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高专

2024-10-12

幼师高专(精选3篇)

幼师高专 篇1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一直以本科大学英语教学为蓝本, 与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脱节, 未形成高职特色的英语教学体系, 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此,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专业化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学前英语教育快速发展, 对师资的要求越来越高, 作为培养幼教师资的幼师高专也面临着如何提高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公共英语教学发展趋势, 探讨如何在幼师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体现专业化。

一、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与改革趋势

目前, 高职高专院校在专业培养目标上已经逐步形成特色, 专业课程的设置也逐步趋于规范。然而当前的公共英语教学仍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成为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英语实用能力是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能力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英语教学应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方针, 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然而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在公共英语的教材内容、教学模式和手段上, 与相关专业领域联系不密切, 对侧重于岗位专业技能的探索研究较少。因而学生虽学完相应的公共英语课程, 通过了英语应用能力A、B考试, 但步入工作岗位后, 各项英语技能往往达不到“实用”或“够用”的要求。高职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刘黛琳教师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 既有别于大学本科教育, 也不同于专门的职业培训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既要保证高等教育的属性, 使学生达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又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使学生英语能力满足未来职业 (岗位) 实际需求。

可见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专业化势在必行,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改变以往公共英语教学模式, 应真正做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 鲜明地突出高职特色。高职高专院校应结合本院校专业特点, 将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按照专业特色, 对目前公共英语的授课内容及方式等加以改进, 根据专业的不同, 制定相应的英语教学方案, 探索适合本院校的公共英语专业化教学模式。

二、幼师高专公共英语专业化的途径

(一)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突出学前教育特色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塑造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公共英语教学要充分考虑英语在学生未来岗位如何运用英语, 应具备哪些能力, 从而制定相应教学方案, 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幼师高专是培养学前教师的基地, 幼专的公共英语教学应依据幼教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整体方案,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突出学前教育特色, 探索适合学前专业学生的公共英语专业化教学模式。

学前教师要顺利开展英语教学活动, 除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外, 还应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 及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技能。要侧重培养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因为口语教学在学前英语教学中所占比重较大, 学前教师应做到语音语调标准, 口语规范, 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此外, 还应掌握学前英语教学理论及教学技能。学前英语教学理论会在英语教法课中学习, 但教学技能的培养应穿插于公共英语教学中, 比如英语演唱、童谣表演、故事讲述等。为此, 幼专的公共英语教学应以培养英语基础知识扎实、口语标准规范、教学技能过硬的学前教师为目标, 使学生具备工作岗位所需职业能力, 对学生就业产生实质性帮助。

(二) 合理整合教材, 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幼专英语教学应紧扣幼教专业人才目标, 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英语应用能力较强的技能型人才。为此, 教材的选择要注重其实用性, 要选择与学生的专业及今后岗位需求联系密切的教材。此外, 教师还要更新教材观, 合理运用所选教材。应适当删减与学生专业学习无关的内容, 适当补充与学前专业相关的英语基础知识, 增强教材的针对性。还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其进行适当地重组及拓展, 增强教材的实用性。总之, 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 满足学生实际需求, 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率, 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三) 尝试多元教学设计, 调动学生主动性, 激发潜能

幼儿英语教育活动常与体育、音乐、美术等其他领域活动整合, 幼儿英语教师要能唱、善跳、会画、会制作、善表演。在设计英语课堂活动时, 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必备的各项职业技能, 使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未来职业相关联。鉴于幼儿教师职业特点, 教师应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 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设计, 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训活动, 让学生体验多元课堂活动形式如创编歌谣、绘制英语海报、表演课本剧等等。要更新教学理念,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缩减讲授时间, 向听说优先、基础知识和教学技能并重的方向转变, 给予学生适当引导, 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 调动学生主动性, 激发潜能。教师要关注每位学生, 为其提供发展语言能力的多元途径, 促进其多项智能的发展, 培养一专多能的合格教师。

(四) 完善考评机制, 以评促学, 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目前不少高职高专的英语考试还是侧重考查学生书本知识掌握情况, 这种做法显然与职业教育培养应用能力的宗旨相悖。应更新评价观念, 完善考评机制, 以评促学, 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考评内容除了包括语言知识外, 应侧重口语交际能力、各项英语教学技能的考察, 使评价内容更全面。要让学生也参与评价, 使评价更客观。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引领学生关注专业发展, 提高专业能力。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 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 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力推行工学结合,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幼师高专肩负着培养合格学前教师的使命, 公共英语教学应参照学前教师职业资格标准,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完善评价机制, 实现公共英语专业化, 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黛琳,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 《中国外语》, 2009.6

[2].罗睿华, 《高职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公共英语专业化》[J], 《管理观察》, 2009.1

[3].戴志华,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对策》[J], 《职业时空》, 2010.8

幼师高专 篇2

一、培养学生具备丰富的舞蹈想象力

想象是创造的前奏,是一种感知能力的体现,一个善于想象的人,才善于创造,同样,一个善于想象的人,才更富有创造能力。如果没有想象,学生就无法认识世界;没有想象,也就没有舞蹈创造,幼儿舞蹈亦将停滞不前。创造力的培养并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那样高深莫测、无从做起。而是正如陶行知先生指出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蕴涵着这种契机,关键是教师能否意识并及时地适当地把握它。具体来说,创造力的培养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进行:

(一)观察生活

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幼儿舞蹈作品创造的源泉,只有具备观察生活、观察社会的敏锐能力,才能不断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养料,才能创作出时代的精品。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幼儿和幼儿的生活,善于从观察中找出对比,从对比中找出窍门、找出本质,这样才能把握时代,反映社会与生活,创造社会与生活。比如:学生做“根雕”的造型,先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树根或展览品,找出根与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结构、形态,再来塑造“根雕”的造型。

(二)聆听音乐

舞蹈离不开音乐,聆听音乐能使人产生灵感,引起共鸣,在美妙的音乐中能形成舞蹈形象和舞蹈画面。“百闻不如一见”,其道理就在于人们对视觉的认识作用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在聆听音乐时需要把它视觉化,形象化。

(三)情感激发

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学生只有对学习活动持主动态度,才能使自己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思维也才具有创造性.在舞蹈教学中,教师用情感去渗透,用感染力去示范,传授舞蹈的内涵,让学生感受、模仿、体味、悟化。在尊重学生主观想法的前提下进行恰当的启发和引导,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想象的源泉才不会枯竭和泯灭。

二、教育学生掌握扎实的舞蹈基础内容

一个编导想象力再丰富,却因为舞蹈知识贫乏、基本功太差、方法保守等原因,而无法用自己的肢体动作表现出来等于“白想”。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同时,要进行各类舞蹈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内容不需要太深,但要广;技巧不需要太难,但要准。

(一)幼儿舞蹈创编的基础知识

学习编舞理论知识是推动编舞实践,培养学生手脑并用能力,提高技能不可缺少的一课。选择简单、浅显、相关的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具备一定感性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编舞理论。让学生了解舞蹈创编在幼儿园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幼儿舞蹈创编相关的理论知识,为创编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传授一定的创编技法,使学生在创编时具有科学性、针对性。

(二)舞蹈基本功训练

作为幼师高专的舞动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基本功的重要性,在舞蹈的基础训练中把技术训练运用到有目的的表演组合或具体的作品中,进入了某种轻松活泼的状态之中,成为满足实际需要的有目的的技术训练。在学生掌握动作的同时,应渗透充满感情和想象的舞蹈艺术语言,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发展形象思维、自由地、创造性地表演舞蹈。

除此之外,还要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幼儿舞蹈赏析等相关知识,掌握舞蹈的基本体态、动作特征、舞姿特点和基本风格,丰富学生的舞蹈语汇,扩大舞蹈眼界,提高表现力,为今后的教学、表演、创编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鼓励学生敢于创新的舞蹈意识

创新是幼儿舞蹈教育发展的源动力,也是培养学生创编能力的关键。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在幼儿舞蹈创编课堂教学中首先应该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使学生在情感的促动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产生一种探索创新的欲望。

(一)选材新

舞蹈素材和生活积累是编舞者不可缺少的法宝,多看、多思、多学、多想才能使舞蹈素材和生活“装满”编者头脑,在“撞击”中“感悟”,在“选择”中“储存”。而作为幼儿舞蹈编舞者,要用一颗童心去观察认识世界,从丰富多彩的幼儿生活中寻找幼儿歌舞的创作灵感,从而去发现适合表现幼儿情趣的题材。今天的幼儿不同于过去,他们的精神面貌、个性爱好更为强烈、典型。这就要求学生在选择幼儿舞蹈题材时,角度一定要巧妙、独特,切忌面面俱到。必须抓住当代幼儿的性格特征,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有趣味的题材,给他们带来美的享受,是他们受到美的熏陶。

(二)构思巧

构思就是编舞者在进入创作之前对舞蹈作品在头脑中的整体设计,包括音乐的选择、舞蹈的结构、动作的走向、队形画面等。在构思这些内容时,除了考虑整体的协调统一、立意准确外,还应考虑此舞蹈的“亮点”在哪里体现,哪些东西更能吸引孩子的眼球,引起他们的共鸣,使他们兴奋。我们编排的舞蹈只有得到孩子的认可和喜欢,才算是成功。所以,我们在构思一部作品时,即便面对旧题材,也别急着编动作,别走老套路,尽量采用新的思路、新的角度、新的方法和手段重新构思、统筹安排,使未来的舞蹈别具一格、引人入胜。

(三)构图美

俗话说:“人若美,需三分长相,七分打扮”,而舞蹈属于审美艺术,幼儿舞蹈则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更能体现其审美特征,若要美,也需三分动作,七分画面。因此,编舞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特点,重视对幼儿歌舞构图美的设计。幼儿的注意力不集中,但是幼儿具有好奇心,想象丰富,喜欢生动有趣的内容和形式。在对作品构图的设计中一定要通过舞蹈画面的变化和对比、服装道具的搭配和运用,增加作品的情趣,吸引幼儿,使幼儿更好的融入作品、表现作品。

四、加强学生自主创编的实践能力

幼儿舞蹈创编教学重在实践,只有加强课堂实践环节,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创编舞蹈的能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实践训练时,一定要结合幼专学生特点,遵循科学有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手段,合理安排内容,耐心指导训练。

(一)模仿动作,轻松编舞

在学生初学编舞时,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先从模仿开始。就是模仿课堂里学过的动作重新组织小组合,模仿课堂里看过的优秀幼儿舞蹈范例重新编排幼儿舞蹈,这是幼专生编舞活动的开始。舞蹈动作的创造也常常是从模仿开始的,创造也是在模仿中逐渐改进发展起来的,对于舞蹈知识不多的师范生来说更是如此。既减轻初学编舞的难度,又促使学生在模仿原有动作基础上,产生一些联想和改动,从中得到一些创作灵感,甚至会产生意外的收获,引起学生创作兴趣,轻松迈进编舞大门。

(二)重组动作,开拓思维

重组动作就是在所学动作的基础上,进行变化、扩展,派生出几个动作来,这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的创作方法之一。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变化发展动作:1.改变节奏;2.改变舞姿;3.改变方向;4.夸张变形;5.改变顺序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学生的创作思维得以开拓,逐步提高学生重组动作的能力。

(三)创造动作,探究规律

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为了使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在课堂练习中让学生体验肩、腰、胯、膝等关节的交替变化的形态,以及体验身体部位相互流动、相互配合而形成的千姿百态。这样的练习往往会让学生惊讶叫绝,原来动作的产生是如此自然、奇妙、有趣。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人体动作表现力的认识,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究人体动作规律,激发学生创编幼儿舞蹈的欲望,当初对创作所产生的忧虑和恐惧感也随之消失了。

提高学生自主创编能力除了加强课堂实践环节的训练,还要让学生利用好课下时间多编、多练,巩固课堂知识,熟悉创编技法,掌握创编方法。另外,就是教育学生利用实习机会,努力为幼儿编排各类幼儿舞蹈,既锻炼了自己,又提高了能力,真正体现“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理念。

对于幼专学生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教师要把这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以培养出优质的专业化人才,满足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

摘要:随着新《纲要》的正式颁布,对幼儿舞蹈的创编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新的要求。因此,作为幼师高专的舞蹈教师,培养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课堂教学,提出先要“想的好”,还要“做的到”;既要“编的新”,又要“练的多”四中方式,对学生创编能力的培养做了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幼师高专,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贾任兰.幼儿舞蹈创编实用教程[J].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0.

[2]王印英.张雯.幼儿舞蹈创编与赏析[J].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8.

[3]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幼师高专 篇3

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培养幼教师资的专业院校,讲故事训练在学生的英语口语技能训练方面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下面就简要谈谈我们在讲故事训练方法上所做的尝试。

一、指导学生掌握幼师讲故事的技巧

1. 要选好故事

这里的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选取不同的故事。一般来说,3~4 岁的幼儿爱听动物的故事,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5 岁以上的幼儿爱听童话故事,故事的情节有一定的曲折性。否则孩子不会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2)要考虑到教育要求特别是思想教育的要求来选择故事。

2. 认真阅读熟悉故事

给幼儿讲故事前,幼师要认真阅读故事,熟悉并充分理解故事的整体内容,要具体分析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特别要仔细研究故事的高潮部分。这是在整个故事中最吸引幼儿的部分。还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倾注在故事主角身上的感情,通过情节和角色的分析明确故事的主题思想。只有讲故事的人透彻正确地理解整个故事,使自己的感情和故事的角色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在讲故事时把这种真挚而强烈的情感传递给幼儿并感染幼儿,使幼儿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才能达到讲故事的效果。

3. 语言的要求

(1)轻重音的变化

幼师在给幼儿讲故事时,必须把握故事的层次,这种层次是用语调的轻重缓急、高低抑扬等变化表现出来的,我们都知道,人们在日常生活的语言交流中,为表情达意的需要,会自然地加重某些字或词,这就是所谓的强调重音。在一句话中被重读的字可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讲故事时,语气和语调也要有轻有重,这样才能突显故事内容的生动活泼,并能显示出故事的重点。否则就不可能把整个故事内容表达得清楚,故事中的趣味性也没法传达给幼儿。

(2)停顿的适当

讲故事时我们都会在一些地方停顿,这除了原文的标点决定之外,还可以控制语速,更能够很好地向幼儿传达句子和段落的整体意义,使语气自然顺畅。但有些幼师在讲故事时有随便停连的习惯。如,我的,名字,叫,狐狸。这样的停顿让讲故事的人感觉累,听故事的人也会累。怎样停,在什么地方停,都是由内容决定的。并不是有标点的地方就停。如,“不要吃,不要吃,那是不能吃的”。情形比较紧迫,说的时候不用按照标点停顿。

(3)态势语的使用

态势语的运用在讲故事时显得尤为重要,语言与表情、手势等非语言因素结合得好,会增加幼儿对故事的兴趣,也能将有声语言更好地表情达意。

认真分析故事中各个角色的特征,包括语言、动作、表情。幼师不能只是做简单的摹拟动作,比划几下。应把动作与表情、语调融为一体。讲故事是以语言为主,是通过语言塑造形象,态势语只是起到一种辅助作用,动作幅度不宜过大,动作不宜过多,更不能又跑又跳。那样会破坏故事原有的氛围,也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起到相反的作用。

二、示范与模仿

1. 播放视频或教师示范

利用光盘、网络等资源,选取一些简单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故事资料给学生播放,先让学生进行观摩。例如《Three Little Butterflies》、《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Three Little Pigs》、《The Good Boy Who Stole an Apple》等。教师示范其中一则故事,并让学生注意讲述人是如何处理故事的语调、停顿和态势语的。

2. 模仿讲故事

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在组内进行模仿讲故事。模仿是学习语言的有效方法之一。例如要求学生模仿《The Monkey and the Moon》(《猴子捞月亮》),要求学生惟妙惟肖地讲述故事。大约模仿3~5 个故事。让学生仔细揣摩讲故事的技巧。

3. 练习巩固

教师选取10 篇优秀的幼儿英语故事印发给学生。要求每人选取一篇,自己设计语音与动作。准备时间为一个星期。教师根据班容量选取几个学生代表到讲台上讲故事并给予必要的指导。讲完后要求学生讨论优缺点及改进办法。进行自评和互评。

三、用活动来促进讲故事的教学效果

1. 讲故事表演

要求各组学生选取一个故事分角色表演出来。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及身材、相貌、声音特点等选择适合演绎的角色。在角色确定后,学生要利用一定的时间来记忆故事台词,并能够达到熟练背诵的程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表演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约准备一个星期后,分组进行讲故事表演。通过表演故事,让同学们对故事的内容加深理解,以便能够更好地讲述故事。

2. 个人讲故事比赛

在平行班进行完讲故事教学活动后举办一次大型的讲故事比赛。讲故事内容自选,选手讲故事时间为2~3分钟。比赛要精心组织。例如选好比赛地点,制定评分标准,选好评委等。对获奖选手要进行奖励。开展英语讲故事比赛就是让学生为准备比赛,主动地学习、探究地学习、合作地学习,从而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杜威说:“做中学”。I hear and I forget.I see and I remember.I participate and I understand.通过讲故事比赛既锻炼了胆量,也纠正了他们的语音语调,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考核与评价

学生讲完故事,都充满期待,期待同学的肯定,期待老师的称赞,尤其是后者。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可以满足学生付出劳动而得到肯定的喜悦,又可以明确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同时也让其他学生取长补短。无论是个人讲故事还是小组表演故事,教师都要进行评价与考核。否则,没有考核就没有动力,就不会尽全力去准备故事,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这项技能。

1. 考核标准

2. 考核办法

上一篇:开颅血肿清除术护理论文下一篇:学生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