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质量

2024-10-25

整体质量(精选12篇)

整体质量 篇1

整体护理是护理模式的重大改革,要求护士运用护理程序,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身心两方面的需要,从整体人的健康角度出发,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调动护理人员的所有技能,使整体护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和阶段, 为"预防疾病,维持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

1 更新护理服务理念,多方位,多途径主动服务病人

整体护理是由原来单一的疾病护理转变为从疾病到健康的全过程的整体护理。护士的工作也不仅仅是打针、发药。是要求护士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精良的专业技术,用综合学科的知识,根据科学原则和方法为患者解决实际存在的健康问题,护士的工作也不再局限于以疾病为中心,单纯地执行医嘱和生活护理上,而是以病人的健康为中心,提供全方位的全程护理。

所以对每一位护士进行思想教育,制定服务宗旨,进行专题讲座,使所有护士明确观念转变的重要性、迫切性,真正理解以病人为中心的内涵。

2 改变护理管理策略,提高护士整体素质

(1) 加强理论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知识水平。定期组织各种新技术、新业务的交流学习,如学习护理新进展,交流整体护理经验等,鼓励引导护士参加护理大专、本科的学习,提高护理队伍素质; (2) 调整引进护理人才,优化护理队伍知识结构。保证护理人员高、中、低职称的合理比例,严格按职称岗位工作,保证整体护理的健康导向; (3) 加强护士素质修养,提高护士自身素质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关健所在。訩有高尚的道德素质修养:尊重病人、体贴病人、热爱本职工作,愿为之奉献;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修养:言为心声,行为心迹。护士应运用艺术语言使病人能正确认识疾病,对待疾病,消除消极心及不良情绪,配合治疗,以最佳情绪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热情端庄,认真灵活,谨慎而豁达,温和文雅,主动和善,又富果断性和容忍性,学会调节自己。

要适应新的护理模式,要改变护理观念,具有良好的业务技术,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随时调节病人所需的护理,预防潜在性健康问题及防止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科学地评价护理效果,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护理质量,从而保证病人得到适合其个人的整体护理。

整体质量 篇2

在整个教学认识过程中,主体是学生,要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播放了多媒体课件《龟兔赛跑》,乌龟围绕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花坛跑,兔子围绕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花坛跑,它们同时到达终点,请同学们帮它们算算谁跑的路程长。这道题就是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通过观看这个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周长的概念,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了数学,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操作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在学完《圆的面积》后,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5厘米,现将这个三角形ABC沿一条直线滚动一周求A点所经过的路程长度(图形略)。看着学生满脸困惑的样子,我说出了四个字“动手操作”,学生便纷纷剪下一个等边三角形,按题的要求动手操作起来,一会儿学生便根据自己的操作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解答完后,我又趁热打铁,让学生求B点和C点所经过的路程。这样的动手操作实践把此题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路,体现了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从而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巧施教学方法。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开展小学数学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有研究表明: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竞赛中,由于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驱使,他们总希望争第一,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看哪一组算出来的人多”等,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这里没有什么分组原则,总之要使每个小学生在学习数学上获得成功,就要想办法让每个小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这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

2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方法

用“活”教材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 ,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如改革家庭作业形式,突出应用性操作。

比如学习了常见的乘法数量关系以后,我布置学生双休日随父母去菜市场买菜或购物,按单价独立计算价钱,学生兴趣十分浓厚。重视了数学学习的应用性操作,畅通了学数学、用数学的联系,使学用紧密结合,这正是片面应试教育所严重缺乏的,也是我们改革数学教学必须要不断加强的。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中,可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在“分类统计”的教学中,可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的功课,每门功课的节数等;在学习“米、千米”的教学中,我领着学生去操场上数步伐,估计长度等。

巧施教学方法

根据小学生身心特点,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研究表明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竞赛中,由于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驱使,他们总希望争第一,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

整体提升中职办学质量的实践 篇3

【关键词】整体提升 县市级 中职

一、立体化运作实训基地,整体提升办学硬件质量

职业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保障办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条件;基地的规范化、科学化、立体化运作,是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一)瞄准经济结构,布局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的建设并不是将原本各学校具备的实训工场予以“大杂烩”式的整合,而应该以现有的专业设置及本区域经济结构为依据,适度超前设置新兴专业,以普及化、大众化、稳定性专业实训基地为核心,以各校所在镇经济特色为重点,采用“主体加支撑”的形式,力争使主体基地建设能辐射全市,又使支撑基地建设能遍及城乡。按照这样的思路,我市累计投入9000万元,加强融数控、建筑、汽修、财会、计算机、旅游服务、电工电子等大类专业于一体的“市公共实训基地”,又结合重点镇产业特色,追加投入3000万元,建设陶瓷、线缆、环保、服装等四个实训分基地,有效形成了遍及城乡、布局合理、满足需求的“一基地为核心,四分基地为支撑”的“金字塔”式实训平台。此举在提升办学硬件质量的同时,也为办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保障。

(二)推行立体运作,提升技能质量

实训基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虽归职业学校,但若仅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实训所用,不仅不能有效发挥基地的各类功能,而且也不利于学生技能质量的提升。应该按照“管理与使用相结合,服务与产出相结合”的思路,推行立体化运作,与人社局等横向部门联合,将“市人才中心”直接搬进基地,充分构建“技能实训—推荐就业—岗位招聘”一条龙的服务体系;与相关企业联合,引入企业参与运作,充分发挥检测、咨询、科研、技术升级、生产等功能;还应该与各校联动,让学生参与训练、让教师参与培训,充分发挥竞赛、实习、培训、考工等功能。尤其值得推行的是基地与分基地联动,承办由教师、学生以及全社会技术工人共同参与、同台竞技、标准统一的“技能大比武”,这一做法有利于中职学生技能质量的提升,更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技术工人的氛围。

二、常态化推行随时督查,整体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不论是实习实训课堂还是文化理论课堂,课堂教学是提升办学质量的主阵地,脱离课堂去追求办学质量必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不可否认,就微观层面的课堂教学而言,普遍存在着“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听课,三分之一的学生在睡觉,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在玩手机”的现象;从教师的层面看,走进课堂头疼、课前备课懒散等现象也非个别。为有效转变这些不良状况,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一)改革课堂评价标准,重观念转变

从文化理论课而言,要将传统以教师的讲为中心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从实习实训课而言,要将传统以教师的示范为中心变为以学生的操作为中心。改革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分别拟制融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理实一体教学、信息化教学等课改要求与传统的教学目标、师生互动等要素以及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内容为一体的文化理论课评价标准和实习实训课评价标准,并且按照试行、讨论、修改、推行的方式让教师创新性地接纳,逐渐转变课堂教学观念。

(二)成立质量管理机构,重随时督查

在改革课堂评价标准的同时,要注重对常态课堂进行督查。我们成立了由分管局长任主任、各校分管教学校长、教研员及学校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委员会”,该委员会成立后首次功能的发挥便是按照新制定的课堂评价标准,根据“随堂推门听课,听毕个别反馈”的要求,按照“瞄准定点听课与后续跟踪听课相结合,现场个别反馈与学校整体反馈相结合”的思路对所有课堂进行过程督查。这一创新举措有效加强了教学过程管理,切实保障了办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三、多元化实施评价改革,整体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首先,为有效改革传统的“以考代评”,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索建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体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我们颁发了《关于在全市中职学校中实施学生综合能力评价的指导性意见》。该意见着力在全市各校按照科学性、多元化、动态化、互动化、有效性的原则,对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兴趣爱好、技能水平、学习成果等开展综合性评价;同时各校在该意见下纷纷出台结合校情、学情的校本评价细则。其次,开展后续跟进,我们将集中调研与专项督查相结合,将常态了解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将多元综合能力评价纳入常规管理的一部分。通过这些举措我们发觉,评价实施方案翔实、量表完善、体系清晰,评价过程责任落实明确、操作流程规范、内容有机整合、宣传沟通到位。就评价实施的效果而言,虽然推行只有短短一年,但目前学生精神面貌明显好转,社团活动如火如荼,课堂参与热情不减,学习潜能得以挖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养有了明显的提升。

四、自主化开展实践活动,整体提升职业岗位素养

(一)全面推行学生自主管理实践

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实践、自我约束的能力直接决定着今后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为有效激发学生的管理兴趣,体验管理艰辛,积累管理经验,我们按照“明确活动目的,确保方向性;明确活动过程,确保全员性;明确活动分工,确保实效性;明确活动得失,确保长效性”的要求,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生自我管理实践活动,让学生内心强烈的“证明自身能力的渴望”得到满足,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展示,进而使整个校园在实践活动中充满着自律与他律相融合的主旋律。学生在静态中反思自我求纠偏,在动态中彰显能力求提高,在角色的互换与体验中谋理解,从而提升职业岗位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整体推进创业教育融进校园

在校内开辟创业园,让学生感受创业氛围、积累创业经验是一种良好的教育举措。但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创业并非一蹴而就,他们更需要的是激发创业梦想,明晰创业流程,学习创业知识。基于此,我们更多地从县市级的层面,在开设好创业教育课程的同时,实施两步走推进创业教育。第一步是梳理成才典型,树立创业标杆。我们组织各职业学校开展对历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活动,挖掘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优秀事例,请学生撰写创业就业宣讲材料,组织优秀毕业生回校演讲,并将演讲稿汇编成《风雨彩虹——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风采录》,组织在校学生认真学习。通过学习这些优秀毕业生的职场风采,让更多的在校学生感受他们热爱本职岗位、刻苦钻研技术、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风貌,从而引导和激励广大职业学校学生珍惜当前的学习机会,积极转变就业观念,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在学习实践中快速成长、成才。第二步是开展创业设计大赛。我们以“点燃创业激情,助推创业梦想”为主题,邀请各类企业CEO当评委,各校创业团队通过项目陈述和现场答辩两个环节,对自己创业项目的创意背景、可行性分析、营销策略、组织管理以及收益前景进行精彩的模拟运营阐述,各位评委则对各个项目进行深入透彻的提问。通过活动全面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切实提升他们的创业素养。

以县市级为单位,整体提升中职办学质量的举措,还可以在专业与课程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校企合作的深化等方面着力,仅就“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委员会”而言,其功能的发挥也不仅仅只局限于对常态课堂的随时性督查,这些将是我们下阶段深入与落实的重点。■

整体护理与护理质量 篇4

1 整体护理与护理质量的关系

作为生产产品,如果质量不过关,或质量低劣,那你就将失去消费者,失去你的消费市场,同时也将失去你的空间价值。一个企业,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如果不注重自身的质量,那等待你的将是破产、衰亡。中国质量万里行,就是要叫企业和国人要有质量意识,叫那些假冒伪劣产品和低质量的产品没有市场。因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民族、国家的生命。整体护理它诞生于90年代末,它顺应了社会历史的潮流,笔者所在医院搞整体护理,其实也就是质量意识在护理方面的具体体现。

整体护理就其内容而言,它只是护理事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是树立护理形象、科室形象、医院形象的一种形式或手段。而护理质量才是这种形式的本质。提高护理质量才是整体护理的目的。整体护理就是要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够得到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角度,全方位的服务,花较少的钱,较少的时间达到康复的目的。

2 整体护理中如何提高护理质量

2.1 整体护理不能代表护理质量

只有把整体护理的每一个过程,每一步落实到实处并它他做好,这样才能使整体护理从量变到质变。而推动这个变化过程又由护理人员决定的。可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又在参与的护理人员,只有自身质量的提高了,才能收到满意的护理效果。

2.2 应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

整体护理对护理人员要求较高,护士必须要有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以前学专业知识时只注意学习疾病的护理知识,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防等了解甚少,现在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理论学习,同时对特殊的检查,治疗也要有一定的掌握。另一方面还要学习一些与护理工作相关的学科知识,如心理学、管理、人文、自然等,只有加强这些方面的学习,才能适应整体护理的要求,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服务。

2.3 专业技术

整体护理要求护士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护士除加强理论学习外还必须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在每一项临床技术操作中都力求做到熟练、准确,将患者痛苦减轻到最低程度。如果由于操作不熟练,静脉穿刺时未能一次成功,不仅给患者造成身体上的痛苦,还会带来心理上、精神上的伤害,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所以,在整体护理中必须加强技能训练。

2.4 有高度的责任感,为病员提供一流服务

整体护理要求服务态度要好,将患者视为亲人,要为患者想,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为此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心,规范自己的每一个动作和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表情。并针对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情来要求自己,来调整自己的言行,使他们获得一流的服务。

2.5 把护理计划落到实处

整体护理的关键是护理计划的落实。护士要在收集患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患者做出恰当的评估,制定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患者教育计划,并加以实施。护士每天通过评估找出患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通过独立思维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这样才能体现护理工作的主动性和有目的性。专业护士除自己完成一部分计划外,还要督促,指导护士完成其他的护理计划,对她们的工作要有检查。护士长要对整个护理计划的制定,实施有指导、有检查、有评价,只有层层负责、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才能保证护理计划的落实。

整体护理要求有高素质的护士。高素质的护士又离不开自身的学习,培养和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有了这样高素质的护士才能有高质量的护理,才能有效完成医院的核心工作——高质量的医疗。

摘要:护理事业的发展历史悠久、道路漫长,经历了由责任制护理到今天的整体护理的过程,护理事业走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整体护理是质量在护理方面的具体体现。提高自身的质量才能有满意的护理质量。整体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高度的责任感,为患者提供一流的服务,把护理计划落实到实处,才能有效完成医院核心工作——高质量的医疗。

整体质量 篇5

在传统的护理模式中, 护理工作是以“ 疾病” 为中心, 往往出现只见疾病、不见人的情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健康有了新的认识,对从事维护人类健康的医护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角色期待, 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转变, 护理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从过去的以“ 疾病” 为中心的功能护理向以“ 病人” 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化。然而我们的护理队伍多以中专毕业生为主, 对整体护理模式缺乏应有的学习和认识, 很难适应新形势下整体护理模式的要求, 工作中经常出现角色失调, 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因此, 成功转变护士角色, 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是当前护士的首要职责。

一 转变护士角色, 适应整体护理模式要求

1.转变护理理念, 增强角色转化的自觉性

护理理念是护士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的思想与行为的信念和价值观。在传统的护理认识中, 护理工作是以疾病为中心执行医嘱, 护士对护理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和责任心, 常常以旁观者的身份参与疾病的治疗, 对病人恢复到健康状态缺乏有效的积极刺激, 从而使护理质量大打折扣。在整体护理模式下, 护士不仅仅是医嘱的执行者, 更是恢复病人身心健康的主要参与者,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主动更新护理观念, 自觉转化角色以适应整体护理模式的要求。

2.认识护理叶象的变化, 增强角色转化的主动性

医学是” 人学” , 解决的是人的身心健康问题, 传统护理模式中只见病不见人的做法显然违背了医学的初衷, 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诡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 整体护理模式以对人、对人的健康的关注越来越为广大普通老百姓所认可和接受, 护理工作的对象也由“ 疾病” 向“ 病人” 转变,面对如此变化, 护理工作者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认识到护理对象的变化, 增强角色转化的主动性, 更好地适应整体护理模式的新要求。

3.认识护理工作范围的延伸, 加强角色转化意识

随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社区医学的兴起, 护理工作的范围开始走出医院走向社区和家庭, 大量的护士需要进入家庭、社区, 对慢性疾病患者、疾病康复期患者等进行健康指导、康复训练和心理治疗。要使家庭、社区的护理工作能够卓有成效, 作为护理工作的主体护士必须认识到在当今社会护理范围井不局限于医院, 而是越来越多的走入家庭和社区进行上门护理, 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角色转化, 有效维护病人的健康, 达到整体护理的要求。

4.拓宽专业范围, 储备角色转化的知识

医学是对人的学科, 护理工作是对人的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技术的改进, 人类的健康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 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等等, 人们对致病因素的认识从单一的生物因素扩展到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联合作用, 现代医学也就越来越关注心理、社会等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晌, 它要求护士除了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之外, 还必须具备人文社科知识。人的根本属性在于其社会性,医学之于人, 就必须把人当作一个社会性的人来对待, 而不是仅当作一个生物性的人来对待, 护理工作亦是如此, 把护理对象作为一个社会性的人看待, 需要护士具备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为适应整体护理模式储备知识。

二 成功扮演护士角色, 提高整体护理质加强专业素质培训

角色一词原是戏剧影视中常用的名词, 社会学意义上的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 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成功扮演护士角色, 首先必须认识到人们对护士的角色期待, 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专业素质是开展整体护理的基础, 专业素质的倍训通常通过两个途径完成, 一是学校的专业知识训练, 二是护理实践中的不断倍训和学习。

因此, 学校在进行护士角色训练时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早期接触床, 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 改革基础护理试验教学, 倍养独立性的护士, 尽可能确保每一位走出校门的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社会变化日新月异, 医学科学飞速发展, 护理工作者从学校学习的知识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工作需要, 因而护理人员必须在工作中不断“ 充电” , 学习新理论, 掌握新技术, 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和专业技能, 在工作中发挥专业优势, 成功扮演护士角色, 达到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目的。改善护士职业形象

充分认识护士角色并且具备了专业知识之后, 需要在工作中把护士角色表现出来, 通过改善职业形象能够恰当演绎护士角色。改善护士职业形象需要做到“ 三美” , 一是形象美, 二是语言美, 三是技术美。正如舞台表演需要道具一样, 护士也需要得体的衣着, 形象美指护士的着装与自己的职业、年龄、性别、形体相符合, 扬美显善, 避短藏拙, 尽可能使每位患者感觉舒心。语言可以治病, 也可以致病, 语言是护士与病人交流的最基本工具, 语言美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 护士要养成语言亲切、文雅、谦虚的用语习惯, 对待病人态度诚恳, 肢体语言得体和谐符合规范, 尽可能使每位患者感觉到关心。技术美意指护士专业技术扎实, 头脑清晰, 做事干净利落严谨有序, 从而使病人感觉到放心。有效避免角色失调

护士角色随着疾病的进程不断变换, 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高强度、高压力却又常常被人误解的工作。21世纪, 人们对护士提出了新的角色期待, 在这种种的压力下, 护士往往身心俱疲引发角色失调, 而护士是医院这一社会组织中的重要角色, 护士角色的失调必然影晌整体护理质量, 进而影响医院的声誉。引起角色失调的原因很多, 包括角色丛内冲突、单一角色内冲突、角色认识不清、角色转移障碍等。主要原因一是护士在学校的专业学习中, 没有完成好角色定位, 导致在工作中对自己要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二是现代社会, 医学模式、护理模式发生了变化, 对护理人员的角色期望出现了不同的理解, 以往统一的社会期望受到了挑战。解决角色失调, 需要护士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护士在学校的专业训练中应该努力学习专业技术, 工作后继续加强学习。

同时, 要改变传统的观念, 明确现代医护工作的特征。对于因为社会对角色规范不一致导致的角色失调, 社会一方面应该给予个体一定的宽容, 另一方面, 要加快社会角色行为规范的确定。

护士素质与病人健康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新的健康定义内涵的深化,护理工作日趋复杂,护士的职能范围也日益扩大,她们不但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而且还要具备高尚的情操与良好的素质。现就几点护理体会浅谈感想。护士的道德与病人健康一名合格的护士要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崇高的道德情操,才能忠诚于护理事业,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每一位病人。正如我国古代良医孙思邈所言:“凡大医治病,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有疾厄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同普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使患者在痛苦中得到安慰,在失望中得到帮助。这需要护士有认真负责的精神,和蔼热情的服务态度,严格遵守医疗护理规章制度,按规程一步一步去做,且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即护理道德。因为护士为病人治疗护理,大部分时间是单独操作或是在病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的,此时是凭着良心、责任心来行事。如对血压、体温随便记录,2次用药只用1次,消毒不严格,违反操作规程等,这都是极不道德的护理行为。护患沟通与病人健康护士的工作就是把医师治疗的方案具体实施于患者,所以直接与患者接触较多。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用礼貌、通俗、艺术的语言与病人交流,建。。

护士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它不仅体现于仪表、风度、动作等外在形象,更体现着护士的道德品质、业务能力等内在的素养。护士的服务对象是人,且多是被疾病折磨的患者;人有年龄、职业、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等不同,人的生、老病、死都离不开护理工作;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人的生死、安危,且宝贵的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疾病的种类很多,病情又有千变万化,护士如何保证患者能处于接受治疗或康复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这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佛罗伦斯·南丁格尔称护理工作是最精细的艺术),所以根据护士的服务对象和职业特点,要求她们必须具备特殊的职业素质,使它成为护理实践中思想和行动的准则。概括起来,护士的素质应该是: 1热爱护理工作并有为护理事业奉献的崇高精神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护士政治素质的根本立场,是做一个合格护士的思想基础,只有具备这样的思想基础,才能热爱自己的专业,培养出有为护理事业奉献的崇高精神,这也是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护理工作是高尚的,同时也是十分艰辛的。尤其在医院里,每时每刻包括所有的节假日也毫不例外,都有大量的护士理人员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帮助患者解决病痛,使其尽快恢复健康,这些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特点。为使护理人员适应这一特点,要求护士要自觉克服个人的种种困难,必要时放弃某此个人的利益,并努力培养对护理专业的兴趣、感情,从而热爱本职工作树立自觉献身护理事业的高尚品德。2树立整体的护理概念 护理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专门学科,其理论体系及工作要求均能反映出现代医学的模式。从事护理学科的专业人员,应明确自己的服务对象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人体各系统的相应配合,才能保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而各种自然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对人体的健康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护理人员应树立“整体护理”的概念,才能给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3热情服务,精心护理 护士对患者应有高度的同情心,热情关怀,体贴入微,并做到一视同仁,周到照顾。护士一上岗就应当摆脱生活中的自我而进入特定的“护士角色”,她的言行都应自然流露出对患者的同情和关切,要尽可能对患者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患者都希望从医务人员的言行中获得安慰、依靠和希望。护理职业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们总是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坚持做到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痛患者所痛,对待他们能不是亲人而胜似亲人。做到这些她们就一定会取得患者的信任。得到患者的配合,而信任与配合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4讲文明懂礼貌 精神文明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礼貌也是社会公德的要求,也是护理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风貌。文明护理、礼貌待人,会使患者在心理上产生安全和信任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5勤奋学习,精通业务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在工作中应联系实际努力学习,掌握新业务、新技术,对护理问题不断进行研究、探索,促进护理科学的发展、创新。6严谨细微,勤快敏捷 护士工作中应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进行科学严密的观察与准确的判断。在执行各类治疗护理任务时要头脑清醒地分出先后、轻重、缓急,遇事反应灵敏、动作迅速,麻利地逐项按计划去完成,因为对于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不允许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拖泥带水、疲疲塌塌;在紧急情况时更要做到谨慎细微、准确无误、井然有序、忙而不乱。并在能够做到有人无人检查监督和患者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情况均一个样的对患者负责。这种工作作风的形成,一靠护士的职业道德修养;二靠护士平时的自觉主动和计划性训练;三靠严格地遵守规章制度。7谨言慎行,端庄可信 慎言守密是护理人员必须遵循的一项护理道德规范。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一定要做到说话适度、举止稳重、仪表端庄,保守医密。8团结协作,密切配合 护理人员工作中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发扬协作精神。同事间、医护间要做到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主动配合,齐心协力地保证患者的医疗护理计划准确、及时地实施。护理与美学 在古代护理就已经与美同在了。希腊神话中医药之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温柔美丽的女儿海吉娅可以说就是一位受人尊敬,使人得到心身健康的女神。中华护理学会规定了护理工作的八项标准是“安静、舒适、整洁、美观、及时、准确、安全、节约”。这均说明了美与护理实践的关系。美是人们生活的原动力,每个人不但热切地向往着美,追求着美,而且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不断地探索着美。护理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更需要追求美,热爱美。人们将护士的美比为“白衣天使”,这就是护士的内在美与外在美融为一体的象征。美学是一门“关于研究现实的美,人对它的美感和艺术美的创造有规律的学科”。美学的研究范围很广,涉及到自然、社会、人体、艺术等各个领域;美的影响所及,牵动着各行各业。护理美学是研究护理专业所涉及的医疗环境、社会人群、患者、护理业务及护理人员自身等领域。它是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观点,研究护理工作中的美学问题、护理人员的审美观,护理人员美的素质培养及训练等问题。所以美学是一门与护理学紧密联系的科学。事实上,护理工作,就是护理人员日常所进行大量的与美学有关的实践活动。南丁格尔说:“护理是最精细的艺术。”

护士应具备的素质及能力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和护理工作的要求也相对提高。因此,加强护士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关键所在。

1高尚的医德与真挚的同情心

护士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利他”和“助人”,具有高尚道德的护士,就会自觉自愿竭尽全力地去为病人解除痛苦。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才能够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病人对你的信任,从而增加治疗的信心。

2温和的性格和文明礼貌的作风

护士要以庄严和蔼的态度、亲切诚挚的语言对待病人,使病人感到温暖愉快,得到安慰和鼓励,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千差万别的病人,他们的性格,病情和需要都不尽相同,不论他们表现如何,我们都要主动关心,特别是危重、老年和儿童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这些都反映护士的职业素质。相反,如对病人冷漠、不关心,“成年脸”均会增加病人的思想负担从而使病情加重。

3献身护理事业、对病人高度负责

我们的服务对象是病人,这就要求我们“以病人为中心”,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视病人为亲人,尽量帮助病人减轻痛苦,对病人的健康安全负责,这强烈的责任感是忠于事业和病人利益的具体表现。

4举止端庄、仪表得体

良好的仪态、得体的举止,是护士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具有高雅的气质和形象,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优化护患关系。

5良好的能力与技巧

一个具备良好的动机而缺乏技术的护士,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在护理病人时要做到以下几点:①稳:动作要轻柔、协调、灵巧、沉稳、富有条理。②准:熟悉病人,了解病情,操作做到规范化、准确、恰到好处。③快:动作熟练、手疾眼快,干净利落,在短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任务。④好:技术质量高,效果好,举止优美、病人满意。这样不仅可以治疗疾病,减轻病人的痛苦,还会使病人对护士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

6敏锐的观察力和应急能力

护士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在观察病情时,要做到目的明确,边观察边思考,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制定周密计划,明确观察顺序,有条理的详细记录,及时总结不断提高。

7准确的记忆力

护士在工作中所从事的执行医嘱、打针、发药、测体温、脉搏等任务,要求准确无误。一旦出现差错,则会延误病情,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要做到安全护理,必须培养记忆的准确性。

8独立的思维能力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一改过去机械地执行医嘱和一切工作依赖医生的状态,充分发挥护理的独立功能,对病人实施整体化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在工作中通过独立思考,正确理解医嘱,科学、合理、高质量地去实施,精心地观察病人,密切配合医生作好各项治疗、检查及意外情况的抢救,及时发现经验不足的医生和护士的疏漏,以及不正确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病人的痛苦,为抢救赢得时机。

9良好的沟通技巧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护理人员的美好语言,对病人可产生积极的作用。经常对病人说一些安慰性、鼓励性的语言,就会消除病人焦虑、悲伤、痛苦的负性心理,使病人以最佳的心态面对现实,积极接受和参与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反之,不良的语言则会破坏病人的心理平衡,以至于加重病情。

10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护士在整个医疗工作中,处于人际交往的中心地位,与病人接触时间最多。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病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医疗护理计划的顺利进行;与病人及家属关系搞好了,就能深入了解病人的病情,并可发挥其积极性,使医院、家庭之间密切配合,让病人尽快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及能力,可给病人一个生理、心理、社会的统一体的健康指导,可减轻病人的痛苦,可使系统化整体护理病房逐渐完善。

护士应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 培养

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术,还要有善于观察病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活动,熟悉病人的个性特征和情绪状态,以及病人的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康复的影响,这样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帮助病人安心治疗,促使早日康复,因此,护士应具备以下一些良好的心理素质。

敏锐的观察力

护理人员不单纯是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为病人解除疾病痛苦,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这样才能根据病人的表现推断其内心世界,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及时解决,使病人得到心理安慰,很好的接受治疗,加速疾病的康复。

要培养这种能力,就要学习心理学,有关护理社会学、营养学、人际学等,理论联系实际,多接触病人,逐渐积累经验,探索出一套病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弄清不同类型的病人会有不同的心理变化,护理人员要正确了解病人的很多心理活动,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

尽快和病人沟通思想的能力

所有病人进入医院都会感到陌生,甚至产生恐惧感,这是一种具有共性的心理活动。不同疾病、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病人以及个人家庭情况不同,都会有不同性质的心理活动,因此,护理人员应尽快与病人沟通思想,及时掌握情况,仔细分析、认真研究,并给予解决,才能使病人相信医院,消除顾虑,产生安全感,安心接受治疗,使疾病尽快康复。

语言沟通:同样一句话,如果说话时表情或者音调不同,就会引起病人不同的心理反应,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这就要求护士要注意语言的培养,说话时不仅要内容具体、切实、生动活泼,并联系病人的心理实际,针对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说话方式,而且态度要亲切、关怀、诚恳、和蔼,体现出“良言一句三冬暖”的效果。

非语言沟通:病人许多心理活动,常通过语气、语调、眼神、面部表情、手势等表现出来,所以护士应细心的观察,比如癌症晚期的患者对生命丧失信心,不配合治疗,我们在查房、治疗或者巡视病房时,与他(她)握握手,给他(她)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使他们感受到人间的真情与温暖,能积极的配合治疗。

护理人员尽快地与病人沟通思想,是及时获得病人的心理活动信息很重要的一环。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使病人有说话的机会,只有启发病人诉说,才能使病人有所了解。护士应该努力做到自己就像病人家庭中的一员,如同老人的儿女,孩子的母亲,同志的手足,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境地,这样彼此之间的思想也就容易沟通,病人的心理活动就会毫不掩饰地暴露出来,这时若抓住时机,做一些心理治疗,将起到药物治疗所起不到的作用。

沉着、镇静、理智

有些病人就医时情绪不稳定,感情脆弱,一个人离开他熟悉的家庭,中断工作,改变生活习惯,进入陌生的环境,遭受疾病的折磨,有些人还要面临手术、死亡的威胁,心理上恐惧焦虑和不安,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护理人员要正确处理妥善解决所面临的许多复杂问题,当然有时护理人员自己的心情也不好,这就要求我们要镇静自己的情绪,运用理智、沉着正确地对待病人,应从职业道德出发,并保持高昂的情绪,乐观的态度,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决不能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施加于病人,对每个病人应一视同仁,不能感情用事,使每个病人都感到护理工作者对他们的关心和体贴。

这就要求护士要热爱自己的专业,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心理素质、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

注意自身对病人的影响

一种是通过护理活动,如操作熟练、动作轻巧、细致、利落、有条不紊,病人才会感到放心,愿意接受治疗和护理。因此,要求护士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实际操作能力,让病人信赖。

另一种是护士的生活范例作用,即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等。这就要求护士行为大方、举止庄重、衣着清洁整齐、语言和蔼可亲,这样才能从无意识的影响中,使病人产生信赖感。

护理事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定的完善,这就要求我们护理工作者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培养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提高自己,使护理事业更上一个新高度。

心理品质所反映的是结果,是个人在某一时期、某一场合表现出来的稳定、一贯的心理特征,它是多种心理素质的高度凝结,如记忆品质、思维品质、注意品质、意志品质等等。而心理素质所反映的既是结果更是过程,它比心理品质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外延。

护士的心理素质,是护士职业素质的基础,也是护士成才的根本动力。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士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切实做好护理工作,就应充分注意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职业素质。

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护理是一门艺术——从事这门艺术要有极大的心理准备。”

因此,在倡导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今天,作为一名临床护士要适应时代要求,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不断对自身内在的、外在的各个方面进行历练和培养,提高综合素质水平,运用护理程序的科学方法,把患者作为完整的“社会人”给予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全方位的护理,使患者真正得到人文的关爱和服务,这必将加强护患沟通,密切护患关系,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推动护理事业向前发展。

护士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赞同

作为一名护士,除了应具备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医风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护德修养。一个具有高尚护德修养的护士在职业道德的支配下,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即使在无人监督独自工作中,也会从内心深处自觉监督和防止自己不符合护德的思想和行为的出现,即具有“慎独”的精神,有宽广的胸怀,有博大的爱心。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为了适应各类病人的护理需要,作为一名护士应具备的主要心理素质应该:(1)热爱护理专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国际护士守则规定》规定,护士的基本职责是“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这就是护理工作的规范和最高准则,搞好护患关系的基础,它也是对护士各项心理素质要求的出发点。(2)应有良好的语言修养:语言是护士与病人交往的重要工具,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应利用这一工具来提高护理质量,以利于病人的康复。护士与病人交往时要态度诚恳,语言文明,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应耐心解释,不可出语伤人,给病人造成心理上的创伤。(3)应有广泛的兴趣:由于病人来自五湖四海,兴趣各不相同,为了适应各类病人的心理需要,在治疗中分散病人的注意力,从病人的语言中了解病人的兴趣,充分利用病人的兴趣来转移病人的注意力,调节和控制病人的紧张情绪,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4)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病人病情变化,瞬息多变,护士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观察力需要培养,除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T、P、R、Bp)外,还应观察病人的行为、语言及躯体动作的变化,以便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与机体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在繁忙的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忙而不乱,使工作井然有序,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实行安全护理,将护理差错或事故绝于萌芽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1 了解患者的心理 当一个健康人成为病人后,心理活动中从认知、情绪、性格、行为等都会产生不同的变化,最常 见的有:(1)焦虑心理:表现为对疾病的恐惧和担心;(2)猜忌心理:表现为消极的自我暗示和缺乏根据的对疾病的猜测,总担心被误诊和病情恶化,对医护人员的一举一动特别挑剔,心境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有的转化为悲观和抑郁,不利于病情的转归和康复;(3)期待心理:表现为患病后期待得到认真的诊治和护理,期待着早日恢复健康,这时候,我们应该主动热情地以诚挚温和的态度与病人及家属接触,向他们作入院介绍、医院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探视与陪护制度、休息制度等,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从而进行双向交流。

2.2 要有宽广的胸怀,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 护理专业的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曾说过“护理工作是精细艺术中最精细者,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护士必须具备一颗同情的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人在生病时心情比较坏,一些难听的话随时可以听到,爱发脾气,对医护人员有不信任的情况,这时候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施以爱心,不与病人计较,要善于观察,了解病人,经常巡视病房,建立与患者一家人的思想,对病人的不适即时处理,并报告医生,使病人从心理上、身体上得到一种安全感,排除心理障碍。

2.3 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 在医患关系中,医务人员占主导地位,所以在改善护患关系、加强护患关系、加强护患沟通中,同样负有主要责任,护理人员要充分重视双方沟通的重要性,要怀着高度的责任心,把疾病的诊疗情况先向病人说清楚,交流信息,努力把一往的护患关系由主动—被动型向新型的指导—合作型发展。语言尽量通俗易懂,少用专业术语,多用换位思考,对疾病的预后要有充分的估计,包括发生意外的概率,让病人有所了解,不能只说预后好的一面,而不说治疗有失败的可能等。护患沟通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护士应自尊、自爱、自信、严于律己,对病人亲切、有礼、宽以待人、做事一丝不苟、机智果断,对同事平易近人,和睦相处,这样才能赢得病人和同事的尊重与关怀。

护士的心理素质培养

一、护士的心理品质

做一名合格的护士,应当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兹列出如下十条:

1.高尚的道德和真挚的同情心

护士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利他”和“助人”。具有高尚道德的护士,就会自觉自愿、竭尽全力地去为病人解除痛苦。而且,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才能够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以病人的忧而忧,以病人的乐而乐,形成真挚的同情心。

2.敏锐的观察力

护士敏锐的观察力对从病人身上获取直观资料,判断病人需要,帮助医生诊断病情,评价治疗和护理效果,以及预计可能发生的问题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敏锐的观察力,不仅可以从病人呼吸、脉搏、体温、皮肤颜色、口唇干燥或湿润等情况获取病人的信息,而且对病人的面部表情、行为举止、哭泣声、叹息声、呻呤声、咳嗽声等都有敏锐的觉察,能预感到病人的疾苦和需

要。

3.准确的记忆力

良好的记忆品质包括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和准备性等。诚然,护士对这四种记忆品质都是应当加强培养的,但按职业性质的要求而言,更要具备记忆准确性。这是因为:第一,护士应当严格执行医嘱,打针、发药、查体温、数脉搏等。每项任务都必须数量化,而且数量要求准确。如果一旦记忆不准确,数量出差错,轻则贻误病情,重则造成严重责任事故。第二,护士面对许多病人,病人又是经常变动的,病情又是不断变化的,护理计划也在不断地改变,用药品种和数量也在经常地改变,如果一旦相互混淆,前后泛化,也会酿成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护士要做到准确安全的护理,减少差错和避免差错,非下功夫培养记忆的准确性不可。

4.思维的独立性

过去那种护士只是执行医嘱,打针、送药,无须独立思考是错误的。国外的护理专家认为,现代护理的独立功能占70%左右,而依赖功能只有30%左右。因为护理工作对象是互不相同的病人,每个病人的疾病又时刻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虽然医嘱是医生思维的结果,一般说来是合乎客观规律的,应当坚决执行。但是,认识落后于存在,这也是经常发生的客观事实。护士如果象“机器人”那样执行医嘱,缺乏思维的独立性,也同样会在盲目执行中出现差错或事故。再说,人的思维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尤其是缺乏临床经验的医生更如此。所以,有独立思维品质的护士并不把医生的医嘱当成金科玉律,而是先按医生的思路去思考,再在病程的动态变化之中发现问题,运用求异思维方式去独立分析,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尤其当前所推行的责任制护理,要求充分发挥护理独立功能,要求对每个病人作出准确的护理诊断,拟订全面的护理计划。所以,更要求护士具备思维的独立性。临床上那些经常给医疗、护理上“堵漏洞”的好护士,大都是具有独立思维品质的人。

5.“注意”的灵活性

护士工作头绪繁杂,病人的病情又变化多端,所以这项工作要求护士应当具备“注意”的全部优秀品质。因为只有具备“注意”的稳定性,才能使护士沉着稳重,为病人长时间地做某项处置;只有具备了“注意”的广阔性(即注意广度),才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把自己繁杂的工作内容“尽收眼底”、心中有数;只有具备了“注意”集中性,才能聚精会神做某项护理工作(如摆药或某项精细处置)而不被其它信息干扰而分心;也只有“注意”分配的能力好,才能对病人一边处置、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谈话,做好“整体”的护理。在上述“注意”的优良品质中,最为重要的还是“注意”的灵活性。因为护理工作头绪多,紧急情况多,意外事情多,经常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从一项工作转向另一项工作,要做到每一项工作之间清清楚楚,准确无误和互不干扰,靠的就是“注意”的高度

灵活性。

6.积极而又稳定的情绪

护士的情绪变化,尤其是面部表情对病人及其家属都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这是每个护士都应当意识到的。护士积极的情绪,和善可敬的表情和举止,不仅能够调节病房或治疗环境的气氛,而且能唤起病人治病的信心,增强安全感。另外,人人都会受挫折,人人都有不顺心、不愉快的时候,护士工作也在所难免。这更要求护士对自己的情绪、情感加强调节控制的能力,做到急事不慌、纠缠不怒、悲喜有节、激情含而不露,以保持病房或治疗环境愉快情

绪的稳定性。

7.良好的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对人、对事、对自己比较稳固的态度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护士应当具备的性格特征主要是:对病人诚恳、正直、热情、有礼、匀于助人等;对工作应当是满腔热情,认真负责、机智、果断、沉着冷静、作风严谨、干净利落等;对自己来说,应当是开朗而又稳重、自尊而又大方、自爱而又自强等。

8.美好的语言

语言是一个人思想的物质外壳,要想做到语言美,首先要心灵美。但这还不够,因为语言的表达是一个技巧,是一项艺术,必须认真学习,加强锻炼才能做到。谈话要态度自然、有礼貌、不高声叫喊,不命令式地直呼姓名和床号,与病人交谈时,一般少用病人不大懂的医学专门术语。

9.娴熟的技术

对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要求是:一要稳,即动作轻柔、协调、灵巧、稳妥、有条有理,这不仅使人获得安全感,而且给人以美的感受;二要准,即动作严格按照护理常规办事,操作起来准确无误,恰到好处;三要快,即动作熟练、手疾眼快、干净利落,用较少的时间高质量地完成操作任务;四要好,即质量高、效果好、病人满意、自己也满意。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时间常和生命联结在一起。娴熟的技术往往能赢来安全,救得生命。

10.人际关系好

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相互的给予;而医务人员和病人的交往,只有无私的给予而别无他求。对护士来说,他在整个医疗工作中处于人际交往的中心地位,扮演着举足轻重的特殊角色。因为护士与病人接触的时间最多,护士与病人家属的联系也比医生多,护士与医生在工作上又必须密切合作。这些复杂的多角联系,显示了护士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护士与病人之间人际关系好,有利于病人身心健康,有助于医疗护理计划的顺利执行;护士与病人家属的关系搞得好,就能更深入地了解病人情况,并可发挥家属的积极性。医院与家庭结合起来,为病人尽快恢复健康创造有利的条件。护士与医生的关系好,就会在医疗护理过程中配合默契,得心应手。有人认为,护士职业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是护士与他周围人的相处能力。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二、护士心理品质的培养

护士的优良心理品质并非生来就有的,而是靠崇高的理想和坚强的意志,并在实践中刻苦磨练慢慢发

展和培养起来的。

1.树立献身护理事业的崇高理想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护士,具有优良心理品质,就必须首先树立起热爱护理事业,并为护理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理想。这是因为:第一,只有这崇高的理想,才能理解护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才能懂得为什么工作和应当怎样工作,从而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主动自觉地加强优良品质的培养。第二,只有树立起这崇高的理想,才有真正爱护并尊重自己的工作对象,把解除病人痛苦为己任,想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基于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就会自觉地注意使自己的心理品质更好地适应病人的需要。第三,只有树立起献身护理事业的崇高理想,才能对搞好护理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但能愉快积极地工作,还能孜孜不倦地探索研究。乐于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力

求把工作做昨精益求精。

2.学习有关理论知识

为了培养优良的心理品质,必须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只有掌握优良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变化规律,才能更快更好地培养起良好的优良心理品质。所以,除了学习心理学外,还应当学习社会学、伦理学和医务道德修养等有关知识。例如,“高尚的道德感、真挚的同情心”这一优良心理品质,严格说来它属于伦理学的范畴,但情感问

题又是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3.加强实践锻炼 为了培养优良的心理品质,最关键的一环还是在实践中加强锻炼。为了在实践中取

得更好的效果,应注意如下几点:

首先,实践一定要自觉。这是指在实践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心理品质,即把实践视为培养锻炼心理品质的好机会和好场所。不然,终日忙忙碌碌,心中无数,即使参加实践,进步也不快。

其次,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自我评价,与过去比,以了解自己的进步程度;与同志比,学人之长,避人之短;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意见比,巩固成绩,克服不足。评价时还要和前面讲的十种优良心理品质比,因为这是在实践中锻炼培养的奋斗目标。

整体质量 篇6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 教学质量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226-01

整体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以及每一位教师所期待的事情。达到这样的目标,关键在于学困生的转化。只有学困生的学习质量提高了,才能真正达到整体大面积。提起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老师们就感觉头疼,的确老师们在数学学困生身上花的时间远远超过数学课时,但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如何有效地转化数学学困生,使其尽快脱“困”,一直是数学教师孜孜以求的问题。学困生的转化是数学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研究他们,这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激发兴趣和动机是转化数学学困生的最好老师

兴趣和动机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发形成智力的原动力,是实施各种有效的教学对策的前提。学生如果对数学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花时间去学习,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也由此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反之,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也不愿意学习数学。学习动机水平低是数学学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有明显的畏学、厌学情绪和逃避学习的行为。因而学习兴趣和动机激发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们应对数学学困生的一条积极的教学策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1)为数学学困生制订学习目标,给予有效的外部奖赏,例如对学困生设立“积极发言奖、作业认真奖、最大进步奖”等,每周评奖一次,发给适当奖品,激励他们继续努力朝前迈步。利用现代先进的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把静态的教材变成动态教材,让呆板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让教学生动、有趣。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时,本课的内容是相当抽象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建立表面积的概念,我利用课件进行动画演示,唤醒了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了学生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学习此概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内部学习动机是持久关键的。激发他们逐步改变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上课时,估计数学学困生能解决的题目,让他们来回答、板演,为他们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尝到甜头,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使他们变厌学为想学。另外老师要细致地观察、留意他们,及时抓住他们点滴进步进行鼓励,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真的在进步,自己真的能学好数学,如在考试前对他们提出具体的要求,这样就可能使有些学困生经过努力也会得较高分数的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逐步树立了自信心,随着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就会得到激发,自信心和自尊心得到增强,这必然会促进他们的发展与提高,有利于他们的进步。

2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催化剂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提高数学学困生的教育教学质量非常重要,是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对待他们:(1)赏识数学学困生。我们教师要主动奉献一份爱心、关心、耐心和贴心,尊重他们,要主动走近数学学困生,关爱他们,去了解他们的心理,解决他们的困难,宽容他们的错误,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热忱地去发现他们表现出来的优点和进步。课堂上给他们一个赞许的眼光,一句表扬的话语,一次耐心的等待,使他们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引导他们约束自己的行为,集中精力搞好学习,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以及殷切的期望,看到优点就诚挚而又恰如其分的表扬,在表扬、扶持和鼓励中把他们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心逐渐调动起来。在荣誉感与成功体验中发现自我价值,激发奋进的动力。(2)耐心辅导,激励评价。在学习上,针对学习上的具体困难给予辅导、解疑,帮助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在课堂提问过程中要实行鼓励性教学,注意知识的深入浅出,设计问题时力求简单,把容易的问题留给他们,当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答错也不应加以指责,而应帮助他们分析,鼓励他们再寻找正确答案。改作业时力求面批面改,纠正练习中的错误,对于不懂或做错的地方,耐心的加以辅导帮助,让他们搞懂,对于作业中的每一点进步,当面加以表扬鼓励:“下次继续努力、有进步、你真行、你真棒、太好了”等鼓励的话,使他们获得学习的乐趣,变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习,让他们感受获得成功的。

3 开展互帮互学是转化数学学困生的有效补充

开展“伙伴互助”,用优等生带动他们,营造互帮互助班级氛围。数学学困生学习活动能力差,不能独立支配自己的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只依靠教师的作用还是不够的,所以需要为数学学困生选择一位恰当的“助学伙伴”,从而帮助老师更好地使数学学困生参与学习过程。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较多,我安排各小组学困生参与讨论、操作,鼓励学困生作为小组代表汇报。

数学学困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难题,提醒他们向优生请教,寻求帮助。同时安排他们师徒结对,当学困生听不明白时,“助学伙伴”要及时讲解,练习时,助学伙伴要负责检查并及时纠正这个过程,使数学学困生得到伙伴帮助与支持,内心充满温暖与感激,逐渐意识到学习活动的目的性,并逐渐掌握学习的方法,在集体中获得力量,走向成功。例如我把班级分成八个小组,每小组由优等生带动学困生:课前帮助回顾旧知,预习新知;课中练习时帮助纠正错题,课后帮助复习。这个过程中,学困生们得到了优等生的帮助,内心充满了温暖与感激,有了良好的心境,品尝到了学习成功的愉悦。

水泥砂浆整体地面质量问题浅析 篇7

1 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

1.1 地面空鼓原因:

1.1.1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 有浮灰、浆膜或其它污物。1.1.2面层施工时, 基层表面未浇水湿润或浇水不足, 垫层吸收水分, 或者基层表面有积水, 增大了积水部分砂浆的水灰比, 都会影响砂浆强度, 使面层与垫层结合不牢而产生空鼓。1.1.3垫层或基层质量不好引起空鼓。垫层使用材料不合格、配合比掌握不当、拍振不实, 使垫层强度低、收缩大, 与面层形成两张皮;电线暗管等埋设不牢, 抹灰过程中松动, 影响面层与基层结合, 产生沿电线管空鼓。

1.2 地面裂缝原因:

1.2.1沿楼板板缝长度方向裂缝。主要是灌缝施工时质量粗糙、板缝清理不干净、混凝土浇灌不实、养护不好、板缝混凝土强度不够就增加施工荷载。1.2.2顺楼板支座搁置方向裂缝。预制板受荷后产生挠度, 板端上翘而使楼板端头出现裂缝;安装楼板时支座不座浆或座浆不实;接头灌缝不严。1.2.3地面面层不规则裂缝。主要是因为水泥安定性不好, 强度不足;采用不同品种、标号的水泥混用, 由于凝结硬化时间及收缩量不同造成裂缝;沙子粒径过细, 含泥量过大;水灰比过大, 配合比不准确;面层养护不及时或不养护;基层不平整, 使面层厚薄不均匀, 或面积较大而未设分格缝, 在表面产生收缩裂缝。

1.3 地面起砂:

1.3.1原材料不合乎要求。水泥品种、标号选择不当或使用过期水泥;砂子过细, 含泥量过大。1.3.2拌合物稠度过大, 造成骨料沉淀和吸水, 降低了表面强度和耐磨性。1.3.3地面压光过早或过迟, 养护过早或不养护, 过早上人, 早期受冻等都可能造成起砂掉皮。

1.4 地面脱皮:

大都是因为基层处理不净或施工时垫层表面有积水, 使面层与基层没有结合好;地面面层早期受冻;压光时撤干灰面。

2 预防质量通病的措施

为了消除起砂、空鼓、裂缝及表面脱皮等现象, 在施工中应采取以下措施来保证水泥地面的施工质量。

2.1 楼板安装时要座浆、安实、搁平, 地面面层应在主体结构完工后再施工。遇有楼板安装不平或基层表面严重不平时, 先做一层厚约3cm的细石混凝土找平层, 对于面积较大或楼面荷载分布不均匀的房间, 可在加厚的找平层内加一层钢筋网片 (φ4@200) , 对防止裂缝有显著效果;20m2以上的大房间地面应分格。

2.2 重视灌缝质量。楼板安装后, 应及时进行灌缝。操作程序为:清理板缝杂物, 用水冲洗, 略干后刷素水泥浆一遍, 用0.5水灰比的1:2~1:2.5水泥砂浆灌2~3cm, 捣实后再用C30细石混凝土浇至离板面1cm处, 捣实压平而不光, 然后进行养护。留1cm缝深是为增加找平层与预制板的粘结力。

2.3 板缝中暗敷电线管时, 应将板缝适当扩大, 设吊模, 使电线管包裹于嵌缝砂浆及混凝土中。不要将管子嵌在缝中, 使灌缝砂浆或混凝土只能嵌固于管子上面, 管下形成空隙。电线管不准暗埋板面上的基层中。

2.4 要保证混凝土垫层的施工质量。严格按配合比施工, 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 以保证设计强度。垫层表面要平整, 防止厚薄悬殊过大。底层垫层施工时应将回填土夯实。

2.5 材料要求:必须使用经检验合格的材料。水泥宜采用安定性好、早期强度高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425#) , 不得用过期、结块、标号不明的水泥。砂子宜采用中粗砂, 含泥量不大于3%。水要用洁净的自来水。

2.6 基层表面清理和湿润:抹灰前必须将基层表面的尘土、浮石、残余灰浆等消除干净, 然后用清水将污物冲洗干净, 冲洗后将污水全部消除, 不得存有积水。在抹灰前一天隔夜浇水, 使水渗入混凝土表面2~3cm, 并待表面稍于后再进行抹灰。

2.7 严格按配合比搅拌砂浆。配合比通常为1:2~1:2.5, 稠度不大于3.5cm, 水灰比控制在0.55左右。水灰比过大, 会使浆粘结力减弱, 当硬化后, 多余的水分残存在砂浆体内形成小水泡或毛细孔, 因而影响地面密实度、强度和耐磨性。另外, 水灰比越大, 体积收缩越大, 易产生干缩裂缝。砂浆要随用随拌, 拌好后要在两小时内用完。

2.8 表面压光时有游离水分浮上来时, 不准撒干灰面, 可适量撒一些1:1干拌水泥砂子拌合物, 铺于其上用靠尺刮平, 厚约2~3rnm, 如水分不足时可用喷壶撤水湿润, 先用木抹子均匀搓打到反出浆来, 然后再用铁抹子压光。

2.9 压光后, 视气温情况, 一般在一昼夜后开始洒水养护, 并用草帘、剧末等覆盖后洒水湿润养护。视水泥品种不同, 连续养护时间不少于7~10天。

2.1 0 避免过早上人, 确保养护期, 强度必须达到50kgf/cm3才能上人。

整体优化全面提高总复习教学质量 篇8

一、搞好整体优化, 把物理复习分段划分

(1) 复习准备阶段。做好学生由会考转向高考的心理过渡和必要的方法准备。 (2) 大专题复习阶段。结合教学大纲, 选择相应的复习资料。这一阶段属于以知识点为核心的系统复习, 采取降低起点, 统一整理, 夯实基础。 (3) 小专题复习阶段。侧重难点、重点内容, 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4) 强化训练阶段。结合学生实际和高考要求, 侧重适应性训练。 (5) 考前准备阶段。经过考前指导, 使学生从知识、技巧、心理上做好应试准备, 调整好临考心态。

二、改善课堂教学结构, 提高能力素质

在复习课教学中, 运用“三环节”教学方法, 这种课堂结构由“练、导、用”三个环节组成。第一环节是巧练剖析。即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训练剖析一组题目, 发现隐藏在题目中的目标。第二环节是引导汇总。导出知识体系, 总结规律, 研究解题方法和技巧。第三环节是巩固应用。让学生把从第二环节得出的结论方法运用到实践 (设置的练习) 中去, 进一步形成能力。这种课堂结构重视学生的活动及活动设计, 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相互配合的双边活动, 学生在积极参与合作中主动探索知识, 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这种课堂结构充分地体现了“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规律, 因而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对于讲评课, 要改变传统的“纠错式”集中讲评的单一做法, 把老师的集中讲评与学生自我诊断矫正、学生互评、分组讨论、个别辅导结合起来。对每次练习考试都要做到全批全改, 组织学生自我分析诊断, 填写失分情况分析表。在学生自我矫正、互评矫正的基础上, 再反馈信息, 结合试卷统计确定讲评重点。讲评时, 突出思维性原则和训练性原则, 对重点题目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思维。在讲评中, 把考试策略及审题能力的指导作为重点贯彻在每一节课中, 采用这种讲评模式, 既减轻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 又重视发挥了学生自我诊断的作用, 使讲评效果有较大的提高。

三、对学生综合指导, 提高主体学习的能力

整体质量 篇9

关键词:数学,课程改革,整体优化

数学是职业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 学好数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随着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办学目标的不断深化, 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改革和整体优化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日益显现。

1 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 我国职业教育的起步较晚, 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受到普通学校数学教育的影响较大。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 均带着“应试教育”的烙印。然而, 经过初中三年的数学学习, 分化而进入职校的学生, 不仅基础参差不齐, 而且总体较差, 学习数学的习惯、信心、能力等均无法与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 使得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均无法令人满意。于是一些有识之士便尝试各种的课程改革:或减少数学的教学课时 (有的甚至取消数学课) , 或将数学课改成专业数学, 或将数学考核的手段改成开卷检测等等, 但终究没有形成浓厚的氛围和实质性的效果。

通过调研发现, 目前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弊端主要表现在:课程目标不明, 教师无所适从;课程结构单一, 不满足专业学习的需求;课程内容普教化, 无职教特色;教学方法陈旧, 学生主动参与不够。这些情况表明, 职业学校数学课程必须统筹规划, 整体优化, 全面实施改革。

2 建立模块化的课程结构, 将人文性和职业性有机结合

目前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 打破了学科体系, 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体系的课程结构, 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但鉴于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仍属于基础文化课程的教育, 采用学科体系为主更适合, 这样可以突出数学逻辑性、严密性的特点, 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等。由于职业学校专业门类的多元性、学生基础的差异性、就业和升学的双向性, 故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拟采用平台+模块化的结构。

平台课程是指满足一般性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的公共课程, 即基础数学。该课程用于实现基础性、人文性的功能, 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 为必修课程。它可以由集合、基本初等函数、三角、不等式、数列、平面向量和平面解析几何基础、立体几何初步等组成。

模块化课程是指满足不同专业和不同发展方向的选修课程。对于升学的学生可选择提高数学模块;而对于就业的学生则结合专业的特点组合形成专业数学模块, 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如机电专业数学可由计算器的应用;函数图象的定位作图法;三角函数、正弦型曲线、最值与策略、反三角函数及其图象的一般讨论;曲线与方程、圆锥曲线、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复数的概念、复数的表示法、复数的运算;立体几何等子模块组成。

3 探索综合化的实施策略, 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率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 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也就是说, 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 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主动探索, 积极交流, 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应正确分析职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基础, 从学习数学的兴趣、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学习情境的创设和人文素养的形成等方面入手, 不断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效率。

3.1 案例引领,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欧拉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运用丰富的数学案例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例如, 讲解等差数列前, 可联系少年高斯计算“1+2+……+100=?”的故事;讲解等比数列时可联系印度象棋大师与国王下棋的故事;哥尼斯堡七桥、阿基米德计算王冠的重量、海王星的发现等许多著名历史案例均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其学习兴趣。此外, 结合生活引入“用分段函数解决出租车的计价问题, 用概率理论解释摸奖游戏的中奖率问题”等实际案例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认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巨大价值, 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性。

3.2 学案导学,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具有课下与课上相结合, 学案与教案相结合, 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等特点, 是培养职业学校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合作, 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通过精心编制具有基础性、层次性、指导性和拓展性的学习资料, 一方面可以合理搭建脚手架, 链接新旧知识, 弥补职校生基础薄弱的缺陷, 实施个性化的教育;另一方面通过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 可培养学生的自学习能力。例如, 在学习映射时, 可以通过初中阶段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以及特殊角与三角函数值的对应等知识, 温故知新;学习对数函数时, 可通过指数函数求反函数为铺垫, 既揭示了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是互为反函数, 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变换思想和矛盾转化的能力。

学生通过目标引导、依案自学、典例导学、教师点拨、变式训练等环节, 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立交桥”式的学习氛围, 促发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去自主探究, 主动获取知识。

3.3 创设情境, 突出数学的应用性

乔纳森在《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一书中指出:“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考物, 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究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 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科学知识。”在职业学校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思维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多元情境, 可以降低教学难度, 增强教学内容的现实感, 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并且“由境生情”, 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 解决情境中的数学问题。

3.3.1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探究欲望。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集中学生注意力, 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 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 对知识融会贯通。例如在函数单调性的应用中我们可以设计若干个问题: (1) 已知函数求f (x) 的单调增区间; (2) 函数上单调减且在上单调增, 求b; (3) 该函数“在上单调减”, 求的取值范围。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巩固, 也便于将新知同化, 使认知结构更加完善, 而且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3.3.2 设创生活情境, 培养数学素养。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了“现实原则”, 即数学教学要源于现实, 扎根现实。因此, 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 去捕捉“生活现象”, 精选“生活素材”, 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充分的数学事实, 使他们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经历生活情境“数学化”的建模过程, 借助生活中的原型构建数学意义, 从而真正地获取知识。例如在讲授“指数函数的应用”时, 可以根据一则新闻报道:“1994年8月, 美国考古学家在阿拉斯加州一处地窖中发现一具女童尸体, 在无史料记载可考证的情况下, 考古学家却能测定出这名女童大约死于公元1200年”, 设置“测量古尸的年代”的生活情境, 再根据人体中含有的一种放射性元素“碳一14”衰变速度 (每年人体内有0.012%的“碳一l4”衰变为“氮一14”) 与尸体内的“碳一l4”的含量进行推算方法, 将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有机结合, 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3.3.3 创设实验情境, 增强学习动力。

动手实验能直接刺激大脑进行积极思维。数学教学中创设实验情境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概念, 还能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真切感受到发现的快乐。如在“椭圆”教学中, 可请3个同学做实验:两个同学按住绳子的两端, 第3个同学用粉笔套住绳子在黑板上画图形。通过实验探究, 学生便会自主归纳出以下结论:当开始两个同学把绳子拉直按住两端时, 画出的就是线段, 不是椭圆;只有当粉笔端到两个同学的两点的距离和大于这两点的距离时, 才是椭圆。

3.3.4 创设专业情境, 体现职教特色。

职业学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建设人才。职业技能是学生的就业之本, 数学教学中应尽量密切联系专业, 创设专业情境, 突出应用, 体现数学“工具性”的一面。例如在数控专业的曲线方程教学中, 应结合数控宏指令编程必须使用参数方程的特点, 引入工程中典型的椭圆轴零件, 通过任务驱动来完成椭圆方程的学习。

3.4 数形结合, 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数形结合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思想方法。数学教学中,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由“数”思“形”、“形”中觅“数”, 展开“数”与“形”的联想, 有利于学生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 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 从而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及创新能力。例如, 在不等式教学中, 求满足条件│x+1│+│x-4│<6的x值时, 除了运用分类的方法进行分段讨论外, 还可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由绝对值联想到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这样, 问题就转化为:求数x表示的点, 使它到数-1、4表示的两点间的距离之和小于6。不仅简化了求解过程, 加深了概念的理解, 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增强了创新意识。

此外, 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中还应积极引入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网络教学平台, 实施分层教学, 真正实现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的整体优化。

4 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正常的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多项智能, 如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人的智能是以组合的形式进行的, 每个人都有他的强项和弱项。职业学校学生智能差异性大, 这就要求数学教学时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 建立和完善多元评价体系, 改革传统一张试卷定优劣的单一考试评价模式,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数学教学评价的内容要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要求, 即要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又要考察学生运用数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形式要多元化, 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的结果, 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平时表现。如我校数学教学评价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平时成绩 (占30%) , 包括平时作业、上课发言、数学实验、学习态度等, 由学生和教师综合评定;二是开放式考试成绩 (占30%) , 这部分考核以数学建模的方式进行, 教师事先设计好题目 (如测量类、数据分析类、统计类等) , 规定完成的最后期限, 学生自由组合, 几人一组, 根据需要查找相关资料, 并对计算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结合实际给出可行性建议, 以论文或实验报告的形式上交, 由学生和教师综合评定;三是闭卷考试成绩 (占40%) , 这部分以考核学生基本概念、基本计算能力为主, 按传统的考试方式, 限时完成, 由教师统一评定。

综上所述, 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改革只有从人文性和职业性的角度合理构建课程结构, 明确教学目标, 实施教学策略和评价机制的整体优化, 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使他们爱上数学、学有所得, 真正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 2007.1

[2]张晓红.如何将数学中的数与形相结合[J].河北理科教学研究, 2007 (3)

[3]衰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3

[4]张惠芳.高职院校中高等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浅析[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8)

浅谈如何保证砖砌体整体质量 篇10

影响砖砌体强度的因素很多, 除了与砖和砂浆的力学性能有密切关系外, 还受砌筑质量和灰缝砂浆饱满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 砖砌体整体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结构安全。施工前要认真选用质量好、强度高的砖进入工地, 要有出厂合格证, 并及时取样检验。经确认符合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后方可使用。如何保证砖砌体的整体质量?笔者认为应该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控制。

1对进场原材料进行控制

(1) 砖。

砖的强度等级是根据抗压强度分的, 因此强度等级越高, 则其抗压强度越高, 相应地用于砌筑的砌体强度也越高。对于一般房屋, 用于承重和砌体的砖强度等级通常是MU10。对于有些外观质量很差, 实际强度低的砖, 不得用于承重墙的砌筑。砖的外观形状弯曲、变形会造成水平灰缝砂浆厚度不均、饱满度低, 使得砖块在砌体中处于受弯、受剪和局部受压的不利状态, 直接降低砌体的相应强度。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尽量选用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颜色均匀和规格基本一致的砖。砖除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书外, 还必须有法定质量检测部门的质量检验报告, 并按规定砖块数在施工现场随机取样试验。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2) 砂浆。

砂子、水泥在使用前必须取样送试验室进行试验, 并申请相应强度等级的砂浆配合比通知单。实际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计量拌制砂浆。砌筑砂浆的强度是影响砖砌体强度的又一因素。在一般情况下, 砂浆强度每降低一级, 砖砌体抗压强度将降低约20%, 个别工地不按配合比进行计量搅拌, 所用砂子的粒径过细或含泥量过大, 水泥用量不准, 则砂浆强度会处于时高时低的不稳定的状态。水泥应按品种、强度等级和出厂日期分别堆放, 并应保持干燥。当水泥强度等级不明或出厂日期超过3个月时, 应进行复查试验, 并按试验结果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宜采用中砂并过筛, 且不得含草根、腐烂物等有机杂质。砂中含泥量对于水泥砂浆和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 不应超过5%:对于强度级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 不应超过10%。拌制砂浆用水宜采用饮用水, 当采用其他来源水质必须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JGJ63-1989) 中的规定。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 试配砂浆的强度应比设计强度更高。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试验室的配合比通知单计量施工。如果砂浆的组成材料 (水泥、掺合料和骨料) 有变更, 其配合比应重新经试配选定。为使砂浆具有良好的保水性, 应掺入无机或有机塑化剂, 不应采取增加水泥用量的方法。

2对施工现场操作方法进行控制

(1) 抄平。

砌筑砖墙前, 应先在基础防潮层或楼面上按标准的水准点指定的水准点定出各层标高, 并用水泥砂浆或C10混凝土找平。

(2) 放线。

底层墙身可以龙门板上的轴线定位钉为准拉线, 沿线挂下线锤, 将墙身中心轴线放到基础面上, 并以此墙身中心轴线为准弹出纵横墙身边线, 并定出门洞口位置。

(3) 排砖撂底。

一般外墙第一层砖撂底时, 两山墙排丁砖, 前后纵墙排条砖。根据弹好的门窗洞口位置左右移动。若有破活、七分头或丁砖应排在窗口中间, 附墙垛或其他不明显的部位。移动门窗口位置时, 应注意暖、卫立管在门窗开启时不受影响。

(4) 盘角。

砌砖前应先盘角, 每次盘角不要超过5匹砖。新盘的大角应及时吊靠, 如有偏差要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仔细对照匹数杆的砖层和标高, 控制好灰缝厚薄, 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大角盘好后再复查一次。平整度和垂直度完全符合要求后才可挂线砌墙。

(5) 立匹数杆、挂准线。

砖砌体施工前应设置匹数杆。匹数杆上按施工图规定的层高和现场砖的规格计算出灰缝厚度, 并标明砖的匹数以及门窗洞、过梁、楼板等的标高, 以保证灰缝厚度和砖层水平。宜立于墙的转角离墙皮10 cm处, 一般每隔10~15 m立一根。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 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 平直通顺。

(6) 砌砖。

砌筑前一天根据天气情况集中浇水, 使砖的含水率符合10~15%要求, 并及时运至操作地点使用。在砌筑过程中, 对表面风干或湿润不足的砖, 应及时补充水分。砌筑砖宜采用“三一”砌砖法, 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的操作法, 这样能提高砖砌体强度。砌砖一定要跟线, “上跟线, 下跟棱, 左右相邻要对平“。砌筑时应随时将舌头灰刮尽, 并随时纠正偏差, 严禁事后砸墙。

3对灰缝厚度进行控制

(1) 灰缝厚度。

灰缝厚度取10 mm比较适合, 主要是我国块材尺寸所决定。如规格尺寸为240×115×53 (mm) 的烧结普通砖, 当灰缝厚度为10 mm时, 将在平面尺寸上构成250 mm的整数尺寸, 从而能与要求的尺寸相吻合。

(2) 灰缝厚度的范围值。

在以10 mm厚度基准情况下, 对于普通砖砌体, 水平灰缝厚度t (以mm计) 对砌体抗压强度影响系数的计算式为:ϕ=1.4/1+0.04 t。从上式不难看出, 当t=10 mm时, ϕ=1;当t>10时mm, ϕ值小于1, 即砌体抗压强度降低;当t<10mm时, ψ值大于1, 即砌体抗压强度提高。根据受力考虑, 灰缝厚度越簿越有利。但砌体灰缝内往往设置有ϕ6的拉结筋, 再考虑到拉结筋上、下各有1 mm厚的砂浆, 故灰缝厚度8 mm已为下限, 再薄施工上就难以实现了。按t=8 mm计算, ϕ=1.061, 即此时砌体抗压强度比灰缝厚度10 mm时提高6%左右。灰缝加厚, 施工上不存在问题, 但灰缝过厚对砌体抗压强度影响太大, 也不可取。故将上限定为12 mm, 此时, ϕ=0.946, 即砌体强度比灰缝厚度10 mm时降低5%左右, 基本可以接受。所以规范将灰缝厚度定在8~12 mm范围内, 这样既不过多影响砌体抗压强度, 而施工也可实施, 同时满足砌筑需要提供了可选择的范围。有关试验表明灰缝愈薄, 砌体抗压强度愈高;反之灰缝愈厚, 砌体抗压强度愈低;对于这一个结果是不难理解的。因为砌体在受压状态下, 将产生压缩变形, 而块材本身的变形极小, 故主要是灰缝砂浆的变形, 灰缝砂浆越厚, 压缩变形值越大。砌体在发生压缩变形的同时, 随之将向四周膨胀, 形成横向拉应力。当拉应力达到某一数值时, 砌体将出现竖直裂缝, 随着拉应力的增加裂缝不断扩展, 最终导致砌体破坏。砌筑时水平灰缝一定要均匀一致、平直通顺, 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 mm, 但不小于8 mm, 也不应大于12 mm。灰缝厚度在8~12 mm范围内都是符合规范规定的。

4结语

在工程建设中严把入口关、材料关、管理关, 确保工程质量, 真正创造出人民满意的“民心工程”。加强工程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在工程建设中, 必须树立“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的思想, 高度重视, 关口前移, 必须树立质量意识, 加强职工培训, 严格质量检查与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不出问题。

摘要:建筑工程是一项量大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 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 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施工前要认真选用质量好、强度高的砖进入工地, 要有出厂合格证, 并及时取样检验。经确认符合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后方可使用。砌体工程所用的材料应具有质量证明书, 并应符合设计要求。砌体表面的平整度、垂直度、灰缝厚度及砂浆饱满度等均应按规定随时检查并校正。

整体质量 篇11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工艺要求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建筑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混凝土使用已经从过去的预测混凝土时代慢慢发展為现浇混凝土时代。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较为复杂繁琐,其中包含配料、拌制、运输、浇筑、养护、拆模等很多施工工艺,并且整个工艺流程互为影响。要想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就必须严格控制其中每一环节,保证整个施工过程得以有效控制和完善。

一、提高大体积混凝土质量,应有效控制原料管理与配制

(一)加强原材料进场及现场管理

收料人必须严格把控原料质量关,所有入场的水泥制品一定要有合格证及检测报告。而对于砂子、石粒等则应该检测其是否符合配比要求,只有合格的原料才能入场。此外,原材料的存放也很关键,必须得到注意,尤其是水泥等接触雨、水容易变质的材料,储存条件一定要注意防雨、防水、防潮。一旦发现变质,必须停止使用。当雨天过后,应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石含泥量大于1.0%,粗砂含泥量大于3.0%时,应把超过标准的原材料清理出现场。

(二)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1.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尤为关键,这应该在实验室经过专业验证,制定合理的配合比,配合比必须满足强度、耐久性以及和易性等相关指标。在实验中选用的水泥样本,应该具备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特性,其中以矿渣硅酸盐水泥作为优选。

2.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等要求的条件下,还要让掺合料、骨料的含量有所提高,降低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对于粗骨料的选取,最好是连续级配的石子,且粒径控制在40mm以内,此外应选择使用粗砂。

3.可以视情况掺入缓凝减水剂、块石,这样能减少有一些水泥用量,从而减弱水化热的发生速度。

4.当得出混凝土配合比并进行试配后,还要验算和测定水化热,确保符合施工标准。

二、提高大体积混凝土质量,应有效控制调整环节

(一)强度调整

混凝土的强度应该结合施工单位具体情况在施工现场得到有效调整。混凝土的强度确定,有其自身的标准,可以按照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加上1.645倍标准值的方法来确定,这种办法基本可以确保混凝土强度的保证率在95%以上,为提高建筑物安全性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二)用水量调整

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之中,水灰比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实验室适配中所用到的砂、石都是相对很干燥的,而施工现场存放的砂、石难免受到气候等自然环境影响,其干燥程度不尽相同,所以,施工人员就要对现场的砂、石有针对性的测定其实际含水量,然后在现场配制时合理对用水量加以调整,为了使水灰比稳定不变,在确定加水量的时候,就要准确减去砂、石中的含水量。

(三)配料要准确

施工过程中进行准确配料对于提高质量大有裨益,所以应不断缩小配料误差,保证误差在合理范围之内。其中,水泥、外掺混合料±2%;粗细骨料±3%;水、外加剂溶液±2%,只有控制在这样的范围之中,才能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施工要求,从而提高建筑质量。

另外,很多原材料容易受到温度影响,所以,在炎热的夏季应该对施工材料做好遮阳措施,对于砂、石材料还可以采用冷水降温的办法,或者直接在配制时使用冷却水,从而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而如果是在寒冷的冬季进行施工,则要做好原材料的保温措施,可以将原材料放在暖棚里,并且在配制的过程中,可以对原材料进行有效加热,可以通过热水进行加热,这种办法简单易行、经济实惠,如果热水加热效果不够,可加入热砂、热石提高温度,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加热水泥。此外,也可掺外加剂,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只有通过这些办法保证了混凝土配比达到设计要求,才能提高混凝土强度,防止混凝土由于温度影响出现裂缝。

三、提高大体积混凝土质量,应有效控制浇筑环节

大体积混凝土因其承受荷载量巨大,在施工过程中要求具备较高的整体性,必须实现一次连续浇筑完毕,其中主要包含以下三种浇筑方法:

(一)全面分层浇筑

把建筑结构按照相等的厚度分成多个浇筑层,建筑方式采取从每层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步推进浇筑,并且,每一层的浇筑必须要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完工。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浇筑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结构的平面尺寸,不宜过大,否则容易促使单位时间内需要完成的浇筑量过大,导致混凝土浇筑难度增加,为施工带来困难。

(二)分段、分层浇筑

这种方法是将建筑结构分成很多的小段,再将每一段进行分层,然后进行逐层逐段的浇筑,这种方法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一般都是厚度不大而面积或长度较长的结构。

(三)斜面分层浇筑

针对一些长度远远超出厚度且混凝土具有较强流动性的结构而言,适合应用斜面分层浇筑的方法。在浇筑的过程中,混凝土必须一次浇到顶,并要使混凝土充分流畅,形成自然的斜面,这时混凝土应从下端逐步向上方振捣,这种方法多适用于泵送混凝土工艺。

四、提高大体积混凝土质量,应有效控制后期养护环节

第一,要注重对混凝土做好前期养护,当浇筑完毕,应及早使用吸水性良好的材料(如草垫、麻袋、锯末等)对裸露的浇筑结构进行覆盖。初期要使用喷洒的方法进行浇水养护,过几日以后可以用水管进行浇水,具体浇洒情况要以确保覆盖物持续处于湿润状态为宜。

第二,对于面积较大的混凝土应延长养护时间,可以考虑持续28天。同时要做好温度控制,当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差有超过25°C趋势 时,应及时做好保温调整。另外,大面积混凝土可以在具备一定强度,且遇水不会脱皮离析的情况下,在周围筑起临时小堤,进行灌水养护,水面高度在40-60mm为宜。如果处于炎热的夏季施工,应该对混凝土加强冷水降温养护,水温与混凝土温度的差异不宜超过20°C。当冬季施工时,则要注意加热养护,可以通过使用保温模板等保温材料防治冷空气侵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主要环节进行了研究,为了有效避免施工中出现的危害,提出了保证施工质量有效提高的相关准备工作和完善方法。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与养护,需要工程负责人与施工人员充分了解大体积混凝土的形状,以及具体施工中需要的注意的问题,并制定切实有效的处理措施,为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刘敬,熊宝强.浅谈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温度裂缝控制措施与方法[J].陕西建筑,2014,3:29-32.

[2]王兆银,王钢.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2,29:372,416.

整体质量 篇12

1 内容与方法

1.1 内部审核依据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本中心《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性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1.2 内部审核范围

覆盖质量管理体系全部要素和活动以及所有与检测有关的实验室及职能部门、业务部门。

1.3内部审核方法

(1)成立专门的质量审核部门专职组织开展质量管理和内部审核活动。(2)加强内审员培训,强化内审员负责制,明确内审员追踪审核的工作职责。(3)强调结果分析,确定关键不符合项,进行纠正改进。针对每年度内部审核情况进行讨论分析和比较,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对发现频率较多的问题定为关键不符合项开展专项整改,制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4)汇总2009—2013年内部审核不符合发现的变化情况,分析内部审核的有效性和质量管理效率。

2 结果

2.1 2009年内部审核不符合项分布情况

2009年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涉及12个要素,共计51项不符合项,其中有7个要素的构成比大于5%,这7个关键要素的不符合项合计为43项,占总不符合项的84.3%,可以认为这7个方面的问题(4.1组织、4.3文件控制、4.13记录的控制、5.2人员、5.3设施和环境、5.5设备、5.10报告管理)是制约中心质量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见表1。

2.2 针对关键不符合项开展专项分析与整改

针对2009年内审发现的7个关键要素不符合项由质量管理办公室、内审员和被审核科室组成专题小组逐项进行讨论和分析,对于发现的问题进行从上到下的一致整改。以4.3文件控制要素中发现的10项不符合项为例,不符合项的描述分别是科室内部执行文件没有造册登记管理、实验室内存在没有受控标示的操作文件、文件已经更新但实验室内仍存在作废文本、科室内部操作规程引用标准过期等,经分析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一是中心的文件控制程序还存在职责描述不清晰的情况,二是工作人员文件控制的意识还不强,三是新标准的查新和使用还不及时。针对这些原因采取了全面清查整理实验室内部文件、重新修订文件控制程序、明确文件管理人员职责等纠正措施;并开展新标准查新统一归口管理、实验人员文件管理知识培训等预防措施。经过专项整改,有关文件控制的不符合项出现连年下降的趋势,到2013年仅有2项不符合项。

2.3 2009—2013年内部审核关键不符合项分布情况

经过对2009年内部审核发现的7个关键要素不符合项逐项进行专题分析研究,找出根本原因,针对性制定整改措施并实施,关注发现问题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制定,特别是对不符合项采取追踪检查后,这7个方面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内部审核发现数量明显下降并逐年递减,有的彻底整改后已经连续多年没有问题发现,这7个关键薄弱环节内部审核的总发现不符合项数由2009年的43项下降到2013年的7项,下降了83.7%。见表2。

2.4 2009—2013年内部质量审核不符合项的情况

随着关键薄弱环节有效被控制,中心整体质量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连续4年内部审核的发现数量出现明显的下降,2009年51项不符合项、2010年29项不符合项、2011年25项不符合项、2012年21项不符合项、2013年19项不符合项,5年内部审核不符合项下降率达64.7%。

3 讨论

(1)内部审核的重点不仅是发现问题,关键是解决问题。内部审核的目的是检查机构质量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内部审核活动开展的效果直接影响机构质量管理的效率,体现质量管理的现状[1,2]。每年定期开展内审是《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的基本要求,更是一个机构持续改进有效运转的需要,是质量管理PDCA戴明环中重要的自我检查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不仅要发现问题,更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只有将内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整改,才能形成完整的质量管理闭合环。否则就会出现内审年年查,但问题却层出不穷,老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内审就变成了走过场,失去了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的意义[3]。

(2)深刻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并重。在内审问题整改中,往往会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况,没有分析和解决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所以一段时间后,同样的问题往往又会出现[4,5],比如科室存在作废文件的情况,如果只是简单将作废文件收回这只是采取了纠正措施,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并没有解决,只有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将科室受控文件管理程序进行完善并设置专人进行管理,弥补了管理漏洞,才能有效杜绝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所以内部审核的问题关闭,不仅是要将现场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还要制定预防措施预防问题的再度发生,两者要双管齐下。

(3)明确任务,责任到人。我中心每年一次内审活动从制定方案到最后提交整改材料持续的时间将近2个月。为提高内审的效果,本中心采取内审员负责制,在明确每位内审员的工作任务后,由内审员在中心管理框架下编制检查表格,确定核查的具体内容,既是问题发现的提出者,也是问题分析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同时更是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实施效果的验证者[6,7,8]。这样不仅增强了内审员的责任心,同时能够保证每个内审不符合项都能得到有效的追踪验证,防止只有问题发现,缺乏整改落实的情况发生。

(4)注重薄弱环节,解决关键问题。每次内部审核往往会查出几十个问题,如果不分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只会是解决一时皮毛问题,不易将问题彻底解决[9],所以每次内审后分析发现的问题,找出发生频率较高具有普遍性的需要重点整治的关键薄弱环节,重点分析、重点研究,重点整治,一抓到底,更有利于将问题彻底解决,提高内部审核的有效性。

(5)重视日常监督的作用,质量管理常抓不懈。内部审核工作再严格,一年也只能开展1至2次,要想彻底解决一些关键薄弱的问题,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常抓不懈,加强日常的监督与管理,让规范行为变成一种习惯[10,11],才能够有效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

作者声明

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吴亦民,杨大锁,张明,等.内部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J].中国卫生质管理,2010,17(3):71-73.

[2]李小利.2007—2011年某区级疾控中心内部审核[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4):113-116.

[3]肖苓秋,王文君,邱云森.内部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保障[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4):62-64.

[4]李斌之,高春昱.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方法和技巧[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1(1):55-56.

[5]裴雪松,吴文红,周晓燕,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内部审核的关键控制点[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4):903-904.

[6]邱小燕,候明玖,周义正,等.编制内部质量审核检查表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18(4):73-74.

[7]陆碧茹,丁灿华,肖惠贞.疾控中心内审结果分析与改进[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6):101-103.

[8]罗建波,陈文胜.如何做好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J].华南预防医学,2008,34(6):76-78.

[9]张笑言.加强体系内部审核确保检验工作质量[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4(3):48-49.

[10]童伟丽,王红戟,林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内部审核技巧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7):1052-1053.

上一篇:跆拳道发展史下一篇:男生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