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

2024-05-21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精选12篇)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 篇1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数学教育不应该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 而应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强调师生的平等、民主、合作.通过探究性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用自己现存的知识去过滤和筛选新信息, 逐步完善和优化认知结构, 从而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思考及集体的合作交流, 完成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下面笔者谈谈对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实施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方面

1.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探究式教学中, 我们不能重“教”轻“学”, 不能忽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探究过程, 忽视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以后的“学”, 所以要做到即使学生离开教师的“教”, 也能顺利地“学”, 并在实践中加以有效的应用.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 教师要改变自身角色, 要从原来的主演变成导演和学生的配角, 要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时间和机会, 也是教师本人的数学修养、教学艺术的体现过程.教师要鼓励每一个学生深入思考、举一反三、大胆猜想、积极探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探究成果, 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 多给予学生肯定性的评价.

二、探式式教学案例

【课题】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在教学时, 我选择了这样一道例题:斜率为1的直线经过抛物线的焦点F, 且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 求线段AB的长.

1.问题探究

问题1:同学们能不能不求坐标就求出线段AB的长?

问题2:将上题变为“斜率为k的直线经过抛物线的焦点F, 且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 求线段AB的长”.

探究结果:

1过抛物线焦点的弦长公式;

2当直线垂直于x轴时, |AB|=2p, 此时|AB|叫做抛物线的通径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通径的几何意义) .

2.理性归纳

1体现了方程的思想;

2得到了求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所得弦长的一般公式. (与焦点无关)

3为下一节课“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不难发现该题是围绕“抛物线的焦点弦”问题进行探讨的, 从该题探究中还可以联系到抛物线的第二定义, 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不难解决, 可留给学生思考.

三、反思与建议

1.注意问题情境的设计,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并产生一种困惑、需要探究的心理状态.对于这种状态, 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探究式教学的情境设计, 必须要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能诱发学生在认识问题上产生“突变”.

2.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机会

在教学活动中, 可以以合作小组的形式, 展开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活动, 给学生更多的讨论、交流和表达的机会.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 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观念,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数学的交流、合作中, 语言表达能够有效地传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想法和思想,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教学质量.

3.注重学生探索过程的情感体验

新课标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对于教师而言, 课堂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把开展探究性学习和研究作为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的一条主线.新课程的课堂教学, 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从而达成共识、共享,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教学中, 教师只要本着新课标的理念, 用心钻研教材、教法, 立足于上好每一节课, 就能促发学生大胆创新, 达到“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境界.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 篇2

摘要:当今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深入人心,新课标教育方式倡导探究性的教学理念,更加强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对学生单一的传授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心理品质等,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开展探究式教学方式非常有必要。本文就从多个角度简要概述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探究性教学方式,并结合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模式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数学教学;探究式;数学思想;新课标

引言

在当今这个高新技术层出不穷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充实一定量的数学知识来提高自己在社会竞争力。数学课程作为高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和数据处理方式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好数学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思维品质,而且为学生将来更加深入的学习提供技术支持,对于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至关重要。

一、高中数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高中数学基本上是以:巩固旧知识、学习新概念、讲解例题、模拟测试、试题讲解、期终测试这些模式来开展教学。传统教学方式仅仅侧重于原理定理的证明和新概念的讲授,教师需要对那些应该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整合,然后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反复的题海战术,进而使学生熟而生巧,最终达到掌握相关知识点的目的。然而整个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学习方式,这种以教材和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一直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虽然为了所谓的考试通过,许多学生埋头苦学,在题海中不能自拔,最终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严重打击学生的求知欲,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使本来丰富多彩的数学语言变得枯燥无味,使许多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纵使这种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考试分数的提高,但是学生没能真正了解数学的思想,不能感受到数学语言的美。

二、探究式教学的提出

(一)探究式教学的思想

探究式教学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摒弃在课堂中老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实践作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使学生更深入的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和相关的原理。具体来说就是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首先应充分理解需要讲解的知识点及相关定理规律,通过巧妙设计各种各样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深入参加到活动中去,学生在所设的情境中讨论学习,通过联系和分析最终提出问题,然后由老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析,最后得出相关的结论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不仅需要老师发挥引导性的作用,而且更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二)探究式教学的模式

如何将实践活动深入到高中数学课堂中去,直接影响着探究式教学的成效。在了解了探究式教学的思想后,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

1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

中国历来有“严师出高徒”的说法,但是“严师”在一定程度上必将会产生师生间的隔阂,显然不利于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对于学生来说,一位和蔼可亲、知识渊博、谈笑风生的老师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老师能以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成为自己的朋友,不仅在学习中给予支持和动力,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一起游戏,对他们的未来梦想、生活问题等给予引导和鼓励。只有当师生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之时,教师才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更加快乐的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在实践活动中快乐探究,快乐学习。

2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显然已经成为当今教学方式的主流,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许多弊端,由于这种方式轻松了老师的双手,但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计算的过程,没有板书的计算过程详细,所以如果多媒体资料文体比较单一,内容只是课本知识的重复,学生的思想很快就会乏力,加上长时间盯着屏幕会造成视觉疲劳,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所以老师应该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有相关的知识点,而且可以运用最新的新闻事件、最火的网络舆论等贯插其中,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对于比较繁琐的概念,老师可以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比较新颖的视频资料、搞怪清晰的动画漫画等方式来启发学生的学习;还有就是数学的历史很丰富,通过丰富多彩的历史史料来丰富教学过程也是很有必要的。

3充分运用学校的实验室资源

数学教学还需要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室资源,让学生对许多原理进行试验探究,通过得到的数据讨论分析得出相关的原理,这也是探究式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一些定理、原理、数学规律等知识点,其内容是比较枯燥的,许多是很难以理解和接受的,这就需要运用实验的办法来解决。首先,老师应比较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实验,选择比较新颖的实验设备,采取新颖的实验过程;其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能为了证实原理的准确性而编造数据,要学会分析所得的数据;最后,学生在分析处理数据的过程中要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更加深入的理解所学的原理和规律。

三、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探究式教学就是将“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探究性教学,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有着积极地影响,另一方面强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深化他们对数学思想的感知。四、结论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开展探究式教学对于提高整体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索数学之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老师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充分发挥出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热情活跃、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兰琼,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的思考,创新教育[J],(4).

[2]彭建群,高中数学课堂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分析,新课标学习[J],(3).

[3]林生,凸显本质回归本真——高中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面面观,教学月刊中学版[J],第9期.

[4]张琴,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聊城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J],2014.4.

[5]毕春花,高中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经验谈,高中数理化[J],2013(20).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尤其是高中数学的教学活动更加强调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势在必行。教学中,营造一个活跃积极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合作,以及合理地调整教学评价机制对于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开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提高学生问题意识

过去的数学教学课堂,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一味地讲解,将课本上的知识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使学生成为盛装数学公式的容器。这样一来,学生对未知的知识感到遥不可及,从而产生畏惧心理,达不到很好的学习效果。而探究式教学正好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能够转变数学教学方式。要想高效实施探究式教学,首先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明确自己是学习的主导者。比如,教师在进行函数概念的讲解过程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预习,由学生自己总结函数的概念并且找寻不懂的地方,再向教师进行提问。如此一来,学生把握了主动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进行有重点的讲解。讲解完函数的基本概念以后,教师继续组织学生进行例题的练习,巩固概念的理解。在进行例题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则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出类似例题,使学生在举一反三出题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函数的概念。

二、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加强学生合作交流

高中生有不同于小学生和初中生的性格特点,因为年龄趋于成熟,其对事物的理解力和感悟能力也大大地提高,所以基础教育的方式已经不适合高中的教学课堂。相较于安静地听从教师的安排,高中生更倾向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因为往往两个相近的灵魂更能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加强学生的合作探究交流,多给学生机会进行小组讨论。比如,在进行立体几何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机会自由讨论,因为立体几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学习难度比较大,而且具有一题可以多解的特性,而往往普通的学生只能想到其中的一种解答方法,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性,促进学生自由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能够发掘出不同的解题方法,再由教师进行最终的知识汇总。这样学生间互相分享探究所得,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共同进步,而且可以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自信心,让学生收获自主探究的

乐趣。

三、改善教学评价机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探究式教学更加重视问题的提出、探究和解决的过程。它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只看重结果的教学目的,从而其教学成果的展示也并不仅仅在于成绩的验收上。所以在实施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课堂评估的方式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等同于传统式教学的只看重成绩的评价方式,往往会忽视学生探究问题过程的价值,极其容易打击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阻碍探究式教学的开展。教师可以改变以往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机制,对主动探究的学生给予特殊的奖励,明确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课本知识的掌握,更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去习得和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要重视情感评价,给予学生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要着重评价学生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探索过程,以及问题的解决方式等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探究式教学方式作为一个突出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极大地突出了学生的特点,适应了教育发展现状,能够帮助改革旧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为此,教师要结合数学学科和高中生的特点,高效实施探究式教学。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 篇4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行和新一轮课改的实施, 高中数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应对新的形式, 高中数学教师有必要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找出适应时代发展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 以推进高中数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探究式学习作为教学的一种模式, 在新课改背景下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探究式学习主要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 自主地对某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自主寻求问题的答案, 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有效的信息和结果.在素质教育观下, 新课改主要是注重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 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 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也就有了实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探究式教学的优劣

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也是如此.因此, 高中数学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探索和尝试时, 也就必须要坚持两分法的观点, 不能搞一刀切, 应该辩证地看待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优劣, 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高中数学教学任务, 才能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目的.

(一) 新课改下探究式教学的优势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 主要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优越性和自主性.从这一方面上看, 探究式教学正是契合了素质教育观下的高中数学教育, 在教学上具有实际意义, 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探究式教学主要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突破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 把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放到教学的核心位置, 这无疑是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数学是思维逻辑性极强的学科, 给学生广阔的自由空间, 让学生以“自我”的方式进行思考, 用自己的思维去解决数学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而不是被“模式化”“机械化”, 这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拓展思维是大有益处的.此外, 探究式教学还可以促进师生关系、学生之间关系的和谐, 因为有探究, 就有探讨, 有探讨就可以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这对高中数学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 新课改下探究式教学的劣势

首先, 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主张学生自己收集并分析资料, 找出问题的答案.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 教师的主导地位就相应地被减弱了.对高中学生而言, 个性意识已经基本成型, 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 这样, 在探究式学习模式下, 学生可能会因为拥有过大的自由空间而变得“个性化”, 对教师教学不能产生认同感, 而他们还处于成长阶段, 对知识和学习的把握能力并不成熟, 这就会影响到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其次, 探究式下的高中数学教育可能会导致课堂教学的失控和教材的失效.强调自主与探索, 就可能忽视听取和接受性的学习, 使教师的课堂活动和教材的使用出现问题.

二、应对的措施

(一) 正确处理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的关系

“知识不是被动的吸收, 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地去建构.”这就强调学生在学习中要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 这也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在探究式数学教育下, 教师一定要把握学习探究的“度”, 也就是说教师在给学生发挥空间的同时, 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引和提示, 不能让学生的思绪漫天乱窜.如:“已知A (x0, y0) 是抛物线y2=2px上的一个定点, 过A作抛物线的两弦AB与AC, 若两弦的斜率kABkAC=m (m≠0) , 问直线BC是否恒过定点?”教师在让学生自主分析解题时可以适当给予一些提示, 如提示学生把A (x0, y0) 变成A (0, 0) , 或者在A不变的前提下, 两弦AB和AC互相垂直, 即m=-1, 结果会怎样?通过这样的师生合作, 一是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序化, 二是可以对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和开放性进行综合练习, 学生又可以通过自主探索, 得出问题的答案.当然, 在这里教师必须时刻记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指导主要是从宏观上进行, 而不是每一步都对学生进行提示.

(二) 重视逻辑思维训练

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法宝, 因此, 教师对学生进行数学逻辑思维训练, 引导他们走向数学殿堂之前, 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工作中体现出严谨的逻辑思维.例如:在引导学生利用单位圆与三角函数的联系, 发现诱导公式π2-α, 教师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利用在直角坐标系内π2-α与α关于直线y=x对称的性质, 循序渐进, 步步诱导:

以上面的例子说明, 教师在对这一内容进行极具逻辑性的讲解的时候, 就是对学生进行严谨的、正规的、具有高度概括理论知识的一种训练, 学生就可以在其中受到启发, 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

(三) 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能力

探究式教学的模式是强调学生个体的发展, 学会与他人沟通互助、团结合作, 在合作互动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合作型的学习模式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型互动过程.例如, 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体会函数在数学和其他学科中的广泛应用, 并且初步运用函数思想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研究, 去图书馆搜集资料, 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奥秘, 然后将学习成果跟其他小组的成员汇报, 这种合作型的学习模式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函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促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学会交流辩论、学会互相帮助共同完成目标任务,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改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怎么学”, 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而合作式的学习就是实现“怎么学”的主要途径.社会是人的社会, 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和.高中学生以后也要走向社会, 也要接受社会的激烈竞争, 要在竞争中获胜, 就要学会与人合作.高中数学教学也应该贯彻这一人文思想, 在探究式数学教学中加强合作学习的因素, 让学生在实现自主学习的同时也学会合作学习.如在讲授等差数列的知识后, 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出等比数列, 让学生分组合作, 从等差数列的经验中寻找等比数列的关系.教师在课前可以做好准备, 把等比数列的知识细化, 写在卡片上, 并给予一定的信息注释, 指导学生进行探索, 但是探索的结果要与其他各组同学合作才能得出最后的总公式.通过这样的练习, 既可以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 又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相互合作, 让他们明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把数学教育综合化、人性化、专业化的特点结合起来.

三、结束语

探究式教学作为新课改下备受关注的教学方式, 既有它的优点, 也有它的缺点, 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用辩证的方法对待这个问题,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探究式教学进行适当的改进, 把传统教学中的优点融入到新的教学模式中, 实现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

参考文献

[1]丁石孙, 张祖贵.数学与教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2]曹之江.谈数学及其优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江苏省数学会, 苏州大学数学系, 《中学数学》编辑部.中学数学[M].2001.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 篇5

摘要:探究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发挥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提高其学习兴趣,培养其问题意识和适当引导学生反思等方面组织开展,同时要注意把握探究式教学的“适度”。

关键词:探究 教学 开展

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倡导积极的、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探究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数学探究在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和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能发挥重大的作用。面对探究式教学,我们正处于实践探索的阶段;通过实践把握好其教学规律,才能轻松自如地驾驭它。结合我们的实践探索,谈谈一些体会。

一、把握探究式教学中的“关键点”

1、“主动”点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只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使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学习的过程,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

我们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或发挥好“主导性”,努力为学生创造学习的自由等手段来诱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在操作中要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引导学生自己去完成教学过程。

例如:在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中,先设置一个探究问题:取一条定长的细绳,把它的两端都固定在图板的两个点处,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画出的轨迹是什么曲线?在这一过程中,笔尖(动点)满足怎样的几何条件?让每位学生都动手探究,教师仅是作点拨提示,在学生探究出结果后再用《几何画板》进行动画演示,进一步使学生从视觉上感受椭圆的形成过程及其几何关系。这样的探究设计能推动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会到椭圆上动点所满足的几何关系,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兴趣”点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人的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主性。课本中的数学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始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于现实中去。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从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对教材内容做不同程度地处理,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急待探究的状态当中。例如:在“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的学习时,可创设如下情境:据气象台的预报,一个台风正在我省南部大海中形成,估计受影响的范围是半径长30km的圆形区域。当时我市航运公司有一艘轮船位于台风中心正东70km处并向港口方向沿直线航行,港口位于台风中心正北40km处,如果轮船不改变航线,那么它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天气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省位于沿海地带,台风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比较大,各大媒体都时刻关注它的动向。用“台风”为背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通过本题的学习,学生很快就探究出可用坐标法来解决此问题。教师再加以点拔,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出此类实际问题的求解方法步骤。

3、“问题”点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提问为主的做 1 法,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经过思考,自己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有价值问题的敏感度和捕捉能力;善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和学会提出问题。虽然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一定很有价值,但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需要一个培养过程的。而且,情不自禁发表的意见是智慧火花的闪现,如因未得到许可而失去发言的机会,火花也会随即熄灭。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问题的提出、争论,到最后的解决,能使知识得到升华,思维能力得到拓展,收到良好的效果。

4、“和谐”点

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在课堂上不活跃。大部分学生习惯于在课堂上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学生被动地吸收老师所讲的东西,成为存储前人留下的知识的“容器”。教师应该努力从“授业”中解脱出来,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尽量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在这种愉快的环境中,教师的参与会让学生觉得教师不是居高临下,是朋友,这样有利于解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教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要热情地鼓励他们,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积极态度。特别是对于那些基础较差,回答不出问题或担心自己见解不够成熟而不敢开口的学生,教师应不断给予鼓励。帮助他们克服怕犯错误的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5、“反思” 点

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数学并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思想、观念,它既是反思的材料,又是反思的结果。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组织引导学生“反思小结”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强化探究过程,逐步加深印象,形成习惯,而且能再次体会探究的乐趣,从而增加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我们在课中、课尾引导学生反思、小结,主要是回忆探究中运用的各种方法,取得的各项收获,逐渐帮助学生积累方法,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严谨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研究作风。

二、把握探究式教学的“度”

探究式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和新课程提倡“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调课程教学与生活的联系”的理念是比较适合的。但是不能把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与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对立起来。首先,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的培养伴随的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没有一定的知识为基础,能力与素养的养成只是空谈,知识的积累不可能都以直接经验的方式呈现或以探究的方式获得,接受式的方式对某些知识的获得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如果每个概念都从实践中引入,每个定理都在探索中发现,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此外,过分强调探究与发现,违反人类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规律,也给高中数学学习增加更大的压力。传统的听课理解、模仿记忆、练习作业等仍是当前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不能因为提倡探究式教学就将它全盘否定。作为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内容以及具体的教学条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对传统的学习方式适当改造,让它渗透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篇6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探究式教学 教学策略

锲而不舍的探索是推动人类历史文明前进的原动力,没有先辈的探索,就没有如今的世界,诚然一切科学创造都始于对未知事物的探索,也只有通过锲而不舍地摸索才可以发现科学的“新大陆”。由此可见,数学探究精神对人一生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取探究式的学习模式,不仅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有效方案,而且是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科学途径。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做探讨。

1.探究式学习所具有的特点

探究式学习在目前的教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从本质上讲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的思绪跟着教学进程一起前进,通过联想、想象让思维向不同的领域发散,从而能够在某个层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并且通过进一步思考得出科学合理的答案。谈了如此多宽泛的概念,读者朋友或许仍然如堕云里雾里,那么接下来我就探究式学习的具体特点做进一步剖析。

1.1自发性。

从探究学习本质入手我们不难发现,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因而教师应该摈弃“师本位”的教学理念,正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积极地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让学生能够自发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否则探究式学习就无从展开。

1.2实践性。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寓教于乐、寓学于用的学习模式。简而言之,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活学活用,举一反三。要达到这样的要求,需要学生在学习中能自觉地将所学知识灵活地与实际相联系,并进行一些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3开放性。

从探究式学习的字面意思,我们就可以很好地理解这一特点。所谓的探究,必然是要调动起人的感官,然后进行模拟、想象、联想等一系列综合活动。所以,研究式学习必须包容学生漫无边际的思想维度,不能给学生的思想定制一个框架,让学生画地为牢,而是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学生的各种构思,这样才符合探究式学习的要求。

1.4合作性

合作是探究较高效的方法。正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实际上在现代社会,合作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了,合作双赢更是现在主流的意识形态。因此,在初中教学学习中采取合作学习方式对学生而言也是大有裨益的。

2.探究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1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自主能动性。

据有关研究报道显示,人在压抑的环境下思维能力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换言之,人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可以极大地激发思维的活跃性,使思考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解放,从而引导出探究式思维。因此,要想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式思维,首先就应该为其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然而,设定合理的游戏游戏与竞争的机制可以有效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因为在教学中,如果只有老师挑大梁、唱独角戏,那么按照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他们是难以集中注意力的。从本质上讲,连基本的教学任务都不可能完成,培养学生探究式思维就更不知从何谈起了。由此可见,在学习中适当融入一些有趣的游戏是可以激发学生潜在能力的。

2.2启发与引导。

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知识的局限性,因此在探索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此时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学生走出迷惑的泥潭。除此之外,对基础特别差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做好引导工作。而在引导过程中应该把握好度,即在引导中要以激发学生探索激情为主,而不是回到灌输的窠臼中。

2.3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基于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较新颖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各个学习小组的同学需要通力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讨论学习过程中又能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以此取长补短。由此可见,小组学习合作学习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实施此教学模式时也需要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笔者通过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的问题。

2.3.1科学分组

科学合理的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的前提,正所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将个性迥异的学生牵强地杂糅在一起,难免会发生一些分歧,从而破坏了学习小组整体的和谐。因此在分组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小组成员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地将爱好相近或相同的学生分在一组。除此之外,分组时也应该注意小组成员的成绩要呈现一定的梯度,不能造成优秀学聚集一起“群雄逐鹿”,也不能让成绩差强人意的学生组成“乌合之众”。

2.3.2角色分配

在小组中每个学生都应该根据自身优势发挥自己的才能,不能让好成绩的学生鹤立鸡群,这样不利于学生的交流,因此分配好各自的角色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譬如:成绩优异的同学应该担任组长,掌控大局;而口雌伶俐的就可以是小组的答辩人;心思缜密的学生可以是小组的记录者,以此思路展开就可以很好地进行角色分配工作了。

2.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现教学的即视化。

多媒体教学是基于如今先进的信息技术,然后将利用丰富的影视资料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好地将原本受到限制的教学资源合理地运用到了课堂教学中。比如在《空间立体图形》一课中,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空间立体图形的特点及变化直观地展现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更清晰地理解课文所传递的信息,由此更利于学生对所学所感在脑海中进行加工,从运用到问题解决中。

正因为探究式教学的科学性,所以广大教育工作者应正视并合理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案,从而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具有探究意识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奠宙.关于数学知识的教育形态[J].数学通报,2001.5.2.

[2]李果民,等.中学数学教学建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5.

浅谈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 篇7

一、高中数学进行自主探究教学的理论探索

新课程改革开始后编写的高中数学教材, 知识点比较多, 内容有一定深度和广度, 题型也变化多样, 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探究性问题逐渐增多, 对高中生的学习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 延续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教育工作的发展。高中数学教学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注重教学情境的体验与过程的探索。这也要求高中数学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开展自主探究式教学。我们已初步构建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加以整合, 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 以数学实验为主要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的,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 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和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的, 基于校园网网络环境下的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自主探究式”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网上协作—网上测试。

二、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特征

1.创设情境。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在数学虚拟实验室中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 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 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 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 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 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2.提出问题。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 指导学生通过课题质疑法、因果质疑法、联想质疑法、方法质疑法、比较质疑法、批判质疑法等方法与学生自我设问、学生之间设问、师生之间设问等方式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促使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3.自主探索。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探索。先由教师启发引导, 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 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它有独立发现法、归纳类比法、打破定式法、发明操作法等方法。

4.网上协作。教师指导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协商、交流、讨论即协作学习, 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 并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 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 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 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

5.网上测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运用新一代高中数学网上测试和评估软件系统进行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的多种形式的高中数学学习效果的评价。

三、自主探究性学习体现的特征

1.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是自主探究性学习最主要的特征。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就没有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探究性教学主张教师必须尊重学生, 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 尽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 教师要始终鼓励学生自主地操作、尝试、交流、讨论、质疑、解惑、获取, 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 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 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尽可能多给予学生自主地、创造地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从而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

2.师生关系的民主性。在教学中,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 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其次, 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 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创设和谐的氛围,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最后,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发扬学生的主见, 鼓励他们独立思考, 教师多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 对学生有缺点的回答教师要在肯定学生成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渐完善。使学生在教师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 从而使他们积极地学习、主动地探索、大胆地创新, 偶尔有些忘乎所以也是情有可原的。

3.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我们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同时, 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 揭示数学思维的过程, 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敢疑、敢问、敢想、敢说的良好学习品质, 启迪他们的智慧, 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真正使学生好学、乐学、愿学、会学。学生学习的成功感是学生完成某项任务后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积极而愉悦的情绪状态。让学生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是学生的心理需要, 有利于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也是学习的内隐动力, 更能促进思维活动。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之我见 篇8

一、展现数学教学魅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才能产生强大的学习的意愿, 才能调动已有的知识、积极的情感来参与教学, 表现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与自主性。因此, 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探究式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与基础。在教学中, 教师要用“糖衣炮弹”

把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进行加工与包装, 展现出数学的魅力, 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惧心理与消极情绪, 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的, 而是充满着趣味性, 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情。教师要将抽象的知识与富有趣味性的事物相结合, 来转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时时给学生以新鲜有趣的感觉, 使学生看到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数学教学, 以激发学生对数学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 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积极而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 从而为探究式学习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诱发学生探究动机

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核心, 直接决定着探究活动的成效。问题具有探索性, 能够引发全体学生的关注, 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 调动全体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动脑, 不断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打破常规, 提出个性化见解,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问题的设计与提出, 要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以诱发学生主动探究。

1. 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是丰富多彩, 教师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 从学生所熟悉的现象入手, 提出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 更能够激起学生的主动探究。如在学习“排列与组合”时, 教师可将其与体彩、福彩等彩票的中奖率相结合。

2. 创设故事情境。

故事能够带给学生轻松的感觉, 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教师可将问题与故事融于一体, 实现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的顺利迁移, 从而对问题更加关注。如在学习“等差数列”时, 教师可引入数学天才高斯的故事。

3. 创设操作情境。

“在做中学习数学”是新课程标准提出一个重要教学理念。高中生有着极强的动手能力, 数学教学要发挥学生的特长, 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立体几何体中绕几何体一周的最短距离”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个几何体, 然后展开, 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成平面几何问题, 使学生在做中理解。这对于学生空间立体感的形成与突破最值求解这一难点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三、明确探究目标, 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探究教学就能完成的, 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渐进性, 逐步培养, 可以完整地制定整个高中阶段、各年级、各章节的探究教学, 明确目标, 要让学生在每一次有限的探究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发展。教师要在基于每个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探究目标, 使全体学生都能随着探究活动的开展获得自身最大的发展, 制定的目标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因材施教, 面向全体、全程参与、全面发展的教学思想。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探究活动提出不同的目标, 使学生在每一次探究活动中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

四、加强指导, 体现探究活动的完整性

探究式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主要包括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制定方案、收集资料、开展探究、归纳总结、成果展示。在每一次探究活动中, 教学时间是有限的, 这些步骤不可能平均用力, 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少都会影响到探究的成效。此时,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与教学的需要, 对这些步骤的主次详略进行重新分配, 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体会到探究活动的完整性, 使探究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成效, 使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久而久之, 学生便能学会自主探究, 在量的积累上取得质的飞跃。

五、精当评价, 激励学生完成探究活动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探讨 篇9

探究式数学教学就是教师通过各种措施和途径, 把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 使数学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的一种学习方式。一般大家也认为, 数学探究式教学既是数学教学的一种理念、策略和方法, 也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二、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教学原则

(1) 主动性原则。在探究式教学中, 既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积极引导, 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积极主动参与。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使学生在深层次的参与中, 通过积极自主的“做”与“悟”, 学会学习, 学会合作, 学会创造。

(2) 问题性原则。强烈的问题意识是学生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的源头, 教师教学生如何提出问题, 如何提出新颖、有独创性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应成为探究式教学中的一条重要性原则。

(3) 习得性原则。探究式教学一定要充分提供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空间和时间,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综合、归纳、类比、猜想、抽象、概括等探索性思维活动, 以实现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目的。

(4) 情感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信息的传输反馈, 也要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 探究式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情感教育, 把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三、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

(1) 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问题意识

在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中, 教师首先必须把学生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数学问题维情境。但并不是任何问题都能激起学生有效学习的兴趣。教师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法很多, 可以选择能展示知识形成过程的数学概念、定理等基本知识来创设数学问题境, 也可以利用数学的认知矛盾来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还可以将教材中的先定理后应的实际问题, 调换为从应用题开始的问题情境创设, 以突出“问题解决——建构数学——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等等。

(2) 探究合作交流, 丰富情感体验

学会合作与交流是现代社会所必须的, 应该从在学校中的学习开始, 形成合作交流的氛围。由于探究式教学课堂上学生的活动主要是探索、讨论、合作和交流, 课堂上始终洋溢着民主、平等、活跃的气氛, 学生在因不同见解而引发的争论中, 他们必须提出、说明和维护各自的观点, 倾听、理解、支持或反驳别人的意见, 从而在心理上的自我激励、自信心的增强方面都有所体验。知识和技能目标是硬性的, 可以量化的, 而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多的是隐性的, 一般是无法量化的。探究式课堂教学为这一“隐性”教育目标的达成提供了平台。

案例1圆锥曲线的学习

问题1:高中《数学》 (试验修订本) 第8章的一道习题:过抛物线y 2=2Px焦点的一条直线与它交于两点P、Q, 经过点P和过抛物线顶点的直线交准线于点M, 求证直线MQ平行于抛物线的对称轴。

问题2:过抛物线y 2=2Px焦点的一条直线与它交于两点P、Q, 点M在抛物线的准线上, 且MQ//x轴, 则直线PM经过抛物线的顶点。 (即问题1的逆命题) 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1的变更条件与结论进行分析, 通过小组探索、讨论和交流后, 陆续发言, 提出的以下证明思路:

(1) 证明直线MO、QP的交点为P;

(2) 证明PO+MO=PM;

(3) 利用抛物线定义及平面几何知识推证相关线段相等, 或相关角相等, 或相关图形面积相等 (如设FO垂直准线于H, 直线PM与FH相交于点O, 证明:|FO|=|HO|

问题3:问题2是否可以进一步的推广为更一般的结论呢?若F是圆锥曲线的焦点, H是与焦点F相对应的准线l和圆锥曲线对称轴的交点, PQ是过焦点F的弦, 且MQ//FH, 点M在准线l上, 则直线PM经过FH的中点。

案例1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对课本一道题的习得, 而且彰显了他们怎样探究、习得一类数学知识的方法, 以及他们对数学学习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变化。

(3) 营造一个有利于探究教学的环境

这个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前者是指探究教学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如仪器设备、教学工具、实验经费、以探究为理念编制的教材和一定的活动空间等。因为各级管理人员一旦认识到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及优势, 不仅会予以人、财、物等的支持, 还会在政策上予以优待。

结语

数学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所学数学知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养成学习数学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数学的科学精神等,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探究式教学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并培养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摘要:本文对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通过分析探究式教学走进高中数学课程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 通过案例探讨高中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应该如何开展, 并通过具体案例针对不同课型说明探究式教学的具体模式, 对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引导实践探析 篇10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实践

数学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与新课改教学理念相匹配的教学方式,它具有比传统观念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这种教学方法。

一、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原则

(1)主动性原则。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自己的角色转变。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教学环节中来。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一定的引导,做好辅助学生的工作,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其中。同时,通过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真正地学会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2)问题性原则。教师希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看到问题,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是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关键的步骤。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要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己动脑思考提出问题的意识。因此,让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并提出与所学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是进行探究式教学十分重要的步骤。

(3)沟通原则。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探究式教学很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感情上的交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感悟和想法说出来,将这种情感教育和知识教育结合起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探析

(1)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在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活动中,教师应该把理论教学的部分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情境教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让学生感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形式来为学生设立问题情境,可以用理论知识来创建数学问题的情境模式。教师要尽可能将教学过程设立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自己思考和分析后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式———最后解决问题的探究教学过程。

(2)探究合作,丰富学生的情感交流。高中生不仅仅要在学校中学习文化知识,也要学习一些为人处事的方法,因为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和交流是每个高中生所必须学会的内容。探究式教学课堂上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是让学生进行探究、讨论和交流、合作,这种方式可以让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起来。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需要倾听、赞同或者反对别人的观点。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沟通和合作。例如,教师在教学苏教版高中数学“圆锥曲线与方程”这一教学单元时,就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一道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研究。经过抛物线y2=2Sx焦点的直线和它在S、M处相交,通过S和经过抛物线顶点的直线交于B,证明BM与对称轴是平行的关系。第二个问题:经抛物线y2=2Sx焦点的一条直线在M、S两点相交,点B在抛物线的准线上,且BM//x轴,则直线SB经过抛物线的顶点。当教师提出这两道问题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探讨,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沟通,当大家总结过后,得出证明思路:1)证明直线SM和BO在S点相交;2)证明BO和SO加起来是SB;3)根据抛物线定义以及平面几何的一些知识来推证一些线段相等,或一些角相等,或有关图形面积相等。当学生得出一定的解题思路后,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向同学提出第三个问题,根据第二个问题能不能将这一结论推广成普遍适用的结论?经过学生的思考和推理后可以得出,直线SB经过BMFH的中点。教师的这一教学过程完整地让学生通过一道题而不断地探究,在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情况下总结了一定的结论,不仅使学生可以学习到知识,而且还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和他人沟通的能力。

(3)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进行探究的环境。要想进行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教学环境是很重要的一点。环境包括广义的环境和狭义的环境。狭义的环境是指高中数学课堂的气氛;而广义的环境指的是除了课堂气氛以外,还包括一些教学所用到的教学材料。例如,各种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教学模型等设备。教师要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他们进行探究的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下可以自由发挥,不断进行探究,进而提高他们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 篇11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教师观念 课堂气氛 探究模式

一、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

实施新课程以来 我进行了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它是以问题解决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为目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性归纳与深化:可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大面积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增強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步发展,其核心是认为认知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以其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具有社会性.“发现学习”是实施主体发展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主动获取知识是发现学习的主要特点.

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保证

首先,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再现过程,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再现的形成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有亲身参加研究的体验,并将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再现给学生,给学生以示范、启迪.另一方面,在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开展中很少有现成的材料,需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其次,教师应具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使命感、责任感.社会发展和学生教育发展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有的中学教师总以为研究性学习是大学生、研究生的事情,应由大学老师、教授去承担.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学习过程,它不分时间和阶段,只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具有研究的思想方法和手段的人都可以进行研究性学习.习方式。

三、营造理想的课堂气氛

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和社会氛围.课堂教学心理气氛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行之有效的调节方式,引导学生沉浸在智力高度紧张、情绪异常愉悦的氛围中,代表了师生双方感情的融洽、和睦与流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课堂调控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心理气氛.因此,营造理想的课堂气氛,教师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注意分配能力,既要注意讲授内容,根据学生反应及时调整讲授的节奏、特色及自身情绪,又要密切注意整个班级的课堂气氛及个别学生的反映,处理好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同时,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教育机智,对于课堂突发事件,教师应因势利导,把握教育分寸,以使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维持在特定的水平上。

四、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

1、精心创设探究情境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虚拟实验室中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2、提出探究问题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指导学生通过课题质疑法、因果质疑法、联想质疑法、方法质疑法、比较质疑法、批判质疑法等方法与学生自我设问、学生之间设问、师生之间设问等方式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3、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探索

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探索。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 ,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它有独立发现法、归纳类比法、打破定式法、发明操作法等方法。?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体位置,但是又离不开教师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画龙点睛的引导;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说的话很少,但是对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却很大,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

4、对日常教学行为质疑和追问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最大不同就是呈现出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过去,教材统一、标准统一、考试统一,数学教师可以依赖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学参考书等“走向学生”;而新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结果、个性化教育课程的综合性等方面都出现了不确定性,要求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创新、课程资源的选用、课堂模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机会的提供、考试与评价方式的更新等方面多加追问和思考.唯有对日常教学行为的质疑和追问,课改理念才能在实践中体现,教学活动才能在实践中革故鼎新。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数学教学反思对数学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数学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它会促使数学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的教师。

参考文献:

[1]潘振嵘. 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尝试[J]. 数学通讯.

论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 篇12

高中数学教育在中学教育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高中数学是高中生所学的主要课程之一, 如何去掌握数学学习方法, 正确理解数学知识, 老师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 在高中教育中实行一种探究式教学方法,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正确掌握并理解数学探究式教学是高中生学好数学公式、数学定理的基础.高中数学涉及很多抽象的立体图形, 学生很难理解.探究式教学反映了数学中的学生探索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教学的掌握是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和前提, 是学生们学好数学公式和数学逻辑思维的有效保障, 也是学生计算、解答和证明数学习题的目标.数学探究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式.高中数学本身具有严谨性、抽象性和明确性的特征, 而传统的教学是灌输给学生知识, 学生只能被动接受, 或者是死记硬背知识点,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 不利于学生和老师的互动交流, 因此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不利于高中教育的发展.新课程下的探究式教学适应了时代发展, 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变了以往的刻板、灌输思维, 学生和老师互动,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根据实际经历把书本和现实结合起来, 学生们更容易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因此, 探究式教学非常重要.

二、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数学概念的作用和性质不相同, 有些概念简单明了, 容易理解, 而有些概念内容复杂, 学生理解比较困难, 这就需要学生不断地发展思维, 进行探索学习, 对于学生的整个数学知识的掌握具有关键的作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要求老师具有不同的教学方法, 灵活应变.具体说来,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一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探究式的含义, 给学生以感官的认识, 学生们通过初步的认知达到对探究的基本把握.二是加强巩固, 学生在进行探究学习之后要进行深刻的理解, 通过具体的练习题掌握数学的应用, 通过学生的记忆熟练掌握探究的具体概念.三是对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整体和系统把握, 由于高中数学体系不是独立和毫无联系的结构, 而是环环相扣的链条, 如果不能理解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 就会影响到数学概念的理解, 所以, 学生要系统掌握探究式教学, 从整体角度把握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 并很快促使探究式教学得到应用和推广.

三、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有效途径

1.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推广探究式教学

和谐、真实、愉悦的学习情境是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条件, 老师对学生进行探究式教学过程中, 不能死板地灌输概念, 也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 老师应该在教学之前创设一定的情景, 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 学生才能独立地探究, 大胆地发表见解, 激励学生大胆地猜想, 猜想某一事件的来龙去脉,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和认识状况, 从直观的、具体的现实出发, 让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经验, 和现实联系起来, 进行对某一事物的推测,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对数学有种直觉.

2.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对优秀的教师而言, 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兴趣是最关键的一步, 只有学生有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才会和教师积极配合, 投入到吸引力强的课程当中.学生的每学年的第一堂课至关重要, 同时,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教学的首要前提.由于第一堂课使学生产生好奇和期待的心理作用较强, 一旦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课程, 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课“有味”, 学科的内容“有意思”, 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 这对以后的教学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

3. 加强互动的数学教学模式

进行探究式教学, 使探索成为学习数学的主要动力.在探究式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通过创设情景, 给学生提供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 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教师通过提问引思, 师生互动探索, 加强沟通交流, 加以应用与拓展, 进而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 达到探究式教学的有效目标.通过构建互动和谐的教学模式, 一方面培养学生发现知识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互动探索中发现变化的事物中存在的规律;另一方面使学生获得愉快学习的感情和体验, 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形成浓厚的互动学习氛围.老师善于引发学生的思维, 鼓励学生大胆探索, 勇于尝试, 师生之间增进沟通, 从而促进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科学与创新.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对于高中数学的探究式教学, 老师要掌握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以灵活应变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提高数学教育的整体水平.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新世纪的课堂教学已进入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时期, 注重指导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显得至关重要.因此, 在当前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 注重科学探究精神, 实施“探究式教学”.开展探究式教学, 是对旧教学观念提出挑战, 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此论述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实践.

上一篇:环境监测废水下一篇:加筋土路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