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NL治疗

2024-05-31

PCNL治疗(精选4篇)

PCNL治疗 篇1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在肾结石治疗中逐渐开始使用微创外科技术,虽然我国将创外科技术应用与肾结石治疗中,但是对于肾结石治疗选择哪种治疗方式仍有很多争议,没有达成共识[1,2]。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方式通常应用在>2 cm的肾结石治疗中,但是在治疗中会存在残余结石[3]。现对2013年6月—2015年2月间在该院该院接受RFURL联合S-PCNL治疗的60例老年人多发肾结石患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效果很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人多发肾结石患者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5例,女男性患者15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是(67.4±4.9)岁,病程(5.17±1.69)年。观察组男性患者14例,女男性患者16例;年龄61~84岁,平均年龄是(66.6±5.5)岁,病程(5.24±1.62)年。两组间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截石位给予全麻。对照组患者在侧面置入Fr导管,进而形成人工肾积水,使患者的体位改成俯卧位,在超声引导下确定结石的位置,从而确定最大化取净结石的位置,在两个后组肾盏置入导丝,24 Fr主要通道是主体结石同轴者以及盏颈方向。用软质斑马导丝进行固定并预留出次要通道位置。肾镜在主要通道内将结石击碎后,将次要通道扩张至16 Fr,在次要通道内使用钬激光粉将剩余的结石进行粉粹,并将其取出。在手术结束后,需要给患者预留输尿管DJ管,并且根据患者情况预留肾造瘘管。观察组患者在检查后在侧面置入导丝,并将12~14 Fr软输尿管镜沿导丝置入患者体内。将一次性的软输尿管镜的头端放在靠近肾盂位置的输尿管近端,并将软镜鞘与,留置尿固定在一起。使患者的体位改成俯卧位,垫高患者腹部,将软输尿管镜鞘固定于患者侧臀部并向上弯曲,在超声引导下,和主体结石同向同轴方向进行穿刺中下盏,穿刺盏颈方向与之相同。在将主要通道扩张至24 Fr后将肾镜外鞘置入,应用EMS超声碎石清石系统将患者体内结石击碎并将其取出,肾镜外鞘无法取出的结石使用软输尿管镜将其粉碎后移至患者肾盂,经肾镜通道将碎石取出[4]。

1.3 疗效判断标准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术中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指标[下床活动时间(h)以及术后住院时间(d)]、结石清除率以及可视化疼痛评分(VAS评分)情况。在临床CT复查中,未发现直径≤3 mm的高密度影或患者无临床症状判定为结石清除,直径>3 mm的高密度影或患者有临床症状判定为结石残留。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指标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指标比较的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的数据如表2。

2.3 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及VAS评分比较的结果

观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的数据见表3、表4。

3 结论

研究表明,治疗鹿角形肾结石时,患者常采用仰卧位,RFURL联合PCNL手术时间比多通道PCNL要短,这是因为手术时两名医师同时进行操作。倪康欣等[5]人研究表明,RFURL联合S-PCNL患者手术时间(60.47±8.64)min和术中出血量(73.36±12.27)m L明显少于双通道经皮肾镜(73.71±8.87)min,(95.94±15.63)m L。有研究表明[6],RFURL联合S-PCNL,结石清除率为93.8%,明显优于双通道经皮肾镜。该次实验中,患者采用仰卧位,在患者侧臀部固定软输尿管镜鞘,软输尿管镜鞘与PCNL操作位置相邻,由1个医生进行操作。从而避免了多人配合操作中互干扰,有利于节约人员和设备。该次试验中,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3.2±8.41)min,术中出血量为(91.3±15.4)m L,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0.3±8.22)min,术中出血量为(76.7±17.4)m L,虽然观察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多,但是患者术中出血量指标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为(51.73±3.42)h,术后住院时间为(4.97±0.21)d,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为(33.47±3.81)h,术后住院时间为(2.62±0.27)d,观察组在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为70%,观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为93.33%,观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VAS评分为(4.6±1.8)分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4.1±1.4)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结果与付昕阳等人[7]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RFURL联合S-PCNL治疗在老年人多发肾结石患者中的使用,对患者术中、术后指标均明显改善,且提高了结石清除率,缓解了患者VAS评分,对病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忠,高鹏,茅善华,等.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粉末化碎石技术治疗肾脏结石(附468例报告)[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6(5):88-89.

[2]李建伟,王芳,蔡芳震,等.分期输尿管软镜与微创经皮肾镜治疗2~4cm肾盂结石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0):41-42.

[3]王伟,边俊霞,李智琳.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S1):30-31.

[4]谷现恩.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关键八步骤[J].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6(2):88-89.

[5]倪康欣,俞世成,张帅,等.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J].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6(3):55-56.

[6]张湛英,徐勋,胡明,等.单通道一期经皮肾镜碎石联合顺行输尿管软镜处理残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6(5):80-81.

[7]付昕阳,谢宝容,潘耀权,等.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7):121-122.

PCNL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5月~2013年5月, 我院行PCNL术268例, 女125例, 男143例, 年龄17~72岁。其中单侧肾结石203例, 单侧铸形结石12例, 双肾结石51例, 双侧铸形结石1例, 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孟肾盏结石14例, 32例曾经有体外震波碎石史, 9例有开放手术史, 感染并肾积水13例。

1.2 手术方法

采取硬膜外麻醉, 先取截石位, 经尿道向患侧插入输尿管导管, 再改俯卧位, 在B超引导下穿刺建立经皮肾镜通道, 再将经皮肾镜鞘置入肾集合系统, 插入安全导丝, 用肾镜 (F20) 通过镜鞘进入肾盏找到结石, 并采用钬激光系统进行碎石, 将结石粉碎并将碎石吸出体外, 术毕置F5双J管内引流, 并留置肾造瘘管。术后3d左右常规复查腹部平片, 确定有否残余结石, 是否需二期手术, 如结石清除干净, 夹管观察24h后拔管, 需二期手术者保留肾造瘘管, 双J管术后1个月拔出。

1.3 护理

1.3.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对经皮肾镜相关知识缺乏了解, 担心手术效果, 易紧张、焦虑, 护士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使患者了解手术方式, 介绍成功病历, 重点指导术中、术后注意事项。

1.3.2 术前准备

做好术前健康指导。指导患者练习体位, 从俯卧30min开始训练, 逐渐延长至2h以上, 训练时患者无呼吸、心率、血压的异常, 自我感觉好。指导患者平稳呼吸, 避免咳嗽、喷嚏等, 防止因呼吸起伏使肾脏位置变动致穿刺失败。

1.3.3 术中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情况, 如有异常, 随时告知医师处理, 必要时终止手术。体位护理患者由截石位改为俯卧位后, 患者胸腹部受压, 膈肌上移, 活动受限, 注意观察患者胸腹部及肘部有无受压。有效使用软枕加以保护, 使腹部不接触床面, 保护腹肌和膈肌正常运动。

1.3.4 术后护理

24h出入量, 肾造瘘管引流液量、颜色, 鼓励可进食的患者多饮水, 根据出血情况卧床休息。出血的观察及饮食护理。

1.3.5 肾造瘘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肾造瘘管, 严防脱落, 准确记录肾造瘘管引流量、颜色, 经皮肾镜术后一般都有暂时性血尿, 1~3d后自动转清, 无需特殊处理。如果引流液呈鲜红色并逐渐加重伴有血凝块时多为肾实质较大血管损伤出血, 应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适当应用镇静剂, 并夹闭造瘘管, 使血液在肾内凝固, 形成肾内压力, 起到压迫性止血的目的[2]。

1.3.6 预防感染

嘱患者多饮水, 密切观察体温, 持续高热者, 应注意造瘘管是否通畅, 注意有无败血症的发生, 严格无菌操作, 防止引流液返流引起逆行感染, 引流袋每天更换, 及时倾倒, 留置双J管者, 宜采取半卧位, 观察有无腰病及尿路刺激征的出现。

1.3.7 其他并发症的防治

(1) 胸膜损伤:术后严密观察呼吸情况, 如发现患者胸闷、腹胀、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下降等, 应考虑胸膜损伤, 应告之医师及时处理, 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 (2) 肠穿孔注意观察患者腹部体征, 有无腹膜刺激征, 如有异常给予足量的抗生素治疗并下胃肠减压器引流及禁食等处理。

2 结果

一次取石成功247例, 两次取石成功12例, 经皮穿刺术均成功, 1条通道取石257例, 2条通道碎石11例, 其中9例因输尿管狭窄, 置管困难中转开放手术, 12例扩张后, 发现脓肾, 留置肾造瘘管引流1w后再行碎石。肾造瘘管留置时间平均5d, 术后出血6例, 经夹管、输血后好转, 无其他相关护理并发症发生。

3 体会

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成功率高, 与传统外科取石术相比具有痛苦小、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已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重要方法, 在许多医院已成为首选治疗方法。该方法缩短了碎石及取石时间, 钬激光在碎石的同时还能治疗软组织病变, 减少了二次手术的痛苦, 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诊疗时间, 为患者节约了费用,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提高了手术效率。相对于传统常规的护理, 它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我院开展该手术以来, 通过我们一系列的护理, 从入院宣教、心理护理、术前健康教育、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出血及感染的预防及治疗到出院健康指导等, 提高了PCNL的手术成功率, 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无其他相关护理问题产生,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选取我院268例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经PCNL钬激光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 包括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术前准备) 、术中护理、术后护理 (一般护理、饮食护理、肾造瘘引流管的护理)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268例一次取石成功247例, 两次取石成功12例, 经皮穿刺术均成功, 1条通道取石257例, 2条通道碎石11例, 其中9例因输尿管狭窄, 置管困难中转开放手术, 12例扩张后, 发现脓肾, 留置肾造瘘管引流1w后再行碎石。肾造瘘管留置时间平均5 d, 术后出血6例, 经夹管、输血后好转, 无其他相关护理并发症发生。因此充分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PCNL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PCNL,钬激光,泌尿系结石,围手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袁武雄.微创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242例[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 7 (5) :468-469.

PCNL治疗 篇3

关键词:非同步俯卧位64层CT,PCNL,应用效果

复杂性肾结石一种严重的泌尿系统疾病, 通过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 (PNCL) 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如何准确的建立结石通道是PNCL成功与否的关键[1,2]。目前通过B超和X线定位穿刺虽然经济实惠, 但是穿刺难度较大, 结石残留率高, 容易出现出血等并发症, 而非同步俯卧位64层CT则能够避免这些缺点。为了探讨非同步俯卧位64层CT在PCNL中的应用效果, 本文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PNCL的复杂性结石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PNCL的复杂性结石患者60例,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组30例, 观察组采用非同步俯卧位64层CT定位, 男性16例, 女性14例, 年龄在22~70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42.7±5.1) 岁, 结石直径在1.5~6.2cm之间, 平均为 (3.6±0.5) cm, 单侧结石18例, 双侧结石12例;对照组采用X线定位, 男性17例, 女性13例, 年龄在23~71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42.9±5.0) 岁, 结石直径在1.4~6.3cm之间, 平均为 (3.8±0.7) cm, 单侧结石19例, 双侧结石1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结石直径、结石位置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非同步俯卧位64层CT, 患者采取俯卧位, 通过GeHigh speed-64 muti slice进行扫描, 扫描部位从肾上极至耻骨联合, 参数设定为:层厚0.625mm, 螺距0.625mm, 350Ma, 120kV, 进行三维重建, 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穿刺目标和穿刺的深度、角度;穿刺点可以选择在第10-12肋下液后线至肩胛线之间, 通过泛影葡胺粒胶囊进行标记固定, 在CT引导下进行穿刺, 结合B超引导, 以建立通道。手术时患者取截石位, 进行全身麻醉, 留置输尿管导管及导尿管, 然后进行PCNL手术, 其中对于单通道且有结石残留的患者可建立第二通道, 通过气压弹道将结石击碎, 然后用取石钳将较大的结石取出, 通过输尿管人工注水冲洗和液压灌注泵高压脉冲水流将击碎的结石冲出。对照组采用X线定位, 手术采用PNCL, 手术方法同上。

1.3 观察项目

(1) 一次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2) 结石总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发症包括出血、尿漏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在一次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上的比较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 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结果见表1。

2.2 两组在结石总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上的比较

观察组结石总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果见表2。

3 讨论

PCNL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主要方法, 但是在手术中需要进行定位穿刺建立取石通道才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传统的定位穿刺方法主要是采用B超和X线定位穿刺, 虽然比较经济实惠, 但是其影像为二维图像, 不容易建立取石通道, 而且穿刺角度也不容易掌握, 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协助才能够进行[3,4];此外, 其结石残留率比较高, 容易出现大出血等并发症, 因而往往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中采用非同步俯卧位64层CT, 它是非实时进行的, 而且进行扫描时不会受到呼吸幅度的影响, 体位也和手术体位一致, 通过呈现三维图像能够准确定位穿刺的位置, 确定通道的深度和角度, 从而有效降低穿刺的误差, 此外, 它还可以呈现出结石位置、是否存在积水情况、穿刺通道与周围器官的关系, 从而有效提高结石清除率, 还能够减少对周围器官的损伤[5]。相关研究表明, 非同步俯卧位64层CT能够进行有效的定位, 术中结合B超引导, 能够有效监测器官组织的变化, 从而动态把握穿刺的位置、方向、轨迹等, 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6,7]。通过本研究发现, 非同步俯卧位64层CT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X线定位, 手术时间明显少于X线定位, 住院时间明显少于X线定位;非同步俯卧位64层CT结石总清除率明显高于X线定位,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X线定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非同步俯卧位64层CT在结合B超引导下能够有效提高结石清除率, 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 减少手术后患者出血、尿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从而有效提高PCNL的手术效果。

总之, 非同步俯卧位64层CT在PCNL中应用能够有效清除肾结石, 并发症发生率低, 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陈耀举.X线机引导下应用MPCNL技术治疗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 2012, 20 (7) :39-40.

[2]李文雄, 梁坚.螺旋CT三维重建肾鹿角形结石影像在PCNL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0, (12) :927-929.

[3]汪训保, 梁朝朝.三维螺旋CT引导建立经皮肾通道在复杂性肾结石PCNL术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1 (6) :6-7.

[4]何应标, 陈展鹏, 胡建, 等.通道PCNL治疗肾结石术后结石残留分析及对策[J].吉林医学, 2012, 33 (18) :3951-3952.

[5]张伟, 杨文增, 申岩, 等.CT成像在复杂性肾结石PCNL术后的临床应用[J].河北医药, 2010, 32 (9) :1131-1132.

[6]司徒灿, 关永祥, 杨文清, 等.C臂X线定位MPCNL在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 13 (22) :39-40.

PCNL治疗 篇4

1.1 一般资料

患者52岁男性, 因反复右腰部隐痛12年, 加重伴肉眼血尿5d入院。入院查体:体型偏瘦, 右侧肾区叩痛 (+) , 左侧肾区无叩痛, 双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 KUB+IVP示右肾多发结石, 右肾盂出口处1枚约2.1cm结石造成梗阻, 右肾积水。左肾正常。患者3年前有右肾及右肾周积脓病史, 保守治疗 (具体不详) 后, 治愈 (B超证实右侧肾脏及肾周积脓消失) 。双肾CT平扫示右肾周粘连, 右肾肾皮质较厚。

1.3 手术过程及结果

全麻起效后, 患者取截石位, 用输尿管镜顺利将一根4号输尿管导管插至右侧肾盂, 病人改俯卧位, 重新消毒铺巾后, 选取合适的穿刺点, 在B超引导下, 经反复多次穿刺以穿刺针穿刺进入肾盂。建立通道, 经皮肾镜进入肾盂后, 见多个结石外, 有较多出血, 影响视野, 加大冲水压力, 视野明显清晰, 但仍有出血源源不断, 查找肾盂肾盏, 见近肾盂出口处肾盂前壁一约针眼大小出血口, 余无出血点。认为是一般性肾盂内小血管出血, 术中顺利将结石处理后。发现前壁仍然出血。术毕经通道插进一根F18号普通尿管作为右侧肾脏造瘘管, 打入生理盐水18m L气囊压迫止血, 观察5min后, 右侧肾脏引流液清亮。术中出血450m L。患者清醒后回到病房, 监测生命征平稳, 无诉特殊不适。术后嘱患者平卧少动, 常规予预防感染、止血、补液等治疗。术后第3天夹闭右侧肾脏造瘘管, 术后第7天因为连续观察无造瘘管引出血性液体, 无肉眼血尿, 先放开造瘘管, 见仍无明显出血, 遂予拔除右侧肾脏造瘘管。拔管后2h, 病人诉头晕眼花, 冷汗, 心慌。观察见口唇面色苍白, 呼吸稍急促;见患者大量鲜红色肉眼血尿。紧急予吸氧、监测生命体征、配血输血 (浓缩红细胞4单位, 冰冻血浆600m L) 、补液 (快速静脉滴入平衡液1500m L) 等。观察1h, 见血压无明显上升。考虑右侧肾脏大出血, 紧急联系急诊手术, 自腹膜后吸出820m L血液。经手术探查, 证实右侧肾静脉与右肾盂前壁粘连, 右肾静脉与右肾盂前壁之间形成瘘道, 见出血汹涌, 由于周围粘连较重, 无法分离缝补, 且剥离面大量渗血。考虑左肾功能正常, 情况紧急, 决定切除右肾。彻底止血, 以膀胱镜清除膀胱内大量血块后, 术毕。术中出血750m L。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2 讨论

目前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由于其创伤小, 恢复快, 减少住院天数, 安全可靠性而替代了部分开放手术, 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普及的术式。术中穿刺出血, 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最严重的并发症。故术前应完善辅助检查, 仔细阅片, 评估手术难度, 穿刺点选取及可能出现的副损伤及并发症。术中不应反复多次不同方向穿刺, 操作不可粗暴, 穿刺针不应进入过深, 应严格在B超引导下进针。若术中出血不止, 应探查清楚出血部位及其毗邻关系, 不应认为一般出血。本组病例中, 术后未见出血, 考虑原因是气囊压迫右肾静脉与右肾盂瘘口, 起暂时止血作用。拔除造瘘管后立即引起反射性大出血。术后应及时复查服部平片或者B超证实出血灶位置、出血量多少, 及时处理以免被动。综上所述, 应该做好术前仔细检查, 确定术中容易出现的情况, 术中不掉以轻心, 小心操作, 遇到出血时, 一定要明确其来源, 考虑可能的情况。才能避免很多并发症的出现, 提高医疗质量。

摘要:目的 总结PCNL手术失败导致肾脏切除的经验教训, 探讨术中误伤肾静脉及术后拔除肾脏造瘘管后大出血原因, 加强防范措施, 避免此类失误再次发生, 提高医疗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PCNL术过程及术后各个环节处理措施。结果 本组病例1例。术后第7天, 拔除右侧肾脏造瘘管后大出血, 被迫紧急手术切除右侧肾脏。结论 由于下腔静脉靠近右侧肾脏, PCNL术中穿刺时不宜过深, 尤其在右侧肾窦内肾盂肾脏手术时, 穿刺过深易伤及肾蒂血管, 引起出血。术前检查应完善彻底, 术中若出血过多不应误认为是一般的肾盂内出血, 应查明出血来源及位置毗邻。术后应及时复查服部平片或者B超证实出血灶位置、出血量多少。拔除肾脏造瘘管之后要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及生命征, 以防止延迟性出血。

关键词:PCNL,继发性大出血,肾静脉损伤

参考文献

[1]郝长琴, 张妍娜, 高艳芹.经皮肾镜腔内碎石清石术后继发性肾脏出血4例的观察与处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14) :98.

[2]汪金荣, 何乐业, 蒋志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的原因分析与治疗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J].2008, 1 (15) :32.

上一篇:体育旅游发展分析下一篇:旅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