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法举隅(共4篇)
识字教学法举隅 篇1
随着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数量的增加,我校的生源日渐复杂,学生之间的差异日趋明显,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若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还是按照整齐划一的教学目标、进度和内容统一对学生进行授课,忽视学生差异,不关注课堂教学有效信息的捕捉,不关注课堂生成,只是执行纯文本的课案,则会严重影响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果,不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学情,机智地关注教学生成,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师生之间的配合作用,适时有效地进行教学反馈,智慧地调控教学过程,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下面我就《声波的产生和传播》一课的两个教学片段谈谈基于有效教学反馈来提高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
[片段一]有效教学反馈改进问题情境创设
教师:声音对人类有重要的意义,是人类思想与感情交流的基础,并且与我们的生活也有密切关系。自然界也有许多声音,既美妙又神秘。接下来请同学们听一段录音。(多媒体播放动物叫声)
教师:请你就刚才所听到的声音提出一些想要知道的问题。(学生纷纷提出与声音有关的问题)
教师:刚才许多同学都提出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声音是怎么产生、怎么传播的。(由此顺利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评析。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有时不合理的问题情境也可能对新课的教学产生负面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做出合理的调整和改进。
为了让学生主动提问、主动猜想,在第一次教学设计时,我专门设计了视频课件,让学生边看边听。可是问题出现了,课堂实践的结果是:学生被画面俘虏了,注意力根本就没集中在声音部分,大多数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没有达到我预先的设想,偏离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这一主题,也就是说新奇的声画场景产生了负面效果,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低效或无效。针对学生的这种反馈情况,我进行了改进,将视频改为音频,使学生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听”上,很好地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又不会使他们的注意力发生偏移。
[片段二]有效教学反馈应对课堂生成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并让学生自己实验,感受振动发声原理,课堂气氛良好。就在这时,张同学问:“老师,有的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我家里的电子贺卡一打开并不振动就会发出音乐声。”教师根据学生提问,随即对教学计划做了调整,讲解电子贺卡的发声原理,同时赞扬张同学在生活中是个有心人,并让他回家再仔细观察,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十分满意。
评析:在课堂教学中常会发生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如张同学对教师结论的质疑。对于出现这种预设之外的状况,很多教师往往采用逃避的手段处理,以“这个问题不是我们这几节课要学习的,以后再讨论”来搪塞过去。
教学反馈是一种复杂、双向的过程,课堂上教与学的双方利用相应的教学反馈信息,不断调整各自的行为及方式,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如果采取忽视、搪塞的做法应对课堂教学生成,会导致教学反馈不但没有起到对教与学应有的促进作用,反而对教学双方产生误导,有的甚至严重影响到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有效教学反馈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从而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随时修改教学计划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有效教学反馈可以使学生通过教师获取反馈信息后,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并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成绩,产生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高中文言散文教学举隅 篇2
文言文教学不仅要“言”与“文”结合, 要教“实”, 教“活”, 更要教“美”。既要关注文言文语言形式的文化属性, 又要关注文言文所承载内容的文化特性;既要关注文字的文化内涵, 也须借助特定语境感知文本的文化内涵, 通过走进文本, 在研读与探究中, 去感受文言的美, 感悟文化的美, 获得有意义的生命体验。
课标对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总要求落实于“浅易”上, 主要还是为了降低教学的难度, 教学中关注的重点往往是“理解词句含义”,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目标似乎定位于“浅易”的“积累·整合”上。虽然课标中有“读懂文章内容”的要求, 但教学时主要体现于只要初通大意就行。长期以来, 高中文言散文多停留于死记硬背与不求甚解, 致使文言散文教学陷入枯燥无味的境地, 学生怕学文言散文又不得不学的主要原因在于要应付考试, 这种错误的导向已经贻害不少学生。
其实课标对高中文言散文的教学还有更高要求, 如“感受·鉴赏”中就有“品味语言, 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 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 “通过阅读和鉴赏, 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 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陶冶性情, 追求高尚情趣, 提高道德修养”等要求, 在“发现·创新”中也提及“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 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 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的要求。教学文言散文, 绝不能贪多务得、细大不捐;一定要选准切入点, 以四两拨千斤、细处见精神的智慧上出文言散文特有的韵味来。
一.在细读中体悟
读是文言文教学的一剂传统良方, 教学文言散文一定要强调多读。有很多文言散文言近旨远, 只有细致品读, 反复品读, 才能深入理解, 尤其是要重视在细读中体悟。文言文教学要让学生多读、细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实在是一把宝贵的获得真知的金钥匙, 如能熟读则往往会“每有会意”, 有时产生无师自通的悟性。读须强调理解, 强调读得活, 强调读中有思, 反对死记硬背。只有读思结合, 才能避免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囫囵吞枣, 才能培养悟性。在强调学生多读、以读为主的同时, 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好读乐读会读的习惯。读并不是平均使力, 要有所选择, 讲究方法,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细读, 为其指点迷津, 启发其通过读体悟文本的深刻意蕴, 尤其是对容易忽略而又事关文章痛痒的细微之处要反复让学生读, 尽量发挥读中悟的效果。通过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细读, 让学生积累知识, 开拓视野, 形成能力, 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古代散文中有许多看似平凡无奇的地方其实蕴含丰富需认真细读, 通过细读加以体悟。我教《六国论》就采用了“细读体悟法”, 举重若轻, 挖掘一个小小的“也”字的巨大张力, 收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奇效。
“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是北宋苏洵《六国论》的首段。其中为什么起句用“弊在赂秦”而末句却在“弊在赂秦”之后加一“也”字一般人是不会在意的。我在要求学生反复自读这一段时, 特别提醒学生把“弊在赂秦”和“弊在赂秦也”作比照认真读一读。之后又指名朗读好的学生重点范读“故曰弊在赂秦也!”要求用四种重音停顿方式读, 即分别把重音落在“故”、“弊”、“赂”、“也”字上, 并评说了具体感受:重读“故”体现了顺理成章的必然性, 重读“弊”突出的是历史教训的惨痛, 重读“赂”强调的是亡国之举, 重读“也”体现了语气的确定性。由于对“也”的感受还不太具体, 我又要求学生再把“故曰弊在赂秦也!”读三遍, 重音全落在“也”字上, 并提醒:一次比一次的语速慢, 一次比一次读得低沉。结果不少同学读了三遍之后还在意犹未尽地读, 在交流读的感受时纷纷举手, 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故曰弊在赂秦也”中的“也”字既是表确定语气的语气词, 又底气很足, 韵味无穷, 不仅重申了论点的毋庸置疑, 也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表达了苏洵对六国破灭的沉痛、叹惋之情, 也流露了对宋朝当政者训诫、警告之意。
《六国论》是史论, 表面上是论述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的, 实质上是拿战国时的六国来说宋, 意在借古讽今, 向北宋统治者敲响警钟, 提醒治国的人应当吸取这个历史教训。通过细读让学生明白了古人追求文贵其简, 文简而理周, “也”虽是一个常见语气词, 但在这一特定语境中却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在带有规劝性的心态下, 显得委婉含蓄, 令人回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故曰弊在赂秦也”的“也”一字千金, 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深沉忧患意识,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襟怀。这个“也”是文气之所在, 文情之所在, 文脉之所在。其后教者再进行适度拓展, 联系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也”字所具有的一唱三叹风韵和苏轼的《定风波》“也无风雨也无晴”中两个“也”字所表现的豪情胜慨、胸襟怀抱等, 就能有更深切的体悟。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也”字, 在名家笔下如此灵动, 变得不可更易, 使学生终身难忘。
二.在质疑中领悟
学贵有疑, 教贵设疑, 语文教学必须强化问题意识, 努力创设问题情境, 以提问为手段来进行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学文言散文时, 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炼问题、善于围绕问题组织教学。首先要善于深入钻研教材, 弄清楚应该教什么和怎样教。教材是进行教学的凭借, 是教学诸要素中的一大要素, 只有深入钻研教材, 准确地从整体上把握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疑问点, 做到心中有数, 既讲究问题的梯度, 又讲究问题环环紧扣, 为教学能渐入佳境而做好充分准备。其次要善于发现有价值的问题。问题的价值又不应是抽象的, 而应是具体的, 好的问题不仅能以少胜多, 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而且能牵一问而动全课, 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有时有价值的问题在似平而奇之处, 有时则在形拙实巧之处, 有时则在表精里妙之处。第三是充分了解学生, 善于让学生质疑。问题只有切合学生的实际, 才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才能有助于让学生学会“思”, 学会“疑”, 学会自我发展, 增强鉴别评价能力。第四讲究提问方法, 教学需要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链, 使之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在教学《劝学》时就采用了“质疑领悟法”。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经典篇目, 文章步步设喻, 喻中寓理, 余味不尽。但教学往往忽视下面的这一段:
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顺风而呼, 声非加疾也, 而闻者彰。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教学中往往对“善假于物”的“善”或是避而不谈, 或是轻描淡写, 从来不把目光聚焦于“善”上。我在教学时, 则以组织学生探究“善假于物”中的“善”为突破口, 牵一发而动全身, 多视角感悟荀子行文的思路绵密、设喻精妙, 从而加深了对《劝学》内容的理解。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围绕“善”字分三层展开, 分别是:如何解释“善假于物也”中的“善”的字面意思?“假于物”之前为何要加一“善”字?荀子在此文中是怎样勉励人们“学不可以已”, 并且必须是“善学”的?这里的“善”与上文“非能水也”中的“能”同义, 就是“擅长”之义。如果纯从句子本身看,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可以删去的实词就是“善”字了, 如果从常人的眼中看, 如果要使“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的文字再洗练一些, “善”字也似乎在可删之列, 但荀子为何要突出“善”字?通过研读与探讨, 学生对“善”有了深切的领悟:“善”在知不足而会弥补上。人有许多先天的弱点, 关键是“善”自我补救。“善”在有“高远”之志且方法得当上。学习者不能做“跂而望”者, 应该有“博见”“见远”“闻彰”的自我追求, 关键在于善于“登高”、“登高而招”、“顺风而呼”, 这样就能弥补缺陷, 实现自我价值;学习者更要有“致千里”“绝江河”的远大理想。“善”在借物之长而能完善自我上。学习者需要慎重抉择、择善而为, 一“望”一“招”一“呼”一“假”都得有讲究。“善”在紧扣“劝学”上。“善假于物”实际上也具有比喻义, 指擅长向贤师益友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修养, 不断完善自己。《劝学》全篇不只在激励人们永不停息地勤奋学习, 而且是以殷殷之情告诫人们如何做到“善学”, 只有追求一个“善”字, 才能成为君子, 具备圣心。通观《劝学》一文, 作者旁征博引、铺陈扬厉、娓娓说理所聚焦的就是“善学”。
三.在置换中感悟
古人写文章很强调炼字炼意, 不仅在诗词中多见,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 “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等都是文坛佳话, 而且散文中也不乏其例, 比如“环滁皆山也”就很典型, 教学文言散文有时采用“置换感悟法”就会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所谓置换感悟法, 是指在教学中用局部替换的方式对阅读文本进行多视角比较解读, 引导学生品评鉴赏, 获得独特的感悟,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学会自我构建。用于置换的语料来源是极广的, 文言散文中就有很多可直接用来实施“置换感悟”教学的经典资源, 如果教者注意挖掘、充分利用, 就会使教学渐入佳境。我在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历史散文名篇时就巧妙借用了“完璧归赵”中一处“都”、“城”之异的资源, 用“置换感悟法”组织教学,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完璧归赵”故事围绕“以城易璧”而展开, 但文中有两处有意把“城”说成了“都”。一处是蔺相如拿着璧斜看着柱子准备击柱时, “秦王恐其破璧, 乃辞谢, 固请, 召有司案图,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一处是蔺相如“归璧于赵”后在秦廷上却说:“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这两处所说“都”与其他地方所用的“城”是不能互换的。首先“都”与“城”的词义是有差别的。“都”指大城市, “城”指一般性城市。在古汉语中泛指一般城市有时也称“城邑”, 故文中说“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 故臣复取璧”。接下来就围绕秦王、蔺相如为什么都“易城为都”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当初秦昭王听说赵国获得了“和氏璧”非常垂涎, 依仗秦强而赵弱的现实给赵王施压, 派人送去一封信, 打算通过外交途径用“十五城请易璧”, 但这“十五城”并不具体, 只是泛泛而言。“相如奉璧奏秦王”之后, 秦王大喜过望, 未曾料到“天下所共传宝”竟得来全不费工夫,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左右皆呼万岁”。蔺相如观察秦王受璧时傲慢的神态、轻率的动作后发现“秦王无意偿赵城”, 略施小计, 取回璧, 并且“持其璧睨柱, 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想借“都”即大城市的诱惑来稳住蔺相如以保住和氏璧, 故而“易城为都”。蔺相如在秦廷慷慨陈词时, 之所以改“城”为“都”, 就是因为秦王有“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的许诺。可见, 秦王的“易城为都”是迫不得已, 蔺相如的“易城为都”是为了变被动为主动, 以取得外交斗争的主动权。虽然“都”与“城”只一字之异, 但艺术感染力极强。既真实而充分地展示了人物的不同心理, 也生动而鲜明地刻画了人物形象。秦王的“都”“城”之异生动地表现了其贪婪、虚伪和狡诈的性格, 其所作所为、言行相悖的欺人之举更为昭彰, 蔺相如的“都”“城”之异则反映了其沉着、机智、灵活的性格, 其能言善辩、有胆有识的外交才能尽显风采。“都”与“城”之异不仅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秦赵外交冲突的纷繁复杂, 也使行文更为缜密、呼应更为巧妙自然。正因为有了“都”与“城”之异, 才使秦王“遗赵王书”、“召有司案图”、“秦亦不以城予赵”一脉贯注、前后呼应, 既讽刺了秦王的言而无信, 也表现了蔺相如的智慧与才能。
初中地理趣味学法举隅 篇3
一、看影视书报, 借网络学地理
电影电视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 是地理学习的“另类语言”, 学生可以从影视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一部好的影视, 特别是专题片和记录片可以充实或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 达到以声释文、以像释图、像文结合的目的;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 创设地理情景,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如教师可推荐学生课后或假期下载观看中国地图出版社发行的《地理中国》 (724集大全) , 或收看央视“远方的家”系列节目———“边疆行”“沿海行”“北纬30°中国行”“百山百川行”“江河万里行”, 以丰富地理知识, 激发学习兴趣。
鼓励和支持学生多看书看报, 多浏览有益的网站。书报尤其是有关地理探究的杂志和报刊, 对丰富学生知识, 拓展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另据资料显示, 新时代青年最喜欢网络, “网络在生活中, 生活在网络中”, 网络知识的涉及面很广, 更新的速度很快, 积极引导学生浏览与地理紧密相关的网站, 获取最新的地理信息, 能增强其自信心, 提升其成就感。
二、听民歌小调, 随旅游学地理
俗话说“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旅游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并且是一种愉快的学习地理的较好方式。各地的风景名胜和民俗不尽相同, 故各个地区和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歌曲, 从歌曲和旅游中学生可以了解到许多相关的地理信息, 如土特产、服饰、语言、宗教信仰、建筑风格、生活习惯等民风民情, 如:新疆民歌《新疆姑娘》、台湾民歌《采摈榔》、云南民歌《绣荷包》、东北小调《新送货郎》等。学生在愉悦心情的同时既学习了地理知识, 又培养了热爱大中华、热爱各民族的情感, 还增强了民族平等, 共同繁荣的意识。而且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 学生听得见、看得到、摸得着, 这样学习地理, 学生容易接受, 易于理解。
另外, 运用地理原理解释生活现象与问题的同时生活实例也可能对理论提出质疑与挑战。例如, 有一种说法:“旅游业是无烟 (污染) 工业”, 学生联系旅游中的所见所闻:旅游区车流的增加使有害尾气的排放量大增, 景点餐饮业的发展也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加剧了绿地、水面的白色污染等, 质疑“怎么能说旅游业就是无烟工业呢?发展旅游业难道能忽视环保吗”?
三、读诗词歌赋, 编口诀学地理
诗词歌赋朗朗上口, 应用得法, 可使学生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 能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环境。如讲地球的运动时用“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描述黄河奔腾咆哮, 一泻千里的气势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描述长江的磅礴和多情时用“大江东去, 浪涛尽”和“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讲气候变化时用“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等等。
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 编成简洁明快的顺口溜, 适当引用歌谣进行教学, 既通俗易懂, 趣味横生, 又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甚至可以培养学生跃跃欲试进行地理歌诀创作的热情。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 形象逼真, 富有感染力;讲内蒙古高原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壮丽和辽阔;讲我国的行政区划时让学生自编“三十四省记不难, 黑吉辽, 蒙新甘;陕宁青藏云贵川, 两湖两广两河山;港澳苏浙闽皖赣, 京津沪渝台海南”的顺口溜可以快速记全记牢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
四、背成语俗语, 猜谜语学地理
短小精悍的成语也会使地理教学增辉添彩, 如“沧海桑田”描述了地壳的运动变化、“风雨交加”体现了冷锋过境时的天气状况、“斗转星移”展示了地球的运动、“百川归海”形容了海陆间水循环的情景等等。准确地引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成语, 既具有科学性, 又客观反映了地理现象, 寓意深刻, 耐人寻味。一些民间俗语对地理事物演化的形容既充分又形象, 浅显易懂, 如“一场春雨一场暖, 一场秋雨一场寒”“枣发芽, 种棉花”“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天”“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等等。
谜语是我国的国粹,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历史。在教学中适当应用, 既可启发学生的思维, 又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在讲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时先用谜语“说它多大就多大, 日月星辰全容纳, 无人知它始和终, 也没左右和上下” (谜底:宇宙) 来活跃同学们的思维, 再开始讲授新课, 效果更好;讲课中也可以穿插一些谜语来活跃课堂气氛, 如“青石板, 板石青, 青石板上插银针, 一闪一闪亮晶晶” (星星) ;“有个老公公, 天亮就出工, 一朝一日不见它, 不是下雨就刮风” (太阳) 。另如“久雨初晴” (贵阳) ;“风平浪静” (宁波) ;“大言不惭” (海口) ;“船出长江口” (上海) ;“相差无几” (大同) ;“金银铜铁” (无锡) ;“千里戈壁” (长沙) ;“大家都笑你” (齐齐哈尔) 等等。
五、讲故事笑话, 用时事学地理
生动有趣、富于启发、和谐动听、节奏明快的语言, 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 形象地描述与板图结合, 效果更佳。如讲锋面雨带随夏季风在我国东部移动的规律时, 教师一边用多媒体展示简图, 一边用富含情感色彩的言语感染学生:每年5月份, 源于太平洋的东南季风趁机登陆, 在南岭一带受到冷空气的阻挡, 冷暖两种气团在此交锋, 这里首先进入雨季, 珠江水位开始上涨。而后, 夏季风的“援兵”赶来, 势力增大, 于6月份向北挺进到长江流域。冷暖空气又在江淮之间交锋, 势均力敌, 相持摆动一个月左右, 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连绵的天气, 因此时恰逢黄梅成熟季节, 人们称之“梅雨”。“梅雨”结束后, 夏季风乘胜北进, 势如破竹, 于7~8月份连克华北和东北, 夏季风一统神州。可是天有不测风云, 冬季风不甘失败, 马上气势汹汹, 大兵压境, 在9月份, 夏季风被迫退到长江流域, 10月份无可奈何地离开大陆。就这样锋面雨带随夏季风有规律地移动, 造成了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 而北方则开始晚、结束早的特征。
又如在讲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时穿插这个笑话:某天天气很炎热, 妈妈让王辉把牛奶放进冰箱, 王辉却从书桌里找出一张世界地图, 把它摊开平放在桌上, 然后将一瓶牛奶放在地图的南极地区。妈妈问:“你为什么把牛奶放在地图上?”王辉解释说:“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 年平均气温在零下25℃左右, 最低气温在零下88℃以下, 人们发现几十年前探险者留下的饼干和罐头一点也没坏。牛奶放在那儿, 保险不会坏, 比电冰箱温度低得多。”
世界上的事物每天都在变化, 地理教学更应紧跟时代步伐, 关注时事热点, 及时讲解正在发生的问题和现象。如当印尼遭遇特大海啸时, 向学生介绍有关海啸的知识;当美国遭遇“卡特里娜”飓风袭击时, 向学生讲解有关飓风的知识;当四川雅安芦山遭遇地震时, 向学生传授有关地震和避震自救的知识;当“神舟”十号顺利上天时, 向学生展示我国向宇宙空间进军的大事记;2013年8月当叙利亚发生“化武危机”时, 及时向学生介绍这个中东的“火药库”等等。
在此学习过程中, 全球意识作为一种跨世纪的新思维, 学生将从全球范围和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现实, 并将本国、本地区、本乡置于国际大背景下加以思考和分析, 从而学会尊重与理解、竞争和合作、关心和交往。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地理学科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国情和国策教育,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责任感和爱国情感, 树立中华复兴的崇高志向。
六、重现象实际, 用体验学地理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确, 学生的很多知识和能力都来源于生活, 而不仅仅是书本和课堂。新课改要求教师不再仅限于讲台, 而是更多地处在学生中间, 有目的、有意识地带领学生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走进自然、走进社会、亲身体验, 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内容, 让学生有新的发现, 进行新的挖掘, 从而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使学生的思维与表达成为有本之木, 有源之水。现象是入门的向导, 也是问题的源泉, 从介绍典型而新奇的事物入手引出的问题最生动, 对于学生最有吸引力。如讲“气压带风带”时, 可从介绍历史事实入手。“哥伦布发现美洲的第一次航行是从里斯本出发, 南行至北纬30°附近的加那利群岛停留后, 折向西行。一路上天气晴朗, 风平浪静, 帆船行驶缓慢, 用了37天才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第二次他把船向南多开了1000多公里, 然后再向西横渡大西洋, 船队一帆风顺, 在东北风的吹送下, 只用了20天就抵达了美洲。后人曾两次在他走过的路线上航行, 所遇风的情况都是如此, 这个事实说明地球上风的分布是有规律的。风在全球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呢?”接着学习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这时部分学生会在心中提出成因问题, 教师再明确提出:“气压带风带的这种有规律的分布是怎样形成的呢?”从而把所有学生都带入成因问题的情境之中。在讲解成因的过程中, 通过一系列具体问题不断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 引导学生的认识步步深入。
新课改对学生的学习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体验是学生情感、知识和能力的自我反馈过程, 是兴趣、情感参与度的自我衡量, 是与知识获取和能力提升联系在一起的学习过程。如:讲“城市化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时, 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建水城市的发展, 就“建水城市建设应如何进一步进行、应如何保护和改善建水的城市环境”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通过搜集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 小组交流、讨论形成共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大组交流讨论, 也可进行辩论, 最后形成共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重在学生参与, 重在生生、师生交流、协作与互动, 重在方法和过程的应用, 重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主动学习方式。
香港阅读教学教法举隅 篇4
一、这是一片充满着浓情蜜意的“山水”
香港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兼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 而且对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能力的要求更为细致完整。从《教师备课用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对学生的关爱, 对汉语言文字的浓情蜜意, 对课堂教学的完美追求。请看摘录自香港《快乐学语文四年级下学期教师备课用书》中《桂林山水》的课业说明:
学习范畴:阅读 (精读) 、说话、中华文化、语文自学。
说话:说出自己的心声。
阅读:
1.学习用边读边想象的策略读游记。
2.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3.运用各种策略找出段落大意, 归纳中心思想。
4.培养摘录好词、好句的习惯, 积累语料。
语文学习基础知识:
1.初认字词:桨、竹笋、兀立。
2.认读字词:荡舟、波澜壮阔、扩散、水纹、拔地而起、罗列、形态、屏障、嶙峋。
3.书写字词:水平如镜、仿佛、无瑕、峰峦、雄伟、栽、连绵、画卷。
4.认识遣词用字在表达上的效果。
5.认识写景型游记的写作技巧。
6.认识排比句。
7.复习比喻句。
8.认识“山”部的字。
其他:
1.培养自学能力。
2.认识我国的山川名胜。
教学时间:4教节。
从以上的课业说明可以看出, 香港同仁对教材进行了充分的挖掘开发。单课教学目标周密细致, 指向明确 (甚至连“认识‘山’部的字”都明确指出) , 刚性要求多, 兼容性强。这样, 有利于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方向, 避免无效教学。从中, 我们也可以体会到, 香港的阅读教学注重以教材为载体, 通过教学, 让学生扎实掌握相关的语言文字, “培养自学能力”, 内容的理解在教学目标中的地位是次要的。
二、这是留下探寻者足迹的“山水”
与内地严谨、感性、厚重的课堂相比, 香港的课堂教学显得简约、理性、明快。香港《课程发展路向》指出:“课程发展的大前提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所有的学生都有学习能力, 应享有基要的学习经历。”岑老师的课堂充分体现了这两个理念。观其教学过程, 处处以学生为主, 让所有学生享受学习的经历,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第3教节主要学习、了解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岑老师把教学重点放在“排比句”上。请看两个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一
1.请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排比句, 先朗读, 再解释为什么说它们是排比句。教师提示学生可从句子结构、意思和语气三方面作分析。
例句:“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完整无瑕的翡翠。”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 讨论概括出:这个句子有三组分句。结构方面, 每个分句的结构均是“漓江的水真……啊, ……得……”, 句式相同;意思方面, 三个分句都是描写漓江水的特点, 意思相关;语气方面, 三个分句也一致。
2.朗读句子, 请学生分别说说运用比喻和排比这两种修辞手法描写景物有什么好处。
(3) 请学生完成《补充工作纸14冥冥句子练习》, 以巩固所学。
(4) 请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向全班朗读出来, 并解释选择这是好词佳句的原因。教师鼓励学生把这些好词佳句抄录下来, 然后背诵一下。
以上教学片段, 教学目标定位明确, 线索清晰, 深入浅出, 层层推进。通过美观醒目的课件简报辅助教学,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探究发现, 总结提升, 把修辞手法的特点、作用、如何运用等知识转化为能力, 让学生准确认识、清晰掌握。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也训练了自主探究、观察、推理、概括及写作诸方面的能力。
教学片段二
讲授结束后, 岑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完成工作纸……
1.分辨以下句子是运用了比喻、排比还是对偶的修辞手法, 在适当的方格里加上“姨”号。
2.用排比法续写以下的句子。
(1) 白云有时像兔子, 有时像绵羊, 有时像花猫, 千变万化, 有趣极了。
(2) 无情的台风把木屋吹散了, 把树木吹倒了, 把船儿吹翻了。
3.试用排比法写一个小段落, 描写小息的时候, 同学们会做什么。
(以上内容摘自香港《快乐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配套《补充工作纸14》)
岑老师在课堂教学中,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水平, 设计相关的练习, 讲练结合, 从易到难, 从简到繁, 逐步递进。让学生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 从不会到会, 从简单掌握到灵活运用。另一方面, 舍得花时间, 花力气, 把“写”挤进课堂, 利用课文中的“宝贵资源”, 通过有效的练习, 把“学的东西”, 变成“自己的东西”, 并使之更鲜活, 更丰盈, 更酣畅, 真正落实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这是一片蕴藏着智慧和灵气的“山水”
在香港课堂上, 可以感受到其开放、多元、兼收并蓄的特点。例如, 借助教学简报, 集中学生注意力, 启发思考——出示两个句子时, 通过学生的寻找, 对相同的句式进行明确的标注提示, 让学生一目了然, 印象深刻。合作学习, 多人参与, 照顾差异——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完成练习等。课堂上还体现了我们交流协作计划的元素——读写结合, 通过让学生多形式地朗读, 比较、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也使得学生感受直观, 印象深刻。其中对桂林山水特点的教学让我深感香港教师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片段三
1.教师提问:
(1) 作者用了哪几个字去形容漓江的水?
(2) 作者用了哪几个字去形容桂林的山?
(3) 你认为作者用这六个字来形容桂林的山水贴切吗?
2.把学生分成六组, 进行配词比赛。每组分别用“清”“静”“绿”“奇”“秀”“险”配词, 并运用工具书查找词语的意思。
例如:清——
清澈:清而透明。
清凉:凉而使人感到爽快。
清洁:没有尘土、油垢等。
清楚:事物容易让人了解、辨认。对事物了解很透彻。
3.请每组派代表板书词语, 并解释词语, 教师指正及补充。
4.配词最多、解释得最准确的组别获胜。
5.请他们想象漓江的水, 用这些词语造句。
此环节设计是课堂的亮点之一, 它把文字训练和理解内容有机整合。通过合作学习, 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 间接让学生理解了这六个关键词的其他内涵, 有助于学生深入体会桂林山水的特点。最后请他们想象漓江的水, 用这些词语造句, 更让学生再次提升理解、想象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各种能力。此处设计如神来之笔, 让我们眼前一亮, 仿佛桂林山水就在眼前, 充满了生机, 充满了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