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伦理

2024-09-30

女性伦理(精选10篇)

女性伦理 篇1

近年来, 随着电视影视剧作的发展与不断完善以及社会诉求需求的不断增多, 家庭伦理剧逐渐成为了支撑电视剧荧屏的主要剧目类型。家庭伦理剧主要以家庭为剧作重心, 故事都是围绕着家庭来展开, 阐述了现代社会家庭伦理、道德等, 女性形象在家庭伦理剧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近观来火热的家庭伦理剧, 无一例外地都塑造乐不同的熠熠生辉的女性人物形象。作为家庭伦理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女性形象所体现出来的是时代的文化、道德, 集中体现了当代社会家庭伦理、精神风貌以及家庭价值观。每一步家庭伦理剧中所展现出来的女性人物形象在其具体体现是不尽相同的, 但是, 现代家庭伦理剧中塑造出来的女性形象或多或少都有着共同点, 并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家庭伦理剧在塑造的女性形象具有传递现代家庭道德、审美趣味以及精神风貌的艺术功能。

一、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形象类别

现代家庭伦理剧中具体女性人物形象有很多, 每一个生动的女性人物都是一种女性形象的代表, 但一般家庭伦理剧中常出现的女性形象无非“母性的厚积薄发”、“女性意识的彰显”、“传统女性意识的传承”三种。

1、母性的厚积薄发

这种女性形象主要通过塑造一些“母亲”的人物形象来体现, 一般在家庭伦理剧中所饰演的角色为主角的“亲生母亲”、“养母”、“继母”等。人物具体形象、性格、在剧中重要性等又有所不同。既有本性善良的老母亲的形象, 也有毒舌妇人的母亲形象, 还有一些性格复杂半善半恶地“母亲形象”。

现代家庭伦理剧中所塑造得“母亲形象”无一例外地都表现出母性的厚积薄发。在家庭伦理剧的故事情节发展中, “母亲形象”都表现出对与之关系密切的人物浓浓的母性关怀。纵观所有家庭伦理剧中的“母亲”形象, 恶毒也好, 善良也罢, 其在剧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与之关系密切的人而做。体现出伟大的母性, 这种“母亲”的女性形象所传递的是一种母性的人文关怀。例如电视剧《家的n次方》中宋丹丹扮演的文楠为四个子女的妈妈, 在四个子女中只有一个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其他儿女来自于婚姻的重组。在这种复杂的家庭条件下, 她用心照顾孩子, 用生活中的点滴感染儿女, 特别是家庭破产之后, 她所表现出的积极地精神和向上的态度, 都传递着这种母性的人文关怀。

2、女性意识的彰显

这种女性形象主要由生活在现代社会环境的女新人物来塑造, 这类女性人物大多受到现代社会文化的冲击而形成自己特有的意识与认识。在现代家庭伦理剧中, 一般通过塑造年轻时尚的女性人物来表现这种女性形象。这种女性形象所承担的艺术功能便是向观众传递现代社会文明, 并展示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对人的意识与认识的冲击作用。《AA制生活》中。女主角何其主张用AA制来维护婚后的家庭生活, 促进生活中的平等和谐。这种制度充分体现了80后女性在维护婚姻中的独立自主性。

3、传统女性意识的传承

在现代家庭伦理剧中这种以“传统女性意识”出现的女性形象比较少, 但与“母性的厚积薄发”的女性形象有一定的相通之处。这种女性形象主要表现为:对传统女性意识的保守。如不少家庭伦理剧中, 年迈的母亲生活观念、人生价值等方面与接受现代文明意识的年轻时尚的女儿不同从而发生矛盾的故事情节。《青春期撞上更年期》中, 儿子邓佳琪不服从父母的安排自作主张, 而父母也不能与孩子进行很好的沟通, 所引发的一系列矛盾, 当然与剧中人物的特殊年龄有关, 但是不全是年龄所带来的全部问题, 而是父母与孩子本就接受着不同的教育, 成长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 这就造就了问题的种子。当然, 家庭是一个整体, 无论是怎么样矛盾与分歧在沟通过后, 都会得到解决。

二、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形象的特点

在家庭伦理剧中, 每一种具体的女性形象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从以上三种女性形象来说, 这三种大的女性形象特点则包含了大多数女性形象的特点。

1、不同时代的两种极端

在现代家庭伦理剧中常用两种不同时代女性形象的冲突来表现家庭伦理道德的一种社会功能的转变。从根本上讲, 这些不同时代女性形象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是每一个时代家庭文化、家庭道德伦理的沉淀。在剧中这两种女性形象在故事情节上有交集, 通过交集产生的矛盾和冲突来深刻的体现家庭伦理剧的主题。《媳妇的美好时代》中, 由于丈夫家庭的重组, 海清扮演的可爱媳妇与传统婆婆的矛盾, 与现代婆婆的问题, 在剧中展现的诙谐幽默的同时, 又像观众阐述了, 只要是家庭生活就会是琐碎的, 就会是, 矛盾的, 从产生矛盾到化解矛盾的这种过程, 也体现了女性形象的两种极端, 这个过程也是家庭生活的中心。

2、积极性

现代家庭伦理剧中绝大多数女性形象身上都会体现出一种“积极性”。这种积极主要表现在对生活的热爱和执著、对挫折与困难的勇敢面对以及在家庭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惯例性的行为方式。虽然在不少的家庭伦理剧中表现出了感伤主义倾向, 但是总能通过将个体生命的苦乐悲欢与社会的历史苦难综合的表现在一起, 然后展现一种个人命运战胜社会命运的主题。《笑着活下去》女主人公小草, 是一位家庭负担重的女出租车司机, 但是她无畏生活的艰辛, 活出了自己的人生。

3、启蒙性

在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紧紧相连时, 家庭伦理剧更侧重表现女性形象个体精神人格、价值观的成长与发展。女性形象更多的呈现为对现代开放观念的向往和独立张扬的个性特征。如在电视剧《双城生活》中, 郝京妮追求自己的爱情, 无惧异地恋的艰难, 走入婚姻。她性格开朗, 工作独自, 放弃生母的产业, 毅然自己闯出一片天。

三、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形象的艺术功能

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形象的艺术功能主要体现在对时代文化道德以及家庭伦理、审美趣味和精神风貌的展现, 通过女性形象的表现来引导现代社会道德审美的方向。在家庭伦理剧中, 女性形象的塑造虽然偏向于感伤主义的手法, 但是这些熠熠生辉的女性形象具体、真实集中体现着社会转型给当代人的爱情婚姻生活及其伦理道德准则带来的极大冲击。

女性形象是现代家庭伦理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及女性形象是一个时代的文化道德/审美的风旗, 集中体现着当代转型时期的家庭伦理、审美趣味与精神风貌及其价值趋向。

摘要:近年来, 随着电视影视剧作的发展与不断完善以及社会诉求需求的不断增多, 家庭伦理剧逐渐成为了支撑电视剧荧屏的主要剧目类型。家庭伦理剧主要以家庭为剧作重心, 故事都是围绕着家庭来展开, 阐述了现代社会家庭伦理、道德等, 女性形象在家庭伦理剧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家庭,伦理剧,女性形象

女性伦理 篇2

相信新道德,就有新道德的产生,这是伟大的女权主义者波伏瓦的一句名言。20世纪70年代后,女性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西方兴起。它的主旨是以女性的视角来肯定自己,改变一直以来受剥削和压迫的境地。本文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对从教育、就业、婚姻、家庭四个主义方面对妇女被压迫的行为作出道德批评。呼吁男女平等的迫切愿望。

女性伦理是女权运动推动的产物。由此以女性视角出版的女性伦理的书籍开始出现,其中较为代表性的有由易银珍等著的《女性伦理与礼仪文化》和屈明珍著的《波伏瓦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研究》。作为新时代的女性,从书中的观点深刻体会了从古至今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较深,封建传统思想遗留下来的伦理道德问题,对一直存在的男女不平等现象的起源和表现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古代压制妇女人性的例子太多了,明清时妇女缠足、封建苦不堪言的节烈观。即便到了现代社会也仍有残余。当代女性与科学关系的研究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女生的智商脑子不适合学理科,科学家中女性所占比例也极小。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烧纸钱的任务只能男性来完成,女性烧纸钱死去的亲人拿不到的说法依旧存在,认为男孩是传宗接代,重男轻女思想。父权制的思想下诸如此类的行为甚多。

本文主要从女性在婚姻、教育、家庭和就业四大方面取得的成就突破和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当代社会应该如何对待女性及其女性伦理学的发展和启示。

一、教育上

在传统道德观念里,古代女子一直遵从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点。认为女子不需要接受高等教育,只需要学会一些最基本的女工、识得些字罢了。我们知道孩子的未来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家庭的教育,而母亲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一个接受过良好教育的母亲对孩子未来品格、能力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波伏瓦指出,社会不给女人提供任何发展与完善自身的机会,却把孩子交给她,把“最精致、最严肃的任务---塑造人,托付给她,这实在是荒谬绝伦”。;波伏瓦认为,这种境况中的女人,感情是不平衡的、不理性的,她有可能会滥用自己对孩子的特权,把对社会的不满、对男人的怀恨发泄在孩子身上。孩子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他的重要性对社会不言而喻。而他的教育有很大一步跟取决于他母亲的教育。所以一个女性无论作为自己还是母亲的角色,教育对她们都至关重要和必不可少。

二、就业上

中国传统的观念是男主外女主内,女人负责在家带孩子,打扫卫生。即便女性在近代逐渐可以走出去寻找工作,受教育的程度有限,也大多是进入工厂工作。收入不高,技术性要求不强。那么男性对她们经济支持上的诱惑便是形成女性依赖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低收入的女工想要过上物质充裕的生活,靠自己的工资远远不够。她若是满足于靠工资度日,这意味着她不能享受娱乐和被爱情拒之门外。如此境况下,要求她们要学会独立和自尊自爱,这是在给她们灌输苦行主义的道德,极其不具有说服性。其实女性在做家庭主妇的时候,每天的生活除了买菜、做饭拖地打扫卫生,每天重复着一样的任务,毫无创造性和自主性。她渐渐与社会脱轨,需要过向老公索取和毫无自主性的生活。可即便在当今社会,女性的就业依然存在歧视。好多企业不招收女性的现象也不在少数。认为工作强度和工作性质,女性的就业面还是小于男性。

三、婚姻上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直是古代对婚姻的原则。女性没有自由选择权。她们因各种政治家族或传宗接待的原因嫁给一个甚至完全不认识的男人。是对女性人性的压抑的道德。现代社会允许自由恋爱,主张婚姻自由。女性更加像是个独立自主的存在,她不再只是传宗接代的生育机器,她可以有和丈夫商量家庭事情的权利,她不再仅仅是个附属品。但是在年龄和性别上差异还是存在的。尤其现在社会男女比例的失衡。所以婚姻中也可以看到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似乎社会给女性不公的待遇却又要求女性更高的道德要求。

四、家庭上

对于女性比较苛刻的要求向来是中国传统礼教一以贯之的做法。三从四德。三从指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古代女子的一生似乎都是一个“从”字贯穿一生。是一种就像波伏瓦所说的“绝对他者”的存在。我们需要进行的正是对这种绝对他者的道德批判,强调女性区分开做人与做女人的区别。在当代中国的家庭,接受教育程度高、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女性的家庭地位明显高于偏远地区和贫穷落后地方。这也正是经济发达区域女权意识和女性主义伦理学发展的较为早和完善。偏远落后地区女性,家暴甚至与她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男性在外面工作不顺利或者心情不好,回家动手打妻子,这样的行为是极不道德的,是没有将对方看做一个与他平等的.人看待,女性由于体力上不及男子,遭受更多的男性对其身心的摧残,这是一种不人道的行为。不过早前国家已经颁布了第一部家暴法,它的出台标志着社会对女性的关注,而且家暴的事件也在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减少,这是女性伦理学在当代获得更好发展的又一佐证。

女性伦理 篇3

民族素质、民族品格跟母亲的性情、教育有莫大关系,妇女道德价值观发挥作用,就是“母亲”德行的示范作用,社会风气自然是正能量增多、亲善友爱浓郁。如今,社会转型期,急速变迁的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学家陆学艺在第六次亚洲社会学大会上说,面对“社会与经济发展脱节、结构性的冲突、价值观的颠倒与混乱、利益格局与角色地位的忽变、心里调适的困难等”相互叠加的社会问题,新时期的中国妇女发展问题呈现出艰巨性与复杂性,用西方妇女发展理论难以解决这些难题。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效的营养以滋润身心,是个宏大的社会建设工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仁”与“礼”。“仁”,就是“二人”,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群与人群之间的关系;“礼”就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准则,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自觉地用“礼”来规范自己,就是一种君子人格的追求。

就女性来说,首先,“仁者爱人”“仁者人也”就是要以善意之心对待别人,爱惜别人,平等待人,同时节制自己,协调好各种社会关系,所谓“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善”的情怀。

其次,就是要有责任担当的勇气,所谓“勇者不惧”,所谓“君子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甚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敢于“舍生取义”,乃至“杀身成仁”。这是“勇”的气概。

再次,要有智慧,这是君子人格的重要体现,中国人将“智”与“仁、义、礼、信”并列,这是中华民族对天地人生的颖悟。所谓“知者不惑”,“智用不忘义”,智慧是要服从于道德法规的轨道的,从而在正义与智慧的努力中达到“知者乐”。

最后,要以自身的榜样作用,影响并带动其他人,君子气度的自律表达是“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也就是不正之路不走,不义之财不贪,不良之友不交,不法之事不干,谨言慎行、小心翼翼;君子的信仰风范是“不语怪力乱神”;君子的自觉警示是“玉不离身”“玉以比德”,就是要像美玉那样温润、含蓄、收敛、谦和,不张扬、不狂躁、不显摆,不张牙舞爪。

继承传统文化,在今天就是要建设现代君子,即优秀的人,尤其是优秀的女性。

优秀女性君子人格的现代诠释

作家毕淑敏有一篇短文,叫《寻觅优秀的女人》,提出了优秀女人的准则。这些准则,完全可以在传统的继承中予以现代的诠释。

1.“善”的继承是现代女性建设的首要准则

“善良”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对待别人的老人,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待别人的孩子,这就是善良。“善良”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换位思考,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的人恰恰相反,自己希冀的东西却深恐别人得到,自己避之唯恐不及的东西却巴不得别人去尝试尝试。这些就与“善良”相去太远了。

善良就是对别人多欣赏而少挑剔。欣赏,就是看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为别人的功绩与成就而高兴;挑剔,就是挑刺找碴,老盯着别人的瑕疵与不足,乃至幸灾乐祸。而要欣赏别人,就需要一种欣赏别人的胸襟与境界。宋代苏东坡,年轻时曾与一位老和尚聊天,苏东坡问:你想知道你在我心目中像什么吗?老和尚答:愿闻其详。苏东坡说:你在我心目中像一堆狗屎。这时苏东坡又说:我也想知道我在你老和尚心目中像什么。苏东坡心想,老和尚肯定要反唇相讥。不料老和尚微微一笑,回答:施主在我心目中像一枝鲜花!苏东坡大出意料,但也很得意,回家对妻子说:那个老和尚,我说他是狗屎,他还说我是鲜花。苏东坡的妻子是一个很有教养的人,她说:当一个人心中全是鲜花的时候,他看别人一定是鲜花;当一个人心中全是狗屎的时候,他看别人一定是狗屎,你说别人是狗屎,说明你心灵中全是狗屎,你有什么好得意的。我们说,要做到优秀必须首先善良,要做到善良包括会欣赏,要欣赏别人就需要一个相应的“鲜花般的心灵境界”,这个境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需要学习,需要提升,需要思考,需要修炼。

智者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这是人性,而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是神心。我们当医生的、为教师的、当干部的或从事公共工作的人,在这个意义上,也许做“人”都还有点不够,即使不能做“神”,我们也要争取做在人、神之间,这就是善良。“善良”不仅是职业道德,甚至是精神境界,要做到它不容易。善良不是天生的,善良是修炼得来的。这是优秀女性的第一项基本准则。

2.“勇”的继承是现代女性建设的必要准则

作为女人,要敢于在没有人烟的荒坟岗上一个人吹着口哨走路,自己为自己壮胆,这是勇气。要敢于在没有船和桥的渡口,像美人鱼一样勇敢地泅渡过去,这也是勇气。勇气就是做一棵树而不是当一根藤,不是依附而是自立;勇气就是咬紧牙关自己开路,不是亦步亦趋。有勇气的女性不论朝哪个方向走,不论朝哪个领域走,总会碰到优秀的男性。下棋要找高手,人无压力轻飘飘,能在种种压力和“对付”之下挺直了腰板走自己的路,那是真正的勇敢者和大勇气者。

时代的巨变,战略的决策,坚冰的打破,航道的开通,当然需要一个领袖群,但每一个具体领域,每一项具体工作,每一轮竞争淘汰,每一次提高上进,就每一个个体来说,也许更需要唱的是《国际歌》。敢于唱着《国际歌》来设计一个坚强的“自己”,这就是“勇气”。这是优秀女性的第二项基本准则。

3.“智”的继承是现代女性建设的重要准则

没有智慧的女性是透明的海藻,一眼就看穿,一掐就掐断,一点厚度都没有。而有智慧的女性就好比有了一身护体的黄金软甲,既能保护自己,也能保护别人。有智慧的女性就好比有一柄利剑在手,就能披荆斩棘,为自己开拓前途。这就是智慧的基本含义。

大智慧不是上帝赐予的,也不是从娘胎里带来的。大智慧是四位一体的产物。智慧一阅历+经验+胆魄+学习。阅历就是人生的经历,阅历丰富,见多识广,头脑清晰,判断准确,也许能给“智慧”奠下根基。但“阅历”是感性的,还需要凝结与提炼为“经验”,那就条理化、规范化了。什么叫“胆魄”?“胆魄”是智慧的核心。我们中国人还有另一个词语,叫作“危机”,也是个好词,没有危险就没有机会,机会往往是在危境中产生。要在危机中捕捉机会,没有胆量行吗?没有魄力行吗?显然,“胆魄”是智慧的核心。“学习”是知识的累积,也是对别人经验教训的汲取,善于学习、乐于学习、恒于学习的人才可能与时俱进。

4.“美”的继承是现代女性建设的无上魅力

美丽是女性最初的也是最终的魅力。最初的魅力是“美丽”,最终的魅力也是“美丽”。美丽的女性为世界添了风采。“美丽”不等于一大堆精巧零件的巧妙组合:柳叶眉、杏核眼、通关鼻子、樱桃嘴。真正的美丽至少包括三个要素。第一是“和谐”,内在与外在的和谐,教养与举止的和谐,当然也包括体态与五官的和谐,而前两者尤为本质与恒久。没有内在就没有美,美是由内到外透出的修养的灵光和人格的魅力。没有内在素养的支持,再漂亮的躯壳只给人行尸走肉的感觉,统统与“美”无缘。“不和谐”破坏了美。

“美丽”的第二个要素是柔和。因为女性美有女性美的特质,男性美有男性美的要求,不能混淆。男性美是雄美、壮美、阳刚之美;女性美是优美、柔美、旖旎之美。

周国平先生说,时代可以变迁,时装可以变化,但任何时代服装下包裹的是同一名女性:作为母亲是慈爱的母亲,作为妻子是体贴的妻子,作为恋人是温柔的恋人。这就是柔和了。

柔和也许就是人际交往中脸上一抹轻柔的微笑,就使人际间多了许多滋润与和谐。柔和也许就是广袤原野上不经意春风刮来,大地就是一派葱绿、一派生机。你可以感觉到春天的气息,但你绝对说不出草是什么时候开始更绿的,这就是柔和。柔和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

“美丽”的第三个要素是“持久和永恒”。真正的美丽是持久的,真正的美丽是永恒的。真正的美丽不是一根灯芯的蜡烛,一烧就烧尽而且泪流满面,真正的美丽是源源不断的电流,是滚滚而来的沼气,它是有后续力的、有张力的、有弹性的。当然,时间的鸡毛掸子会把脸上的红颜轻轻地掸掉,谁都耐不住岁月对面容的淘洗。时间很残酷,时间很严酷,时间很冷酷,但是尽管如此,真正的美丽依然是持久与永恒的:在少女的时候像露珠一样晶莹和纯洁;在青年的时候像白杨一样蓬勃和旺盛;在中年的时候像麦穗一样端庄而又淑雅;在老年的时候像江河的入海口一样磅礴而又庄严。也就是在生命的每一个时段中,葆有它应有的生机与活力,那么生命不朽,青春不老。时间不是美丽的敌人,而只是美丽的代理人。人人都赞春天的花,因为春花很绚丽;人人都悲悼秋天的叶,因为秋叶已枯萎。其实秋叶也是一种美,用秋叶做一个书签,多少年以后再寻出来,它还留着过往的记忆、时代的旧痕、岁月的凝结和绵绵的遐思,那也是一种悸动心灵的美。所以,真正的美丽是没有年龄段的。年龄可以老去,岁月可以飞逝,但有气质做底垫,有素养做支持,有文化做内在,永远是魅力无穷,永远是光彩照人,永远是雍容华贵,永远是生机勃勃。

儒家传统女性伦理观初探 篇4

一、“男主外, 女主内”的基本伦理格局的奠定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是一种家国同构的伦理文化。从此视角看, 儒家伦理观就成为了其基本结构, 宗法血亲就成为其社会依托。在这一庞大丰富的伦理体系中, 一方面, 宗法血亲构成了国家结构的骨骼, 另一方面, 国家则成为家庭的范本, 家庭是国家社会的缩影。正如梁启超所说:“吾中国社会之组织, 以家族为单位, 不以个人为单位, 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2]可见, 最基本的伦理关系是在家庭中。只有“女正位乎内, 男正位乎外”, 才能体现出“天地之大义”。由此观之, 古人认为的天道即是人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 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有男女然后有夫妇, 有夫妇然后有父子, 有父子然后有君臣, 有君臣然后有上下, 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男主外, 女主内”奠定了儒家男女关系的基本伦理格局。

因为“男外女内”这一基本伦理格局已成雏形, 一系列隔离男女的具体措施和制度也就应运而生。从周朝开始, 便有了这方面的文献记载。男女授受不亲, 就是这样一种制度的最突出表现。《礼记·内则》规定:“礼, 始于谨夫妇。为宫室, 辨内外。男子居外, 女子居内, 深闾固门, 阍寺守之, 男不入, 女不出。”[3]从这段中不难看出, 男女之间是有着严格的性别回避制度的。周礼规定“男不言内, 女不言外”, [3]男女之间要遵循严格的礼法要求。

在儒家关于男女地位的划分中, 男性活动范围由社会延伸至家庭, 而妇女则只能被禁锢于家庭之内, 仅仅隶属于五伦之一。她们的社会关系非常单一, 已经被简化到最低程度, 始终处于附属地位。梳理中国传统伦理的发展脉络, 很容易看出妇女一直仅仅隶属于家庭之内, 而放眼整个古代妇女观发展史, 沉睡中的女性意识一直没有被唤醒。

二、“三从四德”奠定了中国传统女性的价值取

责任编辑:党伟莉

向基石

中国有着灿烂而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 纵观其中, 礼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个在封建社会中有着特定含义的概念。它产生于西周, 发轫于秦汉, 完善于隋唐, 至明清发展至极致。它的核心思想是“三纲五常”。《白虎通义·三钢之纪》中说:“三纲者, 何谓也?君臣, 父子, 夫妇也。”即通常意义上我们所熟知的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三纲五常”乃封建礼法植根之本。其中最典型的纲领是“三从四德”, 它概括地体现了对女性的严格要求。

“三从”最早记载于《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 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德”是对女性内外修养的基本要求。《诗经·小雅·斯干》云:“乃生男子, 载寝之床, 载衣之裳, 载弄之璋。其泣喤喤, 朱芾斯皇, 室家君王。”[4]可见自降生之日起, 男女地位就已被固化, 这无疑是在传达一种男尊女卑的信息, 正如班昭之言:“卧之床下, 明其卑弱, 主下人也”。

儒家伦理观下的妇女的生活范围非常狭窄, 在家从事的工作也不过是相夫教子。《诗经·小雅》云:“无非无仪, 唯酒食是议”;《孟子·滕文公下》有云:“以顺为妇之道也”, [5]这些都是对妇女行为和社会活动范围的规定。女子的任务就是相夫教子, 为丈夫照顾好家庭, 让他们安心在外奔波忙碌, 除此之外, 是绝不能干预政事的。《尚书·牧誓》中的:“牝鸡之晨, 惟家之索”, 《诗经》中的:“妇有长舌, 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 生自妇人”, 这些都说明女子参政、过于显露才华都是大忌, 为当时社会所不容。

东汉时期的班昭著有《女诫》一书, 分为《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 它系统而全面地规范女性的妇德修养以及如何恰当处理与夫家成员之间的关系。她将女性的修养规范为“清闲贞静, 守节整齐, 行己有耻, 动静有法, 是谓妇德。择辞而说, 不道恶语, 时然后言, 不厌于人, 是谓妇言, 盥浣尘秽, 服饰鲜洁, 沐浴以时, 身不垢辱, 是谓妇容。专心纺绩, 不好戏笑, 絜齐酒食, 以奉宾客, 是谓妇功”。《女诫》一书进一步强化男性的主体地位, 降低了女性社会地位, 巩固了男尊女卑的社会地位。到了唐代, 对于女性妇德要求更加细化, 宋氏二姐妹合著《女论语》十二章, 就体现了这一特点。清代则集各代女教之大成, 著名的书目有《女学》《教女遗规》等。而荼毒广大妇女最深的则是《女范捷录》, 作者将流传甚广的女教书《女诫》《女论语》《内训》三书编纂合订, 命名为《女四书》, 在民间广为流传, 这本书也几乎成为每个女子道德规范的教科书。

“妇德”是妇女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品质。所谓“妇德”, 实际上就是对媳妇的具体道德要求。“妇德谓贞顺, 妇言谓辞令, 妇容谓婉娩, 妇功谓丝橐”。[6]“四德”之说始见于《周礼·天官·冢宰》, 是周王室后宫女官九嫔教育九御学的妇德、妇容、妇言、妇功。后来“四德”又逐渐由对宫廷女子的教育扩展到对贵族女子的教育中。《礼记·昏义》云:“古者妇人先嫁三月, 祖庙未毁, 教与公宫, 祖庙既毁, 教于宗室, 教以妇德, 妇言, 妇容, 妇功。”[3]后来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演变, 四德逐渐成为对广大民间女子的道德要求。清初蓝鼎元写的《女学》对四德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他说:“妇德包括事夫, 事姑舅, 和叔妹, 睦娣姒, 事父母, 亲兄嫂, 去妒, 安贫, 敬身, 重义, 守节, 教子等等;妇言包括训子, 几练, 守礼, 圣智, 免祸等;妇容包括端庄敬一, 婉娩因时, 有事亲之容, 敬夫之容, 起居, 妊子, 居丧, 避乱之容;妇功则有蚕绩, 中馈, 奉养, 祭祀。”[2]这些都是教导未婚女子如何为出嫁后成为合格的媳妇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三、过分强调贞操导致了女性伦理的畸形发展

贞操观念本是在传统道德内对妇女顺从道德的一种赞美, 而后却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硬性要求,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畸形的发展过程。正因如此, 才有“饿死事极小, 失节事极大”这一说法。这种贞操观念实质上就是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父权的一种文化灌输, 也是封建礼教压迫残害妇女的一个标志。贞操观念是私有制充分产生发展的产物, 是父权的缩影。丈夫要求妻子对自己保持忠贞不二, 以维持自己在家庭中的绝对领导地位。

贞操最早始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男女授受不亲”。《礼记·效特性》云:“一与之齐, 终身不改, 故夫死不嫁。”[3]秦汉以后, 随着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不断巩固, 历代开始不仅提倡女子守节, 且不断地表彰贞女和节妇。汉代以政府名义, 鼓励丧夫女子守节不再嫁。西汉神爵四年, 官方记载第一次褒奖女子贞操的行为, 并以皇帝名义诏赐“贞妇顺女帛”, 这也是“从一而终”的贞节观被社会普遍认同的萌芽。隋唐时期, 经济高度繁荣, 民风比较开化, 但即使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 妇女的贞洁问题也没有被忽视淡化。《晋书》为15名节妇立了传, 《隋书》记载了隋文帝开皇十六年要求“九品以上妻, 五品以上妾, 夫亡不得改嫁”的诏书, 此制依然被唐朝沿袭。此外, 如长孙皇后的《女则》、宋若华的《女论语》《新唐书·列女传》等, 都有关于守节问题的专门记载。“女子之行, 唯贞与节”, “凡为女子, 唯务清贞、清则身洁、贞则自荣”等封建说教, 都成为对妇女道德要求的最高标准。

两宋时期, 随着理学心学的发展繁盛, 贞操观念也随之日趋严格。朱熹主张“存天理, 灭人欲”, 禁锢人的自然欲望。张载认为, 妇人夫死而不可再嫁是“天地之大义”, 守节成了妇女必须遵守的道德律令。到了程颐时期更是大肆宣扬“饿死事极小, 失节事极大”, 把妇女的贞操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宋仁宗嘉祐四年规定:“宗妇女丧夫, 虽无子, 不再嫁”。妇女一生, 只要是初嫁后, 就再无选择婚姻的机会。《宋刑论·户婚律》也规定“诸居父母及夫丧而嫁者, 徒三年”, 再嫁在当时是为律法所不容的。从北宋到南宋, 虽然也有寡妇改嫁事例, 但是“从一而终”的贞操观念并没有削弱, 而是逐步固化。

到了明清时期, 对妇女的贞操要求更加严酷。朱元璋公开诏令:“民间寡妇, 三十年以前亡守制, 五十以后不改节者, 旄丧门闾, 免除本家差役。”《大清宝典》规定:“三十岁以前守寡, 至五十岁不改节者称节妇;殉家室之难或拒奸致死者称烈妇、烈女;未婚夫死, 闻讯自尽或哭声往夫家守节者, 称贞女。”乡土家族社会的血缘认同也是清代重视贞节观的重要社会原因。康熙年间开沙曹氏家族规定:“私通异姓妇女骨血, 介在嫌疑者不录。此一定之例, 不容宽假。”清末同治以后, 推崇贞操达到顶峰。“立贞堂”“崇节堂”等贞节牌坊到处设立。妇女为求贞节牌坊和政府表彰, 才导致民间贞洁烈妇越来越多。

经由这样一个历史的演变, 贞操观逐渐在中国传统女性心中确立, 并内化为自觉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在中国虽然还没有出现如欧洲那样穿在妇女身上用细铁制成紧身塔和贞节带, 但是在边远山村不贞者遭受严酷的肉体刑罚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嫁鸡随鸡, 嫁狗随狗”, 妇女的命运, 到嫁人以后, 就再也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对男子而言, 贞操却轻如鸿毛。一夫多妻制, “七出”休妻制, 都是对单方面男性有利而无视妇女的正当权益。

四、扭曲的女性道德评价观——“女子无才便是德”

女子无才便是德, 是剥夺女性受教育权利的一种行为。实质是为了维护父权社会的统治秩序。因为妇女懂得知识后就会意识到自己的不平等地位, 这对父权统治是一种严重的威胁。所以将“无德”定位一种道德标准, 其实是在掩盖实质上男女的不平等。

历代儒学家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 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1.女子有才容易导致不贞。这无疑会撼动封建礼教的根基。明朝元曲四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在民间广为流传, 家喻户晓。很多人认为莺莺不贞完全在于她能诗会赋, 才貌双全。唐宋以后, 出现了很多诗文造诣很深的女性, 但是她们很多是妓女出身, 这便使很多人将诗文与娼妓联系在一起, 认为女子有才是失德的行为。2.认为女子有才会导致命运多舛。中国自古有云“红颜薄命”, 才华横溢会造成女性命运的悲剧, 于是人们更坚信无才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3.女子多才者被认为不长寿。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仅仅17岁就撒手人寰, 民间故事里很多不食人间烟火的美女也往往不长寿。人们认为女子才气太高, 往往为上天所不容, 所以早夭。由此可见, 自古以来, 才就不是衡量女性是否有德的标准。[6]

儒家女性伦理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 是儒家思想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规范古代妇女的道德行为, 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儒家女性伦理观是完全站在男权主义的立场上, 禁锢了女性的思想和自由。它一方面造就了中国女性的善于隐忍、甘于退让。另一方面, 也培养了中国妇女的温柔贤惠、坚强勇敢, 并体现出了古代女性的传统美德和良好修养。

摘要:女性伦理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它是在社会历史阶段的演变中, 对女性提出的具体道德要求的学问。在中国传统社会, 女性伦理观的形成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儒家思想, 其中包含了丰富而系统的女性伦理思想。儒家妇女观的核心思想是男尊女卑。其发轫于先秦时期, 在两汉时期, 董仲舒、班昭等人对妇女应该恪守的道德进行进一步阐述, 使儒家正统妇女观日益强化。唐宋时期程朱理学的发展使其进一步巩固, 明清时期儒家妇女观已经基本成型。儒家妇女观对于维护封建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儒家伦理观,男尊女卑,贞操

参考文献

[1]易银珍.中国传统女性伦理观的基本内涵[J].中华女子学院院报, 2006 (1) .[1]易银珍.中国传统女性伦理观的基本内涵[J].中华女子学院院报, 2006 (1) .

[2]梁启超.新大陆游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432.[2]梁启超.新大陆游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432.

[3]礼记[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7:214, 468, 96.[3]礼记[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7:214, 468, 96.

[4]诗经[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8:177.[4]诗经[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8:177.

[5]孟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4:88.[5]孟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4:88.

女性伦理 篇5

关键词:宽容大度  女性关怀  女性  伦理思想

在外国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小说作家,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薇拉·凯瑟,她有一部非常出名的小说作品《啊,拓荒者!》,在这部小说当中有些内容是有关于女性的关怀思想的。《啊,拓荒者!》这部小说是薇拉·凯瑟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小说是从女主人公移民开始写起的,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从小的时候就跟随她的父亲从瑞典移民到了现在美国的加州,当时美国加州还是一片荒原,在那里什么都没有,什么事物都需要去独立创造,当女主人公的父親去世之后,亚历山德拉很顺利地就继承了父亲留下来的家业,在那种极度贫困的环境之下,任何困难和挫折都没有让女主人公屈服和动摇,而是凭借着自身的毅力以及对自己的自信走出了困难,最终走向了幸福。

一  信任和理解

在小说当中,女性体现出了对土地的理解和以及信任,这也是女性关怀思想的一种体现。不管是什么时候,也不管是在什么地点,我们都可以这么说,土地是人类生活发展甚至是生存的一个必要的资源,草原上的所有事物都离不开土地。与此同时,土地承载着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人的所有期望。也就是说,人类的成功和失败都毫无保留的表现在了我们生存的土地上。在小说中土地就好像有真情实感一样,当你把自己的关怀给予土地的时候,土地就会给予你更多的回报,如果你只是把土地当成是自己收获成功的一个工具的话,那么最终你也不会得到土地给予你的任何成功。如果有人类付出辛勤和汗水去开拓,那么这片土地就可以从一片荒地变成一片富有升级和活力的土地,反之它还是一片荒地,不会有任何的收获。在《啊,拓荒者!》这部小说当中,男性正式因为不理解土地和不信任土地而失败的,而女性正是因为对土地有着一定的信任和理解所以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在这部小说当中,文中的男性都有一个想法,也许是出于本能的一种想法,那就是想要去把土地征服,想要让土地臣服在自己的脚下,但是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失败。在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约翰·帕格森,在这个男人的字典里一直都存在着一句话,就是,“没有武力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他的眼中,这个荒原之上的所有一切都是可以征服的,当然包括土地,只要你有足够的力量或者是武力。这种人是那种不会动用自己的头脑,不会动用感情的,在开垦荒地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方法,有的只是蛮力,这样是不可能让土地屈服的,再者说,土地是不可能会屈服于任何人的,他这么做的结果是把一个年轻力壮的拓荒者折磨死了。在他的一生当中,从事拓荒工作一共十一年,在这是一年中他是一个非常合格的耕作者,但是他根本就没有在他所开垦的土地上留下什么痕迹。直到他去世的时候他都不知道土地是什么,也许对他来讲,“土地一直都只是一个谜而已,也可以这么说,土地就像是一匹无人可以驯服的野马,这匹野马一直在奔跑,谁都不知道它要跑向哪里,会在哪里停下自己的脚步,只会把东西踢碎,最终自己也被这匹野马踢碎了”。一直到约翰·柏格森去世的时候他都没有认识到自己为什么会失败,他只是一味地在责怪这片土地,他以为他生活的这片荒原是桀骜不驯的,也许它会不定时的大发雷霆,但是为什么会发脾气就无人可知了。这片土地是灾星,那个神灵和人类有矛盾。直到这时候他都没有明白,我们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之上的,土地也是有感情的,我们只有对土地付出自己的感情才能够得到土地给我们的回报,而不是把土地当成是一个牲畜,更不能想要去征服这片土地,因为我们是不可能去征服土地的。

女性是因为对土地有了自己的理解才取得了最后的成功。在小说当中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看到了所有男人的失败,她对土地有了独特的了解,这时候她收获的是成功,非常圆满的成为了一个农场主,这里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亚历山德拉对土地有着信任和自己独特的理解,所以她成功了。

小说的女主人公从父亲的经历中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土地不是一个死物,它也有自己的思想甚至是感情,在这片土地之上,只有一身蛮力是不够的,因为就算你的力量在大也不可能对这片土地造成任何伤害,想要让土地给予我们帮助的话就必须对我们生活的这片荒原付出感情,去爱这片土地。女主人公的家人和朋友以及邻居都在分水岭上失败了,在这片土地上这些人看不到一点希望,在他们眼睛里慢慢地都是绝望,这些人全部都弃甲而归了。就在所有人对土地都不抱希望想要离去的时候,亚历山德拉对土地的信念没有动摇,这时候只有她自己留了下来。因为她坚信这片土地是不贫瘠的,只是缺少人类对它的理解和信任,才会导致所有人都失败了。就好像是一个医术高明的医者对待一个遍体鳞伤的病人一样,医生在认真地给病人看病,而亚历山德拉对这片土地也在做着类似的事情,她认真地分析了这片土地“生病”的原因,最终她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她先是在这片荒原上种植了小麦,经过她对这片土地精心的照料,最终这些小麦都丰收了;她对待土地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儿女、朋友一样,对这片土地献出了自己所有的关怀和爱,最终成为了这个分水岭的主人,这也是她对土地付出的回报之一。

第二就是亚历山德拉了解到,人和人生存的土地之间存在着一种非常紧密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当有很多人对土地绝望之后就开始低价出售自己手中的土地,这时候亚历山德拉对土地依然有着信任,她坚信土地是不会欺骗她的,这时候就用很少的资金买来了大量的土地;所有的人都是按照原来的想法在自己开垦好的农田里种植原来一直在种植的作物玉米,但是这时候亚历山德拉就开始了自己的探索,她在一部分土地上种植了小麦,其他人还把猪圈养在自己家中的时候而她就把猪进行放样。原来所有的男性都是把所有的自然资源当成是个人的财产一样来对待,还有甚者想要把土地据为己有,让土地听从自己的指挥,他们的这种行为会深深的伤害到土地。但是在当时来说,女性的地位也是非常低下的,也是男人眼中的一种物品,是私人财产的一部分和大部分的男性相比,女性天生和自然更加亲近,他们更能够明白自然有哪些需要。

二  女性的宽容

宽容是人类应具备的一种传统美德,宽容可以使人放下仇恨,更加轻松的活着。在《啊,拓荒者!》一书中,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将这一品质发挥到了极致,这不仅使得亚历山德拉获得了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同时也将亚历山德拉的优秀品格充分展现出来。在文中,亚历山德拉宽容的品德主要表现在与艾佛和李老太太相处的过程中。在众人眼中艾佛和李老太太都是属于行为较为怪异的两个老人,大家对于他们的怪异行为都很反感。村子里的人甚至想要将艾佛赶出村子,只是因为他总是穿着邋遢,而李老太太被自己的女婿嫌弃,对于她的行为总是指指点点。村子里这些人的行为使得艾佛和李老太太都会难过,就在大家“欺负”这两位老人的时候,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勇敢的站了出来,保护了与自己根本就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老人,并在生活中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文中对这两个人的描述充分体现了亚历山德拉的女性关怀。她的这种行为为她换来了友谊和忠诚,使人们更加信任她。下文将分别介绍亚历山德拉和艾佛与李老太太之间的故事,并对此进行分析介绍。

1  用宽容换来友谊和忠诚

在小说当中有一个比较另类的人,这个人就是艾佛,他是一个孤苦的老头,就因为这个人从来不会穿鞋、一直住在一个山洞里、邋遢不允许其他人打猎以及随地倒垃圾等行为被村子里的人看作是一个不可理喻的人,尽管艾佛平时的时候是一个非常老实而且不会惹是生非的人,甚至有的时候看到需要帮忙的人或者事还会主动去帮忙,但是,村子里的人一直都在抨击他,想要把他赶出村子。女主人公有两个弟弟奥斯卡和洛这两个人还千方百计的想要把艾佛送到附近的疯人院中去。其中洛的理由是:疯人院中的院长大人亲口告诉他“艾佛患有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必须要及时的送到疯人院中接受治疗,因为艾佛之前没有做过比较暴力的事情是比较匪夷所思的,以后难免会做出比较过分的事情来。”洛对亚历山德拉说过一句话,“医生知道他到底有没有生病,而你不知道”,艾佛也许会有一天把库房烧了,或者是用最锋利的斧头去对付你或者是村子里的那些姑娘们。当洛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就好像一个家长一样,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洛想要用莫须有的罪名把艾佛弄死。但是亚历山德拉对洛得观点并不认同。在她的心中,她一直以为艾佛虽然和村子里的其他人有些不同,但是他也有着他闪光的地方,艾佛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有着非常丰富的养殖和种植经验。亚历山德拉还是非常尊重他的,当艾佛经营的产业破产之后,亚历山德拉就把艾佛接到了自己的住处,让他和自己一起生活,并把艾佛当做是自己的一个朋友,甚至亚历山德拉还想要保护他。亚历山德拉用女性的宽大胸怀和柔情去包容艾佛,并对艾佛的一些想法也是非常支持的,在她的心中,她以为艾佛应该向所有人一样拥有所有的权利,最终,艾佛被亚历山德拉的种种宽容和照顾感动了,并把她当成了自己唯一的朋友,对她非常忠心。

2  对老人体贴

女主人公的弟弟有一个比较念旧的岳母,她会想用一个小木盆子洗澡,还想光着脚丫走来走去。正是因为岳母的这些行为在她的女婿洛的眼中都是非常不雅的,所以洛经常批评她,李老太太对在女婿家过得所谓的“高档的”生活非常不适应。亚历山德拉了解到这些内容之后就每年主动邀请老人去自己的家中小住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之内老人完全能够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一些事,就算是洛對亚历山德拉的这些行为有些抵触的时候她也没有终止这个举动。所以李老太太从心里就非常喜欢亚历山德拉,因为她觉得自己在亚历山德拉的家中能够得到充分的自由,在亚历山德拉的家里生活的时间是非常舒适和开心的。

三  母性

在小说当中,亚历山德拉用她宽大的胸怀对待她的两个弟弟,对他们没有任何的埋怨,财产都是由男性来继承的,而且他们还把卡尔逼走了,他们认为卡尔想要侵夺本来应该属于他们的财产。对这些事情,亚历山德拉用母亲般的胸怀原谅了自己的弟弟,她把自己所有的财产都留给了自己的弟弟们和他们的孩子。

四  结语

总而言之,小说中提到的女性关怀思想是一个新的思想,这种思想对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因为有着这种思想的女性能够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在这个社会中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也能够把一些事情想得更加的透彻。这种思想还能够让传统的女性走出传统道德的枷锁,对女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把女性塑造成了独立自主、自强的形象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注: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专业综合改革(英语)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c-mnu1401。

参考文献:

[1] 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8期。

[2] 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6期。

[3] 王恒恩:《拓荒者的赞歌——浅析威拉·凯瑟的〈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尼亚〉》,《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女性伦理 篇6

1.1 女性主义翻译和女性主义运动

20世纪后半叶,“文化转向”的提出拓宽了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视野,解构主义的盛行也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研究的格局。在这种对传统“反叛”的大背景下,女性主义者们把性别意识的觉醒也延伸至翻译领域,开始在文化领域争夺发言权和话语权。长期以来,由于女性文化一直处于边缘文化地带,女性主义翻译更是在翻译领域也就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女性翻译理论建构的出发点就是对男权中心、父权中心的解构和批判。“作为语言如影随形的伴侣,翻译给予女性主义者广阔的喻说空间,而女性主义者则给予了翻译研究一个新的视角。”(谢天振,2008:386)

1.2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深受三位学者影响:心理分析学者拉康,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巴特和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拉康在他的结构主义理论中提出象征概念的意义。他认为象征代表着族长制,即社会生活的秩序和权威。该观点为女性主义抨击性别歧视提供了依据。罗兰巴特则摒弃了结构主义的方法论,主张从后现代主义角度重新诠释文本意义和作者主体性,这对以颠覆传统译论为己任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极具启发影响。巴特关于翻译的观点是,文本意义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原作者也不再是至高无上的意义权威。“作者已死,读者诞生”。这就意味着译者和读者享有创造和复制意义更大的权利。解构大师德里达的非逻各斯中心主义彻底颠覆解构了源语文本和原作的权威地位。德里达主张差异,反对二元对立,正好契合后现代女性主义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两性关系的趋势。借助于这些理论,女性翻译家们主张在翻译中解构忠实,突出译者主体和多元理解,重现“他者”的隐性角色。

2 翻译伦理观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的一种,必然会受到社会规范的制约,需遵循相关的价值观体系。翻译伦理正是这些价值观体系的总和。翻译活动是包括行为、行为主体和结果的综合体。作为翻译行为主体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必定会受到其价值准则的约束。20世纪90年代,芬兰学者切斯特曼(Andrew Chesterman)对翻译伦理研究做了系统总结,他在价值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翻译活动的四项基本准则:期待准则、关系准则、沟通准则和负责准则,并针对每一条准则都提出了相应的伦理观要求:明晰、真理、信任和理解。21世纪初,切斯特曼又提炼了四项基本翻译伦理模式:表现伦理、服务伦理、交流伦理和规范约束伦理。

2.1 表现伦理———再现原文文本和原文作者

切斯特曼认为,译者表现伦理就是对译作忠实(fidelity)和真实(truth)的要求。忠实要求译者应该准确无误地再现原文,避免随意的增添、删减和篡改。传统理论的忠实译者,施莱尔马赫、韦努蒂、贝尔曼等关注的归化异化问题,实际上也都“表现伦理”的体现。

2.2 服务伦理———强调翻译活动的商业服务性质

该伦理从服务的视角来看待译者角色。译者要根据客户或是委托人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让他们满意的产品。翻译理论的功能学派认为,“目的决定手段”,翻译策略是取决去翻译目的的。所以译者应该以事前与客户拟定的翻译纲要(translation brief)来指导自己的翻译活动,达到纲要指示的目的,就可以算是合理地完成翻译工作。

2.3 交流伦理———视翻译活动为跨文化交际活动,主要目的在于沟通交流

西班牙学者皮姆(Anthony Pym)在其文章《翻译伦理的回归中》中,重新定位译者的角色:译者是翻译这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协调者。作为翻译跨文化交际活动的主体,译者不管是主观层面上还是社会层面上都是在两种文化间游走。因此,译者必须要清楚认识到自身扮演的交流功能,而不是偏向源语文化或是目的语文化。

2.4 规范约束伦理———翻译活动是遵循相应规范的可预测行为

切斯特曼认为翻译规范分为两种:期待规范(expectancy norms)和职业规范(professional norms)。期待规范要求译者要考虑到读者对译作的期待,职业规范指合格的译者应当遵守的规范。该伦理着重于对译作的产生和接受起决定作用的规范的研究。

3 翻译伦理视域下的女性主义翻译分析

3.1 表现伦理

按照切斯特曼的表现伦理,翻译活动中有伦理的译者是应该要精确再现原文和原文意图的。传统忠实论和功能学派对等理论反映了对这种伦理的肯定和追求。然而,女性主义翻译彻底颠覆了这一伦理。首先,女性译者因为出于对性别文化因素的考虑,不仅不会再现原文和原文意图,而是刻意让隐性的“他者”再现。其次,女性翻译作品既不会遵从“忠实”的传统翻译标准,也不会按照对等理论来指导其翻译。路易斯冯弗拉德在《翻译与性别》中指出,“女译者已经认定她们有权从女性主义角度对原文产生质疑,如果原文与女性主义观点相悖,她们有权对原文进行改动”。甚至,“在女性主义语篇中,翻译是生产,而非再生产”。女性翻译对忠实的理解是,忠实的对象既不是原作者也不是目标读者,而是写作方案(writing project)。传统的“忠实”观,由于过度依赖僵硬的、彼此互证的二元对立,也逐渐淡出翻译理论主流视野。

3.2 服务伦理

切斯特曼指出服务伦理就是“建立在翻译作为一种商业服务行业的基础之上的”。这实际上这就是对译者提出两点要求,一要使译作实现客户要求的翻译目的,即承担对客户的责任;二是翻译活动中的出现的问题译者需要和客户协商处理。该伦理侧重于翻译的目的。雅克德里达在《他者的耳朵》中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女性译者既不是简单的从属者,也不是原文作者的“秘书”。译者的主体性在女女性主义那里被放大和强调,而服务性质则被刻意忽视。翻译的商业服务属性无法在女性翻译中体现,这是由女性翻译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她们以共同的翻译理论为指导,认为在翻译中尽量‘是女性在语言中显现’……主要观点有1)消除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中对女性的歧视;2)重新界定作者和译者的关系;3)翻译不但是语言和技巧的问题,还应包括文化和意识形态等诸多问题”(廖七一,2002:3)

3.3 交流伦理

德国功能派学者曼塔利提出翻译行为模型,考察了译者与翻译中涉及的各方之间关系,强调了翻译作为跨文化信息传递工具的一面。女性主义译者“声称女性化翻译并不是要改变原作意义但却主张延伸、发展原作的意义”。因此,女性主义翻译实际上是拓宽了翻译活动跨文化交际的领域,除了原作内容,还放大其中文化内涵,将压抑的的性别因素展现给目标读者。“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女性主义批评家的翻译研究已经越出了一般的翻译研究,它涉及的已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问题,而是还有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等等。”(谢天振,1999:102-103)。女性主义的翻译研究不拘泥文本间的跨文化交际,而且突出文化间差异性的交流。“女性翻译之本质,颠覆父权中心,提倡差异哲学,对译学和文化批评的贡献不可磨灭”(葛校琴,2003)

3.4 规范约束伦理

切斯特曼认为,翻译策略的选取决定于翻译规范。翻译规范的目的是推崇四种伦理价值:明晰(clarity)、真实(truth)、信任(trust)与理解(understanding)。明晰指翻译过程中信息的接受者能够识别发送者的意图;“真实”指的是译文根据翻译情景的需要,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原文;“信任”则是指翻译活动中交际双方彼此相互信任;“理解”意指译者应该尽量避免目标读者对译作的误读。“明晰”和“真实”价值关注的是文本之间的关系而“信任”和“理解”则是以人际关系为关注点的。反叛的女性译者们主张跨文化、跨交际的“违反”(transgression)式实践,传统意义上的“信任”和“理解”被摒弃,而在译者主体性研究中开辟一个全新的性别视角。从翻译策略角度来看,补充、序言和脚注、劫持均隶属于干涉性质。虽然这些具体的策略是背离规范约束伦理的价值观的,但女性译者是本着整体宏观关照、局部微观透视的文化翻译概念,来处理翻译跨越两性、强势与弱势的复杂问题。“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下,女性是自由精神与创造精神的体现,女性、差异性以及他者性将为重建译者主体性和其他翻译模式提供无限的可能性”(刘军平,

2004)。

4 结束语

女性翻译研究和翻译伦理理论一样,都属于翻译研究的一部分。黑格尔说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所以,虽然一直处于主流之外的边缘地带,女性翻译发展至今是有其积极意义。翻译伦理是对翻译主体职业道德约束条件的新探索,本质仍然是立足于主流翻译理论。尽管切斯特曼的四项基本翻译伦理遭到了女性译者的创造性反叛,但是这是因为女性译者从事翻译的目的和出发点的不同。女性翻译的叛逆翻译观本质决定其异于主流翻译理论。加强女性主义翻译,对性别比较研究不无裨益,同时也有助于对翻译产品的社会文化认识,也将促进译介学和比较文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Flotow,Luise von.Translation and Gender:Translation in the"Era of Ferminism"[M].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2000.

[2]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386-387.

[3]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M].李德凤,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66-167.

[4]刘卫东.翻译伦理的回归与重构[J].中国外语,2008(5).

[5]王丽娜.析翻译伦理的四种模式[J].外语研究,2008(6).

[6]葛校琴.女性主义翻译之本质[J].外语研究,2003(6).

[7]廖七一.重写神话: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2).

家庭伦理剧的女性婚姻观变化研究 篇7

一、伦理剧中女性婚姻观的变化历程

(一) 女性对婚姻的“坚守”

由于受到封建社会文化和思想的渲染, 我国家庭伦理剧初期所表现出来的女性婚姻观封建成分很重, 女性不能进课堂, 重男轻女等观念禁锢着她们的思想, 同时压抑着她们的天性和情感, 导致悲剧的发生。例如, 经典伦理剧《篱笆、女人和狗》, 剧中三位男子听从父母的安排, 娶了三位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女子, 这三位女子无法反抗, 便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他们三人的婚姻都出现了很多问题, 生活过得十分压抑, 然而她们都没有选择反抗, 继续死守着这段没有任何希望的婚姻, 虽然最后有一位离婚了, 但其中所经历的痛苦与挣扎, 也反映了当时女性死守婚姻的观念。

(二) 对婚姻的踌躇和摇摆

这个时期的伦理剧, 对于女性思想禁锢这一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 女性不再像以前那样唯唯诺诺, 对于自己想要的生活会全力争取, 女性的自我独立意识越来越强, 她们的婚姻观也由“无条件坚守”向“为自己而活”转变, 对婚姻的态度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味地顺从与忍让。例如, 1999年播出的一部电视剧《牵手》, 其中女主夏晓雪是一位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知识女性, 她本能在社会上有自己的事业, 但为了家庭放弃了工作, 但在丈夫出轨后, 内心深受打击和伤害, 最后选择与丈夫离婚, 冲破了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 努力追求新生活。这是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之间产生冲突的时期, 也是女性开始慢慢独立的时期。

(三) 以智慧与宽容对待婚姻

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 人们的精神生活相对匮乏, 面对城市的快速发展, 人们面对的诱惑越来越多, 欲望也随之膨胀, “婚外情”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面对丈夫的背叛, 大多数女性采取明智的解决方案, 用理性和智慧、宽容与善良来挽回婚姻, 避免婚姻失败对周围人造成伤害。例如, 伦理剧《让爱作主》, 夫妻结婚数载, 丈夫耿林对年轻女孩娄嘉仪甚是喜欢, 但在耿林与刘云无意卷入一件命案中, 耿林又重新发现刘云身上的善良和宽容, 便又回到刘云身边, 两人开始投入到解救对方的行动中。这时的女性, 受教育程度比之前大大提高, 对待婚姻的态度也变得机智起来, 不再盲目, 会用自身的亮点和智慧来挽回自己的婚姻。

(四) 对物质生活的向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 经济能力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面对拮据的婚姻生活和挥霍金钱满足物质的婚姻选择时, 很多女性会选择后者, 女性也更多地用美丽作为工具, 使婚姻进入一种经济模式, 物质生活的确变成了婚姻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例如, 2011年一部热剧《裸婚时代》, 虽然初期男女主角因为纯洁的爱情结婚, 在刘易阳物质匮乏时童佳倩依然选择跟他在一起, 但是婚后, 他们也依然难以逃脱车子、房子、养家这些问题带来的困扰, 最后两人一拍即散, 虽然结局还是在一起, 但是物质带给婚姻的影响与其在婚姻中的重要性是不能忽视的。这个时期, 现代女性的婚姻观被物质左右的成分很高, 她们深信物质基础决定婚姻状态。

二、女性婚姻观的变化反映出的进步与缺陷

(一) 女性能力的进步

随着社会的进步, 女性的生活领域逐渐扩展, 知识水平也逐渐提高, 她们不再拘泥于在家里的表现, 也不再满足于在家相夫教子, 更多是想展现自己在社会上的一面, 因此“职场佳人”变成如今大多数女性的选择, 这也同时开拓了她们的视野, 赋予她们改变命运的权利。

(二) 大众思想的进步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人们素质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于女性敢于挣脱不幸婚姻的牢笼这一事实能够充分理解并包容, 不再以一种狭隘的眼光看待这件事。他们鼓励女性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理解女性对婚姻的选择, 这也是女性敢于追求理想生活的重要因素。

(三) 物质至上婚姻观的消极影响

物欲横流, 经济的发展让一部分女性对物质婚姻执着。她们有的因为物质变成“第三者”, 有的因为物质选择不结婚, 虽然我们不能否认物质在婚姻中的重要性, 但它只能作为附属品存在于婚姻中, 最终决定两人走向婚姻的应该是爱情。所以, 当有些女性以物质为婚姻的中心时, 实际也是将自己与物质等价交换, 这种畸形的婚姻观是不被接受的。

纵观伦理剧中女性婚姻观的变化, 我们不难发现, 女性能力的逐渐提升对婚姻有着实质性的影响。对于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婚姻观我们应大力推崇, 对于不利于社会发展、家庭和睦的婚姻观应摒弃, 而这些都可以通过影视剧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影视剧, 我们能够了解女性婚姻观的变化, 同时也能引导女性树立正确的婚姻观。

摘要:家庭伦理剧是现代电视剧中最受欢迎的剧种之一, 几乎每一部热搜电视剧中的妻子形象, 都会成为网络讨论的重点对象之一, 有的甚至会受到很高的社会关注。其原因在于, 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家庭伦理电视剧中女性的婚姻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从初期的坚守婚姻到中期的婚姻内外摇摆不定, 到现代社会中各种“出轨”“婚外情”等现象高频率发生, 给社会带来很多思考。本文就近年来受欢迎程度较高且具有代表性的几部伦理剧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探究, 对女性的婚姻观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家庭伦理剧,女性婚姻观变化,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韩玉娟.新世纪家庭伦理剧女性形象变迁[J].艺术科技, 2015 (3) :52-53.

女性伦理 篇8

1矛盾冲突式的叙事模式

1.1家庭、社会角色冲突

在2011年以后,家庭伦理剧的新矛盾冲突走入该类型剧的叙事模式当中。女性形象,尤其是知识女性形象在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冲突的被涉及的越来越多。在这类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之间的矛盾是基本矛盾,剩下所有的矛盾冲突,都是由这个基本的矛盾冲突引发而来。在剧中,相关人物发生的冲突各异,但剧情发展到大结局时,一定是这个主要的矛盾冲突被化解或者在其中找到了平衡点。如在《夫妻那些事》中,林君是一名建筑设计师,不想被孩子困住手脚的她,决定做一个“丁克”家庭,但是丈夫唐鹏希望有一个孩子,两个人就此开始斗智斗勇。在这些家庭中,虽然剧中展现出的是由于夫妻两人的性格不合、观念不同等导致的分歧,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对于知识女性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的观念不同产生的冲突。

1.2家庭背景悬殊冲突

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的二元对立也愈发明显。在展现日常生活的家庭伦理剧中,这样的问题也频繁涉及。《双面胶》《新结婚时代》《婆婆来了》《麻辣婆媳》《金太狼的辛福生活》等伦理剧都展现了夫妻之间的两家人或者两代人生活习惯、家庭观念的巨大差异。在这样的伦理剧中,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和生在农村,扎根在城市的“凤凰男”及其家人是天生对立的两个群体,矛盾冲突不言自明。而这样的矛盾冲突的展开一般是放在融合结构的框架内来设置的。融合结构指的是在文本中将异质成分组合在一起,按对立或对比关系来设置人物、组织情节的叙事结构。异质成分介入家庭后,引起的直接反应就是原有家庭生活秩序的失衡和成员之间关系的对立。这其中以婆媳间的对立最为常见。在《双面胶》中,胡丽娟是一名报社的编辑,和来自牡丹江的东北小伙李亚平结婚后,生活平静愉快,但是婆婆的到来,使得家里的生活一团糟。婆媳的巨大矛盾来自文化和地域的巨大差异。同样,在《新结婚时代》中,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顾小西与来自乡下的何建国结婚。当两个人在享受家庭的恩爱与温馨的时候,公公的到来彻底搅翻了整个家庭。在这两部电视剧中,两家从农村来的婆婆和公公就是异质成分。

2危机式的叙事模式

在家庭伦理剧中,危机叙事模式一直是主创人员惯用的模式,与那些细碎的日常家庭生活的摩擦相比,危机中的矛盾冲突既涉及人物性格的冲突,还涉及相关人物命运转折,是家庭生活中的严重事件。而在危机叙事最常见的就是家庭婚外恋的婚姻危机。从1999年中国第一部反映夫妻之间背叛的家庭伦理剧《牵手》开始,背叛作为家庭伦理叙事的一种结构类型,被广泛采用。其所呈现的人物之间的矛盾,所反映的冲突更为激烈,更能带给观众情感上的冲击。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心灵的冲突视为真正重要的冲突。它来自于“心灵的差异”起于人所特有的行动。背叛主题的婚姻危机一般为“第三者”介入作为“主线结构”。作品主要沿着的家庭中背叛者、被背叛者和第三者轨迹进行叙事。其他人物在副线中,主要是起推动主线剧情发展和人物间情感对照的作用。以《牵手》为例,全剧主要讲述被第三者插足的家庭破裂又复合的故事。这是主线为我们所呈现的叙事,而全局的四条副线则有力地为主线起了很好的衬托作用,并为这部剧提供主要人物之间沟通的媒介。当钟锐抱怨日子索然无味的时候,老乔夫妇的日子却过得平淡和谐。在另一条副线上,姜医生是有妇之夫,他的追求使晓雪发现自己当时在家庭中的境况与姜妻现在的处境是何等的如出一辙,她选择了退出。而正是他和姜医生的感情,使得姜妻去医院大闹,神情恍惚的姜医生给何涛打错了药,致使何涛溺水死亡,这也将晓冰的即将家庭毁灭。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第三者对于家庭的伤害。

生病亡故虽以常态化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家庭生活里,但和平静琐碎的日常生活相比,还是属于不平常的事件。通过这样家庭生活的变化,可以更充分地展现人物之间饱满的亲情,放大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剧情更具有戏剧性。这里我们谈的生病亡故,不是指叙事主题中的生病亡故的叙事内容,而是指通过家庭成员的生病亡故形成的叙事框架和模式。这样的情节既可以贯穿全剧也可以作为叙事的一部分为全剧的主题服务。普罗普在对民间故事作叙事分析时,将故事中的角色的行动,称之为“功能”。并做了详细定义。“功能是指对其对于行动过程意义角度定义的角色行为。”在苦情的家庭伦理剧中,人物的行动,即生老病死会参与到故事的叙事中,起到故事情节引入,剧情推向高潮,引起剧情转折等作用。

例如,在电视剧《咱爸咱妈》中,以父亲乔贵义去省城看病为主线,讲述了家中的四个儿女,为给老父亲看病作出的种种努力和牺牲,赞颂了儿女对父亲的“反哺”之情。故事在围绕这一主线进行叙事的时候,以大儿子乔家伟的家庭生活为主要的叙事对象。所有主线以外的叙事都是从主线发散开来的,目的是使主题表达的更完整。乔家伟作为家中的长子,为了给父亲治病想尽一切办法。花光了家中积蓄,不惜把家中的钢琴卖掉,这引起了家中妻子的严重不满,最后导致离婚。二儿子对老父亲也是孝顺有加,妻子马上就要临产,自己顾不上照料,但是妻子却一点怨言都没有。大女儿和小女儿为父亲治疗也花费了巨大心血。在这样的叙事模式中,生病和亡故的情节贯穿全剧,知识女性作为“反哺”父亲的一方,展现了其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受过高等教育的一面。

参考文献

女性伦理 篇9

女性主义现已经成为批评方法和理论视野,同时这股思潮也渗透进了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它的主战场也转移到了社会文化批评领域,不再是之前的政治运动。作为社会文化的镜像体现之一的大众传媒,也是话语的生产场地,对目前社会性别构建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大众传媒话语中女性身份及地位问题是女性主义主要关注的地方。性别权力结构是女性主义主要的切入点,它解构了传媒话语的相关生成机制,提示在这个男性主统下,大众传媒是如何将某种性别话语生产出来的,并通过这种话语将虚伪的女性“主体性”给塑造出来,进而可以追寻女性说话权力,使女性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恢复。媒介被认为是霸权价值观的主要工具,同时也是传播妇女与女性气质刻板化的工具之一。社会文化的遗产被媒介传递,即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被媒介传递是刻板形象主要研究的对象,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保卫期的整合性和延续性,同时也是为了拒绝变迁;把妇女再现为客体,同时压抑妇女经验去服务于父权制,其相关需要是反情色运动主要断言媒介的作用,同时将媒介塑造成维护霸权的机构是“意识形态媒介理论”所主要认为的。体现父权制秩序和资本主义的正常性,并转述为共识。

二、我国家庭伦理剧中的婆婆形象分析

《婆婆》中的赵大妈是个完美婆婆的形象,但实际上,它通过赞美女性的这一品质并经过大众媒介传播给广大受众,进而使更多女性往这一“优秀品质”上发展。然而这种行为实质上却给女性的自身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女性形象的塑造。《婆婆》这一电视剧首先歌颂了具有婆婆这些品质的这一类女性和她们的传统角色,并把这些表现和角色类似于必须包容、善良,以儿子为生活重心视为女性天生就有或者自然擅长的,使得其他女性想要跳出原来的社会定位和性别气质将会非常困难,从而不利于女性多元的发展。

在如今的女性研究中盛行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女性在较短的时间里面,从家庭中人变成了社会中人,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果”。虽然20世纪以来,西方的启蒙思想传入我国,我国女性地位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封建思想仍未根除。“传播的仪式观借用了人类学和宗教社会学的概念,强调社会再生产了和凝聚了共同信仰。”这种观点认为媒介创造出“一种认为的、但却真实的象征性秩序,这种秩序不向人提供信息而是肯定现状;不改变人的观点或心灵,而是展现事物潜在的秩序;不是发挥,而是再现一种持续但脆弱的社会秩序”。像《婆婆》这类婆媳剧,实际上是在隐形地维护封建传统思想。婆婆作为家庭的一员,主要的活动领域在家庭,其职责就是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婆媳剧将女性塑造成了丧失独立地位与独立人格的个体,主要依附于男性,把女性的形象定格为:将相夫教子作为自身最重要的责任,目前很多女性仍然认为家庭幸福才是女性真正的幸福。在这种边缘或缺席状态下,女性的固有封建思想使得自身缺乏主观能动性,总是被动地接受媒体或社会的不平等观点,不能建构为自身利益斗争的组织,不会主动采取措施维护自身利益。

与类似《婆婆》这种家庭剧中塑造的正面的婆婆形象不同,近些年热门电视剧所塑造的恶婆婆及各种婆媳矛盾导致社会中普遍认为婆婆一定是刁钻、蛮不讲理的这一刻板印象。中国知名学者卜卫认为,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过分简单化的、滞后于现实变化的概括性的看法就是人们常说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认为该社会群体都具有统一特征,从而忽略了个体间的各种差异。而性别上的刻板印象来源于社会性别,其中主要包括男女两性在性格智力、形象、家庭中扮演的角色、社会中的分工等各个方面的定性化。立足于男性的角度来对性别进行简单的概括或者归类是大众传媒最主要的行径方式。比如说,具有领导才能、理性的精神思维以及进取精神等被主流文化所赞同的种种美好精神,一般都被归类为男性所具有的特征;而另一些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可取的特征则被归类为女性所具有,比如,缺乏理性、消极被动以及感情用事等。换句话说,大众传媒所塑造出来的女性所特有的形象,多是为了迎合男权文化,其仍然处在被异化的一种状态中,媒介用它所特有的隐蔽和复杂的方式,维护了男权的观念和文化,进一步加深了社会生活中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作为承载和传播文化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电视在女性从内到外形象的塑造方面已然担当起“造型师”的角色。电视用生动的视觉文化呈现性别模式,极大地影响并建构着人类及社会的两性观念与行为。因此,电视所进行的传播不仅仅再现了社会性别的状况与地位,反映了社会价值取向,电视文化本身也参与了社会性别的塑造和建构过程。所以,通过电视传播出来的许多女性的负面形象是导致一直以来被压迫的女性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而婆婆这类女性形象在传播过程中,已经完全被丑化成“恶”的形象,而这一形象会影响生活中人们对真实存在的婆婆形象的认识。电视传播的这类对女性非常不利的观点,也会潜移默化地使妇女承认自己在生理方面的局限,使自己自然而然地扮演这个传统的角色,甚至会促使女性默认在父权的社会体系中的从属地位,最后的结果就是使媒介关于女性形象的建构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实际的多元化社会角色不相符。

三、结语

电视媒介是覆盖面最广,并且具有颇深影响力的大众媒介。在面对由于文化长期积淀而难以消除的电视节目中的性别歧视以及性别成见等问题时,电视媒介理应承担起最重要的文化责任,并带头去完成这项艰巨而长久的任务。在避免单方面追求收视率的同时,增强社会性别意识,加强对性别平等概念的传播,促进女性与媒介关系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8.

女性伦理 篇10

维多利亚中期正值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 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导致人性的沦丧和道德的堕落;而自然科学的进步也使人们对上帝的存在产生怀疑与动摇。在这种人性物化、异化与精神追求缺位的背景下, 罗塞蒂认为艺术家应赋予他的作品更多审美意义与人文内涵以摆脱人们的精神困境。罗塞蒂在其早期散文《手与灵魂》 (“Hand and Soul”, 1849) 中表达了他的艺术夙愿:“用你的手和灵魂与上帝一起服务于大众” (Rossetti:549) 。由于罗塞蒂十分注重作品意义的表达, “他作品中的精神含义往往要比用语言或是视觉艺术直接所表达的主题重要得多” (Eben:319) ;因此, 罗塞蒂的作品中一些为表达精神内涵的大胆而直接的感官、情欲描写则被人误解为色情、不道德, 也遭受当时一些评论家们的非议与谴责。其中最出名是当时的诗人兼评论家罗伯特·布伽兰 (Robert Buchanan) 。他以梅兰特为化名, 在《雅典论坛》上发表“肉感诗派:罗塞蒂先生” (The Fleshly School Of Poetry:Mr.D.G.Rossetti) 一文攻击罗塞蒂, 称其“赞美肉感的庄严同盟, 将其作为诗和诗歌艺术的最高目的。” (Buchanan:24) .当时英国文坛着名理论家罗金斯 (Ruskin) 曾出面支持罗塞蒂, 后来英国批评界也一致认为, 布伽兰的攻击是出于恶意的诽谤。尽管罗塞蒂作品中有直接的情欲描述, 但他并非是所谓“肉感派”的不道德诗人或画家, 而是一位注重艺术的心灵净化作用与道德教化功能的艺术家。罗塞蒂的这种艺术理想与追求与近年国内学者聂珍钊所倡导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在坚持文学审美和娱乐性的同时, 更集中地强调了社会净化功能”这一观点不谋而合。因此, 本文试图通过罗塞蒂与其妻子伊丽莎白·希达尔和他两位情人范妮·康沃斯和简·莫里斯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她们在罗塞蒂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主题的解读, 试从伦理学的角度, 来探讨罗塞蒂诗画艺术中的伦理道德观。

一、“神佑的女郎”:美、爱与神的统一

罗塞蒂的一生充满了罗曼蒂克, 他理想主义的热情来自于妻子伊丽莎白·希达尔 (Elizabeth Siddal) 、情人范妮·康沃斯 (Fanny Cornworth) 和激起他许多创作灵感的简·莫里斯 (Jane Morris) 。罗塞蒂画面中这些“窈窕淑女”形象的描绘受到意大利诗人、哲学家但丁 (Dante) 作品的影响, 所不同的是罗塞蒂作品中的女性则来源于生活中有血有肉的人——她们既是他的模特又是他的妻子、情人。这些女性与罗塞蒂之间复杂的动态关系丰富了他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是他将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的具体体现。

罗塞蒂早期的作品“神佑的女郎” (The Blessed Damozel) 是一首叙事抒情诗, 写于1847年。整首诗叙述的是死后升入天堂的圣女思念仍然活在下界的情人 (即诗人) 并期望与他在天国相会;她将领着爱人到上帝的面前, 请求上帝允许让他们永驻天国。这样, 尘世间短暂的爱也就上升为天国永恒的爱 (在这里, 我们不难看到但丁的作品《神曲》中比阿特丽丝 (Beatrice) 1领着但丁去见上帝时的影子) 。这首诗集中地反映了罗塞蒂早期对美、爱与神三者之间关系的探讨, 也体现了他的唯美主义倾向与特征:美、爱与神的统一。在诗的头两节, 诗人便对诗歌中的圣女意象的美作了描述:

“天国里神佑的女郎, /探身出黄金的栏杆;/她的双目, /深过静水一潭;/她手捧三株百合花, /七颗明星缀发髻。她那未束的长袍, /没有绣花来增艳;/而圣母所赠的白玫瑰, /只在祷告时佩戴;/她肩披的金色长发, /犹如起伏的熟麦浪。”2

由于圣女已在天国, 所以这里的美不是尘世的美, 而是“圣美”, 仅为超凡脱俗的圣女所有。在此, 罗塞蒂把诗句中的“百合花”、“明星”、“白玫瑰”与“金发”纯粹作为美的象征, 并把它们上升到天国的高度而并没有赋予它们传统的基督教义的内涵, 这体现了罗塞蒂的唯美主义的倾向与唯美的宗教情绪, 也是罗塞蒂早期就放弃基督教的结果。然而, “尽管罗塞蒂不再信奉基督教, 但基督教的一些教仪和教义的承诺仍深深吸引着他……他从基督教义里借用了他认为有价值的元素融入到他的作品中, 如基督教的语言、基督教某些思想和宗教场景等, 借以表达作品内在更深层的意义” (Sonstroem 28) 。接下来, 诗人描绘了以壮观和庄严的永恒为特征的天国之美:“她站在上帝寓所高高的城墙上, /苍穹就是从这里开始, /从这高处往下俯视, /她几乎看不到太阳。”3显然, 高高在上的天国里没有日月起落和昼夜的更替, 它的壮观和庄严之美来自于永恒。然而, 即便是在这庄严、圣洁之地, 也不乏尘世间般的情爱:“恋人们沉浸在爱的甜美中, /他们相互呢喃对方的圣名, /而爱的灵魂正趋向上帝, /像一缕微光拂过她的身旁;”4在罗塞蒂晚期的同名的油画作品中, 此处的情景被刻画为许多男女恋人激情相拥的场景。在这里, 罗塞蒂作品大胆、直率的情欲描写, 表达了罗塞蒂对爱的理解:爱不仅是肉体的, 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爱, 是灵与肉的结合。这里也体现了圣女渴望与她尘世间的爱人重逢, 并带领他到上帝面前, 祈求他们能永驻天国而拥有永恒的爱情:“我定会拉着他携手同行, /走向那深远光的源头, /就涉足于我们所至的溪流, /在上帝的注视下尽情沐游”。5因此, 在罗塞蒂的幻想世界里, 真正的爱是灵肉结合并受到上帝 (神) 所欣赏与赞许的那种爱。

事实上, 罗塞蒂的这种爱情观是有悖于维多利亚传统的道德观的。在当时, 传统基督教伦理道德观仍然牢牢掌控人们的思想, 而基督教伦理道德观的核心思想是禁欲, 即对情欲与物欲鄙弃, 注重追求来世的幸福。罗塞蒂诗画作品中直接的情欲描写和追求现世快乐的观念在当时被视为亵渎神灵和不道德, 他也就难免遭受到当时一些人的攻击。可见, 此作品体现了罗塞蒂对传统伦理道德观束缚、压抑自然人性的不满与反叛, 表露了他呼唤人性自然回归的人文精神。

二、从“神佑的女郎”到“莉莉丝小姐”

1851年, 罗塞蒂认识了希达尔 (Elizabeth Siddal) , 而且很快被她白皙的肌肤, 秀美的长颈, 金黄色的长发和那优雅而略带忧郁的气质所深深吸引, 她的形象正好符合了罗塞蒂对女性美与爱的幻想。于是, 希达尔便成了罗塞蒂心目中理想的模特和第一个比阿特丽丝。“尽管她比罗塞蒂早逝将近20年, 但他的生活和艺术从此便和她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Sonstroem 39) 。

罗塞蒂和利兹 (希达尔的昵称) 在相识一年后订婚, 但一直1860年他们才完婚。在将近10年的订婚期间, 利兹一直拒绝和罗塞蒂同房, 这对罗塞蒂是生理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因为在罗塞蒂看来, “利兹拒绝了罗塞蒂肉体上的爱, 也就否定了他的天堂;而罗塞蒂强烈的性欲望和他灵肉统一的爱情观使我们很容易明白为什么他把性爱当着他俗世精神的救赎” (Sonstroem 48) 。在经历了这一生理和心理的挫折后, 罗塞蒂的创作主题发生了改变, 作品中的圣女形象也被荡妇与妖女所代替。随着罗塞蒂的创作灵感从利兹身上转移, 罗塞蒂作品中的圣女、圣美和天国也随之消失;而作品中的女性不再是男性的拯救者, 取而代之的是拯救堕落女子的男士。在罗塞蒂早期未完成的油画作品《发现》 (Found) 中, 描绘了一位被欺压、蹂躏而又道德堕落的风尘女子正流落街头, 而另一位男士正试图把她从地上拉起;在罗塞蒂的另一付诗画同名的作品《珍妮》 (Jenny) 同样表达了一位年轻男士对一位处境凄凉妓女的同情。这些作品都反映了罗塞蒂对当时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与社会道德急剧沦丧之间巨大反差的嘲讽和谴责, 体现了罗塞蒂对当时女性弱势群体生存处境的关注与同情。

随着罗塞蒂创作主题的变化和他对利兹的日趋冷落、疏远, 他开始寻觅新的模特来激发他的创作灵感以实现他对爱与美的幻想。于是情人兼模特范妮 (Fanny) 便走进了他的生活和艺术世界。“以范妮为题材的作品基本上是以性感为主题的, 即便是把她描绘为天国女子也不例外” (Sonstroem 66) 。罗塞蒂为范妮作的第一幅画是1859年的《亲吻之唇》 (The Kissed Mouth) 。画的主题是寻回失去的爱, 范妮在画家笔下显得美丽妖艳而极富感性。“罗塞蒂从范妮充满诱惑的肉体美中所享受到感官愉悦打破他早期所遵循的肉体和灵魂、世俗爱和圣爱结合的理想, 而罗塞蒂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Sonstroem 68) 。

1860年, 罗塞蒂与利兹完婚。然而仅在2年后, 利兹由于服用过量的鸦片酊而死。妻子的去世使罗塞蒂一蹶不振, 悲痛之余, 他将过去为利兹写的诗稿一同随她下葬, 自己也陷入了对麻醉药物的依赖中。

利兹去世后, 罗塞蒂作品中的出现了更多的妖女形象;同时, 作品主题的改变也进一步验证了罗塞蒂的生活和艺术的融合。除了自己对妻子的死感到内疚以外, 罗塞蒂还把这种自责迁就于范妮。于是在以范妮为模特的作品《莉莉丝小姐》中, 莉莉丝被描绘成危险、邪恶而专门诱惑无辜男子的妖女。“在利兹去世之前, 范妮在罗塞蒂作品中表现为开朗活泼、精力充沛、性感而快乐的健康女性形象;而现在, 她却堕落为阴险、狠毒但又拥有无限魔力的妖女” (Sonstroem 115) 。莉莉丝这一女性形象来自于犹太法典《塔木德经》的传说中, 据说她是亚当的第一任妻子, 一个美丽而妖艳的女子, 也是一个致命的女妖。她经常用漂亮的金发去诱惑、腐蚀和扼杀年轻男子。罗塞蒂十四行诗“肉体美” (Body's Beauty) 也对这一女性形象作了描绘:

“莉莉丝是亚当的发妻, /据说, 她是毒蛇的化身, 口蜜腹剑, /她迷人的金发, 世界首创, /尽管地老天荒, 她依然年轻依旧……年轻的男子被她诱惑, /坠入她编织的五彩缤纷情网, /然后, 便向他大施媚术, /最后折断男子的直颈, /而他心头缠绕的是扼死他的金发。”6

在与此诗同名的油画中, 莉莉丝斜倚在沙发中, 一面慵懒地梳着自己浓密而又波浪起伏的金色秀发, 一面对镜陷入了沉思, 仿佛在肯定自己的魅力。她没有穿维多利亚时代妇女特有的紧身胸衣, 而仅仅穿着件宽松的睡衣, 露出了雪白的肩膀和丰满的胸部, 暗示着她的开放和无拘束。在此作品中, 范妮所体现的莉莉丝的美貌是致命的, 而坠入她情网的男子也是命中注定的。从作品《莉莉丝小姐》中我们可以看出罗塞蒂的传统一面的道德观:圣洁的、精神上的美与爱可让人入天堂, 从而精神得以拯救;而庸俗、肉体的爱则会使人堕落而坠入地狱的危险。

三、简·贝登·莫里斯

简·莫里斯 (Jane Burden Morris) 罗塞蒂艺术中又一精神伴侣和创作灵感。简·莫里斯于1859年嫁给罗塞蒂的朋友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 , 但他们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罗塞蒂和简·莫里斯之间的关系一直暧昧, 罗塞蒂在妻子去世后与简·莫里斯的关系就更加密切。

简妮 (简·莫里斯的昵称) 天生丽质且富有女性魅力。她的头发乌黑亮丽;个高且肤色白皙, 一副丽兹般忧郁的美出现在罗塞蒂许多的作品中, 如《普洛赛尔皮娜》 (Proserpine) 和《潘多拉》 (Pandora) 。罗塞蒂往往把他作品里的模特理想化, 而简妮则是个例外。在作品中, 罗塞蒂没有对她做任何的修饰, 她本身就是罗塞蒂理想中的比阿特丽丝。如果说丽兹象征着天国的爱和美, 范妮体现着肉感、外在的女性美, 那么简妮则二者兼而有之。“对罗塞蒂而言, 她既是圣女, 也是莉莉丝” (Sonstroem122) 。她性格恬静、淡泊, 有一种难以言状的忧郁美, 而她这种气质正是罗塞蒂诗画艺术中所追求的理想的美, 也是他心灵的写照。“在她深邃的眼眸中, 罗塞蒂发现了他自己的影子;而她那庄重的表情, 总能勾起他久远的思绪和对宇宙终极意义的思考” (Sonstroem 129) 。简妮身上所体现的美的概念是模糊, 既不是纯粹的圣美, 也不是纯粹的世俗美:她是罗塞蒂幻想世界中的比阿特丽丝, 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又不同于年轻时的但丁和比阿特丽丝, 而且简妮那乌黑的长发也与比阿特丽丝的金发不同。尽管如此, 罗塞蒂仍把她当着他心目中理想的爱与美, 并为她作了许多画, 赋予她丰富的意义。“简妮对罗塞蒂最大的伤害就是她对罗塞蒂来讲太重要了” (Sonstroem 173) 。由此可以看出, 罗塞蒂十分崇拜女性灵肉结合的美, 并把这种美当做自己精神上的救赎。这也体现了罗塞蒂在放弃了基督教信仰后的一种新的宗教伦理观, 即以女性灵肉结合的美的崇拜来代替对上帝的崇拜。

综上所述, 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工业文明横行与基督教伦理道德观冲突的张力下, 罗塞蒂试图构建以灵与肉结合的女性美的崇拜来达到拯救人们灵魂的伦理道德观。尽管他的理想未完全实现, 但却反映出罗塞蒂对传统伦理道德观对自然人性束缚的反思与反叛;同时也抨击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发展造成人性的异化 (物化) 和对艺术和美的扼杀, 凸显了他对传统道德观的反叛与重构。

摘要:英国维多利亚中期重要的诗人兼画家但丁·罗塞蒂在英国诗、画艺术史上一直是位传奇式的人物。本文试从伦理学的角度, 通过对罗塞蒂诗画艺术中女性主题的解读及其伦理内涵的分析, 来说明他的诗画作品所体现的道德观并非是不道德, 而是对传统伦理道德观的反叛与重构。

关键词:罗塞蒂,诗画艺术,女性主题,伦理道德

参考文献

[2][3][4][5]参见锻炼:“《神佑的女郎》和罗塞蒂的诗歌倾向”《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04 (1988) 。

[1].Robert Buchanan."The Fleshly School of Poetry:Mr.D.Rossetti".Comtemparary review1 (1871) .

[2].Dante Gabriel Rossetti.The Works of Dante Gabriel Rossetti (1911) .London:Ellis, 1911.

[3].Bass, Eben.Dante Gabriel Rossetti:Poet and Painter New York:Peter Lang, 1990.

[4].Drewery, Anne, Julian Moore, and Christopher Whittick."Re-presenting Fann Cornfroth:The makings of an historical identity."The British Art Journal2001:3.

[5].McGann, Jerome.Dante Gabriel Rossetti and the Game That Must Be Lost.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0.

[6].Sonstroem, David.Rossetti and the Fair Lady.Middletown, CT: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1970.

上一篇:建构主义教学论下一篇:工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