部结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中对任意TB症状的筛查有较高的敏感性 (90%) , 但其特异性很低, 这一结果与其他的研究一致[13]。首先筛查任意症状, 此后进行CXR检查和痰检查, 可能更适用于活动性TB的发现。发现痰涂阳性且咳嗽时间在2周或2周以上的活动性病例, 可降低疾病的传播, 虽然这一方案的敏感性很低。对于流行病学调查, 仍然需要考虑不同研究中“任意症状”标准的敏感性差异。与单纯的症状筛查相比, CXR筛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总体准确度, 在其他一些研究中亦呈现较高的敏感性。一些研究中使用单独CXR筛查, 发现任意的CXR异常对于怀疑TB有重要意义。
选择一种简单经济、能够确诊的生物学标记检测可能会替代症状和 (或) CXR筛查, 但是目前尚无法实现。因此, 采用症状和CXR相结合的筛查方法仍然是目前易于实行的方法。本研究中CXR结合症状筛查的敏感性为65%, 另有研究可达到90%[14]。这方面的差异可能与样本的选择和咳嗽或CXR标准相关。
摘要:目的:评估胸片和临床症状对肺TB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所有对象经症状问卷筛查、胸片 (CXR) 、和 (或) 痰涂片或培养。结果:存在CXR异常者敏感性为94%, 特异性为73%。症状筛查结合的敏感性为90%, 特异性为32%。涂片显微镜检查未能增加可疑病人, 联合症状和CXR筛查敏感性达100%, 特异性达65%。结论:仅用CXR筛查即呈现较单纯症状筛查高的准确度, 联合CXR和症状筛查有最高的敏感性。
临床价值筛查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8月~2008年10月,白带异常、宫颈轻度以上糜烂、有接触性出血、阴道不规则流血的患者340例,在LCT检查后1周行阴道镜检查和镜下定位活检。患者年龄最小20岁,最大70岁,平均48.5岁,均有性生活史。
1.2 方法
采用特制的宫颈刷插入宫颈管内绕子宫颈顺时针方向旋转5周,收集宫颈口和宫颈管的脱落上皮细胞,将收集的脱落细胞及刷头一并保存在装有CYTORICH保存液的小瓶中。用Thinprep 2000程序化处理制成薄层图片,自动染色经二甲苯透明树胶封固后作阅片诊断,其主要试剂和仪器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测仪购自美国新柏氏公司。采用数码电子阴道镜VIZ-YDY型(北京四维赛洋科技有限公司),由业务熟练的妇科医生负责检查,然后采用3%冰醋酸试验,绿色镜观察血管形态。碘溶液涂宫颈,检查宫颈是否着色,于可疑区用活检钳取组织,若镜下未发现可疑变病部位,则常规在移行带3、6、9、12点作活检,用10%甲醛溶液固定,送病理行组织学检查。
1.3 细胞学诊断方法
采用TBS(the Bethesda System)分级系统[1],即:正常范围(WNL),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和不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腺细胞(AGUS),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和腺癌(AC)。细胞学阳性诊断是指ASCUS以上病变。
1.4 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
CIN按轻重程度分为CINⅠ、CINⅡ和CINⅢ级或原位癌、浸润癌。
2 结果
2.1 LCT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组织学结果
在340例LCT检查中,细胞学检查为良性细胞改变者占39.71%(135/340),ASC 19.41%(66/340),AGC 3.52%(12/340),LSIL 21.76%(74/340),HSIL 11.18%(38/340),宫颈癌4.41%(15/340),其中ASC包括45例ASCUS和21例ASC-H患者,分别占ASC的68.18%和31.82%。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诊断为炎症者69.12%(235/340),CINⅠ级5.88%(20/340)。
2.2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组织学对LCT结果的评价
LCT良性细胞改变者中,病理结果CINⅠ~Ⅲ级者占6.67%(9/135),宫颈浸润癌0.74%(1/135)。LCT与病理组织学的符合率在LSIL中为12.16%(9/74),过低者27.03%(20/74),过高者60.81%(45/74);HSIL符合率为57.89%(22/38),过高者15.79%(6/38);宫颈癌符合率为73.33%(11/15)。LCT为ASC的66例患者中,6.06%(4/66)的病理组织学结果为CINⅠ级,9.09%(6/66)的为CINⅡ级,6.06%(4/66)的为CINⅢ级,1.51%(1/66)的为宫颈癌。在12个AGC中,8.30%(1/12)的病理组织学结果为CINⅠ级,16.67%(2/12)的为CINⅡ级。见表1。
2.3 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及年龄分布
阴道镜下活检共340例,确诊CIN 71例,宫颈癌15例。CIN检出率为20.88%(71/340),宫颈癌检出率为4.41%(15/340)。根据不同年龄分段后,CIN主要集中在30~44岁,为高发阶段,占77.78%(56/72)。宫颈癌的好发年龄呈双峰现象,分别为30~39岁和≥45岁,各占宫颈癌总数的13.33%(2/15)和73.33%(11/15),其余年龄段均无宫颈癌患者。见表2。
3 讨论
3.1 LCT检查的临床价值
目前,宫颈癌是威胁妇女生命的第二大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3.5万[2]。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CIN是宫颈浸润癌演变发展过程中的癌前病变阶段,对CIN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宫颈癌发生率的关键,因此开展宫颈肿瘤普查意义重大。LCT因其无创、取材方便,已成为宫颈病变筛查的重要手段,它明显提高了涂片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能及时发现宫颈早期病变,是宫颈癌防治的关键[3]。对LCT异常病例,可结合阴道镜可疑病变部位,提高宫颈活检阳性率,然后通过病理检查作出最后诊断[4]。本资料显示,LCT与病理组织学的符合率在LSIL中为12.16%,在HSIL中符合率为57.89%,宫颈癌符合率为73.33%,对于宫颈低度病变,LCT有一定的假阳性率或假阴性率,而在高度病变和宫颈癌中,其符合率明显提高。
3.2 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与LCT相结合的重要性
细胞学诊断易受主观因素影响,有一定的漏诊率。本研究中,LCT为良性细胞改变中,1例宫颈浸润癌,病理组织类型为透明细胞癌,临床较少见,是致LCT误诊的原因,但该患者临床体征及病史高度可疑,因此主动给予阴道镜下病理组织活检,避免了漏诊。此外,LCT为良性细胞改变者中,还有5例CINⅡ~Ⅲ级的患者,除2例临床高度病变可疑外,其余3例人乳头瘤病毒(HPV)高危阳性。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的根本致病因素已得到公认,预示着宫颈高度病变的存在或将来有可能发展为高度病变的可能[5]。本研究警示,不能放松警惕LCT良性患者,甚至停止随诊,对临床高度可疑者,必要时应行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以防漏筛[3]。此外,仅依靠细胞学结果,对于ASC和AGC的患者来说,临床决策较难。虽然此类患者病理学结果良性者居多,但宫颈癌和癌前病变者所占比例也不容忽视。同时,ASC-H具有比AGUS更高的宫颈高度病变和宫颈癌的发生率。因此,临床筛查时应予以足够重视,作出结论应严谨而慎重,即使阴道镜下取病理检查则十分必要,以免延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治[6],出现漏诊。
3.3 宫颈病变呈年轻化趋势
近年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有上升趋势,且好发年龄趋于年轻化,本资料显示,CIN主要集中在30~44岁之间,占总数的77.78%,宫颈癌的好发年龄呈现双峰现象,分别为30~39岁和≥45岁。年轻女性CIN及宫颈癌发生率的增加与初次性交年龄过早、多个性伴侣及HPV感染等因素有关。以往认为,宫颈癌多发于中老年女性,因此对年轻女性普查不够重视。本研究中,被检查者20岁左右的患者仅占1.18%,但其中CIN发病率却占25%,同时30~39岁是宫颈癌的第一个发病高峰。因此,应强调对有性行为的青年女性,特别是35岁以下的妇女进行宫颈病变筛查,加强生殖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总之,LCT作为宫颈病变的初筛手段,能够及时发现大量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在宫颈癌的防治工作中占有主导地位,但作为一种宫颈癌的普查初筛方法,LCT也存在部分假阳性和假阴性率,且CIN本身就意味着一个病变发展的过程及演变[7,8]。因此,LCT结合阴道镜下活检能大大提高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弥补LCT的不足,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获得良好的预后。
摘要:目的:通过与病理组织学比较,评价薄层液基细胞学(LCT)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与不足。方法:选取2006年8月~2008年10月宝山中心医院妇产科行LCT检查的340例患者,在电子阴道镜下取宫颈活组织进行细胞学检查。结果: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中与病理学的符合率为12.16%(9/74),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符合率为57.89%(22/38),宫颈癌的符合率为73.33%(11/15)。在66例ASC中,15.15%(10/66)为CINⅡ~Ⅲ级,1.51%(1/66)为宫颈癌;16例AGC中,12.55%(2/16)为CINⅡ~Ⅲ级。宫颈癌发病年龄呈现双峰现象,分别为30~39岁和≥45岁。结论:LCT作为宫颈病变的初筛方法,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合阴道镜下活检,能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关键词:宫颈病变,液基细胞学,TBS诊断
参考文献
[1]Nation Cancer Institute.The1988Bethesda system for reporting cervical vaginal/cytological diagnoses[J].JAMA,1989,262:931.
[2]吴翩,罗文敏,龚梅,等.液基细胞薄层涂片阴道镜对早期子宫颈癌筛查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4,19(5):23-25.
[3]Doyle B,Ofarrel C,Mahoney E,et al.Liquid-based cytology improvesproductivity in cervical cytology screening[J].Cytopathology,2006,17:60-64.
[4]郎景和.迎接子宫颈癌预防的全球挑战与机遇[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129-131.
[5]Andersson S,Safari H,Mints M.Type distribution,viral load and inte-gration status of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in pre-stages of cervi-cal cancer[J].Br J Cacer,2005,92:2195-2200.
[6]Barcelos AC,Adad SJ,Michelin MA,et al.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nalysis of microbiology,cytological criteria conduct[J].Turmori,2006,92:213-218.
[7]Wang N,Emancipator SN,Rose P,et al.Histologic follow-up of atypical endocervical cells.Liquid-based,thin-layer preparation vs.convention-al pap smear[J].Acta cytol,2002,46:453-457.
临床价值筛查 篇9
【关键词】碘染色;醋酸染色;宫颈病变;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173-01
宫颈癌是一种可对女性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维修的肿瘤。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最近几年阴道镜检查以及HPV 病毒检测等检查技术的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宫颈癌前期的震诊出率不断提升,也为宫颈癌的早期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大大遏制了病情的进一步发展[1]。但是因为阴道镜检查以及HPV 病毒检测等检查方式的成本均比较高,因此仅适合应用于经济水平发达的地区,而在一部分经济水平较差的地区则很难大范围的推广使用[2]。本次我地区采用的普查方式为采用醋酸着色后经肉眼观察(VIA) 以及碘染色后经肉眼观察(VILI)这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最大的优点是技术水平要求和诊断的成本低均相对较低,为了探究其临床应用的价值特进行下述的调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4年年间我院共接收1650例进行宫颈癌普查的患者,患者的年龄在32岁~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2±4.7)岁,所有接收检查的患者均满足以下几方面的标准:(1)有性生活史;(2)非妊娠期妇女(3)没有盆腔照射史或者子宫切除手术史。从年龄、学历、工作情况等方面比较,所有患者均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查方法
醋酸/碘染色方法:将浓度为5%的醋酸或者浓度为2%的碘液染色后,经肉眼对患者的宫颈反应情况进行观察。阴道镜检查方法:阴道镜检查工具:选用SLC-2000 阴道镜数字成像系统(生茶厂家 :深圳金科威公司)。
1.3 阳性判定标准[3]:
醋酸染色法:染色后经肉眼观察醋白上皮边界清晰、致密、质厚、表面不平则判定为阳性;碘染色法:正常情况下女性宫颈经碘染色后为棕褐色,表现为芥茉黄的未着色区则为病变区域。
2 结果
1650例参与宫颈病变初筛患者中,经VIA 或 VI-LI筛查表现为阳性的患者248例(15.03%)。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病理结果证实:163例女性均为宫颈病变患者,VIA/VI-LI筛查率65.73%,患者病情分布情况见表1:
3 讨论
宫颈癌的发生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从宫颈上皮内瘤变开始经过长时间的病情发展最终形成宫颈癌。所以,通过有效的方式对宫颈病变进行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控制患者病情的恶化,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死亡率。最近几年效果最好的几种筛查方式有:阴道镜检查以及HPV 病毒检测等检查技术等,但是这些筛查方式的成本和对技术水平的要求均比較高,因此仅适合应用于经济水平发达的地区。醋酸染色、碘染色后经肉眼观察这两种筛查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等优势,可在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的地区大范围推广使用[4]。同时,一些调查显示:经这两种方式进行筛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阴道镜检查之间无明显的差别且至少可以检出 2/3 以上的高度病变。正常情况下,女性子宫鳞状上皮为粉红色,柱状上皮为红色。经碘液染色后,柱状上皮会表现为轻微的褪色。子宫癌变部位缺乏糖原,不能被碘染色而呈现为芥末黄色或者桔黄色。醋酸及碘液染色后经肉眼观察这种筛查方式的根本依据是患者宫颈的不同上皮接触醋酸和碘后发生的不同的染色反应情况[5]。
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1650例参与宫颈病变初筛患者中,经VIA 或 VI-LI筛查表现为阳性的患者248例(15.03%)。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病理结果证实:163例女性均为宫颈病变患者,VIA/VI-LI筛查率65.73%。经阴道镜病理检查进一步确认发现其中中慢性宫颈炎及良性病变、CINⅡ、CINⅢ及原位癌、宫颈癌及子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所占比率分别为50.00%、9.27%、3.63%、2.02%、0.40%和0.40%。早期浸润癌由此可见,通过VIA/VILI进行筛查,是一种操作简便且成本较低的筛查方式。但是,通VIA/VILI进行筛查并不能判定患者的患病程度,初筛后可进一步给予初筛阳性患者阴道镜病理检查,确定患者的病情情况。
自2003年以来,醋酸染色及碘染色后经肉眼观察这种宫颈癌的筛查方式广泛应用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并主要作为一种初筛手段,经初筛表现为阳性的患者再进行阴道镜检查,大大降低了筛查的成本,可以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徐国稚,梁燕梅.醋酸染色与碘染色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4,4(8):97,99.
[2] 钱杏仙,周红燕,张亚萍,等.醋酸染色法联合碘染色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J].肿瘤学杂志,2011,17(6):473-474.
[3] 黎矶,黄翠芸.醋酸和碘实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推广[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1):1920,1921.
[4] 苏莱娅·胡赛音,米热古丽·阿克木江,玛依努尔·尼亚孜,等.新疆和田农村地区醋酸/碘染色法筛查宫颈癌两年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8):4332-4334.
临床价值筛查 篇10
超声作为一项无创检查技术, 在胎儿畸形产前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1]。本文对2009年1月~2012年9在我院接受产前咨询并行胎儿畸形超声筛查的16798例孕妇进行统计学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2年9在我院接受产前咨询并行胎儿畸形超声筛查的孕妇16798例, 年龄19~44岁, 在孕20~24周接受超声检查。所有孕妇均经跟踪随访, 并对部分畸形胎儿进行了尸体解剖学检查。所有出生缺陷监测统计资料均按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规定的诊断标准执行, 由专人负责统一填写登记。
1.2 仪器
Voluson E8 4维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1~5 MHz。
1.3 超声检查方法
受检者取仰卧位, 按照超声筛查步骤进行检查。每例孕妇均扫查16个标准切面[2], 包括侧脑室横切面、丘脑横切面、小脑横径切面、正中矢状切面、脊柱横切面和脊柱纵切面、四心腔切面等。对怀疑异常部位进行反复检查, 重点观察胎儿发育异常部位的器官和系统是否存在胎儿复合畸形。测量有关数据, 随访观察。部分病例经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并随访。
2 结果
16798例孕妇中, 共发现145例先天性缺陷胎儿, 其中本市孕妇4219例, 发现先天缺陷胎儿31例;外阜孕妇12579例, 发现先天缺陷胎儿114例, 总畸形率为0.86%。孕妇年龄>35岁的胎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02%, 明显高于平均值。本市孕妇与外阜孕妇各年龄段比较, 患病率没有明显差异。
患病率前5位的胎儿先天缺陷分别为: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泌尿系统畸形、颜面部畸形、心脏畸形和骨骼畸形。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 见表1。
3 讨论
3.1 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诊断的意义
产前检查是提高胎儿质量、减少胎儿畸形的重要方法[3]。临床上胎儿产前检查的方法很多, 绒毛活检、羊膜腔穿刺等细胞遗传学检查方法均能做出明确诊断, 但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较大, 一般不作为胎儿缺陷的常规筛查手段。随着超声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 超声检查不仅能实时监测胎儿各个部位和器官的发育情况, 还能有效监测胎儿的头围、腹围、胎心率等情况, 大大提高胎儿畸形的检出率。而且超声检查无创, 对孕妇和胎儿影响小, 可信度高, 安全方便, 成为产前胎儿畸形筛查的首选诊断方法。
3.2 孕期超声检查的时机
胎儿畸形超声检查的最佳时间众说不一, 普遍认为孕中期首次超声筛查的时间一般以20~24周为宜[4], 此时羊水比较充分, 胎儿解剖结构已经形成并可以经超声显示, 而且该时期骨回声影响小, 有利于胎儿内脏结构的显示;但由于某些畸形是随着孕周的增长而逐渐进展变化的, 并且部分畸形受各种因素及检查者经验的影响, 一次超声不能明确诊断, 因此在较大孕周行超声复查是非常必要的。
3.3 彩超筛查规范的重要性
胎儿畸形的诊断符合率与超声医师的手法、经验及细心程度, 孕妇腹壁厚度、孕周大小及羊水多少、胎盘位置, 胎儿体位及姿势, 仪器分辨率等多种因素有关。为防止漏诊, 医师应严格按照超声诊断规范进行操作[5,6]。
3.4 产前诊断主要畸形病种分析
我国排在前5位的胎儿出生缺陷包括心血管系统畸形、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唇或腭裂及唇腭裂、泌尿系统畸形及消化系统畸形。近年来, 随着超声检查的规范化和超声医师宫内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 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出生缺陷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心血管缺陷尤其是复杂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缺陷或畸形如法洛四联症、心脏发育不良、大血管转位等宫内诊断率明显提高[7,8,9]。我院超声检查发现的出生缺陷资料显示, 排在前5位的胎儿出生缺陷为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泌尿系统畸形、颜面部畸形、心脏畸形、骨骼畸形, 与宋兵文等[10]报道的基本一致。
3.5 孕妇年龄与畸形发生率的关系
我院超声检查发现, 孕妇年龄>35岁的胎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增高, 畸形率为2.02%, 较其他年龄组有明显差异, 与杨丽萍等[11]报道的相符。21~26岁为生育高峰, 但胎儿畸形发生率最低。随着年龄的增加, 畸形发生率也不断增大。妇女35岁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 容易畸变, 无形中增加了畸形的发生率。因此, 提倡妇女在黄金生育年龄生育, 加强高龄孕产妇的孕期保健及监测非常必要。
3.6 超声检查的漏诊分析
作为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超声具有仪器本身的局限性和依赖性, 胎儿本身与母体等各方面的因素会影响畸形胎儿的检出率。因此, 为避免漏诊, 在进行超声检查时, 应选择适当的孕周, 对可疑部位进行多次扫查;医师应熟记胎儿不同发育阶段的解剖特征和声像图特征, 从胎儿头部开始按顺序依次进行检查, 对因胎儿体位导致的某些部位或脏器被遮掩而不能显示或显示不清楚的情况, 应嘱孕妇适当改变体位, 进行多切面、综合、细致地扫查, 有效提高诊断率。
总之, 超声筛查不仅能确定胎儿有无畸形, 而且能对胎儿畸形的类型做出明确诊断, 对有效减少胎儿出生缺陷率, 指导孕妇正常健康分娩, 促进优生优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勇, 陈平洋, 季美君, 等.长沙市25713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 2003, 20 (6) :420-422.
[2]余志红, 王慧芳, 林琪, 等.中孕期胎儿超声筛查切面的规范化探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5, 14 (1) :39-41.
[3]谢玉珏, 肖曼, 许锦富, 等.应用三维彩超筛查早中孕期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 2012, 14 (3) :383-384.
[4]北京市产前诊断与产前筛查工作规范 (试行) [S].2008.
[5]李胜利, 陈秀兰, 姚远, 等.产前超声诊断进修医师培训质量控制[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电子版) , 2009, 6 (4) :630-637.
[6]杨淑娟, 王瑞华, 耿斌,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与诊断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 2012, 27 (10) :172-174.
[7]李胜利, 欧阳淑嫒.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检测胎儿肢体畸形[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9, 38 (25) :266-267.
[8]廖鸿飞, 魏俊, 雷淑仙.胎儿系统超声检查142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 2006, (12) :1116-1117.
[9]郝飞, 顾莹, 李智, 等.超声在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6, 22 (9) :704-706.
[10]宋兵文, 陈勇兰, 吴玲, 等.2004-2008年株洲地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与对策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 2009, (2) :480-482.
【临床价值筛查】推荐阅读:
临床价值和意义论文07-19
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06-05
早期筛查的应用价值07-24
各临床科室临床路径目录介绍06-03
临床医学院临床专业学生自我介绍09-30
临床思维07-14
持续临床07-22
医学临床10-14
临床联系10-15
临床成果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