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医学专业

2024-08-15

中职医学专业(精选12篇)

中职医学专业 篇1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应以主动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医学影像领域发展需要, 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较强操作能力的综合性医学影像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1]。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发展, 医学影像检查设备不断更新换代, 诊疗手段日益先进, 各级医院面临严峻挑战, 同时也对卫生类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2]。为适应当前发展需要, 笔者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以期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我校2010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47人 (其中男生32人, 女生15人) 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7份, 收回问卷47份, 有效收回率100.0%。

1.2 调查内容

采用自编调查问卷, 调查实习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能否满足临床实践要求、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以及实习单位的实习安排存在的问题。

1.3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2 结果

在被调查的47名实习生中, 所有人均被医院安排参加X线检查操作实习;有43人参加了CT检查操作实习;15人参加了MRI检查操作实习;25人参加了超声检查实习。

2.1 实习生的X线、CT、MRI检查操作能力调查 (见表1)

调查发现, 实习生的X线检查操作能力明显优于CT检查操作能力;有32名实习生实习单位没有安排其参加MRI检查操作实习, 占实习生总数的68.1%;即便参加MRI检查操作实习, 学生对自己的操作能力也不满意。

2.2 实习生的X线、CT、MRI影像图片处理能力调查 (见表2)

调查发现, 实习生的X线图像处理能力明显优于CT图像处理能力和MRI图像处理能力, 而MRI图像处理能力明显较差。

2.3 实习生的X线、CT、MRI设备故障判断能力调查 (见表3)

调查发现, 大部分实习生几乎不具备X线、CT设备故障判断能力, 而具备MRI设备故障判断能力的人数为0。

2.4 实习生的人体解剖学知识对X线、CT、MRI检查操作的满足情况调查 (见表4)

调查发现, 74.5%的实习生认为自己的人体解剖学知识能满足X线检查操作的需要;而多达60.5%的认为其人体解剖学知识不能满足CT检查操作需要;仅极少部分学生认为其人体解剖知识能满足MRI检查操作需要。

2.5 实习生影像诊断知识对X线、CT、MRI检查操作的满足情况调查 (见表5)

调查发现, 多数实习生认为自己的影像诊断知识不能满足X线、CT、MRI检查操作需要。

2.6 实习生超声检查方面能力调查 (见表6)

调查发现, 有22名实习生实习单位没有安排其参加超声检查实习, 占实习生总数的46.8%。参加超声检查实习的学生其超声检查能力、诊断能力和设备故障判断能力也存在极大欠缺。

2.7 实习生综合能力调查 (见表7)

调查发现, 大部分实习生与医师和病人之间具有良好的配合和沟通能力, 但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3 讨论

3.1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如何根据各级医院影像科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设置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 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 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3]。

调查发现, 虽然实习大纲中安排了超声检查实习, 但多达46.8%的实习生没有进行超声检查实习, 剩余的即便被安排进行超声检查实习, 也仅是观看带教教师操作, 没有进行实际操作, 导致超声检查实习形同虚设, 没有完成实习大纲规定的实习任务, 达不到超声检查科目实习的目的。

超声诊断学课程是中职卫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专业课、必修课。鉴于目前超声检查操作与疾病诊断的不可分离性以及操作人员必须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等特殊要求, 建议中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压缩超声诊断学课程课时, 淡化超声诊断教学, 教学内容以了解为主、够用为度。

3.2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计算机教学

调查表明, 实习生的X线图像后期处理能力满意率达83.0%, 但其CT图像后期处理能力和MRI图像后期处理能力, 尤其是MRI图像后期处理能力, 存在较大不足。

目前, 我校计算机教学基本围绕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开展, 计算机选修课也仅是学生感兴趣的网页制作和photoshop图片处理基本知识, 忽略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中的特殊作用。实际上, X线影像图像、CT图像、MRI图像的后处理技术以及PACS图像、CTA图像的后处理技术无一不用到计算机技术。因此, 学校应把这些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引入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计算机教学中, 使计算机教学真正融入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中来, 真正实现学校教学和就业岗位用人标准的零距离。

3.3 MRI操作实习安排

目前, 二级以上医院基本都引进了MRI, MRI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日益普及。但本调查显示, 本届有32名实习生没有被实习单位安排参加MRI检查操作实习,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实习单位认为设备昂贵, 怕实习生操作不当损坏设备。针对这种情况,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室, 既能解决MRI价格昂贵买不起的问题, 又能满足学生的实训要求;二是学校与实习单位进行沟通, 让学生在指导教师监督下实施操作, 完成实习大纲规定的实习任务。

3.4 课程内容调整

调查发现, 多达60.5%的实习生认为其人体解剖学知识不能满足CT检查操作需要, 因此应加强断层解剖学教学, 以满足学生在CT检查操作和MRI检查操作时对解剖学知识的需求。同时, 调查发现多数实习生认为自己的影像诊断知识不能满足CT、MRI检查操作需求, 因此应适当加强CT、MRI诊断教学, 但应避免过度讲授诊断知识, 课程内容以够用为度。

摘要:目的 调查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专业能力, 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思路。方法 以我校2010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和部分教学内容与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现状存在差距。结论 为适应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 必须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进行改革。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关继国.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1.5+0.5+1”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初步尝试[J].新课程研究, 2006 (1) :36-37.

[2]唐陶富, 魏冬云, 何和清.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4) :104-105.

[3]李敬哲.创建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1) :131-132.

中职医学专业 篇2

中职卫校是对医务人员进行培养的教学机构,这类学生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为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尤其是在临床的应用中,两者的关系更是牢不可分。为此,中职卫校的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向同学们灌输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觉的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能力。如果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将会导致学生在学校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很难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甚至难以根据病人的症状体症作出相应的临床诊断,这样医务人员是对自身、社会、病人严重不负责任的表现。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医务人员是不能够踏入医疗岗位的。为此,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医学相结合,是当前各大医学培养机构关注的重点之一。

一、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概述

模块式教学是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教学模式,是以工业生产中将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模块式划分再组合的思想为基础再进行不断的衍生,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模块式教学模式。该模式在教学中通过将医学中的相关知识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然后通过系统的整理和中和再构成一个大的学习模块,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果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力度不夠,老师可以再进行系统的讲解和分析。因此,通过模块式教学模式能够灵活的对医学知识进行删减和增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的教学质量。

模块教学的目的是在市场需求的情况下,致力于培养一批医学理论与实践相加的专业化医务人员。为此,在开展模块式教学前,应该组织人员对劳动力市场进行调查,明确当前市场中需要医务人员的数量和专业方向,中职卫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资源进行系统的安排,并且就培养专业方向制定针对性的教学分析和课堂设计,构建一个完整的模块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然而在实施模块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与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质量评价等相结合,只有多方面的进行管理和教学,才能够将模块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模块式教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一)模块教学的目的

在模块式教学过程中,无论讲解的病例是什么,都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并且病例的学习不仅仅只是一个理论知识讲解,还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典型的病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病例的研究讨论当中,针对某些重点或者难点,老师可以再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主动查找资料,并且针对患者的护理诊断,制定护理措施。通过自己对知识点的思考,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模块式教学的对象不仅是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术性人才,还应该注重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为此,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为学生起到一个为人师表的作用,并且开展相应的道德教育和护士人文修养等课堂,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也能够有良好的医德和医品[1]。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理论知识、实践能力、道德素质的综合培养,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行为和准则。

(二)模块教学在课堂中的流程

1.课程结构

在模块式教学过程中,课程架构主要由课程的整体框架体系和课堂讲解内容构成,就我国当前的课程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纵向性课程结构,这种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化水平。通过对学生学习的专业特点,制定符合专业特色的课堂设计,但是在进行课堂讲解的过程中对实践操作能力、专业理论等有着明确的划分。

其次是分支型课程结构,这种结构注重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培养,也就是说,通过向学生讲解关于医学各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喜欢的专业,然后再进行专业化的培养。例如:在对护理专业知识和理论有了一定的掌握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选择营养学、专科护理、基础护理等方面的专业化学习,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理论。紧接着的是基础知识型课程结构,这种课程结构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简化学生的专业,加强基础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各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同时,医学的学习是一个综合学习的过程,各个专业之间的知识有一定的划分,但是知识点又互相融合[2]。在临床治疗中,患者往往有多个疾病,在进行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才能够作出正确的护理诊断、治疗措施、护理措施等。

最后是针对当前医学急需人才进行专业化人才培训,这种课程结构通常注重培养临床应用型人才,能够满足一定的市场需求。但是,中职卫校的培养的学生年龄都比较小,如果只是注重学生在临床当中的市场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将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导致学生对医学的学习产生厌恶心理,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培养。

2.课堂内容

中职卫校中的模块式教学所涉及的内容由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操作、专业理论知识这三个方面构成,但是三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彼此相互包含、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模块教学体系。并且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还开展有相应的选修课程,选修中涉及有其他专业理论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课程,促使自身的全面发展。

3.模块教学的课堂流程分析

模块式教学的开展过程是一个比较繁琐的教育工程,需要老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如果制定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一点问题,将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在进行课堂流程设计的时候要对每一个环节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其中主要课堂流程有以下几个方面[3]。

(1)市场分析

随着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岗位对义务人员的专业化能力也有着全新的要求。为此,中职卫校在开展教育之前应该就当前的卫生工作岗位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培养医院需要的专业型人才。比如:专科护理、麻醉护理、母婴护理等,顺应市场岗位的需求。

(2)专业能力分析

医务人员的培训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性培训,但是由于学生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兴趣,将会导致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对不同学科知识的掌握有偏差。为此,老师在进行模块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了解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时应该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效果评价系统,根据评价系统的反馈数据了解学生对模块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再适当的对知识点进行系统的讲解和补充。在注重对学生知识点积累的过程中应该就学习章节中的疾病,安排见习时间等。让学生能够将课堂中学习到的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也让学生对临床护理工作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方便他们步入护理工作岗位。

(3)模块教学设计

通过老师将护理专业知识中的知识点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划分,随后再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具体的课堂内容。并且在进行课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课程大纲的要求组织课程内容,并且安排相应的临床实践,让学生在掌握课程内容的`同时加强实践操作和各医学科目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模块教学模式中,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设计者,学生才是整个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因此,在进行模块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讲只是点的难度降到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以内,让他们通过自己课后查找相关资料、思考,就能够在其中收获一定的医学知识。并且设定一定的考核制度,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评定,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让他们对学习的知识点始终抱有积极性的态度,并且严格按照教学指南,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构建自己的完整的知识网络系统。

三、模块式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

模块式教学模式通过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模式相结合,在促进学生不断积累基础理论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学习肝硬化疾病中,老师可以就疾病的发展为线索,让学生自主思考在发病的前中后期,有哪些典型的临床表现,通过这些临床表现作出相应的临床诊断和制定护理措施等。在同学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与学生进行适当的交流,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的讨论情况,然后再示意同学就讨论的情况进行总结。然后再由老师根据学生总结的情况进行系统的评价和补充,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将课本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反复的阅读,能够对课本知识点进行不断的强化,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但是光依赖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讲解还有所缺陷,可以适当的利用多媒体、临床见习、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播放肝硬化患者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就图片观察患者蜘蛛痣、肝掌、皮肤色素沉着的具体表现,并且在讲解的过程中注重临床检验技术的讲解,让学生明确肝硬化尿常规、肝功能试验、肝活组织结构等知识,加深学生对肝硬化临床表现特征的认识。而适当的临床见习,就更加直观的反映出肝硬化病人的具体情况,通过直接与病人接触和提问,能够对该疾病有着更深的印象。

四、模块教学在应用过程中的关键

1.注重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

教师在开展模块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己学习的相关知识以及临床工作和教学经验,将课本中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医学相结合。因为,任何的临床基础知识最终服务对象都是临床患者,在学习和培养医务人员的时候就应该注重理论与医学实践能力并重的医务人员[4]。但是,根据当前的医学教学现象研究发现,在医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基础医学知识讲解的老师与临床医学讲解的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甚少,很难有效的将临床医学知识与基础医学进行有机的结合。而在集体的教学过程中,将两者进行结合教学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模块式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能够有效的将基础医学与融合到实践教学中,比如:在学习基础护理中的留置导尿中,尤其是在对男性进行导尿的时候,要注意男性尿道的三个弯曲和三个狭窄,但是仅仅依靠书本中的知识老师的讲解,不免对着男性的留置导尿存在一定的困惑。而模块教学模式通过播放相关的導尿视频,能够将课本中的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例如:导尿前的操作准备、消毒范围、消毒器械的摆放、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男性尿道的生理结构的印象,同时也在潜意识中规范学生的实践操作。模块教学通过将两者进行结合教学,能够让学生明确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差距,让学生就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作出正确的理解。同时老师也可以将临床中见到的相关疾病整理成案例,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该疾病的认识,可以让学生理解该疾病在临床中的实际意义。

2.注重学科知识点的融合

为了能够有效的将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医学相结合,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段完善和创新教学模式。还应将基础医学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融合进临床医学当中,这样既可以简化老师的教学任务,也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点了解更加透彻[5]。比如:在进行人体的8大系统模块教学设计时,根据人体不同系统出现的疾病,加上一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了解相应的知识点和临床医学知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模块式教学模式通过有效的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培养了一批专业化、知识化的医务人员。但是模块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有需要注意的问题,还需要中职卫校的相关人员就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完善,构建一个完整的模块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龙丹伶,朱荣富,莫丽平,等.中职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课程校院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34(2):84-85.

[2]张丽娟.关于“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卫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职业,2017(16).

[3]黄湄景.中职卫校与三甲医院联合促进外科护理教学模式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6(5):231-231.

中职医学专业 篇3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 中职教育 卫生事业 教学创新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专业技术较多知识也较多,需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实验动手能力,只有通过严格的教学提高专业技能才能够被输送到各个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这一切都必须有良好的教学质量作为保证,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是高校的教育模式并不能简单地套用到中职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所以必须对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创新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生源质量问题

中职学生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初中都没有毕业,没有良好的知识基础作为学习的储备,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要求相对较高尤其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较高,这就导致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再者,中职教育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于学习没有积极性,也直接阻碍着教学的顺利进行。

2.知识内容的联系性问题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所有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性也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由于学生都没有实际工作的经验,很多知识内容如果仅仅让学生自行联系在一起,就很难实现知识内容的合理联系,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好。但是由于现行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体系中,教学的内容多而教学的时间短,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有效地为学生进行细致的讲解,同时教学评价还简单地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考察上,这就导致实际的教学效果不明显。

3.教材编排较为繁杂不够精练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的教材大多编写得较为细致。先排除有一定多余内容不做讨论以外,过多过细而没有重点的教材不仅给教学增加了难度,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很多时候学校为了教学的完整,所有专业使用的都是同样的相关技术专业的教材,忽视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重点。这样的教材也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4.教学有一定的滞后性

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中没有及时地对最新的医学检验技术方法进行教学补充,使用一成不变的教材以及一些旧的试验课程设备,这样都导致学生进入社会以后不能快速地融入到实践中上手各种工作。教学实验课程中很多的实验设备以及环境的建设都存在滞后性,不能满足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需求。

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社会背景情况

1.国家行业需求

近年来,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尤其是一些地方的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地方医疗体系建设的速度较快。这样,地方不同层次的机构对于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需求都在不断地增大。尤其是基些一层的医疗单位、检验单位都需要补充大量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并且要求其有能力、留得住、用得上。甚至是一些企业也需要一定的检验技术人才。而与中职学校进行合作是获取人才的有效途径。虽然这样的行业需求背景让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有发挥作用的地方,但是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也必须要进行解决。

2.人才规格的提高

由于检验医学的发展同样迅速,新的技术、理论、方法不断地出现,所以对人才的规模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论对人才的技术能力还有人才的团队合作能力、执行能力等要求,也都在不断提高,这就给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

三、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思路

1.改革教材编写的要求

(1)简而精。首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改革要顺利进行,就必须针对教材进行改革创新,结合对实用型人才需求的情况合理地对教材进行精简,教材的知识点都必须直指重点。教材的编写应该像“压缩饼干”一样,增强实用性,避免内容的过繁、过深。

(2)重点突出。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区域的需求不同,所以对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的难度要求不一样,对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需要了解的深度也不一样,所以就不能使用同一种教材。教材的编写也应该突出需求、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有所侧重,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就必须要使用完善、内容深度够的教材;对于实践型人才培养就必须要更多地注重试验课程、操作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与时俱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虽然也是一门通过不断实践而不断完善的学科,但是很多新的知识内容、新的科学研究发现却没有及时地在教材中补充。我国中职教育中教材的使用就存在内容过老,缺少最新科学研究状况的情况。虽然不能够频繁地对教材进行修订,但是可以通过学校进行教学资料的补充,以一年为周期,整理新的研究成果以及新的知识内容,补充到实际的教学中去。

2.要增加教学过程中的弹性

由于中职教育中依旧存在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基础能力有差别的问题,不同学生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习过程中的理解能力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小班教学的方式,教师要及时地关注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习效果不好的学生应该有针对性地统一组织到一起进行指导。

3.对实验课进行改革

(1)引入多媒体。必须要加强多媒体课程在实验课程的渗透,更多地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实验的具体操作,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接受操作技能。

(2)开放课外实验室。通过在课外开放实验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课外能够有老师负责管理实验室,欢迎学生课外来进行操作,这对于中职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3)强化技能培养。在学生真正参与到临床实习以前,必须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实验操作的规范,要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学生的考试操作科目。老师要让学生自行选择实验课的操作学习内容,尊重学生的兴趣再加以指导。

四、结语

如今,国家对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大。虽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目标进行人才的培养加强实验课程的教学,对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改革,才是有效提高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质量的最好出路。未来还有很多教学过程中需要探讨的问题有待不断地发现和解决。

参考文献:

[1]张春阳,安丽欣,唐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作业的新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9(2).

[2]植瑞东,梁琼芳,赵思婷,伍华颖,吴文奇.基于工学结合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1(17).

[3]植瑞东,梁琼芳,吴文奇,伍华颖,赵思婷.基于工学结合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卫生职业教育,2011(13).

[4]陶晓丽.医学检验技术《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方法探索[J].考试周刊,2011(50).

[5]褚静英,张雅娟,黄静芳,陆玉霞.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及工作状况调研[J].卫生职业教育,2011(9).

中职医学专业 篇4

1. 选择口语化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实质

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地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我在教学中发现,有一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似乎很快,一听就会,可是一做练习就犯错. 在学习指数式与对数式互换的内容时,每一届都有学生重复犯错,老师反复纠正,还是有学生始终达不到要求. 后来,在讲授到这个知识点时,我选用了口语化的语言来表述对数概念. 即“对数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对应的数,对应的什么数呢? 就是对应的那个指数. ”指数式换成对数式时,先把指数式中的那个指数找出来写在等号前面,接着依次写出对数符号、底数,剩下的没有使用过的数就是我们要找来继续写的真数了. 也就是指数式中的幂用来充当对数式中的真数. 教材上对数式的写法是将作为对数的这个值写在等号后面,部分学生会将代表对数和真数的数值弄混. 在用口语化的语言表述概念和对写法顺序解释强调过后,学生在练习时再也没有出现错误的情况,并且对对数的概念有更清晰的理解了. 同样,在把对数式写回指数式时,同样使用刚才所说的那句话,改变一下表达的顺序,也能轻松完成要求. 口语化表述概念,直观、简洁,中职学生容易记忆、理解, 对知识的掌握很有好处.

2. 引用生动鲜活的例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知识的学习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过程要加强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将学生带入熟悉的生活情境,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引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指数函数应用举例的教学中,教材上提供了较多领域的应用,我选择讲解生活中“生病服药”的实际问题. 当人生病需要服药时,服药次数和用量都有特别的要求. 服用某种感冒药,每次服用的药物含量为a,随着时间x的变化,体内的药物含量会逐步减少. 假设这种药物的含量在体内平均以每小时43% 的速度减少,写出体内药物含量与时间之间的变化函数关系式,并求出8小时后体内药物的含量为多少? 问题一经提出来,学生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 在列出体内的药物含量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后,容易计算出8小时后,体内药物的含量仅为0. 01a. 换句话说,就是如果要求一天服药3次,间隔4小时服药一次的话,若漏服一次则体内药物仅剩1% ,对疾病的治疗是非常不利的. 选取这个问题做重点解答,对于农村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可谓一举多得,意义重大. 在学习分段函数时,教师适当引出本地出租车收费、梯度电价、水价等问题,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很有好处.

3. 知识点前后联系串讲,提高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

我在讲解函数y = f( x) 的定义域、描点法作图、单调性、 奇偶性等知识点时,把中学所学习的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以及中职教材上介绍的y =x1/2、y = x3以及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一起讲, 指出它们的异同点,让学生全面透彻地理解函数这些基本的特性. 各个函数的图像大概长什么样子,草图一画出来, 它们的性质也就很容易得出. 通过这种讲解,学生的思路清晰了,学习难度降下来了,对增强学习效果和提高学习效率都很有帮助.

4. 引入倒置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对部分教学内容的讲授顺序适当倒置一下,教学起来效果好,教学效率有明显提高. 三角函数的知识多而杂,教师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按教材编排的顺序依次讲授的话, 学生对常见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取值、象限角的符号取定、诱导公式的使用以及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等知识,存在记忆混淆、理解困难及使用错误等情况. 我重新讲授这部分知识时,先引出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五点法”图像,接下来帮助学生借助图像这个脉络分别对教材编排靠前的这些知识点一一进行讲解,学生反馈回来的情况是学习思路更加清晰,学习起来轻松多了,理解也更容易了,教学效果明显较以往有很大改善.

5. 适当扩充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教学过程中,适当对某些知识做引申,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对学生学习知识和巩固知识有着明显的帮助作用. 如在学习完对数概念及应算法则后,我要求学生记住2和3的常用对 数值,即lg2 ≈0. 3010,lg3 ≈ 0. 4771,接下来要求学生应用对数应用法则的知识分别求lg4,lg5,lg6,lg8和lg12的值. 完成这些计算,很容易,不会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但是这个过程在培养和强化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对数的相关知识. 对基础好一些的学生,在简单讲解“换底公式”后,引导他们试着求log23和log32的值,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倒数关系. 这样做,虽然增加的知识不多,但所产生的效果却不小,不仅扩展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思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增强了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6. 改进作业批改方式,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

中职医学专业 篇5

1.可以报考,并且考试(成人高考)后一般就可以被录取

2.高升专和专升本的医学专业都是3年制

3.毕业后不能参加执业医师考试

4.编制内的学历与工资息息相关,编制外的承认的意义不大,主要还看第一学历。

5.属于理工科,但没有理科数学。

6.医学类的基础课就是解剖,其实没有任何可怕的。

中专升大专非医学专业可以报读医学类专业或医学专业吗?我现在读其他专业,但是大专想考成高(高升专),进入医学院就读有关医学专业.想问下面几个问题.

1。中专生(高升专)非医学专业可以报读医学类专业吗?例如: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等.听说政策改了,不知道现在如何.

2。高升专或专升本的医学专业学制是几年呢?

3.毕业后,可以考执业医师证嘛?

4.医疗机构承认吗?国家承认吗?

5。医学类属于理工科吗?本人的理科超烂,怕有理科数学

6。医学类真的要上解剖课等等?本人很怕这类的东西.

为什么毕业后不可以参加职业医师考试呢?什么叫第一学历?对于你的问题,我将一一解答,我是湖北中医药大学成教的招生老师,对于你的问题很了解。

1中专生(高升专)非医学专业可以报读医学类专业,我们学校有护理,临床医学,药学,医学检验,公共事业管理等。

2高升专是三年,专升本是2年半。专科三年。前两年上课,最后一年实习。

3在校时就可以考取助理医师资格证,毕业工作后考执业医师证。

4学生信息网上注册,在湖北高等教育信息网上能查到,国家承认学历的。

5医学类是否与理科挂钩取决于你所学的专业,药学与理科中的生物化学有联系,其他的专业还好。

6是否解剖取决于你选择的专业。

我的百度空间里面有学校的简介,你可以看看,也有学校的联系方式,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咨询的。

才可以报考但是毕业后不能考执业证1,不可以报的

2,三年

3,可以

4,承认

5,属于文科类

6,真的等到你上课时你就不怕了,我以前也是这样想到的,直到到学校上课时才发现以前的想法很可笑,没有什么可怕的。

先考助理,再考执业医师,需要毕业后一年才可以考助理。中专就是你的第一学历。

对了,如果你第一条就不符合,以下的就没有必要了解的太多了!

请认真选择你以后的人生道路!谢谢!

医学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管理 篇6

关键词:医学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管理

中职学校中的体育教学是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必修基础课程,随之素质教育的号角不断吹响,各个中职学校都需要对自己学校内的体育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革,目前来讲,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管理都没有做到真正全面扩展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医学中职学校更应该结合学校的自身情况,进而安排正确有效的体育教学管理计划,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体育,强健体魄。

一、如何正确有效地管理中职学校体育教学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医学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不单是一个学校的重要课程组成,也是让学生发展自我个性的重要方式,作为医学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要懂得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制订相应的上课计划,由于是医学中职学校,老师还应该结合医学常识和注意措施,教会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如,打球不慎扭伤脚踝、撞伤等,在面对外伤感染时要如何正确处理伤口,如何在体育运动后消除自身的疲劳,让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际和理论相结合,更好地懂得如何自我保护和防范。要知道体育教学过程是老师和同学互相学习交流的过程,老师不应该将自己摆在主体位置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将这种传统观念舍弃,充分体现出体育教学的魅力,老师要激发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热爱,培养他们的体育爱好,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比赛项目中。在此基础上,老师还要灵活教学,结合医学中职的自身特色,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让学生正确应对身边出现的紧急情况,让学生体验情境课堂,将体育教学和学校学习特色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学习到知识。

2.改变传统教学内容和手段

体育教学和其他科目的教学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体育教学富有趣味性和能够让学生锻炼,这是体育课程自身的特色。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程主体大纲和之前初中、小学的体育课程大致相同,这也让学生感到乏味和产生相应的抵触情绪,很多学生甚至出现了逃课的不良现象。如何改善这一上课现状,需要中职体育教学管理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在天气不良无法进行户外活动的情况下,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一些体育竞赛的视频,并且通过视频讲解一些比赛中需要注意的医疗保护和急救措施,而在进行户外活动时,要尽可能地将一些实用性和时代相结合的体育教学内容应用到上课大纲中,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体育项目的热情,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让他们的体育素养得到相应的提升。

3.加强提升体育教师的全方位素质

尽管有了一系列改善和推进体育教学体制的改革,但最主要的还是体育教师的个人素质要达到预期要求。尤其是医学中职学校,体育教师不单单要有专业的体育知识,还要在此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医学常识,以及一定的个人心理素质和学生良好沟通的能力等。但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都达不到标准,加强提升体育教师的全方位素质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首先,科任老师一定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包括如何组织学生热身,组织学生进行体能训练。老师自身有了良好的体育素质,才能让学生有继续学习的动力。其次是医学常识,作为医学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如果能将体育知识和医学知识良好地联系起来,就可以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不单单学习到体育专业知识,还可以学会医学常识和救助方式,让学生更好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达到教学的要求。再次,体育老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中职学校的学生不同于高中学生,他们叛逆心理很强,很容易就出现逃课厌学的状态,老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情况,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可以这样讲,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是整个体育课程的灵魂所在,只有老师先带好头,才可以真正意义上培养出优秀的中职学生,让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都达到满意的标准。

二、总结

总之,医学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自身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将管理中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师素质等做好,加强和完善管理行为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讲都非常重要。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将体育教学管理严格落实好,让学生真正得到锻炼,才可以激发他们的体育热情,提高他们的体育素养,让他们今后的发展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维.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新课程: 中旬,2012(10).

[2]王惟雄,高平来.初探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10(15).

[3]張秀玲.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信息化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3(18).

[4]陈涛.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1.

中职医学专业 篇7

1 调查对象及内容

1.1 调查对象

以我校2008~2010届医学检验专业三年制中专毕业生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1.2.1 抽样调查法

2008~2010届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共278人, 其中升学、参军56人, 参加工作222人, 此次抽样调查121人, 占就业人数的55%, 121名毕业生分别在93家单位就业。1.2.2问卷调查法向毕业生发放“北京卫生学校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 (毕业生用表) ”121份, 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21份, 有效回收率100%;向用人单位发放“北京卫生学校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 (用人单位用表) ”93份, 收回有效调查问卷93份, 有效回收率100%。

1.2.3 访谈法

通过实地调查, 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座谈。

1.3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 (1) 毕业生就业情况及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思想道德素质、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工作态度、满意度等方面) ; (3) 用人单位对我校教学、管理、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建议; (4) 毕业生认为在工作中还需加强的各项能力等。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见表1)

医学检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毕业后能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防疫机构、医学科研等单位从事临床检验、卫生检验、病理检验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员。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各级医院的检验科仍是我校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 其中以社区卫生院为主要就业单位, 二、三级医院对中专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也有需求, 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在一些民营医院和医疗机构的医学实验室从事标本的化验工作。这说明我校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 医疗卫生机构是我校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单位。

2.2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基本素质的评价 (见表2)

由表2可知, 用人单位对我校2008~2010届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的政治素质、奉献精神、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及工作态度等方面满意度均达到100%。

2.3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工作能力的评价 (见表3)

由表3可知,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评价较高, 满意率达到了100%, 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及学习新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满意度均达到了98%。

2.4 我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 (见表4)

由表4可知, 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占100%, 对口率达到100%;从工作岗位看, 68%的毕业生到医院的化验室工作, 19%的毕业生到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从事病理检验工作, 13%的毕业生在其他医疗机构实验室从事检验工作;从工资水平来看, 多数毕业生月收入在800~1 500元范围内, 少数毕业生月收入达到2 000元以上;绝大多数毕业生 (87%) 在医院工作, 在其他医疗机构工作的只占13%。

2.5 我校毕业生认为从事临床检验工作需要的专业知识 (见表5)

由表5可知, 毕业生从事临床检验工作所需专业知识包括临床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免疫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微生物检验、寄生虫检验、实验室管理及分子生物学检验等。其中, 以临床检验知识需要最多, 这主要与毕业生在检验科工作的岗位大多是门诊化验室有关。

2.6 我校毕业生认为在工作中需要加强的能力 (见表6)

由表6可知, 毕业生认为在工作中需要加强的能力包括操作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及学习能力。可以看出, 毕业生在工作中不仅需要具备操作能力, 还需要具备社会适应和人际沟通等能力。

2.7 我校毕业生认为在工作中需要加强的职业意识 (见表7)

由表7可知, 我校毕业生认为在工作中需要加强的职业意识包括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团队意识及学习意识, 而其中最需要加强的是服务意识。

3 对策

通过此次调查可以看出, 用人单位对我校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是肯定的, 这说明我校教学水平较高, 培养的人才是合格的。但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 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部分毕业生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 外语水平不高, 生物安全防范意识不强, 工作不踏实。有些用人单位在对我校的建议中指出, 我校在教学方面要注意知识的更新, 希望我校在培养学生全方位素质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增强学生的综合竞争力。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及用人单位提出的建议, 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应在以下几方面予以改进。

3.1 根据就业市场的需要, 修改和完善教学计划

近年来, 病理检验技术的发展也比较迅速, 作为病理检验技术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目前, 除了切片、包埋等环节还停留在手工操作外, 病理检验的其他环节基本都使用仪器, 而且仪器也在不断更新, 这些现状表明, 医院需要病理检验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为了拓宽就业渠道, 我们应该根据就业市场的需要, 修改和完善教学计划, 增加病理检验技术课程, 并派教师到医院病理科进行岗位实践, 强化相关技能, 使学生既能在医院化验室工作又能在病理科从事病理检验工作。通过对毕业生工作后需要的专业知识来看, 除了临床检验方向必备的专业知识外, 实验室管理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知识也是工作需要的, 因为临床检验工作要接触大量患者标本, 包括血液、尿液、痰液、粪便等, 其中不乏传染性标本, 而在调查中医院检验科主任也反映有些毕业生生物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因此, 在专业拓展课中, 应开设实验室管理和实验室生物安全两门课程。

3.2 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要实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就需要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用人单位在对我校的建议中希望教师应注意知识的更新及与临床密切结合。我们可以通过培养、聘请等措施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注重对专业教师和实习实训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我校要求中青年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累计两个月以上的时间到企事业单位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专业实践, 以了解行业的发展, 加强自身技能培养, 并将实践内容与教学紧密结合, 注意知识的更新, 避免教学内容与行业的脱节。

3.3 重视实践性教学, 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医学检验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熟练掌握医学检验技术, 正确、及时、迅速地将检测结果提供给临床是检验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实验操作和专业实习是实践技能得到强化训练的必经之路[1]。因此, 要重视实践性教学, 加强对毕业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性教学, 第一, 提高实践课的课时比例, 使理论课与实践课课时比例达到1:1。第二, 对于与实践联系紧密的专业课程, 如微生物检验技术、临床检验、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等, 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精讲多练, 在做中学、学中做。第三, 随时了解临床检验学的发展, 删除临床已经淘汰的实验, 强化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如, 多数毕业生建议增加静脉抽血技能训练, 因为, 目前北京市多家医院要求检验人员必须熟练掌握静脉抽血技能。第四, 改善成绩评定方法。可以考虑提高技能评价的比重, 引导学生重视实验课的学习。第五, 积极开展技能竞赛活动, 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我校自2009年起已连续3年开展“技能月”活动, 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参与。“技能月”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更加重视技能训练, 使他们能够获得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

3.4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毕业生综合职业能力

综合职业能力是指毕业生适应社会不同需要而具备的一种综合适应能力, 包括公共通用能力、个性特色能力、专业岗位群能力、自学转岗能力等。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已不仅是对技能的需求, 而是对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双重要求。有些用人单位在对学校的建议中提到, 中职学校毕业生学历较低, 希望我校在培养毕业生全方位素质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以增强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社会实践是培养毕业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除了尽可能地提供各类仿真实验实训场所外, 还应努力为毕业生提供各种与工作环境实际接触的机会, 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感悟职业要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 在入学之初, 可以组织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参观医院检验科或学校模拟仿真实训室, 让学生初步认识行业、了解专业。其次,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可以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参与社区活动, 到社区为居民进行义务体检, 开展量血压、验血型、查血糖、健康咨询等服务, 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医院检验科进行见习, 让学生逐步熟悉检验科的管理要求、检验项目和检测方法, 并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再次, 学校可采用招聘会等形式, 通过与用人单位面对面接触, 让学生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 为学习添加动力。最后, 利用毕业实习机会, 让学生全面接触医院检验科, 在适应单位管理要求的同时, 锻炼和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3.5 加强就业指导, 转变就业观念

从调查结果看, 目前中职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社区卫生院, 其次是民营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 如临床检验所等, 工资月收入多数在800~1 500元范围内。调查中我们还发现, 有些在社区或民营医院工作的毕业生不能安心工作, 认为待遇偏低, 工作条件不好。这就提示我们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强化对在校生的就业心理辅导, 帮助毕业生适时调整就业观和期望值, 找准自己的位置。

参考文献

中职医学专业 篇8

自从18世纪雷文霍克用自制显微镜看到细菌, 使微生物病原学得以成立, 医学检验 (微生物检验方面) 这门新兴学科就开始萌芽。但我国医学检验起步晚, 解放前虽有北京协和、湖南湘雅、山东齐鲁、广州中山等医学院校开展相关专业建设, 但组织形式松散, 多附设在院校的各个教研室内, 全国仅有两三所医学院校能培养出少数检验医学技术人员。近年来随着医疗行业的飞速发展, 医技型人才缺口进一步扩大, 职院校担负着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但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 结构、规模、质量、效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在发展方式、办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等关键环节存在着诸多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基于从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医学检验技术院校合作模式入手, 分析当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的难点, 并通过院校合作模式的成果找出发展的新途径。

二、中职医学检验专业发展的困境

1. 校内实训场室和经费有限。

学生技能训练离不开与教学相配套的实验实训操作室。但学校的实验实训室只能提供基础性的实践训练, 跟行业的实际情况往往脱节。其次, 实践操作需要标本, 某些稀有标本 (如脑脊液、骨髓等) 学校无法获得, 多数试验仪器设备昂贵, 但使用率不高, 有的甚至一年只用一次 (医学类仪器专业性强, 有些仪器只专用于特定检查项目, 因此只有在讲解特定章节的时候才会使用) 。

2. 严重缺乏专业课老师。

该学校的医学检验专业从间断招生到现在每年级4个班, 学生人数猛增。但中职学校学生基础较差, 办学条件差, 缺乏跟得上时代发展步伐的先进设备。大部分老师没有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 接触新事物、新技术、新理念少, 天天忙于备课改作业, 办学理念陈旧, 教学模式僵化, 培养的学生大多缺乏创造创新意识。

3. 解决思路。

通过到国内先进的示范校学习、听取专家建议、学生调查问卷等方法集思广益, 尝试新的教师引进模式———聘请行业专家、临床一线高技能工作人员为学生讲授专业课, 同时将部分实验实训与临床结合, 直接将实验室放入临床检验科相应科室。

三、中职医学检验专业院校合作方法

该校结合实际, 通过征求专家、学生的意见, 设置2个实验班, 共计80名学生, 并将专业建设与能力提升联系起来, 通过聘请行业专家采用“会课”、“串讲”的方式, 开展最能符合临床要求的理论教学;将一些实验项目放在医院专业实验室进行。参与教学的行业专家共计12人, 累计授课600学时;开展的校外实验项目65个, 每个学生至少参与380个学时的实验教学, 整个院校模式历时1年。

1. 行业专家授课模式。

针对现有中等医药卫生职业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标准还在进一步规划和改革中, 为了更好地做出探索性的尝试, 该学校聘请了当地三甲医院临床检验一线专家开展授课, 其中授课内容按照与临床一线实践实际联系紧密的理论讲解, 并且将内外科等其他专业知识穿插起来, 用整体、系统的观点深入讲授。值得一提的是, 《免疫学检验》与《微生物检验》使用的是串讲模式, 将两种教材、两门学科中的知识点贯穿起来, 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 累计授课1992学时。

2. 实验项目临床化。

实验实训的项目同样是按照《临床检验》、《生物化学检验》等4门核心课程组织教学。内容包括了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粪便形态检查、尿沉渣检查半自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血清葡萄糖测定免疫比浊测定法 (C3定量测定) 、间接凝集试验 (类风湿因子检测、甲胎蛋白检测) 、葡萄球菌属和微球菌属的检验、链球菌属的检验、肠球菌属的检验等。实验实训的方法采用“一对一”、“一点多面”的方式进行。“一对一”是针对难点、重点, 尤其是需要高度重视的实验项目, 导师统筹安排学生单独指导, 在时间上实现了轮换调度, 既保证了教学的质量, 同时节省实验时间。“一点多面”指的是实验导师通过示范操作讲解实验的基本点和重难点, 要求学生自行按照学过的理论和操作说明展开练习, 主要将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在比较简单、容易掌握的训练课程上, 一方面巩固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 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

四、中职医学检验专业院校合作模式的成效

这种“一引进”、“一走出”方式, 充分挖掘有效教学资源, 实现通过院校深入合作提高师资水平、学生专业技能水平这一建设目标。首先解决该校医学检验专业专业课老师缺乏的燃眉之急, 保障了应有的教学质量, 且在这种行业专家授课的模式下, 总结了宝贵的经验财富, 进一步为改革中等职业类专业建设提供了完善的理论、技术资料。其次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 院校合作实验班的毕业生本年度就业率达到了95%, 且均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 通过后期的追踪回访, 90%以上的医院表示这种院校合作模式下培养的毕业生基本达到了现阶段临床实践的要求, 病患家属以及社会反映均为良好。从学生个人的角度阐述院校合作模式的优缺点, 第一巩固了已有的理论知识, 第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带来学习的成就感, 第三保障了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各方面的需求。

五、前景与不足

纵观本次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院校合作模式开展的前前后后, 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专业老师缺乏且培养慢、教学设备滞后且更新快的障碍, 通过校院之间的深度合作, 让学生技能在做中学, 学中做。它可以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相结合, 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和前瞻性, 可以尝试将这种模式运用到更为广泛的医学教育中, 如现阶段的护理专业、药剂专业、助产专业等, 都需要用行业需求的角度去挖掘更好的教育教学模式。当然, 这种院校合作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局限性, 如对环境的要求高, 对学生的基本素质有一定的要求, 更有专业方面的限制, 如护理专业在实践过程中, 如何避免可能发生的医患矛盾就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深思。

值得肯定的是, 该学校现已在国家第二批中职示范校建设的项目中, 将院校模式扩大到护理、药剂等专业的建设中, 并已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有理由相信, 一个完善、系统、工教结合的卫生职业教育将向我们徐徐走来。

摘要:本文探讨了中职学校医学检验专业开发的障碍, 并以某中职院校开展医学检验专业院校合作为例, 通过引入行业专家授课和实验实训项目临床化, 破除现阶段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医学检验专业发展进程中专业老师缺乏、设备滞后等障碍, 为中职医学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明新方向。

关键词:中职,院校合作,医学检验

参考文献

[1]黄达人.关于职业教育的几个观点[J].职业技术教育, 2013, (18) :22-22.

[2]翟悦.东西部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办学的需求与基础分析[J].教育与职业, 2013, (30) :9-11.

[3]黄达人.关于职业教育的几个观点[J].职业技术教育, 2013, (18) :22-22.

[4]常冰梅.校院合作培养技能型医学检验人才[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30 (3) :28-29.

[5]徐克前, 李登清.多模式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 促进医学检验复合型人才培养[J].检验医学教育, 2011, 18 (4) :3-4.

中职医学专业 篇9

一、改革教学观念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应当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明确教学的基本目标, 准确定位教学改革方向, 提升教书育人和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培养实行量化管理, 加强学习过程中的互相交流, 并且在学期结束之后进行必要的总结。在农村地区进行外科手术操作之前, 指导教师必须准备相应的详尽方案, 其中主要包含农村地区实习的具体内容、实习的目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和相应步骤。操作中教师应当让学生进行独立操作, 但是指导人必须时刻观察操作人的整个工作过程, 当出现错误时及时纠正, 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最终实现实践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改革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主要包含课程大纲、操作技能大纲、临床实习大纲以及考试大纲等, 完善教学大纲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确保外科教学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明确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教学标准要求。外科教学考试大纲应当明确教学内容与自学内容实际考试分数比例, 基础理论知识与综合题分数比例, 笔试与实践操作分数比例, 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三、改革实验内容

为了满足农村地区发展需求, 职业院校应当重点培养实用型以及操作型等服务于农村地区的人才。结合外科教学大纲需求, 合理安排学生在农村地区需要的教学实验内容以及实验操作顺序。第一次可以通过现代多媒体教学给予学生演示无菌技术以及其他操作技术, 充分让学生了解到外科学实验与操作的基本内容。分别在第1、2、3、4次实验时安排无菌操作, 主要包括清洁手部, 穿着无菌衣和戴无菌手套, 病人手术区消毒铺敷等, 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方法和其他外科技术训练。除此之外, 在第5次实验时通过进行动物手术方法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教学, 将切开、分离、止血、结扎、缝合、打结等基本技术运用到动物手术操作过程中。对手术前期准备工作, 如清洁手部、穿着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在手术过程中如止血、打结、缝合等工作等都应当向学生规范示范, 有助于学生掌握手术操作方法和技能。而且, 教师应当辅助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能力以及手术顺序。在第6次实验时, 教师可以适当地让学生自主实验操作, 让学生自主进行剖腹探查以及切除兔阑尾, 将学生分成5个人一个的小组并合理分配任务, 即主刀医师、第一助手、第二助手、医疗器械护士以及麻醉师。并且每个小组应当安排一位教师在旁指导, 当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时, 教师有责任给予学生纠正意见以及建议, 保证学生外科实验内容安排合理连贯,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动力, 深刻体会到外科实训操作的原则以及步骤, 进而提高实训效果和质量。

四、改革考核制度

为了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动力, 制订合理的实训考核方法, 明确外科学教学成绩分数比例。教学实训的考核方法为:第一, 实训基础课程占据分数为10分, 对学生实训操作态度以及准备阶段中无菌观念的注意事项进行考核。在实际的操作过程教师应当细心观察学生的操作能力以及无菌观念, 不定期对学生进行检查与提问, 并从检查结果和提问结果进行评分。第二, 外科学实训报告占据分数为10分。根据学生的实训报告具体的填写情况进行评分, 对实训报告操作步骤以及书写进行考核。第三, 抽签考试占据分数为80分。外科学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大纲划分实训操作知识点, 例如在农村地区进行手术操作前的准备工作清洁手部、戴无菌手套、手术打结以及手术缝合、清创换药等, 对实训操作知识点进行考核, 并将这三部分的成绩进行汇总从而得出实训综合成绩。

五、改革教学方式

为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水平标准, 就需要结合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 从而加强学生直观教学。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应当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多媒体教学设施以及教学课件, 从而提升教育教学总体质量。

六、结语

通过外科学教学,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自主动手能力。因此, 教师不但应当教学基础理论知识, 还应当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意识, 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总体质量, 培育出适合农村地区发展的实用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萍, 陈俊国, 余珊, 等.中职卫校教学改革现状与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9 (5) :18-20.

中职医学专业 篇10

1 课程设置

1.1 教材编写背景

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 掌握计算机和手工检索方式, 从浩瀚的医学信息海洋中迅速而准确地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和科技信息的科学方法课程。对于学生不断吸收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提高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发挥创造才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国内外检索工具的变化, 结合医学中等职业院校特点, 在参考同类教材基础上, 笔者编写了《医学文献检索简易读本》一书, 作为校本教材供我校2010级、2011级中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学使用。

1.2 课程内容设置

目前, 卫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没有涉及医学文献检索内容, 都是由教师自编教材和教学大纲或参考高等职业教育相关内容来执行授课任务[2]。

我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是针对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及以上学力者开设的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专业。为进一步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以满足临床、社区卫生信息管理工作岗位 (群) 需求为课程出发点, 提高卫生信息管理教育与职业岗位的适应性。并根据临床、社区人才需求, 确定职业方向、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安排及评价方式等。

根据用人单位具体要求, 结合我校教学、实训条件, 确定本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 (见表1) 。

医学文献检索为中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第三学年上学期选修课拓展模块课程。

《医学文献检索简易读本》内容包括概论、医学文献检索基础知识、医学文献检索工具、联机检索、CD-ROM检索、医学科技查新6个章节, 并穿插实训操作内容。通过学习, 使学生掌握医学信息检索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实践技能, 并附有医学文献检索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及教学时数分配见表2、表3。

1.3 教材编写特点

关于教材编写, 笔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以技能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思想, 同时突出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特色, 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 使学生不断吸收新知识, 改善知识结构, 提高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发挥创造才能。结合珠海市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分析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对卫生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 着力提高学生职业岗位实践能力。

本书包括6个章节和1个教学大纲附件, 除第一章外, 其余章节均结合理论设计了实验内容。实验内容本着“由浅至深、由易至难、由简单至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

在具体教学工作中, 以一体化教学模式为指导, 尽可能创造条件,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一边听讲、一边按照教师要求上机练习。

1.4 课程目标

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总目标为:培养学生情报意识, 掌握计算机和手工检索方式, 能从浩瀚的文献信息海洋中迅速而准确地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和科技情报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道德品质, 加强学生职业道德观。

1.4.1 基本知识教学目标 (见表4)

1.4.2 能力培养目标

(1) 能正确进行基础文献检索和医学文献检索的各项操作。 (2) 坚持以委托对象为中心, 运用心理文献检索和医学文献检索技术, 按医学文献检索程序为委托对象服务, 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 (3) 运用文献检索知识和人际沟通技巧, 按委托对象基本要求提供检索和信息咨询服务, 开展信息教育。

1.4.3 思想目标

(1) 能表达文献检索技术人员的角色功能。 (2) 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修养。在实践中表现出关心、爱护、尊重委托对象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 教材应用及教学效果

本课程授课理论结合实践, 实验中教师点拨指导。考核将实验模块单独列出, 并结合理论考试内容进行总成绩评价 (见表5) 。

结果显示, 学生4个实验项目考试优良率分别达到88.4%、73.2%、89.3%、74.1%, 教学效果良好。

以未使用本教材的我校2008级、2009级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学生为对照组, 以使用本教材的2010级、2011级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学生为实验组, 比较两组医学文献检索课程考试成绩, 结果见表6。

结果显示, 两组考试成绩有显著性差异, 表明本教材在教学中有一定效果。

3 教材及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 笔者所掌握的信息量有限, 加之编写时间较仓促, 教材在内容上还有待完善, 在文字和逻辑上仍需修改。教学也存在如下问题:

(1) 学生信息意识淡薄, 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属于拓展知识模块, 因此不少学生便抱着“60分万岁”的态度学习。虽然笔者在教学中一再强调本课程是一门工具性课程, 对今后的工作及生活有着重要作用, 但学生认识不深刻, 学习积极性不高。

(2) 受课时、设备、场地限制, 本课程仅能教授学生简单的职业岗位实践中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步骤, 对于专业数据库的检索需要大量练习方能熟练掌握, 知识和能力均有待提高。

(3) 现有相关法律不完善, 学生版权意识淡薄, 加之网络信息传播不规范, 盗版侵权猖獗, 虽使学生查找文献获取信息更为方便, 但严重损害了版权所有者及信息储存工作者的权益, 不利于信息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赵文龙.医学文献检索[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中职医学专业 篇11

【关键词】中职卫生学生 医学 人为素质教育 现状 对策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的结合体,简单来说,就是人的精神面貌和其自身内在精神的有效融合。在中职卫生学校中,开展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建立起完善的现代医学观念,提升对医学及社会这两者关系的有效认知水平,进而促进学生道德水平及行为能力的提升,强化学生自身临床素质以及临床技能,更好地为社会以及人们进行服务。

一、当前中职卫生学校中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开展现状分析

(一)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教授,忽略了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通过大量的实践分析可知,我国中职卫生学校中大部分都在使用传统医学教学模式,但是在这一教学模式中过于重视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教授,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自身人文素质以及精神等方面水平的提升,导致学生综合水平不能满足医学行业未来发展的实际需求。再加之,中职学校在人文教育方面相对较为滞后,不能为学生建立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使得学生自身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水平不高,导致其自身知识结构的单一化[1]。

(二)教育资金投入不足,使得师资建设费用相对短缺

就中职卫生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教育资金的投入方面还存在严重的不足和欠缺,即使有教育资源的投入,也只是侧重于医学专业构建方面,在学生人文素质方面投入量严重欠缺。大量调查数据显示,部分中职学校没有给予人文教师足够的重视,现任教师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别的学科转过来的,其自身人文知识不足,根本就不能够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得学生人文素质水平提高受到了严重阻碍。虽然最近几年部分中职卫生学校开始从校外聘请相应的教师来进行人文教学,但是由于他们不了解该校的实际情况,使得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作用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

(三)学生自身人文精神的缺失,致使其道德观念相对较为薄弱

目前,中职卫生学校中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以及道德观念水平较差等现象极为普遍;再加上学校设置的课程相对较多,使得学生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来提升自身人文素质和精神。不仅如此,学校还缺少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使得学生极易出现失落感、空虚等现象。

二、提升中职卫生学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

众所周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系统性,不仅要对其进行有效的设计、规划,还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够完成。因此,想要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水平,就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构建起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

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过于重视对理论知识的教育,以及提升学生自身认知水平,没有给予人文素质教育足够的重视,忽略了对学生自身情感以及思想方面的培养。因此,传统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中职卫生学校学生自身以及教学事业发展的真实要求,这就需要从本质上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不仅要让学生成为合格的医护人员,还要保证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文精神等方面有所提高[2]。此外,学校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相应的人文研究小组,加强对人文教师的培养,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水平

首先,中职卫生学校要真正对人文学科教师重视起来。因为人文学科教师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其自身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人文教育水平和质量,所以一定要加强对这部分教师的重视。并且人文学科教师也要重视自身水平的提升,加强对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进而提升自身素质水平。

其次,要提升学校医学专业教师的整体素养。要有针对性地提升他们的人文知识水平,定期组织医学专业教师参加人文知识讲座或者是培训课程,进而对学生进行影响,使学生人文水平得以提升。

(三)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从中职卫生学校方面来说,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能够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而这种实际影响一般都是在无形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中职院校一定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能够在浓厚的医学环境中进行学习,提升对自我价值的认识,进而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例如,可以在学员宣传栏中展示《本草纲目》等中医书籍,或者是在校园中设置南丁格尔的调性,以及在学校花圃种植中药等等,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人文知识竞赛等[3]。

三、结论

总而言之,中职卫生学校想要提升学生各方面水平,使其更好地服务社会和群众,就需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使其思想和行为得到更好的规范,进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敏.中职卫生学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与控制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7):233.

[2]兰洪.浅析中职卫校解剖实验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0):97-98.

中职医学专业 篇12

1 修订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教育体系、结构的调整,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发生了重大变化。自2002年以来,国务院相继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重要文件,强调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2006年9月,卫生部印发《关于加强卫生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卫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提出深化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的课程体系,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职业素质为主线,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配置,构建适应卫生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课程体系,及时修订教学计划和大纲,编写新教材,以促进卫生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2 修订教学计划和大纲的原因

2.1 培养目标的变化

根据医学检验专业就业市场的需求和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功能与定位,中职医学检验专业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卫生、病理检验技术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不同于2001年版教学计划中确定的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初级医学检验专门人才[2],培养目标的变化要求教学计划和大纲进行相应调整。

2.2 行业发展对医学检验人才要求的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医学对医学检验技术的依赖和需求日益增强,现代实验室科学的发展促使医学检验工作的内容、方式及人员结构和管理工作各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人才的专业化、仪器的自动化、试剂的商品化、方法的标准化、管理的科学化对医学检验工作的人才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3 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状况的变化

随着高中的进一步扩招,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文明礼仪缺乏、合作精神欠缺、竞争意识淡薄等问题。

2.4 2001年版教学计划和大纲的不足

2001年版教学计划存在着过多强调专业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文化基础课学时偏多,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实际不一致,教学过程未以岗位工作过程和任务引领为主线,培养医学检验人才相关职业素质的课程,如人际沟通、职业道德、职业指导等课程明显开设不足等问题,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已不适应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

3 新版教学计划和大纲修订的内容

3.1 教学计划的修订

(1)教学计划。新版教学计划由培养目标、培养标准、招生对象及学制与时间分配、课程设置与学分计算、教学课程内容要求、教学见习与毕业实习、考核、附表共8部分组成。

(2)培养标准。要求毕业生除掌握医学检验专业必需的文化和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基本操作技能外,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伦理知识、法律知识、医疗安全知识及评判性思维与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要有健康的体魄、文化品质、心理调节能力以及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其中,知识目标要求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3个层次,三者比例大约为6∶3∶1,实践目标要求分为熟练掌握和学会2个层次,二者比例大约为7∶3,职业素质和态度要求则分为学习和具有2个层次。

(3)课程结构。采用模块式的课程结构,分别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毕业实习5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程模块新增设了社科人文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课程名称和内容更具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特点。

(4)学分计算。教学计划中设置的所有课程都进行了相应的学分核算,以适应职业教育弹性学制和半工半读的发展趋势。其中必修课18学时计1学分;选修课每门课程计1学分,共15学分;毕业实习每1周计1学分,共40学分。

(5)时间分配。3年共计150周,第1~4学期各为26周,其中教学18周,入学教育(或教学见习)1周,长假1周,复习考试1周,寒暑假5周;第3学年46周,其中毕业实习40周,包括医院实习32周,社会实践8周,长假2周,毕业复习、考试2周,就业教育2周。改动较大的是毕业实习的时间明显延长,由一学期延长为一年,其次为每天教学时数,改为7学时、每学时40分钟,以适应目前学生的学习特点。

(6)专业方向。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医学检验专业招生规模有限、无法实施专业方向分流的实际,取消了多个专业方向并存的课程设置,以临床检验方向课程设置为主,保证满足主要就业岗位的需求,同时专业课程选修模块中设置病理和卫生检验的相关课程,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3.2 教学大纲的修订

(1)教学大纲结构。课程标准由课程任务、课程目标、教学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和要求、大纲说明等5部分组成。

(2)教学内容和要求。统一增设了教学活动参考,其纳入参考的教学方法有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多媒体演示、讨论和技能操作等,以利于教师教学中灵活选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 新版教学计划和大纲修订的特点

4.1 贴近岗位

(1)教学计划中压缩了公共基础课学时数,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学时数为738,占总学时的20.7%,语文课由2001年版的224学时缩减为90学时,数学课由2001年版的186学时缩减为54学时,英语课由2001年版的225学时缩减为144学时。按照专业够用、岗位实用的原则,对学生难以掌握、且与岗位需求关系不大的理论课学时数,予以大量缩减。

(2)教学计划中增加了专业课学时数,专业课程模块学时数为684,占总学时的27.4%,临床检验课由2001年版的190学时增加到252学时,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由2001年版的133学时增加到180学时,充分保证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时间,强化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突出了专业特点。

(3)教学大纲的制定,充分考虑到了医学检验相关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以及中等医学检验专业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综合能力,并将所要求的能力要素转化为各门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以岗位实际为导向,淡化学科意识。

4.2 强化技能

(1)新版教学计划中理论学时数(1 336)和实践学时数(2 224)之比为1∶1.66,而2001年版教学计划中理论学时数(1 820)和实践学时数(1 477)之比为1∶0.81,新版教学计划实践学时增加了747学时,增幅为33.6%,使实践技能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62.5%,且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程模块,充分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

(2)教学计划中调整了学生在校学习和岗位实践时间比例,毕业实习时间为40周,学生专业实践的学时由2001年版的570学时延长到1 400学时,延长学生毕业实习时间可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4.3 注重育人

选修课程模块中增加了社科人文课程,建议开设美育、礼仪、人际沟通等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及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5 存在问题

由于我们对相关政策方针领会的程度有限,加之此次新一轮中职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修订任务时间紧,与各兄弟学校沟通交流不够充分,其中难免会存在一些疏漏甚至不妥之处,恳请各学校在使用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相互进行沟通,以期使2007年版中职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更加适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和大纲汇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上一篇:阅读教学反思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目的谈